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国内金融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金融风险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内金融风险管理

第1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银行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对国家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来看,由于银行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金融政策和金融管理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风险成为了影响银行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银行能够正常有序经营,有效抵御金融风险,我们应对银行金融风险的种类有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分析银行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具体的金融风险应对策略,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为银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银行金融风险的种类

从银行当前经营管理现状来看,银行所遇到的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其又可以分为:国家风险、主权风险、法律风险和结算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多种风险的总称,对于信用风险的理解,我们应将其作为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来看。

(2)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又包括利率错配和利率波动缺口风险。基差风险。基差指同一时点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当一般利率水平的变化引起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的利率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动时,银行就会面临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用权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即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汇率风险: 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银行在实际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对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得到有效消除,将会影响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效果。

(3)流动风险:(常被称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微观上指变现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流动风险是目前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风险之一,银行在经营中必须保证一定的流动量,才能有效应对流动风险。

(4)操作风险:欺诈、交易系统及清算系统故障、个人不充足的员工训练及操作失误,突发事件,道德规范。操作风险主要是银行在具体经营管理中由于系统和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消除的。

三、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金融风险对银行产生的重要影响,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对金融风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风险管理的体制尚未成型。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金融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在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上距离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从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来看,金融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在于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尚未成型,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体制无论是在制定过程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尚未成型,成为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

(2)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在资本市场上信息保护较为严密,一般的资本市场信息都掌握在大型的银行手中,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难以从正常渠道获得有价值的资本市场信息,导致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不但不利于银行总体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因此,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成为了银行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

(3)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意识薄弱。从银行遇到的金融风险来看,如果某一种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治理,银行将在经营中遇到较大的风险,总体经营效果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由于缺乏对金融风险的认识,目前多数银行对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分散措施都不十分理想,在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意识方面也比较薄弱,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意识薄弱是银行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四、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应对策略分析

鉴于金融风险对银行造成的严重影响,银行要想有效应对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的预防和治理效果,就要结合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加强政府监管力度。鉴于银行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银行在应对金融风险过程中,应将体制建设作为重点,不但要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程序,还要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制,保证银行的金融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的监管。为此,我们应将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程序,健全银行金融风险管理体制作为重要工作,确保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便于操作满足实际要求。

(2)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受到管理体制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在金融信息上缺乏透明度,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企业管理,在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制度,保证银行间的金融信息得到合理流动,提高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效果,促进银行金融管理发展,切实解决银行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为此,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应对银行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3)加强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意识。考虑到当前银行对金融风险缺乏预防和分散风险意识问题,我们不但要从加强银行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意识入手,还要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银行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分类,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分散,保证银行的金融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理。为此,银行应从加强预防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意识入手,有效解决金融风险问题。

第2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风暴;银行;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9-0057-02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随着次级信贷房屋危机的发生,那些将信用贷款列为主要标的证券,或者称为信用衍生性产品,冲击到了许多大型的公司,比如HBOS、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等。而原本的世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这个曾经被《商业周刊》评出的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最终丢盔卸甲,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申请了破产保护,铩羽而归。而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也未能幸免。华盛顿互惠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证券等,这些曾经的金融霸主,都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它们不幸成为了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这些曾经实力雄厚、产品新颖,又具有优质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机构是如何走上不归路的呢?当然,导火索是由于美国购房者资质越来越低使得其违约率超过了证券化计算的最高值,从而导致几乎占据了美国全部房屋贷款的两家房屋贷款中介——房地美和房利美发生危机,这便是次贷危机。羊群效应导致了人们的恐慌,他们善于根据领头羊——即主要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次贷危机就这样演变成了金融危机。然而这只是导火索,究其深层原因,美联储实行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松懈的对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以及国际经济失衡,都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必要因素。其中,金融监管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导致了泡沫经济,使全球深受其害。

1美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金融风暴无疑给了美国当头一棒。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美国闭门自省,已经开始重点加强对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想象曾经的风险管理经理只能蜗居在交易大厅的地下,而如今扬眉吐气地坐在前台挥斥方遒,甚至加入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这正是归功于2010年7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目前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汲取了次贷危机由于贷款而造成风险的教训,现在美国银行业开始着重评估借款人的违约率,同时提高了贷款的授信标准。一方面,银行在以风险为基础对贷款定价,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减少“一揽子买卖”,通过新颖的风险管理技术来分散信贷风险。当然,仅仅对信贷风险采取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信贷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还是市场风险,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在全面性和灵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次贷危机挑战了美国的风险管理系统,之前几年的良性市场环境导致银行胃口大开,从而放松了监管。而现在,银行反省之后开始重视风险衡量和控制,并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技术分散风险,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转移和缩减风险。总的来说,目前美国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2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汇集各路金融精英的陆家嘴论坛在2011年提出的主题为“新时期的金融体系及其宏观管理”,这体现出了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各国对金融管理的重视。在2011年5月20日的陆家嘴论坛午宴上,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指出,新一轮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带来新挑战,中国银行业在信用、市场、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的管理难度加大。简而言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前景并不可观。

从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建设的分析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巴塞尔在这之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建设都是基于BaselⅡ的。 那么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众所周知,BaselⅡ需要用到大量的、涉及各个范畴的数据,一方面,这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出错的概率也增大了。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无论是框架还是模块,都是借助于外资咨询机构的,比如S&P,Fitch等。不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法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同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外资咨询机构也达不到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了解,因此它只能做到大体全面的风险规划,而究竟是否具有针对性则仍是有待考究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是亟待提高的。

