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多样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样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第2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第3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在当下商品竞争激烈的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我国的广告设计与创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月份牌作为中西文化相融的广告宣传品,能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认可,它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借鉴民俗文化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月份牌广告基于中国民俗文化,充分利用人们熟悉的木板年画艺术形式,融合商品广告信息,在中国人的审美认同中,达到了广告传播的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背景以及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源泉,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现实载体。中国民俗文化在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意识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积累并流传到今天,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既有逸笔风姿的国画,也有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和年画,这些文化产物都体现着精致、恢宏、灵秀等多样的手法,为现代的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民俗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在结合中有了新的延续,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提高作品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2.运用传统元素丰富广告设计的视觉语言

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素养、民俗生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传统图形图像,这些具有较强感染力和丰富情感内涵的图形图像,成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主要元素和平面设计的素材。将民族传统视觉元素融入现代广告设计中,能够给当代电脑图形构绘方式的广告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能够增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展示中国民俗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另外从民俗文化对广告设计的作用来看,现代的广告设计是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国外盛行的设计手法,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3.通过雅俗互补提高广告设计的传播效应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这种宣传是以群众为对象,要从群众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情绪感受和喜好厌恶等作出分析和理解,不能只满足一小部分消费者的心理,而忽略了大众群体。在月份牌广告中,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同时也可以看到摩登女郎形象,这些女性拿着书、手帕,或拿烟、骑摩托车、打高尔夫球、穿西式婚纱等,这些举动,都被人们所争相效仿,从而引领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就广告设计而言,不同的广告产品对应的消费者是不同的,这时就需要大众性的“俗”文化和精英派的“雅文化”相融合,“俗”文化源自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雅文化”能够提升作品的格调,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现代广告设计不仅是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还要重视文化元素的使用方式,这样才能等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二、总结

第4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客源优势

桂林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根据桂林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1.1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667.84万人次,海外游客203.32万人次。预计2015年桂林市接待旅游人次将超过4000万人次。根据携程旅行网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5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和相关分析报告,桂林入选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排名第十。可见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有着强劲的吸引力,而大量客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资源优势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47%。桂林市管辖两个民族自治县,15个民族乡,包含壮、回、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桂林市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

桂林市民俗文化包含市区、各县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旅游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游艺、民俗节庆、民族服饰和建筑、社交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六大类。

(三)品牌优势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享誉国内外,桂林山水已成为桂林市的城市名片。桂林市作为我国传统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发展战略已从传统的山水观光模式转变为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混合多样式发展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认为桂林民俗旅游依托桂林山水的品牌效应,已形成自身独立的旅游品牌,其一是以刘三姐歌仙传说为品牌,以刘三姐相关影视作品风靡全国为契机,逐步发展起来刘三姐大观园、《印象?刘三姐》、大榕树景区(位于大榕树景区的千年榕树曾在电影《刘三姐》中作外景)等旅游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象?刘三姐》在国内首创利用山水实景,开辟大场面露天演出晚会的新局面,每晚演出两场,旺季时还会有加演,虽然门票较贵,但几乎场场爆满。另外一个品牌是以龙脊梯田为品牌逐步发展起来的龙脊民俗旅游区。作为旅游品牌的“明星”,龙脊梯田的画面常常出现在电视、报刊和各种广告与宣传品上,成为中国的骄傲。

二、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传承角度,笔者认为桂林市民俗旅游采用了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原生态原真性开发模式,是指直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民俗村寨或民俗博物馆,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这种开发模式以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代表。2011年,该博物馆成为国家文物局命名的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200多件。桂林龙脊建寨自元代始,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龙脊的壮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壮观神奇的龙脊梯田风光和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龙脊梯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农耕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来桂林旅游的游客。

另一种是文化重构开发模式,包括主题公园、民俗节庆、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三种形式。

主题公园以刘三姐大观园为代表。刘三姐大观园坐落于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亩,是初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改建于2001年的主题民俗文化公园。刘三姐大观园于2012年8月10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批民旅风情旅游示范点,是以刘三姐文化、广西壮族文化及民俗民风为主题的休闲游乐场所。

桂林市每个月都有旅游节庆活动,规模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活动,主要有资源县河灯歌节、阳朔县漓江渔火节、恭城县桃花旅游节和月柿节。上述的四个节庆民俗旅游活动,除资源县河灯歌节是从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演变来的外,其它三个节庆活动为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充实、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本县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

