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账务混乱的现象
账务混乱是现在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所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其内部资金运转多而庞大,账目就会出现核对混乱对不上号的情况,使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这个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公益捐赠、资金调动以及一些特殊途径的资产调动没有被记录在账上,就出现有账却找不到资金来源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资金管理人员的疏忽和失职,这里面其中一些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较高,但还有一些人则不然,他们的专业意识相对薄弱,将企业为员工配置的东西归为公共财产而不记入到固定资产账目里面,这样也会造成账目核对不上的情况。
2.资产记账的不规范
对于已经失效的过去的固定资产,国有企业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对其进行审批销账;还有就是在对建筑方面没有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的土地面积在记录是出现偏差,造成账上的面积和实际的面积有所出入;有些国有企业的办公场所在施工之初为“在建工程”没有记录在账,但是使用多年后仍没有进行账目改动,这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二、如何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
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国有企业或相关部门要认真的制定出一套管理准则,使企业的管理走向合理的道路,使账目不再出现混乱的状况。下面就介绍几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明确各部门职责
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因为其部门的繁多,所以各部门的职责一定要明确,做到各尽其职,分工明确,不要出现漏管和冲突的现象。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所管理,在管理时,这三个部门的分工就要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哪一方面的管理和记录。大部分企业中,固定资产的实物直接由使用和管理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主要是对其进行核查清算并有监督的作用。如果公司愿意再进一步把这三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就会更好一些。
2.严格实施管理制度
制度的规定以及落实都需要员工的自觉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他们彼此相辅相成。比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审核,普通员工不得擅自将固定资产报废,必须严格进行企业规定的各项流程进行资产报废。在整个流程中,拟定一个固定资产管理报废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表当中要包含详细的信息,这样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在最后核对时出现问题就有据可查了。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除了经过上层领导的批准还要经过下面各个部门和部门员工,一个部门完成资产报废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部门之间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协调合作。在整个过程中,要有监督部门对其操作者进行严格的看管。
3.对固定资产投资及运营的监管
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应该制定快捷清晰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流程和规则比如固定资产的创建、中途的使用情况,最终的结果都要仔细制定。在资产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基本理念,即固定资产在进行购买的时候,要遵守不浪费的原则,按部就班的进行审。国有企业在创建固定资产时要反复斟酌,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通过后再落实。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运营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对国有资本权益的保护,这些权益中包括保护权益、发展权益等权益。在对国有资本进行运营管理时。主要操作人员是与国企出资人相关的组织和部门。企业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要求,制定有效的资产体系和管理监督机构。
三、总结
非但如此,仅今年前五个月广义货币即M2的年增长率已接近26%,领先于2003年8月所创下的21.7%的高点。因而,无论从信贷投放总量亦或M2增长率来看,国内信贷扩张速度都处于罕见的历史高位。
面对信贷超常规的扩张趋势,中国央行终于有所动作。就在同一天,央行宣布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以适度收缩银根。此举源于以下几点:
信贷虚火隐患难消
信贷持续猛增,一旦骤然收紧,势必要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面对已然激增的信贷规模,央行选择微调,“坐视”信用风险的逐渐堆积,正是信贷种下的恶果之一:与此同时,信贷超常规增长也容易引发流动性过剩的隐患,从而将国内股市、楼市逐渐干瘪的泡沫再度吹胀,事实上,近期中国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一枝独秀”就逐渐有被泡沫化之虞。
从更为宽广的角度而言,信贷超常规扩张正在持续削弱中国经济的复苏质量。
近期公布的官方消息显示,二季度中国GDP有望同比增长8%。联想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6.1%的GDP同比增幅,中国经济至少在总量上已表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公布的数据亦显示,中国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2,略微高于5月份的53.1。这已是该数据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50之上――按国际通行标准,PMI高于50表明经济总体处于扩张态势,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总体处于收缩阶段。
同时,信贷虚火带来的经济复苏在质量上实在堪忧。在国家统计局4月份公布的一季度6.1%的真实GDP同比增幅中,仅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就贡献了6个百分点,受工业企业“去库存化”拉低GDP的影响。总投资对一季度GDP最终贡献了2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包括政府以及个人在内的社会总消费对GDP贡献了4.3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则将GDP拉低了0.2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现阶段已成为拉动中国GDP增长的最强劲动力。而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中,又属国有部门表现得最为活跃。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在投资增幅上远远领先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资金来自何处?显然,在信贷虚火背景下,银行业“抓大放小”的思维“贡献”颇多。
信贷激增引发新难题
如无意外,构成二季度中国GDP的各项指标仍将延续上述格局。也就是说,得益于信贷激增引发的投资,中国经济在维持住总量复苏态势的同时,也将因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骑绝尘以及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投资意愿的迥异,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方面,靠信贷放量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来大力驱动的中国经济,即便摆脱了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也将因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陷入另外一种过激的经济增长模式。投资占GDP比重过高无疑意味着中长期社会总供给的过剩以及总需求的相对不足,届时,中国经济产能严重过剩甚至陷入滞胀的风险将挥之不去。
另一部分,国有部门以及非国有部门之间的投资非均衡态势亦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中国社会总需求。无形中放大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失衡效应,进而削弱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质量。
从逻辑的角度而言,光是给虚火的信贷降温无法解决第二个难题。如何引导民间投资及时配合国有部门的投资扩张、如何将虚火的一部分国有部门信贷分流至非国有部门,管理层需要灵活的调控艺术。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这一难题,国家发改委已在酝酿大的动作。6月11日,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旨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20条意见”。尽管还处于讨论阶段,脱胎于国务院“非公36条”的多条意见,正力求在一些具体的政策层面营造突破口。“20条意见”明确提出了,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电信、金融、城市水务等垄断性、公益性领域;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和信贷支持力度和信用担保:明确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领域;支持拓宽民营企业在营利性行业的投资力度等条文。
双管齐下保信贷安全
从管理层的调控思维来看,对当前虚火的信贷降温、及时控制信用风险(至少不再扩大信用风险)与鼓励民间投资吸收一部分虚火的信贷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公路工程;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日趋深入,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作为建筑施工行业代表之一,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企业逐渐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作业模式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新型模式。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建设工作存在“建设周期长、分布广、资产种类繁杂、施工环境恶劣”等特点。因公路施工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资产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健全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资产管理意识,确保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安全及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本文所论述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公路工程企业施工专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主要设备或常用设备。
(一)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含义
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包括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入库、出库领用、日常维护与保养,调拨、报废处置等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单价较高,使用寿命比较长,施工地点不固定等特点,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公路施工企业运用信息化办公手段加强资产管理,合理安排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使用与日常维护与保养,调拨、报废处置等相关活动,逐步降低固定资产采购及日常维保成本,不断深化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资产调转协调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公路施工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如何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仅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基,生存之本,也逐步为摆在国有企业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第二,国有公路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现状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科学管理等方式,强化对资产采购及维保等日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企业固定资产购新购置支出和日常维保成本,降低固定资产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协调统一、物尽其用,避免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通过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和施工组织方案,多点,多面协调,高效合理的使用资产设备,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合理利润。
