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

第1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景观建设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对居住区环境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在丰富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避灾和保持坡地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

1、注重生态设计的原则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居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态学的发展,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运而生。所谓的生态设计就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遵循“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简单而言,它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尺度的场地进行规划设计,着重营造体现自然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景观的空间。居住区绿地设计就是要融入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一方面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2、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居住区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居民的户外活动逐渐丰富,对休闲、健身、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进行环境设计,体现空间的适用性和多样性,从而为住户提供多样化的室外休闲公共活动空间。

3、塑造场所精神的原则

场所精神从广义方面可理解为所在地方的地理、气候、风土等自然精神和它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狭义方面则是指景观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利用及表现。很多人在设计过程中将居住区绿地看作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物”来看待,设计的形式浮华空洞,没有气质。实际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设计只有充分尊重所在场地的内涵特质,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避免当前居住区设计中盲目地追求洋设计。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

1、合理的组织空间

充分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而用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2、合理的小品景观

合理的布置园林小品,以丰富小区绿地的内容,增加游憩趣味,使空间富于变化,起到点景的作用,也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观赏的场所。在居住环境中,小品不起主景作用,在景观构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它是完善居住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品造价低,见效快,对居住环境起到点缀、陪衬、填白等绿化景观的辅助作用。小品的设置宜精不宜粗,体量不宜大,要根据居住建筑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及爱好,空间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当地居民的民俗习惯,选用合适的材料。小品的形式与内容要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成为有机的整体。精致而小巧的花架、流动的喷泉、体现生活情趣的雕塑小品,能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文化主题。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园林小品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有深刻的内涵。只有表达一定意境和情趣的小品,才能具有感染力,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因此,园林小品的设计要巧于构思。

3、重视水景设计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的,因此,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居住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活水”。因此,在“水景”设计的同时,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采用自然水灌溉,形成水的生态良性循环和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同的水体环境,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鱼类等,让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因此,关注居住区绿地绿化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拘于前人的成见,不囿于已有的经验,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自然、亲切优美舒心的居住环境。

4、合理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不仅仅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营造视觉效果的景观,同时追求生态化与多样化,以植物学、环境学、生态学等为基础,根据生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使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环境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创造舒适、卫生、宁静的生态环境。

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在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存在竞争、共生、寄生、他感等关系,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考虑植物种间的关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以及群植、片植、孤植等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通过多样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结构达到植物群落的稳定,营造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同时,突出特色种植,采用主题园形式,形成主题化的绿色景观。

植物配置还要注重地域特色,考虑观赏性与乡土化的关系。以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绿地植物配置的主体,合理使用外来树种,点缀少量各类观赏性植物,通过常绿、落叶植物相结合,观花、观叶、观果、观干植物结合来形成多样性、艺术化的景观。

在植物品种的布局上,还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植物造景的前提下,适当的多运用松柏类植物、香料植物和香花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片或花,可分泌一些芳香类物质,不仅对空气中的细菌有杀伤作用,而且人呼吸这类芳香物质,有提神醒脑、沁心健身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必须将艺术文化内涵和生态园林的科学内容充实到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既体现居住绿地景观的个性与差异性,同时满足人们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立艺.浅探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艺术化[J].农家之友.2010(07).

第2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 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设计上虽为三个不同的专业,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规划设计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是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停车位、地下车库范围、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位置、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以及各种综合管线的布置等方面的控制。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建筑平面布局以及建筑风格及建筑效果等方面的控制。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规划设计基础上对小区内的景观绿化及设施进行专业的详尽设计,包括景观构筑物、室外家具、小区室外景观亮化、绿化及景观相关的水、电、结构设计等。

规划设计是三种设计的前期,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住区,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景观设计则是对以上两者设计的充实和补充。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目前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上,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因为先于景观设计,往往是已经进场进行建筑施工了,才开始进行景观设计,这就造成了后期景观设计上存在很多被动因素,无论是与规划布局上还是与建筑设计上,都存在着衔接和协调的问题。现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协调进行分析,以供探讨。

