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标准农田是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农业生产田块。要求在项目建设时,按灌区或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通过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行产的关键障碍因素,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园田化;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虫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推广体系健全,规模经营适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并对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田间道路、林业措施及科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但由于丘陵山区优势产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这样的一些措施标准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其相同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
不论是平原圩区还是丘陵山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设施、配套工程及道路建设都是建设的重点;都要通过土壤改良等农业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使之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规程的要求;都要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及农业科技含量;都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机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发展的产业不一致。平原、圩区以发展优质稻米为主,比较适用高标准农田的六条标准,而丘陵山区根据岗、旁、冲等不同地势,发展的产业不尽相同,冲田地势低洼,水源相对丰富,大多发展优质稻米,旁田根据种植习惯,一部分地区如丹徒的上党、谷阳、辛丰等地,以发展优质稻米为主,而另一些乡镇如句容的白兔、茅山、后白、天王等地以发展应时鲜果、茶叶等为主,而地势较高的岗地,则多以多年生的茶叶、葡萄、桃、李等经济林为主。产业不同,对各类治理措施的需求不一致。优质稻米产业区域灌排设施都是重点,并且由于地势平坦,可以按6条标准进行规划、治理,而丘陵山区不仅产业从多,地势也千变万化,很难完全适用高标准农田6条标准。如岗坡上发展茶叶,就更加侧重于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并且要以管道灌溉或喷滴灌为主,同是由于地面有起伏较大,水土保持等治理措施也是重点,像2011春的大旱,我市大部分茶叶基地由于灌溉水源及灌溉设施不配套,造成减产近30%;再如发展大棚蔬菜或草莓,灌溉方式要以滴灌为主,同时对灌排工程的设计保证率也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发展的目标不一致。平原、圩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保证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丘陵山区发展的目标比较多样化,有保证粮食安全的,也有以发展应时鲜果、茶叶等,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更有集种植、采摘、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综合效应为目的的。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分析
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多样化,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适应各类作物的生长需求,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丘陵山区发展的产业不同,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是优质稻米、设施蔬菜,还是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在建设之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般冲田、部分梯田基础比较好的旁田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岗地以茶叶、经济林果等多年生作物为主,其余部分旁田以发展蔬菜、应时鲜果等高效作物为主。
高标准农田的规划设计必须围绕产业发展来进行,冲田上发展优质稻米,规划设计可以完全按照《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来进行,而一些岗、旁田要按作物种类为同,分类规划设计,如茶叶,主要以水源工程、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为主,考虑茶叶的灌溉不是经常性的,因此渠道灌溉方式,与固定喷灌方式都不适用,因此可以考虑采用移动式喷灌系统,道路的规划设计就要考虑移动式喷灌系统的机器尺寸及灌溉半径,另外茶叶基地都具有一定的坡度,要考虑暴雨或山洪时的水土保持,并设计相应的工程;如果是草坪基地,采用固定喷灌系统比较适合,并结合草坪的生长特征,合理规划灌溉水源及排水系统。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的步伐,明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18亿亩,到2015年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也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使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33万km2(18.05亿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万km2(15.6亿亩)。近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40号),“保红线工程” 的行动主题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该行动分解下达了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确保建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任务。为此,在全国各地如海南省渡江流域、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玉溪等地,正相继开展“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定、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各地在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也在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目前,已有学者对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相应的研究,以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环评居多[1-5],且主要是偏向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3-5],而针对其建设项目的研究仍稍显欠缺[6, 7]。土地整理项目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下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虽然跨越区域较大、覆盖面积较广,但是它们是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有关规划的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按子项目分区实施的,因此,按照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也是土地规划项目规划环评的细化和补充。鉴于土地整治项目环评的行业导则还处于酝酿期,该类环评文件的编制主要依据总纲和专项导则。本文在编制青海省湟水流域、贵州乌蒙山、、云南省等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该类重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工程分析的要求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工程分析时段应包括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勘察设计期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项目建议书工作在进入环评阶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会有体现;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环评是一个互动的阶段,环评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评价过程中对发现初勘、选址选线、新增耕地的数量以及相关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应提出调整或修改建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据此进行修改或调整,最终形成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施工期跨度一般为3~5年,某些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如渠道衬砌导致渠道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应重点关注该时段。而营运期,由灌溉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生态退化等生态影响和农药、化肥、农膜等残留所带来的污染影响是并存的,该阶段也应是环评的重点。
虽然国家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的比例没有明文要求,但是“新增耕地率”已经成为各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一大特色,也同时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来源。所以土地整治项目一般是对现有耕地进行“田、水、路、林”的改造和开发一定比例的新增耕地,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生态导则对工程分析的对象的要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主体工程为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修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四大工程,部分项目还包括村庄整治。其中土地平整和灌溉排水工程应重点分析。对现有耕地的整治主要是衬砌渠道、疏浚沟道、修整道路、补种防护林以及改良土壤等,该部分耕地经过长期的人为干扰,格局和生态环境较稳定,其配套修整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而新增耕地主要是新建道路、沟渠、新种防护林,并将盐碱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田坎沟渠等通过植被铲除、表土剥离、土壤改良等转变为耕地。新增耕地及其附属配套工程占地在生态类型上基本上由原来的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转换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格局转变较大,因此,新增耕地产生的影响应作为环评报告分析的重点。同时,作为改扩建工程,污染源的计算需做好三本帐,并提出“以新带老”的措施。
在工程符合性方面,因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都是集中连片的,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所以在初步论证时要以列表的形式明确给出其保护区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和距离,分析工程新增占地与该保护区占地上的合法性;国家命令禁止开垦坡度大于25°的地块,已有的坡度大于25°的耕地应逐步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就要求在丘陵地区广泛实施的“坡改梯”工程中把好耕地坡度这关,避免为追求土地数量这一目标而开发坡度大于25°的地块;同时还应并分析重大工程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各级规划的符合性与协调性。
2 新增耕地的分析
早期,为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开发整理质量,一些地方在土地整理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荒漠地”等打“擦边球”现象发生。其次要分析其来源可行性,以避免营运期新增耕地因质量问题或者水源问题而出现撂荒现象的发生。要《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要求把保护水面、湿地、林地和草地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农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 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开发活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继续在适宜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在农业用水严重超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水;保护天然草地、沼泽地、苇地、滩涂、冻土、冰川及永久积雪等自然空间。这些环境政策也都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新增耕地来源要明确、合法、合规。
3 水资源论证专题
鉴于水资源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土地开发整理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特别是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8]。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首先就要摸清项目区的各种来水量和可供水量,根据农业、工业、生活远景的需水要求以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以水定地,确保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指出“在发生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的流域和区域,应停止新上的加重水平衡失调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这一要求表明了在当前阶段国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从源头上避免因新增灌溉用水等而加剧水平衡失调的问题。《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中将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分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包含4个水土保持型,分别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其发展方向为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等。