3国内外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对比

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都不尽相同。这里简单从单方面比较国内外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来分析两者的差异。

31房地产贷款

比较美国和中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管理模式,发现美国有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案——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所谓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顾名思义,就是当房地产市场收益十分可观的时候,即使某美国公民的信用评级很低,贷款之后还款能力不强,但是考虑到他们拥有的房子本身的价值,银行还是倾向于批准贷款。但是随着银行放贷的增多,银行自身的投资怎么办呢?将两者中和,银行就将贷款转为高利息债券,出售给购买人,而购买人的收益则是从贷款人还的利息中得来。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既贷了款又不会造成资金流失。除了风险贷款证券化之外,风险贷款出售、银行跨业经营等,都是美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采用的措施。

相比来说,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管理就相形见绌了。美国银行的思想大多是,做好预防准备,在事前将风险控制住,未雨绸缪;而中国的银行则喜欢做善后工作,相对来说较为被动。事实上,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意识较为薄弱,这也就导致了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因此现在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同时,当遇到贷款风险时,处理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是积极催缴。近年来才加大了拍卖和担保力度。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与国外还是相差甚远。

32风险管理监管

美国的主要监管方式为以法规为准绳的规范化监管方式。一方面,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周密;另一方面,社会监管对银行业的监管也贡献良多,无论是行业自律组织,还是审计组织等。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倾向于共同研讨来制定政策进行监管。它们通过组织会议的方式来商讨近期各银行出现的矛盾和弊端,然后共同制定政策和法规来解决。这种互惠互利的行为目前中国还未实施。相比来说,中国目前的监管措施并不规范。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人,而且风险信息披露很不充分,更不要说外部监管的名存实亡。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监管方式不适应时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未雨绸缪的忽视。因此,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监管手段尚待提高。

33风险管理手段

金融衍生品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新颖且有效的手段。目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是全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市场。同时,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了它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金融衍生品不是完全可靠的。金融风暴的诱因之一便是美国依托次贷产品的金融衍生品数量上远远大于次级贷本身。除了金融衍生品之外,在美国,不断开发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也提上了议程。而中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寥寥可数,并且IT技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此信息系统也不完善,相比来说较美国相去甚远。因此,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美国银行业和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有很大区别,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不是说美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就是完美的,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并且它的手段也未必适用于中国。中国银行业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借鉴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有所提高。

4对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探索

41将外部助力逐渐转化成内部力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BaselⅡ对于我们的作用。它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为了解决数据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资源共享,提高了准确率。同时,中国银行业应凝聚在一起,着眼于突破关键的技术,制定适合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规则,自力开发,才能将外部助力转化为内部力量。

42通过经济创新来创建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后危机时期,全球都在力挽狂澜,经济创新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兴市场商机无限,比如电子商务市场等,都可以成为银行开拓新业务,创建新的管理模式的助力。

43借鉴国外的管理方式

借鉴国外的金融风险管理方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了解国外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架构,将其融合中国的经济现状,同时通过压力测试来检验风险管理手段的可行性。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手段,通过开发国际市场,将全球的经济融合在一起,也有助于开发更好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应该多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管理方案,比如风险贷款证券化、风险贷款出售、银行跨业经营等,并对这一项有足够的重视,完善其风险管理体制,使其多样化,强效化;在风险管理监管方面,加强法规监管和外部监管,同时,多与其他国家沟通,就各自的银行业提出问题和矛盾,然后共同解决,这样,一方面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沟通;另一方面也便于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在风险管理手段的方面,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同时重视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金融衍生品和新的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提高IT技术和其他各方面科学技术,加强金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地达到资源共享。

一言以蔽之,面对并不客观的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中国应该正视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让经济蓬勃兴起。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应该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可以处变不惊地应对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

参考文献:

[1]陈游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财经科学,2011(12)

第3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金融企业;改进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进程,金融风险随之不断增大,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金融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风险,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而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与评价机制,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针对金融业的特色和特点,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成为金融业内部审计部门日益重要的课题。

一、内部审计简介

内部审计是相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所进行的外部审计而言的,它无论在机构设置上还是在人员配备上都是企业内部的。有关内部审计的定义,国内外有很多种表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标准,其最新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3 年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国内外的内部审计定义的介绍,本文认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最新定义是较为恰当的,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原则、内容和目的,它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义是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对我国的大多企业来说,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路尚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在企业运行中进行风险管理的运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内部审计作为风险控制的一项有效的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常常是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有缺陷或虽有较好的管理控制系统却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内部审计以企业各运营环节风险评价为起点,以评价内部控制和对内部控制合规性审核为主要手段,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防范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风险的定义以及表现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的各种可能值偏离其期望值和幅度。从广义的金融风险可以知道,可能值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期望值,因此风险绝不是亏损的同义词。风险既包含对市场主体不利的一面,也包含对主体有利的一面,也就是说,风险大的金融资产,其最终实际收益率并不一定比风险小的金融资产低,常常是风险大的收益也大。狭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动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仅仅表述了金融机构所遭受的损失。

