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农业教育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教育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教育特点

第1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项事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植物和植物生理》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景观设计、生物技术等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那么,在这些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院校技能训练为主的要求呢?这个问题对《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了一些园林技术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植生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农业高职院校由原来的农业中专校升格建立,植生教学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基本延续了中专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与实践环节薄弱,不能满足职业技能教学的要求。2006年,我院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该说这门课程的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先列,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这样一门精品课程是不是对各专业的学生都适用呢?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工作在园林绿化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绿化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监理、绿地养护、花卉苗木技术、植物造型、园林场所管理等工作。《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其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但由于多数农业高职园林专业是从农学或园艺等专业转化或分化而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专业针对性不强、实践技能不明确的问题还很突出。

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选用园林专业专用教材 我院于2000年编写的农业部高职规划教材《植物与植物生理》理论知识适中、实践应用可行、适用性广泛,被很多农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选用。但此教材中实践应用部分都选用农作物作为例子讲解,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很不适用。我院唐蓉教授针对这种情况编写了一本园林专业专用的《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其中实践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实习内容,可以推荐大家参考使用。

制定园林专业教学大纲 《植物及植物生理》由植物形态结构、植物分类和植物生理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本门课程的讲授重点不能完全相同,应各有侧重。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园林树木、观赏花卉、草坪植物和花圃杂草的分类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有所了解和熟悉。针对园林专业特点,我院植生教研室编写了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应放在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部分,重点了解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常见园林植物的类型。课时应向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两部分倾斜,课程一学期完成,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总课时64学时,植物学部分36学时,生理部分28学时,其中现场教学12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采用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绩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又包括平时考核(含出勤、课堂提问等)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实践项目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主要是每一次实验实训后完成实验报告,专项考核指园林专业的3项技能考核。

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为后续职业技术课程服务的,其主要服务的课程对象包括组织培养、花卉生产技术、树木学、盆景与插花、园林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等,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针对以上职业技术课程来选择。我们的经验是植物学部分注重形态识别,减少显微观察;植物生理部分注重实践应用,减少理论原理。因为现在学生的高中生物基础都比较好,植物学的细胞部分内容用4学时复习一下即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要详细讲授并做好有关观察和实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对这些基本的植物外部形态结构有感性认识,显微解剖结构不宜过分强调。植物分类部分只把应用性较强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作为重点介绍,主要通过学生课后自学来增强教学效果。植物生理部分内容比较枯燥,要选择贴近园林生产实际的应用性部分讲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求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理论原理,重点要说明这些理论原理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例如讲述水分代谢时,只讲水势的概念、水流方向的判断,不讲水势的物理公式及其推导,要强调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性,特别是园林上常用的树木移栽时如协调水分平等,提高移栽成活率。以大树移栽为例说明增大根部土球可以保护根系,及时吸收水和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的需要,保证植物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如果损伤根系,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和无机盐,会使植物萎蔫;再结合蒸腾作用说明在移栽时要修剪枝叶,或用物品遮盖,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最后,说明如何及时灌溉,根部堆土、配置支架和灌排水管道等,提高移栽成活率。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要略讲机理,结合生产实际讲通风透光、合理密植的要求,介绍温室植物栽培时如何调控环境因素保证物质积累和消耗的平衡。讲光周期时结合花期调控,讲激素时结合树木、花卉株型调控、切花保鲜技术等。这些与园林专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学生今后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明确园林专业的考核技能 对园林专业的《植物与植物生理》实践技能考核内容进行调整,以往的园艺、农学专业,显微结构识别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这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1)可以将考核的内容转换成外部形态认别考核,如皮孔、芽鳞。(2)植物种类识别考核不要求学生递交植物标本,要求进行实物抽签识别。(3)完成一份周边地区园林植物调查报告,要求注明名称、科名、主要识别特征,根据内容进行评分。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

