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一体化会计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造成高校会计主体不完整。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企事业单位业务会计与基建会计分开核算的延续以及国家预算在高校会计的延伸,高校实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的政策,将高校这一完整的会计主体人为地划分为高校事业单位会计和高校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两个会计主体。从而造成:一方面事业财务不反映财政对学校的基建投入,只按有关部门批复的自筹基建投资计划转出自筹基建经费,在项目竣工交付使用资产前不清楚工程项目资金动态流转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基建财务按照其独立的会计财务体系和与事业财务完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完成资金收付过程。造成基建项目已完工,而财务账上没有反映,使得账面资产小于实际资产,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两个会计主体的存在,使得会计机构有可能相互独立,各行其事,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反馈与沟通。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4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组成部分的高校会计也应以其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为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经济活动,同时也应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开展的基本建设活动。
第二,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造成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高校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提供高校教学科研等事业活动的会计信息,高校基建会计则主要提供高校基本建设活动的会计信息。高校基建会计核算独立于学校事业会计核算之外,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资产、负债和收支全貌。如要对学校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就需要把高校财务事业会计信息和基建会计信息合并。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基建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筹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一些项目的资金要由学校利用银行贷款得以解决,银行贷款在基建会计中核算,而贷款及利息的偿还由学校财务负责,在学校会计中核算,这样一方面造成基建项目成本的核算不准确,固定资产价值偏低;另一方面造成学校负债状况不实,单独提供哪一套财务报表都无法反映学校的收支、负债全貌,导致信息失真,不利于财务风险分析。随着负责机制的引入,高校赤字预算成为必然。“借入款项”与“结转自筹基建”的增加,巨额的支出使得学校历年积累的“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形成的缺口部分按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规定,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因为“事业基金”项不能为负数,就必然会再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造成高校会计监督弱化。由于目前高校的事业财务会计核算与基建财务会计核算分别由学校财务部门和学校基建部门来进行。尽管学校财务部门对学校基建部门的财务工作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关系,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学校财务部门对基建财务的监督并未真正发挥作用,甚至基建财务人员以行政管理范围的差别、基建财务的独立性等理由拒绝学校财务部门的监督,将学校财务仅仅看作基建资金的保管者,至于基建资金如何使用和使用的合理与否是基建部门,学校财务无权过问,这就必然造成高校会计监督的弱化。而且在当前的高校会计管理中,有些学校一个领导既负责学校的基本建设工作,又负责学校的基建财务工作。这极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如此的管理势必会使高校的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二、实行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性。财政拨给高校的基建投资一直是以建设单位为主体,分别对立项项目进行会计核算。自从实行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了部门预算的细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对高校资金运作方式及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日常核算和决算报表的数据应同一口径,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与报表项目相对应,而现行高校会计决算报表与基建决算报表分开填报,高校会计科目和决算报告仍然使用“结转自筹基建”,无法与年度部门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为了全面、完整反映一个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建立统一财务核算的平台,这就要求高校实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
二是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是提高会计信息资料准确性、完整性的保障。长期以来,基建会计一直游离于高校事业会计核算之外,在核算基建项目工程成本时,单位自筹基建资金在高校事业会计账反映,在基建会计账没有全面反映;预算内财政性投资资金则在基建会计账户进行核算,在事业会计账不反映。对于与基建有关的费用直接在高校事业会计账列入“经费支出”,没有进行费用归集,整个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不完整,造成基建决算报表和部门决算报表既有脱节又有重复,无法真实、全面反映资产的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必要把基建会计纳入高校事业会计进行一体化核算。
三是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有利于防止资产流失和防范财务风险。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对未列入基建计划的更新改造项目或附属项目,资金来源由单一的财政拨款形式,转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如高校创收性企业自筹资金、财政拨款等。该部分资金来源和运用没有统一的核算要求,造成高校事业会计账户和基建账户分支,事业会计账户支出的费用直接列支,不能完整反映新增固定资产的情况,有关基建项目一旦形成固定资产,便脱离了会计监督的视线,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再者,基建资金在事业会计账户和基建会计账户两头挂帐,为套取、转移或挪用基建资金提供便利,基建资金若有缺口,有关管理部门难于审定,导致存在财政资金风险。所以,高校事业会计有必要把基建会计并轨核算,以防资产流失和防范财务风险。
转贴于
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的具体设想
第一,推行权责发生制,取消收付实现制。现行高校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由于某些会计事项不能在当期确认,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难以真实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事项,甚至会出现虚假结余,使会计期间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可比l生。高校事业会计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履行受托责任,重视经济效果,对高校的经济业务要进行全面、合理地确认、计量和报告,尤其是有的基建项目需跨年度建设,资金经常跨年度使用,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整个经济事项。因此必须改进会计核算原则,引人权责发生制,即只要收支项目已实际发生,无论资金是否收付,都应及时入账,以真实反映单位的收支、往来情况。
第二,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后,必然会引起高校财政资金流入、流出的变化,为了提高高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应增加一些相关的会计科目。在高校收入类科目经费拨款下设置“基本建设拨款”明细科目,核算本年度财政基建拨款。其中“基建收入——财政基建拨款收入”核算国家财政部门为学校拨入的基本建设专款,“基建收入——上级基建补助收入”核算上级主管部门拨入基建补助款,“基建收入——事业结余基建资金”核算高校利用事业结余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
在“借入款项”科目下设置“基建借款”和“周转借款”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并按贷款银行进行三级明细核算。借款的利息支出本着“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分摊。高校取得基建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基建专户”,贷记本科目;偿还基建期间借款利息时,借记“工程待摊费用”“在建工程”,贷记本科目;偿还基建项目完工后借款利息时,借记“基建支出”,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建专户”;偿还基建借款本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建专户”。本科目贷方余额表示未偿还的基建借款。
在资产类科目下,增设一级会计科目“在建工程”,核算高校进行基本建设(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对于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的无形资产直接记入相应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在建工程”科目下设“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两个二级科目。本科目按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工程完工后,由“在建工程’转入“基本建设支出”,“在建工程”年末数表示尚未完工的工程投入。
将支出类“结转自筹基建”改为“基本建设支出”,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核算在本年度完工的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借方反映项目完工结算时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数,贷方反映年末转入“基建节余”数,本科目年末一般无余额。
在净资产类增设“基建节余”科目,本科目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年末如为贷方余额,则表示完工工程拨款的累计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完工工程学校自筹资金数额。年终,根据明细账记录的内容把已完工的项目“基建节余”的借方余额转入“事业基金”的借方,若某项目完工后出现贷方余额,则按相关规定处理,该返还的返还,经批准留用的,则转入“事业基金”贷方。
【关键词】财政;财务管理;平台;分析
