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科举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科举文学常识

第1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中国传统的文学教育,历代有不同的特点。先秦诸子的学术传授中蕴涵着文学教育的成分。两汉时期,太学的教学中文学教育作为经学教育的附属物而存在。魏晋六朝,文学教育存在于贵族文学团体内部以及家族成员的创作、品赏、评论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受到重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的兴盛,文学教育得以发展。元明清时期,不管是各级官学、书院,还是民间的义学、私塾,文学教育大都服从科举考试的需要。虽然中央与地方、都邑与乡村、庙堂与民间各有不同,地域的发展也具有不均衡性。但是,从总体上看,政治伦理色彩与大的文化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上的经学中心与广义的文学观念相关联,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王士祯曾记载进士不读《史记》的怪事:某一前辈老甲科见一孩童读《史记》,问知作者是司马迁,竟问“渠是某科进士”。事或夸大,但是也能说明问题。科举考试讲求以八股文体作文章,文章题目从四书中来,因此文学教育的功利色彩极强,一些读书人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清末,从开始,经历运动、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可谓内忧外患。面临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进行了、等寻找出路的努力,促成了教育方面的变革。为培养操办实际事务所需要的人才,洋务派开办了新式学堂,特别注重外语、军事和专业技能教育。1862年创办的,主要开设外语、天文、科技等课程。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1898年梁启超草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这一章程初步建立了分科教学的体系。1901年,清政府颁布诏书,鼓励各地设立学堂。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颁布,对学堂的目标、年限、课程设置等制定了规范。1903年,张之洞、上书,提出废除科举制。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等人,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一学制得到光绪皇帝批准并在全国推行。随着各地学堂的开办,1905年清政府最终废除了科举制。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转型

(一)古代文学教育地位的变化

癸卯学制对学堂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类,又按程度高低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三段七级:一是初等教育(含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二是中等教育(中学堂),三是高等教育(高等学堂、分科大学及大学选科、通儒院)。蒙养院教学内容中的“歌谣”一条,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教授科目中的“中国文学”,均与文学教育有关。高等学堂按照学生日后预备入学的方向,将学科分为三类,中国文学属于三类共有的必修内容。大学堂中,文学科大学分为9门,其中“中国文学门”的主课有理论性质的“文学研究法”,还有“说文学”“音韵学”等专门学问,另有“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相当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课程,还有“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周秦诸子补助课”“四库集部提要”,以及中国及西方的历史、外国科学史、外语等相关内容。“研究文学之要义”共41则,对授课内容作出了细致规定。由于中国古代传统中没有纯文学的观念,文学教育往往附属于经学、史学等,明清时期更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癸卯学制第一次从制度上将“中国文学”与“读经讲经”并列,作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学文学科还设立了“中国文学门”,这是我国中小学开设“国语”“国文”“语文”课、大学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开端。然而,古代文学教育获得地位并非顺理成章,而是来之不易的。癸卯学制的主要起草者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本就以提倡实学著称。加上清末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迫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弥漫朝野,在这种救亡压倒一切的语境下,出于经世致用的需求,科学被赋予崇高的地位,文学则无容身之处。但是癸卯学制参照日本学制,而日本又是学习西方的,不管西方还是日本,学制中都存在文学这一学科。

也许正是基于此,中国文学终于挤进了新教育体系中。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下,传统文学教育必须证明自己“有用”,才能被社会接纳。癸卯学制的纲领性文件《学务纲要》中专门有一条指导意见:“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煞费苦心地为中国文辞找出了存在的合理性。首先,中国的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如果不读经书,那么就失去立国之本,“安有富强之望乎?”这样的解释巧妙地将儒家经典与外国的宗教比较,又将读经与民众追求国家富强的诉求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读经令人信服的意义。这样一来,学习中国文辞自然也就有了价值与意义。按照“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的精神,“读经讲经”一科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的课时设置中,分别占周课时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其次,中国文辞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作用,那就是写奏议、书札等实用文章。与之相应,在各级学堂具体的授课内容中,也一再强调学习中国文辞“以备应世达意之用”“适于实用”。这里并没有提到对科举的作用,应该是废除科举制酝酿已久,因为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就正式下诏实施了。这样古代文学教育实际上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处境中。文学被正式立为一科,第二年科举制又被废除了,摆脱了桎梏的文学教育本该获得自由。但其赖以论证自身存在合理性的理由,恰恰是对经学的助益。也就是说,古代文学教育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得到了独立的地位。而废除科举制,固然打碎了文学教育的桎梏,却也部分消除了文学教育存在的依据。实用的文体,虽然是传统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往往缺乏文学性。一味追求实用,文学教育将走向偏狭。等到十余年后文化精英大力推行言文一致的白话文,连“奏议、公牍、书札、记事”也开始使用现代汉语,慢慢和古代文学脱离了关系。这时候连实用性的理由也变得不能服人了。再后来“人格教育”“美育”等教育思想兴起,由于古代文学被视为旧思想的载体,这些任务自然又落在了白话新文学上了。概言之,中国文学自癸卯学制以来,固然得以被专门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制于实用主义的功利化思想,教育的审美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一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根本变革