以上环境政策要求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应注重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采取节水灌溉等措施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尤其是在水资源超载或者濒临超载的区域通过节水改造在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的同时不新增灌溉引水量。在实际项目中,为避免连续干旱年因水资源不足而发生耕地撂荒等,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除渠道防渗、管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兴建涝池等工程措施外,还需加强管理措施,如沟渠铺膜防渗、消减新增耕地量等。对于消减新增耕地,应优先削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9]附近的耕地。
4 地下水影响分析
4.1 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
土地整治项目因在营运期农药、化肥的残留会通过土壤淋溶以及地表径流入渗补给等作用影响地下水质;同时,田间的灌溉和排水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布、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的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其同时兼具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的特征,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的Ⅲ类项目。按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环办函[2013]479号文件要求,实际工作中应以建设项目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最高工作等级作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但可以分别按I类和Ⅱ类场地特征确定的工作等级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
4.2 现状调查
4.2.1 污染源调查
重点应调查和了解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的情况。同时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2009年)中关于农药、化肥的流失系数手册及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给出项目区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折纯量和农膜的田间残留量,并估算出通过挥发等进入大气环境中的化肥、农药的量。对于污灌区,应重点调查和了解污灌区的土壤类型、污灌面积、污灌水源、水质(执行标准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污灌量、灌溉制度与方式及施用农药、化肥情况。必要时可做补做渗水试验,以便了解单位面积渗水量。对于移土培肥、改良土质或施用生活污泥的等地块,要对农田和作物的选择和影响进行类比分析,对受纳的农业土壤土质、面积进行分析,最终给出污泥的农田施用是否可行的结论,是否会影响农田的土质达标情况(《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2.2 地域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地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其中其他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应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特征进行盐渍化、沼泽化、海水入侵、天然劣质水质进而土壤污染调查,在调查其现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产生的因素,项目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4.3 影响评价
4.3.1 评价方法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分别用标准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的对比来对项目可能导致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具体为地下水灌区中采用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的方法评价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和地表水灌区中通过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变化幅度、水质及岩性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来分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
4.3.1 评价内容
应注意地域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与水文地质问题息息相关。如在河谷平原区河水侧向补给和微地貌形态等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和水位埋深,要分析灌溉对盐碱化、沼泽化的影响程度;对滨海平原区,因淡水和咸水之间可能产生水力联系,要重点研究咸淡水界面埋深,淡水层的埋藏条件与水量,分析灌溉对海水上溯、倒灌的影响程度;对岩溶水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较快,且伴随着地域性的各种岩溶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干谷、漏斗、溶井、落水洞、塌陷等;因此,应了解项目区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地带,以防止因为灌溉渗漏、蓄水、抽水等农业活动导致岩溶塌陷;对于黄土地区,应注意调查黄土台塬(包括呈阶梯状的台塬)、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山前洪积扇(裙)和河谷阶地的形态等,收集黄土层中溶蚀、湿陷、沟谷切割密度及深度等数据,观察了解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及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等。研究合理开发黄土地区地下水的方案,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急方案。对于沙漠地区,如南疆三地州等地,年降水量少,蒸发强烈,盐碱化严重,应分析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供 水能力,项目的节水程度,是否会加剧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并分析项目灌溉定额的合理性以及对盐碱化的影响程度。在以上分析灌溉对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应提出合理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的防治措施。
5 生态影响分析
5.1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
上述已经分析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相当于改扩建工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导则》(HJ 19-2011)的要求,在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上,其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面积计算。
5.2 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气象水文特点、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利交通条件等情况。分析规划区域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环境的规模、范围、程度、产生原因等, 明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并对生态敏感区( 点) 进行全面分析, 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点等,确定对规划反映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1]。
因农业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一般不存在大型动物及珍稀野生动物,为两栖动物居多。现状调查时,按导则要求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区生态背景和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即可。与项目关系较密切的生态系统应详细调查,如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系统,若有天然林地、河流、湿地分布其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查,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还应通过长期生态监测和走访等形式调查项目区涉及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以便后续分析修路、修渠等对其的切割作用和预留生物通道的合理性。在上述基础上,附以规范的生态图件和相应照片。而与项目关系不太密切的生态系统因做应相应简化,给出区域大背景的生态现状并辅以照片即可。对于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生态问题调查,应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9]。
5.3 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渠道衬砌、道路修整、土地平整和防护林种植过程中会扰动表土上的植被,虽然施工期一般在休耕期,植被已经枯萎,但是施工会切断植被的根系,破坏了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群系、水分、养分,使得动工区域(除衬砌区域外)在施工期结束后仍以裸露地貌为主,植被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除上述影响外,新增耕地的开发会减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已适应在田坎、盐碱地、沙地等生长的植物生存环境变迁、植被退化;使原本在当地生活的一些生物因栖息环境改变而减少甚至死亡。营运期内,除新增耕地由天然半天然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影响外,项目区内渠道的衬砌、路面硬化、田坎的减少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天然渠道因水土湿润,泥土路面水力连通性相对较好,阻隔作用相对较小,田坎因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等,这使得天然渠道、路面和田坎的物种较为丰富,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后,渠系衬砌减少了降水、灌溉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在非灌溉期,表层土壤水分因渠系衬砌不能充分得到浅水的补给,在靠近渠道两岸1~5m的范围内将会以草本植物群落。
5.4 水土流失
对于侵蚀模数,新增耕地和现有土地的整治应分别计算,此外还应统计因项目实施而破坏的水土保持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这部分工作应在水土保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5.5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整治项目有区别于化工等污染项目,因此不适用于风险导则,但其生态风险仍然值得关注。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来自农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防护林建设大工程,其风险类型在建设期、恢复期与稳定期的表现各不相同[13]。可以从水、土与生物要素中选取了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用法得到综合生态风险指数, 能有效识别出土地整理前后生态风险的变化。得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的增减情况, 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变化趋势, 为以后的土地整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慧敏, 刘艳, 孙华. 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浅探[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6): 64-67.
[2]何芳军, 张建华, 索赟. 浅谈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以辽宁省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24): 7548-7550.
[3]翟小娟, 申文金, 田磊.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2): 18-23.
[4]张慧, 付梅臣, 徐学华, 等.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4):
[5]范胜龙, 刘友兆, 雷广海.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张家港市、如东县和涟水县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17(4): 30-36.
[6]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等. 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 172-173,217.
[7]邓宣凯. 浅析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J]. 科技文汇, 2007, (12) .
[8]刘增进, 张钰婧.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J]. 人民长江, 2009, 40(11): 51-53.
[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3.
[10]杜军, 杨培岭, 任树梅, 等. 河套灌区干渠衬砌对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 144-150.
[11]徐翠兰, 朱成立.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7): 3837-3839.
