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共享经济;纳税;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目前,共享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共享金融等九大领域,并向更多的传统行业和细分领域渗透。从消费者角度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能较好地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对于经营者来说,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能帮助经营者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率,降低资产的闲置率。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不公平竞争以及偷漏税等问题。本文试着对我国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的纳税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为我国共享经济的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共享经济的扩张迅猛,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形态、用户习惯、平台建设、供需双方认知等方面都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细分行业(例如租车、房屋短租等)将进入高速成长期。从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平台企业成长快速。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经济各领域代表性企业的参与人数快速增加。以我国在线短租市场为例:我国在线短租市场是从2012年起步,当时的市场规模仅有1.4亿元,2014年已达到38亿元,2015年超过100亿元,环比增长幅度为163%。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传统行业。可以说,共享经济的崛起已对我国传统行业的发展以及现有的法律法规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二)共享领域不断拓展
我国共享领域拓展迅速,从最初的共享交通、共享空间迅速渗透到金融共享、餐饮、物流共享、服务共享、岗位共享、师资共享等多个领域,并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新能源领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张。正如共享经济的倡导者所希望的,在不久的将来,一切可分享的东西都将被分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因其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中国共享经济企业开启国际化进程
尽管全球共享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国的共享经济发展不一,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样迫使我国一些共享经济企业在模仿国外成功共享经济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而且一些创新成功的共享经济企业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以WiFi万能钥匙为例,2015年5月,WiFi万能钥匙凭借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不到一年里,其已经在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尼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GooglePlay工具榜上排名第一,用户遍及22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少数能覆盖全球用户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之一。
(四)与传统经济之间冲突不断
较传统经济模式,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供需双方仅需通过共享平台匹配相关信息完成交易,作为回报,仅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给共享平台的提供者——网络公司。可以说,共享平台帮助供需双方既节约了双方的时间,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经济成本,使得经营成本较高的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此外,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冲击着我国原有的商业逻辑和经济秩序,引发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得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冲突不断。
二、加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纳税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税法对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缺少相关的执法依据,从而给人们造成了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不需要纳税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在我国只要进行交易,取得了所得是需要交纳相关税费的。因此,加强对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纳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国家税收流失的问题,同时,对缓解与传统经济冲突、促进公平竞争、实现税收公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控制税收流失的需要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迅猛,根据新华社相关报道,2015年我国共享经济及其相关市场的规模已高达1.95万亿元。并预测未来五年,共享经济将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占我国GDP比重将在10%以上。由此看来,共享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但对我国税收征管来说,共享经济造成我国税收收入的流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税收法规,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的业务活动纳入税收征管范围内,并加强监管,从而控制税收流失问题。
(二)缓解与传统企业冲突、促进公平竞争
虽然中央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政府部门对共享经济的监管以及相关政策还在制定之中。在目前相关政策不明的情况下,共享经济逃避了传统企业的税收、社会保险等,加之一些行业准入门槛低,只需向运营平台提出申请即可经营,使得一些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以低于传统企业的成本经营,这样对传统企业产生了不公平竞争。为了缓解与传统企业冲突、促进公平竞争,应加强对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的纳税管理。
(三)实现税收公平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除在交易方式上与传统经济模式有所差别外,在交易的本质上两者并无区别(与传统餐饮住宿行业、车辆租赁行业一样,提供住宿餐饮、出租自行车服务)。因此,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发生了应税行为或取得了应税所得应该履行纳税义务,对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加强纳税管理不仅能够对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均衡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实现税收公平。
