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第1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引言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与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包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基因学、人体学与遗传学等内容,重点与难点都比较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在课上讲,让学生们在课下死记硬背,那么教学质量与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即使让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也未必能使学生们理解内涵,这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在生物课程上开展实验课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解开生命的奥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开展教学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1]。

1.初中生物教学开展实验课程的重要意义

1.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因为生物课本都是些静态的缺少生机的图片,也没有优美的文字吸引学生,所以单纯讲述课本的理论知识,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可以降低生物的枯燥感,并且能慢慢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动物细胞结构的时候,老师首先讲授理论知识,紧接着教会学生们使用显微镜、制作细胞标本、涂片与装片等,学生们对亲手操作实验兴趣度比较高,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2]。

1.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能力

生物理论知识是比较笼统的,有的知识点超出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如果强硬地让学生们记住,那么其效果是不好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剖析重点与难点,从而降低学生们的理解难度,降低学生们的心理负担[3],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植物花的结构”时,可以借助采摘的桃花动手尝试。在放大镜下,能更好地理解桃花雌蕊、雄蕊的形状和组成,同时将花的各个结构与概念相对应,从而将书本上静态的枯燥的知识活化,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理解记忆。

1.3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动手能力普遍偏弱,“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生物实验,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探索未知事物的习惯。

1.4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观察能力

实施生物实验课程,可以引发与启迪学生们思考。例如,草履虫为什么能够趋利避害呢?它能趋向培养液而不是盐水,是因为它有应激性,所以它才能把好的与坏的区分开来。因此,生物实验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发散思维。再者草履虫非常微小,只有借助显微镜细致地观察才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4]。

2.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实验教学必须紧密联系课程

实验教学要与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如果生物课程与教学内容无关,对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就只能适得其反。所以,老师在设计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时,要严格备课,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5]。

2.2实验教学目的要明确

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方法要适当。例如,在人体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有,让学生掌握物镜、目镜、载玻片等调整方法,使学生学会涂片、装片,使学生知道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液等知识内涵与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等。通过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学生们知道要学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并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2.3实验演示可视度高,易于学生们观察。

在生物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器材要求可视度高,以便学生们观察。如果学生们没有观察到实验的详细过程,那么该生物实验课程无疑是失败的。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过程要放慢,如果学生看不清或者没有弄明白,实验就要重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例如,演示“观察叶片结构”实验中的徒手切片,可以通过投影仪放大,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们就能更好地观察实验方法和其中要注意的细节处,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4实验教学力求简便,易于学生们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要太复杂,力求简便易懂,强化实验的实际效果。因为初中生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实验,以便学生们吸收与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观察动物细胞”实验中,只要轻轻地用牙签刮下口腔内侧壁,然后把牙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就制成临时装片了。

2.5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们思考。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演示实验,这样的效果是不佳的。要多多与学生们交流,可以采取问答方式,也可以采用互动方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与了解。例如,在介绍草履虫的实验时,我会问草履虫细胞内的细胞质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会不停流动呢?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们思考,并得出细胞质流动有利于其进行物质交换的知识点。

2.6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生物教学。

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课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与承受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一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展青蛙或者鱼类的解剖实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开展动物的解剖实验,已经超出了学生们所能够承受的心理能力。如果选择动物活体实验,就只能选择低等的生物作为标本,而不能选择脊椎动物。

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

3.1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课堂上,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机械地演示实验,如果只是演示则教学效果是非常低的,只有在演示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才能引发学生们思考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奥秘,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在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细胞进行形象的比喻,方便学生们理解,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世界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不只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3.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现在初中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弱,要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们动手,在开展学生动手实验以前,要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免损毁器材。例如,做细胞实验时,要使学生们掌握安装显微镜,调整目镜、物镜与涂抹玻片等。

3.3逐步培养学生将课堂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在室内实验非常重要,在室外实验也同样重要,因此,有必要将生物实验课堂转移到室外。例如,学习生物的根系,老师吩咐学生们每人拔出一根杂草,分别要学生们指出根尖、根冠等,可以将教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帮助学生们吸收与消化笼统的理论的知识。

4.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依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实际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积极开展初中生物实验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树立实验教学的意识,并且注意教学方法,这对提高我国生物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仁雄.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刘胜刚.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实验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3]徐世英.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

第2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物实验;新课改;学生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再高深的理论也需得到实践的验证,教学也一样,素材来自哪里?又会回归哪里呢?教书育人,我不想死板,借着新课改的春风,就让一切回归吧!回归到社会、回归到自然,让我们的学子从实践中收获,从收获中成长!

