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企业信息化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息化知识

第1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知识转移;制约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超越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性资源。Nonaka指出,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企业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相对于企业以往重视对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组织是否能够有效的获取、转移和创造知识,并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潜能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非常重视对知识转移的研究。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纵观国内外对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型企业,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则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知识转移往往发生在知识型员工之间,而煤炭企业以技能单一的体力劳动者为主,而且该类企业大多是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具有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背景,长期以来习惯于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职工观念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转变缓慢,注重的是有形资产的管理,从而忽视了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在信息技术覆盖各行各业的今天,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要想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煤炭企业就要更新管理观念,把知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资源,合理地对知识进行转移从而创造新知识。本文对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煤炭企业的知识特征和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消除制约因素的方案,从而对煤炭企业知识转移活动进行更好的控制。

一、煤炭企业知识的特征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我国拥有众多不同规模的煤炭企业,它们对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煤炭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采取集团化发展,集团下属企业多、分布地域广,并存在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系统形式多样,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复杂、监控数据量大等特点,集团内相关企业间或企业各部门间需要借助网络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转移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及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是信息的深加工,按照知识的属性及其获取的难易程度,Polanyi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占全部知识的绝大部分。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难以模仿和共享,难以被其它竞争者复制和窃取,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编码、垄断性等特性,难以在同行业之间进行交流和转移。下表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做了比较。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显性知识具有易编码、非垄断和易共享等特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学到,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则具有未编码、垄断性和不易共享等特征,是难以模仿的,很难被其它竞争对手复制或窃取。所以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表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对比

煤炭企业的显性知识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制度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如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而对于煤炭企业的隐性知识来说,则更多的表现为技术诀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形式,它们深深植根于员工的大脑,并在技术性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

二、煤炭企业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

尽管知识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能带来显著的绩效,但成功的知识转移是很难实现的,煤炭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时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隐性知识难以挖掘

通过对知识特征的分析可知,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由于隐性知识具有不易编码、垄断性等特性,难以在员工之间进行交流和转移。煤炭企业技能单一,员工文化水平较低,很难把生产过程中的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描述;另外,企业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特别是员工个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来之不易,如果员工认为将自己的知识转移出去会导致自己在部门中的地位下降或者部门认为将知识转移给员工会影响部门的利益分割时,知识主体在知识转移时会对知识有所保留。知识不能充分表述,势必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果。

2.信息技术落后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实施高效的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共享, 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已经发展出许多促进知识转移的技术,通常被称作知识技术,包括多媒体、高级数据库、组建技术和因特网等。知识的成功转移需要借助这些知识技术,这些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知识转移的速度、容量,支持知识的编码。”九五”、”十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较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但是,煤炭行业的下属企业分布地域广且多处在偏远落后的小城市,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这就给知识转移工作带来了阻碍。

3.职工文化素质偏低

知识转移工作之所以在知识型企业进行得很顺利,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该类企业的员工学历及技能水平较高,员工在工作中能清楚的将个人的技能经验表达出来,其他人也能轻松地将其领会并实现知识创新。而煤炭企业职工平均知识素质低,企业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又不足,这就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丢失了大量有用信息,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又容易发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

三、解决方案

作者对以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以上制约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1.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果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则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显性知识,而海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在海面下的这部分隐性知识中,较浅的一小部分是可见的,这部分看得到的隐性知识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化和共享。煤炭企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通,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如果仅靠企业自身来挖掘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作者提出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案,比如,我国煤炭类高校的科研力量是比较强的,企业可以与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来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2.增加对信息部门设施的投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当今,网络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媒介,煤炭企业要调整资金的投放结构,下大力气增加计算机等网络设施的比重,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平台。另外,企业要舍得投入财力和物力培养信息技术人员,可采取对外招聘与定期培训内部员工相结合的方式,使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能紧随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从而为知识技术的应用提供先进的平台,进而使知识的转移更快捷顺畅。

3.构筑学习平台、提高职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造成煤炭企业职工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流失,近年来,煤炭行业中部分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改善不多,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另外煤炭资源多产自于盆地,这就使煤炭企业多处于偏远小城镇,这也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为了加强职工素质,企业要树立人才观念,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除了高学历的人才,高级工人也是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将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也实施配套改革,打破身份界限,工人也能竞争到技术管理岗位;对生产、技术改革上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级技术工人给予奖励,树立当技术工人也能成才的观念。同时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把职工的技能水平作为上岗的基本资格。如对班、组长这个岗位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水平,作出一个具体的要求,对从事特有工种的人员也应做出一个标准来,以此来调动职工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知识转移工作的质量。

四、结论

企业知识转移的作用是要通过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拉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知识创新型企业相比,煤炭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文只是对煤炭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工作初期阶段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将这些制约因素逐一消除,才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知识转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HAMEL 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83-103

[2]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5-144

[3]南文党,赵庆龙等.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煤矿机械,2004(11):140-141

第2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47-0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中小企业信息化如何发展,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如何寻求属于自己的创新模式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甘肃省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的省份,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引导中小企业走出一条适合甘肃省情的信息化道路是我们研究的着力点。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信息化、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市场营销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运用相应的信息科学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信息流朝着有利于企业创造价值的地方流动,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并且通过应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对风险的抗击能力,最后表现为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信息化是在大型企业中以计算机的应用为起点率先实施的,其后逐渐走向信息系统的实施,并逐渐发展到由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来推动信息化的实现。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准备、启动、开展、持续发展的过程[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针。

