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农业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22
Analysis of Eco-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Basing on Post Modern Agricultural Theory
CHEN Shou-yue,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agricultural, clearly and design relations between, and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Hebei Lyurun of Eco-agriculture park, target lo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four aspects, expounds theory of the post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sign research wor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post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1 研究理论
1.1 后现代农业
美国学者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认为,后现代农业[1]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2]。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两者之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还是内涵上的区别。后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后现代农业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注重农村的三生(生活、生态、生产)协调,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如生产、娱乐、生态等[3]。
1.2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总体规划的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园区立地条件,对给定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区划布局、基建完善、景观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而项目设计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3]。
1.3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来源
后现代农业以农业生态化作为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信息装备输入组织生产,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协调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品种组合,建立良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三大效益高度统一[4]。农业园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1.4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农业要求推动“双赢”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约束性压力,严格保护生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园区农业的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这与后现代农业中提倡的生态永续性理念不谋而合[5-7]。
1.5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后现代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农业科技设备,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范畴中各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业园区设计过程中要在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8-9]。
2 研究区概况
园区位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处于华北经济中心双巨城中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以及京津城际交通线中心,是京津城际中心花园,华北和东北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的咽喉。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国际机场60 km,距天津滨海机场80 km,距天津港约80 km。园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廊坊南北,四通八达,市郊铁路,京山、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廊万路,京津高速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光明线近在咫尺。位置得天独厚,是成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为园区农业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业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3.1 农业开发理念
在京津冀一体化组团发展背景下,立足京津大都市区的先天优势,以“服务首都、融入首都”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产业兴园”为理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以“高效出产、享受生活、生态保护”为核心功能,推动园区多元化开发;园区的建设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任务,完善和优化廊坊市城市功能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创立一个工农有机结合的商业盈利新模式,实现绿润集团的使命与战略,打造“廊坊绿谷”和绿润集团“农林综合体”。
3.2 农业发展目标定位
综合园区区位独特性、水资源限制性、文化特殊性、环境约束性的特征,以及京津发展预测、区域内外农业现状以及开发的目的与理念,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将园区农业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最安全的优质彩色苗木精品研发生产供应中心、世界首个城乡一体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基于农业的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区[10]。
4 产业组织结构设计
农业产业框架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园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从而保证农业充分融入生态城总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分工合作体系,维护园区的生态平衡。
园区生态城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园区发展以下产业较为较妥当:
(1)基础产业:苗木驯化繁育、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鲜果种植、林下经济;
(2)主导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与农商服务、工厂化植物生产(花卉苗木);
(3)衍生产业:废弃物CPU②(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池、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站等)。
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生产标准,逐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竞争力强的园区。
5 农业产业功能区划
5.1 总体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生态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一环、五区”。一环:彩色大道内环线;主体建设区:农林科技展示区、都市花木体验区;配套建设区: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观光农业风情区、私家农庄休闲区、市民公共服务区。
5.2 重点项目建设
(1)彩色大道内环线围绕园区内环路两侧设计,以花期果期相交错的果树和流光溢彩的苗木、林果为要素,既是良好的防护屏障,又构成优美的外向型景观,也可沿环形道路,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和休憩等设施,突出文化主题和内涵及多个景点的连续性,并结合植物造型布置,开展赏花、采摘、摄影和自行车骑游活动等。
(2)农林科技展示区规划面积27.13 hm2。分为自然、农林、未来等三大主题板块,是园区景观、文化、服务、活动、高档设施、赢利和公益项目精品的聚集区。包括光伏温室、高档花卉温室、育苗温室、现代农林展示中心、苗木科技研发中心、管理服务培训中心、高档彩色苗木展示区、停车场。规划主题为展示高新农业科技,集锦现代缤纷园艺。
(3)都市花木体验区规划面积83 hm2。确保园区大规格苗木繁育主体地位,是园区景观建设重要组成,也是美丽乡村高档社区的门前花园。精品大规格苗木区、珍稀苗木种植区、林下经济示范区、苗木绿谷、都市花廊等。
(4)观光农业风情区规划面积23.4 hm2。依靠产业背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包括异域农业风情区(荷兰农园、法国农园、日本农园、韩国农园)、房车营地、树屋营地、拓展训练基地、阳光草场、农耕展览馆、草地婚礼、珍稀动物世界、休闲主题庄园(薰衣草庄园、海棠庄园、郁金香庄园)等,规划主题为汇聚欧亚精彩农园,展现海外乡村风情。
(5)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规划面积18.13 hm2。通过露地和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采用灌溉微喷节水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果树栽培新技术进行设施管理,结合不同的季节,开展赏花和采摘项目。包括百草园、设施果树园。规划主题为展现果林缤纷精彩,品味城中果园风情。
(6)私家农庄休闲区规划面积27.3 hm2。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形成家庭农场承租、文化体验、休闲生活的魅力农场。包括人工湖、木屋别墅、水上餐厅、人工湖、大棚、菜园、停车场等。规划主题为体验家庭私有庄园、漫步低碳农林公园。
(7)市民公共服务区规划面积21 hm2。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为廊坊市民营造一处修身养性的农业公园性质的公共服务区,吸引人气,扩大园区的社会效益。规划包括都市彩色广场、农耕雕塑、人工造林示范区等。规划主题为鸾凤筑巢吸人气,和谐共建生态城。
6 结 论
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永续型和综合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1]。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的窗口,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后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内涵,必将丰富完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水平,以期为我国发展后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2] 陈成斌.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3-55.
