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介绍生物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是生物专家,随着DNA解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遗传密码被揭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生物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前几年轰动全球的“克隆绵羊多利诞生”,成为最前沿的生物技术的典范。
2.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悬念,引出要讲授的内容。譬如:“为什么要用卤水点豆腐?重金属中毒该如何抢救?”同学们就有各种答案。“同学回答正不正确呢?请看蛋白质的沉淀。”“为什么吃素也可以长肉?请看三脂酰甘油的合成。”根据章节内容提出相应的生活常识问题让学生解释。学生在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拓展思维方式,四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二、改革生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刻苦钻研新教材,多采用框架式教学。专任教师应刻苦钻研新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使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对新学科、新知识的求知欲望。每次新课前,先给学生课堂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堂上就本次课的内容先给出一个框架式结构,教师先讲清主线索,给学生一总体印象,然后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再逐步分解内容,达到目标要求,再讲清基本理论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治疗之间的关系。
2.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医学高职《生物》教材内容多、深奥、抽象难懂、学时偏紧,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掌握内容,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加强章节间的联系,以典型的病例,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导入新课,紧扣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设置悬念,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需要紧密结合。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乏味;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先学会,让学生都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有更深层次的知识吸引学生。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会创造一个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教学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容量大,简明生动,条理清晰,更容易突破难点。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时,应用教学课件,模拟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具备一定的理科素质和基本的科研方法的思路。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并自如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注重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包括一般玻璃仪器及容量仪器训练,常用的有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使用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溶液转移,固体溶解、溶液配制、阴阳定性分析、滴定分析、固液分离、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和处理等。二是加强学生综合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设计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由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制定实验目的、材料仪器、实验步骤以及需要得出的实验结果等,上交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及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这样的自行设计实验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
2.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课外时间有计划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次数,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前强化训练。
3.改革实验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十分必要,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及其兴趣。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归纳、分析。可以要求学生按科研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等,评价实验报告时要从格式、内容、实验结果、归纳分析等去审查,结果要求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讨论应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一、以“标”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直观演示教学方案
生物课程标准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生物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堂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高效率、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直观演示教学,在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下,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1、演示实验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的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可由教师直观演示。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物品应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演示桌上。演示是做给学生看的,所以,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必须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第二、演示材料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看得清楚。如过小的材料就应使用投影器放大或分组演示。
第三、复杂的演示先画好图解。比如演示“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时,可在投影片上画上演示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遮光光照几小时取叶酒精脱去叶绿素加碘遮光部分不变蓝,这样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实质,增强演示的直观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第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实验现象,学会正确观察、分析和解释。演示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演示桌上只能放与演示有关的材料和用具,不必要的东西一律收起来,避免干扰。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利用讲解和谈话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演示前要向学生阐明实验的目的;演示中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演示结束后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等。第三,教师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为使学生观察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正确的操作,把关键的地方交待清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例如,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时,教师应事先交待叶片和透明塑料袋的内壁是干的,以免实验完毕,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时,学生怀疑是不是教师在实验前把塑料袋泡湿了或叶片上附水珠蒸发而成水。
2.演示挂图
图是生物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直观演示挂图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率。
演示挂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挂图的时间要恰当。挂图不能在上课之前展示给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致讲新课需要注意挂图时,学生反而不注意了。
第二、教师要对学生视图进行指导。展示挂图给学生时,先要对挂图做总的说明,如挂图和实物的比例、纵切还是横切等。演示挂图要边讲边指图给学生看,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巩固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要根据需要用辅助图作补充说明。挂图中一些细小部分,坐在远外的学生不易看清,例如根尖的纵切面挂图虽很大,但其中的细胞,特别是生长点的细胞,学生很难看清,此时教师可在讲授中临时在黑板上绘一图,或拿出已绘好的图加以配合,帮助学生理解生长点细胞的特点。
3.演示模型
模型也是生物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它能把实物放大或缩小,能为学生建立立体概念,还能反映生物体或其局部的运动原理。
一、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物理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把学生当成“容器”强行灌输,要根据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成功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近科学。真正使课堂“活而不乱”。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实效性。
1.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认真备课是关键。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将教材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
2.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物理课精心设计的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有趣的故事、新奇直观的课堂实验、科学家简介、物理学史故事、歌曲、谜语、经典题的练习、以及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等作为新授课的引言,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如:电生磁的引入,上课时我先用一个小魔术,用以一个密封的小盒子使静止的小磁针发生旋转,让学生去猜,并由此引出奥斯特实验。进而进行一定的探究引导,这样的导入让学生难以忘怀,对物理学科充满兴趣。
