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广课程建设成果
成本会计共享资源的建设,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共享性的学习资料,不断拓展课内的学习空间,以完善的教学课件、仿真的实训票据、环境和实训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成本会计岗位核算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终生学习的需要。
(二)深化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通过课程资源建设,能够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推进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并共享各种教学资源,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际间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从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年度起,对从事成本会计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培养,同时开展岗位能力调查问卷、企业票据样本、就业需求信息等工作,逐步开展各角度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通过资源平台可以了解行业、企业对成本会计职业岗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二、成本会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是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自学、校企共享等具体应用目的,来确定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并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结合紧密,满足教学、自学及企业会计业务提高等需求。该课程为资源共享型的课程,不再是以展示为主的优质课和精品课,而是让企业、学校、学生、教师都参与课程建设,分享课程建设成果的课程资源。分成三个子板块,按照教师交流板块、学生学习板块、社会学习者三个子板块,作为三类用户的学习入口,区分不同用户的需求开放不同的网络资源。企业专家以教师的身份参与课程的建设和人才评价。
通过详细的、深度的企业调研,确定成本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力标准和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岗位标准和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进行成本会计课程资源设计。把成本会计岗位的成本核算任务,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学习领域开发的基础,通过企业调研,不断地归纳、统计与分析整理,提炼成本会计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通用工作流程;以完成成本会计岗位任务要求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确定课程目标,整合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融入职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内容。
设计拓展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把现场的实际核算转变为学习任务,并通过运用真实的成本核算背景资料,渗透企业文化,引入成本会计职业标准,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成本会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内容
遵循系统设计、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开放管理的设计理念,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坚持“以学生、教师、企业成本会计、社会学习者四者的学习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整体顶层设计为引领,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大部分资源的建设。
成本会计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标准、教学课件、习题、课程教学录像等资源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成成本会计案例、成本核算专题讲座、实训素材资源、成本会计前沿资讯、试题库、在线自测的自动抽题自动评分软件、毕业生及在校学生信息反馈库等拓展资源。
记账会计工作职责
1 、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 , 保证会计帐务处理及时 , 会计科目运用准确 , 会计核算信息真实完整。
2 、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金额的正确性和手续的完备性等进行审核 , 对银行结算票据的印鉴、日期和背书内容是否正确进行审核。
3 、录入 ( 编制 ) 记帐凭证 , 负责会计凭证汇总、帐簿登记 , 打印输出记帐凭证和帐簿。
4 、正确、及时编制单位会计报表 , 并根据学院工作需要 , 适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 、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磁盘和有关文件制度等会计资料 ,定期分类装订立卷 , 妥善保管 , 按规定移交档案室。
6 、会同人劳处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工资、津贴、奖金的发放。
7 、协助学院编制预算 , 做好财务分析 , 增强服务意识 , 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8 、完成计财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记账会计的记账范围
1、会计核算业务,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证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
2、提供会计报表;
3、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4、建账;
5、记账;
6、报税等;
简单来说就是注册公司成功后即营业执照下来之后,要去税务所报到,每个月要报税,协助申请税控开发票,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一般纳税人申请手续等服务。客户只需将每个月的收入、成本、费用票等相关的票给公司,他们会负责每个月的做帐、报税以及报表的编制。
记账会计的工作流程
1、接票(客户将当月做帐票据送到记账公司,或记账公司提供上门服务);
2、做账:
3、报税(网上税务申报、个人所得税重点纳税人申报等)
4、回访
每月需要提供的材料
开出去和收到的发票记账联,费用的原始凭证和银行对账单,各种公司的费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需要认证后再给会计或把抵扣联一起给会计去做认证
记账会计工作内容相关文章:
1.会计记账工作内容
2.会计记账员的岗位职责
3.工厂记账员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组织架构 岗位设置 工作职责
伴随现代经济社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能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凸显重要。生物柴油作为绿色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特点,有潜在的发展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科学设置企业财务架构,对于能源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 财务管理体系的架构
