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风险管控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管控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管控要点

第1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内容;方法

当前社会人为因素与组织因素是航空事故的主要发生要素,作为空中系统,必须要紧跟当前时展的脚步,打破传统规范化管理工作内容,综合的考虑各种人物要素、机械设备要素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通过更加完善且更加安全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质量,并降低空中交通的运行风险,下文将对相关内容加以阐述。

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空中交通管制风险可以用固定飞行时间内发生事故量来表示,如果固定时间内发生的飞行事故比较少,则代表事故率较低,理想状态是将工作事故率降低为0。但是从工作开展的状态来看,安全是一种动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相对性较强的理念。因为空中交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想要将事故率控制为0,基本难以实现,所以要力争将事故率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如果行动效益要远超于失败风险,即可认定行为是安全可行的行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团体需要不断的了解行动内容与各种影响因素,尽量减少风险。

2 空中交通管理中风险管理综合体系的应用

2.1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近年来许多行业都在研究的一种管理理念,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理念属于知识时代影响下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工作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管理思想,对相关理念进行伸展。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系统融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可以得出下述各方面的结论:

首先,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的高层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时刻将安全理念放在首位,结合各种预防措施来对风险内容进行管理。在飞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安全器摆放问题,将安全器摆放到最为核心的位置,从根本上体现出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重要性。

其次,空中交通涉及到的所有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都要通过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内部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让员工可以以充满激情的状态来工作,并发挥出员工个人潜力。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想要保证以人为本理念的正常发挥,就必须要从空中交通管制的高层管理人员做起,搭配一些风险管理工作理论,对所有的目标理论进行传播、进行研究,构建更加全面、更加安全的企业发展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平等性,通过平等沟通、强化员工个人教育等形式来提升员工个人的工作福利待遇,让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将风险降到最低。

2.2 全面推广风险识别工作系统

从近年来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开展的方向越来越广泛,而且相应的风险来源也比较多。空中交通管制的动态性较强,而且行业风险比较高。这种风险不仅取决于员工日常工作状态以及员工是否严格按照章程来工作,同时也关乎组织设置防护工作机制。所以对空中防护机制风险进行全方位识别,也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空中组织管理存在的风险,一般都来自于组织一线项目运行工作人员,所以必须要构建出全员参与的一种工作状态。全员参与工作机制的组成要素一般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要按照规章制度的内容来构建完善的项目报告系统,该系统一般针对所有形式的不安全事件,并对这些不安全事件进行监督管理,形成更加完善的项目运行报告。项目运行管理人员需要从所有的报告当中来获取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提升项目报告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还可以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以及日常信息交流等形式来打造全员参与资源报告系统。但是通过分析强制报告系统所报告出的安全事件发现,强制报告系统报告出的所有安全事件,实质上只是空中交通管制可能出现问题的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的不安全信息并没有被相关工作人员收集到,影响了风险状态的正常识别,同时也导致工作人员缺少了对风险内容进行管理的机会,影响信息状态的安全性。

2.3 构建专业化的风险评估工作系统

风险评估是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风险管理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要素,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来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管理,这也是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因素之一,可以对所有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升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工作质量。利用风险评估工作系统来对各种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明确相应的损失,为日后风险管理工作决策奠定必要的基础。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系统来看,其内部的所有子系统都包含了项目目标风险评估工作内容,并且部分子系统专业性与技术性都比较强,所以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不断的提升项目研究专业性与实用性,并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在对空中交通管制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所有的项目程序设计工作人员以及项目程序应用单位共同来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结果的精确性与可行性。让专业的风险评估工作人员参与到目标项目风险评估中,可以得出更加具体的项目工作方法,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空中交通管制风险评估工作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但是在构建风险评估方法的时候,却不应该使用到过多的数学模式。项目目标风险评估工作方式不仅涉及到了项目目标定量评估,同时也涉及到了项目目标定性评估工作内容。在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进行研究时,很少使用单一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一般都会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性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如果通过数学的方法对工作人员能力进行分析,必然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评估。

2.4 构建内外全面结合的项目目标风险管理监督工作体系

风险管理监督,要分别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对监督方式进行研究。内部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内部监督的形式来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进行监控与评审,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般包含定期审计、不定期安全检查等。而外部监督,则是由国家与该行业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部门,来对空中交通的运行情况进行管制。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虽然可以联合使用,但是二者也自成体系,不论是职权还是二者的权责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二者之间有差异,但是其运行目标完全相同,都是对空中交通管制进行完善,提升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并将目标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3 结束语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提升空中交通运行安全性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安全。上文首先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之后分别从构建内外全面结合的项目目标风险管理监督工作体系、构建专业化的风险评估工作系统、全面推广风险识别工作系统、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航,王瑛.基于SHEL模型和神经网络的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03:138-141.

