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的化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体会;教学探索
无机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一,而《无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功能材料和材料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知识上将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讲课老师要如何教好《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又应该如何学好这门必须课,本人在多年的无机化学教学课程中,用心揣摩一些前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认真学习其他高校名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通过反复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频繁交流接触,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撰写本文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1 将化学史教育及“名人效应”适当穿插于无机化学教学中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则给人以智慧”。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孕育,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介绍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使W生获得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稀有气体”一章时,介绍氩气的发现过程又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精确。再如,在讲授“原子结构”一章时,可穿插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探索的化学史过程,包括从汤姆逊的西瓜式原子模型卢瑟福的行星式模型波尔的旧量子化原子模型原子结构的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名人因为在某一领域有过人之处,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崇拜和敬仰。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尝试利用“名人效应”,引入著名化学家的典型事迹,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授“化学键理论”时介绍伟大理论化学家鲍林如何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及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并提出了著名的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论,以及许多新的概念,如电负性标度等,这对现代化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并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去阅读鲍林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贯穿于无机化学教学始终
元素无机化学课程,一直被认为是讲授的难点,因为在许多学生看来,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琐碎,学起来相当枯燥乏味。如果能够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馈结构”的主线贯穿整个无机化学的教学始终,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探讨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性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硼族元素”一章时,引导学生从结构角度(即离域π键)分析缺电子分子BX3(X = F、Cl、Br),本身没达到8电子构型,却为何可以稳定存在;进一步从结构角度(氢键协同效应)对比分析同样未达到8电子稳定构型的B(OH)3,并没有类似BX3的离域π键来稳定结构,如何解释其稳定性及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在讲授“碳族元素”一章时,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关于CCl4及SiCl4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及水解反应方程式,从而避免学生硬生生的去记忆一些反应方程式。
3 将无机化学前沿领域的研究适时适量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中
目前我校学生所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的《工科无机化学》,该教材里面明显缺少一些化学科研前沿研究领域的介绍。如果能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无机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这能让学生对化学的一些前沿研究领域有更为直接和感性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对无机化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子结构”一章时,介绍过去科学家都只能间接推断或猜测分子的结构,而最近在该领域中,美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首次借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以原子级的分辨率清楚看到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原子键的图像(图像中分子的原子键看起来与化学课本中的棒状图几乎一摸一样),让化学键首次肉眼可见。再如,在“晶体结构”一章时,当讲解到原子晶体金刚石结构时,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被评价为“稻草变黄金”的研究(即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等人利用CCl4和金属Na反应获得人造金刚石),当学生明白里面所涉及到的反应仅仅是简单的无机反应(CCl4+4Na=4NaCl+C金刚石),将更加激发他们的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以致用的想法。
4 将3D化学图形软件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
当前3D化学软件,如Gaussian、DS ViewPro、Chemoffice等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图形演示功能,将其运用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能够达到使浅尝者不觉深、深思者不嫌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子轨道理论”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周期的N2和O2外层分子轨道排布方式不一样,B2和O2为什么一样显顺磁性,通常只能生记硬背。而借助Gaussian软件及附属Gaussview可用来演示分子轨道实际填充情况,就使学生易于理解分子轨道理论。Gaussian软件还可以计算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等,通过比较同一周期或族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学习元素周期律。再如,当讲到“氧族元素”中H2O2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借助Chemoffice软件来分析查询H2O2的二面角及能量大小等参数,这样将有助学生更加深入学习到H2O2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参考文献】
[1]苏小云,臧祥生.工科无机化学[M].3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目标达成度 课程质量评价 物理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43-03
国外课程评价的发展时间根据评价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三个时代[1]。第一个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基本特征是从朴素的追求公正走向追求客观和科学,评价方法从最初的经验考试发展为教育测验运动。第二个时代是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是现代课程评价从产生到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评价方法以带有明显数量化与科学化倾向的实证主义方法为主。第三个时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至今,期间出现了一批以批判传统课程评价,重建课程评价理论为标志的课程评价模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主义评价方法与人文化评价方法。这些方法更多地考虑人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和对话交流等,其最高要求是评价的有效性。量化分析与质性评价的融合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课程质量评价的主流[2~6]。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在评价过程中有机地把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相结合,构建理想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评价的范围看[2,7~12],有学者认为应包括课程计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也有人认为,课程评价范围应该既包括纵的环节(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教材、硬件设施等)又包括横的环节(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素质的评价以及师生互动评价等),应该面面俱到;总体来说学者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在课程评价的实际研究和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两种相互补充、相互矛盾的观点。一方面,需要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但是操作起来其工作量非常大;另一方面,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抓住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工作量比较小,但是相对而言可能会忽略另外一些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因素。如果是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从外部发起对部分课程某一个阶段的教学效果的系统性评价,前者效果可能会比较好;但是如果是任课教师进行常态化自我课程质量评价,可能后者的课程性更好。
