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

第1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现状;策略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he guidanc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strategy

Sun Shanhong

【Abstract】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 of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have prominent position and necessary function in the person’s whole life.But education development level after the opposite Zhi of race region but speech,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can be treated as several near imperfection of.Therefore, race region should height the value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also aim at sex of as to it’s carry on an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Key words】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ving;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Present condition;Strategy

目前,发达地区一些高中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逐步由大学向高中阶段延伸。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影响其文理科的选择和高考志愿的填报,还会影响以后的专业认同、职业决策、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等诸多方面。

1 什么是职业生涯辅导

什么是职业生涯辅导呢?“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职业生涯即个人在人的一生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包括有偿工作、无报酬工作。如学生,志愿者或父母等。而职业生涯辅导就是帮助学生选择未来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焦点就是――对高中生来说,未来是选择上大学,高职,还是工作及从事什么职业。四川地震灾区某中学一个高中生成绩优秀,但是为了满足地震中遇难的朋友的梦想而选择了去读中职,而当他真正走进中职校门的那一刻,就痛苦不已。试想,如果能在填报志愿时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心理疏导,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职业生涯辅导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合理规划人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使其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潜质和优势,准确把握职业方向,避免偏差,节省大量精力。

2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高中生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抉择能力普遍较低,多数高中生不十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职业种类和紧缺人才,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高中生自我目标缺失。现在高中生普遍自我目标和动机缺失,或者说没有想过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往往是混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在高考之前,学习具有盲目性,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惟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兴趣、个性、价值观了解不够,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世界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如何与职业世界融合等等。多数学生到了高三还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是想考大学,还是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

2.2 大多数高中生对自己了解的不够,导致生涯角色意识不足。这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了解的不够。据《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分析130多名高考状元数据显示,“高考状元”尚未成为“职场状元”,职业发展缓慢,职业成就平平,这与高考状元们高考选择专业时不是立志,而是随大流,导致毕业后选择的职业大部分与自己就读专业相关系数不高不无关系。他们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这不仅浪费了他们的宝贵精力,也浪费了教育资源,值得反思。连高考状元尚且如此,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

2.3 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把高中阶段学习和将来工作联系在一起。高中生还不十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职业种类和紧缺人才,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笔者从教学中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文理分科成为一道分水岭,该阶段学生的职业抉择更迷惘。在生涯定向和职业抉择方面,高二学生明显低于高一、高三学生。这也说明,在高中阶段,高二学生更认为自己不了解社会上的人才标准、社会职业的种类,并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把握性不大。民族地区的学生选择文理科更多的不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比如,某女生喜欢播音主持,而且在高三也参加了这方面的集训,但是却选择了理科。问她原因,仅仅是因为听说理科班级纪律要好的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3 中学生生涯辅导工作的主要策略

3.1 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包括发现自己的人格特点、特殊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为了判断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并预测自己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将拥有的特殊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能力,数量关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不再单纯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艺术特长,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3.2 激发学习动机。在高中生职业生涯的辅导方面,由于相应的师资欠缺和信息不畅通,学校应充分调动家长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从事的工作涉及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选择一定的时间组织家长到学校来现身说法,形象的向学生阐明自己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能力。这样,对于那些有职业目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激发他们培养职业技能的催化剂。对于那些还没有职业目标的学生,可以促使其正面的来思考这个问题。而对于缺少学习动机的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学习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

3.3 规划职业与完善人格相统一。高中生职业规划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规划职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高中学生问题较突出:一方面,他们在家庭中往往没有经过忍让、分享、体谅等教育,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衣食无忧又使他们缺乏对社会艰辛的认识。另一方面目前的学校教育又较功利化,智育和德育严重脱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以此来看,高中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具有德育和完善人格的意义。它迫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体会社会艰辛。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感激与回报,学会忍受与坚持,学会独立与承担。这种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任何教育所难以替代的,这种经历将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

第2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那么,什么是职业规划,其目的和意义在哪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职业规划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是对自己职业目标的探索和计划。简单说就是要回答:(1)你是什么样的人?(2)你能做什么样的工作?(3)环境允许你做什么样的工作?(4)要达到目标你应该怎样开始行动?职业规划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想到找工作,其实职业规划的落脚点不在于找工作,职业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是一个方向定位。具体而言需要考虑几大方面:自我了解,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价值观追求,这些东西决定了在哪个领域会做得比较好,起决定作用。第二是了解外界信息,比如你自己能力很强,学了很多的技巧,但是社会对你的技巧是否需要是要考虑的。最重要是两者的匹配和结合,就是职业和行动。职业规划的意义在于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了解,对客观的职业和发展前景有一个预测,自己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朝那个目标努力,最终能达到自己所最向往的目的地。

高中阶段是人生理想建立与职业目标树立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是学生时代的迷茫时期,面临着学习、考试等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这个时期最需要家长、老师的指导,建立一个科学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顺利选择正确的专业,走向大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家长在教育规划上不一定都专业,作为学校和老师就有责任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规划的梦想,一个可行的职业目标,好让他们有自己的追求。那么,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呢?

