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深知识 基本特征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45-02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实践对象,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中最抽象、最普遍和最简单的基本概念,它内在蕴含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高深知识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存在,高深知识的发展变化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变革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把高深知识看作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一系列研究,这其中以薛天祥、王洪才、高耀明教授等为代表,学习马克思确定“资本论”逻辑起点为商品的经验,探寻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以林杰为代表,仿照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公理化方法确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但将高深知识作为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至今还较少,并且不成熟,而本文将主要探寻高深知识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内在影响,为上述研究做一些探索和准备。
一 高深知识的分类
“知识可以划分为基础与高深两个层次。19世纪英国教育家马克・帕蒂森指出,在所有的学习科目中,都存在基础和高深之别。基础的部分可以以规则的形式来教条式地加以讲授。在跨越基础教学阶段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高深学问的领域”。
有许多学者对高深知识进行了分类,这其中有学者从大学的育人功能出发,把高深知识划分为文化陶冶的高深知识、专业教学的高深知识两种类型。在专业教学的高深知识中又包括高级社会专业人才的训练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培养两个方面。也有学者将高深知识分为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与操作主义的知识、4W与6W的知识、企业化的知识、实践的知识、复数的知识,并且进一步认为知识的扩展带来高等教育质量范式的转换。要求高等教育改变传统的质量观,采用和接纳多元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人文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及实践能力的质量观。还有学者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中主要的应注重两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是学术知识与能力,它是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孕育而生的;一是操作知识与能力,从讲求绩效尤其是像公司讲求经济绩效的基础上来理解的知识与能力。
另外,还有学者对高深知识的外在特征进行了大致的描述,认为高深知识是知识中比较高深和深奥的部分,高深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之中,高深知识的内涵是不同的,其边界会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二 高深知识的基本特征
1.深奥性
笔者认为深奥性是高深知识最根本的特征,高深知识之所以称其为高深知识,那就注定高深知识一定是我们的知识材料中处于顶端,并且复杂的知识,它可能是复杂的规则知识,甚至可能是超越规则的知识,这就要求高深知识的掌握者具备一定甚至很高的智力和理解力,并且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所以高深知识的深奥性注定了高深知识永远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今大学生的迷失和失业问题。知识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深知识会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当今许多大学生高等教育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态度不端正和努力不够,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智力和理解力水平达不到那样一个高度,以至于其即便有端正的态度和足够的努力,还是会因为自身智力和理解力的不足产生迷惑和苦恼,导致其学业的失败。
2.专业性
在当今社会的高深知识中,专业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以学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各学科之间又有不同的知识发展逻辑,有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学科理念、有不同的学科学习研究模式,这些学科之间的差异形成所谓的‘范式’。不同学科之间不同的范式导致了隔行如隔山,导致了大学组织的松散联合结构与权力的底部厚重。”以上所叙述是不同学科之间是有本质不同的,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有些不同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如我们经常说的“文史哲不分家”,有些学科之间是有共同理论或实践背景的,而有些学科之间即使没有共同的理论或实践背景,但它们之间是可以单向或双向促进和影响的,如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基础学科或通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所以我们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应尽量从整体上把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3.开放性
只有开放性才会使高深知识进行传播和交流。在传播和交流中,开放性会使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高深知识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从而使同一思想或理论流派的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放性也会使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高深知识相互冲突、相互反驳、相互批判,从而保持不同思想或理论流派的独特性和个性,促进学术争鸣,在争鸣之中使整个学术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因此高深知识一定是开放性的知识,封闭性和专断性的知识即使在一定时期内属于高深知识的内容,但由于其无法传播和交流,必然导致其理论假说或理论体系停滞不前,最终被高深知识体系所抛弃。因此高深知识一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的,要想处于知识材料的最高层,它就一定不能停滞不前。
4.缄默性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而这种缄默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活境遇,是一个人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其包括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态度和精神、经验和技巧。波兰尼对缄默知识特征的总结给了我们认识缄默知识的一个视角,但笔者认为高深知识的缄默性是指高深知识的不易言说性,而不是不可言说性。由于高深知识是复杂的规则知识,甚至可能是超越规则的知识,所以任何高深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缄默性,即不易言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深知识就真的无法言说、无法传递、无法反思。只是要想使高深知识能够更加有效地言说、传递和反思,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自身缄默知识体系,即自身的生活境遇,认识立场观点和模式以及自身的理想信念、态度精神与经验技巧,使自身的缄默知识体系显性化,从而以有益的缄默知识(如科学的理想和信念、科学的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为指导,使高深知识的缄默性显性化。
三 高深知识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现实意义
