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第1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政治课;德育

家庭能够是人们从出生以后开始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这所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很重要。由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那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基础也可以说就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家庭教育显而易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的教育。家庭中的成员主要就包括父母、长辈和孩子。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指家长和长辈对孩子所进行的综合性教育或是对孩子形成的家庭影响。因此,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第一,启蒙性。家庭是人生第一学校,父母、长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特点,把握好时机,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日后成人的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终身性。一般情况下人从生下来以后,不论是在家、上学、工作等等时候,都要与家人联系,无时不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随机性和随意性,少了学校教育的那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系统式的教育,更多的是家长的言行举止上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将是终身式的,影响着人的一生。第三,亲和性。多数的家庭,都包含了父母、长辈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特有的亲和性特点。

二、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负面作用

(1)重物质关心、轻精神关怀的做法严重阻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现在一家一个孩子,正处于读高中的这个非常时期,家长们对于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是“一求百应”,甚至出现为了上孩子吃得好、穿的暖,孩子不求也主动的给予孩子,从而以显示其对孩子的关怀。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大大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不仅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反而带入了误区,让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精神世界一片狼藉,道德理性严重缺失,从而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2)重分数、轻德育的思想使得学生也不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高中,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了,那么以我们目前的升学体制来说,还是分数最重要。所以,多数家长只看重高分,看孩子每次模拟考试、每一科儿考试的分数,排了多少名次,有多少升入重点或是理想大学的机会。对于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也只是看这科的分数,而并不在意其是否起到了德育的教育目的。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并不考虑自己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都得了什么道理,对世界产生了什么积极的想法,而也只是关注成绩和排名。

(3)说得多,做得少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基础,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德育教育上更是需要言传身教才可以,但往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是说得多,做得少,滔滔不绝的用理论来灌输子女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如何如何,但是自己不做,甚至做不到,更有甚者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并不具备完全的判断是非能力,而且其自小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都是些习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对于其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所传达的德育教育也不会对其产生效果,所以,家长这种说得多,做得少的教育方式,只会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

三、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正面作用

(1)发挥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作用,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高中生来说,其思想上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所以在做事时容易产生判断失误而发生行为偏差的错误,这个时期是需要给予高中生积极引导,从而防止其走上歧途。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就是要发挥这样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不可能很全面、及时的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积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因为家长对于自己子女的了解、观察要比学校老师跟容易,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给予积极、及时的干预,那么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确保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向正方向发展。

(2)发挥家庭教育的监督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的常规工作做好监督。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体现在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就涉及了除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学校颁布了一些校规、校纪对这些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而这个规定的具体实行除了学校外,还要受到家长的教育和监督,从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发挥家庭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很多家长重分数、排名,而使得学生也不注重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只想着分数、排名。可见家长的指导作用有多重要,家长应该把智育和德育同时重视起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政治课的分数和德育教育同样重要,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具有高文化、高分数,考入到理想的学校,还要同样具备良好的德性,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家庭教育要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相结合,积极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四、促使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的建议

(1)形成家长和学校具有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就是家长了,家长和学校教育比较起来具有启蒙性、终身性、亲和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所以,家长和学校如果形成了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就更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培育出智能和德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2)提高高中生家长的素质。高中生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学生能否具有高素质的前提。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长如果素质高,子女耳濡目染也会得到一定的熏陶。那么就会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更有利于开展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开展。

(3)重视对家长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要想让家庭教育很好的对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就必须和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进行积极沟通,并对其进行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培训,让家长掌握更为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五、结论

总之,家庭教育的存在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着重要的教育过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品德、高素质的孩子,有着更好的人生和前途。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也是对高中生这一特殊时段的孩子进行更为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希望培育出更为有用的接班人。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而有效的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第2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表明作为高校应该具有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只有24个字,这个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使然。而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政地,是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高贵的品格和思想觉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符合人才培养,德育优先的体要求。