1 住宅小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设计仅仅是建筑规划设计的辅助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往往只关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等硬性指标,而往往忽视规划布局的合理性,造成后期的景观设计只是见缝插针,景观缺少连贯性和均好性。而建筑设计则往往只关注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是否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是否做到最大限度的经济节省,造成后期景观设计时不得不对建筑出入口、建筑突出物等进行避让和做出掩蔽。总之,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往往忽略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及景观效果,致使后期景观设计非常被动。

1.2 建筑规划设计路网结构没考虑景观设计

在某些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有些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景观带被切断,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交叉。有些规划道路出现从这个出入口可以直通通看到另一个出入口,或者小区主入口直对着小区内的围墙,缺少景观的对景设计和景深设计。有些地面停车位则跟随道路设计设置在影响居民出行不便及对一层住户生活有影响的位置。这些便造成后期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重新调整路网结构和地面停车空间,而且需要重新向有关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变更报批,以至于影响了工期。更有甚者是建筑已经施工,路网无法调整,并且在批复的停车位总量上,因为地下车库已经施工,地面有影响住户的车位在有限的空间却又很难调整,致使景观设计上只能对这些弊端进行遮挡。有些地方不控制地面车位数量,造成开发商一味为节省资金,紧缩地下车库空间,使得地面上车位很多,景观上非常不好设计。

1.3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与景观设计冲突

室外综合管网的设计往往也是只依照批准的建筑规划总平面进行,而不考虑景观设计。造成路上很多管井盖,车行在上面非常不舒服。有时甚至楼栋出入口前就有很多管井,一出门迎面是高大的风井,地下则是一个个井盖。突兀的风井,有时因紧临道路或广场等无法进行景观遮挡。

1.4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风格不协调现象

建筑风格是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已经被当地主管部门批准了的,而后期的景观设计应该是结合建筑风格设计的,但在有些地方却存在着欧式风格的建筑搭配中式风格的景观或部分中式景观元素,如亭子、围墙等。虽然都是小的景观元素,但不协调的风格却让人感觉很刺眼。

2 一个片区好几种风格

小区规划虽然是在控规指导下进行的,但一个片区好几个开发单位,各个开发商只考虑自己地块的平面布置和自己喜好的建筑风格,而不顾相邻地块的建筑和景观延续性。虽有主管部门把控,但因为一个片区的开发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是建筑风格的时效性,再是领导的更换等等因素造成一个片区好几个风格,中西冲突、繁简冲突等。总之小区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环境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

3 建议和措施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应结合规划设计理念,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作为住区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反映出住区的文化和内涵。它的好坏对一个小区的形象有着很大影响。

景观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景观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不应仅仅作为辅助,应先行参与到整个住区的设计中,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在整个设计环节中都要参与进来,提出景观的思路和设想。

4 结语

规划设计是建设的总纲,建筑是构成住区的主要物质基础,景观是整个住区的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整个区域相适应、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齐康.学科的整合.2012.

[2]蒙小英.阿尔瓦.阿尔托的景观语言[J].新建筑,2008(1):125-129.

第3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因地制宜是建筑景观设计中最基础的﹑同时又是首要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师们应对地理条件予以合理利用,并据此来选择与之相应的园林植物。对于建筑景观设计而言,其不仅应追求人性化,更应追求高水平人文环境以及高质量自然环境。园林景观环境往往要对其实用性以及观赏性予以充分考虑,将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融入绿地氛围中,构建开放式格局,从而在园林景观中构造具有交流﹑休闲以及运动等功能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不应对欧美风格元素予以盲目模仿,而应对其多元化格局﹑民族风格以及区域特色有充分体现,例如雕塑﹑大门以及栅栏等,以免丢失设计个性。

其次建筑景观设计应注意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绿是重点所在,通过各类花草树木的种植来实现。然而现在大部分设计都过于喧宾夺主,对于标志性建筑的固有地位强调过多,导致土地占用过多,浪费了原有绿化土地面积。而通过立体绿化模式则可较好地应对这一点,此外建筑和景观统一设计策略分析陈宇齐齐哈尔市佳维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祥达分公司161000还可通过对墙壁垂直空间的利用,种植各类攀缘植物,以缓和原有建筑过于生硬的几何线条,改善空间美化效果;或者在屋顶种植各类花草和植被,不仅提高了绿化率,更有利于建筑节能,提高住宅生态效益。

