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债务危机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债务危机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债务危机的影响

第1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美国债务危机 信用 美国国债

一、引言

自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急剧上升,2009财年至201 1财年分别达到1.41万亿美元、1.29万亿美元和1.56万亿美元。为弥补巨额赤字,缓解流动性不足,挽救美国经济,美国政府大量增发货币,使美国国债总额连创新高。美联储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美元的贬值和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不得不多次调高债务上限,使得美国国债规模之巨积重难返,加之经济持续萎靡,全球对美国滥发国债的担忧和批评不绝于耳。

在此背景下,2011年4月18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将美国的债务前景调降为“负面”。此举引发了投资者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10期对美国政府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质疑。8月5日,标普宣布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仍为“负面”,这是美国当代历史上首次失去3A信用评级。

随着美债危机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更加波诡云谲。美债危机的深化很有可能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灾难性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打击巨大。美债危机是怎样逐步演变发展的;美债危机进入深化阶段后对美国国债市场、美国经济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有哪些影响;美债危机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出初步的探索。

二、美国债务危机的演进

(一)危机发端

美国身负巨债可谓历史悠久,二战期间,美国的债务水平占GDP比重一度达到120%,创下历史记录。战后这一比例逐渐回落,但1980年前后美国负债水平又开始逐渐增长,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负债占GDP比重再次站上7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持续飙升,债务几近失控。为挽救经济,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债呈爆发性增长。至此,美国债务危机初露端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美国财政支出巨大,国债总量增长迅猛。

美国近年来所谓的繁荣是“史无前例的借贷来的繁荣”。美元利用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优势地位,为美国债务进行外部融资,才使得其债务经济得以有效循环。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等开支大幅增加。此外,公共部门雇员的薪酬和福利也构成十分庞大的财政负担。2010年,仅联邦公务员薪酬的财政支出就高达约1.5万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常年海外驻军所形成的巨额军费开支亦对美国经济构成沉重的压力。近三年来,美国每年的国防与军费开支都在6000亿美元之上,2010年已高达6637亿美元。截至2010年末,美国国债已突破1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国债总额占GDP的96.5%,而这一比例在2003年仅为62.3%。其中,增长量绝大部分为公共持有量的增加,政府内部账户(退休、社保、医疗等账户)持有量基本上没有增加,表明此时美国政府的内部购买力已经萎缩。

其二,美国国债需求很不乐观。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其以往的赤字融资和国债发行有几个重要途径:一是政府社保账户历年的盈余;二是外国政府使用贸易顺差所形成的美元储备积累购买国债;三是由美联储出手购买财政部所发国债;四是金融市场投资主体在资产组合中配置美国国债。然而,这些重要买家的需求或存在隐忧,或开始出现萎缩。

首先,美国政府社保账户已面临从净盈余变成净支出的重大逆转。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诸多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社保资金在1984-2008年积累的14万亿美元盈余从2009年起逐渐被用于各类开支。政府社保账户净盈余正在迅速缩小,国债购买能力开始萎缩,且这一“盈余”预计将于2016年逆转为净支出,预计2009―2037年反而会增加联邦赤字累计达11.6万亿美元。财政收支的利好转为巨大利空,这是美国国债面临的一个重要“逆转风险”。

其次,外国政府需求萎缩,重要买家开始减持美债。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国政府或机构中,中国、日本、英国、石油输出国组织、巴西、俄罗斯等分列前几位。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中国一直是美债的重要需求者,但在2010年,中国连续减持美债,俄罗斯也陆续减持,新兴经济体减持美债也渐成趋势。而日本、英国等持有的国债总额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外国政府对美国国债的整体需求开始出现萎缩。

再次,美联储已购买大量国债,后续可用于购买国债的资金十分有限。2009年美国债券发行净规模是1.75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通过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各种救市计划大举买进约1.56万亿,留给市场购买的只有1900亿。2010年美国债券发行净规模是2.22万亿,其中美联储可购买的限额只有1600亿,多项救市计划2010年3月到期,留给市场自己消化的足足有2.06万亿。

最后,金融市场投资主体纷纷抛售美债。不仅社保账户和外国政府的需求萎缩,美国国债的传统国内买家也已处于净抛售状态。各大金融机构如高盛、摩根大通、太平洋管理公司等均不看好美国国债。如表1所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政府设立企业、投行自有资金及资产管理业务等纷纷减持其资产组合中的美国国债,共同基金的买入动能也开始减弱。金融市场的投资主体纷纷抛售美国国债。

其三,美国国债的低收益率难以为继。

美国国债发行本应成为美国经济的头等难题,然而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速下滑引发市场资金避险情绪升级,从而大量涌入债券市场,造成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低。全球避险需求致使6000亿以上资金流入美国债市,这表明投资者对未来极度悲观的经济预期。显然,若非这两轮经济恶化,美国国债早就难以为继。此外,美债发行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美联储QE2对于国债的购买计划。国债价格已经处在一个过高的水平,存在泡沫且相当脆弱。

美国国债总量迅速增长而需求不断萎缩,这一困境虽然被两轮经济恶化和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所化解,但债务压力依然不断增大,这使得一向被认为是“最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开始受

到普遍质疑。美国债务违约风险上升,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大隐患,美国债务危局初现。

(二)危机显现

美国债务规模的持续上升逐渐成为经济复苏的硬性制约。同时,美国债务规模的不可控性也在逐步增强。从2010年末起,美国债务危机便开始全面显现,进一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美国财政赤字飙升,国债总量持续增长,债务利息支出巨大,经济发展面临两难困局。

通过对政府收支状况进行考察发现,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在未来10年内,政府财政收入小幅上升后将保持稳定。同时,医疗社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开支将持续上升,总支出上升或将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因此,寄望于政府收支状况改善来消减巨额债务负担几乎没有可能。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于2011年1月大幅上调了此前对2011―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作出的预估,尤其是对2011―2013年财政赤字的预估。美国财政赤字将飙升,进一步加大了债务危机的风险。

美国国债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由于已接近14.3万亿的债务上限,不得不再次申请上调,这已是近四年的第六次申请上调,而此前20年间美国国债发行额度已有13次被调高。此外,美国未来的债务压力依然巨大,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显示,2015年内有可能达到近20万亿美元。CBO指出,未来美国的债务水平仍将继续保持上行趋势,预计2020年债务水平将占美国GDP的125%。

债务规模的扩张意味着利息支出的迅速增加,而随着未来国债收益率的走高,美国政府利息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高企的债务带来的巨大利息压力进一步使美国陷入债务困局,增大了违约风险。2011―2020年内须支付的利息将逐年递增,未来十年总计利息支出预计将达50790亿美元。不仅每年所须支付的利息额增长迅速,利息支出占GDP比重亦将持续上升。到2020年利息支出占GDP比重将接近3.5%,这甚至将大于美国经济增速,巨额债务所导致的利息支出已不容小觑。