1.在高等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高深知识的研究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难以准确言明和定义的,由于当今高等教育传递和研究的基本材料是高深知识,所以我们可以从高深知识的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的目的进行合理规定,即注重高深知识的研究、获得、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这五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研究,是我们经常强调却一直落实得不理想的环节。要落实与推进研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思维方式,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思维方式会推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辩证思维方式的形成;其次研究需要我们有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这又会促进我们实践能力的向前发展;再次研究需要我们有交流、合作精神和自我反思能力;最后实践成果最终证明和发展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2.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通识课程的课程比例
当今时代高深知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但同时人们意识到有些高深知识是有联系的,并且所有的高深知识是有共同学科基础的。增加通识课程并不意味着不加选择地随意添加课程内容,我们所要选择的通识课程内容,最终是要促进专业课程高深知识的深入学习,促进自身学科背景、思维方式、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以及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高深知识的缄默性,多采用直观化、实践化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高深知识的缄默性,即不易言说性,要求我们在组织高深知识材料和选择传递高深知识方法时,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加高深知识中各个要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领会和思考高深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增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高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交流、合作与反思,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素质、能力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最后,还要关注学生之间不同的生活经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不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尊重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每一个独特理解,鼓励、支持其个性化的理解力和其与众不同的探索方式,从而使其缄默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个人素质的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倩.高深知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5(7)
[2]张东辉、董成武.从高深知识的视角解读19世纪后期的大学规模扩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3]黄启兵、毛亚庆.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
1、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同于政治意识、道德意识、经济意识等,其是法律和法律现象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反映。
2、法律意识有丰富的具体内容,既包括零星、分散的或严密、系统的法律思想,又包括直观感性的法律心理。
3、法律意识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可表现为人们的法律行为,也可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评价,还可表现为法律思想体系等理论形态。
4、法律意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其内含对法律权威的认同、崇尚和信仰,也含有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目标的尊重和渴望。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对监管者缺乏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分析
证券监管博弈模型的博弈双方是证券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证券监管者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不过几乎各国的证券监管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我国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进行强制性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自主监管。至于被监管者,笼统的说就是整个证券市场,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不过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监管的直接对象定位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包括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者(政府、企业)、投资各种证券的投资者(政府、企业、个人)、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托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以及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和个人。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监管者是有成本的,即监管者的行政成本。为了实施监管,监管者需要设立监管部门来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条例和细则(如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稽查等),这一过程中自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监管越严格行政成本越高,为了分析方便,假设监管者只有两种纯策略选择,分别为低成本(low cost)的普通监管(监管成本为cl)和高成本(high cost)的严格监管(监管成本为ch.chcl) 。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被监管者也是有成本的,即被监管者的奉行成本。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者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得不承担额外成本,如为按照规定保留记录而雇佣专人的费用、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的费用、聘请专门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只不过这种奉行成本以抵减收益的形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被监管者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包括一非法收人)、降低成本(包括奉行成本)而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假设被监管者的纯策略选择是遵纪守法或违规操作。若遵纪守法则可稳定获得收益凡(已扣除了证券监管的奉行成本);若违规操作且未被查处,则可获得超额收益(违法所得或降低的奉行成本)r ( reward ),但若被查处则不但要没收非法所得,而且还会被处以罚款,此时的罚没总成本为p( punishment )。进一步假定,在被监管者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普通监管是查不出来的,而一旦监管部门采用高成本的严格监管,就一定能予以查处并处以罚款。
基于前述假设,考虑到证券市场上博弈双方得益信息的可获得性,建立证券市场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并用矩阵形式示如表1。
利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被监管者进行违规操作。最终结果是:监管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监管成本却毫无作用;一部分被监管者违规操作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却使其它的证券参与者遭受损失。显然,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组合,只会加重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实施证券监管的初衷。