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作为化工油品生产制造型工业企业,在财务组织架构上适用于《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
1、组织机构设计指导思路
首先要完善财务组织机构建设,本文设计思路主要是建立以财务管理核心的企业经济运行体系,形成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以经济核算为控制手段,通过财务管理把企业各业务部门的运转紧紧联系在一起,运用完善、有效的经济管理杠杆,对企业整体经济运行进行监督控制,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设计理念。
2、财务机构及财务人员设置
根据财政部财字(1996)17号文件规定,按照统筹兼顾和成本效益原则,能源生产企业根据实际工作流程,设置财务机构,配备财务人员,本文设计的基本会计岗位分为: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核算和稽核各岗、出纳、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二、财务管理各岗位的主要职责
1、财务负责人主要岗位职责
A主持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工作,负责制定财务管理方面制度、标准和流程。统筹安排和调度资金,抓好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B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决策,参与集团重大合同、协议的评审,并对经济业务发生具有的合规性、合理性有比较前瞻的预测分析。
C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流程,提出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加强产品的定额消耗管理工作,杜绝消耗和浪费。
D协调并做好融资、投资和财政、税务、银行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工作。近一步密切银企、税企关系,协助决策层参与资本运营、融资方式、信贷等资本运作探讨,为企业发展做好资金融通和资金储备。
E指导做好企业纳税申报和纳税筹划工作,系统钻研和探讨再生资源的国家相关税收减免政策,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科学、合理进行税收统筹,为公司合理降低税赋。
F做好经济运行的财务分析,以充分翔实的数据,反映出企业盈利水平、 偿债能力、经济走势,并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2、核算和稽核会计岗位职责
A负责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做到科学合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按期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总账和明细账簿,月末汇总结账、编制并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B审核企业的原始单据、原始凭证、报销凭证。审核登记并做好项目核算、做好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在产品、产成品的领用、生产加工、完工入库的相关出入库手续的审核和核算工作,并定期和仓储部门、生产车间进行账目和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C做好成本、费用控制及在产品制造工程中的产品定额消耗管理,正确归集产品成本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建立并做好日常各项台账管理、定期核对总分类账目和明细分类账目的差异。
D按照国家对化工生产企业规定的税率、税目按月计提税金,按期到所属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申报,按时进行税款划转。
E稽核会计在财务负责人的指导下,建立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和内部财务稽核制度,开展日常财务稽核工作;负责对各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考核、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出纳会计岗位职责
A全面负责本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现金收支、银行存款收支和有价证券的收支保管工作。按照《现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法纪。
B具体负责本企业资金借支、资金报销等资金核算管理,企业的一切款项收支行为,均应根据审批完备的有关手续,办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登记手续。建立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日逐笔登记现金的收支,并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不许白条抵库,不许公款私存,不许保留账外公款。
C出纳人员应按日清点库存现金,库存现金与账面余额核对必须相符,财务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定期、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发生短缺或盈余,应及时查明原因。
D负责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做好银行关系的协调,及时办理资金结算等;严格遵守《银行结算办法》、《银行票据管理制度》,银行账号只能有本单位使用,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E负责每日各公司资金余额查询和上报工作等;定时向财务经理、公司总经理报告财务收支动态、可用资金余额,以便合理安排资金。
4、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A严格执行《会计法》、《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条例》,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B管理范围: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预算、财务会计报告、经济合同、财务评价指标资料、财务分析、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规定等会计资料,会计电算化档案资料。
C业务事项:专人管理,定期整理、检查、归集会计档案,按时整理入库,并办理交接手续。
D严格会计档案的查阅借阅手续:凡需查阅会计档案者,均需出具查阅档案的书面报告,注明查阅范围,管理人员应严格登记。非本公司财务人员查阅会计档案的,借阅报告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后,管理人员方可办理借阅手续,阅后及时归还、销号,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
1.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使用成本。
会计集中核算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取消了下属企业内部独立的资金管理,克服了独立管理资金时经常出现的资金短缺或资金闲置的情形。对集团的资金进行统一调配,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根据上报的资金用款计划,核查各下属企业的资金实有量和实际需求,调剂余缺,减少资金沉淀,加速资金周转,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
2.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是改变了分散管理方式下企业会计人员服务于企业负责人的被动,从根本上有效地避免了个别财务人员等不法行为,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独立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能够从更专业、更全面的角度考核各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处理,通过严格的审查与监督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采取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有助于国有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迅速及时地掌握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并能随时掌握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二、目前国有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