培养写作者是传统文学教育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就是说训练的内容除了阅读,还有实践性创作。授受的双方一般都参与文学的创作,所以文学是动态的,作品是不断累积的,既包括过去的文学,也包括现在的文学。癸卯学制中虽然有写作一项,但是已经不再那么强调了。大学堂的课上也不进行传统的诗赋训练,中小学堂更是有“学堂内万不宜作诗,以免多占时刻”的规定。1905年为保证学堂的发展而废除科举制后,以文言文或古白话为创作语言的传统写作方式失去地位,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逐渐被现代白话文写作取代。这意味着,古代文学教育不再是从古至今的文学教育,而是“古代的文学”的教育。“现代文学教育”“当代文学教育”等也先后从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古代文学教育并立的门类。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培养写作者已不再是主要目的,培养学术研究者以及提升普通接受者的文学素养成为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来,授受双方往往缺乏相关的写作经验,并且随着古今语言文字的演变,普通民众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因此,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也面临脱离现实需求、成为少数研究者群体内部的话语游戏的危险。

从内容看,古代文学教育也有重大变化。癸卯学制中大学堂“中国文学门”的“中国文学研究法”称“务当于有关今日实用之文学加意考求”,对“历代文章流别”指出以仿照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编纂讲义授课。1904年,时任京师大学堂国文教习的林传甲,将为授课需要而编写的讲义以“中国文学史”为题刊行,这是“第一本中国文学史”。林传甲在卷首题记中表示“将仿日本笹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以成书”,又说“查《大学堂章程》中国文学专门科目所列研究文学众义,大端毕备,即取以为讲义目次”。可见,此书一则受国外文学史编写的启发,二则忠实贯彻了癸卯学制的要求。林著文学史分16篇,目次与癸卯学制的“研究文学之要义”的前16条完全一致。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文学史教材,大抵也都是基于高等学府中的教学需要而编写。这意味着从传统的文学选本到系统的文学史著作,教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前强调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同,新的教学方法似乎更侧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这也适合现代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初等和高等教育不以系统的文学史为授课内容,而是选择“雅正铿锵”“有益风化”的诗歌等。但是,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堂教学方法“以讲解为最要”,特别提出对记性太差无法背诵的学生,“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又规定中小学堂读古诗歌“遇闲暇放学时,即令其吟诵,以养其性情,且舒其肺气”。这实际上也就规定了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的方式,明显不同于传统官学和书院“执经叩问”的发问答疑式、私塾的诵读玩味式、家庭教育的互相启发式这些非系统性的教学方式。

三、癸卯学制对古代文学教育的影响

(一)古代文学教育的西化与现代性问题

癸卯学制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中体西用色彩,是中国儒家思想和外国教育制度的结合体。这一学制是学习日本的结果。日本学习西学大有成就,其文化又与中国接近,加上路途不远,往来相对容易,所以考察日本成为当时的潮流。张百熙拟定壬寅学制前曾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前往日本考察,张之洞也在1901年12月派罗振玉等人去日本考察。这些人的调查访问及对日本学制相关资料的编译,为后来癸卯学制的拟定打下了基础。日本学习西方思想的同时能保存自己的思想传统,这一点正符合中体西用的观念,是理想的学习对象。学习的结果是癸卯学制以儒家思想为不可变的根本,其中又特别重视宋儒理学。另外,只设外国文学,不设外国哲学。王国维1906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对此提出批评:“其根本之误何在?曰在缺哲学一科而已。”他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而非仅从道德伦理方面研究理学,指出哲学、美学与文学的关联,并且主张开设印度哲学和西洋哲学课程。癸卯学制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作何处理的问题。无疑,制定者对于西方思想带有某种疑虑,竭力维护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利用西方的思想否定自我的传统,近现代文化史上的这一出戏已经拉开序幕。对于中西文化的争辩及文化认同的问题,余英时在《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中指出,现代西方已经成为“普遍的现代性”的象征,于是现代化往往也就意味着西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采用的教材、使用的研究理论,乃至教学方法都曾有过西化的倾向。

时至今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中,如何做到既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又不失落本民族文化传统,仍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与中西学术思想冲突问题同时浮现的还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冲突的问题,只不过在癸卯学制颁布之时,还没有发展到后来尖锐对立的程度。所以这一学制规定仅限于“习通行之官话”,练习写作时“愿习散体、骈体,可听其自便”,不过“不宜太数”,诗赋“听学者自为之,学堂勿庸课习”。当然,这里的写作指的是文言文写作。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兴起,中国文学科目中,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冲突日益激烈。以1906年筹建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即后来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例,一开始的中国文学课是按照癸卯学制的要求。1915年,校长经亨颐实行改革,推行白话文教育,编写国文课本,收入大量时文,以白话文承载现代社会伦理与经世致用之说,以贯彻他的“人格教育”理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文学教育的内部,现在我们称之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两部分力量的消长,以及古代文学教育内部,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的冲突,也一直都存在。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传统的文学教育中,资源的配置相对均衡。特别是科举制度完善以后,从蒙学到太学,讲授的内容是相通的。乡村的社学、义学、私塾起着辅助各级官学的作用。在士大夫家庭内部互相切磋的文学活动中,文学的审美教育得以进行。像《红楼梦》中所写的结诗社的情形,以及香菱学诗的经历,是有现实基础的。这样,各个层次的文学教育形成稳定的结构,缔造了一个延续不断的文学教育传统。癸卯学制的颁布以及继而废科举的举措,打破了这种相对均衡的状态。首先,新式学堂虽然大量涌现,但是这些新式学堂往往在都市,加上学费昂贵,乡村的大批寒门弟子实际上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学教育在乡村自然也面临着这样的断层,诗书传家的家庭教育传统,以及苦读诗书博取功名的文学教育模式,都在新的历史时期难以为继。其次,癸卯学制对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的“中国文学”一科的教学,有较明确的分工规定。这开启了后世语言、文学分科的论争,也开启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有8种,第三种为“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一科的“教育要义”是识字以利于读书,能够用“俗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写“日用简短书信”,其最终指向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而高等小学堂的“中国文学”一科内容是“读古文,使以俗话翻文话”“习楷书”“习官话”。对照可知,这其实是“中国文字”科的延续。中学堂虽也有讲授“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的要求,但仅仅是出于作文的需要,重点还在于识字、写字等语言文字的训练。从癸卯学制对中小学堂“中国文学”的学科描述来看,显然是侧重语言知识。