一、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以应用支撑平台为依托的一体化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自应用以来,为财政改革顺利推进、加强财政管理提供了较有力的技术支撑。但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财政业务管理的需要,也显现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单位会计核算、部门决算、资产管理等系统孤立运行,与财政业务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单位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分散存储,不利于单位财务数据的整体查询分析;财政部门无法全面监督单位资金实际使用情况,没有实现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核算、决算一体化;预算单位必须分别在资产管理系统和单位核算系统中重复录入资产卡片信息,单位核算记账凭证需手工录入,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单位核算系统、支付系统、部门决算系统中各类报表彼此割裂,决算报表不能自动汇总。
为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务和账务管理,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完善财政资金全过程管理,建设贯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部门决算和资产管理等上下游及系统的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二、财务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
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适应财政业务管理和预算单位核算需要,在保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统一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规程,统一会计核算软件,统一在财政部门集中部署软件系统和服务器,建设统一的预算单位财务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与部门决算系统有效衔接,形成部门预算、预算执行、会计核算、部门决算为闭环的财政财务一体化管理大平台。在数据集中存储,标准统一制定,规范统一执行的基础上,实现预算单位自动记账、自动对账、自动生成决算报表,实现财政对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监察。
三、财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
1.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对组织机构维护、账套维护、角色维护、用户维护、用户账套授权、要素启用设置、模板下发以及账套备份恢复等功能。
2.基础数据管理。主要实现对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基础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会计科目体系统一制定、数据口径统一标准、记账凭证模板统一设置。
3.信息。主要实现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预算单位与预算单位之间实时通信功能。
4.账务处理。主要实现对会计科目以及各辅助核算项的基础资料的管理,日常财务工作中的会计凭证的录入、审核、记账结账处理,账簿查询和打印,达到完整的财务核算的要求及基本的财务辅助控制目标,实现各种财务报表的查询,满足单位基本财务管理的需要。
5.报表管理。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标准的会计账簿格式,同时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自定义会计账簿格式,定义报表中的公式,自动生成需要的汇总报表、统计分析表等,有效满足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6.稽核监管。按照设定的稽核规则随时进行数据提取、汇总查询上线预算单位的记账凭证、账簿、余额表和各种报表,分析各预算单位凭证填制是否规范、是否使用凭证接口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是否及时进行了账务处理,实现财政资金从支付申请到最终账务处理的全程监控管理。
7.财务分析。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利用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占比、同比、环比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评估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按照表格、图形等方式清晰地展现财务数据,实现对账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8.汇总实时查询。财政人员、主管部门人员可以按照行政、事业等单位性质,汇总查询总账、明细账、余额表等会计账表,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往来情况。
9.接口外联。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无缝对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根据财政部统一制定的部门决算报表格式,设置财务记账数据与决算报表的标准接口,并自动生成决算报表。
四、财务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的预期成效
1.有利于规范单位财务管理
统一实施集中财务核算系统,通过支付数据直接生成记账凭证,提高预算单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规范管理预算单位财务。同时,财务核算与财政资金管理有机结合,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分别都按照资金来源、资金性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进行全方位核算,改变了过去单位会计核算与财政资金管理口径不一致的现象。
2.有利于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利用预算单位会计数据集中的优势,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提取、汇总查询上线预算单位的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分析各预算单位凭证填制是否规范、是否使用凭证接口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是否及时进行了账务处理,及时掌握和综合分析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等支出情况信息,实现了财政资金从支付申请到最终账务处理的全程监控管理。
关键词:财务—成本一体化会计核算 科室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86-02
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工作中降低成本消耗的关键。通过加强成本管理,促进医院的增收和节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医院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计划和措施,不断完善、优化核算管理体系。
通过对医院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由原来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分别核算,经过研究后,利用医院信息化HIS系统数据,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将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生成相关的各业务会计凭证,这种会计凭证每个科目后面都对应有相应的成本对象,需要核算项目的就对应项目对象。就是说,当某会计凭证涉及成本属性时,系统将成本转化为成本数据,即在记账、审核和结账的同时自动产生成本数据,实现会计凭证与成本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使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融为一体,实现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
一、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运用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的科室成本核算的内涵及内容
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按核算层次分为三个层次:院级成本: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科室成本: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后勤科室等科室的成本。服务单元成本: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病种成本等。
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包括体系架构、账户设置、管理目标、成本项目、核算对象、核算方法、计价方式、收入分配、控制分析、报表管理等十要素。根据财务—成本一体化体系十要素,构建具有不同医院特色的财务成本及分析考核体系:
1.医院设立财务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下设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小组,由总会计师亲自担任工作小组组长,财务处处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信息中心及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配合项目进行实施。
2.医院成立成本管理组织,设立专职成本管理岗位,实行业务归口负责制,建立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采用以一级成本核算体系为主、二级核算为辅的方式,进行全院及科室全成本核算。根据医院财务成本情况,科学进行成本科目设置、成本科室划分,确定成本核算单元级次,服务关系、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按照医院需求,设置收入支出项目,确定与财务科目的关系,同时进行多维度的成本分类管理。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核算单元划分:将全院200多个核算单元分类编码,体现层级性;收入归集方式:将科室医疗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两大类,间接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在参与科室之间分配;成本归集方式:将科室医疗成本归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权责发生制:医疗收入和费用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3.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制定共同收入科室之间收入分配方案,设置共同成本分摊方法,按照价值规律实现收入成本在科室之间的科学转移。建立四类三级顺序分摊等合理的成本分摊模型,对间接成本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一元或多元分项分配方式,满足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需要。内部成本的转移:对于后勤维修等内部服务成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将直接材料分配给受益科室,逐步实现服务成本的分摊。费用按照不同的属性采用不同的分摊标准。
按照“价值转移规律”及收入与成本支出“配比原则”,以科室为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即要求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谁受益谁承担成本”、“支出跟着收入走”的原则确认成本费用对象并进行成本归集。
4.对科室收入支出进行分科分项核算、形成与财务报表体系对应的全成本报表体系,定期检查财务成本控制情况,形成分析资料,对科室进行成本考核。
5.建立适合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内部报表体系,形成外部、内部数据采集规范,快速、准确地实现HIS收入、工资、材料物资、固定资产、内部业务等多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形成内部管理基础数据仓库。
二、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下科室成本核算系统的使用效果
