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有关思乡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思乡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思乡的诗句

第1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 高职特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3-02

前言: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逐渐壮大,开始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方向转型。随着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为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长期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对其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建设具有国家示范性特色的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所有高职院校长期奋斗的目标。

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

1.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阶段,需要全面领悟和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此强化政治建设工作。现阶段的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建设的主阵地作用,政治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积极向学生灌输十会议精神,保证学生能够全面领悟精神,提升自身政治觉悟。

2.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政治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最终目标。由于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说学生能力较低、课时较少、教学任务凸显职业性、以及办学层次多等因素,进而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有效完成[1]。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专注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3.完善落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际所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离不开思想政治的支持,只有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完善,才能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树立全心的教学观和课程观,以此保证高职学生顺利想社会实用性人才过度。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对策建议

1.强化课程建设的规划性和科学性

各大高职院校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全面抓起建设工作,同时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全权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首先,可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条例,保证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促进其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建立规章制度时,高职院校可以充分与自身发展规模、人才目标培养、以及未来战略规划充分结合,保证教学监管体系能够严格执行、规范管理,以此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其次,可以加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保证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管理全面电子化。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等等,保证所有教学资源实现实时共享,通过电子监控系统提升教学监督管理力度,以此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2.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首先,需要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提高选配标准,制定严格的制度,要求所有思想政治教师具备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充分连接起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实践意识、以及奉献意识[2]。其次,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训思想政治教师,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知识体系,以此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进而打造一支综合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3.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高职院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合理设置课程,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安排,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性,高职院校在实际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将职业特征、专业特征、以及人文特征充分结合,将思想政治课扩展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思政课体系教学[3]。第二、教材规范,思政课教材必须符合党的会议精神,所有教材必须使用同一的国编教材,能够全面展示出马列主义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可以将课本教材同多媒体教材充分结合。第三、改进教学模式,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阶段,可以充分引入各种社会案例、以及特点专题,同时合理采取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等,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第四、改革考核方式,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重点考察,加强综合素质的考核,保证所有学生思想政治品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总结:通过上述论述可以明确看出,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建设,起到基本的政治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政策的提出,各大高职院校更加当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育职责,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以此提升高职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以此满足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所需。

参考文献:

[1]杨宝田.建设具有国家示范性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75-76.

第2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一、用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

课前播放《乡愁四韵》,用简单的旋律、精美的音画相结合,渲染一种乡愁的气氛,令学生愁上心头。

二、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积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乡愁四韵》这首歌,已经感受到了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三、用实例开发学生的情感空间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1、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节奏感强。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四、用描述萌发学生的情感欲望

师:人们常说,“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五、用创作启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天空悬挂的那轮圆月。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2: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第3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现代诗歌 教学

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

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

3.指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指导学生了解、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

4.进行诵读涵泳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5.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的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6.行诗歌鉴赏的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7.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透过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教材中诗作的教育教学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从课文教学来看,应做到既突出课文教学重点,又体现可实际操作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第一,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的作用。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有的人》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节奏,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的停顿叫做节奏。教师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压韵的,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是压韵。本诗隔行压韵,每节换韵。请同学齐读第四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到诗中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第二,创设有新旧知迁移的教学思路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学生马上回忆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每首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它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在诗歌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中。

第三,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这一物象本来表达一种客观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后,逐渐为诗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现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思想情绪,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等,成为带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意象。在教学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笛”、“月亮”、“挥手”、“没有年轮的树”。“笛”、“月亮”、“挥手”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想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的抒发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意境的基本构成就是情景交融。意境不在具体的物象之内,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即透过物象表面,表达作者深邃悠远的思想情感,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第四,从仿句练习入手,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

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雨说》一课时,让学生仿造句:“小溪见了我,笑出了声;种子见了我,笑出了芽;石榴花儿见了我,笑红了脸……”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仿写句子。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再细心的把学生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此后再把以前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试着让学生仿写,学生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句。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新诗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还要设计丰富多姿的诗歌朗诵、欣赏新诗、研讨等活动。

1.诗歌朗诵、积累活动

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喜欢的名诗作,还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如:《色彩》、《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同样的诗题,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他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2.欣赏新诗