这样一来,语文就变成了实用的工具,其人文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大学的古代文学教育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大学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学的分学科教学,使两者各司其责。实际上中学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讨论成为语文教育的热点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模仿苏联教育,实行汉语和文学分科。1956年4月2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将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于1957年秋季统一实施。然而仅仅半年后,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取消分科教学,将汉语、文学合并,成为语文科。这样一来,语文就必须要面临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问题。语言教学侧重于工具性,文学教学侧重于人文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教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其开端其实在于癸卯学制最初的分工,是50年代分科讨论的进一步深化。这一论争的结果是,教育部于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延续了这一说法。对比1986年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的说法,“人文性”显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第2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首先,我们要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从近几年的文学常识命题设置上来看,其干扰项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

张冠李戴型。如2012年江苏卷中“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佬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岳云是二佬傩送的诨名。故意设置张冠李戴型题目,基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名著内容的记忆是否准确。

无中生有型。如2012湖北卷中“C.《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错误,文中没有此情节。这一情节的设置是命题者试图混淆其与《祝福》里祥林嫂的遭遇,也暗含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熟悉之意。

以偏概全型。如2012北京卷第5题C项“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间,错落有致。”“多用对偶,骈散相间”是骈文的特点,不能概括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特点。

不合逻辑型。如2013湖北卷中“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这副对联是古代读书人信奉的封建理学的修身标准。而一向反感程朱理学,被评为“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怎么可能喜爱呢?即使没有读过《红楼梦》,从贾宝玉叛逆的性格也可判断出,他是很讨厌这副对联的。命题者专设此项,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红楼梦》情节是否熟悉,也考查了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既要考虑到立足于课本内容,又要在难度设置上恰到好处,总会在以上几个方面出题。因此,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应对方法。

1. 识记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典故。

按照时代、国别、从古至今、由中而外的顺序,将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包括作家的生活时代、国别、代表作品、风格流派、地位影响以及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等等)一一加以梳理。或者按照模块顺序,一一加以牢记。比如《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冰山一角”理论等。

2. 熟悉课文内容、名著内容。

主要识记课文基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命运、审美意义等。可以按照“谁,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性格品质,反映了什么主题”的方式来记忆主要内容。名著部分还可参照“名著导读”部分的内容来记忆。如识记《老人与海》的文学常识。主人公是桑地亚哥,其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主要记述了桑地亚哥经过两天两夜跟鲨鱼的搏斗,最终拖回一副鱼骨头的故事,赞扬了跟大自然相斗,虽然失败却仍能不屈抗争的硬汉精神。如2012江苏卷中“《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二十七年后”应为“三十年后”,刚出生三天的婴儿是她自己抱走的,不是被赶走的。这些知识只有通过熟记才可。

3. 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推断。

像上面在“不合逻辑型”中所提到的2013湖北卷B项,由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可做出推断,其绝对不会喜欢专门琢磨人情世故的对联的。再如2012福建卷“E.聂赫留朵夫认识了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玛丝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聂赫留朵夫从一开始就用赎罪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以前的言行,并以慈悲的同情心对待那些迫不得已犯罪的人。因而可以判定他不会“鄙视他们”,反而为玛丝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高兴。这是从聂赫留朵夫的性格和心理做出的推断,自然也是不会有误的。

4. 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断。

利用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可以对命题者故意设置的不合逻辑型题目加以判断。例如对2012北京卷5.C项的判断。古代诗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变化,以某个阶段出现的特点“骈散相间”来概括全部文学体裁的特点,显然是以偏概全,不足为信,从而选定C项。又如2013江西卷中给大卫挂纸板牌的行为,作为性格暴虐的继父,固然可能让孩子挂上这样的牌子,但他还要顾及自己的颜面,不让周围的人说自己的不是,再者,只有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来,才真正达到羞辱他的目的,也报了自己的被咬之仇。所以他是不会在家中这样做的,而是指使校长行这样羞辱之事,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5. 根据作家写作风格进行推断。

不同作家的写作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这就好比是人的手指印,任何人都替代不得。如李清照――南宋词人――婉约派――《醉花阴》《声声慢》;苏轼――北宋词人――豪放派――《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再如2012天津卷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冰心,心中就要打上一个问号。冰心是女作家,其文往往亲切温婉,而《小狗包弟》的内容是对“”的忏悔,有着对历史现实的深刻认识,因而不记得作者巴金,也应判断其并非冰心之作。利用平常所记风格,可以对题中选项做出相应的判断。

以上答题时可做出的某些推断,仍然是建立在熟悉课本和名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的。完全依靠一些技巧,未必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故而希望同学们还是在平时扎扎实实学好课文和阅读文学名著。

