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风险管理逐渐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让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健康的发展,并且,还可以将企业的防范风险的资金成本降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当前,金融机构所要面对的风险大致上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因为特殊的环境风险因素的转变,让净收入或投资组合价值出现波动。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处在转型阶段,认为目前的市场经济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具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社会的变化,使得各种违规与欺诈的事情不断涌现。所以,操作风险是我国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对于金融机构具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一、操作风险的含义
金融操作风险的含义为:操作风险与金融投资业务紧密相连,是由于外部因素、技术体系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无法掌控的损失,这些损失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波动以及交易方的信用问题无关。所以,通过引起风险发生的内部原因可以发现,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主要出自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结算风险。由于交易指令、定价、结算以及交易能力等问题引起的损失;
2、技术风险。因为技术的局限或者硬件方面的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有效、正确的收集、解决、传导信息所引发的损失;
3、内部失控风险。因为超风险限额而没有被发现、越权交易或者是后台部门的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
当然,想要为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是具有难度的。在进行风险操作管理时,很多国外的金融投资机构运用了对于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认同的方法及管理方式,也就是针对风险进行详细划分,掌握操作风险的含义,了解哪些类型的风险应当归入到操作风险当中,哪些类型的操作风险应当归入到风险管理当中,并且进行详细的分析来确定是否要进行整体风险的控制,通过实践表明,这样的方式确实非常有效。
二、金融投资面对的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的目的并非消除风险,而是将风险管理降到最低的过程,在风险管理的过程里,要先针对金融投资里的风险进行辨别,这是投资者做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只有真正辨别出投资过程里的风险,才可以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而在金融投资的过程里,最为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可以称作价格风险,指的是通过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进行转变,从而引发的亏损风险。因为金融投资工具频繁出现价格的转变,因此投资者在面对市场风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险。通过市场风险的不同来源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大致可以把市场风险分成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通常是指因为宏观原因的转变,造成投资组合净值的转变。非系统性风险指的是投资的某一品种引发的风险。投资者在面对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时所采用的房里方法也不同,而系统性风险是无法动摇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透过投资重组进行分散。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通过投资重组将金融工具进行集中,引发投资产品短期内变现困难,并且持有的流动资金无法进行正常支付时产生的风险。常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正常,并且投资金额占总资金的比重不大时,流动性风险就不会非常严重。流动性风险往往出现在市场波动较大,交易量迅速降低,投资者必须要大批先进的状况下,才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样的状况下,投资者通常要用较低的价格将手中投资的金融资产销售掉。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作为金融投资过程里最关键的风险,包含了很多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详细来说,操作风险指的是因为投资者内部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投资策略失误引起的风险。通常包含以下几点:
(1)投资研究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所引起的投资决策风险;
(2)因为投资者的管理能力有限所引起的经营风险。
这些风险都会给金融投资造成损失。操作风险融入于金融投资过程当中的方方面面,是投资者必须基于关注和防范的风险。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也是金融投资风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主要指在金融交易的过程里可能会引发的交收违约,也可能会引起债券持有发行人违约或者拒绝支付到期款而引发的金融投资资产损失的风险。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债券等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逐渐变成重要的投资类型,甚至是国内短期的融资券的发行也在不断扩大,由于这些金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断累积,最大程度的避免金融投资信用风险成为了投资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操作风险的度量
操作风险作为金融活动当中最为普遍的风险表现形式,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很多度量操作风险的失败原因,大多是没有适当的方式以及可以用在量化分析的客观数据,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则存在许多例如价格变动、违约率等可以利用的外部分析数据,相对而言较为容易进行风险度量。因为影响操作风险的原因大多是金融机构内部原因,并且风险因素和产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大小之间不具备明显的关联,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人寻求到一种方式可以清晰的描绘出操作风险,自然对于操作风险的度量来讲,也具有非常大的困难。已经掌握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有三种:
第一种:创建于数据之上的统计模型,此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就是损失分步法,也被称为LDA。此方式会先对单个损失的发生频率以及大小通过参数进行评估,之后运用连接函数的方式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
第二种:依旧是统计模型的计算操作风险,可是主要应当通过定性方法进行校对模型,定性方法大致包含了风险排序法、情景分析法、排查法、权衡打分法等;
第三种:创建于操作风险过程的功能模拟智商的模型,透过单一的过程相互依存的方式来模仿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当然,就目前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而言,有两种模型应当重点说明:第一种是用于测量操作风险的VaR技术。它的主要论点在于操作风险可以通过VaR技术进行测量,以建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数据库为基本思想,并通过数据的操作损失分布,来确定一个置信区间,这样就可以将VaR的操作风险计算出来。但也可以通过分析收益波动性来计算操作风险,也就是通过收益当中将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相关收益剔除掉,把剩下的收益当成和操作风险有关的收益,可是就这一点而言争议性非常大;第二种是贝叶斯推断网络模型,也可以称之为BBN模型,贝叶斯网络逐渐被使用在度量以及模拟操作风险方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BBN推断网络模型描绘了对操作风险具有影响的各类因素,所以可以提供行为改变的原因;
第二,BBN可以使用在情景分析方面,计算出度量的最大经营损失,并将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有效结合;
第三,BBN适合用在度量以及模拟不同种类的操作风险方面;
第四,运用决策节点以及效用来充实BBN,来提升管理决策的明朗化。
BBN的结构属于一种直接的非循环类的图形,其中节点的意思是随机变量,连线的意思是影响因素,BBN结构属于一种流转过程同各类因素的融合。BBN较为容易进行情景分析,投资经理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对即将要执行的交易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计算出预计的结算损失有多少,BBN较容易通过情景分析让风险经理针对外来的交易风险进行掌控,并且风险经理可以透过针对市场风险因素以及信用风险因素的情景模拟,判断出操作风险是怎样同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有效结合的。
贝叶斯推断网络模型可以用在一系列的度量操作风险上,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创建出很多个BBN网络大框,并且决策人员可以透过返回检验的方法来判定哪种是最佳的网络设计。通过理论以及实践可以发现,贝叶斯推断网络模型非常值得金融投资机构使用操作风险度量以及模拟方式进行操作。
总之,操作风险度量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分析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损失产生的次数以及大小都给出了非常强硬的假定,之后通过一些统计模型来获得操作风险的大小,大致上来讲属于一种定量测量的方式;
第二种,主观判定方式。在执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时,由于缺少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因此,想要通过数据进行评估操作损失的分布就变得尤为困难,至少对当前而言,用评估操作损失分布的方式来判断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是不符合逻辑的。因此,当前国外的金融体系运用的操作风险度量方式普遍以定性评价方式为主,这种方式通过独立的部门,经由事先预定的风险评估指标针对每一个业务的缺陷进行评估,之后,再进一步进行细分;
第三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混合的方式,使得相对风险排序、主观方式的运用以及损失时间数据库的建立进行有效结合。
四、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不仅要系统的进行分析预期损失以及未预期损失的缘由,并且也要评估风险,为风险的预防、降低转移和为风险分配资本等做出努力。操作风险管理的步骤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风险管理的范畴以及目标。
高层的管理人员询问过董事会之后,应当同企业的经营策略、风险偏好相结合,为风险管理建立一个范畴以及目标。并且,还要制定一些短期的具体目标,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工作可以稳定的发展。这些短期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明确定义一些关键的损失事件并进行命名,这样才可以确保在未来的管理工作里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探讨和分析;
(2)创建一个损失事件簿,为定量分析操作风险模型积攒数据;
(3)创建统计模型分析特定损失时间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
(4)采取由于风险进行的资源配置和情景分析。
2、明确重要的风险。
员工通过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后,一定要明确哪些才是重要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内容过于宽泛,所以在明确的同时,一定要严格依照高层规定的目标进行操作。
3、针对风险进行评估。