[2]海超.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机理与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1:48-49.

[3]唐远飞.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安全风险及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199.

第2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根据上级部门《关于推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太原市文湃苑小区3#楼项目部施工现场范围内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现结合太原市文湃苑小区3#楼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通过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实现把风险管控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夯实遏制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识别分析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20年9月—10月

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

组长:张杰

副组长:林元宏

组员:黄华

周孝富

牟顺意

陈德强

刘月娥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双重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工作要求及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负责对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各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体实施单位,根据总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由单位负责人督促工作进度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成员及职责表

职责分工

联系电话

主持全面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18281351888

副组长

林元宏

负责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工作进度

18835124270

陈德强

负责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后勤材料保障

13990037422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记录,落实整改责任人,督促整改

13388336320

牟顺意

施工现场质量巡查监督,并如实记录

18708303909

周孝富

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并监督

18681319060

刘月娥

现场资料搜集整理

19935142778

2、开展全员培训。

对全体人员开展关于风险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内容的培训,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并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的能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风险评估阶段2020年9月—12月

1、合理划分风险单元。

各施工班组根据本班组的生产工艺流程或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划分风险辨识和评估单元,其中岗位单元是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检修、调试,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佩戴。

2、全面辨识各类风险。

发动全体人员围绕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

3、开展风险评估分级。

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采用LEC评价方法,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级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

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技术、管理、制度、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消除、终止、替代、隔离等措施消减或采用管理和监控手段管控风险,确保每一项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风险管控阶段2020年9月开始

1、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明确各等级风险管控责任人,明确各责任人管理职责。要重点关注和管控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较大事故。

2强化检查督促落实。

项目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变更风险管控。

凡是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凡是组长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并完善。凡是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修订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各个环节。

4、开展公示教育。

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情况,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或作用指导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施工安全风险公告栏,公示安全风险分布图,制作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卡,标明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便于施工人员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2020年9月开始

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各单位针对每一风险装订符合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

2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施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验收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

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公示。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

项目部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部署,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培训。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及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因素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内容培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

(三)督促工作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负责人,完成期限。

四川明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3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PPP项目区别一般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在于政府方与社会投资人从传统委托关系转变为协同合作关系,风险流向从纵向传递变为横向平移。建议风险种类基于PPP项目的上述属性进行梳理,尤其风险回流类别的考量紧贴PPP项目属性特点进行分辨。

(2)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巨大、技术复杂、专业多样等特点,导致该领域内的部分风险评级相对其他行业的风险而言差异较大,涉及社会利益的风险重要程度尤为突出。因此,对于风险的界定与评价是本研究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关键要点。

(3)立足于竞合博弈关系

同理于PPP属性的考量,PPP项目中风险涉及各方由于角色和利益的交织导致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因此,PPP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承担也随各方间的关系发生调整。例如,施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即具有发包人与承包人的双重角色,与政府方同时存在竞争合作关系,造成风险转移的原因各方随角色定位的变化而变化。建议在风险回流原因的分析中以竞合博弈关系为基础,避免因零和博弈困局造成的原因分析偏差。

(4)立足于政府的主体地位

PPP项目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皆相应承担PPP项目风险。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政府方处于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网络的核心地位,居于整体高势位区。风险逆流的归口最终将聚于政府方一侧,但归流渠道众多且复杂。因此,在进行风险回流分析时,建议采用聚类分析从多利益相关者角度归总风险回流种类,并最终归于政府方方向。

(5)立足于风险治理理念

面对PPP项目复杂的风险结构和风险管理关系,城市轨道交通风险回流理论模型的构建建议从治理角度切入,从风险分担向风险协同共管转移。从制度框架、管理机制、执行效果三个层次分析风险回流的产生与路径,形成三级要素层次共同作用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而全面揭示风险回流路径及原因。

第4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受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国内经济水准在不断提升,市场经济日益呈现出多变、复杂的特点,因此公司在组织开展生产运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其承担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成本风险也相应提升。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降低公司在生产销售、组织运作中的财务风险、管控隐患,应当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凭借财务审计部门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帮助公司分析开发项目的经济成本、预期收益与风险系数,帮助公司的领导决策人员制定经营策略、执行各项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下文中,笔者将针对公司的生存发展需求,分析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要点与管理策略,因此公司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构建起科学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公司财务审计管理;风险风范与管控;策略

