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影像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第1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解读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分析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英语专业推行项目教学的策略,以提高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掌握及运用英语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项目教学法;策略;优化

随着高职教育逐步走上内涵发展之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突出专业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在这样人才培养背景下,本人探讨性提出项目教学法,旨在适应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完成课题项目,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现代职业素质,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职业群岗位选择打下基础。

一、项目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以项目任务为核心内容,“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启动、推进、完成某拟定项目体系工作,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突出一个“导”字,教师由传统的教学重在“推”转变为重在“导”,充当项目施行的指导者、监督者,而学生则是通过对专业相关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及评估,把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项目的实际操作中,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雏形可追溯到18世纪欧洲的工读结合教育,以及美国19世纪的合作教育模式。后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项目教学法不断得到优化与创新,逐渐趋于完善。这种现代教育形式旨在加速学生社会化,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让其适应社会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就业或创业竞争中羸得一席之地。时到今日,在我国大力施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热潮中,项目教学法获得了发展的良机,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成为诸多专业突破创新瓶颈的途径。它对于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同样具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价值。

二、高职英语专业引进项目教学法必要性透析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高职工学结合的应有之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就是把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形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与工学结合的内涵相符,是对工学结合的现实诠释。可以说,英语专业引进项目教学法,是该专业在工学结合形势下教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对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创新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专业相对于其它技术性更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的优化、创新还是相对欠缺,特别是英语应用技能实践方面相对薄弱。教师缺乏指导学生英语技能训练的平台,学生缺少运用英语技能的舞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职业人素质。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技能教学的结合,改善英语专业实践平台不足的状况;学生通过项目活动来学习语言理论与技能,实现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职业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要求

从整体而言,高职学生英语底子较弱,平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是很高。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一旦学生自己商定一个专业项目策划方案,就意味着向老师作出一个学习承诺,即他们有决心、有能力完成所设计的专业项目。学生通过自己对专业项目设计、施行、总结等步骤,不断提高对项目涉及的英语知识理解,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兴趣,更愿意参加到各种英语专业项目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选择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时间实际只有两年,第三年要到社会参加顶岗实习、实训了。从这方面来讲,高职学生社会化时间大大缩短,即要在两年内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好参与社会选择、竞争的资本。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强化英语课程堂教学与实训的效果,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英语应用技能,而且掌握与英语专业相对应职业群、行业群相关工作岗位、业务需要的能力,懂得企业业务运作程序,基本达到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工作,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无缝接轨。

三、高职英语专业施行项目教学法可行性策略

(一)完善项目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高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专业项目教学活动,围绕这个项目活动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价值性较强的项目命题确立。教师可从社会对英语人才素质要求入手,引导学生设计社会实践意义较大、专业技能训练较大且有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项目课题。如英语情境项目,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外企招聘活动;网络商务项目,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开展网络订单业务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网络外贸商务操作流程;社会主题调查项目,组织学生开展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调查等;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完善项目方案设计。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项目设计思路,确保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英语专业项目方案包含几个子项目,如开展模拟英语商务会议,包含会务礼仪英语培训、材料英语写作、人员组织安排等。以旅游服务、酒店服务方向的学生为例,在项目计划制定中,教师可以给出结婚酒宴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下就可以设立几个子项目,如酒店的常用语、菜单的制定和搭配、婚礼的程序、婚礼主持人的祝福语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子项目,完善方案设计。

(二)确定项目团队

1、划分好子项目负责人。一个英语专业项目活动的团体可划分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要有具体的负责人,带领整个小组成员完成一个或多个子项目的任务。在划分小组时,项目负责人从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的角度,平衡各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结构,做好学生能力、特长的搭配,最大化发挥学生的团队力量;2、明确小组的分工。项目负责人要加强与各小组的沟通,让其明确在项目推进中的职责与任力,让其行有依据,动有目标,事半功倍推进项目活动。

