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我是一个文静踏实的男孩,我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上我必须勤奋努力,才能获得知识。

我爱学习,尤其喜欢看书,一进入书的世界,我就忘了自己。当小红帽破解大灰狼诡计时,我兴高采烈;当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时,我痛不欲生;当卖火柴的小女孩倒在街头时,我泪流满面。。。。。。我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我经常看书看到肚子唱起“空城计”。妈妈说我废寝忘食,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那是我的“精神食粮”啊!

我特别喜爱数学。遇到难题,我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课上,我更是如饥似渴,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把布置的思考题讲解时,我信心十足,但老师的答案与我不相符,我不断验算。下课了,我脑子总是浮着那道题。几个小问号在脑子里缠绕着。我把两个答案分别验算。发现老师的答案不符合。我鼓一鼓气,找老师议论——最后,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老师夸奖了我,夸我为“寻求真理”而奋斗!我乐了,因为全班,只有我,发现了错误。我的坚持,终于获得了回报!我善于思考,还发现了许多规律。如平方规律。12的平方减11的平方等于12加11。无论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的平方差,都有这样的规律,还有一些规律,要等将来一步一步的证明实践,我期待着那一天。我爱思考,所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保持优秀。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获得全年级数学竞赛一等奖。四年级时获得级数学竞赛前十名,被推荐参加学校奥数班学习,期末考试时获得第一名,并赢得“奥数班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

“人因知识而富有。”我要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第2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坚强”这个词眼并不陌生。我们总是习惯在别人面对危难时,轻易说出“坚强”二字,可却从未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孩提时代的我们并不坚强。当我们刚学会走路时,往往会摔倒,并嚎啕大哭。不知你们是否记得,父母那时常说的话:“乖孩子,快站起来,坚强点儿!”或许那时无知的我们并不明白坚强的含义,可潜意识里却想站起来,因为那就证明,那时的我们是勇敢的,好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小学的我们才开始接触“坚强”二字。童年总是懵懂的,天真的。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从大人、老师那里听来的。或许在某一次的课堂上,某位同学就曾向老师提出“什么是坚强?”这个问题来。而老师的回答对于那时的我们总是那么深奥:“坚强,顾名思义就是说,在逆境中不服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那时的我们没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自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啦。例如“什么是逆境”“什么是……”而老师却总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切入下一个话题,那时的我们就只得自己琢磨。

如今,我们昨年就已经步入初中的殿堂,自然对各种事情都更加理解了。今天,让我们再次面对“坚强”是何意思,多多少少也懂一些。可,能确切说出“坚强”的意义的人有多少呢?而做到坚强的又有多少呢?

坚强不是说说。

“坚强”永远都是一个美妙的词眼,她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蜕变……说真的,在我脑海中“坚强”的意思,我至今都不能清清楚楚地解释出来。留守读书的我,常听到的便是电话中爸爸所说的“坚强”,母亲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从不会对我说过分亲溺的话语。

不知有多少个晚上,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父亲的话语,那些个字眼在我耳边徘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天知道,我是多想大哭一场,可,“坚强”她不允许,不允许我如此狼狈地落泪。

于是,坚强也就成了我的保护色。

青春正盛的我们,初二的我们,是该懂得坚强了。不要老是习惯性地去依靠父母,他们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有老的一天。而当父母老的那一天,便是我们让父母依靠的那一天!

第3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悖直觉、有违经验、有拂常识”的怪现象,只不过大多数成年人囿于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易察觉或者无暇深究,于是这些亲近科学的机会就稍纵即逝了。而孩子好奇的天性和无所羁绊的思维,决定了其观察能力和探索欲望要强于成年人,因此更容易获得亲近科学的机会。

热水和冷水,哪一个更容易冻成冰?1963年,坦桑尼亚的一位初中生姆潘巴在做冰淇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怪现象:热牛奶比冷牛奶更容易冻成块。事实上,2000多年来,冰淇淋制造商、调酒师们也留意过类似现象,而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儿也曾发表过相关论述,但都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姆潘巴把疑问带到了高中,并向物理老师们请教,但得到的回应却是不屑,甚至嘲笑。然而,姆潘巴抓住了一次向访问博士提问的机会,将这个问题带到了实验室,并得以证实,这个现象才进入了现代科学的视野,并命名为“姆潘巴现象”。

