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期的经济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2008年9月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间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这次危机来势猛。传播速度快,牵涉面广。影响层次深,时间长破坏性大,为世界所罕见。它使全球大量金融机构或破产或整合。大量实体企业或破产或重组,生产销售困难,产品积压。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各国财政税收锐减。进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各行业遭受重创,复苏难度相当大。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外汇储备体制与美元币值联系密切,与美国投资和直接贸易比重较大,同他国大量贸易和投资往来用美元结算。使我国经济紧紧地绑架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基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次优选择,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5亿美元。却持有美国债7274亿美元,加上其他共持有美证券类资产达1.20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2/3。危机先后使我国主权基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公司投资、大型实体企业并购或套保投资等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导致几家大型企业高管更替,社会就业难度增大。
(二)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制度影响
1、直接挑战美元的世界通币地位。美国的泡沫损失和挽救危机投入的巨额资金更加剧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趋势是长期的,鼓吹强势美元的战略挽不回它的信用。
2、直接挑战美国长期全球性扩张的“双赤字”政策,并引起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比变化。
3、将引起国际货币组织体系、金融监管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不论是超主权货币还是多元化货币,将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4、将对任意国际货币主权国的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预算,经济上“扩张与收缩、双赤字或双赢余、一赤字一盈余”模式选择与制定产生影响。
5、危机后新型经济体作为国际货币参与国,在维持本国币值稳定与坚挺上。不仅仅是与金融制度的安全与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寡、虚拟经济的发达与否,更重要是同自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体规模与产出量、外汇储备中真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储备量休戚相关。
二、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启示
(一)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技术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随着经济大国的“资本+制造产业”在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贸易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达60%以上。对外出口直接拉动了原材料、能源、服务业上游产业的发展,但出口一定程度是依赖于低人力成本和资源的消耗来支持,且我国长期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条件低,人民币对各主要通币比价低。我国总体经济中90%以上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都源于原生矿产资源,相当大比例源于我国。尽管外汇储备相当大,但环境与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许多矿山城市资源枯竭,废渣尾矿堆放成灾,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度大大降低。我国必须改变出口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成以内需为主和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出口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
(二)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危机再次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设计上人为缺陷,也充分揭示了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性扩张政策、超前消费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现实危害和潜在的风险。美元的信用风险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当今我国的经济规模、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已占重要地位。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已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人民币币值总体上是稳定的,周边国家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已使用人民币,年初我国已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一方面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有效防范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升国际地位,当然也对我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我国应充分调查研究、推行试点,着手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制度、渠道、结算网点建设。
1、试点和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收支结算制度。先进行清算制度、组织机构、渠道网络建设。建立起人民币投放和回笼渠道,除通过口岸结算、货币互换外,还要通过涉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向贸易伙伴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快人民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结算网点等的建设。
2、加大双边关系中人民币与他国货币兑换业务,既直接推动进出口贸易又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业务的发展。
3、实行一定范围内国际交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4、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动摇。保持财政收支盈余,偶尔可赤字,但长期趋势是盈余。保持贸易的长期顺差,幅度可增减变动。但每一年度不逆差。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
5、加强对广义金融市场规范建设和监管,严控异常资本项目流动。打击恶意投机炒作和洗钱犯罪。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现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在我们经历了几次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商业信用危机依然较为严重,企业运营风险也不断加大。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就要控制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了企业资金的运转率和利用率,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一、现金流量的定义及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流入、流出总量,即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投资融资活动、经营活动、非经常性活动等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及流入及现金总量的总称。现金流量除了包括现金,还包括银行存款及企业持有的易快速变现、流动性强的等价物。
所谓“现金为王”,特别是在金融风险不断加剧的今天,“现金至上”的理念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企业现金管理不仅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中心,也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保障和基础。作为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货币资金,一旦出现收入最终无法表现为现金流入的情况,企业的诚信也会遭受巨大的质疑。企业通过对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进行权衡分析,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利润情况,根据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和阶段,合理有效的做好现金收支安排,保障资金链平衡,使利益最大化。同时,决策者根据财务的现金流量信息,能够充分的预估企业的财务可弹性、债务偿还能力、运营风险等情况,充分发挥财务控制的作用,作出重要的决策。所以说,企业必须做好现金的管理控制。只有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监控,才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
二、目前我国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
2.1企业对现金管理控制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控制意识和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的管理层缺乏一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其他企业采购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等工作人员对现金管理基本认识不足。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也就不会关注发展过程中的现金流问题,更无法通过对现金的流入、流出信息的分析,对企业的现金流及发展进行预测。
2.2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和现金管理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仅仅是靠财务人员凭经验对企业发展进行估计,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分析评估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预警管理部门或机构对企业进行监控管理。对于企业的现金管理,也缺乏一套管理控制体系,导致了虽然账上利润十分可观,却无可用现金,资金周转困难,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活动。或者账上利润不多,但却有充裕的现金,企业对现金的使用监控不严,阻碍了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2.3流动资金补偿不足,利用率有待加强
有些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将资金投入到收益低、回收慢、风险高的项目中去,导致企业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造成了流动资金无法及时补偿,打破了企业现金运转的良性循环,加剧了财务风险。另外有些企业存款较多,造成了现金沉淀,无法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现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将现金存入某些金融机构,获取高息,但极容易出现存款到期无法回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大批量采购原料,造成了经营性现金被大量占用,无法及时周转存货。这些都降低了现金的利用率,阻碍了公司正常运转。
三、企业进行现金管理的建议
3.1营造现金管理控制氛围,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上下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营造现金管理氛围。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现金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经营的重要意义,其他工作人员也应提高基础认识,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现金管理控制。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要通过培训学习,更新财务管理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一方面要通过专业的分析,进行风险预估,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财务控制,保障企业现金安全,抵制并制止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3.2建立健全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2]
3.2.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要通过对企业现金账务及银行往来账务的管理,及时了解企业现金情况。要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还要了解应收账款的情况,保证没有或者是少有“坏账”,保障自由资金。要通过企业现金流量、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应收账款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打好现金管理工作基础。