[3]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110-117.
[4] 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6-80.
[5] 董慧.后现代农业是可能的[J].与现实,2008(5):124-127.
[6] 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术交流,2007,159(6):96-99.
[7] 王凌香,孙金福.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69-372.
[8]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期刊,2004(1):221-229.
[9] 潘润泽,李春德,李俊峰,等.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61-63.
(一)多元化主体经营结构发展还很欠缺,缺乏弹性
虽然我国目前正在由集体经济组织的单一主体发展为多元化主题,但是还处于过渡的初级阶段,发展程度还很不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差距。目前,我国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只占承包农户的8.2%。日本农户加入农协的占90%以上,法国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占90%以上。
(二)农业产业体系化程度不高,阻碍农业经营水平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的规划设计、科学生产、有效经营各项产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都处于分散发展的阶段,而且各自的发展程度都不高,怎样提高农业各项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将分散的发展组合成一套完善、科学的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3%,而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国家一般在10%以上。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一体化不足等问题在我国农业工作发展阻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根据中央部署和农业部的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主要要从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一体化这“五化”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骨干企业和农业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一定要坚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制度。虽然国内针对土地承包制都多种不同的声音,但是大多数专家还是坚持土地承包制对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都是具有促进意义的。农业部确定,明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农业体制制度专业研究人员,推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严格防范土地经营中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二)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机制,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农业科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许多农民的收益不高,因而不愿意种地,而选择去大城市打工,造成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同时大量的农民流失,又进一步阻碍了我国农业科学化、规模化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亟待广大农业工作者以及农业政策决策者解决。因而,按照土地依法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机制,减少农民流失,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科学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首先要以农民本身为主体,各地应该根据自身农业产业实际,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以广东省为例,将全力培育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四大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专业镇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四大建设载体”;四川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做出了优先表态,大力推动农业行业优秀企业的培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着力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两个带动机制”等。有关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讨论和实践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广东和四川两省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从实践成果来看,一些几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上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比如“家庭农场”以农村农业家庭为经营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以农民自愿组成专业合作社,劳力和技术完全由合作社提供;工商业投入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农民参与具体农业活动的大综合性农业经营主体等。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上,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关键是要找出我们在具体农业经营中的短板,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多种资本或技术资源的进入,真正培养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的规划设计、科学生产、有效经营各项产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处于分散发展的阶段,而且各自的发展程度都不高,即使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怎样提高农业各项产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业规划设计,促进农业科学生产、建立农业有效经营的模式,同时将分散发展的各项产业组合成一套完善、科学的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除了包括农民本身以外,还需要国家有关制度指导,农业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农业服务部门领导以及农村集体组织的支持等等来共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立足于“三农”,致力于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提升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地建立新型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等农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管理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五)农民各项权利要得到优先保障
在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上,我们要优先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收益分配等各项权益,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除了在制度方面的保障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我们在讲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得涉及外来资本和外来人员,怎样在推进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实践中保障的农民的各项权益,新型的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扶持力度,才能增加农民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职业弹性,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更多的农民能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超额利润。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景观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湿地公园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通过人工手段对原有的自然湿地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以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 并且同时兼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和示范功能。