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像曲径上挥汗如雨的攀登者,像彩云环绕的山岫,像大漠里长途跋涉的征人,渴望莺飞草长的绿洲,终于通过几天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工作。还是跟人说了半天的情,才让去工作的,不然别人一般不收短工,想想这几天的经历,才知道要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是如此的艰辛,本准备去做促销员,可是由于自己的能说会道能力还不行,被拒之门外,去帮别人买衣服吧,老板又说没工作经验不收,只好泡汤,经过一次一次失败的打击,本想放弃的,可是又觉得不能这样的逃避“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畏惧不前”这句话闪过脑海,于是就找道了现在的工作。
找到工作后的心情真是用言语无发去说,高兴的像只快乐的小鸟飞来飞去的,在家里乱蹿。只听见妈妈说:“她是不是傻了,怎么这么的兴奋”其实她不知道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让我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自己可以工作了,可以挣钱了,以后就可以不用在向爸妈要钱了,有了第一次找工作的经验对以后找工作就多了一份经历了。找工作让我体会到当一扇门为我们关闭时,我们不要放弃,因为总有一扇门会为我们开启。坚持就是胜利!
20xx年1月13日工作的第一天
因为昨天晚上兴奋过度,导致失眠,但也并没有影响我上班的时间,7点准时起床,洗刷完毕后就在外面随便吃了点早餐,因为第一天给别人一个好点的印象,早上的工作就是择菜,扫地,拖地,擦桌子。我首先是扫地,把屋内外全部扫完后,就拖起了地板,刚开始拖得时候还蛮兴奋的,只是拖了两间屋后就觉的很吃力了,拖完后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了。小喝几口水后,便开始择菜,因为在家择菜少,有的菜我还不会择,还好老板好,教了我一些择菜的方法,不一会各试各样的菜都被我择好了!哇,没想到择菜完了还归我洗,没办发也只有认了,在学校洗衣服有时还用热水洗衣服,可现在不可能用热水洗菜吧!水真是刺骨啊!终于明白了妈妈洗衣服的辛苦了,妈妈真是伟大,以前总是她一个人洗家里一大群人的衣服,在冰冷的水中一洗就是几个小时,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等我回家了一定不让妈妈那么的辛苦了!菜终于洗完了,可是我的手却似乎没有了感觉,但也不能休息,地已经干了,还得去擦桌子,一会还有人来吃饭,如果看到桌子不干净,别人又怎么会吃的香了。中午时间快到了就看见有很多的客人纷纷的来到酒楼,看到来了客人老板让我们领他们去几号餐厅坐下,还得倒水端茶他们喝,还得一直的站在该号餐厅房的外面等待着被叫喊,有什么需要马上去办。不灵活还得被老板说,等客人吃完走后,留下的残局也得我们收干净。第一天上班,上天既然这样的照顾我。听老板说今天客人最多,今天跑去跑来估计也有好几十趟了,等我把碗洗好后,已经是下午3点了,在看看被搞脏的地面,又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只得拿起扫把,拖把把它弄干净,还要我半个小时就搞定了!还有大概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休息。在学校2个小时感觉好长好难过啊,一是没事做,又不想出去,在寝室里这边转,那边又转这边,好无聊,如今的2个小时是那么的短暂,还没来得急休息好就过去了,又是客人来吃饭的时间了,又是引导客人们去几号餐厅房。这次有个很挑的客人,他不是说这个菜没炒熟就是那个菜太淡了,是不是没放盐,我都快被他搞的生气了,可是老板却还是面带笑容的帮他换,真搞不懂,等到晚上快没客人来吃饭的时间,我的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完成了工作,老板还要开会,也不算开会,只是跟我一个人说,他说:“工作的还不错,要继续坚持,适当的时候要灵活,还有遇到很挑的客人不能发脾气,需要明白顾客是上帝,还要注意以微笑待人,不能摆张臭脸,不然客人还以为就像是非来你这不可一样,别人又怎么会吃的高兴!吃的不高兴下次怎么会再来了?所以以后要记得微笑待人!”
一天的工作终于完了,回到家以是晚上10点了,看着家里人做再那里看着自己的电视,好羡慕,累了一天的我,躺再床上,想想今天的一切也觉的有点自豪,因为我做到了,我坚持住了!