3.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设计问题精心构思,问题少而精,要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教学的要求。要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宽度和深度。教师提问语言准确,亲切和蔼,尽可地运用物理学科术语。
4.课堂教学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对本节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既避免学生死记,教会学生怎样应用。
三、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课后反思,可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使师生沟通更加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还要对及时对教学亮点的总结,把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使以后的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关键词】和谐互助 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08-02
和谐互助的教学课堂,打翻了传统模式下的老师为教学主导、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新型理念在于老师恰到其处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锻炼求索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日益提升,长期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思维面扩大了,老师的负压也更小了,则会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效果来。
一、“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优点
曾经,山东即墨28中进行过帮助式学习的实验,老师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科目的擅长与不擅长进行分类,将科目上刚好互补的学生结成互助对子,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对子优势科目的帮助之下,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后来,将这项措施在学校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实施,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中也是一样,我们发现有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教学效果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学生是讲台下的主角,负责做笔记,听讲,交作业和考试等,老师是讲台上的主角,负责的是传道授业,但是,在新的模式下,我们的生物课堂,更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问题提出之时,首先学生独立思考,其次,倘若遇到通过慎重思考之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他人的建议和提示,改正自己错误的思路,从而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自我学习,自我思考,集体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团结互助的习惯,自我检讨、纠正错误的习惯,同时,更能够收获通过努力,得到成果之后的喜悦。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舞台之上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学生在小组探讨学习中,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取长补短,如何提出建议并且接受他人的建议,久而久之,能够提升团队协作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无形中养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习惯。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讨论是一个集体贡献和分享的时候,大家同时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探讨别人的观点,当思维在一起碰撞之时,有可能还会擦出新的火花。
二、“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关键环节
(一)师生交流预习的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互助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教师在此期间仔细观察学生预习情况,哪些问题可以通过预习掌握,哪些问题存在疑问,哪些问题通过师友互助交流解决,在学生交流中遇到的困惑,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掌握整体学生预习情况。
(二)学生总结归纳的环节。总结性的教学在很多学科当中都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理工科的学习。也是一节课浓缩精华的关键时期,对于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间所领悟到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加深印象。在以上我们所提到的规划流程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既包括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包括了小组学习探讨的时间,应该占有一节课的主体部分,具体的时间安排需要教师针对每节课的问题设置,灵活的处理和安排,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旨在引导,提升了学生在自我学习,思考阶段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巩固反馈的环节。老师出示三至四道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
三、“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
通过以上简单的总结探讨,我们已经深知了这种学习方式的独特优点,那么在现实生物教学课堂当中,我们如何去指引学生的这种学习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讲出来,在小组探讨的时候,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将自己的观点和师傅(或学友)进行分享,并且对于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者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能力加强了,思维角度发散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参与、学会探究、学会合作”的学习能力,实现从“我要学”到“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
其次,这种方式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应该明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过讨论之后,要学会自己总结归纳,并且要能够将总结出来的东西,再表达出来,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探讨,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呈现的一个循环,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里,会收获学习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程度。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前两项工作情况,用多媒体出示不同难度的变式题,采用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讲;教师所讲,只是那些学生费尽心思儿学不会的内容,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探索精神,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最后,新型教育模式,就是颠覆了老教育传统之下的说教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新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大舞台,而舞台的主角都是学生自己,他们进行探索发现,找出问题的答案,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胜利果实。而整个过程当中,老师表面上参与率降低了,但是,实际中,教师肩负着控制课堂进程,在关键时候,点播指导,并且鼓励学生的重任,这不仅仅需要教师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得以支撑。长期以往,教学水平上必然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也会日益提高。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陈述这种新型的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课堂上,笔者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学生就本节的导学提纲进行预习、交流和学习。笔者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询问。然后让一对师徒就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全班讲解,不完整的部分,笔者再补充和完善。
在分层提高环节,提问学生“衣服的颜色”属于生物的性状吗?有的学友回答“是”,这时,基础好的师傅就会及时纠正“衣服的颜色”是非生物,不属于生物的性状。从而达到了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目前,和谐互助的学习模式,已经在初步应用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勤于思考,团结互助,总结归纳的全方面能力,课堂呈现多元化的色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种教学新型模式,是新时代教学的走向,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希望能够真正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标志化课堂,精英课堂和学生的进步课堂。
【参考文献】
[1]陈超.新课改下构建高效和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12
一、 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
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对数学课程做了明确的定位: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中职数学的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数学素养的基本职能,还承担着为专业课程学习、职业技能的掌握服务的功能,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为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专业知识的有效渗透和整合,值得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与实践。
二、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
