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校园文化 创新互动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校园文化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有深远的定位性影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以其融合性特点进入高职院校文化阵地,以网络为载体,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新媒体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正在校园悄然兴起,拓展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渠道,影响高职院校的价值观念。因此,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的源起及特征阐述
新媒体是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之下催生的新媒介形式,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秩序和文化有根本的转变作用,新媒体之所以为“新”,是相对于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替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在数字化技术的产生之下,具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意义。它的涵义广泛,并且呈现动态的发展趋势,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形式。在时代的发展下,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
新媒体在时展进程中,大体分为三大类型,即数字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同时,新媒体以其分众性、交互性、实时性的传播优势,迅速进入校园,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主要的校园新媒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校园网。校园网站以新媒体为载体,主要宣传学校的新闻活动、会议报道、党支部及团支部信息、学生会信息等内容,并根据新时期学生就业形势开设了就业指导板块,为学生提供了社会求职就业的信息平台。在这一网络新媒体形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娱乐活动、科技学习、就业指导等校园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2.校园BBS。BBS电子公告板是多人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是校园网络舆论的发源地,学生可以在校园BBS中热烈讨论、自由发表见解,并掌握相关的信息,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具有平等和匿名的特点。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成为校园BBS的“把关人”,吸引学生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进行利益诉求和信息传达等。
3.微博。它以“短、灵、快”的优势在用户之间传播和获取信息,是一种即时的信息系统,大家在“微博”上畅谈心声、分享生活方式和感受,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更新和讨论,具有设计灵活、更新快、内容丰富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4.即时通信。这是学生较为喜爱的新媒体形式,学生在QQ群、飞信、微信中交流思想、讨论新闻热点内容,可以共享文件、图片、视频等,具有虚拟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
二、新媒体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高职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它是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的融合体,有其特定的精神文化氛围,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是在校园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而生成的,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等,有较强的同化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其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媒体传承和发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新媒体在高职院校中是一个重要的传播载体,它对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意义,同时,新媒体也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交流和融合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彰显出高职院校的文化价值,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品质内涵。
2.新媒体扩大了校园文化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新媒体的介入,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增强了校园文化和生活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它以其大众传媒的形式,开展校园的学术交流会、热点话题讨论、实践活动等,成为传递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扩大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3.新媒体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创建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使校园文化创建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通过校园局域网、校园电视、移动终端媒体等,这些生动而形象的图片、视频工具,使校园文化创建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凝聚学生关注的同时贴近校园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4.新媒体展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发展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校园环境建设在动态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用新媒体进行报道,通过图片、视频、短片、“微电影”等形式,报道校园环境建设的动态内容,体现出人文关怀与科技手段的融合。
三、开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新媒体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1.在主题网站创建下,以新媒体为依托,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为了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和驾驭新媒体的前提下,进行主题网站的创建,运用防火墙和加密等新兴技术手段,对新媒体网站进行引导和创新,从策划、报道的全程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以各色主题为引,创建具有特色的主题网站,做好舆论的引导,促进校园文化数字化建设。例如: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网站”、以社区为团体的“社区网站”、以典型示例为主题的“榜样示范网站”及校园“微公益”网站等。这些不同主题的网站的宗旨是以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为目标,紧抓高职校本文化,凸显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职业性”和“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及文化底蕴。
2.创新高职院校校园新媒体,促成良性互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对新媒体工具进行创新性的使用,牢牢把握校园媒体的新鲜动态,创新校园网络特色新媒体资源,如:可以建立高职特色的BBS论坛、SNS主页设置、高职校园资讯等,与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良性的互动,促进交流与沟通,实现新媒体环境创新下的信息共享。
3.创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校企文化共融。高职院校的教育形式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体,它的校园文化特色不能单纯显现学校的教育内容,还要吸纳优秀企业、行业的文化进入校园,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特征,凸显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的可能性和必需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要在新媒体的介入下,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要借助新媒体手段与社会团体、企业、行业等建立交流互通的信息平台,创建互联网新媒体下的校企合作互动平台,对于高职和企业而言具有互动、共享的价值和意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引进和学习企业中的优秀文化内涵,引进企业生产实践和管理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制度,丰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另外,对于企业、行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平台,了解科研最新动向,将专业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生产实验过程中,为生产实践服务。
4.加强新媒体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监控。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富于时代气息,实现了校园文化“加速”,同时也要培养一支“双料”的多媒体管理队伍,可以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平等互动的优势,追踪学生的情感波动,提高新媒体技术监控水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跟踪和掌控,在校园新媒体监控区域内,通过绿色监控软件的开发,提高新媒体的监控技术,并借助讲座、开办演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应用新媒体,养成正确的媒介使用习惯,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分辨,并实现自身的道德自律。
总之,新媒体载体的引入,给高职校园文化注入了全新的内容,它对于高职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新媒体这一载体还可以充分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融合,打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人民论坛,2012(26).