增强现场与实践教学效果 本课程共安排了26学时的现场与实践教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每个器官都安排了现场与实验教学。我们的做法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卞勇教授的做法一致,即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把理论知识和每一次相应的实验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如讲解植物叶时,教师先在教室里把一些关于叶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罗列出来,但并不做具体讲解。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学生一起到校园内观察,看到有关的内容再逐一讲解。在校园里再让学生观察双子叶植物叶的正反面有何不同,单子叶植物叶又何如。在下一节课,就让学生带着这些植物叶回实验室看显微镜,观察一下叶的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灵活生动,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实验观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特别是像皮孔、芽鳞痕、叶痕、叶迹、腺点等比较难认的结构,一定要在自然条件下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显微结构理论不宜拓展或讲得过深,最关键的是要与实物位置形态相结合。例如,维管形成层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位置,以后嫁接的时候要做的是形成层对接。很多学生在显微观察的时候能够在显微镜下准确地指出形成层位置,但拿到实物枝条却不能找到位置。这时,如果让学生亲手把枝条上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一下,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提高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效果 近十多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许多课程都制作了比较全面的课件,但并不是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适时适量,才能保证效果。在《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植物形态部分主要是现场和实验教学,可适当结合多媒体图片加深印象。分类学部分则主要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可多介绍几种植物类型,课后再让学生慢慢自学消化。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植物生理部分多媒体课件包含从水分、光合、呼吸直到逆境等,这些内容虽然十分完善,但有些对园林专业并不适用。因此,植物生理部分不能过多依赖传统教学课件。相反,由于生理部分的讲解更多地倾向于园林方向的实践应用,这部分的课件大多在专业课中才会出现,如前面提到的大树移栽、温室调控等。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和相关专业课教师沟通,适量补充,保证不同课程对同一问题讲解的前后一致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高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植物与植物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消化。另外,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实践,理论课教师不会介绍得很详细,科研领域的发展也不是授课的重点。那么,当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或继续深造时需要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去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网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平台。建设一个完备的《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网站,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考核测试及研究前沿等信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帮助。

第2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韩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农业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都市农业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普通化要求的合理性分析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民教育的启示 浅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台湾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开展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徐州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黑龙江垦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贫困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吉林省成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单玉丽.台湾经济60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9.

[4]台湾教育主管部门.2013~2014学年度大专院校学别专任教师数[EB/OL].(2014-01-02).http://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22203&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5]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私立技专校院一览表(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专科学校)2012学年度[R].2013.

第3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关键词: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背景 生产特点 技术特点 特征

一、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

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统治者关心农业。当时的农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的性质。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之外,还有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两者作为社会经济的构成部分,都与农业生产分不开,基本上都从属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广大人民有了比较安定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此外,统治者基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局部调整过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地主和农民都与农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1.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的国家。在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的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车轨等措施,为当时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2.重农政策对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

在“农本”思想的影响下,秦汉王朝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管理体系,制定和推行劝课农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等重农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经常对实力助农的官员予以表彰,对擅兴劳役、侵夺农时的官员查明申斥。同时采取颁发农书、推广农耕技术等手段,具体指导农民勤奋耕作,掌握农时,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生产效益;要求地方官在农耕时节深入田间,督促农民开展农业生产。为了扩大生产,增加税源,秦汉政府把奖惩机制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刺激农民的垦荒热情,奖励孝悌力田的农民,给勤奋耕作的人赏赐一定的爵位;向地广人稀的地方移民,组织大规模的屯田。对于缺乏资金,无力开垦的农民,政府助贷口粮、种籽和农具。对于缺少耕牛的农户,政府给以雇牛资金或代为买牛,并规定所垦荒地,可以在3至5年内减免赋税。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和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1.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生产发展的特点

秦汉时期,尚无专门的农业学校,因此,当时的农业教育属于纯粹的社会教育范畴。这一时期的农业教育很注重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农业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实践,又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农业生产者、农业教育者、农业

科技研究者往往是三位一体的,实现了最初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科技的进步、农副产品的丰富及主要农业区的形成,促进了秦汉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全面发展的基础。

2.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土壤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农具是秦汉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牛耕则是秦汉时期最先进的耕作方式。大约到西汉中期,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配套,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粮食加工、谷物贮藏等方面的工具应有尽有,并在各个农业区很快取代了铜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牛耕是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技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加之政府的大力提倡,至两汉时,牛耕就被从中原地区推广到边疆地区。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代田法和区法的出现、保墒技术的应用、选种技术的完善等等。代田法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涉及土壤、农具、畜力等许多方面。其技术要点有三:一是深耕整地,开沟作垄。二是把种子播在沟中,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草,把垄上的土刨下壅到禾苗的根部。三是每年沟垄互换,轮番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恢复地力,而且能够收到防风、保墒、抗旱的功效。由于这种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很快传到其它地方。