我国已经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矛盾性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不同的社会思潮已经入侵到中国,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认同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有部分学生崇拜明星,有崇洋的心态,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星星比中国的亮。在学习上不努力、考试作弊、学风不正;在思想上拜金主义崇尚,喜欢过享受的生活;在诚信方面也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进大学生的头脑、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为大学生指明方向。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引作用需改变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丰富,逻辑结构严谨。它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化精华和中国人民的智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的历史过程,是持续不间断的学习领悟过程。需要高校改变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改变教育教学模式。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象高校的工作带来困难,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的教学要求,要分参差教学,逐步成梯次的执行教育教学,要正对性的教学,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时效性。第二,改变高校师资队伍。过去我们很多非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的老师也在上政治理论课,没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素养的老师不是不能上,只是缺乏一定理论素养去上课会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样对自己也不能提高对学生也的政治素养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要努力的提升高校思政课老师队伍知识结构,让老师们不断的充电,努力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作用。第三,认真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引功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是融合吸收了很多精髓的东西,24个字大学生都能烂熟于心,但是真正的提出背景、理论来源、现实意义,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清楚的。授课老师必须要先吃透教程讲义,吃透每个字的理论含义,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要让学生领悟到最核心的东西。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

正确合理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向作用,需要智慧,需要明白策略的意义以及做出合理的指向方法。第一,高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宗旨是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谓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人生有意义,为大学生在做出价值选择时有借鉴的地方,不能让大学生迷迷糊糊的对自己所作所为看不清楚,摸不着头绪。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有些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塑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做出变革。要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族观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或者策略。这样才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二,传统优秀的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命名和跟基。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能忘记或者丢掉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不能认为过去的都是些过时了的不需要再学习,片面的批判这是不对的。广大青年应该明白中华文化为什么源远流长从未断层,并对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生根发芽,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传播。高校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之中。建立微信平台,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培养爱国奉献的道德公民。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始终,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引作用就必须做出一些举措,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辨识度,提升大学生素质,培训大学生人格的完善。让大学生做利国利民的合格人才,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基。

第3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144-02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形成原因,以及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以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当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统一他们的思想,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要以基本原理,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为中心内容,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

因此,要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路线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 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第4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教育理念;高考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95-0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重要,又特殊的课程,既承担着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制度的教材解读,又肩负着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也承载着向学生传授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责任,为把思想政治课真正上成“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也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应更深刻地开展和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其他方式和特色,服务于我们思想政治课本身,实现思想政治课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大阵地,挖掘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种形式,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而无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怎样进行,都不可能离开高考备考这一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适应高考备考的需要,而高考备考的目标,又从宏观上对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引导。因此我们需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与高考备考二者之间的最佳、有效结合。

一、以高考指挥棒为导向,积极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课课堂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节课教师喋喋不休地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这也是政治课显得枯燥、乏味、不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虽然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师生的摒弃,但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特别是一些年老的教师,不是对新课改的理念不支持,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授课过程和习惯往往一下子很难改变,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1.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先进的指导思想,就不会有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一个老师如果没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也终究会被教育所抛弃,被学生所抛弃。为此每位老师必须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增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领悟,才能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

2.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

“教学相长”是自古以来的圣训,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真正地为学生之所想、备学生之所需,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回归教育的本真,真正体现教育的艺术性。

3.积极探索和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新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了高考备考的需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提升能力。临沂一中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分小组去做,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从而打破传统的座位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得积极性,每个小组先自行去准备老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由组长分工好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最后由组长总结探究成果,或以书面的形式、口头的形式,或是PPT的形式给全班同学以展示,再由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点评。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课前准备,课中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课后总结提升的能力和习惯,很好地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4.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充分汲取其优点,实现政治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学生也就不会再感到政治课堂的枯燥、乏味。当然由于各地、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也不可能每个学校、每节课都能这样做,而且如果单纯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体,用所谓的新颖、热闹、花哨冲淡了课堂教育的主题,那还不如少用、或不用。因此,对于多媒体教学,要经过充分的设计,合理恰当地使用,方能彰显其对政治课堂的积极贡献。

