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加强资产日常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资产日常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资产日常管理

第1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中小民营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一)企业资产管理的概念。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些资产包括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短期资产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长期资产主要有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企业资产管理是通过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进行的生命全周期的动态管理。企业根据每项资产的特点和性质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是每个企业经营过程中都会涉及发生,所以管理好这四项资产就成了资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二)中小民营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中小民营企业市场地位比较弱小,通过扩张规模增加盈利比较困难,只有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做好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对资产核算与监管的日常管理工作,才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只有加强实施对企业资产内部监管,才能减少经营过程中舞弊行为的发生,才能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做好资产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盈利。

二、中小民营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的落后以及资产管理的混乱给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特别是在货币资金、存货管理、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四项重要资产上的管理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一)货币资金管理基础弱,无法对现金流进行动态预测监管。现金流在企业经营中相当于人体中的血液,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利润更为重要,而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却普遍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银行账户管理混乱,存在随意开户现象。第二,现金使用不规范,大额现金支付现象较为普遍。第三,存在白条顶库且长期挂账现象,导致现金账余额反映不真实。第四,在人员方面,未将不相容职务分离,财务岗位和职责分工不明。不少民营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会计、出纳、开票岗位由同一人兼任,支票、定期存单等凭证、财务印鉴往往由同一人保管,对于现金、银行存款无人核对监管,由出纳独自一人完成。第五,从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预算表,无法做到对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未设置最佳现金库存量。(二)应收账款管理没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结算方式,在中小企业销售中普遍被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为企业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更关系着企业未来现金的流入。但现实情况是中小民营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未对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首先,在销售环节没有做到事前控制,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不重视,导致信用不良的客户享受了不该有的信用欠款额度。其次,在合作过程中没有做到事中控制,销售合同签立不规范以及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已超信用额度但为了销售业绩仍发货的现象,这种超额发货,使得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大,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再者,在业务发生后,销售部与财务部没有对超期应收账款进行提示及催收。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入减少,给企业营运带来资金压力,同时也大大增加坏账风险,严重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三)存货管理人员和管理工具较为落后。企业对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但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存货的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以下方面问题。第一,由于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采购、生产和销售往往各自为政,只顾部门利益,导致存货大量积压,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资产周转速度明显降低。第二,由于仓库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具备专业知识,对仓库日常出入库管理随意性大,造成记录混乱,导致账实严重不符。第三,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未建立完整的存货管理信息化系统,只能依靠简单的统计软件进行日常管理,无法对存货及时做出定性与定量判断,缺乏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导致存货数量越来越大,对企业资金形成积压。(四)固定资产未建立管理制度,账实严重不符。因为固定资产具有金额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管理的总体状况。但中小民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是缺失的,存在着以下方面问题:第一,固定资产财务入账与实物情况严重不符。财务部门盲目按发票内容进行资产入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一台大型设备是由若干小设备组成,财务账上的资产清单与生产部门现场实物内容无法进行核对。第二,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由于财务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工作均各自独立,再加上没有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导致设备日常管理出现问题时,无法追究责任,设备甚至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第三,固定资产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极大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给企业造成了高昂的维修成本,让企业存在因设备损坏而随时停工的经营风险。

三、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管理四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了使中小民营企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以下针对性改进措施。(一)加强货币资金日常管理,建立现金流量预算分析制度。第一,做好货币资金日常基础工作。做到现金与银行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到账实相符。对公司银行账户进行功能划分明确使用范围,定期进行清理。规范使用现金,限制大额现金支出。第二,明确资金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将会计与出纳分离、资金核算与稽核分离、审批与经办分离、票据与印章分开保管。第三,编制现金流量表和现金预算表,对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将现金事前预测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将这两张表作为日常现金管理、调度和控制的有效工具,设置现金最佳持有量。通过对这一指标的设置,让企业的现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又能避免因资金闲置而造成的损失。(二)实施应收账款全流程管理,建立对账催收制度。第一,做到事前控制,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根据客户的付款记录和信用变动情况设置客户信用等级和发货限额。第二,做到事中控制,建立合同审批和发货回款制度。明确销售部、物流部、财务部和法务部的工作职责。在业务发生过程中,严格按发货制度和合同执行,杜绝超限额发货现象发生。第三,做到事后管理,建立对账催收制度。财务部每月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将其中超期未回款的客户提示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对超期发货进行催收,对于催收过程中发现的坏账现象及时启动法律流程。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涉及销售部、物流部、法务部和财务部互相联动的管理,需要涉及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低,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三)加强存货日常管理,建立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第一,加强存货日常管理。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本量利的平衡关系,推导出存货最优经济批量。综合考虑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避免各职能部门只考虑各自利益而导致存货总成本上升。第二,提高仓库管理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企业存货管理人员应选用那些具有良好品德、责任心强且具有专业仓储知识的人员担任管理人员,并对这些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用制度来管理和调动仓库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完整的存货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ERP电算化系统的建立,把计划部、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和财务部都集合在一起,各个部门共享数据,通过透明化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存货管理效率,控制存货数量,降低企业成本。(四)严格固定资产管理及考核要求,建立资产保护制度。第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考核要求。由于固定资产有着金额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有必要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来约束各部门的行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从而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第二,建立固定资产日常保养及维护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建立来明确各机器日常保养的责任部门,实施日常保养计划。设备保养部门应做好每次设备保养及维修的记录,通过这些记录不断完善调整日常保养计划,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第三,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通过系统将固定资产明细账与现场使用资产相匹配,从而对固定资产进行分部门、分区域、分责任的多维度精细化管理。通过机器设备信息条形码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定期盘点,通过盘点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使企业获得收益。

