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讲课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讲评前认真阅卷,分析错题类型,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教师不阅卷就讲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不阅卷就不了解学生做题的真实情况,不认真阅卷就不知道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在认真阅卷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反馈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在上讲评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题类型,推导学生犯错的原因,登记典型错题学生的名单,找出错误的病根,在备课时做好讲评的重点和难点的标注。讲评时到底该如何处理,都要心中有数。最好讲评课前在班上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交谈一下,这样,在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讲评的效果。
二、讲评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难点,突出针对性
试卷中的试题难易不一,完全没有必要每题都讲。否则,一份试卷三节课都讲评不完,影响教学进度。既然教师在课前做好了数据统计工作,那么讲评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教师可以根据数据,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突出讲评的针对性。在试卷讲评中,一般一节课重点讲评一两个知识点。这次讲评重点讲病句,下次就重点讲诗词鉴赏,再下次就突出文言文。总之,贪多嚼不烂。如果真能把一两个知识点在一节课讲清楚,那也相当不错了。要让学生真正做到“题不二错”,讲过的知识点要过手,达到讲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三、讲评中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答题技巧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这道题会了,下次换个“马甲”,虽然还是这道题又不会了。关键是不懂得类型题的解法,所以,在高三讲评课上,应在讲评中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答题技巧。答案重要,解题方法更重要。讲清楚答案,学生只会这一道题;讲清楚解题方法,学生会的是一类题。试题难度的加大,更是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找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例如,高考现代文大阅读是学生感觉很头疼的一类题,因为它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大、难度高、得分低。因此,要让学生做好现代文大阅读这一类题,教师在讲评中就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首先是要读懂文本,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其次领会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最后才是按方法解答题目。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读懂文本并答题得高分呢?那就是讲答题技巧。如,抓五段(领起段、中心段、过渡段、归旨段、结语段),看五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照应句),盯五词(时间词、空间词、情感词、标志词、反复使用的同义词),等等。通过这些答题技巧的使用,让学生在高考现代文大阅读上得高分。
四、讲评中注重同类题型的发散,做到举一反三
每次考试学生遇到的题都不一样,但题型是一样的,知识点是一样的,高考语文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教师就应该教学生明白类型题的解法。试题不同,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千变万化,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在试卷讲评中,就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把试题进行变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讲评诗词鉴赏中的古诗意境型试题时,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讲评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它还可以这样提问“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些都是同一类题型,解题方法都是一样的。学生再遇到这一类题型时,就会心中有数,起到对此类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讲评中注意学生的主体原则,不能教师唱独角戏
一、及时评讲,增强时效性
首先,试卷刚做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结果的主观愿望,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其次,由于试卷刚刚做完,学生的记忆中还会清晰地留存着试题、思路的痕迹,乌申斯基也曾强调:不要等记忆的大厦崩溃之后再去重建。鉴于以上两点因素,教师的及时评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评讲越及时,就越有利于评讲课效率的提高。因此,评讲试卷能早则早,趁热打铁会更好。
二、充分准备,加强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试卷评讲课教学。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试卷评讲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一定要做下水试卷,因为不做不知深浅。其次,要做好分析工作,统计好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等等,越细越好。甚至于出现典型性错误的同学名单都要记下来,以避免教师课堂提问的盲目性。个别有特殊错误的同学名单也要记下来,便于老师课后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第三,根据分析的情况,教师至少要弄清楚试卷的难易题的分布,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错误与错误原因,从而准确确定好本节课 “讲”与“不讲”的内容。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样的试卷评讲课才会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三、授人以渔,注重规律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试卷评讲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答案错在哪里及其为什么错,关键是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即通过一条题目的解决找到解决一类题目的钥匙。评讲课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这把钥匙,并能让学生牢牢握住这把钥匙。例如,我在评讲“诗歌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文的现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读懂文本。针对如何读懂诗,我们总结出 “五抓”,即抓题目、抓作者、抓朝代、抓注释、抓意象等;针对读懂现代文,我们总结出“三抓”,即抓中心句,主旨句;抓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抓议论抒情句等。当然答题也有答题的规律。例如在解答技巧类题目时,我和学生主动寻找规律,共同明确了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即技巧+分析+效果。又如在解答“写景有什么特色”一类题目时,我与学生从大量同类型题目中总结出这类题目常见的几种答题角度,即虚实角度、动静角度、空间角度、感官角度等。注重规律性后,我发现学生做题的能力和以前比明显提高了,他们能够主动运用评讲课上所掌握的规律去解题,这一点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得到了验证。
四、分类集中,重视整体性
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一节课被切割成几个板块,课堂变成了多个板块的杂乱组合,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等;板块之间缺少联系,且教师仍然按照原有的题目顺序,按部就班地组织评讲,这样的评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零碎、繁琐、杂乱的感觉。实际上,每个板块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例如,有不少学生会在不同的题目上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打破原有试题的顺序,将这些带有相同错误的题目先分类集中,再以之为本节课的“支点”,将几个不同的板块“打通”,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支点”进行。这样的课堂,目标才会更明确,学生才会获得一种整体感,课堂的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不止一道题目上犯了“审题与答题”的错误,于是我就以“审题与答题”为标准将题目原有顺序打乱,分类集中,并以“审题与答题”为教学“支点”组织教学,效果良好。
五、巩固延伸,坚持拓展性
