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学习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

第1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教师:屏幕上是一幅太阳系的行星运行图,请同学们说说,木星、地球等的轨道是什么?(图略)

学生(众):是椭圆形轨道.

教师:很好,这些椭圆轨道上的各点有没有统一的几何特征?

学生:……

教师:形缺数时难入微——下面请那位同学来做做看椭圆轨道上各点的几何特征是什么?注意:按屏幕上的提示去做,其它同学通过观察去理解).

有了这样的动画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所学的知识证明这一图象事实的兴趣。

学生1:(这位同学做的很认真)

教师:下面请那位同学说说自己对椭圆上点的几何特征的理解?

学生2:P点变化时,|PF1|、|PF2|都有在变化,但|PF1|+|PF2|却没有变化.

学生3:根据同学2的理解,使我联想到前面圆的定义.在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所以,椭圆的定义应该是:在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学生4:同学3说的不全对,因为,我看到同学1在做”动手做”时, |PF1|+|PF2|的值与|F1F2|不相等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 PF1+PF2的值与F1F2相等时,P点的轨迹不是椭圆,而是一条线段.

学生5:还有一点要注意,当F1和F2重合时,P点的轨迹是圆.

教师:同学3通过观察、联想、类比最后给出了椭圆的定义,这种做法是很好的,同学们都要学习;但是,同学4和5的认识更深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有这种探究精神,在概念的学习中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谁能在同学3、4、5的基础上准确的给出椭圆的定义?

学生6: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这个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学生7:我们在学习椭圆概念时应特别注意与的关系.当|PF1|+|PF2|>|F1F2|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当|PF1|+|PF2|=|F1F2|时,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第2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86-02

1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使高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做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信心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师应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挥个人创造力,结合学生需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多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数学知识原本就抽象难懂的情况下,教师依旧进行枯燥的讲解,无异于雪上加霜,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数学学习止步不前。从教师角度来看,随着高中数学的难度逐步加大、教学内容集中,教师教学压力不断增大,教学却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形成固定思维,难以找到教学突破口。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教学增添活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以函数教学为例,简单的数字和线条组成复杂多变的函数图形,教材上满篇的x、y很难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教师苍白的语言也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过,网络上流行的一套“函数操”则可以给教师讲解增添色彩,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活力。教师可以参考“函数操”中小人用双臂来表示函数图象的思路,运用几何画板画出标准的“函数操”,比如:小人双手向上弯曲就是“y=x?”;右手向下弯曲,左手向下弯曲就是“y=cosx”。教师在画板上播放小人做操并配合讲解,让学生跟随小人的“舞蹈”将函数图形“跳出来”,将函数公式“唱出来”。在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很快就能记住基本函数公式的画法,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的同时也保障了教学效果。

2 巧妙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数学的殿堂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所具有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些事实已经令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快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信心,把学生的思绪带入数学世界之中,这一问题成为教师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是对课本知识平淡枯燥的讲解,有时教师对于难点的解说不够明朗,会影响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接轨。如果学生对书本知识吸收不够透彻,在后续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很吃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严重影响到课堂效率,甚至产生“越难越不学、越不学越难”的恶性循环。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晦涩的数学知识做成形象生动的动画,用色彩、图形的分类和变化将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数学学习由难到简,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找到挑战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比如很多学生面对高中立体几何时都感到很头痛,立体几何不但要求学生牢记定义来进行连贯、严谨的推导,更要求学生运用视觉思维、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来解决问题。对此,多媒体可以将生活中的几何现象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并运用多媒体让几何图形运动起来,帮助学生通过观摩几何图形的形成和变化来分析问题。这样借助多媒体将几何知识直观地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掌握几何知识,不但有效地攻克了教学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由此可见,多媒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克服困难、找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投身到数学学习之中。

3 合理借助多媒体,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结构

高中数学的难度和强度都很大,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但要进行大量的讲解,还要保证内容的连贯性。而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课堂节奏,会造成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影响课堂效果。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重点不仅是为了应试,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研究奠定数学基础。

由此可见,高中的教学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它承担着知识、能力、德育等多个方面的重任。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把高科技手段作为载体,运用信息技术将大量的课堂内容合理分配、有效调度。一方面可以保证课堂知识完善、课堂结构合理,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双丰收。

在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一章,熟知集合的基本概念是学习运算方法的基础,可是如果在课堂上用语言和板书复习一遍集合的概念难免有些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有效化解这一难题。教师在讲授集合运算前,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画出两个圆形作为“A集合”和“B集合”,并通过A和B的运动来表示“子集”“交集”等概念,在简单的图像运动中回顾已学内容,并自然而然地运用A、B圆来引入集合运算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A、B集合的变化,再次巩固集合的相关概念,并自主思考集合的运算方式。这样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比教师讲解有效得多,教师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知识拓展上,不但优化了课堂结构,也保障了课堂效率。

