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其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对于其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积累和深化。艺术类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准却远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这不能不引起业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因此,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相应的对策。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比例,但其整体特征却非常明显,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差别显著。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但文化课基础薄弱;个性特征鲜明,感性而充满朝气,但有时漠视规章纪律,缺乏集体意识;价值取向多元,独立意识强,但理想信念相对薄弱;思想意识前卫,但公德意识淡漠。因为艺术类大学生这些特殊的个性和思想意识上的特征,其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师应深入研究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特点,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进日常教学当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育途径。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其实施对象产生的效果。调查表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总体良好,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尊心,注重形而上的价值探索。此外,我国高等学校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经验,主要表现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这些成果表明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当的正面效果和可取之处。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反思和改进。例如,部分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分离情况严重,学校规章制度对艺术生的约束力度大于激励功效,艺术类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满意度偏低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艺术类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度
艺术类高校的工作人员,如专业辅导员,需要加强角色定位,深化对自身职能的认知,明确职责范围。当前,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并非专职辅导员,而是由博士生或其他专业教师兼任。不少辅导员有“学生在校不出事,其他的都随意”的观念,并不明白自身的角色是服务于国家的教育事业,应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看待。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对教育历史和教育理论著作的研读,学习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深刻领会为国家培养具有何种思想高度和道德情操的人才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教师应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
艺术类专业任职教师需要明晰教书育人的两大职责,在专业教学中,坚持用观点指导教学,同时关注时事政治,始终坚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好榜样。专业教师应致力于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艺术观,在艺术道路上坚持正确的方向,对艺术作品和观念具有独立的分析鉴别能力,创作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同时又能为市场所认同的艺术作品。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加强,首先要制定符合艺术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要求和目标。教育者和决策制定者需要深入调研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就业前景等,深入参与到艺术类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团体实践等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去,在长期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切合实际并有效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并将此思想贯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这就要求高校艺术类教师不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授课充分结合,更要关注艺术类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展开个别教育,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最后,要合理安排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笔者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类课程枯燥陌生,有相当程度的抵触心理。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课程比例和培养方案,使思想政治课程不显得突兀。此外,结合实践来教授思想政治课程,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实践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业界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现状,提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分析为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大学生成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张志娟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内涵,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新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是现今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 新媒体内涵的界定
现今,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虽然它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却发展的较为迅速。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等为人们提供信息技术的服务,这种方式和电话、报刊、电影和广播等传统的媒体相比更胜一筹。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媒的文化成果,而广义的新媒体则是指其形成于二战以后,是依托网络化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和通信网络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媒介的总称。但是这种定义较为宏大,不利于研究者进行实证研究,因此,为了方便研究一般定义新媒体为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2.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全面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更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良性的认知循环系统,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前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来,例如在网上设立相应的咨询室,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参与进来,不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
采取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可以有效的引导校园网络的舆论,使网上不良的信息从被动的围堵,转变成为主动进行疏导,学生红客队伍的建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及时的收集学生的思想反应,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做不但可以把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拉回到现实当中,从而有效的拓展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校园网络的建立应该接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3 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该把新媒体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新媒体教育阵地。高校可以建设相应的主体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效应,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并且通过校园网站的建立可以及时的更新网站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力度,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加大对正面事件和先进事例的宣传工作,以此来有效的净化网络环境,放大精彩的评论,从而形成先进网络文化,有效增加正面控制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
2.4 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 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在传统媒体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使新旧媒体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现今人们对需求越来越高,利用手机媒体来传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开辟手机论坛和网络访谈的工作来提高学生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并且高校应该采取报纸和杂志等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以此来引领校园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2.5 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以前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时间、方法的限制,使得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较为枯燥,有些甚至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利用QQ、BBS、E- mail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不但可以解决以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法做到的工作,还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袒露心声,让教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应该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动态,设法将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建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并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引导,关注网上的信息和言论,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以此来提升思想者恒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班级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改进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当中,从而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2.7 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