类似神奇的科学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擅长观察,好奇心驱使下,他们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要一探究竟。《神奇科学》将生活中的科学怪现象进行了收集和提炼,变成一个个取材容易、操作简单、过程有趣的小实验。作者秉持一个信念,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培养多才多艺的“标准小孩”更重要。而科学灵感和创造能力的“激活”,有赖于孩子们的生活积累和动手体验。

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互动性和启发性。作者很善于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鸭蛋跳水”为例,作者首先发问:“鸭蛋也能成为跳水‘健将’,这是怎么回事?”在勾起小读者好奇心的基础上,告诉小读者“你需要”(什么材料),(你应该)“这样做”,根据指导“你发现”不仅可以让一个鸭蛋跳水,甚至能够见证更多鸭蛋跳水的奇迹。作者循循善诱,让小读者情不自禁地动手实验。当实验者还沉浸于对成功的欣喜和对神奇的困惑时,作者不失时机地对个中原理进行阐释。实验过程中,很可能有新的发现。篇末“我的实验报告”鼓励小读者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把这些发现都记录下来,并启发小读者深入思考,发表见解。作者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对复杂的数学公式、物理原理、化学变化进行了通俗化处理,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小读者的兴趣,让“科学的‘真’和‘美’能结伴走进孩子的心灵”。

本书以其丰富多彩的选题、跨学科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小读者们开启了一扇走近科学的小窗。不仅如此,为了更方便家长和成人辅导孩子,本书增加了扫码看视频的功能。其动画特技、虚拟现实、轨道摇臂、无影照明、微距摄影、逐格摄影、高速摄影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让这些小实验无疑成了“大制作”。可以想象,实验的过程也是温馨的亲子互动时间,或许“还能唤起(父母)对学生时代功课的重温和讨论”。

第4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语文课堂争论兴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

一、创设和谐气氛,营造争论的条件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发,课堂就会“活”起来。

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师生平等、民主评价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我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勇于创新。加上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创设“生疑”情境,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争论,有其特殊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例如,《晏子使楚》一课,开课后,我问一名个子不高的学生:“你个子不高,因此而引来过什么麻烦吗?(没有)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了麻烦。”“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呢?请思考5分钟,然后发表你的见解。”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深读课文的兴趣,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语文含义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论述,使自己的争论更具有针对性。显然,这样的争论过程,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第5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出示: 抬头望天跑的兔八哥突然摔了一跤,女生们都尖叫起来,男生们挥舞着拳头,拼命地大喊:“兔八哥,站起来!”

“兔八哥,站起来!”

兔八哥真的站起来了!

质疑:(1)兔八哥怎么了?爬起来了吗?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兔八哥站起来就跑,可他方向跑错了,他居然是往后跑的。

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在笑,只有我们五(3)班的全体同学和严老师没有笑。我们都急死了,我们声嘶力竭地朝他喊道:

“兔八哥,跑错了!”

跌倒了再爬起来,这种精神应该值得大家鼓掌鼓励的呀?为什么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而只有我们急死了呢?你说,你知道吗?

(2)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兔八哥。齐喊:兔八哥,跑错了。

兔八哥听见了,转身又向前跑去,可其他几位选手都超过了他,他落在了最后。

(3)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想知道吗?老师不告诉你。

【课后反思】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点燃孩子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是课外阅读推荐课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才能主动地了解、探究。本次阅读指导以“趣”字为出发点,是一个以有趣的人名、有趣的情节、有趣的插图为主线的课外阅读推荐课的教学片段。在呈现的三个课堂教学片段中,教师寓教于乐,图文并茂、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认识了书本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了书本中的相关情节、探究了书本中的部分插图,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趣谈人名,引人注目