(二)认真开展时政特色教育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时刻关注时政教育。政治教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与时政密不可分,离开了时政依托的政治教学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命力。因此,必须充分开展时政教育,并通过时政教育承载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这永远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第一,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环节时,可以更多地引用时政背景材料,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能集声、形、文并茂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搜集材料,特别是与本章节有关的最新时政背景材料,学生感兴趣的、能产生共鸣、认知的时政材料,认真地进行课堂设计,方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新颖性。

第二,定期开展时政报告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离不开与之紧密相连的时事政治,为此要想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此类教育。各教研组可以轮流安排有关教师定期举办近期时政中影响比较大、学生比较关注、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重大时事新闻的讲座,让学生从讲座中获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色。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思想政治学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材的有些理论是十分晦涩、深奥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的话,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理解和领悟的,也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学习到有关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不妨组织全班学生亲自参加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期望、又兴奋于此类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课堂外、学校外、社会上获取的知识,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远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空洞的理论要深刻得多、透彻得多。

这就需要教师有一种十分敏感的眼光既把握教材的主体内容,又考虑本章节内容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可参与度,充分考虑、认真组织,方能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比如,教师在讲到《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在当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了解、调查、参与,他们是如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这样学生就能对这一部分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学起来自然就不觉得那么枯燥、乏味。

二、以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为契机,努力探索实践高考备考新模式

(一)坚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不放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很好地说明了高考命题中对基础知识考察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依托的根基和根本就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不能抛弃了教材的根本,只能加强。为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中,必须紧抓教材的基础知识不放松,离开了教材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终究是不长远和不现实的。如:2011年山东卷中,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2012年山东卷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有关几个重要的国际组织的特点、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等无不体现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

(二)坚持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思想政治高考中考查的四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的文综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以实践者、参与者的身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养成良好的立体思维品质,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了事。为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组织、调查,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这其中也必然涉及其他的相关学科,而这恰恰是我们高考命题所注重和考察的。如:2012年山东卷中的31题,“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此题就是对高考四个能力考查的典型例证,学生需要先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关问题,然后再调动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将问题与答案进行描述和阐述,再进一步论证和解决问题。

(三)在试题选材上,更加关注民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紧跟现实、紧扣时代是政治试题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体现了在这方面的关注,不管是课堂、课外、还是校园广播新闻、社会实践活动所选取的材料。

(四)凸显新课改理念,彰显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向学生传递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一种人文、理性、道德和法治精神,真正实现我们思想政治课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是思想政治课本身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必须适时、及时、恰当地选取社会中有关人文、道德和法治精神的经典案例,来帮助学生去体会、感受这一切。而这无不在高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2山东卷中,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多面临的国际反倾销问题,就需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开展学雷锋活动又是我们所倡导的一种人文、道德理念的一种彰显。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高考备考二者紧密联系、相得益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人文教育和关怀,顺应了高考改革、备考的需要,又是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更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高考、实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愿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越走越远,愿我们在高考备考的探索中越来越有成效。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课 审美教育

Abstract China's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come out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it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quality education. At this time,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 school is a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will produce the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mainly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connotation, the facing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way and the realization significance four aspects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inquisition.

Key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1 高中思想政治n的审美教育

早在我国古代就很重视艺术的感染作用,如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从外到内都要发展,才能符合“君子”的要求。而要达到“君子的人格”标准,就需要融入审美教育。再如近现代的,他在教育方针中明确了美育的地位,更全面地阐述了美育。

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德育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情感属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把审美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其最初的形式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学的艺术展现出来,这种侧重于从方法论来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以及美学的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艺术的形式实现。

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思想政治课的视野下丰富了审美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课与审美教育相融合,也就是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换言之,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它也是富有情感的课程,应该有美的体验,应该加入审美教育的思想。