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一起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家家户户拼高考,到高三报考时,很多高中生单凭自己喜爱的电影或电视剧就决定其高考专业,对职业缺乏了解,也没有分析过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其结果往往是上了大学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就业时为找不到喜欢的工作而后悔不已。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及早地确立人生目标,找出现实差距,培养相应能力,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孩子和家长一起研究规划,设计人生,更有助于家长科学理性地引导学生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从长远看有助于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和未来就业。在中国,家长、学生及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以至到上大学时还没有职业意识。那么在学校里学生普遍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考大学、拿学位,严重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学生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足够的技能和专业化的态度,大学毕业后也就没有很强的、立即独立工作的能力。这并不是学生们的错,错在学校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职业指导教育学生,学生当然也就不能意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去练就令人信服的、为职业所追捧的,能够为社会创造利润与财富的能力和技能。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与成熟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期的有目标的磨炼和准备,才能使他们成为某一行的能手,在事业上的成功才能成为必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进行与就业有关的思考与训练,学会“自我认识”,了解“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实施职业计划”,让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这三大环节有相当的认识。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高中毕业前,具备怎样的职业发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期所具有的职业发展规划即人生设计能力,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一生的事业成功。所以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职业观、世界观,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职业技能意识,拥有相当的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能力,这些当然都有助于未来就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的青春年华、学习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现今的许多高中生即使到了毕业,仍然对自己今后想学什么,做什么,既无所知,也不无所想。我们的现实教育中没有职业目标教育的土壤。使每个特定的个人,在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年少阶段没有获得足够丰富的营养,没有具备顺利走向社会并为社会所接受、所渴望的素质和能力。有的人虽然有比较空洞的理想和目标,却又没有具备达到这些目标的知识和能力,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规划和设计,缺乏持之以恒的行动去实现目标,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承受着漫长人生的压抑和痛苦。而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与老师、父母一起根据各人的特点结合现代职业信息,探寻科学的职业发展路线,合理地规划未来,他们就会愉快地沿着精心设计的人生道路去奋斗,他们的青春就会变得丰富而充实。

四、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落实学习行动。学习文化课是非常辛苦的,要说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读书、做题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有明确目标与无目标的学习,无论在兴趣、动力上还是在结果上都显著不同。我们现行的教育中不断地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本身都没有学习目标,他哪来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又能坚持多久呢?所以没有人生职业规划的教育环境下,就会使很多学生处于学习无意识状态。他们经常处于一种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感觉。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更加迷茫、厌学,最终可能连高中毕业证都拿不到,这种学生往往会因无法被社会接受而遭淘汰。当下,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即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多人对自己今后学什么,做什么都没有明确的概念,有时学习动力也同样不足。而有了明确的职业理想的学生就会在职业规划的指导下,奋勇前行,不会在社会的大河中随波逐流。

五、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规划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接受不断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各种相关能力的有意训练。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设定的职业,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自我认识,探索教育与职业关系,了解相关职业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而不是盲目地到处学习作文、外语、数学等课外班,到处参加各种名目的比赛。所以,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与实践教育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素质教育。通过指导,使学生具备能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具有理解和使用职业信息的能力,具有与人交往的技巧,等等。知道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知道现在的学习与今后工作的关系,知道个人素质对获得并且保有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什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做事习惯。职业规划也是一种订计划,尤其是书面计划,非常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计划之后很多学科都可以在自觉地自学中完成。知道什么时候学什么,做什么。对自身的学习既起着推动作用又起着监督作用。计划性越强,学习的可塑性就越强,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授受高水平的挑战。学生时代养成制定规划的习惯,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使我们不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有些人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些人有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就学校教育而言要与世界先进的教育思维接轨,就要制定一个长远规划并且付诸实施,如此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变革的国际化人才,在新时代里愉快地生存!