关键词 耕地;问题;开发利用;改良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258-02
原州区现有耕地10.36万hm2,均为中低产田。干旱缺水,耕作粗放,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耕地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干旱缺水
原州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为350~650 mm,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的水分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由于受六盘山脉的抬高影响,降水由南向北递减,且年际变率较大,季节分配不均。4―6月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25%,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2%,年蒸发量为1 753.2 mm,是降水量的3.7倍,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原州区水资源极为贫乏,水量受雨量制约。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加之埋藏较深,水质较差,给开采利用带来困难。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因水分不足,土壤干旱,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利影响,这是造成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
1.2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
肥力是土地生产能力的主要体现,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密切相关。据调查,原州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2.1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80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0.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12.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7 mg/kg。特点为“一高”(钾素含量较高)、“一中”(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三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低)、“一个不协调”(碱解氮与有效磷比值较大),土壤含量低。大面积的丘陵坡地虽黄土层深厚,但养分含量低,结构疏松,易受水蚀,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弱,生产能力低下。部分川地重用轻养,犁底层明显、坚实,作物根系下扎困难。部分土壤供肥能力差,如阴黑土有机质和养分总量贮量虽高,但低温多雨,湿度大,水、肥、气、热不协调,矿质化弱,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土壤瘠薄,肥力不足,限制了自然水的利用,土壤干旱,水分不足,又降低了有效供肥能力。
1.3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
原州区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农业经营结构单一,种植业常因降水影响,产量低而不稳。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动和老龄化,形成了广种薄收,只种不养,耕作粗放的恶性循环。
1.4 水土流失严重,部分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
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毁林毁草开荒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从而引起了表土侵蚀,耕地肥力降低,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在清水河谷的部分灌溉农田上,因长期灌溉含盐量较高的库、井水,从而使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全盐含量达2.5~7.9 g/kg,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2 耕地开发利用措施
2.1 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根据原州区耕地类型,气候特点及种植业生产现状,结合耕地地力评价等级,对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结构调整提出如下设想,以便分区经营,综合发展。
2.1.1 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区。原州区包括三营镇、头营镇、彭堡镇及清河镇的部分村队,可充分利用杨黄灌溉、库井灌溉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蔬菜种植,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向日葵种植面积,逐步建成农业高效示范园区。
2.1.2 黄土丘陵区。原州区包括河川乡、炭山乡、官厅乡、寨科乡、清河镇以东村队以及中河乡的部分村队,该区以旱作雨养为主,应继续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以荞麦、莜麦、碗(扁)豆为主的小杂粮生产,提高耕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1.3 南部土石山区及土石丘陵区。原州区主要分布于张易镇、开城镇及中河乡的部分区域。在巩固提升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的同时,稳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要选育良种,提高品质和单产。同时,要扩大豆类面积,在海拔≤2 000 m的区域发展地膜玉米种植,确保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 构建耕地生态保障体系
2.2.1 建设高产稳定基本农田,提高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原州区一、二等耕地主要分布于清水河河谷平原川道,地势低平、积温较高、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原州区发展高效农业的精华之地。林茂则粮丰,林业是农业的生态屏障。高标准的农田林网可有效减轻旱、涝、霜冻、干热风对农业的危害。应采取措施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实现田、林、路综合治理,首先将河谷道的一、二等地建成高标准高产高效基本农田。分布在三、四等耕地和6~15°修成的梯田上,五等地58%分布在6~15°坡度上修成的梯田和6~15°坡度上。地形复杂,大部分耕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沟深坡陡,切割强烈,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田建设与草灌植被建设相结合,构建旱作基本农田的生态保障体系。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粮草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保证作物稳定增产。≥25°所处地形部位修成梯田,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2.2.2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保证耕地安全生产。对小流域区内山、水、田、林、路实行统一规划,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林牧用地实行优化配置。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采用库、坝、池窑协调利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安全生产。
2.2.3 建设水资源利用工程。水资源是原州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要遵循开源和节流并重,高效用水的原则。一是加强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重点修复加固已建成的“库、坝、井”及蓄水、输水工程和集雨工程,排除病险,提高标准;二是开发新的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三是大力示范推广小畦灌溉、低压管道灌溉、滴灌、喷灌、膜下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用水,扩大灌溉面积;四是加速杨黄补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和杨黄灌区灌水设施的修复更新,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产效率。
2.2.4 巩固封山禁牧成果,搞好生态建设。针对原州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2003年以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植被覆盖得到恢复,水土流失明显降低。今年要完善措施,建立健全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作制度,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实现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依法保护力度
耕地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1-3]。要根据《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检测体系,开展耕地地力检测,跟踪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为科学管理耕地,保护耕地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建立健全耕地信息网络体系,优化充实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功能,提高耕地地力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科学依据和信息平台;要建立耕地土壤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环境变化趋势,预测、预报土壤障碍因子和土壤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预防措施及治理办法,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供指导性意见。
3 改良利用措施
3.1 多措并举,培肥地力
土壤瘠薄、肥力不足是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是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应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不足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首要的问题,特别是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要坚持草畜主导,兴牧促农的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畜多才能肥多。二是大种绿肥,实施秸秆还田。原州区农家肥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地力提高的要求,必须以大力发展绿肥,特别是豆科绿肥作为补充。种植绿肥不仅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为发展畜牧业提高饲草,并能延长耕地的季节性覆盖,控制水土流失,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原州区种植绿肥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种植绿肥省工、节本,提高肥力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要因地制宜大力提倡,积极推广。同时实施秸秆还田,重点扩大留高茬还田,运用氮肥调整碳氮比,加速秸秆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三是改进施肥方法,大力推广化肥秋施、深施、种施,以无机促有机,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目的[4-5]。
3.2 挖掘水源,发展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灌溉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增产效益极为突出。由于原州区北部河谷川道区沟阶地多处于河道或冲沟边,分布零散,修建长距离的输水渠道困难较大,但河沟内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因此打井提灌效果明显。对已建立的杨黄灌区、井灌区要完善配套输水工程,大力推广小畦灌溉、膜下灌溉、滴灌等技术。同时,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益,提升原州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次生盐渍化土壤采用完善灌溉体系,提高灌溉质量;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耐盐作物面积,推广地膜种植[6]。
3.3 扩大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
一是加强改土治水,发展集雨补灌。根据原州区春季少雨,十年久旱,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的特点,要实施降水的时空调控,继续大力推广打窑集雨节水补灌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干旱的能力。二是大力推广以地膜栽培为主的旱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地膜覆盖特别是秋季和早春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土壤增温保墒和增墒作用。近年来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地膜马铃薯、地膜瓜菜、膜测小麦等种植技术。三是推广“以肥调水”为中心的土壤培肥技术,以“五墒耕作”即旱耕深耕多畜墒,过伏合口保底墒,雨后耙耱少耗墒,冬春打碾防跑墒,适时早播用冻墒为核心内容的适墒耕作技术,以达到保住秋墒、秋雨春用的目的。
3.4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增强抗灾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住作物高产。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具体讲,在山区农田基本建设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开展小流域治理,实行坡地梯田化,沟壑川台化,壕地建设坝地及洪漫地,积极推行隔坡梯田。在杨黄、库、坝、井灌区要健全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实行园田化,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4 参考文献
[1] 赵丹煦.福贡县耕地利用特点和动态变化分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49-151.
[2] 索全义,姬宝霖,高聚林,等.高泥沙洪水淤地治沙后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的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7(5):134-137.
[3] 乔晓娜.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48-351.