区田法在汉代有宽幅区田和方形区田两种,耕作方式比代田法更为精细。宽幅区种法适用于平原,方形区种法适用于山地。 除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外,这一时期还根据雨情、雪情、旱情、季节早晚、土壤性质、地势高下分别采取“蔺”、“掩”、“平摩”、“锄耘”等不同手法,达到保墒的目的。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当时还发明了一套比较具体完整的选种方法:选禾(粟)种“择高大者”,选麦种“择穗大强者”。这套株选、穗选、粒选的选种法,在两千多年前也是一个创造。【1】

在园圃方面,当时创造了瓠子靠接技术、温室种菜技术和果树嫁接技术。史载汉代太官园冬天在室内种植葱、韭及其它蔬菜,用燃烧炭火的办法提高室内的温度,使蔬菜长得很好。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温室培育蔬菜的记录,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当时果树剪接很普遍,并用压枝的方法来繁殖果树,以提早果树结果的时间。

四、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1.教育者

农官及地方官吏,如大司农,三老,力田一类的官吏,他们主要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他们以行政力量督促农业生产,把先进的生产技术、技能通过试验,培训的手段传递给农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导农业,推广农业技术的作用,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汉书 .文帝纪》载: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2】此外,长期从事农业的年长者也把继承和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导农业、推广农业技术的作用。

2.受教育者

教育对象具有绝对众多性,包括各级官吏和广大农民,如征和四年,为推广赵过的代田法,汉武帝令“二千石遣令长、三农、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学成后在回到地方向农民推广。此外,曾派使臣到大宛,引进汗血马三千匹,进行大规模的繁殖杂交改良马匹工作,学事及未央厩的员吏参与此事,边干边学。【3】

3.教育内容

3.1重农思想教育

重农思想的教育主要是关于农业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即教育人们认识到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本业,因而必须重视和发展农业。秦汉时期的农学名著中也对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专门论述《吕氏春秋上农》是专题论述重农思想的篇章,它将务农放在首要地位,主要是为了教化农民的心志,《胜之书》也认为农业是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全的基础,是国家的命脉。

3.2农业科技教育

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当时的农业科技教育主要涉及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农田土壤耕作、水利和灌溉知识、农作物栽培、蚕桑养殖、农具制作和使用、园艺知识、畜牧兽医教育及环境生态教育等。

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是农业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并且要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以及对所处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四民月令》按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按照上中下旬,把应该进行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经营等事项作了详细合理的安排,详细指导人们依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养蚕、缫丝等。

精耕细作和增加产量方面的技术是当时农业教育和推广的重点,这方面教育内容涉及“深耕熟”技术、作物轮栽和复种、代田法、区田法以及保墒、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等。《胜之书》对区田法、溲种法、选种留种施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分别作了详细描述。《管子》一书中对水利和灌溉知识、土壤区划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

3.3大型农书的学习

胜之的《胜之书》是两千多年前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也是当时我国职官性农业技术教育的第一部教材。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关于嫁接法、轮作、间作、混作方面也有记载。此外,首次记载了区田技术,这是一种园艺式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

崔的《四民月令》叙述了从正月到十二月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类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酿造和制药等手工业,此外最先叙述中国的别稻,即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方法。

4、教育方法

4.1年长者对年轻一代的示范和口授

秦汉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基本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和完成。年长者把继承和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因此,通过示范和讲解、口授,让农民亲眼看到实在的东西带来的好处,从而认可和愿意接受,示范的方法也直观易学。另外,农民之间相互请教、农民向农业科学家发问和学习,也是农业教育的重要方式。

4.2官吏的推广与教导

秦汉时期,从中央的大司农( 秦时称治粟内史) 到基层的三老、里典( 正) 、力田,这些官吏都肩负劝民耕织的职责,在教民耕作、推广生产技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汉书.食货志》载,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使其推广“代田法”赵过还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拘”等增产措施。建武年间,任延在任九真郡太守,教民牛耕,使得开垦的田亩年年增加。《后汉书.王景传》载王景作庐江太守,教民犁耕,提高了耕作效率,因而“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任南阳太守时,“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他发明的“水排”,是当时水力利用的重大成就。综上所述,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这些官吏的推广和教导是分不开的。【4】

4.3 编印和传播农学著作

秦汉时期,记载各种农业耕作经验技术的农学著作较多,这些著作对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很有帮助,其中《吕氏春秋》、《管子》、《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等最为著名。这些农书,有的是朝廷组织颁发的,有的是官府组织编写的,有的是个人根据实践经验编写的。这些农书使得农业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农业知识的传播和古代农业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4.4 歌谣、农谚的流传