我是一名生物教师,生物与生活仅一字之差,它们本身也有着不解的渊源,生物实验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新课改的理

念,要让学生贴近生活,轻松快乐地学习并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在良好的氛围下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在美好的环境中使其开拓

创新。这些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课堂是永远不能离弃的

要改变墨守成规的“死课堂”“死教学”。在藏区传统教学中从不注重实验,只是一味地教师教、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这就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教室上方只回荡着老师一个人的声音,久而久之,学生也对这种周而复始,毫无生气的课堂厌倦了。其实教师是在无形中用一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本来活跃,有想法的心都被钳制了。相对而言,实验就是活跃学生思维的途径。通过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实验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用实践去检验真理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获取他们想得到的知识,然后再将知识创新运用于实践,这就是最理想且期盼的状态。通过实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实验课题可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所有实验操作步骤都必须认真严谨,一步出错结果就会

大相径庭。如,“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必须很精确,浓度过高会抑制插条生根,过低促进作用又不明显,所以就要求学生细心对待。

第3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务助理专业;电话营销实训课程;综合能力提升

[DOI]10.13939/ki.zgsc.2017.10.134

1 引 言

如今在国际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国际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秘书人才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对秘书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人员不但是领导的辅助,更应该是领导的智囊库,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秘书专业基本技能以及更强的沟通、思考、处理信息、抗压、团队合作能力等。文章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商务助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文章阐述了在商务助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当设立的培养目标,进而引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成功案例――电话营销实训课程,以此来阐述该课程对商务助理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作用。

2 商务助理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与现状

商务助理专业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应然目标。《秘书素养》指出秘书素养应包括秘书人员的综合素养、法律素养、智能素养、语言素养、人际素养、心理素养等,它们虽然不是最直接的工作能力却是一切工作能力有效发挥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是秘书人员的软实力。[2]《秘书实务》一书明确指出秘书必须具备灵活机智的沟通协调能力、敏锐干练的信息处理能力、持之以恒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可控的情绪调节能力。[3]可见现代社会对文秘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信息不断发展的社会,文秘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紧跟时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项目中“电话营销实训课程”有效地提升了商务助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商务助理专业学生的现实状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专业与否,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中职学生目标迷茫,没有进取心。中职学生学习没有压力,自制力比较差。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却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面对这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培养的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传统的课堂学习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打破常规的培养模式,因此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引入校企合作“电话营销实训课程”,通过与企业的真实合作、真实项目、真实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开设背景与现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2013年调整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新设校企合作办公室,修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强化运行管理,逐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同年9月,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发起广州财经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由成立初期行业协会8家,企业76家,各大中专院校21家发展到现在行业协会8家,企业104家,各大中专院校22家,集团成员数已达134家。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职业教育新优势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电话营销实训课程也是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项目之一。早在2012年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与鸿鑫公司合作,成立了“鸿鑫班”,2013年到2015年与“麦格森公司”合作,成立了“麦格森班”。2016年至今又重新与鸿鑫公司合作,成立了“鸿鑫班”,安排商务助理专业学生采用集体轮训形式进行集中实训,集训时间为每班3周,学分为3个学分。为此,在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我们进而拓展到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在双向选择的原则上,学生第五学期到企业本部进行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安排客服岗位、管理岗位、质检岗位等,这就形成了普适化的工学结合阶段。

4 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作用

4.1 岗位要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商务助理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呼叫中心客户服务项目,企业通过真实项目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客户专员、质检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岗位。这些岗位的设置也向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包括:第一,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与组员的沟通、与团队主管的沟通,并且在一个有效考评机制下,对自身的沟通能力有一个充分认识,并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沟通能力。第二,非比寻常的抗压能力。实训过程中学生感受最大的是压力,但是学生在一天天培训当中可以逐渐累积并形成相当敦厚的抗压墙;第三,团队合作的工作精神。社会工作讲求团队合作。本次培训分小组竞争,让学生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也会努力为团队利益去奋斗,从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第四,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且要让问题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解决,这个时候也是考察同学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变能力的程度。第五,良好的竞争意识、达成目标感。企业永远都以目标的达成为生存根本标准。通过实训,无论是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这点,并具备基本意识,对于未来进入企业、适应企业的竞争氛围及考核标准,搭建良好基础。