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仅仅通过一次评讲,就要让学生完全真正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评讲结束后,要坚持拓展性,帮助学生巩固延伸,消化吸收课堂所学。一方面,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后认真订正试卷,最好能利用时间对学生订正情况再进行小结,以此进一步巩固所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留适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为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练习巩固,这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将房子上的每一根钉子敲实,否则,再好的房子也不牢固。我们只有这样去做,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至于出现上课全懂,下课全忘的怪现象。
关键词:讲评课 撞 思维
作为语文讲评课堂,如只给学生侠义上的答案和文本上的分数,就难以避免枯燥与效率低下,因而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课堂,唤起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重视,进而去追寻正确的理解与应用,这才是教学的本真。
那如何让枯燥的习题讲评课充满活力,走向高效课堂呢?要求教师讲究碰撞的艺术,在“撞”中擦出思维的火花。
一、题题相“撞”,探究无法预约的美丽
低效劣质的讲评课往往会使学生提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其主要原因在于讲评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经常看到学生埋头苦抄屏幕中的答案,而浑然不顾如何得到这样的答案,即使有些老师屡次提醒“不要抄写答案”,但学生仍乐此不疲,更甚者有些学生只关注ABCD。这正是教师忽视了讲评中的技巧,照本宣科地逐一讲题,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而,在讲评中精心设计题目,题题相撞不仅以题促题,举一反三,而且可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首先,讲评内容需要理性归类,寻找学生的错因。教师应先于学生分析试卷的难易度、知识点、重难点以及习题完成的情况,学生在习题中以“红黄蓝” 三种颜色(红代表非常难,无法完成;黄代表一般难度,解题思维不清;蓝代表易,无须讲解)标注自身完成的情况,教师指定一张习题表格,可以把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做个统计,摘录精彩答案,找出学生答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自己讲评的内容与思路。习题重难点的选择,一般来说,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等识记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哪些该略讲,哪些该细讲,做到胸中有数,只有精简课堂题目的内容,题目以生为本进行筛选,才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
其次,在题与题中进行理性认识。题题相撞,教师可以有心进行,如设计类似的或相异的题进行比较分析,适当变换题型或改变答题的方向,巧妙地引导学生在题与题中寻找自己对习题的了解程度,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也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对习题错因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机会。如《雷雨》题目:对下面的舞台说明和台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习题完成的情况非常不理想,统计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划分到黄色区,因为看懂题目却答题概念模糊,在讲评中,教师呈现了“‘你来干什么?’表现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这一句的潜台词是什么?”顿时学生就明白了,开始讨论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以课堂中学过的潜台词知识为出发点,学生找到了两者题目中“如何理解”和“潜台词”中的差异点,最后弄清楚前者是回答周朴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语言,后者是回答周朴园真正想说的话。以另一题来碰撞习题中的题目,减少教师生硬的知识点讲解,在有意与无意中让学生在题目中找到理性的认识,触碰到教学中无法言语的美丽。
二、生生互“撞”,迸发互动合作的火花
整个讲评中,学生才是主体,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给学生讨论试卷或练习中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做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站在自己答题情况的立场上讲评自己的试题,才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才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课后练习卷现代文阅读《山村弦歌》中第15道题,“这篇散文以“山村弦歌”为题,联系全文和注解,谈谈其中的含义。(4分)”在统计中学生基本上都以红区标注,为了让讲评更透彻,使学生更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课堂中呈现不同学生的答案,让学生进行讨论彼此的答题方向。如某一学生的答案“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后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而文中弦歌是指山村中树头老师拉二胡。文章以学生唱《感恩》为内容引出下文,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学生觉得主题是为了扣住“感恩”二字,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同学纷纷站起来反驳,有人说为何弦歌如此忧伤?有人说难道标题的弦歌是为了表现学生吗?文章的结尾为何如此呢?于是在学生与学生的碰撞中,教师才发现学生已经在争论中找到了答案,明确了文章的主题。
改变教师讲评的一言堂,学生与学生的互撞,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分小组讨论,选小组长言,团结协作避免学生惧怕问老师的心理,可以全员参与,个体分析与其他学生的异同,才能让学生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打破单调乏味的讲评局面,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才能肯定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师生碰“撞”,挖掘创新独到的素养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是讲评课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讲评中大胆放开,有力收束,不再总担心挂一漏万,新课程明确:“要把学生当作待燃的火把,而不是盛东西的容器。”我们应该努力燃烧学生对讲评课的热情,挖掘他们独到的素养。
教师不应该盲目相信答案的讲解,有时学生的方法可以更甚一筹。在偶尔的一节讲评课中让我意识到学生与教师的碰撞,让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鲜活可贵的。讲解高考题文言文第18题,因为觉得分析文章过于麻烦,就直接分析答案,把标准答案分析给学生说了一遍,随口问一句:“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这一处很明显了,对不?”谁知马上有学生回应,“选项后部分问题更有问题,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著名的文士。欧阳行周不是天资聪颖,后文‘有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可见他是刻苦成才的,再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来悼念他,不会因为他是天才而称赞而写著。”他的一番讲解,使当时我的激动心情无法言表,也一下子打开了其他学生解题的思路。
还学生和老师平等的讲评权利,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讲评舞台,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挖掘出学生独特的语文素养,同时带动一大批学生在学生的道路上比学赶帮超。
“撞”在讲评课中,实际上就是让“主体”回归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老师,带给他们的是学习乐趣和合作愉悦,以及高效所带去的成功,从而课堂变成了更宽广的舞台,学生的思维可以尽情地舞动起来。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课前五分钟演讲”这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必要性、作用、对“课前五分钟演讲”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
【关键词】课前演讲;评价;语文能力
演讲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宣传方式。本文所讲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教师上本节课内容前五分钟时间内学生的演讲。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了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而口语交往的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练成,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课前五分钟演讲”能将这种训练常规化,因而十分有必要。
(二)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标》提出,“中学语文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前五分钟演讲”正是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训练后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转变观念的需要