总之,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应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怎样获得科学理性的职业设计,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经过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对社会职业的变化和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才能提炼出他们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第3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高中;职业生涯;重要性

随着就业形式的日趋严峻,职业高中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高职院校,这类现象更加严重。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在大学期间帮助职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到职业高中学生进入社会后职业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对日后走向社会做学习准备,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做全面长远的发展。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职业高中学生由每天只知道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完善的人格的人才。

一、职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 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准确定位

职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会引导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物质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唤醒生涯意识,激发职业高中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帮助职业高中学生完善自我,明确奋斗目标,引导职业高中学生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择业、就业竞争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及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帮助其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通过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劣势、优势分析,引导职业高中学生找出现实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差距,确立与个人目标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可行的步骤,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2、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核心竞争力

大众化中等教育模式在让大多数人有上职业高中的机会的优点下也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职业高中学生在就业中是否具有竞争力就显得犹为重要。加强职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现有教育体系下注重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的有机结合。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3、提升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周密的计划和确实可行的步骤才能实现职业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教授职业高中学生制定一份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的职业规划书,引导学生围绕职业目标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提高工作核心胜任力,以便更好的实现职业目标。

4、有利于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身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会摆脱求职困难。顺利就业,而且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差,跳槽率高。主要是由于就业经验不足,在工作岗位上受到挫折不能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焦虑和矛盾,直接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职场目标,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职业高中学生涯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其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高中学生想要未来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多储备能量、创造机会。

二、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高中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己,难以作出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九零后的职业高中学生,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百般溺爱,本身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欠缺。家长的心理是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一切都不用管,导致学生对于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未来做什么、自己适合不知道,只知道家长让毕业后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严重缺少对自己正确认知、对未来职业的价值取向。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要么过高的评价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非大城市不去,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进。不能以端正的态度进行择业,往往导致求职失败。

2、企业"畸形"用人制度,导致学生不愿意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有不少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是平均主义,企业员工的收入与其劳动付出并不成正比,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和马马虎虎工作甚至在在编不在岗的员工收入相差不大,付出的比别人多的努力,报酬却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在一些家庭企业,家族以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进企业的能人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企业用人制度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影响就是形成"人际关系是用人的根本"的心理,导致学生认为制定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什么作用,只要毕业生有人际关系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体系不健全

职业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增加学生求职成功率,是伴承受学生在职场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目前大部分职业高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不足,职业高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只是注重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巧、职业意识的培养等就业指导工作。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学期两学期能够完成的。往往忽略对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紧迫性。到毕业前夕才想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缺少规划导致学生就业时艰难险阻。

第4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5}

1908年,英美两国同时都有名为"社会心理学"的著作面市,例如麦独孤所著《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罗杰斯所著《社会心理学》。自此之后《社会心理学》就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目,逐步被人们探索。社会心理学指的是对于心理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并将其运用的科目。对于社会心理学进行学习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在社会大环境中某个独立个体的想法和做法。社会心理学不只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1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中的特点

1.1心理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特点

具有与高等教育同等基础理论、拥有先进的思想、前沿的知识以及前沿的技术是高等职业心理学教育最大的优势,其不仅具有很高的综合能力,还具有相对较强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将之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这是高职与其他高级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

1.2学生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与大学的学生无二,高职生同样处于青春、懵懂、涉世未深却又对于很多事物有着好奇心且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冲劲的年龄段,他们也在进行着青年向成年的蜕变,内心世界也在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时间用来思索。总体来说,高职学生产生的大多数共性心理问题是:逆反心理、报复心理、孤独心理、异往困惑、嫉妒心理等。

1.3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讲就是强调个体与整体的有机整合,在对于一个个体的各方面资本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同时,还对于个体的其他有缺点进行客观解析,与实际结合,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找出最适合的工作路线,并为踏上这一路线做出努力。

在这门学科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们的启发,给他们进行自我定位的机会;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指导,给他们自我规划提供辅助指导,确保他们踏上的是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道路;给他们提供心理指导使得他们保持正常的心态,依据自己规划的路线稳步前进。为达到上述目的,导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引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可以充当学生的朋友的角色。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从业者对于教育的理解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其拥有崇高的师德,对于学生的爱心以及对于其本身工作的激情,擅长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水准的心理学知识。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2.1社会因素

①我国的就业较为困难竞争激烈,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人才过多,用人单位越发挑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本科生,胡乱的提高招聘标准,造成毕业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②很多城市对于蓝印户口的要求有了很大提升,更有甚者对于人才的出生地作出要求,这使得外地毕业生求职愈发困难。