二、建筑和景观统一设计策略

2.1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建筑单体的具体设计,而后者则是景观空间的围观设计。建筑景观要想实现统一性则必须密切结合建筑和景观设计。但是现代主流建筑设计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则有所忽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未密切结合景观设计,甚至直接忽略。例如在局部设计一些小型喷泉﹑雕塑,或者简单种植一些花草作为陪衬;更有不少公司在建筑竣工后才开始景观设计规划,此种情况下显然难以估计规划布局的整体性,仅仅表现出浅层的视觉效果,更无法满足停车﹑交通以及消防等硬性技术指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三者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的,忽视任意环节都会导致建筑设计效果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并对建筑使用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产生不良影响。

2.2建筑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本理念

在现阶段建筑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需要遵循人本设计理念,以此来确保居住者能够享受到优良的居住体验以及优质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对自然发展与人的主体性之间一致性的尊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本理念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人心。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予以充分考虑,而建筑景观学更应提升关注对象的高度,从人类生态系统整体着眼,不仅要对人类发展予以强调,更需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予以关注。对于景观建筑师而言,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其追求的目标所在,因而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分析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应学会理解自然﹑自重自然,保护人文系统与人文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协调统一。从建筑景观设计角度分析来看,坚持人本设计理念就是重视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有机统一。

2.3建筑景观设计应实现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性

建筑景观设计应学会尊重和顺应自然,设计师们应对景观地域的独特性予以充分考虑,并与该区域内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充分结合,遵循生态原则来设计建筑景观,并对可再生类资源予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确保其审美与实用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同时不应对当地文化和自然遗产过多变更和破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借用;应尽量利用自然开发,削减人工成本。基于生态美学以及生态价值观将建筑与景观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

三、结语

第4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互动教学;多学科;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创新,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活力。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朝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景观设计学科作为一门较为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建筑学、美学、规划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体系,而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软件,能够更为直观和准确的向人类展现出拟设计的建筑空间作品或效果图。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式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景观设计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一、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过程,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多角度的理论支持。由于景观设计学科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在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对传统单向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后,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实践指导或者参照。多学科的授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功训练不扎实

现阶段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对于设计功能、设计空间、尺度、场地知识的教学大多是一带而过,自以为学生都了解了,而没有过多的训练来强化基础知识。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盲目强调图形的构造与创意设计,学生缺乏基本常识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设计中只关注平面效果,而忽略了基本的空间、功能、尺度、地形等要素设计。

2、实践教学不足

从我国景观设计教学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景观设计是一个需要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必须让学生经过案例的分析、实践设计等方式来强化对知识的应用及实践能力的掌握,只有在实践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思维,并提高甄别设计作品优劣的能力。而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大多给学生布置虚拟设计作业,以至于学生无从下手,难以仅凭想象而构造出空间实体,实践教学课程的缺乏使得景观设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没有足够的观察和分析,就难以设计出合理的优秀的空间作品。有些教师为图省事,把实践课程积攒到一天来授课,让学生们突击观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互动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很多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角色混乱,甚至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超过了一定的“度”,致使将学生混淆成教学的主角,互动课堂难以充分发挥其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教育应当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现有的经验展开高效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互动教学都是教师设立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分析与探究,运用已学知识处理并解决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各学校及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还片面的认为学生全部自己去探究,而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顾虑消除,以至于学生很盲目,带来的只是表面的“互动”,而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教学,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式教学的路径

1、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

建筑产业要求景观设计与建筑物完美的融合,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要注重景观设计的地位和对建筑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景观设计对建筑的价值,提升建筑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互动教学中要积极融入时念与现代化的精神,促进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并合理融入优秀的古典文化或民族风韵,使得建筑更具韵味,更有品味。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当是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提高环境的整体美感。所以,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影响因素,将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追求环境的和谐与美感。在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选址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系统性、协调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2、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