练习

1.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出》――――现代――话剧

B. 《赤壁赋》――苏轼――南宋――文赋

C.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诗歌

D. 《骑桶者》――伍尔芙――英国――小说

2.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听说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后,情绪表现很激动。先是阐明反对讨伐的理由,继而批评冉有、季路没有尽责,最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的用心。(《论语》)

B.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贾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

C.单纯善良的奥菲莉亚对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为了他甘愿跟他一起疯掉,从而激发了哈姆莱特刺杀凶手的斗志。(《哈姆莱特》)

D.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使者回复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炮兽》《丹柯》《清兵卫与葫芦》《骑桶者》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雨果、苏联的高尔基、日本的志贺直哉和奥地利的卡夫卡。

B.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蛙》《红高粱》《檀香刑》《酒国》《生死疲劳》等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大江健三郎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

C.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哈姆莱特》中的经典台词,表现主人公对命运的思考。

D.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参考答案

1. A(B苏轼是北宋人,C《哈姆莱特》是戏剧,D《骑桶者》作者是奥地利的卡夫卡)

第3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 学习 积累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1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 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比如“沛公安在?”这句话,“安”字是疑问代词做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倘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不知道我”,倘若翻译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为宾语提前了。以上两处古文都发生了宾语前置的现象,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在疑问句、否定句的情况下,宾语一般前置。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若是普通名词则不能提前。我们学习古代语法,就是为了掌握古文的规律,提升理性认识,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就是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

四、处处留心,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化常识。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学习古代汉语,我们离不开它所在的历史背景,更离不开它所记载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4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1)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6.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制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

B.四纪,为四十年。古代以岁星(木星)绕天运行一周为一纪,一纪十年。

C.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

D.九州,我国古代所划分的九个行政区的通称,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7.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可用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8.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帝王或*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

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

C.“践阼”,特指帝王即位。

D.“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旧俗元夜张灯为戏。另有农历八月十五为“中元”。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

C.“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乐经》亡于秦末战火。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又可细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谏议大夫,始置于秦,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谏议大夫和右谏议大夫,分属于门下省与中书省。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明宗、太宗、文王、武王等。

D.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别名。

1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B.禁中,指皇帝所居住的宫苑。因宫苑禁卫森严,不许人随意出入,故称“禁中”。

C.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称“关中”。

D.致仕,“致”的意思是“给予”,“仕”的意思是“做官”,“致仕”指获得官职。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三种诗歌形式,后三者指三种表现手法。

B.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作品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C.“风”“骚”分别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D.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修禊事也”中的“禊”就是此意。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似簸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

C.乡试,明清两代,指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D.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唐代曾分全国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自《周南》至《豳风》,共分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B.春秋五霸,春秋时担任领导地位的五位诸侯,指齐宣王、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学政,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1.答案:A

解析:“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2.答案:A

解析:“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3.答案: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4.答案:A

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这两个词与“擢”不同。

5.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坐姿,不是礼节的一种。

6.答案:B

解析:古代“一纪”是十二年,“四纪”为四十八年。

7.答案:B

解析:“南面”即“面南”,指登帝位。

8.答案:D

解析:“中元”是农历七月十五。

9.答案:C

解析:“五经”不包括《中庸》,应是《周易》。

10.答案:A

解析:“进士科”在隋朝时开始设立。

11.答案:C

解析:“文王”“武王”不是庙号。

12.答案:D

解析: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13.答案:C

解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应互换位置。

14.答案:B

解析:箕踞是一种倨傲无礼的姿势。

15.答案:B

解析:“齐宣王”错,应为“齐桓公”。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2)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和老子被尊为“黄老思想”的创始人。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屯田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机构。

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简称“乞骸”。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孝廉”。

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耄耋”常用来指高龄、高寿。“耄”指八十到九十岁,“耋”指七十到八十岁。

B.“从弟”指堂弟,“从”指堂房亲属,比如有“从兄”“从父”等。

C.古代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举行成年礼后起的。

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衣”在古代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一种委婉说法。

B.“山东”,在战国、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避席”,古人布席而坐,当对人表示尊敬时就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

6.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B.“青庐”指青布搭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时常使用。

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如“驾崩”“崩殂”等。

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年号纪年法。

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8.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礼,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B.车裂,古代的一种*,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

C.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D.阳,指水南、山北;阴,指水北、山南。如“华山之阳”指的就是华山的北面。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明清时学府称国子监。

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咨询。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还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为“梏”。

1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该词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1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来定赏罚。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四锱,一锱为六铢,后用“锱铢”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C.三辅,本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方。

D.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时称“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有“内相”之称。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舞曲。曲原为西域乐舞,后经唐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年间改用此名。

B.牺牲,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体全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的叫“牲”。

C.期颐,“期”是期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指人*十岁,年事已高,指望儿孙赡养。

D.先,可作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就是此意。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B.夷夏,古代泛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古代汉民族自称“夏”,而将处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称为“夷”。

C.城隍,城墙和护城河。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佛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D.尚书省,古代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时中央政府权力机构之一。

1.答案:C

解析: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

2.答案:D

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3.答案:C

解析: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

4.答案:C

解析:在古代,一般是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很少有字。

5.答案:D

解析:“避席”指的是起身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错。

6.答案:C

解析:“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

7.答案:C

解析:“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8.答案:D

解析: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9.答案: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

10.答案:D

解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11.答案:D

解析:“宿儒”的意思是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12.答案: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13.答案:A

解析:“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行顿首礼时,头碰地即起。

14.答案:C

解析:期颐,指人百岁。人*十岁称“耄耋”。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第5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摘要以往对历史联想思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上,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则较少涉及。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的经验,从特点和类别等角度论述历史联想思维能力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联想思维特点;类别

