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编写科幻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M星球,一个屋顶周边呈11个角、总体大致是圆形的建筑物里,几十位WAIM分成两排面对面席地而坐。初看,他们与地球上的人并无两样,只是手臂与腿要比人短得多。从他们严肃的神情看,他们正在讨论一个棘手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原来,据M星球的科学家预测,大约在1亿年后,有一个星球将与M星球激烈碰撞,WAIN将面临灭顶之灾。怎幺办?与会的WAIN们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在宇宙间寻找适合WAIN生存的星球,把WAIN移居到这个星球上去。?
经过上百年探索与研究,WAIN发明了一种叫FT的宇宙航行器,这种圆形宇航器直径有10多米,分为里外两层,外层能够高速旋转,宇航器就是借着外层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力飞行,速度比火箭还要快100多倍。WAIN选出了8名宇航员,WAIN的未来就寄托在这8名宇航员身上。?
漆黑的夜晚使辽阔的戈壁滩显得更加无边无际,戈壁滩上停着即将飞行的宇航器,夜色的浓重使它看上去是一个庞然大物。8名宇航员鱼贯登上坐仓,其它工作的WAIN很快离开现场。十多分钟后,FT高速旋转,扬起的尘土、沙砾笼罩了方圆几公里,WAIN们只能见到它模糊的影子。几分钟后,整个宇航器由于与空气的摩擦变得通红,四周笼罩着一团红晕。忽地,FT升空而起,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FT停落在地球上时,立时,四周形成一片焦碳,五个多小时后,一条梯子从FT上伸了出来,宇航员步出了坐仓。?
宇航员在地球上考察了十多个昼夜,发现地球上满是低级的动物,没有高级的生命,这些动物在本能的驱使下穿梭于丛林,奔跑在原野。对于“入侵者”,它们感到恐慌,但很快恢复了常态。看到地球上的动物,宇航员们比画着,讨论着,似乎显得异常的兴奋:地球是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但随着考察的深入,这些M星球上的WAIN们发现地球上缺乏适合他们的食物,如果要把WAIN移居到地球,必须先在地球上培植可以让WAIN获取食物的植物。但这并没有让这些宇航员沮丧,他们捕捉了几只小动物,步履似乎显出几分踌躇登上了FT。
当8名宇航员带着胜利果实回到M星球,发现M星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宇航员整个考察过程只进行了两个多月,但M星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800多年,原来探索外星球的组织已经解散。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当时,他们以为这次宇宙探索计划已告失败,WAIN移居外星球恐怕已不可能成为事实。8名宇航员回到M星球后,给WAIN带来了新的希望,整个星球都在传播着这个令WAIN们鼓舞的消息。他们很快作出决定,把M星球上的作物移植到地球去。于是调动星球上所有相关的力量,进行第二次地球之旅,宇航员由原来的8名减少到6名,外加两位植物学家。?
他们来到地球的时候,正好赶上季节,于是播下各种种子。过了几天,种子发芽了!很快,它们长出了茎叶。他们每天都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精心呵护……可是,六个月过后,所有的作物都慢慢枯萎,他们看不到这些作物像在M星球上一样结出所需要的果实。?
不幸的消息使WAIN似乎感觉到末日的来临。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研究对策,最后他们绝望地作出决定:把WAIN的基因提取出来,移植到地球上某种动物身上,创造一种新的物种,使WAIN的最重要的文明能够得以保存?
M星球的第三次地球之旅开始了,他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在地球上寻找合适的动物。?
想到WAIN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现在只能把基因移植到低等动物身上才能保持一点痕迹,宇航员和科学家们怀疑这有多大的必要,但他们还是仔细地寻找着,反复地比较着地球上哪一种动物可以承受如此厚重的礼物,哪一种动物值得他们把整个星球的一丝脉息寄附。?
电影的魅力在于展现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奇观,而动画正是营造出奇观的最佳手段。科幻这一题材最大的亮点就是其体现的正是超乎现实的存在。所以说,动画是科幻题材的最有利的表达载体,同时科幻题材又使动画这一创作手段所特有的魅力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因为动画的超现实表达手段和科幻题材的超现实内容,决定了科幻题材和动画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在目前的动画市场中,科幻题材动画有广大的受众,特别是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动画市场上却少有这个题材的佳作。本文将通过对比和分析国内外科幻题材动画现状,归纳和总结科幻题材动画的艺术特征,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1 什么是科幻题材动画:科幻题材动画的定义
谈到什么是科幻题材动画,首先要从什么是科幻谈起。科幻是科学和幻想的结合,它并不等同于科普,也不等同于奇幻。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科普科幻作家的阿瑟?克拉克提到过一种被广大科幻迷认同的论点:当技术发展到具有神性时,科幻也就变成了现代奇幻。在现代艺术作品中,科幻和奇幻这两个文学界泾渭分明的国度正在融合。幻想是科幻动画的基础,科学是科幻动画的支柱。这两点是科学幻想题材动画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2 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和种类
在世界电影发展历史上,科幻电影几乎和普通娱乐电影发展同步。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是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这部仅长一分钟的电影讲述的是,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随后在机器的另外一端就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食品。该影片预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讽刺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科幻电影的创立者,法国电影制片商梅里斯在1897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关于X光的电影。在影片中,梅里斯扮演一位医生,他给病人照X光,X光仪器一打开,病人的骨骼便立刻显现,接着,居然从肉体中走了出来,而肉体则失去了支撑倒在地板上。随后,手术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将教授炸得粉碎。影片采用了两种特技:一是双重暴露,即骨骼与肉体分离显现。二是定格摄影,将教授分离出来,炸成碎片。科幻题材影片在诞生最初就和电影特效紧密联系。其中那种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和动画特有的表达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构成。科学和幻想是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容组成的基本元素。这也决定了科学幻想题材动画中的科学性和幻想性是同等重要的。其中,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假定的科学世界观的构架。往往在影视作品中更突出的是画面的因素,所以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大段理论的说明和添加过的注释。这就要求这个假定的科学设定既要有新意的同时又要符合逻辑便于理解。幻想性也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如果没有幻想的成分,动画也就减弱了其原有的魅力。在《星际宝贝》中,其幻想性的元素是外星人,其现实性元素是真实的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如果去掉这一幻想性元素,把里面的星际宝贝这个角色用一只小狗来替代,也许同样能讲通顺这个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远不如之前的设定令人激动,失去了动画特有的魅力。所以说,科幻题材动画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即是科学和幻想,这两者分别是科幻题材动画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2)科幻题材动画的分类。科学幻想题材种类的划分,可以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一类是关于站在当前的立场,对于未来的思索,这其中包括基因科学、时光穿梭、宇宙探索、星际接触等类别。作品中体现的是对未来的预测或者遐想。例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其故事年生在未来的2019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该片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的危机感;另一类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假定性思索,在科幻领域中被称为“蒸汽朋克”。在这类科幻作品展现是过去(大多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某个历史时期,或者是过去的人想象中的现在或者未来。“蒸汽朋克”影视作品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其中的主要科技代表元素是机械而不是电气,其代表动画作品,如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还有一类就是以某种科学理念为依据,构建一个虚拟的时空,这个时空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或者未来,而更是一种结合了科技的超越现实的童话。例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其年代是虚构的,天空之城的诞生年代既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是一个我们不了解的时代。该片以科幻元素作为载体,来讲叙一个充满环保主义色彩的故事。