(二)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中小企业(SM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是一个与大型企业相对应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不同行业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不同,对中小企业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便于实施有关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界定方法和标准,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定量标准法,主要把企业资产或资产额、企业雇员数量等生产要素凝聚程度的差异,以及营业额(通常是一年)、生产能力、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等经营性指标作为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另一种是定性标准法,主要把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因素作为界定标准[2]。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和具体国情,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中小企业首次有了较为统一和清晰的标准,表1。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省略平台,其中集成了应用交互、用户接口、逻辑处理、集成处理、数据库以及全球可靠安全设施[12]。类似平台的还有Google的Google Apps,Amazon的AWS等。这些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难题的发展模式,都推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三、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

(一)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西部大开发加快了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节奏,各级政府和许多企业对实施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县域的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些不仅制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培训计划,定期派员参加培训,甚至设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及专职主管,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甘肃省参与建设信息化的县域工业企业数量增长很快,由于企业的规模和投入的不同,信息化建设的状况也不尽相同。早在2006年9月12日,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就在兰州全面启动。该工程是省政府和甘肃电信联合推出的一项系统工程,主要以中国电信“商务领航”为依托,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重点通过全省中小企业信息网、全省企业网上贸易洽谈中心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百千万”工程的建设,迅速提升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此后的2007年8月,甘肃省政府正式批转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该《意见》明确提到要整合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等体系,逐步推进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事实上,我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集中在县域工业企业领域,有的企业已开始应用电子商务,建立了网站;还有的企业建立了局域网或使用互联网开展业务。部分企业的运用软件、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始建设,有些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3]。

尽管甘肃省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也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14],但是这主要是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而言的。从整体上看,甘肃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第一,甘肃省中小企业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的行业比较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整体上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第二,中小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虽然户数很多,但户均规模都很小。2007年,小企业户均产值仅72.52万元,规模效益差,缺乏一批“精”、“优”、“专”、“特”的中小企业。企业因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在本企业范围内建立诸如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机构等;第三,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例如,80%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皮革、纺织、印刷、工艺美术、造纸等行业,小煤窑、小建材、小化工、小机械、小冶金等“五小”企业比重很高;第四,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大。企业规模小、设备和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再加上政府和社会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明显不够,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大大低于沿海和内地企业[15]。此外,省内地域分布上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也主要集中在以兰州市为重心,辐射河西、天水地区的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尽管如此,这些地区竟然没有一家中小企业实施ERP。造成这种情况的突出原因是信息管理水平低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外界的信息技术的接受和认识属于半输入型的发展态势,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缺乏必要的支持,容易造成数据垃圾或系统闲置,使系统不能为企业提供正常的服务。(二)基于甘肃省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创新模式

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的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小与其他地区企业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的差距。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呼唤创新,盲目照搬其他的信息化模式都可能使西部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在信息化的道路上遭遇重大挫折。所以,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更加渴望适合自身实际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中小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信息化状况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透析甘肃地域文化不难发现,甘肃在地理上处于三大高原的交接处,居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与戈壁荒漠形成了一个半环状封闭态势,它不但是一个内陆省份,更是一个被地理因素所间隔的内陆省份,即使丝绸之路的驼铃声还在回响,重要的交通线也贯通全省,也仍然不能打破闭塞的总格局。一直以来,甘肃省大部地区未能脱离农业文明的本色,甘肃地域文化其实就是一个传统农业文明为基调的多重形态的大海,这就决定了甘肃中小企业文化的特质是一种责任感与风险精神、勤俭节约品质和保守思想的揉合[16]。众所周知,文化是创新的基础,而文化保守则意味着创新的缺失,正是在这种基调下,我们需要更加提倡中小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脱离落后跟风的窠臼,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充分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只有这样,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应用成熟的技术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李伟超提出的企业、应用服务提供商、管理咨询公司三方互动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17],引入了中立的第三方咨询服务提供商,沟通协调企业于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对于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还不够,我们需要在突出平台理念即公共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引入“政府引导”这一不可或缺的理念,只有这样,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才会乘政策之东风,借平台之优势,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模式也应该是以平台为核心,政策指导为前提,自主适用的多方协作一体化平台模式。该模式包括以下3个方面,图1。(1)公共信息化平台:包括用户接口模块、应用程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库模块。其中用户接口模块保证了无线移动用户和网络用户联入平台;应用程序模块提供基于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采购、生产、管理、营销、会计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库模块是后台保障。(2)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不同于前面说过的“ASP模式”,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服务,由平台进行集成化处理。

(3)中小企业和咨询机构:众多的中小企业是一体化平台的使用主体和服务对象,本着自主适用的原则,在平台集成共享的机制推动下实施信息化。咨询公司作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中立的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充当,旨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

图1 多方协作一体化平台模式概念模型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再缩短,硬件逐渐走向同质化[18],创新的压力势必转移到软件应用和方法流程。所以,在平台建设方面,应当开发和运用新兴技术,如云计算技术和计算机虚拟化技术等。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集中式全局的信息服务――“云”逐渐走入人们视野,云计算技术可以将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随着业界对于Google云计算概念的认可和拓展,继而云计算成为IT应用的一种全新理念和发展模式。我国阿里巴巴正在做云计算储备、中国移动的“大云”云计算平台也已启动[19]。微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在节约计算机资源、减少成本方面有独到的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肯定会有更新更优的信息技术融合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这些都需要西部中小企业界予以高度的关注。

四、结语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创新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内在动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努力营造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环境,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构建多方协作一体化平台是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模式。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LZUGH08009)资助。

参考文献:

[1]刘燕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2]陈跃雪,李兴稼.中小企业管理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61―171.