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面临的纳税问题
相对传统经济活动,共享经济活动具有方便快捷、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产使用率等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井喷”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经济活动具有无纸化、虚拟化等特性,也带来了不少纳税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纳税主体的确定问题
纳税主体是我国税法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我国现行税收法规中,纳税主体主要通过交易所产生的物理痕迹及凭证等因素来确定,但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这种判定方式不再有效。一方面,我国现有税收制度未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纳税主体制定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在通常情形下,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对其实施税收监管。但是,部分共享经济的经营者(特别是个人经营者)只是按照共享运营平台的要求,办理简单的登记,没有进行工商登记,更别说税务登记,导致无法准确认定征税主体。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连接渠道仅是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因此,交易双方也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变更或隐匿真实的姓名、身份和地址,加大了税收征管难度。
(二)税目和税率的不确定
企业(或个人)将闲置的资产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对于这种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被认为是对原有资产价值的提升,是一种增值。从税法角度看,获取这部分增值的企业(或个人),是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负有纳税义务。如何确定税目和税率,如何抵扣等问题将随之产生。以增值税的税率确定为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现“营改增”,纳税人在缴纳相关流转税时,不再需要判断应交增值税还是应交营业税。但是,由于课税对象(属于提供实物?还是提供服务?)界限模糊,不易辨别,使得税目和税率难以确定。以家庭美食共享平台——“妈妈的菜”为例,其收取的费用中涵盖了菜品原料和提供服务的费用,因此,在判断税目时,是属于商品销售,还是属于提供生活服务业服务,较难辨别。目前,我国税法对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而对提供生活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6%,所以,如何确定税目和税率成为纳税的争论点。目前,我国税法尚未对共享经济相关税目和税率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由于税目和税率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同纳税人的税负差异较大。
(三)无纸化交易带来的税收计征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共享经济交易活动是以共享网络交易平台为基础,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记录以及凭证等都是各种电子化的数字信息。由于传统纸质的财务账簿和凭证被无纸化的数字信息替代,以票控税的方法难以有效实施。其次,数据信息易被修改和删除,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掌握真实的数字信息,导致税务稽查困难。此外,由于存在为了赚取各类共享补贴而进行的刷单行为,使共享服务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真实交易金额难以与虚假的刷单金额进行分离,进而难以确定真实的应纳税所得额,给税收计征造成困难。
四、解决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纳税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共享经济的税法体系
共享经济若要健康、有序发展,势必要形成一个和谐的法制环境作为保障。可是,至今我国还没有为共享经济提供一个合适的法制环境。这就需要我国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共享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专门的税收法律法规,明确共享经济的纳税主体、交易活动中的适用税种和税率等,构建我国共享经济的税收法律体系。
(二)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共享经济具有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低碳环保以及实现充分就业和弹性工作等优势。而且,据相关报道,在我国,共享经济正在向各个行业渗透,对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上述因素,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共享经济发展。此外,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共享经济仍在起步阶段,不少共享经济模式的企业还在萌芽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抗压性不强,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如财政补贴、低税率、减税等税收优惠等)。
(三)推行网上电子税务登记制度
想要解决纳税主体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共享经济企业(或个人)的税收征管工作。第一,先要做好税务登记。不同于传统的税务登记,对于共享经济经营者的税务登记,可采用电子式税务登记。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集登记纳税人的主要应税服务(或商品)的种类、常用交易结算方式、相关银行账户的账号等信息,并要求纳税人当信息发生变更后,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更新相关资料,便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有效监管。第三,建议税务机关与共享经济第三方平台合作,对平台的共享经济经营者实施强制的电子税务登记,可以有效地帮助税务机关确定共享经济经营者的纳税主体资格。
(四)推行第三方平台代扣代缴
在共享经济交易过程中,第三方共享平台一方面收集闲置资源信息,另一方面引入资源的需求者,在适当的时间对供需进行匹配,各取所需。所以,第三方共享平台在整个共享交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信息交换、资金收付的媒介,也是信息流和商流的记录者。由此,为税务机关与第三方共享平台合作进行税款的代收代缴提供了可操作性。让第三方共享平台对共享经济经营者的应税所得进行代扣代缴税款,可以形成税务机关监管平台监管经营者的有效管理链条,起到提高征管效率、加强税收监管、降低征税成本的作用。
五、结语
在共享经济中,每个人既可成为消费者,也可变身为经营者,这种模式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共享经济的纳税问题是现阶段税收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手段的支持下,对共享经济经营者征税的条件已经具备。税务机关将对目前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波,王金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税收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5).
[2]李彦兵.共享经济的税务问题研究——以UBER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30).