给学生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3.研讨活动

第4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一、诵读引领,接触古诗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目的是让古人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气质,影响学生的人生。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 选好篇目,编写教材。课题组成员参与了经典国文诵读教材的选编,大家分工合作,从大量的优秀篇目中进行精心的选择,编写了适合各年级诵读的教材。如适合低年级的《三字经》《弟子规》等,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笠翁对韵》《诗经――采采]q》等,适合高年级的《大学》《论语》等。

2. 熟读成诵,诗兴盎然。古诗文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魂牵梦绕的故国情,什么是乌鸦反哺的孝子心,什么是相知相惜的挚友情,什么是捐躯赴死的报国志,还可以传递“投我木桃、报之琼瑶”的人性美德以及“开卷有益”“志存高远”等人生哲理。每天晨会,学生捧起教材,摇头晃脑地用自己的诵读方式再现前人的风采,或如黄河奔腾慷慨激昂,或似小溪涓涓委婉低诉。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学生在诵读时发现经典与生活时刻相依,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如,做到“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步从容,立端正”。诵读重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二、入情入境,亲近古诗文,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1. 入境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师者,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古诗文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如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示儿》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字里行间,都深深地刻着民族文化的烙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殷殷热血。但是古诗文距离现在遥远至极,诗中所涉及的那段历史、诗人所表露的那般情感,身处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感受到。怎样让学生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师者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课外学习资源,与学生一起深入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环境,走进诗人的内心。如教学陆游的《示儿》,课前可让学生搜集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如“金兵入侵中原”的经过,中原百姓在战乱中悲催不堪的生活等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诗人“不见九州同”的悲愤,接着熟读理解诗句,反复品悟,体会诗的意蕴,走进诗心,感受到诗人渴望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这样,学生不但从古诗中了解了历史,而且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志长大后为祖国的和平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读中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观念。乡情塞满了多少游子的心。如张九龄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抒发了诗人的切切思乡情。教学时,我们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些名句,深入品悟,领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接着,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或风俗人情。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以情激情,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母子相依,手足情深,是人类千古传颂的主题。孟郊的《游子吟》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语言朴实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教学时,笔者在学生理解了诗句,体会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的情感经历,谈感受,以情激情,更深刻领悟到诗人表达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从中受到感恩和亲情教育。

4. 融景动情,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崇尚友道,珍视友情,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汉书》中的“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笔者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播放歌曲《送别》,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展开想象,让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深入感知,这样,学生自然就领会到朋友间诚挚深厚的情谊。笔者还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句,并在课外制作成书签互相交换朗读并赠送。通过课内外结合,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还使学生明白了要珍惜友情。

三、类比迁移,融入古诗文,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并在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列出75篇的诗文。我们不能让古诗文教学止于课堂,而应该有机拓展,引导学生迁移学法,扩大阅读面。

1. 相同主题诗词的迁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山水诗、送别诗、言志诗、节日诗、哲理诗……如,教送别诗《别董大》后,可迁移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教李白的《望天门山》,可迁移学习《望庐山瀑布》;教哲理诗陆游《游山西村》,再引导学生学习苏轼《题西林壁》……让学生在同类诗中去对比,去感悟,情感得以升华,古诗的意蕴久久萦绕在心头,经久不散。

2. 相同作者诗词的迁移。归类迁移同作者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诗词主题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作者。如教《独坐敬亭山》一诗,如不进行拓展,学生只能认识一个孤独的李白。如果教师引入《静夜思》《望天门山》等的回顾与学习,学生会认识到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真情的李白。

3. 内容相“应和”诗词的迁移。有的诗词有相应的诗词与之应和。教学时,可用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如教《渔歌子》时,可引进《答和弟志和渔父歌》一词,教师当哥,学生当弟,进行对比诵读。这种类比迁移,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融会贯通。

第5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那是个花枝招展的少女,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那是个博学多才的智者,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你的梦在那里得以实现,我的梦因为那里刚刚开始。有关它的信息从电话中传输过来,陌生的名字开始变得一天天熟悉。你向我描绘它的热情似火,它的彬彬有礼,它的诚实率真,它的个性张扬。你对它的爱恋让我嫉妒,更滋生了我早日揭开它面纱的渴望。

