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

第1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 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 搜考

一、企业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在职能上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障。企业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贯彻与整个会计工作的进程之中,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与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会计核算信息,那么会计监督就失去了根据,会计监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相反的,若是只有会计核算,却没有会计监督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会计核算工作就不能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两者是唇寒齿亡的关系,缺一不可。

二、企业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分别所面临的问题

1.企业会计监督所面临的问题。

1.1法律约束机制不强大。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已逐步扩展到各个方面,尤其是针对企业经济这部分。虽然我国已有《会计法》等法规,但是其惩罚力度是不够的,并且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碍,这样会给许多企业造成侥幸的心理,自然就会加大会计失真程度;相关会计法律责任还有待加强,企业必须重视会计法律处,以此为基础加强对企业会计的监督。

1.2企业内部管控机制混乱。企业要想增强会计监督的只能,就必须合理的制定本企业内部管控制度,一旦内控机制产生混乱,会计监督是无法有效的运行的。尽管部门企业制定了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控原因始终未能进行彻底的落实与实施,这样会使会计监督失去原有的职能作用。

1.3管理者缺乏会计监督意识。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由于个人原因往往只是重视自身的利益,并没有从企业整体出发与考虑。企业管理者总是简单的认为只要做好会计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对这些会计活动进行监督,这就给会计监督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同时有些会计人员提出了进行会计监督,但是这些意见会受到上级的制约,并不能有效的实施;更有甚至就是会计人员因为本企业没有会计监督,直接弄虚作假谋取自身利益等等,这些都是缺乏会计监督产生的不良后果。

2.企业会计核算所面临的问题。

2.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够科学。目前凡是会计核算制度不够科学的企业往往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首先体现在会计核算主体不够清晰,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资产与个人资产的界定比较模糊,容易造成资金使用混乱的状况;另外就是企业负责人往往在财务主管的委任上都是选择自己的亲信出任,不考究其专业能力。其次,会计部门在设置账户方面并没有按照规定方式,企业的建账需要充分了解本企业的性质、规模、业务内容等等;最后某些企业甚至设置几套账目,是为了逃税而做的准备。

2.2会计基本信息不真实。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会计基本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决定着会计核算工作是否成功。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其经济活动与业务日益繁杂,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逐渐加大,在对企业各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分析的情况下由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原因就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误、遗漏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3缺乏综合型的会计核算人才。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靠会计登记、出纳等人员完成的,这些人并不具备专业的会计核算人才,只能进行日常的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登记工作。现代企业的会计核算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会计核算知识,并且了解企业的整体概况,这样会计核算人员才能在会计核算工作上抓住企业的重点。

三、企业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工作两者的优化策略

1.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优化策略。

1.1加强会计法律的刑事惩罚力度。加强法律惩罚只是对企业外部会计监督机制的优化。该过程是通过法律来完成的,其中应重点注意财务、税务方面的法律改革,这两部分是企业会计方面最重要的部分;在加强法律惩罚的同时,应该在企业中开展相关的会计法律教育,让企业的各层级认识到会计违法后果的严重性,这样就会引起企业管理层对会计监督的必要性的认识。

1.2完善内部管控机制。,企业要想在会计监督工作方面进行更有效的执行,就必须要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内部管控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其是为了让企业更好的推行各种管理制度,需要在企业的规定章程明确标注。会计监督是内部管控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其是会计工作有效运转的保障,同时也是关系到企业财务运行优良的重要机制。内部管控与会计监督两者关系紧密,其对双发各自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1.3增强企业管理层的会计监督意识。要想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就必须让企业管理层重视会计监督。增强会计监督意识是从企业根本上来落实会计监督工作。企业可以定期选择时间进行座谈会,选择未进行会计监督的企业的案例进行客观的分析,最后结合本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谈下感想,这样能让管理层对会计监督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会计监督理解。