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策略,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管理理论与核心策略手段。有关公司与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公司实现当前的生产经营目标和长远发展计划。

一、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概述

所谓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可以理解为,公司的领导决策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具备科学的财务管控理念,促使公司内部建立起职权清晰、各负其责、运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需要上级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一方面需要管理组织规章守则的约束与指导,需要自觉遵守并积极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应规定。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能够确保各项财务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实现公司生产成本、经营费用的管理与核算,避免生产成本的浪费;而构建信心化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系统,能够将公司的全部财务活动统一起来,系统全面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成本与收益、开发成本与费用支出,从而起到评估与防范风险的作用。笔者认为,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规范公司生产、组织中的各项活动与行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符合国家法律、公司规章制度的相应规定,实现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活动的有序、规范;二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监督、评估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帮助公司决策者分析开发与经营项目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系数,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三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以经营目标、管理标准,对公司的未来经营计划、项目开发与投资、公司财务情况作出统计、分析与评估,确保公司的全部活动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确保公司始终将长期发展规划与近期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不断调整并优化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对公司的经营策略与方针,对公司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成绩、对公司员工的表现与业绩作出审核与评估,便于公司调整经营计划,采取对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

二、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不足之处

1.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受到多方制约。我国的现代化市场建设过程中,公司逐步构建起内部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部门,但是受到国家计划计划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行政条例的制约,带有局限性;随着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与调整,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不仅仅是少数大型公司的建设需要,也是其他中小企业的经营需求;同时,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不能过分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调整与干涉,而应当将主要管理职能下放给具体公司独立完成,行政部门与机构可以起到全局监督的作用。最后,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需要在公司内部设置独立的组织管理部门,需要公司提供充足的经营管理资金。

2.公司人员素养有待提高,审计方法与策略急需改革。由于我国的公司建设与发展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其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公司财务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与审计意识,仅仅将公司财务审计等同于基础财务审计,而忽略了对财务数据核实、对财务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由于公司财务审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不足,导致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客观依据,经常由审计工作者的个人主观想法决定,造成审计数据的遗漏、不准确,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审计风险。其次,公司在实施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工作中,各管理部门、公司员工对财务审计与风险管理工作缺乏支持与认同,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完成财务审计与风险控制,相反采取捏造数据、伪造资料等方法,给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增添了负担。

3.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需要调整与完善。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少必要的审计规范体系,在审计过程中,凭借的大多数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审计经验,随意性比较大,这就增加了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出现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

三、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优化策略

1.为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针对当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现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提高审计部门领导职位,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强企业员工对审计的充分认识,从企业管理领导者开始,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制度等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三级复核制度,也就是最先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其报告等有审计负责人复核,之后交由部门负责人复核,最后交由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

2.优化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手段与策略。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企业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必须要确保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书面承诺,并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在企业审计人员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取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审计过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完整可靠。

3.提升财务审计的准确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隐患。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开始审计工作以前,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必要的审计调查,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是审计项目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预测,确定审计风险,那么在审计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对审计风险问题进行慎重检查和评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需要公司领导决策人员的支持与推行,帮助公司员工树立正确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理念,优化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方法策略,实现公司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相互配合,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帮助公司将近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收获更多的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刘占炜,王燕.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13).

[2]谢卫红.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

[3]夏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

[4]胡建强,张娴.内部审计人力要素动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第5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2012年5月,围绕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明确要求各中央企业在2013年底前建立覆盖全集团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从2014年起每年向国资委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国资委将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存在重大控制缺陷的企业将给予扣分或降级处理。

2011年,中央企业所属102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已初步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目前,各中央企业正在按照国资委要求积极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电网企业需要建立贯通总部、省、市、县的公司级流程管控体系,强调业务价值链和跨专业协同管理,集中体现集团战略、经营理念和管控要求,有效打通各业务流程壁垒,调整优化业务流程管理界面,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

二、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

(一)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首先,全面梳理企业经营风险,构建四级风险分类体系。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识别可能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构建全面覆盖公司各类业务的风险体系,纳入风险分类体系管理。其次,建设规范的公司级风险信息库,实现风险与流程、制度、职责联动管理。公司层风险要明确风险应对措施、责任部门和参照制度;业务层风险要通过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与控制要求,有效防控各类业务风险。再次,将日常风险与专项风险管理相结合,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对常规性、全面性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报告和监督改进等工作;对重大项目管理、重要事项决策、高风险业务管理等特定事项,在特定时期内开展专题性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后评估等工作。