4 借助多媒体教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面对高考和社会的要求,学生不但要获得优秀的数学成绩,也要有灵活的数学思维,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从课堂效果来看,数学课堂晦涩的定义、深奥的内容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精力去背诵和理解。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形象的特性,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数学知识,节省了死记硬背的精力。

第3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一、高中数学课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原因

1.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提倡教师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可以通过收集信息、分析处理、运用数据三个步骤,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利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判断意识,培养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探究中的学习体验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中来,通过同教师的互动,获得更强烈的学习体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勤于求学的态度。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采用提问法进行导入,通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通过提出疑惑,探索解决路径,或是与同学讨论总结问题的规律,最后得出解决问题方法。这在无形之中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分析的意义。

二、分析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 探究性

探索与研究是数学至关重要的学习形式。教师应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的相关指导内容,提倡数学探索学习在课堂中的利用,因为这不仅仅是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数字概念,明白数学知识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不畏艰难、认真谨慎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反复思考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展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学习感受。

2.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最基础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与一般传统模式具有明显差异。开放式的探究学习会促使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定好课程的切入点,教学过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学习还体现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定位,提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见解,并且分享其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结论,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精神。

3. 实践性

其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即通过学生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各种方法,最终得到解答了解知识的过程。实践性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增强对知识的体验感受,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教学方向,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更不能脱离现实,应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有条件时,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与同数学知识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实践能力。

三、分析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1. 探究数学开放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开放题与传统的封闭题相比,更具有先进性,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构造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开放性的题型,让学生对多样化、多角度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既能得出结论的基础又能发现新的问题。同时,环环相扣的模式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使他们对知识构造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1)根据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点,设计难度适中、题材新颖的开放性问题;(2)在原有的传统封闭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使其具有时代意义,充分体现题目的开放性。

2.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

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把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点渗透进课堂,是发挥研究性学习作用的有力途径。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情境设置、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学生单纯地记忆数学知识点,无法在脑中理解知识的构造,通过教师引导和课堂教学,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

3. 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研究性学习

第4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其教学难度更大,抽象性更强。其理论性与科学性要求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与思考问题。许多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受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影响,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节奏,致使数学成绩下滑,并产生强烈的挫败心理。长此以往,产生了厌学心理,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以下,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

因学生自身原因出现的学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生先天智力不足,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可以跟上教学进度。第二种则是一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过程没有科学的认识,即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采用错误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吃力,缺少成功的体验,致使学习兴趣与信心逐渐丧失,这些自身因素的影响是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外部因素影响

2.1 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味追求升学率,高中学校以分数为目标,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成绩,升学率视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教学精力多集中于优等生,而对学困生则采取忽略或放任的态度。基于这一现状,学困生感受不到关注与理解,失败心理加重。

2.2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恶劣的家庭环境与不当的教育方法也是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外因。首先,一个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家长往往无暇顾及到子女的学习情况,也无法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家庭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或者一味的以物质满足学生要求,都可能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一直站在课堂主导者的位置,以监督者的权威形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群体,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以一种亲切的、可信的情感态度,打破学困生学习障碍,重建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创造出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高中学生,尤其是带动学困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困生群体,教师要关注于他们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鼓励其首先自己思考问题,适当的引导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讨论当中来。此外,作为民主型数学教师,在面对学困生学习进步慢,错误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时,要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学困生的不足,并通过分析问题后隐藏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改变学困生学习状态。一些学困生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在教师看来可能并不合理与全面,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他们现有思维水平能找出来的解答,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可以据此找到学困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纠正与进一步探索。

2、增加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一种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学困生上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困生创造体验成功的体会,使学困生尝到学习的甜头,而不是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在提问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技巧性,由易到由,由浅到深,层层深入,使学生感觉回答问的过程就如抽丝剥茧。学优生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学困生回答不觉得吃力。而对回答错误,以及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也要给予学困生机会与信心,耐心的引导,使学困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其次,在考试之前,针对学困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先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其考试分数,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久而久之,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3、综合学困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群体的存在,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避免学困生因学习基础与能力不足,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长期以往,彻底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因材施教即通过分层教学,针对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异,有计划的制订教学目标、作业练习、问题设计等。在充分考虑学困生实际能力的情况下,使学困生得到进步的空间,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

4、对学困生群体强化学习指导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在学困生形成的多种原因中,学不得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非常努力,甚至挑灯夜战,但是学习进步缓慢,成绩总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不得法,光靠用功是无法提升数学成绩。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针对学困生数学成绩提升策略,应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通过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如何找到解题思路,如何观察,如何高效的记忆,复习与预习,作学习笔记等,使学困生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困生群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分析不同学困生的问题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通过细致、耐心的引导与教学,使每个高中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祯辉.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9).