2.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策略。

2.1制定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选择具有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的企业的例子,对该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进行分析,在分析报告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分析报告相比较、相结合,从中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科学的会计核算机制;将会计主体的界定清晰明白的制定出来,避免会计核算人员因其模糊概念无法进行资产区分;在对企业财务主管委任上不要只考虑亲信,同时要注重其财务会计业务知识。

2.2增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管控的好坏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这对企业极易造成直接或是间接的负面影响。内部管控时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会计核算又是企业内部管控机制的主要职能。财务会计核算是为了给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及时的财务信息,以便这些信息使用者能有效的作出决策。因此,健全内部管控机制涵盖了企业的稽查机制、会计核算机制、财务收支审核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管控,其中会计监督在上文已经提及。

2.3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与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强化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核算的了解,企业通过组织培训与学习,从而提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基本工作的认识;不断的加强会计人员与会计核算人员的交流,从而为本企业培养更多的会计综合型人才;加强会计核算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熟练度;同时企业可以相关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由高校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会计核算人才;最后在会计核算人才引进方面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目前猎头行业正逐步发展,也可以委托猎头公司帮本企业物色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才。

四、结语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机制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制度,其实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会计失真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审查力度。企业的会计失真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的决策判断,这些都是企业应该重视会计监督与核算的重要原因。同时,加强对会计工作方面的改革也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合理发展。总而言之,企业会计监督与核算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阎桂卿.试论企业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的风险及控制[J].经济师.2012(10).

[2]任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讨[J].全国商情.2013(20).

[3]方黎.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5(06).

第2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研究

促进会计监督与核算的有机结合,能为地质勘查单位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笔者将分别从: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分析、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关系研究、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与核算实施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分析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第一职能,同时也是会计管理的基础。地质勘查单位任何经济实体均需要进行经济活动,同时要求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基于这种情况下,地质勘查单位应对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加以记录,计算及汇总,并将其整理为会计资料供其查阅。总的来说,会计核算就是一个将经济活动信息转变为会计信息的全过程,并对其进行确认的工作。会计核算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能从价值量上对经济活动状况进行反映苗,与此同时,能对单位经济活动如实反映出。经济活动本身就有一定复杂性,人们无法通过单纯观察就能掌握全面情况,另外也不能从活动信息来了解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则能通过货币、数量等形式来反映地质勘查单位实际经济状况,为地质勘查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要求经济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没有任何遗漏,而连续性则要求经济活动整个过程中不能间断,系统性则要求相关单位采用科学核算方法来解释规律,总而言之三者缺一不可。会计核算能对地质勘查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准确反映,不论是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是将要发生的,均能预测到,对于单位而言是一种安全保障。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会计核算的作用更加突出。不仅能使企业财务制度不断健全,还能使企业财务情况明朗化。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都属于会计基本职能,二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作为会计监督基础,无核算便不存在监督,难以确保会计核算相关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特殊地位和职权来制定相关制度,对经济活动中各项资金运行加以监督,确保各项活动的合理开展,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的提升,达到主体工作效益目的。相关学者认为,会计本身就具备监督职能,在我国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根据相关法规,通过分析检查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使其按一定目标进行。从中不难发现,会计监督主体通常是经过受权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机构,会计监督对象是经济活动过程引起的资金运动。其他学者则认为会计监督是指对流动资金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加以监督,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利润计划指标提前完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关系研究

监督与核算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联系则更加紧密,地质勘查单位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其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某方面来说,监督与核算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功臣,也是其健康运行的象征,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或单位长远发展的关键。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将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能发挥出一定作用,为单位或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为了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应对会计核算体系以及会计监督系统进行建立,从而确保单位或企业内控系统的稳定运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三、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与核算实施的有效对策

为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与核算的有效结合,单位还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对策,笔者将分别从以下方面来阐述,如:对内部会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对会计责任主体加以明确、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多个方面来阐述。