3.2.2建立健全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和现金管理控制体系
要成立企业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及时有效的分析影响现金流的问题。通过专业人才组成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委员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过程中将面对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完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将以最小化的风险换取最大化的利益。通过在会计系统和其他内部监控报告系统中增加企业现金流等项目,强化对现金流的监控。企业财务部门要做出现金流分析报告,审计部门要强化审计职能,加强对企业现金留的监控,保障企业合法、有序的进行现金收支,保持流入流出平衡。
3.3加强编制现金预算,提高资金利用率
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渠道不多,筹集资金的能力还不高,因此更需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做好现金预算。通过现金预算,全面掌握企业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实现现金收支差额部分的平衡,及时补足余额。同时根据诸如获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弹性指标等财务分析指标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合理配置企业闲置资金,科学的规划企业采购,避免资金占用、浪费,有效的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总之,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补足,多措并举,提高现金管理能力和财务内控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良性发展,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一)菲律宾――过于集中、布局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及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四大因素导致金融改革后金融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收效甚微。
菲律宾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金融改革后,金融机构的业务功能得以拓展且更规范,但专业化程度降低,支持实体经济收效甚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过于集中,阻碍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金融自由化改革后,菲律宾银行集中和垄断日益增强,后果之一就是促进了垄断价格的实行,致使银企集团所有者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虽然菲律宾政府在717号法和6977号法中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把25%的增量贷款发放给农业部门(也可购买政府债券来代替)和把10%的贷款发放给小企业。但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加之从贷款中获得的收益低于垄断利润,因此宁愿购买合适的政府债券来满足这些法律要求,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布局不合理,致使小规模实体经济只能依赖非正规金融。金融自由化改革后,菲律宾中小金融机构数目不断增加,但银行密度分布不均,首都马尼拉与欠发达地区两极分化(马尼拉是中部吕宋岛的40多倍,是阿马拉地区的300倍),小规模实体经济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根据Lamberte(1990)的研究发现54%的小企业靠自己的积蓄创办新企业,62%的靠内源融资扩大业务规模。农村信贷政策委员会(ACPC)对1996-2002年农户和渔民的调查,农户和渔民从正规金融借款的份额虽略有上升,但非正规金融仍是主融资渠道,约占60%。三是金融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及农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1999年菲律宾农业信贷政策委员会召开系列专题研讨会得出结论:尽管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银行仍旧不愿发放农渔业贷款。四是担保体系不完善,难以保证中小企业和农户等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1986年阿基诺政府先后取消42个农业贷款补贴项目,把剩余的农业补贴项目整合成综合性农业贷款基金(CALF),为农户和小企业在向私有银行和政府专业银行融资时提供担保,同时成立信贷担保基金会,鼓励银行向没有合格抵押品的小额借款者发放贷款。然而由于政府担保机构准备金不足,难以补偿不良贷款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银行继续要求客户提供诸如房地产之类的抵押品,信贷担保计划收效甚微。
(二)台湾――以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为核心,规范化的民间金融为补充,有效缓解了中小型实体经济融资难。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调整与改革,台湾基本形成了一个与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小企业银行与基层金融机构两部分。1976年7月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正式成立,其服务对象集中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但缺乏资金难以从一般商业银行取得信贷的中小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专项低息贷款,规定对大型企业的授信不得超过其融资总额的5%。1987-1989年,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比例在70%以上,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渠道。中小企业银行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中小企业金融体系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中小企业专业银行,专门办理中小企业资本支出贷款与中小企业周转金贷款转融资;二是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对具有发展潜力但担保品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三是省属行库中小企业联合辅导中心,对选择策略性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予以综合辅导并协助其融资。这对缓和中小企业遭受经济衰退冲击,提供稳定的融资环境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另外针对民间融资活跃,且其融资对象大多为中小型实体经济,在1999年4月,台湾由“立法院”通过了“民法债编”,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民间合会的定义、契约条款、竞标程序、会首会员责任义务等作出了详尽规范,从而将民间金融法典化,使得民间金融活动成为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
(三)韩国――采用“专业化银行+政府窗口指导+信用担保基金”的金融支持模式,最大程度保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韩国目前服务于中小企业、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中小金融机构有地方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等。朝鲜战争后,韩国政府一直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60年代初商工部设立中小企业课和建立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70年代出口替代战略实施后,中小企业银行支持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随后韩国政府更加重视大企业在商品出口中的份额和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内销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比较被动。80年代中期后,韩国注重社会均衡发展,中小企业地位得到了确认,政府通过窗口指导和建立了相应的信用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韩国银行要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80%、本国商业银行的45%、外资银行的25%投向中小企业。1987年,根据《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法》,韩国技术信用保证基金专门支持高科技特别是初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在韩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众多基金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同时,1976年依据《信用担保基金法》成立韩国信用担保基金,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宗旨,目的是为有发展前途、缺乏有形抵押品的工商企业提供负债担保。信用担保基金以中小企业为重点,资金来源:一是历年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二是各金融机构每年按企业贷款平均余额的0.2%缴纳的信用保证基金附加费,三是累积结转余额。到2004年末,韩国信用保证金资本额为3.203万亿韩元,在中小企业信贷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担保余额平均占到贷款余额的20%以上。
(四)印度――依据自身国情,量身定制“小工业开发银行”,并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与信用担保基金,为金融支持小型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印度金融体系较为复杂,为中小企业、农户及贫困人群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邦一级的开发银行40多家、地区农村银行、遍布全国的合作银行以及一些准金融机构。印度小工业由数量众多的小企业组成,是非常有活力的产业,在印度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帮助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印度政府颁布了《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法》,于1990年4月设立了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该法令规定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核心金融机构,并协调相关机构的职能,更好地为小企业服务”。该银行在运营中比较关注增强对小规模产业的金融支持,支持的业务范围是小规模产业,也包括微型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人。通过一系列支持模式扶持小规模产业,满足开展新项目、升级技术、扩张规模、多元化经营、提高质量、环境管理、现代化、开拓市场等要求;还帮助经营不善的小规模产业进行改良和恢复。近十年中,实行了26个新的资金支持计划,共有5种资金支持方式:一是直接金融支持,即对小企业进行直接的资金支持;二是票据信贷支持,即对小企业提供中短期的资金贴现支持;三是间接融资支持,即支持主要信贷机构向小企业提高贷款;四是国际融资支持,即确保小企业能以优惠的汇率换取外币,满足出口合同的要求;五是小额贷款支持,即建立由贷款金融机构组成的强大、持续而又可行的全国性网络,向贫困群体尤其是女性提供个人贷款。同时,为确保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印度储备银行确定了“优先发展行业贷款”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将全部贷款的40%投向包括农业、中小企业、出口等国家优先发展行业,其中贷款的18%必须投向农业及相关产业。如达不到规定比例,差额部分的资金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存放到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由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对地区农村银行和邦农村合作银行进行再融资,也可购买印度农业农村发展银行的债券。2007年7月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结束多年来由于缺乏第三方担保体系而引起的关于银行对小规模工业放款积极性不高的争论,切实提高商业金融机构对小规模工业的放款能力,印度小规模工业和乡村工业部正式建立了小规模工业信用担保基金,共投入了12.5亿卢比的启动基金。该基金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任何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对小规模工业提供的设备贷款和运转资金贷款,只要其贷款规模最高不超过250万卢比,则该基金提供担保比例不高于75%的信用担保,最长担保期限为5年。
二、各国(地区)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经验
(一)专业化的金融机构是基础
从各国(地区)的经验可以看出,金融机构专业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效果。菲律宾在实行金融改革后,银行趋于集中与垄断,专业化程度降低,金融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效果反而下降。台湾、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地区)的金融体系各有不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点,即专门成立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台湾与韩国专门成立中小企业银行,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印度政府专门成立小工业开发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尚不多见。印度这一符合自身国情的尝试对各国政府的政策探索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银行本身可以发行资本收益债券和吸收固定存款,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上更为直接和有效。