运用不同渠道获得的数据,用来评估一些较为重要的过程以及资源的操作风险,评估的内容不仅包含了风险形成的冲击,还包含了损失事件产生的概率。针对无法定量分析的风险,一定要找到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和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评估。并且,风险不同,相互间的依赖就不同,所以需要对她们之间的依赖性进行评估。
4、分析。
通过以上内容后,已经初步判断出各部门潜在的操作风险。随之而来的,就是要为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先进行风险加总,然后进行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之后要分析单独的损失事件,再分析风险的过程以及资源的分配,分析出关键的风险因素,最后,针对风险管理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
5、通过措施消除存在于经营过程以及资源当中的风险。
可以通过风险回避以及风险因素管理的措施、损失预报的措施、损失预防的措施、损失掌控的措施、降低损失的措施、应急措施和风险融资的措施进行管理。
6、针对操作风险的检测报告。
一个规范的报告制度是一个成功的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针对风险采取连续的检测,并定期进行报告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操作风险管理的需求,所以,持续的检测对于任何一种风险管理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结束语:通过世界的角度来看,针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分析才刚刚开始,虽然在金融部门的投资过程里运用了一系列的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可是显然这些管理方式还不够健全,也缺少理论作为指导。操作风险在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的过程里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金融投资风险的管理成效如何完全在于怎样操作风险管理。投资者应当建立长期的投资目标,以完善的风险政策进行总结和评论,进而为风险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及管理的支持。(作者单位:贵州省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黎仁华,马丽莎.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测度指标的定位分析——基于操作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
[2]周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研究——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创新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
关键词:金融投资 风险评估技术 应用分析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体制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本企业的经济的发展中,都把一定资金投入到了金融投资中。但金融投资存在较多风险,风险较严重时,企业的正常运营及经济效益就会受到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已越多越多重视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于是本文主要就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进行相应分析。
二、金融风险概述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
金融风险指的是和金融方面有关的风险,如金融的市场风险、机构风险、产品风险等,按照正常的金融理论,如果某家金融机构出现风险,那么其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通常会比此金融机构自身所受到的影响还要严重。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金融风险后,金融机构内部的整体体系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情况更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结构中的相关体系无法正常运行,倘若所出现的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那么整个金融机构及体系的正常运转都会出现失灵现象,从而就很可能会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都出现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进而还可能会导致政治出现一定危机。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风险被放大、结构的失衡使得风险集中以及股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其中,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风险被放大又可分为以下方面:“拉美化”风险;人民币汇率机制出现损失;房地产中的风险无法被忽视;资本化管理制度方面的有效性较薄弱;利率风险日益明显;机制转化过程的风险日益突出。结合风险所涉及到的领域及范围,可把金融投资风险分成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整体性风险,二是非整体性风险。整体性风险指的是在某一个投资操作中心中,每位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都是一样的,且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回避。如在股票市场中,对于股票价格所引起的浮动影响及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等,这些风险都是无法解除,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规避的,因此,每个企业都需对这些风险作相应承担。非整体性的风险指的是某一个投资种类中,因利益的收支情况而引发的影响。如倘若某一家企业出现诉讼现象或内部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操作或投资操作失误等,都可能会导致该公司的的股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现象。这是一种能够把风险进行分散操作的投资行为,其只会给企业自身的投资带来风险,而不会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带来影响,
三、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探究
(一)VaR方法
VaR是Value at Risk的英文缩写,其意思是“在线价值”,指的是在金融市场在正常情况的的波动下,某一家金融资产或金融证券组合所形成有可能会导致的最大损失值,其表达公式为:
上述公式中,Prob指的是资产价值所产生的损失比可能损失上限中的概率大;ΔP指的是在指定的有效期限内,某金融方面的资产在Δt 中所导致的价值损失金额;α指的是确定的置信水平,VaR指的是在确定的置信水平α下的在险价值,即有可能会导致的损失上限。在此公式中,对VaR的定义而言,持有期和置信水平的参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置信水平和VaR通常呈正比例关系,当置信水平的持有期有所变长或出现一定提高时,VaR就会有所增加,因此,使用此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参数进行正常选择。
(二)β系数衡量法
对整体性的风险进行评估或衡量的过程中,通常使用β系数对相关方面进行操作,可把β系数衡量法的内容定义为:使用简单的方法把某个资产收益中整体收益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中相关方面所存在的比较具体的关系进行准确描述。使用其所反映的内容对市场中的某些组合关系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是对某种特殊风险所进行的绝对性评价,其表达为:
把上式进行化简,可得到β1=COV(Ri,RM)/O2M=piM(oi/OM),为了使此公式的计算方法更加简单方便,可对相关方面进行合理调节,调节后的公式为:
(三)均值――方差衡量法
在金融投资中,通常是无法对风险的大小及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确定的,但是可采取一定措施从损失中的相关偏差(即风险的度数)对其有一个大概的掌握与了解。对风险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可通过变异系数或标准与方差的方式等多种数学公式及指标对其作有效确定。
X是一个随机变量,在具体操作中,可借助某一种金融工具所投资的实际效益E(x)对变量随机所完成的期望值进行了解,也就是说可把作为该组数据的方差,即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代表标准差,标准差是对平均值及测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大小和范围进行衡量与评价后所得出的数值,如果标准差的数值较大,那么各组数据间的关系也会出现较明显的分散现象,此时,表明损失的波动幅度情况有较明显的变化,因此,损失的概率及总金额也会较大。当平均数处在相等的情况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可使用标准差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的对比操作,而当两组中所分布的数据间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时,需对离散程度进行分析时,则可通过变异系数进行相关的具有一定对比性的操作。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间的比,通常情况下,变异系数和偏差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当变异系数较小时,所呈现的偏差通常不会太明显,因此,此时通常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金融风险。反之,如果变异系数较大,那么偏差也会较大,从而就出现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倘若企业想通过证券组合等投资工作来使风险得到一定分散,那么此时对投资风险起到一定投资作用的则是证券中各个协方差间的大小关系。协方差无法通过证券间的排列组合以分散化的方式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主要用于对整体性的投资风险进行衡量与评估,换一个角度来说,即。此外,还可通过相关系数间的关系来表示证券间的收益及相关方面的互动情况。
四、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1、多个指标中没有一定的统一性,且没有较强的可比性
以高低顺序方法对类型不同资产投资的风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时,如果使用方差衡量法与β系数方法,那么分析所得到结果通常会容易出现背离等情况。
2、对风险进行分析时,无法对其程度进行精细描述
现阶段,使用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对金融风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时,还无法对其程度进行比较精确的描述,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和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对风险侧面相关情况的反映也比较少。因此,每个投资人员所得到的风险程度及信息的相关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此时,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还无法通过多个侧面为投资人员的利益提供一定保障。
3、事后的风险无法对事前进行准确表示
使用均值――方差衡量法、β系数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及信息资料基本都是历史中的数据信息,因此,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及最后分析都是对资产在历史中的某一时间段所可能出现的损失情况。此外,使用VaR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所得出的结果在金融投资市场实际情况的应用中通常都会失效。
(二)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使用压力及后验方法对VaR 的计算模型进行测试
使用VaR方法对金融投资的风险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时,此应用过程中通常会含有较多的假设性条件,从而就会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及结果存在一定缺陷,但VaR方法是一种可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估算的方法,其表达方式也比较简单,此外,此方法还能对风险的计量标准进行科学、合理而有效的统一。因此,为了使VaR 方法在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的应用中具有更明显的效果,于是,可通过压力及后验方法对VaR方法的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测试。压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情景模式方法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其主要是假设多种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市场环境,然后在资产或资产组合的相关背景下对它们所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有效计算,此外,其还会采取相应措施对有可能出现的变化价值进行比较合理的估计。后验测试主要使用正态性方法对VaR模型进行检验,现阶段,其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峰度、偏度检验以及Kolmogorov Smirnov等。