一方面,自从中等职业学校放开招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张,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普遍较低,且分化严重,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弱。薄弱的数学基础,不良的学习习惯,较差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断层、碎片化严重,导致数学学习难度加大,对数学的兴趣随之减淡,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增加和深入,疑难问题日积月累造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由于在数学学习上的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畏难心理,充满了挫败感,坚持理想信念信心不足,产生数学难学且无用的念头,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医学专业知识即可,数学的学习无关紧要。这种思想导致许多学生厌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数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 教师层面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的组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念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方向和效果。目前部分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不了解数学与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联系,仍以传统的单一的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专业知识基本不涉及、不渗透,导致数学学科被孤立,未能有效服务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仍是以试卷的方式考核理论知识为主,未重视应用性考核,该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养成的积极性,且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3. 学校层面
由于卫生中职学校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即可就业,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考取高职院校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意愿,同时对数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往往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数学课程,直接导致学校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数学的课时分配过少,难于满足较为完整的数学教学的需要,只能压缩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数学的教学。
4.教材层面
近几年来,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在专业知识渗透方面有所突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据教学大纲配套出版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为《数学》(基础模块)、《数学》(职业模块)(分为“工科类”和“财经、商贸与服务类”两种)和《数学》(拓展模块)三个模块,然而《数学》(职业模块)的内容对卫生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知识学习及职业岗位工作对数学的要求的关联性不大,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渗透,适用性受限。事实上,医学专业课程很多地方需要使用数学知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灵活性差,知识迁移不易实现,难于达到培养目标。
三、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数学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做法,转向更多地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层面,从关注数学学科知识转化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及职业岗位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注重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下面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
1.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教材中融入专业元素
我校数学教师在充分调查医学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的前提下于2014年编写了广东省卫生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系列规划教材《数学》(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用),该教材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注重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将专业知识有机融入教材,目的是努力实现数学知识融合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合到职业岗位的应用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对数中引入pH=-1g[H+]的计算、声强级的计算等与对数有关的医学常用计算;函数中引入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函倒叵担环侄魏数中引入婴儿的体重与月(年)龄的函数关系;函数图像和性质中引入心电图、体温曲线图、脑电图、激素分泌曲线图等与医学相关的函数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时介绍研究药物的衰变规律的药物动力学一级反应公式f(t)=ae-kt;概率与统计初步中介绍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等等。
2.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几年来,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我校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共享,学生可以很方便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学习资源,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一些章节的内容制作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等,上传到学校的“云服务器”中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具备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实施。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3.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传统的试卷考核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而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性评价包括课中评价、课后评价和测试评价。课中评价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对发言、汇报探究成果、交流学习体验等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课后评价是对学生课后活动的评价,如作业、课外数学学习活动等的评价;测试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施过程性评价以实现全面考核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素质的目的。
4.开展数学应用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开展数学应用竞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卫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实践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数学教学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的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
1. 专业问题驱动和融合,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培养质量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医学专业课程相关问题为依据,以岗位需求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内容来自专业实际,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既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降低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难度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经历了从厌学苦学到愿学乐学的转变,从而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专业教师和实习带教老师反映,学生懂得处理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和职业岗位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和计算。
2.专业知识渗透和整合,更新了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
通过《数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对我校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并将其与数学知识进行渗透和整合,对我校数学教师而言是一次紧跟形势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3. 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定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需要及时改变观念,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科学评价机制的使用,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l展
充分发挥科学的教学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让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的教学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地方综合院校 植物生理学 教学改革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1]。其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大大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系统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等基本理论知识,在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上全面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初步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重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一些综合院校不开或少开植物生理学的情况下,我校目前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环境科学、土地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开设了《植物生理学》这门基础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在该学科领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在不同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对当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合理设置和优化理论教学体系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涉及面比较广。但目前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都不尽相同。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选用了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就其内容在教学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课时少内容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教学时数上,很好地精炼内容,二是教学内容与很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涉及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为了使本学科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侧重学生所需要的必备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二是简化与其他学科重复的内容。如植物信号传递与转导既是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又是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植物的呼吸生理,生物化学课程对呼吸过程有详细介绍。学过的知识我们只做简单的复习,减少相近学科间内容的重复。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研究新进展,及时增补有关新知识,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如:植物体光形态建成,以及花形态发生中的同源异形基因和ABC模型,春化基因等[2]。