(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保证
信用担保体系是中小型实体经济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重要保证。韩国、印度的经验表明信用担保基金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信用担保基金能用少量资金撬动10倍的银行信贷资金,更重要的是信用担保基金同时推动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监督交易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中小企业信用记录,极大地解决了商业银行贷款交易中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也不断完善了信用担保体系,实现了企业与银行的“双赢”。
(三)合法化的民间金融为补充
台湾地区经验表明合法化的民间金融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民间金融一方面能以较高利息动员大量闲置资金,缓解中小型实体经济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局面,从而在整体上提供资金使用效率,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能在整个经济增长时期将大量资金注入民营中小型实体经济,通过利息返还的形式使普通家庭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提高,有助于经济在快速增长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四)健全的法律法规做保障
各国经验表明只有在相应的法律法规调节下,金融才能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此许多国家将金融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职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1975年7月,台湾修正公布的专业银行条款,增列了中小企业银行一条,确立中小企业专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地位。韩国制定了《新技术企业金融支持法》、《信用担保基金法》等法律为金融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印度制定了《印度小工业开发银行法》、《地区金融公司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等相关法律制度,目标是为金融印度中小型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各国(地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启示
(一)重视金融机构专业化的建设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虽不断发展壮大,但还没有一家真正专门为中小型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而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傍大款”现象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好转,中小型实体经济依旧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各国通过建设专门为中小型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来缓解融资难的经验,无疑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破解中小型实体经济融资难的渠道,建议政府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
(二)重视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信用担保体系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型实体经济融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虽然成立了许多信用担保公司,但组织形式分散,资本金不足,难以满足众多中小型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因此,在没有全国统一的信用保证机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一家独立运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全国性、非赢利性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三)重视民间金融“阳光大道”的建设
从“蒜你狠”、“姜你军”导致大蒜、生姜价格暴涨波及到鄂尔多斯、温州等地发生的民间借贷案,可以说都是民间资本“惹的祸”。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民间资本正在四处流窜,进行“以钱生钱”游戏,不仅没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反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尽快出台法律措施,加快民间金融“阳光大道”的建设,如果民间资金能顺利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可通过有组织的渠道,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回报,这既解决了民间资金投资出路问题,也为当前中小型实体提供了急需的源头活水,增强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环境保护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环境经济制度、环境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总称,三者是建立与完善环境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保护制度制约着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同时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及经济政策又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1.1环境经济制度
环境经济制度是约束环境与经济活动各主体行为的各种规则,是建立和改进环境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环境经济制度主要由环境管理制度、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环境资源再生产制度以及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等构成。
1.1.1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是各级环境主管机构采用的对各种经济行为进行有利的约束与规范的管理手段,对资源使用、环境影响、生态变化的决策直接进行干预。环境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了环境资源能否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各领域实现有效配置。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限期治理制度和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
1.1.2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对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完备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资源环境产权界定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保护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制度。
1.1.3环境资源再生产制度
环境资源再生产是指社会生存和发展赖以持续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再生产。环境资源的再生产制度主要包括环境资源再生产的组织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监督制度、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上述制度协同作用,使各地区能够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安排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主动采取各种环境资源再生产的措施。
1.1.4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立法;二是环境经济执法,包括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法律的实施体系和保障机制;三是环境经济有关法律实施执行的监督机制。
1.2环境经济运行机制
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就是环境经济活动中的各主体(政府、市场、公众)和客体(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健全的环境经济运行机制有助于环境经济体制的运行与实现。环境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1.2.1环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调节机制
按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以及经济运行规律,理顺环境经济活动中政府、市场与公众的关系及地位,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机制,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环境效益。
1.2.3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根据价值规律,同时在各类经济政策中融入保护未来长期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或环境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来指导、引导、激励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金融政策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2新时期进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1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环境形势
党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事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发展理念的深化、决策部署的调整为标志,每一次思想突破、每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都给环境保护事业带来了大发展[3]。
但也必须意识到,目前全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我国仍将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环境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污染源表现为点源与面源复合,污染类型表现为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并存,生态恶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些压力与挑战,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环境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宏观协调功能较弱,与综合决策部门协调能力不足,环保部门对于跨部门、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屡调不协、屡解不决,统一监管难以实施;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仍不成熟,环保利用外资效率有待提高,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环境科技体制仍显僵化、环境监督机制仍不健全等。
2.2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題的必然要求
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体制障碍,进行全面、深刻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来环保领域的改革实践也证明,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完成对旧体制的突破和新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才是中国的环保事业不断推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巨大动力。国外的实践历程也表明,加快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实施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就积极应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在以后的30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机制、财税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进行了基于环境考虑的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而我国的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2.3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积极推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已逐渐从“环境保护制约经济的增长”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因此逐渐改变“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制约经济发展”的观念,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以及“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制度也滞后于“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探索建设环保新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009年7月,周生贤部长在环境保护部党组扩大会议上作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注重制度建设,构建高效的体制机制,是加强环境保护的一条鲜活经验。