[3]秦海涛.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
一部分传统的企业试图摆脱缘之已久的组织风格和结构,延揽合适的人才,在快速塑型、快速决策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磨练他们,让他们能与新兴的“数字化商业颠覆者们”竞争。
快速演变的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家们带来了新的商机,传统的商业模式往往不再适用于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动态,就算知名的公司亦需要自我改革。很多公司追随潮流,引入了数字化能力和解决方案,如设置“首席数字化官”,推出新的公司网站或是开始利用社交平台。
然而,成功的数字化企业采用的方法并非如此,而是首要注重商业模式。技术是推动力,但并非成功的关键。初创公司和小公司在起始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它们无须摆脱成规或是再造。企业传统的空白使它们更加灵敏快速地响应外界变化。相比之下,很多传统的公司需要克服组织惰性,市场策略和决策需要更加敏捷迅速。快速原型法将成为主要手段,通过与商业假设试验、迭代产品发行和验证性学习相结合,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除了数字化变革,真正颠覆性的创新产生于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理解、利用和快速准确的把握。
活跃的互联网企业有能力在短期内将既存的价值链破坏,而且在抢占主要的市场份额之前,这个过程往往很隐蔽。
同硅谷的模式类似,中国也孵化了不少类似的数字化企业。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较大型的企业形成了各自互助的生态系统。它们利用相互的能力互补,将业务扩展到各类产业并拓宽了它们的范围。这类平台试图通过形成协同的关系和共同的价值,产生额外的价值。
当上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共存于同一生态环境时,这些公司会形成很高的行业准入门槛,其他公司难以对它们产生干扰。这些数字化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信息量大的特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其核心业务周围不断建立其他与之互补的业务。另一做得不错的公司是小米。众所周知,它不仅是手机生产商,还是创新型的互联网企业。它正在构筑覆盖各种智能设备的全球物联网生态系统。
不同于五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米,知名公司在数字化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老牌家电零售业巨头苏宁电器就是例子。2009年,苏宁意识到了零售业数字化的重要性,开展电商业务。与此同时,小型的创业公司京东也开始了网上零售业务。2010年,苏宁电器在中国零售业排名第一,销售额达800亿元,京东同期的销售额仅为100亿元,相形见绌。2014年,苏宁的销售额增长至1090亿元,京东则超过苏宁达到1150亿元。如果计算第三方交易,京东的实际销售额为2600亿元。
既然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是什么导致了苏宁的落后?首先,等级森严的公司结构很难改变,而数字化企业要求全新的结构和企业文化。在“砖头时代”,军事式的管理方式或许可以让企业获得成绩,但在数字经济里它却会阻碍公司的改革发展。此外,新型业务和传统业务在文化、方法和标准各方面的统一相当困难。员工的参与方式和激励方式也需要改变。这就是苏宁遇到的鸿沟。
数字化商务还扩展到B2B领域,影响着供货商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合同开始采用按使用次数付费的灵活模式,取代固定年限的合同。从外部角度,企业与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和其他股东的信息交换更加深入综合,包括商业计划和生产数据、作用于供应链、减少浪费并使资源协调更加高效。从内部角度,“共享式经济”使数字化经济更加灵活,与顾客以及其他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功能互补的企业相互合作,即时的人员配置和资产利用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效率。
在数字时代里,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拥有人才和正确的思维模式。大胆授权、摒弃等级意识同样重要。创业公司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这方面成功的企业往往全体人员都具有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责任。
对于大企业,设置分散的实体是摆脱大企业组织结构的一种方式。大型企业设立派生公司成为趋势。海尔鼓励雇员创立自治的微组织,快速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小米则通过投资新型初创公司进行能力互补,推广物联网生态系统。这些做法不一定成功,但却规避了在传统架构下的一些毛病。
很多行业出现了颠覆的现象。在汽车业,福特和大众之类的生产商正受到“即时交通”软件的挑战,比如优步打车、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它们顺应分享式经济的潮流,充分利用了车辆。出版业也是另一个受到很大影响的行业,数字化版本的报纸和社交媒体正在替代印刷的出版物。博客使文本的出版和传播变得简单,智能手机的用户滑动手指就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大学也在推动数字化商业模型。如哈佛和斯坦福之类的顶尖学府将更多的课程放在Coursera和Edx之类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上,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学习者的需求。
数字贸易作为以实现供求双方直接贸易为目标的新生产业,2006年3月最先发端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南粤大地。数字贸易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以互联网云计算为基础,以数字交换技术为手段,为供求双方提供交互所需的数字化电子信息,实现以数字化信息为贸易标的的商业模式。
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一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并从事港口、媒体等多元投资,在中国地区拥有投资额过500亿元,有着雄厚的投资实力。近年来互联网的强势发展,引起大中华国际集团高度重视,大中华威斯达的成立是大中华国际集团瞄准网络商机,进军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
2009年,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决定和数字贸易产业的技术供应商威斯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大中华威斯达,作为数字贸易搜索技术gidsoo在中国区的独家专营商。大中华国际集团以此次合作吹响进军网络搜索引擎的号角,通过“触网”以寻求新的强势利润增长点,成就大中华国际集团的又一重大辉煌。
马云又一次小露峥嵘。
11月11日,光棍节,他成功地把这个略带自嘲的节日转换成一场网络狂欢:6万个品牌、1万多户商家与天猫、淘宝、聚划算携手行动;13个小时38分钟,交易额达100亿元!这是一个硬生生由商家制造出来的节日。
击掌欢庆之时,我脑海里萦绕的却是马云的“狮羊论”。我仿佛看见,高高的山岭上,雄狮昂首狂奔,远处,一群绵羊安静地吃草,听着雄狮的奔近,偶尔显露不安之色,全然不觉自己正站在陡峭的悬崖边。马云说,狮子将会吃掉绵羊。在他眼中,狮子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绵羊则是传统的商业零售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十一”不仅是网购狂欢,不仅是感恩回馈,而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一次宣战,是新商业模式、新商业生态给传统商业模式、传统商业生态敲响的警钟,是一种零售悬崖。
