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业财一体化信息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业财一体化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风险一般控制

一、医药商业企业采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原因

自1999年以来,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不断出台,医药商业企业兼并重组现象不断出现。为了生存和发展,医药商业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建设,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内部控制,是医药商业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医药商业企业采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对商品周转整个流程进行实时控制。下面我主要介绍财务、会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风险控制。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简介

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计管理活动,由人、计算机软硬件(含程序和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3个元素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分类,会计信息系统分为三个阶段:企业会计电算化阶段;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集团财务集成化管理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处于第二阶段,即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企业基于网路平台,实现对财务会计信息处理和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主要指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信息进行协同处理和监控的过程。财务业务一体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和供应链管理信息以及生产信息的同步处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的合一。在完成采购、出入库、销售等业务的同时,生成相关的财务信息,为信息需求者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供应链和生产方面的各类信息。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核算与管理模式基于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成,以此为基础,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并采用财务方法对业务过程进行事中控制。这种核算与管理模式将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合为一体,极大丰富了财务分析信息。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1、消除了信息孤岛。财务业务一体化有效的消除了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集成,避免多次重复录入。

2、提高了信息系统的集成性。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出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流程重新构造基于计算机平台的信息系统处理过程,实现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

3、为管理提供了基础。财务业务一体化为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信息的实时传递,也使有效的事中控制、事前计划成为可能,会计信息处理的范围得以扩展和延伸,使会计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4、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后,企业在业务处理的同时,完成了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一致性。

5、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利用上更关注使用者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查询工具允许用户实时访问等,使用户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6、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后,企业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控制而且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行为。

四、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风险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原来需要人工完成的业务处理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防范手工环境下的风险,但同时又使企业面临与手工环境不同的新风险。

1、信息系统固有的脆弱性和缺陷。信息系统的组件在设计、制造和组装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可能留下各种隐患。如网路传输介质、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以及不同信息子系统的接口等,这些都可能使会计信息系统产生风险。

2、舞弊产生的风险。针对系统硬件、软件及数据的有意破坏,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等都会对会计信息系统带来风险。

3、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问题带来的风险。在信息系统中,密码一旦被他人掌握或一人掌握多个级别操作员的密码,权限就会失控,从而造成损失。职责分离失效,如业务员可能一人身兼多个职能,极易出现问题。

五、会计信息系统风险一般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一般控制主要包括组织控制、操作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资源控制、数据资源控制和档案控制。

1、合理划分岗位职责,加强组织控制。在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应把职责分工同组织控制相结合,考虑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岗位的相互牵制,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首先是企业财会电算化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职责分离。其次是企业财务、业务部门内部职责分离,包括出纳和记账审核不是同一个人,凭证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业务部门业务授权、执行、记录等岗位的分离。

2、日常操作控制。第一,系统使用管理措施。其一,立经常性检查和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的规定,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维修情况。其二,除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及经过批准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进入机房,机房禁止吸烟等。其三,建立设备、材料及外来磁盘和光盘进入机房的管理要求,尤其是外来磁盘。为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应禁止来历和情况不明的磁盘进入机房。其四,建立严格的硬件管理制度和损害补救措施,如双机热备份可以在一台计算机(服务器)失效时,由备用计算机接替工作。其五,硬件管理应分清责任,各自管理和使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硬件设备,不得越权使用。禁止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系统,以免不当的操作损坏硬件设备。其六,加密机内运行的会计软件,防止软件被他人有意无意篡改、更换或破坏。第二,操作规程管理措施。其一,每个操作人员只能拥有其分工范围内的操作权限,口令是操作人员身份的标识,每个操作人员必须设置自己的口令,操作人员负责对口令经常更换并对他人保密。其二,信息系统主管无权调阅操作人员自设的口令密码。其三,有关人员应有必要的权限分割,如业务系统操作人员不能兼任出纳,系统维护员不能处理系统日常的任何业务。其四,规定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权限。其五,规范每个岗位的操作流程。其六,定期调换不同的操作岗位。第三,会计业务处理控制。其一,在生成记账凭证前的原始单据经过审批,数据录入人员只能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差错,应退回原始单据编制者修改。其二,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未经核对不能登记机内账簿。其三,按照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的分工建立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制度,如数据录入员与机内凭证的审核员必须由两人分别担任,不能相互替代等。其四,除系统维护员维护软件外,任何人员不能直接打开库文件增加、删除和修改数据。