1.成本理念全员化:财务—成本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全员的成本意识,形成了全员注重增收节支的良好氛围,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财务—成本一体化:在业务处理中,同时进行会计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保障了原始数据的客观性,使财务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得到有效的统一,实现数据完全共享,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
3.成本核算精细化:增加了分科收入、成本项目的细度,各科室收入支出分级分层,一目了然,有效杜绝成本重复计算、分配不均的弊端。核算床日成本、门诊诊次成本,成本收益分析等科主任查询系统,为医院科室经营、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管理数据。
4.效率应用最大化:快速导入门诊收费、住院收费、固定资产、药品、材料、工资、水电费、保洁费等数据,系统实现凭证的自动生成,直接提供会计和成本核算所需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繁杂劳动,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5.信息系统集成化:采用了与系统无关的数据利用模式。通过整合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HIS等业务系统数据,及其他业务系统数据,解决不同系统数据间的“信息孤岛”、“信息烟囱”问题。同时,解决了信息系统数据之间的利用和整合。通过报表与分析,将以前单纯、分散式的经济核算提升为系统、有序的经济管理数据,实现了财务—成本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以经济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平台。利用医院已有的基础信息化数据,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工资、固定资产、药品、材料入库、领用发出、内部服务转账数据等经济业务数据,直接导入财务成本系统,为财务系统所用。以上数据所涉及的科室对象、项目对象为成本系统所用,形成了完整的成本效益经济管理平台。实现了新型的”同步处理,一举多得,自然平衡,科学可靠”的“财务—成本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三、完善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下科室成本核算的体会与建议
1.将医院的会计目标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相结合。按照医院会计目标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型医院,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管理。就是要求成本会计制定健全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价格,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产生费用时,及时对差异成本进行核算,并对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医院财务成本,对成本进行预防性的管理。采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就是由目标成本和差异成本组成医院以及各科室的实际成本。
2.建立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时充分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全体员工的权益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只有通过全体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医院整体的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样对医院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的建立,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医院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机制来调动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氛围,给人以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团队,使员工自觉满意地为医院建设服务。医院只有有了优秀的团队,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对医院内部会计人员的的管理,也要按照《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加强诚信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同时要加强业务技能的训练,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提高提供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3.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全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组织机构控制、目标或计划控制、预算控制、资源消耗控制、分级管理责任制等环节严格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在各成本核算的层次和机构间,建立相互配合、彼此制约的关系。对于固定资产、药品、医用高值耗材等成本支出较大的项目,尤其要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把握。如果业务流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使业务流程的控制更完整、更有效。
4.建立健全医院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立总会计师,实施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医院财务监督机制。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利,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形成自我约束,是医院在经营和各项投资中取得最大效益的保证。
5.建立医院内部网络化平台。随着会计核算工作的日趋完善,特别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日益成熟,基础数据采集更完整,科室成本核算工作也逐渐成熟。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流程如下:收集收入、支出原始数据——直接成本数据直接计入,间接成本按照制定的原则按级分摊形成科室支出——将系统中收入、支出数据形成的科室收支明细核算台账和发放到各科室以备对账之用的核算表。在科室收支明细核算表中,收入由门诊、住院收入组成。按照直接收入直接计入,间接收入分别全额归入各创收科室的原则,计入各科室收支明细核算表。每月从系统中输出各科室收入和支出数据。
6.建立医院的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分析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数据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多种成本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成本的动因。解决医院运行管理中出现的经济问题,提高经营运营业绩。通过成本分析,考核医院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揭示医院成本问题和差距,促使医院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为整个医院的成本管理和经济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成本核算的数据,建立“资源配置”、“资金运营”、“收入、成本、收益及结构”、“社会评价”等指标。对医院经营能力、人力与物力资源、收益和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促进优化财务管理。全面分析成本规律和特点,通过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考核的全过程,使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实现有机结合。
总之,医院实行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和实行科学的科室成本控制,不但是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是医院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只有做好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患者“看病贵”难题。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霍艳.浅谈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J].北京:经济视野,2012(8)
[3] 张洁.成本控制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刍议[J].北京:中国外资,2011(9)
[4] 符静.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分析[J].北京:中国经贸,2011(20)
【关键词】市场经济背景、会计统计、措施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与统计的一体化逐渐成为一种可能。会计与统计的一体化能够减少会计和统计人员的负担,减少一些重复的工作,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喜欢。本文将在讨论会计与统计联系的基础上,分析实现会计与统计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而探讨如何实现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
一、会计与统计之间的联系
1、统计在会计中的运用
统计是指数据的汇总和数据的分析,会计是指财务的预算、收入支出费用 的核算、利润的结算和各种税务上报等等。在会计方法中,广泛地运用了一些统计的方法。首先,统计方法在财务会计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比如会计核算涉及到的静态三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体现的就是统计中的时点指标,会计核算涉及到的动态三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体现的就是统计中的时期指标。其次,在会计中的财务管理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方面,统计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比如在混合成本分析中使用的成本预测和销售预测的趋势分析预测的模型和相关回归分析等都是统计的内容。最后,在会计的其他领域,如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预期和资本结构等,都有统计方法的运用。
2、会计在统计中的运用
会计在统计中的运用是指一些统计工作,特别是统计指标,必须从会计方面获取。统计中的价值量指标需要从会计核算的结果中获取有用信息。其次,一些会计的方法也逐渐地运用到统计中来,比如说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循环账户核算,都有运用到会计的方法。最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因此,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统计的修正同时也引起了会计核算的改变。
二、实现会计与统计协调发展的意义