这并非耸人听闻。尽管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盈利能力不强,诚信体系也不完备,但雄狮已长大。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网购交易额仅为13亿元,2009年这个数字飚升至2482亿元。随后网购步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交易额为4980亿元,2011年达782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9年的2.1%升至4.3%。今年,仅阿里集团的销售规模就将突破1万亿。比雄狮长大更重要的是,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已翻天覆地,今非昔比。这是商业生态演化的规律,就像电话、电邮取代信件一样。
在这场演化中,传统零售商就像那群迟钝的绵羊,命悬一崖尚不觉。三年前,马云第一次在光棍节推出网购优惠行动,游戏规则就在悄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新游戏不是一味割裂,我们看到了新旧商业模式的融合与扬弃。敏锐商家迅速融入,今年阿里“双十一”促销参与商家达1万户,是去年5倍。但不难发现,除国美、苏宁这样的电器零售商,京东、当当这样的电商之外,参与的商家多为品牌商,除银泰百货外,几乎没有大型百货商。其实百货离悬崖最近。今天不管百货商场推出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都难以形成几年前的火爆局面,没人气,少人流,已成商场常态。对新商业模式和生态的漠然,将加剧零售悬崖。
目前,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埃森哲等海内外知名咨询机构都在密切跟踪、研究和倡导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本质是“信息化”
早在上世纪互联网发展初期,美国商人唐・塔普斯科特就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数字经济》的著作里,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他被认为是最早提出“数字经济”概念的人之一。从字面上来说,数字经济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这样的理解并不荒谬,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往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难以分清,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长被作为“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
而要说到网络经济,马云在中国绝对有发言权,在2015年的一次信息技术博览会的演讲上,他甚至表示:与其说这是数字经济,不如说是数据经济。因为数据传输的缘故,各种数字经济活动皆有可能。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数字经济这一概念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信息化,实际上这也是数字经济的本质所在。信息化这一过程的发展涉及到了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而它本身既可以自己进行制造业活动,同时还可以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目前,数字经济已被写入了政府报告,同时还是众多互联网巨头企业们发展的重点。《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的背后,凸显的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
“数字经济”的魅力何在?
或许你觉得数字经济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但其实它已经影响了超过7亿的中国人了。数字内容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普通的民众结合最紧密的产业。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4G甚至5G网络技术、直播、短视频、游戏、AR/VR都属于数字内容的范围。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数字内容产业还具有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的作用。我们看的电影《大圣归来》、游戏《梦幻西游》及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就是在小说《西游记》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种树开新花的现象就是培育新供给、新动力的表现。而电影《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更是带动了一波不同以往《西游记》价值观的认识何解读。
也就是说,数字经济功能的其中有一个就是迅速将具有相近世界观、价值观的受众聚集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年轻人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数字经济的魅力不止是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产业上,在传统的实体经济上也很有影响力。比如说,一个制造玩具的工厂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找到好的渠道方式砣米约旱闹圃斐杀窘档停而卖玩具的人同样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来扩充自己的销售渠道从而扩大销售量。
此外,通过数字经济的影响,国内海上风能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风能转化率不仅变高了,上网电价也在逐年的降低。
2016年天猫双11全天的交易额达到1207.48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32.37%,这些巨大数字背后,是无数网民需求带来的商业契机。热气腾腾的网购发展,其背后显示的正是数字经济的力量。
“车联网要做什么事呢?这不是个人的狂欢,必须关注乘客的需求,围绕新构建的场景,创造新的平台和新的商业模式。”近日,微软中国首席安全官邵江宁提出,车联网的发展除了要有直观无缝的车载体验和端到端的商务流程外,还需要“互联网+”的客户服务与车联网集成。
在邵江宁看来,“互联网+”对整个汽车行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商业网络的影响。据统计,约有60%的用户在选择车辆时,会花大量时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搜集和评估。“这对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分销商、售后服务商都有很大的影响,意味着他们必须把传统的商业流程数字化、商业化。”
二是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来说,车联网的体验会有很大的变化。“预估2020年以后,整个联网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超过50%。”邵江宁表示,这将导致现有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客户关系转换,“就是‘互联网+’的经济模式,讲究黏性、流行、以及更长久的用户关系。”在这种形势下,不仅传统汽车行业的从业者要面临转型,销售、市场营销、消费者都要更关注使用效率和时间。
那么,在车联网对整个汽车行业重塑的大形势下,转型要关注什么呢?