四、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得以生存与发展,在日常管理中就必须规范和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管理,使企业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资产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常管理中加以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方能使企业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霓.完善民营企业资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6(5).

[2]郭瑛.浅析加强民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5(30).

[3]王革常.民营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商论,2019(7).

第2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在市公司层面,财务处为全市烟草系统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信息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是资产的日常管理部门。在区县分公司层面,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对本单位所有实物资产的价值管理和日常监管。一般情况下,综合部门具体负责资产的实物管理,并且负责统筹资产配置。资产使用部门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协助财务部门和综合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目前重庆烟草系统的职能职责划分,使得财务部门只参与到了资产入账和下账两个管理环节,对于资产的日常状况不甚了解,由此,产生了许多资产管理的薄弱之处。如:①跨部门沟通不畅;②两系统间不融合;③缺少专职资产管理员;④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现象;⑤闲置资产利用率低。

二、改善重庆烟草系统国有资产管理薄弱的对策

1.资产日常管理划为财务部门职责

财务部门不应只参与资产的入账和下账两个环节,应该参与资产从购入一直到处置之间的各个环节。资产管理中许多薄弱之处根源就在于财务部门对资产管理的参与度不够。按照现行的资产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只是对于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实际上是很难对资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监督的,即使在监督中发现问题,也很难对问题的解决措施和结果进行后续的追踪。将资产日常管理纳入财务部门的职能职责,让财务参与到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中,既能避免由于跨部门沟通导致的信息变更不及时、账实核对不一致的现象,又能对资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对资产管理提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另外,财务部门人员十分了解资产在财务账上的处理过程,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账务处理与实物管理上的差别,对资产专门建立台账进行管理的意识较强。资产信息和账务信息同属一个部门,便于对资产的日常核对,发现错误也能够立即更正。财务部门在资产管理上显得更加专业、也更不易出错。

2.提升两系统融合度

在现行的职能职责划分中,财务会计系统中的资产信息是由财务人员维护更新的,而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信息是由资产管理人员维护更新的,这两个岗位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跨部门沟通不畅等因素导致两个系统中的信息更新不一致。但是,实际上财务会计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中,资产信息应该是一致的。若两个系统能够很好的对接,则一旦某一个系统中资产信息有改动就能立即同步反映到另一个系统中,这避免了一个系统信息更改而另一个系统信息未更改导致的两个系统信息核对不一致的现象,且减轻了两个系统都必须手工更改的重复工作量。两个系统中反映的实际资产都是一样的,所以两个系统可以使用同样的资产编号,没有必要财务系统一个编号,资产管理系统一个编号,只需要保证一项资产对应一个编号即可。在两个系统中使用同样的资产编号并不会影响资产的管理,但是能够给资产查询、核对等工作带来方便。提升两个系统之间的融合度,能够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

3.设立专职资产管理员

首先,要给资产管理配备足够的人员。这样他们才有精力去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及时对资产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定期开展资产盘点、清查工作,对实物资产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管理和监督。否则,对于资产信息更新维护这一类需要慢慢做的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又因在平常看不出其重要性的工作,就会被有意无意地搁置在一旁。其次,还要尽量保证资产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建立完善资产管理人员调动工作的交接制度,防止因频繁换人造成工作衔接和沟通的障碍,使资产管理不延续。同时,还要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尽量为资产管理人员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和督促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

4.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

改革至今,重庆烟草系统在资产购置环节上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资产管理不仅仅是在购置上,资产管理是从购入、日常管理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在资产后续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导致了我们对资产日常管理和处置回收不够重视,资产日常管理的工作任务不明确。我们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资产日常管理中建立台账、信息更新、资产盘点等工作任务,用制度来保证我们能够对实物资产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管理和监督,让资产管理人员具有资产日常管理的相关意识,消除资产管理脱节问题。所以,在资产后续管理上,还需要我们花功夫去思考、制定、完善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起从资产流入到资产流出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一整套资产管理体系。