[3]2007: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摘要)[J].中国经贸导刊,2008,(05):32―34.

[4]2009APEC中小企业峰会――中西部论坛[EB/OL].[ 2009-11-20]..

[5]关继锋,闫洪奎,杨洪颖.搭建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J].科技成果纵横,2004,(02):30―31.

[6]谢贤鹏.中小企业信息化ASP 服务平台实现方案[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05):83―85.

[7]钱莎莎.中小企业集群的信息化模式研究[D].福州大学,2006.

[8]赵冠骅.SaaS+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平台[J]. 信息与电脑,2008,(02):37―42.

[9]王大海.以SaaS助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6):40―41.

[10]朱泽民,陈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分析与比较[J].企业技术开发,2008,(01):77―79.

[11]信息化水平低成掣肘,中移动助中小企业突围专题[EB/OL].[2009-11-25].省略/dl100/.省略[EB/OL].[2009-11-25]省略/force/.

[13]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EB/OL]. [2008-11-1].省略/articlehtml/20088959.htm.

[14]王玉珍.甘肃信息化建设及评价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119―123.

[15]潘锋.甘肃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35―54.

[16]李少惠.中小企业文化生态的聚合与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0―267.

[17]李伟超.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模式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6,(02):200―203.

[18]戴维・查菲,史蒂夫・伍德著.企业信息管理:用信息系统改进绩效[M].赵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7―91.

第3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第4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管理 办公室职能

1 摆正企业办公室职能定位

1.1 考虑全局

企业领导需要统领全局、统筹工作,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参谋,当然要站在全局考虑,尤其是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工作,既要及时搜集和分析企业各个环节工作的动态信息,为领导把握全局、制定决策、指导工作提出参考和依据,又要善于发现问题,借鉴各方面经验,为领导指导推进具体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意见,这样才能使领导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决策。

1.2 加强协调

企业办公室是为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资源支持和后勤保障服务的,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因此要做好上下级联络沟通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政令畅通;积极加强与外部政府、相关企业的联系,为企业营造良好和谐的外部工作环境;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和联系,为企业发展搞好协调和综合服务工作。

1.3 强化责任

企业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不仅要管理日常工作,更要为领导分忧解难,因此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能够严格、有序、高效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树立成败在于细节的理念,不断提升工作质量的内在要求,使工作压力自觉转化为工作动力。

1.4 注重效率

参谋、服务、规则等都需要通过办公室运作来体现,办公室的运作效率甚至能够直接影响企业领导的办事水平和能力。办公室的运作环节较多,虽然有参谋权,但却没有实在的决策权,因此在办公室运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效率,这样才能够有序地处理企业各方面工作,才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2 审时度势转变企业办公室职能

在基本的职能定位不变的同时,现代企业办公室的职能定位应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当前企业正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之中,处于为适应市场而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理之中,处于各种矛盾的纷繁交织之中,办公室应成为企业适应市场、加快发展中更为敏感的部门,更具有前瞻性的部门。因此,办公室职能要从侧重保证企业内部顺畅运作向协调内外、推动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从侧重事务性工作向事务处理与为领导研究决策提供参考并举的方向转变,从单纯的服务向主动超前地研究问题、督导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决策的贯彻落实上转变。

(1)督查督办职能。督查督办工作是保证企业决策顺利、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要做到细致入微、狠抓过程、确保落实;对经常性工作的督查要做到真实有效、扎实开展,为整体工作的推进打好基础;对临时性工作的督查要做到尽快查办、找准问题、及时建议。要建立正常的协调督办工作机制,使督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确保各项督查工作落到实处。(2)企业制度设计优化职能。能够根据企业当前需要,与时俱进,摸索出在办文、办会、办事等传统工作中隐含的规律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通过制度的建设、补充,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从而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流程和规范。(3)节约型企业建设职能。建设节约型企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办公室要能够出台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在企业内部兴起勤俭节约之风,有效降低行政费用支出和对各类资源的浪费。节约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要真正建立节约型企业,达到良好效果,我们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4)企业信息化建设职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持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当前办公室面对的一项新课题。

3 职能转变对办公室人员提出新要求

职能定位的转变给办公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办公室人员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终身学习、提高能力。

(1)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标准高,要求严。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积累,储备广博的综合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跟上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2)办公室通常都是企业的窗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与企业形象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待人接物要大方、热情、客气,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反省,吸取经验教训,彰显良好的办公室风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总结经验,主动探索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使办公室工作在创新中不断推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办公室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廉洁自律原则放在心中,忠于职守、严守机密,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参考文献:

[1]郑晓琳.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7:18.