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以《印象?刘三姐》和《龙脊魂》为代表。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印象?刘三姐》是更为成功的旅游产品。其一在于《印象?刘三姐》是以广西桂林阳朔书童山段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为背景,融合刘三姐山歌、广西民族风情与桂林山水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而《龙脊魂》是在市区表演,在山水实景上不如《印象?刘三姐》气势宏大。其二《印象?刘三姐》拥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和制作人梅帅元都为业内的领军人物。其三在于《印象?刘三姐》的演职员多为当地居民,他们白天从事日常的农耕、打渔、旅游等活动,晚上参加演出,可以保证演出的原汁原味。

以上两种开发模式并不能截然区分。生态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发生着变迁,当地政府、旅游规划单位和居民也会根据游客需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重构,探寻民俗旅游新的发展形式;文化重构模式中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原真性内容为背景进行旅游开发的。纵观桂林民俗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旅游发展使得原本不被当地居民重视的或者是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重又获得勃勃生机,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也使当地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得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达到了共赢。

三、对河南民俗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一,桂林目前已形成自然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的局面,因此,河南省民俗旅游亦不可单打独斗,应与河南省的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二,不可竭泽而渔,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以民俗文化传承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民俗文化是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传承要依靠民众来完成,因此处理好景区与民众的利益分配问题,旅游收益返于民众,让民众认识到“民俗文化就是金山银山”,促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弘扬甚至重构民俗文化。

第5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互动情境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应该充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程度,在内容的选取上将幼儿感兴趣的民俗文化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引入其他优秀民俗文化。在学前教育阶段让幼儿能充分获取民俗文化知识以及较好的情感体验。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和代表性

1.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

在学前教育阶段全面渗透民俗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并且帮助学龄前儿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拓展学龄前儿童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多元化的思维。不仅如此,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能帮助幼儿形成包容文化的意识,并且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加深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能体验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祖国发展的根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与探究,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以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2.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将幼儿的发展当作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把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背景当成教学环节的重要因素,全面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民俗课程教学环节。学前教育阶段民俗课程体现出了教育工作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例如,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或是民俗文化环境中学习,帮助幼儿将抽象的知识和具象的物体相结合,提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1.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学

前教育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知识。此种方式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幼儿园教师通过互动游戏、观看图片以及观看视频短片的形式,融入民俗文化,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内涵。该地区教师在进行“鼓楼”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向幼儿展示鼓楼的图片并且向幼儿提出“小朋友们觉得鼓楼像什么?”“小朋友们觉得鼓楼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发幼儿对传统鼓楼特点的思考。当幼儿各抒己见,阐述心中所想之后,幼儿园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鼓楼模型摆在幼儿面前,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模型与实际生活中的鼓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进行互动情境教学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利用周围的教育和环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此种教学模式被称为互动情境教学。互动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幼儿对工具和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推动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互动情境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创建科学合理的情境,因此需要教师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小蝌蚪”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现鱼苗器,引导幼儿观察鱼苗器中的小动物,在幼儿观察结束之后,向幼儿展示蝌蚪的生长视频,并且让大家模仿表演小蝌蚪的活动方式。

3.优化课程内容选择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的衣食住行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环节,需要注意民俗文化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选取学生感兴趣并且适合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内容。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就将不同民族传统服饰内容融入民俗文化教学课程当中。教师首先询问班级中是否有少数民族的幼儿,若有便继续问其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在什么时间和场景中才会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等。通过此种民俗文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对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掌握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理论知识。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到学前教育中,从而实现两种课程和文化的良好互动,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棋纬.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94.

第6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民俗就是人们在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惯例、规矩。民俗文化则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点,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有人称民俗为“人类文化的母源”。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对社会和民众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规范作用。

让民俗文化浸润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

二、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效

我们不能放弃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去实施,如何实施也值得斟酌和研究。在教学中,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结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

1.充分利用并拓展文本资源,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民俗情味

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假如我们能在每个字与词中注入一粒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因子,无形中会让学生接受到德育与美育教育。而如何找准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宽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我在教学《元日》一诗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寒假快到了,你知道寒假中最愉快、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春节。

师:是啊,我们向往已久的春节仿佛已向我们招手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这个节日里你的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生1:放鞭炮、贴春联、拜年、长辈给我们压岁钱……

师:《元日》这首诗向我们大家介绍了古代人们过年的情景,你从诗中读到了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认真读诗,交流感受。)

(春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会联想到如放爆竹、团圆等生活场景,这首古诗让学生很受到了那份欢乐,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加深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生:老师,过年时的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

师:问得好。同学们,你们课前所了解的关于过年的传说,能向我们介绍吗?