二、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
若我们对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管,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里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监管者通过严格监管查处了被监管者的违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鼓励b(bonus),这种鼓励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奖励(比如来自违规者的罚款,用以增加办公经费),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其褒扬带来的精神鼓励,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监管者为了节省成本(或偷懒)只进行了普通监管而导致被监管者的违规操作得以成功,则要对其施以一定的惩罚f(fine),这种惩罚可以是行政上的、法律上的或是经济上的。如此一来,上述博弈模型就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博弈模型的得益矩阵如表2。
仍然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较大、使得对其的鼓励与惩罚的量化绝对值之和大于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和严格监管的成本差时(即f+b>c-c}),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从而避免了(普通监管,违规操作)这种低效率策略组合的出现。这种情形下,博弈双方都将在博弈中采取混合策略,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各自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严格监管或是违规操作。让我们定义: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遨纤二几登三寻多笼罐熟:弓多雀诺态咬乏导铸泉录名室圣聆多石杀涟返络题透汉蛋定召砖罗亨恶璧三兮概率为r,进行普通监管的概率为(1-r);被监管者选择违规操作的概率为e,遵纪守法的概率为(1-e)。
给定e,监管者选择普通监管r=0和严格监管二1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c,)/(f+b),监管者会选择普通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c洲(f+b),则监管者选择严格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等于(c‑-c,)/(f+b),监管者就随机地选择普通监管或者是严格监管。
给定r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e=o和违规操作e=i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违规;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遵纪守法;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等于r/(r十p),被监管者则可能违规也可能遵纪守法。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r=r/ (r+p).e=(c,}c,)/(f+b)即,监管者以r/(r+p)的概率进行严格监管,被监管者以(c‑c,)/(f+b)的概率选择违规也可以解释为,市场上大量的被监管者中(c,}-c}/(f十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违规,(f+b-c‑+c,)/(f+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监管者随机地对r/(r+p)比例的被监管者进行高成本的严格监管,而对剩余的被监管者则仅采取普通监管。
三、结论
一、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
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是指不直接作用于审计理论的科学理论,它通过功能的渗透或影响力作用于审计理论基础,并对审计理论产生影响。传统的审计理论基础外延主要包括、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任何事物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审计理论基础也不例外。
1.制度拓展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如果没有英国1844年的《公司法》关于检查公司账目的有关规定,就不可能催生和推动民间审计的发展;如果我国1982年修改的《宪法》中没有增加国家实行审计制度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体系就不可能在1983年得到重建。证明,审计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无不依靠各国法律法规的推动,所以法律制度显然是影响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环境因素。这些法律包括宪法、公司法、证券法、商法、经济法、审计法、会计法、税法等。
2.制度的形成与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形式逐步由独资和合伙制发展到股份制,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长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加,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发生分离,委托关系和受托责任形成。所有者为了约束和监督经营者,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就必然产生了建立审计制度的需求,因而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就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
3.经济体制改革对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影响。建立企业制度,要求根据“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为此,必须加强国家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发展社会审计,这必然对审计理论基础的扩展产生影响。
4.的进步与发展始终与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发展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交易行为和核算方式,审计理论基础也将发生相应变革。
二、审计的基本特征对审计基础内涵的
审计理论基础内涵对审计理论的作用较之审计理论基础外延更为直接,它一般包括财务和理论、管理理论、统计科学理论。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抽样审计;机审计;性复核;管理审计;以满足审计信息需求者要求为目的的审计。现代审计的新特征、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主要影响表现在:
1.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和,促使审计实务由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是否有效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了询问与实地检查等,其间了心的有关理论。因而审计理论基础包含了心理学的理论。
2.在分析性复核过程中,应用侦查逻辑学理论。审计证据的获取可通过检查、监察、观察、查询、函证及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程序,这类程序类似于侦查学中的某些方法和程序。在证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运用逻辑判断以整理分析审计证据,排除伪证,使获取的证据充分而且适当。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应包括侦查逻辑学的有关理论。
3.科学的抽样方法是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仅需几秒即可完成随机数的产生及所有的编码工作。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对审计人员来讲最关键的是所有总体中的项目都能被客观地抽取,而采用恰当的统计抽样方法能避免抽取无代表性样本的风险。在审计复核中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达到迅速、客观、公正的目的。