第5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66-0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便于更好的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硬件基础上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优化配置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过程,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整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便于降低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辅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其既是对传统管理思维方式的一种创新,又是对传统人事管理的一次变革,由人、技术支持和组织管理理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2.1 改变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角色,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的质量

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精力大部分耗费在日常事务处理上,缺乏了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参谋角色该做的咨询和策略工作。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统一管理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咨询上,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而日常事务处理工作可由电子化系统完成,只需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极少的时间和精力。

2.2 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增值服务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事决策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来源,使每一项决策活动都有据可循,从而避免了管理决策的盲目性。在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信息流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记录,通过准确的记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信息,大大支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又可提出现有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安排的相关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安排生产和设计工作流程。

2.3 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企业每月工资的计算处理、职员考勤休假的处理、职员信息的管理等业务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论文格式。这些程序性业务需要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信息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必将降低上述业务的时间,提高业务信息处理的正确率,并可不断降低风险成本。

2.4 改革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是达到企业的管理观念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的引入。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使企业在消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在系统中更好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业务流程,不仅可以优化人力资源工作,而且可以变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支持者,为决策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2.5 实现了企业标准化的管理,规范了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在企业的战略核心环节以及高附加值活动,所以企业必须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程序进行合理化设计,以及建立规范合理的流程等问题。

3.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目前,很多企业已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很多益处。

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滞后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薄弱

企业要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中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畅通的网络、基础的夯实、流程的规范。但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以上的全部条件。首先在网络方面,我国大部分企业一般都不具备一个完整的与外界相连的内部局域网,仅仅只有几台电脑连接上了因特网。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模式为自主研发和向软件供应商购买,而这两种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各有利弊。

3.2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缺乏管理者的支持

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状态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如果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3.3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和有效的维护

部分企业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实施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缺乏对企业业务流程、信息需求和使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信息也缺少全面的认识,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处于混乱的状态,使得整个实施过程缺乏坚实的基础,严重影响了实施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措施

4.1 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具备畅通的网络、夯实的基础、规范的流程等三个条件论文格式。因此,企业首先应全面考察本企业是否具备完整的与外界连接的内部网和系统运行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客服模式向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转变以满足网络畅通的要求;其次企业应有效调整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以便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夯实的要求;再次企业应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严格按照“缺岗-招聘-录用”的正常流程,减少员工的非正常进入人力资源管理,以突显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企业应该依据其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避免对管理软件的依赖。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仍要被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适应信息化,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4.2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不断调整原有的管理思想,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态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成功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向管理者提供一系列正确有说服力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经营指标以及人力资源状态指标,使管理者认识到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供给、人员安排及设备配备并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设计、规划和实施过程,就能较好地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工程。

4.3 确立正确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推进策略

第6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实现信息化

当前如何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固化内部控制、减少控制成本、提高控制效率,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结合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一一信息系统》又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主旨和各项具体内容。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率,是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目标。笔者现根据日常工作实践就如何落实内控信息化的要求、处理好内部控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作出相关的分析和探索。

一、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现内控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企业选择了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这是因为 ERP系统立足于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包括采购、销售、项目、财务和人员),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和管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严格的自动控制,例如没有预留(计划)就不能创建采购订单,没有采购订单就不能办理入库,入库立即自动生成财务凭证,等等。但同时ERP系统在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的日常业务审批及专业管理方面;由于系统资源的限制还略显不足,导致修理费维修计划的审批、设备状态管理、一般物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客户信用额度的确定等,仅仅依靠 ERP系统是不够的。因此,企业往往还需要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与ERP系统进行对接,这些系统也是实现内控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自身如何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关键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

从管理层角度看,信息化的自动化效应使得管理层大多都很重视信息化建设,但也往往将信息化仅看作一项技术,而忽视信息系统与管理思想的有机融合。

从操作层面看,业务不及时录入系统而事后补录,把系统仅当做是一个台账,或者忽视甚至设法回避系统自动控制(例如为了操作方便,互相交换进入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控信息化的效果,也毫无疑问影响了系统应用的效果,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投入产出的比例。

(二)正确处理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没有统一的零部件,无法进行自动化生产。对于内控信息化采说,标准化的内容一般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及相关表单、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职责分离、各种主数据(一般指ERP系统,包括物料、资产名称)的定义和编号等。实现了这些方面的标准化,也就把握了内控信息化的核心,信息系统上线的标准模板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应该说明的是,标准化的历程是内控信息化难度最大且最需要下功夫的,尤其是对于特大型且拥有众多分(子)公司的集团企业,这需要管理层坚定的决心和操作层充分的精力投入。

(三)正确处理各种信息系统的关系

如前所述,企业存在着多种信息系统做好各种信息系统的整合似乎不是内控信息化的问题,但企业可以利用内控信息化的契机,梳理哪些信息系统是必须的、哪些业务审批可以利用其他已有的信息系统加以实现,以及如何形成以 ERP系统为核心的管理系统,进一步集中系统控制,改善系统的设置,最大化地利用系统资源降低企业成本。