其整体规划蕴含了文化和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研、游玩、休憩的一块特殊保护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脚步的较快,湿地资源受到的严重破坏,湿地类型和面积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致使湿地的功能日趋衰退。因此,湿地保护规划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规划工作者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其中湿地公园建设就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着重突出湿地景观,同时还要尽量维持区域内的自然风貌, 为公众创造一个零距离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设计人性化原则。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尽可能在不影响或通过人工措施更有利于湿地动植物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修建必须的旅游观赏设施及缩微景观,使游人舒心悦目。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游览及休憩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3)美学原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首先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赏心悦目的视觉观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性以及奇异性等,充分利用湿地水体和生物的特点,创造湿地意境,提升湿地审美境界。
2.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2.1规划区概况
某市处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且文化历史悠久,规划区位于城市东南部,由于长期开采地下资源形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部分荒废的村庄和工厂遗址可改造成为文化纪念场所,保留该区域的城市记忆。局部植被资源丰富,保存了一定的乡土树种。荒废的农田和分布较广的小面积水塘为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和生态农业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地块北部紧邻资源丰富的县城,为生态农业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地块中部有铁路穿城而过,需要考虑其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2.2 建设理念与功能分区
景观生态规划以“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为理念,以“生态、文化、景观、旅游”为主题,根据循环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林农复合经营和湿地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资源塌陷区土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核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并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特色经营,形成基于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建设模式。基于上述理念并结合场地的空间格局作出以下功能分区,如图1 所示。
图1
2.3 规划主体内容
2.3.1 植物种植规划
植物作为有生命力特征的景观材料,不仅在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由于其本身形体、色彩、寓意的多样性,而成为影响视觉审美和文化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植物的生长受温度、土壤和立地条件等多方面制约,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创造应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和满足不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力求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生态设计为指导思想,建设多样化生态环境,形成水生、湿地、陆生等多层次的植物景观。
2.3.2生态农业规划
塌陷区对耕地的破坏较为严重,仅仅通过土地复垦的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湿地公园位于新老城区的交界处,可以充分发挥其城乡交错带的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如在生态农业体验区开辟特色养殖区,开展特种水产业和农业复合种植(经济林混交种植、经济林下种植药用和菌类植物、生产“森林蔬菜”);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采摘、农家乐等活动。又如在山林野趣区设置苗圃培育基地和经济果林区,结合森林探险、林中野营等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3.3复合景观设计
(1)水系景观恢复与设计
水系景观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公园发挥生态修复、娱乐休闲、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正确梳理场地积水区与周边地形、水系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挖湖蓄水、调控水位、植被恢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建立湿地公园水系平衡系统。湿地公园采取地表水与雨水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补水,依靠区域周边较近的河流、汤河水库进行生态补水,同时考虑人工湿地与水系的连通性,保证湿地生物廊道的完整性。充分利用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和造景作用,运用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达到缓解水体供给压力,实现建设湿地公园自然水系景观的目的。以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通过水生生物、根系微生物和人工介质的吸收去污功能,保证区域水体的水质要求,同时补充了地下水。采取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态岸线等形式,设置水禽栖息地和恢复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和湖滨植被带,丰富湿地公园本土动植物资源,创造池塘、溪流、沼泽、浅滩、沙洲等多样性的生态水系景观。
(2) 生物景观的引入与可持续利用
湿地公园生物景观主要由植物景观与动物景观构成。植物景观不仅包括由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湿地植物组合而成的景观,还包括果蔬园、农田、茶园等经济作物形成的大地景观。动物景观包括湿地公园中的鸟类、昆虫、鱼类和小型动物。动物作为可移动生物,为湿地公园带来了灵气和生机,也为人们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和了解动物的习性提供了机遇。不同于一般的拥有较好自然景观条件的湿地公园建设,该湿地公园的基质为工业废弃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现有动植物资源稀缺,需要在保留场地乡土树种和动物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引入当地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设置乡土树种园和果树园; 又如在山林野趣体验区设置蝴蝶园和百鸟园等,以自然山水为蓝图,以幽静、秀丽为特色,再现“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朝日斜来照户,春鸟争飞出林”的生物景观。
(3)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景观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对土地上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历史演变的载体和见证。因此,文化景观的塑造不仅要挖掘历史文化,体现历史内涵,更应该尊重场地的过去和发展轨迹,维护场地的乡土景观。
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塑造主要基于当地文化、湿地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如在入口景观区设置文化广场,将历代描写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诗词场景以浮雕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开采遗址处设置文化小品,传递城市起源与发展的信息。又如在湿地休闲体验区设置水街与水上民俗体验园,开展别有风味的水上娱乐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等。
4 结语
湿地公园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城市的土地更新和景观生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改善老城区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升老城区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以土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建设湿地景观、农业景观、文化景观为主要内容,不同功能分区各具特色,相互支撑,最终形成集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夏海山,王凌绪,夏正伟.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以山西司马矿景观生态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7(10).