……

为什么过年时人们要贴对联、放爆竹?为什么要守岁?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激发小孩子的好奇心,他们都想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消化掉这些有关民俗的知识。在教学中,还可就压岁钱这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了解压岁钱的变化来感受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但无论如何改变,这一民俗的内涵――长辈对晚辈的爱和祝福都没有改变,这一民俗传递出来的浓浓的民俗情味,可以让学生在体味民俗的同时懂得感恩。

2.开发地域资源,从传统节日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韵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诸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共建和谐、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地域是多样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五彩缤纷的。

小学生最容易对自己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中的民俗产生兴趣,从民俗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非常轻松。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这些所处的场合、情境以及出现的背景,进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就会让学生充分享受民俗文化的韵味。

比如端午节,我们当地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门前插菖蒲、挂艾草的习俗,看似迷信,但在我国药书中有记载,这些都是治病的药草,因此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卫生和健康的追求,应该提倡。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节日,同时渐次对这一传统节日进行解读,对话中发现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体味这一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

3.借助民俗,让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浓厚,不仅涉及文学艺术,更体现在历史、地域、算学、科学创新中,对民俗事象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把民俗知识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比如:在读了老舍的《草原》之后,我便引导开展对草原民情风俗的欣赏与研究,然后用歌舞、文学等形式来表现草原人民的淳朴、豁达、丰实……

第7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意义

(一)中原民俗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一种,是辛勤的中原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态、文化、历史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创新、累积、传承,是中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一个民族,可以从它的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涵盖了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家庭关系、社会结构、道德礼仪、精神生活、信仰宗教、服装服饰等诸多方面无所不有。绚烂的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结晶,对中国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勤劳的中原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诸多习俗,经过历史的传承,成了今日的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根源,中原地区曾经长期为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又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文化、丰富中原民俗文化,使之不断枝繁叶茂,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有着强劲的民族精神源动力。如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女娲神话,我们民族中把大地当作母亲,那种“地母意识”“补天情结”,是中原先祖们对于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一种探索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情感认同与民族意识的体现,它为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强大提供了精神源起,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的基石。

(二)中原民俗文化对个人精神的塑造 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广泛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个性,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在反映,中原民俗文化通过一种潜在的强大力量,将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引导着我们的价值观与民族意识,全面塑造着个人与民族的精神品格,如坚毅不屈、独立自主、不畏强权、勇敢追求、爱好和平、生生不息等诸多品质。

如著名的传说故事“愚公移山”反映的就是人们不畏惧困难、日复一日改造困难、最后战胜困难的故事,这为个人不畏艰难的品质塑造提供了生动的范本,改造了无数面对困难的懦夫,也改造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另外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反映的则是舍己为公的做事原则。这些生动的民俗故事对于个人、团体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动力,最后形成一种正能量的精神追求。

(三)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 中原人民很早就注重文化的传承,很多祭祀仪式的形成就是如此,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只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的一种形式。只有传承了,才能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流传,效法古人的优秀文化的精华的一面,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才能使我们在原有优秀文化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想这也是建立中原民俗产业教育基地的另外一个意义所在吧。

(四)对中原民俗文化物品的保护与对河南旅游发展的促进 建立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可以有效地保护、保存、收集有价值的中原民俗文化物品,促进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民俗文化物品的收藏与保护。

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也可以促进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河南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无形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能够凸显它重要的人文价值,对中外游客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并且民俗文化旅游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旅游,能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审美与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中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也可以丰富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使河南经济更加多元化。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颇为红火,比如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要找礼仪公司,这背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婚庆相关产业链;在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鬼节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街小巷卖阴钞冥纸的比比皆是。这些也都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此外,各个地方每月三次的集会也是民俗文化产业产品的民示台,但这一切,都是历史形成的,是自生自长的,是人们的一种潜意识必须做的事情,没有相关专家指导,也就是说,民俗专家和基层的民俗文化产业是不相干的,没有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大部分农村没有专业的红白事主持人,都是邀请那些见过场面的、口才较好的、声音洪亮而且儿女双全、父母健在的人来担当。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这些主持技能,也只是简单沿袭而已,所以不够专业。因此要想民俗文化产业代代传承下去,还必须培养接班人。