历代农民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耕作经验用精炼生动的简短语言编成好学、易记、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农谚,其内容反映着很多耕作技术原理和原则,交口相传,世代沿袭,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农业教育。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汉初流传的《耕田歌》这样唱道: “深耕概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5】这些歌谣、农谚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丰富和增长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农业教育的作用。

结语

秦汉时期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与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政府的劝课农桑政策、农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勤劳智慧的农民对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传承是密不可分的。总之,在出现某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时,只有多方的密切配合,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运用于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9―132

[4]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54―62

[7]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8]王浩 .秦汉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粗探.【J】职教论坛,2007.(11)

第4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浅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创新教育的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提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管理方式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浅析 浅析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论高等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华 张东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偏差、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等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重视和改进该项工作。 【关键词】农业院校 研究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3-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和储备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全面健康的农业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以下简称“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形成对策。

一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专业和背景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得出了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结论。研究者发现,当下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绝大部分研究生能够对自身和环境有正确的认知,能通过调整心态、端正认知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然而,与本科生相比,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具有知识结构丰富、年龄段高、生源情况复杂、社会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偏大等特点,这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对2005级、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异常的比例低于本科生,然而心理异常的个体,其异常的程度却比本科生严重;何长才(2005年)在研究发现,对研究生威胁最大的三种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分别占被测研究生总数的22.85%、17.48%、15.94%。在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的研究上,李梅等(2002年)在对农业院校为主的397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研究生在强迫症、焦虑、恐惧、偏执以及精神异常上显著高于成人常模。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问题发生、及时解决问题。

二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重视不够,缺乏对应的教育辅导机构

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大多归属于学生工作(部)处管理,研究生(部)处没有成立相应的教育机构。由于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师生认为,研究生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与本科生相比,他们人数少、学历高、知识面广、就业机会多,因此也应该具备相对较好的心理素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心理教育工作普遍偏重于本科生。

2.认识偏差,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问题化

农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项任务,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查心理问题、预防和及时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三者相辅相成、平衡发展,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然而,现实中由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缺乏、心理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的成效较慢等原因,农业院校心理健康中心极其容易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预防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方面,日常工作中主要以尽早发现和识别有心理疾病的研究生、稳定研究生心理为核心,严重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

另外,农业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各级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成,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往往容易将研究生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混淆起来,分析心理问题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疏导,结果可能越疏越堵,并可能因为耽误了对心理疾患的及时发现和转介治疗而耽误了患病研究生的最佳治疗期。

3.缺乏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许多环节组成,如宣传、预防、发现、转介、研究、跟踪调查等过程,每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系统化,教育效果才能彰显。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场所限制、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研究生扩招等原因,目前农业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集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小游戏等方面,虽然也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但是本质是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多是以说教、灌输、游戏为主,没有形成全员化的关注,没有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个性特点开展教育,心理活动过后难以坚持跟踪调查,只是转向被动地等待、发现心理问题,很难引起研究生情感的共鸣。

三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加深认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院校全体师生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机构的完善、专项经费的增加等方面,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

2.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研究生心理水平,最终达到建立健全人格的目的,这与德育教育工作、甄别和发现心理问题的工作,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发现心理问题,也不能直接等同于德育教育、观念问题,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全面认识,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宣传、引导、咨询、跟踪、干预等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效果。第一,系统地开展心理课程建设,安排专业教师、一线心理辅导工作者编写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教育书籍,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为本校研究生提供专业的指导;第二,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每学期定期对研究生开展排查工作,逐步完善研究生心理档案,对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患病、家庭突发状况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第三,建立和完善的预警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对研究生的压力源、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第四,以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倡导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更好地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4.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从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通常包括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政工干部、辅导员等,这是从院系到学校都有的专门队伍,看似十分完备,其实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第一,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院校中,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导师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大,农业院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认识也不够,应该继续加强导师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第二,需要加强研究生班级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中最基层的部分,他们可以以同学和好友的身份了解心理状况、进行危机干预、做好预警工作。

5.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第5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第6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用工荒;农民教育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67-03

1 引 言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农民因经济利益的驱动,青壮年劳动力不断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的影响,耕种面积逐年降低,不少地区甚至出现常年土地撂荒的现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耕地大量荒废的现象,将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埋下隐患。据有关统计,1996—2000年,全国的耕地面积一共减少200万hm2左右,每年平均减少约40万hm2;2000—2005年全国的耕地面积从1382831万hm2减少到1220827万hm2,每年平均减少200多万hm2。数据表明,我国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幅度不断加大。解决农业用工荒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马长久(2011)建议,农村土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节省农村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张红宇(2011)表示,农业用工难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011)提出,解决农业用工荒问题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本文认为,加强农民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有助于农业用工荒问题的缓解。