“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培养能力。它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又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完整过程。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说”已经被部分语文教师严重忽视。殊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不可分的。
二、“课前五分钟演讲”的作用
(一)提高了教学效率
每节语文课前的学生演讲可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二)提高了学生能力
首先,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要把准备好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事先进行练习。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外现了。“演讲”和“评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表达能力,如语言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宏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这些都能在今后的演讲中或“扬”或“弃”。在演讲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八篇作文,想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恐怕不会很明显,通过“课前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演讲时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在演讲前精心组织材料,经过立意构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敷衍了事。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定会大有提高。
第三,“课前五分钟演讲”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学生演讲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有思想教育意义。
第四,“课前五分钟演讲”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和组织材料,认真进行思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论述,这些都必须经过慎重考虑。此外,“课前五分钟演讲”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转变,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现代化社会人”应具有那些素质呢?笔者认为必须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工作、建设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应变能力”,它包括:“适应社会能力”“克服自卑能力”“取得成果的坚持力、自信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更应该把培养应变能力作为“锻炼”自己的主要目标。如何“锻炼”呢?课前演讲不能不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它需要敏捷灵活的思维,这对于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流思想、处理事务和生活,无疑是有益的。“课前五分钟演讲”还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它往往设定不同的情境,并给学生以“成功”和“改造”的机遇,因而对培养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都会有积极影响。同时,“自信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坚持力”的增强。
三、认识上的误区
(一)学生存在的误区
对“课前演讲”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理解老师开展这项活动的良苦用心,没有真正体会这项活动对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部分学生暂时还没有体会到这种活动的益处,困此不重视这项活动。
(二)教师存在的误区
也许一些语文教师会认为一堂课用五分钟(甚至有时超过五分钟)进行课前演讲“浪费”了时间,课堂上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考分就会下降。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首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服务,应具有日常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人们的日常交际最主要还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进行的。其次,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再次,从课堂效果来看,一堂课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好四十分钟进行课文教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课前五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而担忧。因为,这和课文教学一样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老师要做的是,由于授课时间的相对缩短,在课前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更加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去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四十分钟的利用效率。
四、“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做法
(一)演讲的顺序
学生按学号轮流演讲。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作好准备。男女同学的学号常常是随意排列的,这样就避免了性别方面的乏味单调,同时学号的排列是随机的,好中差也基本分散。
(二)演讲的内容
不同的演讲内容,对学生智能的锻炼、能力的提高程度是不相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时段安排不同的内容,如第一个月自我介绍、第二个月讲一段新闻、第三个月说说自己喜爱的名人故事等。也可以让学生从规定的内容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演讲,如叙述古代神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轶闻趣事,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身边的事情发表看法等等。不管是自由演讲、主题演讲还是即兴演讲,都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演讲的要求‘
课前演讲的最基本要求是一定要脱稿,一定要有评价。要求学生演讲时必须脱稿,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写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演讲后的评价,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演讲完后,对演讲的内容、语言、思想、技巧、创新等方面要及时进行适当讲评。可先由学生评,再由教师评,评价的结果可量化为分数。值得注意的是,评讲重在鼓励,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多给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提高参与演讲活动的兴趣。
演讲还应达到演讲的基本要求是:情节完整、吐字清晰、基本流利。
课前演讲主要要培养学生发言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言能做到情节完整、吐字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讲述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声音变化和神态手势等。
(四)写演讲后记
学生演讲后把自己演讲的得与失,用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反思,让学生在写后记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演讲效果,找出闪光点,察出不足处。在参照老师和同学点评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更有用,更有触动性,更利于自己今后演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演讲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1.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门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三、三分钟口头演讲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荷塘月色》后,仿照“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语段,说一段自己的感受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三分钟完成口头禅。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如:放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描述。“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了。
四、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