2、把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结合使用
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计算及评估时,通常都需使用多种类型的模型对风险的大小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际分析中,可采取风险图评价法、管理评分法以及风险度评价法等科学方法把定性分析中所计算及评估出来的风险进行合理结合。其中,风险图评价法主要是根据风险的出现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绘制,相关研究及实践表明,对于风险的识别而言,此方法的实用性和上述中的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五、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意义与作用
(一)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化企业中,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其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风险得到一定控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的发展都因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问题而受到了阻碍,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对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一定了解。
(二)可把之用于对审计及监管进行操作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工具的种类也会有所增加,金融工具不同时,其操作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于是对风险的评估及预测能力也会不同。把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应用中审计监督中,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方法正确,审计及监督中的相关操作都会得到有效完成。
(三)可把之用于对投资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评估
风险对每个金融投资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一定保证,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内部负责金融投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比较明确的限制。如对于极可能会出现的过度投机操作等行为,可通过评估金融投资工具的风险来对相关的操作业绩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估,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所能承担的金融投资风险控制一定范围内。
六、结束语
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是企业在金融投资过程对风险进行预测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这两个手段进行相关操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会无法对风险评价与风险衡量的具体范畴及区域进行有效区分。目前,关于金融投资方面的风险评估理论及技术都较多,但在实现操作过程中,通常都会因数据方面的因素而存在较多的限制性,本文主要从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意义与作用等方面作了相关分析,以此为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与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金融投资 收益 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金融业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金融经济阶段,我国各种金融投资业务层出不穷,金融投资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由于金融业务存在不确定性,因而金融投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金融投资决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金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一直是投资方不断进行研究的问题。进行有效投资,获取金融投资收益,规避风险,一定要从金融投资的概念出发,明确金融投资风险和收益的辩证关系。
金融投资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个人或机构通过购买金融理财商品,以便将来获取收益,一般来讲金融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例的,收益越高,风险越高。金融投资指通过金融市场对社会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再分配,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即通过金融投资活动将物质资本分配到高效率的地方。它与通过买卖实物资产获得收益的实物投资行为有较大的不同,金融投资形成虚拟经济,又称金融经济。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理财市场中金融工具的日益丰富和完善,金融投资有了多种选择,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其一,银行储蓄,主要特点为安全可靠。其二,债券,安全可靠,收益率较高,变现能力较好。其三,股票,风险高,收益高,投资效益大。其四,基金,流动性强,有利于分散风险。其五,保险,既能达到储蓄的作用,又能应付生活中的意外灾害,避免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
一、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辩证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提下,金融投资一般具有双重性,即投资的收益性和风险性。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优化目标是同时取得最大投资收益和最小投资风险,但是因为风险和收益的客观存在性,损益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投资的收益和投资的收益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1、金融投资的收益。在金融市场中,一般用收益率来衡量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收益率是指可用数学期望进行衡量的,度量投资业务受欢迎程度即投资收益的随机变量。不同的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不同,一般按照时间可以分为年收益率和月收益率等,收益率最大化,是投资者始终追求的目标。
2、金融投资的风险。风险是指金融投资者在金融投资活动中可能遭受损失(风险的负面作用)或获利(风险的正面作用),而这种可能的损失或获利是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金融投资的结果。根据引起的因素不同,可以将风险分为利率风险和证券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的变动致使投资品的市场价值下降的风险;证券市场风险是由证券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引起的一种风险。投资者一般追求的是金融投资工具所带来的风险可以最小。
二、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理论分析
上文提出,在现代的金融投资分析中,收益率是度量资产的收益水平的有效工具,投资风险从本质上来讲是实际收益率的波动。作为市场经济的随机变量,投资收益率可用其数学期望衡量投资赢利。不同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如下:
银行存款储蓄收益率=(储蓄到期的本利和-储蓄本金)(偿还期限?鄢本金)
债券工具收益率=[票面年利率+(面额-发行价格)/偿还期限]/债券发行价格
股票收益率=股票年收益/股票购买价格
投资者一般在进行金融投资工具的选择时常常会希望投资工具带来的收益较大,而风险是越小越好,但是,两者是不可能分开的,未来收益波动的存在,同时意味着投资存在着相应的风险。投资者可以把握的是自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即为了获取一定收益而承担的风险的大小。
金融工具资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预期收益水平,风险量和投资者承担了投资风险后要求获得的相应的补偿水平,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资深的投资者经常将资金同时分散投入到不同收益和不同风险水平的金融资产上,即所谓的资产多样化,其本质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没有任何一个金融投资工具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收益最大的同时承担的风险最小。现代金融投资理论认为,如果将多种收益变化方向不同的金融资产进行混合构成资产搭配,则该搭配中有一部分的资产风险可以相互抵消,使得资产搭配的整体风险小于单独持有该搭配中任何一种单项资产的风险量。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首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出资产的搭配投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风险以获取最大可能的收益和承担最小可能的风险。
三、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的措施
第一,关注大环境,合理选择金融投资工具,金融投资的预期收益经常与其所处的大环境有关,所谓大环境是指金融投资工具所处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环境等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如在外汇金融工具的投资中,主要是指银行的实际利率、外汇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经济发展状况及外汇国家的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等;在银行储蓄的投资中,要关注国家的CPI指数等。同时,投资者在进行相应的金融投资工具的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对各种投资工具的优缺点和投资分析方法,投资技巧进行深入了解,明确各种金融投资工具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根据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程度和自身的资金状况,在进行投资时实行投资工具的多样化,避免因为资金的集中投资所产生的风险,有效分散金融投资的风险。
第二,有效结合成功投资者经验,通过一定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投资工具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如在股票的投资中,可以借鉴巴菲特的“零投资理论”,在投资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长期经济特征,企业的现金流通能力,企业管理层的品质和企业的购入价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最熟悉的股票,并进行中长线投资。同时,可以采用查理斯・道创立的道氏理论对股票进行技术分析。该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运动可分解为主要趋势、次要变动和日常变动。采用一定的技术分析可以获取股票市场价格的短期变动和长期走势。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走向成熟,金融投资工具也会逐渐的丰富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实际的金融投资中,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程度的不同和资金状况来选择合理的金融投资方案。同时,国家一定要加强对金融投资领域的监管,完善金融投资领域的监管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金融投资市场可以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程光: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 林海、郑振龙: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J].当代财经,2003(9).