1.集权和放权的平衡关系。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必然会发挥集中决策、指导、资金中心及监控中心的作用,对下属企业实施必然的控制和影响。实际执行中,有些企业可能过分集中,没有把握好度,造成下属企业失去积极能动性,甚至影响到相应的经营自和决策权;因此,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找到平衡点,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会计核算与其他财务管理部门相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整个企业会计核算功能转到会计核算中心,而资产和预算的财务管理工作仍保留在相关下属单位,缺乏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从而使相关单位的资产和预算管理工作受到削弱。
3.过度强调会计的监督功能,忽视了会计的职能。
因为会计核算中心要应对整个企业大量的核算工作,无暇关注企业的业务发展,对业务发展情况和结算等情况不熟悉,对核算的企业业务活动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只注重强调了会计的监督,弱化了会计的职能。
4.核算中心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力度较弱。
很多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制度建立都不够完善,只强调会计工作的开展,忽视了对核算中心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控制。核算中心的工作没有严格的把控与稽核,不规范的会计行为时常发生,内部控制工作力度不足。对社会审计等其他审计结果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1.推进组织架构改革,明确职责。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整个企业各层级管理职责和组织架构变革,明确各单位和职工的职责关系,以适应和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需要,做到既集中实力,又激发活力,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越性。同时,建账立制,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各种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等,从制度上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后的权力平衡问题。
2.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流程,调整下属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方法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支撑。在实行会计核算方法改革前期就应该做好制度建设,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并及时下达到各下属企业,要求其会计人员严格执行,避免各下属企业经济业务相同,而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给企业集体会计集中核算带来的麻烦。下属企业则需要根据集体的规章制度,调整原有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处理流程,保证在会计核算时实现与企业集团的直接合并,提高工作效率。
3.转变管理观念,实现会计职能转型。
会计集中核算与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完全不同。企业核算中心应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管理方式、工作流程等内容的宣传与培训交流,提高各核算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同时,会计核算人员只有对整个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地核算好各下属企业的账,因此,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肩负起岗位职责,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努力实现从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将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融为一体,重视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和反馈,强调会计工作对管理的贡献,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保驾护航。
4.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内外部监督。
第一,会计核算中心要做好严格的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操作程序,防范风险。实施集中核算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集中,一旦核算中心有业务上的疏忽,其损失将加倍。所以,核算中心应该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集团内部审计,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会计业务进行审计,确保业务处理的凭证真实、准确、合法。第二,利用外部审计与监督评价财务管理工作。除了制定并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中心还应该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重视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政府和社会审计等的督查,针对反映的问题做出恰当的调整对策,保证国有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四、结语
我于XX年七月来到浙江***有限公司工作,按照公司的培养计划,被安排到集团下属的***公司实习。历时二个多月来,我在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同事们的热心指导下,经过自己认真的学习实践,基本熟悉了外贸企业一般工作流程,逐步掌握了财务部门现金出纳、会计核算及出口退税等日常业务处理。现基于下列原因,特向领导申请转正,以获得正式工作岗位,享受正式员工薪酬待遇。
一、经过近段时间的实习,我已将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并初步掌握了外贸企业财务部门的一般工作流程。我向部门前辈们虚心学习,交流工作心得,在心态上完成了由学生向工作者的成功过渡。我认为自己已有充足的能力承担起出纳、会计核算及办税等正式工作。
二、目前本人各方面能力尚需提升之处还很多,为发展自身能力,也为了更好提高工作能力,需制定个人发展的近期及长远目标,而在工作位置不安定的前提下,此事无从着手。
三、我来自外地,生活开销相对较大,加之老家父母年岁高,身体状况欠佳,家庭经济压力逐渐转移到我肩上。在我公司,实习员工的薪酬待遇较正式员工尚有一定差距,为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转正,以实现自身收支平衡。
四、按照公司招聘时领导与我口头达成的实习考查要求,实习时间为三个月,如加上本年四月份我来公司实习的时间,则约定实习期已将满。