1、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如果会计和统计相互孤立,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做很多重复的工作,这样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办事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减少企业的一些重复工作,增强数据的可分析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从而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为现代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会计和统计运用的是不同的方法获取数据信息,然而它们都是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会计提供的是财务方面的数据信息,统计提供的是统计方面的信息,这两种信息都是最基础的信息,他们为企业的其他信息提供信息来源。因此,实现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数据信息。
3、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保障
现代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各种信息都在不断地变换,企业只有掌握不断变幻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地做出科学准确的经营决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可靠科学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科学准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会计与统计协调发展的对策
1、制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统一指标口径
会计与统计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所以要本着的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做出规范。如果是相同的指标,那么就要保持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在计算方法、口径和指标含义上一致;如果是不同的指标,那么就要加以区别对待和详细说明,避免两者被混淆,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从技术上保障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
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同样,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为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加入统计核算功能提供可能,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和提高企业的数据处理效益。其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表处理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从而使让会计数据生成统计表变成一种可能,这样会更加促进会计与统计的统一协调发展。
3、建立增加值会计,真正实现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
在会计中建立增加值,就能够反映债权人、股东、职工和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为企业提供一项综合的权益指标,将企业的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和微观核算、分配核算和经营核算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地实现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一体化,从而促进会计和统计的协调发展。会计核算不仅要加强微观的核算,而且也要加强宏观的核算,从而实现企业会计固有职能和增值会计的统一,更加促进会计和统计的发展。
四、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
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
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如反映本期生产成果(如产量、产值)以统计资料为主(不合格产品应统计在内),反映本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如销售收入)以会计资料为主,以解决会计、统计在核算原则和指标口径上的不协调。
4.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增加值也叫附加值或追加值,会计上习惯叫增加值,它是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外购货物和劳务上获得的增益,即营业收入扣除经营活动中耗费的中间产品和劳务后的余额。增加值的核算扩大了现有会计、统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结语: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会计和统计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实现会计与统计的一体化成为了人们的普遍要求。因为企业会计和统计有着很强的联系,所以实现会计与统计的协调发展是有可能的。由于实现企业会计和统计的一体化能够实现巨大的效益,所以企业等要采取措施加快会计与统计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谭永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0
【关键词】事业会计;合并;基建会计;建账;行政事业单位
随着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升级,政府对于收支分类科目的改革,把预算编制、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等几个基本的环节全部统一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能够提供财政管理的水平、精确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又能减少预算单位在财政方面的工作量,改善预算单位在核算方面的预算手段,提高预算单位的在预算方面的执行能力,对全方面地提高单位在预算水平、执行能力及财务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单位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却是依据不同的会计制度建账。因此,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基本会计建设制度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体化。结合实际工作对两项制度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整合方案进行讨论。
一、两项制度整合的必要性
(一)一个单位两个核算主体长期存在,导致会计信息人为割裂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在对单位会计核算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管理规定。单位在资金核算上便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核算方式,这就割裂了同一会计主体完整的资金运动,不利于会计主体的统一管理与监督。
(二)现行的制度与政策相互矛盾,处于两难地步
现行的制度规定一个建设单位在进行多个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立账户,进行单独的核算。一笔简单的建设资金一方面需满足基建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单位便只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制度进行核算,再利用辅助核算方式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两项制度核算一笔资金,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与现行的改革要求不符合。
(三)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单位存在两个核算主体,两套账,两套财务报告。两套报表的平衡关系不同,报表的格式不同,导致单位出现补充报表的情况。部分单位基建项目的在建数量和投资额空前增长,资产无法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资产的构成情况。会计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单位的使用,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二、两项制度整合的可行性
(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改善,收支分类改革的成功实施使两项制度整合可能性增长
公共财政体制的成功实施,让财政管理制度得到很大的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制度方面给予了改善,对制度进行了重新地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已得到逐步的推广。同时还新增了很多支出经济方面的科目,这为将来的两项制度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整合经验可以借鉴
1998年,财政部了《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方法》,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整合处理的经验,对于整合的实施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之处。《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方法》的,也标志着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整合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三)部门决算体系的构建,可对整合起到指导作用
部门决算体系的成熟构建,已成功将基本建设资金和行政事业资金融合在一起,能够正确、真实地放映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于一些经验尚无的单位可起到指导的作用,将整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单位从中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进行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的整合。
(四)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能够满足资金管理的需求
随着现代会计电算化处理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会计科目的管理方面,可从一套会计账簿中获取各会计科目的信息几率增长。行政事业单位可得到会计科目的一些资源共享,为资金的管理寻找更加精确、高效的方式。
三、两项制度整合的方案
(一)两项制度整合的思路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尚未作出调整,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单独提供基本建设管理信息。在对两项制度的整合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单独依靠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可进行单位内部的探讨,开展研讨小组,对现阶段单位内部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研讨,借鉴成熟的企业,调整并修订单位的会计科目内容,参考国家政府颁发的管理规定,制定出最符合自己的会计核算体系。
在制定两项制度整合方案的同时,需真实地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研讨小组人员的选择方面需进行严格的挑选。
(二)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的科目调整
由于基建会计在建设项目上工期长,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支出不同,因此在科目的调整上要多加借鉴国有建设单位的会计制度经验,仔细、精确地进行调整,以达到合二为一是完全可能的要求。
1.增设的会计科目
(1)在行政企业会计的资产类科目增设“在建工程”、 “预付工程款”等2个一级科目。