其二,美国国债在QE2结束后或面临巨大需求缺口。

美国推出QE2的真实意图并不是为了增加市场流动性以降低利率,刺激信贷,拉动消费。因为美国已经处于一个低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下调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且消费信贷水平低下主要是由消费者信心不足、经济前景堪忧、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造成的,利率调整对信贷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而QE2的资金也不是用来为商业银行注资,刺激商业银行增加商业贷款,为经济复苏提供信贷支撑。现实情况是,当时美国商业银行仍有着9900亿的资金无处可贷,并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见,银行贷款规模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对经济前景并不看好,市场的整体信用基础受到动摇,而这并不能通过对商业银行注资就能改善。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自2008年以后,美国国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国债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而美联储则逐步成为了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2010年第四季度,美联储在美国国债发行市场中的购买比例从2008年的8%提高到57%,而国外投资者的购买比例则下降到33%,其他国内投资者的比例更是锐减到10%的水平。由此可见,美国国债发行急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支持。此外,通过美国国债融资资金的来源分析可以看出,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美国通过国债融资得到的资金净流入,其中83.4%的来源为美联储(图1)。

由此可见,美国推行QE2的着眼点并非在信贷、银行和经济领域,而是在国债市场。推出QE2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手段来协助联邦政府进行国债融资。整个量化宽松的实施过程,本质上是美国政府进行债务货币化的过程。而QE2结束后,美国国债将面临巨大需求缺口。

其三,债市承压波及诸多领域,拖累经济复苏。

欧债危机拖累欧洲经济进入衰退模式,日本大地震也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也普遍减缓。在此背景下,传统买家均无力再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外部债务融资压力巨大。美国国债总量持续增长,而国债需求却锐减,在此情形下,一旦国债市场失控,其恶劣影响必将波及诸多领域,使美国经济复苏再次蒙上阴影。一是投资者财富缩水。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美国投资者在债券基金中的投资至少3万亿美元,国债收益率的提高将导致财产性收入的减少,并进一步打击消费者信心。二是企业融资困难,利润缩水。企业债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收益率的提高会使得美国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公司利润缩水,并导致企业削减投资计划,降低雇佣意愿。三是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房地产业的疲软一直是美国无法走出金融危机颓势的重要因素。据美联储2010年第三季度资本流动报告统计,家庭持有的房地产资产进一步下滑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信贷成本的扩大使得低迷的房地产业雪上加霜。

总体而言,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巨额国债仍将继续增长,而政府收支状况难以得到改善,偿债压力极大。2011年4月1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政府的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至此,内忧外患之下的美国国债违约风险显著上升,债务危机已经全面显现。

(三)危机深化

2011年8月5日,标普宣布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仍为“负面”,这是美国当代历史上首次失去3A信用评级。标普同时警告称,如果“赤字削减数额小于预期,融资成本上升,而新的财政压力出现”,美国未来两年内可能会面临评级再次下调。8月8日,标普又下调了一系列公司和债券的评级:房利美、房地美评级由AAA降至AA+;美国期权清算评级由AAA下调至AA+,展望评级为负面;美国国家证券清算由AAA下调至AA+,展望评级为负面;存托及结算机构(DTCC)由AAA下调至AA+,展望评级为负面。由于房地美和房利美在MBS市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力的削弱将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银行业也可能因此受到波及。

降级后的金融市场反应剧烈。降级后首日美国股市延续了此前的跌势,经历了自2008年12月1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道琼斯指数下挫超600点跌破11000大关,标普指数暴跌6.7%。美原油大幅下跌7.38%,黄金大幅上涨,复制了雷曼破产时候的走势。当标普降级大棒传导至华尔街时,金融机构集体暴跌,银行板块领跌大盘,尤其美国银行暴跌20%,美国银行违约风险骤升。如果美国银行破产将意味着第二轮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2)即将到来,美国银行的

走势令市场担心出现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三、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

(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评级下调给美国经济带来多方面冲击,使其二次探底的速度加快,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推高了国债收益率,使美国财政负担大幅增加。

美国失去最高信用评级,标志着美国政府信用无风险时代的结束。若以相应的CDS指数来衡量,美国国债风险水平会因此提高60个基点。初步预测,评级下调的潜在影响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升高0.7%,进而使美国每年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约1000亿美元。这将消耗掉美国政府每年绝大部分财政收入增长,对美国本就十分脆弱的财政体系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二,借贷成本抬高,经济增长面临更大压力。

美国国债收益率是美国乃至全球资金拆借成本的重要标尺,多数贷款利率都是以相应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为基准,收益率的大幅走高无疑将大幅抬高贷款成本,尤其是对房地产以及其他跟国债利率密切相关的行业而言。房利美、房地美的AAA评级也随之遭到下调,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很可能通过经济实体借贷成本的抬高而使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就业市场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其三,金融机构被迫追加抵押品,对企业放贷将进一步削减。

金融市场中的美国国债被广泛用作抵押品,信用评级遭降引发国债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势必损伤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品的价值,而抵押机构将被迫出售其他资产以补充抵押品。美国金融机构大量以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品,其补充抵押品的行为将导致放贷能力和意愿的下降,使得企业贷款难度增加,资金来源日趋紧张。

其四,股市暴跌重创财富效应,居民消费或再度陷入萎缩。

股市财富效应是美国利用金融市场拉动实体经济复苏的重要渠道,因为美国是消费型主导国家,且居民大量持有股票财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了股市一波上扬,而评级下调引发的股市暴跌使得标普指数回到QE2推出之前的低水平,财富效应被抵消。股市暴跌将削减居民财富,令消费和开支更加谨慎,或再度陷入萎缩状态。

(二)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

美国国债评级的下调在短期内对于美国国债市场的负面影响较为有限,而从长期来看,美国丧失AAA级债券评级可能使得美国国债在未来遭到逐步减持,美国国债的低收益率时代即将结束。

从短期来看,目标普下调了美国债务评级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不但没有攀升,反而继续回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了自2008年12月以来的历史新低。短期内,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会出现大幅攀升,主要原因一是投资者已有预期。自2011年初以来,美国国债问题备受全球投资者的关注,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国债市场的需求萎缩以及债务上限问题已经被市场所充分消化。因此,本次降级事件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冲击有限,并没有出现对美国国债恐慌性抛盘的局面。二是“避险天堂”效应。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洲经济陷入衰退、欧元区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全球市场的投资风险大幅提升。美国国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尽管遭受信用等级下调,但长时期形成的投资理念在短期内仍无法改变,“避险天堂”效应依然明显。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债务评级的下调将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债收益率上升在所难免,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信用基础削弱,美国国债的避险功能降低。随着美国债务评级的下调,美国国债的信用基础受到冲击,美国国债的避险功能降低,对于追求稳定收益和无风险收益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将大幅下降。二是国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下降。美国债务评级的下调将可能导致部分持有主体抛售美国国债转而投资其他品种,这将导致美国国债市场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国债收益率在中长期必然上升,低收益率时代行将终结。

(三)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美国信用评级遭下调、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削减财政开支等紧缩政策,将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重大冲击。对中国而言,主要体现在:

其一,巨额外汇储备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其中70%左右为美元资产。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中国共持有1.1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约占美元外汇储备的一半,其余主要是机构债券和股票权益等。此次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将使美元长期持续贬值,美元资产将严重“缩水”。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境外买家,持有美国全部国债约13%的份额,外汇储备将遭受重大损失。

其二,增加了输入型通胀压力,出口环境恶化。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加之债务货币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走弱将导致中长期内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的中国来说,加重了进口负担,输人性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出口企业将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不利环境。

其三,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受限。由于美国国债的优势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在美元长期贬值的情况下,为保持出口竞争力,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大国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储备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这决定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也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从而使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受到限制。

其四,刺激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和美元走弱,表明大量积累外汇储备的不平衡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努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从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型。

四、美国债务危机的前景展望

(一)美国经济二次探底风险迅速上升,急需更多政策支持

随着QE2政策的撤出和财政紧缩计划的施行,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迹象日益明显。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更多“政策弹药”的支持,将成为控制这一局面恶化的关键因素。以史为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美联储的大幅降息和两次大规模减税政策,成功的带领美国迅速走出衰退(但也为后来的房地产泡沫和债务困境埋下了隐患);而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的赤字融资、资产救助计划和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成为支撑美国经济企稳,提振全球风险资产的引擎。而此次美债危机又将迫使美国政府推出新的救市方案。

(二)常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已极为有限,评级下调进一步增加了QE3出台的可能性

就财政政策而言,无法再通过扩大赤字进行融资。2000―2002年互联网泡沫期间,财政收支于1998―2001年保持了连续四年盈余,为随后的两次减税政策提供了财力保障。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财政赤字也仅为约2000亿美元,尚有余力进行下一轮大规模赤字融资。然而,2009年后,赤字每年高达1.5万亿美元,并已进人大幅扩张且难以逆转的阶段,导致目前政府为避免财政失控被迫采取紧缩,而无力进行进一步的财政刺激。

就货币政策而言,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已十分有限。目前的联邦基准利率接近于零,利息降无可降,通过下调利率刺激经济的方式不再可行;贴现率和票据贴现政策早已不是美联储的重要政策工具,经济萎靡不振之时,中央银行即使使用票据贴现政策来刺激经济,亦是杯水车薪;存款准备金方面,目前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超过1万亿美元,表明目前银行资金非常过剩,美国缺乏的不是“货币创造”,而是“信用创造”。

第2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债务;金融危机;成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03-01

一、欧洲债务危机背景和成因分析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这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抑制了全球经济下滑:但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举债,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大大提高,特别是对欧洲一些由于人口结构等因素本来就债台高筑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欧洲债务危机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以下简称“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由此,当事五国(GIIPS)的融资成本大大增加。

关于欧债危机的成因,除上述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以外,欧洲自身的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过度举债。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欧元作为世界货币在1999年诞生。其兑美元的比价先从1:01贬值到0.85的低点,而后一路升值到2008年7月的1.58,其间累计升值达86%,比起欧元诞生之日也升值了50%多。欧元在这一时期的大幅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欧债受到投资人的欢迎,相应的举债成本也变得十分低廉。像高盛等投行,就曾帮助希腊政府做假帐,美化财政状况,以便利举债。

第二,制度缺陷。欧元区虽有统一的央行与货币政策,但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种制度架构上的“先天不足”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种子。首先,根据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各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在风暴来临时,陷入危机的国家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第三,长期以来欧洲央行一直奉行较为保守的货币政策。尽管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欧元债券并维持自去年5月以来的1%的市场指导利率,但是其目标通货膨胀率始终锁定在2%以下。这种在危机时刻对物价水平稳定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欧元区的消费与投资,给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欧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以及过度慷慨的福利制度,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竞争力的提升,并导致了长期的结构性的低增长、高失业。这是欧洲政府债务负担加剧的根本原因。

二、欧洲债务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欧债危机导致的国债贬值,使深陷其中的欧洲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下降。欧债危机不仅威胁欧洲银行业,还会波及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

第一,债务危机直接导致欧元区政府债券收益率攀升,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而企业债券和CDS价格的制定,经常把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参考。所以后者的提高,直接导致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提高。

第二,债务的信用危机会传导到市场,给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蒙上阴影。在该国从事主要业务的企业的信用评级也将受到拖累,致使其融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因之受损。

最后,政府的财政恶化,使政府的融资需求提高,进而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大大抑制民间投资,减缓经济增长。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直接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欧洲各国不得不收缩其财政政策,降低赤字占GDP比重,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即使是欧盟非危机国家,由于拨付巨额财政资金参加救援,其对中国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中国的外贸出口将受到较大程度的打击。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外汇资产的影响

欧元贬值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缩水,我国的欧元储备将承受更高的汇率风险。由于欧元贬值不利于我国对欧盟地区的出口,出口企业以欧元结算的出口收入也会有一定的缩水。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欧债危机持续刺激避险资金对于美元的需求,推升美元指数导致海外热钱回流美国本土,中国A股市场面临海外资本撤离引发的指数震荡下跌。

第3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政府债务 财政赤字

引言

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尤其是对欧元区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单一货币体系下,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各经济体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导致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日益突出。20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希腊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降低了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简称PIIGS)的财政状况也相继恶化,尤其是希腊和意大利,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始终在高位运行,使债务危机在欧洲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http:///europedebt/

截至2010年底,中国中央政府公开宣布的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为17%,与上述各国相比可谓微不足道。与此同时,标普及穆迪均上调了中国的评级,其理由为:中国政府负债规模适中、外部资产规模庞大、经济前景乐观。然而,中国政府的真实债务情况确是如此吗?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地方及地区政府纷纷大举兴建基础设施,并因此积欠了巨额债务。经济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Dragonomics)称,2011年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约37%,如果再将中国政府其他一系列显性与隐性的债务——如铁道部所欠债务、代表国家放贷的所谓政策性银行债券,以及国有银行体系中的不良债务等全部囊括进来,中国实际的债务占GDP比例可能高达90%。惠誉评级据此做出较为保守的估计: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政府负债总额约为GDP的48%。

由此,在真实债务占GDP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探讨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根源、演变路径,及其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都将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为此,本文以欧洲债务危机为核心,通过对德国政府财政支出、借款与政府债务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探讨政府债务管理理念及模式对债务危机产生影响的程度及作用方式,总结其经验教训,这对于增强我国对债务危机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措施规避和降低债务危机爆发风险,防范和减轻欧债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维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早在1999年欧元刚刚诞生之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曾预言,欧元将无法安然度过第一次经济危机,欧元区有可能在10年后解体,因为缺乏统一的货币政策将从根本上制约欧元区的长期发展与生存。现在看来,弗里德曼对欧元区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