3 科幻题材动画的作用和意义
(1)面对成年人方向。动画往往被定义为给小孩子看的。然而事实上,中国看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一拨人,年龄已经将近而立,这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仅仅是目前的少儿动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更有深度的故事。科幻类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这也是观众们主要寻找的东西。对于科学之美,任何一个受过教育或者是尊重文化的人都会被其震撼和吸引,而科幻作品,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美以艺术的形式从冰冷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2)面对青少年儿童方向。虽说动画片的观众不应该仅仅是儿童,但是目前中国动画的现状是依然无法满足3.6亿儿童的需求。从少儿的角度出发,动画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价值观。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在五十年代就说过:“一个科学的大脑,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科学的态度,是首要的。通过科普文章去宣传,不如通过艺术作品去感染,去渗透,去熏陶来的好。”动画比文学作品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教育不应该是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强硬的灌输,而是应该让孩子懂得自己去理性选择。科幻题材动画的教育意义也正在此。
4 分析中国动画中的“科幻”动画
(1)中国“科幻动画”的历史。说到中国科幻动画的历史,这里的“科幻”动画是带引号的。因为事实上有很多被归为这一类别的动画片都不能被称之为科幻题材动画,其讲述的内容要更接近科普。《黑猫警长》也在一些文献中被冠以“科幻题材动画”的头衔。但是我认为,这不能算是科幻题材动画,本片虽然有科学的成分,但是并没有关于科学的幻想在里面,里面所介绍的知识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这部动画更应该说是一部科普题材动画。
(2)中国“科幻动画”的现状。近些年来中国的科幻题材动画处于低谷,鲜少有这一题材的佳作。勉强能算得上是科幻动画的,大概就是《蓝猫淘气三千问》了。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我认为这部动画作品不能算是科幻题材。虽然片中有用到过一些如外星人、宇宙飞船、基因改造等科幻元素,但是事实上它是在用科幻的元素来生硬的套在故事上,其中的科学性和幻想性都不够,硬要归类的话,个人认为它更应该算是一部科普题材动画。
5 从创作的角度来分析科幻题材动画
如果想要令科幻题材动画在中国的市场上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把自身对于生活和对于科学的理解溶入作品中,具体的改良方法就要从创作部分来谈起。
(1)剧本选择。在动画制作的前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剧本的选择。剧本的选择方面,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1)科幻动画剧本应具有来自现实情感的感染力。优秀的动画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的来源是贴近自身情感和符合自身逻辑的剧情。是科幻题材,注重的是科学的幻想,然而所谓的幻想并不是完全天马行空。影片的概念设定可以是超越现实的,而影片中的细节和情感则要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观看者会觉得感同身受,真正被影片所打动。2)科幻动画剧本应尽量避免科学上的硬伤。科幻题材的剧本创作中,还有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科幻作品的科学性。科幻题材作品之所以和其他幻想题材作品区分开,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前面也说到过,让科幻题材剧本的创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造成了在剧本的编写阶段经常容易犯一些技术性错误。事实上,有很多知名动画导演都具备丰富的学科背景。例如,日本有“动漫之父”之称的手冢治虫有医学博士的学位,再有日本动画导演大友克洋是学习建筑,日本导演宫崎骏是学习政治经济学。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把自己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溶入动画作品中,而这一点正是目前中国动画创作人员所欠缺的。在前期阶段,影片的编剧、美术设计,应当和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密切合作,推敲剧本和美术设计,尽量把硬伤出现的概率减低。
(2)美术风格设计。美术风格的设计也是科幻题材动画的一个亮点。大友克洋曾经说过:“一部动画片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术设计。因为影片80%以上都是靠画面来传达意思的。美术是动画片基础中的基础。”超现实的影片中的美术设定也是需要从生活中吸收而不是凭空捏造。押井守在制作《攻壳机动队》时到香港采风;大友克洋在制作《蒸汽男孩》时到英国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纺织场、建筑等。科幻题材影片美术风格的设计,不是临摹现实,而是经过对现实吸收,然后重组设计,达到符合客观逻辑又超越现实的效果。
6 对中国科幻题材动画的发展前景的展望和设想
在当前中国市场背景下,动画所针对的群体主要是少儿。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动画行业工作者,对于传承中国历史上的五千年文明是有义务的。然而仅仅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讲述课本上的历史,是无法让他们真正体验所谓的中国文化的。科幻题材动画正是体现这种历史的灵魂、民族的精神,甚至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好的载体。通过科学幻想和人文情感打造出来的故事,可以吸引青少年的视线,同时又传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观。结合紧密结合自身历史和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严谨对待科学知识,即是作为一名动画创作者所应该坚持的创作方向。
关键词:数字电影特效;编剧;影响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次电影史上的革命,促进了全新的电影世界的产生。随着电影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对计算机制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影作品的视觉效果产生的艺术魅力远远超过故事的情节,同时电影作品由最初的部分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变为全部内容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参与,正像如今我们很难看到哪部电影作品的制作是脱离数字电影特效技术。数字电影特效的运用丰富了导演对故事进行讲述的方式,虽然在制作方面仍然存在技术难度,但是数字电影特效的运用为电影制作带来了巨大便利,比如导演可以讲剧本中复杂的视觉效果展现给观众,还可以将震撼人心的影视画面创作出来,既保护了演员的安全又节省了拍摄成本。另外,数字电影特效对编剧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数字电影特效的运用就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编剧的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
