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方法 本研究针对我院1984年3月到2004年2月手术室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减少了手术差错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杜绝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是实现人性化护理的前提。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问题 医疗事故 对策
【Abstract】Objective Tostudy the problems in nursing care of operating room and its precautionstrategies. Methodsdepth analysis was made insafely nursing care of operating room and precautionstrategies weredeveloped and implied in ourhospital.; Resultssurgical erro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duced and thesmooth progress of operation was ensured;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andsummary made in nursing care problem of operating room is very important in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malpractice,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chievinghumanistic nursing care.
【Key words】Nursing care of operating room Problems Medical malpractice Precautionstrategies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科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高难度手术的开展,手术室护理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现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到2004年2月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问题
1.1 术前核对物品 手术前器械打包不认真,没有严格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器械及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造成手术中途因材料、器械问题而被迫暂停,延长了手术时间,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了手术风险。
1.2 术前核对患者信息 手术术前没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以及药物过敏史等,造成接错患者、送错手术室的问题时有发生。忽视了患者过敏史,如用药不当引起药物过敏,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护送患者途中如护理不当,可造成各种管道脱落,甚至病人坠床[1]。
1.3 无菌观念 护理人员对无菌观念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控制手术室参观人员至手术间参观人员太多或有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手术器械消毒不达标,术前洗手不认真,术中手套破裂或手术衣污染不及时更换,污染器械再使用,造成伤口污染,引起医源性感染[2]。医疗垃圾未妥善处置,随意丢弃。
1.4 护理人员素质 某些护理人员素质偏低,对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及评估患者所需护理的能力方面欠缺,引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满。随着医疗水平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各种的新的手术方式和新的设备层出不穷,逐渐在手术室开展和使用,护理人员所学知识的局限性,无法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不能熟练掌握新设备的使用,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2 采取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责任心 手术室护士应具有自身特有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视病人的安危利益高于一切。手术室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尽量避免发生差错,术前器械打包时仔细检查每一件手术用物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认真地核对每一位患者信息,避免接错患者,用错药品[3]。
2.2 严格监督手术室无菌操作,管理好无菌物品 对于手术室的物品应每天核查,把握器械消毒关卡,杜绝使用过期物品及药品。对于感染性手术,术后器械应严格按传染手术处理,避免器械消毒不完全、污染器械再次使用。严格控制手术室的参观人员,避免医护人员在未戴口罩与帽子的情况下进入手术室。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手术水平和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各种新知识和新器械层出不穷,当前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新理论新知识、熟练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才能防止发生护理差错[4]。
2.4 合理编配人员,调动积极性 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编配,增加护理人员的投入,实行层级管理的护理方式,合理排班理排班,提高护理安全质量。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惩罚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失,应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配合,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各级人员能力有充分发挥和创造的机会,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针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手术室护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手术室的整体化护理同时也要注重护理人员的健康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减少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王霞,李爱群,孟慧.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防范[J].实用医药杂志,2003,20(12):959.
[2]杨婧,张莉,张金艳.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4(13):978-9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48―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文书属于护理文书的一部分,主要是指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所记录的符号、文字、图表等客观的临床资料的统称[1]。目前,我院已实行电子化病历,无纸化办公多年,现将我院手术室多年来在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的不足及比较好的对策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手术室的所有护理文书进行完全随机抽查,一共选择了1890份护理文书,对执行单、体温单、护理记录以及医嘱单等多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和综合分析。以探讨我院手术室的护理文书状况,存在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2 结果
在抽查的1890份手术室护理文书记录中,有135份护理文书记录存在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不足,不合格率为7.14%,在不合格的护理文书记录当中,其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护理记录单缺失,有76例,占有缺陷的护理文书数的56.30%;其次是体温单缺失,有38例,占有缺陷的护理文书数的28.15%;接着是医嘱执行单以及医嘱单缺失,有21例,占有缺陷的护理文书数的15.55%;通过将近一年的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缺陷率呈逐月递减趋势,这可能与医院及手术室加强了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有关。
3 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
3.1手术室护理文书中的医嘱单及医嘱执行单有存在不足的现象
在医嘱单及医嘱执行单方面,存在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执行后存在有执行者没有签名的现象,让人感觉不知道医嘱是执行了,还是没有执行。第二、存在有执行者签名字迹潦草的现象;第三、在进行皮试试验过程中,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做到谁执行谁签名的程序,以及存在有带教老师没有及时冠签的情况。
3.2手术室护理文书中的体温单存在有缺项的现象