二、实现内控信息化有效途径

实现高效的内控信息化的途径,其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领导重视且正确认识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前提。首先,管理者应将管理思想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在提出管理要求伊始就考虑其与所选择的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否吻合,且怎样更好地依赖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在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支持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变革,尽可能改变现状以适应系统,而不是让系统“将就”,原状,只有这样,内控信息化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次,管理者应该带头操作系统并服从系统控制,不随便破坏系统控制的规定。 转贴于

(二)利用风险机制,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

风险机制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认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调研实际业务,收集业务信息,模拟执行情况,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1.组织架构标准化。企业应结合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或分散管理),利用风险机制,对企业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找出较为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的权责划分,这些会直接决定控制的效果,也直接影响业务流程的具体构成路径,是业务流程统一和岗位职责标准化的前提。

2.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需要召集一线管理人员,充分征求意见,利用风险机制分析、优化业务流程,拟定关键控制点,界定各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以及不相容职责的划分标准。这其中,优化流程是最关键的环节,如果考虑不周全,将造成系统上线反复进行,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对于关键控制点,应逐项梳理后记录下哪些能够固化在系统中、哪些不能实现或实现成本较高。对能够固化在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应确定系统标准模板,系统标准模板概括起来,一般由标准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不相容职责配置或参数设定。应说明的是,由于内控信息化是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化,对于实现系统自动控制成本较高的业务环节,应明确允许系统外控制(如人工稽核等)的措施以提高控制效率。

1. 表单标准化。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由于梳理了业务申请部门(人)、业务审核部门(人)及审批人、不相容部门等控制环节,相关审批表单的标准化也成为可能。

2. ERP系统主数据标准化。客户、供应商、物料等主数据是 ERP系统的构成细胞,不实现标准化就无法实现内控信息化,因此必须对这些主数据的定义和编码予以标准化。

(三)建立利用系统进行持续性监督的机制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性的监督是实现有效、高效内部监督的重要方式,coso委员会 2009年出版的《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对利用信息技术持续性监督概括了四种方式,基本上能够反映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监督方式,具体包括:利于误差管理的工具(记录误差的日志、后续跟进、处理情况分析)、监督应用程序变更的工真(变更认证、沟通、适当评价)、评价系统状况的工具(包括内置参数、可容忍水平、不相容职责分离、管理权限)及评价过程完整性的工具(包括标准及协同、数据加总、文挡完整性)。前两项工具主要是对系统日常操作的直接监控,如零售商检查系统信息有无无效的订单标识、零售数据是否全部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等,适合于专业管理在日常业务汇总时进行监督;后两项则主要由内部控制部门专门开发检查工具进行监督,具体方法是通过对关键控制点所对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不相容职责和参数予以标准化,建立信息系统标准模板,并针对标准模板开发检查工具,通过定期运行检查工具、对比与标准模板的差异,逐步建立持续性监控的机制。

具体而言,通过对ERP系统管理权限进行检查,按照不相容职责标准,检查工具可以指出系统中哪些角色或用户同时拥有不相容事务,系统权限与角色或用户的岗位职责是否吻合;结合风险分级定义各项业务缺陆标准(可以将几个不符合要求的风险定义为一个缺陷标准)并固化在系统中,实现异常业务预警。对于报警的业务,总部可及时追查,如有必要,也可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检查。同时,对于确定了利用工具进行监督的系统自动控制业务,可以减少检查的频率,对于系统外手工控制的业务应作为检点,进行现场检查,对系统“自动+手工”控制的业务,可以两者结合进行检查。

(四)建立内控制度管理平台

内控制度管理包括根据内外部环境(市场、法律等)变化及时调整制度,与分(子)公司之间资料(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内控通知、内控考核信息、企业内控报告)和信息(包括企业实际执行中存在问题建议)的传递,相关业务流程和理论的探讨交流等具体内容,通过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制度管理平台,可以极大提高办公效率,促进上下一体、公开公平、共同提高的良好制度环境的形成。

第7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 计划目标管理;预警机制;信息化;途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30

[中图分类号] F270.7;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064- 03

1 综合计划预警机制信息化中的管理措施

综合计划是在企业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约束条件后确定的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安排。地、县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应将综合计划按季、月进行分解执行并进行管控。综合计划按年由公司总部下达,地、县公司根据计划目标类别和特性的不同,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计划预警机制,定期进行直观的监控和纠偏管理,从而实现对年度综合计划实施情况的掌握。

为实现综合计划预警机制的信息化,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在地、县公司决策层的推动下,贯彻公司总部综合计划管理理念,配置人力、落实项目资金。二是建立季度、月度计划分解实施办法,制定综合计划预警机制实施细则,制定地、县综合计划指标预警标准。三是对相关管理业务流程,按照信息化要求进行流程再造。

对公司总部综合计划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加以改造,使其具有以下特点:业务变化的适应性、网络变化的适应性、应用报表变化的适应性、用户的分布性、网络资源数据的安全性、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该系统体系架构采用三层B/W/S模型结构,采用统一的接口技术进行底层数据的整合。首先,建立综合计划历史数据库,为综合计划的查询、编制、分析、预警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其次,建立预警模块,为综合计划指标的平衡、优化、跟踪分析和预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再次,规范综合计划月度跟踪分析、预警流程,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的统筹、协调和控制作用。