[2]陈秋计,刘昌华,谢宏全,等.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6,26(5).
[3]马力,胡海波,沈杰,等.泰州防空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J].林业科技开发, 2012,26(2).
[4]罗萍嘉,陆文学,任丽颖.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矿区塌陷地再利用规划设计方法———以徐州九里区采煤塌陷地为例[J].中国园林,2011,27(6).
关键词: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1、 引言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烟草行业“两个利益至上”的具体体现,是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烟草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烟叶工作的基本方向。
2007年国家局以胸怀世界、放眼未来的战略眼光提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烟叶生产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2008年根据州局(公司)的安排,姚安县在栋川镇清河村开展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工作,清河村的探索和实践为姚安整县推进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9年7月27日总书记到姚安视察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时,在生产自救烟叶烘烤现场查看自动化烘烤控制、与烟农编烟交谈中,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群众收入表示满意。
2010年,姚安县被确定为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县,根据禄丰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形成的“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四大管理服务体系,推行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四种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系统做法,遵照姜局长在禄丰视察时提出的“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的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并分析了姚安实施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困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认真规划,编制形成了《云南省姚安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并逐级报州、省、国家局评审修改,几易其稿,最终形成指导姚安县2010年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2、姚安县基本烟田建设取得的成效
(1)烟叶生产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姚安县烟叶生产始终坚持“计划种植、主攻质量、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学习兄弟县市先进经验、举办优质烟综合示范区等形式,不断转变烟农的烟叶生产认识,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姚安烟叶生产逐步由自由式种烟转变为计划型种烟,由零星分散式种烟转变为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连片式种烟。姚安县始终把“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作为重点来抓,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大力实施“科教兴烟”战略,实施烟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提高科技实施到位率,烟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烟农收入逐年增加,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姚安的支柱产业,为姚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紧紧抓住烟叶质量这个核心,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才能实现姚安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认真总结历年来烤烟生产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吃透县情,牢牢地把握市场,苦练内功,以质取胜;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长远规划、合理轮作;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检查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奖惩分明;五是严格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使科技措施到位率达100%。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海拔1515―2897米,县城栋川镇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积温5582.6℃,≥10℃的活动年均值4784.4℃,年平均总日照时数2488.8小时,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雨量790.3毫米。烤烟种植区域海拔1500―1900米的地区,烤烟大田生长期(6―7月)平均气温20.7℃、降雨量674.6毫米,土壤多为紫色土、黄棕壤、水稻土,土壤pH值在6―7之间。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0座,各类水利设施蓄水总库容1.07亿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78.4%,森林覆盖率达68.4%。
2005-2009年,姚安县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烟叶生产基础,共完成烟水工程6305件,其中水窖5068个,蓄水池875个,沟渠321条189.34公里,管道86.38公里,烟草补贴2672.40万元,受益面积59507.49亩,受益农户33638户;修建机耕道36条24.77公里,烟草补贴401.00万元;补贴配置农业机械212台(套),受益面积10600亩,烟草补贴132.36万元;建设密集烤房1176座,烟草补贴3057.6万元,受益面积23520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和完善,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2)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情况
根据国家局关于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规划和部署,姚安县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践经历了2008年整村试点到2009年整镇推进,示范区烟叶生产基础不断夯实,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生产组织形式不断丰富,全县干部群众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观念不断转变。
2008年4月姚安县在栋川镇清河村委会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清河村委会组织16个村民小组、708户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出土地1035亩,成立了姚安清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部组成,制定了公司章程,组建了依法规范运作、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公司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农户按每亩土地每年700元作价合股方式加入公司,公司将土地以30―100亩为单元划片成立专业生产作业小组,公开招聘作业组长承包管理,公司统一垫付农用物资和人工费等生产成本,作业组长负责组织生产管理,合股农户有权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参加农事劳作,农事劳作按各生产环节以计件工资的形式现金支付劳务报酬,合股土地每年每亩保底分红不低于700元。年末公司总收入328.16万元,扣除劳务成本、物资成本、土地股金及分红后,获纯利7.33万元,与传统生产种植方式对比,合作社种植经营比传统生产用工减少10个/亩,亩均节约用工成本300元;烟叶种植管理服务中心比传统生产种植用工减少13个/亩,亩均节约用工成本390元,生产总成本降低347.34元/亩。种植大户投入成本2057.1元/亩,合计每亩收入2464.57元,扣除投入成本、土地租金后,每亩纯收入117.47元。