在体温单方面,存在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术室护理人员未能如实记录患者的体温,如在手术结束时,由于医生将患者推出手术室,护士为了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记录完整而随意记录的现象;第二、在对患者的体温记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常有漏项、缺项、甚至住院号写错,以及字迹潦草等现象; 第三、在文书的填写项目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填写项目不全、记录不详细和准确的现象,如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呼吸与同一时间的护理记录的体温单不相符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手术室的护理记录与体温单中液体出入量数值不一致的现象。
3.3 手术室护理文书中的护理记录单存在有缺陷的问题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存在有缺陷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第一、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可能会引起质疑[2]。比如在手术室内危重病人抢救时,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可能因忽视当时记录,存在有抢救后补充记录的现象,导致补充的内容欠完整性,甚至存在有时间差异,颠倒前后的问题的现象。第二、在手术室的护理记录中,有时会发现一些主观臆断或模棱两可性的语气和词语,譬如病人无明显出血现象、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诉特殊不适情况、没有明显呼吸困难、以及引流量明显减少等非常不严谨的用词[3]。第三、存在有手术医生的记录与手术室的护理记录内容不相吻合的现象,譬如,手术护理记录与患者的手术时间不相符,患者的既往史记录不相符等,以及手术医生的体检记录与手术室的护士查体记录不相符等想到矛盾的现象。
4 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4.1 医疗机构应不断加强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的培训力度
医院护理部,以及手术室就不断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和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4]。定时定量组织专家对手术室护士长,以及手术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专业理论授课,手术室科主任就大力支持并要求科室每月强化学习,使全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量标准[5]。
4.2 加大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手术室应成立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由其他科室或者手术室内部的护理骨干作为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组长,组员大概有3-4名,按照要求,手术室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周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重点检查1-2次,并做好准确、客观、公正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在接到报告一周的时间内,护士长应在全科护士会上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4.3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的质量要求
手术室护理文书的规范严格书写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责任划分的重要凭证,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客观的反映指标,因此,为了更好的医务机构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在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在思想上重视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素青. 浅谈书写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 工企医刊, 2013,(03):286.
[2] 吴晓霞. 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 中国临床护理, 2013,(02):161-162.
[3] 王晓彩. 浅析提高护理文书管理质量对预防纠纷发生的思考[J]. 吉林医学, 2012,(32):7088-7089.
关键词: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医院感染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还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较多,切口暴露、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入侵等使手术患者潜在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1]。因此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分析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 进行有效的防范管理, 能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有手术间8间,其中层流无菌手术室5间,有菌间3间。手术室洗手间、储物间、待手术间、医疗废弃物处理及过道等整体布局完全依照相关标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共29人,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30.82±6.13)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7人,护士6人。
1.2方法
1.2.1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
1.2.1.1手术室被服及物品管理风险 交换车清洁消毒是易忽视的护理问题,未严格的清洁消毒的交换车及被服进出手术间是造成手术间污染的风险之一。由于本院施行统一高压消毒,手术包消毒后用推车集中送回手术室,未消毒的消毒车进入手术间可造成细菌入侵。手术过程中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及术前使用的药物带入手术室均易导致细菌污染。
1.2.1.2手术室人员管理风险 护士消毒隔离意识淡漠,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毒隔离不到位;手术室护士人员不足,巡回护士常在多个手术间流动巡回,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频繁进出手术间取物增加了细菌进入无菌间的机会,均为易忽视的消毒隔离护理风险[2];对观摩手术的人数控制不严,手术医师未按无菌操作规程洗手均可将致病微生物带入手术室,增加室内空气污染及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1.2.1.3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风险 一次性导管、手套、手术刀片等医疗废弃物、手术过程中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和污物处理未用专用医疗废物袋放置及未按规定进行终末处理,均是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3]。
1.2.2风险防范 我院根据手术室消毒隔离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于2014年在手术室开展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活动,并与2013年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
1.3.1切口感染情况 比较2013年(实施前)、2014年(实施后)两个年度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
1.3.2消毒隔离抽检结果及患者满意度 实施前后,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消毒隔离抽检得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切口感染情况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切口感染率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
2.2消毒隔离抽检结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消毒隔离抽检得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场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较多,除需完善消毒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的自觉性,还需提高护士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医务人员的手监测均符合卫生学标准。本研究中通过落实手术室消毒隔离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因素切口感染率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下降;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消毒隔离抽检得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和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说明加强风险防范措施能规避风险及降低风险系数, 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3.1手术室被服及物品管理防范对策 加强手术室交换车、消毒车的管理,消毒车进出手术室应严格消毒,严禁外用车推入手术间,病历夹、X 线、CT 片等影像学资料、术前用药等手术室外物品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带入手术室,减少污染的机会。
