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Guo Yeli
(Hengtai Securities Co.,Ltd Sales Department of Wuhai,Wuhai 016000,China)
摘要: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仅仅是合规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证券公司能否有效合规还必须通过努力,提升执行力。首先,提升证券公司高管对合规管理的全面认识,加强管理层的驱动作用。其次,给予合规管理工作及合规人员的正确定位。再次,加强对各部门的合规管理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最后,不断提升合规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only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complianc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pliance, securities companies should enhance the execution. First of all,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xecutives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for compliance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role of management-driven. Second, give the right position for the compliance management and compliance officers. Third, strengthen the assessment effort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compliance management. Finally,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mpliance management staff continuously.
关键词: 证券公司 有效合规 措施
Key words: securities companies;effective compliance;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22-01
0引言
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结束后中国证监会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2007年4月中国证监会选择了7家证券公司开展合规管理制度试点。2008年初,证监会要求所有证券公司在当年年底前建立合规管理制度。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建立合规管理制度提出了要求。据此,证监会于2008年7月《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对合规管理的基本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09年,证监会推动行业健全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并将合规管理纳入了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的范围。我们看到,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建设在先后经历了试点、初建和推进三个阶段后,目前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基本框架、各项工作循序、合规理念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有效性来看,许多证券公司不尽如意,没有真实、有效地执行已经设计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仅仅是合规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证券公司能否有效合规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执行力,将制度付诸于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1提升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对合规管理的全面认识,加强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目前证券公司都在大力发展业务,因此对合规部门并不欢迎。如果认识不到位,将合规与业务发展相对立,显然是抵制合规部门工作。先进的合规文化必须体现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战略制定之中,才能使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成果进一步牢固和提高,才能促使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就非常重要。
2给予合规管理工作及合规人员的正确定位
在合规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往往容易产生两种倾向性:①因过度强调监督检查角色带来业务部门的强烈抵触,使合规得不到积极响应;②因过度迎合业务需要,超越合规底线而导致合规失败。如果合规部门强势,则会导致其他部门被削权,如果合规部门弱势,则很可能形同虚设,最后只能做些相对边缘的工作。所以以柔性的合规管理方式或刚柔并济的合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柔性的合规管理,绝不代表可以超越规则底线。在实际工作中合规部门及合规人员往往容易被边缘化,在其履职的过程中尽管掌握了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规的信息,却因工作性质的束缚只能做一些提示性工作。但事实上业务部门迫于经营上的压力或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依然我行我素,存在一定的侥幸的心理。孰不知正是这份侥幸为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合规人员管理的职能,增加话语权。此外应增强合规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如果发生重大事项或风险事项必须对所在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能向合规部门报告的话,其独立性将会大大降低。
3加强对各部门的合规管理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有效提升执行力
当前合规管理的工具主要有培训、监控、设计合规管理评估体系、制定政策和指引等,但实际上很关键的是激励与惩罚措施。
证券公司不仅要将合规管理的执行情况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而且应该适当提高这部分的考核比例,突出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这样在主动合规的基础上通过外力来推动合规经营的有效实施。
4不断提升合规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 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浅议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 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及其管理 浅议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合规管理的挑战与实践 浅谈构建保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必要性 保险公司管理新规出台在即 论合规经营是保险公司永恒发展的主题 关于对大连地区保险公司合规经营的几点思考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 当前保险公司财务战略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保险公司成本管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河南: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业务 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略论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浅析 保险公司顾客资产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9-20.
[3] 刘新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ZH公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4] 张大治.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实施研究[J].管理视野,2008.1.第102页.
[5] 陈音子.合规风险管理原则的几点思考[J].上海保险,2007(07).
[6] 梁嫦娥.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 黄振宇.浅议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J].保险研究,2008.
[8] 李祝用,鲍为民.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保险研究,2006(05).
[9] 李伟.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0.
[10] 王,董昭江.论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及其实现机制[J].金融研究,2007(3).
[11] 魏振玲.刍议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J].金融时报,2011(012).