3、硬件和软件控制。其一,硬件方面控制。硬件环境控制:硬件设备易受环境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为硬件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环境,包括电源、温度、湿度、静电、尘土、电磁干扰和辐射等。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硬件购置方面控制:企业应配置性能比较好的品牌机,配置UPS不间断电源,保证数据库服务器不会因临时断电而丢失数据。采用协议和网络安全策略:网络系统中的协议和网络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网络上信息传输安全的基础。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设置防火墙,使用入侵检测软件,及时查杀病毒,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即为了防止黑客对计算机的攻击,一些会计软件用户必须携带证实身份的验证器(如智能卡、磁卡和安全密码发生器)。在验证用户的身份之后,才允许用户进入用户端,然后用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相互验证;安全认证机制,即通过认证的方式确定双方身份。其二,软件方面控制。选择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正版软件,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软件,对整个系统所用到的所有软件都进行登记,给予妥善、安全的保管,并建立可靠的备份机制。

4、数据资源控制。数据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们都以记录的形式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因此数据资源控制的重点是数据库的管理控制。其一,访问控制:通过密码和身份鉴别限制数据库访问人员,仅限于经过授权的用户访问。磁盘不随意摆放,使用后要加锁保护。其二,建立数据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按需要转储。

5、会计档案管理。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后,会计信息在打印成账簿的同时,需导出数据保存在磁性介质或光介质中,存放地点应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远离磁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双备份,防止会计档案丢失。企业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任命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完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档案保管设施等。为了确保数据和信息安全、完整,便于调用、更新和检查,应当对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标识,妥善存档。

六、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是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实施的控制,其内容与业务处理有关,取决于业务处理的需要。应用控制分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输入、处理、输出控制是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内在联系的三个环节。一个环节上的控制会涉及另外两个环节,所以要从整体考虑,从三个环节具体控制手段入手,防止舞弊产生。

七、提高员工素质,搞好内部控制

人是所有内部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内部控制措施靠人来制定,靠人来实施。内部控制过程许多情况下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工作的检查过程,因此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使控制措施科学有效、好理解、易操作。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健康的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行为,鼓励员工的敬业精神,提升员工的士气。企业员工的觉悟、能力、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是保证内控效果的决定因素。

在会计信息化加速实现的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该时刻注意知识的更新,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会记账、算账,还要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技术,熟悉财务软件知识,将自己的会计角色从核算角度转化为支持企业战略实现的角度。会计人员还需要学会财务建模,通过各种决策模型,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王海林、吴沁红、杜长任: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唐华:论医药商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新手段――财务业务“一体化”[D].2003.

[3] 坍檀:会计信息化,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J].会计学习,2009(7).

第2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所谓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以实现会计电算化,并大力倡导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与决策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方式与各项功能,进而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形式成为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水平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拓宽财务管理的空间,加快财务管理的时效,提升财务管理的成效,这就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变得更加紧迫。

1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管理层人员的认识不够到位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十分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重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地推进。但是,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由于安于现状,极为缺乏创新,觉得实现了电算化就达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而对于现代化信息管理还缺乏了解,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2  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极为匮乏

企业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生产经营专家与研发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等。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许多企业中既懂得财务又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却十分缺乏。在大量国有企业或私营家族企业中,财务人员要么学历不高,要么水平较低,更加缺乏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其财务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迫切需求。为此,企业迫切需要兼具财务管理能力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3  财务管理软件开发滞后

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就一定要开发出紧密结合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软件。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十分缺乏自行开发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技术人才与技术能力,尤其是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技术开发能力。因此,怎样加强我国软件业的合作,从而集中开发出适合于我国企业使用的统一财务软件,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2.1 提升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为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极力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企业管理层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片面认识所造成的,因此,广大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务必对会计信息化有准确的理解与充分的重视,从而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