2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困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当前学校、社会和家长更多地关注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之下更容易被忽视。

目前,在学校中并没有独立的审美教育课程,所谓的审美教育或者更多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规划上,或者寄栖于一些学科、课程之中,而以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为宗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审美教育也往往只是一种构成要素,而不是教育教学理念,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脱节。反思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能满足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真正和美育相结合。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3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3.1 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素质在教师的综合能力中占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教师更要重视自己的素质,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只有自身的审美素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审美素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1 教师要具有内在美的品质

一个人的品质是个人综合素养中的核心部分,对自己及他人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能,其内在美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1)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政治判断力。教师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要具有高水准的道德品质,从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哲学,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教导学生做一个明辨事理的人。

(2)专业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是核心。只有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轻松驾驭教材,区分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把审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首先,教师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有足够的热情,要有敬业精神。只有拥有饱满的热情才会更加出色地备课及授课,才会积极地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追寻真、善、美。其次,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这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学科知识,才能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专业的教育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崇高的审美意识。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崇高的审美意识,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美的存在,才能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会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身审美意识的前提是教师具备美学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进而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实现审美教学目标。

3.1.2 教师要提升外在美的形象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内在品质,还要有美的外在形象。美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教态美和语言美。

(1)教态美。教态是教师呈现给学生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教师具有美感的教态,可以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美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官刺激会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有美的享受。教师的外表其实是其品德修养、人格气质、思维特质、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外在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服饰和教态,让其更加贴合教学内容。

(2)语言美。语言是教师特色风格形成的基础,教师的语言美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要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的语言美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学科中融入审美教育,要逐层启发学生,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最后,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这时候就体现出教师语言美的重要性。优秀的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要让学生有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的神话传说、经典故事、古诗词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单单凭借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建构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堂,才能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更好的审美感受。亩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2.1 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审美元素的重要途径。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学生应该对美的事物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受力,不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这样有助于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可以更加主动而积极地配合老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三课中讲到消费的相关知识,里面展示了购物场景,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哲学美,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美和国家美的感受力,进而可以发现美、创造美。

3.2.2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发现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现今社会不主张培养“死读书”的高分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但并不乏美的事物。在学校中有人文建筑、花草树木、一些品德高尚的学生与老师等等,这些美的事物等待学生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的元素,逐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3.2.3 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所谓创造美的能力,即在感受美和发现美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通过美的现象看到美的本质,最终通过这个本质的有关规律来创造美。感受美和发现美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感受美和发现美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4.1 理论意义

从性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德育和美育。从范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在精神内涵上是相通的,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的视角下对德育与美育进行审视,可以为中学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中学教育理论,有助于推动中学各学科的发展。

4.2 现实意义

审美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期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进而使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提高他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体验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86-03

打破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建立新的体验性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改革也倡导这一新的体验性教学方式。

一、体验性教学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1.体验性教学的含义。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教师积极模拟情境或提供实践机会,学生通过亲历事件凭借其情感、直觉等自主地体验教学情境,并从中体会和感悟知识,获得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的教学形式。

2.体验性教学的特点。①主体性。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主体体验的教学。这一主体体验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发言权、思考权、想象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调整自己在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力量,达到深层次和个性化的自主体验”。②主动性。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主动体验的教学。在这一教学情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认真地进行感受。学生通过自然融入,积极配合老师的互动,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③过程性。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在过程中进行的教学。这种体验性教学的教学步骤是“体验—领悟”。体验是过程,领悟是结果。因此,只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目前思想政治课体验性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活动发展得非常迅速,已广泛深入到高中课堂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既减轻了高考所带来的压力,又遵循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根本宗旨,同时有力贯彻了《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文件精神。但是,体验性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境和麻烦,因而出现了一些弊端。

