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

第1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对策

众所周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很多人把历史当做一门“副科”看待,而且普遍认为只要对于课本的知识点“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考试技巧的训练,从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阻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总结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对策,促进历史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构建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历史作为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非历史专业转换过来的,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有效认识到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的理论和观念比较保守和落后,只是把历史当做一门副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熟记一些重点知识,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这样就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中考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很难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脉络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这就严重制约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这样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在教学中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不利于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对策

(1)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水平。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历史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带领学生树立对于历史课程的正确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由于历史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教学技巧,这样才能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和教学能力培训,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实现。在初中历史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按照4~6个人为一组,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和背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于汉武帝这个人怎么评价,以及汉武帝大一统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可以安排每个小组自主探究和学习,然后分别派出代表回答。这样在教学中,就能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两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影视作品,展现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对于那段屈辱历史记忆的刻骨铭心,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列出《》、《》以及《》等一些列条约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总结出外敌侵略中国的路线、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比较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高效课堂的构建。

(3)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开展实践活动。在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各种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表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论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且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和历史思维方式,这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刻板的授课方式,改变单一向学生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改进,革新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技巧,才能达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计划,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赋予历史问题以新的生命力,使课堂教学的主题更加鲜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学以致用。

1组织历史知识竞赛

初中历史教师应抓住中学阶段,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主题竞赛,教师设定相关主题,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如,学生就应搜集与相关的资料,了解的背景、战争的过程以及该战争对我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等。在竞赛中教师提问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或设定辩论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对表现出色的一方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通过这种竞赛方式,学生能够在较长的准备过程中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资料的搜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精神,对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情感教学

首先,教师应注意到,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事物的思考侧重于感性思考,所以,教师授课时应赋予历史人物和事件以情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需要把枯燥抽象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再现出来,加以适当的渲染,达到更鲜明的效果。例如,在讲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应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并且在真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情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圆明园被破坏的惨烈景象,认清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财物的丑恶嘴脸,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理解;其次,教师要善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用心教学,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使情感教学真正得到落实,提升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网络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独特的敏感性,网络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网络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与初中历史结合起来将对历史教学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充分收集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量;课上,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音频和视频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香港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再现港澳回归的场景,再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配合响亮的国歌,使学生燃起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将情感教学和知识教学相结合,达到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目的。4增加社会实践教学历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基础、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历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本市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遗迹等,在假期还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历史文化之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有机会更为真切的感受历史,引发思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向长辈请教,如在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内容时,学生就可以通过向祖父、祖母以及父母询问他们年轻时生活各个方面的状况,对比现在的生活状况,总结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在类似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研究,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更容易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4总结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初中历史教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应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初中历史教师也要分析当前的历史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与时展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贾红英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江艳梅.分析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1)

[2]李社利.五环节教学法———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第3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31-01

初中的历史教学与语文、数学、外语等教学不同,初中的历史教学具有明显的科目特点。学校一般都只注重语数外的重点教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都集中在主课教学上。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既要让学生们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要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技巧。初中的历史教学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们勤于动脑、多思考,因此,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比较适合历史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

1 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小组规则

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中,都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初中课堂学习中,要求学生们体现出合作能力的培养。新的精神宗旨,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对于日常工作乃至一个企业而言,都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更何况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娇生惯养使他们的自私性越来越强,因而,从中学开始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并不是只为了应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素质上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叛逆期,老师们不能采用压制手段强迫他们参与某种活动。老师要在课堂上讲解小组学习的目标、模式以及方法,积极鼓励学生们去参与这种小组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和传统的老师直接授课有所不同,老师们要规定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将和以后的成绩直接挂钩,制定出一套学习规则。小组的合作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自愿原则展开。当学习小组分组完成之后,根据学生推荐,选出一名学和学习委员。学习组的组长要负责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学习委员则要下达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监督小组成员执行。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完成任务。

2 要结合初中历史的特点,展开多模式的教学内容

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老师必须充分挖掘出其中的趣味性,把历史知识和趣味相结合。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把历史课程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每一堂课下来之后,留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去探讨,并且要求学生们要认真完成,并且由老师和学习小组委员进行打分。具体实施方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可以进行一个历史演讲比赛,学习小组可以收集一个论题进行系统分析,让学生根据这个论题进行演讲。在历史课堂上,当老师下达任务之后,可以根据所提供的资料,给一些参考资料供大家参阅。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交给学生们演讲的技巧。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演讲技巧。