五、思维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一般中学;四环双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76-3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一般中学”
在我国当前的办学体系中,由于历史或区域的原因,学校是分层级的。尽管在义务教育领域已经取消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分,但学校事实的差距依然客观存在。本课题所讨论的“一般中学”是指位于农村、城郊以及城市内部区别于重点中学的相对薄弱学校。与拥有各方面优质资源的“重点中学”相比,一般中学突出的特点是生源状况不佳,师资力量不强,无法适应当前“整体划一”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因此,“一般中学”师生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课堂不能等同于“重点中学”的课堂,在牢固确立“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理念基础上,更宜将培养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幸福公民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推进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改革,走适合“一般中学”学生的教育教学路线。
(二)“四环双学”
“四环双学”是本课题所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统称。其核心在于重新核定并正面回答一般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基本的问题。
“四环”:
此处系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需共同实施的四个基本学习环节或者须共同完成不同任务的一个过程。这个概念的重点在于明确定位“一般中学”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的基本程序。在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领域,本着循序渐进与回环往复的原则,我们认为所有的课堂学致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相对固定的任务,这样在任务与过程之间即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将其中的每一个对应称作“一环”,这样每节课大致形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环”:让绝大部分学生了解“最直接的知识”。
何谓“最直接的知识”?本课题系指一些最常用、最简单和最直观的知识。获取最直接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式学习。模仿学习知识、技能和技艺是我国传统的方法。如孟子主张制定一定的教学标准,要求学习者通过模仿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他指出:“大匠不为拙工改废墨,羿不为拙射变其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意思是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有既定尺度和标准,然后让学习者细心观察模仿,自动去学。在第一环,通过模仿的途径激起“一般中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更主动地学习,并保持学习兴趣。因此,模仿、了解最直接的知识,是为了更主动地学习。
“二环”:让绝大部分学生把握“最亲近的内容”。
何谓“最亲近的内容”?本课题系指学生个性内心乐于接受的、最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奥秘和生活意义的知识。让教育回归生活,是教育幸福的不二法门。新课改理念不提倡教育教学脱离生活,一切教学都应该紧密围绕生活这个原点进行拓展。在第二环,文科课堂,学生能“闻书香,聆听窗外的声音”;理科课堂,学生能“做实验,试验生活的真理”。这种自然化、生活化的学习才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亲近的。
“三环”:让绝大部分学生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而最基本的问题才是“一般中学”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何谓“最基本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生也有具体的区别。但它一定是基于“双基”而言的。教育者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知识性的问题,而是有利于“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四环”:让绝大部分学生获得最实用的技能。
“最实用的技能”即是新课标指出的最基本的技能。新课标对基本技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技能的界定在于它的发展性。文科类学生的演讲写作技能和理科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都是“一般中学”需要开发的校本课程,因为这些技能最适用,最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双学”:
就学生主体及内容而言,在任何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以下一些双向的关系:如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社会、一般与特殊等……理论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互相学习的必要,是谓“教学相长”;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有相互学习的必要,此为“合作或互动式学习”。就学习的具体内容而言,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需掌握技能;不仅在课内学习,还要课外巩固;不仅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关注社会大课堂。据此,本课题将“双学”,定位于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和“互助式学习”。
1.个性化学习。
个体差异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教学的变革。一方面,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化教育从“教”的角度出发,改变了传统教育“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在充分考虑到学生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后,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了新探索。另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也从“学”的角度指出:现代教育的因材施教,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发现自我闪光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成功的教学应在继承“以学论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
基于上述理念,个性化学习方式致力于在学生智能测评和学业测评结果的分析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校本课程自主选修,选择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确定最为合适的学习内容,设定切实的学习目标,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一般中学的学生只有在“把握学习基点,做好学习准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习的基本环节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2.互助式学习。
是指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讨论、交流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互助式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环”之内容,一环也无法实现。基于一般中学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惰性、畏惧感及不自信,课堂上需要教师牵头组织学习,需要互为师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助”的核心实不在“助”知识,而在助信心、助习惯、助成长。要通过生生之间互为师生式的充分互动,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机械、被动学习习惯,强调人人主动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操作流程可概括如下:教师首先讲授基础知识,设置情境,然后有目的地引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学生先围绕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积极的研讨,并现场汇报结果。
互助式学习以大家切实“亲近”的问题为核心,以“思考”、“讨论”、“互为师生”为手段,以“文科感悟、理科实验”为途径,以“发现”、“创新”为目的。学习和交流的内容首先须对学生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同时,要充分注意设置必要的悬念与障碍,使研究内容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难度,促使学生形成渴望排疑解难、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从而逐步实现自疑自解。
(三)“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各教育理论家对教学模式的阐释,我们以为:教学模式指的是导向特定的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它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来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化的积极学习。