2.2学校因素

专科院校对于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帮助,却忽视了毕业生其余方面能力的增强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应聘能力的提高,有很多学校对应性的举办了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类课程,却并无大的突破。

2.3家庭原因

大专毕业生的家庭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抱有很大希望,父母想让他们不要忍受贫穷与辛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待遇好的就业机会,却唯独很少考虑孩子选择的职业的前景。

2.4自身因素

①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高职类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我效能感不强。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他们不擅长应试教育,自我评价不高。

②没有足够的收入。由于其家庭拮据,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时候追求速度,做不到适度的观望。

③太过于期待好的岗位。很多毕业生有这事家庭宽裕的任务,这时的高收入的工作更加抢手,且他们更愿意在大中型城市就业,却不想在底层工作。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毕业生会由于无法得偿所愿而紧张、焦虑;若再次遭遇不如愿,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极端情绪及行为。

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教育

3.1创造主观积极的情绪体验

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指导要以使学生产生积极态度为根本,将学生们的个人需要转化为激励他们努力的因素,引领毕业生确立正确的观点。除此之外要将这种引领贯穿全程的教育之中,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就要让他们了解到,他们的任务不光是好好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积极向上具体是指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可以符合自己要求的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

校方要给与毕业生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让其担当学生干部、学科代表等职务,使其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建议他们去适合自身性格的地方进行勤工俭学,当学生们在他们有所长的地方有所表现,他们将会得到积极的激励,这种激励可以给与自卑的学生信心,这可以给他们减压提供助力,还可以使他们得到足够的自信,让他们感觉到快乐。

3.2培养个体积极的个性特征

经科学研究表明,与普通人比起来,盛行积极乐观的人可以更好的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这种人可以快速的走出逆境,即便是最严峻的考验,这种人也可以轻松应对。不过,一个人天生的或是从小到大接受的思想对于他的未来影响甚大,因此知道怎么做却不一定可以做得到,理解了却并不意味着变化。尽量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

3.3建立学校积极的就业指导

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学生职业规划根本,且在逐渐在激励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共同努力,面向各个年级、各个专业、不同对象创造并完善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积极化的就业指导方针。

我院会组织每届学生进行未来规划课程,给参赛选手支配专业的指导用来辅导赛前训练、赛时支援,赛后总结,辅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能力,使得学生逐渐自信且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院的毕业生从业引导工作,眼下以"三课"为基础,分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课,以"三讲"就业讲座、心理讲座及毕业生讲座来给与学生努力方向,在每个环节都注重实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是学生们得到更多积极的经验,引领毕业生们了解自我,给他们的未来就业提供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李玉芳.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诉求、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9-11

第5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职业规划学说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并于六十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规划已经在各大高校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逐步被引入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来增强职业竞争力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在归纳研究后发现,当前的职业规划相关理论还比较贫乏,我国缺乏相关的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使职业规划理论缺少基础理论支持。

一、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他们普遍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为时过早,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后走向社会自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这种规划意识淡薄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工作缺乏稳定性等。

2、自我认识不足,职业准备不到位。准确认识自我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很多大学生往往停留在主观认识自己的阶段,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应准确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兴趣、能力和就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缺乏力度,专业队伍严重欠缺。虽然多数高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但其指导工作也仅仅限于部分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宣传,对于实质性的职业指导工作难以完成。专业人才队伍欠缺,使得一些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疲于应付,更谈不上实施全面有效的职业指导。高校专业人才队伍严重欠缺制约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2、职业规划指导不足,指导方法单一。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而且对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越来越予以重视,但是从整体上看,职业指导人员配备、设施建设、教材投入等方面资金不足,缺少物质保障,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活动及实习等方面也存在资金不足现象,影响职业规划工作的开展。

3、服务个性化缺乏。在实践中,还可以看到系统性较差,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一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改进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从学生方面改进职业生涯规划

1、自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加强职业规划意识,首先要接触了解与就业有关的信息、政策,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借助多方面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冷静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自觉加强职业规划意识。

2、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指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有效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自己的性格、情感、思维能力、特长等。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在众多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自我认识的同时进行自我剖析,分析自己的条件,根据自己特点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