(一)将内部会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

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强对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强化,对内部核算系统加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地质勘查单位中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自己发展情况,为此制定更加全面的会计制度,为会计监督的落实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与此同时,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大对各种活动的监管力度,并敷于核算部门相关权利,使其能参与到会计监督中来,此外,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将会计核算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善,对监督管理系统加以健全,并于监督前、中、后等全面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最终实现会计监督的作用。

(二)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

在合理科学的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下,有关的单位应该要相应的注重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之间的深化。同时还要建立好监督管理的体系,通过建立监督体系要及时处理还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认识,根据会计信息化核算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的深化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式,进一步的促进自身的稳固发展状态。在此同时还要加快会计核算人员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力度,强化好在工作中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进一步有效的进行处理解决,然后再推动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对于当前的这种形势应该要结合好会计信息化核算模式的要求以及自身在会计核算工作环境中的状况和态度,要定期进行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活动,同时还要丰富好会计核算员的专业性能力,促使着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加强好这些这些专业知识的有效运用,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方式的推广使用能够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对会计责任主体加以明确

大部分地质勘查单位负责人则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会计人员应按其意愿来执行相关事宜,一旦出现问题便将其推给他人,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问题均对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造成一定阻碍。相关学者认为,促进会计监督与核算的有效统一,还应对会计责任主体地位进行明确,这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得以保障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确保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对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应加强对会计知识、财务知识、业务知识的了解,对经济法规加以熟悉,做到为自己负责,为单位负责,为法律负责。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关系到内部核算能否实现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对此,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度。首先在思想上,应加强核算人员对内部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且要求管理人员学习《会计法》,加强法律意识,其次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到培训内容中,以创造良好的内部核算氛围。企业在招聘时,应禁用有亲属关系以及有背景的人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以能保证用人的独立性。另外,企业要规定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公司的培训,加强对《核算法》的学习;对管理人员给予核算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于培训结束后实施绩效考核,针对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用。最后,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还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行情、经济周期以及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工作顺利的开展.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包含诸多要素,如:收入、支出、费用、成本,这些要素无疑不体现出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从多个角度来对单位亏损情况进行衡量,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为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监督与核算的有机结合,还应采取一定手段,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管理人员,为地质勘查单位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辉 单位:河北省地矿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参考文献:

[1]王欣.地质勘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管理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183.

第3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内外监控 法律体系 会计信息质量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现集中核算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提升会计工作速度、节约资源成本、加速资本运作以及实现标准化操作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的进步,必须重点对集中核算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当前,我们应该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突破口放在协调核算与管理关系、加强内外监控、完善法律体系等方面,营造集中核算工作的必要空间和环境,真正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促进会计工作改革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

会计集中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形式的一种变革,其主旨是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合并为一体,以便有效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监督和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取消了下级单位搁置设立的会计和出纳岗位,保留报账员,将会计和出纳工作统一在会计核算中心,集中进行财政的支出,这有利于将各单位分散资金实现集中管理,节约行政事业的运作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价值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势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可以将分散的会计人才集中在一起,发挥群体优势,这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既能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又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

(二)保证财政资金安全的优势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便于核算中心和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了多开户头、小金库等乱象,为财政资金找到了安全管理的体系。

(三)减少财务违规违法发生的可能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就告别了单位自设账户、独立核算的传统模式,也就避免了单位账外账、资金浪费、隐匿收支等情况的发生,大大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可能。

(四)加速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

传统的分散管理导致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片面重视收入管理,导致财政资金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不能实现财政资金的公平和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加强了预算的科学性,在客观上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确保财政资金能够起到最佳的公众价值和利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配合不协调