文学作品中,人物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写人记事的文学作品中更是灵魂。而作品中的人名更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好的人名,如同形象塑造、情节构思一样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呈现的教学片段中,以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为切入点,形象生动的文字介绍,与众不同的绰号,惟妙惟肖的动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课堂上学生激动的表情,闪亮的小眼睛,咧开的嘴角,足以说明了学生沉浸其中。教者的“忽悠”,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探究的欲望,急切地想阅读所推荐的书本,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兴趣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凡是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学生就会积极探索它的奥秘,力求把它认清楚。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一种阅读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浓厚的探究欲望,达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境界。在教学片段中,教者精选书本中一个有趣的情节,设置悬念,适时质疑:“兔八哥怎么了?爬起来了吗?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而只有我们急死了呢?”“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让学生大胆去猜测、去想象,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这时,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学生:“想知道吗?老师不告诉你,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故事的悬念所吸引,在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魅力,产生强烈的阅读情趣。这一环节由于没有任何负担,加上自由灵活的阅读形式,学生纷纷猜测,大胆想象,课堂上呈现了小脸通红、小手直举的热闹场面。悬念,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得到强化,得到稳固,让学生内在的阅读需求得到充分拓展,让学生阅读的原动力得到激发,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我需求,达到了阅读兴趣的理想境界――主动阅读。

三、读图想象,引人深入

第6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一、做好课程的导入和铺垫工作,引导学生进入精彩纷呈世界

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想方设法为枯燥乏味、说教为主的课堂主旋律添加适当的催化剂。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做好课程的导入和铺垫工作,引导学生进入精彩纷呈世界不失为良策。平常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时政素材导入法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学生很容易对课堂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寓言故事导入法

这是指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历史典故、成语寓言等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契合孩子喜欢听故事的天性,故事容易给抽象思维能力欠佳的初中生以启迪,同时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使课堂学习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讲解“维护人格最重要”知识点时,笔者选取了《晏子使楚》的视频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诸如晏子“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之类的机智交涉中既活跃了思维,又悟透何为“人格”以及“维护人格的重要性”。

3.设疑探究导入法

该法运用得当,关键在于要精心设问,形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罢不能之势。所谓精心设问,指所提问题既要紧扣重点,又要有趣味,还要思考后能答得出来,且设计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疑问与思考。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财产留给谁”时,笔者是这样设问的:“老李的父母已故,有妻子和一儿一女。不久前老李生病住院,侄儿小李在病榻前照顾有功。老李不幸去世,有遗产15万元,但没有留下遗嘱。对于老李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是谁?请同学们举手示意上来板书。”这个问题既容易又有陷阱,学生在认真阅读书本正确板书后,很自然得出“妻子和一儿一女”的结论,也为后续“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以及确立的依据”的教学进行了铺垫。

二、用真情与学生交流,赢得学生认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生也不例外。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是改变一切力量的源泉。笔者在课堂中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分析其心理,发现其优点、闪光点,给予鼓励;发现其缺点或偶发事件,对学生投入爱,用真情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及时雨,赢得学生的认可,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日新又新我常新”时,一组长正在逐一点评组员优缺点过程中,点评到大家眼中一无是处的“丑小鸭”时,几经求助后仍无法找到其优点,“丑小鸭”尴尬极了,课堂气氛异常凝重。这时,我蹲在“丑小鸭”身旁,温和地帮她解围,引导大家一起帮其找优点,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大家都承认她的最大优点是:“每次都能按时交作业,哪怕是只会抄写题目,也一笔一划地书写。”我顺势号召大家学习这种“不放弃”的努力劲时,她流着泪哽咽地抱着我说:“原来我也可以有优点。”突然教室里掌声响起来。

三、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实践中还发现,捕捉学生感兴趣、又紧扣学习内容的生活素材来组织教学,也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我有名誉权和肖像权”时,我事先用摄相机拍摄了学生课间给他人起绰号取乐的小视频、一学生以某同学的肖像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且标题为“此肥猪乃某某”张

贴在教室黑板的照片、学校德育处张贴几名学生在食堂领饭插队的照片。我把这些素材进行处理后带进课堂,素材一出现,许多学生感慨:“真缺德!”“这是谁干的?”“这岂不是侵权吗?”等。紧接着一组数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据统计,我们学校85%的同学被起不雅外号后特别难受。”“啊,这么多啊,我还以为开个玩笑有啥呢,原来伤害这么大!我们真的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了!”“不叫他人的不雅外号,主动排队,不玷污自己。”我紧接着追问:“学校德育处的行为侵权了吗?”“构成侵权!照片一经贴出,插队者颜面扫净,名声扫地。”“可插队是不文明行为呀”……正当学生七嘴八舌争辩个不停,我进行了总结:“人人都享有名誉权和肖像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既是不道德的,又是违法的,当然我们要明确是否构成侵权。类似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用合法方式声讨不文明行为,不构成侵权。”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运用了真实而独特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获学生发自肺腑的话语,才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的爱,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