2 共享原有系统设备资源

使用该系统总体结构,即采用Internet/Intranet模式设计,利用Browser/Middle Server/Database Server三层结构,基于J2EE技术进行开发,预警机制就是利用该系统的备用接口。另外,在J2EE 体系结构中,所有的技术都是开放的,所以综合计划执行分析、预警机制的开发中使用J2EE体系架构,有利于系统之间的整合,避免重复投资,降低IT管理和建设成本。预警机制在该系统中实现,不增加新的硬件设施,该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局域网A为省公司,数据库服务器是双机设备。局域网B为地或县公司的局域网代表,通过电力专网和局域网登录服务器访问系统。系统运行的协议支持这种拓扑结构的配置。

3 系统中应用的软件工具

预警机制采用现今流行的SSH主流框架为主体框架,选用Cellweb为展示工具,使用Oracle作为数据处理、存储的介质,还采用了Ext、Web Service技术。自主开发数据窗口组件、工作流组件和报表组件。

前端业务操作采用Ext 2.0作为系统的展示技术,利用DWR作为取数的方式,可以做到页面无刷新展示。可以将每月的预警主记录展示在页面,起到统计概括作用。

预警报表展现采用国内大部分软件开发公司及政府部门均采用的Cell技术处理报表。Cell插件用于开发B/S结构程序,使用语言为VBScript,JavaScript等。能提供300多个编程接口(方法、属性、事件),是完美软件的最佳解决方案。

后端集成支持:采用独立部署服务器,通过综合计划系统访问,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账户,统一操作的一站式服务

存储介质采用Oracle作为存储介质,将业务中对于数据的判定方式定义在存储过程中,即在某范围内,预警机制应该显示的颜色的判断方式以及预警范围的百分比以及颜色的设定,存储在Oracle的存储过程中。此种设置可以方便后期维护人员对于预警范围以及颜色的更改,同时在预警展示后,将展示的颜色存入数据库,方便查看历史预警时,不用再进行预警计算,加快历史预警报表的展示。

Web Service技术:数据上报过程中采用到Web Service技术,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功能,无须借助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减少了应用接口的花费,为整个公司、多个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提供了一个通用机制。

4 预警机制功能划分

预警机制的功能由5个功能模块组成:模块1 计划数据管理;模块2 数据上报;模块3 预警标准;模块4 分析及预警;模块5 报表和实时告警。

对照该系统,模块1可采用该系统的年度计划数据库,增加分公司、子公司经分解的季度、月度计划数据库。模块2可采用该系统月度完成数上报功能,增加季度、月度计划数据上报。模块3和模块4是新开发的功能。模块5在该系统月度分析表基础上,转化为分析预警综合报表。

由此可见,预警机制实现过程共享了该系统所有硬件资源,年度计划数据、历史计划完成数据、月度计划完成数据,共用了模块2上报端口和模块5报表展示端口。预警的审批、审核、报告流程与该系统跟踪分析对应流程合并,提高工作效率。

5 预警机制的实现方案

预警机制以地(市)、县公司上报的月度计划、月、年度完成值,省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值为基础数据,经过事先设定的计算公式对基础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和预警状况识别,在该系统年度计划跟踪分析和报表基础上开发出新功能,达到增加预警机制功能的目的。实现方案介绍如下。

预警机制实现方案主要分为3个部分:预警标准、计划数据的设定和管理;基于预警模板的分析及预警实现;预警报表生成、展示和保存。

5.1 预警标准、计划数据的设定和管理

预警用数据分两类:计划数据和预警标准。数据来源:一是计划数据库(模块1),即模块2收到每个月地(市)、县通过各层级综合计划系统上报的完成数据,季度、月度计划数据后,存入Oracle计划数据库(模块1)。二是预警标准数据,包括预警指标体系、预警周期、预警分级及每一指标预警阈值标准。预警数据可预先固化在模块3中,或由模块2收集,进入模块3数据库管理。预警数据可进行实时共享,最终根据模块4分析,对数据进行实时展示、预警,并且赋予颜色进行区分,形成分析、预警结果数据库。

5.2 基于预警模板的分析及预警实现

模块1 计划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来自两部分,即上级下达计划数据;本级通过模块2输入季度、月度计划目标数据。

模块2 数据上报:在去年同期数等历史数据基础上,增加上报的季度、月度计划数据构成计划完成数据库,用于模块4产生预警数据在终端实时显示告警信息。即将每个月地、县公司通过各层级综合计划系统上报的完成数据以及季度、月度计划数据,存入Oracle计划数据库(模块1)。

模块3 预警标准:主要根据地、县公司计划管理特点,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预警周期、预警分级及每一指标预警阈值标准,建立预警标准数据库。

模块4 分析及预警:主要基于预警模板逻辑由p_month_warning.sql程序实现。

在该系统的模板配置中为预警机制设定展示模板,在模板中需要设置指标编号,单位的编号以及判定的数据项,那么插件可以根据这3项配置锁定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同时这3项配置可以锁定颜色展示的区域。