(三)推进项目实施

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在指导方面,有些教师会错误认为,整个项目活动主要是由学生推进,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就可以充当“甩手掌柜”,对项目活动很少过问,任凭学生自己自由发挥。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有限,社会实践相对欠缺,有时在推进项目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困惑,教师要进行耐心而有效的指导,纠正学生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在监督方面,教师要密切关注项目的进程,及时听取各方面汇报,向学生传递老师重视项目活动的信息,做到人人有紧迫感、有压力,推动项目持续改进。另外,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还应该重视实训,让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方案计划,合理解决问题。以婚宴为例,学生就应该到酒店实地了解和参观,了解项目计划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如客人的品味爱好、对价格的接受程度、酒店场地等问题的考虑是否周全等按照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并以英语的书面或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做好项目评估

第2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轨道交通;职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52-03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意识决定行动,行动是意识的反映。高校大学生是将来的准职业人,更是各种行业的生力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各自专业的职业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关于职业意识的教育五花八门,很多都是关于理论的教学,例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很少有关于职业意识实践的教学。体育教育中,职业实用性体育很多因素都包含着职业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并且能根据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职业性进行体育教育的职业意识培养和锻炼。

一、核心概念的诠释

(一)轨道交通行业的职业意识

根据《国外心理学家论青年职业意识之形成》一文中描述: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然而,轨道交通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它需要的职业意识也是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意识。根据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我们把它分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客户意识、细节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学习意识。

(二)实用性体育

根据翁惠根的研究观点对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的界定是:以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轨道交通行业的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如何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是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在普通高校体育的基础上,在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这基础上专门结合轨道交通职业工作特点而建设的,与职业岗位知识、素质及技能相关的课程,突出职业性的高职体育教学的体育运动。

二、职业实用性体育在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中的作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对责任意识的培养

对任何一位公民来说,权利可以放弃,但是责任和义务不能放弃,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准职业人”更是如此。一方面,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让自己的责任成为别人的负担,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不能以此推卸责任,筑起责任划分的堤坝,对于责任交叉和责任空当置若罔闻,毫不关心。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责任非常重大,因为轨道交通行业是对千千万万的群众负责,如果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出现任何一起交通事故,所面临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较其他理论课程教学更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在团体作战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任何一名学生都要扮演一个较色,例如,足球比赛,学生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前场的,中场的,还是后场的学生都要对自己的角色负责,对其他队友负责,一场团体比赛,也是一场团队合作,这个团队是临时组建的,学生的角色扮演随时变化,但是有一样不会变化的就是责任,有了较强的责任感就会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为球队赢得比赛。因此,体育运动过程中,随时都在对责任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是终生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安全意识的培养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大城市广泛采用的一种安全、快速、舒适、无污染而运量大的有轨运输方式。每天输送的人员非常的庞大,行车安全不但关系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且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国家财产的安全,所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生命线和效益线。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化员工,应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防范安全的手段。轨道交通行业所工作的环境是人流量较大的工作场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最近由于事件的时有发生,给在轨道交通行业工作的职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直接面对危险的时候是否有应对的勇气和应变的能力,这就靠自身平时的积累和锻炼。体育运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应对的体育项目,短跑可以锻炼学生跑动的速度。跆拳道、武术等对抗性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应对事件的心智,而且还能有自救、救人、甚至制暴的能力。

(三)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服务、客户意识的影响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轨道交通行业一些工作性质也是属于服务的类型,例如:买票、检票人员,乘务人员,站台工作人员,安保人员等。服务无止境,树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品牌需要所有员工优质的服务,不仅靠的是先进的技术,而且还需要高标准的质量、贴心的服务,这样轨道交通行业也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企业的发展。

实用性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形体礼仪教育非常适合轨道交通行业直接面对顾客的学生,例如,轨道交通乘务班、轨道交通运营班等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塑造完美的体型,提升学生的气质,女学生有着亲和力的笑容,男学生有着阳刚坚毅的气质,都是实用性体育教育中形体礼仪教育的课程之一,也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细节意识的培养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待小事、对待细节的处理方式往往也反映了一个人工作的态度。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不是看看就会的运动,不去亲身实践,不去练习运动技巧,是不会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魅力。要想把运动做好,就要注重细节的提升,同样是篮球、足球都会玩,但是有的人玩不好,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细节,运动项目的细节很重要,运动技巧需要细节。在对抗过程中,对手的细微变化就会暴露战术的指向,处理好细节就会把任何运动项目玩得很好。这种锻炼学生细节的观察,细节的处理是锻炼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五)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协作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首先是从学生团队进入一个新的职场团队,每一位职业人都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然而个人的成功必须依赖团队的协作。单兵作战在当今社会是不可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在团队的协作过程中,需要培养自身的人脉资源,努力构筑自身职业发展平台的基础,学会与人协作是职业人的必修课。