(二)金融风险的类型和表现

在我国,金融风险主要分为:(1)信贷风险。当前部分企业趁兼并、分立等改革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逃债、废债,导致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风险;(2)信用风险。该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借款本息的风险。目前银行信贷资产沉淀多、收益率低、保全难度大。主要表现是不良贷款比重高、收息率低、抵押担保难以落实,潜伏着巨大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款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使银行信誉遭受损失而形成的风险。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4)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5)汇率风险。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汇率变动、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在资金、财产和信誉方面遭受损失的可能性;(6)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近两年,金融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逐渐增多以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在实践中逐步被突破,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正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7)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8)金融国际化风险。

三、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内部审计是风险信息沟通和监控检查的重要措施,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在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1.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识别和检查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和风险的变化,检查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已经更新,是否能控制新的风险;还可以通过后续跟踪管理层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例外事项的整改情况,检查新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奏效,将分析结果和建议提交给管理层以便评估和改进控制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自己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发现问题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2.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在金融业的组织架构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都处在金融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位置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金融业长期风险策略和各种战略决策的协调人。内部审计可以客观地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管理风险;可以从金融业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出发,清醒地识别和评价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报告系统证明风险信息被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相关人员,内部审计报告可以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传递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的信息,而内部审计职能的设立对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也是公司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的一个证明。在监控活动中,公司要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监控和定期检查结果以及意外事项处理结果的评价,确认公司对风险的管理是一直有效的还是控制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从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效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些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高度赞赏,内部审计在全公司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3.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顾问与咨询作用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组织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对提供咨询服务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并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帮助组织解决风险问题;通过咨询工作积极协助金融业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在改善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流程的效果和效率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协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建议。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机构意见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特有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风险的假设条件、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评价风险,提供专业意见。内部审计的顾问与咨询作用的及时发挥往往能帮助企业化解极大的经营风险。

4.内部审计在金融业风险管理中的报告与防范作用

审计发现如何传递,审计成果如何利用,舞弊风险如何防范,这都将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监督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改进组织机构的效果方面要发挥其领导作用。首先,内部审计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重大的审计发现要按清晰传递的线路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落实情况要进行跟踪并报告,使风险及时得到控制和防范;其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相关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来协助防止舞弊,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在倡导良好的道德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司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决定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决定是避免风险、接受风险还是降低风险。对于有相对的风险回报的风险,公司可以考虑接受,但要采取控制措施,才能将风险降到公司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得期望的回报。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 现代内部审计学[M].中国时代径济出版社,2006年,p60-110.

[2]亨利,范,格罗等(美).银行风险管理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p 20-120.

[3]王周伟,邹展宜.银行内部审计与操作风险管理[J].新全触,2005年8月.

[4]孔合.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开放导报,2006年2月.

第4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变,我国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金融机构不仅要同国内的金融行业进行竞争,而且还要和国外的金融机构展开竞争。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局势,我国金融行业的压力也明显增加。国内外金融机构形成的冲击力,使得我国金融行业不得不转变传统风险管理方案。我国金融机构要能积极的创新风险管理方案研究科学的竞争体系和风险管理手段,在金融创新条件系啊,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我国金融机构要能有效的做到风险规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的发展。为了做好风险管理,因此,本文将在深入分析金融创新的概念,确定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之间关系,进行提出科学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

金融创新;风险管理;规避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市场监管庇护下,因为长期的庇护,使得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较小。无论是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还是1994年开始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动都先后经历了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几乎使得一些国家几乎破产,可见金融危机对国家产生的影响较大。而这也说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稍有不慎,都会给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创新活跃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面临的问题困难持续增加,我国在迎接新的挑战,但金融创新成功,我国的经济必然会显著提高。对于金融创新,我国需要提出相关的要求,让风险管理成为金融创新的“护身符”。

一、关于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主要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组和创造性变革创造和引进的新事物。现如今,金融创新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金融机构要能了解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方面。产品同质化是金融创新一个主要的方面。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这不仅改善了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使得我国证券交易和银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但是从另一角度分想,产品同质化在金融创新中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实际上,并没有起到金融创新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国过于重视理财创新。当人们的生质量得到改善时,人们就开始利用手中闲置的资金进行理财,而金融行业就开始抓住这一机会,不断的创新理财产品,并向人们推进。理财产品形式多样,导致金融市场出现非平衡状态,如不加以管理,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则会下降。所以,我国金融机构要能对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进而促使金融机构正常运行。

(二)金融创新和金风险管理主要的关系

实际上,风险管理和风险创新这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金融创新要想长久的发展,金融创新就要依赖金融管理。如果缺乏金融管理的支持,金融创新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也就是说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根本。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能保证金融创新和金融管理相互促进和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对于金融机构分析的管理,我国要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金融机构要充分的利用金融创新降低金融风险,维持经济效益的平衡,这样就可以实现实现了宏观风险的有效转移,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支持。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对于金融创新所带来风险,我国金融机构要做到正确面对,金融创新的形成促进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使得金融产品逐渐具有标准化,而这也为金融投资者创建一个较为有效的投资方法。但是,尽管如此,在进行证券交易的过程仍然会产生大量的问题。首先,站在银行的角度分析,在进行证券交易时,金融机构要确保所引资产具有质量的保证,否则,资产所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投资人所投放的资产,也应符合相关的要求,这样就可以避产生不良资产的问题。其次,金融机构应对货币当局展开深入的和研究,货币当局使得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增加,证券交易要迎接更多的挑战。例如:货币当局会导致银行出现负债的情况,这样就会降低银行的控制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力。此外,证券化交易的资金具较强的流动性,通常情况下会,证券会代替货币,形成货币的垄断,这样一来,货币在市场中的竞争则会越来越激烈。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失败,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这个国家朝负面发展。为了必然金融创新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金融机构需要选择强有力的金融工具,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份保障。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投资者的支持,否则,金融机构则无法将存在的风险转印。金融市场形成的冲击力和破坏性是普通金融业务无法比拟的,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勇气,面对金融风险,勇于挑战。金融创新之所以会产生风险,其主要的原因和市场机制有着较为重要的联系,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发展机制缺乏完善性,都会对金融机构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只要经济体制发生改变,金融市场的价格就会波动的现象。一系列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发展金融行业的过程中,进行金融创新时,我国要能不断的完善经济体制和市场发展继续,做好市场的宏观调控,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金融机构,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三、针对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提出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为金融行业的创建一个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