2.4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孤立的问题,不仅与本国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本国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正确把握一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沿革和改革趋势,对于清晰地认识现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找准未来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已融入到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摆在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环境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位置将越来越重要。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
2.5中国环境问題的复杂性决定了进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经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环境问题具有浓厚的科技背景、高度的决策风险,同时又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因此,环境保护又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经济体制相对于整个经济体制,自会”,强制性地加大流域中下游生态受益地区政府对三江源区政府和个人的财政转移支付。
3.3.3三江源区生态外溢效应的量化
生态效益作为公共产品在目前的量化技术上存在巨大困难,三江源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更为补偿标准和强度的确定增加了难度和变数,这也是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没有真正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需要开展资源环境实物量统计以及资源耗减、环境损失估价方法等课题的研究攻关,加快建立可以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为三江源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确保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3.4建立三江流域区际民主协商机制
我国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属于自上而下的纵向垂直管理模式,横向间的协商和管理明显不足,跨流域的环境管理体制非常滞后,流域性机构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其法律地位和职能不明确,难以成为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主导者。建立健全三江源区与三江流域中下游间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应当以三江流域为基础,以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由中央政府牵头,成立由流域地方政府组成的流域开发管理委员会和流域管理机构,采取俱乐部机制,实行“一省(市)一票、多数决定”的投票原则,定期举行会议,就流域生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生态成本和收益的承担与分享等事宜进行磋商和谈判,在民主然也有其独特的要求:第一,环境问题是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第二,环境问题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所以环境主管机关必须具有独立性,独立于政治和行政的不当干预,独立于企业,从而保证监管的客观和公正;第三,由于环境问题具有浓厚的科技背景和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环境监管必须借助市场激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因此,针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这种特殊性,进行中国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十分必要。
【关键词】板式高层住宅;精细化设计
过去人们比较偏重于住房的实用性特点,对住宅的布置要求不是很高,更不会考虑到精细化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这也与开发商在住宅结构方面的设计有关,很多楼盘的内部规划的品位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住宅要求,有些套型设计得很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在进行装修的时候,会因对格局的改造而浪费更多的资源,因而为了实现经济节约的目的就要对住宅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以利用现有的空间布局,将住宅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一、板式高层住宅的特点
如今的开发商都倾向于建造板式的高层住宅,实际上,这种板式高层住宅楼具有很多的居住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板式住宅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内部构造上的不同,它讲究良好的通风效果和采光效果,室内的布局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来进行照明,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对流通风,这是因为板式住宅的方向多是正南北方向的,而且进深大约在15米左右,具有南北通透的效果。板式住宅的户型总体来说比较方正,平面的布局还比较合理,而且室内的面积比较大,所以比较适合日常的家庭生活布置。
二、板式高层住宅使用的精细化设计
1.住宅的动静分区设计
板式高层建筑的住宅可以直接通过空间的合理优化组合就可以达到动静分区的目的,由于板式高层住宅通常是南北方向的,所以动静分区也经常采用南北分区的方式,有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东西的分区,根据住宅的实际户型而定。动静分区的组合方式有多种类型,包括过道式,过道房间结合式。采用这种动静分区的形式便可以将日常活动的区间划分出来,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例如人们的起居、用餐、学习、会客的活动都可以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进行,互相都不会受到彼此的干扰。在动区进行日常活动的人在洗衣或者做饭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在卧室歇息或者在书房学习的人们,当有客人造访的时候,利用动静分区的形式也可以有效阻挡客人对卧室的视线,给人留有充分的私密空间。还可以在进入静区的通道处安装一扇门,也会起到更加理想的隔音效果和遮挡视线的效果。在静区通过设置走廊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分区的效果,使得静区的各个房间之间的成员在进行日常活动的不会打扰到对方,家庭成员之间也会相处得非常融洽。一般来说,住宅内动区的餐厅一边和厨房相连,一边又和客厅连接,这样在使用起来也特别方便。住宅实行动静分区可以彻底避免由于以起居室相套进入各个房间的弊端,避免了起居室门多,家具难以布置的缺陷,也避免了各个房间潜在的干扰性。
2.住宅的储物空间设计
现代人居室中的物品越来越多,旧物品不舍得丢弃,新物品又源源不断,储物空间的设计是住宅精细化设计的重要内容。
总体上来说储物空间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先要将住宅内的必须物品加以罗列,归类后给每种类预留相应尺寸的空间位置。二是要遵循就近的原则,例如在卧室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就全部储存在卧室中,这样就便于取用。有些体积比较大的物品可以集中放在储藏室中。三是要根据物品的大小合理设计储物空间的分隔尺寸,以便更好地将物品进行分门别类地储存,在用的时候也方便寻找。通常来看,在住宅设计中,可利用一些布局和结构的死角,预留成储物空间的装修位置,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也可以弥补结构等设计不可避免的小缺陷。
进门处的储物空间设计不仅要讲究实用,还要讲究美观,这包括在玄关设计的范围之内。实用方面就是要将比较常用的物品在进门的时候就得到很好地摆放,方便下次的使用。在户型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进户门口留有足够的空间,用来满足玄关的公用,和入口储物空间的设置。
如果动静分区的走廊或者过道比较长,可以利用这一部分作为储物的空间。与跃层式和复式住宅的空间利用率相比,板式住宅的储物空间的利用面积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对走道上层空间的利用可以达到经济节约的目的,也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
在一单元组合多种户型的情况下,各户型组合空间时,形成的尺寸相对较小,过可以和大空间组合的小面积,可以在装修时做成嵌入式的壁橱等。但要注意尺寸满足壁橱内部存储类型的尺寸要求。
卧室衣橱的设计要格外讲究内部的层次性和条理性,留有足够的进深,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内部格局如果太随意就会使衣物的存放更加地混乱。在做精装住宅的设计时,需要建筑设计和成品衣柜等内部装修家居的尺寸对接,以此更加节约成本,节约材料以及装修施工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建筑设计时,预先为衣柜等大空间的储物空间留有位置,需要了解该户型面积下可能居住的人口数,及一般情况下柜体的使用量,使用要求等。来确定储物空间预留的位置及尺寸。以免装修设计时候,出现预留空间不足的问题。
3.起居室的设计
起居室是现代住宅中的重要的生活空间,在设计上要留有足够大的面积,长宽也应该相互协调,不能显得太狭长,这样不利于家具的陈设。如果想进一步扩大板式高层住宅的起居室的面积,就可以通过缩减其他功能区的面积来实现,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对起居室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来实现。现代住宅中起居室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不仅增添了一些娱乐设施,还有一些健身的设施,这就丰富了起居室的陈设,同时也给空间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起居室功能空间的划分首先要考虑会客区间的布置与划分,剩下的空间的大小与功能分区就要进行巧妙地组合与利用,但这些附属空间还是要有机统一与起居室的整体布置中。例如可以利用一些小的陈设将会客区与其他的功能区域分开,可以铺设地毯,也可以通过沙发与茶几的围合来进行,或者使用绿色植物来达到分区的目的。用餐区与起居室通常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果单独安装拉门就会影响整体的布局效果,可以采用灵巧的分格方式,简单的如可以直接用餐桌与餐椅的围合来进行分区,也可以用装饰性的珠帘进行划分,或使用藤类植物进行划分,也可以通过设置地台的方式来进行区域间的强调与划分。
4.卧室的设计
卧室也是住宅中的重要设计部分。卧室的面积不宜太大,否则会给人空荡荡方的感觉,现阶段的划分标准一般在20、15、10、8平方米之间浮动,即便是双人床的卧室也不宜超过30平方米。卧室的形状不必讲求四四方方,不规则的形状可以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也可以充分利用住宅中的空间。卧室的朝向选择坐北朝南是比较理想的,采光比较充足,但是也会有朝北的卧室,这时候可以利用床的布置与家具的布置上适度调整卧室的方向感。
5.厨卫空间的设计
现代人对厨房及卫生间的使用,基本体现了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在厨卫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潜在需求。例如,厨房设计中长条布局的情况下,空间过于狭长,很难开辟出小餐桌满足早餐等简餐的要求,又或者在餐厅等空间中本就没有留有合适的冰箱冷柜的位置,在厨房中又不能满足摆放要求,这都是不合适的。卫生间设计中,在较大户型的情况下,因满足浴缸或者一体式淋雨间的摆放要求,以满足使用需求,当然,在小的卫生间里,更要合理布置结局的流线,以免造成空间的拥堵。
二、总 结
综上所述,板式高层住宅的精细化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动静分区的设计,储物空间的设计,起居室的布置,卧室的布置,厨卫的空间等方面,这些是住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着现代人的家居观念和房屋装修设计的水平,总体的原则就是在舒适的基础上实现更加便捷的精细化的设计,不断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梦溪,冯小学.板式高层住宅精细化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一、全方位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教育宣传是基础
在企业提起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家并不陌生,但问其目的和任务以及当前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等问题,一部分干部职工仍然缺乏应有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这些活动只是走走形式,解决不了大问题;在一些单位也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如何使广大青工能广泛了解认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呢?