1 数字特效技术的范畴
当前难以对数字电影特效进行简单的定义,只能说是数字电影特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电影特效技术,可以将数字电影特效分为创作合成型、特殊处理型和补充合成型。其中创作合成型是将实际拍摄的景物和人物与计算机技术产生的图像结合到一起的数字特效形式,此类特效形式主要用来创作不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形式。比如《侏罗纪公园》就是利用特效技术产生各种恐龙,然后与现实中拍摄的景物进行组合;特殊处理型数字电影特效技术是指对拍摄的真实人和物进行某种特殊的处理,让人和物在影片中更加突出。特殊处理型数字电影特效在影片中的应用可以让观众清晰地发现影片的处理痕迹,洞察拍摄者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补充合成型数字特效是指将传统的拍摄与数字特效技术进行融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拍摄的真实画面串联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视觉特效效果。主要表现在创作者可以将不同的影像合成到同一个画面之中,比如《阿甘正传》中出现的虚构历史镜头,就是利用了蓝幕抠像的数字特效技术,达到了逼真的影视效果。另外,对于影片中的某些拍摄素材的不足难以达到影片效果的难题,可以对其拍摄素材的实际拍摄效果进行复制,然后利用数字特效技术达到拍摄效果的目的。
2 数字电影特效对编剧的影响分析
数字电影特效在电影制作中的广泛使用,取代了电影制作中的传统特技,让更多的电影制作人选择用数字电影特效增加影片的吸引力。同时与电影特效关系不密切的电影编剧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编剧受到数字电影特效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电影极具美感的电影画面为观众带来了美妙的享受。
2.1 在创作方面的影响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想象和创作,电影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而数字电影特效向电影的介入,对电影编剧的创造力和形象力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为编剧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充分将自己的想法在影片中展现出来。比如数字电影特效可以将编剧创作的故事内容、故事背景、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与时空都完美的展现个观众。
其一,在题材上数字电影特效对编剧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奥斯卡获的最佳视觉效果的影片进行归类发现,其中科幻类题材的获奖数量最多,其次是冒险类题材、动作类题材和惊悚类题材,少数获奖作品是爱情题材、喜剧题材和灾难题材。科幻片题材的流行一方面可以在商业运作中获得高额的资金回报,另一方面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编剧更愿意花费精力在科幻片题材的创作上,比如《指环王》系列影片的创作,不仅在电影市场获得大卖,还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正如《指环王》系列影片获得的成功,促使其编写组进行《金刚》影片的编剧,并且再次获得奥斯卡大奖。另外,数字特效电影中的数字朋克十分值得关注,其主要特征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社会,人们在光怪陆离的环境中生活,城市面貌却破烂不堪。这类题材影片从科幻角度出发,从意识形态上扩展到整个社会,得到了观众的热爱和青睐。
其二,在创作过程中对编剧的影响。作为新兴的交叉领域,数字电影特效技术往往体现出快速更迭的局面,并且电影的导演往往是电影的编剧,可见此类导演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导演,自身往往具备艺术性和技术性。现如今导演兼编剧的局面在编剧的创作和拍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既可以在编剧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剧本的故事情节、剧情节奏和表达方式方法,还可以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让电影作品更加完美。比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是一位杰出的导演兼编剧,他利用自身扎实的数字电影特效基础对真实历史时间进行改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在技术方面的影响
数字电影特效技术就是指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采用的某些特殊的技巧,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电影特效介入的范围越来越广,把除真人拍摄外的所有层面几乎都包含在内。而编剧作为剧本的设计者,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虽然编剧和数字电影特效二者看似没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数字电影特效可以分为“视觉特效”和“现场特效”,二者对编剧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现场特效”是在前期的电影制作效人员就进行参与,根据编剧和导演的要求创设视觉效果,而“视觉特效”是指特效人员按照影片要求合成最终的特效,并对合成效果进行加工,可以完成许多难以拍摄的特效镜头;其二,“现场特效”是指参与现场特效并提供服务的工作对象,与一般的拍摄区别不大,而“视觉特效”是利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对数字画面和胶片画面进行再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全新的影片效果。二者都需要人们进行参与,但是前者主要是工作人员参与,为影片拍摄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2.3 对编剧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数字电影特效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编剧的功能。原本为电影艺术服务的数字电影特效正走向极端化,观众盲目的追求具有特效的电影作品,导致电影编剧在进行创作时往往只写那些流行题材的剧本,难以取得具有实质性的剧本作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缺乏对故事内涵的把握。在影片拍摄中盲目地使用数字电影特效,将其作为炫耀的技巧,难以有效促进故事情节的变化,让观众长时观看会产生视觉疲惫;其二,影响观众对有效信息的捕捉。如果在电影拍摄中过度追求对数字电影特效的运用,忽视编剧设定的体验和感悟,则电影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3 结语
数字电影特效的应用使原本难以拍摄的故事情节变为可能,并产生了新的电影风格和形式,其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剧情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将编剧的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给观众。因此,对当前数字电影特效对编剧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促进编剧对自身剧本的故事情节和故事节奏进行准确把握。
救援,从地球到火星 刘慈欣参加华语科幻星云奖
2015年岁末,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科幻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继2014年底《星际穿越》之后,再一次在辞旧迎新之际,为全球观众奉上一道以探索太空为原料的科幻大餐,并掀起了航天科普热。
影片讲述的是,人类实现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陆,美国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饰),他与其他5位宇航员遭遇巨型风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结束,他因为被误认为无法生还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鲁宾逊。清醒后的马克发现自己远离地球家园,食物只够一个月的供应。幸好他天性幽默乐观,而且是个植物学专家,决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待下次火星任务的到来,虽然这一等就要4年。 《火星救援》地球指挥室
熟悉马特・达蒙的观众都知道,除了主演《火星救援》、参演《星际穿越》,他还主演过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电影讲述的是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马特・达蒙饰)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都已在2周内陆续战死,美军方上层得知此事后,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分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敬畏生命,无论写实还是科幻 队员们发现失联的马克