20xx年1月14日工作第二天
今天早上就比昨天起来的晚一点,我舍不得我暖暖的被子,就多睡了一会,赶到的时候刚好8点。开始工作,和昨天的一样开始了我第二天的工作,重复的拖着我的地,没有了昨天的兴奋,但是还是拿出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干完了拖地的工作。然后开始择菜,问问择菜的小王在这里干了多久,哇,已经干了两年了,厉害真的很勤劳,她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学习。由于昨天第一天来上班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话,今天就主动搭话了,问了一下其他人才知道她是干的最长的,也是最能干的,什么都会做,而且也是做的最好的,在这工资最高,我昨天干了一天,就尝到了这种工作的辛苦,她能干这么长时间真是让人佩服,看着她那样执着,我也从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不要懒惰,要手快,眼快,看到什么要做就马上行动,不要总等这别人来说,来叫你,这样就会有效率,客人也就会越喜欢,喜欢了就会经常来这里吃饭!今天我学到了要处事灵活!
20xx年 1月15日工作第三天
说实话,经过两天的累真的有点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但也没有半法,不能说就这样不做跑了吧,那我不是太失败了吗!我不能做逃兵,我要坚持我的工作。于是我在扫地,拖地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我可以把每天的扫地,拖地当成自己在做某种运动,即完成了工作身体也可以得到锻炼,何乐而不违了。我学会了从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并努力的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行!
20xx年1月16日~19日工作最后的四天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启动农村消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村市场秩序。结合本地实际,现浅谈我们工商部门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村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 认识农村市场状
中兴镇地处我市腹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我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我们通过对该镇部分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一窥我市农村市场的现状。
(一)、生产状况:该镇人口2.66万人,面积约53.78 平方公里;主要农富作物有猕猴桃、茶叶、花卉等;其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就地、就近的简单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该镇存在的个体家庭生产、分散自主经营、壮劳力外出务工的现状,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我们不难发现,该镇农民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应有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其产品大多数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销售阶段后,农民没有明确的、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更不要说定价话语权了。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该镇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
(二)收入状况:据统计显示20xx年,中兴镇农民人均收入为 5726 元,而同期我省农民人均收入为4121元,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虽然该镇农民年均收入高于省均、国均收入,但较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000元)而言,仍属偏低水平。从该镇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又只有通过城市实现,因此使得留乡农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日渐加剧。而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不足、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其中多为农民工)使这些情况更加突出。该镇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
(三)、消费状况: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然而从当前该镇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较为普遍,农村商品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该镇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一是农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较低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价廉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必要的消费知识(常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其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首求价廉、再求物美,如若不美、自认倒霉”成为农民较为普遍的消费心理,这也折射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和无赖。
二是对经营利润追求和市场条件与农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追求。如果在基本利润追求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尽管近年来,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一些大型商业资本逐步进入农村市场,如红旗连锁、老邻居等,但在该镇农村仍普遍存在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商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即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杂、数量少,有的农家小店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和经营知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这种现状无疑使商品质量的保证成为一种奢望。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工商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工商部门在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方面存在着缺失。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经营随意、地处偏远,就我们现有的人员和装备而言,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 场成了假冒伪劣、三无商品的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一些规模企业介入规范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准入难度和经营障碍。
营造适宜农村商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工商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是我们对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实施长效监管的目标所在。并通过监管,保证农民在其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人在经营范围内合法从事经营,从而促进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那么作为我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应对现状建立农村市场长效监管的机制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 剖析市场化监管网
尽管我们有着依据“三定”方案而做的监管职责、监管流程、监管网络、监管机制,但客观上却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情形,如家底不清、职责不明、无照频出、隐患时现、监管乏力。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主观上存在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的情形,也有客观上存在着人员、装备不匹配的情形。
从金信工程数据库得知,我局有各类市场主体有29918户,实际存活约1.3万户左右,其中重点监管(餐饮、食品、娱乐、农资、危化等)对象(实际存活)约占总数的15%;面对监管对象多、涉及行业多、突发事件多、各类隐患多等现象,加之我们自身人员结构僵化、年龄老化、知识退化,因此,认识上还存在着监管不可能到位、无法到位的想法。
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误区。
因为按照统计标准,工商人员与监管对象比例为1:240 为理想监管比例,以此推算我局(仅以各工商所人员为基数)监管对象的临界点应在1.8万户左右。按照分类分级监管标准,对我市约20xx余户重点监管对象,也是有条件覆盖的。另外,由于我们自身对监管对象基础数据的不清、不详、不准,尤其是无证无照部分的统计更是“难得糊涂”。所以我们在黑网吧、游戏厅、卡拉ok等文化娱乐市场监管、无证无照餐饮、旅馆监管、燃气经营监管等方面表现为对监管对象的茫然,表现为不知监管对象有多少?无证无照有几许?在何方?监管措施的漠然,表现为巡查不到位,检查不知措(施)等。这是我们认识的盲区。
客观上我们确实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加之近年来业务知识培训少,表现为至今不明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监管的具体规定等,尽管办公装备在不断更新、充实、提高,但监管工作的效率却并未随之提高。呈现的往往是巡查流于形式,整治处于被动、应付、监管置于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情形。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立长效监管制(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分析农村市场监管之现状和对中兴镇农村市场情况的调研,我们意识到要想建立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就应夯实监管基础,传承监管措施,拓展监管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增收,构建市场主体自律、工商监管他律、舆论监督参与的农村市场长效监管体系。为此,我们认为:
(一)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管措施。
运用金信工程的功能,进一步理清我市市场经营主体的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村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依托“经济户口”,积极引导经营者,特别是食品、农资等重要商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制度、不合格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等自律机制。切实推行猪肉等重要商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同时传承既定的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使“红盾护农”已成为继“12315”之后又一个让政府满意,农民拥护的工商品牌。
实施静态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有照监管与无照监管相联系,传统监管与网络监管相衔接,固有监管与创新监管相并举,粗放监管与精细监管相统一,事前规范、事中监管与事后处罚相结合的全程监管措施。
(二)规范经营行为 建立监管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监管与服务等四个统一。着力引导市场主体自律。要让市场开办方第一责任制度建设逐步覆盖我市所有有形市场,继续在重点经营户中推行并完善“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质量承诺、问题商品下架下柜等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公平竞争。推进食品放心店、农资放心店建设,引导消费者到有质量保障的经营场所购买消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对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及时予以曝光,扶持发展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确保农村市场的商品和农资质量。以此奠定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通过积极引导和培训,发挥工商“七机制”、活扶农致富农,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市场规范有序。
1、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施好“经纪活农”工程。一要大力推广各类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适应市场需要、农民欢迎、机构完备、机制健全、作用突出的农民专合组织。二要引导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切实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扶农助农致富农。