在Oracle存储过程中设置预警范围以及预警颜色的设定模板。例如某一计划指标,在1%~5%完成率标准偏差之内属于红色预警,0.5%~1%完成率标准偏差之内属于黄色预警,其他范围是正常(绿色),则需要设置如下模板设定:

case

when val >= -0.005 then'绿色'

when -0.01

when val < -0.01 then '红色'

end as warning_level

5.3 预警报表的生成、展示和保存

(1)预警报表功能及生成:专业部门终端在报送月度数据时,同时实时展现预警专业报表;综合终端改进该系统“月度跟踪分析表”为具有定量和定性结合,展示与计划数据结合的“月度分析预警全景表”,与“年度预警全景表”、“县公司预警汇总表”实现综合计划预警管理的不同时期、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需要,提供地、县公司辅助决策信息化管控手段,构建地县一体的综合计划指标预警信息化支撑体系。预警报表功能如下:①月度分析预警全景表:对该系统的月度完成历史数据进行共享,填报本月完成、下月计划后,就可以对当月指标进行实时预警、分析。预警栏可以实时显示颜色,直观展示预警状态。②年度预警全景表:共享本年度每个月上报的月度跟踪分析的数据,可以对每个月的指标进行预警识别。预警栏可以实时显示颜色,直观展示预警状态。实现年度计划多版本,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多维度预警功能。③县公司预警汇总表:共享每个月各县公司上报的月度跟踪分析的数据,对每个月各县公司指标进行预警识别。预警栏可以实时显示颜色,直观展示预警状态。

(2)预警报表展示:展示页面程序togetherContent.jsp,使用DWR以及JNDI技术将数据库的主记录取出以表格形式展示;同时展示页面eReport.jsp程序中,使用renderMonthWarning方法会根据展示出来的报表数据以及相应的范围设置,将匹配相应的颜色展示在第二个sheet页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8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实现信息化                   

    当前如何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固化内部控制、减少控制成本、提高控制效率,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结合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一一信息系统》又进一步明确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主旨和各项具体内容。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率,是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目标。笔者现根据日常工作实践就如何落实内控信息化的要求、处理好内部控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作出相关的分析和探索。

         一、企业信息化对内部控制提出挑战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现内控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企业选择了 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这是因为 ERP系统立足于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包括采购、销售、项目、财务和人员),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和管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严格的自动控制,例如没有预留(计划)就不能创建采购订单,没有采购订单就不能办理入库,入库立即自动生成财务凭证,等等。但同时ERP系统在满足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的日常业务审批及专业管理方面;由于系统资源的限制还略显不足,导致修理费维修计划的审批、设备状态管理、一般物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客户信用额度的确定等,仅仅依靠 ERP系统是不够的。因此,企业往往还需要诸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与ERP系统进行对接,这些系统也是实现内控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自身如何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关键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

第9篇:企业信息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9-0100-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信息化已不再单纯的是一项管理软件,而是一套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企业信息化已被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地位,为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掌舵。因此,信息化道路的有效选择对企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却存在许多误区:很多企业仅仅把信息化当做一种处理工具,一种技术手段,与企业的管理基础完全相脱节。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往往从财务环节而不是从经营环节开始,这种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信息化建设当做一项工程,追求的是技术实现成果,也就是如何获得一个漂亮的软件或系统,从而忽略信息化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制造业由于涉及到供、产、销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多且复杂;同时原材料、设备、物料需求多而杂,管理困难等,使得信息化在其管理中不仅表现为操作方便的一种软件,更需要借助其用于复杂的业务管理。针对目前企业实施信息化存在的一系列乱象,文章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模型: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充分发挥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从总体上部署整个集团信息化的建设,建立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各部门到集团,统一、高度业务集成的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实施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外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是“信息化生产率悖论”由Solow(1987)最早明确提出,即一定时期内信息化投资与企业绩效并不成正比关系。Loveman(1994)收集了1978—1984年60 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Strassmann P A(1990)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发现信息技术和投资回报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指出IT投资和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另一个是“信息化增值论”:Brynjolfsson Erik(2001)通过美国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得出IT投资对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Namchul Shin(1997)研究表明信息化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协作成本,提高企业产出。国内学者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杨定泉(2011)通过对2003—2008年284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赵泉午(2008)通过研究发现少数公司实施ERP存在短期绩效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ERP的实施成功率较低,而不是ERP本身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吴邦国(2003)认为企业信息化能够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财务账目不实、采购销售等环节“暗箱操作”、生产经营过程“跑冒滴漏”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而关于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的研究,国外最具代表性的是Richard.L.Nolan的六阶段诺兰模型,该模型根据企业各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信息质量的要求程度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同把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以及成熟阶段①。Kumar(2000)认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演变进化过程,即从标准库存控制包,材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规划,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其他企业的流程,如销售和订单管理、市场营销、采购、仓库管理、财务和管理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Gattiker (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企业从ERP投资中获取利润程度大小的一个影响因素。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目前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已从业务支持转换为业务基础,因此必须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领域的要求。王凡林(2010)强调会计信息化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很多学者仅把注意力放在信息化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上,而很少关注具体的信息化实施路径如何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本文立足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路径,提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三阶段理论,从而为制造业企业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提供借鉴。