“四环双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系我们根据自身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结合“一般中学”的具体教学实际提出的一种基本架构。与“重点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四环双学”不追求高投入,高收益,不强化思维的无限止拓展,而是侧重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放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并挑战“最直接、最亲近、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四环双学”的课堂应该是“让课堂焕发最基本生命活力”课堂,应该真正做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实践研究”
“实践”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行为行动;“研究”则主要是指研究者的探索活动。实践研究则是把两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边探索一边践行,一边践行一边探索。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实践,解决问题,探索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实践研究以提高实践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实际工作者与科学研究者的合作,实践与研究的结合;重视及时反馈;允许在总课题目标的指引下边实践边调整方案。
综合而言,本课题“实践研究”强调以下原则:
1.为实践而研究。
传统上,受一般科学研究的影响,教育(教学)研究的旨趣是为了获取“真理”,这种旨趣假定关于教育真理的知识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很好地再现于教育实践之中,而教育(教学)研究的任务则是直接为这类知识的增加作贡献。虽然直到今天,这种研究观还是许多研究者甚至许多实践工作者所持的立场,然而最近几十年来通过对教师的研究却越来越清晰地发现:这种实质上是把教师视为一个简单“中转站”的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估计得过于简单了,教师这个与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样有着知识与思想的“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绝不仅止是某个“专家”理论的简单执行者。科学概括出来的研究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社会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某一情境中的参与者能够对自己的情境有一真正的理解,井作出明智而谨慎的决定。实践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启蒙过程”,实践者不但直接参与了研究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教育科学研究群体中平等的一员,而不是某种“权威”教诲的聆听者。实践研究的根本旨趣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实践研究的精义在于:它是这样一种革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在于改善某个人或某团体自己的、而不是其他人的实践。因为“改善”是一个难有终结的目标,所以“为实践而研究”的旨趣要求实践研究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上升、循环反复的过程。
2.对实践的研究。
“对实践的研究”表明实践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实践研究关心的“问题”(实践中值得研究的对象)可有不同的层次:一是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通过某种技术的刨制或应用而获得解决的问题;二是可以使教师了解他的行动“意味着什么(已经或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的。不管是哪类问题,问题的发现与界定都是行动研究的起点。因为特定环境中的实践者所面临的问题总是特定的,所以实践研究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样本往往也是特定的,而不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实践研究应该是有弹性的,而不是生硬地遵循某一个严格的程序。它不但要求课题组成员掌握一定的研究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求课题组成员有对实践问题保持一定的敏感,并有适时调节研究方法或侧重点的应变能力。
3.在实践中研究。
实践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研究,更不是在图书馆中进行的研究。实践研究的环境就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从事研究的人员就是将要应用研究结果的人,研究结果的应用者也就是研究结果的产出者(至少是其中之一)。这双重身份整合在同一主体的身上,使得实践研究过程实际上成为教师的一个“学习过程”。课题组成员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间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地加深对自己、对自己实践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这样,实践研究就超越了传统上对“研究”功能的界定――真理知识的增加,而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建立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新型有序的课堂“四环双学”体系,使课堂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具体内涵如下:1.通过教师正确的激励、组织、点拨、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分层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2.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3.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出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如下:
1.初中各学科“四环”具体内涵确认和归类的实践研究;
2.高中各学科“四环”具体内涵确认和归类的实践研究;
3.一般中学“个性化学习”具体实施策略的研究;
4.一般中学“互助式学习”最佳方式、方法及策略调整的研究;
5.“四环双学”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架构及模型的研究。
关于“四环双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我们设置了知识、能力、程序和时效分配四个系统,有机匹配上述系统,可以形成下表所示具体操作流程:
系统牵引:每节课前5分钟学生都将课前准备的问题以纸条的形式呈现,并提问班级其他同学,以互问互答的形式自助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系统延展:一环一最,层层递进,逐步实现新授目标;
系统迁移:测“四最”,探“技能”,完成自主建构;
系统回归:形成学生各自独特的知识树,完成系统归类。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以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样本,分高初中、分学科展开独立的行动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着力遵循以下七大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3)以人为本、发展教师的原则。
(4)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5)评价考核跟进,骨干引领与评比激励相结合,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班集体”、“学习小组”、“教研组”等团队)。
(6)反思性原则。
(7)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原则。
(二)实施过程(略)
(三)研究方法
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行动研究法。按照预定的模式各学科进行相应的研究,对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
(2)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3)问卷调查法。形式有问卷、访谈等。
(4)案例研究法。选取重点学科进行全程跟踪,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电教媒体;高中语文;有效应用
目前,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枯燥和乏味性,导致了许多学生不爱学、不会学,进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尴尬的教学局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已逐步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它以其形象、直观、生动、极具感染力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形、光、声、色的氛围中能够轻轻松松地学语文,领略到语文的美好意境,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借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就愿意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费时低效的问题。教师繁琐的分析和学生机械的学习,不但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还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电教媒体因其自身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能够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捕捉并理解语言信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鸿门宴》一文中,刘邦明知赴宴危机重重,仍孤身前往。他会遇到哪些危机?能否化解?是否能全身而退?投影《三国演义》相关影视片段,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让他们从影片中一一找到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既愿动脑筋思考问题,又会积极回答问题,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极佳。