1、宣传发动,营造职工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
空洞的说教往往会给实际的工作带来虚假的后果,为使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和理解活动在生产中起到实际作用,我们采取了“三教”法,使职工自然溶入到了活动的参与中。
(1)说教:以工会小组学习及日常生产分析会为形式,定期点评每月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表扬在活动涌现出的优秀职工,使职工切身感受到竞赛活动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同时无形中激发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帮教:以“导师带徒”、“手拉手共创先进班组”活动为内容,定期签订师徒合同,激励帮助新工在竞赛中尽早升级达标,增强每个生产班组成员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达到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竞赛的目的。
(3)带教:每年举办各工种操作技术观摩表演活动,组织技术尖子进行现场操作表演,使广大青工能在技术操作上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工在竞赛活动中进步。
2、定期培训,引导职工积极投入到生产竞赛活动中
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年不定期组织对青工进行轮训,采取培训、实践、考评同步走的形式,有效的促进了青工在文化知识、职业道德、生产理论、业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培训率达到95%。结合公司开展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使职工学习热情逐步上升。
二、效益型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科学组织是保证
只有把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操作技能,开发新品种,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劳动生产作为重点才能实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其真正的意义,我们的作法是:
1、竞赛活动全员化。围绕企业生产指标长年坚持一个主题,贯穿一主线,唱响劳动竞赛主旋律。如持续多年在重点工序开展以“万米无疵布,十万米无漏验”为内容的“万米质量无疵先进个人赛“活动中,涉及公司16个工种,形成了各工序纵向与横向的竞赛网络,自然带动了上下工序间的竞赛指标,调动了职工在本岗学技术、练操作、严把关、比成绩的劳动热情。
2、质量攻关重点化。多年来,我们围绕以质量上水平创佳绩为内容,以企业创名牌为目标,在重点品种、重点指标、重大疵点,关键问题上开展活动。如公司开展的“重点品种质量攻关赛”活动中,工会接到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后,在各分厂重要岗位上成立了6个攻关小组,拟定出针对性的攻关课题,先后开展了“原丝成型不良攻关”、“捻织白坯布断径攻关”、“浸胶帘子布卷姿不良攻关”等攻关项目,各分厂活动小组开展了相应性攻关配套赛,如“设备维修完好率赛”、“红旗车位赛”等。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岗,认真工作,切实做到“心中装用户,手中出质量”。
3、合理化建议群众化。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充分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几年来工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开展了“我为产品质量献一计”等一系列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这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各基层工会围绕产品质量、设备维修、节能降耗等工作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从而,促进了技术革新、小改小革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发展的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拓变是必然
一是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我们注重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完成产值竞赛向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综合目标转变。不单纯以产值多少论英雄,而是采取以产值、质量、安全、效益、现场管理等综合目标评价比高低,以次促进活动全面上水平。
二是由只抓生产过程,向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转变,使竞赛活动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次。近几年,我们陆续把竞赛范围由生产领域拓宽到服务领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管理领域拓展,先后把炊事员、消防员、叉车司机、安全员、质管员、财务人员作为公司赛工种进行了业务技能大赛,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合作性竞争作为企业获取经营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最先引起管理学家,例如哈佛商学院的布兰登伯格(A.M.Brandenburger)和耶鲁管理学院的纳尔巴夫(Nalebuff)的关注和研究(注:A.M.Brandenburger,B.J.Nalebuff,Co-opetition:ARevolutionaryMindsetThatCombines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TheGameTheoryStrategyThat’sChangingtheGameofBusiness,DoubledayPublicationPre.June1996.)。但是,作为对传统竞争观念的一种否定,合作性竞争中同时隐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内容,它的系统化研究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亦有积极的意义。
一、合作现象与经典竞争理论发展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都是典型的企业行为。长期以来,竞争行为作为企业和市场活力的源泉,受到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的重视。分析竞争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到张伯伦的“垄断竞争”,从克拉克的“有效竞争”到波特的“竞争优势”(当然,波特更热心于向管理者阐述他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合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合作行为的推陈出新,就难以有竞争理论的系统发展。
在经济学家斯密的时代,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看似简单,但却具有革命意义的合作:上下道工序之间的衔接。这种前后合作使得劳动分工和技能专业化成为可能。劳动者由于更加熟练而导致效率的增加。当时除了少量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货关系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明确与固定,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基本上通过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来实现。在前后合作的背景下,企业间的自由竞争是一种必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部的前后合作已逐步发展为生产的集中,出现了企业间的合并现象。面对企业间横向合作发展的事实,师承斯密观点的穆勒清楚地意识到合作能力的增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之一。他将合作分为存在于从事同类工作的人群之中的简单合作和从事不同种类工作者间的复杂合作两种方式。穆勒非常重视合作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如果一个国家存在广大的市场,商业信用和创业精神”,“那么各个产业部门会愈来愈强烈地显露出大企业代替小企业的趋势。”(注: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5页。)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国家的企业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联合与合并的浪潮。作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的“合作”,这些联合与合并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对自由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1933年,罗宾逊总结了与“马歇尔冲突”有关的理论探讨成果,写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一书。同年张伯伦亦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至此形成了考虑垄断和寡头因素的竞争理论。此后,克拉克更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垄断组织间的竞争同样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克拉克认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不会扼杀竞争的效用,竞争与合作会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企业间的合作愈来愈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与大规模的联合与合并相平行,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企业合作形式——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战略联盟(又称策略联盟)是两个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高级合作形式。这些联盟主要存在于相互争斗的强者之间,使得企业间的合作能够超越合并、兼并等组织变革形式,避开政府运用“反垄断法”所进行的干预。管理学家及时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完成了竞争战略从理论到实用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生,竞争与合作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产生相应的竞争性理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的企业合作已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虚拟企业、跨企业信息与经营系统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频繁采用的合作手段。通过对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式缺陷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长,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它不仅是对“纯粹”竞争观念的超越,而且是对“利己性”合作观念的抛弃。它使企业从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套住现有顾客等传统手段中挣脱出来,而信息网络环境则使得厂商有可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背景为竞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提供了实际背景。
二、信息资源的特性:分析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线索
放眼世界,信息社会正处于开创合作的新时代。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和跨企业信息系统已将无数企业“捆绑”在一起,强迫企业处于各种各样的合作者的位置上,合作性竞争现象具有信息时代的明显烙印。