(二)统一内控标准流程,提升业务管理标准化水平。首先,统一内部控制标准。集中体现企业管控要求,在全面梳理公司风险基础上,集中对电网投资、财务、营销、工程、科研、信息、物资、合同等经营类和管控类业务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根据公司集团化管控和专业管理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要求,明确控制方式、控制频率等信息。其次,统一业务管理流程。综合考虑风险防控、业务运行效率效果等因素,推进业务流程步骤标准化,基于实际业务流程整合提炼形成相对优化的业务流程,推进业务操作标准化,对每个业务流程环节,统一规范输入输出信息、重要工作文档、工作表单等关联信息;推进岗位职责标准化,依据不相容职责、岗位职责最小化等原则确定完成既定业务所需配置的标准岗位,明确每个标准岗位职责。

(三)推进业务横纵协同,创建跨业务、跨层级内控体系。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大胆尝试和重点推进业务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努力消除“管理壁垒”与“流程梗阻”。一是推进业务横向协同管理。为强化业务高效协同,实现业务横向有效衔接,建立跨部门、跨专业的磋商机制和集中会审机制,深入开展跨业务流程衔接工作。二是推进专业纵向一体化管理。由顶层各专业部门自上而下组织开展专业内控建设,参与基层单位流程设计和管控标准建立,推动纵向一体化管理,集中反映管控要求,有效确保企业经营理念和控制要求一贯到底、有效执行。三是构建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端到端的内控流程体系。基于业务协同管理和专业一体化管理需求,依据“业务价值链”和“流程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优化完善业务流程框架,明确跨专业流程接口,建立一套具有电网特色、覆盖各层级、各专业端到端的四级流程框架体系,全景展示电网公司各专业衔接关系和业务逻辑脉络,建立风险、流程、控制、职责、制度的内在联系。

(四)全面开展内控评价,建立常态化评价改进机制。一是要统一内部控制评价规范,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测试程序、抽样规则及缺陷认定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统一制定与关键控制点相匹配的评价程序,明确控制测试方法、程序和要点及预防风险的应对措施。二是要实施内部控制自评与年度评价。定期对各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开展自我评价,年度终了,对期中评价缺陷整改情况进行再测试,并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确保公司内控整体有效。三是建立定期联合评审机制,综合考虑业务更新或需求变化等因素,定期收集风险、流程、岗位、制度等变动信息,建立内控规范与其他管理体系联动工作机制,日常更新、维护、审批和责任实现联动调整。四是实施内控执行责任考核。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纳入年度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全员绩效考核体系,与干部员工履职评估结果挂钩。

第6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铝粉、镁粉、铝镁粉危险性类别均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2”。铝镁制品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在环境温度下遇水发生缓慢反应,产生氢气并释放热量,而不会引起剧烈反应,在保证除尘器水箱(槽、池)足够水量、良好通风和规范清渣等条件下,可以采用湿式除尘器。

原则上,除在环境温度下遇水起剧烈反应的金属粉尘(如锂、钠等)外,均可采用湿式除尘器。企业应根据可燃粉尘特性及生产工艺等情况,合理确定采用干式除尘或湿式除尘。

干式除尘的把控要点

干式除尘器

干式除尘器一般选用与管理要点为:对产生铝镁粉尘的除尘,应选择干式外滤式脉冲布袋防爆除尘机,并负压运行。除尘器由钢质焊接材料制作。不同种类的可燃性粉尘不得合用同一除尘器。除尘器滤袋具有防静电功能;与滤袋相连接的金属材质构件(如袋笼、花板、短管等)采取静电跨接的方式作为防静电的措施。脉冲电磁阀采用防爆电磁阀,对喷吹压力进行监控,视清灰的效果,调整好清灰的频率。除尘器箱体内滤袋表面经清灰后残留厚度不大于1 mm积尘。除尘器本体上需安装能满足泄爆要求的泄爆装置,安装进、出风口压差监测报警装置,除尘器所有安全装置需与系统保护互锁联动。除尘器需安装温控装置。除尘器灰斗采用圆弧化处理,灰斗设计角度大于70°。除尘器视粉尘爆炸的风险,加装粉体或喷淋抑爆系统,当检测到爆炸的最初期,使用探测仪器探测爆炸压力的迅速升高或温度的升高,激活抑爆系统,通过抑爆器或喷淋系统迅速喷射灭火剂(惰性气体、碳酸氢钠粉体)或水源,达到预防粉尘燃爆的作用。抑爆系统的动作时间控制在1.5 m/s内。卸料系统采用防爆锁气卸灰装置,安装锁气卸灰装置的运作监测装置。一般情况下,除尘器应设置于室外。除尘器与厂房建筑物相邻小于10 m的外墙,应采用非燃烧建筑材料进行隔离,远离明火25 m 。