2 农业用工荒的内涵

21 农业用工荒的含义

农业用工荒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低,土地流转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现象。农业用工荒现象呈现“青壮年短缺、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征。

22 农业用工荒的特点

221 以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为主

受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高,职业期望高等因素影响,传统的“思乡念土”观念发生转变,思考问题和行为方式逐渐理性化、经济化。与在家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工资收入更高、生活环境更好。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而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更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出现了以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为主的农业用工荒状况。

222 季节性短缺现象明显

农业用工呈现季节性短缺现象,农作物春耕和夏收季节特别突出。农忙季节,青壮年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东部沿海等大中城市,回家的经济成本会更高,在比较收益的影响下,在此季节他们仍选择继续在外地工作,只有年弱体迈的老人进行土地的耕种,出现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用工短缺的情况。

223 区域性短缺问题突出

农业用工荒现象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与市场联系密切,农产品的附加值高,农民收入较高,农业“用工荒”现象并不突出。而在我国的西部多山地、丘陵地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低,交通闭塞,农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高,农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作替代在家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农业劳动力短缺状况比较突出。

224 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农业用工荒现象出现了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亿,农村劳动力总量还比较大。但农业用工荒背景下劳动力出现结构性失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年龄结构和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3 农业用工荒与农民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农业用工荒客观上要求加强农民教育。农业用工荒现象的出现,表明单纯地依靠大量劳动力投入进行农业生产已不具有现实性,转而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化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国家加大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而且更需要一大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进行推广和实现。农民掌握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和使用农业生产设备,离不开对农民方面的技能培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面临着转型升级,不仅要求农民掌握农业技术的使用,而且要求农民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掌握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总体来说,农业用工荒问题倒逼着加强农民教育。

另一方面,农民教育有助于农业用工荒问题的缓解。农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损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教育有助于农民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生产由依靠劳动力数量型向依靠劳动力质量型转变。加强农民教育是适应我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现实要求,是我国走“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掌握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有助于农业适应市场化的发展,从而有助于缓解农业用工荒困境。

4 农业用工荒背景下农民教育的思考

第7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关键词: 农业类高职院校 教师资格认定 问题 思考

自1993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起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据统计,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2169.87万人通过申请取得了教师资格,其中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人数占总人数的11%左右。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农业类高职教育,其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有利于把住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显现,我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问题。

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对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事部门认为这只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未安排专人负责,常常是职称管理人员或者劳资管理人员兼职做此项工作,导致具体经办人员对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政策理解不够充分,不熟悉相应的操作流程,宣传不到位,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流于形式。部分新教师认为反正已经被正式录用了,教师资格的认定只是一种形式,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学校早晚都会给予认定。另外,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只是人事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如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测试、普通话测试都需要二级学院(系部)和教务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整个认定工作的圆满完成。

2.缺乏符合农业类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现代农业类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办专业,按照专业进行农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培养出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从事农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农业类高职院校中的畜牧兽医、宠物护理、园林园艺等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实习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技能对于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而根据现行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教师资格分为七类,即:①幼儿园教师资格;②小学教师资格;③初级中学教师资格;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⑥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资格;⑦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习指导老师目前也是完全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即第⑦类)认定条件来进行认定的,目前的认定条件中缺乏实践经历、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认定考核标准,完全依据理论课堂讲授标准去评定实习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这与农业类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应用型的特点不相符合。部分实习指导老师在取得与专业理论课教师同样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纷纷要求转岗,转评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不安心于实习指导工作岗位,导致农业类高职院校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的不稳定。

3.针对非师范类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把关不严,缺乏有效性。

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每年引进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农林畜牧兽医类的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或是行业内的高层次人才。针对这部分未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高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员,许多农业类高职院校仅仅是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让其参加全省统一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高等教育学等四门课程,而对这部分人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则缺乏必要的指导、培训与监督。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测试环节中,部分学校只是组织人员对照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评价表打打分,听课、说课过程仅仅是走过场。这种测试流于形式、方法单一,对农业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削弱了教师资格认定的严肃性、权威性。