2.2  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到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是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然后运用先进技术,最终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这种模式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懂得财务,而且还要懂得业务。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这不仅要求其改变日常的工作方式,而且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这些新要求就决定了企业在设置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期就应当建立起员工培训制度,并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软件培训之中,并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从而提高财务人员和其他员工的业务素质,以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学好与用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自觉意识。当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并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

2.3  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是否具有安全性,在系统建设和运行等不同的阶段,分别要依据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规划作出全面调查研究,并对实施方案开展充分验证,对咨询意见作出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论证,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状况,在合适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方式,做到循序渐进地改善,保障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完整与安全,并确保财务管理业务的不间断与相关数据的高度安全。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之中,企业还必须建立起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策略,建立起操作系统安全机制,运用安全方式以连接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划分出管理的权限,实施身份认证,建设数据库系统、健全数据存放安全机制、完善网络备份机制。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要做到同步规划和同步建设,并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明确对病毒与黑客的防范性措施,以保障财务管理业务的不间断及财务信息的高度安全。

2.4  实现软件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紧密结合

因为使用了统一软件,所以如果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了统一管理,那么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提升各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始终离不开其所应用的企业,或者说,软件技术发展的根子就在于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始终是软件业发展的方向。所以,软件企业必须主动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依据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与更新软件技术。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切实解决传统财务管理中大量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同时也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全面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研究,从而建立起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以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从而为企业出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从曙.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会计之友,2007(10).

第3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保定市 中小企业 创新人才 京津冀一体化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规划”。“九五”期间,河北省提出“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带动战略”,但是基本上只停留在提出概念层面,在具体建立合作的方式等方面并没有实际进展。2005年6月,在国家人事部主持下,京津冀三地的人事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在人才交流服务、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紧缺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该协议标志着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正式拉开序幕,为今后京津冀的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保障。

二、研究意义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及七大要求,着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经济总市场约40%的比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人力资源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核心所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作为紧邻京津的腹地保定却成为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保定市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问题。因此,根据新背景调整保定市中小企业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保定市的经济实力,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三、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保定市中小企业人才工作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与京、津呈三足鼎立,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受京津的辐射作用强,然而与京津两市相比,保定市中小企业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中小企业相关制度和人才环境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创新缺乏支持,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得其内部良好的人才环境尚未形成。与其它企业相比,保定市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制度的力度不够,并且人才的具体制度缺乏协调和配套,制约了各类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发展。

人力资源平均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保定市中小企业没有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的作用,导致其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不够,从而使得保定市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平均素质与京津相比较低。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偏低,使得其人才配置不尽合理。再加上其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物质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工作效率低,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利用率不高的普遍现象。

四、保定市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工作的途径

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杠杆,而人才问题的关键是机制问题。只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因此,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对加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企业应加强人才引进并完善企业人才培训流程,及时评价培训效果并进行反馈。在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应充分肯定人才的作用,将人才放在促进企业稳定运行及迅速壮大的首要战略因素,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引进人才只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一部分,企业还应将培训切实落实到企业运转流程的一部分,以提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平均水平。

第4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通信行业 业财融合 措施探讨

电信行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在经历产业改革与重组后,形成了三大运营商全业务经营增长管理格局,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加剧。面对不断增长的通信用户,一定时期内通信业务额却出现明显下滑迹象,企业盈利空间无形缩小,企业竞争压力加剧。与此同时,语音、数据、宽带等通信基础业务同质化及互联网业务的拓展延伸,使得我国通信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与经营压力。当前通信运营商一方面着手成立处理不同增值业务的子公司,借助产品差异化管理与服务增加企业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借助业财融合一体化战略,整体提升企业运行能力。通信运营商实施的一体化管理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理想预期,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还有较大的延伸改进空间。

一、业财融合概念分析

简单定义,业财融合是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简称,其实质是企业市场经营线与行政综合线之间的协同与贯通,企业前台业务管理与后台财务管理存在分离现象,业务管理更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外部行政管理、证券市场的财务报表管理。基于会计角度的分析,业财融合属于管理会计的分类,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各方面的参考与分析。