第7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黑龙江日报》报驻各地市记者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分类,具有党报记者的所有特征,但又有着其独有的个性特征。驻地记者站,是编辑部的前沿阵地;驻站记者,是战斗在前沿阵地的士兵。驻站记者则要把握所在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未来,以及此区域在全球、全国所处的位置、阶段、水平等,应是该区域建设和发展的专家。

作为地方的“专家”,长期远离编辑部,没有总部的新闻配套服务和支持,所有新闻采写任务都要独立完成,同时还要承担发行、经营及总部交办的其他任务,可谓“多面手”,这就要求驻站记者要在各方面锻炼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黑龙江日报》的一名驻站记者,我已经在地方工作了6年时间,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当好一名驻站记者,要有一种勤奋好学、勇于吃苦、深入实际的作风,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八勤”。

一、勤学。学习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驻站远离单位和领导,远离编辑部那种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这就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学习,自我“充电”。一是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只有扎深根子,才能在采访写作时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和新闻敏感性。二是加强新闻理论知识学习。长期坚持,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抓新闻、抓问题、抓典型的能力。三是学习新闻业务。经常研读一些新闻名著,学习本报及外报的获奖作品,看别人是如何表达主题、谋篇布局、锤炼语言、选取角度的。

二、勤想。驻站记者,首先要经常思考如何将编辑部的报道思想、版栏定位、写稿要求与当地的报道题材或线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将当地的新闻资源与本报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思考怎样表达主题、选角度、写导语、制作标题等,使之达到最好效果。这样就可以减少盲目,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要善于思考。在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应做到三个善于:一是善于纵向思考。在分析素材时,切忌浅尝辄止,而是要在上下结合、正反结合、点面结合上作深层次思考,这样常常能挖出新意。二是善于辐射思考。有些事件单独看可能没有多大的意思,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析,就可以升华出新的内涵。三是善于逆向思考。逆向思考常常会出“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三、勤问。提问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驻站记者要善于提问和虚心求教,切忌不懂装懂。越是不明白、不清楚的越要问,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勤问,很多新的和真实的东西就可能被挖掘出来,闪光的语言就会跳出来。采访前,把问题想得周全些,问要问到点子上。如问不到节骨眼上,或过于嗦,或过于简单,或问外行话,那问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四、勤听。驻站记者要有“耳听八方”的本领,无论在什么场合,诸如会议上啦,参加各种活动啦,乘公汽、打的士、逛大街、步行啦,都要多长一只耳朵,而不能像其他人那样一过了之。勤听,一是用心听。在参加事先安排好的采访活动中,要能从众多的谈话中听出“闪光点”来,要抓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如果耳朵“打蚊子”去了,就会身在宝山不识宝。只能任“活鱼”溜掉。二是要留心听。在非正式场合,要做有心人,哪怕是在闲聊、闲侃甚至是发牢骚中,哪怕是在街头巷尾、集贸市场,也要注意听“画外音”,这样往往会“无意插柳柳成荫”。

五、勤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采访中,问到了、听到了、想过了,这还不够。只有亲眼看了,才能真正增强感性认识,才能使“死”的变“活”。才能使干巴的东西生动起来。

采访时光听汇报,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行的,必须亲自到现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并从中看出独到的、个性的、鲜明的东西来。看,可以发现汇报中、材料里没有的东西;看,可以有效避免失实报道;看,有助于把稿子写活写实。我采写的绝大多数稿件都是“看”后的结果。

六、勤跑。新闻是跑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反过来说,新闻不会找上门来。要想多写稿。必须多跑。半年时间,我已将10个县、市、区跑了三遍以上。我有一个体会,凡是没有跑到现场的,写稿时就感到困难,写出来了也干巴。不管有线索或没有线索,都要跑。经常往下面跑、往职能部门跑,看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们在想什么,只要一跑就有了线索,就有稿子写。同时还要快跑。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立即跑去采访,无论远近,无论有多少困难,都要马上赶到采访,因为。新闻要“抢”。我参加过几次突击采访,“抢”了个满载而归。