2、加强合同监管,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实现一县一品等特色。深入农村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20xx年初,我们通过开展6期农村经纪人培训,在全市农村起到了积极地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我们还把“守重”活动延伸到“订单农业”中,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延伸到“订单农业”中,在涉农企业中开展争创“守重”活动;以此增强涉农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辐射力,更好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转变观念搞服务,认真执法促监管。目前,由于大部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弱,识假辨假能力差,维权体系不健全等因素,致使农村部分地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工商部门要想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就要转变观念搞好服务。依托“12315”这一平台,逐步推进“12315”维权进市场、进商店、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畅通农民消费申诉举报渠道,真正做到让农民“投诉不出村,维权在家门”。
要根据农村商品消费特点,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农村市场特别是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为名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及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违法广告和虚假“致富信息”广告的打击力度,防止农民上当受骗。以此发挥工商部门在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中的他律功能。
积极引入和建立消费者、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舆论监督,促使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有效运行。
(一)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关于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难以完全吸收和利用,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工商管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客观准确的认识世界,不断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在高校中加强实践能理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开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使学生将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个人或者企业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的目标,必须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集体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学校中具备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上仍然局限在对西方理论的传授上,而且多数理论还是上个世纪发展出来的,这些理论大多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市场状况和社会经济背景,与中国的国情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果工商管理理论不能够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学方式的落后。
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方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获得主动地位,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
(三)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
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数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缺少对工商管理的感性认识。在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会为了自身的职称、荣誉等方面的利益,纯粹的注重理论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实践能力弱的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还会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无法实现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加强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方法
(一)选取与中国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发展中的案例分析,已经足够作为高校工商管理的教学内容,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能够很好的指导现代企业的发展,这些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与从国外传来的理论相比,能够更好的对工商管理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在工商管理的教学内容上要减少对西方理论与案例的使用,尽快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实准确的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况,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进行工商管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寻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是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对于新入学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知识讲座,结合市场调查与企业参与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获得对专业的感性认知,同时为了深化工商管理专业在学生心中的理解,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专业感想与调查报告,通过专业教师的评估,提高对工商管理的认识。二是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案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与学习中去,从中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理论知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模拟教学包括内容模拟、情境模拟、角色模拟与综合模拟,通过采用这些模拟办法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工商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场教学是在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环境中,在实习参观后,撰写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实现了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工商管理的专业教师应积极注定参与到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去,打破片面注重理论研究的传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教师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紧跟时展的脚步不断更新,提高工商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高校应在制度上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四、总结
一、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方向学生的要求及高
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11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了《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据报告执笔人邓海滨介绍,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1年下半年将有6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近30万人),以及700多万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他还进一步强调,将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业毕业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相当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熟悉企业等就职机构,对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对管理理论耳熟能详,但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一知半解。据有关媒体的调查,求职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已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企业也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即便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其实际知识应用率仍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这些年来,高校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都在不断扩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认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预期”可能难以成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应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劳动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上述矛盾的出现,与当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所传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识性,学生光听不练、光学不习,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虽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但是,实践期间学生对企业接触不够全面,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了解企业。总的来说,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实训也由于时间短而难以深入。
在西方,商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澳大利亚拉筹伯(LaTrobe)大学的商业管理(旅游管理)系,在该专业方向课程休闲学(LeisureStudies)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半月内,从零开始策划最具成效的筹款活动。休闲及娱乐就业领域要求工作人员需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掌握策划、经商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消遣乐趣。而休闲学这门专业课程正好能提供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多年都难忘休闲学课程中的这次作业。他们纷纷谈到,在几十天里,团队不断磨合,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最后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分工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慈善舞会。在4年的学习期间,该校商业管理系学生要掌握以当今休闲趋势为主题的策划、筹办、市场评估等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参与大型休闲活动筹备工作的实践机会。
笔者认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桥梁;二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内容不够深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与实际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工作体验机会;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开放的特点,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末三个阶段做了以下实践教学的探索。