[4] 王兵,仝亮,潘元庆,等.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2008(11):64-66.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1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农田水利可以灵活的配合田间的其他工程,有针对性的提高部分耕地的灌溉率。农田水利的这种灵活性决定了它对于解决具体耕地的灌溉问题的重要性。
其次,我县的主要粮食和农产品来源于灌溉耕地。所以,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是和我县的具体情况相符的,我们要在推进我县的农业建设的战略方针中将农田水利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予各方面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
2 基本县情
同心县位于宁夏山川结合部,属吴忠市所辖,总面积4445.76km2,全县共有1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754个自然村,总户数8.32万户,总人口为32.52万人,农业人口29.16万人,占总人口的89.67%。全县有回族人口26.11万人,占总人口的80.3%,有耕地232.1万亩,其中:水浇地29.0万亩、旱耕地203.1万亩,有基本农田45.5万亩,林地26.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草地283.42万亩,封山禁牧150.0万亩,退耕还林120.1万亩。同心县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自然资源较丰富,气候宜人,地域辽阔,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适应农牧业的发展。
3 自然灾害
同心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频发的地方,灾害类型多,干旱、霜冻、洪涝、冰雹、大风、沙雹等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干旱,基本上十年九旱,据资料显示,从1949-1995年的47年统计,旱灾发生有39年,80%的年景受旱灾影响,其中绝产面积超过50%严重干旱年份有10年,绝产面积超过80%极端干旱年份有4年。长期的干旱造成农村粮食减产减收,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很多村庄要在几十公里外用车拉水,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同心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特殊自然状况的原因,农业生产条件和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仍较低,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30元。
4 农田水利建设成绩
在“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枸杞、红葱、中药材、油料、小杂粮、设施蔬菜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抗灾增收能力,加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十二五”农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至2010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增灌溉农田7.0万亩,全县扬黄灌溉面积达到29.7万亩,修建骨干坝12座,控制流域面积357.2平方公里,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9平方公里,完成基本农田43万亩,旱作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9亩,全县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 存在的问题
5.1 水利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利建设。第一,水利化程度较低,骨干工程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着同心县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同心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区及气候特点,造成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与农业需水分布极不协调,同心县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因此,我县仍需建大量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要建蓄水工程把降水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新分配,尤其需要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增强抗大旱能力,以适应工农业发展需要。第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很多工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标准低、工程运行时间长,全县有19座水库、骨干坝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第三,还需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在今后一个时期,节水将作为一场技术性革命。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我们要在灌溉方式、管理方式和调整种植结构上下功夫,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措施,降低农作物的用水成本,提高渠系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佳效益。
2)防洪工程体系有待完善。我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雨历时短,暴雨强度大,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危及山区人民和清水河、苦水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亟待兴建堤防45公里,提高防洪标准,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
3)急需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紧紧围绕“淤地坝”建设,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方针,坚持以县域为单位,以大支流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龙头,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努力做到规模开发,一步到位,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治理面积达到80669公顷,建成水保骨干坝54座。
4)农村饮水、乡镇供水有待改善和提高。“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县当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其危害,结合当地经济条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将重点解决我县干旱山区饮水困难及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涉及总人数为219464人,其中存在饮水安全人口为169727人。计划将用五年的时间,把我县存在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
5.2 耕地质量较差
同心县耕地质量较差,全县耕地面积170.1万亩,其中:水浇田29.0万亩,旱地面积141.1万亩,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2.95%,旱地面积中主要是坡耕地,其坡度大,耕层薄,土壤结构粗、养分含量低,因而抗旱能力弱,且水土流失严重。同心县中低产田改造任务也相当严重,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增肥地力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
5.3 林业建设任务重
同心县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荒山荒地和坡耕地治理难度大,部分地方水土流失、大面积的荒山耕地出现严重退化和沙化,干旱洪涝等生态、地质灾害较为突出,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然严重,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5.4 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乡镇发展不平衡,普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通达率、路面铺装率比较低,发展不均。
二是技术状况良莠不齐。由于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的规划、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工程技术状况良莠不齐。有的质量好,有的质量较差。技术标准普遍把握得不够好,有的线形太差,纵坡太大,随弯就弯等;路基填方未按规范施工和碾压夯实,砌筑工程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许多工程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水毁特别严重,晴通雨阻的现象随时发生,道路通行能力十分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公路的应有作用。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县多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不到位,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大投入,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益,转变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发展经济
山东省莱西市大青山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工作从二七年七月正式开始,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作,于二一一年十二月全面完成,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7平方公里。在此过程中,该市始终坚持从流域实际情况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这个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重点,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流域调查
1.1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大青山位于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北部,地处东经112°12''~112°39'',北纬36°45''~37°09'',总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流域内最高峰大青山海拔278.80米,沟壑密度2.92千米每平方公里。
土壤与植被地表出露岩层大部为片麻岩,土质为棕壤土,土层厚度山地坡积层0.1~2米,山下堆积层0.5~15米。植被以农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花生和地瓜等;林木树种有刺槐、松树和荆条等;果树主要有苹果、冬桃和板栗等;草种主要有茅草、绿皮芽等,林木覆盖度13%。
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地表、地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28万立方米,工农业及人畜用水量356万立方米,按评价标准,属缺水区。