4.教师资格证缺乏有效期。

《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明确规定了在“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的情况下,应取消教师资格,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目前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只要不违反上述规定其教师资格证就终身有效。大多数农业类高职院校在现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由于人事制度的进一步实施和“能进能出”的新的用人机制得到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日益增大。有一些已经辞职或者重新选择其他职业的人员,其高校教师资格证并没有失效,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何收回其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很多仍然在职的教师也因为当前的高校教师资格终身制而放松自身对知识更新,提高施教能力与自身素质的要求。这将影响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进程,不利于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

5.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各农业类高职院校近些年招生人数的上升,每年新引进的教师人数大大增加。从2002年首次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以来,如我每年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名新教师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而截止到2008年江苏省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尚未启用统一的认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各院校申请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和汇总上报还是以纸质材料为主,常常出现信息不完整,统计汇总困难的情况,影响了工作效率。对学校人事管理部门来讲,还是停留在通过手工查询纸质材料来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的阶段,耗时耗力且容易出现差错。

二、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

1.加强领导,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以院长为首、学院各系(部)、人事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学院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学院人事部门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院(系)配备相应人员做好本部门申请人员的材料初审、收集汇总工作。按照《江苏省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成立学院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及专业评议组,委员会由十七名副高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的专家组成,由学校领导担任主任和副主任,委员会成员定期调整,成员名单在任期内不对外公布。各系(部)按不同专业类别成立教师资格专业评议组,由系(部)主要负责人出任组长。以文件的形式将岗培成绩合格与取得高校教师资格作为新进教师(辅导员)转正定级、职称初定的必备条件,将其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上岗挂钩。通过校园网、教师教研活动、教职工大会等多种渠道宣传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熟悉认定工作程序。

2.关注农业类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教师资格分类需进一步细化。

针对农业类高职教育“职业性”特点,其教师资格认定较之一般高校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建议参照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分类方法,增设高等学校或高职院校实习指导老师资格,提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侧重其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将教师资格分类进一步细化,保证农业类高职实践教育的质量水平。

3.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非师范类毕业生和引进的行业内高层次人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从农业类高职院校师资管理角度讲,针对这部分教师除了需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课程之外,还可以采取各类培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专题讲座、集体研讨、骨干教师个别指导、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拓宽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改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农业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目前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使用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评价表中测评标准分为试讲(说课)部分和面试部分,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艺术、教学效果、基本素质等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统一的理论说课模式与农业类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技能操作性的特征不相符合,因此在测评中可以增加综合考量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企业顶岗实践、教案编写能力、教学态度、语言示范能力、课堂应变调控能力等考核环节。对新参加工作、刚引进或调入的教师进行摸底调查,分专业依具体情况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测试结束后还可以邀请专家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手段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的目标。

4.加强对教师资格工作的动态管理。

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并不表示就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国际惯例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考虑,应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做出规定,如可以规定超出相应的年限,教师资格证需重新注册或要重新审核认定教师资格。就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具体管理实施工作而言,可以在申请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结合二级学院(系)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起教师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如对“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院优秀教师”、“学院专业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教师评比选拔工作,着重关注教师在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后的成长和提高过程,深化延展教师资格制度,在动态管理中使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

5.使用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师资格数据库内容。

为了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认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教育部在原有的单机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网络版的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心已要求各院校在2009年度的秋季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统一使用了该系统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汇总上报,实现了申请人的网上申请和网上认定。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借使用这次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契机,建立起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数据库。将申请人员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所学专业、申请任教学科、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号码、学历学位、现有专业技术职务、岗前培训考试成绩、普通话测试等级、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结果等信息输入到数据库文件中,这样既便于了解本年度申请人员的基本情况,确保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又可以对已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人员进行各方面信息的查询,方便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文件汇编.江苏省教育厅编印,2002.

[2]江苏省2007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南京,2007.4.

[3]尤佳.关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11(上).

[4]陈菡.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黑龙江教育,2006,(6).

第8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关键词:京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当前,北京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但是在京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层人才的不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已经成为京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一个“瓶颈”。