关键词: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问题建议
一、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的含义
随着我国证券行业近20年的发展,证券公司对内部法律合规开始逐步重视起来,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核心风险之一的合规风险,证券公司内部纷纷建立了法律合规部门专门负责合规风险,合规管理也因此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的核心部门,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施行规定》的第二条对合规管理的定义为:“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防范合规风险的行为。”因此,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是确保证券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好方法,并对我国证券公司合规监管的制度转变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8月1日自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但是证券公司内部的法律合规管理仍然出现不少问题,法律合规的职能经常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主要面临的以下困境:
1.法律合规管理的独立性不足
我国证券公司内部的法律合规部门由于其特殊性必需独立于证券公司其他部门,可见合规管理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合规的前提条件,但当前我国证券公司普遍都存在合规管理独立性不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上,公司的内部制约机制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虽然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施行规定》中明确了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规定,但是由于合规管理部门甚至合规总监其自身就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间接约束,特别在薪酬福利和绩效考评上都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影响,因此法律合规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
2.法律合规管理部门职责主次不分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一般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组成。组织体系下的各部门都要负责对本部门的业务进行合规监管,而法律合规部门要对各部门的合规情况进行复核,但法律合规部门更重要的职责是识别证券公司管理层的合规风险,保证证券公司规避可能因此出现合规风险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介于目前证券公司的高管层是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因此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必须将重点放在合规经营管理层的各项行为上。但实践中法律合规部门却极少合规经营管理层的业务,更多的是审核业务部门的业务是否合规,而业务部门也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将审核法律合规的任务完全交给法律合规部门来审核,就出现法律合规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的常规性合规业务上,忽略了最重要的对管理层的合规工作。
3.法律合规部门沦为应付外部监管的专职机构
由于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不是证券公司的经济业务部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中小型证券公司对法律合规部门的建设相比较经济业务部门比较滞后,存在人员配备少、管理层也不太重视等情况。甚至个别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对内流于形式,把设立法律合规部门的目的定性为应付对外部监管机构的监察上,把所有的工作职责放在与外部监管机构的“公关”上,只要做到外部监管能应对自如,证券公司的法律合规就算完成了。
4.法律合规专业性人才不足,缺乏合规人才的培养机制
由于证券公司法律合规近几年才刚有所起步,对合规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往往证券公司里的法律合规部门的员工不超过五人,法律合规部门的员工也大多由稽核和风险管理部门里的具备法律背景的员工抽调过来,但这与法律合规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随着近些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新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对法律合规人才的专业行要求也更为严格,最好是具有复合型人才除了自身要具备法律背景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金融、财务、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业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可见法律合规的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目前证券公司内部对合规人才的培养却非常不重视,缺乏像经纪业务部门那样的培训机制,导致法律合规人才的专业性明显不足,法律合规人才高素质队伍亟待加强。
三、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的建议
1.完善法律合规管理的内部机制,确保合规管理的内部独立性
合规管理的独立性不足的情况存在已久,这就要理顺法律合规部门和经营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因此笔者建议法律合规部门特别是合规总监的任免、薪酬、绩效考勤必须独
立于经营管理层,合规总监的直属上司应该为董事会,对董事会直接负责。合规总监的下属部门的考核也应有合规总监独立考核,由监事会或者董事会监督。另外,法律合规部门要加强主动合规,主动合规其他业务部门的履行职责的情况,保证证券公司的合规运营。
2.明确各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推进证券公司全员合规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的第三条规定:“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应当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从规定中可以看出,法律合规的管理不是单靠合规部门就行的,也不是法律合规部门的一家责任,在现实中证券公司的各业务部门将部门内的各类合同或者投资项目、产品业务方案等要求法律合规部门“会签”,法律合规部门承担了业务部门合规职责,这样违背了全员合规的理念。因此笔者建议,证券公司内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合规审查的主体和职责,合规审查的责任明确到各部门,而法律合规部门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审查公司的各项制度上和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上,这样既保证了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也推动了证券公司的全员合规的良好氛围。
3.加强证券公司的合规文化建设
证券公司的合规文化建设有利于将员工的合规理念与日常业务工作相联系,在工作中自觉合规约束自己,有利于降低证券公司的合规风险。因此笔者建议,建设公司的合规文化,首先要做到法律合规部门自身要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规定。其次法律合规部门要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定期的合规培训,并且和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让员工在培训中培养合规意识。第三,要让经营管理层来支持倡导合规文化的建设,建议经营管理层的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担任合规文化建设的负责人,合规总监担任副手,有利于合规文化建设在政策执行上的保障。
4.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法律合规人才