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增设“设备投资”、“其他投资”等2个二级科目。行政事业单位可自行调整二级科目核算内容。
(2)在行政企业会计的负债类科目中增设“应付工程款”1个一级科目,在借入款项科目下增设一个二级科目“基本建设借款”。
(3)在行政企业会计的收入类科目中增设“基本建设拨款”1个一级科目。
(4)在行政企业会计的支出类科目中增设“基本建设支出”等1个二级科目。
2.取消的会计科目
取消现行的“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为了有效地反映基建方面的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增加基建工程收支明细表和基建投资情况表。
总的来说,虽然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整合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存在的缺陷,展开讨论,分析自身单位所需要的核算模式。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探索,找到符合自己单位的合并方法,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主体。
参考文献:
[1]杨新.对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关键词:统计;会计;协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58-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与统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会计上用到更多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上也借鉴了越来越多的会计方法。计算机的运用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两者数据共享,把会计和统计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为构建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的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笔者主要就新形势下构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问题作一初探。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统计核算是以货币、实物或劳动量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结构、速度及效益等数量关系进行汇总和计算,以探讨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货币计价、设置科目和账户、采用复式计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等方法,取得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来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一起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又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作为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
1.核算范围上的差异。统计核算是把国民经济当做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把企业当做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由于各单位之间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性,反映个体某经济活动的具体指标数值(或科目)即使内涵相同也会有重复计算或相互抵消的可能,因此,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入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本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家来说,本部门、本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计算进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也是二者难以协调统一的主要障碍。
2.核算对象上的差异。统计核算是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双重核算。它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经济现象进行分类、分组,并运用一系列指标反映企业生产活动水平、发展速度和变化趋势。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分析。会计核算主要是反映微观经济现象,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统计核算的对象相对要比会计核算的对象广泛。
3.计量单位上的差异。统计核算不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有时还用实物和劳动量为计量单位,从价值和实物两种形态上考核企业活动过程和结果。而会计核算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从价值上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成果。
4.核算方法上的差异。就一般的核算程序而言,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都需要经过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和提供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但在具体核算中,统计核算是通过对客观现象进行大量调查,运用描述和科学推算的方法(如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等)来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断事物发展的总体概况;而会计核算是根据凭证和账户采用复式计账的方法,对每一笔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和汇总。
5.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如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统计核算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
6.分类标准上的差异。统计核算主要是按产品或产业分类,如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两大部类、三次产业、十三大门类(行业)。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如按主管部门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等。
7.会计、统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也不相同。会计核算以所得利润作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和企业最终目标;统计核算则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以企业增加值(或净产值)作为经济效益指标或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依据。
二、会计、统计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1.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会计和统计都是从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开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的信息。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企业其他方面信息大多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由此可见,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能够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3.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变化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只有具备准确及时的信息,才可能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会计和统计工作就是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不断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从宏观核算的要求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2.统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研究对象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出现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应本着的原则进行统一调整,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对于相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对于内容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平台。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平台。会计、统计、计算机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现象,又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
4.调整和增加会计核算中有关分类的内容,满足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会计核算除按行业分类外,可与统计核算配套,增设按产业分类核算的内容。此外,根据统计核算的要求,在相关报表中设置一些独立的项目,可以为统计核算提供直接资料。
5.建立增加值会计,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加值能显示各方面(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债权人)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权益指标,它把企业的经营核算与分配核算、微观核算与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联结起来,从而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加强微观核算职能的同时扩大会计宏观核算职能,即在加强会计固有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通向国民经济核算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增加值核算,即“增值会计”。
总之,现行会计、统计核算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较多,两者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分类标准,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随着现代化核算手段的普及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解决两者核算不协调的矛盾需要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谭永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4,(4).
[2]张丽宏.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研究[J].中等职业,2007,(26).
[3]黄妍.谈统计与会计的相互渗透与协作[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3).