首先,要提高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水平。公共工程是市政工程的设计重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注重公用工程的功能性,还应当注重公用工程区域的美观性,确保景观设计时的规划达到整体与局部协调的效果。作为市政设计中的专项设计,景观设计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准,并能够充分反映市政工程项目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景观设计不单单是对市政美化与点缀,更是重要的设计组成部分,因此,在景观设计互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的内在关系,提升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及美誉度。其次,在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互动教学中,应当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比如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取优质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分析,并挑选出最优方案。市政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以功能性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案效果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城市整体与局部协调的理念、绿色的理念等的方案。通过良性竞争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合理化。再次,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还应当加强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市政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市政设计中景观设计应当建立在多方专业沟通、并基于一定的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市政工程基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市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市政工程的经过设计,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的互动

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中都会包含有景观设计。城市大多都是高楼林立的共性特征,而景观往往是某一所城市规划中的闪光点,更对城市的气候调节与环境美化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景观设计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诠释和展现,所以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的契合点应当放在城市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方面。另外,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也是在不断的相互影响过程中的相互渗透。不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前期都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背景调研与分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合理规划与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对城市整体情况把握的基础上开展的,而城市的形态、发展程度、格局空间对景观设计影响也十分重大。因此,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多方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参与,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结语

景观设计并非独立存在的,其与教学中的各个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与多学科之间所进行的互动,并注重融入越来越多的内容和知识,丰富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波.浅谈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64.

[2]陈苏丽.析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49.

[3]王红英,玄罡.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第5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G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43-01

一、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以适应或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并促进对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

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景观规划定义

景观规划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个是ForMan(1995):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的主要特征是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一个是肖笃宁(1997):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建筑学中一门范围宽泛、很综合又难以准确定义的专业。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房屋建筑应当是它构成的主体,并有建筑以外的空间环境相辅,两者合起来称为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建筑是创造为人生存和工作所需用的空间场所,基本要素表现为功能实用,造型美观和经济等。城市的景观是建筑物外的一切,人工的、自然的,是人们工作和休闲用的空间环境。它要求舒适、安全而更具观赏性。建筑有明显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对城市的直接作用。景观更具社会性、时间性和间接作用。建筑对城市常表现为强势、刚硬,景观常表现为弱势、柔韧。历史证明:世界上称得起优美的城市多半是建筑和景观和谐地统一,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有多样丰富的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让人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愉快,得益健康,并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涵。

2.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景观设计在中国明显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先天的弱势,加上全球化进程加快,东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国景观在矛盾重重中不断改变进化,很大程度景观设计是在古老的风景园林基础之上开始成长的,但中国景观面临着很多问题,尽管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很快速,但是机遇跟危机总是互相伴随的,而且国内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着文化失语现象,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景观设计对中国来说是一门迟来的专业,当发达国家早已走在前列的时候,我们才刚刚起步,在这个初始的阶段,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有着很大的阻力,景观规划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我们虽然在古典园林上以前到过巅峰,有过独领的年华,但景观设计学走进中国才十多年,只能算是刚刚兴起,在没有成熟的景观体系下,国内普遍存在的文化丢失现象成为中国景观设计规划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 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不同点

城市景观规划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并体现、控制、引导城市物质建设风尚,促进城市景观体系的良好形成,而城市规划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内容有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位于城市管理之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龙头。

2、 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同点

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可以知道,实际上,城市规划中包含着景观设计这一因素,景观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呼吸道,它的合理设计和分布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规划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需要结合人文、历史、自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城市景观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依赖性

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景观规划着重于对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城市的总体形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构建城市的景观要素之前,需要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具有清楚的把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建立在这项基础之上的,因此,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整体形象及格局分布的科学划分,对景观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的建议

1、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的建议

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是一个转型期,全球化一体的进展,中国社会在外来经济的冲击和机遇下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对环境问题意识的提高,使景观设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景观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接近国际路线,也就是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传统的花园,庭院,草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地球都属于景观设计的的范围,这也给景观设计师们带来了众多的机会,中国遍地的景观事务所也遍地开花,景观设计在中国获得广泛的关注,我们应发出自己文化的呐喊,中国土地资源辽阔,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极为丰富,这独有的环境需要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们共同去保护,去协调,从而能创造出适合自己民族的,也就是属于中国独有的景观,当代景观需要超越民族文化同时,才能在世界景观中屹立不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景观节点、 绿化率、绿化开敞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在城市化不断扩大和蔓延的今天,自然景观已日趋缩小,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被人工环境所围绕,人类的景观意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应该动态的理解景观设计学科。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设计既要体现城市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也要符合城市历史连续性和发展可持续性。