从国际上来看,当下共享经济已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所发展,?T如AAwork,Prosper等世界知名的共享服务共享经济平台已经在人们的工作就业、资金管理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的相关领域产业也是一种带动。国内来看,当下的中国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L型经济深不见底,想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必须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经济结构转型一直都是当下的热点,众多企业开始拓展其线上服务,受日益开放的经济格局的影响,国内开始慢慢兴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共享经济平台”,这些共享经济平台开始整合线下闲散资源,用共享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也在给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着合适的土壤,积极推动着这种新型经济形式的发展。
二、 理论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开展的相对较早,诸多学者都对这个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Thomas A. Weber(2014)将共享经济视为一种收益和风险并存的商业模式,并主张市场竞争者应当谨慎涉足共享经济,防止资源之间的错配引起的连锁风险。DG Cockayne(2016)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他认为共享经济的关键点就在于其对于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他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模式。Tae Hyup Roh(2016)由共享经济的视角全面分析了当下企业的生存问题,其大致理论思想在于“共享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其理论给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关于共享经济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相关的产业现象出现的也比较晚。
唐清利(2015)探讨了我国打车软件的共享经济模式,分析其运作特点,得出结论认为共享经济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非仅仅是一种牟利的手段。汤天波和吴晓隽(2015)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共享经济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性走向,也是“互联网+”的成功范例。郑志来(2016)深刻剖析了供给侧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了当下共享经济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状况,给本文提供了理论参考。
3. 相关概念。
(1)共享经济。所谓共享经济,指的是一种以陌生关系为基础,且出现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物品资源使用权的转出者通常要得到相应的报酬。就其本质来看,共享经济就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济,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资源,让资源拥有者可以借助某些网络共享经济平台将其资源提供出去,而共享经济平台的另一端存在着大量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来获取资源的使用权,从而解决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
(2)企业价值网理论。由于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创新、进步,传统的企业价值链已经摒弃了原先的简单线性结构,而是慢慢演化为某种网络形态,即所谓的企业价值网。企业价值网就是对过去商业价值链中关键企业能力的一种规整,继而转变为网络化的组织体结构,而且,在企业价值网里,每一个公司都可以被看作是价值网络的一个组成节点。当下,我国最常见的、最具地位的企业价值网是O2O价值网,下文我们将对这一价值网进行分析。
三、 企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分析
1. 共享经济价值网模型。O2O共享经济平台无法抛弃每个个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包含了“本土化、社交型与便携性”等创新技术因素的共享经济商业运行模式,必须改革单一化的商业价值链,否则,企业很难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获得互利的收获,更无法顾及到自身的收入、利润。因此,如果要尽最大可能调动每个个体的长处,商家共享经济平台需要提升其开放水平,把O2O共享经济平台打造为更加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的商业共享经济平台,充分激励每个个体在此共享经济平台上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其长处,对整个商业价值链进行整合,建立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网。
因此,不难看出,所谓的企业共享经济价值网模型就是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打破原有的单一化的企业价值链,将其进行资源重新整合,把众多价值链连接成一个互相交织的网络,让所有的资源都在多条价值链中流动,资源的需求者也可以借助价值网充分获得其想要得到的信息,由此一来,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被大幅提高。
2. 共享经济商业模型构建。建立一个共享经济商业模型需要对诸多要素进行考量。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将共享经济商业模型的构建过程分为“模型创新要素”、“模型框架设计”、“共享经济平台盈利模式设计”、“运营体系设计”、“推广技术设计”这五个主要部分,内容大致概括如下:
(1)模型的创新要素设计。
第一,链接人和物的分散化网络。庞大规模的潜在资源提供方与资源寻求方是共享经济能够合理运行的最基础保证。当潜在的庞大市场规模当量抵达某种临界值时,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能量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分散化的资源网络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型的基础,这种分散化的网络可以是一种政府规定的交易路径,也可以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资源拥有者与资源需求者之间的信用链接,无论何种形式,资源的自由流通是共享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二,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闲置产能得到充分开发。闲置产能的存在为共享经济的存在创造了基础,如果仅仅是存在着分散化的企业价值网络而不存在可供使用的闲置产能,共享经济也无法实现。所谓闲置产能就是资源拥有者手中暂时闲置的资源,或者是其资源的最大价值没有得到开发,这种价值可能是时间、空间、物件等等。对于资源拥有者来讲,只要其存在闲置资源,就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低的边际成本将其资源的使用权转让出去,同时其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第三,社交化。以往的电商是一种商业主导的经济模式,商家用互联网商品与服务的相关资料,资源需求者在线上通过支付共享经济平台取得商品或者劳务,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不具备分享意见和点评感受的欲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较少。然而,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消费者是可以进行互动的,消费者的登陆ID也相当于其社交ID,使消费者之间进行心得与体验的分享成为可能。此外,企业还可以由此进行“口碑营销”,借由共享经济平台传播自己的口碑,当自己的口碑达到一定数量时,即便企业自身不注重市场份额的建立,庞大当量的新用户也会不断进行消费,拉动企业的成长。