二、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公路施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财力购置固定资产,却因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健全制度体系、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资产管理信息更新不及时、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等原因,很难及时获取到固定资产的真实状态信息,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有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路施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公路施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开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探索之路。多数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层对制度建设都很重视,并相继制定并印发各类资产管理办法,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对还不健全,仍有很大空间需要完善,诸如制定的制定与实际业务开展情况脱节;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尚未设专职部门,专人管理,导致现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清,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现象。公路施工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多是技术出身,技术功底虽然扎实,但缺乏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不高,加剧了公路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资产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沟通程度不高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往往多个施工项目部并存,且分布在不同区域同时施工,各项目经理部拥有相对独立的施工部设备采购及管理权限,导致固定资产缺乏统一管理,企业资产管理部门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财务审计部门三方信息沟通不到位,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诸如: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达但财务未下账处理、资产状态不及时,企业管理层无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状态信息,影响资产利用效率和使用收益。
(三)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账实不符现象
相较于普通企业,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存在数量多、品种杂、调拨频繁等特点,导致固定资产转移频繁,资产随项目转移而转移,加之受野外恶劣的施工环境影响资产自然损耗严重等因素,为固定资产的跟踪管理工作和现场存放空间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为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项目之间经常调拨,给资产的台账管理与计价核算带来困难;第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工程量调整等不确定性多,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正常的采购或储备计划。第三,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缺乏执行力,现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并未得到贯彻执行,部分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在分类上不够明确,相应资料不齐全,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第四,信息不对称导致资产盘点清查工作过程中,暴露出部分固定资产登记信息、数量、使用状态与管理系统、使用部门台账信息不一致,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三方管理信息不一致;部分固定资产或长期闲置、或常年失修、或已达到报废年限已无使用价值,但使用部门未及时进行资产调配、报废清理、盘活等工作,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准确性、及时性,制约了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三、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国有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层针对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强化对资产管理工作认知水平,通过健全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资产管理意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益,确保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安全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对各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流程的动态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部为集团资产的职能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企业资产管理和指导子公司及项目经理部进行资产管理。国有公路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责任明确、配置合理、效益优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归口负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可划分为具体实物的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投资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价值管理部门(财务审计部)以及资产使用部门。首先,资产管理部门是企业固定资产的统一领导部门,应负责制定、修订各类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组织固定资产相关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入库、出库领用、日常维护与保养,调拨、报废处置等业务的审核及处理;负责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对各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负责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引起的固定资产交接监督及资产变更登记工作;经营管理部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归口管企业技改技革以及未纳入年度预算,单项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负责编制审议单位企业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计划;负责制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其次,财务审计部门是固定资产价值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负责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负责提供固定资产调拨、报废处置等业务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对各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最后,资产使用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建立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专人专岗岗位职责;负责建立本单位固定资产出入库登记台账和固定资产实物流转明细账;负责具体实施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保证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固定资产卡片记录与实物相符;负责提出本单位固定资产大修和技术升级改造工作提出建议,报资产管理部门纳入大修和技术改造计划报批程序;负责监督落实本部门员工工作变动引起固定资产的移交相关工作,并报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审计部门备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核算监督工作,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办法》《资产巡查管理办法》《资产评估管理》《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等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深入研究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使用与日常维护与保养,调拨、报废处置流程和审批程序。明确资产管理工作关键岗位职责及KPI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资产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建设,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化,与资产管理部门业绩和参与人员的绩效挂钩,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制度可循、有制度必循,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二)提高员工资产管理意识,责任落实到人
思路决定出路,转变思想,狠抓落实,促进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进而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国有公路施工企业通过不断强化对管理者及资产管理参与人员的系统培训,逐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素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普及国有资产法律法规政策及资产管理业务知识技能,不断夯实资产规范管理的思想基础,促进资产管理参与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强化资产管理主人翁意识,使资产管理人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革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路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部门,赋予并强化各级资产管部门的岗位职责,权责清晰,确保资产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情况,梳理识别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及时弥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程序漏洞,确保固定资产出、入账及使用记录相符。此外,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新增、核销”等重点工作程序流程的审核监督,避免出现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保证项目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三)信息化精细管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办法,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软件,结合国有公路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掌握固定资产的原始数据信息,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保障。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部、财务审计部和资产使用部门应密切配合,互相监督制衡,分别建立资产台账明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流向和使用状态,将固定资产明细账与实物逐一进行清点并进行编号管理,并定期核对,确保企业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一方面,对盘盈、盘亏必须严格审查,分清责任,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失去使用价值、长期闲置、达到报废状态资产,按规定发起报废申报流程,经管理层决议后,于年度决算时处理完毕,在相关领导和资产管理参与人员离任时,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人走账清,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另一方面,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对单位价值高的固定资产进行专项管理,通过数据库及时采集设备信息,资产收益和资产调配、使用情况等信息,全方面掌握资产信息和流向,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精益化管理,有效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时间,不断提高资金周转和利用效率,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期评价指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企业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国有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归口部门的财务审计部应认真履行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确保固定资产从购入开始到退出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全部信息能够及时同步更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便于企业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全程精细化跟踪管理,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经营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转效率。
四、结束语
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公路施工企业资产管理特点和资产清查盘点结果,正确分析当前企业出现盘亏的原因,逐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普及资产管理业务知识技能,不断夯实资产规范管理的思想基础,规范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行为,提升国有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促进国有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进,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不断提升,提高施工合理利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葛君.初探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J].全国流通经济,2017(30):21-22.
[2]李慧学.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财富时代,2020(10):62-63.
[3]王侠.建筑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时代经贸,2020(05):85-86.
[4]王乐乐.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29-30.