1城市景观设计的范畴

1.1城市建设与环境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性的城市化趋势,地球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人所居住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既然城市化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不可逆,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的环境,景观就成了当今城建的首要任务。除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和建筑间的联系外,城市内部的一些细节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像城市标识,广告牌,公共汽车站,路边休息设施,电话亭,邮筒,垃圾箱,城市雕塑小品,路灯等都应纳入整体设计中。

1.2现代城市园林的作用。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已经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的美的感受,而在于对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所以现代城市园林的功能不仅仅限于满足于人们观赏的需要,而是创造合理的现代城市人的生态环境,因此,现代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已不同于传统园林的筑山理水、种植花木,而是在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

1.3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控制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其中对建筑形式、色彩、风格等城市景观方面的要求,对我们的景观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如果在控规指标里面对城市景观的要求简单、模糊,就会使满足我们控规条件的景观解成为无限变量,就会给我们的设计控制带来很大的麻烦。

1.4以城市景观专项规划为控制依据。城市景观专项规划也是进行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如对城市建筑高度的专项控制、对城市建筑主要色彩的控制、对沿街建筑的屋顶倾斜角度的控制等,在拥有重要历史文化古迹的城市要求尤为严格。

2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基本关系

2.1服从和服务的关系。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最根本依据,城市景观设计必须服从城市生态规划的总体安排,在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衍生出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并根据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开展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

2.2动态和静态的关系。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无论是城市生态平衡,还是城市景观设计,都必须把追求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好实施中的动态与静态关系的重要标准。

2.3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就在于其工作领域覆盖到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节环境设计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特质的景观区域,可制定相应的改善、保护和整治计划,如建筑形式及高度的控制、城市天际线控制、空间视觉走廊控制、建筑容积率控制、建筑材料和色彩控制以及各种环境设施配置等。

2.4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汲取和借鉴国际上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先进经验,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机融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点的城市空间环境,以满足时展的需要。

3 当前城市规划中景点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3.1不能在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多数的城市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市民在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设计方面享有的知情权、建议权和批评权程度亟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能够公平地享受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资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予以推进。

3.2漠视城市环境生命力。我国大多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在体现城市环境生命力方面,显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景观设计中,没有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景点设计上随心所欲,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3.3景观设计盲目模仿。但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一种不可取的现象,如一个景观设计模式在某个城市取得较好的效果,别的城市便不加思索地一味模仿,生搬硬套,其后果使得城市毫无特色。

3.4景观设计理论知识落后,薄弱的景观规划管理。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对于城市景观规划大多处于被动的“后补式”管理,目前,我们对城市景观专项规划的研究还刚起步,急需我们从景观的角度来全面分析和设计我们的城市,制定我们的城市规划,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

4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要点

4.1要注重历史文态保护。城市历史文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保护历史文态是塑造城市特色、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2要注重建筑的文化特色。建议在老城区,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建筑形式、色彩、体量合理引导,形成与传统建筑协调的现代建筑风格,为有效疏解老城容量,形成尺度合宜的城市空间,老城区内尽量少建大体量建筑和高层建筑。老城区外则提倡大规模成片开发模式,强调识别性的同时,形成较为统一的区域建筑风格,创造富含地方特色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城市空间。

4.3要注重街道文化。街道是城市的生命线,与城市居民生活休戚相关,承载着城市对文化的吸纳、提升功能。不同性质的街道有不同的性格,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地方风格的信息标志识别系统将是街道文化的重要载体。

4.4要注重绿色文化。绿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绿色文化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的。绿色文化其基本观点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作为人类应有的追求。

5 当前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应完善的方面

5.1建立完善的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机构还不多见,好多中小城市根本就没有专业的景观规划设计机构。我们要鼓励具备这类专业水准的单位和个人成立更多的景观规划设计机构,不断壮大景观规划设计队伍。政府一方面要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机构的管理,切实提高我们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

