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第1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 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31-03

自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的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信息科学4个专业整合成一个新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后,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是数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够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育、软件开发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3]。

但是,随着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就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滞后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4-5]。

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1-5]。随着各行各业信息量的快速膨胀,今后对拥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7-8]。

大数据时代需要分析数据及其与业务相结合的分析人才,这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信息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发挥其数学的优势,结合专业背景和社会实际需求,可以为未来的大数据市场培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能并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挖掘与分析等经验的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该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徐州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6年秋季招收大数据方向学生。

培养优秀的大数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关键,该文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如何在保持数学类专业优势的情况下,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思想,构建合理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1 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依据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制定符合该校特色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1)综合素质目标。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专业文档撰写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的人才。

(2)专业技能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主流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数据分析算法与工具,具备较全面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管理运维能力,有一定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能力,有一定数据分析与算法实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大数据工程实践能力,适宜在IT企业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等工作、并具备一定行业经验认知的应用型大数据人才。

2 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为培养适应不同大数据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采用定制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2.1 定制化课程体系

针对大数据行业不同岗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通过通用开发语言与特色大数据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利用项目驱动的实战技能训练,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重视基础课程,加强技术主干课程,构建核心课程群。在夯实基础课程之后,考虑学生实际就业方向,开设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针对性选择实训方向,安排相应技术性课程学习,同时强化学生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

2.2 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课、实验课、项目实战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通过线上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的学习渠道、提升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类高端特色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以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双主体进行规划,强调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培养,将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软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

2.3 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在保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除强化校内实践课程外,还要运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实训项目开发,强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不定期聘请名企在职IT专家或业界知名人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3 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重视基础课程,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

3.1 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科学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等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也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指导。

3.2 学科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内容,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认知水平。专业基础课程一是用以铺垫专业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二是强化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共用核心技术,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该类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3.3 R悼纬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具备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相关领域,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应用能力。该类课程包含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内存计算、大数据流式计算、大数据离线计算等。

3.4 集中实践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创新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了解信息科学专业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职业能力。该类课程主要包含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和毕业设计。

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课程开设先后次序注重学生大数据方向完整的知识链构建,严格按照大数据方向具备的知识结构设计。

实践课程体系包含两条线,一个是课内实验,一个是集中实践环节。课内实验是每门课的实践练习,学科基础课中《C语言程序设计》开设了课内实验,所有专业课均设置了课内实验,课内实验的安排又划分为基础类实验和提高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集中实践是每学期后集中开设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对学生进行实战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的训练,也是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技能的一次检验。整个实践体系构建如图2。

4 结语

大数据专业方兴未艾,结合大数据专业,充分发挥数学优势,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我们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培养优秀的大数据人才,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及学生发展状况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T White.Hadoop:The Definitive Guide[J]. O’reilly Media Inc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2010,215(11):1-4.

[2] 王胜奎,徐光辉,王家军,等.普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99-102.

[3] 徐凤生,刘艳芹,赵琳琳,等.基于分层分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6(3):103-106.

[4] 许梅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12.

[5] 卢春霞.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与计算科学[J].亚太教育,2016(4):90.

[6] 郝水侠,郭云霞.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72-75.

第2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导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教与掌交互;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5-0072-03

1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指导思想

1.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组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覆盖面广。

(1)理论(知识)教材部分: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数字媒体中100~200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知识。

(2)实践(操作)教材部分:实践课程通过导学软件和自学的方式,完成7~9个单元的大约20个实验,使能掌握Windows、电子邮件、IE、Word、Exed、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软件的功能与操作。

1.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三个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2)了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3)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1.3江苏省一级B考试

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2.1交互式实训教学理论依据

2.1.1交互

教育学范畴所谓的交互,往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人之间的互相交流。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一种教学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

2.1.2交互式实训教学

交互式实训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学生、实训环境等信息交流、活动交往、位置交换、更大范围的交际来进行教学。实训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确定的,而是多向不确定的。教师、学生、实训环境等彼此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2.1.3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形式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典型的交互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师生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交互: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交互。

2.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交互式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2.2.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导学软件在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1)借助《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导学软件,营造情景教学氛围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教材配备了导学软件,明显降低了实际操作入门的门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先布置的实训课题模块任务,有选择性的播放导学软件,同时进行实训操作。导学软件的动感和可操控性,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度膨胀,此时也恰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模仿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自由操作的同时,应该充当情景的设计者,设计与学生前期知识相联系、富有实践性、有教学意义的课题,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等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教学交互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可以在自由操作中完成课题任务。