也许在领导看来,我目前的工作经验尚不够丰富,但我勤奋踏实,不畏困难,肯学肯钻;同时,我也善于团队协作,拥有融洽的同事关系。我有百倍的信心完成公司安排的正式工作;我相信在正式工作岗位上,能更加充分地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入地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内控制度;管理措施;人员配置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与基础,通过高质量的核算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找到企业经营中的不足之处,科学对企业经营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不过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整体开展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值,为了确保各项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各企业应对自身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1企业会计核算的不足之处
1.1人员配置与会计机构方面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目前仍然存在着会计人员任用不合理以及机构设置不规范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并不会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而会计人员也多以直系亲属或者外部聘用者为主,其中外部聘用者往往承担着多家公司的财务工作,这就会对核算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开展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并不利于核算工作的发展。
1.2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问题
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以两点为主:第一,账目设置与相应制度不符。部分会计核算人员在对企业账目进行设置时,并没有将企业实情需求以及发展战略考虑到其中,这样的账目设置质量自然可想而知;第二,核算主体清晰度较低。这一问题与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人员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很容易就会产生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发生混淆的问题,并不利于核算工作的开展。
1.3内部监督机制方面的问题
为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会建立一定量的内控制度,以达到对内部核算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的目的。但目前部分制度的建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且会计反映职能以及监督职能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核算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会对核算人员造成直接的束缚,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切实体现。
2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建议
2.1完善会计机构建设
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各企业首先要对国家相应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行深层次解读,并要以此为基础来对核算工作的独立性进行保障;其次要按照企业经营方向、规模以及经济特点等内容科学对会计结构进行设置,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率,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最后要建立起配套的机构管理制度,要利用这些制度对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以降低不良操作的发生机率,为后续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1]。
2.2增强核算监管力度
由于企业内部制度还没有达到完善,因此为了保障核算监督职能的完全发挥,企业可以尝试借助中介结构的力量,来对企业核算监督工作进行强化,要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进行明确,并要对每一项财务工作实施监督,要带动企业会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开展[2]。应建立起严格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如果出现会计工作违反规定的情况,要实施多部门联合核查机制,使各个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而实现对违规行为的高质量盘查,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质量,以确保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
为了对企业会计核算实施规范化管理,企业还应对建立起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对会计人员所负权责进行明确,实施责任明确制,以便对会计人员工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同时要运用专业培训以及技能宣传等方式,来对会计核算主体进行明确,要保证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的清晰度,妥善解决两项资产混淆的问题[3]。此外还要对会计核算流程以及手段进行详细规定,要保证各项核算工作都能按照章程进行,以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此外还要对会计流程以及会计工作开展方式进行优化,要对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正视,以便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与完善,真正实现财务规划化管理。
2.4完善会计核算岗位设置
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各企业应对各会计岗位的职能、责任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并以此为依托制定出科学化的岗位设置调整方案,企业要至少建立资金筹备、会计稽核以及组织核算与账目清查四个岗位,以便对企业资金实施科学分配,以实现对每笔资金的合理运用,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给予会计工作一定的自,要保证各项财务工作都能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开展,整体会计工作流程能够得到切实强化,每项工作都能有序进行。同时各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算账以及记账模式,不仅要对会计核算知识进行不断学习,同时还要提高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要确保各项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保证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能适应。
3结束语
鉴于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各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端进行审视,并要通过完善机构建设、增强核算监管力度、优化核算制度以及完善会计岗位设置等手段,切实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有效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经营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为企业的稳定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管健 单位: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宿明俊.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71.