5.2建立健全景观规划设计人才培育制度。高水平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来完成。因此,要在高校中增设景观设计专业,为社会培育更多的景观专业人才,并对现有的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城市景观规划工作的业务水平。

6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城市景观设计既要服从城市生态规划安排,又要为城市生态规划的落实服务。当然,这种服从是战略和战术之间关系的服从,这种服务则是再构和创新层面内涵的服务。城市生态规划指导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将城市生态规划具体化。

参考文献:

[1] 邓毅.黄金玲.龚兆先.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0(5).

[2] 周志.浅析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艺术—功能、人文与自然的和谐[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 初亚奇.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

第7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要点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

2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

2.1 景观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避免盲目抄袭、照搬;公共设施的尺度需与空间相协调,地面铺装应尽量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2.3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

场所。

2.4 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村镇的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得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

作用。

3 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沈阳浑南的浑河沿岸的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

可分。

4.1 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 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各类休闲娱乐建筑前面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商业街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非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仿佛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会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结束语

面对未来城市化趋势和城市问题,我们有必要从观念、规划的方法论以及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的战略上进行思考,建设生态安全、健康愉悦而又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城市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 谭宇,连芳.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2)

[2] 李波.城市景观设计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3] 姚强,李仲舒.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6)

[4] 李泉煌.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4)

[5] 倪勇.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设计[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5)

[6] 杜斌,周庆翔.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3)

第8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建筑城市文化人文关怀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大量引进和新世纪之初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在建筑理论、园林设计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基于专业视角的对景观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在美学文艺学界,伴随着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的热烈讨论,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概念也活跃在人文学术的视野中,成为美学文论界关注的话题。现代景观设计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的新的重要环保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深入,景观学科和景观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景观建筑点缀我们的生活,它们在协调土地和人的关系,营造和谐诗意的人居空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将其纳入到人文关怀的视野中悉心研究。

一、景观建筑中人文关怀的核心

如今,景观建筑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大地的生态规划、流域规划到区域风景规划;从国家的生态保护到国家公园的建设;从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到城市广场、步行街规划;从城市公园建设到私家花园的建设;从局部环境建设到街头小品、雕塑设计等都纳入到景观建筑体系。在以上一系列景观建筑的创作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创作理念。其特点是把景观分析融入建筑的设计之中,通过景观评价来确定建筑在景观体系和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建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更加和谐的建筑。景观建筑是现代景观理念、方法和文化背景相结合而形成的对建筑设计的新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段。对于景观建筑中人文价值的追求,是一代又一代景观设计师与规划师的理想与憧憬,从埃克博《为了生活的景观》)、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都始终贯穿了创造可持续的、为人类生活服务的的景观思想。可以说,这是西方景观建筑学一个世纪的追求,也是景观建筑学人文价值的核心所在。这一核心也许并没有涵盖景观建筑学的所有原动力,但它却是构成现代景观建筑实践思索中深层价值取向的基础,体现了现代人景观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得到了许多景观建筑学者的认可和坚持。以美学、环境和社会需求中人性价值的高扬为轴心,景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社会公平的体现,强调对人的精神愉悦的诉求,这些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从小尺度的庭院和街区花园到巨大尺度的国家公园,其实践中所关怀的价值也许有不同的侧重,但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是美学、社会、环境三个价值评估领域的平衡与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者功能的简单满足。

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的人,“回归自然”、“敬畏自然”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环境的美化,生态的平衡是当代景观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成为现代人生存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建筑中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景观建筑在扮美人居生活空间的同时,将不仅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意识,也承载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