4.分析性复核是为避免抽样审计的内在缺陷,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关系模型化,并通过推导形成有关数据作为审计证据。因而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数据式审计;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TF2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44-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和机构普遍采用信息化管理,审计人员所面对的不再是纸质账目系统,而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多种多样的数据库,数据式审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以无可比拟的优势代表着“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未来”。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对数据式审计的发展及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阐述了数据式审计的一般流程及关键技术的应用。
一、数据式审计的发展及基本特征
数据式审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称为计算机审计,是随着计算机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应用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从EDP(电子数据处理)、AIS(会计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到DSS(决策支持系统)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真实写照。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也为信息化下的数据式审计成为新的审计方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内部的Internet开始建立,信息流动呈现无纸化特征。至今,前台以电子商务为主,后台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支撑的新型数字化企业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尤其是CRM(客户关系管理)及SCM(供应链管理)与ERP的高度融合,成为新型数字化企业的主流模式。与此同时,企业数据的电子化也极大地扩充了会计数据的范围,一些非货币计量的数据,如音频、视频、图表等与原有的会计数据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基础数据库,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数据无一例外地在基础数据库中保存。面对大量繁杂数据的存储、传输、查询以及各种操作人员权限的划分,以数据库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而这一切都对数据式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数据式审计是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针对企业的基础电子数据展开的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数据式审计具有以下特征:
(一)审计对象: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企业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审计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审计人员所面对的不再是大量的纸质账簿、会计报表等,而是企业底层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存储的主要数据是以记账凭证为主的会计数据和不能以货币计量的非会计数据所构成的“数据源”,其他数据只不过是此“数据源”的翻版。由于会计准则的弹性和人为的盈余管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一直受到使用者的质疑,会计计量的多元化,使得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因此,审计人员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底层数据库,获得原汁原味的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于没有经过企业“人为加工或粉饰”,因而在真实性和有用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CPA进行财务审计时,应从这些“数据源”入手,加大对基础数据的审计。由于运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数据式审计可以快速和便捷地处理海量数据,解决了在传统的纸质和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
除了上述电子数据外,数据式审计的对象还必须包括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由于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涉及到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在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以前,应首先对产生这些电子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和检验。
(二)审计核心方法:构建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
通常而言,我们所说的数据式审计是指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它是以审计模型为出发点,通过采集审计模型需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方法。其基本审计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研究政策、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评等工作,结合可以采集到的电子数据,确定审计需求,构建审计分析模型。二是根据审计分析模型,通过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确定审计疑点,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经常执行建立某种业务的审计中间表和审计分析模型,并进行某种类型的数据分析等审计程序。其中,审计中间表是在具体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对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清理、转换之后,将其按照提高审计分析效率、实现审计目标的要求进一步选择、整合而成的数据集合;审计分析模型则是由审计人员通过设定判断和限制条件来建立起数学的或逻辑的表达式,用于验证审计事项实际的时间或空间状态的技术方法,现有的建模类型主要有专家经验建模、根据法律法规建模、根据业务规则建模以及根据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建模,它们都是实现数据式审计的关键方法。
(三)关键审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
在以往的审计模式中,审计的核心技术方法是从最先的详查法、抽查法发展到后来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中,计算机手段既可以解决详查问题,也可以解决测试问题。面对大量的电子数据,审计人员能否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成为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数据分析技术成为数据式审计的关键技术。
二、数据式审计的关键技术
与传统审计模式一样,对于一个数据式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项目而言,按其进行的先后逻辑顺序,可以划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三个过程。其中,主要不同在于审计实施阶段,此阶段主要完成对电子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工作。
图1 数据式审计过程及任务划分示意图