[关键词] 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16
[中图分类号] F275.2;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021- 03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大转型、大发展、大变革过程中,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日益增强。企业在集团化过程中,如何建立风险隔离墙制度,让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跟上,让企业保持健康旺盛的发展势头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微观数据的标准化和集中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1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实施会计集中核算需要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支撑。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方式,渗透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起到核心控制的作用。集团公司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决定了财务集中管理的要求。而集中的会计核算系统首先实现了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的一体化、现代化,为公司快速、准确决策提供支撑。
(2)建设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是有效防范集团公司内控风险的要求。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会计责任高度集中至集团公司总部直至单位主要负责人,而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仍分散于各基层单位。建立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从组织架构上使财务核算与经营管理相对独立,有利于会计核算中各类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反映与及时纠正,从而有效防范经营内控风险。
(3)建设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是提高集团公司会计信息时效性的重要途径。集团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广、层级多,单位分散。会计报表等信息通过层层上报、层层汇总合并的方式生成,生产、传输中间环节过长,耗时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有效地归并原来分散在各区域的会计核算主体,优化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直接生成公司合并报表数据,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2 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简要分析
构建会计核算集中核算平台旨在提高集团公司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可比性和智能化。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设置两级数据中心,即集团总部一级集中部署,各分子公司设立二级数据中心,一级数据中心和二级数据中心实现会计核算数据实时传递,协同运作。
2.1 总体架构
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2 系统功能简要分析
集团公司会计核算系统遵循核算标准、科目编码、业务处理“三统一”原则,实现会计核算标准统一管理,各级会计人员在统一的编码、业务编码体系、业务处理模板上处理会计业务。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系统自动实现按会计核算主体层级关系汇总合并会计数据,实时传递内部交易信息,按集团公司统一的内部交易抵消合并机制,同步生成内部交易双方会计凭证,同时生成相应的合并抵消分录,实现内部交易业务的自动确认与抵消,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数据准确性。
(2)在集中的基础上,确保每个会计核算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可分别按不同会计层级、会计主体形成总账及明细账,保证内部管理考核、各项监督检查、税务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
(3)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按会计主体的行业、地域、层级等维度属性,根据管理需要生成各层级和维度的财务报告,为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管理建议。
(4)在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设置统一的会计信息稽核规则,建立会计数据的内部稽查库,实现对全网会计信息的自动过滤,线上查证、实时预警、在线分析等功能。
3 系统建设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会计管理架构变革、工作流程与信息标准化、人才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着手,构建整个系统的基础保障体系,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成功建设。
3.1 梳理规范会计核算管理架构
会计核算管理架构包括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科目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实施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组织的会计职能将发生转变,构建集中统一的“会计工场”,大部分凭证通过系统生成,账簿报表通过较少的人工干预就可生成,会计人员职能发生变化,会计人员将更多地开展业务管理工作,关注理论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生成的管理数据,构建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机构,增加管理岗位,逐步提高会计业务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分析反馈等相关业务比重。
3.2 标准化的业务处理和流程
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首先,要求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流程进行分类梳理,并运用流程再造的原理按不同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只有构建一套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推动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全面开展。其次,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体系必须上下统一,且要按管理的要求,确定多层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分解成尽可能细的管理属性,便于与预算、资产管理等系统相互协同。通过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统一设置与进行控制。再次,集团公司制作统一的报表体系,内容包括合并单位报表格式、运算公式、取数公式、稽核规则、折合方案等,在集中核算系统内直接“”给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在系统中直接使用集团统一的报表体系编制报表。
