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导游基础 类比 联想记忆法
《导游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能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考取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和就业的主干课程。
《导游基础》课程内容涉及旅游与旅游业、历史小常识、旅游地理、民族民俗、四大宗教、古代建筑、古代园林、主要菜系和名小吃、风物特产、古代诗词与对联小常识、港澳台地区概况等十二大类内容。本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加之我校中职生学习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如何有针对性地学习《导游基础》课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取得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笔者多年对《导游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证明,简单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
针对课程特点,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笔者认真总结日常教学,现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一、同类知识对比记忆法
在《导游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各章节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同类知识则有相似的特点。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对比记忆。例如:在第二章《中国历史小常识》的讲授过程中,小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张冠李戴、概念不清的情况。以第二节《思想文化》为例,就出现了很多“古代圣人”的内容,他们都散乱分布在各个章节,不好记忆,如果进行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就容易多了:
又如:在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中,学习了许多风景名山,这些风景名山中有许多都可以观看云海,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提及可观云海的名山有哪些。学生总结如下: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台湾阿里山。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再如在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的讲授中,仍然要求学生按照此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这一次笔者让学生总结具有嚼槟榔习俗的民族有哪些(学生总结:壮族、黎族、傣族)。这样分类对比,要求学生不止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总结,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抓关键词语强化记忆法
第七章《中国古代园林》章节中,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一直是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知识点。正确区分掌握关于“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透景、借景”等知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往教学,只是简单地进行区分和讲解,学生遇到相关的题目,总会出现因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失分现象。以“夹景”为例,课本中的定义为:当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空荡无物,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就会使远处的风景点显得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叫夹景。“两侧”即两边、两旁,所以强调在遇到同类题目时,要注意查找具有“两侧”意义的字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在讲授框景知识点时的举例,结合框景的定义: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美景包含其中,似一幅图画,这便是框景。诗句中的“窗”字,在这里就给远处的风景镶上了美丽的画框,这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联想记忆法
在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因我国民族较多,其中又涉及大量的关于各民族服饰等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混淆。针对这类情况,可采用联想记忆法区分记忆。以蒙古族的服饰为例,在讲授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投影机上投射出蒙古族服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蒙古族服饰的构成。假设一个蒙古人走来,他的服饰有哪些呢?只见他头戴首饰,身穿长袍,腰系腰带,足蹬皮靴。这样描述,一个身穿蒙古服饰的人物的形象就刻画得栩栩如生,学生也就不会将它和其他民族的服饰相混淆,这是联想发挥了作用。笔者认为,这样做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71-02
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呈现了学生从认识到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过程。在课程安排上,设置了每册书中有8篇到12篇文言文阅读,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要学完文言文的基础教程的时长是整个高中时期。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牢靠的知识,但从反方面来讲,课程安排的过于缜密,使得文言文课程在系统教学上显得散乱,学生在接受授课后,无法形成理性上的意识。
而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举一反三。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屡次碰到类似情况,这使我不禁想做这样一种尝试:能否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只做些顺序的调整,再稍微补充一些必要的文言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不断地总结,笔者总结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对文言文的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学习文言文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丰富、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的需要。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概括起来说有三点,即:积累、诵读、领悟。学习文言文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使得积累显得格外重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基础知识;只学不思考,不会学得太好。所以边学边琢磨,即不断领悟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一环。积累、诵读、领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于:领悟、积累有助于熟读成诵,而熟读成诵反过来又促进领悟和积累。用这种办法来学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最后,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翻译应达到的标准有所了解,以使他们有明确的努力目标。那么,文言文翻译应达到什么标准呢?借我国清代著名学者严复的话说就是:“信”、“达”、“雅”。“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言辞优美。这是文言翻译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针对不同的句子或直译,或曲译,或扩充或凝缩。要使诵读准确,不读破句,要使文言文翻译由信而达至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这就是笔者总结的第二点文言文教学技巧:要有效的认识文言文的语法现象
二、要学好文言文,概括起来说,必须具备下列文言基础知识
1、在学习文言实词方面
第一、应该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今异义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由古展到现代,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有的词语在感彩方面发生了变化,还有的名称说法改变了。
第二、要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的问题。古汉语单音词较多,现代汉语双音词较多。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古代往往用一个单音词来表示。而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义不同的双音词。其主要特点是:在古代它们是两个词,在现代则是一个词。