在量化分析方法中,目标达成度分析法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13~15],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学者们建立了各种目标达成度分析法。作为对目前国内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工作的一部分,本文着眼于本校2013学年秋季学期《物理化学》课程设计了两份目标达成度分析表,并根据学生期末试卷中的表现对笔试部分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针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教学质量将另文进行分析。期望通过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指标体系的建设和评价实施,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考察,以此评价和调整指标体系的导向绩效。
1 目标达成度分析表设计
本学期本校《物理化学》课程共开设了三个班,其课程学时数、教学大纲和任课教师均完全相同。班级(A)作为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的试点班级,卷面考试占学期成绩的50%,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成绩占30%,课内实验占20%;班级(B)和(C)根据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卷面考试占学期成绩的70,课内实验占20%,论文占10%。A班和另外两个班级的卷面考试分开进行,两套试题的难度相差不大。
根据笔者所在教研室教师的讨论,在进行目标达成度分析之前,我们对课程授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在期末考试卷设计完毕后对试题进行了梳理,之后设计了表格1,并在期末考试卷阅卷完成后对试卷成绩进行了统计。
表1中,“知识点对应的题目”中,点号前表示大题序号,点号后表示小题序号。如果同一道题目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将会根据该题目中各知识的考查权重进行分值分配。表中是非题和选择题列标题为“5”的列中的单元格内容表示回答正确同学的百分比,列标题为“1”的列中的单元格内容表示回答错误同学的百分比。如果是计算题,则根据表2情况进行统计。
根据表2,如果总分为20分的题目中有30%的同学得到13~16分,那么该题目对应的列标题为“4”的单元格内容应该为0.30。
分别用“5、4、3、2”和“1”表示每道题目获得对应分值的学生比例,“分值”表示该题目的满分,则:平均值=“5”×1ד分值”+“4”×0.8ד分值”+“3”×0.6ד分值”+“2”×0.4ד分值”+“1”×0.2ד分值”
从公式可以看出,平均值实际上表示的是全班同学在该知识点上得到的平均分。
2 统计数据分析
2.1 按章节分析
为方便比较,我们把三个班级每一章内容的总分和平均分的得分比(平均分×100/总分)统计在表3中。由于B班和C班学期考核模式和试卷完全一致,而且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平时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找老师问题目情况以及专业性质都比较相近,因此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统计。A班有效试卷61份,B&C班有效试卷54份。
从表3可以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1)虽然三个班级的课程学时数、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和课堂授课模式完全相同,但是A班的“得分比”大幅低于另外两个班级。
经过对平时教学记录的比较分析发现,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本因素可能有两个方面。
①A班学生的培养计划中,物理化学课程是必修课,部分同学尤其是化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从学期开始就表现出部分排斥感。而B&C班的学生是选修课,对本课程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要一些。②考试成绩后,有部分学生反映,“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的试行,使得一部分同学以为这部分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完全由任课教师随意给分,应该很容易拿分。所以,没有给予卷面考试足够的重视。
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A班学生在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找老师问习题等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应该说,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卷面成绩反映出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也反馈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像“物理化学”这种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非常重要。
(2)实验内容方面的表现都不够理想。
由于要充分考虑两套试卷难度的平衡问题,本次试卷难度客观上说并不大。因此,B&C班的学生在理论课内容方面都得到了80%以上的成绩,但是实验内容方面的得分比仅为41.50%,而A班的得分比仅为20.82%。
学生对理论课和实验课重视程度的严重极化对其化学课程的学习显然是非常不利的。这样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引导。
(3)理论课内容方面,三个班级的同学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的顺序不太一致。
①本课程中,表面物理化学的讲授安排在在学期最后阶段进行。授课内容比其他各章实用性都强,抽象性相对较弱。表3数据也显示,三个班级的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中得分都是最高的。相似的还有电化学。②热化学和相平衡方面,A班同学相对来说对后者掌握得更好,而B&C班对前者掌握得更好。从难度上讲,热化学部分的知识相对来说更为抽象,而且安排在学期开始进行授课,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掌握。而相平衡对A班所在专业来说应用性比较强,加上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的实施,A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2.2 题型分析
本次卷面考试,判断题和选择题总和为50分,其余为计算题。在试卷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知识点,学生对计算题的答题情况比判断题和选择题总体略差。尤其是热化学部分,不少同学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清楚,但是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表4的分析数据显示,无论对哪个班来说,是非题和选择题的得分比例都远高于计算题。
这个结果可能与本课程的性质和任课教师的引导有关。
(1)物理化学课程基本概念比较多,计算比较抽象。对基本概念的熟练掌握是计算题目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二者兼顾。不少同学反映,尽管平时演算过不少题目,但是考试的时候脑子里一大堆的公式,仍然不太容易顺利完成。(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概念介绍比较多,例题演算比较少。授课过程中,希望学生在课后进行计算题的自主演算,但是不少学生的课后努力并不是很理想。
3 结语
通过对本学期物理化学课程三个班级的卷面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1)使用目标达成度作为任课教师常态化课程质量自我评价的指标,其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能够较好反映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况和授课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不足,能够帮助任课教师不断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更正。(2)目标达成度分析的统计工作量也并不是很大。本文所涉工作量中,在教研室教师讨论的基础上,设计本课程本学期目标达成度分析表约1人・小时,学生试卷答题数据统计约4人・小时,数据分析约4人・小时。也就是说,方案成熟的条件下,1个教师两个工作日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两套试卷,115份试卷)。(3)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卷面考试、实验教学和计算题演算方面的比重调整需要谨慎面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亟需任课教师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5-23.
[2]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Norman E.Gronlund.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4th edition)[Z].Macmillan Publishing INC,1981.
[4] 杨晓萍,柴赛飞.质性评定方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4(4):87-90.
[5] 董奇.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Gredler,M.E. Implications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for Program Evaluation[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5(21):431-437.
[7] 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7.
[8] 廖萍.高校课程评价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83-85.
[9] 王惠.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81-83.
[10] 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1] 王根顺,郝路军.高校课程评价元评价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4:9-12.
[12] 和学新.课程评价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26-29.
[13] 刘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48-56.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有限的上课时间的矛盾