2部电影,2场救援,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不同的是,一个发生在地球,一个是发生在火星;相同的是,即使冒再大风险也不惜代价,设法拯救人的生命。2部电影,虽然一部写实一部科幻,但联系起来看,却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太空中,人的生命都是占据第一位的。
战争是残酷的,战事一起,人的生命便会置于随时可能被剥夺的危险之中,所以能和平解决的争端绝不要通过战争。但是,当人类面对类似德、日法西斯挑起的反人类战争时,却又只能被迫用战争来制止,以保全更多无辜的生命。《拯救大兵瑞恩》,拯救的虽是一个普通士兵的生命,体现的却是正义对邪恶的顽强反击,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人道主义追求的人类普世价值。 马克滞留火星
以人类目前的认识和科技水平,探索太空的风险虽然和战争无法相提并论,但与其他科学探索活动相比还是比较高的。以载人航天为例,在过去50多年中,已经有22位航天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之所以无法继续,2次飞行事故造成14名航天员牺牲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未来的火星登陆以及其他以更远星球为目标的载人航天活动中,类似于《火星救援》中的危险局面很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各种探索计划设计之初,必须把最大限度地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尽可能考虑周全,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要设计多种救援方案,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在人类的词典里,“尊重生命”的意义,无论地球还是火星,无论地面还是太空,没有任何不同。一旦有航天员在太空中面临生命危险,地球上的人们一定会像《火星救援》中一样,倾尽全力救援,不仅是为了危难中的航天员,也是为了捍卫人类的共同价值。
探索,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
太空探索不同于战争。战争的危险在许多情况下是被迫面对的,面对侵略只能拿起枪来保家卫国;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主动选择,其中的风险人类也会主动面对。可能有人会说,既然风险那么高不探索算了,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人类也就不成其为人类了。人类刚开始航空、航海之时,风险同样很高,如果因为风险高而放弃,试想,今天地球上的人类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有风险需要正视、克服,而非无视和逃避。以人类的智慧,可以进行诸多高难挑战,未来,太空旅行一定会像今天的人们乘坐飞机、轮船一样方便、舒适、安全。
进入2016年,又逢火星探测窗口期,欧洲将发射“微量气体火星轨道器”,美国也将发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我们祝愿这些无人火星探测活动进展顺利,更期待人类登上火星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当然.祈祷最好不要出现《火星救援》那样的惊险场面。 马克思考如何在火星生存下来
太空版,拯救大兵“马克”
《火星救援》的背景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30年实施的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梅丽莎・刘易斯(由被称为好莱坞“劳模姐”的杰西卡・查斯坦饰演)担任火星考察队的领队,率领航天员乘组登陆火星表面。在执行任务的第六天,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刘易斯当即决定提前结束任务,航天员乘组紧急撤离火星,返回地球。撤离过程中,航天员马克被狂风吹起的金属天线戳破了宇航服,身体受伤,宇航服开始漏气,服内压力逐渐下降。昏倒的马克与队友们失去联系。万幸的是,从马克身上伤口处流出的血液在火星极低的气温下快速凝固,堵住了宇航服上的漏洞,马克得以保命。
当马克跌倒时,恰好压坏了安装在宇航服上的生命检测系统。队友们收到的信息显示马克已经罹难。由于天气十分恶劣,无法开展搜救,在紧急情况下,队友们不得不按照航天任务流程,立即撤离火星。
马克孤身一人被遗弃在火星上。此时,登陆舱已经被沙尘暴损毁,生存物资补给不足,眼前是一片荒凉而狂野的火星戈壁。面临重重困难,孤立无援的马克必须想方设法在火星上生存下去,并坚持到队友们来救他回地球。
马克先是包扎自己的伤口,然后利用火星定居点的储备物资,积极生产自救。他重新排布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清点食物,根据生存所需的最低热量需求,估算所能支撑的时间。他搭建了蔬菜大棚,用地球上带去的一小部分土壤与火星土壤和自己的粪便混合,生产出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富含微生物的土壤,在火星上种起了土豆。他找到之前火星任务遗弃的“探路者”号火星车,利用火星车上的天线重新与地面取得联系,把自己仍然存活的信号传回地球。NASA立即组织世界各国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与正在返回地球的航天员乘组密切合作,准备重返火星、拯救马克。
很显然,这是一部发生在太空中的美国西部片,是火星版的《荒野求生》,也是太空版的《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片子展现了人类集体的努力,以拯救马克回到地球为例,除了火星的恶劣环境外,没有人会阻止他回到地球,马克最终得以平安归来。
太空迷,写就科幻大作
影片《火星救援》根据安迪・威尔2012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台湾三采出版集团翻译出版了繁体中文版,书名为《火星任务》,大陆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了简体中文版。
作者安迪・威尔的正式工作是一名电脑程序员,也是一位业余的科幻作家。安迪・威尔是一位狂热的太空迷,他甚至利用专业特长,编写了一个专门用于计算从地球到火星旅行所需航行时间的程序。他曾经预测人类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登陆火星。
实际上,《火星救援》早在2009年就已经写作完成,安迪・威尔把这部小说放在自己的网站上连载,供人们免费阅读。由于读者反响不错,他把小说放到亚马逊网络书店上出售,定价0.99美元,如此一来,喜欢该书的读者就可以在Kindle上方便地阅读。短短3个月,《火星救援》就卖出了3 500份,荣登亚马逊2014年科幻类畅销书榜首。
自出版起,《火星救援》经受了科幻迷、太空迷和专业人士的检验,得到众多好评。功勋航天员克里斯・哈得费尔德评价认为,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故事讲得非常精彩,而且技术上有很高的准确性。
幸运,被好莱坞看中
更为幸运的是,这部小说被好莱坞看中,拍成了同名电影,安迪・威尔由此成名。
《火星救援》是一部3D科幻片,英文片名为《The Martian》,中文片名则五花八门,《火星任务》《绝地求生》《绝地救援》《火星人》等。若从书名直译,翻译成“火星人”也能接受,但考虑到影片的核心主题,翻译成“火星救援”更为合适。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主义;数本论;和谐对立;灵魂轮回
引言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重要的哲学家,是集希腊理性精神与宗教精神于一身的典型代表。由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注意世界上形式关系的事实,他们通过可观测的物质事物,如量度、比例、秩序可以用数表示,进而推测一切其他存在是“数”的外在表现形式,“数”是万物的本源,作为非物质的各种情感,如爱情、正义、美德都由“数”来规制。而毕达哥拉斯主义以“数是万物之本原”为纲,以“数的和谐性”为核心,进行哲学思辨与探索自然。
一、“万物皆数”在背景设定上的体现
严格的来说,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并没有关于文艺美学的专门论述。不仅如此,毕氏学派的诸多美学观点都需要从其它论述之中提炼出来,比如毕氏学派的音乐美学观就是从其宇宙论中总结而成的。此外,由于该学派著书不丰,且因为年代久远而大多佚失,我们只能从柏拉图所保留的一些思想结果来推断其思维过程。不过即便有些许零星甚至破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感受其本质的美学思想体系。
毕氏学派的美学内核,也是其推而广之至文学、音乐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核心,是“数本论”。对于其数本论的解读,可以用“万物皆数”四个字来简单概括,即将世界的本源视为“数”这个概念,区别于泰勒斯的水和赫拉克利特的火等有具体形态的自然元素,“数本论”提供了一个宇宙的概念模型,类似于今时今日的数学建模。在毕氏学派看来,“数”不但有数学意义上的多寡,也具有几何的形状,这便可以理解毕氏学派的雕塑和建筑之美。毕达哥拉斯认为是先有了“数”才有了几何意义上的“点”,有了点才有平面和立体,这之后才有了诸多元素构成的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源”。因而体现在文学当中,一种自然而然的毕氏美学,同时也是判断一部作品具有毕达哥拉斯主义倾向的标准就是其文字的背后是否有数本思想。