三年如同一本书,喜怒哀乐尽藏其中,只有靠你我两个读者自己去品味。我和深圳的约会时间进入了倒计时,心中既有对它的向往,又有对亲人的留恋。为了赶赴和它的约会,我不惜放弃了与父母的相守,心中几度痛斥自己的不孝与无奈。然而为了另一个家庭的团圆与幸福,有些东西是必须舍弃的,哪怕做出一定的牺牲。列车开动的瞬间,心有一种被撕扯的疼痛,血在旁若无人地滴答,父母的身影缩成了泪光中的一个点,被抛弃在故乡的岁月里。

深圳无疑是绿色的海洋,满目滴翠中闪现着朵朵绽放的鲜花,鳞次栉比的楼群与流动的绿色形成了刚与柔的最佳组合。滚滚而来的热浪不厌其烦地为行人洗着免费的桑拿浴,舒张的毛孔里浸满了汽车与花草的混合气味。深圳以它博大的胸怀容纳着东西南北的人群,没有地域性的歧视,各大菜系汇聚一堂,各款服饰招摇亮相,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夹杂着生动有趣的方言俚语,都为这座移民城市做出了很好的注解。

陌生的环境面前我不知所措,由接近到接受到投入,每一个过程让我充满好奇和惊喜,原以为自己是父母身边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忽然间被它自然催熟了,独立生活一样过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虽然家被浓缩成一处四十平米的出租屋,但它并不能阻挡一个家庭应有的欢乐与烦恼。双休日一家三口去公园散步游玩,放松一周的疲惫与紧张,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为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偶有争吵,但争吵过后是更深的自责,相濡以沫的日子总该比天南地北的生活要幸福,何必斤斤计较呢。于是收拾起一地的不快,日子又如阳光般灿烂温暖。

人的感情都有脆弱的一面,平时包裹得再严,节日里也会凸现。没有与深圳约会前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思乡情,只是记忆中留有一些苍白的诗句。待一个个节日悄然而至,思念便如虫儿般啃噬着内心,立体的诗句如片片白云带着思念飘向远方。探询故乡的父母可安好?深圳是否已成了父母梦的寄托?

目睹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变化,让阅历与城市一同丰富;聆听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故事,让情感与城市一起交融。与深圳的这场约会已经延续了几年,不知道它是否会陪伴我走过所有的人生旅途。在人生长河中它或许只是一朵浪花,但仍然激荡起心中的涟漪,令我时时感怀。

雪花在凌晨的天空中孤独地飘舞着,手中只留下你刚刚脱掉的羽绒服,带着还没散尽的体温,却怎么也温暖不了我的心。从你登上南去列车的那刻起,我就知道生命注定会与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结缘。目光时常停留在地图上那个圆点,用心去丈量我与它的距离。耳朵不经意关注起它的风雨冷暖,用爱去遥望你的生活起居。随着日历越来越薄,那个圆点开始不断长大,长出了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长出了你的笑脸,长出了那座城市。

那是个花枝招展的少女,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那是个博学多才的智者,创造着巨大的财富。你的梦在那里得以实现,我的梦因为那里刚刚开始。有关它的信息从电话中传输过来,陌生的名字开始变得一天天熟悉。你向我描绘它的热情似火,它的彬彬有礼,它的诚实率真,它的个性张扬。你对它的爱恋让我嫉妒,更滋生了我早日揭开它面纱的渴望。

三年如同一本书,喜怒哀乐尽藏其中,只有靠你我两个读者自己去品味。我和深圳的约会时间进入了倒计时,心中既有对它的向往,又有对亲人的留恋。为了赶赴和它的约会,我不惜放弃了与父母的相守,心中几度痛斥自己的不孝与无奈。然而为了另一个家庭的团圆与幸福,有些东西是必须舍弃的,哪怕做出一定的牺牲。列车开动的瞬间,心有一种被撕扯的疼痛,血在旁若无人地滴答,父母的身影缩成了泪光中的一个点,被抛弃在故乡的岁月里。

深圳无疑是绿色的海洋,满目滴翠中闪现着朵朵绽放的鲜花,鳞次栉比的楼群与流动的绿色形成了刚与柔的最佳组合。滚滚而来的热浪不厌其烦地为行人洗着免费的桑拿浴,舒张的毛孔里浸满了汽车与花草的混合气味。深圳以它博大的胸怀容纳着东西南北的人群,没有地域性的歧视,各大菜系汇聚一堂,各款服饰招摇亮相,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夹杂着生动有趣的方言俚语,都为这座移民城市做出了很好的注解。