[2]颜秉忠,王晓玲,葛春颖.论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构建[J].传媒观察,2012(09).
[3]吕宇翔,张铮.“新媒体”的再认识[J].编辑之友,2012(07).
[4]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07).
关键词:校园环境;大学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29-01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思维起着先导性作用,创新思维在知识转化为智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保证学生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的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1]。大学校园因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学术氛围,是启发创新思想、塑造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基石。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形式,它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2]在创新思维的触发阶段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创新校园环境氛围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创新思维能力发展需要的基本环境
大学生的生活起居主要是在校园内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可具体分为三大类:校园人际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
(一)校园人际环境。
校园人际环境是指在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之间,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创设和形成的。它具有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等鲜明特征,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宽松、融洽的校园人际环境,可使大学生心情愉悦,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得到增强,人格得以健康的发展,能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良好的校风、学分、作风与和谐的人际氛围,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创造思考的能力。
(二)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是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世界著名大学都强调学术自由,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通过寄宿制和导师制,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4]和制度型文化。这四种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的指导、思维的开拓、学习的熏陶和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校园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和必要条件。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灵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流畅性。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图书资料、园林绿化这些以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可称为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一个学校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学校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师生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整洁幽静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校园环境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
二、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取决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校园环境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系密切,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育人环境,只有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合格人才。
(一)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学生在求知寻真中体会崇高的精神美、探索美和创造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质量。现实生活中许多伟人的教诲以及甘于寂寞的学者的现实行为都是极好的教材。他们的经历和言行告诉大家:真正的人生乐趣不能够用金钱买得。学校要重新审视理想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到各种评价制度的制定,都要突出褒扬脚踏实地的探索者,鼓励敢于吃螃蟹创新者,让自由、理性、科学创新回归知识分子,让他们在民主朴实、自由奋进中各显个性,对于学生的创新行为,要积极鼓励。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亚文化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环境既有依赖性,也有其显著的独立性[5]。
(二)建立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6]
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运用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7]。
(三)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创建信息化校园环境。
学校需要改善硬件设施,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信息化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必备的物质条件,学校应当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上的投资,鼓励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学生的创新学习。原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博克曾说过:大学的进步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研究设施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授们能够在一个不受约束和外界干扰的自由环境中展开工作”[8]。大学内部管理要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透明、公开化的管理机制,促进创新主体与环境制度的密切交融,为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制度支持。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网络将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可以开拓创新者的眼界。因此,学校建设投资的重点应落实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园网建设上,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信息资源,为将来虚拟校园成为信息指导中心和科研中心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培,贺淑曼. 创新素养与人才培养[M].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3]李晓娟. 校园人际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与优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11
[4]袁培.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王任. 略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7):73-75.