5.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1)监督。

任何工作缺少了监督,就可能存在漏洞,资产管理也一样。我们不仅要制定规章制度,规定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去督促我们按照规定做,检查我们的工作是否存在差错。首先,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内部检查制度,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自我检查。财务部门也要充分利用财务系统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对资产的来源、流向及分配进行严格的跟踪清查。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将资产管理台账与财务账目进行核对,将实物资产与财务账目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如果发现了问题,也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处理。其次,还要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外部监督制度,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参与介入到资产管理监督工作中来,让审计、纪检部门有效行使他们的监督权力,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为资产管理把好最后一关。

(2)考核。

行业内还需要逐步建立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加大对资产管理的考核力度,将资产收益率等纳入考核指标,改变资产管理只重程序,轻视效益和管理的情况,形成资产管理工作既要讲程序、又要追求效益的导向。行业内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资产管理表现突出、各项指标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资产管理松散、违反资产管理规定、考核不达标、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惩治。

6.扩展国有资产多元化投资管理

放眼国际市场,国外的烟草公司许多都已不再单一地经营卷烟业务,而是涉足多个领域。以世界第一大烟草企业———奥驰亚集团(原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为例,在卷烟业务上,他生产了著名的万宝路卷烟;而在非卷烟业务上,他拥有著名的卡夫食品有限公司和美乐啤酒,美国第三大饮料———七喜也曾属该集团旗下。当然,多元化的投资管理应当建立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基础之上,再腾出精力来探索将国有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之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此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同行业、跨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为重庆烟草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第3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616.5

一、 目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资。但一些中职学校只顾盲目投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着"重进轻管、重钱轻物"的片面管理思想,究其根源则在于公办学校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上级的直接拨付和集中拨付,这些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是无偿使用,因此多数学校都比较关心每年的财政拨款,很少关心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这种没有长期管理规划、只顾眼前利益的管理意识,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不规范。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虽然有的中职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制度,但不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导致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费大部分来自上级的财政拨款,是无偿使用,而学校大多数部门不讲效益,盲目采购教学设备,导致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无法发挥。

第二、固定资产采购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多数中职学校虽然成立了采购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透明的采购制度,采购机制不规范,没有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配,采购的透明度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购买成本偏高,无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不够健全。中职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不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规定也不明确,造成报废的随意性很大,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应付各种评估需要,再加上报废的手续过于繁杂,所以干脆不报废,导致学校固定资产虚增。有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使用价值,时间久了,便无人管理,最后发霉腐烂,造成国有财产的浪费。

(三)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机构建设不合理,没有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造成与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三个部门即固定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配合、监督和约束机制。因此,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制度,中职学校的家底难以清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实施人才培训工程

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克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不良倾向,从战略发展角度来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从企业化的管理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关系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大局和经济效益状况,因此,在购置各项固定资产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将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以及不同专业的要求去配置固定资产,保证"物尽其用",防止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资产管理的意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是提升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一支素质比较高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形成财务审核管理员、归口部门资产审核管理员、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三级管理员队伍。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来购置资产,促使资产使用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产,防止重复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透明。

第二,严格固定资产的报废制度。中职学校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必须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规定中职学校各类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年限,规范报废申报程序,根据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类别、及其规定的使用年限,当固定资产达到了报废年限时,一部分固定资产学校有权自行处置的,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经学校领导审批后进行处置;另一部分由学校财务部门报上级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审批即可办理报废手续,这样,既简化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又使固定资产报废有章可循。从而使学校的固定资产更加真实可靠。

第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清查,确保帐、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进行处理。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直接责任人追究其经济责任。

第四,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考核和评比制度。学校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最大程度地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促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

(三)抓好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

学校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审核、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资产清查的布置和系统管理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固定资产验收、卡片打印和资产标签的粘贴,根据具体目录进行分类,设立固定资产登记本、卡、进行编号登记,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进行监控,向学校财务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同时要和财务部门做好对账工作,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对账一次。

(四)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

采用专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将学校所有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输入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总之,固定资产作为中职学校办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资源,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提升管理意识,严格制定和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充分调动学校领导、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以及及广大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切实管理好学校的固定资产.