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它自身在不断扩张。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配置经济性的前提,对稀缺资源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争夺是绝大多数企业间竞争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定义:首先,其总量始终处于不断的扩张中,每天都有新信息产生,似乎供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以国际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先进通信传输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垄断信息除外),从而使信息成为一种获取相对便利的生产要素;第三,尽管信息的使用价值有一定时效性,但信息本身的部分非消耗性使之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存量的组合都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产品和服务;第四,作为一种资源,信息不仅是生产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它能够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信息及信息流正不断诞生着新的价值机遇,引导着新市场的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向消费的各个方向拓展(注:胡汉辉:《有效还是非有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的资源占有与使用方式是竞争中一方的增加就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与被剥夺,而信息资源则有可能使大家都同时获得新增资源。正是这一特性为企业以合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竞争——获得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它的开发利用需要合作。
信息资源使“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使合作与竞争艺术化地水融:第一,在信息社会中,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各学科不断地交叉融合,知识的非线性扩张和协同效应,使企业单靠自身的积累很难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学习,甚至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获得竞争所需要的资源;第二,知识价值的实现在于被使用,就象一本书读的人越多价值越大一样,封闭知识必然影响其价值的实现,因而需要采取开放和合作的方式;第三,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而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费用和风险却在不断增加,蝴蝶效应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新市场没有完全出现之时。较之竞争压力而言,巨额的研究发展费用及失败风险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一位压力,为了分担风险,合作利益常常会超过竞争利益;第四,建立在知识与智能密集基础上的产业有可能摆脱U型成本曲线的困扰,实现边际及规模收益的递增,从而改变竞争的落脚点。以软件产业为例,一旦某一软件程序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兼容的重要性使其他程序的使用者改而用之执行同类功能,从而激发出新的用户,企业将由此实现持续的增长。其他企业若要进入该企业的市场,在兼容基础上的革新将较之另起炉灶更为有利。也就是说,大家都默认一个共同的合作基础而不是一味的自立山头(注:胡汉辉等:“转型期中国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再思考”,《科研管理》,1998年第3期,第11-17页。)。
根据信息资源的上述特性,为了研究合作性竞争理论的方便,有必要对经典竞争理论的假设前提作出部分修正:1、尽管资源总体上仍然是稀缺的,但部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足够供应。也就是说,在部分资源的使用上将会降低竞争的压力。这一假设为超越单纯竞争考虑的企业间的合作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2、尽管部分资源能够保证供应,但资源的使用须视不同的方式支付不同的成本,“成本风险”日益凸现。如果方法不当,某些方式的资源使用成本甚至会超过利用资源得到的收益。这一假设说明资源的利用方式既存在合作的需要又存在竞争的可能。显然,上述两点修正除了给讨论企业间的合作现象以应有的空间外,并未从根本上否定竞争行为的基础。不难发现,信息资源满足上面二条修正假设。
三、超越竞争意识的形象解释
基于对信息资源特性的深刻理解,合作性竞争采用双赢的思维方式,它是对排它性竞争意识的一种超越。双赢思维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运作不必遵从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思维方式,不必象下棋那样竞争一方的胜利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我们可以用对流行的“水桶原理”的另一种理解来对这种思维方式加以解释。
众所周知,一个水桶所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矮的那块木板,使最矮的木板高起来一直是企业的追求(俗称为“水桶原理”)。企业的运营与资本的运作实际上是一个由不同环节组成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循环过程,它们形成了价值增值的路径。根据“水桶”原理,企业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价值链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了盛更多的水,企业将不断地根据市场要求改造自己的薄弱环节,形象地说就是努力加长那块最矮的木板。
当人们加高最矮的那一块木板取得成功以后,不久就会发现马上又将面临着加高次最矮木板的循环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要想使水盛到最高的一块木板,就必须加高几乎所有的木板。而且,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过程往往周期比较长,效果也未必理想,这样思考问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始终囿于自己的企业,修补自己的“水桶”。这是一种较典型的“竞争第一”的观念。合作性竞争利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同一个问题。企业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一个“水桶”,不再仅仅着眼于修补自己的矮木板,而是将自己水桶中最长的那一块乃至几块木板拿去和别人合作,去做一个更大的水桶以便盛更多的水,从新的大水桶中得到自己的一份收获。按照价值链的观点,企业可以用自己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与其他企业的强链相结合,经由这样合作构建的水桶的每一块板都可能是最长的,从而使容积有较明显的增加。我们称之为“新水桶原理”。
体现新水桶原理的企业间合作方式之一是虚拟企业。信息时代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视会议和计算机网络使跨企业的协调,复杂生产过程及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控制成为可能,并使因此所产生的监督控制及联络成本大幅度下降。连接虚拟企业的每一个企业都可致力于自己的最优方面,将自己的“核心优势”贡献出来,所以有可能建立一个“一切都更优秀”的“水桶”结构,以完成某一特定的市场目标或过程。而且,一个企业可以同时“经营”几个不同的“水桶”。
四、合作性竞争理论的发展
国外学术界80年代以来对有关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的企业合作经营与合作性竞争现象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论研究。虽然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系统化的合作型经济学理论,而且相关的研究与理论成果目前仍分布在不同的经济学领域,但其动向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注意。
目前,在合作性竞争的研究方面较活跃的大体上有三个分枝:其一,研究合作与对策的博弈论原理与模型,以期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学演算表明在什么情况下合作收益将大于竞争效果(注:JohnHugdos,BasicPrinciplesonrecongeizationofStrategicTechnicalCooperation,StrategicManagermentJournal,1993,Vol(14),pp.379.);其二,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研究合作与协调中组织知识的形成、联系、传递和管理的特性(注:沈群红等:“一个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的知识管理特征”,《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年第4期,第20-23页。),研究合作方之间如何进行知识联系,使知识的潜能资本化(注:胡汉辉等:“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7期,第40-45页。);其三,有关合作性竞争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其中,有关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较典型的工作角度有对企业间合作的成本理论、互补性原理、组织效率分析以及生态经济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下面讨论这方面的主要成果。
1.合作的成本理论
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究竟采用合作策略还是竞争方式,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所支付的成本。由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提供了研究企业的效率和成本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因而它在分析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对企业的经营效果的影响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由于科斯的方法仅限于经济学方面的讨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同时科斯又假定存在着最优成本结构,忽视转移成本的影响,因而将其用于信息时代企业间合作问题的成本分析时,需要根据跨企业信息系统联接基础上的企业合作特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正。企业购并通过所有权关系将共同利益行为内部化,虽然它将两个或多个企业融合在一起,使对信息的控制更为全面,效益更为提高,但这种以内部交易成本去置换外部交易成本的方式在信息网络时代未必合算,并且刚性的一体化使企业无法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局面。而战略联盟这一类的合作形式由于采用非股权合作的方式,其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将较股权合作方式为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Williamston80年代就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信息系统与企业间的协调成本(注:Williamston,O.E.,TheEconomicsofOrganization:TheTransactionCostsApproach,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87(3),1981,pp.548—577.),之后,人们进一步将其作为分析信息社会中企业的合理组织的工具引进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注:Ciborra,C.U.,ResearchAgendaforaTransactionCostApproachtoInformationSystems,CriticalIssuesinInformationSystemResearch,JohnWiley&Sons,1987,pp.253-274)。90年代以来,人们更进一步用它来分析在跨组织信息系统(IOS)基础上实现的企业间合作的成本,以及它与非合作状态下的比较(注:Lei.L.,UserParticipationandtheSuccessofInformationSystemDevelopment:AnIntergratedModelofUser-specialistRelationships,Dissertation,ThesisPublishers,Amsterdam,1994.)。
2.合作的互补性原理
信息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取决于它与其它资源或特定技术的结合。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导致生产出一些不可能或难以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问世也难以靠将这些投入进行简单的相加来获得,就象产品有互补性一样,这是一种互补性生产的协同效应。布兰登伯格指出:互补性生产带给合作者的不仅是各自的“双赢”,而且是整个产业的成长。有时互补产品不出现将使原产品无法销售。