[6]韩理安.创新与环境[J]. 交通教育研究, 2000(4):22-24.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问题;优化策略
一、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比如,教学培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增加了心理环境优化的设施和条件,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建设中等等。最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监督机制。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没有完善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方向,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才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开展已久,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充足,理论基础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的开展往往滞后于真正的实践活动,这是阻碍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要原因,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时往往带有盲目性,而且,不能促使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另外,利用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反馈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心理环境优化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少心理环境的优化目标,心理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尚不明确,就匆忙地进行实践;其次,在优化的实践过程中也没有注重合理的安排,使得其有效性不能达到正确的发挥;最后,采取的具体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心里环境优化应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在实际中却被分开进行,大大削弱了优化的力度。
3、心理环境的优化没有结合实际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在心理环境优化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普通高等学校在心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存在两种极端认识:第一,认为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地方,将职业教育从高等教育中分裂开来,错误地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共性;第二,将普通高校的经验或措施直接运用在高职院校中,忽略了两者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区别。这两种错误的认识都是心理环境优化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造成的。
4、心理环境优化缺乏有效的评估措施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的成效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评估工作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评估的内容却很难包括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因素,没有成立专门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评估措施。另外,由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十分复杂,没有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无法缺乏统一的指标,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无法估计心里环境优化工程的成果,更无法对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最终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开环系统。
二、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们建立以为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环境是在高职院校中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优良的心理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大有裨益,是进行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由以上论述可知,我国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心理环境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通过调查分析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认识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思想认识是认真工作的前提。在开展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之前,首先要认识到其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心理环境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都离不开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通过学习有关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真正地了解其内容,重点掌握其内涵,注意将与心理环境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通过深入学习心理环境优化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以更加认真、仔细的态度去实施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完善与心理环境优化相关的理论
在我国,心理环境优化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入的展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改进措施来完善相关理论:第一,鼓励国内学者积极参与到研究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中来,使其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以及目前理论尚不完善这一事实,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体系;第二,提倡学者认真学习现有的相关理论,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合适的地方,对于现有的理论进行不断的整理和研究,为发现新的课题提供契机。
3、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优化工作,例如: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充分掌握心理环境的内涵及作用,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体会其真正的内涵和必要性;第二,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心理环境优化的现有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同时可以借鉴普通高校的教学经验,真正发挥心理环境优化的作用;第三,学校应该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定期开展研讨会,归纳总结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开展效果;第四,提高社会对于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视程度,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4、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中也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保障:第一,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新颖特色的社团活动,可供借阅的图书资料,先进的试验设备等等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硬件资源;第二,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提供一种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进行。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成为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
5、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估工作
一项完整工作的开展,不能缺少评估这一重要环节。评估工作是检验心理环境优化工作进行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帮助评估工作成果,而且可以指导参与者及时发现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从而推动心理健康工作合理、有序地发展。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体系,应该做到:第一,明确评估的标准和条件,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效果很难以量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增加了评估工作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作用来评价工作的效果;第二,应该在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引入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办法,使得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在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的职责,明确自己的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2012)[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9出版)
[2]张秀荣、韦磊、 王鸿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
[3]《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9出版)
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体系中的基础能力,是影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本文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企业提供高技能知识型可持续发展人才,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视阈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 校企合作 培养