参考文献:

[1]沈金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版),2007(5)

[2]林凤平《试论职业中专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哲理:论坛版-2010年1期

第4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为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正常履行职责。固定资产作为公立医院运行的基础,是医院资产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既涉及会计知识,又涉及财务管理、管理学等知识,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水平。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资产管理长期缺乏监督和控制。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需要,更是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公立医院持续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研究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国固定资产管理理论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资产管理部门或管理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有了管理部门,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格局,但是从实践来看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职能科室于一些共同管理的资产缺乏有效沟通,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仅仅是挂在墙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重视采购,管理松散的问题,往往是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有效搭配和集中使用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浪费。资产清点、盘存制度不健全,部分公立医院根本不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清查,按照管理相关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每年必须清点一次。部分公立医院只是账上有资产,实际资产有多少,根本不清楚,固定资产借用、挪用等问题较为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

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对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会计准则之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不显示任何的折旧,只是反映资产的原始价值,部分固定资产已经处于报废阶段,只要不报废就在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数值过大,实际资产不符,账实不符较为严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国家财政部门要求要对应提未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仍对原有资产未进行折旧计提。在固定资产发生损耗或因为技术创新部分资产陈旧或者其他原因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准备,并且计入当期损益,会计核算要本着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部分公立医院由于工作繁杂,并为计提减值准备,不能充分估计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或因素,没有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原则,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

在公立医院中,由于对资产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是注重医疗水平,忽视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对固定资产多头无序管理,财务科管理会计核算和入账,资产管理科管理资产的日常维护和入库,各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各科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明确,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的入库、保管和使用缺乏明确的责任人,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管。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受到各种体制、思路、机制、技术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使得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总是停滞不前,在信息化管理领域总是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解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很难提升。信息化建设硬件不足,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开展较晚,使得技术设备常常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各种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业务管理方式无法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公立医院统一实行了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和阳光采购,但是一些医院在采购程序和方式上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一些医院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违纪违法的问题频发。固定资产采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有市场监督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内部监督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出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严格固定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目标,从规章制度层面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二是加强制度执行,严格奖惩。建立固定Y产管理三级责任中心,资产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使用部门责任层层落实,实行责任到人机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加强考核和约束,让制度落实到行动中。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问题入手,加强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根源,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集中管理。

(二)落实新制度,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水平。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对于以前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要限期计提折旧,落实好新医院会计制度。要通过清查盘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科目的管理,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维护

对固定资产根据入账价值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项资产管理的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到人。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定期排查维护制度,将资产维护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加强资产更新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利用“PPP”等模式着力更新一批固定资产,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高的就医环境。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财务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设置专门的机房,与医院管理系统相衔接,及时采购和报废相关资产,简化审批手续。与财务系统相衔接,做到账实相符,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资产的评估,及时分析固定资产是否需要更新,是否进行报废,能给医院带来哪些经济利益和运营风险,通过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评估机制,对于使用效率低,影响医疗改革,阻碍医院发展的一些资产要及时处置,一些亟需资产要及时采购。

(五)规范固定资产采购程序和流程

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审批程序和报废清理程序,完善资产入账流程,从制度设计和流程设计上避免出现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点,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改善现有的采购流程和采购管理组织,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采购程序和流程,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探索实施集中采购,组团采购,降低资产采购成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机制,着力解决内部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要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对于超预算或者没有预算的采购项目要一律暂停。

小结

在新医改和新医院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公立医院改革中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认为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科学;三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混乱、维护不及时;四是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较为滞后;五是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够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韦杰.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扩张与长期债务融资分析[D].山东大学,2015-05-28

[2]朱俊利.负债融资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过度投资影响实证研究――以B地区公立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5(7)

[3]姜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改进举措[J].中国卫生经济,2015(9)

[4]杨蓉蓉,曾咏青,邓杜敬,朱玉莲.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3)

[5]]雒敏,王志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

第5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 资产日常管理; 核算程序; 出租出借

资产是单位拥有的资源,是其开展正常工作的物质基础,对资产进行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园林绿化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及要求

园林绿化单位是享受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的行使园林绿化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单位。相比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制企业,其在资产管理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园林绿化单位的一切资产均为国有资产,而非其单位私有,因而园林绿化单位的资产需要妥善保管,不可随意处置;二是园林绿化单位购进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属于政府采购行为,需严格执行公共采购管理制度;三是园林绿化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一般不进行折旧及摊销。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规定。1995年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产权登记、使用条例、资产处置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财政部于2006年5月30日先后颁布第35号令、第36号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作出了不同的管理暂行办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资产使用》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租、出借。同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①

根据财政部出台的相应规定,北京市财政局于2007年颁布并实施《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三章第十二条中明确指出:“自行建造及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确认结果计入或增加固定资产价值。”②随后北京朝阳区财政局也于2011年4月先后颁布了《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及《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及收益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五章《固定资产使用和日常管理》第二十六条中规定:“单位对新增固定资产应当及时验收、登记入账,并将资产变动情况录入资产动态管理 系统。”③

二、园林绿化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资产清查的审计结果为例

近期,笔者有幸参与了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一年一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对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审计。

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包括园林绿化局机关及其下属18个事业单位,根据园林绿化单位账载金额所示,其资产总额合计150 229.82万元,固定资产总额66 810.65万元,固定资产总额占总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44.47%。所以,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了其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资产日常管理手续不健全