实用性体育教育使团队协作加强,这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随处可见,也是最为常见的运动方式。通过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达到了强身健体、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还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与人交往能力提升、主动并乐于与人合作、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信任感、自信感、去除羞涩感、孤僻感,满足了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需要、团队合作中的价值,从“准职业人”迅速转换成职场人。

(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意识,是一种提高自身素质、激发自我潜能的动机形式,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的员工,才会有斗志,才能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竞争是不甘落后,追求卓越的表现形式;竞争,使个人完善,使群体上进,使社会发展。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员工,必须懂得入职竞争、岗位竞争、服务竞争,生存的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其实,发展的竞争也是无处不有的。

竞争需要良性循环,需要有竞争的原则,不能是嫉妒、打压等一些非正常竞争手段。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对竞争的原则进行约束培养,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锻炼三大竞争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目标递升的原则、竞争与合作的原则。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竞争对象,选择过低的竞争对象对自身的提高不仅没有好处,还使自己进入到自我满足的误区。其次,保持竞争的自信心和持久性,这个非常重要,那种好高骛远的竞争方式不仅打击竞争的自信,而且竞争也不能保持长久,必须要循序渐进。最后,竞争、提高永远离不开合作,汲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成为竞争的强者。

(七)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学习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是知识日异月新的时代,不学习就意味着退步,学习的意识培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既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至于成为流沙,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现如今,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飞速的发展,学生进入企业需要的知识是前所未有的,这需要其增加新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会就要问。不耻下问,远自孔夫子以来就是我们的美德,无需担心其他员工会讥笑你。

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如果仅仅靠教师教的一些锻炼方式方法是不行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外锻炼是学生真正的锻炼课堂,体育运动的原理是相通的,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运动的原理、锻炼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制定锻炼的方式方法,这样学生脱离了课堂教学依然也能进行身体锻炼,并且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运动处方、锻炼标准、运动方式方法,为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这种学习意识培养使学生受益终生,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审视的能力。

三、总结

无论是轨道交通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职业意识是企业发展,职工进步的源泉。意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意识是行为的本源,做任何事情,如果意识得不到改变,那么行为就很难得到改变。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能结合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竞争优势,使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单复.国外心理学家论青年职业意识之形成[J].当代青年研究,1994,(02).

[2]骆伟,翁惠根.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104-108.

[2]陈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若干概念界定与教学设计[J].浙江体育科学,2010,11(32).

[3]陈正国.职业意识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6).

第3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传统的、大家熟悉而且习以为常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案例和简单的实践课程实现知识的传播和授予,学生学到的那些知识并没有成为职业活动必需的技能或能力。事实上,所有经过传授而获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不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间接知识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做事,也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回答试卷上的问题。我们看到,并不是有了知识,就一定有能力,也不是上课讲知识,下课做作业就能训练出岗位工作能力的。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只考虑知识的多寡,不评价能力的高低,这与当前社会、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实际要求有明显差距。

2 项目和任务的含义

2.1 项目

我们所说的项目是课程教学项目的简称。它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项工作的情境要尽可能真实、数据要尽可能具体,它是实用的、负责的、典型的一项具体的工作。这项工作应当尽可能覆盖课程所有主要能力点、知识点。项目的展开应当尽可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的方式。

2.2 任务

任务是伴随项目而产生的,任务是根据课程教学项目,完成实际具体的工作,担负具体项目的职责。任务由项目引出,根据项目的由来,指出具体的工作环境和约束条件,从而实现具体的工作任务。