1.课程前阶段
超市经营管理课程定于2009年9月开始。为了让学生对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认识,笔者在2009年的上半年多次与学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希望超市能够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机会;鉴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额度的限制,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假期(课程前)就进入超市实习。学生通过岗位应聘、岗前培训、超市管理工作实训等一系列实习经历,深入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获得了对超市经营管理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这一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在处理繁杂的超市经营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2.课程中阶段
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时,笔者除认真备课外,还经常结合学生作为消费者所接触的超市服务案例来阐述课本的超市管理理论,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加容易。此外,还给学生布置针对中山市各大超市实地调查的实践作业。在这一实习作业中,作为授课老师,笔者先期与各大超市的管理人员密切联系,详加说明,再对学生做好分组及相关安排,与学生一起讨论超市调查问卷设计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各组学生完成调查工作后,学生按组上交相关内容的调查分析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到超市一线,仔细观察人、机、商品、服务等具体业务活动,让所有学生能走出校门,到社会现实中去锻炼。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报告,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调查统计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撰写分析报告等,让大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升判断力、分析能力。
3.课程末阶段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2014年2月11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了2013年度才市分析以及2014年才市供求预测报告。报告显示: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企业所需专业中成为首个热门专业类别,占总需求的11.03%。然而,从近几年人才市场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力、自我认知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所以,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不够重视,师资力量缺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实践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普遍对实践的不关注,很多同学不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对其方式不了解。老师对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不透彻,也就随之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教师资源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且,从教师的自身角度来看,一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忙,教学工作负担较重,没有闲暇时间去探究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方法。大部分老师很注重专业理论上、科研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今天,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自身都意识不到,那么就带动不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2.没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
“创新”一词近年来越来越流行,各个行业也都非常需要它,工商管理专业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学校也会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中的沙盘模拟大赛、创业大赛、技能文化节等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在很多学生看来,这些活动不仅占用学习时间,还消耗他们的大量精力和财力,学习成绩下降,还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理解,也得不到相应的鼓励,让他们心里有了负担,身心疲惫;同时由于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能力不够,这就导致学校每次开展实践性活动学生参加的人数很少,而且流于形式。所以,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刻不容缓。
3.学生自身不重视
学生是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本身就不是很重视实践活动,也造成了实践教学的一道障碍。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实践的意识不是很强,没有思考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高,应该从思想上提高对它的认识。他们也都知道实践教学对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有很大的益处和帮助,但是,由于他们懒惰的性格和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实践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对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学校应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和体系
学校方面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它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该对实践教学课程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这四年里做一个自我检测,给自己制订一个全面性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活动,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步阶段性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能力。例如:本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教研室牵头并组织成立了“尚能服务公司”,该公司从总经理到部门领导,下至员工都是由学生组成,由学生自主经营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经营管理中,活学活用。同时,这一过程让他们自己也知道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身的缺点和自身素质的高低,及时改正和提高,使他们以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和工作。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学生不重视实践的思想。
2.突出实践目的,拓展实践方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才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身的经验,把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个过程不仅要循序渐进,还需要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合作、努力。学生要给自己制作一份详细和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交给老师,老师再加以修改、完善并给予建议。这样,学生在大学里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式和方法。当然,这种方式和方法不是单一的,是有很多种形式的,它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探讨、研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和老师分享,并让老师给予建议,老师虚心接受并加以揣摩和完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师生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大胆的创新。
3.培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
学生的意识里对实践教学不重视,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不愿意去付出和行动。那么,学校就必须采取一些政策和方法,来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尽可能快地适应来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第一,学习成绩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只要他们做到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就给他们对应的学分,让他们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第二,要把课本上专业、理论的知识变成实际的行动力,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帮助,学生要把自己思考的实践形式主动告诉老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当然,解决工商管理实践教学问题的措施还有很多,很多学者前辈也都做了深入地研究。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阐述了自己在教学这几年的体会和看法。我们要努力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培养懂理论会实践的综合性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微薄
之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迫切需求的就是高级管理人才。高校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能力。就目前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求解决,面对经济大环境,要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解决高校教育中的问题迫在眉睫。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多年在企业中的管理经验对工商管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1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之所以宽泛而不专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上,工商部门事实上是服务部门,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树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专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不仅是事业部门,也是企业部门。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从事更多的工作。以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方法、方针,并通过适当的实践教学来使其养成专业的素养和职业能力。每个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意识到,自己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就要在学生阶段打好基础。工商管理对经验和基础知识的要求都很高,学生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且要了解与其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这些都要在高校教学中完成。同时,技能的提升要靠平时的实践来完成。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较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掌握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与客户进行沟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驾驶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掌握的越多,对其日后工作就越有力。在教育目标上,高校还应重视该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每企业都希望招聘忠诚的人才,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说,更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部门,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因此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必然的。在工商管理基础课程中国,都会涉及到党的方针路线,思想等,只不过在教学中对于这部分的教学经常被忽视。总之,要基于教学需求,类培养被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根据现代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工商管理虽然已经作为众多高校的专业,但对于专业的划分和就业目的上均存在问题。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巨大,这一教学中的忽视和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善这一问题迫在眉睫,我们现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2.1工商管理理论理论脱离实践