在本次审计中,笔者发现很多单位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手续上存在许多漏洞。截至2012年8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中有10个单位房屋类建筑物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因无产权证或土地使用权证,导致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不明确,而且发现园林绿化单位与多家公司及个人合作建房,现共建成房屋144处。这部分房屋均未入固定资产,亦未建立资产备查账进行管理。存在联建房屋未入账的单位共9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因资产联建而未入账的房屋等不合规项目在被审计单位中普遍存在,其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可见一斑。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经询问财务等相关工作人员、查看历史合同、向关联方函证等方法,总结出以下两点:一是由于未设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员,所以各项资产疏于管理;二是按照合同,联建资产是由园林绿化单位出租土地,合作方投资建设,建成后合作方享有房屋使用权,产权归属园林绿化局,但由于这种联建房屋的支出费用均为合作方支付,无法取得入账价值,所以未进行账务处理。

(二)资产核算程序执行不 到位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财产清查是检查资产是否核算完整,检查账载记录与实际数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因此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资产清查专项审计中,对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盘点。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存在资产不及时入账的情况,涉及金额 167 719.00元,按固定资产大类列示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家具用具、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所占比例较高。上述不及时入账的资产按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分析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未入账、会计积压单据、处理不及时以及包含在装修款中的办公家具所占比例较高。

二是经过实物盘点固定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数量、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数量不一致,共清查出盘亏固定资产2 377 380.06元,按固定资产大类列示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所占比例较高。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原因分析如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资产已拆除,无相关拆除文件及补偿所占比例最高,是其资产盘亏的主要原因。

(三)资产出租出借未按规定执行

对于资产的出租、出借等问题,《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五款明文规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投资、担保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报财务部门备案。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必须签订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合同或协议。合同法规定合同最长有效期为20年。国有资产出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出租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出租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平均价格。”④

在审计中发现,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在资产的出租、出借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出借固定资产未签订合同。园林绿化单位将资产在系统内互借并免费使用是值得提倡的,但双方均未签署任何出借协议,导致资产管理特别混乱,不符合上述规定。截至2012年8月31日,园林绿化单位将资产在系统内互借的具体情况见 表6。

二是部分园林绿化单位房屋及土地等出租期过长。房屋及土地出租合同基本是长期合同,租期从三年至五十年不等,甚至无期限。

三是园林绿化局和承租方在签署租赁协议时规定,承租方不得擅自将房屋转租、分租等,如果转租或者分租,出租方收回房屋。但是在执行租赁合同时,查看出租协议及实地盘点,发现资产存在转租情况,三方未签署变更协议,房屋也未收回,存在转租的单位共6家。

三、加强园林绿化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本次专项审计中发现的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

虽然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已建立了一系列日常管理制度,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不够到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资产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协调和监督体系,进而导致日常管理形同虚设。

笔者认为,第一,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单位应该专门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及其相应岗位,岗位设置应当做到职务不相容,使各个岗位相互牵制,且在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档案,从资产存在并计入在账开始,直至最后报废都应详细记录在册。第二,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责任。资产的管理不仅需要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其使用部门更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资产属于哪个部门使用,哪个部门就要对其一切承担责任,如发生盘亏、毁损、不符合规章制度的出租、出借或改为经营性用途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到个人,并且给予严厉的惩罚。第三,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要健全其账务账目,并使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制度化,要使原始凭证、实物、卡片账、明细账、总账、报表相统一,并且规范单位资产的购建、使用、损毁、报废、调拨等行为。第四,任何与资产管理有关的人员发生调动时,要切实将资产管理的职责转交给岗位替换人,不能因为人事调动而使资产管理的链条产生断裂。

(二)进一步规范资产核算程序

固定资产的核算程序主要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处置环节。严格执行这些环节的核算制度才能使固定资产以最真实、最接近事实的状态在账面进行 反映。

第一,对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园林绿化单位需要细分为外购的固定资产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对于不同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确定入账价值的方法不同。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价款、相关税费、运费、装卸安装费等。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工程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部分。在初始入账时,需要把成本计算完整,不能缺少任何一部分,还需按照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据实入账,不可虚增资产成本。

第二,因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限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并不计提折旧。折旧不仅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还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后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补偿。但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所以在根本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缺陷,因此在后续计量中的其他环节要特别规范核算,以免造成更大的价值核算偏失。在后续计量中,主要涉及改建和扩建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第三,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也十分重要。《北京市朝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六章第二十八条指出“资产处置,是指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转移或注销产权的行为。包括无偿调拨、调剂、置换、出售、报废和非正常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随时核销等形式。”⑤对于在处置环节得到的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收入等,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禁止坐支,并且处置环节的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收入,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上缴同级财政管理。

(三)强化资产出租出借的管理

资产出租出借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将其所占用的国有资产出借或出租其他单位进行使用,从而达到其他目的或获取收益的过程。加强资产出租出借的管理是保障国有资产完整、防止流失的一个重要 环节。

第一,园林绿化单位在出租出借资产时,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根据相关规定,一般性资产的出租出借由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单位行政领导的批准办理;涉及价值较大的资产出租出借,要经朝阳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办理。

第二,园林绿化单位在出租资产时,建议由第三方进行询价,并要经朝阳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经按询价并批准后确认的租金结果进行出租,防止低价出租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三,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收入,应纳入单位的专用基金,及时上缴财政进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动用。

【参考文献】

[1] 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求实,2010(5):110-113.