1.体验性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教学活动是从教师教的体验性角度来说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又建构了知识和经验体系。当前,体验性教学活动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和体验性学习活动一样都有很大发展,但不足之处仍值得深思。第一,来自于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冲突。传统的常见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讲授式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表现在教师既过分强调思想政治学科本位和知识本身,又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教研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出现了,表现在以学生“会学”为目标,注重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注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冲突,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而体验性教学注重体验的过程,它允许学生对结果有自己的理解。第二,来自于课时与教学任务的冲突。众所周知,由于没有三大主科那样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高,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比较紧凑,而涉及到的教学任务量又大,这在客观上给体验性学习活动在课堂上的运用带来一定难度。要做到既提升了学生的成绩,又把体验性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到如火纯青的地步,就需要教师拥有高超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及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技巧等。第三,来自于只强调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品德培养的冲突。体验性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强调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却是教会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找到获取知识的捷径,而往往就会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的培养,在这点上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初衷相违背。

2.体验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一般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和反思等步骤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当前,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却也面临着许多窘境。第一,来自于传统的知识学习方法与先进的知识学习方法的冲突。传统的知识学习方法表现为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而体验性教学活动,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与体验性学习活动理论相结合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学习;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并以此来探索适合自己的获取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即便教师已经把体验性教学活动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地学习知识的方法。第二,来自于年级间的冲突。体验性学习活动在高一和高二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或许能看见踪影,但在高三课堂上,几乎无处寻找。高三的思想政治课是对整个高中知识的复习,面临高考,试卷满堂飞,教师和学生都有心无力。因此体验性学习活动的想法多数时候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第三,来自于学生主动接受与抵触心理的冲突。经过了长时间的被动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教师已经有了太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了教师,学生便犹如瞬间失去了方向感,体验性学习却表现为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把体验性学习活动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对其普遍接受程度不高,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到反思等步骤都已经打上了思维定式的烙印,学生已经习惯了紧张而被动的学习环境。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性教学活动的深化

根据当前体验性教学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上运用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其加强建设。

1.学校方面的深化。学校的努力是宏观层面的,它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实施。第一,学校可适度增加思想政治课的课时量,尽量解决教师引入体验性教学活动的需要与课时紧凑间的冲突。在不断权衡间把主动权交给教师和学生,使学生在体验性活动教学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体验到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尊重。第二,平衡各年级间运用体验性活动的比例。与别的学科一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体验性活动在高一和高二运用的比例过高,在高三几乎为零。学校要和各年级思想政治教研组达成一致,从宏观上加大在高三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性活动的比例,让教师懂得适当引入体验性活动,反而会促进学生发展。第三,加大对教师思想的教育力度。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来教育教师,让教师懂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不是固定的。教师要视情况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体验性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进而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全面教育,这样在客观上有利于学生突破自我的心理防线,如朋友般与教师交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

2.教师方面的深化。接下来就是教师在微观层面的努力了。第一,教师要运用“课堂活动”策略。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给学生创造体验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到答案,使其既学习了课本的知识,同时又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第二,教师要运用“角色扮演”策略。角色扮演是体验性教学活动较重要的一种形式。角色扮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期和学校、社会的期待。例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编导一个情景剧,主要内容是不同的人看到老人摔倒在地时的不同做法,角色有老人、路人甲、路人乙,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通过对角色的不断体验,学生学习知识可实现“理解—实践—再理解—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这一循环使学生不但知道所学的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运用。第三,教师要运用“现实体验”策略。现实体验是思想政治课体验性教学中不常见的一种形式。现实体验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身体力行,但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很珍贵的。例如教师在讲授《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内容时,可根据银行的三大业务,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到不同的行业了解“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这三大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现状,然后在课堂上分别汇报调查的情况。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学生就参与了知识的“同化—顺应—平衡”的全过程。

3.学生方面的深化。学生是思想政治课真正的主人,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体验性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促使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首先,学生拥有充分的自。要行使自主体验式学习活动的权利,学生在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等过程中拥有无可争议的发言权。例如教师在讲授《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内容时,学生对股票投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股票投资风险大于收益,有的学生却持有与之相反的看法,同时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购买股票,亲身体验股票投资的利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其次,学生应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体验为主动体验。例如教师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的内容时,可以举出郭明义与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这两种人的价值观,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外体验一下这两种人的做法,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价值观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学生应主动地配合教师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体验性学习的效果,实现理想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验性活动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营造体验情境,拓展第二课堂,适应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教育界同仁戮力同心,共同奋进,把这些不足之处转变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3.