(一)依托中原高校群,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各级学校都要建设民俗文学网站,根据所在学校的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中原本科院校都要结合市场需要开设民俗研究所。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河南大学开设了中原民俗与文化研究所,黄淮学院开设了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假如其他本科院校,如商丘师院、南阳师院、安阳师院、周口师院等几十所本科院校都和当地的婚庆礼仪公司联合开设相关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与市场结合,既能做好民俗文化研究,又能创收。中原职业技术院校及中专学校也应成为民俗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开设民俗文化相关专业,如婚庆礼仪专业,开设婚礼主持、新娘化妆等相关课程,也可开设现在社会需求量很大的殡葬专业。

(二)政府应开设专门的民俗学校。北京的明园大学国学院、济南的民俗文化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可诺大的中原却没有一家民俗专科学校,所以建议政府多开几所民俗专科学校,可开设编中国结专业、豫剧专业、中国画专业、面雕石雕专业、篆刻专业、剪纸专业、中国书法专业、民俗摄影专业。

(三)政府每年应主动在不同地点承办民俗文化节若干次,这样每个活动场地都变成了民俗文化产业基地。这些民俗文化节结束之后,在百姓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从而代代相传。

(四)建设节俗文化体验基地。建议把节俗文化产业体验基地建在历史展览馆、博物馆、公园里,不仅要有相关图片展示,也要有相视频资料,但这些仅仅是资料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设置节俗活动区如春节体验区,可设置书写春联处、生活民俗体验区,可设置纺花机、织布机,打水井、压水井、水桶、井绳、推磨等一应俱全。当然要有真材实料如棉花絮、纺花、经线、染线、梭子等,而且可让游客亲自体验,当然这是要收费的。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中年有钱有闲一族,想回味过去,而小孩子好奇感更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体验一下古老的民俗文化,培养民俗文化的接班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第8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物;征集;利用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民俗文物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而传承下来的实物资料,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部分内容。物质民俗包括衣食住行、交通、生产、工艺制作的实物资料;社会民俗包括家庭、社会机构、民间团体、节日活动、岁时礼仪的实物资料;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习俗、、道德礼仪、诸多禁忌、民间文学、游艺表演和口头传承的文字记录资料。民俗文物价值重大,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既反映经济基础中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上层建筑的制度建设和意义形态。目前我国没有综合性的国家民俗博物馆,地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保护工作中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故而无法全面地、有效地开展民俗文物征集和保护。

一、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民俗文物征集被忽视,征集范围和界定标准模糊

我国拥有物品随葬的古老风俗,上千年的随葬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物。长期以来,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丧葬物品的挖掘和保护上,而忽视了民俗文物的征集与保护。与具有传世价值的古代的陶瓷、书画、玉器等文物相比,民俗文物是流传在近现代的实物资料,人们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加之许多民俗文物本身工艺粗糙相貌平平,故而其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相对较低。在这种认知下,许多博物馆未将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摆上重要议程,导致我国大量的民俗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它们流失、损坏甚至成为绝品。

又因《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没有对民俗文物的范围、种类、定级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地方博物馆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下,不知应选择哪些民俗文物实物资料入库,模糊不清的征集范围和界定标准增加了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难度,导致博物馆的征集工作出现混乱和不足。

(二)征集缺乏科学性,实物材料获取方式单一

民俗文物本身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属性,应及时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征集和利用工作。目前,许多民俗文物瑰宝还沉睡在乡野民间,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不见。一些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由于缺乏科学的调查和规划,无法全面掌握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所征集的民俗资料缺乏典型性、配套性、完整性。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鲜活载体的民间艺人大多步入古稀之年,民俗资料的收集刻不容缓,资料转瞬即逝,文物工作者们要把握时机充分准备。

收集民俗实物资料,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民风中最优秀的品质和美德传承下去。在民俗资料的征集过程中,一些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方式十分单一、局限于物质实体资料、文字文献资料的收集,导致了诸如民俗事像、民间技艺、民间传说、武术演式、戏曲唱段等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流失,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受到折损,无法全面、生动地展其独特的魅力。当今数字化网络时代,观众对博物馆展出资料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往单一的物质实体参考和文字资料说明的形式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重收轻展,文物利用不足