一、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方式粗放
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的管理手段单一,有些企业没有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制度,但在执行中缺乏约束力,管理手段单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对资产的管控作用。轻视对资产的保养,常常存在用修理来替代保养,错过质量保证期内维护,增加维修成本支出,且导致了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目前企业资产管理注重阶段的划分和顺序性,从项目的规划设计、资产采购、工程建设、投入运行和退役报废等各个阶段往往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各个阶段的管理部门只注重本阶段的管理目标,重投资,轻管理,缺乏对资产管理全局统筹的思考。例如资产的采购决策,如果缺乏对资产的扩建、技改、检修等方面的综合统筹考虑,就难以实现资产管理的最优化;另外企业多注重资产的购置和处置,但对资产进行状态监测和中期维护的意识相对较少,从而增加企业运营中的资产成本。
(二)资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统支撑,以固定资产为例,目前固定资产仅通过财务核算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管理,一方面该系统使用群体多为财务人员,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较少使用,部门协作的脱节容易形成信息的滞后及缺失,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例如资产的转移使用部门未及时录入系统并和财务部门沟通会造成期末盘点账实不符)。另一方面该系统仅用于资产的财务信息记录,无法涵盖资产前期的选型、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等前期管理,以及资产运行状态监控、维护保养、调动、封存、转移等资产运行后活动,直至资产处置、报废的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不便于管理者进行事前规划和过程控制。再者,目前的系统无法提供对比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多维度数据分析,缺乏预测分析模型,无法对投资项目提供现金流和成本费用影响的分析决策报告。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资产管理的短板。
(三)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通过多年来对资产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国有企业基本上已形成了一套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上尚有不足。例如制度上多规范货币资金、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资产的管理,但是对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项目规范较少。另一方面,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不足,主要表现在奖惩力度不够,或是有考核机制但执行不到位。虽然估价加强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考核力度,但是由于该考核指标涉及范围较广,不能充分完全地反应出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对资产管理的考核、促进作用有限。
二、改善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资产管理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但是站在国内外领先目标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目前资产管理仍有一段很漫长的道路要走。如何规范、有效地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效用和效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和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资产价值管理链条为主线,构建科学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资产实物与价值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对现有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探索一条”规范与效益并重”的资产管理之路。
(一)革故鼎新,变革管理理念,强化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一般都家大业大,资产管理工作必须得到企业上下的高度重视,上至领导层,下至每位企业员工,都必须提高资产管理的意识和认知。
创新理念,转变方式。十之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也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资产管理在理念上必须有所创新,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有所突破,才能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在国有资产管理”两个保障”――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引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四大业务的横向融合,以及各级公司之间的纵向贯通,最终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最优。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目前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现象。为了有效防止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切实从制度抓起,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与内控制度相融合,建立健全资产投资采购制度、资产日常管理办法、资产报废退出机制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资产管理创新,“资产管理,制度先行”,让制度为企业的资产管理保驾护航。
(二)多措并举,加强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集成系统,实现手段信息化。搭建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是资产管理决策的有效支撑。“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信息化模式对于国有大型集团化公司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产管理系统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四个子模块,覆盖资产生命周期的全部过程。完善而有效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固化业务流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了解企业资产现状,对闲置、损坏、维修频繁、废弃资产及时预警,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来源。只有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才能促进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确化,才能为绩效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持。
重塑流程,实现管理科学化。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框架内,建立以“流程管理”为导向,流程与职能相结合的跨部门协作管理的模式。目前的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职能部门只参与资产管理的某个阶段,并只对该阶段负责。而采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后,将彻底打破条块管理的限制,让相关部门完全参与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中来。促进管理部门之间、管理层次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既要充分考虑原有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又要引入流程管理的新理念,为实现资产管理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在流程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跨部门交接的流程关键控制点设计,相关职责需明确,通过关键控制点设计确保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完整闭环管理,真正实现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三)强效塑身,抓住管理重点,提高贡献水平和营运能力。
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手段,增强企业现有存量资产的营运能力,提高行业的总资产贡献率。
严格履行程序,健全资产处置。国有企业目前虽然资产金额庞大,但是通过分析,资产中存在不少水分,一些资产权利上存在瑕疵,一些资产已经完全不具备使用价值,仍在账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一些资产由于使用不得当,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因为我们很有必要对资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挤掉存在的水分,做精做实企业资产。加大对问题资产的处置力度, 加强资产处置预案的管理。资产投资的审批立项必须相应附有原有资产的处置意见和办法,尽可能地减少闲置睡眠资产,防止资产规模虚假庞大。
提高存货周转,加强营运能力。提升预算管控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控制库存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重复采购,特别是一些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更应该加大预算的执行力,有效合理的利用。
完善投资决策,控制投资风险。从项目的投资立项上,就要充分考虑资产规模效应,不能盲目追求大干快干,忽视客观实际,“要以节约为主线,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忌盲目追求大投资、大项目,切实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
(四)双管齐下,着力管理推动,加大预算考核力度。
通过预算和考核的方式,从两个不同角度,促进企业资产管理精细化,落实资产管理责任。以预算促进管理,将预算管理与资产投资管理、资产的使用管理、资产的处置管理相结合,严格控制资产投资的规模,提升资产管理品质,完善资产处置过程。以考核强化管理,全面、可行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是确保企业资产管理落实到位的重要推手。通过制定包括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成本的关键考核指标,建立一整套适应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在设计指标体系时,相关的考核依据能够全面覆盖资产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对于衡量工作的效率效果能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并通过考核切实促进资产管理相关策略和流程的持续改进。
国内各大媒体在6月和7月头版刊登有关中国经济的一系列互相矛盾的新闻。经济增长开始疲软,但出口有所增强。银行贷款回升,但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额陷入低迷。随着数据的公布,全球市场应声下跌,但在中国决策层承诺推出刺激计划后,全球市场开始回暖。
关于中国的经济状况,众说纷纭,或是言其滞缓,或是言其稳定,也有人说是一落千丈。中国似乎正在遭受过量统计的数据和缺乏一致意见之苦,唯一达成一致的观点是,不应再对中国经济的奇迹式增长抱有盲目乐观。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前进道路对全球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不那么乐观的是,这条道路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学家一直在辩论中国放缓的经济是否需要刺激计划;如果需要,最合适的计划是什么。他们的观点不一,但多数经济学家都赞同一个观点,即中央监管层应当避免银行贷款以及地方政府支出的再次激增,以免重现2008年以后的流动性过剩。