一、税收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行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近年来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税收会计核算日渐凸现出与税收发展的不适应,严重地滞后于税收征管改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
按照我国现行对会计体系的分类方法,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并非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并列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甚至在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也只字未提税收会计,给人的感觉似乎税收会计不属于预算会计。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税收会计总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之外,其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正是这种模糊定位使对税收会计的研究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制约了税收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税收会计核算内容存在局限性
从税收会计的定义来看,税收会计核算的对象始终围绕着税收资金运动,实质上就是围绕着税收收入的实现、征解、入库、减免和提退进行核算的,而对税收成本这一问题却视而不见。目前,因我国对税收成本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系统的核算体系,社会上对我国税收成本率的高低说法不一。有的人士分析,目前我国的征税成本率高达5%~6%;有的人士则认为。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率大约为4.7%左右。而目前发达国家的税收征收成本率一般在1%~2%之间,低的如美国为0.6%,日本为0.8%;高的如加拿大为1.6%,法国为1.9%。相比之下,不论就高还是就低,我国的税收成本都是一个突出问题,这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增产降耗的今天,已经成为税务机关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三)税收会计核算功能趋于统计化
从现行税收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来看.历次税收会计核算改革或会计报表的调整,都是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核算内容越改越复杂.核算指标和核算体系越来越庞大,也使得税收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举步维艰。目前,全国尚没有一套成熟的税收会计核算软件,其原因就在于对税收会计核算功能的定位不准,从目前的核算功能看,很多是属于统计范畴的,会计与统计不分,所需的统计指标用会计核算的方式反映和获取,势必加大会计核算难度,也不利于税收会计职能的发挥。
(四)现行税收会计制度的设计过于复杂
会计制度的设计是围绕会计目标,依据基本会计法律法规来进行的。现行税收会计制度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会计法律法规之外,还要结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来设计。由于这个特殊性的存在,使得税收会计核算制度既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又要兼顾税收管理本身的业务需求。从现行税收会计制度的设计情况看,存在着会计核算单位设置层次过多、会计科目设计繁杂、核算程序不统一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会计核算单位设置层次过多。税收会计设置了上解单位、混合业务单位、双重业务单位和入库单位四种不同的会计核算单位,四种核算单位核算范围不尽相同,除了入库单位完整地反映了税收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之外,其他三种核算单位只是部分反映了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这种多层次的会计核算单位的设置,虽然与税收征管机构的设置比较接近,但从会计核算体系上看并不科学,造成了对同一核算对象多次重复核算问题。
2.会计核算科目设置较多、较繁。由于税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要求税收会计对同一个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映,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不同管理需要,使得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置非常复杂。主要是明细科目层次多。例如,反映“欠缴税金”的科目,既要按纳税户设置明细,以满足分户管理的需要,又要按税种设置明细,以满足分税种管理的需要,有的还要按征收单位或征收人员设置,以满足考核各单位或各征收人员的工作质量的需要。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这种复杂性在其他专业会计中较为少见。
3.会计核算凭证的取得缺乏客观性。税收会计核算的主要凭证--税票,既是完税证明,又是预算收入凭证,还是统计核算凭证;同样-份税票,它的不同联次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在途税金核算凭证,有的是入库税金核算凭证。几乎所有的税收会计核算凭证均由税务机关统一制定、统一印制,绝大部分凭证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统一制定并集中印制,少部分由地(市)、县级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规定的格式自行印制,这种主要核算凭证由一个部门制定和印制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会计核算客观性的条件。
4.会计明细账设置量过大,且大量使用多栏式。一个基层税务机关所管的纳税户常常有几百户,多的达几千户,税种一般有十几种,每个纳税户都要缴纳几种税,这需要设置大量的明细账才能全面反映。所以,有多少纳税户就有多少明细账.并且为尽量减少明细账的设置,大部分明细账都采用多栏格式,其账簿的长度均超出其他专业会计所能承受的水平,会计核算的形式重于核算实质,使税收会计核算日趋复杂化。
二、影响现行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因素分析
(一)税收征管模式对现行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影响
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是1994年新税制实施后逐步建立的,2000年以后进行了完善,形成了目前“以纳税申报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税收征收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随着国家“金税工程”一期、二期和三期的建设,在全国逐步实现了“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目标。2004年安徽省通过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征管数据的省级集中,征管数据的省级集中彻底改变了原有税收会计核算模式,使直接从事税款的征收和入库业务的税务机关无法行使会计主体职能,省级国税机关成为会计主体,担负税收会计核算职责。这对建立在直接从事税款的征收和入库业务基础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现行预算体制和税银库一体化对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影响
在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下,税收的主要职能是收入职能,它要求税务机关能准确核算各预算科目(税种)和预算级次(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的收入情况,它并不关注税收资金在征收过程中所处的形态.它关注的是从税收资金的形成到划入国库成为财政资金的时间越短越好,随着税银库一体化的实现,这一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开票即入库。除了欠税等税收资金之外,税收资金在税务机关账上停留的时间将更加短暂,这对核算税收资金的占用形态以及资金来源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文认为,总体思路应是:围绕税收资金运动过程,建立从税收资金产生到入库、收入与支出相对应的核算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取核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总括地反映税收资金的运行、税收成本支出规模和征管效益分析的过程。
(一)在核算内容上,应主要从进行税收收入的核算,逐步过渡到对税收成本收益的核算
应对税收会计进行重新定义,确立新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核算内容,明确划分范围。在对税收收入的核算上,立足于宏观税收收入的核算,注重分征收单位和税种来源的核算,取消分户核算,进一步减轻税收会计的核算压力。在支出核算上,确立一个基本核算单位,支出项目分别从人员经费、征收费用两方面进行核算。
(二)在核算层级上,税收联合征管软件上线后,实现以省为单位的数据集中
这个集中的意义主要在于进一步降低税收成本,对于税收会计核算来说,目前安徽省实行的“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核算模式,统计的意义大于会计,便于统计而不便于会计核算,特别是不便于进行税收成本核算,因此,目前会计核算层级上,层次不宜过多,应以税收经费独立核算单位为税收会计核算单位.便于进行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核算,便于核算和衡量一个地区税收征管的效能。
(三)在核算依据上,税收会计核算凭证逐步实现无纸化
随着纳税申报网络化的实现,依据电子数据处理税款的上解、入库等各项业务将是税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因此申报表、税票等纸质核算凭证已失去目前核算凭证的原有功能,将逐步退出会计核算并最终将被各种电子转账等凭证所取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子缴税完税凭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55号)规定,当实行税银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后,税收会计核算税款征收情况的原始凭证可使用电子数据。作为书面资料的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行档案管理。
(四)在核算手段上,要逐步确立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开发全国统一的税收会计核算软件
一是以规范税收会计核算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注意防止税收会计核算业务与软硬件建设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在确立会计核算主体单位的基础上整合核算流程,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税收会计核算业务和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软件的设计开发必须不断适应税收会计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会计科目设置、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实现与综合征管系统(CTAIS)的连接,按照平台统
一、一次录入、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分步实施,实现会计核算软件平台的标准化: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税收会计核算的标准化。