第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解现象很常用也很常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的了解掌握。一字一词过多解,是指词或字具有本义解释,引申解释,比喻指代和常用的通假字指代解释。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这些词汇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注解也会被逐步的掌握运用。文言文当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注意的这些用法一旦被灵活掌握,那么对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就会更容易。
第四、在现在汉语文言文学习当中,注意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一词多义即是指多义词,一个词有至少两种以上的解释。词类活用是指一些词汇在指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充当一种语法解释。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在文言文分析中,还是要根据文言文中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两者的用法。
2、在学习文言虚词方面
首先要注意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划分实词的方法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对代词的处理上:在现代汉语中代词是实词,在古代汉语中代词是虚词。
其次还要注意不同的虚词可能表示相同的用法,同一个虚词也可能有几种用法。
再者,虚词由古至今,变化也很大。主要表现在:有少数沿用下来了,有的则完全消失了,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还有的改用了新的词。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现象。例如文言虚词现象及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从数量上讲,常用虚词要比常用实词少得多。高中语文课本中重点列举了许多常用虚词的用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它们,基本上就克服了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方面的障碍。
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每一句文言文,由实词和句式组成。因此,要想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在克服了字词障碍之后,就需要学习有关文言文句式方面的知识了。这里所说的文言句式主要指: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而言。
4、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要想断好句,准确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仅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食物等许多方面,在中学文言文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地理、职官、科举、姓名、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的内容。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就可以迈向有效教学的最后一步了。
三、有效提升对具体文言文作品的认识
这是一个首先归类,然后再讲解的过程。至于分类法,可以选择以下标准。按语音形式将课文中的文言文分类。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1、韵文:押韵。主要包括各个时代的诗歌,如《诗经》、《楚辞》,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也属韵文。
2.骄文:不押韵。讲究平仄、对仗,在句子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也叫‘四六”文,如《阿旁宫赋》。
关键词:课程改革;古典文献学;专题讲座;符号学
从教十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认真尝试推进,面对全新的受众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如何让这一传统学科再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近两年来,我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又完成了以下几点创新与完善,现总结如下。
1、古典文献学、考据与校勘基本常识的适当引入
古籍流传既久,其间免不了有许多失真之处。李白《将进酒》明代刊本“天生我才必有用”句,清王琦校勘时已发现“天生我才必有开”等异文,敦煌唐人手抄残本则作“天生吾徒有俊才”,如此脍炙人口的名言到底真伪如何分辨,若不了解一些基本校勘常识,往往会有立说不稳的危险。此外,“窗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栏还是胡床?贾岛“僧推月下门”的典故是否仅是美丽故事下掩盖的伪诗?崔颢《登黄鹤楼》的千古名作开篇究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文献考据的功用.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无论是作者思想探讨、作品美感分析,还是文字结构、内容意旨,都要仰仗精确的校勘。在目前学界日趋浮浅、妄训浪批的现状下,笃实务本的风尚是纠正当今青年学生读古文只求娱乐不求本源的当务之急,就像木匠做工需要锯子、刨刀、斧子等等基本工具一样,要想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庭,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文字、声韵、训诂等功夫缺一不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古典文献校勘并非本科生能够接触的学科内容,却又是登堂入室的基石之一。为解决这一悖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已将此板块有机贯注于日常课堂中,通过化艰涩为简易、变古老为今用、寓趣味于实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考据校勘的基本常识,以便帮助青年学子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遨游时,能脚踏一叶扁舟,气定神闲。
2、系列专题讲座式授课的大胆引入
传统古文课堂的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分人分时段单独进行讲授,这种体系弊端较为明显:单纯以文学史的前后演进为线索,依次讲述历朝历代文学发展现象,原本鲜活的审美艺术会僵死固化在历史的框架中,文学独立的灵性与价值被削弱;仅是逐篇讲授经典作品,又会因缺乏史之逻辑架构支撑,使学生对文学现象无法获得系统性与整体宏观的认知。为克服上述教学体系缺陷,我尝试开发出“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将代表作家或经典创作流派糅合成一个个专题,在此专题下,以文学创作者(人)为核心,有机统摄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学与文化现象(事),使隶属于同一专题下的各个小板块参差互见,彼此补充――即效仿司马迁《史记》打破编年体、国别体等旧有体例,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生平活动来有机统摄历史事件的“纪传体”体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以苏轼为例:作为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巨匠,苏轼一人横跨诗、词、文、书法、绘画、禅学等多个领域,按照传统的讲法,可能在讲宋诗时提到他,讲宋词时提到他,讲宋文时还会提到他,但多个板块中提到的同一个人,在创作心态与特色成就上实有一脉贯通之处,这就造成了教学精力与时间的浪费,一分为三,也割裂了一个文人的整体性。故而我将与苏轼相关的所有板块都统摄于以他命名的一个大专题之下,这其中有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在禅宗文化上的造诣、他的贬谪历程、他清旷豁达、高风绝尘的人格魅力、他才华横溢、机趣幽默的文化修为等内容,通过上述“知人论世”的系统讲述,再水到渠成将其诗、词、文的创作成就有机嵌入生平经历的娓娓讲述中,这样在无形之中,学生已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整接受了他在文学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既不乏味又避免了割裂感。经过多次实践,这种教学的成效非常鲜活而成功,以此方式塑造的文人专题,其人其作之特色,学生都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在专题讲座之外,亦保留传统文学课程设置之所长,另有诸如分体文学史(纵向发展线索)等无法并入上述人物专题讲座的内容设置,正如司马迁在纪传体之外,又设“书”、“表”补充介绍政治、文化等专题一般,以求完成对传统文学与文化经纬交错、立体交叉的全面逻辑架构。