七、勤写。作为一名驻站记者,必须多写稿,手切不可以懒。一是马上写。获得好的线索后,立即采访,采访之后,趁热打铁写出来,否则一放一拖就凉了。二是经常写。写稿的人有一个共同感受,一停笔就懒得动笔,一懒就散。一散就完。三是自我加压写。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能力就会有提高。

勤写,关键是多写。刚下站时,有点好高骛远,不愿意写小稿、一事一稿,不愿写“浓缩新闻”、“信息交换站”、“新闻直通车”的稿件。结果小稿不愿意写,大稿写了又发不出来,后来,我调整思路,不管大小,只要“适销对路”,有新闻价值就写,结果月月超额完成任务。

第8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一、摆事实讲道理

“摆事实讲道理”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论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其内涵和具体操作方式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甚至存在错误,需要进一步探讨。

有人将“摆事实讲道理”割裂开来,认为它是两种论证方式:“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也有人把“摆事实讲道理”看作一种论证方式,认为它是指围绕论点列举典型事例,然后通过对事例的具体分析证明论点。显然,第一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此必须澄清。

“‘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把事实论证简单化,将“摆事实”等同于事实论证,将事实论证简单地理解为“观点加例子”。“摆事实”其实就是叙述事实,怎么能说是论证呢,其错误显而易见,无需反驳。

关于“‘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不科学,其错误之处同样在于把“讲道理”等同于理论论证,将它们的内涵混淆。固然,理论论证和“讲道理”都要进行议论,都要进行说理,但它们本身不是一回事。“讲道理”可以通过叙述事实揭示其本质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引述理论推论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因此,“‘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有瑕疵。

我们认为,“摆事实讲道理”是叙述和议论的紧密结合,是材料和观点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通过概述典型事实和分析其中蕴含的有关道理来证明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关键在于摆什么样的事实,怎样摆事实;讲什么样的道理,怎样讲道理。

关于摆什么样的事实,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看论点是什么。一般来说,要摆能够证明论点的事实,且事实本身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与论点有较高的契合度,真实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鲜新颖新奇,内涵单一明确,简明扼要概括。具有上述特点的事实,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怎样摆事实,关键要看具体的语境。如果在文章开头需要引出论点,摆事实就应开门见山,径直叙述,从事例中推出观点;如果文章开宗明义直接亮出了论点,就应紧跟论点对其进行阐释,然后借助过渡句或过渡段来引出(摆出)相关事实。譬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阐释论点含义:发现真理,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然后设置了下面的过渡段: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上述文字自然巧妙地引出了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具体事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谢皮罗教授观察洗澡后浴缸里被放的废水的旋转情况,发现洗澡水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分析美欧大陆蚯蚓分布的有关资料,推断出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最早可能连在一起;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熟睡的儿子眼珠子转动,由此追根究底,多次观察实验,进而得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明他正在做梦”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摆事实时所摆的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两件或三件,且叙述应该简明扼要,紧扣论点。

如果要问摆事实后讲什么样的道理,回答自然离不开论点。证明文所讲的道理就是论点所蕴含的思想或者就是论点本身,同时也是所摆事例本身所蕴含的道理,两者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论证才算严密。

至于怎样讲事例中的道理,我们认为主要的方法有归纳推论、对照比较和因果分析。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视选用的具体事例来定。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以上性质相似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则可以运用归纳推论法。具体说来就是寻找相似材料的共性,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揭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证明论点。譬如前面提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之后,水到渠成地进行归纳推论:“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作者在这里揭示了三则事例的共性: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和“见微知著”,就能发现真理,恰到好处地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性质相反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就可以采用对照比较法,通过正例与反例所蕴含的道理的映衬、对照和比较,论证论点的正确。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运用事实对比法非常成功,作者引述庄宗得天下时的谨慎不易和豪迈气势以及失天下时的仓皇迅速和哀伤不已等相互映衬和正反对比的史实,强有力地论证了“国家盛衰兴亡主要取决于人为因素”的重要观点,说服力极强。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事实材料,且事实材料与论点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写作者就可以运用因果分析法。使用此法,必须在叙例之后,找准事例中某个角度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所引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说理。具体说来,就是要选准事例中的某个切入点(如某种结果),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写作者所分析的原因,其内涵与论点含义一致,或者说,原因就是论点。这样,事例跟论点便挂起钩来,事例客观上也证明了论点。譬如论证“主观武断会招致失败”,可引用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历史事实,从事件的结局切入进行分析:“马谡之所以失守街亭,大败而归,主要是因为他盲目自信,不听劝阻。因此,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必须兼听各方意见,不能主观武断,否则,就会重蹈马谡的覆辙。”