3.2手术室人员管理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其无菌意识,重视易忽视的护理风险教育,让手术室护士对清洁、消毒、灭菌、感染、洗手、隔离、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等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掌握常用消毒液浓度、配制方法、空气消毒机的使用参数等,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从各细节方面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5],提高手术室消毒隔离效果。手术医师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避免医务人员手被污染造成医院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要求更衣、更鞋。控制手术参观人数≤3人,不得随意在各手术室间走动,无关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避免频繁空气流动增加手术室空气污染机会。
3.3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及流程规范包装、集中放置、焚毁医疗废物,手术室中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应专门处理,对HBsAg 阳性和梅毒抗体阳性患者手术污物应重点进行终末处理[6],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素平,王珏芳,胡来凤. 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问题与防范对策[J].吉林医学, 2011,32(31):6747-6748.
[2]陈坚, 陈菊珍.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08):963-964.
[3]陈小娣,钱小毛,高建萍,等.手术室环境消毒质量现状及其监管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12):121-122.
[4]谢树梅,陈艳玲,徐干如.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96-397.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a)-0146-04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LUO Xianhui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6,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the clinical data of 4020 operations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time quantum, the 2000 operation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management group, the 2020 operations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nursing work quality score, risk event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the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of operation room air, body surfac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s hands, ultraviolet radiator, aseptic materials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ursing staff training, nursing safety,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umanistic care and nursing documents management score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surgical instruments no complete,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pollution, disinfection quality rate no qualified in operation room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can improv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level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decrease risk event rate, increas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Infection control; Influence
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机体创伤或者某些部位受到致病因子侵袭,形成应激性反应的过程[1-2]。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是手术过程中因相关术中操作、消毒措施不规范引起的[3-4]。手术室作为各类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其也是感染的易发地,手术相关器械、各类敷料、医护人员的手和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液等都可能成为造成感染的媒介。手术室相关的消毒工作和感染控制有着的密切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甚至和患者生命安全有着密切关系[5-6]。循证管理措施来源于循证医学,其主要参照循证医学内容,提出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问题,建立循证支持,实施循证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7-8]。本研究通过对遂宁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的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2012年5月~2014年5月进行的2000台手术作为常规管理组:男1200例,女800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0例,胸部手术20例,头部手术700例,四肢手术300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0例,大学及以上90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进行的2020台手术作为循证管理组:男1221例,女799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1例,胸部手术19例,头部手术698例,四肢手术302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3例,大学及以上917例。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常规管理组
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区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临床手术实践护理操作。
1.2.2 循证管理组
1.2.2.1 建立循证管理组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循证管理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包括骨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各1名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作为督导员,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组员,根据责任护士不同职责,分管手术室各个片区。
1.2.2.2 提出循证问题 根据手术室感染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感染控制工作要求、手术室相关消毒操作不规范、消毒操作制度贯彻不彻底、手术室污染区清洗不彻底、相关护理人员防护措施重视程度不够。
1.2.2.3 建立相关循证支持 首先是查询相关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的资料,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原因、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性手段、护理质量系统评价、先进的感染控制方法等。综合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手术室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最合理、最有效的证据,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循证管理措施。