四、税收会计核算亟待改革的问题--税收成本效益问题
(一)确立有别于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
从核算内容上看,税收资金在性质上也有别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和财政预算资金,税收资金脱胎于企业生产资金,是企业生产资金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增值的部分,税收资金又终止于财政预算资金,税收资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同时,在税收资金的征收、入库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又是财政预算资金的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的核算内容决定了税收会计必须实行有别于现行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核算形式,建立独立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
(二)建立税收成本效益指标评价体系
考虑税收成本收益问题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降低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益。因此.要建立税收成本效益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控制指标以及对这些指标的核算,达到不断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
(三)建立税收成本预算制度、考核制度与监管机制
要把税收征收成本的高低作为评价税务机关工作成效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树立成本观念,注重成本核算,讲求效率。只有考核税收成本,强化税收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四)对实行成本核算、降低税收成本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职能; 发展与演变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并能实现会计信息主动实时报告。而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提供财务信息,这一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也逐渐发展和演变。
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与会计的结合,首先是为了提高会计日常处理效率和会计信息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逐渐改变了会计的基本工作模式并扩展了现代会计的职能。也就是说,在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在逐渐演变和发展,并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形式得以体现,整个过程渐进而漫长,可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会计数据处理自动化。在手工方式下,从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要经过很多人的手工操作才能完成,增加了数据处理差错的可能性,而采用运行自成体系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则不同,数据一旦进入系统,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都是在一个一体化处理过程中,查询或者收集某一汇总或加总数据的速度也比手工方式下要快得多,这就大大提高了会计处理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有利于会计工作流程的规范。同时,会计电算化仍然具有不能实现数据充分共享的缺点,无法进行会计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造成这一缺点的原因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的收集总是发生在业务之后,而不是在业务进行时同步采集,无法避免会计信息的延迟,保证不了信息的及时性,影响了会计信息对于决策的重要价值。
(二)第二阶段――财务业务一体化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会计电算化基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利用信息化工具,突破因职能分工和管理工具落后而造成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屏障,对财务和业务之间互有的信息交换进行一种集成性的整合。财务业务一体化首先解决了企业业务价值链中各环节产生的大量财务信息从业务部门向财务部门的及时流动、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高度融合的问题。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业务直接驱动财务,直接产生会计凭证,生成明细账,汇总成实时报告,从根本上缩短了财务记录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差,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参考价值。财务人员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主要任务从原来的事后检查向事中控制转变,如预算执行管理、信用管理和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职能大大增强,财务监管效率逐步提高。
财务业务一体化也给企业增添了新的风险,如信息传递流程的延长,电子数据丢失或损毁的风险,人员职责的变更、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等。这使得会计的职能在原来固有职能之外还要承担企业内部控制职能。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环境下,会计的内部控制职能突显,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为了实现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融合,会计管理人员要参与到业务管理流程优化重组的工作中,规范管理流程。因为会计人员往往比业务部门人员更清楚业务模块与财务模块有机连接的衔接控制点和功能,更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第二,系统之间高度协同,数出一门,数据共享,使会计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业务的执行状态,预测业务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财务损失。第三,由会计人员制定会计业务运营中的内部控制标准,可以实现系统自动调用相应的控制标准,计算或生成运营情况报告或计划报告,从而促使控制过程自动化,提高整体流程效率。
尽管加强了事中内部控制职能,但财务业务一体化仍有如下一些缺陷:(1)从业务系统中采集的数据只是整个业务过程中的一部分,无法提供所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或决策有用的数据。(2)由于数据的可追溯性,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财务分析工作的依据,但不能反映出业务完整的本来面貌。(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采用会计科目表来组织数据和编制财务报表,限制了决策者所能得到的信息参考种类,使管理者不能从多角度探究和分析所获取的信息。
(三)第三阶段――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会计核算数据,结合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系统、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决策支持新技术,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数学模型,为决策者分析和探究财务状况提供帮助,提供成本形态分析、成本预测、销售预测、本量利分析、采购决策、定价决策、经济订货量决策、筹资及最佳货币持有量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辅助决策功能。财务状况分析专家系统和审计决策支持系统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如《用友通宝财务报表分析专家系统》和《中岳通用审计系统》。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辅助决策信息。首先,业务财务一体化提供的数据库和运筹学提供的模型库相结合,支持决策者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方法,辅助决策者进行定性分析。第三,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将大量历史、当前、综合数据进行多维分析,转换成辅助决策信息,提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有用信息。与目前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业务财务一体化相比,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未解决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所有弊端,采集的数据仍然只是业务过程产生的价值信息,并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而未来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信息化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能转型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IT环境下,会计的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同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会计职能的本质内容发生变化。从目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来看,会计职能已经受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强烈冲击,并有趋势逐步发展到会计决策支持系统阶段所要求的事前监控和综合分析职能,也就是说,会计的基本职能从原来的核算和监督转型为反映(核算和信息服务)和控制(实时控制和预决策支持)。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核算和信息服务
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体现在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的会计信息系统上,由于系统实现了对与业务同步的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处理,自动完成会计核算,使企业各系统之间达到信息高度共享。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会计信息系统把信息的确认、核算、存储、传递、输出整合在一个规范的信息流中,实现了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分解、传递和交换,向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财务和商业报告。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反映职能与传统会计核算职能相比,在反映信息的质量水平上不可同日而语。传统会计核算反映的是事后检查结果,即历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严重滞后导致参考价值的降低。而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会计反映职能,通过实时采集那些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构成的详细财务信息,并且进行实时处理和控制,从而使会计信息系统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统计紧密相扣,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就当前形势快速做出经营决策。