1.2 土地利用状况。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面积3.27千公顷,其中耕地697.87公顷,水保林747.4公顷,经济林229.94公顷,荒山荒岭1190.13千公顷,稞岩7.33公顷,村庄道路197.73公顷,水域85.8公顷,其它用地113.8公顷。
1.3 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土地生产力低。四是土地肥力差。五是产业结构不协调。多年来,重视粮食生产,忽视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导致开荒种地,毁林种粮,使自然资源不能合理利用,造成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太小。
1.4 水土流失特点。
1.4.1 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形式多样。
该流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主要为面蚀和沟蚀,共有流失面积32.7平方公里,其中:微度侵蚀9.87平方公里,占30.2%,轻度侵蚀6.87平方公里,占21%,中度侵蚀13.34平方公里,占40.8%,强度侵蚀2.62平方公里,占8%,年侵蚀模数2538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侵蚀深1.88毫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顺坡地,其次是坡失梯田、荒坡和田埂坎隙地。
1.4.2 水土流失的危害。
对土地资源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带走大量泥土,使土壤变薄。据测定,每年因水土流失约有8.3万吨泥沙被冲入水库、河流、沟塘底等低洼处,可利用土地在减少。同时土壤中大量养分随水流失,按土壤化验结果计算,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有机质约647吨,损失氮素约39吨,折碳酸氢氨78吨,损失磷素约4.5吨,折过磷酸钙22.5吨,损失钾约5.3吨,折硫酸钾13.3吨,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作物产量下降,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冲走的大量泥沙,严重淤积了下游的河道、水库,使河口冲宽,水库、塘坝库容减少。北墅水库年淤积量11.7万立方米,大部分来自大青山,既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又降低了防洪能力。
1.4.3 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因素该流域土壤为棕壤土,由于长期侵蚀,土壤粗骨薄层,耕层多为砂石,胶体性差,表层以下为半风化的母岩,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沙砾化,地面坡度大,植被又少,同时,降雨量大,降雨集中,地表径流量大,一遇暴雨,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长期以来,采取以粮为主的经营方式,广种薄收,盲目开荒。同时由于滥砍滥伐树木,严重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生态环境。
2. 流域规划
2.1 提高科技含量、落实治理措施。
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把该流域建设成集科研、示范、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样板工程,重点抓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大力实施水源开发工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按方案设计要求,坚持拦、蓄、挖、截、引等多种治水措施并用,因地制宜,开挖新水源,把地上的水蓄起来,地下的水挖出来,到2011年底,沿沟河新建拦水坝2座,塘坝15座,沟道跌水154处,大口井15眼,建扬水站1座,开挖排灌沟渠15千米,修沟道护岸35千米,使拦蓄自然降水能力达到230.24万立方米,蓄水率达20%,每年可保土拦沙6.15万吨,保土率达43.5%,实现高水流进坝,低水引上山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把农田基本变成高产稳产田。
高标准实施了坡改梯工程为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按方案设计要求,采用缓坡山地以建设窄幅水平梯田,陡坡山地以开挖鱼鳞坑为主的治理措施,提高山地的水土保持效能,使“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到2011年底共整治高标准山坡地560.2公顷,其中机修梯田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农田基本的建设速度。
坚持不懈地实施山丘区绿化工程植树造林特别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是搞好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生物措施,按照方案设计要求,对流域内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综合治理,共新营造水保林674公顷,使该流域基本达到花果满山,绿树成荫的外观形象标准。
全面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山通路,百业兴,要致富,先修路。把道路建设放在了山区开发、水土治理、加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劈山开道、填沟搭桥,共修路26.5千米,为山区群众提供交通便利。
2.2 综合治理、规模开发、大力发展流域经济。
为使群众尽快增加经济收入,调动开发治理的积极性,该市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小流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在治理开发中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立综合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的生产条件。按照“山顶乔灌草、山腰经济林、山脚高产田,山沟节节闸”的总体布局,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一步到位。通过多年的治理在该流域内建立起四个防护体系;即封育管护相结合,建立林草防护体系;修高标准梯田,建立坡面防护体系;塘坝、拦水坝建立沟道防护体系;栽植林草,建立堰堤防护体系。通过综合防护体系的建立,大大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基本达到小雨不下山,中雨不出沟,大雨不成灾和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3. 治理做法
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能不能搞好,关键在领导,关键在预防管护。几年来,该市不断加强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3.1 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提高效益。
在该流域综合治理中,该市从实际出发,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因势利导,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治理水土流失,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加科技投入,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入手,积极采用先进的培植技术和植保措施,引进繁育优良林果、畜种,严格要求苗种质量,提高林木成活率,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对重点项目安排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经济效益较大的项目实行技术承包,把技术劳动所得与承包项目的生态效益挂钩。同时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名、特、优经济林果,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
3.2 搞好协调、密切合作。
该市政府牵头,财政、计委、林业、农业等部门围绕该项目的开发建设,通力协作,加强指导,搞好服务,保证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
4. 治理效益
4.1 基础效益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有机结合,整个流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增加了土壤入渗,拦蓄了地表径流,减轻了面蚀、沟蚀,拦蓄了侵蚀泥沙,形成了林地、梯田、塘坝、谷坊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使林木覆盖率由治理前21.7%提高到现在的39.4%,治理后流域内年拦泥沙总量达6.15万吨,保土率达43.5%,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538减少到现在的1143吨/平方公里,年拦蓄径流总量230.24万方,蓄水效率达20%。由此可见大青山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效果明显。
4.2 生态效益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林木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1.7%,提高到现在的39.4%。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良好小气候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流域内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土层逐年增厚,枯枝落叶增多,使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土壤的保墒、保肥能力和抗旱能力,土壤养分提高近1倍,孔隙度、含水量明显增加,拦蓄和调节径流能力大大提高。据调查测算,流域内治理后中下部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93%,比治理前增加19.2%,土壤中N、P、K含量与有效量明显增加。流域内地表径流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减少洪水流量230.24万立方米,削峰率达36.7%。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和生态条件的良好改善,增强了农业后劲,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基础 前景 栽培 依托
1、产业基础
三优苹果是河北农业大学提出的“三优一体化苹果矮密栽培技术模式”,即将苹果的优良矮化砧、优良品种和优化栽培技术进行配置的栽培制度。石家庄井陉矿区天户峪、保定顺平有河北农大苹果三优栽培示范区,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村、承德县下板城镇辛家庄村、宽城县塌山乡北场村、双桥区崔梨沟村、平泉县郭杖子乡于杖子村等已经开始示范栽培。
2、市场前景与效益分析
2.1 市场前景: 三优苹果栽培是苹果生产的发展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几乎全部采用,我国苹果重点产区也在大力发展,技术简单、管理容易,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是苹果栽培制度的重大变革。
2.2 效益分析:一般情况,管理好的果园三年见果,第四年就可达到理想产量1000~1500kg,第五年进入丰产结果阶段,亩产3000公斤以上,按6元/公斤计算,亩产值在1.8万元以上。
3、栽培
3.1 立地条件的要求
3.1.1 气候条件:从世界苹果产区分布看,集中在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13.5℃之间。我国苹果适宜区年平均气温在8.0~14℃之间,最佳适宜区年均温度为8.5℃~12℃,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4℃,极端低温-27℃以上为合适,低于-30℃时会发生严重冻害,-35℃即冻死,但小苹果可以忍耐-40℃低温;苹果喜欢较干燥气候,适宜年降水量在560~800毫米的地区,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较为适宜;苹果是喜光果树,年日照时数不低于2000~2500小时,8~9月份不能少于300小时,一般来讲,日照时数多、光照强、光质好,苹果树长势缓,易成花,坐果多,品质好。