陌生的环境面前我不知所措,由接近到接受到投入,每一个过程让我充满好奇和惊喜,原以为自己是父母身边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忽然间被它自然催熟了,独立生活一样过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虽然家被浓缩成一处四十平米的出租屋,但它并不能阻挡一个家庭应有的欢乐与烦恼。双休日一家三口去公园散步游玩,放松一周的疲惫与紧张,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为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偶有争吵,但争吵过后是更深的自责,相濡以沫的日子总该比天南地北的生活要幸福,何必斤斤计较呢。于是收拾起一地的不快,日子又如阳光般灿烂温暖。

第6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帮助。

一、看标题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和眼,是人们最先看到的部分,往往可以一看定乾坤,一看定分晓。认真审视古代诗歌题目,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信息。古诗题目,有的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的暗示了诗歌体裁,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维的《陇头吟》等;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态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绅的《悯农》、陆游的《书愤》等。抓住诗歌的标题,琢磨其中蕴含的信息,能有效帮助考生打开鉴赏之门,找到解题的钥匙。如,四川卷诗歌鉴赏题,看标题便能浮想联翩,由此及彼,得到解题的种种线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8分)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本诗标题为《子规》,一看便能断定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诗人往往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神韵、品格等的摹写,来寄托作者的感情,来表达诗人的品格、人格或理想操守。本诗以子规作为吟咏的对象,侧重描绘子规的身份来历及其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使得“贪夫”“远客”这些客居他乡之人无不惆怅、“断肠”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思乡难归的情感。考生如果能从题目入手,并联想到这个意象的固有含义,联系诗句,便能快捷、准确地解答(2)题。

二、看作者

看作者,就是说我们在欣赏古诗时,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际、思想状况、创作风格、创作倾向等多方面,去寻找解题的蛛丝马迹。如果我们看到的是陆游作品,脑海里马上闪现的大都是金兵入侵、中原沦陷,诗人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或者徒有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如果我们读到的是王维的诗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笔下的山水风光、恬淡宁静的性情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就要看作者,看作者的该作品是否与他的思想、诗风一脉相承或是大相径庭,从中捕捉信息,为解题服务。这其中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如,若对诗人完全陌生或一知半解,也就难以发散思维、浮想联翩了。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要引导考生从作者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三、看注释

注释往往对诗人情况、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或者疑难词语作出解说,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暗示和指明路径的作用,所以考生对这些注释要敏感把握,来帮助鉴赏。比如说,注解上注的有渔夫或者渔翁,考生就应该知道,唐诗宋词里面涉及的渔夫、渔翁是隐居之人,凡隐居之人肯定是洁身自好之人。因此,考生要认真看注释,切不可视而不见。如江西卷,注释为理解诗歌主题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西卷)(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本道诗歌鉴赏题,敏感的考生,只要一看到注释①“韶华”指“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马上就会想到本首诗的主题可能与惜春、伤春有关系。果不其然,只要我们仔细品读诗歌,联系“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再联系上片结处“人不见,水空流”,便会让人陡生岁月如流、青春不再的伤感,再加上暮春时分登楼远眺,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大好春光冉冉消逝,心中的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油然而生,而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正是如此。

四、看意象

意象是古代诗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许多意象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诗人往往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诗歌意境和感情。如,“月亮”就被赋予了思乡或团圆的意

思,“鸿雁”被赋予了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行役使伤感之情,“寒蝉”的叫声意味着悲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折桂”意味着科举及第,“采薇”暗指隐居生活等。因此,考生鉴赏时,要敏锐地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积极调动积累,联系传统意象固有含义,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山东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其实,这两道题都在考意象。其一考意象营造的氛围,其二考意象的作用。所以,考生要敏锐考察诗人在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

象,要营造什么气氛,要表达什么主题。很明显,是人借助秋雨、木叶、雁声、水鸟、孤舟、霜月、枫桥等深秋景象,再辅以“萧萧”“飘”“寒”“急”“遥”等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来营造羁旅中凄冷、感伤的氛围,来表达漂泊、思乡、孤寂之感。如果考生不积极捕捉这些意象,并调动知识储备,就很难勾勒出那么一幅深秋羁旅行役图,那意境氛围也就难以准确把握了。