第四,信任机制的建立。由于共享经??商业模式的建立基础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经济交易,因此,必须要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信用机制。通常来讲,共享经济商业共享经济平台的个人账号与个人私密信息是相互连接的,进入共享经济平台需要消费者进行登录与支付操作,共享经济平台也由此得到了每一位消费者的个人资料、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信任机制的建立是共享经济平台及其必要而且重要的部分。
第五,开放性、包容性与共同性。O2O共享经济商业活动共享经济平台不仅仅是链接消费者与商家的中介,其可扩展的“插槽”也是庞大的,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潜在的资源提供者,经济价值的传递也不光是资源提供者与商业共享经济平台之间,而更多的是一种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传递。
第六,移动化、数字化。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这个共享经济平台,而且还要充分结合定位技术、支付技术等当下时兴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消费者提供出自己的定位,在其周边获得共享经济平台资源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能够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寻找近处存在潜在需求的准消费者。
(2)模型框架的构建。本文通过对O2O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网中每个组成部分开展研究,建立出了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基本价值网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分析该商业模式的各大创新因素,理顺每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建立了基于O2O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总架构。该架构以O2O共享经济平台为中心,一端连接着用户或资源需求者,另一端连接着商家或资源的需求者,综合考虑社交共享经济平台、评级分享与推荐共享经济平台、信用机制、优惠获取等增值服务这些因素,在支付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共享经济基本运营体系(模型构架具体如图1所示)。
(3)共享经济平台盈利分析。O2O共享经济平台是有盈利性的,对于资源提供者来说,共享经济平台为其提供了资源的场所,对于资源需求者来说,共享经济平台为其带来了获得资源的渠道。因此,共享经济平台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或盈利。共享经济平台盈利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共享经济平台服务费”、“共享经济平台推广费”和“线下户外收入”这三个部分。
首先,共享经济平台服务费。这是共享经济平台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O2O共享经济平台中,资源提供者与资源需求者每一次完成交易,共享经济平台都会对该次交易收取一部分额外费用,基本全部用于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营管理与日常维护。
其次,共享经济平台推广费。这类共享经济平台依靠自身积累的大量客户,凭借流量优势,通过广告租金的形式来创造收入。
最后,线下户外收入。共享经济平台提供商还能够通过线下展板的方式来获取收入。例如,提供共享住宿业务的Airbnb公司通过加入Airbnb的个人在家外家内的宣传提升了自己的广告效应,这样即减少了广告费用,又能明确营销的目标人群和受众。
(4)运营体系设计。企业运营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营有着其特殊性,其体系设计大致包括“互动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等方面。
第一,互动营销。当今的社会化信息网络的健全意味着信息透明度与可获得性的提高,消费者对任何商品或者服务的评价机制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双向互动”过程。
第二,移动互联网营销。随着各类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青一代用户,都选择在手机终端进行在线商品交易。而共享经济商业平台作为线上线下商业结合的最有力工具,自然要选择最为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商家将平台开发成为移动终端APP,消费者可以通过在APP上注册账号来进入平台;平台与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方便资源需求者和资源提供者进行交易时的资金划转;资源提供者也通过注册用户的方式将其资源在共享经济平台上,如此一来,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5)推广技术设计。
第一,基于社交网络和移动共享经济平台的推广。社交性,移动性,是O2O下的共享经济商业活动的一大特征,所以通过移动商务共享经济平台和社交网络可以进行有效的商业推广。利用这种传播途径,既能减少成本,又能提升知名度,效率极高,还有现在很流行的明星效应(社交网络营销,比如微博,明星与网络自媒体的宣传)。
第二,基于促销激励的推广。当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者一个新的应用出现时,为了获取首批用户和潜在用户群,必须考虑价格这个敏感要素。适量的进行电子优惠码类型的促销,能够扩大用户规模。对于客户的激励是企业应该谨慎考虑的问题,所谓“饥饿营销”就是一种激励,但是在共享经济平台下,客户更需要的是一种优惠性的激励。
四、 总结
当下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了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新型经济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者的出现,更多的共享经济平台将会被创造出来,更多的资源将会被有效配置。
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其中80%为非结构化数据。一直以来,数据本身所蕴藏的商业价值往往被忽视。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智能化应用初露端倪,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数据中潜藏的巨大机遇。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运营商能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市场营销计划,或者开发出更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通过分析在金融机构之间交换的交易数据,金融行业能确保交易的安全可靠,防止欺诈发生;借助大数据技术,智能城市及物联网领域则更快实现对交通、公共安全、气象和污染变化的智能监控及预测……
行业转型背后的大数据运营
顾名思义,“大数据”首先是数据量很大,已经从TB级跃升至PB甚至到EB级;其次区别于传统的数据结构和类型,数据结构和类型更加复杂,比如网上的流媒体数据、物联网中RFID感应数据以及社交网络上产生的各种数据等。
尤其随着非结构化数据持续不断地增加,并且需要长时间存储,非热点数据也会被随机访问,这种情况与传统的、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存储方式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传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解决方案无法胜任大数据时代的分析、管理和挖掘工作。
此外,因为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传统解决方案也无法适应这种近乎无限的扩张性。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从硬件、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做好准备,才能满足大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要求。
在数据规模上,能够支持PB级甚至更大规模的数据,在数据类型上,支持非结构化以及结构化数据,速度上支持每秒万次级查询,并拥有更高的系统可靠性以及更高的统计分析效率。
除了支持更快速、灵活及稳定的分析挖掘,对数据的存储和统一管理能力也必不可少,在应对大数据处理难题面前,硬件和软件都将发挥自身的价值,除了高性能、可靠的硬件平台,软件层面的优化支持也更为关键。
重塑数据价值
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新增40亿互联网用户、80亿部智能手机在使用、联接数将达一千亿、每人每天消费1.7GB数据、移动支付将达到3万亿美元。