1.2.2.4 循证管理措施的实施 ①培训:针对腹部手术、胸部手术、头部手术、四肢手术临床特点,给予手术室感染控制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室感染意识,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理念。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一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对于已经发生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②进行规范性的消毒操作制度:根据手术室相关的器械,采用正规化的消毒措施,按照规定按照消毒操作制度执行,不能漏项。③建立适当的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评价标准:每一次对手术室相关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由小组长进行器械污染物清除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手术室相关器械去污情况进行抽查,尽可能地完善去污监管制度。④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防护措施,注意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清理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流程的培训和患者防护措施的指导,严格的要求医护人员保证手卫生,各项手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改进:在实施循证管理措施后,手术感染控制质量进行追踪和评估,如果发现不足,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性的改进。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0],主要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 ?^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3 观察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情况。
1.3.4 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医护配合、护护配合、器械准备、操作技能、隐私保护、术后方式、术后宣教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每项评分范围是0~100分,通过加权处理,总分设定为100分,分数高于80分说明手术患者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Y果
2.1 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及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患者满意度(2000例,99%)高于常规管理组(1600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21,P < 0.05)。
3 讨论
循证医学模式可以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循证管理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广泛的应用,其服务的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过渡,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3-14]。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学中的重点问题[15-16]。有资料显示[17-18],手术室感染发生比例占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的30%。有效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措施的过程中,结合循证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将临床经验和感染控制理论紧密的结合,建立循证依据,创新循证管理措施,实现循证管理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9-20]。手术室感染控制作为院感的主要内容,加强手术室感染流程控制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感染控制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贴近临床实践,相关措施更加简便易行、有顺序[21-22]。
【关键词】切口感染;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院内
感染尤其是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影响手术的效果,重者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文献报道,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防止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2]。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减少了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
择2014年1~12月对本院普外科268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近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研究组中男71例,女63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4.72±9.43)岁;手术类型:颈部手术25例,腹部手术83例,组织外伤手术16例,其他类型手术10例;术前应用抗生素21例,未应用抗生素1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8例,女6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97±10.34)岁;手术类型:颈部手术27例,腹部手术84例,组织外伤手术15例,其他类型手术8例;术前应用抗生素25例,术前未应用抗生素109例。排除精神病患者和术前有感染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和术前抗生素应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室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符合原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即判定为切口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5.22%,研究组为0.7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普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发生率约为1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是术中和术后病原菌入侵切口,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内容包括:①做好消毒灭菌。②在每台手术前对手术器械和用品进行检查,检查手术无菌用品有无破损,手术前对参与人员洗手、皮肤消毒进行监督,对不规范的洗手和皮肤消毒方式进行提醒和纠正。③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对进入手术室的人数进行限制,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应更换清洁衣裤、鞋、帽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包住,口罩要覆盖整个口鼻部,术前手术室内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流动量,避免手术室环境的污染。④手术过程中管理。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分区合理,应有实际隔断,手术中的器械、敷料按有无污染严格区分,护士传递器械姿势正确,手术时不可从手术人员背后或头顶方向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应由器械护士从器械升降台侧面正面方向递给。手术人员面向无菌区,在规定区域内活动。同侧手术人员如需交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接触对方背部不洁区;减少空气污染:手术进行时不应开窗通风,尽量减少人员走动。⑤合理安排污染手术和清洁手术的次序[3]。⑥术中及时清除已经使用的无菌器械,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污物按要求放置于固定容器内待处理。⑦术后物品摆放整齐并详细清点,污物密封后转移至其他科室。通过成立监督小组、加强质量监控和定期开展学习等措施,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改善切口感染的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成立手术室护理管理监督小组,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和护士长担任专职监督员,手术室其他护理人员协助监督管理[4],监督小组监督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执行,对空气和使用物品随机采取样本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②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控,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采用岗位责任制,便于监督和管理。③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无菌操作意识,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和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中蕊 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左凯威.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245.
[2]胡承菊,张昌碧.手术室护理管理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河北医药,2013,14(9):456-458.