五、看诗眼

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可以是一个字或一个句子,或概括或提纲挈领或点题,能够使诗歌境界全出。诗句、诗篇中的诗眼,也常常为我们欣赏诗歌打开了突破口。如,广东卷诗歌鉴赏题,其中有一句就是关键性的语句,就是“诗眼”。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首联第二句“一晴生意繁”就是本首诗歌的诗眼,第一句点题,本句对全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起着总领全诗的作用。后面的颔

联、颈联和尾联,就是紧扣这一诗句来具体展开和描绘其繁荣景

象:有樱桃青豆配酒爽口,绿草白鹅映衬着村庄;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春风拂袖,飘然翻动;农户们白天闭着门,原来是为了保养小蚕。后面六句诗歌,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景象,让人赏心悦目、欣喜有加,诗人那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跃然纸上。

六、看题干

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些题干的设置,导向性非常明确,能够让考生思有所托、答有所依,而不是云山雾罩,一片模糊,让人无的放矢。特别是那些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考题,要求考生选择的往往又是错误的一项,意味着设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错误的,有三项是对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三项来帮助解题,以达到以题解题之目的。有的题干以评价性论断出现,其中就暗含了答案,考生只要找到这样评价的依据即可。因此,我们在鉴赏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借助题干,从中获得某种点拨或启迪,来为解题服务。切不可对这些题干无动于衷,那样就会枉费了命题者的一片苦心

和“人文关怀”。如,2012年的北京卷诗歌鉴赏题,只要考生善于利用题干,就会获得许多启发,对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技巧就会有更大的把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北京卷)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也可选取其他诗作。

题干中,题10①AB项就是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鉴赏,考生可以充分借助此来理解诗歌。

而题干11题中的提示,更是让我们懂得了本诗像许多宋代哲理诗一样,富有理趣,由景及理,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考生只要从熟悉的诗歌入手,由已知到未知,由熟悉到陌生,依此类推,便能得出答案。

第7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1、有一段心事曾简单晴朗,透着淡淡的蓝。有一段纯净的快乐,支撑着日复一日的疲惫。也许我们长大,一切都已经改变,如见多了离合,心便被包裹成了坚硬如铁。只是,在黑暗里,沉静着,一寸一寸,剥落的都是想念的尸身。

2、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3、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4、一条白色的铁轨拉长冬天的痕迹。淡紫色的炊烟,清晰又杂乱,缭绕着候鸟的优美踪迹。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刻骨铭心的记忆渐渐模糊了。

5、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伫立在岁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着!

6、夜夜 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7、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8、在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了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9、在那浓浓的乡愁里仿佛还有父母的叮咛,仿佛还有父母的牵挂,仿佛还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它无时无刻都在我的心中牵绕,在时间的长河里,它走得匆匆。让我还没有记住它的好处时,它就逃离了我的眼前,让我欲诉不能,当我再想转过身仔细看它时,我却找不到那熟悉的呼唤,再也看不到慈祥的双亲,找不到少女的身影,找不到青春,只有岁月的流逝和沧桑在心中碰撞。

10、深情的大海张开温暖的臂弯。白云一朵接着一朵,声声有情地亲吻着脸颊,飘忽不定的足音随着风儿掠过憩息着的大地。丝丝怀想潜入我心,随后迷失踪影。

11、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喜悦徜徉。当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卸下了多年的倦意,托上了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

12、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13、我的乡愁啊!漂浮于家乡的山峦,宛若当年的云雾缭绕。我的乡愁啊!弥漫在天空,却煎熬着我的心。我的乡愁啊!是我梦醒后的一声幽怨的的叹息。我的乡愁啊!是白袅袅中略有些淡蓝的炊烟。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苦涩的味道。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一个永远的痛。我始终纠结于离开家乡是不是一个注定要犯的错误。

14、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把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了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15、思乡的人啊!思乡是以无法抚平的伤痛。对于远离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家乡就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家乡是一副永恒的画;家乡是一种浓浓的味道。我美丽的家乡啊!倾注了我无尽的思念。我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时,哪一刻才能回到家乡。然而那群山的树木会依旧在吗?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吗?是的!岁月的消逝中一切都有可能改变,然而我的思乡之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16、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17、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第8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体会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

(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

(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

(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二、古诗教学必须注重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造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讨论交流,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

(5)创设情境,感悟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6)改写古诗,体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9篇:有关思乡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读懂;内涵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44-01

无论从新课标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备考的角度,都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具备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对于语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呢?