3、确定职业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就是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正确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有了职业目标才有追求成功与事业的方向和动力。大学生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要根据客观实际条件和可能来加以设计,要坚持与社会企业需求一致,与自身特点结合,目标要高但不能不切实际,而且目标幅度不要过宽。除此之外,目标的设定要有弹性,长短配合恰当准确,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大学生在设定职业目标时,同一时期目标不宜过多,而且目标设置要在道德规范、法律规定范畴之内,应具体明确。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是准社会形态,也是进入社会的缓冲期。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明确目标之后,就要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职业环境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只有应职业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要评估和分析职业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的趋势;自己与职业环境的关系以及职业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楚自己在这种职业环境条件之下,究竟能干成什么?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切实可行,而不致流于空乏。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和预谋,培养自己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吃苦耐劳意识以及职业角色,以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加速社会化进程,尽快形成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从高校方面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1、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会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追求。作为社会剧变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

2、加强职业生涯课程建设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而如何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括两门:一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面向对象是非毕业生;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面向对象是毕业生。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相应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实践活动、文化素质等教育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有前瞻性,使学生了解学科相关职业最前沿的动向与发展。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缩减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差距。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以及案例教学法。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加大物质投入,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经费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缺乏专业性的、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能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硬件”上,要投入必要的物质保证,如咨询辅导室、信息查询室、面试模拟室等;在“软件”上,必须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要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就要做好高校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完善专业组织建设,保证专业人员素质。

4、鼓励多源参与,建立行业规范。国外成功经验和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告诉我们,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就业中的少量专业人员,高校中的其他力量,也应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特别是教师队伍也应该在学生成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亟须制定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相关的标准来规范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5、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要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科学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必须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或者可以凭借内部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开发,或者联合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工具。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地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曲艳.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D].天津大学,2005.

第6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人数众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更属于弱势群体,成为就业的难点。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幼师”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学校,女生比较多。从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了解到,这几年我校学生就业越发严峻,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就业单位对毕业生从“学历”以及“能力”上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就业思想不成熟,欠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就业感到茫然,片面地认为就业是毕业后的事情,学习阶段不用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求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力度,也要深入研究幼教发展现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往研究表明,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较男生晚熟。因此,要特别关注高职高专女生们的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与教育。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为高职高专院校,属于师范类学校,女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对学习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比较注重技能的掌握。因此,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寓教于乐,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对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了解自我、认知职业环境、实现任职匹配。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年限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学校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等特点,学校根据高职高专生自身特点,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辅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大二事情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的教育,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是做出决策、实施行动的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总之,高职生需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学习贯穿整个大学三年,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设计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责任感培养等社会能力培养为重点。从2011年开始,我校就根据参与团体辅导的女生们的心理需要,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活动方案,比如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挖掘学生潜能等,帮助学生找到生涯发展平衡的支点。同时,我们在也不断更新,精心设计活动大纲,目前已形成4个单元的特色团体心理辅导。单元方案如表1:

设计4个单元的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情景游戏,获得身心愉悦,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讨论,其情感和思想得到沟通,提高其学习兴趣。活动后的分享、讨论、评估、总结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通过教师辅导、观察,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认知职业,进而规划职业、做出职业决策等。

四、开展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建议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专业发展需要,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采取小组互动式学习,强调合作性学习。如果单纯以授课形式―接受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将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增加体验的深度和强度。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强调“认知”和“体验”并用,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定位,并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力量。

如今,很多学者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有研究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女生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后,参与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研究者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高职生职业效能感。高职生有其自身的职业发展特点,因此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是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主体发展功能的一项新兴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在团体辅导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是加强学生的“三自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在团体心理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着重引导协助学生自我主动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间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7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学习心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作者简介:邱云(1957—),女,四川汉源人,成都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成都医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习心理研究”(编号:CXSL-0100204,主持人:邱云)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4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培养数量,更关注培养质量,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职大学生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虽然很多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都十分重视提高培养质量,但在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而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或满意的人才,即培养与需要之间存在差距,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而就学生个人原因来讲,主要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不努力,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而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对自身现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如何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生目标,缺乏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许多院校都认识到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相应指导,但是形式是有了,实效并不太理想。为了了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情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在对部分高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两所院校经济贸易与管理类方面的六个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这六个专业的学生在录取时基本是满足第一志愿录取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34份,其中一年级92份,二年级362份,三年级180份,收回率为97.5%。为了让学生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就问卷调查在学生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从高职学生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了高职专业,一旦他们进入了大学校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他们大都充满了激情和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逐渐消失,激情逐渐消退,各种不适应和学习心理问题就出来了,如有的不知道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不知道如何学习,心理感到焦虑;有的觉得所学专业并不像原来想像的那样,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对自己今后做什么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缺乏动力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了有些学习心理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比较突出。