3.1.2 土壤条件: 苹果树大根深,一般要求土层深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1.5米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 5%以上,酸碱度(pH值)5.4~6.8,总盐量低于0.28%,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低于4.0生长不良,大于7.8易出现失绿现象。
3.1.3 地势条件:一般选择25°以下缓坡地带或平地建园。
3.2 高标准建园:选择根系完整、高度1.5米以上有一定分枝的优良矮化中间砧大苗栽植建园,栽植沟内施入腐熟有机肥,混匀,栽植密度92~127株,株行距1.5~1.8米×3.5~4.0米。同时配备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
3.3 优化栽培技术:核心技术为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
3.3.1 整形修剪技术: 按照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
3.3.1.1 第一年定干:,栽植后,高定干,苗木健壮时,可适当提高定干高度至1.2~1.4米,并去除粗度超过主干1/3的分枝,抹除剪口下第2、3芽;刻芽:顶部20厘米和距离地面50厘米以下不刻芽,中间部位每隔5-6厘米左右刻一个芽。开角:侧生新梢长20~25厘米开始拿枝开角,开张角度90-110度,长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第一年冬剪,为培养强势中心干,中心主枝延长枝60厘米左右短截,同时抹除剪口下第二、三芽;疏除竞争枝、枝干比大于1/3的粗枝、长度大于80厘米的长枝、下层低于50厘米的枝条;疏枝后保留5~6个长枝不短截;若长枝量少于5个,全部疏除分枝。
3.3.1.2 第二年整形修剪:春季拿枝软化开张角度,在中心枝和长于50厘米的长枝上刻芽5~6个,加强夏季管理,培养树形;冬剪时中心延长枝留60-80厘米短截,剪口粗度在0.9~1.1厘米,疏除竞争枝、枝干比大于1/3的粗枝、长度大于80厘米的长枝、下层低于50厘米的枝条、过密枝条;疏枝后保留8~10个长枝不短截。
3.3.1.3 第三年整形修剪:春季继续进行拿枝软化开张角度,在中心枝和长于50厘米的长枝上刻芽5~6个,加强夏季管理,中心干上的分枝,长20厘米开始软化开角,长至40~60厘米时再次软化,保障分枝呈水平状态;进行低位扭梢,对分枝背上发生的新梢,长15~20厘米时开始扭梢,亦可将基部扭伤,向一侧压平;保持中心主枝的优势,延长枝生长量达到80 厘米以上,控制基部分枝生长势,对粗壮分枝进行环割,或使用PBO控制生长势,形成大量短枝,部分形成花芽。
3.4 土肥水管理: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按斤果斤肥标准施入优质基肥,秋季落叶前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果园行间种植浅根性牧草,每年刈割3次,覆盖于树盘。
3.5 幼树防寒:由于承德市冬季气候寒冷、早春干燥多风,而苹果幼树抗寒性较差,容易早春抽条死树。一是保持树体健壮、枝条充实饱满;二是入冬前枝干涂白涂剂;三是早春3月上中旬,全树涂抹聚乙烯醇,保护枝干不散失水分。
3.6 三优苹果栽培成功的关键;
3.6.1 栽植建园前一定要找专家咨询,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3.6.2 苗木,要选择抗性强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矮化中间砧苗木和品种;
3.6.3 建园地点,要选择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坡度15度以下的坡地或平地;
3.6.4 整形修剪技术,严格按照细长纺锤形整形,三年成型。一般农户以5~15亩为宜,面积面积过小不值得经营,面积过大管不过来。
4、技术及经济依托
一、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更是缺一不可。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用水问题凸显,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灌溉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3%,单方水粮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节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
(一)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二)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 、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本文由收集整理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 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
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采用高标准的量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
三、农业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之前的农业灌溉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推广应用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一)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开发利用。即充分利用降水、灌溉回归水、劣质处理水;提取地下水,但应防止超采;有条件的可拦蓄河道径流,回灌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工程节水技术。目前主要采取小畦灌溉、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渗灌等工程技术措施。
1.小畦灌溉是常用的,即要规范基本农田(畦田或方田),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税源情况确定种植作物的种类和面积,减少用水。
2.喷灌和微灌技术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质量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时间、灌水部位、灌水均匀度、灌水定额等能比较自如地控制,做到"精确灌溉"。它不但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还能更好地与机械化作业程度很高的现代农业相配合,代表了现代灌溉的发展趋势。
3.微灌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及渗灌。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它属于局部灌溉,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灌溉。
4.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这两项工程技术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是水泥、塑料高分子新材料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大量应用的体现。工厂化生产预制混凝土防渗构件以及塑料管道管件,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减少渠道占地,减少清淤维护工作量,降低灌溉排水成本:美化农田环境,有利节水的普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渠道防渗技术特点:一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二是减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输水能力,输水时间可缩短30-50%;三是减少渗漏,防治盐碱化发生。渠道防渗材料和方法很多,按材料类别可分为:土料压实防渗、水泥土护面防渗、石料衬砌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膜料(塑料薄膜等)防渗、沥清护面防渗等。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发展迅速。其特点主要有: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30%左右;能耗减少25%以上;与喷、微灌技术相比,能耗减少50%以上;一般在井灌区可减少占地2%左右,在扬水灌区减少占地3%左右。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是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
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输水的一种灌水方法。“管灌”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省水、省工、省地、省时,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颇受农民群众欢迎,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发展到390万hm2。实践证明管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之一。
6.膜上灌水技术是在地膜栽培技术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即利用地膜在田间灌水,水在地膜上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放苗孔或膜缝慢慢地渗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浸润灌溉,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膜上灌水技术适合各种地膜栽培作物。
7.渗灌是一种地下灌溉形式,就是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结构独特的渗水管,直接把水、肥、气输入作物根区土壤,在一定渗透压和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人为调控适度的土壤水、肥环境,满足作物需求的一种灌溉方式。渗灌技术缩短了灌溉的过程,它通过渗水管直接把水、肥送入地下根区,作物只需完成吸引上送的过程。渗灌在实际应运中,一是堵塞问题突出,因为渗灌管在地下,作物根系有向水性,经常有根系扎进管中发生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后果是严重的。二是铺设长度不长,一般最长为 20~30 m,支管用量很大。这两个缺点影响了渗灌技术的推广。
南部山区泉水补给区属玉符河流域,是玉符河上游三川汇集地。该区山峰连绵起伏,属山地丘陵地形,山顶岩石地表有石灰岩及砂石岩丘陵地带,遍布石渣、砂岭土、山麓坡地分布黄土及红土,植被稀少,荒坡凸现,沟川地旁经济林遍布,树种老化,果质较差。该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98mm,年最大降水量1273mm(1964年),最小降水量396mm(1989年),年际降水变化极不均匀,年内降雨分布也很不均匀,每年在6~9月份的汛期年均降水为527mm。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120mm,6~9月份汛期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
南部山区补给区人口密度408人/km2,人均土地0.245hm2。基本农田占60%,人均耕地只有0.04hm2。果园约有50%的品种老化,大多数园地蓄水保土功能低,主要果品有苹果、梨、杏。林地多为疏残林或幼林,水土保持功能较低;牧业用地主要为田间隙地或林下草地,生长以禾本科为主的草类,优势草种有黄草、白草、狗尾巴草等。经过对泉水补给区的实地查勘、调研、统计分析、发现区内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比例不合理,林木品种老化,生态功能较低,经济水保林少,造成农业生产值较低,水土流失严重。