会计核算中心设立后行政事业单的资金必须通过中心的审批,这使得行政事业出现财务管理积极性的下降,进而产生责任归属的不明确,容易形成责任的相互推卸。会计集中核算会客观造成实物管理与资金管理的脱节,特别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难于形成账实一致的局面,容易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二)监督职能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容易形成报账舞弊,而结算中心和行政事业单位难于通过日常工作对报账员进行全面监督。此外,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与会计中心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存在差异,容易形成不完全监督,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会计结算中心对各行政单位的原始财务凭据考核容易出现疏漏,这会给虚开发票、提供操作空间。会计核算中心对财政资金不能进行实际的监管,容易造成资金使用时发生挪用和挤占的问题。

(三)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最大障碍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很多单位没有将各项收支列入到预算管理当中去,出现很多资金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混乱等情况。

五、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一)协调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1)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责范围,要在保证资金的所有权、资金的使用权以及自的同时,充分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管理与监督职能。(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核和管理的积极性。(3)进一步促进、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并完善有关固定资产的规定,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加强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的联系、沟通,提升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监控体系

内外监控体系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有效落实的基础,应该合理界定不相容岗位的职责,使得各个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全面落实内部牵制制度。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财产清查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等,对落后的审批报账模式进行改革,使报账会计人员审核、监督权力得以体现。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法律体系

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体系,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为制定法律制度的关键,法律和制度要符合《会计法》的需要,应该对相关内容加以明确规范。同时各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行政措施,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够得到具体实施。

六、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改革的必然,要认清这一制度的优势,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行时的各种问题,通过协调核算和管理关系,完善监控体系,推进法制化等手段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执行,以更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变革,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提供会计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会计 集中 核算

1 会计委派制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和完善会计委派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它对强化会计监督,制止“三乱”、遏制腐败、保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只适用于开支渠道和资金流向相对集中的行政事来单位,而对企业集团并不适用,这是因为:

1.1 会计委派制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矛盾。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自。如果实行会计委派制,就等于剥夺了企业经营者对资金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势必影响其生产和经营决策。尤其是在市场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如果企业负责人与委派的会计人员意见不一致,势必错过市场机遇,影响企业竞争,这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显然是互相矛盾的。

1.2 会计委派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相悖。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精干、廉政高效的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将企业微观经营管理权归还企业。而会计委派制一方面要增加新的人员编制,设立新的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导致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悖于两权分离理论。

1.3 会计委派制不适应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而会计委派制仅仅着眼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考虑到其他股东的利益。显然不利于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

1.4 会计委派制并不能使会计监督职能完全得到发挥。会计委派制仍然无法彻底打破会计人员与企业的依附关系,其办公和生活等方面要受到企业一定的制约,委派的会计人员单枪匹马长期在一个单位从事会计监督工作,也可能陷入两难境地,坚持原则的会被孤立,特别是时间一长,很容易被企业“同化”,使监督工作大打折扣。

1.5 实行会计委派制,使新《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新《会计法》规定企业负责人应对单位的会计工作起组织、领导和决策作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会计委派制却剥夺企业负责人的这一权力,从而导致新《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

2 实行会计集中管理,集中核算体制的探索

会计集中管理,集中核算在企业理财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会计监督职能得到了加强。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后,通过构建“集中核算,两权分离,强化监督”的约束机制,会计人员与原勘探局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只是核算、服务和监督关系,不再受原局属下级单位的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是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从而将局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置于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强了会计监督职能,堵住了各种漏洞,从源头上控制了财务收支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小金库”、潜亏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是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会计人员不再受原勘探局下级生产单位领导,从根本上消除了会计人员对各单位的依附关系,而一些单位负责人过去那种指使会计人员编制假报表、假决算、虚报或隐瞒利润等现象得到了根除,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乱设“小金库”、乱投资等三乱现象得到了遏制。会计核中心成立后,会计人员能依法审核每一笔收支,并将各项收支纳入核算,再加上财务结算中心统管全局银行账户,实行全局现金流量的一个“漏斗”进出,防止了资金“体外循环”,从根本上遏制了三乱现象的发生。