(一)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反映出的学习心理问题

一是专业学习缺乏兴趣。虽然大多数学生是自己或综合考虑进行的专业选择,但对所选专业并不太了解。问卷中有73%的学生是自己选择专业或综合考虑后选择的专业,他人帮选择的有27%。在选择专业时,只有10%的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了解,了解一些的有66%,不了解的有24%,即大多数学生入学前是不太了解专业的。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初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在学生心中对专业还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然而入学后通过学习和进一步的了解,只有51%的学生对就读专业喜欢和比较喜欢,还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喜欢上现在就读的专业。.如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只有31%的学生还会选择此专业,69%的不会和不一定,其中不会和不一定的二年级比例最高,占二年级学生的72%。这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在逐渐失去兴趣,对专业失去兴趣必然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渴求获得知识的积极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保持着愉悦的情绪,所以能够持之以恒,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1]由此可见,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其核心要素是对所学专业要有兴趣,这是推动学习的最佳内部动因,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专业失去兴趣,必将失去学习的最有效动力,从而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状况。因此,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这一学习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二是对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不足。问卷中有45%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其中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二年级比例最高,占二年级学生的52%,其次是一年级,占一年级学生的48%。究其个人主要原因,39%的学生回答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其中一年级比例最高,占一年级学生的57%;有34%的回答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不明确,其中一年级比例最高,占一年级学生的48%,其次是二年级,占二年级学生的33%;认为没有学习兴趣的占22%。在学习和生活目标上,只有27%的学生回答有明确目标。目标不清晰,方向肯定就不清楚,也就不可能产生向目标方向努力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缺乏,必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或缺失。因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或缺失,就会出现学习放松,不求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现象,这必将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是对专业和学习成绩不满意以及对未来感到迷茫,导致有的学生出现情绪困扰。由于有的学生对专业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有的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有的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从而在情绪上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也明显感到了学生的情绪困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自身感到的落差,有的学生觉得前途渺茫,情绪低落,面对学习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表现出退却,不求进取,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学业,忧虑今后的就业,感到忧心忡忡,无所适从,情绪十分焦虑。由于情绪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感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困扰,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预防和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等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与权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3]即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使规划者了解自我,认识客观,明确目标,指导行为的作用和功能。高职学生入学后通过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了解自我,做到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并通过对相关主客观条件的分析,逐步厘清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找出自身差距,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在校期间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规划的过程,使学生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才能满足这个需要,因为如果学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客观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对学生来讲既是导向又是激励,同时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走进所学专业。职业目标的确定让学生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认识到学好专业对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加之职业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等充分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学生重视它在乎它,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正如问卷中有8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认真规划,将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对增强内在学习动机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这将有效地预防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近几年来,虽然各院校都重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大多数学生都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总的来讲,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质量并不高,而质量的好与差主要体现在规划是否适合学生本人,不适合学生本人的规划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和职业理想的实现,同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心理也要产生很大影响。从表面看,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质量的原因是学生本人,因为是学生自己在做规划,但从根本原因看在于学校,是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不到位,没有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绝不是形式,而是学生成才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在实效性上下功夫。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在问卷调查中,有89%的学生都认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重要的,而且有94%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说明这几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问卷中也反映出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一是还有43%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并不太了解,在了解的主要渠道上,来自于学校渠道即开设的课程和老师的只有54%。二是在做规划时对自我和客观形势的了解以及职业发展目标上,只有2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了解自己,有20%的学生认为了解就业形势与职业发展趋势 ,有3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非常清楚。这说明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做规划时缺乏真实的主客观依据,而且有的做了规划还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所做的规划仅流于书面形式,并不适合学生本人,这样的规划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对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不符合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高实效。

首先学校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要看社会需要的满意度,即使学校开办了社会需要的专业,也根据社会的需要精心设计了培养方案,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教学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如果学生没有符合自己的职业意向和发展目标,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就不会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这必将影响学习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更重要的是在于实施的效果。很多学校都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了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课程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在实施中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课时数安排太少,教师授课时没有时间深入讲解和指导;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问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的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不能胜任教学等等。在诸多原因中最关键的是师资水平,因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这门课程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指导性都很强,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但实际上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认为是公共课,无关紧要,只要有人上就行了,至于上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准入制度。因此,制定相关标准和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交流和科研,强化听课评课制度等等,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再次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必须是全程的、多方面的,必须是面上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面上的教育,主要是要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做规划。但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并不只是这些,而是要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和以后的发展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所以重点还在于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学生也非常希望有这方面的指导和服务。问卷中,有82%的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测评和职业辅导,希望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讲座,开展职业测评和咨询等。因此加强课后指导和服务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指导老师的力量,因为任课教师一人面对那么多学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了解学生的辅导员和了解专业的任课教师参加,真正使学生制定出的规划不是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参加规划书评比比赛,不是表面受看而不适用于学生。同时,这种指导是全程的,因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校正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服务,如开展职业咨询、职业测评,举办相关专题讲座等等。