在大学教学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与其它专业一样,具有理论与实践之间衔接不紧密的问题。这与多年的教学方式有关,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应试教育,素质教学的提出并为改变教育的本质,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很多高校在实践设施缺乏,不能带领学生完成必要的实践。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后,管理能力几乎为零。这使得我国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教师的观念落后,依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且理论讲解的时间过多。这些都造成了工商管理教学效率低下。
2.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工商部门的管理任务发生变化。现代工商管理的涉及面更广,社会需求的是全面性的人才。而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内容的更新慢,教材书籍多年来不换。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甚至与当下的法律法规不相符。在许多内容方面,也与工商管理实践之间联系不够呢紧密,需求重新编排。
2.3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没有考到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上文我们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十分重要。但在当下的教学中,并为将这项内容列为重点。理论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其它均被忽视。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缺失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由于工商管理部门的道德缺失而造成的个人和集体损失不在少数。忽视法律这一基础的工商管理教学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支撑的。不利于高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只能导致学生毕业后,法律意识浅薄,社会犯罪率提高。
3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内容、方式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的改革上进行了分析。
3.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理论是为了辅助经济发展,世界在发展,经济的影响因素也不断的在变化。因此,经济理论的教学也要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案例分析上,要选择现代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要求教师具有观察局势的能力,通过自身经验对工商管理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宽泛的讲,而是要实现少且精的目标。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必要时撰写论文报告,对当代经济学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现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
3.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专业,但很多学生对于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了解。多数学生的想象是狭隘的,工商管理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同样明显。但在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占据着课堂的主角位置,这就造成了其对工商管理的错误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管理人才缺失成为我国的主要问题。将教转化到学中来,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另外,还应截取现代的案例。尤其是教师在实践中亲自参加过的案例更有力。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增加大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基于学生实践不足,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要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将工商业内人士请进校园,为学生讲解工作实践,将这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校组织讲座,但结果是学生不愿意参加,主讲人的授讲内容空泛无用。因此,在聘请人员上和专业内容上,都要注意专业性。而所谓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商管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但靠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之间有合作,有企业出资为学校建设实践基地,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培养其全方位的实践能力,使其职业化能力提高。在教育教学上,还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调整。使教学方法不在拘于一个方面,改变观念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效率。
3.3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制度的改革
在众多的专业改革中,考试制度的改革不可或缺。在以往的教学在考核中。成绩是唯一标准,而教学内容又存在缺失。对于学生的兴趣提高来说不具备任何作用。反而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工商管理在文理划分中多划分为文科类,其理论知识以文字为主,现代教育考试中,教师多数为学生划题,学生只在考试前进行背诵即可。这样,即便是最基础的知识,学生也不再学习。而对学生的考核,也以成绩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很少出现实训的考核,尤其是对文科专业而言。为此,高校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不改革,建立一套全新的学生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包括成绩、平时表现、动手能力好思维能力等全面的考核,采用正确的和现代化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教师注重其对某个知识的掌握,注重某个能力的提高,或者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其思维能力上。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是单方面的,考核的重点也要进行转移。以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并进行考核,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讨论结果教师要给予总结。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注重培养忙着才是教学的目的。最后,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而言,可以要求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无需评价,这种方式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4总结
工商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工商部门具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高校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改革速度缓慢,都是其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并从教学方法上,教学理念上甚至是教材的写上辅助其改革。在人才培养中,高校要注重专业性和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专业性是指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专业的管理实践能力。职业性是指从业人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从根本上支持我国的管理法律法规,在管理中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企业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也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健.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则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而具备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工商管理创新能力和工商管理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智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创新素养以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创业潜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包括了智力、创新素养和创业潜能的培养,具体说来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创业潜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现阶段加强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诉求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战略目标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综合素质教育的必然和根本。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的专业教育,将极大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改进能力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完善人才综合素质,可以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突破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需内容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活动总称,与理论教学构成高等教育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或处理社会经济活动,获得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多方位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提升对企业管理活动的认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高校现有的讲座、论坛、参观等实践教学形式滞后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无法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无法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则符合新时代实践教学的任务与目的。
(三)实现国家创新型战略的重要手段
创新创业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依靠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一定程度上,拥有创新技术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数量越多,在国际现代化竞争中优势越大。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摇篮,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手段。