目前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的现状是合规人员需求量小,但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经常出现招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这对证券公司的内部合规管理的发展是不利的,人才得不到很好的补充严重影响合规管理的质量。因此笔者建议,法律合规人才的培养是长期性的工作,可以从每年公司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中选有潜质的,这些大学生应当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然后通过一到两年的各个岗位的轮岗,再安排的法律合规的岗位上,这样做既有利于法律合规人才对各业务部门的流程熟悉便于开展合规工作,而且对合规部门在公司里的影响力逐步加强。
但是,改革至此,成立银行是否就万事大吉?事实上,由于农信社多年粗放式经营形成的惯性,导致许多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风险。受历史以及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无论农商行还是农信社,其发展程度、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好银行”的标准普遍还存在不小差距。粗放式经营的惯性很大,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这些普遍性问题,归纳起来说,就是合规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执行力不强。重经营轻管理,“业务经营硬指标,内控管理软约束”等错误认识依旧存在。片面追求个人业绩,追求短期效益,对内控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业绩考核上,往往以业绩论英雄,甚至出现业务拓展“一好遮百丑”的现象。管理制度上,一方面,由于部门银行依旧存在,流程银行管理模式尚未全面建立,部门制度模式造成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导致管理制度不能全面覆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成立时间短、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管理经验,在新业务的设计和制度建设中存在“拿来主义”和“生搬硬套”的现象,一些制度的出台也仅仅是为应付需要而闭门造车,制度本身就漏洞百出。另外,不是出于全面控制风险的目的,主动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梳理,而只是对已经发生的违规行为制定补丁式、被动式的合规管理制度,去限制员工的操作行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全面系统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形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违规成本较低。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违规处罚往往只“触及皮毛”,未能“伤筋动骨”,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威慑力不高,造成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那么,如何有效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金融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价值观念也在迅速发生变化,“规模为王、速度第一”的错误认识正逐步被纠正,以“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为代表的健康发展目标正逐步确立。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流程银行建设,将精细化风险管理纳入到发展转型的大战略中,是首要和必然之选。在现实的途径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杜绝违规行为的“破窗效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制度规章,规范经营业务流程,并不断完善改进。根据“破窗理论”,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玻璃的窗户”,以杜绝暗示性、诱导性的纵容,避免类似违规事件重复发生。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严密性、可操作性,使其科学化、全面化、规范化、人性化。
第二,实施流程再造,打通全面合规建设的“经络”。以精细化为核心,完成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再造,逐步实现由“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变,构建风险控制的全覆盖网络,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管理嵌入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之中。
第三,完善奖惩机制,制造制度执行的“热炉效应”。一是健全合规问责制度,有效加强对各种违规行为的预警监督,促进风险防控节点前移。二是加大违规成本支出,让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就像伸手触碰烧红的火炉,必定受到烫伤的惩罚,通过高强度惩戒有效遏制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三是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双向机制,强化正向激励。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合规管理 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机构违规案件屡见报端。例如,2005年,花旗银行在日本的分支行因洗钱向顾客提供虚假信息、欺诈等行为,受到日本政府的严厉惩罚;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披露由于交易员违规擅自操作使得该行出现49亿欧元的巨额亏损;国内金融机构违规情形也不容乐观。银监会的年度工作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银监会系统通过现场检查,查出金融机构违规金额共计7671亿元人民币。造成银行业违规操作和违规经营以及银行从业人员违法案件多发的原因有很多,而银行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的缺失乃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一、商业银行合规的涵义
商业银行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这里的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合规可以分为狭义合规和广义合规。狭义合规仅指遵守或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存续过程之中,企业仅仅守法或合法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不但越来越看重企业所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而且也往往把企业诚信和道德行为操守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杆。因此,商业银行合规通常是广义合规,即遵守或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
二、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合规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合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我国商业银行在合规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一是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金融企业各级机构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处罚遏制风险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关注较少。三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约束。事实上,由于高层管理人员而引发的合规风险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
(二)合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还不能完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现有部分合规制度存在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欠缺,褒奖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损失或案件,对违规人员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很少进行严厉处分,对于造成损失或酿成案件的人员,处罚也不够严厉,惩戒作用有限。