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提出基本目的有三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这三点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所以上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一学期34学时的授课时间。而强化汉语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多读优秀作品并通过思考将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人文修养和人格素质,这很难实现。于是很多教师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学,通过阅读文章给学生划分段落,分析内容,给学生标准答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学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方法比较古板单一、墨守成规,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如今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块屏幕,满屏的文字,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给学生灌输,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那怎样来克服大学语文课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弱点?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语文课确实需要借助文本带动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参与讲解引导、启发。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一旦有效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就能吸纳更多新的教学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往往如高中课本一样,由多篇经典文章组成,而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强。但是大学语文如果为求深度、新颖性,选择“不重复”,那么就只能查漏补缺,大量的名作都得删掉,那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大学语文的优势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学学语文前,已经接受了12年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课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经过了高中的强化训练。大学语文主要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形成一定的有品位、开放性的艺术判断能力,对具体作品提倡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以此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学语文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就应当和高中教学不同,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教学授课时应该牢记这一点。那大学语文课应该把学生从高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一种理念:语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二)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般只有2个学分,一学期34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从提高语文技能到素质等多重教学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无论是语文技能的提高还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抑或是人文素养的熏陶,都不应该只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母语能力的掌握与学习应该持续在人生的整个阶段。但就当前情况看差强人意,汉字不会写,语言表达有问题等现象在大学生中还存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应只限于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简单学习,而应扩展到为学生提高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甚至是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奠定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把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重点。授课教师应该依托课本中的作品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将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完整话、系统化,还需要启发学生关注作品表现出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层面上的意蕴,启发思路,使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后,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觉学习、自我充实,逐步达到“学到老”的要求。大学语文课还需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课外时间的应用。在大学中,课外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补充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语文授课学时很有限,仅仅依靠课内时间无法寄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课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辅佐大学语文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三、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一)大学语文教学平台的优势
大学语文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内涵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数字化,实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和沟通方式,从而形成语文资源丰富的软环境。好的教学平台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大量弱点。首先,解决教学课时少与授课结构、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通常大学语文课程设置34个学时,在紧张的课内时间将大学语文丰富的内容讲授完并启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把讲授内容压缩再压缩。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次,解决大学语文课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弱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设计与开发阅读、写作等语言实践技能相关的子模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解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与开发高效、易用、扩展性强的多媒体大学语文资源库,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更广阔的知识。第四,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平台设置了互动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匿名提建议,问问题,求帮助,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公共课中师生交流的不顺畅问题。如果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构建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使师生的教与学环节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学生的作业、习作、老师的感言和论文,还是师生的讨论、问难和争鸣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使现阶段单一的学习过程变为多元的互动形式。
(二)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的构想
一、魅力化学课堂的涵义和特征
魅力课堂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科魅力、教学艺术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饶有兴趣且高效地学习对其一生发展有益的技能和方法,真正实现“全人”的发展。而魅力化学课堂则要求我们化学教师不能过高地估计化学学科的价值,更不能把学科价值仅定位在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全人的发展上,真正实现化学学科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实践上的作用。
魅力化学课堂应具备如下特征:(1)确保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2)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3)能通过教师个人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和化学学科的魅力,采用学生能易于理解的方式,凸显化学学科的价值,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甚至掌握对一生发展有益的技能和方法;(4)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民主,对学生始终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激励作用,能通过科学的评价,让学生能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难,努力地学好化学学科知识;(5)整体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应是连续的、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的教学,每一节课的程序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能能过化学实验、情境创设、科学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学生的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打造魅力化学课堂的举措
1.创设和谐氛围,确保高效学习