3 会计集中核算表现的问题

但是经过几年的运作,这种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会计核算模式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环节相脱节。将会计人员从各生产经营单位中分离出来实行集中管理,虽然加强了核算功能,但由于所属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人员往往无法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而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经营特征等,是确保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

二是新《会计法》赋予的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职权无法得到充分落实,从而使会计工作中相关法律责任不明确。新《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由于会计人员与生产单位只是核算、服务与监督关系,不受各生产单位的领导,从而使下级各生产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职权无法得到充分落实,使会汁工作中相关法律责任无法明确。

三是突出了会计核算职能,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堵住了各种不合理的开支,发挥了会计监督职能。但是,有的单位也出现了会计人员只是为了核算而核算,为监督而监督,而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起不到生产单位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4 解决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办法

为消除上述这种会计核算模式的局限性,笔者认为,财务总监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财务总监是指董事会聘任财务副总裁,财务副总裁通过财务主任和主管会计领导企业的会计工作,一般会计人员仍由企业负责人任免。财务总监的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审核企业重要的财务报表和报告;参与制定公司的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监督检查企业的资金收支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联签企业的重大财务事项的收支等。该体制的主要优点是:

首先,财务总监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财务总监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是从产权角度出发,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同时,对重大财务活动实行企业负责人与财务总监联签制度,防止了经营者,谋取私利等问题。

其次,有利于全面公正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反映其受托责任,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由于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得到履行,有助于会计信息客观、公正、真实、及时地加以披露,从而能客观地反映经营者的业绩和受托责任,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第5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辩证的分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企业会计核算与企业统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并就两者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了作者本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概述

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

在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中,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在很多时候两者都有着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密切关系。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进行系统核算,有关的核算资料可以互相转化与换算,实现信息共享,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并且依据相同的原始资料和原始凭证。对某些会计资料深加工必须应用某些科学统计方法,从而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来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从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出,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都不能缺少统计和会计核算的资料。于此同时,会计和统计从量的变化上都要借助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衡指标等主要经济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两者也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会计和统计两者皆不可缺,相辅相成,对于企业经营者的科学经营决策和对企业的科学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二、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1.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核算原则不同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其强调以货币计量为主,主要采用实物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单位和劳动计量单位。尽管在一些明细核算中也需要实物量单位,但实物计量毕竟只是货币计量的辅助,这一点是会计核算的明显特点。

而在企业的统计核算过程中,其只要是根据特定的内容和要求来选择是使用实物计量、货币计量还是使用劳动计量。企业统计核算的计量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它所采用的计量单位就没有主次之分,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一些用货币难以,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如企业职工总数量、企业占有土地面积等。

2.核算目标不同

在企业中,会计主要是对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和企业管理者等为服务方向。其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信息。

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某部门或其整体的规模、速度、效率进行反映、评价。其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宏观政策制定服务。

3.核算方法不同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的进行都需要经过各自详细资料的搜集和对搜集信息的加工对比、分析、汇总整理以及信息提供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但是两者在核算的方法上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同。

三、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协调发展的措施

1.会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逐渐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企业的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组成部分中的统计管理也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向现代统计管理的方面转化,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在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测,必须吸收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对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加强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

2.运用统计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企业中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其特点主要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在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同时,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以保护单位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时,进行会计资料整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经常运用统计方法。

3.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企业要想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就必须充分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改进统计报表制度,利用会计信息,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使之在核算准则上向会计靠拢。

首先,在企业中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为企业今后进行清晰、良好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统一指标口径。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应当采取的原则。对相同的指标要力求一致,对不同的指标要力求协调,能做出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

总之,在国民经济中,虽然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本质存在着根本差异,两者从根本上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但两者在核算对象和核算目的上又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将两者从全方面的角度做好互相统一与协调,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企业更好的创造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实施的制度都是为更好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所服务的,因此,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发展,是企业保证经济信息质量的有效前提。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建立及良好应用,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科学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霖,汪浩,江凯.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12).