通过分析国内国外金融行业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金融创新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国对于金融创新的态度应是鼓励推进,而不是限制金融创新。为了促使金融创新在金融行业中产生良好的作用,我国对金融创新可以适当的放松监管,但并不可以完全放弃监管。对于一些违反法律法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创新,政府要增强监管力度,让金融机构掌握好金融创新的尺度,这样金融机构才会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的进行金融创新。政府在监管的过程中,也要找准切入点,完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国政府才能金融行业创建一个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要制定相关的发展制度,完善金融创新的体制,进而为金融创新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做好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工作

在展开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金融机构要能清楚的认识到金融创新存在的弊端,进而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我国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要能深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从此次危机中探究影响金融创新的因素,这样就可以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其次,面对日益增加的金融风险和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制定合理的防范风险制度,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并结合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体系。金融机构切勿盲目从事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工作,否则,只会导致问题加剧。

(三)完善国内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方针

现如今,金融行业发展较为自由,这主要是因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本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同时,还要与金融机构做好沟通协调,这样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支持。因此,国内的金融机构要同国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为了维护双方的利益,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合作时要能为完善合作方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的局面。

(四)为金融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研究显示,金融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二是金融机构的建立;三是金融制度的改革。如果在选择创新金融产品,就要充分的考虑金融危机对资产的影响,我国正处金融创新初级阶段,如果想要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就要利用先进的金融技术,但是金融技术又较为复杂,所以,我国金融机构切勿好高骛远,在进行金融创新时要能面对现实情况。其次,则是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在市场的发展形式属于混业经营,我国在推进混业经营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能到混业经营模式完善成熟后,才可以建立新的金融机构。针对上述分析,我国如果想要为金融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则应从金融制度入手,全方位的对金融制度进行改革,落实改革后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制度的实施力度,进而有秩序的进行金融创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金融创新条件下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我国金融机构就要制定完善的金融创新机制,并且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金融机制,让其制度起到良好的监管组员和约束力。其次,政府要不断创新激励约束制度,对金融机构加强管理,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掌握经济周期性风险。我国要能采用合理的方法,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这样我国金融机构才能形成良好发展趋势。我国金融机构要能根据市场的流动性,不断的推出新的金融工具,这样我国金融机构才可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规避金融风险。

作者:荆典 张海韵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金融制度创新[J].王炜,谢丹.北方经济,2012,(20):12-34.

第5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一、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1.受传统体制制约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目前处在传统管理体制与新型管理体制交替的阶段,由于新型管理体制是由传统制度演变而来,因此现代金融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传统的金融管理制度是受政府间接或直接干预和影响的,但政府不会直接承受或不承受任何金融经济带来的风险。因此,银行的信贷活动是受市场经济影响的,从而导致各大小企业是否能够通过银行的贷款要靠政府来决定,所以增大了我国金融企业管理的风险。而随着经济体系的变革,我国金融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有了改变,并加上私人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成立,促使金融行业产权多元化趋势的形成。但目前我国金融管理体系依然受到国家的影响,也制约了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变革。

2.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不足

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是受国家影响的,而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银行在改革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些成本的补充需要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提供。而当政府能够对银行的金融损失或风险提供部分承担时,金融风险的管理制度还是缺乏一定的建立原因。只有在国家提供大量成本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有足够的后背力量而推动其进行改革。因此,在没有市场经济需求的情况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是很难进行改革和建立的。

3.国内金融资源匮乏

国家金融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产权制度供给不足。由于金融产权制度的不规范,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贷关系的混乱,加上企业效率的收效低,导致其占用银行大量资金不还,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记录,从而也加大了金融经济的风险。

(2)信用制度供给不足。对于存款,银行必须在到期之日将另一方的本金和利息一并支付还清;而对于贷款,在到期之日存在另一方无法偿还的风险。因此,导致了银行存贷款制度的不均衡,造成了银行和企业都不承担责任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国家金融经济的安全。

(3)货币制度供给不足。银行利率制度的不均衡,银行考虑企业的利率承受能力并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利率水平放低,从而造成了企业大量借钱、花钱而不还钱的情况发生,导致银行大量的呆账出现[1]。

(4)金融监管制度供给不足。金融监管制度还延续着传统的结算手段,而随着日益更新的电子、信息化技术,导致金融监管内部制度的不均衡,而其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便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从而导致金融经济的不安全。

(5)金融组织制度供给不足。金融组织制度供给不足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混乱,而且会导致市场交易的失调,从而影响投机资金的存活。