随着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实施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信息素养作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的迫切需求、是开展创新创业的前提、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根本需要、是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新时代公民应该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只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中,共同剖析员工信息素养的内涵,共同搭建信息素养培养平台,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1.1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柯斯基首次提出“ 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其后, 随着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人, 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年给出的定义, 即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能力。 其中,最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p加工处理信息p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p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1.2 信息素养构成要素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应该涉及信息知识、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几个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表现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追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2 企业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分析
2.1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逐步的深入和发展,各企(事)业对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同样对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和加强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如何将企业对员工信息素养需求和高职学院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紧密联系起来,探究适合高职发展实际的高职信息素养人才培养的策略,使高职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和个人未来发展,增强企业需求与高职学生培养目说娜诤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能力,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是各高职院校教育一个重要课题。
2.2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心要性
目前,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
(1)信息意识淡薄;
(2)信息能力较差;
(3)信息道德有待于提高。
其中,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如何获取文献资源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以致于变得越来越“不会使用现代图书馆了”,具体表现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二是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调查表明,大部分高职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通常没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三是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务、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应付了事。
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有待提高表现在:据调查,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诸如对“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是违法或不道德范畴。再如,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这种状况说明高职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而且,主要反映了信息化社会信息道德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发展。
总之,当代高职学生信息道德水平等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当前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的培养。
3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
3.1 课程体系不完备,没有明确的信息素养的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或师范类院校的“教育技术”及“信息检索课”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课和教育技术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文检课侧重于对信息资源的查找和检索技能力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很明显单单靠三门单薄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三门课程在高校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文献检索这一课程,即使很多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多数也被安排为公共选修课,其课时数随学期其它课程课时数多少而定,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育专家的认可和广泛关注。但是在就我国现在的状况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也并不完善,对其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量与操作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至今也没有相关文件来指导和评价有关信息素养的教学与实践。
3.2 重技术教育,轻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的培养
构成信息素养的三个要素(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目前的信息素养教育过多地强调信息技能的学习,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经常被忽略。信息伦理与道德从根本上就是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的中德育教育,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对象没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意识,那么他所掌握的信息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将越大。因此,笔者认为信息素养中伦理道德的教育是根本,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它,积极地寻求一条提升信息伦理与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3.3 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
许多资料表明,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远不能适应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部分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伍”于新的信息素养要求。在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上有误区: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在许多教师看来,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在于计算机操作,片面追求技术的深度与广度,而不大顾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开展学习、教学与研究。
4 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4.1 通过学科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渗透在学科教育中。
(1)信息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基础,相应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极为重要。教师要结合现实,以学科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流传递和利用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渗透在伦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等)以及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涵及其构建等内容进行培养。
(3)信息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的掌握,并⑵溆τ玫骄咛迨导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2 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1)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使之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加快全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带动全校师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使高校校园真正成为一个信息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
(3)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各种各样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也是一种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4)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图书馆在校园网中应该起到文献资源中心、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素质教育中心的地位,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大部分高校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完成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改造,电子阅览室、网络阅览室等已具规模,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图书馆最终要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洪流中来。