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应该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主,以前传统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起到推到的作用,而且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因此,采取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可以从大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充分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8 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媒体形式,其具备个性突出、趣味性强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立场和武装学生头脑的关键,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利用真实的情感来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实现思想对接,还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出现观点碰撞。除此之外,大学生辅导员通过博客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并且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辅导员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建立,所以辅导员向学生传播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博客作为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的重要传输工具,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关键,也是引领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构建学生红客队伍,加强校园的舆论引导,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并且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辅导员博客建设,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创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 余东晖. 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3] 魏立娜.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4] 郁海波.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1,(11) .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前言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成了网络各大新媒体信息的发展基础。微信等作为当前使用最广泛,同时也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不断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是勇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的主体,同时也是微信最主要使用者之一,其就像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如何恰当利用微信这一强大工具促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教育界的最新难题。本文就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予以探究,现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平台,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化
政治思想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而为将大学生培养成国家的高端优质人才,光注重对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管一个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再怎么好,如果其在思想政治上走了歪路并未能及时纠正,那最终便会害人害己。这就充分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飞速发展,各类网络社交工具层出不穷,据相关科学研究显示――QQ和微信等腾讯公司推出的网络聊天工具是目前最受广大网民喜爱的两款软件,尤其是微信,在各大高校中掀起了阵阵热潮。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恰好能够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群聊”是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这一功能组织学生就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进行积极探讨。这一方式不仅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还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当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出现问题时,可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育;“附近的人”是微信的另一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这一功能搜索到不同的学生群体,对其予以相应性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语音对讲”是目前微信所有功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将具有思想教育与意义的校园新闻或其他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互动传播。以此便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通过微信向学生进行传播,使其能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完善校园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在舆情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微信因其互动性强、传播快速、信息资源丰富等多种优势,使其成为了社会热点和国事热点等的聚集地,也正因如此,使得许多不良信息层出不穷,荼毒大学生思想。是以,不断将校园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完善化,在舆情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各高校应借助微信这一有力工具,集结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学生骨干分子等创建一支个强大的校园媒体信息监管队伍,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保障校园媒体信息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进而促进学生对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尝试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健全校园媒体发言机制,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抑制各类不良信息和虚假谣言的传播,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不良信息和负面舆论扼杀在摇篮中。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使大学生在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微信网络舆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三观”,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社会各力量通过微信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具系统化和复杂化的庞大教育工程,虽说校园是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领地,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且无可厚非,但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社会、家庭、校园等对其成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以,光凭借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网络信息科技的到来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各界对信息领域的愈加深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号召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各阶层充分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正确思想道德引导作用,并鼓励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媒体界还积极开展和参与相关宣教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媒体的号召和传播作用,让学生自觉且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结论
总之,微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但其具有双面性,有利有弊。是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新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A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高青兰,尹波.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挑战及对策探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06):85-88
[2]车车.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01)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平台的实124-127
关键词: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65-02
2012年6月同志在北京高校调研党建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体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其实效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理念以及有工作方法等角度,探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现象阐释
近年来,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以不断拓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困境,导致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良莠混杂,影响着青年大学生。部分大学生崇拜极端个人主义,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存在政治意识薄弱的倾向,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行为盲目等。
2.价值追求功利色彩较浓。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阶段,当代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增强,但同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追求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学习上出现错位,轻理论重技能,轻公共课重专业课的现象严重;职业选择更看重职业的物质价值;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非常普遍;婚恋观功利性、随意性增强。此外,大学生在择友、自我设计等方面也体现出了较浓的功利主义色彩。
3.道德意识薄弱。目前,有些大学生缺乏道德意识,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不尊重他人。一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比较严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实效性不足受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协同变化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的弱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认为大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党的政策意图,“泛政治化”倾向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不犯错误、严格服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本”、“ 生本”理念相对弱化,以训导式和管束式的方法开展工作。此种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对学生本身的关爱,背离了初衷和目标,影响了实效性发挥。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制约因素多重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素质、主体意识以及自身定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实效性的发挥。教育者不能真正认同职业角色,对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缺乏稳定的职业心态,主体意识欠缺;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力量欠缺;将自己定位于单一的“主体”,将大学生看成纯粹的“客体”的片面自我定位等因素导致实效性不能充分发挥。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僵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单一,较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方式方法多以说教为主,讲道理多于行为指导,管教多于启发,灌输多于引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得僵化、呆板,难以使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大学生信念和精神的支柱,限制了实效性发挥。