通过应用风险预警机制对术前、术中、术后三关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发现并提出避免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2010年6月~2011年11月依据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加强学习并实际应用风险预警机制,认识到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参与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科学的应用风险预警机制对术前、术中、术后三关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可以防范护理风险,并能真正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资料来源
我院为一家拥10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手术台15张。日均手术量20多例。年手术量约7000人次。由于手术逐年增多而复杂,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我院手术室建立了护理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手术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监控,强化防范意识,突出手术前预防,减少了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
风险预警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风险识别,手术室护理风险贯穿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发生在以下三关:术前准备关,护理风险存在于接运患者,卧床安全;术前查对,安置,器械物品准备及清点;术中配合,护理风险存在于使用各种仪器,如高频电刀、气压止血带及C型臂、显微镜等,用药输血,抢救配合及术中交接等重要环节;术后处理,护理风险存在于患者搬运,护送,器械物品及手术间的处理。
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风险:无菌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生命线,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将会导致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如打开无菌器械、敷料包时手臂横跨无菌区;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放置范围超出无菌区;手术医生出汗掉在无菌敷料上,器械台敷料被生理盐水浸湿更换不及时等。
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风险:①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要做到亲切和蔼、举止端庄,给患者以信任感,同时一定要注意交流时使用保护性语言,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根据手术单与相关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查对,按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及腕带标识将患者准确无误地接至手术间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核对一切手术信息。②术中配合:物品管理:凡进入体腔、深部组织的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都应严格遵守清点制度,防止遗留患者体内。器械护士应对器械物品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外来器械物品应严格执行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外来械必须在手术前经专人接收清点无误后进行登记,交由供应室清洗、检查、消毒灭菌并经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③抢救配合:手术中患者不可避免出现手术意外的风险,在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冷静密切配合术者,严格准时执行医嘱,执行三查七对原则。④术后处理: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应配合麻醉医师做好患者的搬运、护送,并回收器械物品,做好手术间污物的处理。
对潜在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通过既往手术中出现的老问题,评估未发现的手术风险问题。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组织进行安全形势分析和讨论,查找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手术多、夜班时间人员少的情况下易发生风险问题,加强手术合理搭配,避免发生潜在的风险问题。
效果和体会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事前预警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防范。用 “零缺陷”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用规章制度约束护理行为,以护理操作规范实施各项操作,用爱岗敬业教育增强护士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只有加强护理风险预警,才能防范护理风险,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得以持续改进,为手术患者可靠地手术环境。手术室护士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性,承担着职业上的巨大风险。要规避风险,需要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把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能力与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结合起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还必须提升护士的风险意识,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引导护士依法行事。必须强化质控管理,注意细节,彻查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隐患,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只有如此,手术室才能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保护患者的利益及自身的权益,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高效与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玉平,沈莉,王爱华,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9):57-58.
关键词:眼科手术;护理;教学
由于眼科手术室的工作性质特殊,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应该是一种科学的培训方法,然而目前新护士的培训多采取传统的跟班学习方法,属于经验式的带教,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的培养标准。为了把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提高到一个新台阶,我们对新护士采取循序渐进的系统培训,摆脱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模式,而转变为科学教学,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教学程序和规范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手术配合,提高手术质量。
1眼科手术室的教学特点
眼科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显微器械、仪器设备多且难以辨认。此外,仪器的使用多涉及到氮气、二氧化碳等特殊气体。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1],从而给手术室的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且眼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台数多,对护士的手术配合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
2培训模式的建立
2.1要求手术室的教学人员具有一定专业素质,不能随意安排任何一个护士进行带教工作的,眼科手术室的工作涉及眼科临床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各种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程序操作及新技术的开展等,因此要求教员的专业素质不断的提高,掌握如何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临床问题,从这些文献中找出与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密切相关的资料,作分析评价用。此外,还要求教员通过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实践不断的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计划的使教员在知识上不断充实自己,包括理论的钻研、技术完善、经验积累。
教员要根据新护士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态度上要对新护士表示充分的尊重、宽容和耐心,帮助她们从临床护理工作角色到手术室护士的角色转变,建立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2.2对于手术室新护士的要求:培养对象为新加入手术室的护士,要求均有眼科病房工作经验2~3年,掌握眼科的临床护理操作。
3培训模式的实施
3.1第一阶段 要求新护士先了解手术室的管理规范,层流手术室知识和特点,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工作职责,手术室文件书写要求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合格者才能学习眼科的基本专科操作、消毒供应工作流程,快速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要求新护士学会辨认各种消毒化学监测指示卡、各种敷料的名称和用途,各种手术器械包的内容,以及手术室物品的放置与管理,当新护士完全掌握以上这些规章制度、物品、器械的使用,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2第二阶段 介绍眼科常用的缝线种类,以及各种晶体、义眼座、张力环、青光眼减压阀的种类及性能,接着对手术室的各种显微设备进行介绍,让新护士了解到显微设备对眼科手术的重要性。继而开始接触眼睑手术、泪器手术、结膜、角膜手术和急诊手术,学会配置注射药物的浓度、剂量等,同时学习眼眶病手术的护理配合还要学习电凝、电刀的使用方法及操作程序,设备的保养维护及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重点强调标本的管理。