吸尘罩的要求

吸尘罩需要满足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能有效地收集所产生的粉尘,二是作业时易产生火花的抽风口与管道连接处,视工况要求需安装火花探测和火花熄灭装置,三是采取防止吸入铁片和螺钉等能产生撞击火花的装置,四是满足抽风口的风速不小于1 m/s要求。

风管要求

风管的材质一般选用除静电钢质焊接圆形管道,内表面光滑,采用法兰连接,法兰静电跨接。室内应设置风管制作检查清灰口及风速检测口,在水平风管每间隔6 m处,以及风管转向大于45°的部位,设置清灰口。风管内的风速确保大于20~23 m/s,满足风管内不出现粉尘沉降、积尘,一般粉尘确保大于20 m/s,金属粉尘如铝镁粉尘确保大于23 m/s。管壁粉尘残余积尘不出现厚度大于1 mm。视工况运行需要,管道加装温度、风速、粉尘浓度监控装置,时刻监测管道内温度、风速、粉尘浓度。管道内的粉尘浓度控制在该粉尘爆炸下限的25%~50% 以内。室内风管强度高于室外风管强度,室外风管强度高于除尘器本体强度。进出除尘器风管口安装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也可安装于除尘器进、出风口处。室外除尘器进风管道不得直接通向除尘器本体,且在适合的位置上设置隔爆阀和径向处安装泄爆片。

爆破片要求

经过计算,在设定的爆破温度下,爆破片压力差达到预定值时,爆破片即可动作(破裂或脱落)。要配置有足够的泄爆面积,将爆炸的压力安全泄出,保护除尘器本体和管道设备不受到破坏。除尘器爆破片要求安装于本体上,方向应避开冲击人体、危险物、建筑物、设备等方向。管道爆破片应安装于进入除尘器主风管道的径向处。室内的泄爆装置应采用泄压导管的方式将泄压口引到建筑物外。管道泄爆面积要求大于或等于管道的截面积。爆破片需设有铭牌,有毒性、腐蚀性、以及燃料粉尘的除尘器及风管不得采用泄爆装置进行泄压。

其他要求

在抑爆方面,要求对收尘管道或除尘器本体接收到即将出现爆炸风险的时候,除尘系统需及时启动抑爆装置,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充入惰性气体、惰性粉体或喷淋系统。

在风机方面,要求风机叶片用能导电、运行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风机选用防爆风机,涉粉电机需采用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主要含义是防尘、防水和防爆炸性气体)的外壳,风机出口处安装消音设施。

在系统安全运行方面,要求对系统运行的各环节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各监测表的表面应设置在可以目视的方位。

对于登高梯台,需牢固,符合国家标准,高台设有踢脚挡板。

对于排气筒,应设置为离地高为15 m,具有牢固、抗风压竖立的性能;排气筒旁设有独立的避雷系统。

对于日常安全管理,要求现场有醒目的安全标志标识;现场张贴除尘系统运行操作程序;落实专人管理,每天对运行状况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定期对风管内的积尘和除尘器所收集的粉尘进行清理;异常情况时能确保系统运行紧急停机。

湿式除尘的管控要点

因为铝镁粉尘的防爆整治是重中之重,所以,以铝镁粉尘湿式除尘为例,介绍把控要点。

水洗式打磨除尘的管控要点

在铝镁制品打磨工艺中,水洗式打磨方式最佳,因为没有干粉尘产生,粉尘云就避免了,因此粉尘爆炸的风险消除,所以可以取消体积庞大而昂贵的除尘器、风机和复杂而维护麻烦的防爆设施,只需靠足够的水流将粉尘带走就好。这就需要设置水流、水量监测报警联锁,确保不断水,管道宜开放式(如水槽),便于每日冲冼和防止微量氢气的积聚。不密闭的过滤水池应通过设置水位监测报警联锁,保证有足够的循环用水量。打磨现场保持通风,保证车间内不积聚氢气。铝镁制品水洗式打磨除尘的最大特点:风险最小、投入最少、管理最方便。