二、借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情境创设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课文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将文章内容涉及的事物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在短时间内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有声有色、如临其境的情境中理解课文,激发出内心的情感,引发出学生的思维,使语文教学能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的引入,演示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景象。清华园那夜色下的一方荷塘清新优美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
三、借用电教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是靠“言”来达“意”的一门艺术,这必然会遇到有限的语言难以准确表达无限意蕴的问题。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就能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结合起来,从而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因为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非常自然地产生愉悦、激励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从丰富的感性认识中获得事物的表象,再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沈从文的《边城》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虎耳草,写到翠翠梦中爬到高崖上摘虎耳草,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这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难点,可将虎耳草的特写画面制成课件,让学生从虎耳草心形的叶面联想到爱情的象征意义,从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四、借用电教媒体,整合迁移拓展
一堂课45分钟很有限,可是语文知识牵涉得太广,只讲课本达不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但有电教媒体的辅助教学,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压缩在课堂上,体现出小教室里大世界的氛围。
如教学《胡同文化》一课中,通过展示胡同照片,配以歌曲《北京胡同》,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胡同文化的氛围中,再列举许多有关胡同的文章,如戴望舒的《雨巷》、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等,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胡同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这种延伸阅读不仅是一种审美熏陶,更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途径。
五、借用电教媒体,加强朗读训练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强化朗读训练,形成语言储备。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大都是由名家配乐配画的朗诵录音。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
如,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抒发了词人跟情人之间的情感。教学时,可以借助电教媒体选择舒缓轻悠的古筝乐曲《送别》,并随着乐曲声朗读这首词,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想象力被激活了,内心的情感被点燃了。
六、借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写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电教媒体不但能将文本、语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和计算机的交互控制相融合,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而且能帮学生摸清写作规律,掌握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作文教学中,伴随着欢快的乐曲,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家乡美丽的景色,着重展现家乡依山傍水的秀丽,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变,人民生活安逸的闲趣,学生们被一幅幅画面深深吸引住。此时,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议论,把心里想的说出来。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毋庸置疑,由于电教媒体介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确实使语文课堂恢复了一定的生机,可见电教媒体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合理地使用电教媒体,让其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改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严峻的挑战以及全新的机遇。新课程带来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极为深刻地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变上。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并走向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需求。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人格素养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相信多数人的答案是:教书育人。是的,教师的职责的确是教书育人。但是长久以来,在许多教师眼里,教书的地位远远高于育人的地位,即使是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没有特别强调育人的功能。倒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知识传授的地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就是“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新课改最核心的价值。要做到这些,除了教材内容应注意体现人文性,教学方法应注意人文关怀外,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的精神是不可教的,心灵只能用心灵去唤醒,精神只能用精神去陶冶。教师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广博的人文情怀是学生成长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说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那么教师的人格素养就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爱和责任上。爱是从教者首要的素质,是一切教育魅力的源泉。
优秀教师热爱教育,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对教学保持一种强烈的激情。一位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把教育工作当做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才会心甘情愿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付出毕生的精力。正如有位特级教师所说: “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增;事业则因为有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
优秀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优秀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习惯,更关注其情感;不仅关注学生的表面行为,更关注其内心所想;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关注学生的明天。这种深刻的爱,来自教师深厚的教育思想、广博的人文情怀。如果没有这种深厚的教育思想以及广博的人文情怀,教育将变得苍白无力。
二、专业素养
人们是否注意到在鲜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下面,总会有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泥土,并日夜不停地汲取着营养和水分?