3.3第三阶段 主要是学习内眼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手术的护理配合,其中白内障手术配合要学会超声乳化机的使用、保养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视网膜手术就要掌握玻璃体切割机及冷冻机、激光机的全套操作程序及保养,同时还要学会内眼感染手术后的消毒隔离措施。有研究表明[2]:内眼术前准备既能减少术后术眼感染的机会,又要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舒适感,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系统的培训和临床实践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手术室专科护士》对护士的要求。
4结论
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工作除了对护士要求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应变能力强以外,还需要注意两大原则:①严格要求无菌技术。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的场所,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要求,如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手术术野准备、手术台器械、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工作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将对手术感染甚至成败都是一个重大挑战,为了杜绝每一个细节错误对手术感染的威胁,手术室的带教更是要深刻强调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同时做到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场所,对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容不得半点疏忽,手术室有一系列的专科查对制度,如:患者查对,必须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三方共同在场的审慎核查,特别是患者的眼别和手术名称,医嘱术前、术中用药的查对等,在教学工作中要把查对制度作为带教的重点,查对环节重点把关,坚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新护士对手术室的工作形成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决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护理学的发展,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势在必行,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检测效果。通过实践,对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以提高认识、促进学术科研水平与护理质量的提高。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提高了护士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眼科医生与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参加专业学习、参加科研、参与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艾滋病;自我防护;措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在极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属于一种恶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常见的传统途径有、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以及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手术室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职业性损伤发生几率,保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性,笔者结合大量医学文献与自己的医学知识,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自我防护意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临床资料
根据文献《广东医学》2007年6期,作者刘宁湘指出艾滋病并多发骨质破坏及病理性骨折,建议在有些情况下骨折病人有必要检测有无感染艾滋病。在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中,高琪指出,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在该文献中,艾滋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5.2±5.7)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2年之间不等。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疗后,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查、以及淋巴结活检、便检以及消化道X线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等以便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身体健康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乙肝、抗艾滋病抗体(AIDS)检测、丙肝以及梅毒等试验。由于患者常伴有骨折,文献建议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复位,采用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方式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2]。
2、防护措施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疏导和心理准备
艾滋病患者由于病情长久、久治不愈,不仅对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造成损害和影响,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艾滋病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而精神问题又加重艾滋病患者的病情,从而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修养,帮助艾滋病患者消除对手术治疗产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主治医生的相关治疗。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摆正心态,以积极的、良好的状态面对艾滋病患者,以诚恳、严谨的态度配合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步骤都进行护理操作,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与自己的皮肤黏膜发生接触;坚持无菌操作,降低因感染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现象出现。
2.1.2、手术人员准备
由于艾滋病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参加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对自身的着装进行整理,不得佩戴饰物和戒指;女性医护人员需要将长发束起;保持指甲的整洁性和长度的适宜性,避免由于手部佩戴的饰物或者指甲过长刮伤患者皮肤;同时,在上台前加穿防水隔离衣[3],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2.2、术中配合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巡回护士的配合,保证手术室环境的适宜性。手术治疗过程中,巡回护士绝对不能由于私人原因擅自离开手术室。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洗手护士的配合,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手术过程始终保持沉着、冷静、果断、及时地与巡回护士保持联系,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讨论
3.1、加强管理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艾滋病列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卡。要求在发现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后4h以内,医疗机构必须报告所在地的卫防疫部门。医院不仅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而且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4]。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是防治和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宣教力度,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手术环境,确保医疗安全。
3.2、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艾滋病护理和防预的相关知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识别和防范意识,在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各项规定,为患者提供全面、严谨的护理服务[5]。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地掌握手术治疗的防护措施,正确的对待艾滋病手术治疗。
4、总结
艾滋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所以预防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做好自身防护,使参与手术人员有充分的心理及个人防护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术后彻底全面的消毒灭菌制度,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6]。我认为,医护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及焦虑,建立完善的医院隔离防范制度,操作认真严谨,是完全可以避免艾滋病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我们要确实地知道手术患者是不是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 不能因为手术忙而疏忽,造成严重差错或事故。艾滋病给我们手术室防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上述防护措施还需要在以后我院实际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玉翠.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2(33):2723-2724.
[2] 高琪.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及防护措施[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08.372-373.
[3] 赵雅芳.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4):1527-1528.