干式打磨湿式除尘的管控要点

打磨作业工位排风柜(吸尘罩)应参照干式除尘要求设置(粉尘应以下吸和侧吸为佳),确保排风柜口面任意一处的风速≥1 m/s,保证排风柜内呈负压状态,排风柜内宜选用水幕(水帘)和水槽吸附粉尘,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流速及风速,能带走产生的包括洗涤塔内99%以上的粉尘,因此需对循环用水设置有水量、流速的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以及洗涤塔进出风速压差的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打磨现场的厂房顶部须保持通风,保证车间内不积聚氢气,还应注意停机后风管及洗涤塔内微量氢气的积聚风险,在其至高部位设置机械式泄放口,确保系统停运状态下该泄放口为常开;风管安全要求与干式除尘相同。

湿式除尘循环用水池安全要求

水池要求不密闭、通风良好(杜绝微量氢气的积聚风险),容量足够(确保回用水量、流速),有低水位自动补水功能,保证回用水质洁净,有沉淀、过滤功能;首先保证不断水,故水泵配备二台(一备一用),并有故障报警联锁功能;水池、水管有防冻措施;水按环保要求定期更换处理,池内污泥及时按安全、环保规范要求脱水并妥善处理。

抛光打磨作业和除尘设施场所

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厂房建筑及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设施符合防尘、防火或防爆的要求;干式打磨湿式除尘的主进风管防静电措施应完好有效;作业用电设备所有的金属部件(除带电金属)应按相关的防漏电安全要求,保护接地可靠;登高梯台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

现场基础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完善、健全,各环节安全管理责任要衔接,达到相互支持,互为保障,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管理制度要合规、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包括教育培训、安全防火、劳动防护、安全用电、设备管理、作业现场管理、危险作业审批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实际操作方便。

抛光打磨作业部位的积尘必须要按照制度要求定时清扫,清扫频率必须量化,即不同部位是每周、每天、还是每班,要清晰公示,重要部位要明确责任人,清扫到何等程度要明确,可操作性强;干式打磨岗位清灰应做到“上一班不清,下一班不接”,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可利用除尘器支管装吸尘器快接口,采用吸尘方式将粉尘吸走,并有防主进风管内风速下降及粉尘沉降的措施。

在粉尘防爆教育培训方面,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全员普及相关粉尘防爆知识教育,接触粉尘操作员工应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企业要发放相应的防护用品。

在应急管理方面,有粉尘防爆应急预案,每年有演练,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完善,做好记录台账。

第7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内控建设;共享模式

1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建设背景与挑战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深化建设背景

2008~2012年,财政部、国资委先后《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央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同时,国资委在央企全面开展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管理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共享模式这一新兴财务组织形式对各公司内控工作的组织资源、流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及考核监督机制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各公司内控体系的深层次转型提升提出了全新课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充分利用现有各项内控工作成果,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财务内控管理经验,探索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建设创新思路与方法,是推动内控体系的持续优化提升、促进运营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面临的挑战

1.人员结构变化风险财务一体化改革之后基层财务人员的减少造

成沟通成本增加,可能导致业务支撑能力不足,带来内控职能无法有效落地的潜在风险。此外,如何调整和优化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的财务管控关系,在释放现有基层单位财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基层财务管理会计及业财融合职能的发挥,也给内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业财分离风险

共享体系建设初期和过渡期,由于财务组织的深度变革,大量的会计核算人员集中到财务共

享中心,财务触角收缩,远离业务前端,由此可能导致对经济事项真实性、合规性的管控程度相对削弱。此外,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不仅涉及财务职能调整,也会影响到其他业务部门原有的工作流程和行为习惯,财务变更与业务变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这对业务部门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3.流程管理风险

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原有流程对于财务共享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于财务共享后的流程

再造、流程管理风险随之凸显,流程设计不合理将导致共享中心的服务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如何确保共享后再造流程合理有效、财务业务处理规范高效、流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则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初期所面临的挑战。

2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深化工作的主要实践内容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内控深化建设目标内控深化建设应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阶