3、西方符号学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尝试运用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在语义鉴赏研究中的很多问题,光靠传统语言学、古典文论美学等工具已经不够全面,在当今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大量涌起的时代,大胆借用起源于西方结构主义的符号学,也许更有助于深刻理性地架构起历来讲究“妙处难与君说”的中国古典文学令人信服的新阐释系统。试看,为何杜甫笔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的语法倒装就是绝妙佳句,而重新组句后“江南又绿春风岸”就让人感觉啼笑皆非?再者,《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阐释,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正是我们古人凭直觉领会到的文学作品符解符号具有无限衍义作用的特征表述。此外,古典诗论中 “炼字生佳句“、 “以乐景写哀情”之修辞手法,都属于符号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总之,很多在传统课堂上无法用理性逻辑解析透彻,只能凭借直觉领悟、敏锐语感进行审美感知的古典文学鉴赏对象,在符号学的工具运用下,就多了一种有力的辅助理论支撑,故而在当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有必要适度引入西方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开创性的尝试革新。
通过以上改革手段,可避免在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能极端痛苦地死记硬背一肚子文学史理论又很快抛之脑后、两手空空的尴尬,而是将古典文学血肉丰满的生命力通以有温度的方式化到学生心里,使之成为其离开学校后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种素养、一种底蕴,滋养心灵、丰厚人生,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在当今的开设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黄永武,《中国诗学・考据篇》,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分块解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从教学内容板块来区分教学模式的。
1.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模块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讲授所有知识是没有现实性的。但是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掌握薄弱这一特点,这一模块内容下应包含:(1)中国古代文学知识;(2)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3)外国文学常识;(4)中国语言文字常识。在这一模块下,常见的教学思路有主题式、文体式或文史式。
2.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不同,大学语文不仅仅是立足于指定的文学作品篇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品背后传达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更能体现出教书育人之理。教师在梳理这一模块时,可以遴选经典文学作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精神,从作品的语言层面到精神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讲解剖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其文学魅力,进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提升其人格,促进其进步,加强其综合素质。
3.中国语言和文学实践运用模块
大学语文课的目的之一和模块之一当是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能够使其文章更有内涵,口头和书面表达更加得体贴切。口语表达能力是我国高考制度里欠缺的一部分,但本门课程需要有意识地锻炼、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将对学生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都起到重要作用。就这一模块来说,可采用谈话式、讨论式等方式来进行。书面表达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书面表达即写作,是表达人生感悟,对工作、学习、生活进行总结计划等常见的表达手段。同时,它也是进行学术研究、专业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采用项目趋动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书面写作能力。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下的教学方法解析
1.以点带面研究型
大学语文确要重视育人,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学习全部的传统经典篇章是不可能的,只能以点带面选取一部分篇章来学习。就未学习过的篇章内容,不必苛求一字一词之含义,应重点体会作者想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就已学习过的篇章内容,则可以深挖。学习是有层次的,如果小学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中学要求掌握必要的词、句含义及用法,则大学语文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善于质疑和追问,针对固有的观点重新认识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追求精神独立、自己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做法,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如中学语文学过《庄子•秋水》,该文选读重点是本篇中的字词把握。但大学语文选用这篇文章,就要深入体会其说理和思辩方法以及庄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再如,大学语文选读《左传•段于鄢》,应由学生分组讨论出场人物的语言、性格,通过查阅资料、共同分析,管窥当时时代的主流观点。
2.现场教学活动型
高职高专院校多数都在地方,各校均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现场教学活动课。如充分利用本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学生欢迎。当然,现场教学活动前需要投入精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现场的讲解组织工作,方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个性化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致是不可取的。高校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有特色的,因此,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适当服务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有不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应适当区分,以体现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配套支撑
1.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重新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同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不同,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的不同。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语文课,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服务顶层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所以,把握本校的人才培养目的,解析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将其对应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设计中。
2.师资队伍培养
大学语文部分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居高临下、真理在握的权威解读。新世纪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既是学识渊博又优雅时尚的,既幽默风趣又认真严谨,既能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索、学习,又能开拓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讨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方式。教育以学生为主,教学需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与学生同步对话,教师要陪伴、帮助学生共同成长。
3.教材编写或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编写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较多使用校本教材,也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中国文化概论》马工程推荐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课后学习、翻阅的阅读材料。所以,有一本合适的马工程《中国文化概论》,或编写一本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材,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在马工程教材为主要教材,再编写一本校本的中华传统文化读本,这些都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料。