[3] 肖俊喜、王庆石:交易成本、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与股权溢价之谜: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4(12).
[4] 游家兴: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05(6).
论文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扩建,风险评价
1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要发展就得使企业不断的在规模和技术上不断的扩建,然而企业的扩建并不是有简单的因素决定的,尤其是现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萧条,对于增资扩建问题就更需要加倍的小心、认真分析,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将其运用到此领域,并通过实证分析以便使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当下能够合理正确的对企业扩建问题作出判断。
2 研究现状
现代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管理论文,提出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较早的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后来美国于1929-1933年卷入20世纪最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使风险管理问题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问题得到了理论探讨和在一些大企业的初步实践,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使风险管理成为管理领域中一门独立学科专业,专门处理那些因未发生的事而带来可能性的负面影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主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了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日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目前对风险分析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分析、工程运行、网络安全、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投资分析、灾害规避、信息安全与动植物贸易安全等方面。风险分析评价过程实际是探索系统未来运行轨迹的系统运行过程,要提高风险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须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做指导并贯穿于风险分析评价的始终论文的格式。
有关投资风险评价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己经开始,其起点是Marquis和Myers做的大规模实证研究。Moriarty和Kosnik认为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Souder和Bethay认为应分为技术、资金、设计、支撑体系、成本与进度和外部因素等六类。
钱水土(2002)研究投资风险因素分析,在对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引入了成长风险和道德风险分析。
高斯林和巴格(1986)研究表明,在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评价中,管理质量和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是企业家组建了经营管理小组管理论文,既然是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了风险企业合同,因此企业家必须具有挑战性素质。
关于企业扩建的研究方法,许多专家运用权重和概率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的指标进行量化,将数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中,目前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灰色模型法、数据包络分析法、蒙特卡罗经济风险分析法、期权定价模型以及人工神经性网络的应用等方法。本文将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建立模型。
3 建立模型
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排序[2]。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
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运用AHP进行决策时,可以分为4个步骤:
3.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其构造原则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元素。然后按照其属性将元素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些层次大体可以分为[3]: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3.2.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①确定比例标度:就每一个上层元素对与其有逻辑关系的下层元素进行一对一的成对比较。 即通过分析、判断确定下层次元素就上层某一元素而言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结果显示在判断矩阵中采用1-9之间的整数及其倒数作为比例标[4]论文的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标度的含义
标度
含义
1
3
5
7
9
2、4、6、8
倒数
表示两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表示两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冈素稍微重要
表示两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强烈重要
表示两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中值.如2为属于同样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
倒数因素i与j比较为,则因素j与i比较=I/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概念
证券投资的未来收益可能偏离其预期,这种偏离将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证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第一种风险,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第二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类型
证券投资风险按其性质不同以及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在数量上,总的风险等于这两部分之和。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整个市场出现问题导致的投资者缺乏信心、市场运行困难等情况而引起的损失。非系统性风险是一种仅与特定公司或行业相关的风险,它来源于企业的微观因素,一般只同某个具体的股票、债券相关联。
三、单个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
证券投资的收益是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全部收益,它有两个来源,一是经常收益,它来自发行企业的经营收益,如股利收入或利息收入;二是资本增益,来自于所持证券价格变动的资本利得或资本损失。其中:R为预期收益率,Ri是第i种可能的收益率,Pi是Ri收益率发生的概率,n是可能的数目。对单个证券风险的度量,我们常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1.标准差和方差。预期收益率描述了以概率为权数的平均收益率。实际发生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平均绝对偏差越大,投资于该证券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对单个证券的风险,通常可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2.变差系数。变差系数是相对偏离程度的衡量标准—每单位预期收益所含风险的衡量标准。变差系数越大,投资的相对风险也越大。
3.风险系数β。β系数是表明某一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的比较指标,所以有时又被称为风险度或反应度。如果一种证券的β系数值大于l,说明该证券风险大于证券市场的风险;如果β系数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风险;特别地,当β系数等于1时,则表明该证券风险与市场风险一致。根据日系数的取值,投资者就能判断该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
四、证券投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
1.非系统风险指标。目前评估上市公司基本状况最为核心的财务能力指标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本文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中选取如下反映这些能力的七项重要指标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资产负债率(X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X4)、总资产周转率(X5)、总资产增长率(X6)、主营业务增长率(X7)。本文选取了41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43家金融业上市公司包括:16家银行,4家保险,17家证券期货,3家金融信托和1家其他金融业。在研究中,先对41家公司的指标值进行相关性检验。KMO测度是提供判断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的统计检验方法之一,一般而言,KMO测度值>0.5意味着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测度结果表明,KMO测度值为0.653,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意味着原始数据具有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公共因子是根据原始指标信息提取的反映指标间公共信息的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计算公共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提取4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5.993%,即4个公共因子反映了85.993%的原指标信息。从特征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等于3.064,大约占去方差43.588%,Factor过程提取前4个因子,4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5.993%,说明这4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足够的信息。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有了更鲜明的实际意义。
从旋转后因子负载值可知,第一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每股收益(X1)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盈利能力,可称为盈利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周转率(X5)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偿债能力,可称为偿债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对应的总资产增长率(X6)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成长能力,可称为成长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7)的负载值较大,主要反映金融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可称为营运因子。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2)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3)成长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营运能力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五、结语