二、目前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理念守旧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侧重理论教学,认为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优秀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培养学生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实践教学仅仅是辅助作用。[4]虽然最近几年各大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理论教学课时设置比例高,集中实践课时设置比例低,实践课时少,实践教学效果不大,其中创新创业课程比例更少。而且大部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之上,以体验式、参观式为主,内容松散缺乏系统,更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感觉收获不大,达不到创新创业培养的教学要求与目的。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依赖一定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自身经费和条件限制,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比较匮乏:一是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共用校内实践教学的实训室、专业实验室以及模拟操作室,缺乏本专业独立的实践教学设备,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专业训练;二是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不足。应用型高校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产业孵化园,校内实践基地多以仿真模拟为主,与真正的管理实践活动存在差距。校外实践基地则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但质量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合作企业稳定性不高,合作关系持续性差,实践教学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实践教学师资薄弱。实践教学老师与理论教学老师相比较,需要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学科知识广泛,对非本专业的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有很好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老师是毕业后直接从教,优势在于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上,不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与经历,很难有效指导学生,直接影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欠缺
目前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几乎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诸如专业导论、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活动,且各环节具有一定的时间设置,但各环节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和结合,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性不够,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各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大多数是根据专业实践学分需要适量分配学时,实践内容、实践教材以及实践教学指导方式都缺乏科学论证;二是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大多依据理论课程设置,彼此相对独立,各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性与互补性弱,不能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三是实践课程以选修课、比赛、讲座等形式进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形成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原周济部长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需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结合高校教学资源环境,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实践教学目标,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实践教学各环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一)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理念决定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应跟随时展而发展。过去,或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学生毕业时进入社会前的综合培训活动,或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某门课程的一个环节,这无疑制约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随着对实践教学认识的清晰,实践教学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与理论教学并存为高等教育中互补的两个方面,而且需明确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多元性、系统性和递进性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元性需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多元化的实践形式和多元化的实践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的培养;系统性需通过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活动;递进性则需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所学知识的能力设计不同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实践技能,遵循渐进培养原则。
(二)构建循序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循序递进的,应依据专业学科特点、学习阶段和培养目标,设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实践教学。[5]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强,涉及行业广,毕业生多就职于各行业企业的管理职能部门,商业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是重点。因此,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依此划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基础实践阶段是创新创业能力锻炼的初步阶段,是工商管理知识的认知阶段,这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社会调查、参观见习、创新创业讲座等,让学生感性认识工商管理活动与过程,激发创新创业兴趣与意愿;专业实践阶段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阶段,是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阶段,这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专业实训、项目实践、技能竞赛、科研探索等专业技能操作和仿真练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理论和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综合实践阶段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综合阶段,是工商管理知识应用阶段,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毕业企业实习等各类管理活动参与,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景下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创新创业积极性。
(三)共建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平台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的践行场所,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可构建校内、校外和校校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践基地往往是学生接触工商管理活动的第一站,可以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依托校园文化建立校、院、系三级实训平台。校级层面由教务处牵头,建设集企业管理、商业运营、商贸流通、市场营销、对外贸易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实训中心和校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院级层面由院部负责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及实训中心,仿真企业运营环境、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系级层面负责课堂实践,课堂教学设置模拟与实践环节,融合创新创业技能教学。通过三级实训平台的体验让学生增强对管理工作实务感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校外实践平台则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企事业单位真实的生产管理活动,了解和体验管理工作。校校联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通过多个高校联合共同建设一个实践网络平台,教学软件、实训中心等资源多校共享,同时参与联合平台的高校师生之间可以联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申报和指导,高校之间通过优势互补满足日益需求深化的实践教学。
(四)增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是整个实践教学中的关键,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师缺乏的现状,可以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重并举的办法提升师资队伍。内部培养可以选派相应的理论教师进入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事业单位项目和实际工作,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流程,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外部引进可以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定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辅导与交流,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积极引进入校担任专职教师,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高校实践教学能力。
(五)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制度是实践教学有序实施的保障。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可依据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教学条件科学制定,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管理以及实践教学反馈管理三个部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本质上属于实践教学反馈内容。一般来说主要评价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成绩进行评价,以往的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实习报告、实验实训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等的优劣评定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写作能力,对综合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不够,应全程、综合性考核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成绩,以实际操作、应用写作、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多维度作为成绩评价标准,既客观检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对老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把实践教学质量纳入常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中,对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有计划的监督与评价,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老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敏,刘爱利.应用型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会展旅游》课程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3):66-72
[2]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杜军,商雨鹤.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7(08):155-158.