三、社会工作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对介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其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融价值、理论与实务于一体的多维系统,是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依托特定的价值理论与专门技术,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弱势领域的过程,以此协助于当事人改变与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其目标在于促进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适应性平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倡导社会公正,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1.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实效性提升
基于“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相契合,树立“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认识自我的价值,发掘自我潜能,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基于 “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人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自主、协同、创造和独立的主体人格。需要树立“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建立平等关系,因材施教,使大学生真正能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基于“服务”的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目标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服务人群、贡献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的理念服务于大学生,使其由被动服从变成受益者,提供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共同解决,问题解决的时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的时刻。
2.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树立和能力提升,推动实效性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职能转变。大学生多方面需要的满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与服务职能,其工作应由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教育和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恢复、预防、发展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职能由规范补救功能转变为预防与发展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还要努力由单一教育力量向寻求多方教育资源转变,多方利用资源,形成教育支持网络,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树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社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积极树立平等尊重、服务学生、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情感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升实效性。
提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能力。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发挥小组工作优势、借鉴社区工作思路,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组织协调、创新、调查研究和掌握社会舆情等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知识。
3.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有经典的专业方法和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创新、实效性增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个案工作,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运用个案工作独特的会谈与沟通技巧,以个案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借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个人辅导是个案工作的主要形式,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做出初步评估,制定指导的有效方法。其中行为修正模式、危机调适模式等新的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手段支持,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牛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小组工作,是“以团体情境、团体互动作为治疗的入手处与主要途径”,使社会适应不良或处于某种危机与困境中的人获得心理支持,获得应对现实问题的信息、态度、方法。进而“促进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健全、良好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以及特定问题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担、支持、感化、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变化等,引导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利用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促进其实效性提升的有益借鉴。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社区宣社区教育、社区行动等方式建立学生社区组织,形成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型育人体制。用社区工作方法推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和社会性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教学、校内教学的局限性,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搭建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9,(5):49-50.
[2]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思辨命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和阐述并不相同。当今中国飞速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演绎成为一个指导实践、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命题,也成为领航社会各行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更是明确指出,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真正领航大学生思想前进的方向。当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
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
信息传媒工具的多元化、多样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多元文化价值观危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其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传播载体,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特别是开放的网络,诱惑着大学生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中,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严重影响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另外,境内外的一些敌对分子和,常常利用非法宣传物、网络媒体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一些错误观点和思潮时常影响在校大学生,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深层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不同阶段成长发展的需求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包括思维水平、知识背景、思想实际、心理特点、生活实际等。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到专业素质的培养,都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的专题、人际交往的讲座、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以及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等等,真正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难,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的作用,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3、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据还在继续上升。”[2]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学生也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承受了社会、家庭太多的期望,严酷的现实又让学生无法实现自我的理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异常;还有一些学生不曾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再加上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竞争、情感等方面的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价值取向迷茫、自我意识模糊,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思想情绪复杂多变,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走向极端,这些特殊情况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
二、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变革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手段
第一,强化辅导员心理咨询技能,引导学生自悟成长。传统的 “灌输式”教育以及单纯说教方式,已经不适用于80后、90后这一代有着较强个性特征和自主意识的大学生身上。辅导员应该本着“引人自悟”的原则,向学生晓之以理,使学生“知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悟道”,进而自发地转变和提高。[3]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学会运用咨询心理学的技能,特别要注意引导教育的艺术性,这会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第二,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全方位渗透情感教育。首先要给予学生无条件尊重,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真诚地信任学生、对待学生;要保守学生的隐私,给予他们最大的包容和理解。其次,就是要做到与学生共情,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再次,学会倾听的艺术。倾听,既能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宽松信任的环境下向你诉说困惑和烦恼,最成功的辅导员通常也是最佳的倾听者。辅导员做的是人的工作,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果辅导员能够做到“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那大学生很多的思想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第三,担任高校网络评论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今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敏锐的网络视角,担任起高校网络评论员的角色,及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关注国内外,校内外热点问题,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QQ群等),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引导网络舆论;用事实说话,及时网络权威信息,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谣言、不良言论和小道消息负面影响。