通过清河村的实践,首先是通过公司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克服了农户分散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是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民增收;第三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打破了一家一户封闭式经营格局,提高了集约化程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第四是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充分发挥资金、管理水平和科技推广应用优势,推动了农业资源要素的合理重组和优化,开辟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的新途径;第五是发展壮大了村组集体经济,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
2009年栋川镇被确定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乡镇,全镇烟叶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组织形式覆盖烤烟生产,共落实13个家庭农场1040亩,烟叶种植合作社17个16444.9亩,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3615.1亩。在试点实行了烟水、烟路、烤房、农机具、育苗设施的系统规划、整体配套,形成了育苗服务社、烘烤服务社、农机服务社、植保服务社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全县成立1个农机服务社, 1个植保服务社,配套通用机械204台套,专用机械8台套;建设密集型烤房710座。
通过栋川镇整镇推进建设实践,首先是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进一步丰富,从清河村的生产合作组织发展到烟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三种形式,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促进了烟叶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其次是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育苗服务社、烘烤服务社、农机服务社和植保服务社各司其职,运作良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优化。其中烟水工程建设1019件、受益面积39168.86亩;烟路工程建设34条24.37千米;建设密集型烤房590座,受益面积11800亩;配置农机具85台套。烟水、烟路、烤房、农机具、防雹网络等设施建设不断夯实,配置不断完善,条件不断优化,逐步改善了烟区的种植条件,减轻了烟农种烟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烟农种烟风险,提高了烟农种烟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3)基本烟田建设取得的成效
姚安县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广大烟区农田基础设施现状,提高了烟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在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烟水工程与骨干水源工程合理配套,通过科学调度,在烟区起到了抗大旱、维稳定、保民生的关键性作用。在水源工程和干、支渠及田间烟水工程配套完善的项目区,输水损失由原来的60%下降到20%左右。姚安县栋川镇清河、蜻蛉、海埂屯、郭家凹、包粮屯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烟水配套面积1.39万亩,由于得到上游下口坝小(一)型水库及洋派中型水库的供水保障,通过实施烟水工程后项目区水稻泡田移栽供水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到15天,烤烟移栽供水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8天,干、支渠输水损失由原来的60%下降至20%,减少输水损失288.3万m3,节水效益十分显著。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确保烟区群众生活用水,减轻旱灾损失,保证烤烟及其它农作物的及时移栽,提高抗旱保苗成活率等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沟、管、池、窖综合配套,集散成整、集小成大,将闲散水资源集蓄利用的宝贵经验在今年的抗旱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统计,在今年特大旱灾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烟水工程共4754件,其中水窖4050个,蓄水池450个,沟渠254条132.50公里,管道35.86公里,共增加蓄水154.97万m3, 减少输水损失540万m3。
3、姚安县2010年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规划及实施情况
按照坝区、半山区、山区的自然条件、综合经济状况、生产管理水平规划种植区域。以隔年或三年轮作的要求,规划基本烟田12.06万亩,共划分为3个基地单元,其中:栋川基地单元规划基本烟田4.62万亩,光禄基地单元规划基本烟田4.36万亩,官屯基地单元规划基本烟田3.08万亩。具体规划实施项目为:(1)土地整形11100亩,由县人民政府整合资金222万元进行投资建设;(2)按照“依托水源定项目、围绕烟田抓配套、因地制宜搞建设”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思路,全县12.06万亩基本烟田,共规划7733件项目,建设水窖5068个,容积109176立方米,沟渠986条519.15公里,管道110.71公里,浇筑蓄水池1679个、容量10085.15立方米。已完成烟水配套面积6.6万亩,建设水窖5068个,容积109176立方米,沟渠396条198.69公里,管道110.71公里,浇筑蓄水池1679个、容量10085.15立方米,还需配套建设5.46万亩。2010年建设栋川镇、光禄镇、官屯乡等区域,实现种烟区域100%覆盖。配套建设面积5.46万亩,规划建设沟渠590条320.46公里,总投资5459.30万元,其中烟草补贴4367.44万元,烟农以劳折资1091.86万元。(3)烟路规划建设按照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确保质量的原则,与沟渠相配套,与连片规模相配套,规划建设田间机耕路485条140.86公里,现已建成54条32.22公里,需新建431条108.64公里。2010年新建431条108.64里,总投资1947.99万元,其中烟草补贴1636.97万元,烟农以劳折资311.02万元。按照楚雄州公司批复整个工程分两批组织实施,目前,三个基地单元建设已有两个基地单元顺利通过国家局及省公司组织验收,剩下一个基地单元即将完成建设任务。
4、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得出的启示
(1)深入调查、依据准确,高标准、高起点谋划,高技术系统设计是确保基本烟田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合理、适用的根本保证。基本烟田建设从规划选址、上报计划、项目筛选立项、图纸测量及工程规划,要经过若干次的实地踏勘及方案修编,从下至上,从上至下,多次评审论证,最终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指导工程施工。
(2)集中连片统一规划,以烟草牵头,政府整合,多部门联动,多渠道投资,能有效地减少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使工程达到规模化、合理化,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今年姚安县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领导,从工程规划上报开始,县委、政府就专门安排一名分管的副县长进行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县国土局、农综办亲自安排技术人员配合,在规划过程中及时提供部门规划设计方案,使整个规划设计少走弯路,少留空白,集中资金,优势互补,尽量不留半拉子工程。
(3)山坝并重,整体推进,是逐步缩小山区、坝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通过姚安县2010年坝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使坝区达到了田间排灌沟渠、田间道路、桥、涵、闸配套,有效地减少了输水损失,节约了劳力,降低了种烟成本,增加了土地产出率。此举很值得借鉴和推广,今后,我们将在山区规划建设田间灌溉沟渠、池(窖)、供水管网等配套工程,使山区群众共同感受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实惠和方便,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配套,逐步缩小山坝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农技推广
1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起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1.1基层农技推广系统逐步健全,成为科技兴农的主导力量