(三)合规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管理方法陈旧,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在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的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作为也很有限。对各个分支银行进行例行检查、突击抽查,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等比较传统的方法,虽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种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很难通过检查得到相对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要求。
(四)合规管理制度执行力差
一是制度不完善,立规不及时,缺乏合格的“规”。长期以来缺乏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缺乏操作性。二是执行不到位,循“规”不力。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分散、层次复杂的多级法人体制,容易造成制度执行力不够的情况,加上部分基层分行在经营中以感情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监督,岗位间相互制约、纠错的内控机制减效。三是我国商业银行相关规章制度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程度不高,相距“流程银行”的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内容,借鉴成功经验和教训,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合规管理的质的飞跃。
(一)培育科学的合规文化
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在推行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强化“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等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将合规理念浸润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高级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逐步建立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的文化环境,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地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惩戒措施。
(二)构建规范的制度体系
完善银行合规监管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有效合规管理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用以规范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注意收集、翻译和整理国外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要加强对监管法制成效显著的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的法律制度及实施机制的研究,尽快完善或加紧制定合规监管法规,规范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等。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水平创造必要条件。尽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合规管理,设计合规监测指标,并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合规管理工作,例如风险结构管理、早期问题探查、解决问题程序、平衡计分卡及数据系统监控等。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可以使合规管理更为有效,随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对问题的处理决定。同时,将银行内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合规操作标准量化,当业务系统处理数据的同时,合规管理系统已经实时判断该项操作是否符合合规标准,并即时形成合规报告。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事项,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二是要把合规评价结果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三是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惩处违规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并及时纠正错误,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充分体现银行的合规价值取向。四是要建立举报监督机制。疏通并敞开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的渠道和途径,建立健全有效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强化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合规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充分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内控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合规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提高经营绩效,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家文.浅谈加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对策[J].现代商业.2010.(36).
[2]郭玉琴.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合规操作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09).
关键词:外资商业银行 花旗银行 合规管理 合规风险
一、花旗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Citibank, N.A.)是美国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花旗银行成为一家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业务的国际大银行。花旗银行1902年入驻中国,2007年成为首批注册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美国花旗银行公司全资所有。
二、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及目标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将合规定义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同时将这一定义中的“法律、规则和准则”具体界定为“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指引》指出,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根据《指引》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其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三、花旗银行合规管理概述