3.3 理清集团内部交易,实现内部交易抵消处理智能化
集团公司合并范围非常广,各单位间实际的内部往来交易复杂,且合并过程涉及每笔内部交易发生时的登记与期末对账、非全资子公司少数股权计算等事项,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自动合并抵销规则并在实际中使用需考虑到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方面面。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通过机构代码识别内部交易,采取先智能认定再人工审核的方式,确保内部交易识别准确无误。同时通过业务协同信息自动交换,确保内部交易内容、金额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将内部交易抵消的要求和标准固化到系统中,系统则根据内部交易的内部抵消标准,自动生成抵消凭证,从而形成集团公司的合并报表。
3.4 培养财务专业人才梯队,确保会计集中核算效果
为适应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建设和有效实施,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为集团公司带来效益,需建立3个层次的新型财务管理专业化人才梯队:第一层次是各基层单位中专门负责基础会计业务数据录入,会计原始凭证核实处理保存,本单位会计账本与报表简单从系统生成,本单位会计系统简单维护管理,税务业务、资产业务及简单的资金流转业务等财务日常工作处理的基础性工作人员;第二层次是集团公司会计核算中心中专门负责会计工作标准制定与完善、公允价值的确定计量及减值准备的计提等专业化会计业务的处理、集团统一会计报表的编制与管理、重大事项的事前事中监控与事后处理、会计系统集中统一维护与管理、政策解读与宣贯等会计高端业务处理人才;第三层次是专门负责公司财务核心业务管理、风险控制、决策支持等工作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在基本确立财务管理专业化人才梯队架构后,要综合考虑整体财务人员的优化配置、储备和轮换制度,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努力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技能和水平,使集团公司财务团队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4 结 论
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成功建设依赖于集团公司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落实,依赖于公司一系列统一的管理标准的制定。因此,要成功实施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推动系统建设。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业务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往往不能对所有的内部抵消业务实现智能化处理,需要人工干预。因此,对集中核算系统内部交易智能化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松文.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13):46-47.
[2]李有华,郑厚清.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要点与实施路径[J].财会通讯,2009(6):74-75.
[3]李冬梅.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09(3):40-41.
【关键词】 高校收费; 风险识别;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2-0108-03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精神,高校可以对研究生收取培养费。这意味着高校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所有在读的学生都要缴纳学费,收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一直偏重于各类支出的管理,与支出相关的制度措施相对较完善,而对于占学校总收入30%以上的学费、住宿费等非税收入和不断增加的收费工作重视不够,以至于工作中出现局部混乱和漏洞风险。梳理高校收费工作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收费工作流程中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结合多年高校收费工作实践作些探讨。
一、高校收费项目与内容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目前高校收费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和培训收费四大类。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向学生收取的各类学费、住宿费和各类报名考试费。这里的报名考试费是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高校代教育行政部门或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向参加考试的学生收取的报名考试费。
(二)服务性收费
服务性收费指高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向在校学生或校外人员、单位提供非教学服务而收取的相关费用。这些服务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高校不得强制提供服务。如上网费、档案查证费、补办证件工本费、体育场馆收费、公共浴室费、汽车停车费等均属于服务性收费。
(三)代收费
代收费基于学生学习生活方便,高校代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的费用,具体包括公寓化用品费、书籍资料费、军训服装费、入学或毕业体检费、医疗保险费等,这类费用也是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前提下实行的。
(四)培训费
培训费是指高校坚持自愿参加、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向在校学生、社会人员提供各类培训服务而收取的相关费用,如专业技术培训、普通话培训等。
上述四类费用中,代收费不形成高校的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及培训费形成高校的收入。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及一部分培训费构成高校非税收入,服务性收费和另外一部分培训费构成高校的经营服务收入。
二、高校收费风险与识别
(一)单位层面主要风险点
1.科室建制不健全
高校收费业务一直没有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普遍认为收费就是收钱,业务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同样,在高校财务内部,收费工作也没有获得重视,目前较少高校设置收费科,业务大多归属于其他科室领导。收费岗位人员不足,有的学校一人经办多个岗位的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部门职责不清晰,人员配备不到位,使收费工作不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合力,工作中存在风险。