课堂上,教师要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能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局面,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同盟”,甚至可以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及生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而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将变得更加重要。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我们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教学内容的准备要精益求精
化学教师要精心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教学参考书、教材,抓住《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每周一次或两次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找好找准每一节课的切入点,把握每一节化学课教学的重难点,设置好课题引入和教学情景,发挥化学史料的作用,发挥教师的语言或实验等特长,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化学课,发挥好化学学科的魅力,精心打造魅力化学课堂。既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教会学生科学方法,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3.课堂讲解要做到精要、精到
课前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要反复地洗课,确保言简意赅;课堂讲解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确保课堂上能高效地讲解清楚关键的知识要点,确保学生听懂问题本质、知识精髓及精华之处,确保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为创造魅力课堂,我们要努力要做到“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盲点,讲清知识体系,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既讲清内涵,又要拓展好外延。当然讲解时也有策略,我们教师不能包办太多,要有尺度,讲解要启迪学生思维,又要确保学生经过思考能得出结论;既保证课堂的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又保证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听课习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精选例题,精编习题
精选例题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考的需要例题的选择要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重视覆盖全面、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更能突出化学思想和方法。(1)选题要新颖,可对高考题或模拟题根据需要来改编,这样更具针对性;(2)选题应遵循难度由低到高的原则,尽量让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的起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3)“重结果,更重过程”是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选题应体现过程性,能让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4)选题要紧扣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自觉联系知识,举一反三;(5)选题要善于创新,抓住基础知识不放,不断转变问题情景,推动学生积极思维;(6)选题要与时俱进,比如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已基本替代了无机框图题。总之,为了充分发挥习题在学生学习效益提高中的作用,教师要跳入题海,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精,少中求优。
关键词:流行文化;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点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大众文化的不同形态,包括流行服饰、流行音乐、流行文学等,进一步通过表面形态认识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能让学生理解每一种流行的文化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时代的印记,能够用各种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在大众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使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基础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一种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予以尝试,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自学起来比较困难,这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大众文化课在这方面则具有很大的优势。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通俗,贴近生活,涉及日常吃穿住行所流行的各种元素,如流行服饰等。青年学生追逐和热爱的时尚潮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这些内容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可以说,学生是带着较高的热情来上这门课的。如果发现上课只是教师枯燥的讲授,将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打击。在流行和时尚方面,学生通过媒体接触和了解的很多,很有可能比教师积累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入。例如,当下大热的明星、时下流行的发型服饰等,很多学生把课余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流行时尚上,聊起来也是如数家珍,因此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愿意将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与同学分享,无须费力调动就能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因此,出于大众文化课程本身内容的亲近性,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开展方式
参与式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察、辩论、小讲座、练习、座谈、访谈等。在大众文化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灵活使用不同的方法。从整个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先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学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所得进行展示和讨论,辅以教师的点评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点评是点睛之笔,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文化表象提升到理论内涵。
1.课程知识以小组课后学习为主
大众文化的课程知识内容大多浅显易懂,是学生课余喜爱的,如各种文化形式及其流行演变,这些学生自学起来没有太大难度,学生感兴趣。部分较难的内容,如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辨析,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这些内容可以侧重于教师的讲授,或教师在课堂上讨论时引导学生思考。
2.课堂以学生展示和讨论为主
课程知识在学生课外自学之后,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将小组对某部分内容的学习成果和理解进行展示,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这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督促和检查,一方面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课堂由讨论引入做基础,以免出现讨论难以打开的局面。
3.教师点评是关键
学生虽然在流行文化现象和事件上的积累会相当丰富,甚至比教师还要在行,但毕竟年轻,对文化的理解还比较浅显,甚至出现盲目追星等极端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尤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层次思考这些文化流行背后的社会和时代的印记,透过现象分析其流行的原因。例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流行服饰奉行节俭主义,这和当时二战期间物资缺乏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只关注于服饰的样式,对社会和文化背景不作了解。这方面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流行背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莫林虎,等.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现有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计在国际化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
如前所述,大学公共英语的课程设计对组织大学英语教学和指导教学实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程设计的现状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尽管整体上都遵照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采取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估和综合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7),但在实践中,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却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这也是引起学生对课程安排不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束定芳2004)。