[2]孟庆男.论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4):161.

第7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教多年,在教学中发现,这些地方的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学得不好。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的教师,都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靠的是多背,考前需要做大量的题。而有的教师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真备课、努力讲课,力求把思路理清,把理论及问题讲透,可结果学生还是没能理解,更谈不上会运用了,考试成绩无法提高。学生该背的背了,习题也做了不少,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有的教师认为,是教师上课时没讲清楚,学生对理论没有理解和掌握。学生没有掌握、没有理解是事实,但是不是教师没有把知识讲清楚呢?那可不一定。

为了弄清楚学生学不好思想政治课的原因,更好地展开有效教育,笔者根据学校有效学习课题研究工作部署,对本县高中学生展开了一项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有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县几所高中的部分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不好学、乏味,教师虽然讲得很清楚,但理论还是不好理解,平时学习主要靠背,考前则实施“题海战术”。二是学生缺乏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对教师所讲的自然科学常识和人文常识了解的不多。三是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缺乏正确动机,依赖心理比较强,对学好思想政治课信心不足,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专注力差,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四是在考试中,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差,不会用思想政治术语表达问题的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什么那么难学呢?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学生初中时所学的思品内容相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还是哲学问题,都更加抽象,理论性也更强,有更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思想指向性很强。在我们这里,不少学生学习也很努力,在识记方面做得也很好,但对于理论知识往往不理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学生为什么不能理解和不会运用这些理论呢?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缺乏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条件,即不具备相应的能帮助其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社会信息。

在我们这个地方,思想政治课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教师为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授课任务,用来辅以说明理论知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教学中,教师多从假设学生已经有的经验和相应的感性认知出发进行授课,习题训练中更多的是由理论到理论。由于学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由于他们对社会缺乏应有的情感,对社会科学兴趣度不高,所以教师所提出的社会知识总结和设想也就对他们失去了诱惑力。如何建立师生共同拥有的以社会事实信息为基础的课堂,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如何使学生自觉拥有各种社会信息这一问题。这就是我要谈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有效教育的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

思想政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需要通过自身教学的改进,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和收集各种社会信息的习惯,解决制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社会感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拓展学生的社会课堂,让学生在感性认知方面跟上时展的步伐,增进高中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只有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缺乏社会认知这一根源人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我认为,我们这里的学生缺乏社会有效信息的客观原因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人文环境落后、信息闭塞等。

其次,我认为,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就现代经济、思想政治及文化等方面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社会落后,文化缺乏;学校教育目光短浅、观念陈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说教式教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奴化”的过程,校园里缺乏民主与自由的气息。这在无形中制约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

2 教育教学出发点、动机错误。从社会、家长到教师,都希望学生通过高考跳出贫穷落后的环境。将高考当成改变命运、摆脱落后工具,使当地的教育改革总跳不出急功近利的包围圈,而这种认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必然不可能顾及太多社会现实的东西。

3 完美的人文科学理论与设想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向学生讲清科学理论同现实生活的关系,使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引导功能,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面对社会和主动认识社会的习惯。

4 没有发挥专门机构的作用。虽然有的学校设立了信息活动中心之类的管理组织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设置多数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学校所设立的专门机构不发挥作用,学生面对铺天盖地、复杂多变的信息感到无所适从或者麻木不仁。

5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有的内容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在主动唤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情感等方面不够重视,换个说法,就是没有把如何培养一个有血有肉的合格公民看成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要功能而是把知识、考试看得太重。这样,课堂的真正意义就离现实要求越来越远。