一、京郊乡村干部教育需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需求的现状

随着北京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京郊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发展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关键是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2007年5-7月,我们在北京市大兴、顺义、怀柔、房山、平谷、门头沟、延庆、密云8个区(县)的14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其中针对乡村干部的教育需求情况,向14个乡镇的干部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649份,占98%。在被调查的乡村干部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9%,专科学历占31%,中专以下学历占40%。通过对学习层次、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的影响因素的调研表明,京郊乡村干部在学习层次上,50%的干部对专题培训的需求更为迫切,他们希望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专题专业知识的学习解决工作中的难题,39%的干部愿意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学习内容上,73%的干部注重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希望能掌握更多更好的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式上,72%的干部倾向于以短期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在学习障碍方面,55%的干部因工学矛盾影响了学习,另外也有一些乡村干部安于现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城市成人高等教育相比令人担忧,差距正在逐渐加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主体不明确,缺乏统筹;教育和培训的机构较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教育经费不足,缺少专项经费;教育特色不明显,普教化现象严重;长学制、全脱产,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差;师资不足,尤其缺乏“双师型”的教师;教育对象面广量大,工学矛盾突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思想的怠惰、劳动的疲惫,求学意识淡薄。同时,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仍满足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新事物的接受仍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欠缺。

二、京郊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京郊农村经济,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随着京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农业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拓展,设施农业、加工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特色突出;二是农业经营方式从过去单一集体经济为主体转变为以农民为主体,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京郊农业正在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提高京郊农民特别是乡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由片面强调物质投入转到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由外延式发展、粗放型经营转变到内涵式发展、集约经营,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京郊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需要

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将有序、快速地转移,传统农民正向新型农民转变。京郊

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产业化的新格局转变。京郊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减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上升。200年到2005年,北京市乡村产业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由69.7万人减少为58.6万人,第二产业由47.5万人增加到51万人,第三产业由48.6万人增加到74.4万人,人均纯收入中六成以上来源于二、三产业。200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 774元,比2000年增长了62.5%。大量的农民从传统农业、资源农业中解放出来,转向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及第三产业,他们急需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吸纳和应用农业科技能力,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

(三)提高京郊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乡村干部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农村青年同龄人中仅有5%左右的能够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农村的教育水平、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2005年北京市农村平均每百个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为:不识字或识字少0.3%,小学3.5%,初中50.8%,高中21.8%,中专11.3%,大专以上12.3%。大量青壮年农民没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京郊农村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既懂科技又懂管理、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乡村干部。乡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因此,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带头人,不断改善京郊乡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水平,提升乡村干部数量和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选之路。

三、京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

在京郊开展成人高等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掌握其特点,准确定位。对于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要考虑到他们亦工亦农“双向性”的特点,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应具“兼顾性”,既是农业生产的技术能手,又备有外出务工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乡村干部,要考虑到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领导者的“双重性”的特点,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应具“复合性”,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组织、管理、协调的能力。

(一)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建设

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决不能囿于在农村中发生与进行的教育,他应扩展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和前瞻性,既满足京郊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要,又能满足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国内外企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向学习化社会转变已成为趋势。因此,建立学习型社会乃至学习型乡镇,首先是要为乡镇农民学习提供最起码的环境和条件。要在乡镇农民居住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创建一个开放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场所,不再人为地设置社会地位、经济、智能、年龄等等的障碍,公平地向所有具备学习能力、具有学习需要的农民开放,使每位劳动者都有接受教育、实现自我发展的基本权利。

(二)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机制建设

1.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一是建立和完善政府管理调控体系,扩大京郊成人学校办学自;二是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三是建立产、学、开发结合机制,走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之路;四是建立高质高效的成人高等学校,通过调整、合并、合作、共建等方式,实现办学资源的重组与优化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京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2.贴近需求的办学模式

一是以服务为宗旨,根据京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办学和各级农业学校的优势,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贴近京郊农村实际的自主发展的模式;二是以需求为导向,了解市场,建立乡村人才需求的信息网络,按需求配置教学资源,设置专业;三是以创新促发展,在培养方式、办学模式上创新,形成多种办学形式,解决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学习条件差的实际困难。

3.合理规范的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农村教育与培训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对45岁以下的农村基层干部,应规定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文凭;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高中毕业生,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参加大专以上的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二是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的经费保障制度。教育专项资金可通过以奖代补和专款专用的形式管理使用。

(三)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建设

1.突出成人特色

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成人学员拥有更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学以致用是成人教育的一大特点。要根据其特点实行开放型教育,让成人高等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向社会、转向家庭,在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进行变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科学知识与休闲娱乐,教学时间的动态化――长期与短期、学年制度与学分制,学习形式的多元化――集中与分散、教学与自学、脱产与业余,培养规格的多质化――多种考试制度、多种证书制度。