[2] 谭永生. 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0, (04).

第6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会计审计 会计核算 方法 变革

会计审计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着企业生存发展。会计审计工作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信息防止企业资金链中断,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并且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控制企业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1会计核算的概念与主要特点

会计审计就是把货币当作主要的计量单位,利用诸多专业方法与程序,通过采取特定模式,对经济交易行为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综合性的核算与监督,形成经济数据信息,以供企业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会计核算作为会计审计工作最基本与最重要的职能,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核算就是把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经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一系列程序,对企业经营活动开展记、算与报账三个环节,为企业决策层提供预测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核算具有货币为主实物劳动为辅、连续、系统、真实、合法等方面的特点。首先,把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实物与劳动量为辅,全面展现出企业生产、收支等各方面的内容;其次,在会计核算时间、程序、内容以及价值指标等方面,保证会计核算的连续、系统和全面;最后,会计核算必须把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作为依据,在记账处理时不能用口头或者其他媒介作为记录。

2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就是会计针对服务主体的经营活动开展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监督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目前常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有七种。

2.1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在进行设置账户之前,要全面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确保科目与账户设置的合理性,以便会计进行系统性、连续性的记录,帮助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活动指标。

2.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记账方式,就是把企业每笔经济活动,把相同的金额记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联系的账户中,利用复式记账可以理清企业每笔经济活动的流程,避免账目的混乱,更利于记账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2.3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账的重要依据,也是理清财务收支的基础,主要用于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明细经济责任。对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有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否合理科学也关系着整个会计工作的质量。

2.4登记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工作资料,是开展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支撑。登记会计账簿简通俗讲就是记账,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前提,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连续、完整的记录,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会计核算基础。

2.5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成本核算是否得当,对于会计审计和会计核算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成本核算,能够考核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损耗,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重要依据。

2.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一门专门针对经营活动相关的物资、资金等事项开展清理盘查的方法。利用财产清查,能够实现账务和实际相符合,进一步保证会计工作数据的全面真实性。另外,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财产物资的效能,确定相关责任,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2.7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就是依据会计账簿登记的信息,全面、系统地把企业一个时间区间内的经营活动进行书面报告。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以及其附注三部分组成,通过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加强对平时会计核算的归纳,完善会计核算材料,更重要的是会计报表可以作为会计工作分析、检查、预测等多方面的重要基础材料。

3会计审计中提升会计核算的策略

3.1坚持独立、客观的会计核算原则,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

会计核算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会计核算要坚持独立、客观的原则,成立单独的会计核算科室或部门,明确责任,细化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和性质,防止权责混乱,避免出现,阻碍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强化企业决策层的会计核算意识,提高会计核算的地位,避免领导给予过多的干涉,影响会计核算顺利进行。

3.2完善内外部监督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

完善制度建设是提高监督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从内部外部两个方向,完善监督制度,在企业内部,成立审计科室或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快速解决,保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在外部,可以引进第三方监督机构,全面对公司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提高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阎柳青.探讨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J].经贸实践,2015(10):148.

[2] 闵志慧,雷翱,夏铭悦.浅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J].品牌,2015(6):72.

第7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整体分析

1.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任何经济实体要进行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根据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来的客观、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且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为会计信息,成为能够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概括并且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核算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证报告的工作。

2.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从价值量上反映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经济的活动状况。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人们不可以单凭观察和记忆就掌握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也不可能简单的由表面计算经济活动的深度信息。虽然有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但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是通过价值量来综合计算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所以单一的使用三种量度是片面的。所以,会计核算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数量以及货币。并且有其余的辅助计量,比如劳动计量。

(2)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经济活动没有遗漏;连续性要求经济活动进行产生的信息转换不能中断;系统性要求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揭示客观的规律。三者缺一不可。