段性成果及中长期持续推进要求,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深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全面把握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体系建设难点与重点,优化组织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内控管理手段与机制,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深化转型,切实提高内控建设成果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规范性、高效性、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实践举措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内控建设以“风险导向,深化应用,过程管控,加速成效”为主线,遵循全面覆盖原则、协同高效原则、权责制衡原则、适应调整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基于内控成熟度的5个方面从战略运营方面、人员组织方面、流程制度方面、信息载体方面、考核绩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有效的防范了共享中心模式对公司内控带来的挑战因素。

1.战略运营方面

建设与战略经营目标相适应的内控体系财务共享变革紧紧围绕集约化这一要义,有效促进了财务战略的发展与实现,促进财务从事务型向战略决策型转变。在推进财务共享模式的进程中,以“共享提升规范,服务创造价值”为目标,将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的信念充分体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共享服务平台开展分享与交流工作共享服务平台有利于基层单位间信息与知识与共享;通过可比数据分析,推动各基层单位间的经验交流,有利于其互相间的内部借鉴与学习。因此,伴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服务各基层单位,高度支持公司整体战略的贯彻与执行。

2.人员组织方面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工作标准体系,在操作层级方面,根据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原先由各基层单位财务部承担的职责,如成本费用核算、工程核算、资产核算等职能统一转至新设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操作岗位方面,随着财务管理条线架构的变动,对于财务资产部与其他业务部之间及财务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进行了清晰界定和配套优化。在审批权限方面,伴随着财务条线各岗位职责的梳理,相应调整事项的审批权限。

3.流程制度方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工作规范指南,业财融合标准化管理要素规范,执行凭证交叉审核控制机制,搭建三层级交叉型稽核体系。

3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建设实践意义综述

在财务共享模式一体化建设思路的指引下,在财务共享模式探索实践中,内控深化建设与实施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风控意识,贯彻内控制衡机制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工作中,一方面是通过对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文化意识的强化,将内控理念扎根于公司各级人员心中,持续推进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确保各项风控成果的有效落地;另一方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从管控关系上推进决策与执行、审批与监督的分离。

(二)夯实财务管控,规范前端业务操作通过对财务组织架构的调整、对各级财务职责界面的梳理,以盘活财务人力资源为出发点,以加强业务过程管控为切入点,以业财融合顺畅为着力点,夯实财务管控基础,加强财务对业务的管控力度,同时也在无形中规范前端业务操作,提升公司各部门的风控管理强度。

(三)执行标准流程,改善业务处理效率通过对内控标准流程的优化、部门和岗位职责的明确,提升内控标准的适应性,确保内控建设各项工作成果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对于财务共享模式下集中整合的同质、重复的业务,在规模效应、专业分工和标准化操作的引领下,大幅改善了该类业务的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润丰.中国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144-208.

第8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1 水电站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要点

1.1 收集和整理项目风险的原始资料

水电站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内容就是收集风险的相关资料,从而全面了解和认识风险。由于水电站建设项目十分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因此,存在的风险也较为复杂。在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和运行等环节中,都存在引发风险的因素。因此,在水电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应加强对风险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从而为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提供基础信息。

1.2 全面评估项目风险

在做好上述项目风险资料的收集、整理后,相关管理者应分析资料,并结合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全面评估水电站建设项目的风险。在开展全面评估项目风险时,包括分析项目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各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并对不同风险进行描述。项目风险的评估工作可为开展项目风险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1.3 制订项目风险的管控措施

参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项目管理者可进行相应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而言,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风险的排列顺序、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和风险控制的效率制订减少或规避项目风险的管控策略。此外,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风险控制过程中需要的资源。

1.4 推行风险管控方案

虽然有些工程项目制订了工程管理控制措施,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项目风险管控执行方案。具体而言,对于不同种类的项目风险,要制订切合实际的风险控制方案,并确保该方案的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现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目标,从而保障建设各方的相关利益。

2 水电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2.1 风险控制

对于水电建设项目的风险,如果要进行风险的管理和规避,则要有效控制风险。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1)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也是承包商与发包商合法权益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可避免两者之间出现违法操作。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工程合同中的每一条条款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并充分考虑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避免日后产生经济纠纷。(2)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时,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施工单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小,施工单位可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订总价合同形式;在一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施工情况常发生变化,常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具有极高的风险性,所以,需要制订适当的风险转移措施,利用单价合同的形式降低合同风险存在的概率。(3)优化设计方案,控制风险。科学的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可为水电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必须学习和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2.2 风险转移