3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项目与任务设计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面向工商企业营销活动领域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和营销内勤等岗位,培养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销售、产品营销组合方案制定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和任务化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技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项目与任务设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项目设计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涉及三大类课程即职业岗位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和职业岗位拓展课程。其中职业岗位基础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商品识别、基础会计、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分析、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实务、企业管理;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应用、市场营销实务、营销策划实务、推销实务、商场操作技术与售货艺术、网络营销、价格理论与实务、客户关系管理;职业岗位拓展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经济地理、体育用品营销实务、连锁门店运营实务、连锁企业配送管理、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会展营销实务。面对三大类26门专业课程,不可能选择一个项目在26门课程中同步实施,我们可以针对项目和任务化的课程进行项目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项目,使学生在多个项目中充分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企业管理课程为例,在企业管理课程中通过课上项目**公司创办与经营与课下项目**公司管理与拓展双线贯穿整门课程,将企业管理各章节知识贯穿在项目中,通过项目一步步的实施,再通过小项目和任务与两大项目互相配合,将企业管理各章节内容随着大小项目的进行逐步展开,全面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符合企业真实管理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挑战性,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2 项目和任务要有情境的设计

情境是指项目和任务的由来、环境、工作条件和约束条件。项目的情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整体情境、阶段情境和单元情境。教师要为每个项目和任务设计尽可能具体、丰富、完整的情境。最好在课前能向学生提供该项目的详细的背景资料手册。教师提出情境之后,学生通过查阅该手册进行项目实施的分析和准备。每个情境与项目或任务相对应,由此情境引出该任务。项目情境作用很大,教师用情境推进工作线索,用情境覆盖实际情况,用情境引出学习线索,用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如下图示,此图为企业管理课程中子项目的情境设计。

3.3 项目和任务设计要有时间图

项目和任务的设计需要有详细的文本,同时要有时间为坐标设计项目的时间图。通过时间图设计项目完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和考核安排等。

3.4 项目和任务的检验

课程的项目和任务设计之后,要通过检验以保证项目和任务设计的质量、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对项目及任务的检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项目名称的检验。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改成项目任务化教学,不是改改课程教材各章节的名称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项目具体运行的环节或要素进行命名。②工作对象和过程的检验。项目及任务的工作对象要明确,工作的过程要尽可能与实际工作相符,并能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③项目情境的检验。项目的情境是参照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的,因此情境的设计需要有正常、异常、意外、事故、紧急等多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受到全面的能力训练。

第4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来讲,新形势下新的教育背景已经形成。作为当代的医学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假如只是?单的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及过硬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还应注重礼仪修养的提升,运用相关的礼仪知识和技巧,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人格魅力[1],在言谈、举止、精神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从而提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在日常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爱的具体形式。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高职护理院校新进教师虽说在学历上更上一层楼,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但很多人仅仅将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由于大学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有升学任务,教师教育热情普遍不高,老师对学生相对比较淡漠,上完课就走,基本不和学生主动交流,缺乏职业的责任感。况且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甚至出现了个别老师在课堂上羞辱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这与教师的职业言行要求相差甚远,与高校教师的身份极不相称[2]。众所周知,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良好表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所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礼仪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提升的途径

1.应重视教师礼仪素质教育,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高职护理院校应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礼仪相关制度规范,将教师的礼仪修养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开设有关礼仪修养培训课程,加强高校在职教师礼仪修养培训,提高礼仪修养水平。学院工会也可以在教职工中举办一些礼仪趣味活动,把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争取使教职工的礼仪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2.重视自身礼仪素养的培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从高校教师本身来讲,应正确认识教师、学校和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礼仪修养的内涵,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从内心确立自己高校教师的地位,同时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实践礼仪知识,将其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内化成自身一种习惯,并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强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坚定高校教师职业理想,认识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高尚和重大责任,才能符合高校教师职业要求,才能打造教师魅力效应,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2,3]。

三、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礼仪修养的提升对教学的重要性

1.能帮助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学生第一次与老师见面,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主观地为该教师定位[4]。得体的仪表及优雅的举止不仅能够充分展示高校教师的个性风采,而且能够有助于教师才能的发挥,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要切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形象邋遢。更忌穿衣打扮热衷于时尚,花里胡哨。此外,高职护理专业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幽默等态度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诙谐的课堂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是当代魅力教师不可或缺的礼仪素养。

作为一名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转化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形象