(2)根据历史故事,让学生们表演话剧,进行小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所讲的历史故事,渗入合理想象。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写剧本。老师根据提供的例子指导学生们表演。比如在讲到孔子的故事时,可以选春秋时期和孔子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们进行演出。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可以播放一些视频,让大家观看,给学生一个示范。

(3)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一个辩论会,根据某个历史故事或者事件展开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比赛。当老师讲完一堂历史课堂之后,可以根据学生观点的不同,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在课后收集资料,坚持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辩论会。

3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当的选题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不见得是每堂课所必用的,想要提高它的有效性,应该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内外。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达到一定的成效。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教学内容中侧重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在具有活动探究性课程上,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模式。

比如,在《探访丝绸之路》这章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可以把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指导每个学习小组确定好学习的主要任务。老师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小组同学集思广益,这样不但帮助他们拓宽了思维、提高了探究能力,同时还帮助他们提高了整个初中历史的学习效率。

(2)在课堂上需要学生们动手获得最终结论,同样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这样创设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加强分析、综合以及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4 在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在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下,主要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对老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老师们必须更加深入的了解教材、教法和学生。因为学生的知识有限,当他们在接受一个新知识的时候,要么就会出现各种困难,要么就只是停留在其表面,所以当学生们在预习、讨论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拔和引导,启发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把他们的自主学习引向更深的层面,最终达到突破教学困难和重点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每节课的积累,才可以走向成功。

5 要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在与老师之间产生交流或互动,而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埋头干自己的事。这主要是两种原因造成的:

(1)厌学,对初中的历史教学不感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部分学生并不是不想说,只是他们不会讨论,面对老师提出的各种提议不知从何开口。

对于以上这两种情况,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①在进行讨论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老师要明确告诉每位学生讨论的目标,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放矢。

②在进行讨论过程时,应该注重方式方法。

这是关系到整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老师们必须要求学生们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学习在后。学生要在辩论前先进行独立学习,认真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在小组内相互议论、相互答辩,这样在讨论时就有话可说了。

参考文献

[1] 张宗美.初中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12):145.

第4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是初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指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为了顺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目标,使历史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得到不断更新。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更新

历史教学原则的内容有多方面的联系性特点,主要包含: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横向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好地识别并判断历史。为顺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发展孩子们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使多方面的历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历史教学原则就一定要更新,要采取多元教学法,也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并以注重发展和增强孩子们分析、判断、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初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发展孩子们创新、分析和操作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思想要更新

思想是行为的主宰,是创新的先觉,教学思想对教学起着领导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没有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转变为素质教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历史素养及个人文化素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快地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提倡自觉、主动的学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旧的教学思想过于重视老师“教”的作用,而不重视孩子们“学”的方法,这已不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初中历史老师要尽快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改变旧的“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想。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一上课就“满堂灌”,要求孩子们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而不传授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还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心理,稍有些难度或者没有背过的题目,要么向老师寻求答案,要么就放弃。所以,老师应当以发展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更新

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本与内容和以前相比,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施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也就是说老师要大胆地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孩子们在探究新知识的路途中,自然而然地就锻炼了创新能力。孩子们要对历史做出的科学正确的判断,需要扩散性和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尤其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探索,更需要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孩子们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锻炼和发展他们创造性思考的过程。所以,初中历史老师所采取的历史教学方法一定要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扩散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更需要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或其他媒体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在授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材包括熟读教材,深挖教材资源,还要对所教学生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也就是备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利用网络技术搜索和查找资料获得信息,以此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发展孩子们对历史资料的进一步探索和研发的能力,以完成历史教学创新的任务。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5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启示。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启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精彩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序幕”。好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彩的导入,为学生创设情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课堂导入的重

要性。

营造课堂氛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能找准学生的最爱、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净水投石”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兴趣导入,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播放歌曲,渲染气氛