4.考评测试方法调整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66—03
为提高高等学校中国古代史教学水平,改进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与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史教学经验,共商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发展大计,2012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历史教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台湾东吴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和《历史教学》编辑部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原始文献阅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进、中国古代史教学与地域历史文化的结合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展示了各校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中的亮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文献阅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史料阅读能力是历史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炳文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原始文献的学习》中认为: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基本历史文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文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应重视原始文献的研读,不能仅靠输入一两个关键词来搜集材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国林教授在《试论“中国古代史”与“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的关系》中指出,历史文选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具体史料来反映古代历史的进程和历史细节,以原典反映思想史脉络,以文献记载反映制度史源流,历史文选课讲授时应补充文化史常识,以弥补中国古代史教学之不足。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杜常顺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学生阅读及写作基础能力培养问题》中认为,基本史料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基础史籍和史料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不断积累的阅读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古籍阅读的能力问题。
教材建设是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宁欣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与教材建设》中认为:中国古代史分阶段、分层次教学,为教学与编写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在教材建设中,要做到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指导书三位一体,编写适应时代需要和学生欢迎的新教材是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于教学模式问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苗书梅教授和展龙副教授在《高校中国古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认为: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等多种教学形式;坚持在教学中贯穿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惠玲副教授在《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中认为:“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引进学术研究的因素,通过阅读、思考、表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展龙副教授在《高校历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责任要明确,用信任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工作要到位,用制度保证导学的正常开展;方法要得当,用沟通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祥学教授在《基于网络的(中国古代史)知识检测系统开发应用与实践》中认为,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专业知识的自动检测系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拓展教学内容,推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如何改革课堂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编排历史课堂小剧是一个新颖的探索。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牛宏教授在《关于历史课堂小剧的实践和创新》指出:历史课堂小剧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写作、编排、表演、朗诵、协调等多种能力。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少版《美术》五下《青铜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来说,“青铜艺术”这一话题不免陌生,对“青铜时代”,学生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青铜艺术”因遥远而显得神秘。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青铜艺术的伟大和神秘。
本课的学习活动将立足常态化的美术课堂。教师从简单的“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游戏化的认知活动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让学生以“研制法”“看示范”“试制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学生将欣赏各种青铜制品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了解有关青铜器的基本常识,如:制造程序、造型象征、纹饰寓意、铭文纪事、编钟古乐等,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含有“鼎”字的成语的众多传说和典故,初步了解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即知晓青铜之最,感受青铜之美,体悟青铜之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呈现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名称、历史、功能、制造等相关常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寓意等总体特征,初步识读、辨析一些经典的青铜器,尝试设计、制造一件简单的“鼎”或其他“青铜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活动,以“观制鼎”“看示范”“试做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开阔审美视野,增强审美意趣,提升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欣赏和探究活动,感受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对本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感知与体验
(一)“鼎”的初识
教师出示几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学生说说其意思。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鼎力相助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成语储备量,此环节出现的含“鼎”字的成语均为学生较常见的。这些词集中在一起呈现凸显了本课的主题,学生也能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明确“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师生围绕“鼎”字展开学习,内容就以下关键话题展开:
话题一:“鼎”是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鼎”的象形图符以及“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师生共同就图形和字形的特征展开分析,得出结论:“鼎”是一个硕腹、有足的容器!“鼎”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象形字!