在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可将项目风险有意识地转移给其他建设方。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包括以下二种措施:(1)购买保险。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工程项目存在风险,会对项目的投资者甚至是建设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承包方在项目工程建设前投保,则当施工过程遭受风险和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条款补偿一部分资金。(2)完善合同条例。一方面,总承包商可通过合同将工程项目转让给其他承包商或进一步分包,这样可实现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可选取具有良好信誉的第三方作为担保方,为承包方提供担保,这样可有效分散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3 风险规避

风险回避是最容易进行的也是最低级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放弃风险比较大的项目来使得整个大的施工项目的风险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风险回避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手段,直接放弃了存在风险的项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小型的水利水电企业来说,直接从源头解决风险,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方案,因为如果不放弃这类高风险的项目河能在后续的施工中就会因为要减小风险而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如果水电工程项目遭遇某种风险的概率较大,或某种风险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则管理者应对该风险制订相应的策略,以合理规避风险。所谓“规避风险”,指的是运用合理的策略从源头上规避风险,从而杜绝风险发生,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承包方和建设方的损失。

索赔根据相关合同对工程风险进行重新划分,能体现合同的公正性。工程索赔是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索赔具有十分广阔的领域,比如,它贯穿在工程的施工、设计和相关变化等方面。以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为依据进行工程索赔,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各方的利益。为了加强电力项目经营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国家应根据电力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合理重组发电厂与电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电力项目的正常运营,进一步降低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

第9篇:风险管控要点范文

【关键词】 战略管控;内部审计

一、战略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划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三种基本管控模式。战略管控型集团由于较为合理的平衡了财务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与这两个集权和分权的极端模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在该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具有实质性影响,下属单位也具有一定的自。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还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各下属单位负责在规划范围内日常的经营管理。为确保集团整体价值大于集团内各下属单位价值的简单加总,集团总部、各战略业务单位、下属单位三个层次之间需进行明确的管理功能界定。集团总部作为战略实施监控者,检验集团战略在效果和操作上的合理性,以便合理配置资源,获取整个集团协同效应。

二、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1)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要。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不得不进行分权处理,战略管控实际就是平衡总部权力和下级机构权利的选择。作为企业集团,基于上下级单位的位级关系,充斥着委托―关系。由于信息披露方式、时间等的限制,不能保证上报的各种信息的准确性,信息不对称常常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的运行过程,即使不出现各种损失浪费和贪污、舞弊等现象,也不能保证人严格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执行相关战略任务,确保战略方向性工作。为了保证委托人的利益,包括财务信息的各类战略信息应及时、准确的上报决策层并有相关的配套体质保证这些信息的及时、准确。(2)加强战略执行力的需要。战略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和行动计划管理方法等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学中有两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战略执行力的推进通常是一个体系,需要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内部审计为战略推进提供了重要手段,发挥的鉴证、监督、引导、咨询等作用促进了决策层战略意图的传达,保障战略执行的方向性和执行深度的实施。(3)制度化管控的需要。制度是企业内部运作成文的规则,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建设对于克服人治、寻求内部规范等有极大好处,良好的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集团必备的条件之一。内部审计工作广泛依赖制度建设,审计工作以制度为标杆的特性反过来引导企业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战略的科学制度和有效实施。制度必须适合公司的战略、业务及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恶法非法”问题回溯制度制定,为企业制度化建设增加重要的手段。

三、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工作要点

(1)工作思路转向战略执行力。2001年IIA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战略管控模式下的审计工作,为了“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应关注战略执行情况的校验,鉴证战略执行效果,并在战略执行鉴证的基础上,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战略执行提供咨询服务。关注战略执行情况实际上已把内部审计工作从事后事中型转变为预测型的工作,虽这种工作以事前事中结论为基础,但由于有战略规划的参考,审计结果与之对比可有效的预测未来。(2)审计重点转向战略控制。战略控制通常体现为四个计划的控制:战略计划、投资计划、经营运作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通常战略计划作为总体框架,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作为分计划配合。战略计划执行审计主要关注执行情况与既定战略的匹配度,以此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完成情况,分析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及反过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准确性。其重要意义在于审计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偏差分析,提出对策。是内部审计中层次较高、增值空间最具弹性的项目。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执行审计与传统的审计较为接近。基于战略管控模式的需求,对这些控制计划的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与战略管控有关的方面。(3)目前工作的难点。要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必须适应企业管控需求。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势在必行,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涉及事后风险分析,内部控制等常规领域远未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的。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人员素质、工作方法等还难以承担上述工作职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