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的三阶段理论

(一)基础核算阶段

传统制造业涉及到销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大量的物料以及人工,各个环节的核算都非常复杂且易出错,就拿存货来说,从最初的原材料购入,到产成品的生产以及出库,都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及相关的核算,此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特别容易出错。会计电算化就在这种强烈的需求环境中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就是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实务的处理过程中,以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从而实现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会计电算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仿真性,即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报账全过程的模仿;第二,集中性,原来需要许多人共同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通过几台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集中完成;第三,傻瓜性,也就是说,计算机处理会计更简单、更不费时,只需点击就能达到在手工记账系统下同等的效果②。因此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注重对基本业务的处理,如工资系统、应收账款系统等。由于该阶段大量劳动力解放,使得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数据的计量错误,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但该阶段人们处理数据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来说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实现企业的基本业务核算工作。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

制造业由于涉及的业务流程很多,且每个业务流程都涉及到大量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因此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Boban(2007)认为细心的业务流程分析和建模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在该阶段制造业企业首先应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一个详细的规划,针对企业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从MRP—MRPⅡ—ERP—ERPⅡ的应用变化。ERP作为流程管理中的典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90年代,Gartner公司发表了以《ERP:下一代MRP II的远景设想(ERP: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为题,由L. Wylie署名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ERP的核心概念,即两个“资源集成”:一是内部集成(internalintegration),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二是外部集成(external integration),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ERP代表着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它把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了企业的供、产、销一体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最终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Gattiker(2007)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非常适合提供生产、营销一体化的,也就是说制造和营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大,ERP所带来的利益越大。

另外该阶段还强调对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的正确处理以及系统的规范操作上面。Morris(2011)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实施ERP的公司来说,实施ERP的公司不太可能报告内部控制的弱点,也就是说,ERP能够有效地改善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③。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石,只有把握每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处理过程,完善流程控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三)集团管控与综合应用阶段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发展成为拥有许多下属公司的集团企业时,各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整个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就会出现以下问题,如集团资金信息难以查询,缺乏有效手段集中资金和控制风险;母子公司之间预算管理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反馈、监控与管理手段以及集团财务报表系统单机单用户,无法共享数据,管理信息集成瓶颈有待突破等。因此,该阶段就需要一种能够覆盖整个集团的信息化系统以及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实现集团对下属公司业务数据的集中管控。此时,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但是这一阶段并不仅仅实现集团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控,还需要兼顾其他像人力资源系统、组织结构系统等的集中化建设,实现集团信息系统的综合应用。同时这一阶段还需要建立集团统一管理报告体系及基于实时数据源的综合分析体系。这不仅仅包括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还包括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体系、内部审计报告体系以及质量安全报告体系等。这些管理报告体系都应该在统一的集团信息系统中完成,这一方面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另一方面使集团决策者能随时调用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决策速度。最后通过集团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合作与发展,使得集团财务、采购、仓存、销售等业务在同一系统平台中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各个系统的无缝连接,形成整个集团企业一个完整的数据流,最终实现集团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选择三阶段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它是针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路径提炼出来的,虽然并不适合每个企业,但是其信息化实施思路是可以借鉴的,即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的整个过程,并且每个过程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路径选择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企业具体业务以及复杂程度选择相适应的信息化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管理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与结论

企业走什么样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基本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虽然说企业的绩效并不一定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好的信息化选择方式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以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实施路径为例,中国南车集团从成立至今,信息化的发展和实施一直是行业中的典范,根据国资厅〔2011〕481号文件,中国南车2010年度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总分91.42分的成绩,进入了国资委A级行列。中国南车集团自从200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集团的业绩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其中资本积累率一度增长了98.11%。尽管中国南车集团在信息化实施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但通过不断摸索与前进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中国南车集团早期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软件的应用上,重点放在对一些基础业务的核算方面。然而随着集团的发展,原有的信息化软件已不能适应集团的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集团急需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一体化管理,此时ERP开始大范围在集团内部推广,并且随着集团对资金与业务的集中管控需要,在集团内形成了统一的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从而实现了整个集团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因此中国南车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同样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且其信息化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基础核算阶段、业务集成与控制阶段以及集团管控和综合应用阶段。

虽然信息化建设的这三个阶段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由于个别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水平不同,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都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大体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是一样的,即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从基本处理到业务集成、从部门整合到集团建设一体化的思路。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三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绩效,尤其是第二阶段,通过业务集成与控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以及资本积累率。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实现信息化建设从管理到控制、到分析进而逐步升级这样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锴,汪家常.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贡献与趋势[J].财政研究,2010(2).

[2] 刘新华.关于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管理世界,1997(2).

[3] 王世定,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04(9).

[4] 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5] 熊焰韧,徐潮进,杨靖,等.企业 IT 治理现状与思考:基于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调查[J].会计研究,2011(5).

[6] 李捷,杨周南.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2004(4).

[7] 蔡立新,崔也光.挑战与变革:基于信息社会环境的会计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7(2).

[8] Grabski S, Leech S, Schmidt P. A Review of ERP Research: A Future Agenda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2011 2011,25(1):37-78.

[9] O'Leary D.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ssurance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Unique Risk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rch 2,2002,16(1):115-126.

[10] Gattiker T.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systems and the manufacturing-marketing interface: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uly 2007,45(13):2895-2917.

[11] Brynjolfsson Erik,Lorin Hitt.Beyo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Business Practices.Journal,2001.

[12] Strassmann P A. The BusinessValue ofComputers: An Executives' Perspective[M]. New Canaan: Information Economics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