2.工作机制不协调
高校收费工作涉及财务、教务、学工、后勤、学院等相关部门,多年来,普遍认为收费是财务处的事情。尽管财务人员努力协调沟通,但由于部门间缺乏对收费工作的统一认识,缺乏统一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加了收费工作的难度和风险。
3.执收过程不规范
高校收费过程不但是完成收款业务,更应是国家收费政策贯彻落实的一项社会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6号),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收费年度审验制度和收费许可证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将制定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各高校应认真遵照文件精神,及时学习贯彻,防止此项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出台前的不规范行为重演,如擅自设立收费项目、随意扩大收费范围、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不按规定实行收费公示、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等违规行为。
4.内部牵制不到位
高校收费业务开展了多年,有些高校又进行了学分制收费制度改革,加上新实行研究生收费改革,业务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风险不断增加。笔者通过调查了解江苏的部分高校,收费岗位具体操作一般安排2人,极个别的高校3人,有的高校竟然安排1人。有的高校收费量高达2亿多元,仍由1人操作。纵然依靠良好的收费软件和上乘的职业道德能够顺利完成收费工作,但工作中仍隐藏着内部牵制等诸多风险。
5.系统信息不共享
高校收费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相关的软件系统有:学生收费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教学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招生系统、大学生资助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各自为战,形成信息孤岛,一旦某环节因工作失误部门内部数据生成不准确,就会造成部门间数据传输有误,给收费工作带来风险。
(二)业务层面主要风险点
1.数据传递风险
收费基础数据传输到财务部门,经系统管理员初始化生成学生费用后,会因学生的学籍异动引起收费系统内应收款总量的变化,而完全独立的收费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不能自动建立数据勾稽关系,不能实现数据互相印证,只能手工处理。如因学籍、住宿等异动的原始资料不够规范,审批流程不够严谨,就有可能产生风险漏洞,造成少收或多收费用,甚至也有可能产生舞弊行为。如有的部门借助勤工助学的学生完成基础数据的录入,特别是在数据格式、传输方式等方面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加上有的部门仍然人工传递数据,更加大数据传输的风险。
2.混岗操作风险
高校不设置专门的收费科室、人员配备不到位、不相容岗位未分离、收费岗位人员多年不轮岗,造成系统管理与收费操作,收费操作与收费复核、收费记账,收费操作与票据管理,收费操作与收费档案管理存在混岗现象,如此会形成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上的风险。
3.学籍异动风险
收费数据初始化生成后,学生休学、复学、入伍、出国交流、转出、死亡、退学等学籍变动,经常涉及对学生当年及以往年度应收款的调整。如由一人独立完成,缺乏严密的审批程序和复核流程,加上收费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数据无法实现实时核对,就会产生随意更改收费信息的风险。
4.收费核算风险
收费年度(按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不一致,造成会计年度实际收费与当年预算不一致;非税收入回拨不够及时,非税收入上缴与财政回拨资金之间存在空档管理;学生收费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不能对接,两个系统核算步调不一致,不能及时相互印证。这些都与会计核算有关,会形成会计收费核算上的风险。
5.票据管理风险
目前高校收费票据除了部分涉及经营业务(税务发票)外,主要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或财政监制的学生收费收据。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已经形成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收费收据使用面广量大,一般都是收费操作员具体使用,涉及票据退费、票据作废,使用相对随便,没有严格的缴销手续。有的学生收费系统,退费时不具备打印退费收据的功能,只能手工开具红字退费收据,票据管理中存在风险。
三、高校收费风险应对策略
(一)单位层面风险应对策略
1.完善三级组织机构建设
为应对科室建制方面形成的收费风险,高校可以设置高、中、基三层管理机构,加强对收费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制度,明确部门职责,确立收费事项的协调机制。高层是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或分管学校财务工作的校长牵头组成的协调机构,负责学校收费工作政策研究、制度的制定等战略决策;中层是由财务处、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研究生院等分管收费业务的单位领导以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组成,负责本部门涉及学生收费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基层由财务负责收费工作的具体科室、学生处宿舍管理科室、大学生资助中心、招生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科室、教务处的教学科及教务科等组成,具体负责学生收费工作的实施。
2.实行收费情况报告制度
根据发改价格〔2015〕36号的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收费许可证和收费年度审验制度,实行收费情况报告制度。各省将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具体执行办法和公示收费项目清单。为防止文件中所列的收费违规现象,高校财务部门应认真梳理各类收费项目,查看是否与政府公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相一致,对于不一致的收费项目要积极与物价部门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单位新增、撤销和变更的收费项目,要及时向物价部门报告。高校应加强完善收费信息建设,对于下属部门上报的收费内容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供每年物价收费报告资料的填报和日后的巡视检查之用。高校应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学校内控、审计和财务等部门的力量,对本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每年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或问题苗头及时纠正。
3.配备适度规模的专职人员