综观我国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往往使用同一套教材,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都由全国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衡量,课堂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以考试为导向,表现在:教学重点落在语言知识讲解和针对各类考试的练习与分析上,忽视了当前社会对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需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各类考试的命题类型展开,学生无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各项语言技能;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的活动被禁锢于单调、重复的语言练习,无法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英语只被视为单纯的语言工具,其思想性和启发性完全被忽略,这样一来,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国际化素质的作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国际化素质中的作用,必须在课程设计阶段就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国际化素质培养”来展开各项教学环节。
以国际化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成功、有效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是应该是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性质和过程有着全面认识、熟知社会对于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充分了解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就学习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做出清晰、明确的决定。针对当今社会对具备国际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也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就体现“培养国际化素质”的理念,为在其后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培养大学生国际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学生需求分析两方面。社会需求主要指整个社会环境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学生需求则包括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目的和期望等。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势必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这是社会的需求。要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素质,首先需要在课程开始和过程中对大学生本身的需求进行分析:他们是否具备国际化素质,是否有培养国际化素质的期望,自身的国际化素质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明确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2.目标确定通过对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分析,结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教学目标的阐释,可以确定,以国际化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其总体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即让他们具备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思维、知识和能力。在思维方面,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借助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了解各国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加深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学会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在英语知识方面,大学生通过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应该具备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基础,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应用技能,特别是听说和书面实用表达技能;在能力方面,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学生应培养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国际化情景下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国际化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学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要具备国际化素质,就必须在意识、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综合发展,因此在目标定位上,也要做到全面兼顾。
3.内容选择在以培养大学生国际化素质为目标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充分体现出并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在选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材的时候,要选取既注意语言技能的训练又重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应反映出国际化的趋势,题材要广泛,信息要丰富,尤其侧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并能够给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掌握将来所需的技能,并培养个人在各方面的素质。此外,教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应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对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分析,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4.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课程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国际化素质培养”的设计和构想要依赖于实施才能得以实现。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取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特别是电脑、多媒体、网络等,培养学生接受与应用先进科技的意识和能力;采取提问、启发、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创新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个人所必须具备的。
5.教学评估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在评估环节就需要改革“重知识,轻能力”的“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形式,而应该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的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更加自觉、有效地开展英语学习,通过英语学习培养自己的国际化素质。
结语
关键词: 文化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 作用
一、前言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当前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公共英语教育作为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人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的公共英语教育已开展了许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毋庸置疑,现在的公共英语教育往往仅仅强调对语言本身词汇、语法等的教育,而忽视对其文化内涵的阐释,这从我国高校设置的各种级别的语言水平考试可以反映出来,教师和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与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初衷是相悖的。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单词、记语法,而缺少对语言的应用,使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未能发挥真正的语言教学的功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认为,通过增设文化研究课程对弥补高校公共英语文化内涵教学不足有很好的作用,文化研究课还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发挥其语言优势,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历史发展
以下对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历史作一回顾,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从1978年开设以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根据发展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起步和摸索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式都仍未确定,在教学要求上,只要在一小时内教1500个字符即可。
第二阶段从1987年至2000年,在这一阶段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并由教育部制定出了各类教学大纲,还提出了使用统一的教材,实施统一考试和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进行分级教学。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2003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教学要求,包括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另外还对高校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听力的测试,适当加大了主观题的比例,题型和计分方式也作了变化。同时在教学上,进一步延伸了纵向和横向上的分级教学,教材也日益向现代化教学手段靠拢。
第四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和考试测试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调整,强调对语言的应用,相应的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之所以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而高校公共英语作为所有大学生在校的必修科目,因此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而且高校公共英语一般要学习两年时间,学习的时间也比其它科目长。