另外,针对开设该课程的不同专业,其课程内容的讲授也作了适当调整,比如土地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较薄弱,在学习植物生命规律中涉及较多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为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增设一章“植物细胞组成”,介绍主要的植物生物大分子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强调植物各级水平形态结构,同时讲授重点放在植物结构方面,方便学生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如环境污染对植物影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缺乏环境相关知识,在植物抗性生理讲授内容上重点放在环境方面。不同的环境对不同植物和植物不同层次的影响表现不同。生物技术专业除了学习植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外,更侧重于从技术方面(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等)学习,海洋技术专业更多结合海洋植物和陆生植物比较介绍,使不同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方便学生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了解的部分,就不讲或少讲,把重点放在植物生理机制及其在农业等实践应用上。现代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成果层出不穷,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搜索植物生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热点,补充到讲授内容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适当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公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以及教师科研案例等,加深植物生命本质这条植物生理主线的认识。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学习和探讨。课堂上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
2.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教学的成败。在《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中采用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多媒体演示、教学信息反馈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2.1采用课堂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课堂互动是教与学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更是师生之间思维碰撞、教学相长的一种有效途径[3]。我们预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学生总结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教师再对这些观点加以评价和引导,以此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营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是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启发式教学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契机,让学生积极、自主地钻研。在讲授植物生理具体问题时,笔者首先介绍一些具体的示例,比如学生生活中遇到或了解的植物的顶端优势,水果低温保鲜,植物秋季的落叶,有些植物生长得旺盛,但产量低,果树生产大小年现象,施肥出现烧苗,等等,然后抛出问题:植物为何会出现这些生理现象?人们在生产实践上时应该如何注意?这些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
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声图并茂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各种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自由表达,不仅能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而且能极大地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过于抽象的知识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单一渠道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且容易记忆。如植物的矿质营养,各种必需元素的过多或缺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单靠文字理解,枯燥无味不易记忆,用多媒体图片列举不同作物营养缺乏不同元素的具体形态表现方式进行展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无法开设的实践课程,比如同化物的运输分配的环割实践,在北方果树生产上具体应用,如果能够带领学生到处理点进行实地参观,就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太现实。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处理工艺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3注重分类归纳、教学信息的反馈。
植物生理学教学重点难点多,教学课时少,在备课时注重分类归纳,从教材分散庞杂的内容中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讲课时注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如讲授植物光合生理时,要求学生从光反应、暗反应两个层次理解,再掌握各个层次特点。注重课前回顾和课后小结,讲课前先对上次内容作简单回顾,突出重点、承上启下,单元内容结束时,以图表或简练的语句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把握知识的全局框架,便于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注听取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便于提高教学质量。随时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首先,学生普通反映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知识容易遗忘,重点把握不好,因此每次课前对上一次课重点进行小结,在讲课时注重知识前后的连贯性,每一章结束时安排习题练习。
3.突出实际应用,注重改进实验实践教学
植物生理学理论来自生产实践,又指导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其基本理论中的作用,又应充分发挥植物生理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组织编写了《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精心设计实验,形成了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相结合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验中很好地运用。实验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将一些具有科研性质的实验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实验具有一定的科研性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开展实验能力,如“植物抗性生理”。安排是水稻接种纹枯病原菌后,几个主要抗性酶活性的改变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抗性生理的理解,减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乏味与枯燥,同时又联系了植物抗病性研究的前沿。此外,结合南通本地设施农业发达生产实际,增加实践学时,定期带领学生前往南通主要设施农业基地,实地观察相关调控植物生理活动的具体操作,如水肥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等。到南通沿海滩涂实地了解抗性植物的生长,利用学校植物园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培养学生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植物生理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践。
4.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改变高分低能状况,我们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改变以往那种一次考试定全局的考核方式,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核方式上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注重考察课程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其中,读书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内容,以某一植物生理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为主题,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课程读书报告,并进行交流汇报,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读书报告占20%,实验报告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这样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是一门综合成绩,试卷不再是成绩的最终判决书。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摸索,并付诸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不断吸收植物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不断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教・练结合;课前备课;当堂训练;课后跟踪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27-02