欧元创始人之一奥特马尔·伊辛(Otmar Issing)也指出:欧元的设计宗旨是成为一个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在尚未建立一个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创立货币联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Bayoumi和Eichengreen(1992)根据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采用结构式VAR方法评估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冲击的相关性,发现欧元区“核心国家”,即最早发起和推动欧元区建立的德法之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明显高于“国家”。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欧洲研究中心教授Kevin Featherstone(2010)指出,欧盟现在一团混乱,虽然希腊难脱其咎,但是欧盟在1992年就开始在欧元区采纳单一货币,而欧盟本身也同意针对财政政策相互协作以应对危机。可是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权力来监管和控制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以及一个相应的危机预警和应对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盟内部的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均衡的,设计的太过简单。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经济学家Dani Rodrik(2010)认为,欧债危机有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昭示了“世界经济的政治不可能三角形”: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国家三者不可兼得。

第4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美国债务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不断上升,物价上涨,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使得依靠对外举债的度日的美国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但是伴随着美国信用级别被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从顶级AAA下调至AA+级,意味着美国债务危机虽然短期不会发生,但是违约风险越来越大。本文将对其成因、影响进行分析,并进而得出写启示。

1.美国债务危机的成因

首先,美国债务危机源于美国不断恶化的政府收支状况。国目前的巨额政府债务是十多年来财政预算赤字的结果,长年的收支赤字只能够靠政府发行债券来融资解决,美国的国债规模只能越积越大。200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务国的时候,其对外负债额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2%,然而2010年,该数值飙升到了96%。财政收入是一国对外清偿债务的主要来源,而据数据显示,在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的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已高达4770亿美元,而2010年,联邦财政赤字增至1.3万亿美元,预计2011财年的赤字规模将达到1.65万亿美元。债务的激增和支付能力的匮乏使得美国联邦政府数度提高公共债务上限额度。

其次,美国债务问题实际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常年高额的财政赤字使得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次贷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了这一局势。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手段来刺激经济,救市开支巨大,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当,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此次危机。

最后,美国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源是政党政治。国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国内政治,是因为民主和共和两党在是否提升债务上限的问题上持不同立场,这是导致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一方面,美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代表行政提出预算分案,但是预算方案要经过代表立法的国会批准才能生效。由于选举方式。选民基础和任期长短的不一样,可能造成总统和国会属于不同的政党,形成“府院之争”。债务危机出现时,每个政党为了本党的一己之私,以债权人为人质,为本党争取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政客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讨好选民,做出不理性的承诺,导致债务上升。

2.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

1)影响美国经济秩序,拖延经济复苏

2011年美国约有三万亿国债到期,财政部只有重新发行三万亿美元国债,才能实现财政收支的正常运转。三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后,原来的持有者是否会继续持有这些债券取决于美元的走势和债券收益率。如果美国债券遇到买家数量下降和价值重估,必将导致未来融资收益率的上升和融资成本的加大,使得其债务成本急剧攀升。,为了能够继续筹集资金,文职退休和残疾人基金相关资金将无法全面支付,为使财政部有余力赎回现流通的国债,只能暂停政府证券投资基金的再投资,并发行新债。同时,美国政府将停止或推迟军人津贴、社会保障和医疗补助、债务利息以及失业金的发放。这将使美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内需的增长受到极大影响,将使美国的复苏之路愈加曲折。一旦危机爆发,美国的利率水平将被推高,经济复苏因此会受到影响,甚至将威胁到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2)美国债务评级被下调,影响投资者信心

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5日把美国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信用评级首次遭“降级”。美国债务评级下调导致美国融资成本上升摩根大通预计,评级下调可能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升幅高达70个基点,美国政府每年要多付1000亿美元利息开支。同时,房利美、房地美等许多和政府相关的部门机构评级也将被下调。除政府和相关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外,抵押贷款、学生贷款、汽车贷款等市场贷款利率也均将有所上浮,进而影响消费信心,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投资者脆弱的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目前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已经反映出不确定性增多的隐忧,美国债券(CDS)在最近几周已大幅上升。

(2)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动荡,道琼斯指数和摩根的亚太指数都大幅下跌。债务危机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爆发债务危机,致使恐慌情绪在全球蔓延,这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从而推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形势。第二,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由“3A”级降至“AA+”级,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与猜疑情绪。第三,美国国债被包括各国政府在内的世界投资者大量持有,美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增加,将会造成美国国债价值缩水,甚至迫使投资者做出资产结构调整,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动荡。此外,美国政府违约将严重损害国家信誉,造成国债贬值,推高利率。一旦投资者大举从美国撤资,全球金融市场将形成海啸。

(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将面临损失。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2008年9月以来,中国就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2011年5月中国再度增持73亿美国国债,持有份额达约1.16万亿美元。一旦美国发生债务违约情况,我国的损失将是最为惨重的国家之一,损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已经到期的债务不能足额偿还;另一方面,对于未到期的债务,危机爆发,导致国债价格下跌,我国拥有的债券债权面临流动性差,变现风险加大。

2)美元贬值增加输入性通胀风险。近些年中国的民众一直忍受通货膨胀的压力,加上目前美国公共债务规模仍在不断膨胀,美国政府又缺乏有效的措施解决预算和债务双重上涨的问题,增加了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贬值或弱势美元的趋势将长期下去,由于国际贸易、原油、金价等统统都是以美元作为结算工具的,所以美元的贬值必然造成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势必会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3)人民币继续升值。一方面,一旦美国债务危机爆发,国际货币美元必然大幅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未实行自由化汇兑,所以人民币必然对美元大幅升值,而美元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其他非美元货币将贬值。另一方面,美国为了救市,大量发行货币和实施零利率政策,加速美元升值,两方面相互作用,导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依靠廉价货币政策和低人力成本的经济模式必须结束。对中国经济结构构成挑战。

3.美国债务危机的启示

此次危机虽然没有爆发,但是我国应认真分析此次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采取措施降低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同时抓住此次危机给我国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发展我国的经济。

(1)适当减持美国国债。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美元贬值的趋势已定,贬值过程中直接导致我国拥有的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价值缩水。因此我国要适当的调整外汇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方向,虽然调整过程会面临不同的困难,但仍然要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向非美元资产方向转变,重新划定,美元、英镑、欧元、法郎、日元等,要有适当的比例,一旦美债发生变故,不至于损失惨重。

(2)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防范美元贬值风险。我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是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匹配。在美国、日本、欧盟出现债务危机和潜在债务危机的情况下,我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无法消除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处于被动的状态。我国应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回避外汇被动风险,抑制货币发行的冲动和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状况。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供需平衡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洁,崔集.美国债务危机给中国经济局势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分析[J].时代金融,2011(8).

[2]齐浩.美国债务危机――一场民主政治的危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8).

[3]刘友法.美国债务危机及其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11).

[4]吴秀波.美国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影响分析――兼析中国应对策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7).

[5]陆洋.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1(8).

[6]张锐.美国债务危机的经济学猜想[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7).