二、景观建筑中的人文关怀要素

景观建筑的设计应该始终体现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和地域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既是从景观设计与规划艺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的要求,也是适应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一)功能性要素。毫无疑问,景观设计与规划,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美学。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指出景观建筑中功能性因素的重要性。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优劣。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首先解决了功能的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等。景观规划的使用功能存在于各类景观设施自身,它直接向人提供便利、安全、保护、信息等服务。它是景观设计外在的、首先为人感知的因素。因此也是第一功能。有时我们往往过于偏重景观形式的新异怪诞、色彩的眩目夸张和某些象征意义含混的符号构成,而忽略了其技术含量和对功能的合理诠释:人们容易把不无浪漫、理想主义的设计理念寄托在形式之上,而忽略了功能的完美和对人的良好服务才是美的真正源头。事实上,形式也只有和功能密切结合,才具有理性的根基。景观的美学价值,只有在功能与形式的相互协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艺术性要素。卡尔普纳认为,艺术不能提供任何知识层面的意义,艺术只以美为对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景观规划的美学评价。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于附着在景观之上的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往往蕴涵在我们对形式一观念提出的新的解读之中,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能用替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权利意志,先入为主的所谓某某文化的特征、风格、功能来束缚甚至窒息了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如其不然,往往会导致设计的呆板和思维的僵化,所创造出的景观可能是既流于形式的空洞又缺乏精神蕴涵的败笔。如在有“中国角”之称的武汉南岸嘴地区景观规划的招标方案评审中就体现出这一原则。武汉南岸嘴地区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北邻汉口,东望武昌,南枕龟山,西接月湖,作为武汉山轴水系的交点,是武汉特大城市自然景观的中心。为了将南岸嘴地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滨水特色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观光中心,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景观,武汉市邀请了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德国、香港和内地等9家海内外知名的景观设计机构参与规划竞赛,并对提交的11个创意方案进行了两轮评审。在这些方案中,有两个选用了塔的造型,两个用了“白云黄鹤”造型,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在这些古典的塔式、白云黄鹤式、黄鹤展翅式、万众一心式的造型中无一例外地都被贴上了诸如历史、传统、楚文化、时代精神等标签,而这种将传统文化泛化成一种大众文化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作为“卖点”和炫耀的存在中消失了原有的深刻内涵。虽然任何一个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必然要涉及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要素,但一味固守这些,无疑会扼杀艺术的创意和美学的精神。一个真正优秀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继承传统和尊重文化内涵的品位,而非简单机械套用传统的躯壳那样肤浅。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有机体制本身 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景观设计与规划,各种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都可以作为要素“从属于自己”,而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造、更新、发掘出新的艺术意蕴是景观设计与规划美学走向成熟和深刻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性要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一个焦点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环保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及绿化等方面。西方的绿色研究(Green Studies)提倡市内的绿色景观与室外的自然融合,内外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景观,则是对自然的改善和提升。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许多景观都是没有基座的。与地面直接接触,好像建筑物是从地面直接“生长”出来的。这些生态景观设计正如布鲁诺赛维所描叙的那样,景观规划“一方面将取代拥挤的、污染严重的、混乱的、充满凶杀的城市,另一方面也将代替荒凉的、未开化的山林”,它带给人的不是一时的视觉刺激,而是长久的精神愉悦,具有持续不断富于创造性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节约上。现代建筑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景观建筑中某些富于象征意味的视觉形象,在看似简洁、明快的景观造型背后,往往要付出比传统的繁文缛节式的造型更加昂贵的代价。英国人Hackett曾指出:“在针对景观规划这样大面积地区的规划领域,日益注重对生态学基础的需要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实,但接受生态学原则是一回事,而将其付诸实践又是一回事。”在当今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城市扩张和规划的诸多弊端。协调景观建筑的创新与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俞孔坚博士的“反规划”思想值得重视,他对于国际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城市美化运动”和中国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小农意识和“暴发户”心理所走入的某些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歧途都有较为清醒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土地与人居相互融洽,努力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景观规划的思路。

第9篇: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2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

2.1与自然协调的原则

城市景观的总体设计要以较好利用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追求景观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景观总体设计应力求自然和谐,强调可以自由活动的连续空间和动态视觉美感,避免盲目抄袭、照搬;公共设施的尺度需与空间相协调,地面铺装应尽量统一;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使景观、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整体和谐。只有综合考虑,才有可能规划布局出功能合理、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2.3“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4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村镇的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得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表现在景观设计中,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作用。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沈阳浑南的浑河沿岸的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仿佛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5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不读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