[2] 王晓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信托责任与问责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4):51-54.

第6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政府采购 固定资产核算

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重视和逐步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也在逐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1.采购程序不符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具体的采购限额在采购法中并没有做统一的规定,但采购法第八条指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也就是说,不同地域乃至不同物品的限额并不相同,例如广东省对于通用家具的采购限额为50万元,而上海市对家具用具的限额为20万元。事业单位超过限额的固定资产采购需要履行政府采购手续。但一些单位由于对政府采购限额的规定不熟悉,或对新颁布的规定没有把握,采用了直接购买的方式。尤其是,在许多省市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的文件中,对不少类型的物品是零限额,例如广东省的摄影摄像器材、江苏省的打印设备等。

政府采购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与直接采购相比,政府采购程序复杂、交接期长、采买效率低。因此,出于节省时间及工作量或者急需购买物资等目的,一些单位会将本来只需要采买一次的设备物资分开购买,以避开政府采购流程。从短期看,这种拆分行为或许能够一解燃眉之急,却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破坏了财政资金的节约机制。

2.入账时原始凭证附件不齐全。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验收时没有严格按照《采购法》的规定办理入库手续,不注意保管相关单据和凭证。以公开招标方式为例,要求附有的原始凭证有:中标通知书、发票、合同、国库支付回单、开支申请单、验收入库手续等。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都出现了记账凭证附件不全、缺东少西的情况。

3.资产验收手续不完备。《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由采购人来组织进行,并且验收方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并没有引起一些单位的足够重视,找不到验收书的情况屡见不鲜。

政府采购验收手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组织好验收工作。?采购人要指定验收人员,全权负责验收签字工作。二是采购人在组织验收时,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验收能力,开展验收工作。三是应明确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验收方对供应商要履约进行验收,最后要将验收情况在验收书上作如实说明并亲笔签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把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饰及动植物。六类固定资产中,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有时候被误当成普通物品,产生入账错误。

2.核算错误。最经常出现的核算错误:一是有的单位对租出的固定资产,将其从单位固定资产账户中注销,使得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虚减,账实不符;二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而有些单位违背会计准则,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三是很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清理和处置存在常见问题。如有的单位不通过技术部门鉴定,将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作报废处理,以低价转让给关系户;有的单位将国有重要设备低价或捐赠,以较低价投资给关系单位,损害了国家利益,肥了个人腰包;有的单位隐瞒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不入账或计入小金库,为贪污提供便利等等;四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有些工程项目投资金额较大,面临的风险也大,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未经论证而匆匆上马,半拉子工程给单位和国家带来的损失都十分重大。另外,在建工程核算中的常见错误如,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对在建工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有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交付使用之后,未能及时结转,长期挂账;五是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比如疏于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核对,致使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实物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时违背规定。如有些单位不进行可行性评估,就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或者投资出去。按照规定,事业单位对外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必须向主管部门提出审核申请,并报请财政局审批。有的单位在出租出售有土地时违背相关法律,涉及刑事诉讼。

2.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问题。有的单位擅自处置到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并未遵守规定进行必要的评估,或者对处置获得的收入随意坐支,私入小金库,违背“收支两条线”等规定。

3.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比如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都采取归口管理、账实分离模式。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后勤部门负责管理房屋、建筑物和家具,图书杂志由图书馆负责管理,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是由设备部门负责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全面协调管理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相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不统一、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固定资产,必须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采购所需资金通过财政直接支付。人们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没有使用自己单位的资金去买,政府给的钱多多益善,使得重复购置、资产闲置现象严重。如高校中有些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本来可以通用,如生科院、环境学院、地理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但各学院为避免沟通麻烦使用不便,纷纷申请自行配置,导致不少学院重复配置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浪费现象非常普遍。有些高校向上级或财政申请的专项经费只有购置设备才可以获得审批核准,财政批下来的指标因为怕用不完年底收回,匆匆购买大量不需要的设备,也是导致重复购买、闲置浪费的原因。