1.在以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达到降低和减少评价指标之间信息的叠加和冗余,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在借鉴统计分析结果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并结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只有这样,才可能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尽可能减少风险和失误。
一、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数设计
企业跨国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一般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前者指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如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变化,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跨国投资的风险,通常包括国家政治风险、金融财务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生产经营和销售风险、环境保护的风险等。对跨国项目投资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必须确定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即风险辩识阶段,在风险辨识的前提下,继而对风险进行定位和预警。
与跨国投资项目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数包括外部风险预警指数O和内部风险预警指数I。外部风险预警指数又包括自然风险预警指数N和PEST风险预警指数(即政治风险预警指数、经济风险预警指数、社会风险预警指数和技术风险预警指数),内部风险预警指数又包括财务风险预警指数F和管理风险预警指数M。
具体而言,自然风险预警指数又包含不可抗力风险N1、环境保护风险N2、地质资源条件风险N3和矿石品质变化风险N4,政治风险预警指数又包含政治稳定风险P1、政策风险P2和法律风险P3,经济风险预警指数包含可持续发展风险E1、市场风险E2,社会风险预警指数包含安全管理风险S1和安全隐患风险S2,技术风险预警指数主要是指工艺技术与装备风险T1,财务风险预警指数包含通货膨胀风险F1、融资风险F2、产品价格风险F3、汇率风险F4、利率风险F5和投资回收期风险F6。
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指数如表1所示。
设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指数用RCI来表示,W表示权重,则: RCI=W1×O+W2×I。
其中:O表示外部风险预警指数、I表示内部风险预警指数。
O=W11×N+W12×P+W13×E+W14×S+W15×T
其中:N表示自然风险预警指数、P表示政治风险预警指数、E表示经济风险预警指数、S表示社会风险预警指数、T技术风险预警指数。
I=W21×F+W22×M
其中:F表示财务风险预警指数、M表示管理风险预警指数。
O=W111×N1+W112×N2+W113×N3+W114×N4
其中:N1表示不可抗力风险预警指数、N2表示环境保护风险预警指数、N3表示地质资源条件风险预警指数、N4表示矿石品质变化风险预警指数。
P=W111×P1+W112×P2+W113×P3
其中:P1表示政治稳定风险预警指数、P2表示政策风险预警指数、P3表示法律风险预警指数。
E=W131×E1+W132×E2+W133×E3+W134×E4
其中:E1表示通货膨胀风险预警指数、E2表示市场风险预警指数、E3表示外汇风险预警指数、E4表示利率风险预警指数。
S=W14×S1
其中:S1表示合作者风险预警指数。
T=W15×T1
其中:T1表示工艺技术与装备风险预警指数。
F=W211×F1+W212×F2
其中:F1表示融资风险预警指数、F2表示投资回收期风险预警指数。
M=W221×M1+W222×M2+W223×M3
其中:M1表示人力资源状况风险预警指数、M2表示组织结构风险预警指数、M3表示成员间团结与协调风险预警指数。
二、基于SPACE核心思想的跨国投资风险定位监控模型
跨国投资风险定位监控模型借鉴“SPACE矩阵”的核心思想,,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矩阵的轴线代表两个内部因素(财务风险预警指数F和管理风险预警指数M)及两个外部因素(自然风险预警指数N和PEST风险预警指数),将管理和PEST预警指数Rx作为X轴的值,将财务和自然预警指数Ry作为Y轴的值。然后标出X,Y数值的交点(Rx,Ry)。该点落在不同的区域代表不同的风险预警等级。
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SPACE矩阵轴线可以代表多种不同的变量,外部分析及内部分析的各种关键因素都应该在建立SPACE矩阵时予以考虑。自矩阵定位模型的原点至X、Y数值的交叉点(Rx, Ry)画一条向量,这一向量表明了企业可关注的跨国投资风险形式。
当跨国投资的风险分析结果位于SPACE矩阵的财务PEST象限时,表明该企业跨国投资的外部风险预警指数(主要是PEST风险预警指数)和内部风险预警指数(主要是财务风险预警指数)都很高,即企业跨国投资既面临外部宏观环境PEST风险又面临内部财务风险。企业在跨国投资需要重点关注这两部分风险,既要严格抓内部控制,又要密切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宏观风险。如图2所示。
当跨国投资的风险分析结果位于SPACE矩阵的财务管理象限时,表明该企业跨国投资的内部风险预警指数很高,包括财务风险预警指数F和管理风险预警指数M,即企业跨国投资仅仅面临内部风险,此时企业应当着重强调内部财务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建设和内部控制建设。如图3所示。
当跨国投资的风险分析结果位于SPACE矩阵的管理自然象限时,表明该企业跨国投资的外部风险预警指数(主要是自然风险预警指数N)和内部风险预警指数(主要是管理风险预警指数M)都很高,即企业跨国投资既面临外部自然风险又面临内部管理风险。企业在跨国投资需要重点关注这两部分风险,既要严格抓内部管理,又要密切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自然风险。如图4所示。
当跨国投资的风险分析结果位于SPACE矩阵的自然PEST象限时,表明该企业跨国投资的外部风险预警指数很高,包括自然风险预警指数N和PEST风险预警指数,即企业跨国投资仅仅面临外部部风险,此时企业应当密切关注企业外部动态,留意与企业跨国投资相关的自然环境和宏观PEST风险。如图5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为尽可能规避企业跨国投资面临的风险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借鉴SPACE矩阵的核心思想,建立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的预警指数,并以此预警指数为前提建立企业跨国投资的定位监控模型,从而指导企业在跨国投资中重点关注的风险,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长期被抑制的保险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保险业快速扩张的表面现象也掩盖了行业潜在风险,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金融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薄弱;内控风险较为突出;外部风险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的环境建设与外部监管水平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巩固我国保险业已有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发展规模扩张和行业发展安全的辩证统一,全面而深入探讨我国保险业运营风险状况势在必行。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保险运营风险的分类是保险业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但由于保险以经营风险为业务,因而与保险相关的风险非常庞杂,有关保险风险特别是保险风险分类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babbel等(1997)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将保险业风险分为精算风险、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6种;而kuritzkes等(2002)认为,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承保风险。国内学者方面,赵瑾璐和张小霞(2003)认为我国保险业潜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等4种;赵宇龙(2005)认为保险业面临道德风险、偿付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三大潜在系统性风险,因而保险监管应该将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作为监管重点。
(二)承保风险研究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从保险风险的分类来看,不同的研究基于不同的侧重与视角来展开,缺乏一套统一可行的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保险风险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保险风险的多维性。对承保风险的研究旨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目前中国信用缺失和信用滥用的情况下,无论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还是保险中介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保险公司特有的运营模式,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不同于基金,也不同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密切相关,更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为了兼顾保险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构建、运作与风险管理都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保险的偿付是保险履行分散风险、均摊损失职能的保障,对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研究来看,监管模式(模型)的选择、最低偿付额度的确定、偿付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偿付能力恶化的预警都应该适应保险业运营环境变化的需求。
本文基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环节将保险风险简化为承保风险、投资风险和偿付风险,显而易见,这三个环节的风险因素都是保险经营的内生风险。本文有关保险风险的分类比较简明直观,但也疏漏了一些重要风险环节,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笔者认为这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相对保险运营而言,都是外生风险因素。
对保险企业来说,其业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承保、投资和偿付,各个环节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各不相同:承保主要是通过合理渠道和价格提供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以追求规模有效扩张为目的;投资则是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和额度前提下,通过投资组合构建与运用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偿付环节则通过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来保证可预见甚至是巨灾风险事件的偿付来保证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承保是资金运用的基础,自己承保和资金运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偿付的有效性,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保险业务的风险包括这三个环节经营的内生风险,同时受到外在风险因素,如通胀、利率和汇率变动,资本市场波动等外生风险因素的影响。
二、承保风险分析
(一)保险产品分析
1.产品同质化明显。从保险市场现存的产品结构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并无实质性差异,产品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各保险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根据同业的销售情况来判断市场需求,进而模仿跟进,这势必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并进而造成市场的过度竞争。