近几年各区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机推广机构,明确了公益性质,建立了公共财政供给保障机构,并聘用充实加强了技术人员,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在健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上,服务体系进一步向下延伸,每个乡设立1个农技员或3~10个示范户,成为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的载体,在全市建立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1.2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发挥了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头作用
近几年,各区(县)为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把加强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协调金融支持、落实减免税收政策等措施,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22家,带动农户37万户。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快速发展,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生鲜乳生产标准,在102个生产基地中都派驻3~5人技术服务小组,使国内外最先进的奶牛饲养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市奶牛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奶牛单产水平提高20%以上。
1.3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快速发展,成为科技兴农的新生力量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分别达到1272家和630个,形成了“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农技推广体系。淄博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13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创办了《思远科技》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定期向社员发送技术信息,6辆技术服务推广专用车巡回深入社员中释疑解难,4个电影放映队播放科教片,普及科学种田知识。临淄区朱台镇成立了32个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十统一”服务规范,将先进实用技术寓于“十统一”服务中心,全镇7万多亩良田实现了“十统一”服务全覆盖,有效促进了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
2财政扶持,推动重大科技措施推广应用
各级财政投入扶持机制的建立,成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保证了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1鼓励扶持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物资装备水平
全市各级政府在落实中央购置农机补贴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有些区(县)在国家规定的补贴30%比例的基础上,又增补了10%~20%,调动了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及配置机具的积极性。到2010年底,全市拥有农用拖拉机23897台,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轮式拖拉机2904台,联合收获机8144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119台,各类耕种收配套农机具47790部,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地区保持领先。2010年“三夏”临淄区凤凰镇建成全省第一家大型粮食低温烘干中心并投入使用,日烘干小麦能力达60万kg。项目总投资300余万元,其中国家购置补贴44万元,临淄区补贴50万元,凤凰镇补贴20万元。同年“三秋”临淄区和桓台县又新增2处烘干中心,为农技服务由产中向产后延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2.2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市政府连续3年与各区(县)签订责任书,将秸秆禁烧任务及秸秆深耕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反应堆、秸秆固化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县,3年投入财政资金5100多万元,区县按不少于1~2的比例配套资金,按不同利用方式给予农民秸秆利用补贴。秸秆深耕还田全市平均每亩补贴30元,临淄区有些乡镇补贴到80元,有些村深耕还田费用由财政和村集体全额承担;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每个大棚提供补贴800~1200元;青贮每立方米补贴15~20元。201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
2.3支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市政府安排测土配方补贴资金340万元,引导扶持农民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在全省首家引进智能施肥专家系统,建成测土配方实施数据库并有效运用为700多个种植大户、科技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市化肥年用量由2007年前的40万t减少到2010年的36.6万t,节本增效1.7亿元。
2.4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
自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依托中央国债项目和省项目,积极筹措财政资金1.1亿多元,加大了对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力度。近几年全市户用沼气池以每年1万多个的速度递增,全市户用沼气池保持量达到9万多个,大型沼气工程28处,建成“千池镇”20多个、“百池镇”150个,“猪-沼-果”、“猪-沼-菜”、“四位一体”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000多个。“沂蒙山”牌红富士苹果被指定为奥运果和全运果。
3整体技术推广模式,提升科技推广效益
3.1加强科技研发,加快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发挥市农业科学院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发展12个民营科研机构,加快农业科学研究。今年来,共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部、省级农牧渔业丰收奖、科技进步奖等60余项。选育出了“淄农003”等一系列新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在国内率先开展蓖麻育种研究,选育的“淄蓖1号”为国内通过审定的第一个蓖麻杂交种,处国际领先地位;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淄白7号”成为早秋大白菜主载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300多万亩;“南瓜种质创新及瓜类砧木产业化开发研究”等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2加强技术引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全市引进上千项先进技术,有些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在5000多个蔬菜大棚中应用,每亩大棚每年能利用秸秆10~15亩,增产蔬菜20%~30%。增收节支3500~4000元。不仅解决了秸秆转化利用问题,而且还可解决冬暖式大棚内地温低、CO2缺失、病虫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四大难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与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合作,在全国率先研究出“一体两相”、“一相两体”、“全混合式”三种秸秆发酵形式,在全市沼气建设中广泛应用。
3.3探索农业技术集成模式,变单项推广为集成应用