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管理

上述有关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化整为零或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二是未按规定办理资产验收手续,采购档案信息缺失,影响政府采购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应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管理,选择正确的政府采购方式。应在单位内部网站有关专栏及时宣传和转发最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协议供应采购和批量集中采购等规定。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本单位招标采购管理规定。另外,单位的财务部门、招标部门应加强沟通和配合,对商务服务、会议服务、印刷服务和公务机票采购等业务,加强经费支出审核,采用合理合法的采购方式。

财务部门负责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汇总、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政府采购业务的核算等。在办理政府采购支付申请复核手续时应强化专业管理,要求相关部门提交完整齐全的验收证明,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采取正确的会计核算。

(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分析上述固定资产核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一是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记录和清查盘点机制,存在帐外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信息失真;二是固定资产处置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核审批程序,造成固定资产处置行为不合法不合规,处置收入流失;三是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违反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发生固定资产业务上的核算错误。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

1.财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掌握新准则新制度,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2.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逐步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化,建立资产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的对接,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一是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报废处置等,应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编制科学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按照采购预算采购资产。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必须遵守政府采购规定。将国有固定资产对外投Y、出租、出借或担保的,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对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要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处置收入。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清查工作,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调整总账、明细账和卡片,使得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三是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单位所有国有资产业务,除账务核算仍由财务部门负责外,其余固定资产业务包括预算、采购、实物保管、使用、维修、出租出借处置等,全部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打破目前这种由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口径不一、多头统计的局面。

四是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认真分析各下属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情况,调整专项资金内部结构,克服只有购置设备才给予资金支持、限制人员经费设备维修费的观念,从源头上解决当前这种重复采购不需用设备,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设备维修等切实急需的资金严重紧缺的局面。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

上述固定资产采购、核算及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会计人员财务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会计核算要求分不开。因此,应加强单位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人员等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识别能力,为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6.22.

[2]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 [S].

[3]财务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2[S].

第7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一、指导思想

加强对街道资产监督管理,完善资产管理运作机制,实现资产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资产存量,确保集体资产有效保值、增值,促进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管理范围

1、街道所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国有、集体土地及房屋;

2、街道所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投资参股形成的资产;

3、上级拨入、委托或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取得所有权或处置权的资产;

4、拥有实际性控制权的其它公有资产。

5、社区所属经营性资产及资源性资产。

三、组织领导

明确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全街道所有集体资产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负责对所有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方位宏观管理和监督。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经发办),负责街道直属单位集体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资产的形成、经营使用、处置、收益等,制订考核资产保值增值的指标体系,负责资产授托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价。

四、管理方式

1、实施直接管理。

⑴凡是街道直属单位非经营性资产通过清帐核资,一律归并到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纳入统一管理、统一收益。

⑵实施非经营性资产长效管理。各直属单位、群众团体、活动场所等,做到明了底细、明了经费、明了运作,逐步规范,单独建帐立制、长效管理。

2、委托使用管理。

凡是街道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投资的,并具有独立核算的企业和分支机构的经营性资产,都归属于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所有。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通过有关部门审计、评估后,明确上交相应租金或者管理费,确保街道集体资产有效回报。

3、实施监督管理。

对社区的经营性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由资产管理委员会实施日常动态监督管理。社区负责半年一次上报台帐资料,由经贸办会同相关部门核对监督。

五、管理要求

1、凡是直属单位资产投资、转让、兼并、拍卖、处置、抵押、担保等涉及产权变动的,须事前向街道经贸办报告批准后方予实施变动。

2、建立统一台帐。切实做到帐证相符、帐实相符和帐帐相符的要求,对未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的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房屋资产,必须加强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第8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二、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财权分散在财权分散的影响下,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复杂多变,其原因主要是下属管辖单位多,由于范围广、分工不同,导致管理工作相对松散。有些是乡镇直接管理,有些是上级政府部门管理,还有些则是双重管理。这些部门和单位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及相应的支配权,资产可能是上级配备,可能是自己添置,也可能是上级政府统一配置,资产来源多元化给其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账实不符分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的租借管理不规范,二是资产处置不当,三是基础设施项目没有及时交付并核算。对于前者,租借闲置的房屋用品,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收益。然而,乡镇政府的资产出租有的不公开,有的甚至没有签订合同文件,随意性大,大多没有专人管理。以房屋出租为例,长时间拖欠租金却不追缴,房租收入就难以纳入预算体系。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该向上级部门备案审批,常见如电子设备、车辆等。由于乡镇政府的认识不足,资产处置不按照流程执行,或者擅自处置,就会造成资产流失。基础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后,一些单位没有及时交付,一些单位即使交付但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管理意识淡薄乡镇政府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最为明显的问题是管理理念不科学。举例来说,不少政府重视现金、轻视物资,重视采购、轻视管理。乡镇政府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在资产管理上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且,领导干部认为资产管理繁琐,如此就会引起工作人员不作为。4.疏于日常管理乡镇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①固定资产没有定期盘点,导致账目混乱、记录不清晰。②部分乡镇的固定资产产权不清,尤其是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例如办公室的使用没有土地所有权证、使用证;山林证在农林主管部门处,委托各乡镇管理。③乡镇扩建、改建工程完成后却没有及时入账,只是将建设中的经费纳入支出,导致账物不符。近些年建设工程的投资越来越大,这些资产处于账外,会导致管理失控。④还有些乡镇将资金拨付给下属单位,用来购置固定资产,超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范围,如此就会造成资产流失。