在万物互联的全联接时代,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全连接和零距离”和“基于数据的智能和智慧”。用户体验将从独立的应用体验,过渡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互动、融合的集成体验。在此环境下,企业需要更加贴近最终用户,注重用户的体验和感受,并与用户进行交互。其背后需要企业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全方面改变,更离不开IT基础设施本身的重构以及支撑。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命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以及商业竞争中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对数据的管理和价值挖掘。华为在2016分析师大会上重磅宣布数据治理愿景,帮助企业重塑数据价值。
论文摘要:文章从价值创造角度,探讨了我国商业模式的创新,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背景,并给出创新商业模式的五个核心战略。
一、 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背景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当今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适应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
1. 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一个变化是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关注于企业在网络环境的生存与发展。很多现实中的经营活动正复制到虚拟世界中,例如网络银行、网络教育、网络购物、网络拍卖等等。这些以无店铺经营、与客户直接双向沟通等为特征的商业模式,将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流通费用和经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2. 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二个变化是市场化。当今市场已进入全方位的买方市场,顾客追求个性的张扬和标新立异的愿望得以实现,已成为新的趋势。仅仅依靠以往的价格优惠和单纯的质量优势已不够,消费者更加注意产品的设计、造型等方面的创新,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产品本身符合标准,而且对各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3. 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三个变化是全球化。近10年来,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生产经营的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使得技术、资金、劳务、专利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转让。
二、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
1. 商业模式以价值创新为灵魂。商业模式的灵魂在于价值创新。企业必须借助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应该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向什么顾客提供价值,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怎么样为顾客提供价值等。
(1)注重轻资产经营。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不是要求企业的资产最大化,有效的资产必须能高效地创造价值,轻资产经营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轻资产经营,是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科学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少投入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轻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奠定企业竞争基础的各种资产,包括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的关系资源、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等。通过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许多跨国企业把投资投向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而间接创造效益的土地、厂房、汽车、电脑甚至办公桌椅等都是租用。因此真正决定企业创造财富能力的,是企业资产经营水平的高低。以轻资产模式经营,可以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和更持续的增长力。
(2)加强企业市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必须加强市值管理,以稳定和提升公司市值为出发点,提升自身价值水平,获得投资者认可,使股价充分地反映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再融资或是股利政策等等,都必须围绕以市值最大化这个核心的目标来进行。
(3)构造企业价值网。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合作创造价值,有多条价值链构造企业价值网。在价值网中,企业可将众多的合作商连在一起,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构成快速、可靠、便利的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价值网通过网络的弹性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增强价值创造方式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为广义的客户创造价值。价值创造的目的是让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共同体受益。广义的客户包括顾客、股东、员工、社会。这就要求商业模式能创造四种价值: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高水平的价值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回报社会。其中,创造顾客价值是创造其他价值的基础和保障。
2. 商业模式以占领客户为中心。商业模式创新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由占领市场转向占领客户,必须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顾客所期望获得的利益,只有把竞争的视角深入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层面中,才能进入到游刃有余的竞争空间。
(1)精心研究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精心研究客户需求,要从客户角度出发,重要的不是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而是客户希望得到什么。客户的期望值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是企业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有效地满足客户对自己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
(2)实施大客户管理。无论什么样的行业,大客户都具有收入贡献大和业务增长潜力大的特点,是企业的“黄金客户”,必须锁定大客户,建立客户经理制。对大客户由专人实施,定人服务、顾问服务、终生服务。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实施大客户管理,最为典型的是电信行业,如中国移动针对年轻的客户群开发了移动梦网,中国电信开发了全球眼、新视通、会易通等产品,以满足特定大客户群的需求。
(3)实施客户互动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必须深化服务,实施客户互动管理。让顾客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将客户前置,让其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制作、定价等过程。企业可以运用因特网、电子邮件与顾客交流,让顾客提供意见、建议,参与产品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新产品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有效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4)创造新的附加值。一个产品的价格,实际上是由“产品成本+附加值”构成的。为什么同类型的产品,譬如手表,有的售价仅几十元,而有的却可以卖到数万元?这其中,“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当今企业,创新附加值已不在产品之中,而在产品之外。在实践中有三条途径:①文化附加值;②服务附加值;③附件附加值。