4.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由于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变革,各种金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而且产生了很多金融衍生工具[2]。而又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一直落后于金融市场的变革,加上金融风险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资金损失、量化工具的缺乏和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后等,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加大。

二、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1.优化金融制度环境

在金融组织制度上加强银行所有制的多样化,并将一些国外成熟的金融管理制度和理念运用进来;并加强货币市场的规范性,将其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统一;并不断的加强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改进信贷政策与利率的使用情况;并不断完善金融的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及体系,促进其从机构性向功能性的过渡;并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制度法规的建立,创建并开放一些金融危机处理的措施;而且加强人们自由兑换外币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使用率。

2.完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创新制度的出现,更增加了金融活动的不稳定性。又由于20世界90年代一些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强了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加强风险、评估部门的工作责任心,完善其管理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合理的安排银行的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运营情况;其次是加强信贷的风险管理制度,创建客户经理、加强信贷的责任制,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管理制度;第三是加强并完善金融管理的经营规章管理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纪律性与风险防范的操作;最后是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规划工作,创造并研究银行新的盈利空间的,提高银行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3]。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创新

为了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其遇到风险时能够及时、准确的衡量并进行监测和控制,因此,要在风险管理体制上、交易工具的制度上及金融监管的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

第6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金融行业为了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大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创新,无论是从业务上、市场上、制度上还是手段上,都为金融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但是,随着金融业务的进一步纵深发展,以及金融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金融行业又面临了新的金融风险。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对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规避,成了金融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创新是指在当前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各金融主体对阻碍金融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通过建立新的机制,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新的经济利润。金融创新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大到金融制度、金融管理手段和金融市场,小到金融业务的融资方法和融资工具,只要是在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阻碍性因素,金融主体就会对相关环节进行改革,从而实现对阻碍性因素的规避和消除。金融创新在广义上包括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在狭义上仅指金融工具。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金融主体对金融行业进行创新性变革,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定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对金融创新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下面,本文主要从防范风险、行业竞争、新技术应用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金融行业进行创新的原因。

1.规避风险。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产生,让全世界的金融行业都感受到了金融风险的巨大危害,所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无论是对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还是对具体的金融行业,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面对金融环境的日益严峻,金融行业的专家学者也都加强了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工程也达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该工程在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方面的主要作用是,可以通过衍生工具进行相关业务上的操作,由于该衍生金融工具融合了大量的统计学、工程学、计算机、物理等多学科内容,所以在该金融工具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以其科学性抵抗金融风险的危害,这也就从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规避风险的效果。

2.减少行业竞争。随着国家金融环境的日益改善,现代的金融行业在发展和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金融行业的主体主要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较而言,银行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借助计算机或通讯技术的优势来降低交易成本,银行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不得不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金融行业的竞争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行业之间,还存在于金融行业的内部,就狭义上的金融创新即金融工具的创新而言,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积极应对新的业务领域的竞争。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服务对象,所以就积极地对传统领域之外的新领域进行业务拓展,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传统业务的主体地位,所以,对传统业务进行金融工具上的创新,与银行和传统业务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息息相关。

3.新技术的推动作用。金融行业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对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机等技术的加入,能降低很多的交易成本,从而能使金融行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在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时所需要的费用也进一步降低,这就促使金融主体在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它创造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金融风险。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业务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国家政策、经济法规或是国际上金融市场不稳定等因素会对金融业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利润损失,对这种利润损失存在的可能性预测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为只要是进行金融活动,就会涉及多个领域的多种信贷活动,而随着世界经济风云的不稳定以及资金流动性大等因素,在进行具体的金融业务操作时,难免会出现资金运营上的困难,而这种困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必然会对金融主体造成运营上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金融主体必须对金融行业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金融风险的环节进行辨识和预测,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金融工具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或分散,从而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就是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金融业务进行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以保证经济利益最大化和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1.金融风险管理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进步。在当今社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资金在世界上的流动也越来越快。金融主体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融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金融实体会进行积极的金融风险管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金融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金融风险会对金融工具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免疫力”,所以,加紧金融创新即对金融工具的变革就很有其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有了金融风险管理对金融工具的需求,才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2.金融创新促成了新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金融活动的进行密不可分,所以,金融风险管理尽管能从很大程度上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对它进行清除。金融创新虽然能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散或是转移,但是也不能从整体上对它进行清除。金融创新在广义上包含着金融制度、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管理制度,这些因素都属于较高的制度层面的内容,所以,金融创新不可能对其进行根本的变革,只能是将这几个因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将风险进行转移,所以,金融风险在整体上并未减少。

由于金融行业在进行创新时加入了对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所以,基于当期计算机技术存在的漏洞和计算机系统的不健全,金融创新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利用的同时,也将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带进了金融市场。由于金融行业涉及较多的资金和金融交易,所以计算机技术下的金融犯罪会对金融主体甚至整个金融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创新的内容诸如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管理制度这几方面,大都是已经定型的金融模式,要对其进行创新,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动摇这些已有的制度。另外这些制度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存在很大的垄断性,改变这些制度,也就是对传统的金融业务进行变革,这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会产生很大的经营风险。

三、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

(一)正确认识和评价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基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矛盾关系,在进行具体的金融业务操作时,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二者的关系,也必须正确面对金融创新带来的新的风险,不能将对金融风险的规避全都依赖于金融创新,也不能因为金融创新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就对金融创新因噎废食。