这里所指的数本思想稍微有别于毕氏哲学的“数本论”,具体指的是作品中非常重视抽象的“数”。比如沃卓斯基兄弟编写的《黑客帝国》剧本就是典型的毕氏主义作品,即作品中的我们人类所谓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不过是计算机的数字模拟信号向我们大脑发送的电讯号而已,正所谓“我知道这块牛排是不存在的,但我的大脑告诉我这是一块的、美味的肉块”;另外在科幻小说《灵魂之井的午夜》中,对于我们个体不过是“能量的数学方程”这一论断也是毕氏数本论的直接体现。其中指出我们的本质都只不过是原始的宇宙能量,决定我们物质形态的是牢固的数学方程式,一旦改变,那么就不存在之前的“我们”了;同样,国内著名的硬科幻小说《三体》对“二向箔”①这一概念的描述也符合万物皆数的美学内涵,生活在三维立体世界中的我们被二维化后成为平面几何的生物,这种可怕的攻击手段就变成了美妙的数学上的三维投影变换。
毕氏数本思想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有一大显著的标志就是往往有一个形象承担了极端化的“数本论”,例如《黑客帝国》里的“造物主”,“他”(在虚拟世界中以一个白衣人类长者形象出现)因为本身是一个逻辑程序的缘故,只能进行绝对化的数学思考,并试图将一切变成量化的数字进行分析处理。此外,对于一些创造世界类型的架空科幻作品,还有可能作品当中所设计世界的本源就是数字模拟,如科幻作品《创战纪》、《数码宝贝》、《刀剑神域》等,这一类应该来说是更接近数本论思想的。
二、“和谐对立”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毕达哥拉斯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哲学观点,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宗教教义。较之米利都学派以具体的物质为万物本源的朴素唯物主义,毕达哥拉斯学派将源论抽象为“数”;而较之爱菲斯学派的辩证法思维,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是形而上学的宇宙机械论的忠实信徒。因而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伯特兰・罗素对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个有趣的描述“建立了一种宗教,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②不过这只是作为偏向于神秘主义色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特点,另一方面要提到的则是作为学派创始人的毕达哥拉斯的另外一个形象――“作为一种辉煌定理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他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天文学和声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用那些奇妙的和声谱成了天体的音乐;最后他将数学与数看成是各门学科的组结所在,从而缔造了精确的物理学和数学系统,并且提出了一种规范的,数学的宇宙论。毕达哥拉斯乃是希腊的牛顿。”③基于此,毕达哥拉斯主义从一开始就存在有代表感性的神学与代表理性的科学之间和谐对立。
在希腊神话中,作为艺术化身的缪斯女神就有着先觉的灵感和理性的创作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早期的希腊哲学美学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或者更为坚决的一种说法则是“科学,本来就只是慢慢地在宗教神学内部蕴育出来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毕氏学派的“和谐对立”学说直接的运用是在音乐方面,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广至整个宇宙的和谐与对立。
基本上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存在有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对立这一点是共性,并不能看做是具有毕氏作品的特质。但在科幻作品当中,因为想象总是依托于现实展开,作家于是习惯于将人类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从而导致人类一元的必然形成,与之相对的,“非我族类”的任何一方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另一元。再者,科幻作品的舞台往往是宏大的宇宙,至少也是广袤的海洋如《海底两万里》,或者索性架空设计世界,这就自然容易与宇宙和谐观产生联系,从而可以发生小到个体达到宇宙的和谐对立旋律。这也解释了科幻作品中更容易发现毕达哥拉斯主义倾向的原因。
而就科幻作品而言,在“和谐对立“这一点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作品毫无疑问是《黑客帝国》系列,其作品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过程的对立和结果的和谐。首先是代表感性的人类和理性的机器之间的对立,《黑客帝国》整个故事就是讲述人类与机器的战争,最终人类机器达成和平;再者是“尼奥”作为救世主将要做出的命运和选择之间的对立,命运是放弃爱人换得人类存续,选择是毁灭人类救得爱人;其次是机器内部程序的对立,“先知”和“造物主”前者打破数学方程的平衡,后者拼尽全力维持数学的完美公式,这一对矛盾是最能反映毕氏学派和谐对立思想的;最后是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邪恶的“史密斯”和正义的“尼奥”化为一体同归于尽,为作品的和谐画上了句号。
三、“灵魂轮回”在人物命运上的体现
“灵魂”这一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宗教和神秘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派系,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将宗教和哲学的联系表现了出来。在毕达哥拉斯本人看来,通过宗教的思维方式进行理性思辨是完全正当合理的,因为理性具有“神圣性”,通过思考和神灵交流才能达到终极的智慧。毕氏学派的神秘主义核心思想就体现在“灵魂轮回”学说上,其包含灵魂轮回和灵魂净化两个内容,不过这两者在根本上是交织在一起的。灵魂的轮回学说被认为和数本论一样是毕达哥拉斯的基本思想,所谓“数目的某一特性是正义,另一种是灵魂和理性”④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来自埃及、巴比伦的东方神秘主义和古希腊奥菲斯教的融合,前者为其提供了“灵魂不朽”的理念,如埃及人相信木乃伊的死而复生;而奥菲斯教主张肉体是灵魂的牢笼,灵魂只有离开肉体才能展现其真实并回归其本貌借以返回神灵的殿堂。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作品《第五元素》很好地反映了灵魂说“不朽”,作品中的主角依托高科技死而复生;而美国暴雪公司所推出的《星际争霸》游戏的官方小说《暗黑圣堂三部曲》则凸显了灵魂的升华和净化,其中的圣堂武士塔萨达正是通过肉身死亡获得了神灵的力量。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和其数本论是紧密联结的,因为“数是最智慧的”,只有不朽的理性(即灵魂)才能认识它。对于这一点,日本作家虚渊玄所著小说《Fate Zero》中的人物“间桐脏砚”算是一个反面的例证,其为了能够获得真理而拼命延长自身生命,而最终迷失了最初的追求,至死方才悔悟。
一般情况下,科幻作品中的灵魂轮回都遵循了毕达哥拉斯灵魂说的灵魂不朽模式,“灵魂依照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中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⑤因为这一种模式较为容易解释,也比较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至于灵魂净化,其类似于一种苦行僧式的修行,在中国道家的观念中和“兵解”类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学人物是美国作家杰克・L・乔克笔下的纳森・布拉齐尔这一角色,这个人物以上帝的灵魂灌注入不同的物种以体会意义。在这之中,将数本论和灵魂论相结合的作品就很少见了。
总的来说,毕达哥拉斯主义在科幻文学作品中是一个不太典型的典型现象。关于这一点,首先在于科幻作品在创作本身就有天马行空的特点,因而作家不会有意识地注意自身的流派倾向性,所以其文学体现多半是自发行为,这种自发性只有在作品诞生之后才能为作家和读者所感受。然后,毕达哥拉斯主义作为哲学和美学观点,更多的运用在科学和感官型艺术(如雕塑、音乐)上,少有人自觉地以毕氏主义去进行文学创作,这意味着作家是无意识地滑向了毕达哥拉斯主义。最后,毕达哥拉斯主义作品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三个特质,理性的万物即数创造了世界,神秘的灵魂轮回被赋予了人物角色,二者在宇宙尺度上对立之中最终走向了和谐统一,同时也是毕氏思想的融合和归元。(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注解:
①刘慈欣 《三体:死神永生》 第405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57页.