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虽说在进入大学校园时已基本形成,但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个性独立、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展现自我、易于接受新事物。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大学校园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敬佩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礼仪修养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形象。如果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言谈举止、丰富的知识底蕴、崇高的职业道德,就会吸引学生模仿,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形象定位,提升他们良好的自我形象[4]。

3.能有效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沟通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不在期望师生关系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主从关系,学生期待的是师生平等交流,师生之间如果能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就没有压抑感,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

课堂上,高职护理专业的礼仪修养应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善用微笑,就能使自己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零距离”接触,那么学生的敬畏就会被信任感和亲切感所代替,也会更喜欢任课老师。

在平常教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学生会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他讲的课程产生好感,那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积极配合老师,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5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日益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英语在国际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部也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及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问题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中,这些学生在高考中没有考取好成绩进入普通本科学校,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英语成绩并不是很好;另一部分学生来自中专或者是职高,其英语基础比较差,甚至对英语几乎是一窍不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兴趣或者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一些学生虽然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其英语基础太差而不能较好地学习英语。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新时期下,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还使用的是传统教材,这些英语教材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没有很好地将英语教学与各专业有机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英语学习对未来的就业没有帮助,因此其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因为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传统老旧,与现在社会发展有所脱节,一些内容根本用不到实际应用中,因此无法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此外,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些教师仍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陈旧,逐字逐句地精讲精练,在课堂中将教师作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接受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缺乏互动,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及主体性受到较大限制,其实践能力因此也不会得到较大提高。

(三)高职高专院校师资设施方面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高专院校规模也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增加,但是相应的教学队伍并没有增加,教师数量跟不上学生增长数量,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开展也由此受到限制。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些优秀教师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往往会选择去本科院校,这就使得原本优秀教师紧缺的高职院校更加明显,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人才流失较严重。高职高专主要以专业教学为主,其在英语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方面比较落后,这在信息化的21世纪是落后的,高职院校应跟上时展步伐,积极采用多媒体等先M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二、新时期下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逐步由教师为教学中心向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管理,在活泼有序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进一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改革教学模式及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交流中应用知识,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作为中心。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难点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改革教学内容与模式。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大方向下,高职院校就是要改革使用一种学生及用人单位都较满意的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高职院校教师应从学生的就业实际需求出发,有机地将学生职业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结合起来,所教授的英语内容也应与学生以后的就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应采用先进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英语演讲等活动,依据专业特点进行英语教学环境模拟,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实践英语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采取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已经较为落后,不利于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对此,教师应开展多种多样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参与英语交流及实践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表达及交际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之前,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强教学学习效果。

(四)建设“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实施好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其实践教学能力。高职学校应安排该校英语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通过派英语教师到外面学习实践来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教学任务,适应学校要求。高职院校还应督促鼓励英语教师进行有关专业背景知识学习,参加相关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支持教师充实自我,促使其改革创新英语教学相关教育教学方法技能,为社会及市场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第6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就业需求;市场营销;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14-02

“十七大”医改方案推出后,全面医保成为是国内卫生医疗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随着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药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比起其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率高是医药院校的普遍现象,但是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般销售,而且“就业易,发展难”。企业需要的能从事市场策划、市场管理以及具有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中高端营销人才还是十分稀缺的[1]。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剪刀差”,就业质量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最主要的矛盾[2]。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医药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与医药院校不断调整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专业涉及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要求学生熟悉医药卫生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营销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营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医药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市场营销专业内在的学科发展特性,要求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做进一步思考。

笔者分别对潍坊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三所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从就业需求角度来看,影响教学质量最突出的因素为师资、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

1 教师授课要实现与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医药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但需要完整前沿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了解医药市场现状,对市场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

目前医药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师资主要是来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与企业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对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市场实践经验的双素质人才在教学中一般以外聘的形式出现,但其本职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少,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只能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这类人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市场工作所给予的高薪、职业生涯前景和工作环境是医药类本科院校难以比拟的;另有一小部分师资由市场营销人员转型而来,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运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也不再精准。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交叉性强,应用性强,师资要求必然高。目前专业教师最欠缺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后,实践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专业教师如果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素质,座谈中所反映的课程设计滞后、课堂形式单一乏味、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可以在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课堂设计环节得到相应解决。