3. 商业模式以经济联盟为载体。据统计,目前企业创造的价值曲线,1/3源于企业内部,2/3源于企业之间。新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企业的孤军奋战,必须以联盟为载体,发展联盟经济。通过合作,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形成更强的群体竞争力。
企业发展联盟经济,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强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由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方法和发展途径,它可使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因此,打破区域、行业限制,强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体运作,尽快形成供应链,是当前企业必须共同解决的课题。
(2)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势必要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主业上,集中在供应链中最具优势的环节上,把优势强化到最大,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核心能力要素的价值潜力。
(3)外包非核心业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企业仅保留最为关键的核心业务,而将所有类似于枝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交由专业的公司打理。今后,凡是离市场较远的后台业务,凡是机械重复能数字化的业务,凡是可以离开现场在网络能运作的业务都可以外包。由此,将使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企业支配资源的范围。
4. 商业模式以应变能力为关键。如果说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应变能力则是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应变能力是企业面对复杂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策略,是竞争力的基础。
(1)时间是第一成本。时间是第一成本,企业必须因时、因地,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作出快速调整,要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时要突出“早”和“全”,做应变决策时要突出“快”和“准”,这样才能争取主动,抢占先机。在实践中要把握以下五点:①灵敏信息;②准确判断;③正确决策;④快速行动;⑤敢冒风险
(2)JIT随需而变。JIT是一种应市场需求而变的“拉动式”管理体系,这一观念的确立可以促使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要求企业在各个环节做到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提供准确的产品,达到消除浪费、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JIT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随市而变,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3)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最为典型的产物就是大规模定制。它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等于一体,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现代设计方法学、模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的支持下,以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全面考虑了制造运作系统控制的需求集合,包括:产品品种的迅速增加、批量变小和订单的随机性增大等。
5. 商业模式以信息网络为平台。新的商业模式必须重视信息网络的力量,脱离信息网络平台,企业将无竞争力可言。
(1)构造虚拟经济的竞争力。信息社会,网络平台可以造就无数神话。企业必须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抓住商机,驰骋在网络世界,同时很好地与现实相衔接。号称网络第一食品的“QQ能量枣”,以“虚拟+现实”的商业模式被业界广为称道。传统食品企业绿盛公司与天畅科技公司合作,首次在网络游戏中销售真实物品,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的虚拟食品店,下单购买真实物品,通过专门配送系统,可立即送到购买者手中,买家还可选择事前信用卡付款或货到再付款。这是国内首次将传统产业嵌进网游产业,形成网络内外的互动对接,在网络时代首次实现了“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对接。
(2)加快企业商务电子化。企业商务电子化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将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务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实行电子化、数字化运作,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增强竞争能力。
(3)推动流程再造。重构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是实施流程再造:原有的塔型结构正在被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信息与决策层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以上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五条核心战略,这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当然,在实践中应当因企制宜,灵活应用,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任何商业模式都有其适合的环境和生存的土壤。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始终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只有具有动态匹配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三、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胜关键
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开始,新兴的新企业是这样,传统的老企业更是如此。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必须以商业模式创新为先决条件,否则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将无法实现。现在,中国企业最缺的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已成为当今中国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Porter M E.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吕本富,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丁乃鹏,黄丽华.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1):44-47.
4.(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竟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美)大卫·波维特,约瑟夫·玛瑟,R·柯克·克雷默著.仲伟俊等译.价值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美)哈维·汤普森.创造顾客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王雪梅,张凤环,无光耿编著.新经济中的商业模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