教学成功与否,同样取决于教师的“根系”。这个根系就是他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持续不断的学习。
一位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善读、能说、会写是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里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四种能力素养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语文教师如果能经常与学生交换阅读和写作心得,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坦诚地和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倾听学生的心声,长此以往,学生会喜欢上阅读和写作,并不断提升阅读水平和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完善的知识结构固然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但如果止步不前,则如一辆人力车,不仅速度慢,而且一旦没有了外力,车子也就止步不前了。许多教师落伍,就是因为放弃了专业上的继续学习。翻开名师的资料,我们会发现他们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读书,最享受的事情还是读书。几乎所有的名师都非常重视个人积累和沉淀,在终身学习理念下不断学习,并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形成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
可以说,任何一位教师要想成为适应未来发展成就卓著的优秀教师,就需要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学习、探索、进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追求教学的卓越与完美。
三、教学素养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实现更加理想的育人效果,不但要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科学性,还要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艺术性。能读、会说、会写,不一定会教。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理解、懂得教学规律、深谙学生心理、善于驾驭教学过程、创造性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无论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是美好情感的传递,都得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互动,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体悟。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亦不是以往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对话”中的一员。这样的语文教师没有权威,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路线,也不预设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有时甚至不作任何评价,不下最终的结论,而是导向学生心灵的丰富和思想上的自由,使学生的潜能和生命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张扬。
一位特级教师说:“一堂好课,一如辽阔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课就应像大海一样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学科开放,向心灵开放,向经典开放,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师生的学习过程就像一次有意义的旅程,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常常有意外的美丽发现。而要达到这种境界,要求教师必须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和超群的教学艺术。
四、科研素养
未来优秀的语文教师还必须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要从实践型、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和盲区,我们总觉得研究是专家的事,实践才是我们教师的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有大教育的视野。一位能真正担当时代责任的优秀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位教育学家。而教育科研是一位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途。
担负着言语生命意识使命的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育科研活动,便意味着自身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是教育的传声筒,而应是时代教育精神的建设者。教师应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在不久的将来,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力的高低,势必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
语文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普遍性的教学现象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总结。相关实践和研究表明,反思性、批判性教学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写教育手记或教学日记开始。教师随手记下自己对教育论著研读的心得,每天写下自己或他人教育教学上的得失,经常揣摩其中的规律和道理,日积月累,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航程里直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学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美]琳达・达林-哈蒙德琼,巴拉茨-斯诺顿著,葛雪,雷王军译.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这个系统中的“软件”,是最重要、最繁杂的教育问题之一。教育实践是以课程可成为轴心展开的。[1]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我国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好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校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2]但语文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显得不那么合适。
一、语文课堂缺少创新元素,没有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许多教师对原有的课堂做了很大的改进,但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不得不控制有限的课堂时间,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学生发言的机会减少,即使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很多情况下也是按照老师的提示组织答案。
在传统“满堂灌”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课堂略显呆板和单调。如有的课思路很清晰,讲解很透彻,却忽视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老师对上节课布置的作文滔滔不绝地讲着,缺少与学生交流、互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大大影响了讲课效果。
山东省自主命题以来,按照国家教育大纲命题,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3]其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阅读和作文课堂也可以创新。