第5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成因;启示

2010年4月,希腊信用评级被迫调低至垃圾级,2011年6月,标准普尔又将希腊信用评级降至CCC的全球最低等级,7月,穆迪将葡萄牙和爱尔兰的信用评级相继降至垃圾级,将塞浦路斯的信用评级降至Baa1,9月,标准普尔将意大利信用评级调低。欧洲债务危机就这样层层深化,严重地延缓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这同时也暴露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制度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期待能够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欧元区经济发展失衡,产业结构不协调

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常年处于失衡状态,一些高负债国家的产业结构严重缺乏合理性。像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他们拥有着像电子、汽车、机械等支柱性实体产业和强大的科技推动力,但像希腊、爱尔兰等边缘化国家,他们科技发展缓慢,劳动成本高,外加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金砖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又在制造业等领域对其双重挤压,这些边缘化国家在无奈之下只好依靠旅游业、航运业等传统产业,以及依靠大量的政府支出来维持经济。但不幸的是,这些举措并没有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发展的实质性问题,相反却使得他们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负担日益加重。在无法实施其他措施时,这些边缘性国家选择大肆发行国债维持经济,但欧洲央行对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实行相同的低利率政策,这就使得这些边缘性国家的消费信贷过度膨胀,最终导致欧债危机的爆发。

(二)欧元区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二战结束后,欧元区各国家纷纷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严重增加了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成为了引发此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欧洲以高福利政策著称,就连危机最严重的希腊政府每年也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欧元计的款项,而且这样巨额的支出一直还保持着高于5%的高速增长,但其GDP的增速却一直仅仅在1%-2%。更重要的是,现在欧洲各国纷纷进入老龄化时代,与老年人相关的政府支出,包括养老金、医疗等支出大大增加。因此,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在财政收入严重下降的情况下,刚性的财政支出就会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从而最终也将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二元结构矛盾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调节的两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工具,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二者都被合理运用时,国家对经济运行实施的调节才能更加有效。但欧元区却只有共同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保持相对独立,所以经济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各国为挽救自身的经济,他们将果断地采取财政政策,实施不负责任的赤字策略。更重要的是,欧元区是单一货币区,欧元区内任何成员一旦出现问题,其都有可能对整个欧元区产生溢出效应而波及其他国家,从而影响到欧元区的整体经济稳定。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给欧洲整体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我国来说,虽然我们远离欧洲债务危机现场,短期内也不可能发生债务危机,但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仍然能够给我国经济以后的发展给予警示和启迪。

第一,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力,使我国成功地从传统的产业大国向创新型、科技型国家转变。

根据前述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发生危机的边缘化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严重缺乏创新,生产率低下导致的。在此情况下,国家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加大投资,从而增大了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而后又随着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的不断积累,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就一触即发了。对于我国而言,投资一直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投资率从2000年的353%到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436%,同时期消费率却从623%降至486%。因此,我国经济如果想要实现成功转型,如何降低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第二,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注重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匹配性,严格控制外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基本原因就是政府债务大量发行债务,严重超过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资不抵债,最终导致违约风险剧增而发生危机。近几年来,我国大量推行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发债,这些资金聚集起来后大部分是被使用在周期比较长,自偿能力比较低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上,这样就无疑给地方政府留下了隐形赤字和债务负担。一旦这些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势必爆发,而且这些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危机的爆发将带给这些金融机构巨大的冲击。此外,金融机构的倒闭危机具有极强的连带效应,这样危机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就无法估计了。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的管理,做好预算工作,将财政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做严格的审核,增强地方发行债务的透明性,合理规划地方债务规模,严格控制风险。

第三,我们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循序渐进的福利改善制度。

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志着高福利制度的破产,没有实体经济增长支撑的高福利制度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持续的。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迅速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也就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且保障水平和标准是只能向上增长不能下降的,否则就会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结合我国现状,我们应该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的保障待遇,切实保证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路.欧债危机成因及其对我国影响研究[J].海南金融2012(6):9

[2] 周逢民.欧债危机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2):1

第6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财务报表;影响;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也即欧洲债务危机,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现在许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的扩大,债务比重也在大幅的增加,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违约。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国家信用,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问题。如果把政府看成一个大公司,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的原因是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除了问题,尤其是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欧洲各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是资产负债比率过高,从财务上看,资产负债比率过高会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企业的偿债能力会下降,带来债务风险。本文从三大财务报表角度审视欧洲债务危机,并据此提出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以及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以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三大财务报表解释欧洲债务危机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资产的增长速度快于债务的增长速度,资产负债比率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企业能够有效利用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企业才能长久发展。相反,资产负债比率过高,企业财务风险超过可接受的水平,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最后破产。如果把欧洲五国各国政府分别看做一个大公司,这五个大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同一个问题就是资产过低,负债过高。欧洲债务危机实质上是增长危机,是这些国家经济“生产性”的危机。和欧元区的核心国家相比,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经济基础较差。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受此影响,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大幅下降,失业率不断上升,宏观经济深陷衰退之中。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很快就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五国陆续裁撤公务人员、削减福利支出,以压缩财政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这些紧缩措施在短期内必然影响经济增长,推高失业率。2008年以来五国国债余额占GDP比例不断攀高,除西班牙之外,其余四国债务比重均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的基准线。西班牙国债余额虽然相对低一些,但由于该国失业率非常高,其财政形势仍然严峻。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资产的增长快于负债的增加,资产负债表就不会出现恶化,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良好。反之,资产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负债却增加,资产负债表就容易恶化,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容易出现问题。五国实体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政府宏观资产大幅贬值,同时债务大幅增长,政府资产负债表恶化难以避免。五国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比率过高,由于财务杠杆效应,政府财务风险很大,政府的财政状况出现严重问题。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超过营业成本越多,企业经营成果越好,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相反,企业营业收入等于或小于营业成本,企业经营成果不好,企业不仅不盈利反而亏损。政府的营业收入可以理解为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的营业支出理解为政府的财政支出。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欧洲五国各国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了税收的减少,即五国财政收入减少。但五国政府财政支出则没有相应减少,五国都是高福利国家,而且人口逐步步入老龄化,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福利支出,但由于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五国逐步老龄化的人口,财政支出几乎没有变化。由此财政收入减少而财政支出没变,政府的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可能是亏损状况,即财政收支失衡。从会计上看,企业利润表持续亏损,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同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失衡,政府虽然不至于倒闭,但出现债务违约是很正常的。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欧洲五国各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理解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上面分析可知,五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而财政支出没变,即五国政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为负值,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为正值。由于上述五国均为发达国家,投资活动相对较小,所以主要论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影响五国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因素是融资成本。五国由于国债余额过高,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对五国的债务评级,导致国债收益率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市场担忧政府债务违约,投资者纷纷抛售国债,使得国债收益率更高,导致政府融资成本上升。由于五国社会福利开支过大,而紧靠税收收入难以满足其财政开支,因此仍要依靠举债,加重债务负担,使债务危机更加恶化。因此,筹资活动也产生了负的现金流入量。总体而言,五国政府的现金流量为负值,五国政府现金流断裂,未来“经营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其偿还债务能力急剧下降,欧债危机很可能进一步恶化,除非有大量的现金流的注入。