第5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数学;提升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基础薄弱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是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学生在小学或者初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数学学习没有打好基础,都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相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初中时期没有打好基础,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和难度都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缺乏数学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学生,很难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困难重重。

(二)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就会发现,数学知识的数量以及难度都比初中时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学习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再加上高中学科数量的增加,每科教师都会布置一定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对高中数学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而且很多学生因为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大而不思进取,他们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仍采用机械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太难,不想学、不愿学甚至自暴自弃,再加上没有及时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最终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反逆心理,进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下滑,这种情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学生由于缺乏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心理障碍,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甚至拒绝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二、高中生提升数学成绩的方法

(一)做好高中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高中数学知识很多都是以初中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应该做好高中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有助于减轻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要做好高中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该积极准备,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应该及时对该问题的基础的知识进行复习。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对于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还不高。教师应该注重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初中数学知识进行再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二)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尊重。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理解,鼓励他们,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给予引导和改正,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合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找到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学习高中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认同,尊重他们差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增强自信心。

(三)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听课,找出重难点,这些都对高中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上课时,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用心听讲,把数学知识牢记于心,要敢于提问,请教教师或者寻求同学的帮助,同时课后要勤于做练习,只有多做练习才可以掌握课堂上教师教授的知识。另外,学生要多做笔记,以便于课后的复习和记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就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此外,多做练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补缺补差,便于总结。高中生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对于问题要勤于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的解题思路,每个阶段的数学学习的内容都要做一定的阶段总结和分析,总结该阶段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的地方,分析原因,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物理和化学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他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尹卫华.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建议[J]. 成才之路,2011(13).

2.陆诗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3).

3.翟淑红.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第6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初高中数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21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常反映数学难学,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环节出了问题。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学生不同阶段的数学学习都存在紧密联系。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接受全新的数学知识,但是初、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教材都与高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学生的数学学习转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有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展开论述。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意义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会明显感觉数学不易理解,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很多学生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学难学。较之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不仅内容增加,而且知识点更具有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要有“对路”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学习的这些新变化,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同时一部分学生因难以适应新的数学学习要求而陷入数学学习的困境,不仅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而且丧失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下滑现象。

为了使学生进入高中阶段顺利地进行数学学习,成功实现初中数学学习向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老师必须耐心地为学生搭建一个从初中数学通向高中数学学习的小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即必须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

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有助于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一)刚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放松心理

中考前学生进行了大量紧张的备考活动,中考之后很多学生感觉身心疲惫,因此,在进入高中之后“放松一下”的心理普遍存在。学生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奋斗,考上自己心仪的高中,学生不仅会产生很大的满足感,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学生的这些心理都会使学生对刚刚进入高中时的学习产生影响。

在学生心理上还处于懈怠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很多学生会发现高中数学学习比预想的要难得多,但是又不想继续努力学习,学生的内心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二)教学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新课改在我国得到大力推行,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9年开始实行。对于从教多年、深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老师来说,面对新课改的全新教学指导思想,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1.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课堂教学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理念已经在很多老师心中根深蒂固,而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求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与传统教学理念有所不同,因此,在落实新教学理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而实际上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并将其落到实处。

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要想有效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借助于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般采用讲解法,想要通过大量讲解达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目的。实际上,数学的严谨性加上枯燥的讲解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再加之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更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3.对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难以有效把握。数学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存在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其“连续性”,例如: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历史基础,进入高中阶段,只要学生努力学习高中历史教材,学生依然能弥补以前落下的知识。但是数学学习则不然,如果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某一学习阶段出现了断层,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这就要求不仅要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其数学知识也要具有连贯性。初中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可能会发生局部微调,这就需要高中老师不仅要把握好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还要密切关注初中数学知识点的相关变动情况,避免出现课堂教学中提到某个已被删除的知识点,学生没有学过的现象。

(三)教材问题

影响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材。教材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使用的教材与高中阶段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不同编写组织编写的。这两个组织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虽然都以我国相关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目标为依据,但是,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连贯现象,例如:有些知识点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已经被删除,但是这些知识点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依然要用到,这就给高中老师的教学带来一些不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困扰。

三、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做好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

想要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老师既要认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及知识的编排特点进行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尤其是初中三年级的教材内容有所了解,对知识的连贯性进行梳理,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框架,挖掘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连接之处。对于初中数学教材中已经被删除,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却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点,老师应该及时给学生进行补充,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盲区,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二)使教学理念得到有效衔接