第二,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外语使用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外语素质能否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非常重要。
(二)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现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高校公共英语具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培养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并且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已统一,在教学手段上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在教学的模式上注意使用建构主义和交际教学法等现代教学理论。
2.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高校公共英语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上,把时间过多地用于训练学生在词汇、语法、翻译、阅读、听力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英语的文化意识方面的教育则较为欠缺,这就导致我国大学生在社会上与国际友人交流时不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及各种礼仪习惯,尽管可以用英语交流,但并没有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功能,没有达到使用英语交流的目的。因此,对高校公共英语教育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是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英美国家的文化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宗教、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把这些知识融入到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中,其目标是通过英语的语言教学把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等整合起来使用,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2)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在一些方面已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目前还无法取消考试作为检测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各种教育中仍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也同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许多大学评判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并且许多学院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学生获取学士学位、发放奖学金的指标之一,因此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另外,从高考进入高校的高校新生延续着高中的“应试”学习方法,他们并不了解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真正的学习目标,对高校英语学习的任务没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仍把高考要求的语法、词汇等作为高校英语学习的重点,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学习英语的最高目标,忽略了英语是我们用来交流的手段和工具。此外,社会和高校举办的各种四六级等英语培训班也使学生感觉到通过这些考试、取得证书的重要性。在各大企业的招聘广告中,通过四六级考试也成为了能否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敲门砖,这更加导致学生误解了大学公共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忽视了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对英语中的文化功能更加忽略。
(3)师资配备的问题
目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且总体质量不高,教师往往也采用一种应试型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学评价体制的原因,教师所教授的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比率成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教师不得不更加注重对一些语法、词汇等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本身也并不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自己的文化素质差。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对掌握各种专业素质且精通英语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不少用人单位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实际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企业与外国的商贸谈判、社交礼仪活动的增多,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英语使用能力,而且需要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礼仪,在社交活动中注意符合对方的文化习惯。2001年教育部还提出了双语教学,要求10%的课程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对于高校英语的位置、在学生的英语培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三、如何开展文化研究课程
(一)增加设置文化研究课程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育在课程上存在许多局限性,未能充分发挥语言教育的功能,把教学的重点依然放在培养学生在词汇、语法、翻译、阅读、听力等方面的能力,忽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研究的教育,导致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仅仅注重对词汇的记忆、对语法的理解,把英语的学习变成死记硬背。因此,笔者建议在保留原先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开设西方文化研究课程,同时要求在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文化因素的教学,相应减少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的关注,加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中,增加西方文化研究课程,必须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建设一支既有英语教学素养又兼备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高校要定期对教师展开西方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多输送各种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实地考察西方的文化背景。同时高校还要鼓励教师自学研究西方文化,做到博学通才,以适应西方文化研究课程的开展。
(三)进一步深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做好在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中的西方文化教育,各大高校也必须在公共英语教育的目标、教学理念、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文化研究学习资料和资源,例如:增加图书馆内西方文化的资料,或开展一些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与学校的留学生建立友谊,开展实际的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使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我国高校要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在保留原来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西方文化研究课程,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因素。同时注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鼓励其进修和自学西方文化,并进一步改革英语教学的理念,提供更多的学生与西方文化接触的机会,为我国社会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俊杰.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思考.考试周刊,2007,(5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免修免考;案例教学;分类教学与分类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0-2482-03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with Diversification Methods
ZHOU Yu-ping, WU Li-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was studied from mult ways, such as screening tests to the new students, implementation of exemption, non-examination system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sides, to make full use of cases teaching and teach much more knowledge effectively in the limited period of tim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fully, Classified teachingand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 mode were adopted and special attention to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materials used, teachers employment ect. should be payed.