在数据式审计模式下,面对被审计单位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以及存储于其中的海量数据,大量新型审计技术方法正被广泛运用到审计中来,特别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数据的采集、整理过程可以使用各种成熟的技术和工具,包括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库同步复制技术、数据库联邦技术、数据装载与清洗工具以及审计软件等相关技术。在整个数据式审计过程中,核心问题就是对采集、处理后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疑点,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 数据分析是对数据的处理,并试图使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是底层的、元素性的,它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用途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拓展,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信息;信息是上层的,具有明确的表现形态和内容,在用途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只能做有限的再利用,不能作深度的挖掘。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则是数据分析最为重要的工具。
(一)数据式审计关键技术之一:联机分析处理
审计业务流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对基础数据库中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疑点,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为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审计分析工具。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简称OLAP),是针对决策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也是目前对于海量数据处理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从多个角度分析数据,也称为多维分析。它支持审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快捷地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发现数据内在规律。OLAP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幅幅多维视图:冲破了物理的三维概念,采用了旋转、嵌套、切片、钻取和高维可视化技术,在屏幕上展示多维视图的结构,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进行决策支持。
一般而言,多维数据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获取审计数据源
多维数据分析的数据源可以直接设置为被审计单位的后台数据库,也可以设置为审计人员自行生成的中间数据库: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字典,了解基础数据中各表中存储数据的内容、各字段的含义以及各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结合审计目标和特点,从与审计分析主题业务类别相关的基础数据表中选择反映该业务类别主要信息的字段,组织这些字段,来构建我们的数据仓库模型。审计人员可通过数据库嵌入或数据库链接等连接方式将数据导入,在对数据进行格式定义和清理后,生成所需的审计中间数据仓库。相对来说,后一种方式更为安全、可靠。
2.创建多维数据集
多维数据集也就是常说的数据立方体,它是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主要对象,是一项可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快速访问的技术。多维数据集是一个数据集合,通常从数据仓库的子集构造,并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维度是审计人员分析指标时所观察的不同角度,度量值则是各个角度的具体数值,如一个用于销售分析的多维数据集内包括时间、地区、产品维度及其度量值销售金额、销售数量等。
3.浏览分析数据
建立完多维数据集之后,原来需要反复、多次查询和无法查询的数据信息,就可以通过切片、切块、旋转等操作挖掘出来。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汇总、关联、聚类、分类、预测等分析,寻找其中隐含的模式和知识,来迅速掌握总体情况。当趋势、异常或者错误被确定后,还可以深入到底层数据进行钻取,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二)数据式审计关键技术之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它一般采取排除人为因素而通过自动的方式来发现数据中新的、隐藏的或不可预见的模式的活动,利用数据仓库中包含的信息;数据挖掘可以回答审计人员原先根本没有想过的问题,它是在对数据集全面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数据内在和本质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方法很多,目前在审计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数据概化。数据库中通常存放着大量的细节数据,通过数据概化可将大量与任务相关的数据集从较低的概念层抽象到较高的概念层。通过该方法,审计人员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了解某类数据的概貌,从而为其判断提供依据。(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数据分组成多个类或簇,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在审计中,对于特定交易记录群的聚类分析可以以不同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特征群,从而描述各个群的特征,找出离群孤立点,对其重点分析,确定审计风险,发现审计线索。(3)关联分析。它通过利用关联规则可以从操作数据库的所有细节或事务中抽取频繁出现的模式,其目的是挖掘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对财务数据或经济数据的审计中,可运用关联分析技术方法,针对同类或不同类会计科目及数据项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来查找、挖掘,从而发现一些隐藏的经济活动,为审计人员的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数据挖掘在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如图2:
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确定挖掘对象、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数据挖掘、结果分析与知识应用这样几个阶段。审计人员和数据挖掘人员首先要根据审计目标和内容要求确定数据来源,并对有关数据进行转换和清理;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审计任务的所属类别,确定将要进行的挖掘操作类型,如统计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等,设计或选择有效的数据挖掘算法,产生数学分析模型并加以实现;然后对模型进行评价,解释并评估挖掘结果,其使用的分析方法一般应视数据挖掘操作而定,通常会用到可视化技术;最后,根据审计人员的要求,对所获得的设计知识进行组织,并以一种审计人员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
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联机分析处理属于一种验证型的分析,即在某个假设的前提下通过数据查询和分析来验证或否定这个假设,其分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它侧重于与用户的交互、快速的响应速度及提供数据的多维视图,属于用户驱动,因此,很大程度上受到用户水平的限制。而数据挖掘不是用于验证某个假定模型的正确性,而是在数据库中自己寻找模型,注重自动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有用信息,其本质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数据挖掘属于数据驱动,使审计人员不必提出确切的要求,系统能够根据数据本身的规律性,自动地挖掘数据潜在的模式。所以,从数据分析深度的角度来看,联机分析处理位于较浅的层次,而数据挖掘则处于较深的层次,二者最关键的差别在于是否能自动地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基于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的审计数据分析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数据分析技术不仅是一种审计技术,而且是一种审计的思维方式。相信这种新的审计方式将为审计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并促进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化礼,刘汝焯,等.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1-153.
[2]张磊,庄作钦.数据转换整理方法分析[J].中国审计,2006,(18):40-41.
[3]易仁萍,陈耿,杨明,等. 数据挖掘及其在审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1):3-6.
[4]胡荣.数据挖掘――现代审计处理数据的新方法[J].中国审计,2004,(7):38-40.