花旗银行秉承“合规经营”的宗旨,将合规管理视为核心风险管理活动,根据管理架构、公司治理要求以及业务发展水平情况,设置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和合规管理委员会、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组成的合规风险管理框架,控制合规风险,确保合规经营。董事会对合规管理负最终责任,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合规部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合规管理工作。高级管理层履行合规风险管理责任。花旗银行在总行和各分行设立合规部,专职负责管理和协调日常合规工作,总行合规部对董事长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分行层面,各分行行长对分行的合规工作总体负责,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合规事务具体负责,各业务条线设立的合规联络员对该部门合规政策的落实负责。分行合规部和业务条线的合规人员定期举行会议,讨论、通报有关合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日常业务中的合规问题等。内审部门对包括合规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合规管理履职情况进行独立检查。
四、花旗银行合规管理体系
(一)合规管理制度和依据
在《巴塞尔协议》的总体框架下,花旗银行的合规制度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首先,本地法规。以花旗中国为例,本地法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外汇局、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相关规定。其次,员工行为准则。主要有海外腐败行为法,员工个人投资账户规定,外部职位和披露,信息保密性和信息隔离墙,强制性休假,重要岗位轮换管理办法等。再次,美国相关法规。作为一家美国花旗银行全资拥有的子行,花旗中国也要相应遵循美国的相关法令,包括《美国海外腐败行为法》,美国资产管制及贸易禁运,反抵制/禁运,美国报税原则等。
(二)合规管理部门结构和职责
花旗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1、董事会的合规管理职责
审议批准银行重大合规政策并监督实施,审议批准高级管理层提交的合规风险管理报告,授权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合规风险管理职能。
2、高级管理层的合规管理职责
合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贯彻执行,为合规部的设置及独立性提供资源和保障,每年向董事会提交合规风险管理报告。
3、合规部
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示合规风险,制定和执行年度合规计划,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落实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当地法律法规及花旗内部政策,关注重大道德问题及业务实务问题,协调解决不同地区分行与集团内部不同法律实体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知悉当地法律及其他相关外国法律,协调并追踪针对合规的内部审计、监管机构的检查,在新产品开发和新流程设计方面提供合规建议,提供合规培训,监督合规制度执行,识别、量化和评估合规风险,统筹反洗钱方面工作。
花旗银行在总行及各分行均设有合规部,专职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日常合规管理工作。在组织架构上,花旗银行合规部由首席合规官领导。首席合规官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非投票成员,在定期召开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合规情况。下设五个子部门:企业银行合规部、个人银行合规部、合规事务部、反洗钱合规部和合规监测部。其中,企业银行合规部负责与企业银行产品相关的合规事务;个人银行合规部负责管理与个人银行有关的合规事务;合规事务部负责监管机构监管要求的接收及传达,全行日常监管报告和调研,新分(支)行设立的申请,高管任职申请,风险监管矩阵的开发和维护等;反洗钱合规部负责公司银行业务及个人银行业务的反洗钱工作;合规监测部负责对重要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测和评估。
4、业务条线层面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能部门合规事务总体负责。各业务条线设立合规联络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与合规人员进行横向沟通,协调配合相关合规政策和要求的实施。合规部和业务条线的合规人员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有关合规政策实施情况,解决业务中遇到的合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自主经营 管理
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三性”为经营原则。因此,必须立足农村、扎根农业,一心一意地做好做强“农”字文章,不断增强对“三农”的服务功能和实力,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大胆创新与农相宜的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了解农民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急需的是什么,真正把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业知识、农业贷款送到农户家中,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市场需要。
一、完善内控制度,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层社案件频发,且作案手段复杂,金额较大,对内控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内控文化建设,从源头上对风险点实施控制,积极推行谨慎的经营原则,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规范操作流程,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以内控为保证。一手抓业务拓展,一手抓内控监督。建立内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整章建制,明确划分岗位职责,将制度覆盖到每一个风险点,降低发案率。在搞好序时稽核的同时,防患于未然,将稽核关口前移,对业务经营中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一要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力度,锻造制度执行力。第一,要加大制度的回检力度,对新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要及时制定或修改相关制度,强化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以制度约束风险隐患;第二,要抓整改问责,要自查自纠,自我暴露和自我整改,对整改台账中反映的风险隐患、整改落实、责任人处理、后续审计等情况必须持续检查,在检查中一但发现整改不力,或出现新问题,对整改不力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人员进行从严问责;第三,严格执行开办新业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对产品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要充分,警惕那种只注重效益而忽视风险的业务品种。
二要强化内审职责,排查内部风险。要做到内部审计不走过场,严防 “猫鼠”一家,切实落实九种人排查措施;严格执行重岗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要加大稽核内审职责,强化自我发现,对强制休假人员,要及时对其所经办的业务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增强稽核审计的独立性。
二、树立一个理念。即要树立合规经营理念
目前,合规经营意识不足仍是农信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合规的观念、意识、文化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思想中,部分农信社对合规、合规风险和合规经营的认识比较模糊,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存在偏差,如领导批示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人治”代替“规治”。再如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作风不正,甚至腐败堕落,致使近年来农信社大案要案不断,严重影响农信社的形象。因此,要实现合规经营,首先要从认识入手,把农信社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合规经营上,将合规经营理念融入到农信社每位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每一项管理制度内,落实到每一笔业务交易中,内化为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理念制定明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引导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构建一个合规管理架构