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高职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做到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之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寅.略谈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2].数据挖掘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9).
[3]潘锋.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4]段利文,包华林.数据挖掘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
邓怀勇(1979-),重庆市永川人。硕士学位。现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计算机应用。
新媒体信息不拘泥于文字,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整合传播,受众更容易获得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增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单向、受众被动接收的模式,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者,这种多向互动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大学生从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参与的转变,其传播效果更好,增强了校园文化的认同度和说服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大学时代是形成系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新媒体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传播方式隐蔽、自由、可控性弱,一些极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和社会腐朽思想涌入校园,冲击着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固有伦理价值和文化传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控制力和抵御外界消极影响能力不强,极易使大学生思想受到影响。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高校对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被削弱,简单的榜样塑造和说教对大学生难以产生深层次影响,维护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主流文化中心地位的成本增加、难度增大。
(二)削弱了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新媒体时代,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更加经济便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减少,对新媒体依赖程度增加,倾向于在虚拟空间寻求志同道合的群体,如QQ群、微博群、微信朋友圈等,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互动的主要平台,在此基础上的信息传播更趋于个性化、人性化。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阅读信息、转发信息、推介信息。这些认同度很高的群体,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导致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疏离,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缺失,削弱了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三)降低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文化建设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空间更加广阔,对象更加复杂,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手段如不及时予以变革,其功能将逐渐失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原有教育者垄断信息的格局。大学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组织管理者,如果对新媒体技术缺乏敏感性、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差,对新媒体传播理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科学应用甚少思考,将导致难以及时掌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各类相关信息,难以及时跟踪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有效与大学生思想互动、沟通交流,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被动,丧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遭到削弱。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学教育管理者不能墨守成规、抗拒回避,而是要顺应时展,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应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功能,提出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一是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加大相关投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和设备,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师生运用新媒体创造必要条件;二是增强校园网教育服务功能,建设好贴近大学生的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学习教育活动,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掌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三是增强校园网吸引力,贴近学生实际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受欢迎的平台,开发和完善如热门话题、心理咨询、学生之友、在线讨论等网络互动功能板块,赢得学生关注与信赖,形成网上网下校园文化合力;四是提升技术监控水平,加强校园网监管,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扩散,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媒体融合
新媒体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与校园传统媒体的抵触与相互孤立,橱窗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高校微博、手机微信等不同媒体各具传播优势,通过各种媒体多元化、立体式宣传,能够生动活泼、全方位地展示校园文化生活,实现对学生的多重覆盖。一是利用新媒体创新文化建设路径。如近年来随着微博的发展,其影响范围日益增大,作用凸显,党政机关纷纷开设官方微博。高校也应借助微博这个平台,传播校园文化主流思想,增进与师生互动,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塑造良好形象。二是利用新媒体元素改造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要善于转变“话语方式”,改变原来那种内容刻板、照搬照播、一味灌输等方式,学会使用网络上学生喜欢的语言、交流方式和热点话题进行宣传,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办手机报、电子杂志等,增强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三是推动新旧媒体的深度整合,发挥多媒体融合的综合效应。对同一个校园热点话题,既可以利用网络快捷及时的优势,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把握主动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又可以发挥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等具有深度报道、声音资讯、场景画面等要素的优势,在深刻挖掘上下功夫,把主题宣传做深做细。
(三)切实提高新媒体素养
关键词:主题知识网站;智慧资源;网站建设;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32-01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现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的、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教育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高度重视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为克服千百年来学生以书本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的单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来课堂以老师灌输为主要形式,以老师讲述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溶为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创造了很好的物质环境。我校在构建学科教学主题知识网站并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学科主题知识网站的界定
学科主题知识网站是指以当前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线索的、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在广度和深度超过学科学习内容的知识集合,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地进行交互学习的网站。这个知识集合是以围绕某个主题选材,呈现结构是嵌套式的,便于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结构与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相互作用,实现新知识的意义“主题知识教学”的重点是探索并总结在充分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改革传统教育思想的教与学的过程,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研究式学习,由“学会”变成“会学”,在非线型的学习中学到系统的知识。
二、智慧性资源开发是构建和应用主题知识网站的基础
智慧性资源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学科主题知识网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不管是教师独立开发、学生独立建设或师生共同建设,都必须是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宗旨,必须首先加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才可能把他们的资源开发出来,资源共享,合作提高。
三、全面应用,不断创新