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有三项具体措施。1)学校用专业教师挂职锻炼、跟班式学习等方式联合企业,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合作是解决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师资问题至关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直接深入市场,参与产品市场运作,了解消费者特征,掌握医药市场实际状况,专业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与丰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师资,进行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提升职工素质。医药企业和学校甚至可以在营销活动设计和科研创新中实现共赢。2)改革学校的人才评价体系、职称晋升制度、福利待遇等,吸引既有丰富实践背景又有深厚理论积淀的营销人才向高校流动。3)学校与培训公司联合,实现师资共享。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教学媒介,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某一专题的讲解视频、各种媒体教学包等。

2 营销实践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和训练。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必须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医药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流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3]。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三所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营销实践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实践设计、课余实践调查、模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4个方面入手。

2.1 课堂实践设计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在课堂教学中建议尽量设计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市场实际,培养其创新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要紧扣市场实际,对所用案例谨慎甄选。小案例可以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的认识;大案例可以给学生以启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专题研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行业现状,科学遴选和设计选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掌握和获取知识,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2 课余实践调查

市场调查是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起点,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科学化的前提。调查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议教师课余准备调查专题,带领学生深入市场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使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更加牢固。同时,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医药企业了解消费者特性和偏好,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调查能力,加深学生学科思考的有效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营销活动的整个流程,把握和体会营销过程中的各环节。实验软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通用性,能较好地弥补案例教学中动态决策能力培养的不足。利用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流等教学软件,模拟医药市场情境,提升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现实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复杂问题的素质,减少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期。建议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开展模拟实验室中角色模拟的实战演练。实验前阶段可以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实验过程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专业素质。实验演练还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设计。不单是市场部、企划部、综合办公室、接待室等各个部门的角色模拟,模拟药房、药品陈列室等形式的模拟教学也是实验室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2.4 实习基地

就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实习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医药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普遍要求马上适应工作及有相关工作经验。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实践性很强,实习基地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支撑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4]。实习进行的是真实市场环境中的综合性教育与训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是教师教学和模拟实验室无法比拟的。在访谈中也发现,三所医药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学生的实习,实习基地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模式在各个高校也得到普遍接受。但实际运作中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由于商业秘密问题的存在,比较多的学生反映在医药企业对核心事务无法接触。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学校在实习期间选择固定的实习基地,与医药企业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或者联系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在对学生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学生与医药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义务、权益、责任,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营销工作中。依托学校专业,开办特色企业也是拓宽加深学生实习渠道的方式,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厂。

3 有效科学的考核机制才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目前,面对医药市场发展和学生就业现状,三所医药类院校的大多数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成绩的计分部分,但仍以期末闭卷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高,基本都在30%以下,以20%居多。这种成绩计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轻视,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校应改革创新本专业考核方式,在强调主干课程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成绩比重。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考核方式,如果学科特性允许,实践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甚至可以直接以本次实践活动的成绩作为某一课程的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文卫.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创新设计探索[J].教育科学,2010(11):129-131.

[2]杨培源.基于就业质量提升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营管理,2011(9):47-49.

第7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19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89-01

医学影像学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仅100余年的历史,影像学发展却相当迅速,尤其是近30年来,CT、MR、超声、PET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及有关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以影像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培养单纯以临床诊断为主的专业诊断人才。随着影像技术及现代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的发展和普遍应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由原来的临床辅助检查技术转变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在报告中说,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要求既有影像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要有坚实的临床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对影像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改变。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技术人才和单纯的诊断人才都是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学发展的需求。我校根据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及目前医院对影像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及论证,在原来的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并研究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集影像技术与临床诊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 培养目标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因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影像科不像上级医院有专门的影像诊断专业人才和影像技术人才,在基层医院因为人员少,往往没有区分,大都需要“双肩挑”。因此没有过硬的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诊断知识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新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人才的需求的。

2 课程设置的改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采用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公共基础课,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然后依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接着下附属医院见习实习临床专业,再返校学习专业课,最后下附属医院进行专业见习实习。