辅导员要利用人人网、博客、腾讯微博等,及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以“以学生为本”为育人理念,注重网上评论和咨询,网下及时反馈及解决,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生规划、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体验性为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体验性活动,如专业见习、模拟公司、模拟招聘会、未来职业生涯体验、成功人物访谈、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些体验性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职业理想教育,把思想道德建设细化为职业道德教育等。这种具体化了的目标使大学生更能理解也更能接受,具有很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避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健康的心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心理知识的学习和体验式辅导训练,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整体优化,在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容应对心理困扰,预防精神疾患,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引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基地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组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博物馆、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基地等,建立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教育基地参观,接受相关方面的德育教育,增强教育效果。高校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让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深刻感受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现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逐渐培养自身的优秀思想和品质。
5、注重制度完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实践表明,是否具有一支理想坚定、素质全面、结构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4]
我们要大力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学校“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主体力量的作用,同时把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和高校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骨干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靠拢。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尤其是重视选拔、培养一定数量的优秀专职辅导员,要积极调整辅导员的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技能培训与心理培训相结合,增加交流学习机会;要建立辅导员相关激励机制,这主要包括职称的评定和行政职务的晋升,给予辅导员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保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发展,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业务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但我们始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综合性人才,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周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8(1)86-88.
[2] 周志红 寇红江.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J] .思想教育研究,2005(3)28-31.
摘 要:21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状态,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事业也在迅速发展,因此探索建立新时期的思想政
>>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论延安时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 浅析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浅析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浅谈高等院校就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 高等院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青年亚文化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微博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探讨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才培养的前提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应用价值分析 浅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探讨 浅析新时期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优化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4] 中央“三讲”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371)
[5] 王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1]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从大学生方面来看,有效的大学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并从中吸取精华知识,结合实际生活,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理想。从高校方面来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纠正以往教育教学中的偏差,及时掌握思政工作未来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校方的指引作用,提供较多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不断地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使其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2]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合。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背诵并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并没有与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而日常的思政活动一般都要求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例如,一些课题研究、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和文化调研,等等,这些活动需要与理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则应积极地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中,要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思想实践活动作为衡量指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活动中。
(二)创新学生的党建工作,让党建工作更具有实践意义。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学生党校的作用,建立起从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三级学生党校全程培养体系。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党员的带动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党建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创新党建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党支部对学生活动的指引作用。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性。当前,除了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显示,大学生大多喜欢面对面的心灵沟通,因此,校方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合理的心灵教育。[3]此外,学校还可以投资建立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
(四)扩大实践活动的平台,创新实践模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因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各种能力,所以,社会实践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相关研究发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将学生的发展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使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提高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包括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等。另外,学校也要对实践基地做好考察,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从中得到最深刻的启迪教育,从而使社会活动具有实践意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日常的思政教学工作。
(五)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支配力量,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最后成果。[4]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高校要严格选拔,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辅导员任职期间,校方也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设立考评考核机制。除此之外,校方要定期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其更好地辅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两课”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并将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总体上讲,“两课”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两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审视高校“两课”教学现状,我们感到还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一)“两课”理论知识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脱节严重
集中表现为教师单纯讲授理论观点,单纯介绍基本知识。而学生把“两课”当作纯理论知识来学习,为应付考试而被动接受.不能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结合起来。这与“两课”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未能充分认识“两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关。
(二)“两课”教学理论传授与时政热点问题脱节严重
“两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缺乏敏感性。对一些敏感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方式,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精髓和实质把握不准,理解不深,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更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两课”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许多“两课”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传统的以粉笔为主要教学信息的承载形式.很少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教学形式显得单一而枯燥。
二、“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改革途径