金融创新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和转移了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而言,保证了其较长一段时间内对金融风险的规避。另外,由于金融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金融风险,所以在不能对它进行根部清除的情况下,金融创新也不失为一个缓解的措施。

(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必须综合分析金融业务运行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下面,本文就从国际合作、金融监管这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加强国际上的合作。随着世界一体化的逐步发展,金融行业所涉及的业务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日渐复杂的金融环境下,一个国家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产生会很快地波及全世界的金融业。所以,为了更好地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各国之间通过签订相关的协议和规定,在对本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约束的前提下,实现对其他国家金融行业的有效监督。

2.加强金融监管。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运行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这种监管不仅是制度和法律上的,还必须包括对金融业务运行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对金融行业来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建立的各项金融方面的制度,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扩大监管的范围。只有加强国家和行业内部的双重监管,才能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及时有效预测。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把发展,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还将遇到更多的金融风险。能否对这些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规避,与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密切相关。随着各国学者对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加深,届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将更加系统化也更具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杨涛.所有金融危机背后都有金融创新影子[N].上海证券报,2007(09).

第7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理财业务

经济全球化促使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全世界。为了满足全球多样性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这样在提升了我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的一定的风险性,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应该是目前金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目前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再只拘泥于传统的把钱存银行获取利息,而是开始理性选择一些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面对这样的改变,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与之适应,也推出了更多的理财产品,再加上外资银行的加入,使得理财市场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目前国内的几种业务界限清晰的金融机构,由于不断的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原本界限分明的各机构产品也逐步出现交叉或者趋同,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各个机构的业务产生交集向综合化业务方向发展。这种同质化也是金融机构创新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2.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2.1风险管理与金融创新之间的正向博弈

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促使金融风险管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很大程度的保证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各种风险因素也随着增多,这就必须通过金融风险的管理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投资者也需要相关的手段来消除金融投资中的风险。很多金融机构推出的新产品来避开监管,这促促使监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为了逃避监管也会不断的进行产品的创新。

2.2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

金融行业本就是高风险行业,人们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在金融市场中一群人获得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获得了损失,损失和收益总量是守恒的。微观风险因为金融创新的持续性而得以减少,但是风险偏好者却也变成了宏观风险的承担者,而风险总量并未减少。

3.对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风险的正确认知和评价

3.1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证券化增加了金融风险

资产的流动性因了资产证券化而得以提高,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手段。但是,证券化也给银行和货币当局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证券化逐渐降低了货币政策执行的效力,也打破了以往的垄断模式,增加了市场竞争。

3.2风险破坏性在投资市场中加大

金融创新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安全,但在市场中总是有些投机行为存在。进入者为了逃避风险,于是通过投机者来转嫁风险。衍生产品市场为客户提供了投机和避险的场所,但是衍生产品流动性很高,而且其杠杆作用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并引起破坏。大多数的进入者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败的,风险不仅无法规避,而且也会强烈的冲击和破坏整个金融市场。

3.3金融创新为金融业增加了经营风险

金融创新带来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之间同质化程度日益加深,各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业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利润缩水。于是,各金融机构不得不转向高风险的金融业务寻求利润增长,也就导致了金融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除此以外,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加速资金的流动性,大量外来资本也会对国家或区域原有的银行的流动性或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金融体系其实是十分脆弱的,风险的输出常常会使得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影响,而不仅局限于一国或一域。

4.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的方案

4.1明确金融创新主体的任务,提高其风险管理职能

金融主体对金融风险的管控,应该对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充分的认知和应对准备。多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不应该小觑金融创新中产生的衍生产品的创新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主体在巨大的金融危机面前往往没有办法加以应对。所以,作为金融机构,在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并做好风险评估及应对,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同时,金融创新工作要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科学分析和度量金融创新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而做到有效管控金融风险。此外,金融机构的业务、产品等创新是不要盲目跟从,而是要符合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4.2增加国际间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要求金融机构之间也要加强合作才能够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只靠本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而是需要有关国家在防御、遏制金融风险方面进行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全面的有效的监管目的。

4.3在金融创新的路径上设好防火墙

金融创新有金融产品、机构和制度创新三大路径。要防止金融风险转向金融危机,我们要做到:将优质资产作为新产品衍生的主体,而将不良资产作为补充。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金融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不能盲目追求复杂的金融技术。首要任务是创新出多种债权和股权基础产品;金融机构的首要核心问题是要关注混业经营的风险,循序渐进的改革并发展,去追求以主营业务突出、专业优势明显为主的金融服务机构。

5.总结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商业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在创新,促进了的金融市场的繁荣。当然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要求相关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有效的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确保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的同时通过快速、稳定高效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金融风险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经过2008年后,更多的企业经营者在制定金融风险管理和保值策略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风险管理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有如我们平时买保险,有谁买保险后是真正愿意看到意外事故发生的呢?