联想,是指由某一人物、事件、概念想到另一人物、事件、概念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一个具有较强历史联想思维能力的人一般表现为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联想具有丰富性,能够由一个事物联想到许多多的事物,例如,提到“科举”,一般人只知道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而稍有文史常识的人便会联想到八股文稿,范进和孔乙己,作为历史学家,他则会马上联想到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鼎盛与衰落,联想到许多奇闻轶事和古今史学家对它的评价,历史知识越广博,历史联想的内容也必然越丰富。

第二,联想具有灵活性。联想的方式有多种,联想能力强的人能够地运用这些方式,纵横驰骋,或顺或逆,无拘无束。例如我们看到荧屏上的迈克尔乔丹,首先会想到他是一位美国黑人篮球明星,进而会想到16-18世纪的黑人奴隶贸易,甚而想到英国的利物浦城市、资本的原始积累,还可从乔丹的成长历程培养同学们的拼搏精神等。从现实到历史再到素质教育,思维跳跃而不紊乱,充分展示一个人机敏活泼的思维能力。

第三,联想具有简捷性,即通过最少的环节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历史课堂教学十分强调过渡的艺术,而过渡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思维过程。

历史联想的种类主要有:

(1)比较联想。比较联想的思维过程是先求同,再在求同中找差异。比如:谈到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教材举例子说,天子的马车找不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大臣将相只能乘坐牛车。此时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此时匈奴的实力。据《史记?匈奴传》记载,公元前200年,匈奴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包围了汉高祖刘邦率领的20万步兵。匈奴阵中,西方马色皆白,东方马色尽青,北方马色全黑,南方马色赤黄。汉朝君臣见此军容,无不惊恐万状,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

(2)类比联想。这是从某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联想到另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或者是从某一历史人物、历史阶段联想到另一历史人物、历史阶段。类比物之间必有一处以上的条件是相同的。例如: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灭亡有极其类似的地方。1115年,金国建立,北宋联合金国改辽,但金基本不需要宋的援助就灭掉辽国。灭辽第二年,金灭北宋。1206年,蒙古兴起。蒙古的兴起与当初金的崛起极其相似,都是在短期内发展壮大起来的。蒙古主动派使臣到杭州要求联合南宋改金,一些朝臣想到了一百多年前宋金改辽最终北宋为金所灭的故事,反对联合蒙古,但宋廷最后还是同意了。结果蒙古基本上没有依靠南宋的力量就灭掉金国,转而进攻南宋。

(3)由往及今的联想。这是以过去的人物、事件、文物、著述为触思点,联想其后它们的发展以及所产生的作用、意义、影响等。例如:余秋雨先生对都江堰就产生了如下联想:“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和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古堰沉思录)余秋雨联想的事物是具体的,其联想的空间是广阔的,这正是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再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大家熟知的话题,我们能否采用由往及今的联想方法赋于它一点新意?看这一道题:请把A.B.C.D相应填在a、b、c、d项后的括号内:

古今

A.指南针 a.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

B.火药 b.激光印刷( )

C.造纸术 c.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

D.雕版、活字印刷术d.新造纸术、电脑网络( )

第6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编名著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艺术潮流,从古典名著到现代名著,从《三国演义》到《雷雨》,改编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时尚。问题不在于名著是否可以改编,而是如何改编。事实上,经典作家被改编的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史上的伟大之作,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改编的作品同原著一样具有创造意义和经典性,而且通过改编和形式的大众化转换,这些经典作品为通俗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意义和维护人类普遍价值的积极承诺。因此,怀有敬畏、尊重经典作品的创造性改编,是视觉艺术一个可靠的来源和生长点。但是,自重新解读或解构伟大传统的潮流兴起以来,对传统的诟病、拆解成为新的思想时尚,在解构主义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对经典作品的后现代改编蔚然成风。在西方,反传统文化貌似狂热的理想主义,事实上它只是政治上的一个浪漫姿态,在破坏的中试图寻找的是野心勃勃的“革命青年”的一种乐观主义的自我救赎。但不同的是,西方的传统文化仍然是难以撼动的强大根基,在学院和有教养的阶层,莎士比亚和古典音乐仍然是他们崇尚的文化经典。街头嬉皮士或前卫的文化活动,仅仅是他们多元文化象征性或泡沫式的表征。因此,对传统的解构并没有改变作为西方主流文化流淌的速度以及对社会的支配性影响。

在当代中国,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和演出,同样是影视、戏剧艺术常见的现象。这种改编也同样诞生了中国式的经典视觉艺术作品。甚至根据左翼文学或红色文学改编的作品,也被普遍接受并获得广泛好评。像《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红旗谱》、《城南旧事》等。鲁迅作品的改编始于1956年的《祝福》,是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由改编的同名电影。这次改编虽然在试图极力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力求在保持鲁迅冷峻、凝重、深沉的悲剧气氛和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而且他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期许,但对添加的祥林嫂砍门槛这场戏仍然存有不同争论。这一争论与那个时代对鲁迅的理解和对艺术功能观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在原作里鲁迅以巨大的悲悯书写了祥林嫂既是礼教的受害者,同时又没有能力觉醒的悲剧,但却通过这一情节把祥林嫂塑造成了同神权观念彻底决裂的形象。这与鲁迅的原意显然是存在距离的。可以理解的是,任何改编行为事实上都是试图通过原作表达改编者对现实的态度,都是试图通过原作回答或回应当下的问题。在的时代,民众神话和阶级斗争的历史观是思想界不能超越的界限,自不能幸免。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体准确地再创造了鲁迅的《祝福》。