③Jonathan・Barnes The Prosocratic philosophers,P.100-101.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P37
⑤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P33
参考文献:
[1]郭建光.简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美学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2]钱宁.论毕达哥拉斯哲学及其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J].思想战线,1987,(5).
[3]刘东.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
[4]王瑞鸿.毕达哥拉斯与希腊神秘主义的理智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5]张风帆.毕达哥拉斯主义新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6]杨洋.浅析毕达哥拉斯数观对电影创作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0,(8).DOI:10.3969/j.issn.1009-3036.2010.08.021.
关键词 动画语言;CG;动画场景;动画镜头语言
谈到动画,人们首先想到的即是日式动画与美式动画。日式动画多以二维为主,画面风格个性鲜明,追求塑造特有的角色个性以及细腻、极具吸引力的剧情发展为目标。美式动画多以夸张的手法,写实的画风去塑造英雄主义的角色个性,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相对而言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剧情上面的曲折,在众多日本动画家中,作者更愿意谈的是新海诚导演,剧情,场景,画面作为新海诚导演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新时代日式动画的成长。
星海诚导演的代表作品为《星之声》、《云之彼端•约束之地》、《秒速五厘米》等。《星之声》于2002年在日本悄然问世,却吸引了日本业界的关注,作品不仅以深邃忧郁的意境、炫丽多变的色彩展现出来,看似平凡琐碎的场景物件摆放,却处处透着巧妙的安排,光影也为画面的灵动添色不少。《云之彼端•约束之地》完成于2004年获得第59届每日映画Concours最佳动画电影奖,技术实力趋于成熟的星海诚导演,在片子中更加着重于剧本的编写,情感的铺垫。最值得一提的是《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在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奖中获得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本片讲述了时间和距离的故事。在新海诚导演的笔下,一段细微的故事被无限地放大和延长,作品将每一个绚丽画面带来的细小触动联系起来,形成了内心巨大的空洞。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的拉长,我们经历了离别之后的离别,体会了成长之后的成长,然而这样的空洞却只会越来越大。
1.剧本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3]新海诚式的剧本是具有散文式的剧情。例如:“听说秒速是5厘米”,“嗯?什么?”“樱花瓣飘落的速度每秒钟5厘米”。秒速5厘米,是指樱花瓣飘落的速度。导演正是定于这个基调将整部动画分为三段,巧妙的避免了新海城之前创作的《云之彼端•约束之地》[1]那种长篇看了之后拖沓的感觉。三个故事单独拆开来看也有独立的剧情,连起来则更加彰显了最初的主题――“心的距离”。 故事虽然很平常,平常到我们似乎每个人都会经历。导演在创新时放弃了《星之声》[2]所熟练运用的科幻机械类情节,转而使用叙事抒情的散文式剧情,利用一些细微的语言描写,让我们很好的结合了男主人公贵树的忧郁性格。新海诚导演用五十多分钟的时间做铺垫,终于在最后两分钟将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用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以及一个微笑释放了出来。在两分多钟的快速切镜头转换中新海诚想表达的是,曾经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回忆像酒,少许你便可觉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滥喝沉迷其中,只是一个神智不清的酒徒。
2.镜头技法
“动画镜头语言就是用摄像机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镜头转换之间,《秒速五厘米》这部作品尤其是第三章的时候,采用了大量快切的手法来突出两个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这一点让人能在短时间内感觉到岁月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沧桑的变化。而第一话《樱花抄》经常一个镜头从近景推到远景然后摇到全景,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时又很好的进行了转场,让整个片子更加连贯。
3.画面风格
新海诚导演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是唯美细腻的场景华丽到窒息。看了《云之彼端•约束之地》[1]之后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很多看似平淡的地方经过色调的修正后变得华美无比。尤其一提的是背景的光线,因为他擅长使用那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而且光线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不是很符合常规――但这种方式却带来了更加好的视觉冲击效果。新海诚的特色就是色彩很艳丽,艳丽到很多人都不敢使用。
星海诚相比吉卜力,studio4°C,Madhouse这些老牌制作公司来说,团队的原画和动画能力来说还是很薄弱。当然提及日本的动画,我相信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宫崎骏。不可否认,他已经成为了日本动画领域的一面旗帜,那些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都已渐渐转化为人们心中值得回忆的过往。在讲述任何一部动画作品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叙事功底以及对情感的把握展现出了熟练的实力,使得人们认识到了一个完成的星海诚导演。
参考文献:
[1] 新海诚.《云之彼端•约束之地》,2002(2).
[2] 新海诚.《星之声》,2004.
《综艺》:就剧本而言,《地心引力》和你以前的作品很不一样:影片的故事相对简单,角色更是极少。这个剧本最吸引你的点在哪里?
阿方索·卡隆:剧本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全片的大部分内容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角色又处于与外隔绝的状态,加上影片的背景是太空,这就开启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可能性。
《综艺》:影片的设定让我想到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虽然视觉上充满了大量复杂特效,但核心都是情感故事,角色也都不多,和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特效大片很不一样。《地心引力》从剧本起筹备了很长时间,是因为好莱坞很难接受这样的项目吗?
阿方索·卡隆:其实剧本里还是有很多悬念的,故事也比较紧张,我想这是个有利因素,因为能吸引到更多观众。这固然是一部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电影——某种程度上,影片中外在的宇宙其实也可视为主人公内心宇宙的隐喻。但影片从头到尾也充满了动作元素,作为产品而言,这是一部以动作为导向的电影。因此创作上的主要挑战还是如何保持这二者的平衡,因为有时电影需要从角色极为私密的时刻马上切换到动作性场景,而剧本内部则必须保持连贯性。
《综艺》:这部电影也是你首次和你的儿子乔纳斯(Jonás Cuarón)合作编剧,和家人一起拍电影的感觉如何?
阿方索·卡隆:感觉很棒。我儿子从一开始就参与了项目。整个剧本源自我们的一个简单的想法: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让影片集中跟随一个人物展开。随着剧本的发展,故事里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场景和悬念,还有很多我们自己的情感,因此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一起经历和体验了很多。我很高兴他和我们一路走了下来。
《综艺》:《地心引力》是你继2006年的《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后的又一部科幻作品,今年你还执导了科幻电视剧集《信仰》(Believe),为何特别钟意这个类型?