(二)重视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喜欢专业,这是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的必然要求。从问卷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对所学专业并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从学生来讲,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非常想了解和认识这个专业,但有的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只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一些时间介绍专业,之后就没有专门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这样学生只能对专业有个大概了解,不可能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也就难以认同和喜欢,即使当初学生自愿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可能因为专业思想教育跟不上,从而出现专业思想问题。学生对专业的不了解或困惑,一方面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也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将导致学生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失去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抓好专业思想教育对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从学校来讲,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专业思想方面的工作;把专业思想教育寓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依托第二课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系列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等等。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所学专业,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才能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桂世全.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3.

第8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In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ANG Han, LIU Qiaozhi, WU Xiaohui

(Xinjiang Shihez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Will be in the position of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pla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4年12月4日教育部表示,2015年毕业生达到749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号召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实地调研走访,认为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来引领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显示高校75.9%的学生毕业后只想着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就业,只盯着“精英岗位”,而不愿意俯下身来走向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有些毕业生“宁可在城市中失业,也不愿意在基层中就业”,这其中当然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毕业生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造成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够弥补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但学生品德的培养和思想的熏陶则略显单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及良好品德的培养,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优势融合,既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又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找到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引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惑,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和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职业生涯规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着指导作用。一个人有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入进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入脑又能够使学生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3.1 在管理上实现管理部门及教研室的有效融合

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一般都是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也都是设在该部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工处来负责,思想政治教研室也就由学工处进行指导开展工作,那么,这两个部门之间就应该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两个教研室也应该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研讨商量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共同备课,进行相互融合教学重点内容,以利于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3.2 教学设计及内容上实现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分阶段、分学期进行。在大一阶段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让大一新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二阶段可以讲职业的评估和生涯规划的制定及职业目标的设立,同时,讲形势与政策,大三学生进入了顶岗实习(下转第98页)(上接第87页)阶段,应该在学生毕业前进行短期的综合教育,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要重点讲述就业指导、职业准备、职业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上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与政策的再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3.3 师资管理与培养的有效融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教学内容有一个经常的变化和更新,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应该成为一个常态,在教师的专业进修结束后,可以组织两个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听进修学习老师的汇报课,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融合的效果。

3.4 学生校园活动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社团组织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成长和发展空间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而现实的作用。在社团文化的开展与组织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载体,能够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

3.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寒暑假及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任务来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专题辅导,进行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的教育,让大学生在基层和社会实践中接地气,充分感受个人发展同基层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要紧密结合起来,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要相一致,只有扎根基层,立足基层,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大有作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人生,规划职业理想,放飞梦想。

第9篇:高中生涯规划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参与式互动教学法 ; 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运用

面对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作为一门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要课程。它能更好的指导学生个人对职业的选择、适应和发展所进行设计和规划。该课程特点包括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统一标准答案的习题、论文形式的考试给授课的方式和技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这门课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严格要求。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由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重视“技能”的培养,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着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主线必然要以其职业特色和最大程度的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导向。这将决定着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帮助职业院校大学生更充分的认知自己,最大程度的强化人职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将正确的个人认知技能、生涯发展规划技能、处事技能等软实力能力在学生当中普及并应用,帮助学生充分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使其能够在职业目标与本人潜能之间谋求最佳匹配,激发其在大学期间养成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意识,寻求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在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及缺陷后,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充分激活职业院校大学生对于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对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就是通过职业意识培养、工作技巧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理性的、健康的职业理念,从而拥有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恰恰是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传授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的一门实际运用型课程。通过有效的学习和训练,强化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等职业能力的认知、积累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意识与基本能力。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及不足之处

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紧密结合其办学特点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本着实现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目的来开展课堂教学。大都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不仅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方面传授和培养外.还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切合并真正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则存在一定难度。大学生对于掌握这门课的相关理论知识不够深入到位,运用的实操能力也比较薄弱。

(一)课堂教学形式较单调,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部分较为繁多,但实践内容则较少