1981年,在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阿Q正传》、《伤逝》和《药》相继搬上银幕。这次改编的成就虽然还有待于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改编者同样怀有对鲁迅的尊崇、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看到改编者的谨慎甚至拘泥。这些作品虽然还难以达到观众的期待,但他们的努力却为改编鲁迅积累了某种经验。

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编风潮却反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诉求。特别是对《雷雨》的改编,肇始了利用经典迎合低俗趣味的恶劣倾向。关系在话剧《雷雨》中还是个隐约的表达,还是对畸形婚姻关系的一种控诉。繁漪在那口“残酷的井”里的挣扎,既有诗意又令人惊恐不已。但到了电视连续剧《雷雨》,对关系兴致盎然的演绎和添加,居然在被放大为20集的连续剧里津津乐道。它漫长的延宕,表达的恰恰是编导者对这一核心剧情充分利用的惊喜心情。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察觉,这一剧情被充分利用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这是一个在今天难以想象或编造的情节。因此,90年代对经典作品“波普”化的改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艺术家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空前匮乏,是对现实丧失把握、理解能力的反映。

200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与鲁迅或鲁迅作品相关的三台舞台剧的推出,显然与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有关。张广天的《鲁迅先生》以清唱剧的方式塑造了他想象的鲁迅,保持了作为知识左派的作者与民众的亲近关系和取向。这个创作虽然遭遇了网友“狠作革命秀”的挖苦或嘲讽,但张广天不与今日任何时尚为伍的独立性,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是接近鲁迅的。《无常·女吊》被称为是“鲁迅作品人物重组”的作品。它不是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因此也不能在改编的意义上对其作出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编剧郑天玮和导演王延松,是非常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把鲁迅六部作品的人物集中到一部戏中,通过荒诞、亦真亦幻、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再现了鲁迅作品中所弥漫的压抑、紧张和沉重。这种再创造的实验效果应该说是积极的。导演王延松对自己的期许是“争取观众”,他并没有游离鲁迅太远。

第7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鉴赏 整体思想 创作技巧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在高考试卷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中,我们总结出只有从诗歌本身出发,尤其是能与作者的思想相交融,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才能了解诗的形式美与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一、古诗词鉴赏的整体把握

在对古诗词的把握中,首先要明白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态度与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态度观点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词不达意的现象。要杜绝这类错误,我们在鉴赏时必须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我们去鉴赏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全面。

二、古诗词鉴赏的技巧

首先,鉴于古诗词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在平时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更应注意掌握方法,首要工作是着力帮助学生了解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于常用典故,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熟悉,更要理解掌握好。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古诗词鉴赏题大多和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这些典故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表达内容。例如“杜鹃”,俗称布谷,暮春苦啼,啼至口中流鲜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悲凉哀伤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理解了其中之意,遇到类似诗词就不难理解,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其次,平时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和真实感情去理解诗歌含义,力争与作者平等交流,深入理解并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首先要学习概括全诗诗歌主题。“主题”,要么是作者流露的某种情感,要么是作者阐述的某种人生哲理,要么是诗人对人生、社会、对历史事件的某种总结或感慨。例如,高考卷题目的设计就体现了把握主题的要求,很多考生在理解《春日忆李白》时,把该诗的主旨理解为离别之情,而实际上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杜甫和李白的相互思念之情。因此,只有在平时的古诗词鉴赏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在考场上才能尽量避免考生在审题时会,而做题时马失前蹄的现象。

(2)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尝试评价诗歌意义。或评价该诗的积极意义(即对诗人所处的社会有何现实意义),或指出该诗的局限性(要实事求是)。

(3)分析作者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审题步骤,把握正确的思想感情,就把握了阶梯的正确方向,就会避免和减少失误。作者态度包括:对诗歌中某个人物的态度、对叙述某件事情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对历史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它或者用某句话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

最后,学会捕捉感情体会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且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就是意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所谓诗的意境,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两个方面。在具体的诗词分析时以元代马致远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的真实感受,把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断肠人。我们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廋马,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马上的“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

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切记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能答非所问。优秀的古典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知与观照,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助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因此,无论是从教师的教学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都要进行深层的沉淀,从作者的创作本身,从诗歌的源头去把握鉴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提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方法.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第8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诗教 农村 小学 人文教育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诗教”一词首见于《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一般认为孔子以《诗经》为教材,通过学用《诗》,培养受教育者温柔敦厚、言行中正品格的教育,可视作本原诗教。汉以后的儒者在继承孔子以诗为教的基础上发扬 “兴观群怨”之说,强调讽喻兴寄、心怀天下、寓教于诗,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教,以郑玄、董仲舒、朱熹等人为代表。现代把在教育活动中,通过诗学、诵、赏、用、写诗歌活动,有目的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精神、实施德智体美劳诸育的教育也叫作现代诗教。

人文教育指有目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民族精神传承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目前,我国人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者认为根源在于我们从小就缺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而在小学,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搞人文教育,没有多少成果可以借鉴,基本上都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摸着石头过河,效果难以保障。笔者在梳理诗教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学相关原理,归纳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二.诗教实践方法介绍