从课程顺序上我们不难看出,新的培养方案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增设了一阶段的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再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们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会有惊人的转变,理论结合临床,学起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 课时设计的改变 公共基础课基本没变,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增加了三百余学时,专业课总学时增加了近两百学时,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为临床专业基础课及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增设了一门《医学影像图像处理》。随着PACS建设的逐步普及并与HIS、RIS的整合,影像科和整个医院的工作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ACS建成后可逐步做到无片化和无纸化,使影像学信息非常方便地在网上传输、并进行会诊和教学病例讨论,使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因此增加临床专业知识及影像图像知识势在必行。

4 学位授予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技术类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理学学士。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医疗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医学学士。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只能考取技师类执照,从事技术类工作。而授予医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可以考取医师类执照,就业范围远远大于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我校在07级的学生中就逐步开始实行这种新的专业培养方案,迄今为止,无论是就业还是招生,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的前景都要优于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

参考文献

第8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教学方法 思考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属于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对于实践要求较高的医学学科。在医学领域中,医学影像学应属于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之一,它所涵盖的内容从以往传统的、单一的X线技术发展至今天,已经是多种检查、治疗技术的总和,即是集高科技技术为一体的MRI、CT、DSA、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等的总和。显然既往所使用的传统影像学教学方法,已然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需要,影像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较为棘手的,这些问题包括把握医学发展潮流中的热点趋势,拓展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范畴,开发临床实习生临床思维等等,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

本文就我校临床医学院在目前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简单分析以及讨论,以期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水平,使越来越多的临床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1. 结合现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医学的发展非常之快,速度惊人。既往单纯只是对患者进行影像诊断的时代,已然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它现在已经深入至活体的功能研究,可以反映活体分子生物学改变及生化代谢等领域,分子影像学已经悄然兴起。虽然教材在不断的更新,但依然不能紧跟学科的发展,那么,需要教师们献计献策,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学习新技术、开发新项目,并且及时删除过时内容和补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内容。

2. 明确现行教学模式弊端

(1)目前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各个学科基本特点的同时,缺乏学科间对比,使得学生不能明确建立整体影像学认识。(2)对学生的传授目前仍多采用“灌输制”。用“桥梁学科”来定义医学影像学,是非常贴切的,它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于本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讲述,那么致使学生得到的只是干涩的图像特点,在脑海中没有对疾病产生系统的认识,真正在面对影像图像时,他们就不会根据病例图像特点进行判断、分析、最终诊断,那么这种教学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形式。(3)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授课的方式,教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通过现代网络教学平台去拓宽和加深知识领域。

3. 改进现有教学方法

过去常常是教师带着典型的影像图片,重复讲解理论课的主要内容,长此以往,实际上学生仅仅是回顾了理论课中疾病典型表现,不能够补充理论课无法传授的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但是现代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影像设备的性能,如果能在见习、实习课时,带领学生在设备机房现场讲授医学影像图像的产生原理、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这样对于影像图像的形成,尤其是对图像中的部分伪影形成,也就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机器因素所造成的图像特点,使得学生产生直观印象,容易理解。

4. 有效、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在现有学制下,如果仅仅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思维方式简单,遏制了其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势必会影响基础理论以及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而现代医学影像学除了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内容,当然对于扎实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甚至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数学、物理,更甚计算机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以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临床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如此看来,有效合理地安排基础理论、影像专业知识、临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需要了解、熟悉、掌握的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所以笔者所在教研室尝试面向学生定时开放PACS机房,安排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巡回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弥补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多加关注临床实际病例,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典型病例。

5. 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医学影像教学改革,离不开学科建设的强化建设,硬件设备的提高容易完成,软件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是强化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校教研室进行了一系列新措施的尝试:(1)首先打破以“检查设备”来进行的医师专业划组的框框,采取各专业组定期轮转,强化教师全面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下的诊断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2)定期举行科室小讲课。检查每月定期举办3―4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轮流进行的小讲课,由主持教师自拟题目,可以是介绍某一疾病包括少见疾病,通过进一步查阅文献,详细讲述,结合国内外对该疾病的相关认识,使得全教研室所有教师知识不落伍。(3)疑难病例讨论会。每天利用早交班的时间,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讨论手术病理证实的疑难病、少见病,通过网络查看医师的诊断报告,了解诊断是否吻合,再次回顾性分析病例,这样可以加强对于疾病的认识,避免出现误诊、漏诊,也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重点,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并且同时要求教师定期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科的建设,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素质。