纵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体系,包括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匹配理论,如括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等,其中要求掌握的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声望、性格、气质、职业锚、情商、智商、逆商等各种专业名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通过学习金斯柏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论、舒佰的终身职业发展论、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论等理论知识,指导学生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索个人职业生涯选择和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人的职业行为、生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还有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如韦恩的SWOT分析法,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决策、设计和制定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虽然对于以上所罗列的理论知识都是用于指导学生有效实践的前提,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基本占了很大比例。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实践,或是如何给学生更好的消化、练习这些理论则在课堂上没有更多的体现,学生在缺乏有效指导的同时容易感觉到枯燥,与现实相差甚远。。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内容多是生涯发展、自我认识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联系较少,缺乏有效契合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是其优势所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其某专业方面的特长,并且在其迈入社会后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主要也是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课程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如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在设计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与生涯规划知识相结合的部分非常少,在教材中体现值尚不足2%,而教师虽然在讲课的过程中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去讲解相应的生涯规划知识,但所占比重仍然非常低。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结束生涯规划课后,仍对所学专业没有信心或者仍然不了解所学专业和自身的就业前景。这与这门课的开设初衷是背离的。

(三)学生的个性教育和课堂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良好的重视和体现,直接参与体验程度弱

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定位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而且更突出其实践性。但从现实情况看,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单一化的教育模式,着眼于全体而忽视个体现象普遍存在,学生通常依靠被动式接受、记忆式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这种主体性缺失的教育使学生缺乏体验与实践,很容易造成“学而不会用”或是“学而不能用”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及其个性特长,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找到一条促进其潜能充分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

三、参与式互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有效运用和体现

(一)充分运用讨论法、自我剖析法帮助学生掌握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等章节中理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讨论法是一种群体立体式交流过程,也是一种内涵丰富、挖掘潜能、智慧互补、集思广益的学法。自我剖析方法运用了一定的心理学当中的自省原理,让学生在向大家独白自己的过程中,增加自我认知的机会,能更进一步的客观了解自己,同时激发自己的意识潜能。如:在个性心理、气质类型等章节中向同学们讲授包括内向、外向、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能专业名词术语,但最终目的还是让同学们通过对概念内涵的了解能够对自己或是他人作出一定的了解并更好的指导今后的职场处事能力,而这些能力光靠对概念的识记和简单理解是往往不够的。通过讨论法和自我剖析法则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境通过对几种不同性格特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采纳和评价、启发、补充,发现疑问等环节来辨识出性格特点的种类和目前应该往哪方面去培养和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如此循环,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自我剖析法用在气质类型的单元学习中有着良好的互动参与和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如:让同学们在做完自己的气质类型测试后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结合性格特点说说自己的优、缺点、该进行哪些修正,通过分享互动,增加了自信心,也使得同学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对照,从而提高了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二)通过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更好的激活同学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展望能力,更好的将所学专业与生涯规划知识有效结合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老师提出某些社会或是与大家目前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现象或问题,让同学们尽量提出不同的想法,通过随心所欲的联想,思考,学生可以在轻松而有目的的气氛中理解和吸收知识,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金斯柏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论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针对案例“她的十年”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了她的十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畅想,最终引出大家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珍惜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有步骤的实施自己的计划。再通过老师评价、总结的方式将金斯柏格的职业意识发展阶段论进行理解、加深和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如,将本专业的优秀就业典型的职业生涯发展事例结合某一知识点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要求同学们根据案例进行分解、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决策能力。还可以邀请本专业的典型优秀毕业生与同学们座谈,交流,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思考,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将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揉入整个教学体系中,遵循以人为本 量体裁衣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或模拟的与课堂内容相匹配的场景,并使其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让学生在情景体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点内容并能合理运用。而角色扮演法则是情景教学法的升级和深化,是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编成剧本,让学生通过在剧中扮演特定角色,演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表演结束后,进行全班讨论,评价表演结果,分析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方法既能改变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真正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如在讲到“气质类型特点”时,我们让四名同学分别扮演情景短剧《看戏迟到》当中的角色。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示看戏迟到后的各自不同反应,随后让全班学生讨论分析他们在处理这件事情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进而由老师引导大家掌握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如何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处事能力。

参与式互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当中的运用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大家的听觉、视觉和肢体器官,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参与性与自主性等要求的较为实用的方法,能更好的提高这一门素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邢娣凤.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 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04).

[2] 黄牡丹.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参与式教学法运用的探讨[J].职业时空. 2011(0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