Key words: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implementation of exemption, and non-examination; case teaching; classified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大学本、专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属通识教育类课程。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飞快,中学《信息技术》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变化。针对这一实情,如何搞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因材施教,为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各大学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教师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全国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不断改革,从课程体系结构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百谈不厌的、既“古老”又有新意的话题。这样说是因为这门课程本身一直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内容一直在不断更新,所以会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出,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笔者在经历了多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基础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做好筛选,提高效率
据调查,近几年的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所学内容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程,但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掌握仅限皮毛;也有少部分学生学过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而且掌握得很好,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再来重学。据此情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继续开设,但开设方案需加以调整。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仍以办公软件为主,各大学的招生量有增无减,计算机公共课师资缺乏的现象较严重,有的学校师生比竟达1∶528,为节约办学成本,节省教学资源,免修、免考方案是一个行之有效有方法。
1.1 免修、免考方案
为不使已在中学期间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在上了大学后重复中学所学内容而浪费时间,特实施免修、免考方案,要求如下。
由学生本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入学初期提出申请,申请情况有两种:
1.1.1 免修且免考
免修且免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该申请的同学,经同意后,要参加“筛选”考试,考核通过者,可免修该课程,同时在期末时免考该课程,成绩以“筛选”考试结果记载。
1.1.2 免修但不免考
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不免考。提出该申请的同学经学生所在院、系同意后,可不修此课,直接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如实记载。
提出“免修且免考”的同学,若未通过“免修考试”,亦可提出免修申请,经同意后可免修但不能免考。该种情况适合那种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
未提出以上两种情况申请的学生,正常修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执行该方案后,通过了“筛考”的同学或提出免修的同学,可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花在课堂上听已经会了的内容。
2 恰当用案例,省时又省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1]。各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近年均在削减,依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学时也不同,一般在36~72之间。专科类院校比本科的学时略多些。学时削减,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因为学生的程度不同,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虽接触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学过,而且对于非重点类的大学来说,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不够强的。为照顾大多数学生,所以计算机的通识知识还需系统介绍。计算机不断向前发展,相应的知识点也在日益膨胀,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不可避免;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的招生人数只见增多,不见减少,教师的定编又有限制,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时也是极为慎重,这又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老师们只好绞尽脑汁想办法,即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案例教学便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
苗玉宁(1967―),女,山西临县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伦理、高等教育管理。
摘 要:按照大力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在深入分析文化传承创新现实困惑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策略与行动科学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2-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整体部署。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作为一个既是有深厚文化底蕴、承担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又是在传承基础上吸纳全球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如何将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作为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的新课题,并在与相关策略和行动的科学对接上具体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现实困惑:消除文化传承
与创新之间的鸿沟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基于空间与时间的动态结构。
就空间而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大学文化传承,应以传播基于本民族精神的文化和知识财富为内容,潜藏着民族传统和历史演替的“与时俱进”内涵。如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大学教育应将“八德”作为文化传承的核心知识点,转换成“学会做人”的具体行动;将《易经》中“不易、变易、简易”的思辨模式,转换成“学会思维”的具体行动;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彰显中华文明的“器”群,转换成“学会学习”的具体行动。中华传统文化对强化杨叔子先生提出的实现大学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功能有重要意义。
就时间而言,鉴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昔日的文化传承,曾盲目排斥西方资本主义发轫、发展时期的西方文化和科技革命的成果,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潮流,究其根本原因是不能“与时俱进”地系统吸收诸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的人文创新精神,不能适时将文化作为一种潜性动力,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致。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育对基于不同文化成果吸收的传承。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大学社会功能认识差异所产生的具体行动上。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当属1088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而我国官办最早的大学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与波罗尼亚大学800多年的时间差距,形成了基于历史沉积的,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认知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总量与质量的差距。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建立缩小差距实现相对赶超的体制和机制。
但是,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和相对赶超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基于历史的现实困惑:一是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私塾教化与科举制度,已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如曾将西方文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创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称之为异端学说,这在一定意义上隔裂了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是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曾将诸多被称之为“华夏之根”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打入冷宫,隔裂了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链式传承与创新。如俞吾金在《文化传承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中指出,“有人主张把所有的线装书扔进厕所里,也有人主张把汉字拉丁化”。中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口号,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灭顶之灾,而且封杀了建国17年来基于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创新成果,导致出现难以“与世俱进”的局面。这与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上世纪掀起的“八十年代‘孙子’热”,“九十年代‘三国’火”和“21世纪‘易经’兴”,融东西方文化一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趋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如何建立融家族荣誉感与民族自尊心于一体,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激发大学生融家族与民族荣誉感于一体的自我、自主学习精神,如何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建立不同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文化融合机制,用填平鸿沟的主动性,消除现实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科学制度提供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正是在文化创新发展制度的建设上,优化了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这对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提供了机遇。不仅会使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走出旧体制僵化的羁绊,而且会从体制与机制的结合上,快速消除大学发展中现存的研究开发急功近利、教学内容形式趋同、师生之间伦理淡薄,教学管理衙门作风和行政管理的官本位。