[4] 罗春梅.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32):2673-267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纠纷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错误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延误手术时间给患者造成痛苦;重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加大职业风险。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及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等,对防止有关的护理缺陷的发生,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1 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常见原因
1.1接错患者: 患者入室前,麻醉师和护士执行病员查对制度不严,术前未做访视,医患、护患沟通不良,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状态未得到缓解,致使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易发生接错或错入手术间。
1.2 言语不当:手术室护士的语言、行为、举止不当造成患者对手术存在有恐惧、焦虑心理,若护士语言生硬,行动举止粗俗;或是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护士操作不规范,与其他人员窃窃私语,泄漏患者隐私。这样会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失去信任,加重恐惧焦虑的心理,严重的可致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意识不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若术后患者恢复不良,就容易引起纠纷。
1.3手术安置不当: 手术患者的肢体和躯干部骨突出处,若因放置不当,局部长期受压,易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两上肢过度向外伸展易致神经损伤,出现肢体瘫痪;头颈项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循环,重者心跳呼吸骤停。
1.4器械准备不完善: 手术器械包、布类包的准备,其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吸引器负压过低,自动撑开器螺帽滑丝等,均使手术难以顺利进行,进而风险系数加大,安全系数缩小。
1.5术前物品清点有误: 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在关闭体腔前后,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数量不符,或因操作不慎致缝针脱落,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使手术患者历经术中风险时间延长。
1.6手术仪器未处于功能状态: 术中所用仪器在用前未试机,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未得到肯定就盲目使用,其故障发生率增加。电刀负极板固定不牢,造成脱落和污染甚或患者皮肤灼伤。
1.7术中用药执行有误: 手术室麻醉药、急救药、常用药摆放无序,静脉麻醉药与输液药标志不清,紧急状态下执行口头医嘱后其用药安瓿保存不当或丢失。
1.8标本的保管:手术中取下的标本、活体组织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必须及时送到病理科做诊断,其结果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2 护理失误的原因分析
2.1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凝聚力:个别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爱耍小聪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处事不恭,工作中粗枝大叶,或护理人员间协作精神差,矛盾纷争出现人为的设置障碍。
2.2技术能力欠缺,缺乏执行力:年资低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新业务、新技术掌握不全面,如PICC置管不能;巡回护士对术中突发的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医生、麻醉师报告,导致错失抢救良机。年资高的护理人员不安于岗位工作,不善于总结观察,仪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
2.3身心疲惫,缺乏战斗力:手术连台,夜间急诊手术使护理人员总处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时最易出现失误。据报道:护理人员在大脑过度紧张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占10%,而大脑经过松弛后的清晰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下。护理人员的思维方法不当,容易丧失警惕性,思维惯性容易在不经意中发生低级失误。
2.4越职行为:是指超越本人职权范围而产生的行为。手术室应明确各班护士的岗位职责,护士应严格遵守,按职上岗,杜绝越职行为的产生。
2.5执行口头医嘱:输错血或用药错误,术中输血紧急、用量大,一些麻醉用药瞬间内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1)对口头医嘱,巡回护士应复述一遍,医生认可后方能执行;(2)用药前必须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3)体腔内用药须由器械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无误方可使用。台上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应做好标记,严防用错;(4)使用易过敏的药物,必须查看皮试结果;(5)局麻药加肾上腺素时,先查看病例,如血压过高,应请示手术医生;(6)输血前须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两人共同查对,无误后方可使用,严格执行输血制度。
3防范措施
手术室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求突出一个“严”字,做到一个“细”字,使工作流程化。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防范风险的措施,从而降低护理失误。
3.1接送病人制度:到病房接患者时,应持手术单核对病房、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询问是否禁食、大小便、是否用过术前药,清点所带物品,X线片等;患者接入手术室,送入安排好的手术间,巡回护士持手术单与患者、病历逐一核对一遍;麻醉前,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再次核对。
3.2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六查:病人进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手术开始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无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3.3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一起认真清点所有手术台上器械辅料,并准确记录,签名;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带入手术间,防止与台上混淆;术中台上增加或减少任何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记录;术中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随时查点器械、敷料,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结束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查对所有器械、敷料,确定无误方可缝合切口,如有疑问,术者必须认真检查刀口,必要时X线检查协助查找,并记录备案。
3.4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手术过程中,有时麻醉师会对巡回护士说:“你帮我看着病人,我出去一下。”如果护士答应了,潜在的医疗差错事故就有可能发生,若最后归结到事故的责任时,则是麻醉师离岗,护士越职干涉医疗。所以护士要做好护理本职工作,不能超越职责工作,避免好心办错事。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