历史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但它不是干瘪枯燥的文字,它是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的,为了体现历史的真实性、生动性,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自然把学生带入事件发生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播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曲将学生带入抗美援朝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中,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观看图片,形象导入

历史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图片进行导入,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我在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就采用了图片导入法导入新课,出示《德国妇女清理废墟》《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漫画《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实力变化》请学生仔细观察,前两幅图片和漫画内容形成巨大反差,学生自然想知道其中原因,自然便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导入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又符合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

三、生动讲述,故事导入

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精力比较分散。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能恰当讲述故事便能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课堂情境中。讲述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我课前搜集了林肯的生平事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学生由此对林肯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学起来知识来更加兴致勃勃。

四、设置悬念,问题导入

正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课堂教学教师如能精心构思,巧设问题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将学生带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以便学习新知。教学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它席卷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么这场大世界战因何而起?交战双方到底是谁?大战的结果怎样?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呢?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心里充满了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尽快知道究竟,从而形成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

课程导入方法很多,重在精益求精。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效课堂令人心驰神往,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导入便可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能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坚持做一名“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不断进步,赢得

成功。

参考文献:

[1]逯彩霞.初中历史作业创新设计新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5).

[2]刘思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第6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的认知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态度,这种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历史课程只是一种说课的教程,和现在的社会和现实离得非常远,不会很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所以,创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有意义了。

一、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会更加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历史的课程教育阶段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非常大的一个阶段,这种历史性的知识和文化会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促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而且对历史文化进行学习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会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意志和精神,这种精神能促使学生自身的品质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对待问题和困境的态度。

第二,提高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是非常全面的,它是整个社会进步文化和知识的结晶,对于历史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思考能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第三,提高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非常有利。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不仅会让教师更全面地以全新的教育创新方式进行探讨和学习,而且还会让历史教师对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开展会使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更加精彩。

第四,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创新性,就会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教育变得更加有活力了。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并且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同时还会对历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的方法

初中历史课程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创新度。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不会更好的思考,创新思维能力也不会有很好的锻炼。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对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认知能力进行更好的启发,这样就会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事实的思考有自己的一定的辨别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历史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不仅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出思维场景。初中课本里面所学习到的历史事实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还会对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深入其中,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宽和对问题分析思考的能力,教师也会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度,更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第三,教师要注重问题创设的技巧性和创新性。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好的问题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思考和讨论的气氛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看法,教师应当能够充分考虑到所创设出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意义。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与时俱进,不要过于陈旧,让学生觉得问题离现在太遥远,那样就会使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有难度,说不出自己的看法,因而对问题失去兴趣。

第四,鼓励学生的质疑,创设出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质疑,就会更加独立地进行思考,从历史问题中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的时候不断进行创新。

第五,进行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散,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这样才会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实现,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地去解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好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活生生的历史。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以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好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仲.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与创造性思维[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0,(06).

[2]方俊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0,(0l).

第7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管理;问题

究竟什么是课堂管理?一些人把课堂管理仅仅理解为是课堂控制、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没能真正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在《课堂管理与沟通》一书中提出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与沟通的规律和技巧,实现与学生有效的课堂交往,在交往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随着课改的深入,历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行为也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如何改善历史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中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了。

一、初中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学生的价值呈多元化,有自己的思想,对老师和家长不再盲从,老师的权威日渐下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拜金主义、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迷失了方向,对丰富的历史文化不屑一顾,颠覆传统、崇尚自由、推崇后现代。加之课改要求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活”起来了,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和“动”的真正内涵没把握好,结果热闹了课堂,但课堂的管理却出现了问题。

(一)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课铃响了,一些学生却充耳不闻,各玩各的,还在疯闹,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意识。课堂中,一些学生书不带、辅导资料不带,课堂不做笔记;课堂上,旁若无人,想说就说,想动就动,对老师的讲解胡乱插嘴;脱离主题、高谈阔论;玩手机,听MP3;顶撞老师,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历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责任心不强