二、业财融合措施分析

(一)注重异构数据库的建构及数据资源的共享、财务凭证自动生成

建立包含数据采集及财务凭证有效对接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管理、资金有效分析及通信项目开发等业务单据到财务核算凭证数据的自动生成与备份。首要的是做好业务数据的有效采集与整理,根据业务逻辑对财务凭证模板进行定义,借助凭证模板实现业务数据到财务凭证的自动转化,在传输方式的选择上选择中间库传输方式,具体实现步骤如下:一方面进行业务系统级财务系统单位的有效对接,将业务系统、分承包商及供应商作为主体对应对象,建立清晰独立的对照表,并通过集团公司机关、项目分部进行有效映射。另一方面是积极实现架构与会计实体的对接,对于业务系统中的标准单位数据传输到中间库,完成系统数据的提取,形成清晰的对照关系。最后一方面是积极做好个人往来的有效对接,借助财务系统的个人往来主体对应,建立对照表,借助集团公司机关及项目分部进行有效映射。

(二)建立总收入与总成本的预计收入信息化模型

借助企业自身的丰富资源、充分挖掘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信息及市场条件的对应分析,制定完善的战略控制成本及企业目标成本,将完善的标准提供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帮助其统计分析项目分部完成的项目预计收入与实际支出成本,并基于此做好实施项目战略成本控制,做好通信工程新兴项目的全程风险分析及动态监控,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通信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数学模型对应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各个成本相关的系统数据的有效对接,借以实现业务施工项目的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自动生成及各项利润的经营分析。其中通信项目的预计总收入根据原合同清单及当季累计变更的业务数据进行自动生成,对于已发生的成本根据截止到当季各成本业务数据进行自动生成,其中预计发生剩余成本根据实际的总收入预计工作量进度管理模块进行累计计算出通信工程量所剩余的工作量。在预计总收入及总成本的管理信息模型过程中,明确管理各模块的主线是主合同清单。

三、通信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条件分析

当前,通信运营商多年的业务积累与新形势下网络与财务的应用建设是实现通信行业业财融合的有利条件,当前通信运营商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与网络双重支撑体系,涉及到通信客户、通信产品、合作渠道、合作战略伙伴及市场营销、网络与实体销售、通信服务、通信运营与维护等多个方面,多个主体。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通信运营商积极投入新型的电子化渠道,综合多种电子服务手段,注重通信行业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致力于通信运营商向电子商务的转变。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对市场投资建设、市场经营运行、网络运营与管理及相关的行政综合活动管理,实施涵盖了人力、财力及物资、工程成本预算及报账管理、财务会计等多项内容,多个方面的财务控制。通信运营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延伸到各个子公司及对应的分支管理机构,加强对整个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借助流程的自动化与高标准化,一方面提升通信企业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规避通信企业财务风险,为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通信行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其迅猛发展的态势预示着通信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客观冲击,通信行业如何实现更好发展成为下一步思索的问题,针对通信行业涉及面广,项目繁多的既定事实,保证资金安全,做好财务管理尤其重要,业财融合为通信企业的资金管理与业务掌控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尝试多种途径实现业财融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为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亚民.论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0:6

[2]刘媛,刘桢.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7-8

第5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技术;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力水平,为各行各业及企业经营发展带去了极大便利,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工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基本都采用了信息技术,降低了工作强度及压力,但是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

1目前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1应用现状

电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始于20世纪,经过几十年发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已经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财务分析转变,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就目前来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全面采用信息技术,从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到核算,再到财务处理等,信息技术渗透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1]。下面着重阐述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一个是缴费一体化,另一个是会计工作流程。第一,缴费一体化及缴费系统与中间媒介对接。缴费方式以现金为主,以第三方缴费平台为辅,如微信缴费,基本实现缴费一体化和现代化。在银行卡缴费条件下,用户可以预存资金,系统自动扣除用户相应的花费。若存款不足,用户会接收到企业发送的信息,避免发生无法用电的情况。在一体化缴费模式下,缴费系统与中间媒介对接中的信息处理一直是财务信息处理中的难点,至今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信息对接与处理系统。第二,会计工作流程。针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及相关处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精细化的处理流程框架,用计算机取代人工核算、检验、审核等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同时,还能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精度。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及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将计算机、财务管理及前端部门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显著提高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日常工作成效。