泉水补给区域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9.4%。其中轻度侵蚀占34.08%,中度侵蚀占35.32%,重度侵蚀占19.28%、极重度侵蚀占11.32%。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土大量流失,土层的土逐渐被水带走。土壤母质、肥力低下,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地生产力低。水土的流失还使沟系不断扩张,沟道下切,沟头不断前进,从而蚕食耕地,破坏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济南近郊区的发展极不协调,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的济南后花园。优化投资环境,以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的转变,为济南城区的南部山区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泉水补给区示范区原有的治理措施缺少系统的综合规划,多是单项、分散措施,形不成综合的防护体系,水土保持工程也不系统,不完善,有些工程年久失修,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原有的林地中疏残林面积仍较多。另外,由于农业不合理的种植模式,使现有的梯田可耕地、水土保持功能下降、保土不保水,对以上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究。
二、治理措施的研究
2.1措施布局
南部山区多属石灰岩地区,水力侵蚀较严重。坡面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其次是荒坡,治理的基本要求是沟坡兼治,形成坡面、沟道多层防护体系,在坡上部修建窄条梯田,并栽植经济林,坡中部修建水平梯田,坡下部营造乔、灌林或混交林。沟坡防治体系:缓坡修梯田,陡坡造水平阶、鱼鳞穴,造林种草,兴建果园,形成以林草为主,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坡面防治体系。沟道防治体系:从上游到下游,从毛沟到支沟,支沟到干沟,兴建谷坊、塘坝、拦河坝等蓄水工程,以抬高侵蚀基点,防治沟道下切,形成以拦蓄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道防治体系。
2.2治理措施确定的原则及方法
(1)首先,确定生产发展的方向。南部山区的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林业、果业,发展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高效农业,坚持用材林与经济林、片林与林网、速生林与乡土树并举的原则,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将科技兴农充分利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2)根据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土地资源等级评价,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科学分配宜农、宜林地,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思想渗入其中。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标准见表一《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标准》。
项目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标准
表一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
耕地
耕地、林地
林地、荒地
荒地
地面坡度
<5°
5°~10°
15°~25°
25°~35°
>35°
土壤侵蚀程度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土壤质地
轻壤
中壤
重壤
粗沙粘土
重粘土
有机质含量(%)
>1
0.5~0.8
0.3~0.5
0.1~0.3
<0.1
水资源条件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土地适宜性
宜农
宜农果
宜农林
宜林
难利用
(3)措施与对策研究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来实现。
①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可以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各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功能保护的关键条件,二者必相辅相成。生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适宜泉水补给区的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林: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山区立乔、灌、草相结合完整系统的水土保持植被复层结构。在分水岭地带,由于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多砂砾化,裸岩化,立地条件较差,应以耐干旱而瘠薄的树种全面造林;坡面中上部全面造林,减缓地表径流对下部果园田地的冲刷。水保林要求树木根系发达,固土作用强,枝叶茂盛,易繁殖,萌孽能力强,生长快,抗逆行强。土层瘠薄土地以侧柏、刺槐、黄栌、火炬树为主,立地条件较好的以杨树、泡桐、香椿为主,造林以营造混交林为主,树种用针阔、乔灌混交,布局按带状方式,以形成复层结构。
造林整地时,株行间距按1.5×2.0m,呈“品”字型布设,整成标准的鱼鳞坑,该坑按等高线定位。
果园:果园经济林的建设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改变传统的玉米、小麦的种植结构,既利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保护,更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果园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受市场欢迎,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果园地点应设在山地中下部较缓避风、向阳的缓坡地,多在山腰区域,土层较厚,整地的方式以水平梯田、水平阶、大穴为主。
果园在树种上应选择高档次、品质优良的梨、栗子、桃、杏、李子、冬枣、薄壳早产高产核桃等。
②工程措施有以下几种适宜泉水补给区:
梯田改造与重建:现有的梯田质量标准低,地堰年久失修,倒塌严重。将其按高标准进行改造。在区域内5~15°裸岩化荒坡上,通过砌垒石堰、搬运客土建水平梯田。通过研究发现,在梯田上游设置截洪沟,可有效避免冲刷,还可以削高填低使田面外高里低,并修筑内、外拦水埂,发挥拦蓄雨水的功能,另外还可以将地堰边种植金银花、花椒等护堰植物。以上系统科学治理,使原有和新建梯田标准高、水土保持功能强,并且还要注意田间设施如田间道路和灌溉排水的系统科学规划与设计。
梯田一般布设在15°以下的坡地上,主要种植果林与水保经济林不同的坡度,梯田的各个特性指标也不同一般可按表二确定的规格建设较为理想。
石坎梯田规格表
表二
地面坡度
(°)
斜坡长度
(m)
田面宽度
(m)
田坎高度
(m)
清基深度
(m)
清基宽度
(m)
5
5.7
5.7
1.0
0.5
0.7
10
4.6
4.5
1.3
0.6
0.8
15
4.6
4.5
1.7
0.8
0.9
梯田在施工时应首先确定堰坝线。先在坡度适中地方划出一条与等高线正交的基线,然后根据地面坡度按表二确定梯田的规格。石堰在砌筑时汪基应当特别注意,一般尽可能清理至岩基,以保证地堰的稳定性,清基宽度为0.7~0.9m,由下向上按1:0.2的边坡系数收缩。
③坡面拦蓄工程:
该项工程的实施可有效的拦蓄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层的冲刷,也是山区生态功能保护用水的一项重要手段。比较有效常用的形式有蓄水池、水窖、旱井等。
④沟道工程措施:
在沟道内层层布设谷坊、塘坝等蓄工程,可以做到“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梯度开发”。
谷坊可有效地防止沟床下切冲刷,谷坊可分浆砌石谷坊和干砌石谷坊二种。在沟道上游建干砌石谷坊,减少洪水一,拦蓄泥沙在沟道中下游建浆砌石谷坊还可兼顾蓄水,谷坊在位置的选择上应当注意以下几条:
a.谷口狭窄;
b.沟床基岩外露;
c.上游有宽阔平坦的储沙(水)池;
d.在有支流汇合的情形下,应在汇合点下游兴建;
e.在天然跌水附近不兴建谷坊。
在有长流水的河道内,坡降较缓的天然河道内兴建塘坝工程,也可效地在汛期拦蓄地表径流水。塘坝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蓄水面积、蓄水量和汛期的有效行洪。在规划设计时应当请专业部门具体设计。
改善海岸带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海岸带森林不仅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育野生生物[1]、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一般性生态功能,而且在沿海地区还能起到护堤固坡、消浪减灾[2-4]、防风固沙[5,6]、保持水土、防护农田、涵养水源[7]、减少旱涝灾害威胁等作用,从而改善和维护海岸带生态环境。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镇分布密度高,森林植被覆盖率低。通过绿化造林,在海岸带城镇、农田、荒坡山地、交通路网等因地制宜地构建各种林带、林网,有利于改善、美化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特别是沿海风景林的发展,不但增加了沿海旅游业的经济收益,而且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反过来也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协调发展。
增加森林碳汇,减缓温室效应CO2排放量不断增长,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关权威机构预测,随着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许多滨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将消失,到2035年,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并造成灾难性的经济损失。我国海岸线长,海岸带森林面积广,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有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m3的蓄积,约吸收1.8t的CO2,释放1.6t的O2[8]。海岸带林业的持续发展,将大大提高森林固碳能力,为维持全球气候的平衡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增加林副产品,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沿海地区人口比重大,能源需求量相应较高。薪炭林的栽植,为沿海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大大降低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减少对天然林、人工防护林林下枯落物的人为掠夺破坏,促进森林养分归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我国木材及其林产品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海岸带用材林的栽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供需缺口,增加社会经济收入;在海岸带经营经济林,不仅可以为沿海工业、农业生产提供原料,为人民生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各种产品,如增加食品种类,缓解粮油供需矛盾和保障人民健康等,还可使海岸带荒山丘陵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搞好我国沿海农业综合开发,脱贫致富,增加外贸商品出口的重要途径。
海岸带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海岸带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加强了沿海防护林带的建设。但是,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小,生产力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海岸带森林结构较为单一,生态功能不高沿海地区除风景旅游区和天然林外,人工林普遍存在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林分更新困难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其中以沿海人工防护林最为突出。一方面结构简单的人工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易受外界干扰破坏而发生退化,致使防护林生态功能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沿海防护林大多营造时间早,很多都已老化退化,病虫害危害严重,加之经过多年的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林木受损严重,疏林残林较多,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口断带,致使生态功能后天受损。另外,海岸基干林带普遍宽度不足,大多数不到100m;农田林网不够完善,整体控制率较低;城乡绿化,特别是护村片林零碎不齐。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沿海防护林的功能和作用。