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这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由于网络信息泛滥、复杂,传到学生那里的信息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或者是虚假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信息的真伪,了解真正的社会。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养成对社会关注的习惯。③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社会获取有效信息的学习能力。④教师要引导学生理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完美的人文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二、转变教学观念

罗曼・罗兰说:“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体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现代教育是养成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总结,培养学习能力;要尊重、满足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允许错误和失败,不直接否定、批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创设信息渠道,引导学生用政治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要克服应试带来的浮躁心理,改变消极心态,本着无私奉献的心态开展教学;要认清教学中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就会被唤醒,他们就会自觉地关注社会。

三、加速课改的步伐,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通过合作学习、辩论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②利用现代教学新手段,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③模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④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活动状况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①重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明确读书是获取文化知识以及前人经验的一个途径,是进行创造、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习既是获得知识、经验的途径,也是养成特定能力的途径和过程。由此引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必要性及学好这门课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不断失败和受挫是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部分学生转移了兴趣点和关注方向,我们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促进其重拾自信。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要通过组建兴趣班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要坚持下去,不要流于形式。

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动机、信心和兴趣,思想政治课教材以及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引导方向,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推进有效教学。

五、培养学生关注和收集社会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第8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专教育;思想政治;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50-02

对于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来讲,只有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专学生群体思想方面的特征,了解剖析其特殊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当今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不重视改造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需要,仅仅作为课程需要而设置,笔者认为应该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中专学生生源分析

中专教育所面向的招收对象主要是16~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与刚恢复高考时的状况不同(那时候的大中专学生凤毛麟角,都可谓是当时青少年中的佼佼者),在我国现阶段,扩大招生使得升学率普遍提高,就学历而言,这类学生最高学历一般为高中,主要包括高中辍学生或者初中辍学生;就综合素质而言,这类学生在普通初中或高中阶段通常被视为“差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思想素质都不能与其他学生相比。以笔者所在的中等财会学校为例,学校总共有269名学生,其中90%以上为农村户口学生,有138名为初中毕业未考入普通高中的生源(占51.3%),49名为初中辍学生(占18.2%),其余82名为高中辍学生源(占30.4%)。

二、中专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当前中专学生群体以初中后学生为主,这个阶段正是学生青春期发育阶段,其身体与心理正趋向于成熟。尽管中专学生生源相对处于劣势,但不能就此否认其作为青少年本身具有的同阶段其他类学生相同的思想特征:

1.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思想稳定性差。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思想还处于未成年时期,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等也正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也表现出思想稳定性差的特征。

2.智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强烈,但盲目性强。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

3.尽管中专学生身上有着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的共性,但是囿于学生生源这一现实条件,使得中专学生的思想特征还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有如下三个方面:①追求个性,叛逆心理过于强烈。追求个性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追求个性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起到培养自己独特性格、增强个人魅力的作用,但其相反面却是以追求个性为借口,拒绝接受意见和劝诫,这无疑是当前中专学生思想性格中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伴随着“个性突出”,中专学生在面对家长、老师的劝诫时听不进去,采取对着干的方式,助长了其叛逆心理的增长。②自信心不足,极易诱发自卑心理。自信心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习进步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但中专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学习成绩欠缺,通常被冠以“差生”的称谓,长期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日久而诱发自卑心理,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日久积深,会对该类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③自暴自弃心态严重。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相比,有自暴自弃心态的学生更加让人担心,自信心不足,尚且有“惧怕”心理存在,而自暴自弃者,对外界没有畏惧,我行我素,如同失控之火车,沿原来轨迹滑动,让人在一旁徒劳叹息。由于初中阶段成绩差,老师批评,家长数落,缺乏关爱,自认为是破车一辆、破罐一个,从而自甘堕落,破罐破摔。导致学生此类心理的主因是自尊缺失,因为较长时间缺乏周围人的关爱,自己轻视自己,从而导致心态失衡。