【汉字是一种图符化的文字。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的思考由字入画,由文及图,实现了文化的抽象化学习与艺术的视觉化学习的自然切换,这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话题二:“鼎”是做什么用的?
1.识读与猜测。
师生观察“鼎”字的象形图符,猜测“鼎”这一容器到底是用来装什么的,主要用于哪些地方。
2.归纳与总结。
鼎,既是古代盛放、烹煮食物的容器、炊具,更是古代立国的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器和礼器,鼎象征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昌盛。
3.巩固与深入。
教师讲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鼎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对“鼎”的内涵的理解。
【“鼎”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本环节是切入“鼎”的学习的重要一步。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识认与猜测”观察现象,“归纳与总结”获得结论,“巩固与深入”强化认知,这三个层级的学习呈递进式,学生通过做游戏、讨论、听故事三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步步为营,节节进阶,该内容的学习有效扎实。】
话题三:“鼎”有哪些样子?
教师逐一出示以下名鼎的图片,赏析并归纳特征(见下表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学生总结出“鼎”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态与典型特征,知道“鼎”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三足与四足之分、有盖与无盖之分,有耳与无耳之分等等。
【此环节具有更多的探究性和选择性。学生观看、赏析多件不同造型的鼎,会对鼎的造型愈加熟悉,并会知晓“圆方腹,三四足”的共同特征,此外,本环节学习在了解同一性的同时关注差异性,为后面学生的创作练习提供了丰富的参照。】
(二)“鼎”的探究
1.观察与比较。
教师参照图片中“鼎”的样子快速示范,用黏土、花泥分别制作圆鼎、方鼎的鼎腹部分。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在了解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概括总结。即:两个鼎除了造型有差别之外,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的制作技法与选择材料的不同在于――老师用黏土团、掏出一个圆形的“陶鼎”;用花泥切、挖出一个方形的“铜鼎”。教师一边总结,一边在黑板上依次出示关键字的贴纸:
思考并讨论:关于陶制器皿的制作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古代,铜制器皿又是如何制造的呢?
2.了解与欣赏。
知晓过程:欣赏视频《打造模范――青铜器铸造》,了解陶范铸造法制作青铜器的秘密,欣赏青铜器制作从无到有、模范互衬、浇筑成形的节奏之美。
研析精品:教师播放视频,依次出示妇好爵、天觚、四羊方尊、蟠虺纹青铜豆等各种器形青铜器的介绍视频,学生观看并在教师事先发给的“学习单”(见下表2)上记录自己的收获。
【这一环节观察与探究的重点是“鼎”的制作。教师采用多样化的示范方法――现场示范和视频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真实的“青铜鼎”与仿制的“黏土鼎”“花泥鼎”的制作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学习单,向全班汇报这些学生的收获并对以上学习活动予以总结。
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发达,制造技艺精湛,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青铜器瑰宝。除了造型各异的豆、爵、觚、尊外,还有鬲、[、簋、等食器,以及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其中最能体现我国古代青铜技艺、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是作为礼器的“鼎”,而鼎中之鼎当属“后母戊鼎”。
师生共同欣赏“后母戊鼎”,教师介绍其相关信息,师生围绕该鼎展开深入的学习:
析年代: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析典故:全称后母戊大方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析体量: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析制法:陶范铸造法。
赏材质: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赏纹饰: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鼎耳铸耳郭纹(虎咬人头纹),鼎足铸蝉纹。
赏铭文:鼎腹内壁的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n的庙号。此前也称“司母戊”。
赏器型:呈长方形。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充分认识国宝。后母戊鼎是我国青铜艺术的典范、国家的象征。该环节的学习精致、全面,从器型、体量、典故、纹饰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可让学生对青铜器逐渐熟悉,愈加热爱。】
教师示范,继续完成之前用花泥切、挖好的方形“铜鼎”,用直尺在“鼎”腹的外壁刻画出雷纹、饕餮纹等。
【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契合学习内容的练习方式和创作材料。本课教师将花泥作为创作的主材料。花泥质地松软、有型、安全,特别适合小学生切挖塑形,且其颜色合乎“青铜”色调。】
二、创作与表现
(一)“鼎”的成型
外模切挖:试一试,先用直尺在花泥上切挖出一个长方体、球体,再按自己的喜好修整加工为“鼎”“豆”等器型的样子。
内模雕刻:再用直尺、三角尺在“鼎”腹的内外壁刻出自己喜欢的纹饰,如雷纹、饕餮纹等,也可以刻上相应的文字。
(二)“鼎”的出品
教师利用课桌、小书架等教室里现有的材料拼搭展台,同时铺上课前准备的素色衬布并张贴展台主题――“青铜时代”,作为学生作品展示区。
完成作品的学生陆续将自己制作的“青铜器”陈列在“青铜时代”作品展示区内。
【作业练习较宽泛,虽然主题是“鼎”,但并不止于“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塑造豆、爵、尊、釜等不同器型,还可以雕刻出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纹饰和文字,这样的作业便既有了实际的依托,又有了自由的选择。】
三、评价与反思
作品展示评析:学生观察、赏析“青铜时代”展区中的“鼎”等青铜作品,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意,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哪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知识拓展:我们的生活和青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我们身边的“青铜时代”无处不在!