课堂管理意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初中一些历史教师把管理学生的任务看成是班主任的事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有了这种想法,就常常会出现当自己的课堂有问题时,总怪班主任管理不当,班级的学习风气差,而不从历史老师自己身上找原因。诚然有些班班风确实不好,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影响老师上课,但也有些历史老师无论上哪个班课堂都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我们老师找找自己的原因了。教师本身事业心不够强,教学态度不端正。初中历史学科因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功利主义驱使下,被认为是豆芽学科,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情绪调节课,上课随意说话,扰乱课堂纪律,历史教师的待遇和其他主科相比也相对较低。不同的待遇和地位造成了历史教师的不满和抱怨,教学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历史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内涵缺乏认识

课堂管理牵涉的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从上课开始到整个课的结束,涉及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些历史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于是认为管理得学生服服帖帖,乖乖听话,课堂不敢随意发出声响就是成功的管理。面对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是去认真分析,要么暴跳如雷,对学生大吼大叫,要么就听之任之,难得管。当老师把课堂管理仅仅看成是课堂纪律,是约束好学生时,我们的课堂就会真正出现问题。影响课堂管理的问题很多,历史老师如果不去分析课堂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会去洞悉学生心灵深处真正所需,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那么久而久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张,课堂管理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专制、要么放任。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我国学者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为”。[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面对无效的课堂管理更要承担起责任来,努力探索,寻找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新时期,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权威式、命令式和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发展中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进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分析、思考。初中学生又是一个身心都还不成熟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环境、经历都不同,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接受你的教育,“爱”是连接师生的桥梁,用用真情来营造良好的实施关系。

二是历史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内容,爱岗敬业,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为学生负责,爱岗敬业。教师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场景,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味,具有激情,让历史事件丝丝入扣,历史人物活灵活现,整个课堂充满了美的享受,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最终变得乐学、想学、爱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明白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制定有效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体会到制度的人文关怀,主动去遵守。

三是历史教师要提高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在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教师要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比如对课堂上出现的打架事件,可适当采用冷却处理法;对学生突然提的刁钻的问题,教师要机智地因势利导法,等等。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面对自己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只要历史老师们积极地投入到对课堂管理的研究中,相信初中的历史课堂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第8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创新思维

随着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变成初中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初中生真正“活动”起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历史、体验历史和感悟历史。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会使初中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些活动会让初中生的情感得到释放,有利于初中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一些再现的历史情景给初中生印象会更深刻,有利于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初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意义。

一、活动设计要引导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学习方式发生积极转变

新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发生质的转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能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初中生掌握知识、积极实践的态度和能力。 我们首先应该让初中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让初中生真正明白他们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当做课堂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主人。

二、有利于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让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中真正“活动”起来,我们要当好“导演”, 要真正做到我们搭台,让初中生唱戏。许多历史课堂因为有了初中生的积极参与,如朗读、表演、探究等,才是我们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了初中生的踊跃参与,教学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初中生的活动不应该是盲目的,不能为了“热闹”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追求形式主义。我们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初中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既要保证初中生的积极、有效、全员参与,又要防止初中生偏离中心。并在初中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初中生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如讲“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节中八股取士时,我安排了初中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八股取士历史剧,看剧评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初中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初中生表演八股取士历史剧和看剧评史的活动,初中生非常踊跃,积极发言。我对初中生的发言都做了积极肯定和鼓励,初中生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样留有余地又尊重了初中生的差异性,也避免了初中生太偏离主题。结果初中生很快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深深理解了八股取士的危害性。 因此我们要引导初中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内容,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中心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初中生的活动既要形式新颖又要主题鲜明,既要目的明确,又要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初中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记忆等,而是我们要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探究和思考,让初中生在感知历史中不断思考、探究和积累。让初中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进而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初中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历史教学中的“活动” 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我们在引导初中生积极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他们自主有序进行,同时不要局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初中生大胆开拓和创新。 例如 :“小老师”的活动我们都不会陌生,在讲《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组织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方法把初中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和“危机”的教学。第一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小组的组长负责布置具体任务,并让他们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具体的任务;第二节课让三位“小老师”正式讲课,“小老师”们也充分发挥了初中生的主体性,表演历史剧、说快板、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初中生听的也非常入神。通过这样的“活动”,初中生不仅有效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体验到了老师的苦与乐,那种对历史敬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初中生不可能达到我们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给予初中生必要及时的指点和帮助。