“新的刺激方案应当避免哪些东西?不要再出台类似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了。”穆迪投资服务公司高级副总裁汤姆·伯恩(Tom Byrne)说道。
刺激方案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为近三年来的最慢水平。4月,数据暗示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而各大投行立即收回了了它们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触底反弹”的预期。
此次经济放缓是由于受到了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正在不断蔓延的欧元区危机和西方世界缓慢的复苏使得中国的出口下滑,从而也减少了工业产出。同时,国内那些旨在抑制通胀和捅破潜在房地产泡沫的规定拖累了经济增长。除此之外,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每年的工资水平呈两位数增长(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同时各大行业和劳动力也寻求向价值链的上游挺进。
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增长数据看上去依旧稳定。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即便是6%~7%的增长似乎也意味着经济陷入了衰退期,因为这种扩张速度无法为进入经济体的所有新劳动力充分提供就业岗位。此外,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显然会大大影响西方那些步履维艰的经济体。
一些经济学家相信,中国需要刺激方案以使经济步入正轨。然而,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不应该如同2008年那样,再推出一揽子刺激计划,在2008年,监管层鼓励银行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自由发放贷款。政府也知道实行又一轮大型刺激方案不会是好主意。“监管层的意图非常明显:不会为了寻求经济高速增长而推出又一轮大规模刺激方案。”官方通讯社在5月底的报道中表示。
资金充足
这么做有很多原因。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新兴市场股票和全球宏观经济主管夏尔马(Ruchir Sharma)说道:“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流动资产已过于充足。”他还指出,与美国8万亿美元流通货币相比,中国拥有更多的流通资金(10万亿美元),虽然美国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大。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6月份降低至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但如果银行增加贷款,它又会成为人们担心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第一轮刺激计划和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自实施之日起就开始导致私营部门的债务不断积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杨在5月的一次新闻会上称,中国总债务约占GDP的170%,对比全球200%的平均水平相对合理。然而,中国的企业间债务相当于GDP的105.4%,高于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
这些资金的流失给大力支持这一行动的银行敲响了警钟:3月底,中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着约695亿美元的不可收回贷款,较三个月前增加了103亿元人民币。“这次,银行监管者对增加放贷会变得更加谨慎。”投行法国兴业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姚伟说道。
另一个原因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后,对基建的额外投资所得到的边际收益正在下降。2003年以来,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始终在稳定地增长。这一指数告诉人们生产一定量产品需要多少投资。换言之,把资金注入工厂和马路建设不能像过去那样产生GDP增长了。
最后一个原因是,像2008年那样的又一轮刺激方案违背了把经济调整至以消费为主导并摆脱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的目标。2008年的刺激方案主要以银行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基建项目提供贷款的形式而展开,导致经济体中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暴涨,而消费的比例下降。
虽然中国避免向基建项目发放更多贷款有很多原因,但资金没有被完全有效地拦截住。中国经济的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于5月底开始加速审批公司和政府的新投资项目,旨在缓解当前经济的放缓速度。5月,中国的银行贷款在几个月的低迷之后也出现了激增,这表明公司再次开始寻求固定资产投资了。
兴业银行的姚伟说,比起2008年和2009年,这些审批的范围也更加适中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令经济重新加速,而是控制经济减速,使其不那么令人痛苦。”她说道。然而,这些举措还是违背了中国重整经济的目标,因为它们会把更多的银行债务和不良贷款带入系统中,这在短期内能缓解痛苦,但从长期来看会把问题放大。
国家发改委的这个举措从经济学上来看可能不甚明智,但它可能是最容易的途径。监管的权限在过去10年已经变得更加分散,而大型国有企业对决策监管所起到的影响日益明显。随着国有企业地位的巩固,它们所受到的诱惑是不顾长期的后果,继续用大量的钱去做低效的投资。
经济重整
与进一步增加银行贷款和基建项目支出相比,大部分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更加支持以政府在社会项目上的支出或减税为形式的财政刺激计划。中国不仅有能力来推出财政举措,而且其支出还能帮助促进经济重整。
“在2008~2009年期间,中国事实上在财政方面的举措不多。它们推出了刺激计划,但大部分是基于从银行借贷。”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的中国经济学家王秦伟说。他认为,应通过消费来改善社会安全保障网络,监管层应当有能力减少消费者必须存下来用于支付医疗、退休和教育的资金,从而推动消费支出。
为此,政府必须把精力集中于实现现有的那些旨在重整经济的支出目标,如“十二五规划”中的部分规划。花旗投资研究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认为,还需完成2012年的财政支出(占GDP1.5%)和资金供应量增长率(同比增加14%)的目标,而不是和往常一样处于既定目标之下。
通过提供某些消费补贴(就像2008年的汽车和家电点补贴一样)以及削减施加在消费者肩上的税收(如增值税),监管层还可以把经济转型至以消费为主导的模式。“如果你看看税收重担,它总是落在家庭和私营部门上。但说到财政支出,家庭仅仅只能分得一小杯羹。”兴业银行的姚伟说道。
转型风险
多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某些刺激举措合乎情理。然而,一些人却说,除非全球经济增长或是由于欧元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而出现急速放缓,中国没有必要推出刺激计划。他们认为,在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之后,与以往相比,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比过去降低了不少。
花旗的丁爽把目前的劳动力短缺看成是潜在增长下降的信号。“尽管经济快速下滑,还是出现了一些有关劳动力短缺的报道。这意味着如果中国过度推进经济增长,劳动力短缺将变得更加严重,从而诱发通胀。因此,那是中国不能再快速发展的信号。”他说。
摩根士坦利投资公司的夏尔马也坚称,放慢增长的脚步是重整经济所必需的先决条件。换言之,消费作为GDP的一部分不需要更快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则必须以更慢的速度增长。“消费已经增长了8%,所以我不知道你还能将之提升多少。关键是经济的重整,重整必须发生在经济下行趋势中,而不是在经济上行的过程中。”夏尔马说。
摩根士坦利投资公司高级主管、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指出,服务行业(有消费驱动)每单位GDP所产生的就业岗位通常比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多3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可以转型到一种更加以消费为主导的模式,并允许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同时依旧保持充分就业。
然而,转型显然要花时间,而且考虑到中国即将到来的政治过渡年,要正确引导转型方向也必将困难重重。产生的风险无疑是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减速过快,从而引发大规模失业。
(一)形势判断
1、对“十五”投资总量形势的估计
进入“十五”时期后,我国投资总量一直保持着较强劲的增长势头,2005年资本形成率将达到45%以上,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十分引人注目。我们认为,近期特殊的高投资率是因一系列有利于储蓄和投资而不利于消费的长短期因素不寻常的叠加造成的。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引起的外需迅猛增加,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引起的储蓄和投资需求大幅度增加,地方和企业对中央调控政策方向变动的预期影响,日趋宽松环境下民营投资意愿的迅猛提升,外资的强劲恢复性增长,金融政策和土地控制的相对松弛,与地方政府换届相关的政治周期影响等。在这些因素中,金融、土地与政府换届为非正常因素,应予以特别重视,但近期内投资异乎寻常的高增长是否主要由这两个因素造成还需进一步研究。整体上看,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呈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态势,应说基本上正常。
从经济运行周期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对我国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判断应以低通货膨胀水平条件下的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为基准。以此为基准,参考历史经验,可判断我国目前潜在增长率水平应在9%左右。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表明,上升阶段往往只有一、二年的时间,由回升期很快就冲向高点,紧接着就转为下降阶段。按这一经验,我们估计本轮经济增长的峰值很可能是2004年前后,因此,2004年或2005年前后的投资率很可能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又一个峰值区,进入“十一五”时期后将趋于逐步下降。
2、对“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量基本态势的估计
从资金供给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投资率本质上是由消费率单向决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量的基本态势首先将决定于消费储蓄比例关系的基本态势。首先,从长期看,进入“十一五”时期后,决定我国消费储蓄比例的基本因素,如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体制变革决定的“不确定性”预期等仍将存在,决定了“十一五”时期消费投资的基本格局仍将保持“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的特征。其次,从短期波动角度看,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刚性的作用将使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而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性,“十一五”时期GDP增长将可能从“十五”的平均8.6%下降到8%以下,因此“十一五”时期消费储蓄比例变化趋势将是消费率有所上升,储蓄率、从而投资率有所下降。以此为基础,估计“十一五”时期的资本形成率应当从“十五”期末2003―2005年的44%左右下降到42%左右。