农信社应借鉴商业银行经验,建立独立的合规管理架构,成立合规管理部门,履行合规管理职责。在建立农信社合规管理架构上,要注意三点,一是合规职能的独立性是必要前提,合规部门必须独立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要明确合规部门与其他内部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其承担的其他职责均不得与合规管理职责相冲突,降低因利益冲突而令合规管理形同虚设的风险。二是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在合规管理方面应建立协作机制,合规部门更侧重事前、全面的合规风险管理,而风险控制部门主要职责则是在业务过程中进行事中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应为既相互独立又有效协作的关系。三是选派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合规经营管理队伍中,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
制定一套好的合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农信社内部缺乏一套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存在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问题,缺乏可操作性,且执行力差等现象。因此,农信社要在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和“三法一指引”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制定《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切实将合规管理落到实处。新的《合规风险管理流程》要具备“三性”,一是实用性。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一定要针对性强,要具体化,对贷款审批、发放、管理、监督等岗位进行分设,建立健全前台、、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推动信贷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迈进。二是全面性。新的合规制度一定要覆盖到所有客户、产品和服务,要涵盖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操守和道德规范,使合规管控覆盖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套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约束有力的合规制度保障体系。三是操作性。合规制度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实践上更易于操作,拒绝对其他商业银行的照搬照抄和“假大空”。
引进和创新一套合规风险管理工具。农信社在合规管理中,应借鉴商业银行经验,引进和创新一套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规避操作风险。在引进和创新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时应注意三点,一是规范业务创新的流程,在新产品、新业务推出前进行合规审核与风险评估,做到有产品先有制度、有操作先有流程,有效避免合规风险。二是加强内控管理创新,不断推出加强合规管理的新制度、新方法。如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企业类项目贷款、公司类大额贷款等客户不同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和全面、准确、及时反映风险动态变化的内部评级系统,提高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鉴别分析能力,提高贷款质量。三是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评级,风险预控,以及资产组合分析和各类风险缓释技术等,形成对合规管理的有效支撑。
四、建设一套风险防控体系
合规经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做好事前预防。而要做到事前预防,关键要建立四个体系,一是建立合规经营教育体系。农信社要根据“合规执行年”的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尤其要对发生在身边的违规操作案例分析解剖,从而使广大信合员工思想境界得到锤炼,风险意识得到提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真正将合规经营意识理念转化为合规经营的实际行动。二是建立合规文化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营造合规经营氛围。强化感恩教育,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合规行为的主动性。三是健全稽核监督体系。稽核监督不但要对业务经营真实性进行监督,也要对员工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督,把稽核监督覆盖农信社业务的各个层面,不留死角。同时建立相应的处罚措施,把合规经营纳入考核,调动员工合规经营的积极性。四是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利用设置意见箱、监督岗、举报投诉电话和网站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参与评价信用社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合规经营情况,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的合规、有效、顺利、可持续开展。
总之,我们必须实施稳健的经营方略,重管理见实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三农”服务品牌,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当地人民自己的银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一、加强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为了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我们完善了过去的各种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管理,严格照章办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公章使用、纸张使用、电脑使用、请假、值班等各种常规管理,充分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思想,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合理调配人员,充分整合现有工作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近,公司对工资进行了改革,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明确了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每个人都能从工作的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大大增加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办公室工作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为此各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利用网上资源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不断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增强能力,以便跟上形势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做好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1 人事档案管理,记录在厂员工的详细情况,做好新员工的入厂手续及工作情况。
2 办公室对各类文件及时收集、归档,做到了分类存放,条理清楚,便于查阅;
3 建立了办公用品领用明细台帐,每件办公物品都有详细记录,按需所发,出入库记录一目了然,以便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大家的需要;
4 制定了电话传真接收制度,做到传真接收有记录,及时发送传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5 制定了公司纯净水领用记录,每月统计,账目清楚,一月一结。
6 考勤、售饭情况 。公司实行考勤、售饭一卡通系统,每月只需把考勤机、售饭机接口接入电脑,上传数据,每个月的考勤情况、售饭明细便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方便,员工只需在每月定期充卡,每天便可以使用公司配备的售饭机、考勤机来吃饭、上班。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公司的规范化管理。