从财务会计角度看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期资产负债比率过高,财务风险很大,同时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仅依靠单项资产(即征税权,理解为无形资产)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乏力,而债务比重不断增加,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导致政府利润表连年亏损。同时债务余额过高,导致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活动难以持续,政府的筹资活动现金流断裂,而政府的财政收支失衡也即政府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断裂,政府很可能债务违约,欧债危机爆发。要解决欧债危机,根本要靠改革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降低资产负债比率,降低财务风险,使政府的现金流量得以持续。

二、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国家经济更加困难,同时欧盟地区是中国第一大对外贸易区,因此会通过贸易影响到中国企业出口,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将更加难做。同时,欧洲五国由于债务危机的上升,短期资本流动性的波动性加大,而中国的人民币对美元仍然有升值的压力,所以国内可能会有热钱流入,这样可能就会给中国国内造成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好企业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支,争取最大利润,是企业财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欧债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本增加。由于世界经济的联动性,短期资本流动性的波动性家具,欧债危机可能造成一部分热钱流入中国,进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

第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受欧债危机的影响,通货膨胀,国内各种商品价格上涨,很多企业迫于成本突然增高会限产、停产甚至破产,造成市场萎缩。同时如果国内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储蓄率和工资增长率,消费者可能会缩减一些消费开支,消费需求下降,在总体上造成市场需求的下降,因而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及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导致了企业生产力的下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欧洲国家的跨国企业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对中国境内企业发展造成冲击。

第三,融资难度大,资金流动难。虽然目前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还不是很大,但中国仍处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融资难仍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企业的融资仍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由于欧债危机融资环境逐渐恶化,银行不仅提高了融资标准和成本,而且融资额度也随之降低。这样,使企业丧失许多良机。融资困难,一些企业会缺少流动资金,也就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缺乏而面临倒闭破产。

第四,出口型企业发展更加困难,可能直接破产。很多出口型企业主要市场是欧盟地区,由于欧债危机,欧洲各国经济萎靡,欧洲各国纷纷紧缩对居民的财政补贴,居民消费水平会因此下降,出口型企业出口数量会减少,可能有破产倒闭风险。对于出口型的企业,应该通过开拓新市场或者采用新技术,安全度过寒冷期。

三、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面对当前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形势,中国企业应考虑在财务上如何应对欧债危机。综合对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我认为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欧债危机:(1)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投资资金的影响,设法减少长期投资项目的建设。(2)提前购买、囤积生产必须的原材料,以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长,而存货的增长也会带来资金成本的增长,要从二者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3)对于跨国公司,可以加大对欧洲市场以外的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以使企业整体风险降低。(4)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的正常经营往往会因为流动资金原因而出现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培育、取得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完善应收账款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程序。第二,采用客户信用管理。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动态管理。(5)清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确保企业现金流的健康。以降低由于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贬值导致对货币面值需求的大幅增加的影响。(6)抓住机会,进行企业合并重组。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众多欧洲企业的资产价格出现大幅缩水,急需得到资金援助。同时,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而且中国企业对资源和技术的需求也很强烈。因此,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机遇。

四、总结

欧债危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从财务角度寻求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欧洲五国长期高福利,国债余额过高,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导致财政收支失衡,同时融资成本大幅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断裂。中国企业应谨慎面对欧债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尽量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获取盈利,谋求发展的新道路,未雨绸缪,以防欧债危机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参考文献

[1]陈志.欧债危机的财务会计分析[J].中国金融,2012(03).

[2]周逢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J].银行家,2012(01).

[3]冯永华.欧债危机的演化及应对策略[J].未来与发展,2012(01).

[4]赵东平.何静波.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J].现代商业,2012(02).

第7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希腊债务危机出现的原因

希腊为何会出现债务危机,进而波及其他欧洲国家?一切要从2001年希腊进入欧元区时说起。

首先,希腊债务严重超标由来已久。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1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而后1997年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作了相同的规定)。然而2001年刚刚入盟的希腊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去甚远,便求助于美国投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具体做法见资料链接),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而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2009年希腊预算赤字达到GDP的13.6%,公共债务更高达GDP的124.9%,远远超过规定的3%和60%的警戒线。由此可见,长期的高债务水平加上金融危机引起的巨额救市资金,直接导致了希腊的债务危机。

其次,希腊经济结构存在诸多弊端。希腊政府多年来财政预算超支,公务员队伍庞大,偷税逃税严重,薪酬机制僵化,产业竞争力低下。这些弊端不仅从根本上导致了债务危机,也严重影响了希腊的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债务危机恶化,一国政府会通过中央银行提供救市资金。但在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的背景下,希腊政府无权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来自救,只能转向征税和借债。在经济低迷、税收下降的情况下,借债成了最迅捷的方式。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不断调低希腊信用评级,使得希腊政府的借贷成本大幅上升。希腊政府必须支付更高的贷款利率才能募集到资金,这进一步加大了还款难度,加深了债务危机。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自身弊端和缺少外界帮助的条件下,希腊陷入了债务危机与借贷难度相互加深的恶性循环中。

最后,国际炒家趁机炒作,也加剧了希腊债务问题。当前市场上高声唱空欧元的并非那些恐慌的“散户”,而正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今年1月底2月初出现的对希腊和欧元的金融攻击也被认为是有预谋的,远非市场的自发行为。这次攻击利用希腊多笔债务到期在即、炒作希腊出现支付能力问题,从而使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其结果是欧元下跌,希腊融资能力下降、成本剧增,国际炒家则通过押注政府债券和债务违约保险来从中牟利。欧元区自身机制缺陷以及救援速度迟缓也让投机者们有机可乘。

各国联手抗危机

希腊经济总量只占欧元区经济总量的2%左右,很多人最初都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不会扩大。然而从去年12月至今,希腊债务危机已经逐渐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国陆续出现债务问题,欧元对美元汇率自今年初以来已经累计下跌超过15%。6月7日更是跌破1.19比1,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的新低,欧洲股市也普遍下挫。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5月15日甚至悲观表示,他看到欧洲经济陷入“二战”以来、也许甚至“一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中。为了捍卫欧元和欧洲经济,欧盟终于决定拿出具体的救援方案,而不再一直争吵、相互拖延。

2010年5月2日,希腊救助机制启动,欧盟与IMF决定向希腊提供总额为1100亿欧元的贷款,为期三年。

2010年5月10日,欧盟批准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以防止希腊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并冲击全球金融市场。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另外提供2500亿欧元。与之前11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主要针对希腊不同,此次援助对象不局限于希腊,包括未来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

紧接着,各大央行开始重拳出击。欧洲央行5月10日宣布,将首开收购政府债券的先例,踏上量化宽松之路。同日,美联储宣布,重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采用的一项货币互换机制,向欧元区、英国、瑞士、日本和加拿大央行提供美元融资。日本央行也在5月10日宣布,向市场注入2万亿日元(216亿美元),以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对日本金融系统的影响。

5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烈要求全球各国政府削减公共债务,来阻止利率上升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称欧元区财政危机表明,这种风险“不能被忽视”。

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政府也相继公布了削减预算赤字的措施。

7500亿能否见效

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和一系列措施能否阻止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并维护欧元稳定?