二、引理论巧分析

“引理论巧分析”是运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理论论证或引用论证,其核心是围绕论点引出相关理论论据之后,要对所引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巧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论证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引什么”、“如何引”、“析什么”和“怎样析”。

“引什么”是引用论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引哪些理论,其依据自然是论点。一般来说,要引能够证明论点的相关理论,且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说服力强的理论,新颖前沿的理论,简明通俗的理论,表义完整的理论。理论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公理,也可以是定律;可以是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也可以是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格言谚语。典型的理论论据一般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且被大量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因而对于证明论点来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如何引”相关理论,需要看具体的论证环境。可以紧跟论点直接引用,也可以在论点之后通过说明出处引用。前者只能“引用原文,不作语言形式上的加工”[2],且引文要加引号;后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引用原文之意,不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表意都要准确完整。

“析什么”,自然关乎论点。应析理论论据中能够证明论点的道理,应析理论论据中涵盖论点的句子,其实质是选择好分析的角度。只有选对了角度,正确的结论才有可能合乎逻辑地推理出。

“怎样析”,其实质是用什么方法使论点坐实,令人信服。写作者可以采用演绎推论法,也可以采用阐述分析法。前者以理论论据为大前提,推论出与论点内涵相一致的结论,进而证明论点;后者通过对理论论据的阐述分析,析出与论点相一致的道理,进而证明论点。请看下面的论述:

做实验不可有成见。一个人做学问不可能没有一些看法,但是当你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把你的那些看法暂时忘掉。有位科学家说过:“要把一切成见留在实验室的门外。”这句话十分正确。因为只有把成见留在门外,才能客观地进行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反之,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对其他东西视而不见,自然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要想实验,就必须把脑子擦干净,让它像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3]

上面这段文字,第一句提出了论点,第二句阐述论点,第三句紧接着引用名言,第四、五、六句先对名言做出断定,进而进行因果分析和对比推论,第七句得出结论。纵观全段,其观点正确明晰,论据典型有力,分析恰切到位,论证合乎逻辑,结论令人信服。

三、寻相似作类比

“寻相似作类比”是一种借助已知的事物(或事理)和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的某些相似点来推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具有某些相似点,进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类比论证,“是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实际运用,类比推理是类比论证的理论基础”[4]。类比论证和类比推理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从某事物具有某属性推知他事物也具有该属性。这种论证方式的前提是要寻找和发现已知事物(或事理)与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点,重点在于比较类推,关键是如何寻找相似点,怎样进行比较类推。

寻找相似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及其内涵,知道自己想要证明什么。

其次,围绕论点广泛联想,凡是与论点内涵相关、性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都在寻找之列。

第三,鉴别斟酌,选优汰劣。选择那些与论点内涵性质相同且与论点有较高契合度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也就是“选择恰当的类比对象”[5],以此作为比较类推的前提。

进行比较类推和分析说理,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陈述选定的用来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尤其要注意选用同样的词语或者意思相近的词语来表述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的可靠性。

第二,要尽可能多罗列相关事物及其相同属性,因为“相同属性越多,则结论越可靠”[6]。同时应合理排列参与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过程的严密。

第三,要确保进行类比的事物(或事理)之间的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为相关性越强,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譬如要论证“教学工作者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观点,写作者就可以采用下面的论证方式:“品茶师、品酒师、烹调师和教师都是专业工作者,品茶师对茶叶敏感,品酒师对白酒敏感,烹调师对菜肴敏感,所以,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类比推论所借助的前提的相同属性(各类专业工作者对自己的业务敏感)与推出属性(教师对教学敏感)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而结论是正确的。

以上从“摆事实讲道理”、“引理论巧分析”和“寻相似作类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证明文如何进行论证的一些细节问题,错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6]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2;192.