较初中生来说,高中学生所学科目较多并且每个学科每节课的内容量较大,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效率低,尤其对逻辑思维较差的同学来说,很难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针对学生课堂效率低并且不会运用相关知识点解题的现状,新课改提出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理念便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该理念还不是很成熟,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学校所采取的高效和有效方式也存在差异。就高中生物学科来说,在大量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三大主科和理化上,很少有时间做生物题、背生物知识点,课后学习生物很低效,所以一种在课堂上即学即练,所有问题课上解决的“教・练结合”模式便显得很有实践意义。“教・练结合”模式在强调教师高效教学的同时,重点突出“练”的内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必须在所练题目中呈现出来,而且要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体系。想要让此模式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高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课前备课
在应用“教・练结合”模式时,要想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十分充分。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备课模式,该模式下的课前备课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和备学习效果。
1.备学生。古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新课标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备学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分为外部事件和内部事件,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而设计教学,学习结果就是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必须立足于个体如何学习获得知识。“备学生”主要从两点入手,即知识储备和学生心理两方面。一方面,在上课前,不同的学校或者同一学校的不同班型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其理解的程度也也不同,自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一位优秀且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高中的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时期,所以很容易滋生逃学、厌学心理,试想心都不在课堂又如何谈及课堂高效呢?此外,伴随青春期,学生间会出现很多诸如人际情感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而一位通晓学生心理变化的教师便能很好的去应对这些学习外的因素。想要准确地定位学生,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真正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身心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2.备教学内容。备教学内容的第一步是备教材,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钻研教材,深入分析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当然钻研教材的同时,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教参,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一定要以教参作为自己备课的重点。另外,要想很好地把握知识的深浅以及相关题型的考察,大量做题是必须的。当然,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会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化的做题上,而是在大量做题中总结规律、归纳统一。与此同时,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做到有机统一,因材施教。当前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过分的统一化,这些弊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就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握知识的难易和延伸程度,以及怎么把所讲内容以习题的形式考查出来都是教师备课内容的重要部分。其次,教师在了解知识的授课过程后,最重要的是当堂习题的配备过程。当堂课的习题检测须是同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后针对不同班型采取的分层设计:习题内容在编排设计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内容由记忆级、理解级、应用级、拓展级等几个不同层次构成。
3.备学习效果。就像演员表演一样,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精彩的展演,每节课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样的学习效果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设定,即所谓的“备学习效果”。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个环节,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便缺少目的性,每个时间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可能会出现课上学生记忆时间不够、思考时间不充足、学生没学会,甚至课堂情境完全不在自己掌控中等现象。除此之外,教师所要备的学习效果还要包括当堂习题检测的情况,例如学生习题的完成量、完成速度、完成质量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与实际教学效果进行比对,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二、课上有效教学实施环节――当堂训练,趁热打铁
有效教学是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尽可能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且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古往今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新课改下,很多学者研究的主体已从教师转向学生。这样的做法不无道理,每一位教师都是灵魂的化身,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有其共性但又存在巨大的个性,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其个性化的特质但总体来说却是极具共性的一类群体,所以针对此现象,结合我的研究,下面我就具体阐述一下当堂习题检测的环节。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是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在课前教师的精心备课下,每个班级都有适合本班的独特的检测试卷,题型由浅入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该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做题速度。刚开始实施的时候,难免会存在学生答不完题,态度不够认真等情况,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便会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做题质量有了飞快的进步。另外,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习惯,当堂检测弥补了学生做题量少的缺点,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有:①趁热打铁,即学即练。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的接受效果如何,而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当堂训练的分数反映出来。教师在该环节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完成检测试卷,不能存在抄袭的情况。②在45分钟课模式下,下课前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已有所下降,而此时利用测验可以让学生再度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最后的十分钟。③当堂训练属于课上环节,是将课后作业拿到课上来完成,毕竟课后大部分学生惰性比较强,不能保证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④课堂训练这种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堂堂考的氛围,便于学生在高考的紧张环境下正常发挥。下课时教师要及时收回试卷进行批阅,以便做进一步的统计调查。
三、课后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检测
有经验的教者知道知识的传授过程绝不仅仅终止于一节课的结束,课后的跟踪巩固往往会事半功倍。“教・练结合”模式充分把这个思想加入其中,在每节课下课的第一时间,教师要回收当堂检测试卷,之后教师将回收的试卷及时进行批阅并统计分数,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这样根据相关结果的统计,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巩固讲解学生课上学习薄弱的地方,以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做针对性的辅导。在完成批阅统计工作之后,教师还要在下节课上课前将检测试卷发放给学生,留给学生改正和思考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环节,相反要鼓励学生认真核对答案,认真批改,对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及时掌握,这样当教师再次讲到重点或者易错点时可以再次刺激学生的敏感神经,有助于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理解。然而,作为学生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由于孩子本身的惰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教师督促完成。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该模式还要求教师把学生批改完的试卷再次回收检查统计。在下节课课上,教师要对分数排在前十名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认真批改试卷的同学予以嘉奖,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内部就会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比较,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四、小结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应的,教育改革政策也接踵而来,“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理念成为现今教育的热点话题,而“教・练结合”模式正是应运而生的时效性强、效果显著的真正适合高效课堂的典型例子。该模式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理念巧妙地联系起来,可行性很强,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热爱。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久而久之,也就不能很好地认知自己、反思自己。通过该模式,学生不但能清晰知道本节的重难点,而且能及时了解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不足,便于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使课后学习更有目的性。该模式最大的一个特色就在每堂课的模拟试卷上,除了两部分的当堂重难点外,还有最后一个能力拓展思考题,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层次的思考与拓展题更是开拓了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课后复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目前,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都已经启用了该模式,很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即知识的应用,运用相关知识点解题将是实现课堂高效性最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昊.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6).