阿方索·卡隆:其实我个人并不觉得《人类之子》是部科幻片,那部电影我想描绘和评述的是世界所陷入的某种状态。而《地心引力》里涉及的太空技术也都是现实里存在的,比如国际太空站等等。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关于探索世界和太空的电影。我一直对太空特别着迷,自孩提时代目睹了人类首次登月之后就一直很着迷。
《综艺》:太空题材的电影,之前有《2001太空漫游》《阿波罗13》这些名作,你最喜欢其中哪部?
阿方索·卡隆:太空电影里最突出的当然是《2001太空漫游》,这是这个类型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真正的大师之作。此外我也很喜欢塔尔科夫斯基的《太阳系》(Solaris)。但是在创作《地心引力》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基本没怎么讨论过之前同类主题的作品,我参考最多的倒是斯皮尔伯格的处女作《决斗》(Duel),还有《逃亡列车》(Runaway Train)这样的片子。对于太空题材,我很不喜欢的一点是:很多科幻片都把太空背景当成了某种胡编乱造的借口。我的这部电影更多还是基于目前已有的科学技术,而非科学幻想。
《综艺》:这也是《地球引力》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之处吗?
阿方索·卡隆:我觉得这类影片对待太空和科技元素的态度大多很不严肃,更多还是属于幻想类电影,只有《2001》等少数几个例外。在《地心引力》之前,比较严肃写实的太空电影或许只有《阿波罗13》了。当然我们的电影也是虚构的,因此需要把现实的技术环境放进编写的故事里,但我始终坚持影片的细节在现实中要能站得住。我们想拍一部尽可能准确的太空电影,我想这已经足以让《地心引力》和其他大多数电影区别开来。
《综艺》:《地心引力》是你第一次拍3D,影片从一开始就决定要用3D拍摄?
阿方索·卡隆:是的,影片最初的定位就是太空冒险3D电影,一开始就计划用3D。我们在技术方面花费了多年时间,因为在《地心引力》中我们想要做到不一样:把观众真正带到太空中,让他们从电影开场起就融入太空,主观上也能沉浸其中,就像跟随着角色漂浮起来一样。之前有看过电影的宇航员对我说:观看这部电影是在地球上能做的距离太空最近的事。
《综艺》:关于3D,技术方面的探讨已有很多,作为电影艺术家,你怎么看待这种技术?3D会改变电影的既有语言,还是会成为某种美学上的特殊工具,就像蒙太奇、长镜头那样?
阿方索·卡隆:其实在艺术和电影的世界里,3D是非常有机的。我觉得最早的3D电影可以追溯到1898年卢米埃尔兄弟拍的一些电影。对于当前的3D技术来说,某些情况下3D确实能产生出很强烈的效果,比如一些大广角的场景,还有我一直在探索的运动长镜头,效果都比较适合3D。但整体来说,我更同意你的看法:3D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工具和手段,也应该被如此使用。
《综艺》:提到你非常拿手的运动长镜头,这次《地心引力》的开场也是继《人类之子》后你再度技惊四座,为何特别喜欢长镜头?
阿方索·卡隆:这是我在过去12年里一直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领域,和我的摄影师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一起。我对镜头中人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一直很感兴趣,在电影里我总是希望能创造或再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我很小心不落入炫技层面。作为电影的修辞手段,长镜头的妙处是揭示某种镜头中的可能性而非无限夸大这种可能性。大家现在都在讨论《地心引力》中的开场长镜头,但这并不是因为镜头长,而是因为拍得非常精细。我很享受这个创作过程。放在太空的背景下,这样的镜头处理效果非常好,很容易把观众带入电影之中。
《综艺》:3D特别适合运动长镜头这种表现手段?
阿方索·卡隆:是的,我觉得3D的特点比较适合运动长镜头。对于艺术创作来说,需要的正是为特定的技术找到合适的表现手段。但可惜的是大多数3D电影没做到这点,尤其是很多通过后期转制3D片子。我觉得过去几年真正的3D电影只有5部。
《综艺》:哪5部?
阿方索·卡隆:当然也不是说只有5部这么少,而是说真正用好了3D的电影实在不多。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是《阿凡达》《少年派》《雨果》,以及两部纪录片,IMAX的《哈勃3D》(IMAX: Hubble 3D)和《皮娜》(Pina)。
《综艺》:拍摄《地心引力》也有很多技术上的挑战,作为导演,你觉得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什么?
阿方索·卡隆:最困难的是如何做出地心引力的效果——因为在太空中是失重的,而我们的片子是在地球上拍的,如何拍出真实的失重感非常重要,这也是整部电影在技术上要解决的最大挑战。
《综艺》:过去的十多年中,你既在好莱坞拍摄了很多高成本大片,同时也在你的祖国墨西哥拍出了一些相当成功的艺术电影,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制作模式?
阿方索·卡隆:就创作本身而言,感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好莱坞拍片,你能得到更多资源,电影也能有机会和更多观众见面。当然,更多的资源意味着更多的资金,这不止是对创作,对电影的商业经营来说也是更大挑战。
在两边拍片我都很愉快,我很喜欢拍小成本电影,而我现在正在写的下一部电影则是成本更大的制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为了拍电影。无论拍哪种电影,重要的是影片本身要能站得住,而不是浮在半空。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的创新特点
(一)写作实践是核心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完全颠覆传统的文体为序的方式,将写作实践置于写作教学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僵化的、物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写作环节真正有话可说,打破以往学生只是套用模板进行模式化写作,毫无个性、思想、感情表达的僵局。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在编写过程中,将生活本源观融入其中,打造了创新的“写作实践”板块。践行生活作文理念,将写作教学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在设计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了作文写作主体――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写作实践环节,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想象去自主创造。对比以往命题式的教学模式来说,这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在写作实践板块中,通过这种新颖灵活的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写作实践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非凡想象力,同时,在写作训练中加深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二)情境创设是重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对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视的,将情境创设作为整个写作体系改革的重点,改变以往学生在作文课堂上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的局面。通过对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一些情境在作文引е薪行情景化再现,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故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真正解决学生的写作动机缺乏问题。同时,这对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会在生活中积极思考面对的情境,从而将其转化为作文素材,在实际写作中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创造化的运用,这与作文写作的初衷不谋而合。
俗话说:“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编撰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写作来源于生活的基本出发点。编撰者通过精心设计一个个具体写作情境,在循循善诱之中将学生的好奇心与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面对具体的生活问题或者是抽象化的表述,积极投身其中去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相比于以往大而空地让学生感悟生活而言,改革之后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更加贴合生活实际,将文学阅读与写作实践有趣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教学的不足
(一)与生活联系有限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践行生活本源观,创造性地设置了“写作实践”板块,并且强调情景化的写作环境,这对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来讲是很大的进步,也是其写作教学编写理念的亮点所在。进步之处是可喜可贺的,但是,整体上而言,这与生活的联系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维度,相比于美国的写作教材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而言,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触及的时空领域要狭窄得多,没有引导学生更加自由自在地去研究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所以说其与生活的联系不彻底。
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相比于美国写作训练有一定的狭窄性,美国母语教材写作训练从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到日志、书信、科幻故事等,可以说范围十分广泛,从写作文体就可看出,其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彻底的,局限性非常小,将写作能力的培养置于广阔化的生活场景中,对于学生将来在工作与生活中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
(二)过度的人文负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写作实践”板块是根据一个个具体的人文精神编排的,力求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相比于传统的文体为序或写作能力点为序的模式,有着很大的突破。但是,这种新型的模式之下,写作教学承担了过多无形的人文负荷。因为,这种人文精神很多是学生的非自觉追求,而且这些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分拔高或者是伪崇高的现象,对学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存在一定的障碍性。
(三)认知策略的缺失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体系在编写的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学生写作状态,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问题,导致系统化的写作认知策略指导的缺失。虽然,我们对于单纯的写作技巧的传授是不认同的,但是,如果因为过度追求了人文性、实践性和个性化的写作教学而忽视了写作认知策略的训练也是不可取的,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体系缺少写作环节(如构思、写作、修改等)详尽而操作性强的指导,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对于教师的写作指导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相比于美国母语写作教材中,详细地提出写作前技巧以及组织思路,编辑草稿,运用写作策略,详细可行的修改步骤设计,认知策略的缺失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体系的致命伤。
三、结语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生活化习作” 平台
所谓“生活化习作”,就是习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习作必须是关注生活的,也必然是反映生活的。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小学生缺少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机会,再加上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作时无话可说、胡编乱造,习作脱离生活。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习作走向生活化呢?