民俗文物征集后,一些博物馆只是将文物登记建造入库,在文物利用管理却在疏漏,没有对文物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的展览设计。民俗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其传承和蕴含的无形的民俗文化,它是人们深入了解一个民族和某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文化的重要渠道。若无法通过文物展览向公众传递民风民俗,文物本身将失去收藏价值。博物馆重收轻展的做法,严重导致了民俗文物资源的浪费。

二、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思路,做好抢救征集工作

首先,我们要转变认知上的偏差,高度重视民俗文物抢救征集与利用管理的工作,充分认识到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价值。其次,国家和地方博物馆应合作发力,调动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开展民俗文物征集活动,鼓励个人向博物馆捐赠民俗文物。由国家成立专项民俗文物基金,地方博物馆可以申请征集资金,民间工艺和技艺的艺人可领取生活补助专心培养技艺的传承者,从而有效地抢救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和技艺。同时,文博单位应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民俗文物知识,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从而树立广大社会群众的民俗文物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民俗文物的流失和消亡。

(二)制定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的法律法规

文物局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相关法规,让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规章条例中,要明确民俗文物的征集范围和分类方法,可采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的划分方法,同时借鉴历史、革命文物的鉴定等级方法对民俗文物进行评级,让我国民俗文物征集保护工作拥有理论依据。统一、标准化的工作语境下,有利于防止文物征集工作的混乱,同时便于各级博物馆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制定科学的征集计划,充分收集民俗资料

民俗文物征集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要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制定征集计划,明确文物征集的对象和范围。博物馆在开展征集工作前,应组织地方政府、民俗专家一起开讨论会,对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指出该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讨论会上应认真梳理出相关民俗资料框架体系,确定好征集大纲和征集计划。萍乡博物馆每年定期对当地及周边地区进行民俗文物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每年的征集计划。在征集过程中,萍乡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灵活使用录音、摄影、摄像等形式收集有形与无形的民俗文化资料。

(四)培养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民俗文物工作者中缺少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应该培养大批精通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博物馆可以结合高校成立民俗文物人才共培计划,为热爱民俗文物保护事业的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就业的机会,共同加深民俗文物研究,形成业界和学界良性的交流和互动,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民俗文物工作。各级博物馆可以开展民俗文物工作交流会议,通过吸收和借鉴各方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馆中民俗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文物局可以成立民俗文物鉴定班,让在职人员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人才的整体素养。地方博物馆可以联合社会团体力量,向社会公众开设民俗文物学习班,广泛地培养人们对民俗文物知识的兴趣,为民俗文物事业的发展孕育大量的潜在人才。

(五)鼓励民间收藏家联合办展,多样化呈现民俗文化魅力

博物馆由于人力、经费、场地的限制,无法广泛大量地收藏民俗文物,一些精品、孤品、绝品散落在了民间收藏家手中。为了全面地向公众展示民俗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应主动与民间收藏家合作,采用联合办展的形式,充分利用民间收藏家手中的民俗文物资源。联合办展在当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可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又可以更好地呈现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萍乡博物馆经常邀请拥有藏品的民众一起参与到展览中,如陈列早期的邮票、画册、报纸、钱币、家电等物品,让拥有民间工艺和技艺的艺人现场表演,透过多样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民俗文化作为活态艺术的魅力。

(六)打造地方陈列品牌,推动地方民俗文化旅游

在民俗文物的利用管理方面,博物馆结合地方政府,要主动打造地方陈列品牌,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当地历史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活动中要突出地方民俗的特点,如在展品陈列中让观众动手制作工艺品、每天固定安排短小精彩的民俗表演、以纪念品形式向观众售卖民间工艺制品等。萍乡博物馆为打造自己的陈列品牌,设计了《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的方案,通过民俗文物的展示让公众领略萍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风韵、人文风采、经济风貌、民俗风情,以求真实地反映世代萍乡人独特的生存状态、人文传统和人文性格。目前,萍乡博物馆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成功地打造出一部物化、形象、生动、浓缩的萍乡志。

三、结束语

新时期环境下,我国民俗文物的征集与利用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文物工作者应积极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对民俗文物抢救工作的重视。我国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民俗文物相关的法规制度,让民俗文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全面拯救濒危民俗文物,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民俗文物知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民俗文物征集。同时,要积极地培养民俗文物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才,为我国民俗文物保护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民俗博物馆要拓展眼界,利用民俗文物打造地方历史文化品牌,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事业,以民俗为窗口,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对民众进行文化熏陶爱国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疆高校 民俗文化课 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王萍.论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