[5]桑果.数据式审计的分析模型探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2):71-74.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分析,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哲学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2.管理学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会计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影响。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会计学基础。审计学最初包含在会计学之中,后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审计与会计互相渗透,会计学理论必然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查账(即会计检查)这一传统审计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审计概念中内容的主干部分。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等在不断变化,审计的概念也在逐渐丰富,但时至今日审计仍是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而会计资料是在会计学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因此,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学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 审计风险 特征 原因 防范 控制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风险”的涵义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针对会计报表发表错误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实践中倾向于第二种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不能形成和正确审计意见的可能,而不是指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承担的损失。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审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等。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审计风险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而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并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法律环境不断变化。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鉴证权力的同时,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因发生违约、失察等行为而提供了虚假的审计信息,并因此损害了国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审计范围的拓展。审计范围的扩大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财务审计,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运作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而且还要就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
(3)审计责任的扩大和期望差距的存在增加了审计风险。所谓期望差距,是指审计职业界对本身的认识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界认识上的差距。
2.主观原因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监控不严。我国颁布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的基本规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
(2)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审计人员判断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从业质量,审计人员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搜集多少证据,提出怎样的意见都直接依赖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执业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使审计质量得到保证。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审计案例看,不少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受到被审计单位甚至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压力而不得不违规,违心地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使单位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再加上其他相关规定加大了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从而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条件。
2.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
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会计职业界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因此,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
3.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独立、客观、公正、严谨、廉洁、保密性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审计工作底稿,认真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加强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
4.建立有效的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系统
事前风险评估,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对客户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主要包括客户和客户管理当局两个方面。
客户主要有经营环境因素分析、组织结构因素分析;管理当局方面主要有管理者的品行、能力分析和管理者变更情况分析等。事中风险的控制,主要指选择减轻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减轻风险的程序,以规避、降低、转移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控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接受客户的风险控制、选派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审计计划的风险控制、审计证据的风险控制、编制审计报告的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检查的风险控制等。事后审计风险的评价,主要是指对上述审计人员所做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并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
5.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其次,要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确保业务质量。第三,要主动学习和掌握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第四,要慎重考虑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千万不可草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积极运用电脑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一、审计费用影响因素要点分析
(一)审计成本影响要素
产品成本最终数额确定主要按照客户基本特征而定,通常情况下需要充分考虑到客户规模情况内容和内部控制效果强弱内容以及业务性质复杂程度内容等。客户规模显著提升的同时,标志着其自身经济业务事项和对应会计事项逐渐增多,固有风险并未得到排除,其与风险控制水平持等同发展状态。注册会计师应在操作进行中适时扩大具体审计测试范围,以致有效增加详细审计时间,其审计调整项目相对较多,当客户规模不断增大时,审计业务就会变得愈加复杂多样,审计范围扩大过程中,审计时间与审计费用也会不同程度上的提升。抽样审计模式的出现可积极合理地把控审计风险,实质程序和测试范围被减少,此时最终审计费用也会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而降低。