关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有学者认为目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却比较片面,对“硬实践”偏重,即注重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对诸如运用理论知识、形成心智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等的“软实践”却很少有人将之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与“硬实践”相比,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软实践”更为有效。因此,目前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能训练,而是包括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初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探讨大多偏重于如何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探讨如何从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角度来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后来的研究则慢慢地聚焦于对局部具体问题如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关注,徐国庆在《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一书中,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倾向进行了剖析,然后从技术学视角探讨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有效途径,并分别从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该书虽然没有直接讨论实践教学问题,但其建构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却隐含着实践教学思想,特别是在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上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无疑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适切的课程框架。
实践教学在西方教育发展中有久远的历史,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是实践教学思想的启蒙,在探究实践教学方面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杜威认为“做中学”关键在于强调学生动脑,强调学生思维学习情境脉络的反省,强调主体与外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反思。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世界上比较着名的一是澳大利亚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专业设计遵循CBE理论按岗位需求将从业者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解,按相应模块组织教学。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虽然学生可以对某一单项技能掌握得很好,能够满足行业团体的规范化要求,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孤立的,今后会因为知识面窄而对自身的继续发展不利,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综合、复合和整合素质的要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将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即进入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先与对口的培训企业签订学习合同,然后在学院注册就学。
在三年的学制中,学院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训练比例为1:1。这样学生就具有了双重身份:大学生和准员工。“双元制”的岗位针对性非常强,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就有了坚实保障。总而言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职业教育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但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构建方面,缺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即使有,也是倾向于就事论事,或者局限于如何培养职业技能等形式的探索,缺乏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转化分析研究。因此,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存在着理论、实践、观念、制度、方法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角度寻找支撑和实践层面的深入探索。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死板。一般都是教师先花大量时间按教材讲解实训目的、原理、步骤,然后学生按步骤讨论、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报告或填写表格就算完成实习了。如果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则更有个别学生会“搭便车”,基本上只看却不介入,根本谈不上去分析去解决去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也较为单一,高职的实践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多借鉴和采用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即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方式,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统一掌握教学进度。同时,多以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主。这样的组织形式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已形成了几种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学工交替模式、学做合一模式、自主创业模式;“3+1+1+1”模式;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等,但这些模式往往套用工科专业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如学工交替模式,“工”的阶段学生基本上是在企业中,企业一般很难按照实践教学进度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和岗位,也难专门指派资深员工作为学生实习导师。而学校派的指导教师也往往起不到指导作用。再比如学做合一模式,一般也就是教师先讲解一下方法、原理和程序,然后学生照葫芦画瓢,难以真正起到培养岗位能力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各行业内,纷纷出现了大量的新方法、新手段,而这些新方法、新内容并没有及时编入教材,新知识、新案例等也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材滞后于时展,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达不到与时俱进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经费,不少学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成效更为显着的工科类实训室,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训室的关注度明显不够。在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许多工商管理类实训室实质上只是安装了一些普通软件的网络机房。一些实训室虽然挂着“人才测评中心”、“商务谈判中心”等牌子,但实训室除几台计算机和几张工作台之外,没有其他的设备或设施。实训室建设流于“形似”而缺乏“神似”。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工商管理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也提倡教师下企业锻炼,但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依然紧缺,难以完全胜任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极具实操性、整体性的学科,所以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必须要做到充足的多样性,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实操能力,而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整体掌握,对于学生自主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革新能力有着严重的忽视行为,这也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市场需求的矛盾性问题产生。为了有效地改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品质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全面推进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形式的全面革新,创建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制,进而有效的培育出符合现代市场发展整体需求的专业实践型人才。
一、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的现状解析