作为新时期教育者,要努力学习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努力实践。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指导意义。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施教,还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既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又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探析,更有助于学生初、高中知识点,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第7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建立措施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的,指的是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爱上数学,学会数学学习的技巧。

一、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为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会如此受重视呢?在高考中,数学学科占据很大的比例,理科200分、文科160分。从应试教育角度出发,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而且,高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讲,也是课堂的主角。通过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学生们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建设高效数学课堂是符合学生需求,响应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号召的关键。

二、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丧失数学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笔者从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发现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所以,要想构建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课堂导入变得更加高效和直接。将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们创设课堂讨论的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2.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善传统的数学教学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复习、预习、教学、习题、测试等等都是叠加在课堂时间之中的。教师将课堂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突出课堂层次和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组织设计上,教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智力水平和学习水平,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结构设计中,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建设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到课后回顾等等环节,实施高效课堂策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对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同样功不可没。多媒体技术以其容量大、展示方便、趣味性强,获得了众多师生的热捧。在图文资料、多媒体信息的协助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不管是规划课堂结构还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是以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

3.转变教学理念,寻求高效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职人员的努力下,一系列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总体而言,这些高效教学策略都是围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实施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主导,学生们只是课堂的配角和听众。但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要想实现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创设,教师必须以服务学生为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每种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条件,选取行之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第8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数形结合;形象化;学习兴趣

“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重要、最基础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相应的条件下能实现相互转换。在数学解题中,巧妙运用数形结合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便化,不仅使学生的解题速度、解题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还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思维的局限性

相关文献指出,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受理解的局限性影响,学生在解题中难以利用数形结合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局限性主要在于:难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或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注重利用思维转换模式来找准解题方向。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数学学习存在连贯性,这就使得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数学基础的差异直接造成高中阶段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

3.存在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式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时间也超过了“九年”,有不少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经验主义)。学生在以往的数学解题中,一旦有过成功的解题经验,就会对传统的解题思路造成影响,使解题思路陷入僵化的境地,影响学生解决数学题目的实际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若没有有效破除这种严重的思维定式,那么“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会与学生自己的思维定式产生冲突,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更加不利于提升学生解题的实际能力。

二、数形结合法的主要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形象思维的形成。这是由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形式化和符号化的特征比较明显,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多困难,一些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难题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能将抽象化的内容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具象事物。以几何板块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数形结合可以有效建立几何模型,使之形象化,这样就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构建图形的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2.可以帮助学生衔接初中和高中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还需要运用一些初中数学的知识,这就需要将两个不同阶段的知识进行衔接。在这个过程中,数形结合方法就具有很好的过渡作用。与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比较简单,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其中有较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另外,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后,对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思维和构建数学图形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这一特点,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

3.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现代思维

通过数形结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化的思维,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数形结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动态的数学思维。(3)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充分了解,以便于教师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基础有了充分了解,也便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式,对学生继续在数学或交叉学科中应用数形结合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松.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张秀莲.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82):63.

第9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笔者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或者觉得高中数学很难而害怕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诸多学习科目中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就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板书的形式,将准备好的教案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对着教材,学生对着课本开始学习,多年的教学方法都是“温习上节知识—学习本课定理和公式—讲解例题—学生做习题—教师讲解习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单调,课堂过程沉闷乏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授课,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比。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听课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再拘泥于课本和黑板,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创建互相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习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做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指数函数的内容时,如果用呆板的方法跟学生讲解概念和公式,学生理解掌握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预设一个场景:按照学生的学号,让1号同学准备2元钱,2号同学准备4元钱,3号同学准备8元钱,4号同学准备16元钱......按照这样的规律,40号同学应该准备多少元钱呢?通过教师的场景引导,学生会互相讨论并开始计算,可能会计算出具体的数目“1099511627776”或者说需要准备很多元钱。然后教师设问:将近11万亿元钱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2015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是67.67万亿万,也就是说40号同学需要准备的钱相当于我们国家2015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六分之一!用一个看似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2.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当前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的普及完善,为教师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支持。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建新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给同学们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姚明的图片(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转移过来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姚明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的投篮非常精准,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回答:“他的身高很高”、“他平时练球很勤奋”,教师再给出两张姚明投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继续回答:“他投篮精准,与投篮时的弧线有关”、“这弧线是抛物线”,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暂停回答,跟同学们讲解:姚明有许多优越的先天条件,同时好的技术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今天我们就着手研究这个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学生被教师设置的情境所吸引,学习的热情高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成立数学讨论小组,培养数学学习氛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仅依靠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无法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成立数学讨论小组,让班级中的学生交流学习,培养积极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例如,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将数学成绩优异的的学生和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探索交流,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启发数学学习灵感,在互帮互助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综上可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立数学讨论小组,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措施,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29:163.

[2]张眼亮.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3,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