笔者通过与学生交谈,摘录了以下一些学生的话语。

A学生说道:“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我接到的电话都是拒绝的,客户要么不接,要么说到一半就挂电话,一天下来打了100多个电话,能说上1分钟的只有10几个客户,那个时候我心情非常低落,可是经过几周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我每天都在进步,拒绝的电话少了,我也懂得如何调控我的情绪”;B同学说:“以前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说一句完整的话,因为我总是利用QQ表情来表达我想说的话,现在感觉自己说话流利多了,实训过程中通过话术的演练和与客户的对话,我觉得自己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C同学说:“企业老师每天都给我们设定小组目标,我们组员要互相帮助以达到目标,同时我们组和组之间也要进行比赛,每天要拼业绩、拼客户成功率,这让我学会了合作与竞争”;获得“优秀管理人员”的D同学说:“刚开始管理的时候,我管得很严格,我总是把业绩不及格学生看作敌人,认为他们拖了后腿,我每天都责怪他们,后来发现业绩并没有因为我的责骂而提升,我改变了自己的管理方式,我认真地分析业绩差和业绩好的同学的个性特点,对业绩差的同学给予技术指导和精神鼓励,后来我发现大家都可以做得很好”……

笔者通过这些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于培养商务助理专业学生能力特别重要,对商助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沟通、组织、合作、竞争等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4.2 工作内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4]在商务助理专业中,礼仪课是一门必修课,礼仪既包括内在修养,也包括外在表现形式。

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学生礼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电话礼仪、称呼礼仪、形象礼仪。下面以电话礼仪为例。本研究以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2012级到2015级商务助理专业为调查对象,在课程实训前与课程实训后发出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300份(实训前与实训后各一份内容一样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40份(实训前与实训后各一份内容一样的问卷内容设置),得到问卷后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采用自编测量表。量表分为接听电话、拨打电话、转达电话、遇到突发事件四个维度。其中接听电话维度包括接听方式、接听记录方式、接听话语方式、接听形象要求等题目;拨打电话包括拨打时间空间选择、通话时长、通话要点等;转达电话包括转接电话、代接电话、礼貌传话等;突发事件包括拨错电话、电话掉线、无法深入接听等突发事件。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实训后,电话礼仪得到显著提升,具体可见下表(部分测试结果)。

可见,通过3周的电话营销课程实践以及企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力教导,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学生电话礼仪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5 结 论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商务助理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式人才,不但应具有商务助理专业能力,还应该具有综合能力和素养。作者通过本次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电话营销实训课程对培养秘书人才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能为中职学校商务助理专业提供相关参考借鉴资料,推动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建红.文秘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1.

[2]赵毅.秘书素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对学生来说,科学素养的基本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

活中。新课标中关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为: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科学精神所抱有的好奇心、自信心、实事求是的科研工作作风以及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科学的世界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学,并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作为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多数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世界上还有许多事物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等。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是可以受益终生的,让学生们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并且科学探索是重过程胜于结果的过程,其过程主要的步骤和技能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作出预期、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

3.生命科学知识和技能。高中阶段,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等生物学的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观点,使学生对生物学的核心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并掌握观察、动手、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撰写报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技能。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过程就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整合和具体运用过程,通过这一途径对于有效实现三维目标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的生活当中体验到科学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行为来对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思维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切并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目的呢?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

1.借助生物学史和经典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生物课程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例如,课程标准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会健康地生活,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农业、医药、环境等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2.在观察、实验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如果你指望学生们最终能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严密审慎地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把某些科学上的想法公诸于人,能进行逻辑论证,能与他人共同工作,他们就必须有机会在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亲自进行诸如此类的实践。这是美国2016计划中的一个教育原则。

生物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验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以及学生亲身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科学真理追求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实验教学策略的改进,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思想和每一步骤的作用和意义,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鼓励他们积极地对其进行假设和猜想,提高他们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至于他们能真正透彻地了解每一个实验,并从中学到一些规律性的科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增加些探究性实验,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激励他们大胆质疑,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尝试。因此,实验过程中教师既要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又不能对学生限制过重,剥夺他们的发挥和创造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学到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可以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里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实践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生物课程的特点;符合学习规律。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5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课题研究;生物学原理;生物科学素养;能力

笔者参加了我校报批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市级课题研究。“利用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其研究的项目之一。为了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利用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中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兹将本人负责的项目作如下总结:

生物学原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载体,而生物学原理的教学则构建了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平台。生物学原理科学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中心特点是,理解重要的科学观念,懂得科学技术潜含的力量及各自的局限性;具备科学思考的能力;能够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运用于个人决策或参与公共文化事务之中 。生物学原理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呈现了生物科学的事实观念和特点,而且还呈现了生物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生物学原理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而生物学原理的教学则构造了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