1.2主要问题

1.2.1缺少高端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是一项综合性高、复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高端技术人才,否则难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3]。电力企业内部有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生产人才、业务人才,但都是专业人才,缺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电力企业对此类型的依赖性较大,而本身恰好缺少这样的人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影响较大。

1.2.2未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

部分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深,认为电子工具只是手工方式的替代品,对信息资源开发不力,过于看重电子工具管理流程,对财务信息评价不够重视,不能从财务信息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财务信息评价与工作绩效考核相分离,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自身的积极价值。

1.2.3财务部门与前端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处理难度大

目前,电力企业大力推行业财融合,前端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数据融合现象越来越多,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虽然建立了前端部门与财务管控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但是工作规程不够细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工作水平提升。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根据当前业财融合需要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细化前端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处理流程,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改进措施

2.1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由于电力企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依赖性较大,为满足人才需求,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是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对员工进行财务知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使用等方面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此外,财务人员选聘上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考核,提高计算机方面的要求。通过岗位培训和人员选拔两个方面的工作,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优化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为电力企业高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有力支持,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作用。

2.2创新财务管理

为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电力企业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应当将信息化管理融入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强化财务管理各项功能,创新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通过财务管理平台和风险监控来实行财务工作,不仅能防范财务风险,封堵资金流失等缺陷,还能实现信息共享,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针对庞大的数据量展开会计工作创新,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会计人员要把工作重心从会计核算上转移到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服务这方面上来,提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能力。同时,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全面预算软件,为转向管理会计提供硬件基础。

2.3加快财务管控与前端部门一体化建设

财务管控与业务前端一体化建设是现场财务管理与前端业务数据融合与管理的关键,为推进业财融合,必须建立财务管控与前端部门一体化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每一部分的流程都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为建立这样的一体化流程,基于计算机的“共享”功能进行流程设计,建立业财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提高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效果,促进财务管理集约化、信息化发展。通过一体化流程,不仅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还能实现数据共享。

3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如今,电力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日常经营不可避免的面临风险。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体现在财务信息真实性,还表现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不对称,使经营决策有一定风险。电力企业要规避这种风险,要顺应时展需要,做好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方面的工作,降低经营风险。所以对电力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降低资金流失风险,促进财务管理创新,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对电力企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系列问题,要及时进行创新,有针对性地改进财务管理,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杨.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2).

[2]曹宇红.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25).

[3]胡秋红,强.ERP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S1).

第6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省厅决定举办两期全省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班,目的是培训金财工程大平台相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推进我省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对财政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信息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推行管理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金财工程及大平台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建设和推行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财政工作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和制度革新;不但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更是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财政,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基础保障。

推进金财工程及大平台建设,对于提升财政部门的理财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深认识和理解:一方面,财政改革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当前,财政改革正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纵深方向发展,必须提高财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省实施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工资直发等一系列财政改革,都是依托信息化管理来实施的。离开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些改革都将无法实现预定目标。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推进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在财政改革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信息化技术不仅改变了财政传统手工作业模式,同时还可以将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应用到财政改革的各个方面。比如,目前财政信息化管理正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向财政监督发展,由一般性支出管理向专项支出管理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信息化手段开始逐步应用于我省国库资金动态监管、资产清查、债务系统管理、会计行业管理、扶贫资金管理、地方金融管理、农民直补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监管等,都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为深入推进我省财政改革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各级财政部门务必要提高对财政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财政财政信息化建设作为自身建设和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当前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我省是全国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试点省份之一。近年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为全国提供了重要经验。总的来看,我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系统逐步健全,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财政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我省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一是系统的整合度不高,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数据不共享、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二是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不高,离实现管理方式转变、业务流程再造以及提供辅助决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是与财政业务管理相比,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比较滞后。这三个问题都是带有普遍性的。此外,还存在个别地方财政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以及基层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维护体系不健全和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务必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这次省厅组织大平台的培训和实施,是在一个高层次、高水平基础上开展的,与初期信息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前,推进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全省市县全面推广大平台系统。全面推广实施大平台系统,是今明两年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在今年年底前,我们将分两个批次全面完成21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的大平台上线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成扩权县和重灾县的大平台上线工作,并力争在明年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上大平台的目标。这不仅是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统一要求,也是各地加强自身建设,上水平、上台阶的要求。