背景音乐播放歌舞剧《编钟乐舞》之“荆楚雄风”。
1.南京的扛鼎之作。
国家公祭鼎――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东汉错银铜牛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2.中外的典范之作。
青铜大立人――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铜像之王”;
青铜时代――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铜质写实人体雕塑。
3.艺术的融合之作。
出示编钟图片,学生观察编钟的造型、图案。教师告知学生刚刚赏析时所听到的钟磬古乐,其乐器“钟”和“磬”就是青铜和石头材质的。编钟融音、形为一体,集两种艺术之美。
【本环节展现了学生身边的青铜器,就是要让学生知道:遥远其实很贴近,隐约其实很清晰。古今中外两个青铜人像对比强烈、互为对应,而之后展示的编钟则更进一步展示了青铜之美。】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策略
1.在目标确立上,实施“两手抓”策略
曾经有人把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看成是文言文教学的“本”,笔者无意去论辩孰“本”孰“末”的问题,但始终觉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要对文章词、句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二要对文章能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一味强调前者,放弃后者,则是放弃了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性。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
2.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再次,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等。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3.在教学手段上,实施“诵读”策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每次诵读,要求学生要边诵读边意会,力求学生沉浸在文中所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4.在能力培养上,实施“迁移”策略
首先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应注重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三。(1)注重古今对比联系。讲古文不但要讲古文中的人和事,还要联系现在的人和事,让古人和今人对话,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从而使文言文与时代相通相连,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补充必要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学古文应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如古人的姓名字号、衣着服饰、饮食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2012年)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2013年)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2014年)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基传》)
命题特征:
1.这个题型所选文段,一类来自文言文阅读自身或与该阅读文章相关(2013年、2014年),一类则是独立文段(2012年)。但都有共同特点,划线句前后都有句子帮助理解。
2.文段内容理解难度都只是中等难度,不会用偏难怪僻的字句来设置障碍。平时命题不可过于艰深晦涩。
3.由这三年高考命题来看,帮助断句的标志性句读词语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就要求学生要更多的去理解内容意思。而考察学生失误发现,考生作答时,由于对文段意思理解不当导致断句错误。如2013年主要错误集中在三处:(1)将“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理解为“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2)将“既葬/结庐墓所”理解为“既葬结庐墓所”;(3)将“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理解为“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2)(3)两处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考生对“所”字理解不清,无法确定“所”字归属。
4.文句出现人名、官爵名。如2012年的“后将军钟毓”“长史”“参佐”,2013年“诸相”“公”,2014年“江阴侯吴良”“德基”。
5.文句包含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射戏”“画筹”“丁忧”“居忧”“结庐墓”“麾下”“郡邑”“诏”“檄”等。
总结一下,该题型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渐渐摆脱简单利用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句读词语来断句的低层次命题模式。有鉴于此,教学中我们仍然要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训练,而不要过多地依赖于标志性句读词语,妄图投机取巧,最终要吃大亏。
笔者观点:
1.基本文言字词的积累要长期坚持。文言断句题也是在考察基本文言字词。如2012年“修、工、为、画”,2013年“所、结、以、起”,2014年“遁、保险、固、患、求、移、计”。掌握基本文言字词,是决胜断句题的关键。
2.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如2013年“结庐墓所”,是省略句,省略了“于”,应为“结庐于墓所”。
3.古今词义的识记不能忽略。如2014年“保险”,这里是“据守险要地势”,并非现代汉语中“保险”的意思。虽说使用不多,但碰上后无法理解,后果是致命的。