生物学原理的重要特点生物学原理反映了生物界中的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反映了生命活动中的本质关系,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形成机理 。生命性生物学原理重要阐明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而生命活动规律重要表现在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化、进化及系统发生等方面 。生命性是生物学的根本特性,生物学原理是围绕生命活动这个中心展开的。综合性生物界具有少样性,生命系统具有少层次性,而且是高度组织化的,如生命系统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在生物系统不同层次上有着各自的生物学原理,但每一具体的原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许少原理不仅超越了生物科学单一学科分支的范畴,涉及到各种生物类群,而且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特别是近代生物科学的综合性发展更加注重了学科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运用 。因此,生物学原理的综合性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资源和空间 。

加强生物学中心观念的教学生物学原理是建立在生物学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生物学知识,它反映了生物学事实或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形成生物学观念和掌握生物学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形成生物学观念是掌握生物学原理的基础,观念不清就无法掌握生物学原理;另一方面,掌握生物学原理可以使学生从生命活动变化中去进一步地理解巩固生物学观念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观念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原理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生物学原理的教学就无从谈起 。加强观念教学必须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教师要创设便于理解观念的良好环境,提供探索生物学观念所必须的感性材料或典型事例 。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素质不等于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接合,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现实的教育形式下,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而普遍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及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与素质教育相背,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实践相互脱节,学生毕业走入社会,技术、技能等能力极其低下,创新意识薄弱,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不足等缺陷。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极其低下,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利用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生物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生物学教师,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改进评价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在科学技术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周围世界的今天,具有科学素养是现在每个初中生毕业后必不可少的能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将生物教学与个人和社会相联系,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走进书本,再从书本回归生活,使生物学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学,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使抽象、枯燥的生物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进一步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真实感,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趣味与作用,领悟科学探究的各种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进而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有效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生物课学习能在以下四方面得到发展: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

生物学属于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途径和方法,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知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和本质。生物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理解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将有助于生物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生物课培养学生兴趣、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重视方法、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生物研究的科学方法,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笔者根据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际教学经验,将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利用生物学原理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微生物、实验等五个方面。例如实验教学方面,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佳方法之一。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样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生物学能力的获得和生物科学素养的达成同样也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既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生物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发展各种能力,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的协作精神。生物实验教学为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搭建了一个发展平台。

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个步骤,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有效操作方式。

把实验课和理论课、活动课、课外实习、野外考察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实验课教学开放空间向课外和校外延伸,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学实验中植物各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可以和野外考察结合起来,以野外的植物为材料,观察记录不同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特征,花及果实的类型,植物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与植物生活环境适应性,使学生以新的目光新的角度,发现一些课堂上没有接触到的新知识新问题,开阔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科学和思想情怀。充分发挥学生在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注入式”变成“主动吸收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能力、信息收集鉴别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1]。

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的生活当中体验到科学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行为来对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思维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这一切并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时,自身的科学素质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而科学素质的提高对于我们国家建立和谐社会以及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精神文明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物学新课程开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育的新局面,新的课程标准把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作为生物科学素养和重要组成部分。在STS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体会到教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STS教育的效果。课堂上若选择一些学生感谢到亲切、实在、能接触到相关问题或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有关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学活动,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推动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实现教学工作的飞跃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就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实现教学过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做好工作,精心设置课堂的导入环节,以精彩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章节中关于DNA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以“奇”为主方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课堂教学语境。比如教师可以以“天才和疯子到底有多远?”为主题,作为导入的内容,在此内容之上,融入DNA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遗传物质给予的,而主要的遗传物质就是DNA,DNA上染色体的失序可以导致特殊天赋的产生,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材料导入,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DNA的重要性。而且提高这样的问题和材料导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会对DNA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主题,就更容易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与生活接轨,实现教学知识化与生活化的有效结合

有经验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教学没有效率,取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知识结构不“融洽”,学生面对于生活相差甚远的知识,一是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二是不能深刻的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然是要加强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立足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现象进行思考。

如以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宣称可以力保青春永驻的化妆品和保健品广告位切入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永葆青春”的可能性。而按照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规律,人体细胞也是不断地在衰亡,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这样学生可以学会运用生物科学,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理性的判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这正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标准之一。