沿海防护林总量不足,难以有效抵御海啸和特大风暴潮从森林资源情况看,沿海防护林工程范围内221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为35.7%,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林种结构不尽合理,与沿海地区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相比,与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还算不上高水平。有些省份的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沿海防护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海岸基干林带建设看,还没有实现完全合拢,特别是在一些泥质海岸的盐碱涝洼地和沙质海岸的风沙频发地,基干林带还是空白。
海岸带森林的人为破坏严重,林木保存率较低沿海地区经济活动频繁,森林植被极易遭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如毁林采沙挖矿,围滩养鱼养虾,砍伐红树林搞经济开发,甚至出现了毁掉基干林带来修建堤防工程的情况,造成湿地、林地的大量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较突出。据统计,我国原有红树林6万多hm2,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的围海养殖、90年代的开发建设,目前仅剩下2万多hm2。另外,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后,很多地方把建设用地转向了林地和湿地,这对海岸带森林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沿海地区每年造林面积大,但保存率低,究其原因就是只重视造林而忽视管理,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少数地区出现对森林乱砍滥伐等现象,致使林木保存率低。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沿海地区建设用地、规范滩涂种植养殖、制止毁林采沙挖矿、遏制无序开发等,都缺乏法律支持,严重影响了海岸带林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的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
构筑以纵深防御型沿海防护林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林业产业,是沿海地区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沿海防护林的定位应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上,实现从一般性生态防护功能,向以应对海啸和风暴潮等突发性生态灾难为重点的综合防护功能的扩展。在建设内容上,要将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沿海区域造林绿化统筹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之中,实现以基干林带为主导,滨海湿地、滩涂红树林、城镇乡村防护林网、荒山绿化等有机配合的多层次结构防护林体系的扩展。
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为海岸林的第一层次,是在潮间带或潮上带的盐渍滩涂上造林种草,以消浪、促淤、造陆和护堤为目的的一个特殊林种。由红树林、柽柳、芦苇等植被和湿地构成,是破坏性海浪的“缓冲器”,能起到消浪护堤保滩的作用[9]。我国滨海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构建以红树林为主的沿海防护林,可以防风消浪,造堤护堤,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海岸带景观。对适宜红树林等植被生长的滩涂,加快人工造林、封滩育林,有利于提高消浪林带的减灾功能。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水松林,暖温带则以柽柳林、大米草为主。防浪林的宽度一般均在数百米至千余米,具体宽度根据海岸线以下适宜造林种草的宽度和消浪护堤的需要而定。
海岸基干林带的构建海岸基干林带为第二层次,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核心,是沿海防护林中最基础、最主要的骨干林带,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骨干屏障和生态防护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建设,包括对已有基干林带加宽,断带处填空补缺、填空,低效林带的改造修复等内容。根据我国沿海地带的地貌特征、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海岸带可划分为沙质海岸、泥质海岸、岩质海岸3个类型区,其中沙质海岸类型区重点建设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的海岸基干林;泥质海岸类型区重点建设以治理盐碱、抗旱防涝、防护农田、保护湿地为主要功能的海岸基干林。针对岩质海岸的海风、海雾、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较多、土壤干瘠、易发生水土流失等特点,岩质海岸应建成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海岸基干林。基干林树种的选择根据我国沿海地区的气候、地质、土壤和动植物区系等特点,以长江入海口为界,将我国的基干防护林划分为渤海黄海段防护林体系和东海南海段防护林体系。每个类型区海岸基干林带依此为据,进行树种配置和防护林带构建。
纵深防护林网的构建沿海纵深防护林为第三层次。从海岸基干林带后侧延伸到工程规划范围内的广大区域,按照“以面为主、点线结合、因害设防”的原则布局,共同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海岸带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即以沿海乡(镇)、村屯为“点”进行绿化美化;道路为“线”建设护路林,平原农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广大工程区域为“面”,对宜林荒山地进行造林绿化。坚持以防护林建设为主,同时与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景观林等多林种结合:在小块平原区,充分利用沟、渠、路营建农田防护林网;在低山丘陵中上部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地块营造水土保持林,在山丘下部坡度较小、土层较厚地块和条件较好的荒滩地,大力营造用材林、经济林;在风景名胜区和森林旅游区主要搞好风景林和生态林建设;在山顶和山脊上,采取封造结合方法培育水源涵养林;在河流、干道两侧进行通道绿化,营造丰产用材林或经济林;在城镇和村庄周围,加强环城防护林和“四旁”绿化建设。
构建海岸带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体系
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加快发展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构筑雄厚的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加快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切实解决木材供需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发展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逐步缓解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南方地区,要以建设短周期纸浆原料林基地为主,适量发展周期较长的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珍贵用材树种。中部地区,要培育以欧美杨和松类、竹类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兼顾周期较长的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北部湾地区,要切实加快以现有中幼龄林改培为主的原料林基地建设,同时注重珍贵大径级材的培育。平原地区,要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大量木材,逐步形成我国新的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充分借助市场需求的力量,切实推进经济林产业尽快迈上新台阶。发展经济林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一条战略途径。我国沿海山地面积大,经济林树种丰富,许多木本粮油、干鲜果品独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实现经济林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品牌型的转变,下大力气调整经济林的品种结构,培育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品深加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积极发展以种植养殖业、非木质采集业为主的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产业。要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农、林草、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积极推进林下种植养殖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林地产出率。努力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林间种养模式,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要通过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加工业的大发展来带动林下经济的大发展。
充分依靠现代科技和装备,全面提升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要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和工艺,大力培植一批原料有保障、规模适度、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沿海地区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牵引作用。
充分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业的新趋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据统计,近年来,全球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高达30%,美国每年有20多亿人次到森林中旅游,是全国人口数量的7倍左右。我国有1.8万km的海岸线、有300万km2的海域面积、有6500多个岛屿,北至辽宁大连、天津、山东青岛、烟台,南到上海、浙江舟山群岛、广东深圳、广西北海、海南,各种各样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及海洋旅游项目的开发层出不穷,是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10]。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规划指导、合理布局和系统开发,打造许许多多各具特色并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生态旅游精品线,形成大大小小的以生态景观为主体、以其他景观为辅助、以“森林之家”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圈,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