不少研究者已指出信息技术导致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信息资源共享时代企业间建立较稳定的互补性合作关系的根本原因(注:Venkatraman,N.andA.Zaheer,ElectronicIntegrationandStrategicAdvantage:AQuasi-ExperimentalStudyintheInsuranceIndustry,InformationSystemResearch,Dec.1990,pp.377-393.),因此信息时代的企业合作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DependenceTheory)在信息网络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注:PfefferandJ.R.Salancik,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NewYork:HarperandRow,1978.)。与科斯理论聚焦于交易成本的经济结构相区别,资源依赖理论主要被用来研究合作性竞争中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结构稳定性。资源依赖理论引入了政治、行为等非经济因素,将企业组织等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其可以将组织内部及组织间的交换理论置于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分析。虽然资源依赖理论过分强调政治动机而忽视组织结构的作用,但在分析不平衡的“强权”合作结构和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方面,亦有其独特之处。当然成功的合作并不一定要发展成为一种依赖关系,亦有学者指出过度的依赖关系往往对合作有害。合作应被视为克服竞争局限和实现复杂产品互补性生产行为的一种方式(注:D.Teece,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Innovation:Organizationalarrangementsforregimesofrapidtechnologicalprogres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andOrganization,18,1992,pp.1-25)。一些学者还建立了企业间联合的三维模型(注:KennethPreiss,CooperatetoCompete,InternationalThomsonPublishingInc,1997.),将企业间的合作现象放到由报酬维(客户给予供应商的回报),价值维(供应商给予客户的价值)和连接维(供应商和客户一切工作)组成的环境空间去分析,认为合作关系的稳固在于三维之间的互补和平衡。
3.合作的组织效率分析
企业间的合作总是在一定的组织层面上运作与完成的。换句话说,企业间的合作经营需要一个组织媒介。以企业间的合作经营为目标的企业内部经营过程的重组(注:RafaelAndreu,etc,ProcessInnovation:ChangingBoxesorRevolutionizingOrganization?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rment,Vo14(2),1997,pp.114-125,)(它是哈莫教授BPR的推广)和重组伙伴关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合作的组织媒介已显出愈来愈丰富的多样性,例如增值伙伴关系(Value-addedPartnership),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s),动态网络(DynamicNetwork),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等。对这些组织范式的效率进行规范化的分析,进而确立可供企业参考的选择合作形式的标准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今天的企业大多在多组织的基础上运行,许多公司成为增值伙伴而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重组伙伴关系通常要经历下列步骤:重新定义经营和竞争的实质;重塑跨组织流程;重建组织机构;合作个体的再定位及再创伙伴导向的文化。
目前人们讨论较多的合作组织效率分析多见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网络组织理论(NetworkApproach),尤其是其中的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s)部分等。
4.合作的生态经济体系分析
【关键词】油气生成;石油行业;进步环境;走势分析
0.前言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石油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需求,如: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由此可见,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但勘探石油的技术仍有待提高。
1.油气的生成
从油气的生成到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可以将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聚集、破坏、再聚集,视为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油气来源是基础,油气运移是纽带,油气矿藏是结果和目标。
油气的生成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一是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尸体,另外还有自然界各种生化组分堆积;二是有机物质堆积深埋,在足够的深度,和足够的温度条件下,有机物聚合形成干酪根;三是干酪根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开始热解成烃;在合适的圈闭条件下,烃类物质聚集成藏,即为所谓的油气藏。
任何地区油气藏的形成都必须具备三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具有能生成油气的烃源岩,二是具备能使石油运移和储集的储集岩。三是能够使油气集中聚集其中的圈闭。也即说必须有油气来源、运移通道和聚集场所。
2.国内石油行业进步环境
我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其他国家经验借鉴、能源短缺等因素分别影响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从各方面综合分析,我国石油行业进步空间十分广阔。
2.1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利用前景十分可观
我国是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分布不平衡、石油勘探技术比较落后等外在因素影响了石油的开采与利用,然而这些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经济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可以说,我国的石油资源的利用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2.2我国石油需求量大,利用空间广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石油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产品的消费也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我国石油需求量十分大,利用空间广。这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需求空间。
2.3石油勘探技术日趋完善
同其他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石油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近些来,随着我国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石油勘探技术不断提高并日趋完善,随之也会开采出更多的石油资源,为解决石油短缺以及经济发展需要等提供良好的条件。
3.国内石油行业走势分析
石油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但是,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3.1国内石油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1石油资源后备量较低,供需紧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国内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技术相对落后,致使勘探难度增大,造成所储备的石油远远低于所需量,导致石油资源后备量较低,供需紧张。
3.1.2石油资源的安全保障机制有待提高
我国石油资源缺乏战略储备的安全保障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中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尚未形成,而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导致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很难适应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3.1.3我国石油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石油行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石油资源浪费严重。目前,由于受到石油勘探技术的影响,我国还存在直接燃烧原油的现象,而且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另一方面,资源使用配置不合理,高耗能产品比重过大。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3.1.4石油开采技术较落后
石油开采技术较落后是制约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现代开发技术体系,现在的开发技术还不能满足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大幅度需求。因此,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还有待完善。
3.2国内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石油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对石油的消费也会相应形成持久的巨大需求。
3.2.1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其他能源,缓解石油供需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供应压力大幅度提升,原有的石油储备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其他能源,缓解石油供需压力,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部署。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天然气是一种较理想的替代资源,专家预测,2010年以后,世界天然气有可能超过煤炭、石油,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为此,我国要积极研发、大力部署,加快对天然气、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能源的开发利用,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2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经济安全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欧美许多国家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石油储备体系。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还未建立石油储备体系,这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多属于生产和流通的配套设施,是很难发挥储备功能的。因此,我国要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经济安全,避免经济处于被动地位。
3.2.3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我国之所以会造成石油大量缺失的局面,不仅仅是由于石油开采技术落后、地质复杂,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大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我国要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把节约用油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束语
石油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以及我国的国际政治。因此,我国要加对大石油资源的重视,积极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其他能源,缓解石油供需压力;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经济安全;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等方法,从而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Phil Rae.Lightweight Cement Formulation for Deep Water Ce-menting:Fact and Fiction[A].SPE91002,2004.