由于主题网站的建设者大多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的主题网站甚至完全是学生自主开发的,所以这些主题知识网站都与教学非常贴近,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余时间内,主题知识网站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我校每间教室和办公室都配有计算机,师生上网就非常方便,这样就可以大面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与学过程的实践,部分演示性强的网站内容在通过普通教室的计算机到电视机进行教学。学校有多媒体机房5间,每间40座,可供教师们上那些交互性强,需要人手一台计算机内容的课。所有机房都安有NewClass 400多媒体教学网,学生讨论,资源共享,合作学习,信息交流都十分方便,学习环境是一流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学生可以在上面浏览、做习题、有的在留言、有的在讨论在网上求助栏目提问。老师在巡视中不时帮助学生指点什么,下课时,一段留言,一封封文档和邮件汇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上机时间的不足,学校在每周2节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在七至九年级又专门开设了一节网上阅读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随着全校师生特别是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我校准备在两年内逐步取消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现在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由数学教师任教,他们可以在这些课中进行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学校规划在两年内机房总数达到8个,教导处合理安排,提高每个机房的使用率,满足学生网上交互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学生教育管理 应对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日新月异地进步。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生活规律、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或多或少都会印上新媒体时代的烙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新媒体,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把握新媒体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减少新媒体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1],国内对于新媒体的概念众说不一,目前被相关行业广为认可的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2]。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不同形式,实现了人对人的全面传播,真正体现了新媒体的互动性、即时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切实做好新媒体大环境下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调查研究。
笔者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1%。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类型主要集中在手机上,占到94.3%,其次为电脑(包括手提、台式和平板),占到47.2%。在大一新生和毕业班学生中,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及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手机作为获得信息的来源是他们这个群体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类型。学生使用新媒体上网占用的时间不尽相同,53.8%的学生每天使用时间为2~3小时,36.1%的学生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只有8.05%的学生使用新媒体上网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使用手机等新媒体作为消遣娱乐和打发空余时间的工具,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学生与外界社会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另外,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存在着显著的差异,85.7%的学生经常通过搜索引擎和新闻门户网站等渠道获取信息,只有3.3%的学生每周会浏览一下学院官网获取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以上数据表明,学院官网所受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学生普遍认为学院官网的信息更新缓慢,信息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导致学生只会偶尔浏览,不会持续关注并向院方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学院教育管理工作者想要通过学院官网这个阵地教育管理学生,显然有些不现实。
本次调查表明,新媒体已在高职院校得以普及,使用新媒体学生比例高,使用新媒体上网时间长,使用频率高。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完全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二)新媒体技术对高职院校师生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由于支持点对点和互动性传播,使信息传播的效率大为提高,改善了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的沟通,同时使资源得以共享。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如校信通、校园官网信箱及BBS等向学生传递重要信息,开展相应的日常教育和宣传工作。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工具与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交流活动,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有效减轻教育管理工作者尤其各系部辅导员的工作量,使他们从每天繁杂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拥有更多机会进行平等交流思想、宣泄不良情绪、解决各种心理困惑。通过新媒体可以让学生消除与教师面对面沟通的压力和戒备心理,使学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媒体传播的正能量宣传与报道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新媒体技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3]。首先,新媒体使得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一些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面对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时,由于缺乏对信息的正确鉴别与判断和对于不良信息的有效抵制。学生会形成信息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比如:校园的一起突发事件或个别学生对于教师或学院规章制度的不满情绪,学生都有可能在未确定或正在发生的过程中向外,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校园和谐与稳定。同时,对于教育管理者平时传统的正面思想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其次,新媒体的虚拟性导致学生生活虚化,影响学生性格塑造。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沉溺于新媒体这一平台,发泄个人情绪时无所顾忌的行为偶有发生[4]。同时对新媒体的不当使用会造成“信息综合征”,导致失眠、焦虑、烦躁、健忘等生理和心理问题[5],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在现实环境中不愿意与同学或朋友倾诉自己的内心困扰,导致其自卑压抑,唯有通过新媒体的虚拟空间进行自我释放,并日渐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从当前情况来看,各地高职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出现过以上各类不良现象,应引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管理者传统教育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转变以往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教育管理中树立起师生平等的意识,无论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还是通过新媒体手段的网络交流,都要体现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的教育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管理者对他们的理解、帮助及尊重。同时,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学习新媒体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牢记新媒体这一载体的重要性,并通过新媒体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校园隐患,消除各类隐患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掌握新媒体技术,同时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队伍。
(二)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团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度,减少新媒体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新媒体网络作为他们的交往方式,很重要原因就是现实校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冷落,集体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缺乏,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而新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学生脱离群体的现象,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过多地依赖于新媒体,逃避现实生活,向往虚拟世界。鉴于以上情况,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心理团辅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建立起彼此的认同感,同时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感受到生活在一个温馨、团结、和谐、向上的班级大家庭中,从而有效减少由于过度依赖虚拟空间产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是当今网络信息社会的主流媒体,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当把握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的特点与规律,并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利用,增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教育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获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大主动权,通过正确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爱清.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应蓉珊,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45.