【课程介绍】一对一,小班等多种班型自由选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给学员匹配适合的老师进行授课,切实保证学习效果及达分目标。
【温馨提示】400免费热线咨询方法:您好,请您先拨打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可以跟老师说明的您目前的外语水平,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咨询授课时间安排、学习周期及免费试听课预约安排等情况,欢迎您的来电!
【嘉兴市】
嘉兴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南湖名都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9【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江门市】
江门市蓬江区美联英语出国留学语言培训江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9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金华市】
金华市婺城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金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7【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金华市义乌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义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0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金华市永康市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永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7【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昆明市】
昆明市五华区泓钰学校昆明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95【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廊坊市】
廊坊市三河市泓钰学校燕郊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15【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临沂市】
临沂市兰山区泓钰学校临沂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04【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临沂市兰山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金鼎国际广场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8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雨山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8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爱民区泓钰学校牡丹江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09【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南昌市】
南昌市东湖区泓钰学校南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96【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南昌市东湖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贤士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南昌市东湖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南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红谷滩封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8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衔接,都体现了出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新编教材不但增加了大量有现代气息、内容多样的插图,增加了生物教材的趣味性,还在主体知识之间穿插了“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阅读板块。这些内容虽然不一定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其丰富性、多样性与趣味性,都为生物教科书和生物学习增加了一抹清新之风。同时,也表现出了生物学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发展学科育人功能的显著特征,即在注重生物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生物思维能力,提高生物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标教材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呢?该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1 发挥教材编排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张开头都有配有说明的插图:文字既有生物学科的严谨,又有有诗一般的韵味,改变了生物教材刻板的特点;插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却更富有审美情趣。它具有导入新课的功能,以此为知识背景或实际问题引入该章主要学习内容,或以它为背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生物概念,或带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生物概念,或给学生说明生物概念是从我们生活中逐步抽象出来,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进一步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的事实,使得原本严谨、刻板的生物学习变得富有活泼而富有生机。教材中还有“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了解与阅读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丰富生动,符合高中生学习的需要,不但实现了生物相关知识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还加强了生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生物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特点,而且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教的故事、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来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生物、献身科学的人生理想。
2 利用教材环环相扣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每个章节内部学习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节开头都会图文并茂地提出“问题讨论”,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探究(起到激趣作用);然后以“本节聚焦”的形式设计数个(2~3)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本节主要学习内容的思考(提纲挈领的作用),突出学习要点;然后是“实验”(“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等)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和生物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发展);之后课后“练习”题目设计;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概括本章学习重点,已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训练、巩固和检测。
教材编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操作实践和科学思辨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通过听讲获取知识,转变为通过与课本对话、与周围人互动(包括教师)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创新精神。
3 结合教材的新特点,突出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生物知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如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需要知识的拥有者具有高尚的节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的进行,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翻开高中生物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学家及生物工作者不畏艰辛,努力探索的事例。正是这些前人的刻苦追求、不懈努力,才形成和发展了“生物”这门科学。研读它的历史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助于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材中还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小知识与思考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教材的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教材中让学生思考臭氧层的破坏对植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臭氧层?等等。
4 从阅读板块入手,推动生物学习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