(二)预期损失审计费用影响要素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预期损失费用主要包括法律诉讼含义内的直接损失内容和未来审计减少损失费用内容,此项要素会与被诉讼风险呈正比例发展关系,注册会计师通常情况下会进行公司账目比对,通过财物比率分析来判断、估算基本诉讼风险大小程度,之后在此基础上准确估算出预期损失。当客户为上市公司且财物状况较差时,诉讼风险承受度越大,那么客户方诉讼保证金要求数额也就增多,基本诉讼风险感知与单位小时水费水平影响程度较小,但前者与对应总小时工作数值呈正比例关系,并与整体核算审计费用保持正比例关系。
二、盈余管理要点分析
从长远角度出发加以分析,盈余管理实质上并不会增加企业盈利和减少企业盈利,但其却能够改变会计期间反映和会计期间分布,在不同会计期间做出详细信息比对。简而言之,盈余管理会对会计数据产生重要影响,而报告盈利内容则为重中之重,企业实际盈利并不在思考范围之内。会计基本方法选择内容、会计方法运用内容、会计估算变动内容等的控制皆为优良盈余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是,交易事项发生时段,控制手段内容也被涵盖其中。盈余管理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企业经济收益和具体企业会计数据信号,此时经济收益与实际盈利基本保持一致。虽然大众群体并不了解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为何物,但盈余管理却与企业经济效益必不可分。盈余管理方向即为会计数据信息含量和会计数据信息信号作用,当前证券市场尤为活跃且竞争激励,会计数据信息含量作用和对应会计数据信号作用十分巨大,信息观地位不会被撼动,当证券市场处于低落发展态势时,盈余管理中会出现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别现象,其内在经济收益观更为突出。
三、审计意见
无论何种类型的实证研究都需尊重客观事实,市场环境假设需要贴合实际,国外审计定价研究标准并不适于我国证券市场,国外会计师行业发展多年且市场发展程度高度集中,我国企业审计业务会计师规模相对较小且操作水平不强,市场较为分散,致使审计市场低层次竞争尤为激烈。因为部分公司存在资本市场运作不成熟现状和公司治理违规现状,公司盈余管理质量远逊于他国,识别虽较为容易,但此类盈余管理本体诉讼风险较小。制度不同与背景不同要求我们必须从公司实际角度出发,不断进行会计师制度培训和会计师培养机制构建,在逐步进行公司内部改革基础上吸引优秀会计人才与审计人才,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经验,从现有环境特点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寻应用资本市场审计费用的若干要素,之后在此基础上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为投资者群体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internal auditing is just like "twin brothers". The more adequate the function is,the greater the effect is. The expanding of the effect also affects the improving and perfection of the function.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特征
Key words:internal auditing;function;effect;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FZ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03-01
1 内部审计的职能
职能是一件事物本身的内在功能,职能统驭了管理对象,并对控制目标进行了实质性的约束。一个完善及切实可行的职能,能使各项任务真正得到有效完成,能使各项政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职能是保障各种机制充分发挥功效的绝对关键因素。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随着人们认识事物及接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第一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单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第二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双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管理职能;第三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多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检查、鉴证、评价、建设职能等。
2 职能基本含义
2.1 检查职能。依照一定标准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内容,弄清事实、明辨是非、揭示矛盾、改进工作。检查职能具体包括:检查各项业务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及合规性;检查单位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检查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
2.2 鉴证职能。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经济活动加以鉴定和证明,据以作出审计结论。鉴证是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检查是进行鉴证的前提,鉴证是检查的结果。鉴证是为了确定报表的质量,并确定部门和管理人员履行其职责的情况。鉴证是对经营、生产活动绩效所作报告的真实性、正确性、效益性的鉴证,鉴证是为单位贯彻责任制、鼓励先进、加速进步提供依据。
2.3 评价职能。评价职能表现为对企事业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单位的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或单位整体经济活动是否遵循既定目标和决策进行评价,对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各种具体章程的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评价必须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2.4 建设职能。建设是用“建议”进行的,建议是肯定管理上的优点和缺点,协助组织领导提高财务、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挖掘潜力以达到预期效益。内审人员的建议出自熟悉本单位业务,了解领导的经营意识、管理风格和领导方法。建议不必与外部审计完全一样,可以多样化。如口头方式、开会方式等。
3 内部审计的作用
总结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具体包括:
3.1 自我监控作用。
(1)监控经营方针和计划的贯彻:通过对经营方针、决策、计划和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价,既可确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决策、计划落实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又可激发和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落实目标,促进方针贯彻。(2)监控信息的真实、可靠:通过对各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查证其是否真实、正确、及时;是否符合相关性原则,适应领导的要求,检查信息传导渠道是否健全和畅通。(3)监控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确定受托责任的职责履行。包括承包经济责任、内部责任中心、租赁责任制、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等。通过审计查明每个责任人是否完成了应负经济责任的各项指标。并监控指标的真实可靠、有效利用资源、资产安全和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利益;及保护责任人的正当权益。(4)监控财产的安全完整:制止铺张浪费、贪污盗窃、检查财产增减结存、审查账簿、进行盘点,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而保障财产安全完整。
3.2 自我促进作用。
(1)又称为促进自我制约。国有企业国内其他企业受国家财经政策、财政制度、法令的制约。如遵守现金管理制度、银行结算制度、工资结算制度、工资基金制度、成本开支范围规范等。通过建立自己的相关控制制度来自我制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行约束性检查,发挥“控制的控制”约束作用。(2)促进自我改善:不断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改善设备、工艺技术提高素质改善内部人际关系、健全规章制度等,最终提出改善建议。(3)促进自我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效益审计、指标对比,揭示差异,寻找原因,评价业绩,总结规律,提出措施。(4)促进自我积累:实现内涵扩大生产。提高管理素质、增加产量、加强质量管理降低消耗,促进销售,最终完成积累目的。
4 内部审计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