[3]仲素梅,胡玉霞.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9(9).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2-0045-03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内核定义
对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教育生态环境。营造和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既要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包容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可持续性,又要体现高职教育本身具有的地域性、行业性、社会化和合作化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本是“立德树人”,基础是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延伸是形成创新创业文化,从而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所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素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现状的认知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建设
更新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教育观念,是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前提。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性参与[1]。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更新师生评价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系统工程。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缺乏有机融合,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教育等明显脱节。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着力点存在偏差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但也逐步表现出很多理念和行动的功利性,如重创业实践轻创新创意、重项目规模轻项目质量、重竞赛活动轻教育教改、重成果展现轻精神培育、重典型选树轻全员教育等,政府、高校都往往着力追求创业数量、就业带动和财富积累,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任务,对涉及长远却缺乏显示度的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软实力素质培养重视不够。
(三)高等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国家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战略。创新创业与职业教育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2],正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以创新引领创业”的创业生态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以机制体制建设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推行“理实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行业、专业教指委参与制定专业标准,建立专业建设随动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建设方案,强化个性化教育与指导;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建设,开展了实训资源的使用绩效评价;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同时,将学生获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南工院通过优化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众创激发空间”,以学生专业社团实践为重点的“众创参与空间”,以项目驱动机制建设为重点的“众创帮扶空间”,以师生混编团队打造为重点的“众创发展空间”,以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为重点的“众创服务空间”,建设创客虚实空间(学习交流基地)、师生工作室(创新实践基地)、校内创业园(创业实践苗圃)、企业实习基地(全真体验基地)、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成功案例的推广。每年学生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少于50项,孵化的创业项目不少于20项,师生团队承接的纵横项课题不少于20项,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和职业技能竞赛表彰的学生不少于500人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需求,激励高职学生找到了自信、方向和成才的路径。
(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建立混编教师团队
南工院将育人工作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建立校内外教师混编团队,使学校在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数达到11;通过落实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每三年下企业6个月以上,使“双师型”专任教师达到86%;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举措,共建能满足企业员工和客户培训、学生实训实习、教师科研与顶岗锻炼的共享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教师从事专利发明给予奖励,将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发明专利视同为教师成果。
(四)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优势,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南工院积极探索多元化、多主体、多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以省大学生科技园为依托的服务体模式,与金蝶的合作开发、利益共享模式,与中兴通信的多主体混合所有制模式,以机电职教集团、江苏轻工协会为主题的政校企行产业联盟模式等。借助企业平台共享,建设教师企业博士流动站、创新实践工作室、创业教育基地等近百个。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订单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如引入AHK国际证书的德国博世模式、深度工学交替的现代重工模式、共建卓越中心的捷豹路虎模式等。组织学生承担一些基于生产工艺革新的创新目,并推荐学生作品参加政府指导的省市级科创展览,促进学生科创成果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建立高校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3]。
四、高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校、企、行共同参与的政策环境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优化政、校、企、行共同参与的政策,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和高校积极性,对企业、行业和高校给与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4];鼓励企业和行业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加快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行业指导、高校为主体的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类指导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全面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类别的指导课程。通过改革学生以分数为主的结果化考核模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开展必修课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结合学生专业背景,通过选修课和培训班等形式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和知识的有机互补。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创新创业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嵌入,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推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增加教师评聘的灵活性,解决创新创业教师职称和待遇问题,解除创新创业教师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措施,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成果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明确创新创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序列和业绩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等措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积极性。
(四)加大高职院校用人选人的自
目前高职院校多为省属高校,以江苏高校为例,专任教师要求博士学位,管理人员逢进必考,创新创业教师的特殊要求和政府、企业、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学历、职称现状的不匹配现象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打破绩效工资总盘子的宏观限制,加大高职院校用人选人的自,降低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从业门槛,吸引更多政府、企业、行业和自主创业人员参与其中,建设一只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奖助力度
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资助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秀课程,构建覆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实验实训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同时,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创新创业教学,对指导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师的加大奖励力度和在职称评聘、课题申报方面提供政策倾斜。此外,重视优秀教育成果的培育、选树和奖励,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构建优良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雄飞.围绕培养目标 构建创新教育工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36-38.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职业技术教育,2014:45-49.