2.改革教学方式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重点应从知识的传授转向知识的构建,从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向对追求知识价值的转化,从知识的被动注入转向主动吸收,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师生对话。因此,必须结合成人学生特点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满足不同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特别是帮助他们使用现代各种传播媒体和传播工具,掌握各种检索、咨询方法,从而可以主动、自主、任意地学习一切愿意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阶段进行,先理论、后实践,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到位,处于脱节状态,形成不了一个有机整体。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实践为导向,形成教学互动,使其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更加紧密结合生产、生活需要,使教与学产生互动、共鸣。

(四)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建设

1.学科建设形成特色

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及办学层次为目标,以服务京郊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京郊成人高校为依托,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与学科特色优势。

2.专业建设形成品牌

根据京郊农民的科学文化基础、区域经济特点、当地的主导产业及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来设置专业,构建适应京郊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群体系和符合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格局,形成一批品牌或名牌专业。

3.课程建设形成优势

根据京郊新农村建设中对人才素质、能力、技能的要求,构建“基础够用、专业宽泛、技能扎实”的课程体系,建设内容精炼、特色突出课程群。

4.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学年制

特别是在学分认定时,应强化实践课学分的评定,对参与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工作成果和业绩应折合为实践学分。明确各专业的总学分,累计不同的学分可颁发不同层次的毕(结)证书。充分发挥弹性学分制和学年制在学习年限、方式上优势,为农民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五)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教育建设

目前,京郊具有各类成人学校2 000余所,其中成人高等学校23所。特别是京郊已建成了远程信息服务体系,截止到2007年共建远程接收站点436个,覆盖北京郊区所有乡镇,并且已经延伸到重点村、示范园区、农业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到2010年北京实现每个区县建有数字化交互式广播电视远程教育中心;每个乡(镇)建有可供农民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远程综合教育培训基地;在6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数字化的接收网站,为京郊农民提供各种远程教育培训。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构建京郊成人学校网络教育体系,满足农民就近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京郊远程教育投资少、覆盖面广、传递信息快的优势,大力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为京郊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专门人才。网络教育目前是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2005年暨“十五”时期北京农村统计资料[M].北京:2005.243-263.

第9篇:农业教育特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管理;教育;大学生

1农业高校网络文化的内涵与要点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网络这一媒体逐渐深入大众生活之中,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农业高校的校园文化而言,这一影响同样存在。校园文化可以按照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校园整体生活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指高校在长期的沉淀中形成的,反映着高校的社会存在的一种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它是维系高校生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农业高校的校园文化渗透到网络之中时,就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农业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网络文化的理念和意识为核心,而营造洁净的网络文化环境是提高网络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当下的农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以下特点:网络世界的最大特性就是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能从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校园网络其实质上是一个进行交流的平台,因此互动性是校园网络的另一大特点。网络空间之中,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引导,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误导,这是高校的教育者尤其需要重视的。

2农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做好农业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和保持,把握好学生工作特点能够有效的适应各类大环境的改变,有效的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完善。严明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刻紧抓对学生的管理。相对于校园文化隐形的教育和渲染,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更加直接和有效。不断探索新的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法。在客观环境发现变化的前提之下,主观方面也要发生相应地改变,原有的学生管理办法也许还会起到相当的作用,但探索新的管理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工程的具体工作中,探究发展的动力,使学生能够为社会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之下,为了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推动高校整体发展,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

3网络文化下农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复杂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众多的变量;通过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常态化的日常教育将农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3.1充分挖掘网络教育功能

农业高校的教育者应最大程度地挖掘校园网络的功能,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做公开课视频,使学生能最便利地获取各种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交流平台,如微信、微博、电子邮件、论坛,参加农业社会实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可以实现更加平等和自由的主体间对话,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主体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也能实现信息的共通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

3.2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教育管理队伍

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教育的主导者,良好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在网络时代,要想成功地发挥网络文化教人育人的功能,就要求教育管理者本身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又要有良好的网络管理技能。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应针对这一现象,引导学生逐步地走出虚拟的网络社会,直面现实的生存环境。依靠专职教育管理队伍,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尽可能减少因沉迷网络带给学生的心理疾病。

3.3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应正确处理现实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关系,双方面都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厚此薄彼。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帮其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理念。通过文化学习、体育竞赛、知识竞赛、艺术熏陶等途径,全面活跃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校园这个现实环境里,有展示才能的机会,有不断提高素质的途径,有倾诉心声的场所,有可信赖的师长、朋友,有愉悦的生活、学习环境,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让现实生活的精彩与网络世界的神秘完整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不脱离现实,又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弼成,上官晴.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内部效应探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1(3):29-35

[2]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