三、加强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1.创新财政体制第一,明确乡镇固定资产的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盘查,将结果装订成册、统一编号。针对现有的固定资产,应该及时备案、准确记录,将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第二,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时,应该考虑到固定资产的购买计划,在年末核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数量、成本金额,通过和核定基数、财务预算进行对比,实施财力扣减措施。第三,将固定资产的审核列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以此形成完善的财政体制,增强领导的关注力度,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落实责任意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首先明确责任意识,树立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定谁是第一负责人,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权利。然后从上到下签署目标责任书,实施层次负责制,确保各种固定资产均有专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资产带来的效益。另外,还要树立依法管理理念,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财政法规,一是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促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二是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固定资产进行依法管理;三是固定资产在调拨、报废、变卖等处置上,应该首先申报,获得审批后进行相应处置。

3.重视日常管理一是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固定资产产生后,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入账登记,遵循账、卡、实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电子台账,并且保证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在了解资产存量的前提下,对资产的使用进行动态跟踪,如此能保证账实相符。二是委派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负责资产的交接、清查、处置等内容。以固定资产的盘点为例,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一旦发生异常变动,应该及时上报给领导。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依据规范严格执行审批流程,防止资产流失。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及时交付核算。四是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之间协同工作,进行统一审核,将审批权限赋予相关部门。以资产的租借为例,应该分析市场行情和需求,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保证操作的透明度。而变价和残值收入,则应该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满足非税收管理的要求。

第9篇: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范文

多年来,学校会计核算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依赖财政拨款运行的情况下发挥了重大作用,能够满足管理要求,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改变,尤其是单一财政拨款模式变为多方筹集资金模式。学校基建规模的扩张,单靠财政拨款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对外融资成为学校筹资的重要渠道,采用收付实现制就无法在受益期对资金使用成本予以确认,致使受益期与承担期脱离,直接影响了财务报告的质量,主要存在如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的差异分析

中小学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1、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背离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账面原值与净值差异明显,并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即虚增净资产又背离了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

2、成本核算不完整

对跨期建造固定资产,其建设期间的资本化利息没纳入成本范围,仅以利息列入事业支出,导致资产成本不全面。固定资产损耗价值不在成本核算中体现,虚增了报废前的价值和净资产价值,同时不计提减值准备也掩盖了资产减值的事实,导致会计记录不真实,成本费用支出不完整。

3、弱化了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在报废、损毁、丢失时,按原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的损失和划清责任,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而权责发生制下,学校基建融资发生的利息支出可根据归属期加以确认。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实质上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费用化,列入事业支出。

(二)存货资产按收付期确认造成管理滞后

学校存货是指在业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材料、低值易耗品、器具、工具(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对存货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学校多采用赊购方式取得存货,款项不及时支付,相关结算票据财务无从知晓,具体采购费用和使用量财务无法监督,造成材料使用人为浪费,浪费严重。实行权责发生制,按存货资产的购入归属期加以确认资产和相关负债,及时反映学校存货和负债的增加,将会计要素加以确认、计量,并账簿中进行登记,既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又完整反映了学校的债务负担。

(三)负债核算的不足及差异分析

学校对负债核算最主要的是负债的确认不及时、不完整。按支付期间确认相关的支出和负债,在资金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对借入款项、赊购资产确认不及时。通常是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中小学校实行收付实现制行,会计核算时对应由当期承担各种应付款项没有予以反映,不在财务账面体现,从而致使事实存在的债务当期没有进行确认和反映,使债务滞后顺延,成为隐性债务。而权责发生制下,只要当期承担的经济义务都必须加以确认,在账面上反映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从而做到真正的账实相符。

(四)支出核算不足及差异分析

学校借入款项发生的利息支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相关款项支出时才加以确认,人为加重支付期的利息负担,违背了受益期和负担期相互配比的原则,难以真正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同时学校除基建借款外,有大部分垫付未核销账目,这实际上已形成了事业支出。如购入的教学设备已投入使用,由于受收付实现制约束,款项尚未付清,不能列支事业支出。在权责发生制下,根据配比原则和成本核算的需要,把支出划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并在各自的受益期在受益对象中进行分配,支出核算更为准确。

二、中学会计核算基础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