[3]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与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4):35-38.
[4]赵亚静,王艳舫.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政策体系构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2-34.
[5]张玉智.基于信息生态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情报科学,2013(1):52-55.
Study 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The Case of Nanjing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 Chang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concurrently“higher”or“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 and have advantages in wor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Nanjing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uts forward to carry out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reform, build practice educational culture, change the teacher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the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ed“community of destiny”. Practice shows tha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velo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environment, put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into practice, reform the teacher appraisal system and give universities the autonomy to choose and employ.
一、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档案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档案资源的整合需依托互联网,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类档案资源的整合,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网络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满足用户实时调阅档案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而言,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档案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资源的整合。即通过数据复制、聚集与数据接口之类的技术化方式,使物理位置相分离的数据实现整合,并使异构数据实现整合。通过在学校各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兼容性数据接口、数据集成框架与信息管理中心,使各部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二)系统资源的整合。受制于技术手段的局限及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往的学校档案信息系统多以各部门自建为主,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统一服务平台,致使档案数据重复建设、数据不一致等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档案资源的整合,需要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源管理平台,为档案信息的共享奠定基础。三)管理资源的整合。学校档案资源的整合终归要回到档案管理上来,整合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资源,加大对资源的利用率。
二、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档案资源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收集丰富的档案资源,使资源整合获得数据支持。学校档案资源整合需要有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加强对数据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对各部门的档案资源进行登记,分类保存,并加强信息来源的普查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在档案资源收集的具体工作中,既要对信息的类别、重要性、保密程度进行区分,又要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应明确学校档案资源不仅包括招生、教研、日常管理等活动所产生的档案信息,还包括学校的书籍刊物购买、设施设备引进等档案信息;既包含学生的学籍、考试类档案信息,又包含教师个人档案及教学档案信息,此外,学校的公文书函、影像资料、规章制度,教师发表的论文,学校创办的刊物等,皆需作为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以为学校档案资源整合提供数据支持。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档案资源整合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使学校各项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是实现档案资源整合规范化的重要方法。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坚持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具体而言,各学校应在加强《档案法》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如《学校档案人员责任制度》、《学校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制度》、《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学校档案信息平台管理制度》等,以使档案收集、整理、利用的各环节有法可依,规范档案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促进学校各部门、各科室加强合作与联系,使档案资源整合工作与学校各项活动密切关联,同步进行,以加速档案资源信息化整合的进程。
(三)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加快服务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即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的内容,更新服务的理念,以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优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想提升服务水平,需加快服务资源的整合,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档案资源收集、整理、整合的流程,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实现整个流程的运作,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便于档案查询、调用服务的实施。另一方面,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实施个性化服务。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分析用户需求,针对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实施个性化服务。如在毕业生就业阶段,公示最新就业形势报告及各行业发展前景的汇总,以供学生参考;在校庆日,整理好学校的校史及各阶段重大事件,向学生进行展示及讲解,使学生对学校的发展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档案资源整合的专业化。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复杂工程,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性知识,还需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互联网的管理与使用,能确保档案信息存储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据此,各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需加大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使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更具专业化,更加高效、优质地开展。具体而言,各学校档案部门可邀请档案方面的专家、学者入校召开讲座,以使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最新前沿信息,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次,要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再次,要加强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既懂计算机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促进档案资源信息化整合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