诗教,最本原的理解就是以诗为教,以诗歌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因此,首先要教好教材中的诗歌,其次应设法扩大诗歌对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力,脱离单纯依靠语文的诗歌教学来教育学生的现状,实现多学科、多角度的诗教渗透,从而潜移默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与乐教结合

从起源上来看,诗教和乐教天然具有亲近性和渗透性。诗教最初“只是礼乐政教程式中的一个单元:从属于乐”[2],西周末年官学崩坏,孔子兴私学,打破朝廷的礼乐之教的体例,将《诗》学从乐的附庸中解脱出来,可以说诗教和乐教天然相容。诗歌教学可与音乐教学结合,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儿童的人文教育。

1.诵读。诗歌本身具有节奏感和韵律,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有利于丰富和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有深层次的体会。古代的经典蒙养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多都以韵文写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记忆。南宋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3]这说明古人已经发现了诵读对诗教的重要性。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里有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诵读本诗就像是唱一首儿歌,既好听,又好记,深得学生的喜爱。

2.配乐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4]叶圣陶的美读理念运用了孟子“以意逆志”的诗教观。在美读的基础上,再给诗歌配上意境和情感相近的音乐,以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以音乐佐释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音乐的高低起伏与诗文本身的抑扬顿挫结合,相得益彰,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3.古诗新唱。教诗歌时,可充分发挥音乐的感发能力,教导并启发儿童把古诗用他们耳熟能详的曲调演唱出来。一方面能降低单纯背诵诗歌的难度,缓解学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配合自己喜爱的音乐曲调演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用哪首音乐配合诗文演唱,也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过来看,音乐课教音乐时,如果能和某首古典诗歌的意境结合,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与绘画结合

叶圣陶说,读文学作品时读者“要从文字看出一幅画”,“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看出一幅图画来,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享用了”[5]。优秀的古诗往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美。要儿童发挥想象力把诗歌和绘画结合起来,既给了儿童想象的空间,又能以直观的形象,启迪儿童的想象力,相得益彰。因此,在绘画教学中也可以渗透诗教的思想。

1.据诗作画。如学习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幅符合诗歌意境的图画,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美术老师也可以直接给学生一首诗作为绘画的作业题,这样既督促学生学习诗歌,陶冶情操,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力,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审美能力。

2.赏画吟诗。学习诗歌时可以先出示图画,让学生对画读诗,情景交融。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联画出一幅图画,空山雨后图,青松朗月图,清泉流水图,浣女晚归图等,让学生结合绘画谈谈自己对诗歌理解,直观生动,能很好的帮助不擅长抽象思维的儿童理解诗歌。

(三)与游戏结合

游戏符合儿童的玩耍天性,在德育美育中意义重大。“小儿之精神、性格、情绪之教育,皆以游戏为主脑。”[6]根据儿童这一特征,把诗教和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效果更佳。

1.对对子。对对子是封建时代私塾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后随“废科举、兴学堂”的教制改革逐渐淡出。苏教版语文教材又把这项练习引进教学,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诗教方法,既能提高儿童对诗歌乃至文言文的语感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更可激起儿童的学习热情。低年级阶段可以先从一个字对开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逐渐增至两字对,三字对,乃至更多。

2.诗歌剧。把诗歌的内容添加动作、表情、台词等表演出来,在玩得过程中感悟诗歌,品味情感,丰富人生体验。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排演成一幕戏剧在课堂上表演,这样的活动教学效果好,也受学生欢迎。

3.诗歌改写、仿写。鼓励学生仿写、改写,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爱上诗歌,从而接受诗歌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改造不失为诗教的一个新路子。

湖井岗小学是湖南省唯一一家把古诗文诵读作为校本课程的小学,该校从2004年开始设置经典诵读课程,在全校形成诗词文化的氛围,有时候同学之间的对话,都是通过古诗文来交流的。一学生仿高骈的《山亭夏日》写《秋》可圈可点,原诗如下:“气爽天高秋日长,红枫似火入池塘。粼粼波动微风起,一路飘来桂子香。”[7]

4.开展兴趣小组。以诗社、文学社、国学兴趣小组等方式开展诗教活动,以点带面,带动风气,并最终形成气候。在社团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创作古诗讲解相关诗词常识,指导阅读并积累相关国学常识,为学生能够独自创作诗歌打下基础。

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解决思路

(一)改写诗歌、改编课本剧的时候要防止学生的恶搞倾向。

恶搞古诗词在小学校园屡见不鲜,如《春晓》被恶搞成: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跑。《深圳晚报》等媒体曾专门对该现象报道,曾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古诗词学习价值观,以继承国粹、传承文化传统为己任,不应打着改写的幌子丑化经典,混淆美丑。

(二)国学班、诗社等兴趣小组的建立要防止成为加重孩子负担的变相补习班。学校组建类似社团时首先要抛开功利性的目的,不得收费。其次,应以鼓励为主,凸显优秀,彰显典型,以此带动其他同学。第三,在人员上要控制相应规模,不宜过多,且应有选拔程序,让确实在这方面学有余力或有兴趣不以此为负担的学生加入。第四,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这样才能给加入的学生以荣誉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如果全校铺开,全员参与,不设门槛,那么极可能变成一门学校的强制性课程,反而容易让孩子们失去学习兴趣。

(三)古诗新唱、读画结合和诗社指导教师要求学校把相关专业教师资源整合起来。语文教师和美术、音乐教师要形成合作团队,共同学习小组。师资不足或专业人员缺乏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请相关高等教育机构专家来校讲座、作报告等方式学习提高,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自修。

注释

[1]夏传才主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 2002:128

[2]周泉根《孔门教《诗》与《诗》之属性嬗变》[A],《中国文化研究》[J].2006春之卷.