三、发挥学生想像力,组织进行探究式教学

生物科学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对人类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自身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而取得这些成果的关键就在于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可以说就是这种精神引导和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而高中生物作为生物教育的重要阶段,负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神圣使命。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必须要强调对学生生物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举例来说,在教学《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发挥现象,讨论在太空失重中是否会造成染色体的转变和变异,如果会那是否代表着人类走向太空,走向宇宙的梦想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走向太空,生活在太空之外的某个星球,就可能造成染色体变异,进而造成人类的变异。在这样的问题讨论下,学生既可以对当前生物科技前沿,太空生物研究进行思考,加强学生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避开教材相对滞后性的弱点,也可以让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四、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科学观

生物科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中生物教育必须要立足生物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生物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当然对高中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尚待提高,如果在课堂上灌输太多的生物科技信息,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毕竟,高中生物还是属于基础性的生物科学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具体的、基础的知识掌握,而不是抽象性超前的知识掌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生科技术的教育,如以“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这些著名科学家在有关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教学材料,既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也让学生从中增强危机意识,毕竟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第7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合作学习 培养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阐述中有: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的中学生物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任务,所以必须改变学生在原有学习过程中单独操作、费时费力的学习方式,需要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各司其职,多快好省的完成那些较复杂、较难的任务,最后经过相互的沟通交流,将成果与大家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提升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这些意识和品格会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1生物的学科特点

1.1生命性

生命性是生物学科的本质属性,它主要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生物的教学内容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人体和微生物、个体和群体、生物与生物圈等,都是以生命运动这个核心展开的。这些问题的认识,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生命性这一教学目标上,实现全面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根本性目标。

1.2思想性

生物学科的思想性首先是由生物学科的哲学性决定的。在生物世界中,进化与退化同在、生存与死亡同在、斗争与互助同在、阴阳相克相生,决定了生物学科的哲学性。同样,生物学科的哲学性也决定于生物学科的生命性。其次,生物学科的思想性是由生命的美(体征之美、行为之美等)和物质性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教育。最后,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关性也决定了生物科学的思想性。由以上可知,思想教育在生物教学中是决不能被忽视的[2]。

1.3实验性

生物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实验的不断探索,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技能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运用知识进行实验操作也是促进自身智能发展的有效手段。

1.4现代性

生物科学发展迅速,生物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体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例如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这就赋予了生物科学很强的现代性和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就要充分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

2促进学生参与合作的策略

2.1更新教师观念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发展”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改变传统的“传授”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提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创设对教学有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中应用发现法、探索法以及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合作学习,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在行动上、思想上真正有愿望运用合作学习来促进我们的教学,合作学习的基本精髓才能被教师掌握。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不断地学习、领悟新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2.2 创设情境,促进参与

提升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兴趣是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使人获得某种特定的情绪体验,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兴趣,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参与合作。这样,学生在交往中发现自我,增强主体性,形成主体意识;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个性。

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促进参与。第斯多惠曾在他的《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中的“激励理论”认为,一个学生能否主动积极思考,是他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的首要条件,而主动思考产生的前提则是不断的积极的激励。此外还要注意在教学中适时的把任务布置给学生,比如问题复杂时,问题涵盖面大,学生难以说全面时。只有找准学生需要合作的心理,抓住适当的时机,才能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2.3分工明确,评价合理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从事集体活动的个人经常组成一个分布式的认知系统。在这个集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成功地进行这项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所以我们要组建积极的目标互赖合作小组,组员要分工明确,并且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达到目标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由于每个小组参与者的认知水平、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观点不同,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形式的合作结果,这对探究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小组的明确分工一定要落实。

同时,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个人评价,而忽略了集体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注重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既提高个人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也能调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合作的热情,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3结论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有利于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9.

第8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今天,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生物科学对人类社会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关注。所以课本在第一章第一节以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性疾病:癌症和传染病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2)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3)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2)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泼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3)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的视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学生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4、通过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视频片段:“物种进化”、“基因工程”、“拯救濒危灭绝物种”、“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2)新闻:“好人傅彪安然辞世”、“人民日报”关于癌症的一则报道。(3)图片:河北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建筑DNA双螺旋模型、居里夫人、香烟、各种传染病病毒、红细胞

2、学生准备:初中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及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略)