在5月10日援助计划公布的当天,欧元汇率短暂上涨,但当天就回吐了大部分涨幅,随后又连续4天下跌。之后的一个月,欧元汇率虽然偶有上涨,总体表现仍为下跌,6月7日更是一度跌破1.19比1,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的新低。而且每当欧元有上涨迹象时,都会有不利消息传出,致使欧元汇率转向,比如评级机构下调部分国家信用评级,比如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出炉,比如匈牙利指责上届政府经济数据造假,比如西班牙承认银行业陷入信贷危机,等等。除了欧元的汇率水平,欧元汇率的急剧变动同样令人担优。因此,从截至6月中旬欧元走势来看,救市措施未能明显提升欧元。

对希腊来说,为了获得欧盟和IMF提供的1100亿欧元,希腊承诺在未来三年中缩减近400亿欧元的政府开支,这意味着必然采取的紧缩政策会导致希腊民众税负提高,收入下降。因此发生的大规模罢工和街头示威冲突,已经导致死亡事件发生,这对低迷的希腊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同时,紧缩政策会影响希腊经济的增长率,延缓经济的复苏。而救助资金的利率尽管低于市场利率,仍远高于希腊经济预期增长率。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救助资金到期时,经过三年紧缩政策的希腊还能否承受比目前规模大得多的公共债务?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出台后的6月15日,穆迪将希腊债务评级连降4级,从A3降至Ba1直至垃圾级,也实在不是一则好消息。

对欧盟来讲,债务超标不仅仅是希腊,而是大多数成员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希腊债务危机轻易波及他国、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7500亿欧元虽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对于欧元区国家的整体债务负担来讲,却未必是一笔足够的资金,尚不要提这7500亿欧元是否能够及时到位。实际上,除了各国自身因素,欧元区内的体制性缺陷是造成此次债务危机扩大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统一了货币,但并没有统一财政。当一国债务超标、经济衰退时,统一的货币使其无法靠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于是一国的问题就成了欧元区的问题,而无关该国经济在欧元区的比重有多小。当债务危机扩大时,区域内分散的财政决策机制又大大降低了应变速度,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实际上,欧盟高层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16日表示:“救助机制只能帮我们赢得时间,以缩短各欧元区国家竞争力和预算赤字方面的差距,但不能根治债务危机。”要想彻底根除债务危机,维护欧元稳定,欧元区国家应该“标本兼治”,既要严格各国自身的财政纪律,也要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经济鸿沟,减少体制内缺陷。然而,这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目标,而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希腊债务危机进程

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1日 希腊政府表示,国家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2009年12月15日 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

2009年12月16日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17日 希腊:数千人游行,抗议财政紧缩

2009年12月22日 穆迪宣布将希腊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23日 希腊通过2010年度危机预算案

2010年1月14日 希腊承诺将把2010财年赤字减少145亿美元

2010年1月15日 希腊称不会退出欧元区或寻求IMF帮助

2010年1月19日 希腊财长:税收改革草案将在2月底提交议会

2010年1月26日 希腊发售5年期国债筹资113亿美元

2010年1月30日 受累希腊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创6个月新低

2010年2月2日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发表电视讲话,公布了一系列更加务实的措 施以应对困扰希腊的经济危机

2010年2月3日 欧盟委员会:支持希腊削减赤字计划

2010年4月9日 惠誉下调希腊政府债务信用评级

2010年4月23日 穆迪将希腊债务评级下调至A3

2010年4月23日 希腊正式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

2010年4月27日 标普下调希腊评级至垃圾级别

2010年5月2日 希腊救助机制启动,欧盟与IMF提供1100亿欧元

2010年5月3日 德内阁批准224亿欧元援希计划,这是欧盟、IMF等主导的范围更 大的援助计划的一部分

2010年5月10日 欧盟批准7500亿欧元希腊援助计划,IMF可能提供2500亿欧元资 金救助希腊

2010年6月15日 穆迪将希腊债务评级从A3降至Ba1,即垃圾级

第8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前有美国引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后是迪拜债务危机,如今的希腊债务危机更让人感到犹如一场强烈地震之后的余震不断,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为了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前因后果及其对欧元的影响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本刊记者特别连线国内多位知名财经专家解读这场危机。

经济疲软是根源

我们最大的疑问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希腊乃至欧洲多国今天所面临的债务危机?

华东师范大学欧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南平认为有以下几大原因。

首先,基于政党和工会组织的压力,希腊政府多年来过量增加公共支出,过度提高工资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待遇,导致政府赤字规模扩大。

其次,希腊公务员队伍过于庞大,其数量居然占希腊全国劳动人口的10%,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自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第三,多年来,希腊政府财政和税收纪律执行不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蔓延时放松财政监控,不但导致债务飞速增加,还引发了严重的偷逃税现象。据估计,希腊政府因偷逃税行为每年损失的税收至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

第四,从市场角度看,投资者的非理性投机炒作不断抬高希腊政府的融资成本,也是助推希腊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

北科大经管学院教授赵晓则认为,从根本上讲,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经济存在结构性弊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产品竞争力下降,进而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债务庞大和货币疲软只是结果,根本原因其实是找不到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赵晓说道。数据显示,本世纪以来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度增长接近8%,而欧盟的劳动生产效率增长率仅为1%~2%。

赵晓说:“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比不上美国与日本,一方面全球最好的福利制度导致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人人想着赚点钱到温暖的海边晒太阳,而且公务员与公司员工动不动就是罢工。这种低增长、高福利的经济运行模式必然导致政府不断举债度日,一旦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自然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中。”

威胁大于迪拜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和之前的迪拜债务危机又有何异同呢?

“本质上来说,无论是迪拜还是希腊。都是由于过去经济形势好的时期大量进行的融资到期了,现在必须要重新融资,借新债去还老债,仅此而已。”交通银行资深外汇分析师叶耀庭这样对记者表示,“但从规模和效应上来讲,希腊的问题显然更严重,因为涉及到欧元的信誉和欧元区的稳定,而且还涉及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如果希腊真的无力偿还到期债券而欧盟又不救的话,那希腊就等于像冰岛一样破产了,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相比而言,迪拜危机只是公司层面的问题。”

赵晓教授则认为,迪拜危机主要与泡沫经济和实际需求不足有关,而希腊乃至欧洲的债务危机则主要源于其经济结构整体失衡,比如社会福利过高、政府机构臃肿等等,相比而言,希腊的危机显然更加难以根治。“如果希腊无法彻底改革或得到外部资金的援助,金融危机在演变成财政危机后,还会进一步变成货币危机,欧元的前景就很让人担忧了”。

对欧元前景影响几何

那么希腊债务危机究竟会对欧元的前景产生何种影响呢?