二是加快开发建设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省厅按照“个人办公、信息共享、专供数据”的指导思想,正在开发建设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开发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主要功能涵盖了公文处理、政务管理、会议管理、信息处理、数据查询和全省财政系统沟通等,还包括建设全省视频会议系统。在省厅运行正常的基础上,力争在年底前推广到各市县财政部门。

三是加强全省财政信息网络安全工作。针对目前广泛关注的的信息安全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财政信息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设全省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系统;完善全省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启动数据级灾难备份设计规划等。

三、对全省推广实施大平台建设的几点要求

金财工程及大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财政工作方方面面,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目标。

一是要强化大平台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我省的大平台系统是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标准来开发的,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现着公开透明、依法理财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因此,在大平台的实施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不能随意改动大平台的基础结构和基本流程。同时,在全省统一的版本、数据库结构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增减一些岗位或改变部分流程。但总的原则是,全省大平台必须坚持统一和流程规范。

二是要为大平台上线创造必要条件。大平台上线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综合系统,对人员的素质、基础环境、设施设备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此,希望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各业务部门在业务流程确认中的协调和配合,并在资金、人员力量上给予充分保障,为大平台上线和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是要做好大平台实施的培训工作。这次省厅举办的培训班,重点是对21个市(州)财政部门开展培训,安排了少数几个县(市、区)参加。培训班结束后,大家还要承担两项工作任务:第一,各市、州财政局要在7月底前制定好本级上大平台的实施方案,报经省厅批复后,年底前实现上线。第二,尽快组织开展所属县(市、区)的培训工作,省厅将给予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帮助。

第7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 问题 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时期,医院属于独立经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下,医院经营理念和内部结构不断变化。立足于医院整体情况,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和对外形象。怎样使得医院在目前新形势下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采取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医院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具体方案,增强医院竞争实力,构建一个集成化程度高的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支撑作用。

一、医院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重做账,轻管理

传统医院财务管理过于注重“财务”,而忽视“管理”,强调时候会计核算作用,忽略事前预算导向与事中成本控制,过程监督不到位。预算执行仅仅停留于书面形式;核算成本不到位、不及时,医院运行成本日益增长。同时,预算管理同成本控制脱节,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视角单一,信息孤立

医院传统财务管理中,业务与财务互相独立,会计处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各环节数据并未进行统一整合,PACS、HIS等信息系统虽然广泛应用于医院运营中,然而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情况直接制约了医院的运行效率。

(三)只重规模效益,缺乏精细管理

随着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规模效率迅速增长,然而与之相配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却比较少。当前,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方式粗放,对物、财、人的管理并不符合“精细化”管理标准,再加上信息化水平有限,成为了医院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医院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指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医院业务与财务的总体管理质量,科学合理配置、运用、管理医院所有的有限资源,使得医院获得最大化运营效益,最终形成财务一体化管理体系。

现如今,纵观我国各大医院,很多医院均引进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但是只有单一的业务才使用了这一系统,只提高了这一业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其他医院管理业务依然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中,因此因此无法适应迅速、杂乱、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别说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了。所以,医院必须建立全覆盖的信息系统,财务进行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效率,更提高经营效益。

三、财务一体化的运用

为了实现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本文作者指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信息化建设与需求分析

首先,需要分析医院的管理基础是否协调稳定,例如工程流程是否通顺,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合理,职工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要是基础不稳定,便需要牢固管理的基础。其次,需要认真分析医院财务管理的缺陷,仔细查找问题,才能明白财务管理一体化需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再次,需要按照工作程序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最新管理理念,将其列为医院财务管理流程的参照标准。最后,重点分析医院管理一体化出现的问题及风险。