[2]王胜忠.议论文写作训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69.

[3]陈祥书.追求论证的有效与高效[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4).

[4]卢芸蓉.类比推理的论证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

第9篇: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范文

关键词: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98-01

有人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分析和比较,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其中一条是,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不懂故意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能更好地与老师交流。美国小学生守则的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出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而中国学生则不懂装懂,不向老师提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我国古代,人们就注意到质疑对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不仅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问题,更是教学原则、教学观念的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的问题。

像美国学生那样装不懂固然不好,但是能提出问题肯定要强于不提出问题。很显然,在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把教学内容都理解透彻,不可能没有任何疑难问题可问。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每次看学生的考试总结时,发现他们总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子是“平时学习不认真,没有做到不懂就问”。问题他们能发现,却很少去改正,主动提问的就更少。他们对老师过于依赖了,做题时依赖老师的提示和点拨,孰不知考试时不会有老师的指点于提示的。

真正的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我曾对初三所教两班学生进行过调查,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敢于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9%,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3%。为什么有67%的学生不提问呢?粗略地说,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1.虚荣心理

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质颖,怕自己提出问题不恰当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对自己能还提出问题也产生颖问,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久而久之,上课能积极提问的同学越来越少。

2.不善于质疑

有些学生只是虔诚而认真接受老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不善于思考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和无疑问。有的老师还说:“你们只要将我所讲的内容掌握了,考试就不会有问题了。”学生将老师看成是救世主,上课时只考虑如何将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哪还有时间思考。

3.不会质疑

有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和学习上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他们平时很少与老师探讨一些知识性、学术性的问题,而是经常询问诸如考什么,怎么考等与考试有关的非知识性、非学术性的问题;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进入初三,教师讲课时目标性也更强,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不再涉及。这样学生常问老师的就是这道题考试考不考。

4.有的教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

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而喜欢不质疑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错识的认为,学生与老师争论问题,是对老师权威的冒犯和不尊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了迷信权威、迷信书本、迷信老师的思维定势,不敢对有疑问的问题提出质疑。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权威,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轻信。盲听、盲从非常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追求真理,将会大大限制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徘徊"这个词,很多歌手都唱成"pái huí"。这显然是荒谬的,很多学生因为对这些歌手的盲目崇拜,也跟着学。对于这个谬误,让他们自己去找,通过查阅字典,学生明白了,这些所谓的名人也会犯错误。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一旦发现老师和课本上有错误,一定要大胆指出来。初中配套录音《幼时记趣》中,"项为(wèi)、之强(jiāng)"的"为"、“强”分别念成了"wéi、qiáng"了。这些可能是著名播音员朗诵的,有些学生听了以后,马上提出质疑,还有学生不相信。此时,学生查找各种资料,找到有说服力的论据,纠正了原来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谬误,教师不要先入为主,让学生被动接受答案。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理解能力,在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只要我们掌握敲击"燧石"的正确方法,学生创造力的火花会不断地迸发出来的。

“抓住谬误”这是一种新鲜的教学方法,不但学生感到好奇和新鲜,甚至很多老师也一定是闻所未闻,甚至无法理解和接受。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期帕尔教授同样也喜欢听到学生的反对声音。他在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们经常这样提醒他:“杰拉德•卡期帕尔教授,你错了!”每次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都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他说:“学生们的天真让我意识到我的理解并不全面,然后再把讲义重写一遍。创新和追求真理就要靠这种质疑的勇气。”

有人说,在斯坦福大学成长的历程中,始终贯穿学以创业、学以进取的精神,而在杰拉德•卡期帕尔教授看来,学生对他说“教授,你错了,”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一言堂”。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的今天,教学表面上似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实际上仍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各种问题,事先挖好的一个又一个陷阱,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想法设法让学生往陷阱里跳。学生也是唯老师“问”是“瞻”,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之"答"必须根据老师之问,丝毫没有自己的发现,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同样被束缚,课堂上没有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更没有大胆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