7 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做好车辆的调配、使用以及维护,及时做好车辆驾驶员的年度审验工作。司机责任心强、从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8 办公室走廊卫生干净、整洁,为大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合规风险管理 体系建设
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综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我国银监会分别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即合规是指“银行的活动必须与所适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承担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定义,银监会则在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创造”内容,包括“识别-预防-纠正-奖惩-完善制度-价值创造”六个要点,即有效识别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各项措施纠正违规行为,减少因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制定适当的问责和奖惩措施,持续修订相关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及岗位操作手册,有效管理合规风险,持续、动态保障业务安全运行,提升合规创造价值的能力。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满足监管要求的保证。银监会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合规部门,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面对日益严峻的监管形势,如果银行缺乏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作保障,出现违规行为时不但会带来巨大经营风险和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导致银行遭受声誉风险,同时还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惩罚。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抓手。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中,合规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也是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防范的基础。从国内银行风险实际成因来看,商业银行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及业务操作中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合规风险占相当比重。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设立合规部门是银行完善内控的重要标识,透明、系统、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有助于银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使客户、投资者和社会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因此越来越多的银行更加认识到合规管理不仅是应付外部监管的需要,更是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创造价值的管理工具。
中外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差异
(一)合规风险管理理念的差异
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明确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使之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银行应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合规方面的特定职责。如美国货币监理署认为,银行高层的示范作用对银行声誉风险至关重要,包括高层行为是否有力支撑银行所倡导的价值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业务活动中是否恪守严格的道德准则等。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把有效的合规管理作为获得金融服务业牌照的前提,并于2012年12月规定要求公司定期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披露合规审查报告,要求公司高管推动合规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
相比之下,国内商业银行对合规经营尚不够重视,主要体现在“合规应从高层做起”这一基本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普遍认为合规重点是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管理,而缺少对高级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约束。实际上只有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合规管理才最为有效。
(二)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的差异
发达经济体的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合规机构,目前美国的商业银行60%以上设立了独立的合规机构,组织结构比较成熟的如美国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等。合规管理组织结构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集中化的组织结构和分散化的组织结构,两种模式因银行规模、业务类型、经营复杂程度等因素有所差异。
与此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往往没有独立的合规部门,大多由配合银监会监管工作的部门负责合规风险管理,有相当一部分合规职能未得到落实,尚不能有效统筹合规风险管理。这与银监会对“银行应当具有独立的合规部门”的要求明显不符。实践中,国内银行通常将合规机构与法律部门合并,成立“法律与合规部”。如2002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相继成立了“法律与合规部”;2005年,建设银行在总行设立了独立的“合规部”,以加强合规管理职能,但后来在部门职能整合过程中,又将其与法规部整合,形成“法律与合规部”。2004年工商银行财务重组之前设立“内控合规部”,负责内部控制、常规审计、合规管理事宜。
(三)合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差异
经过长期实践,一些国际大银行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合规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建立合规风险预警系统、潜在客户风险名单、IT解决方案、可疑交易监控、利益冲突记录、授权控制等。如目前美国的银行采用了包括风险管理结构、早期问题探查、解决问题程序、平衡计分卡等手段,以及建立实时在线更新的庞大反洗钱数据库,对各类资金往来进行监控。英国的银行非常重视从机制上确保合规经营,在其内部建立了系统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而国内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运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合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监测等方面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科学性不够,大部分银行都没有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没有整合银行内部的历史数据和经营信息,缺少强有力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同时,定量技术工具使用很少,缺少主动引入内部评级法等先进定量技术工具和涵盖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差距较大。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银行应把合规风险管理作为银行内部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并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一是树立“人人有责”的合规意识,使每位员工意识到合规风险遍布于银行各类业务和工作岗位,自觉将规章制度融入日常工作。二是“合规从高层做起”,自上而下推动建立全员合规的文化氛围。高级管理层充分重视和信赖合规部门的工作,发挥好合规部门的作用,积极推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三是“主动合规”,积极沟通、主动发现和暴露问题,积极完善业务规则和操作流程,降低违规风险。如果发现合规风险隐瞒不报,对瞒报者要实施严厉处罚。四是营造“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文化。合规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核心要素正相关,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情况下实现稳健经营,为银行创造价值。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鼓励员工树立合规经营意识,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以合规促发展,用发展来体现合规的绩效。