高校收费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高校收费的相关政策,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有沟通协调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建议高校至少配备收费管理人员两人,以形成必要的内部牵制机制。
4.创建一体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为解决校内各部门使用不同软件系统的问题,可以借助学校网络部门的力量,自主研发或外购管理软件,整合各部门的系统资源。在学校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体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所需数据可从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接口中获取,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度,避免因人工传输数据带来数据风险,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业务层面风险应对策略
1.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财务收费岗位中应当设置系统管理员、收费操作员、复核员、收费记账员、票据管理员、收费业务负责人等岗位。除收费操作员、复核员外,其他人员都可以由其他会计岗位的人员兼任。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系统管理员负责初始数据录入和生成;收费操作员负责在收费系统中收费以及打印复核员复核后的票据;收费记账员负责会计系统中收费金额入账;票据管理员负责收费票据的申请印制、发放、核销;收费业务负责人负责收费异动信息事项的审批。各岗位间要形成相互牵制机制,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2.整合收费软件系统
解决数据传输风险的主要措施:一是选择具有兼容功能的软件或要求软件公司更改相关程序,使收费软件与会计核算软件对接,会计核算软件自动每日提取关键字段并实时提醒及时入账,实现应收款、已收款定时核对;二是每月手工编制收费月份应收款变动汇总表(见表1),弥补目前收费软件功能缺陷及岗位人员缺编的窘态。
每月依据收费系统导出的相关数据,编制学生收费月份应收款变动表,并与会计核算系统应收款项对比。两个系统数据应保持一致,如果不相符,应至记账凭证中查找核对经审批的应收款增加或减少的附件信息,并与本报表留存复印件核对。发现当月数据不符,应及时调整,无法调整到位的,在报表或附件中说明。通过连续编制手工报表,在收费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当月应收款数据之间建立对账机制,可有效规避学籍异动等情形存在的应收款变动风险。
3.加强收费票据管理
学生收费票据也是财务票据,应加强管理,可设置票据专管员,对外负责票据的申领和核销,对内负责票据的核销、整理、登记、装订、归档。该岗职能主要是监督收费操作员票据开具,规范作废票据、退费票据的使用,核对票据与系统金额一致性,及时发现错误与漏洞,及时调整补救,防范票据使用风险,利于日后票据查验。
4.建立非税收入上缴备查簿制度
学费、住宿费等款项作为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缴财政专户”科目归集核算。“应缴财政专户”归集资金不仅仅包括收费系统组织的收入,还包括其他非税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总额必须与“二上”预算数一致,当核定转回学校使用时,要分清非税收入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明细科目核算。收费岗位为了及时核对,有必要设置一个表外业务备查簿,记录每期应收费、累计收费、累计暂存款以及与当年预算差额,减少和防范常识性失误。
四、结语
高校收费工作涉及校内众多部门,涉及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个家庭,应引起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完善收费工作体制和机制,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及时更新收费规章制度,认真构造收费工作流程,及时分析发现风险点,不断完善防范措施,逐步化解收费工作中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 马淑英.高校计算机网络收费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3(20):108-109.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由于财务软件本身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在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制订方面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也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要及会计软件规范化要求对原有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同类型经济业务不同人员制单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现象,破坏了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也导致了账户的发生额失真或失去意义。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不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还容易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导致管理上的漏洞,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数据的处理方式、记录方式、存储介质的变化,势必会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及内控制度的变化。一些小企业在电算化系统试运行阶段,没能适时调整岗位分工,虽然为通过甩账审批,也参照其他公司所使用的制度文本制订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管理仍是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及会计档案保管、数据备份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3.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小企业的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二、完善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建议
1.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将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必需要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2.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企业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因此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企业要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问题。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企业应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