2.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有关保费收入的比例构成凸显了我国保险结构存在的问题:就财产险而言,2007年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 997.74亿元,其中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人为1 484.28亿元,同比增长33.98%,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4.3%;而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6.69亿元,占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36.2%,同比增长145.3%。就寿险而言,2007年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 948.97亿元,其中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9亿元,同比增长113.44%,占寿险保费收入的17.09%,占比上升7.31个百分点;投连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7.96%,占比上升6.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财产险和寿险而言,业务增长与构成对交强险和投资型险种过于倚重,产品结构单一。
3.投连险蕴含投资风险。源于2007年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投连险销售形式火爆。前面数据显示连投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将近8%,在个别外资保险公司占比甚至达到80%以上。由于连投险的销售与收益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因而风险较大2002年爆发的“投连险风波”缘于资本市场急转直下,并引发了各地退保潮以及此后投连险市场数年的低迷。
4.农业险、巨灾险和责任险比例过低。2007年的“猪肉危机”表明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低下,据相关资料显示㈣,我国每年农险保费收入不到农业产值的2%。赔付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5%;而在2008年春节期间的冰冻灾害中,尽管保险公司赔付近20亿元(多为车险赔付),但仍然不及1 500亿元直接损失的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36%和5%);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责任险保费收入只有66.6亿元,占财产险业务比重3.3%,而国际平均水平则高达16%。
(二)保险费率分析
1.寿险保险费率的管制使传统寿险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寿险保单的平均久期是15年,1999年6月以前,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普遍高达6%一8%,但随后央行逐步下调银行利率导致“利差损”产生。1999年6月以后,定价利率被保监会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2.5%,政策性管制使得“利差损”由此转变为“利差益”,整个中国寿险行业也扭亏为盈。但伴随着2007年以来银行利率的多次上调,传统保单和分红险等储蓄型寿险产品的实际收率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利率,这种产品自然会得不到市场认可,再加上资本市场2007年火爆,寿险公司主推连投险和万能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成为当然的选择。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寿险产品营销策略实为一种“两难”抉择,具有较大的风险。总体而言,寿险行业的定价风险源于银行利率和资本市场变动,受市场风险传导影响较大。
2.财产保险费率的相对放开与市场的过渡竞争。在贴产险市场的某些领域,由于保费费率相对开放,部分地区音分险种甚至出现了不计成本的过度竞争行为,如,某些竞每激烈地区的企财险和建安险费率降至万分之几,在国际市扬上已不能顺利分保,行业的财务风险逐年上升。经测算,我国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受收入如下②:2001年~2005年财产保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
随着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的逐年上升,我国财产险每万元风险单位对应的保费收入逐年下降,蕴含着承保风险的逐年放大。
财产险某些险种的费率管制也蕴含着一定的监管风险,交强险作为财产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制保险的特点,从一开始推出就颇受非议,就其费率而言,和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交强险费率相对较高。
(三)营销渠道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④,我国2007年的保险投诉为1 767件,比2006年增长4.8%。其中,涉及保险产品误导销售即为保险投诉相对集中的问题之一。有关保险营销渠道风险的主要表现:
1.营销中介滥用渠道权力。就目前保险公司展业的途径而言,主要通过保险中介来实现。由于保险中介把持了保险营销渠道,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少数不良中介往往抬高营销成本报价,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
2.通过误导消费者来实现保险产品销售。由于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再加上保险合同往往具有繁杂的条款,因而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不知所措”,而一些保险人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实施对消费者的误导,如将分红险称为理财产品,“疏漏”保险手续与证据导致保险理赔无法实现等。
3.银保合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由于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因而抬高手续费报价,代销人员甚至还根据业绩收取额外手续费。
三、投资风险分析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宽度与深度的相关规定①
1.股权投资。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中不超过20%的资金可以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其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上限均为10%,如果将因投连险带来的权益类投资资金一并计算,完全有可能超出20%上限;另据规定,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由原有的5%调至10%,同时取消“禁止投资于上年涨幅超过100%股票”的限制。
2.海外投资。2007年7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的大门,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1家保险公司获得了qdii资格,其投资限额为保险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15%②。
3.基础建设投资。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牵头保险企业集体出资约160亿元,占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的13.93%,成为仅次于铁道部的第二大股东;根据2008年两会相关议题,2008年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同时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试点。
4.中小保险机构委托入市开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理财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中小保险公司通过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成为可能,目前已有民安保险等18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借道”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
据《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6 721.94亿元,较年初增长37.2%。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来看:银行存款6 516.26亿元,较年初增长5.38%,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24.39%,占比较年初下滑7.35%;债券11 752.79亿元,较年初增长23.78%,占比43.98%,占比下滑4.76%;证券投资基金2 5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85.35%,占比9.47%,占比上升2.46%;股票(股权)4 715.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3%,占比17.65%,占比上升7.57%。
(三)投资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新增收入中80%左右与资本市场有关,但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蕴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与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和比例相比,我国保险业投资债券比例偏小,股票、基金所占比例偏大④;海外投资蕴含着投资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偿付风险分析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占市场份额主体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非常充足,长期困扰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和利差损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制于承保和投资环节,而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业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存在且较为突出,因而偿付能力风险仍然存在。
偿付环节风险还源自保险诈骗的存在。有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赔付总额中有15%一30%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诈骗形式获得,个别的险种的诈骗赔付率甚至高达30%一50%。另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估计,该公司2005年赔付总额中15%以上与保险诈骗有关;华安保险武汉分公司认为,因保险诈骗产生的赔付目前已占到赔付总额的30%⑨。据江苏保监局不完全统计,2006年江苏省发现涉嫌车险诈骗案件1 900件,涉嫌诈骗金额1 860万元,全省因机动车险诈骗损失高达2亿元㈣。
中国保监会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1号令”,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对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做了规定。其中,有关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分别照搬欧盟1973年标准(财产险)和欧盟1979年的标准(人身险),即“偿付能力0”标准;而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则以naic的iris为基础构建。由前述文献综述可知,粟芳(2002)和赵宇龙(2006)等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最低额度与初始准备金的设置存在一定缺陷。
五、结论
保险业高速发展也掩盖了行业潜在的运营风险,我国保险业面临的运营风险可归结为三方面: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风险