要想取得“两课”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大胆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把讲授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成长的愿望和存在的困惑联系起来,探索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两课”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素质
1.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两课”教师的首要素质。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冲击下。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另外。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两课”教师要有对事业、学生和社会的责任感,要有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要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
2.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两课”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抽出大量的时间研究新理论、新问题。“两课”教师要在理论上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以自己坚实的理论功底和逻辑分析,教育和感染大学生,使“两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两课”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创新意识要求教师不满足巳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勇气㈨。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创新性学习.而且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不断探索“两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二)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每次上课都留有一定的自由提问时间,师生面对面交流,就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创新理论知识,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2.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希望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三)推进“两课”教学内容改革
1.处理好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与不断更新的关系。“两课”教学内容应保持稳定性,只有长期保持稳定的内容。受教育者才容易接受。但“两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讲义上永远只有那些内容。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思考新问题,及时将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讲义中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关系。“两课”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兼顾二者,做到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在充分阐述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
1.实践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两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对社会了解甚少,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刻感受理论的现实力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2.要将“两课”总学时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中,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学,讲述理论知识和学习,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自学和总结学习心得等。第二课堂主要用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等。通过调研论文和调研报告展示学习成果.把理论用于实践,通过实践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赵振岗.进一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07,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
人文关怀是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目标,是对其身处的生活环境好坏的一种关怀,是一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举措。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增加也是对我国“以德树人”方针响应的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所有合理的安排,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看法,过分尊重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抛之脑后,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再者现代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原因,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理念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自作主张,他们的张扬个性也被尊重放大,不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此类老师的存在可有可无;一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对自己权威性的运用,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或决定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管理、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虽然现代社会考核人才标准和理念,已经从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对全方位的考量,可是现实教育理念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推行的缓慢程度,也还是其不可忽略的情况。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想教育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几乎以学生为主。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下把把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考虑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推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丰富学生自我精神家园才是高校教育人文情怀创新的本质,而不是把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接触什么事物都会激发其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精髓,把目标知识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及内容中,解决他们的疑问,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全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个性区别化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体和个体两手抓,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即将步入社会,可是由于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缺少了面对压力问题的经验,因此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容易给其带来消极心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促进和谐校园建成
在提倡创造和谐人际,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也成了学校工作重心,而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人文关怀对其提倡发表个人思想,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校园环境中,因为思想和理解的不同,大学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同声音,对于这些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归为不和谐因素而强加压制。而是应该通过途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尊重学生意见,通过民主交流的方式去把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学生想听到的信息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对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被养成了对灌输的有关规章制度或思想全部欣然接受,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寄托予规定,按照规定去做或者不做,把自己固定在被选择的一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养,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潜意识里真正把自己看作主人翁。如何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被选择转变成自主选择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再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上的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层次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育者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使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表现。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有目标,想法独特的学生更要给予支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的灌输教育变成师生之间双向的认识与了解。教育者还要转变学生自我发现的特性,在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积极引导其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正确的学习和努力,减少学生迷茫的发生。
(三)健全有关的人文环境
首先,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管理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在人际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校园的和谐与安定起到直接影响,所以作为人文关怀的传播者的导师,应该发挥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最后,在服务上,学校各级部门应该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人文关怀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教育体制里,高校所能做的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研究,加入更多的人文把空洞的教育内容变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精神需要的内容。同时,在加强理论应用实践的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生活调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应该在反映时代要求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新的思维和视角出发,系统且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研究。最后,在制度方面可以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做到老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关心和了解。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爱、正己再者才能律人。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言传身教的去教育学生,才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其次,作为不断接受新学生,新事物的教育者,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究,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学校教学资源方面,为了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该不定时给老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让教师队伍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