一、广泛阅读经典,创设“知识平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有重要意义。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习作的材料。因此想要让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于广泛阅读。小学生首先应向书本学习,书本是教学生写作的最好老师,学生应背诵教材中好的诗句、经典段落。学生阅读还要向课外书籍进军,不能只局限于看作文书和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学生阅读时,除了背诵好诗佳句外,还可以搜集优美文段摘抄下来,积累语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设一个《摘抄本》,把平时在阅读中读的好词名句摘抄在本子上,然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再次扩充词汇,达到积累的目的,为日后的写作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前提。
二、留心观察生活,创设“发现平台”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尤其在孩子的眼睛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被生活陶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保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灌输“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因势利导,让他们留心观察生活。比如:2009年上半年我乡进行道路大整修,堵车现象时有发生,住得比较远的学生不免常迟到,我便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堵车时的情况,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写出了《等车记》、《今天我迟到了》、《堵车百态》等,不仅真实地写出了堵车时的场面,而且把着急上班、上学的人们的精神、语言、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尚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的能力,生活中的很多亮点就这样流水般悄悄溜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素材,指导学生及时撷取生活中的浪花,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拘无束地写下来。此时习作,自会水到渠成。平时我教学生随时记日记、写随笔的方法,可长可短,只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想即可,然后定期开展“日记擂台”、“随笔乐园”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学习乐趣,互相开启观察之门,培养了一批善于观察生活的小能手,习作素材自然越来越广泛、自由、有深度。
三、快乐参与活动,创设“实践平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用心体会,就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对于生活,单单引导进行观察和认识还不够,我们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一是游览大自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日出日落、山和田园、蔬菜瓜果……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有物可写,借景(物)抒情。二是剪辑“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记录社会见闻、热点透视,让学生有感而发。如双休日调查当地环保,写些感受等。三是锁定“家庭生活”:引导学生立足家庭,品味家庭生活的情趣,感受家庭成员的亲情,让学生有情可抒。四是扫描“学校生活”:让学生的“慧眼”捕捉校园动态或多彩的生活并“忘情而作”,有感而发。如节日组织拔河比赛,教师节制作小贺卡……比如,2009年下半年我校组织了一次实践劳动,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长过集体生活,既新鲜又兴奋,全身心投入到了这种实践活动中,同学关系空前融洽。回来后,我抓住这一契机,先不谈习作,而用整整一节课让他们畅谈下乡一周中难忘的人和事。孩子们没有“要写作文”的心理负担,畅所欲言,七嘴八舌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在学生兴犹未尽之时,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自由选材、自由表达,把这些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作为小学阶段校园生活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学生兴致很高,写得很开心,习作内容空前丰富,体裁各异,达到了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连最怕作文的学生也写得妙趣横生。此外,我还针对学生爱玩、求新、求异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或体育活动,让他们自主选择项目,自己策划,自己主持。如学生组织模仿《幸运52》中的“幸运搭档”游戏。我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大家在活动时的各种表现(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与场上的气氛,而后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挥笔写下活动过程中最难忘或最有趣的一个小片段,这样,学生往往能一挥而就,而且效果总是出奇的好。
四、尽情展开想象,创设“联想平台”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习作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叶老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这里的“思”和“感”,就是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和思考。《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对世界、对未来、对一切事物的奇思妙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异想天开”。当然,这里的“想”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合理想象。教师除了平时应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外,还充分结合有关课文的教学发挥学生想象,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灵感,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安排想象作文训练。比如:学完《凡卡》、《穷人》等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续写。对于一些课文中省略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补白。更多的是让学生写自己的幻想生活,写自己的梦、自己的未来、未来的事物等,还用编写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听音乐想象故事,图形、文字组合故事等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在作文天地里。事实证明,创设想象平台将带给孩子们思想飞翔的快乐。生活不但是习作的源泉,而且是想象的凭借。根据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往往可以想象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来。生活也是学生童话故事的源头活水,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有意义的活动编写童话故事,奉献给大家,学生会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也可以给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合理科学想象,写成科幻作文,鼓励学生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五、引导关心时事,创设“思考平台”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还应多指导学生关心时事,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对人生、对国家大事的一些关注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训练。小学生写这类作文难度较大,因为它远离我们,不是亲眼所见,所以往往不是泛泛而谈,就是套话、大话、空话连篇。如何引导学生对热门时事进行关注并产生思考呢?首先得让学生多留心时事报道、新闻评论,对有关事件有感性的了解,然后结合身边的人或事进行描述,写出切身感受,写出自己的思考,文章就能感染人,就算成功了。如汶川大地震,除了那里的当事人,谁都没有经历这一事件。但我们进行了捐款活动,亲身经历了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全国哀悼日”。我就引导学生写自己学校、班级的捐款活动,写自己父母亲人、亲戚朋友如何关注灾区,如何参与到关心灾区、捐款捐物之中,写细、写活,写出切身感受。我还拟了《坚强》、《感动》、《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三个题目,让学生选择练习。通过此类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获得品尝成功,创设“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