从投资需求角度分析,“十一五”时期由于要消化近几年大规模投资新形成的巨大产能,某些“十五”时期高增长行业的投资将因市场需求制约而出现下降。另外,政府按照新发展观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和制度改革措施,可能使某些行业投资成本大幅上升,增速相对下降。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随消费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诸领域的发展将保持相当的强度,包括民间资本和外资在内的各方面的投资意愿仍将保持旺盛,投资需求仍将十分强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投资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很高,但人均投资水平却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5,英国的1/3,说明我国投资增长空间还相当广阔。
3、“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投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成本。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会影响投资回报率的测算进而影响实际投资,但信心与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主观判断、难以量化,预测时用产出的变化来近似表示;利率越低,资金成本越低,投资者就有可能增加投资;通货膨胀预示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对未来销售的预期;国外资本净流入有助于补充国内私人投资。因此,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产出水平(GDP)、资金成本(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国外资本净流入。由此建立的回归预测方程可用如下形式表示:
FIR = f (GDPR(-1),RINT, CPI, NCF)
式中,FIR表示固定资产投资;GDPR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INT表示实际银行贷款利率;CPI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NCF表示国外资本净流入。
在预测过程中,我们通过估计固定资产形成额,然后再推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我们估计,“十一五”时期一年期贷款利率将平均保持在6.58%左右;CPI将平均保持在2%左右的温和水平;国外资本净流入将受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影响而会有所下降。根据我国1980―2004年统计数据和对未来的估计,通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我们对“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形成额进行了测算,其结果是,“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将达到404600亿元(2004年价,下同),年均8092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为6.5%。根据“十五”时期投资价格指数与CPI的关系和对未来投资价格指数的估计,“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年均增速将在13.5%左右。
(二)对策建议
1、建立新的调控模式
虽然消费储蓄、消费投资比例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全社会消费储蓄比例内在形成机制复杂,政策手段所能产生的影响有限,对所谓合理投资增长率或最优投资率到底是多少也知之甚少,因此,应避免将提高消费率、降低投资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直接目标,以防对经济正常运行和体制改革产生不必要的人为干扰。
“十一五”时期,政府对投资总量的调控应引进一个新的思路,即不直接以投资率、投资增长速度为调控目标,转而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建立一个控制框架,用以调控投资规模。其要点包括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金融安全、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遵守城乡发展规划;控制通货膨胀等,这些要点实际上构成了规模调控的中间变量,整体上可形成一个调控框架、一个新的“鸟笼子”。只要这些中间变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政府就不必刻意调控投资率、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总规模,完全可顺其自然,让投资在新的鸟笼子中“尽情翱翔”。
2、在消费和投资关系上,还要实行“两个鼓励”的政策
即在宏观上、战略上既要鼓励消费,也要鼓励投资。在进行短期政策调整、抑制投资异常波动的同时,作为长期战略,我们对投资还要实行鼓励政策,而不是抑制,要在消除各种影响消费进程的制度性和政策性缺陷的同时,对各种影响投资进程的制度性和政策也应予以消除,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包括消费和投资在内的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环境。在这样一个框架下,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如何应由消费者和投资者在市场运行中自行决定,政府似可不必过多操心,对储蓄也不必刻意人为压低。
3、高度重视可能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的消费投资关系的短期异常波动
消费、储蓄、投资态势变化一般都属于短期波动范围。短期波动虽然是对长期一般趋势的背离,但并非所有短期波动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我们所应关注的只是那种异常的波动,如投资过热。到目前为止,对投资总量的短期异常波动即所谓过热的判定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根据经验,我们认为与投资增长态势相关的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和风险状况变动趋势应是宏观决策部门特别注意的:只要通货膨胀指数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如CPI连续两个季度出现3%以上的上涨,或投资风险增大有可能引起全面性的债务危机,决策部门就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且这种调整的目的不在于直接改变消费投资比例,根本目的还在于消除经济运行的隐患。
4、将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九五”时期以来有一个现象值得决策部门进一步注意,即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国内储蓄一直大于投资,这意味着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国家在搞资本输出,而且输出规模有逐年加大趋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口大国,现实状况是在控制投资规模,可是最后却将省吃俭用存的钱借给比我们更富裕、人均投资更高的国家搞投资,是一种显见的损失。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如果“十一五”时期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进而投资率下降,我们可乐观其成。但如果消费率仍继续保持在低位,储蓄率仍较高,则在消费投资关系调整方面应采取措施转变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争取实现储蓄向国内投资的充分转化,减少净出口,变资本输出为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平衡。
5、进一步完善融资机制,缓解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融资格局明显不合理,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格局给金融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金融业整体风险控制带来很大压力。为缓解融资格局失衡带来的风险,建议“十一五”时期从两方面着手深化融资机制的改革。一是大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规范股市和债市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二是加速银行体制的改革。建议借鉴建行和中国银行的改革经验,考虑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完成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改制。
二、投资结构调整
(一)投资结构变动特征与未来趋势分析
1、“十五”时期的投资结构变动特征
进入“十五”时期后,随着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第一、三产业在投资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却出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比重则持续上升。
在地区结构上,东部地区随着经济景气周期到来,社会资本投资活跃,占比扭转了“九五”时期以来持续下滑的局面,逐步由降转升,目前占61%左右;中部地区在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占比上升较多;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决定的投资能力有限,以及受地理、市场等因素影响,占比则由升转降。
“十五”时期,以增发国债、改善民间投资环境为重要手段的一系列政策,使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我国投资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投资比重持续下降,民间投资比重不断提高,投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民营投资已占一半以上,达到54.6%。
2、“十一五”时期投资结构变动趋势
就我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工业化远未实现的发展中大国,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实现工业化仍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不可逾越的阶段。 因此,“十一五”时期,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来看,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仍将继续提高,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相对会下降较多,第一产业略有下降。
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资本力量的壮大,政府对投资的空间结构影响力不断下降。从目前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主的经济圈对市场投资主体的空间选择仍具有强大吸引力,仍将是未来我国无可争辩的经济重心区域和最具活力的增长区域,多年形成的投资空间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预计“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比重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中部地区投资比重在需求推动下也将有所上升,而西部地区将会略有下降。