(二)会计的控制职能――实时控制和预决策支持
会计的控制职能由传统的监督职能向实时控制职能转变,并进一步为企业管理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支持。传统的会计监督只能局限于会计事后核算,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在时间上的滞后,信息采集仅仅以满足登记会计账表为目标,信息加工缺乏与业务活动的关联性,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经常存在差异、会计信息严重滞后于业务信息,会计信息缺乏实时性、相关性、有用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人员无法利用滞后的会计信息对业务经营过程进行控制,更无法为管理层提供预策决策支持。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控制,是通过三量信息(时间、实物和货币)对企业业务经营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实时分析,从而指导、调节、约束企业的业务经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的。会计的实时控制职能包括过程控制、时空控制和动态控制三重含义。过程控制,是利用实时信息对整个业务价值链,包括产品研发、采购、仓储、生产、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进行实时控制。时空控制是指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和任意地点获取会计控制所需的信息。动态控制是指不再从事后获取静态会计核算信息,而是实时获取与业务活动同步的动态信息,并实时进行分析和调节,使控制行为从事后走向事中,从静态走向动态。这三层含义的实时控制都必须依靠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具有预测决策支持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有这样的会计信息系统才能使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决策支持方向迈进,让企业经营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正确的决策。
三、结论
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进行总结,本文认为:各个阶段的会计信息化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重叠的,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财务业务一体化还是会计决策支持系统,都在被使用和研究,阶段的划分只是更清晰地展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同阶段的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职能发挥的背景和条件,也揭示了现代会计职能演变的原因。因此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发展阶段的回顾和讨论,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会计职能的发展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吴沁红,续慧泓.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6(8).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转轨;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转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丰泽区是泉州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下辖8个街道、76个社区,是闽东南沿海刚崛起的一个新型城区。自2003年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来,区财政统一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进行管理,保证了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统一性,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在强化财政资金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共财政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集中核算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区所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脱节;管理缺位,由于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各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履行了财务管理职能,但对预算单位会计事项的真实性等难以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无法保证会计事项的真实性;会计实行集中核算与资产管理脱节,报账员对本单位资产的账务不清晰,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有效管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预算单位获取会计核算信息滞后,如各单位“三公”数据的报送上存在滞后的现象,影响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区自2006年启动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需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逐步恢复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责。转变预算单位观念,做好动员工作,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转轨工作是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
二、遵循原则,全面推进转轨工作
(一)“明确目标,分步实施”的原则。这次转轨工作是以建立完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为目标,要求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确保财政财务政策的落实、增加财务管理透明度。
(二)保持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资金权和财务管理权不变,改革收支缴拨方式,集中资金支付环节,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责。有利于增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各单位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方便预算单位用款的原则。优化整合财政资金支付程序,简化审批流程,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和内部审计制度,避免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增加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的严肃性和法律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转轨工作平稳过渡
成立丰泽区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区财政局,具体负责转轨工作的实施。区直各单位应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转轨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好本部门、本单位财务会计转轨工作。
四、规范操作,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一)完善各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区级预算单位要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按《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财务人员,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各预算单位配备会计、出纳,所配备的财务人员需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单位应优先使用持有从业资格证人员,并将配备的财务人员名单报到区财政局。
(二)会计核算与会计档案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后,由预算单位按照财经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并保管好会计档案。原会计核算中心为各预算单位保管的会计档案,移交各预算单位保管。对单位人数较少、资金规模较小,且不具备独立会计核算条件的预算单位,如地震办、红十字会等,可由预算单位委托“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记账,并签订好记账协议。
(三)预算单位结余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管理。区会计核算中心要核对清理往来款项、结清账目。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后,单位结余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缴入财政专户,支配权仍归单位所有。资金支付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由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统筹安排使用。
(四)强化技术保障。现代化的银行支付系统以及财政国库管理操作系统是转轨后的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必须通过对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财政局各科室、国库支付中心、区直各预算单位、银行的专线联网来建立自动化处理程序,实行网络信息传递与纸质凭证确认相结合,得以实现财政资金的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支付。这就要求强化技术保障,建立系统安全机制,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畅通。改进技术,加快财政信息一体化系统建设,用强硬的技术手段来保障转轨工作的推进,加强财政业务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支付和清算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区直各部门和单位提供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岳民.对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几点思考,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