叶耀庭认为,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有债务问题的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比重比希腊大得多,而目前债务问题对这些国家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危机短期内对欧元的影响还很有限。“但要注意的是,欧洲央行能够接受的信用评级就是希腊目前的BBB+,一旦未来危机加剧,信用评级降到这个级别以下,国债就不能拿到欧洲央行做抵押了,这会对欧洲央行的整体运作产生致命的打击,麻烦就大了”。

不过叶耀庭也表示,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虽然希腊眼下有高达3000亿欧元的债务,但即将到期的只有50亿欧元,5月份前到期的有200亿欧元。只要希腊政府能偿还这部分债务就问题不大,其他没有到期的债券暂时可不用考虑其风险。眼下投资者要特别关注希腊国内的罢工,如果希腊政府的改革受阻的话,欧元短期内可能还会经历一波震荡。

相比而言,英镑的走势更令人感到担忧。今年6月英国大选在即,但有报告预计英国政府在大选之前恐怕难以有效控制赤字,可能触发评级机构的警告或者评级下调。之前英国公布的1月份零售数据也很差,表明英国有可能在一季度再次陷入衰退。更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最新民调显示,由于担心过快削减赤字会使英国政府救市行动过早退出,从而阻碍经济复苏。因此力主尽快削减赤字的保守党的支持率在下降,但如果保守党大选无法获胜的话,英国政府的赤字问题就更加难以解决,这无疑加重了市场看空英镑的情绪。

被迫挑选“次烂的苹果”

当然,也有市场观点认为,此次欧元不仅将面临大幅贬值,而是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因为欧元是世界上唯一不以国家为发行主体的货币,在这个经济联合体中每个使用欧元的国家的情况都不同。因此从欧元诞生起,市场上就一直有一种‘欧元崩盘论’,认为欧元存在这一致命伤,早晚要出事情。眼下的希腊债务危机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看法。一旦希腊政府违约,将会导致整个欧元体系的崩盘。

但海外投资专家李光一却不这么看,他说:“现在世界上主要的流通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都有相应的经济体在后面支撑。从实体经济情况看,现在日元、英镑和美元也有很多问题。眼下英镑比欧元更弱,所以全球对冲基金眼下正在大肆狙击英镑,美元虽然比欧元强些,但美元正处于一个长期贬值通道中,近期美元的抢眼表现只是下降通道中的反弹,大趋势很难改变。对投资者来说,眼下不是要在一堆苹果中寻找好苹果,而是在一堆烂苹果中寻找次烂的苹果。欧元的大幅走弱是很有可能的,但绝不会因此垮掉。再说欧元区经济,总量目前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让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突然垮掉,现在看不出这种可能性,而且:眼下全球央行也没有大肆抛售欧元的迹象。”

危机或成契机

第9篇:债务危机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 路径 经济

2009年,欧盟成员国希腊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随后其他欧盟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首先是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随后蔓延至比利时和意大利,欧债危机产生的“多米诺效应”令欧元区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最严峻的考验。残酷的危机使得诸多专家学者探寻欧债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并纷纷致力于欧债危机演变趋势的预测,以期获得最优选择。本文探析了欧债危机的爆发的根源和影响,并就其演变路径进行预测,只有看清了欧债危机的发债脉络和趋势,才能从危机中规避风险和寻求机遇。

一、 欧债危机根源

欧债危机发生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纷纷对欧盟这个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发生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欧盟内在的制度缺陷。华夏基金张后奇认为欧债危机根源在于欧元区一直以来实行的高福利制度。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的观点是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统一财税权之争。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说,债务危机和失业是政治精英们为政治利益所犯下的错误。笔者以为,欧债危机的爆发的原因不是某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因素合力的作用。

(1)外在根源:金融危机的深化

首先,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引发了债务负担。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世界经济持续动荡,欧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一度陷入衰退。为保证经济发展和就业,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尤其是过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欧洲各国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救市开支巨大,政府各项财政指标急剧恶化。部分国家多年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力,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更为突出。目前欧元区16国平均赤字水平超过,各国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本次债务危机。

其次,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加速了危机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美国政府的干扰控制,处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考虑,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欧盟国家信誉等级。2011年7月末,标普将希腊评级从09年的A-下调到CC。9月,标普宣布,将意大利长期债务信用评级下调一个等级,从原来的A+降至A,同时给出了负面展望。11月,标普将匈牙利评级从BBB-/A-3'调降至BB+/B',展望为负面。信誉评级一方面使得投资者对欧盟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使得援助国对于出售援助欧洲举棋不定,从而加速了危机的蔓延。

第三,投机资本、热钱涌动冲击了原本脆弱的局面。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至欧盟国家,投机资本和热钱纷纷涌入欧洲,妄图从中分一杯羹,他们一方面大量沽空欧元,一方面大批低价收购违约信用产品。投机资本使得欧盟的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也使得市场对欧盟失去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涌入的热钱和投机资本很多热钱很多都是欧盟自身所拥有的。热钱回流在某种程度上对缓解欧债危机又一定帮助,但是妄图利用热钱来解决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

(2)内在根源:欧盟所固有的体制缺陷

第一,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调控失效。1992年,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奠定了欧盟的制度性基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区成员国必须上交货币政策权力,但是不必上交财政政策权力。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欧盟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各成员国存在着“搭便车”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分散的财政政策影响了欧盟的救援力度,当发生不对称经济冲击时,欧洲央行无权调动各国的财力进行调控。即使欧盟成立的结构基金能向成员国提供一定的财政援助,但救助负债国家的决定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需要反复博弈和权衡。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危机国家选择退出欧元区。另一方面,统一的货币政策限制了各国财政调控的空间,在欧元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对称的框架下,由于货币政策统一上交,各国政府面对不对称冲击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这一“跋腿”刺激本国经济增长。

第二,刚性的福利制度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欧盟历来实行刚性的福利政策,承诺提高工资和养老金待遇是各国政党争取选举胜利的常用手段,社会福利水平因此不断上升,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只能倾向于扩大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在劳动力市场上,强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单位劳动成本。强大的工会可与资方谈判或通过罢工向政府施压,导致社会工资水平处于高增长状态,实际上提高了PIIGS国家的单位劳动成本,使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尽失,无力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竞争。

二、 欧债危机影响

就目前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仅限于欧盟范围内,而且遭受重大影响的仅仅是欧盟成员国中的几个国家。但是欧盟作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体化组织,其受到的影响却是全局性的,在此,笔者通过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贸易市场来阐述欧盟经济受到的影响。

(1)欧盟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融资困难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投资者恐慌情绪积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出于避险需求,国际资本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流向美国国债市场。全球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2010年1月到5月,PUGS国家中希一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股市市值分别下降了33%、 29%、11%和28,波诡云橘的国际金融市场使欧元区国家所面临的金融。欧盟国家同期债务信用违约掉期CDS息差大幅上升,其中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息差创历史新高,相关国家再融资成本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