(二)信息化实施与组织架构

各大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医院建设的重点工作,为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医院领导层的大力支持是这一管理模式有效应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医院领导的指引下,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一笔优化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在工作计划开展过程中,需要需要医院最高层决策人员的授权,赋予这一工作计划开展的全部职工的调配权利,对医院各项事务流程和管理方式进行全面了解。此外,从医院有关部门中选择参与财务一体化管理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熟知该部门全部工作;具有较好的协调和交流能力;拥有改革与创新的勇气。

(三)利用效果评价优化管理模式

实施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后,必须对应用效果进行全面检验,认真总结分析经验教育。基于当前具体应用情况得知,以医疗管理实务为重点的财务一体化管理方式,具有集成信息、过程与功能的作用,使用同一建账、集中管理数据、同一设置科目、远程动态查账等手段,为医院实现一体化财务管理奠定基础,财务管理涉及了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促使财务同医院相关业务相协调,获取动态化、实时化的管理信息,从而迎合了医院改革发展的管理需求。

随着医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财务管理在医院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得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对医院的影响较为深刻。因此,实现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医院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理论指导、足够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与医院领导层对该模式的重视程度是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关键点,只有建立与不断深化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使其在医院稳定、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从而构建数字化、信息化医院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明,宋雄,王冬,郑开源,徐卫国.多维会计理论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医院,2015,05(01):410―412

第8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奖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一直以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府及公共事业的管理进步为已任,积极投身于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帮助客户实现管理成功。用友政务软件致力于用信息化推动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进步,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提高了财政业务和技术的一体化水平,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数据综合利用,推动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简称“用友政务”)由用友软件集团和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共同设立,是面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赢利组织的全方位业务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用友政务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计算机系统集成二级资质、CMMI成熟度3级等资质。用友政务拥有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用友政务管理软件平台(用友G-MAP)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用友政务一直以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府及公共事业的管理进步为已任,积极投身于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

用友政务的核心业务是公共部门资源管理软件(GRP),包括公共财政管理软件、政府部门综合计划财务管理软件、社保基金管理软件、税务管理软件、非赢利组织管理软件、IT咨询服务、应用集成服务等业务,是中国电子政务百强企业,中国知名的公共财政管理软件提供商、中国知名的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计划财务管理软件提供商。

用友政务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信息技术专家和行业应用专家,具备丰富的大型信息化项目经验、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公司研发力量雄厚、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经验丰富,成就一大批国内一流信息化标杆项目。公司服务机构遍布全国,拥有中国最大的专业电子政务业务营销和服务网络,贴身为客户提供服务。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曾在2000年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理念GRP,并且是财政部指定的惟一一家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开发商。经过多年发展,用友政务已成为中国政务应用软件领域的领导厂商。

用友政务公司财政管理软件是建立在当前先进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理论基础上,以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始终站立在中国财政管理信息化的前沿,用友政务公司凭借整体的财政信息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成熟的财政管理软件,以及在财政信息化方面的卓越实力和成功实施经验,使得全国有超过90%的中央部委、70%以上行政事业单位都在使用用友政务综合计划财务软件,60%以上的财政部门使用用友政务财政管理软件,用友政务还是“金保工程”多项子系统指定开发服务商。

第9篇:业财一体化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贸易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

一、推进贸易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业财融合主要是指业务活动和财务的有机结合,作为一项全面的整体管理组合,其能够实现贸易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且帮助企业进行相关业务的执行,加强部门之间对财务政策的执行,改变传统运营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带来的隐患。业财融合能够实现对相关业务部门的财务政策给予严肃性的认识。通过交流与合作,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并且能够将财务的视角延伸到相关业务,实现有效的执行力,最终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特别是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能够帮助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业务完善,加强财政预算功能,保证相关财务活动顺利进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全面推进,能够充分的利用财务职业敏感性,帮助贸易企业实现充分的贸易效益,逐渐地平衡相关利益水平,实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完美结合,最终达到整体的利益。

二、贸易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建立

世界贸易不断的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给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因此,贸易企业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管理理念的改变,实施全面的业财一体化管理理念,将这种理念全面的深入到各个部门的管理中,并且开始逐步的推广和得到普遍的认同。特别是业财融合,能够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完美结合,实现资金、信息、物流的集中化管理,改变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减少财务漏洞的存在性。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实施,能够将资源有效的进行集中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业财融合能够改变传统信息滞后的现象,充分结合信息时代技术的优势,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各部门的有机融合。在建立相关预算模式的基础上,将相关预算模式以会计核算为基础,通过财务的基础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同时不断适应时展的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坚持以预算和资金为核心,正确运用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集中化管理,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实现企业业务和财务融合,最终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水平。