六、小结与教后体会

对于本节课导入的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有谈到今年八月份在四川爆发的“猪链球菌事件”、“大陆赠送台湾省国宝大熊猫,以促进两岸关系友好事件”、“北京一白血病患者用其新生妹妹的脐血进行治疗,但是失败的事件”等。我对学生的发言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指出:初中学习的是生物现象的“是什么”,高中将要揭开生物现象背后的“为什么”及“怎样做”。为了说明生物科学的涵盖范围之广,我不想通过自己的口述列举,因为那样将会相当枯燥,学生一听了之,不会产生共鸣。为什么不从生活中去寻找实例呢?于是课前我从“Discovery”、“国家地理杂志”、“科学博士”等系列VCD中截取了三段视频短片。在课堂上能观看这样图文并茂的电影小短片,学生的兴趣当然都相当的浓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止一位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授课至此处,我将学生的视野打开至生物学以外的领域:许多科学家已转向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国内各高校与生命科学的相关专业年年招生火爆、每天的新闻几乎都有关于生物科学方面的报道,甚至是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核心位置矗立的都是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生物科学就在你我身边,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比其他学科更为密切,生物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生命的质量。

说到生命的质量,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家认为,首当其冲的疾病是什么?(癌症)

大家一定更关注我们国的癌症发病情况。教师展示某日“人民日报”上一则关于癌症的报道,继续呈现给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自然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两则生活中的资料里,学生水到渠成地总结出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我想这样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必定深深地铭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通过“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视频录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自然地导入本节的下一个学习内容:“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9篇: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科学素养 生物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实验课题

当今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猛,生物技术和工程的成果正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努力提高和强化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后备队伍。为此,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也将把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强化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关键是在生物教学中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开放式生物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推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构建开放式生物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中学生物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评价都应该走上开放的轨道。

1.培养教师和学生开放式学习的意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生物学开放式学习的重要意义,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的束缚,以全新的、开放的理念去对待教与学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实行开放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成为教学关系的主体。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生物学教学方法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开放性教学则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预先设置的限制,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自主发展空间。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生物教学活动的开放程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和分析交流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有更积极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来提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3.培养挑战性思维,实现多向交流。生物科学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挑战性思维方式尤为重要。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鼓励学生不迷信经验和权威敢于逆向思考问题。不害怕错误和反对,敢于阐述独到的意见和见解。不担心失败和挫折,敢于尝试前人未做过的试验。同时,要带领学生开展多向交流活动。交流对象包括师生之间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等。交流内容可结合课程,采取教师预设主题、学生提出问题、扣紧当下社会热点难题等,力求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同时,给学生的思维以想象和拓展的空间,在交流中不断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打下良好的专业素养。

4.开放教学评价。开放式生物学教学必定要有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作为后盾和保障,在考查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不能仅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而要引进实验观察、动手操作、撰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等多种评价标准。注重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和参加实践的兴趣在评价中得到激发。

二、实施探究性生物教学方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开展探究性教学,改变长期以来只强调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并以灌输的方式进行传授,只是简单地“授人以鱼”,而没有“授人以渔”的现状。生物学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设问讨论结论提高的探究过程中,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1.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夯实教师生物教学功底。从传统生物学教学方式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要求教师先行。要在思想上强化教学创新意识,充分认识这种转变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也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功底,具备较深厚的生物学知识,这是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前提条件。要树立认真钻研的精神,不断更新、充实专业知识,及时把握教学动态,吃透课程标准,明确授课目标,准确取舍,突出重点,做到有选择地开展生物学探究性教学活动,防止泛泛而为、不分轻重。

2.循序渐进,选取合适的课题进行探究。在探究性生物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按不同的难易程度设置适当的问题,是教学的关键。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习领会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探究课题的设置也应当循序渐进,适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事先制订好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和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既要环环相扣,又要将每个环节与各章节课程相融合,并突出重点。

3.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系列活动中学会尝试、分析、归纳和总结。教师的引导要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势利导,着重强化中学生各种基础训练,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因人施教,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功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三是因果关系,对探究性学习要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至关重要的升华,毫不夸张地说,若缺少总结与反思,探究性学习只是完成了一半。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探究性学习的结果,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同时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辩证的分析归纳和科学的总结表达。而及时的反思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三、开展研究性生物实验课题

研究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中提出研究性课题,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以此来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自主地吸收生物学知识,应用生物学基本理论解决问题。它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强化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它是以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得出研究结论交流研究心得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实验过程。

1.变验证性实验为研究性实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大多为预设好的、简单的操作过程,由于事先有了明确的实验结果,学生只需进行模仿操作即可完成整个实验。这种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钻研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的探究思想,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当今的中学生物教学急需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研究性实验,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的欲望,变被动验证为主动探索,促使学生在研究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亲身感受问题带来的挑战、研究带来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