尽管“十一五”时期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及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强度,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国有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民间投资将在更为密切配合的发展环境下快速增长,而外商投资将受巨大市场潜力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吸引,投资规模仍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投资所有制结构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将因民营投资更为快速的增长而使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民营投资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二)目前我国投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目前我国投资结构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全社会投资角度考察,投资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是以各种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式扩张投资为主,以技术进步推动的集约式扩张投资仍未占主导地位,投资结构背离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要求;二是国有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的领域和方式还没有完全转轨,直接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投资活动还占相当比重,反映政府公共职能、体现社会公平与稳定以及弥补市场缺陷、满足全体国民需求的公共财政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十一五”时期投资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投资结构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体制、机制问题。各级政府大量从事直接资源配置活动,并用行政审批方式干预微观主体的资源配置活动,一些传统的垄断性、高利润行业长期形成国有垄断,民间资本很难进入,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价格信号扭曲和要素流向不合理。“十一五”时期,投资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刻意追求投资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关键是在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各自投资的功能及投资领域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结构调整机制,引导投资向更有效率的产业、部门和地区转移。
因此,“十一五”时期调整投资结构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指导,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各自投资功能与领域,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有助于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价格为主要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提高投资绩效。在尊重市场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辅以适当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四)“十一五”时期投资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投资结构调整就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和配置方向的调整。
第一,以企业为主导,尊重市场选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导,就是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使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和共同的市场引导下自主决策投资。尊重市场选择,就是要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对各类市场主体开放所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达到提高投资绩效、改善投资结构的目的。
第二,改职能、定规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发挥政府在投资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从定规立矩、校正价格信号、消除扭曲行为等意义上来说,政府对未来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十一五”时期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立一系列功能性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行为,消除市场进入壁垒,创建公平竞争环境,为市场和企业提供一个鲜明地反映政府结构调整倾向的基本框架和平台,在这个框架内尊重市场―企业自主投资的选择。
第三,政府投资补位、归位,充分体现政府投资的公共财政职能,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调控、引导作用。重点是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及时补位、充分投入,以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第四,国有投资应充分体现政府意图。国有投资要从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功能转向体现控制力和强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来,同时改变目前国家投资、企业所有的国有企业“企业化”倾向,变国有企业“企业化”为国有企业“国有化”,消除其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与社会资本同台竞争、扭曲市场竞争规则的现象。
三、政府投资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资在我国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九五”中期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才有所回升。当前,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因其特殊性质,其作用却十分显著,是政府对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施加影响的最重要渠道之一。这决定了“十一五”时期制订正确的政府投资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略目标
按照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政府投资的战略目标:
通过政府投资向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的倾斜,促进公众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上的公平;通过调整重点投资领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政府投资高效地引导和调控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率。
(二)按相机而动的原则调整财政政策和政府投资规模
“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规模应根据宏观经济总量形势的变化决定。当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应通过增加政府投资保持储蓄与投资的平衡;而当国民经济恢复到并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时,国债政策就应适时由扩张向中性方向转变,以免总需求过度扩张和影响私人部门投资。在这一调控框架约束下,可以说本轮以扩大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扩张性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时的。但对“十一五”时期来说,应考虑到经济周期波动规律的作用,通缩再次出现从而再次启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要注意避免某种固化的提法,为保持政策灵活性,可以考虑“十一五”时期采用“财政政策要保持相机而动”的提法。这意味着在必要时还要启动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并建议决策部门根据经济运行情势早做预案。
(三)按公共财政的原则调整投资结构
政府自身投资结构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投资在部分竞争性领域越位与在公共产品领域的缺位。“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要按公共财政的原则逐步降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如采掘业、制造业、电力和建筑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如仓储、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加强外部性明显的领域如卫生和社会福利、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等领域的投资。
(四)战略重点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投资的一般性领域,结合“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征,考虑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目标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的战略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类:需要政府重点投资且长期投入不足的领域,即外部性明显的部分公共产品领域,包括生态环境、防(减、救)灾、公共卫生、社会福利、重大基础科研、基础教育等。
第二类:政府和市场投资分工受市场发育水平影响较大且目前薄弱的准公共产品领域,这些领域在“十一五”时期甚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需要政府以某种方式重点投入。这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包括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尖端科技、个别大型基础设施(如南水北调工程)等。
第三类:从社会制度属性出发,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投资应该更多关注和倾斜的领域。主要包括农村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低收入住宅投资等。
对涉及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防实力的极少部分竞争性领域如重大装备制造、重大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及核心军工产品的生产,政府在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同时,可更多选用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进行投资。
(五)深化改革是落实政府投资战略的关键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机制,加强对政府投资结果的检验和建立问责制,这是提高政府投资整体效益、落实政府投资战略的关键所在。
1、建立“分权问责”机制,改变政府投资管理“有权少责”的现状
针对目前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管理中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权力大责任小甚至无人负责的不合理现状,通过分离管理部门的部分决策权给公众(或人大)和建立法定的问责制度,使政府投资管理走向民主化与科学化。
(1)提高投资决策特别是项目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在投资决策上重点解决以往公务人员以个人意愿替代公众意愿、以自我选择代替公共选择的问题,下大力气提高决策中的民主化水平。
强化人大对投资决策的作用。五年和年度投资计划中有关投资的规模、结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由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或计划期(年)初报各级人大(财经委)审批。
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建议考虑将目前行业主管部门的投资决策权集中到投资主管部门,行业与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决策后的建设实施管理工作;成立统一的政府投资外部专业监督机构。实行人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分层决策,行业与建设主管部门联合执行,专业稽察与行政监察协同监督的政府投资管理的“三分离”体制。