(3)对全过程的反映、预测

核算会对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确实的反映,对不论是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核实,对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经济活动一直处于动态的形式下,并且全过程都处于核算的反映中,对于企业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3.会计核算的作用分析(会计核算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这里简单说明下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在当下的社会中,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小企业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重视小企业的数量,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小企业的质量。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为社会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份额的国民财富。所以会计核算对小企业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基本运营,可以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使财务情况明晰化。

二、监督在会计中的整体分析

1.监督在会计中的有关概念

每一项经济决策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运行。如此说来,监督就像是规定和要求,规范着决策的运行路线,监督着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并且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监督在会计中的特点

(1)事后监督、事中监督、事前监督

会计要对单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三种监督相结合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和有序进行。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分析;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之前就对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

(2)合法性、合理性

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都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条例进行,以保障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在企业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及重要性

核算和监督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在会计中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更是密不可分。企业之所以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律的在市场活动中存活下来,核算和监督就是不小的功臣。核算和监督的存在就是企业的健康的象征,也是企业长久地立于世界之林的有效保证。简单的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就是建筑的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稳固。

一个企业只有真正的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结合起来,通过严谨的完全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会计核算,为企业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组建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会计监督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不向外流失。在组建会计核算体系时,要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必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企业已经完善好的会计核算体系为蓝本,系统的组建企业的会计监督系统,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会计核算为其发展创造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会计监督保障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流失,从而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第8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76-01

1 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工作存在影响

1.1 有利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对纳入核算单位采用同一套核算软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审计部门若能与核算中心联网,则能方便地实现事前、事中监督,提升审计层次,提高地区财务管理水平,并且可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性资金的监控力度,有效遏制和纠正不合法凭证和不合理开支,使某些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强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了审计质量。

各地审计机关都实行了审计质量管理,有的地方还制定规章,如:对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等资产必审;对银行账号、对账单和余额调节表必审;对票据、收据存根必审;对未纳入汇总报表或未报送报表的单位必审;对账表、账证的平衡衔接关系必审;对往来账户必审。通过对以上项目的审查,加大了审计监督力度,对被审计事项查深查透,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1.2 不利影响

(1)会计集中核算增加了审计客体。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审计客体由一个变为两个,即被审计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就是研究的对象,客体的变化引起对象的变化。纳入财政集中支付中心以后,被审计单位原有业务工作不变,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管理活动仍不变,只是会计核算中心的参与,使得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都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完成。这样不但增加了审计客体,审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审计工作量也随之加大。

(2)会计集中核算增加了审计难度。

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全部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特别是专项经费、往来款项在核算上易出现列支不够明细和串户等方面的问题,将增加具体审计的难度。同时,也容易造成资产管理上的账实不符,从而加大了资产管理的难度,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审计人员要了解掌握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他们的收费项目及内容,掌握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熟悉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操作规程和程序,这些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会计集中核算下的审计采取的对策

2.1 调整审计目标,把握审计重点

会计集中核算除了要注重审查收入的真实完整性、支出的合规效益性、财产物资管理的安全性、债权债务的真实性等方面外,还应侧重对纳入单位监督未涉及和不能到位事项的审计。要围绕与纳入单位职能相关的专项资金和重点问题展开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要围绕单位预算内、外收入开展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情况。要围绕单位各项支出以及发放津补贴开展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纪律的情况。

2.2 注重审计资料的拓展

在审前环节,除了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外,可以从被审计单位的创收计划,任务分配、会议纪要、年度分配方案、公务用车的变化情况、职工的福利变化情况等反映财务活动的经济事项。通过这些经济事项的了解,可以找到审计工作的突破口;在审中环节,应注重运用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等计算机审计方法,降低检查风险;在审后环节,应加强跟踪性的后续审计,以保障所取得的审计成果。

2.3 改进优化审计方法

在审计方法上,要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形成的新的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探索总结,积极改进审计方法,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根据会计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会计档案的情况,采取集中就地审计,或实行审计核算中心、被审计单位联合审计的形式,减少审计成本。二是更加注重运用重点抽查法、综合分析法,对重点事项、重点资金实地延伸调查。三是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评估和测试,找出内部管理与监督制约的薄弱环节,以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目标。四是推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审签制。