三、思想政治课的改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中专学生思想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改进,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引导中专学生修正思想错误、向正确方向前进的作用。当今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修改。

1.强化思想政治课在中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中专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必须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大到和就业同等地位来考虑,如果学生仅仅专业技能、文化知识水平达标,而思想水平处在低端水平,无异于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潜在的危险人员,诚然违背教育的初衷。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地位,需要学校领导重视,除了各年级设置专门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外,各班级要以思想政治教师为骨干,同时发挥各科教师协同教学的作用,从相关老师处了解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将表现纳为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范围内,在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后,本着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采取疏导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思想行为的端正。同时加大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和奖励力度,树立榜样,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2.改变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形式。试卷考试几乎是各类课程最终考核的必选形式,对基础知识性的科目,试卷考核不失为最佳形式,但对于中专思想政治课来讲,其意义有很大折扣,该课程本身是以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向上为目的,其政治思想面貌需要通过本人的具体行为来表现,而一张试卷只能看出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的多寡,根本看不出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其具体行为有所改善,这种考试必然不会有多大实效。考核形式应分成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类,各占一半。平时成绩需要根据学生上课情况、下课表现来打分,具体需要从各科教师和同学间了解,好则加分,坏则扣分。

3.增设信心教育章节,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课堂上要求学生铭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义,告诫学生不应该仅看学习成绩就判定一个人好坏优劣,判定一人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励志类电影、图片、文字等以增强学生感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其潜能,通过培养多种能力来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福森.新时期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传承,2010,(8).

[2]陈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浅见[J].内江科技,2009,(12).

[3]沈宇辰.浅析当前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师,2008,(11).

第9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思想道德还是排在第一位的,它排在文化科学的前面,说明了教育中德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德育纲要》也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虽然各个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还是不尽人意,90后一些高中学生的行为和举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观念的范围,他们的道德水准、思想观念、人生理想、奉献精神等或多或少还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漏。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人生的道理,从而改变偏离了正常轨道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思想政治课最终的目和归宿。

那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推进德育教学呢?众所周之,如今的高中生,介于人生的成熟和不成熟阶段,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深刻和全面。需要德育教育的指引和教导,但具有一定思想独立性的他们,自认为有主见,又不喜欢家长式说教方式对他们的判断和干扰,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

一、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顺畅的进行下去。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了解这门课程在青少年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也是人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外因”与“内因”的关系时,除了要让学生记住“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还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一种事物的发展的放在,那么学生本人的努力就是“内因”,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是“外因”,二都缺其一,都不能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学习举例,使学生能够轻易的明白二者的关系,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就能引起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二、智育和德育并举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仍然把升学率、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生命,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依然如故,在这种教学思想的误导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被轻易削弱。作为教师往往专注学生的测验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目的和方向背道而驰。家长、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平衡学生智育的提高和德育的发展,注重思想操行品德的提升。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思想扭转,智育和德育并举,二者相互相存,互相作用,才能为社会造就更多有用之人。

第三、实践出真知,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政治课堂理论性较强,重课堂,轻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态,再加上理论的说教,学生会有厌烦心理,这样就达不到我们设计这堂课的初衷。而社会实践拓宽了德育教育渠道,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亲自体验中自我加深了思想道德意识,与无形之中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和提高,在自觉参与中思想得到熏陶,道德得到培养。

四、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理解,不管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都让他们参与学习、参与体验的机会。不管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均等的机会进行德育的学习。

在学校教育过程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如果一味的打压和强制灌输,学生在逆来顺受的同时,也丧失了鲜明的个性。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具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可能形成创造性。德育教学也是如此,一味的告之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们没有太多的印象,过后忘,而如果他们亲身参与其中,成为道德实践者的主体,他们才能知道什么是高尚的行为,什么是罪恶和肮脏。

总之,高中学生学习紧、任务重,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融入到各科教学中,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政治教师要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利到思想的净化与升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