二、 战略视阈:构建文化传承
与创新的价值体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中国高校发展中一道艰深难解的命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则要构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观,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将构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要以“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为依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追求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效率和收益为目的,确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走向,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互动促进机制,在用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引领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与策略的科学对接变成具体行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价值体系构建首先要在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上具体化。这对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效率会产生潜在的促进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一种看不见的隐性“力量”,对人才成长产生的显性促进作用,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文化力的价值内涵。
价值体系构建要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文化力予以重视。纵观我国宋朝文化与技术成果和西方文艺复兴与科技革命同步发展的史例,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都需要基于文化传承创新的激荡和引领。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大学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场所,也是运用作为文化力组成的教育力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实施文化力、教育力与科技力集成策略,运用潜移默化的、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力,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成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复兴中华的人才。
大学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收益最终要体现在合格人才的培养上。科学人才的培养,无疑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也要有宽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修养。近年来,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正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刻的改革,但是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将《论语》、《弟子规》等古文在大学生中单纯诵读的“知识教育”,而是要体现在可持续地而不是一次性地建设有独特品位、高雅格调、厚重氛围校园文化系统的行动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场”作为策略,使文化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看不见的“影响力”,成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环境建设中的“软实力”。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事事、处处影响一所大学全体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要通过深度挖掘基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行动准则,用集“家族、校族、省族和民族”利益于一体、荣誉至上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行为规范,激发大学师生共同自主、自觉、自省的学习动力,以此消除以单纯知识拓展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构建东、西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的“文化场”和“文化智慧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导向具体化,用可持续优化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策略行动:实现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科学对接
文化既是以本民族的固有形式而实现的传承,又是以多民族的借鉴融合而实现的创新。总书记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一大贡献。为此,要通过战略、策略与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变成每一所大学的具体行动。
第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职能纳入教育和文化发展规划修订的内容予以重视,实现国家规划与省(市)规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教育与文化发展年度计划,实现规划与年度计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每所大学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实现国家宏观规划、省(市)中观规划与大学微观规划的科学对接,实现规划、计划和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职能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决策的议事日程。只有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认识转换成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才能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落在实处,才能用文化促进力优化大学发展环境,才能激发师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树立正确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变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人才的具体行动。
第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核心知识点链接的研究,开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手段与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传承内容、传承模式、传承机制的基础上,向传承全过程赋予新内涵。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知识接口,优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环境、模式与渠道。在处理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关系的基础上,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于一体,将传承、吸收、引领和创新科学对接的成果,用于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教学收益的全过程。当前,要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认识,在消除重“理”轻“文”上有规划、有办法、有行动。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的工具,纳入理工类大学教学的知识体系。要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广泛传承,作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要素,尽可能多地发现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对接的案例,创新二者结合的新理论,将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共进的基础上。
第三,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见成效。就一所大学文化的内部机制创新来说,一要建立健全基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平衡的民主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学术权力效用有效发挥为重点,可持续地优化大学学术自由的环境;二要向师德建设注入新内容,建立教师知识与技能持续更新的激励机制,用校长、院长可持续学习新知识、践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行动,激励教师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用教师可持续学习新文化、新知识、新技能的行动,激发学生“以学为本”的职业操守,将校风、学风的改善建立在团队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全员科学对接,影响学生求学态度和为民族振兴发奋向上、为民族争光的精神。
第四,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环境。要深入研究制约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一要制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办法和奖励办法;二要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劣纳入大学评估与评价。按照分级分类指标,对做出突出成绩者,无论是民办大学还是公办大学,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要在加强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对在实施文化传承创新中走出新路子、迈出新步子、做出新贡献的院校,要通过设立“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奖励制度予以表彰鼓励。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985”、“211”大学的“专利”,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对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要制定相关条款加大对量大面广的弱势大学的支持,鼓励这些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做出新成绩,从而在更广范围内,将总书记提出的“大学文化传承”战略落在实处。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Tactics and Specific Measures
MIAO Yuning, WANG Fenghua, ZHANG Xiaoxue
(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