4.汉语语法的掌握,不可忽略。实际上,文言断句,断开的每个句子基本上就是完整的一个句子,掌握语法知识很有必要。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这三句都为主语相同的句子,2013年“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不少考生误为“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就是没明白“廉希宪悲痛得没有吃饭已经三天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一个完整的句子。
5.注意文言句式的整齐对仗。古人注重文气,文句讲究对仗。如2012年“少工射/入山泽”,2013年“恸辄呕血/扶乃能起”。由此,我们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要学会看句式的整齐对应。
6.熟悉古文化常识。教材文言文课下注释有相当多的文化常识介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认为这些天文地理、人事典故、官爵职位不如基本字词知识有用,仅仅只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佐料,这就太功利了。在文言翻译考试中,学生甚至会出现翻译人名地名官职名;断句题中,无法区分何为官爵官职,何为人名地名。如2012年的“后将军”“钟毓”“长史”“参佐”,2013年“诸相”“公”,2014年“江阴侯”“吴良”“德基”。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文化;母题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10-01
华文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定义为“语种的华文文学”,这种观念从常识化的“语种”(语言种类)出发规定华文文学,使这种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学意蕴的文学现象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学者和研究者对华文文学现象的深入追问。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悠久的历史,他们不仅带去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也把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探究其中蕴含的深邃而丰富的文化母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海外华文文学传承与流变的文化传统,进一步深入海外华人的深层心理。这里主要通过对华文文学中体现出的中国意识与中国文学原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乡土与故园怀旧母题
人类对于自己的出生地或自己民族、祖先的出生地、发源地,总是怀着天然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人所要追寻的是他从何而来,从而确定自我的形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乡土”,可能是个体的起源地,也可能是祖先、种族的起源地,既是个体记忆的表征,也是集体记忆的表征,既是有形的山水,也是无形的意象。“海外华文文学最显著的共通点就是飘溢着‘故乡’的芬芳,由不同的‘故乡’凝成宏伟、深远的‘乡土中国’的影像。童年的往事、故乡的人物风景,穿越时空,成为当下的文字。”乡愁是一个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故乡与童年成长的土地后所产生的微妙情结,在海外华人的内心里一直盘旋不去。世界文学有一类乡愁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类作品的共同点。
早期为生计所迫的华侨漂洋渡海来到异乡,更多地表达的是现实乡愁,是对那个生长、孕育他们家园的深刻怀念,故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都萦绕在心间,把故乡进行诗化是不少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的现象。不少华人使用磅礴恢宏的整体意象表达对家园的情思,如“两千岁的巨龙啊你吞吐渤海湾的波涛/呼吸东西大平原的五谷花香/背负北国的滚滚寒流/胸怀震动着黄河长江的脉搏”。对此,饶�M子和费勇分析:“除了个人性的‘故乡图景’,在海外华文文学中,还充满了大量的人文景观,表示着‘华人’共同的‘故乡’。
除了用明确的地理、历史名词来表达对故园的思念外,家乡的风景、人情是最常引起海外华人绵绵愁思的原因。心笛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真美中的至美/乐声里的美乐/我突然发现\那最美的声音/是来自故国故人的乡音。
总之,华人们能使用的意象可能多样,表达的乡愁含义也许不同,但是始终不曾抛却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对故园怀旧的情感,那是他们身为华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他们确立自我身份、定位自我价值的标准。所以不管遭遇多少风雨,历经多少朝代,华人文学都会执着于“中国乡土”的原型书写,表达真诚而深刻的故园怀旧母题,倾诉真挚而深沉的“乡愁”。
二、祖先崇拜与家族记忆书写
在中国家族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形态,但总体而言,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亲缘为纽结,而若干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由此形成的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统治和服从等级形式为内核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体,它与国家政权合二为一,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维系秩序的作用。这种体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对祖先、家族的浓厚的认同与归属感。
三、对现实中国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忧患意识已经积淀于中华民族心理的深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性、一种品格、一种传统,沉淀为文化因子,传承延续在每一代中国人身上。从《周易・系辞传》中的“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