现阶段,在某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规划当中,整体的实践教学与国家规定的要求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距离,往往很多的时间教学开展只是存在于形式之中,进而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有效的为社会输送实践型的人才。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的创建开展存在着以下几个普遍存在着的难点性问题。
(一)开展体系相对传统化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制开展相对过于传统化,教学的方式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通常都任课教师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来按照课本讲解实训的目标、流程,之后学生再依据流程探讨、查询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报告来进行实践课程的开展。倘若是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则往往会产生个别学生无法有效的融入到当中,从而只是在分组实践合作当中充当了看客,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达成实践的目的。
(二)开展的形式相对单一化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的形式往往相对的单一化,这与其整体的教学开展形式主要结合于理论教学形式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运用以班级为基础,一个班的学生一同融入到实践实训的教学开展模式,通常是由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的演示,然后学生效仿开展实训,任课教师整体化掌控教学开展的进度。与此同时,往往是借助高职院校当中的实训基本作为基础。如此的开展形式往往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在实践教学开展进程当中的个性化,往往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革新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教学的整体效果往往无法有效保障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如今逐渐的形成了多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诸如自主创业、流程化教学实践模式等等,不过此些教学模式通常是运用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整体的开展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诸如学工更替的模式,因为工作的阶段专业学生通常已经在企业开展工作,企业往往无法有效的依照实践教学的要求来合理开展学生实习的工作,也更不大可能委派企业的精英员工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而高职院校所指派的指导老师也往往无法依据学生实习的企业以及工作做到有效的引导。
(四)实训基地的创建往往无法与实践教学深度结合现阶段,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创建的投入资金往往来自于学校的教学费用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将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到了效果更加明显的工科类专业当中,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训场所建设往往重视程度严重的不足。在相关建设资金的整体化运用方面,诸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本质上往往只是简单的安置了某些通用软件的网络教室。某些实训场所虽然有着专业化实践的称号,但是实践场所内也仅仅是有一些信息终端设施而已。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创建的举措介绍
(一)创建现代化的实践教学理念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开展的进程当中,需要充分的认知到社会各个行业对于实践人才的基本需求,同时依照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作为开展的核心,依据企业的相关状况来创建有针对性且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全面的转变自身的以往的教学观念,主动的创建与社会行业人才需要相深度匹配的人才培养教学体制,将目前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有效的运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从真正意义上的将实践教学体系创建而起,全面探究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现代化模式。
(二)打造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高职院校于心要从教学内容体系环节来开展全面的解析和定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依照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当中,将实际的教学目标剖解成为多个不尽相同的教学阶层和教学模块,依照整体性和规划性深度融合的理论和创建一个全新的流程化工作,切实的让学生借助相应的实践来进一步加强其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解析问题、改善问题的整体化能力,从而成为工作岗位上需要的管控全面型人才。
(三)创建高品质的师资团队高职院校需要创建出一只高品质的师资团队,全面的形成一支科学的阶层化架构,从而有效的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化课程的教学体制的创建提供相对健全的师资队伍保证。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全面切实提升实训基地的开展运作工作,让本专业学生深入到工作实际的场景当中,让他们全面参与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进程当中,进而更好的解析所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市场工作岗位近距离的了解中获取更为广泛的工作优势,同时依据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入合作的基本准则来展开更具多元化的协作,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开展培养出一批较为优质管理人才。
(四)创建创业教育的基本体系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创建进程当中,还需要充分的从创业化培育的方向出发,立足于整体筹划、资源同享的架构之上来创建更为系统化且完全符合高职院校教育需求的创业型教学的实践体制。如此,便更加要求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依照“以基本实践能力为培养中心,以阶层培养为核心”的基本准则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培养实践教学开展平台,这不止可以进一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学生自行革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更是可以让学生在其工作岗位当中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实践型的创业类管控人才。全面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创业培育教育实践的整体化平台,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的企业当中借助自身的管控实践操作来获取有关的管控经验,同时可以在其中有效的了解到自主创业的基本理念以及相关核心元素,从而有效的为高职院校管控类专业教学提供一个极为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平台。
(五)依据校企联合深度强化教学研发的全面融合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与相关的企业达成深入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创建起教学研发合作的全面模式,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对于其自身岗位能力所需要具备的适应能力。展开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这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校方和企业合作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开展通常性合作。相关的合作企业需要肩负收纳高职专业工商管理人才进入到自身企业进行实习,并且在实习时期深入的考核并且录用优异的实现人才,同时给予相关校方和企业共同开发人才的培养形式,深入课程的体系建设,创造考核规范、创建教学规划;全面的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岗位当中。高职院校还可以积极的聘请企业单位优异的工商管理工作人员来学校进行授课,开展具有实例结合的现场化教学。
结束语: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需要充分的展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的基本目标,同时还需要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全新要求,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需要充分的围绕“实践和运用”为双核心展开全面的革新,逐步地形成高职院校教学所独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瑛楠.社会需求背景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4):246-247.
[2]袁宝龙,曹雪云.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116-117.
[3]张骞,唐涛.论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6(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