1 引言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且它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因此,房地产投资将成为今后几年内社会投资的一个持续热点。但是房地产投资过程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而且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很大,尤其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风险更是房地产商必须考虑的方面之一,因此研究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以及风险规避措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 风险和房地产投资风险概论
风险即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本文是从狭义概念方面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
房地产投资风险是指房地产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把一定量的资金投入房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房地产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利润甚至赔本。由于房地产的寿命周期持续时间比较长,资金需要比较大、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多而且比较大,因而在其周期的的各个阶段,投资者均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1]。
3 房地产投资过程风险分析
房地产投资周期,是一个动态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投资者必须对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防范。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在房地产开发中,这一阶段特别重要,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拥有最大不确定性、风险最大的阶段,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这个开发项目的成败, 因为任何一个开发项目都有其差异性,所做计划工作的多少,必须与公司的规模和项目的规模相适应。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可从政策、经济、区域社会环境、开发时机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3.1.1 政策风险
产业政策风险。国家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直接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市场的繁荣;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缩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将会减少房地产商品市场的活力,给房地产投资商带来损失。
金融政策风险。由于房地产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这就注定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贷款额相当大。因此,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中,金融政策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尤为重大。利率风险是指资金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该风险存在于房地产投资的全过程。由于房地产企业负债规模较大,当利率上升时,企业支付的利息随之增高,资本成本增大,楼盘成本加大,如果价格调高,楼盘卖不动,如果价格不动,则利润减少甚至为零,更坏的结果是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亏本。
土地政策风险。土地产权制度的变更、不确定,不同的土地取得方式(公开拍卖、招标和协议房市)、土地调控制度以及不同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都会带来房地产投资风险。
税收政策风险。房地产投资中,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占开发成本的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一旦提高税率,房地产商将面临巨大成本风险[2]。
城市规划风险。城市规划导致的布局调整和城区功能调整、交通的变化等来对房地产业带来重大影响。
3.1.2 经济风险
市场供求风险。任何一项投资都始于市场,终于市场。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房地产商在投资决策前,必须关注市场行情的变化,预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投资决策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商品的利润能都实现。
通货风险。房地产投资周期较长,期间可能遭受由于物价下降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也可能遭受因物价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风险。
3.1.3 区域社会环境风险
房地产项目的不可逆性和地理位置固定性,使得开发区域社会环境风险对于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1.4 开发时机选择风险
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易受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趋势就成为影响开发时机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发展的成长期,各类房地产需求旺盛,房地产可望获得较好的收益。当经济不景气时,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房价下跌,房产难于租售,导致巨额资金占用和成本上升,预期的收益变成了实际的亏损[3]。
3.2 土地获取阶段的风险
土地获取是进行房地产投资前期阶段中除投资决策以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阶段,征地拆迁耗资费神,风险较大。征地拆迁涉及许多法律和安置补偿等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法律建设以及个别民众的心理因素,使拆迁很难顺利进行,最终投资者不得不付出比预期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承受更大的机会成本。
3.3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3.3.1 工期拖延风险
工期延长,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错过最佳租售时机,如已预售,会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损失、信誉损失[4];另一方面,会增加投入资金利息支出,增加管理费。
3.3.2 项目质量风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发项目质量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与环境协调五个方面。企业一旦因质量问题失去了市场或被告上法庭,就很难再维系,最后只能淡出房地产界。
3.3.3 开发成本风险
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风险源于开发的各个阶段。建设前期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达95%~100%,越到后期影响程度越小。
3.4 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
3.4.1 营销策划风险
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价格过高远离市场会引起房地产销售困难,难以实现利润;而价格过低不仅会减少房地产上的利润,还可能致使消费者怀疑商品房的质量,从而影响房地产商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风险[5]。
3.4.2 物业管理风险
房地产开发投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价格和质量,而且还十分注重其售后服务,即物业管理[6]。不良的售后服务以及不合理的得物业管理收费都是导致企业信誉不佳、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4 房地产风险防范建议
4.1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以做出科学的项目决策
由于房地产投资一旦展开进行,所面临的将是一个相对狭窄的消费市场,这就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趋势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中选择社会最需要的并能够取得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这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
4.2 在投资决策时考虑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的可能
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是发生频率相当高的事情。特别是近两年,银行几次加息,且间隔时间非常短。为了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一是在签订银行贷款合同时,尽量选择固定利率;二是在评价投资方案时,预先就对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做出防范。三是在进行投资方案的评价时,对银行贷款利率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充分考虑贷款利率可能带来的风险。
4.3 采取有效措施转移风险
首先,投资者通过合同,将风险损失转由另一方承担和赔偿。例如,可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合同转移风险。在责任问题中,合同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它,巧妙地转移风险损失责任。如一般房地产建设工程工期较长,施工期间将面临建材、设备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投资者可在协议条款中载明,若承建方造成工期延误及其他损失时,责任和费用由承建方承担。
其次,可以通过保险进行转移,即参加保险,以小数额的保费为代价,避免所承受的风险。不过,不是所有的风险都是可通过保险来转移的[7]。保险公司经营的范围只包括纯粹保险。所以,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转移,部分性地受到限定。
4.4 运用投资组合巧妙减小风险
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商业风险不一样,获利能力不一样,为了降低投资的商业风险,又要保证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较理想的对策是进行房地产类型组合投资。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功能的相互补充,以及不同类型房地产资金的调剂作用,适应市场需要,能提高总体抗风险能力和获利能力。
4.5 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既是投资项目资金的消耗过程,又是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节约资金的可能性很小,但增加资金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房地产商要认真签订施工合同,保证经济利益,聘请工程监理对项目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对施工图做较大的修改等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因工期、质量、成本所引起的风险[8]。
4.6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当房地产项目中的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控制、转移或因冒该风险可能获得较大利润时,房地产开发商采取较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其大局利益的前提下,自身将这种风险承担下来,并承担风险所致的损失。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型风险处理手段,其实质是在风险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后,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内外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受损单位所受损失,即在损失后为其提供财务保障。风险自留还是处理残余风险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唯一的风险对策。
4.7 创新营销方法来控制风险