三、贸易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比较淡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贸易企业的相关业务压力较大,企业往往拘泥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思想认识上还没有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在管理过程中完全忽视预算管理的能力,造成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以及一些企业发展所要承担的相关负担。贸易企业需要做好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工作,逐步转变贸易过程中与实际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状态,实施全面的业财一体化预算管理模式。

(二)贸易企业业财一体化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预算管理体系中,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无法顺利的实施,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及相关制度的制约。相关制度以及执行力的缺失,严重导致预算管理体系难以实行,制度的不健全阻碍着企业的前进和发展。例如,业财一体化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相关业绩的评价形式往往出于表面,很多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难以形成有效的机制。没有面向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能力的转变,导致贸易企业难以适应时展的趋势,建立全面的预算模式。

(三)预算管理内容不够细化,管控能力下降

贸易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贸易往来的频繁性,使得其贸易管理内容不够细化,相关贸易核算体系不够完善。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编制,管理上没有使预算管理达到一定的精细化程度,没有按照原有的项目预算进行,缺乏统一的资源计划实施系统,很多预算管理内容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综合的计划和预算管理,使得各个环节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最终难以充分的发挥出预算的资源配置作用,确保企业指标准确有效的完成。

(四)企业业财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狭窄

贸易企业在需求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市场分析,预算模型的建立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相关业务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全面预算,具体项目贸易管理上没有进行全盘预算,缺乏对各方面进行切入实际的资源管理。例如,在资金的管控上,没有把关资金的利用率,关注市场的行情,进行全面的预算资金管理,难以提高经营业绩,实现最大的利益水平。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往往信息比较滞后,信息难以集中管控,核算和相关处理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在预算的过程中,难以把握相关预算系统,不能够进行合理准确的预算,难以实现相关流程的规范化。对相关信息活动的记录,没有实现比较分析和实时动态管理。

四、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认识,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进一步刺激和引导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改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促进相关预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运用现代化的预算管理模式,避免预期目标的不合理性。因此,企业可以在考核机制的建立基础上,充分利用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全面激励和刺激相关员工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关系统项目的实施,以及评价管理的实施。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管理。帮助企业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实现统筹安排和综合计划管理,实现相关资源的协调推进和资源互补。

(二)细化预算内容,确立预算编制标准体系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加强相关业绩考核体系的完善,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全面的预算分析,统一下达相关财务预算指标。坚持以全面预算为主线进行全过程的管控,加强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预算的资源配置作用。企业要根据相关成本现状进行全面的标准化管理,建立标准成本内容,制定相关业务内容指标。再结合相关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预算和验证,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成本项目内容,从而从宏观上确立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构建较为准确的预算标准体系。

(三)加强和提高企业业财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关因素的测量,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客户需求预测模型,不断从业务手段以及相关项目内容上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从全面的角度进行切入,实现资源和利益的最大化。将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根据相关业务部门的经营业绩进行价值利益的获取,通过业财融合能够实现相关业务和财务的有机结合,使得信息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扩展。

(四)建立实施统一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制定相关资源计划,加强预算集中管控、核算处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特别是在对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相关预算审批手续,严格对相关财务业务部门进行动态监控和标准化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预算执行,可以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资源平台,进行相关内容的改进,切实维护预算刚性,努力实现持续改进。

五、结束语

总之,贸易企业只有推进全面的业财融合,才能实现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动态化的体系管理,实施全面的相关业务关联,进一步完善了贸易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大幅度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同时保证了企业内部相关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全面改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规模效益。业财融合不仅仅带来的是经济效益,更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刘雪松.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价值创造[J].中国总会计师,2014(1).

[2]段君亮.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转型升级[J].财经界(学术版),2015(4).

[3]宋吉峰,刘玉.加强内部控制构建业财融合新体系[J].CFOCOMMENTS,2014(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