(二)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体系
实现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必须按照独立性、权威性、全面性原则,以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合规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风险管理部门为核心,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体系,合理确定职能定位,明确权责及其独立性。一是合规应从高层开始,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相关职能职责。二是要界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合规部门应协助高级管理层落实合规管理各项规定,并有权对银行内部可能违反合规政策的事件展开独立调查,调查结果应随时向上级合规部门或所属机构管理层报告。三是要正确界定合规部门与内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与合作。合规部门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量化、评估、监测、测试和报告,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合规性检查提供参考;内部审计部门的合规性检查结果也是识别和获取合规风险点的重要信息来源。四是与业务部门实现良性互动,业务部门向合规部门主动进行咨询,提出建议,并为合规部门监测、评估活动提供支持;合规部门通过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业务部门管理好合规风险,为银行业务与产品创新提供必要的合规预估和支持。五是在组织架构选择方面,集中化的组织结构可能更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即在总行及分行均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分行下属机构设立合规部门或合规岗位。
(三)建立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合规”包括“合”和“规”两层含义,其中,“规”是基础,首先有一套可以遵循的“规”,然后才是如何去“合”这套“规”。“规”就是将银行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准则以及银行合规政策等文件有效融入银行内部的各项制度之中,制定内部的业务政策、行为手册和操作流程,形成一整套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程序化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对现有业务流程等进行统一梳理,收集银行内部合规风险点,以及监管部门的合规风险提示、合规风险案例、合规风险隐患等内容,建立合规风险数据库。因此,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是实现有效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
(四)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评价和报告体系
规范标准的合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体系是有效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将风险前移、早预警、早控制,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分析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首先,合规部门应在全行其他部门协助下,全面、充分调研,掌握银行各类经营活动涉及的合规风险,包括流程、操作、新产品开发等涉及到的合规风险,提供合规支持。其次,通过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计量方法,对识别到的各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评价指标可借助技术工具,根据合规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或影响大小,通过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例如,消费者投诉的增长数、异常交易或交付活动等)进行量化测算,根据量化结果对合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最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及监测情况和违规问题的报告,报请管理层和董事会审阅,高级管理层提出改进措施和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议。
(五)完善责任追究及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借助具有威慑力的合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行为,落实合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惩处违规行为,充分体现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二是要建立举报监督机制,鼓励一线员工举报违法违规问题,建立合理的举报保护和激励机制,对各类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三是强化制度约束力,加强全过程监督,提升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与流程、系统的融合程度,减少理解偏差带来的合规风险,增强制度执行力。四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合规管理评价制度,科学设置合规管理考核指标,加强对业务合规性考核,客观评价各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合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内部风险状况,把合规评价结果与相关人员的奖惩挂钩,确保奖惩分明、违规必究,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六)加强合规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建立标准规范的合规风险管理流程、程序和预警体系,合理设计合规风险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指标,对合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同时根据最新颁布的法律和业务需求、流程的变化及时维护更新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共享、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力伟.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J].经济师,2012(9)
2.于春香.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浅析[J].现代营销,2012(10)
3.胡为帮.构建城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J].经济师,2013(6)
4.黄丹,秦川.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3(5)
5.董广英.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探析[J].金融经济,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