本文将从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谈谈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具体可行的定量方法,来设置风险管理的量化目标;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操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想法,使企业能够根据企业自身及行业特点,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和保值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许是个传统的老话题了,然而,风险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原材料价格风险等。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对各种风险的敏感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以利率风险敞口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到,钢铁业的平均债务股本比率(Debt Equity Ratio)约为1.03倍,由于行业的经营特点,其中资产的一半是由各种债务组成的。而行业的平均股本回报率(Return on Equity)约为5.40%。因此,当债务成本上升1%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股本回报率将下跌1.03%, 占了原股本回报率的19%! 由此可见,钢铁企业一般对债务成本的变化都比较敏感。

对比表1中零售行业的数据,零售行业显然对债务成本上升的敏感度相对要小得多,平均每个百分点债务成本的增加,只能将股本回报率下拉0.65%,只占原股本回报率的4.22%。

由于股本回报率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它可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方法及金融杠杆的程度。虽然较高的股本回报率,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表现一定优于其他行业股本回报率较低的公司,但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比较股本回报率,还是能够拉开企业经营表现的差距。

从表1中还可以了解到,由于对利率成本有较高的敏感度,钢铁、汽车及石油天然气企业如果能在降低利息成本上下功夫,就可能在同行的竞争中有更强的优势。反之,如果不对利息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企业的业绩就有可能落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金融风险管理除了能够减轻金融市场的不利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增强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并可以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获得比风险管理不佳的企业更高的估值,降低股权及债务融资成本。

金融风险管理的定量指标

企业在金融风险管理中,设定一个明确、合理的量化指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有专业管理团队的企业来说,明确的量化指标,不仅有利于将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专业风管人员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使风险管理工作真正起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作用。

举例来说。企业的美元债务通常是按浮息支付利息的,如六个月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加信用差价150点,每半年支付利息。显然,浮息债务的利息成本受Libor变化的影响。当Libor上升时,债务成本增加;而Libor下降时,债务成本也随之而降。

通过利率掉期操作,企业可以将债务的浮息支付转为固息支付。假设当前将5年期Libor+150点的浮息债务,转为固息债务的市场年率价格为5%,我们可以把这个5%称为初始掉期利率,如果企业决定进行利率掉期的交易,企业的利息成本就从此锁定在了5%的水平。由于市场每天对今后利率走势的预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时点上将浮息债务通过利率掉期交易转为固息债务的价格也会不一样。

企业是否将债务成本锁定,取决于企业对债务成本的敏感度、对利率市场的理解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果企业认为利率今后会上升,将利息成本锁定显然是明智之举。但如果判断失误,企业的债务成本虽然锁定了,也有由于过早地锁定成本而失去了将成本锁定在更低水平的机会。

有目的的等待,事实上也是市场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决策。只不过,这种“决策”往往被“再看看吧”“再等等吧”等简单的语言所淹没了。

事实上,当企业基于对市场的判断,认为利率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并决定继续维持债务对利率的敞口时,可以把初始掉期利率5%作为一个合理的债务成本的指标。因此,不论企业现在或者将来将债务成本锁定,或不作任何锁定,或锁定后又平盘再回到对市场利率的敞口等的操作,最终都可以把其操作的平均结果与初始掉期利率相比较,从而判断后来的风险管理操作与一开始的锁定是否有增值。

如果企业对利率走势没有任何判断和看法,应当在一开始就选择用初始掉期利率,将其债务成本在融资完成之后马上锁定下来。否则,这个初始掉期利率就可以成为本债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风险管理操作的量化指标。

如果企业希望能更主动地把握债务成本的控制权,它们可以将债务和管理的综合成本,设为年率5%+a或初始掉期利率+a。其中,a为企业可以接受的最大风险管理的成本。

当然,任何人的手里也不会有能预测市场变化的水晶球,只要企业不是立刻将债务成本锁定在当前年率5%,同样的债务,明天的市场固息水平就有可能高于或低于5%,因此,将a设为零显然是不太合理的。这样一来,风险管理人员就没有任何操作空间。

但是,如果把a设得过大,可能同样也是不合理的。如果购买5%的利率上限保护(Caplets)每年的保护费平均为0.50%,要是把债务的成本目标设于5%+0.50%的水平,可能对风管人员的要求又显得过于宽松了,因为只需购买这样的一个利率上限保护,企业就一定能使债务成本小于或等于5.50%。也就是说,不论Libor怎样波动,当每期的债务浮息支付的年率低于5.50%时,企业按低于5.50%的浮息利率支付利息;而当浮息的支付年率高于5.50%,企业可以从购买的保护中得到补偿,使其综合支出为5.50%。

因此,a应该是在大于零但小于0.50%的范围之间的某个数,比如0.30%。只有选定了合理的指标,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才能既有决策的空间,又肩负一定的挑战。

成本目标一旦设定,就应该有相关的文件记录,以便今后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最终的债务成本低于目标指标,节省的部分将会被认为是风管人员的增值。有了成本目标,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的方法选择及操作时机选择上,便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不管如何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在原来所规定的框架下进行操作。从评估的角度来说,企业则可以用市值的方法,来评判在任一时间点上将风险完全对冲时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效果。使用类似的方法,企业也可以利用初始汇率远期来设定汇率风险的管理目标。

风险组合优化管理策略

最近几年,随着金融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有些大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企业总体金融风险组合优化管理策略的实践。这种实践,是基于企业由局部风险管理转向战略风险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寻求风险和回报的平衡,不是仅仅进行风险管理,而是风险和收益的管理结合。这种管理方法,使企业战略目标、策略、数量化方法等融为一体,代表着未来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下面通过举例,来对这种管理策略作一下介绍。

第一步:分析公司财务报表。

表2、表3分别是O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根据这两个财务报表,可以看出O公司承受着多种汇率和利率风险,但仅凭两个财务报表只能看到分散的风险,不能看到总体情况。因此,需要分别针对利率和汇率风险进行汇总。