实施建立项目决策听证。应对必须听证的项目类别、主持听证的机构、参加者和产生程序、决策者对听证意见的回应、听证制度的法制化和听证制度的公开透明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形成政府法规,真正发挥听证制度对项目决策的作用。
(2)建立重点项目后评价制度。各级政府应在预算中专列经费开展后评价工作,从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起步,逐步扩展到主要的政府投资项目;建立后评价结论对投资管理者的约束机制;承担后评价工作的机构必须相对于投资管理机构具有独立性。
(3)建立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应在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性法规基础上,对违反决策程序的行为人进行相应处罚;对存在明显决策失误的项目,根据责任移交纪检、行政监察或司法部门对决策者进行责任追究。
2、强化政府投资的资金管理
(1)适度集中财政性资金的分配权。逐步取消目前由行业主管部门使用的专项建设基金。取消的专项基金进入预算内投资,加上目前由财政部门管理使用的预算内资金,集中到投资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以减少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将政府有限资金集中投资于长期政府投入不足的公共产品领域,争取用一到两个五年规划期使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短缺状况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2)建立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政府投资为政府财政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出部分,承担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财政功能。长期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几乎没有增长,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中央预算内资金增长中应有相对稳定的比例用于扩大政府投资,以满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投资资金需求。进一步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适度集中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权与使用分配权,发挥预算外资金的应有效益。
(六)国有企业投资战略
将国有企业投资战略纳入到政府投资战略考虑,并不仅仅是因为国有企业由财政出资建立,部分国企生产经营也由政府补贴,相当数量的国企目前承担着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更主要的是,外部性明显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目前几乎皆由国企投资和经营,而这些领域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是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领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的价值较高、使用时间又超过1年,从总体上看能独立发挥作用、进而为企业的正常运营供给劳务、租赁或者经营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受种种复杂因素影响,固定资产在管理层面尚存有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就科学化管理、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模式较为滞后
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沿袭过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陈旧方法,主要表现在个别职能部门所做工作衔接不当,也就是说,在实际管理中仍有不少纰漏之处和盲点,价值与实物的管理并未得到宏观意义上的统筹,从这个视角来看,克服固定资产管理的缺陷尚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紧密遵循制度优先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财务部门因受种种制约,仅能依据规定做好资产价值状态的控制,生产、技术机构在实物的控制方面执行不力,比较典型的是未能及时的办理资产出售、损坏或者变更等一系列手续等,资产管理制度的成效每况愈下。
2、使用效益不高
企业固定资产的数额庞大、种类分布较为宽泛,由于这些显著特征,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观念较为脆弱,导致固定资产在控制中并未折旧,这无疑会降低固定资产的收益,同时,造成经济损失的产生。
3、企业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为数不少的企业高管片面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创造,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考核时,考核指标十分局限,主要有:资产负债率、资产的总金额、业务所创利润等。长期以来企业对固定资产最为看重的仍然是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企业的设备和器械只要安全、可靠地运行即可,对于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缺乏细致严密地考虑。
4、核算固定资产工作不到位
一部分企业根本不重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合理、科学选用,助长固定资产账目的不相符,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报告也有明显地偏离,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此,企业必须改进管理策略,从资产负债表格中推断出资产会出现贬值现象的几率,对于潜在的有贬值倾向的部分资产,必须开展科学化测试。但正因一些企业未开展这些流程的工作,才使得资产的核算有问题。
二、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推进固定资产科学有效的购置与使用
众所周知,企业的固定资产是要由相应的设备机构前往采购,在这期间,为提高管理效能,需经设备部门的负责人填写完整的购物申请明细表,交由资产管理机构逐一审验,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方能同意设备部门的采购规划,由此可见,这一采购前的申请体系一经建立,便能促使资产的采购朝着正规化、清晰化方向迈进。紧随其后的工作便是分析资产采购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切忌盲目思考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管理原则,针对目前不得不使用、但在任务完成后便不再用到的固定资产,则可租用,这不仅能减少购置后固定资产长期闲置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浪费,更能降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花销,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资产的定期审核、校验,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运营的现实状况,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目录,分批次组织相应机构及管理技术工作者,制定出详尽的资产目录,选取可适用的一切标准。此外,企业要慎用折旧办法。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折旧方法自然各异。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企业,在经营的初期,必须运用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增加正能量;对那些成长迅速、各项经营日臻完善、成熟的企业,可用年限方法,力求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多元化,当然,不同办法之间是可以相互交融、依存的。
2、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上文已经提及,固定资产的管理之所以在相当部分的企业成为薄弱环节,与企业上下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素质不强息息相关。有鉴于此,企业应当提高认识、认清大形势,把固定资产管理、调节和控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来讲,企业的高级领导、部门管理者以及资产使用机构的负责人要健全管理的责任制,尤其是要完成固定资产的基础性管理任务,在固定资产出现流失、损坏等问题后,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查明深层次原因,若遇有相应部门职员麻痹大意致使固定资产出现“管理危机”时,一定要严惩不贷,进而依靠企业行政力量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环境。
固定资产的管理,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财务职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财务部门并未构筑起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程相适应的资产控制处置机制,这也使得固定资产在投产验收、拨付租用、清理报废等问题上陷于被动化的状态。面对这一局面,企业应尽早对所有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养、增加财务学、金融学、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责令财会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采取有效地会计处置措施,并由深谙财务的人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开展专项负责;对于另外一部分不需、或者不恰当使用的固定资产要施行科学化的处置策略。
3、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固定资产管理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工作照章办事、违规必究,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在调度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工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还应不能忽略筹建企业固定资产管委会,必要时也可运用前沿的网络技术手段,完善资产管理的网路,尽最大可能的觉察一切潜在的控制管理问题,防患于未然。对那些新建资产,需保质保量地精确化入账,运用准确地措施计提折旧。同样地,对于企业内部因资产问题长期拖延的工程项目,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尽快完成决算编制的工作。
4、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资产报废和保养问题
固定资产的报废程序、技术鉴别评估以及残体回收保管等处置项目需及时向相应的主管机构提出正式申请,假若固定资产目录中有新设备被归入,也需及时给财务部门反映事实情况,会同机构人员商量解决对策。需强调的是,申请报废的程序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和企业负责人对固定资产所做出的“终极价值”评估。
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工作,首要的任务便是编制详尽的规划,按时盘点、汇总固定资产及其设备,针对那些已经出现损坏迹象的固定资产要立马采取紧急策略予以维修养护,以保持资产效益的最优化。当然,固定资产的级别不同,保存的具体场所也有显著地差异,紧密依照设备的属性选取对应的、恰当的养护手段。
结语:
面对固定资产管理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及缺陷,企业要努力正视,并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采取若干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宋琼慧.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财经界(学术版), 2010(10) .
[2] 王霁.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建设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3) .