一是依托农业示范园区进行技术集成推广。在小麦示范园区集中安排小麦宽幅精播试验、小麦垄作示范、深耕还田对比试验及小麦品种、播期对比等多项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在大田示范中采取“四统一”措施,即统一品种和播期、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全面落实“一增一防三改”标准化生产技术。2011年桓台县37.09万亩小麦在历经了冬秋春连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547kg,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亩产759.18kg,单产、总产、高产创建均创历史最高。二是大力推动绿色控害技术模式,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重点农作物上优化集成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技术,建立了16个绿色控害中心示范区,涉及蔬菜、果品、中药材等三大类12种作物,年示范面积3.2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平均减少使用农药1~3次,每亩减少支出100~200元。
4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推进农业科技进田入户
根据农民需求特点,不断研究探索适合农民的培训模式,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农民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农业科技快速进田入户。一是阳光工程培训。依托国家及省市补助资金,对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2010年培训农民1万多人,3030人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科技兴农的带头人。二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每村培训一名农民辅导员,每名辅导员带动20个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粮食、蔬菜、果品等村培训农民辅导员3000余名,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多场次,带动农村示范户6万多户。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依托国家及省组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2000余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到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脱产培训,800名农村带头人在室内进行了创业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
5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和服务手段亟待加强
科技为淄博市的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调查中也发现当前科技兴农工作存在和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部分科研单位属差额事业单位,科研与创收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影响了科研积极性。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紧缺,业务能力亟待提高。有些镇、村的农技人员偏少,农技推广工作缺少人去干;今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快,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够,力不从心。三是科技兴农所需经费不足。农机推广的经费较少,不能保障基本支出,正常的试验示范及技术培训工作无法开展。四是农技推广服务手段落后。主要是化验检测手段不足,市级的病虫检测诊断中心实验室、农药成分检定化验室等尚需投资建设,缺少农技推广车和检测检验车等设备。上述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
6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体制机制支撑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23-2
0 前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公众健康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农业标准体系逐渐形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前提
1999年以来,农业部已下达11批近4000项农业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组织制定1000余项农业国家标准,指导地方制定10000余项农业地方标准,已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创建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39个,引导各地建设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3500多个。
1.2 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建立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农业部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认证、管理工作。目前,农业系统已认证国家级质检中心12个、部级质检中心276个,建设省级农产品质检机构200多个、地县级农产品检验机构1500多个,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3 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目前农业系统已形成“三品一标”协调发展的格局,产品总量已具备一定规模
截至2009年底,全国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490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51000个,认定的种植业产地面积6.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35%;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000家,获证产品15700多个,产地监测面积2.5亿亩;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企业)1000余家,产品接近5000个;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11个。粮油、蔬菜等大宗农产品认证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比重超过10%。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
1.4 执法监管初显端倪
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并颁布了《种子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大了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的监督、监测力度。到2009年6月,共有10个省级、204个地市级、1916个县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同时,在对十多种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实施质量安全普查基础上,逐步扩大例行监测范围,依法开展监督抽查,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实施难我国还未真正形成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及产品的深加工等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标准化水平低、实施难,不能与国际接轨
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标准落后。国外农产品标准每隔2年或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二是农业标准种类缺乏。目前,国家和各省制定的农业标准主要是农作物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安全限量标准和农产品分级包装、运输、市场准入等方面标准数量很少,有的甚至还是空白。三是大多数农产品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占我国农产品的大多数,由于我国农户组织化程度较低,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完全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所生产的农产品差异较大,难以形成品牌,不利于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四是标准可操作性差。标准制修订主体混乱,造成标准重复、交叉甚至技术内容相互矛盾的弊端。例如,对于蔬菜这一初级农产品,既有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也存在着质检部门制定的标准,同时还有农业部门制定的标准。虽然都是国家标准,但质检部门规定的蔬菜卫生指标要比卫生部门的多出16项5,使生产经营者无所适从。