作文课堂可以大胆突破 “学生写作、老师批阅、老师讲解”陈旧模式,发掘新颖的作文课堂,如有效教学、情景教学等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写作热情。立意是写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立意角度有所差别,可以开设讨论课,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对作文题目及立意角度进行讨论,确定哪类立意较为合适,哪类不太贴切;中学写作注重素材积累,许多老师会安排专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不失为一种素材积累的方法,但却花费大量时间,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对好的素材进行交流,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办成朗诵比赛,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先让学生交换评阅,采用小组合作、师生互助的方式找出文章的优缺点,培养鉴赏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做老师,真正懂得什么样的文章是优秀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存在不足之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写作的领悟;多媒体教学不失为好的教学方式,我喜欢在课堂上播放小视频,让学生通过这种新颖方式概括视频内容、提炼立意角度并寻找相应写作素材,也喜欢和学生做素材接龙游戏,看看谁找的素材更多更贴切。
二、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对学生所起作用不够明显
作业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今很多作业都是为了提高成绩。这种作业布置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但语文学习如果仅仅关注成绩,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就偏离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语文教学要强调语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意义,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突出语文的教育意义。
针对语文作业的问题,可以突破传统的作业模式,拓展作业形式。语文是由听说读写多个部分组成,作业布置可以兼顾这几部分。如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准备演讲稿演讲,或对某一现象进行辩论。这类活动不仅提升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加强学生对资料的组织利用能力,还能够在演讲和辩论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这种新颖的作业形式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祥林嫂、孔乙己、周朴园等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可让表演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作品和人物形象。在课程安排比较轻松时,老师可以布置让学生预习的作业,上课学生当老师,站上讲台给大家讲课,这类作业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系统能够更加帮助儿童更清楚地了解教学目标,帮助儿童达到自我框架。[3]
三、语文课堂文学性重视不够,学生文学修养易被忽视
王土荣和卜廷才等多位老师对语文教学文学性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当今语文课堂文学教育理念薄弱、文学教育途径单一、文学教育方法机械。现在许多中小学老师,文学知识极为匮乏,课堂上很少给学生补充文学知识,不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转念一想,老师的确负有很大责任,但当前教育的责任也不可推卸。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体系,学生成绩占了极大比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好的业绩,在有限的课堂上一味地跟着教案走,许多与课文相关的文学知识不会加以补充学习。这种功利化日渐显现的教学状况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针对文学性缺失的现象,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储备文学知识,体现新课标“学会尊重、理解和容纳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的精神,[4]同时,减少将“功利”思想带进课堂;可以设置专门的文学课堂,给学生补充大量的文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将相关文学知识讲给大家听。学校要改变教师评价标准,减少学生成绩在评价中所占比重,提高教师课堂创新成果、学生评价等在评价体系中所占地位。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逐步改变教育模式,去粗取精,对现行语文高考形式进行改革。
四、高考考查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有其合理之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都是以高考为中心展开的,这样的教育理念导致了课堂文学知识缺失、教育“功利化”明显、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等问题。语文是由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组成,语文课程设置,不仅仅是要学生加强高考题型的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塑造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学生。
高考语文应从听说读写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可以借鉴英语考试经验,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这类考试可以通过播放大篇幅文章,让学生回答问题,训练学生通过对话快速找寻答案的能力,为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谈话内容打下基础。对于“说”和“读”,可以借鉴大学期间的普通话测试形式,“说”重点考查学生的交流能力,给学生话题,在有限时间内谈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对话交流的能力。“读”侧重对字、词、句、文的朗读,考查学生普通话的水平,以此督促学生加强普通话的训练。为了考试的公平原则,也可采取机考的形式。“写”的内容有很多,除了如今考试中就有的对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的考查,也可以增加对文学知识的考查,有许多城市中考就有名家名作的考题,高考更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考查。语文注重自身的教育意义,所以,高考语文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对学生加强心灵教育,以此来减少社会功利主义对学生的污染。“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自始至终不可忽视的角度,往简单里说,就是提高语文试卷卷面分,督促学生更好地练字。往复杂说,推动学校书法课程的开设,不论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要归入考试范围。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评判的公平性也值得我们深思,但,汉字及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忽视。“写”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写作,2011新课标加大了对写作的重视程度,高考可采取多个写作题目选做的方式,体裁也应该更加开放,小说诗歌可以出现在高考写作中。这样设置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6]
语文课程在不断发展,许多先进教育思想被逐渐运用到语文课程及教学实践之中,推动者语文课程的发展。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被新的理论研究所解决,语文课程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吸收国内外更多的积极因素,也将会有更为明显的进步。语文在与时俱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每一位语文教育者都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为语文教学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任志鸿.高考高手[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2.
[3]倪文锦.语文考试论[M].昆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郑国民.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