目前,房地产商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分期付款、贷款购房、预租预售等。分期付款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房地产业销售主要方式。贷款购房也称为按揭方式,是指由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购买住房的贷款及其担保,促进了住宅的商品化,购房者可以在贷款银行先存入全部房屋价款的30%或40%的存款,以此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垫付,并且由开发公司为购房者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部担保。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减轻借贷压力,投资者可以通过预租预售的形式出售房地产[9]。投资者应该积极研究和分析当前的金融政策,采取有效的销售方式来规避和分散投资过程的风险。
5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大为增加。企业、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在当前后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寻求在微利时代下的盈利之道、生存之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此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进行粗浅探讨,希望能对房地产投资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建旭.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08,(1)
[2]方圆,高莹莹.浅议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与应对措施[J].华商. 2007,(22)
[3]朱泽标.中小房地产公司开发全程面临的主要风险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1)
[4]褚惠玲.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5)
[5]万俊.房地产租售与物业管理阶段风险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3)
[6]刘加刚.售后回租投资型物业的优劣势分析[J].房地产市场,2004,(3)
[7]曲波.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评介与探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2)
[8]奇光.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3)
[9]邵谦谦,王洪.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继对我国的经验借鉴[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5)
关键词:保险投资 投资渠道 风险分析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组成之一,在稳定社会、保障民众、资金融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现代保险业的发展来看,保险投资与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融为一体,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并驾齐驱,二者被誉为保险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所谓保险投资,又称保险资金运用或者保险资产运用,是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自有资金和保险准备金,通过法律允许的各种渠道进行投资或运用来获取投资收益,以达到资金增值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保险投资是一种融资活动,社会保险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险公司维持其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的重要保障和途径。
然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风险,这些对我国保险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保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0―1987年,为无投资或忽视投资阶段,保险公司的资金基本上都投入了银行,形成银行存款。第二阶段,从1987-1995年,为无序投资阶段,此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盲目投资,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第三阶段,从1995-1998年,为逐步规范阶段,1995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第四阶段,从1998年以后,为拓宽投资领域阶段。1998年以来,随着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可运用资金大量增加,国务院开始逐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全面开放,这也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多元化运用新时代的到来。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保费收入按年均约30%的速度高速增长。截至2007年12月底,2007度全国原保费收入7035.76亿元,同比增长了24.72%,远高于上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保险资金总额29003.92亿元,同比增长了63.86% 。巨额的保险资金表明了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保险业在资金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也预示着保险业的风险。
二、我国保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方面。保险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不能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使保险投资难以成为与保险业务并重的主导业务。长期以来,回报率低的银行存款一直是我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近两年,尽管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了新的规定,但整体资金运用结构仍不能起到保险资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造成资产与负债匹配失衡,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证券化投资程度(见表)。而且保险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工具和品种过少。
1998年~2006年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分布状况表(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2.保险投资效果方面。保险投资收益率较低,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由于我国保险资金很大部分都投资于现金和银行存款,而这些投资工具绝大部分是以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而且对利率的弹性较大,因此,利率的变化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3.保险公司管理方面。我国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落后,投资管理仍然不规范,专业投资管理人才匮乏,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其业务组织架构及业务平台已无法满足资金运用发展的要求。
4.保险投资的外部环境方面。投资环境不成熟、资产负债不匹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和其它投资工具的不成熟、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保险公司选择各种投资工具,参与投资市场的运做。另外,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对保险投资的管制政策和法规严重限制了我国保险投资的发展。
三、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及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一般地,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保险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商业风险以及保险投资风险等。其中,保险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而各种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都具有其特殊的投资风险,在我国市场尚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下,对我国保险资金可能选择的投资渠道进行风险分析是制定投资决策的最主要依据之一。
2.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及其风险分析。
⑴银行存款。目前,保险公司的存款中大部分为协议存款,极易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形成政策性风险。我国存款市场利率尚未放开,从而存款的利率风险比较小。总的来说,我国保险资金银行存款的风险较小,不是保险投资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⑵投资债券。债券是各国保险资金运用首选的投资渠道被许多国家的保险公司视为长期的资本保值和增值手段。但是,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⑶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很好的收益――风险平衡机制,是保险资金管理的一种重要投资工具。近几年的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已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最大机构投资者。但是,我国基金重仓持股现象十分严重,投资股票的集中度比较高。因此,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⑷投资股票。股票是另一重要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目前,股票投资在各国保险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大约为20%―30%。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使得保险公司投资股票时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⑸直接投资不动产。对不动产的投资,主要是指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初始的投资调查比较困难和费时,投资规模巨大且投资期较长,流动性较差,投资分散化的努力极为困难,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比较敏感。因此,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和政策性风险。
除了以上五种投资渠道外,保险资金还可以考虑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用于抵押贷款等。这些投资渠道各有其特点,也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可能成为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的阻碍,会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
参考文献:
[1]肖 潇:《保险资金入市的必要性及其风险管理》,《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2。
[2]周稳海、赵桂玲:《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防范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8。
[3]卢春香、戴志辉:《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研究》,《商业时代》,2007.12。
[4]孙家瑜:《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机遇与挑战》,《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
[5]石 磊:《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比较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