[3]朱熹.《童蒙须知》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5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3

[6]姚全兴.《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9:44

[7] “小学生写的古诗连专家都竖大拇指”[N]《长沙晚报》数字报2012年8月16日B5版教育校园

第9篇:古代科举文学常识范文

没有盗版三联书店的意思,实乃三词之妙令人不禁赞叹。我的书架上似乎也有不少三联书店的产物,大部分都是该出版社标志性的哲学、宗教及随笔集。作为工科出身的半吊子写作者,这些海德格尔、本雅明、莫茨们在我看来无异于难啃的骨头。书架上的这类图书大部分也忘记了是在什么情况下购买的,所谓人心难测,对自己也同样适用。我们的心态随时都可能随风起波澜,涟漪朵朵也好,浊浪汹涌也罢,不同心态下的选择必然有所差异,乃至偶一日回想起来觉得不可名状、哑然失笑,甚至如天际霞云般的羞愧立时呈现于脸面。譬如此时,就让我红着脸说句实话吧:我书架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书几乎原封未动,将他们购买回来的主要动因确实是虚荣。虚荣也是人性之一,《韩非子》中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正可谓千古虚荣。利欲当前,高低立显。然而人非圣贤,虚荣之俗并非大奸大恶,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都能随着时光流转而被谅解和自我谅解,我也不例外。

我们不妨翻转事物,从另一面来看待读书之心。在我做文学杂志编辑的时候,经常会有作者到编辑部造访,印象极深的是一位某名牌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这位小先生清瘦异常,目光炯炯,标志性的小动作是每开口说话前,必先伸出舌尖舔一下毛茸茸的上嘴唇,柔软的小胡子濡湿一片,令人感觉到滑腻腻的神经质。开头的寒暄按下不表,在谈话进行中,这位小先生的问题逐渐深入且具有攻击性,将其专业学识相关的书籍一点点罗列,时不时来一句:“我相信您一定读过”或者“这种常识性的……”,我只好苦笑着打断他:“惭愧惭愧,我没读过这许多书”。谈话于是进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小先生蔑视的舌尖动作更加自如,滔滔不绝的罗列让我想到注释标数达到三位数的令我头疼脑热的学术论文。无奈之下只好最后打断他:“同学,请问你此行什么目的?”于是乎,整个世界安静了。如果你读书破万卷,又不能“打通任督二脉”融会贯通去闻道解惑,只一味标榜,戾气日盛,这样的读书岂不等同于走火入魔,为害一方?不知这位小先生目前身居何处,曾经的“内伤”是否因读书而得以痊愈?

鲁迅先生说:“倘只读书,便变成书橱”。读书并非目的,也非纯粹的积累,读书是立世为人时光中的亦敌亦友者。友者容易理解;“灵魂的工具”、“进步的阶梯”、“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描述足以令人信服。敌者,除了上述小先生的极端例子以外,似乎并不好理解。不妨从历代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说起,一个书生为了闻达于庙堂,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研习孔孟之道、三经新义、程朱理学、四书五经等等,真正能达成目的的又有几人?更何况遇到天灾战祸期,长年不开恩科,苦读便成了工业文明之前最无用的手段,三六九等中的下九流。多少苦读之人为此遗恨终生,也算一种与读书相较量的无奈的败北。这是读书被制度化禁锢的模式化悲剧,类似的悲剧在历史长河中一再上演,始皇帝焚书坑儒、梁元帝亡国焚书、乾隆帝焚书推制等等,即便是在现代人类文明的背景下,类似的悲剧依然时有出现。比如我的祖父,一个私塾体系下的读书人,在上世纪那疯狂又无奈的年代,因为读过许多书而遭时代唾弃,郁郁而终。我曾试图多方收集材料为我的祖父写个传记,但转念一想,那也不过是扭曲的制度文明中一曲不具深度的挽歌,不如作罢!

说到乾隆帝,不妨插叙一下多说那么几句吧。与乾隆帝渊源难解的书事正是令后世矛盾重重的中国古代文化大全式的典籍《四库全书》,这套规模几近无敌的丛书使得乾隆帝的功过是非一直被反复探讨。为了封建文化专制的推行,他下令毁弃和删改了不计其数的古籍,最终修撰了唯我无他的《四库全书》,历史往往如著名的“蝴蝶效应”,微小的一环扣一环,往往最后扣着天大的另一环,太多世事,人们几乎无法二元对立地去判定是与非,无论如何,自问世起,《四库全书》就是中国文化史上难以撼动的鸿篇巨著。

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读书成敌的话题吧。和平而丰裕的年代,譬如当下,多元化的政治经济体系导致社会及社会人的巨大差异。视读书为享受的人群看似越来越多,但多少人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不久前的一次中远距离坐火车旅行途中,我的对面坐了一个娴静温婉的女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捧着刘瑜写作的《送你一颗子弹》看得入迷。偶尔被电话打断,应该是与同事商量着差旅之行的工作事项,她不经意的蹙眉及其他表情透露出的情绪恰如“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终点之前,她认真地在停顿的书页下折起一个三角,也许只有在归途中,她才能把折起的三角掖平。这个折起的三角正如本文开篇,象征着读书对世俗的又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败北。那种彻底输给书的时光越来越难以获取,那样的时光里,或许我能从书架上取下海德格尔们,为曾经的虚荣拂去经年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