2.2 检验检测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自从1998年我国就开始进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但是,目前质检机构的数量与检测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在全国范围,通过初步统计大约有一半的县还没有设置农产品质检机构,导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存在着一个巨大缺漏。二是投资结构比较单一。我国目前存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大部分都是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的投资都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安排资金,包括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技术的引进等等,而包括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中介组织投资建设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则少之又少。三是监测范围、品种、参数偏少。目前农业部开展的违禁药物的监测远远滞后于生产发展。部级例行监测平均每3.8万吨蔬菜、7000吨肉类产品、1万吨水产品才检测一个样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贸易国,检测经费仅是发达国家的1/600,使得监测结果代表性不够,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2.3 “三品一标”认证存有隐患总结多年来“三品”工作
总体上看,认证是规范的,监管是有效的,但在产品质量、标志使用上确实也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获证企业诚信、责任、自律意识较为淡薄。二是部分获证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质量控制能力比较弱。三是证后产品质量监督抽检覆盖面小。四是获证产品包装标识行为不规范。五是风险评估、预警及防范工作滞后。
2.4 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检验依据的标准数量不足、配套性差,监测工作尚未制度化,质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此外,执法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之后,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是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培养全新的理念。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所有的农业生产者都应该瞄准市场,一定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必须树立和强化农业标准化意识,根据市场要求,不断优化在市场种占据地位的各种元素,包括农业标准化、科技、信息、产品包装、品牌效应等要素。二是制定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加快制修订农业标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并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同时要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间隔3-5年时间,对目前实行的标准进行严格的复审,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修订或者废止,严格注意标准的时效性,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三是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补充地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完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逐步健全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并在经费投入上予以大力支持,使各级农业标准化机构都能够迅速地配齐人员、配齐设备,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3.2 积极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建立以产品认证为重点,产品认证(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要类别)与体系认证(以GMP、GAP和HACCP为基本类型)相结合的认证体系,遵循客观性、独立性、权威性、标准化和公开性原则,实行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尽快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要求的农产品认证机构,并努力寻求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相互认可,促进农业贸易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积极推行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09000 系列标准、IS014000 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等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切实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速度,鼓励龙头企业或者生产大户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使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逐步由国家强制要求向企业或农户自主检验转变。同时,建立详细的基地档案,全面掌握基地情况,以利于方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源头。
3.3 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为主体,这种经营方式对全面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逐步引导和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着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改变以往的小规模经营形式,加大力度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农业生产形成规模,稳步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带头作用,以解决散户经营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通过规模效益充分调动农业生产者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上的做法既能够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又能便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控制,并能够更好地对生产源头进行把关。
3.4 建立农业标准化补贴机制积极争取中央支农财政资金的扶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农业标准化支持力度
一是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检测设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标准化培训宣传、高效低毒农兽药补助、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二是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对带动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对实施市场检测和准入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降低征税比例。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免征进出口调节税。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3-18.
[2] 吕巧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J],2007,(4).
[3] 张光辉,李大胜.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9(4).
[4] 王佳,赵永红,王敏杰.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5).
[5] 吴修立,郑国生,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初探[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