2.4 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一是审计人员应提高对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的认识,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敏锐观察能力和大胆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通过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应会计集中核算灵活、高效的审计模式和方法。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和运用计算机审计能力,通过审计锻炼出一批复合型人才。三是在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和协调,注意处理好审计与各方面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9篇:会计监督与核算的关系范文

一、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对国库来说,它还行使了一部分支付功能。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银行账号,其各项资金的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专款专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相互挤占、挪用。所以实行集中核算可以加强对核算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有效补充,可以使财政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具体参与和了解预算编制及用款情况,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会计主体及责任的定位

按照《新会计法》的要求,会计主体及责任仍然是纳入集中核算中心的各单位,而不是会计核算中心。因为,实行集中核算后经济活动的主体、权利没有变,经济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活动都由单位自行决定,会计核算中心不得干预。核算中心监督的重点是审核原始单据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规定等。至于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经济活动凭证的实际内容是否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必须由单位负责。核算中心对凭证进行准确分类、正确记录、及时结账、生成报表,及时向单位提供信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身份定位

独立性是确保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在会针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核算中心机构,由其统一管理,从而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的体制,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监督;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预算单位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当然,这种独立性决不是做“钦差大臣”,作为被管理单位的会计,还必须履行管理职能,对所管单位负责,为搞好财务管理出谋划策,在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平衡关系方面做出努力。

四、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各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位

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依据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但分离不能造成脱节。会计核算中心的重点是行使日常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但参与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筹集、正确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经费预算和财务计划、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办法、业务计划的制定、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等职能不变。总之,会计核算中心应是各单位会计核算的承担者,经营状况的管理者,资金运行的监控者,财务关系的协调者,即溶核算、管理、监控、协调于一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各单位领导应积极支持核算中心人员到本单位调查研究,主动接受会计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对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会议主动要求核算中心人员参加,使会计核算中心与核算单位溶为一体。

五、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与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定位

会计核算中心,只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并没有改变核算单位的经济地位,且会计原始资料来源未变,资金使用权和财产所有权未变。因此,单位负责人仍然是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这也符合《会计法》的规定。但是由于会计核算集中后,会计资料的加工、整理,最后生成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都由会计核算中心制作,因此,如果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掺进了杂质,出现了问题,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以及负责会计核算的人员应有一定的责任,这也符合《会计法》的规定。总之,从划分责任角度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可视同总会计师的地位。从法的意义上说,一个是单位负责人,一个是单位主管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掌握单位资金的审批、对外投资、财产处置权等,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建议权、否决权,使单位负责人的滥用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六、健全各项制度

会计核算中心是集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机构,必须按照“管理不越位、监督不缺位、服务要到位”的指导思想,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就要健全制度,应建立的主要制度有:

1.规范运作程序,加强内部控制。会计集中核算必须根据经济业务的循环和存在的风险,规范运作,加强内部控制,严明工作纪律,科学设计内部业务流程、岗位、控制点、每个岗位监督控制的主要内容。对资金的请用、拨付,原始凭证的传递、审核,账务的处理,印鉴的保管,票据的领用等形成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应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及办事原则,接受群众监督。

2.凭证审核制度。单位所有原始凭证都必须经过核算中心审核无误后,才能收支款项和进行账务处理。二是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二是审核原始凭证的审批程序是否齐全。

3.建立会计核算制度。一是核算中心应按照会计主体不变的原则,分户建账,集中核算;二是合理使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三是严格按账务处理流程操作;四是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主体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再对外提供;五是分单位建立会计档案并妥善保管。

4.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在科学设定岗位的基础上,应针对工作人员的各自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定岗、定职、定责,严格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增强工作责任和压力,激发工作人员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