[2]Thierry Botrel,Patrick Lsambourg,Total Fina Elf.Off SettingKill and Choke Lines Friction Losses,a New Method for DeepWater Well Control[A].SPE67813,2001.
[3]卜善祥,吕宾.关于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3,5(4):37-39.
[4]潘志坚,胡永乐,胡杰.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2(11):28-31.
[5]潘继平.对中国油气可持续供应战略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2(10):27232.
[关键词]新形势 金融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方法 措施
一、现代社会经济中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解
相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实施的外部审计来讲,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备均由企业内部开展工作。论及内部审计的含义,上世纪90年代,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对内部审计作出明确规定,即把内部审计定义为“一个机构内所建立的独立评价职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内部审计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而更新。
根据国际上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被界定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从内涵上分析,现代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目的在于帮助金融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职责在于增加金融企业价值、改善金融企业经营,内部审计的地位已经上升为金融企业内部一种日常性、独立性管理活动,建立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体系也成为内部审计的常用手段。在我国,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定义作,“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等实行审查和评价,达到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目的。
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下,伴随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内部审计所起作用发生改变。与传统内部审计的防护性相比,现代内部审计一改过去注重审查财务报表的自我监控功能,而借助于对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领域的整体监控,实现了自我促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起到建设性作用。尤其在现代内部审计定义下,内部审计强调实时、持续性监控,注重与组织其他部门之间共同合作,整合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各项内容,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其重点已经从传统的内部控制转向为企业风险。这意味着内部审计从监督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其内容也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拓展,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范围,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产生一致性。
二、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常见问题
与国际上金融企业以及我国其他行业企业相比,我国金融企业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当前发展速度较慢,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差。内部审计的本质特点要求其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这是金融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有效前提,也是保证审计结构公正、客观的根本所在,但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的现状,使得内部审计独立性偏弱,特别是金融企业内部法人治理架构中,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在管理上处于平等地位,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审计职责时很难推进审计工作,内审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
审计作用不被重视、权威性差。与独立性一样,重要性、权威性也是内部审计必不可少的特性。由于认识上误区,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常被作为摆设,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不参加经营管理会议,且如果遇到精简则首先被排除在外,如此以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得不到领导重视和支持,审计中发现问题无人追究,审计结构无人关心。再加上有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部审计受制于企业最高管理层,内部审计权限和监督作用受限,内部审计毫无权威性可言,其对管理层几乎无监管作用。
审计标准不规范、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去规范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与方式,来确保并提升内部审计的有用性、高效性。从当前我国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标准来看,内审目标与组织生产经营目标脱节,甚至目标很不明确,工作范围上甚为狭窄,审计方式方法上较为落后,导致内部审计步骤繁琐、效果不佳、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再说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多数内审人员由以往会计、信贷等业务人员转来,即使其具体岗位的专业业务水平过硬,其全方位、综合性审计业务能力也存在较大问题,内审人员业务水平的缺陷制约着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并衍生出潜在的审计风险。
三、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方法
总体上说,针对企业实行的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比较、审查、复算、观察、巡视、重做、盘点、查询、总计、追踪、浏览、调节、审阅、保证、询问、分析、测试与抽样、证实与确定、评价等。其中,描述主要是对企业各项业务的程序进行概述,或者绘制出各种流程图及图表等;比较主要是对某个审计项目的几种资料做出说明,以找出其不同之处或相同之处;审查即检查材料、设备、文件等各项审计证据;盘点是指清点库存现金、库存材料等实地清查活动;查询即为证实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正确性函询外部组织;审阅即对书面文件审视阅读;分析指的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说明数字之间的关系及趋势;评价是对事项是非优劣作以判断确定,比如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信赖程度的高低进行评价。
知识经济时代,金融企业发展紧跟当前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趋势,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加突出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功能,其具体形式也发生较大变化。内部IT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主要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有效的IT审计方案常见于识别机构最大风险暴露区域、评价企业运行中内部控制适当性、实践管理层计划及监督IT活动有效性、促进企业信息系统保密性及完整性等。
此外,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方式的改进还要求优化配置内部审计资源、完善各项审计操作规程。以提升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含量为前提,有序组合各种审计手段,将内部审计工作成本降至最低,改善金融企业在操作手段上的速度和范围,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根据金融企业行业审计特点,编制相应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以科学化、细分化、定性化方法,确定审计部门与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以及干部任免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注重审计计划方案的制定与审前调查、构建现代化内部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等。
四、强化金融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
伴随近年来审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重要性、权威性日益增强,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及建设职能越发显现,从实际操作角度讲,金融企业内部审计不断深化、提升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于:
革新理念,以风险为导向,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创造价值为核心,完善内部审计功能与目标,提升金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更好更快实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工作对象上,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判断对错、查询错弊等内容向解决经营管理矛盾问题、发现并规避风险、觉察并抓住机遇等内容转变,同时还要擅长综合分析诊断、积极寻找对策、主动求证解决方案,既要履行监督职能,又要做管理层的智囊团和参谋长,以创造性的工作状态提高内部审计的层次和价值。
改进策略,致力于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首先要完善审计报告、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向企业管理层、决策性传递高质量的金融营运优质信息,维护内部审计工作声誉、形象,在创新审计工作的同时,提升内部审计建议价值含量。其次要拓展审计领域、开发审计项目,着眼于改善内部审计方法和操作程序,本着看重事实、依据、风险的原则,以管理风险为导向,将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设定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与有效措施,开展经营绩效、网络安全、市场营销、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等新型审计项目,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好的咨询信息。
吸纳人才,优化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渐涌现,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技术复杂性增强,内部审计所担负任务愈加艰巨繁重,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信息要求具备创新性、前瞻性和高附加值,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受到前所未有的高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下,金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完备的知识储备体系,以及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敏锐的洞察力、实用的沟通交流能力、综合性分析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等。任何一方面的知识缺陷,都可能给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麻烦,现代金融企业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精通国际金融、懂网络技术、能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提升金融企业内审服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叶,陈爱英,郭兰英. 强化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的对策思考.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第31卷(2)
[2]廖颖,蔡嘉. 浅析内部审计在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