具体做法如表4(表中数字均已由财务报表中的不同货币转换为人民币)。

在分类加总财务报表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后,便可以知道O公司在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敞口头寸的金额和敏感度,进而了解公司所受到的风险对公司收益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第二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分别针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建立风险组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组合管理。

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目标,如管理目标是将风险敏感度降低到原来的50%等,选择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组合,来达到管理目的,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对组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步:寻找风险组合的最佳风险/收益比。

假设O公司的期望净利润是1亿元,经过金融风险敏感度分析,O公司净利润将受到金融风险的影响度为:

・有5%的概率使净利润降低1000万元;

・有20%的概率使净利润降低500万元。

同样,也有可能:

・有5%的概率使净利润增加1000万元;

・有20%的概率使净利润增加500万元。

因此,公司希望调险组合达到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使金融风险影响净利润下降的概率降低,而保持影响净利润上升的概率。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专业机构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计算和试错,来找到达到理想状态的风险组合,达到最佳风险/收益比。

最佳的风险/收益比并非只有一个点,而是无数个点,这些点连成线,便是最优风险/收益比边界。这样,为了达到公司最佳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组合最优化,只要参考公司的风险偏好程度,根据愿意承受的风险程度和能够承受风险的最大限度,在最优风险/收益比边界上找到最适合的点,使期望收益尽可能高,同时大幅降低原有的风险。如图1中原有的风险组合在A点上,通过寻找最佳风险/收益,将风险组合移动到C点,既降低了潜在的风险,又提高了潜在的收益。

图2中是公司在实施最优化组合调整前后,金融风险对净利润影响概率分布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在进行调整之后,左半条曲线明显右移,说明金融风险造成利润降低的可能性明显减少;右半条曲线基本与原来的曲线重合,说明金融市场造成利润增加的可能性维持不变。这样的调整,便达到了风险组合优化管理策略要求达到的状态。

风险组合优化管理策略不是一种简单的管理,需要复杂的模型、大量历史数据以及其他一些条件的支持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资产和负债、收入和支出的每一项细节;

・精确的预算;

・有关金融市场趋势的准确预测;

・波动率和关联度等。

达到这些条件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国内的企业还需要真正强化内部各种管理尤其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才可以向着更加科学精确的风险管理方向发展。

第9篇: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CDIO理念

伴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此起彼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的预防以及管理已经是金融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学科和实际的需要,大多数金融相关专业都有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但随着金融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式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必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创新性的金融和工程科技人才。

一、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金融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金融风险管理的教学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金融风险一般是针对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相关金融风险。单从老师的“教”很难让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方法,应该让学生以“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灵活掌握,让学生更能自主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2]。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建立在金融学、数学、计算机基础上的学科,以研究金融衍生品为主,以工程学原理、系统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专业构建和完善金融体系为目标,是一门系统研究虚拟市场的专业[2],对实际操作方面是有做相应教学要求。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也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基础却无法再实际中应用,这也是现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学改革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二、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一)改进理论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石,没有理论学习就不具备实践基础。一般理论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一直是目前高校理论教学的短板。专业课大多设置在第三学期以后,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之后,有能力参与专业课的学习与研究。所以,理论教学除了注重教授教材知识外,还需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参与式以及探讨式教学。例如,在讲授金融风险种类时,可以精选国内外相关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更清楚判别金融风险种类。教材内容多数属于滞后信息,而现在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信息化意识较强的90后,如果只按照滞后信息灌输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找到积极参与的乐趣,通过阅读查询大量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金融行业相关风险管理知识,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3]。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也可以积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最重要是需要学生的自主“学”,而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多方位的发现新信息化时代里的新知识。因此,互学型的参与式教学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学习并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基础。

在改变现有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当多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及教学理念,如CDIO理念也可以积极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方式之中。CDIO教学思想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和瑞士皇家工学院从2000年开始研究的新型教学理念。CDIO主要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主要是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载体的新型教育理念[4]。虽然CDIO教学理念多适用于工科专业,但金融工程专业也是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潜在热门专业,因此,应该将此观念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创新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与社会协调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从马科维茨投资理论可以知道获得高额收益回报就必须承担一定风险,而这些风险都是无法通过分散化方式进行消除。所以必须认清风险以合理方法有效管理风险。金融风险管理的思想都是以量化风险的数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因此除了理论教学之外,也要加强实践教学。比如精选金融风险建模相关教材便可以让学生正在接触到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上机课程让学生们使用Excel、VBA等软件学会量化信用风险的工具;通过股票、期货风模拟交易让学生了解股票市场以及其面临的金融风险。通过一些实训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为毕业后从事金融相关联专业打下前期基础。

(三)课堂外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学习机会。金融风险管理属于交叉学科,其中内容与金融学、投资学及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学科内容有重复部分。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接触相关的网络公开课、慕课及微课等各种课外学习方式更全面的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专家或者相关从业人员的主题讲座,让学生们能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科,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每学期组织研讨会,找出与金融风险管理贴近的主题,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并从中拓展知识面。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丰富考评方式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后,也需要用有效的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考评也能及时为老师提供依据,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单从几次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丰富考察形式。考评形式应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发言、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多方位考察学生。这样便可以从基础知识到分析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外教学以及考评方式四个方面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际仍需要经历推行磨合。总之,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在各个方面完善金融风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发展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锦.《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改初探[J].市场周刊,2014 (5):150-1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