四、活动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实际

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们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量让全体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中的分组和任务分工都要具体、合理、充分。既要面向全体初中生,又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例如七年级、八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望非常强,我们就可以设计初中生表演、背诵大比拼、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九年级的孩子不再喜欢那些过于表现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已经更加深入,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组织演讲、专题讨论、记者采访等形式的历史活动。所以我们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初中生实际,对阶段的孩子组织相应的学生“活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第9篇:初中历史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农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10-02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特点

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相应的历史博物馆及历史文物设施较为稀少,因此,农村的孩子对于历史这门学科了解很少。另外,由于教材的改革,目前的农村只有在初中教学中才有历史课程,这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独特特点。

1.学生兴趣浓厚。初中的教学对象以14~15岁少年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最为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胜。而从未接触过的历史教学内容,极大的满足了他们那份好奇心、那份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历史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

2.知识内容丰富。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什么内容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新奇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在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每节历史课都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3.老师讲解为主。由于大多数农村初中教育院校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导致都是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只是安静地听取、记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再辅以查阅课外书籍,或者收看收听有关报道来学习历史知识。

4.课堂为主要学习场所。一方面,大多数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另一方面,限于经济条件,农村的初中院校无力组织师生去外地观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历史文物遗迹。因此,农村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课堂讲解上,通过展示历史影像照片或者老师手书版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

二、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课改通知,开始了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使得我国的教育行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众多农村初中教育院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比如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信息技术的加以应用、新型教学设备的建设等,整个教育水平上升了一个大台阶,取得了不小效果。可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新型教学设备没有得到合理应用。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新型教学设备的维护费用比较高昂,再加上缺乏专业的设备调试人才,以致很多农村初中院校配备的新型教学设备,都是锁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搁置一旁,或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

2.历史教学流于表面讲解,缺乏创新。限于不能参加历史博物馆及相关历史文物遗迹的实地观察,只是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造成不少历史老师只是简单的将历史教材读解一遍,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缺乏知识的创新。

3.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灵活性。没有实地的观察,以历史老师的课堂讲解为主,造成学生只能拿笔记下老师所讲内容,然后死记硬背,把老师讲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以及相关历史影响、意义等强记下来,缺乏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不了解历史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同性质的历史事件缺乏分析能力,只会照搬记住的历史知识。

4.偏离历史教学的本质。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开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可是在广大农村初中教学中,尤其是在传统思想认作副课的历史教学中并未得到重视,依然是以考试分数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历史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历史教学的本质,依然片面的追求分数,导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缺失,历史思维的欠缺。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农村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聚集地,占据我国五分之三的人口,因此做好农村的教学工作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初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农村初中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农村初中教学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科,我们必须要做好它。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合理利用教学新设备。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办学、教学能力。尤其是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都是“一窍不通”,新来的老师也是一知半解。要加强新型教学设备使用技能的培训教育,开展教师补习班,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设备使用技能,合理的利用教学新设备,提高课堂讲学效率。组织课外实践,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但是历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调查互动,比如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可以找村子中的年长者进行提问,收集课本上没有的史料,加以分析、整理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并尝试给自己的调查结果做结论,最后由历史老师做评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增长了学生的历史探索、历史史料收集以及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的历史思维能力。

2.加强思想培训,回归历史教学本质。加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培训,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错误观念,推行现在的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合理设置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点,做好备课工作,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问题的调查活动,并辅导学生进行历史调查结果总结,在历史调查中提高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3.建立有效的教学规范章程。建立有效的教学规范章程,通过规范的章程明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各项内容,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双赢。

4.家长互动教学。完善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教育资源本来就相对短缺,因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努力发掘各项教育资源。通过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让学生家长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家里通过家长的辅导进行额外的历史知识补充,这也是提升历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限于经济、文化等条件影响,师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造成新时期推行的素质教育取得的效果甚微。但是我们不能气馁,产生敷衍的思想,相反,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对外界的交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开发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这样不仅使我们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而且我们农村的整个教育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费为群.质疑·联想·求证——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12,(5):81-82.

[2]薛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55-56.

[3]陈章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动课[J].职业时空,2009,5(12):137-138.

[4]叶爱明.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