6.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推广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即PBL教学模式, 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再寻求解决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见习、实习课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讨,主要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对病例所有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诊断,带教教师可以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最终评判,活跃课堂的气氛,起到引导和最终判断的作用。

除去上述内容,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多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种影像学方法的操作技术规程以及图像特点,真正地对各种影像学图像的特点有深度的了解,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帆,张雪林,郭文明等.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47-249.

[2]刘文亚,赵圆,邢艳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4):492-493.

第9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整合医学;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康巍。

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教学,横向上整合基础理论知识,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资料库,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比较肿瘤影像学结果,以达到全方位的培养影像学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1整合医学的内涵

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HIM)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整合医学早在1952年由美国西余大学创建[2],近些年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樊代明院士及其团队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并推广[3]。整合医学强调用整体、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学习,这种由相关学科构成的教学模块从人员的构成、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逐渐为众多医学院校接纳采用。

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旨在从横向上整合各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与临床技能操作相联系,将各学科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并从纵向上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形成资料库,医院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整合肿瘤比较影像学结果。整合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通过纵横发展达到从宏观把握到微观理解各疾病特点的目的。

2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特点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肿瘤影像医学是医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影像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像医学是临床医学的“眼”,因此学好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今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基础医学课程安排过少,课程过于枯燥,肿瘤影像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略薄弱,因此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肿瘤的发展及特点;2传统的肿瘤医学影像学授课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的联系较少,因而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肿瘤;3影像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研究,不和患者直接接触,因而不利于动态评估病情与影像表现的相互关系。而整合医学强调用整体、动态发展、相互联系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教学,这恰好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因此对肿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及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整合医学教育理念对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3.1如何从横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医学是一门整体学科,医师面对的患者也是一个整体。在对肿瘤影像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程整体性与序贯性,授课过程中要对有关知识精心组织,形成具有整合性质的专题,分析和阐述肿瘤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其他辅助诊断信息、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系统。

整合医学有助于促进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多学科合作。肿瘤的诊断分四级,一级是临床症状和体征,二级是影像诊断及肿瘤标志物,三级是细胞学诊断,四级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一级和二级诊断是影像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肿瘤疾病的各种信息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多角度讨论理论发现、诊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形成相应的共识和指南,并充分利用各种肿瘤治疗指南及Meta分析结果。

整合医学是一种显示医生集体力量的表现,在授课过程中不单纯由影像专业的学生参与,可以成立研讨小组,邀请各个学科的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与进步,逐步融入整合医学的基本思想。通过多个学科学生的共同讨论可以达到和弥补因现代医生的专科化而导致的缺陷。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一个复杂机体由于各种问题的相互交织所出现的复杂问题。

3.2如何从纵向上开展整合医学模式下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

整合医学为医学学术界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不仅能够整合国内外影像专家的影像资源,而且可以整合各影像设备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选择,从而做到真正合理且精准的诊断。

一方面,整合国内外影像顶级专家的影像诊断知识并形成资料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各学科专家擅长的专业领域知识并上传到网站,可以供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远程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也可以将相应的问题上传到网络上请求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影像网络平台有:罕见病疑难病会诊平台、医影在线、医学影像园、医学影像技术网、丁香园等。

另一方面,院内通过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整合院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方便教学与研究[4]。现国内外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就是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影像科医师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5]。

再一方面,整合肿瘤疾病影像特点及影像设备的优势,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提供最优的方案。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的繁杂往往让临床医生选择起来比较棘手。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不同患者同一种疾病的诊断都可能要有不同的选择。医生既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疾病的确诊及定位。比较影像学(comparingimaging,CI)即以多种成像设备为手段,以临床实践应用为导向,将疾病的影像检查综合比较,从而采用最有诊断价值的最优先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进行诊疗提供切实依据。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备受国内影像教育专家的青睐[6]。

4整合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