一、读准题目

许多诗的题目中标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如我们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题目中就包含了时间――“秋暝”,地点――“山居”。再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就点明了时间――“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地点――“齐山”,事件是“登高”。李白的《送友人》点明了人物――“友人”,事件是“送”,也就是给友人送别。实际上只要不是无题诗或是只有词牌名的诗歌,我们都可以从题目上找到相关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词大意。有的题目中还会标明思想情感和题材。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就标明了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怀远”,思念远方的人,表明这首诗的题材是思乡怀人,基本情调清楚了,再解读整首诗歌就事半功倍了。像这样的诗歌还有许多,《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是送别诗,《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边塞诗,《旅夜书怀》《寄扬州韩绰判官》是思乡怀人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西塞山怀古》是咏史怀古诗,《卜算子・咏梅》是咏物诗,《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是写景抒情诗……

二、记准作者

鉴赏诗歌要留意作者,因为作者的信息给我们指明了很多答题方向,如诗人的时代特征就决定了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是唐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人们的情感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异,盛唐时期,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积极进取,力求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感情基调是积极向上;而到了中晚唐就改变了,社会矛盾频发,国家逐渐衰颓,这时的文风改为忧时伤怀。

诗人的诗风我们更要注意,还要积累下来,像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了解这种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诗人的写诗技巧,诗人善于夸张,诗歌中喜欢用“千”“万”这样的数字,极尽夸张。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写出了视友情第一,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放之态。诗人又善于想象,像他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极尽想象力,所以又有“诗仙”之誉。也许这种风格不一定都能概括诗人的所有作品,但我们要抓住其主要风格,积累相关知识。这样有风格的诗人还很多,王维“诗中有画”,孟浩然恬淡闲适,杜甫沉郁顿挫,苏轼“新天下耳目”,李商隐婉丽幻谲,李清照清新婉约含蓄……

三、重视注解

注释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知识,如某个词语的意义不理解,小注中的解释给我们帮助;作者的年代经历不了解,小注会给我们相关解释,这些小注的信息往往是难点,如果忽略了,是怎么也无法解答的,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如《过融上人兰若》一诗,如果下面小注不给解释,“融”是和尚的名字,“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是和尚的住所,我们岂不是要抓狂。再如白居易的《题元十八溪居》,如果不看注释,仅仅看诗句,我们会认为他写的是山水诗,但有了小注对元十八的解释,“元十八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的朋友,隐居在泸州五老峰下”,我们就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数了,作者是对朋友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的赞美。

四、找准“情词”

许多诗歌的主题多在表现情感的词句上,所以要想理解诗歌的主旨,就要找到有关“情词”,也就是表现情感的词语,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结句“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就是诗中的“情词”,诗人“无端思华年”,以至于追忆了许多往事,到头来还是不胜迷惘惆怅。所以,由此看来,我们要多从诗歌的结尾中找找表现情感的词句,像李煜的《虞美人》的“情词”是结句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表现了故国丧失之痛;李清照的《声声慢》的“情词”是结句中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字,表现了诗人历尽国破家亡丧夫的苦痛。但也有在诗歌中间出现“情词”的,像柳永的《雨霖铃》的“情词”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伤离别”,表现了诗人和情人的离别之伤。也有从诗的开头就出现“情词”的,如晏殊的《蝶恋花》的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五、积累知识

首先,要积累文言知识,虽说诗歌不需要像文言文那样一一对应直译,但我们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如我们做过的试题,谢榛的《秋日怀弟》中有一联“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考查学生这联的修辞手法,许多学生都写成了“拟人”手法,这是因为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还不足的缘故,实际上这联是倒装句,应该这样调整,“秋天落木(似)多少愁”,“夜雨残灯(似)有无梦”。这样调整,这联的修辞手法就是比喻了。其次,要积累诗歌的意象意义。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古人早都做了固定的内涵,像杨柳、长亭有离别的意义,杜鹃、明月有思乡的凄凉之意,鸿雁、鱼有传书信之意,小舟、飞蓬有漂泊之意……我们要让学生好好地积累相关意象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

欲懂千家诗,怎解其中味。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诗歌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这些读懂诗歌的技巧,才能读懂诗歌的意义,进而自信地鉴赏诗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