反之,尽管美国上半年GDP增速不足2.5%,但标普500指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3%,截止8月7日,已公布二季度业绩的346家公司(标普500指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共有41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1.5%。尽管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低于中国,美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表现却远好于中国。
事实上,“宏观稳、微观弱”是中国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集中体现。在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更高的规模增长可以意味着更快的GDP增速。同时,在以间接税为主导的税收体系下,更快的规模增长也意味着更高的增值税增长。这都使得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做大规模,而忽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结果是产能和基础设施的超前扩张。而产能的超前扩张需要更快的需求增长才能实现利润的增长。2001年以来,外需快速增长,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也极大刺激了内需,需求的高速增长使产能和基础设施的超前扩张屡次被证明是正确而具有前瞻性的。即使经济偶尔出现周期性回落,微观企业利润下滑,但只要熬过短暂的困难时期,后续的增长和收益仍然非常可观。
但是,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和全球经济都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的情况下,内需和外需增长的中枢水平都将在下降,超前的产能和基础设施扩张越来越难以被后续的需求增长所“印证”。“宏观稳、微观弱”的分化格局不仅可能长期存在,更可能由于政府的“稳增长”政策而更加严重。一方面,在GDP和税收增长的压力下,低效运营的国有企业产能不愿以市场化的方式退出竞争,这种“僵尸产能”的存在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压制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措施仍然着眼于投资上马新项目,虽然短期可以带来总需求的增长,中长期却形成更大的产能投放。中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形成宏观经济增速稳步下滑,但微观企业生存条件却日益恶化的恶性循环。钢铁行业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一边是国有钢企大面积亏损却不愿停产,民营小钢厂微利运行;另一边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仍热衷于上马新的大型钢铁项目。
当然,解决“宏观稳、微观弱”分化格局,并不意味着放弃“稳增长”政策,让宏观与微观一起恶化。解决问题的出路仍在于转变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潜在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政府出台“稳增长”的措施可以平滑经济运行,防止经济快速下滑。但是,“稳增长”政策的重心需要从扩大投资转向促进消费,这既包括立足于短期消费需求的家电下乡、节能补贴,同时也包括着眼于中长期的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投资经济运行在高增长中突现四大改善
(一)增速平稳
2005年投资增长延续了上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同期仅低1.6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前高后低”不同是,2005年投资增长比较平稳,并未出现有人预计的“硬着陆”,9月比增长最慢的2月份仅高出3.1个百分点,增速较快而且平稳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国家“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效应正在显现。
(二)结构改善
2005年投资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从产业结构看,农业投资得到加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从行业结构看,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1―9月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在去年同期增长63.7%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76.8%,增速提高13.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629亿元,增长41.1%,增速提高3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733亿元,增长28.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
(三)能源约束减缓
从供需两方面来看,能源约束矛盾趋于缓解。受经济高位调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对能源的需求增速也开始回落;与此同时,投资增加和价格上涨,刺激了能源行业供给的增长。以煤炭需求为例,上半年除钢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外,火电、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增速均有所回落,受此影响,煤炭需求也在回落;受煤炭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煤炭出口也在减少,进口在增加。由于需求回落和净出口减少,煤炭紧张状况总体呈缓解态势,库存水平明显上升,从3月份开始回升,8月末达到1.33亿吨,比年初增长28.5%。同样,由于价格上涨和电力供应增加等原因,石油产品需求也出现明显回落。
(四)投资消费比例从失调趋向均衡
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提高等原因,今年消费需求也出现了强烈反弹。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3%,实际增幅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尽管目前不能准确测算消费率的最终变化,但通过分析,我们预计今年消费率和投资率之差会有所缩小,二者之间的非均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
尽管今年投资从总体上运行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粗放型特征进一步强化;经济增进型项目比重过大,社会发展型项目不足;政府投资调控者与投资者主体双重角色的错位突出。可以说,这两年投资“压”不“下”的重要根源在于这种双重角色关系模糊和定位不清,从而使得相当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2006年投资增长的环境分析与趋势预测
(一)有利因素
一是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大局,为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可以预见,明年国家将继续实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既加强对环境污染大、技术水平低、市场供过于求产业的调控,又要保护地方和行业在政策范围内发展的积极性,避免大起大落。
二是宏观经济景气周期处在高位调整期。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上升期,一般来讲,经济增长的短周期(基钦周期)为3―5年,虽然本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期的峰顶已经越过,但现在还未出现也不大可能出现快速回落,经济处在峰顶之后的高位调整期。从今年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今年投资、消费和外贸三个方面需求都保持了较高且稳定的增长,因此GDP增长将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初步预计全年增长率在9.4%左右。从目前国际国内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来看,我国经济高增长与低物价相伴随的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由于经济增长与投资相关度很高,因此,经济增长有助于投资的较快增长。
三是各地换届效应促进政府主导性投资增加。明年是十七大召开的前一年,也是各地的换届年。根据历史经验,每到换届年,由于各地新任领导都希望多出政绩,在干部政绩考核惟GDP是论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多出政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投资。因此,政府换届效应(政治周期)将对明年投资产生促进作用。
四是消费需求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由于投资和出口的波动性较大,所以在三大需求中,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只有消费拉动型的经济才是可持续的。近两年以来,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业税减免,有力地促进了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稳定的经济增长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充满信心,消费信心逐月提高、以及即将出台的个人所得税和职工住房改革新举措等利好因素将继续推动明年消费需求的扩大。尽管消费需求较投资后起是经济周期由上升期转向稳定期的重要特征,但是消费高增长对提高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者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是资金充裕、利率走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由于今年经济高增长并未导致物价同时跟进,从而使明年加息预期大大减弱;同业拆借市场上,银行间市场利率比上年同期低0.79个百分点;从金融机构存贷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为8.4万亿元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2.7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资金供给充裕,利率将走低,有利于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二)不利因素
一是国际油价居高不下。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在大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狂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我国经济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速超过1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断上升,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因此石油价格连续冲高,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冲击,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削弱企业自主投资能力。
二是人民币汇率调整和小幅上升,净出口带来的增长动力减弱。
三是企业效益水平下降。由于处于经济周期的回调期,预计2006年我国企业效益水平将继续下滑,这将减弱企业自主投资能力。
四是基数较高。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26.1%,在建规模相当大。
(三)趋势预测
2006年,如果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投资将呈现稳中趋降的增长态势,既不会出现大起也不会出现大落的局面,预计全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0%,比2005年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低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在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加的同时,由于政策稳定、基数较低、内在冲动大等原因,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既不会大升也不会骤降,预计增长20.5%,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
三、政策建议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投资工作,把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作为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1994年国家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政策思路,但是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摆脱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轻效益的老路。投资模式粗放、投资质量和效益不高,使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等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此,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落到投资的一切领域和环节。必须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
(二)加快和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界定与理顺政府作为投资调控者和投资者关系,严格限制政府对社会投资的直接干预
鉴于政府兼有投资活动调控者和参与者二重角色的矛盾,因此,一是应及时出台界定政府投资领域的细则。建议下一步加快制定详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可投资行业目录》,把政府投资严格限定在提供公共物品(包括部分准公共物品)的范围;二是借鉴国外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成功经验,使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私人化、社会化,进而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事实上,我国对公共物品市场化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还需进一步加快政策。
(三)继续加大新增财政收入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多年来以提供公共物品为名,增加GDP和政绩为实的经济促进型项目,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异常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尤其是农村医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过分向少数人和少数地区集中,加剧社会不公平程度;各地GDP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但对促进就业方面的教育、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民工荒”与“高失业”并存即是例证),不一而足。因此,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人员培训、文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进而促进“五个统筹”的顺利实现。
(四)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测算表明,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0%靠全要素生产率,30%靠能源、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1978―2004年的26年中,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9.4%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仅为32%,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贡献为68%,而且近几年来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强化国家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改革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自主创新方面的考核指标,以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下转第10页)(上接第16页)人才流动秩序;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五)坚持市场规范和结构改善并举,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