(2)运用导学软件,采纳激发引导型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大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都被大学选择走,学生自主学习意思明显缺乏,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接受。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呢?首先抓住新生第一次上机实训,结合学科特点,介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该课程与今后工作的密切关系和联系。从历届学生中挖掘具有实用价值、能激发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学生兴趣。

(3)运用导学软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能力

重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导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摆正《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导学软件在实训教学中的位置,既不能完全依赖导学软件而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对于操作难度较大的实训课题模块,在上机前教师应作演示,并在学生上机时进行巡回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应用导学软件进行时,遇到问题反复实践、相互探讨。使学生掌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2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有利于实现有效交互控制策略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三种交互形式并存,使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实训过程中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明显增大。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具有如下常用功能:教学功能;教学管理功能:维护功能;频道设置功能等。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作为一种媒介其控制权主要集中在教师手中,能方便有效的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架起桥梁,实现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有效交互控制策略。

(1)创设问题,组织有序,课题策略

教师在实训课开始时,根据实训任务模块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任务大小要适中,既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范围之内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实训课一开始,借助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课题任务文件到每台学生机,让学生明白实训课题任务。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操作,又可以直观的呈现知识点,调动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课题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点的衔接。当学生独立完成,兴奋不已时,及时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自己,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当学生激动的情绪趋于平静时,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显然,学生处在一种循序渐进的体验中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2)交流对话,网络监控,讨论策略

交流和沟通是整个实训教学活动的核心,而“对话”则是交流和沟通的基本途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学生实训不认真,常常情不自禁做与课题无关的事,比如玩游戏、QQ等都是网络教学中令教师头疼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实训教学管理功能加以辅助。首先,要建立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对话关系。一方面要转变师生角色,营造自由、民主、协商的交流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富有亲和力、温暖感的文字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态度、情感。其次,为促进对话中意义的生成、流动和交换,对讨论的主题、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都要精心规划:讨论的主题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或可讨论性,而非已成定论的知识;讨论的主题既可由教师专门设定,也可由学生在讨论中自行产生。采用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可进行双向对讲:指定某两个学生或者教师与某个学生之间,进行语音交流;或多人会话:指定多个学生(可包括教师)之间进行语音交流。

(3)项目抽查,对比评价,考核策略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采用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跟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实训课题作品进行对比评价。在评价时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严格一些,使其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之处。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多些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感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坚韧的意志,这种经受挫折、克服挫折的教育潜移默化中也是帮助学生增强信心的重要一环。这把“双刃剑”用好了,将会让学生获益终生。

2.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交互式实训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将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交互式实训教学模式归纳如图1所示。

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训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和省一级B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双赢。

第3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信息技术课程属各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广度优先”为原则,对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作了全景式介绍,能为学习后续相关的计算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数据媒体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实践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力求通过自学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Internet接入与信息浏览、Windows操作系统、信息交流与、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页制作与、演示文稿制作、Access数据库和多媒体创作工具等内容,并掌握MicrofoftOffice组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1.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课程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1.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考核要求

理论考试+上机考试相结合,学生参加江苏省一级B考试,一级B考试各部分知识所占比例。

2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传帮带”方法探讨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特点是理论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操作涉及内容多,且本课程又是省级统考课程,在《江苏省高职学生手册》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通过该课程省级统考,否则影响毕业。显然,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等问题。而学生基础知识又参差不齐,学生会因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而沮丧,教师也会因分身乏术很难面面俱到地辅导学生而困惑,恨不得像孙悟孙悟空一样分几个替身出来帮忙。其实,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就会有无数的替身在身边。因而,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探讨和实践“传帮带”教学方法。

2.1“传帮带”教学方法理论依据

所谓的“传帮带”就是指前辈对晚辈,老手对新手等在工作或(和)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教授方式,其形式和效果也一直被人们所认同。“传帮带”方式应用于现代教学中依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

2.2“传帮带”教学方法具体措施

2.2.1能手发现,分组辅导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思缺乏,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首先抓住新生第一次上机实验,在第一次新生上机操作时,以学院现有的每6位为1寝室组合一组,根据现有班级人数,每班分4~7组,每组选择1~2个专业能手。教师有意思的发现该组计算机操作基础好的作为专业能手。专业能手的选择很关键,专业能手不但要起带头羊的作用,而且要灵活、肯做、愿钻,需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上机操作时,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将每次重点内容讲授和演示一遍,每组两名专业能手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后,充当“师父”的角色,重点辅导该组不会或不熟练者,若课堂实验不够,相互约好课余时间,直到每个同学都掌握该节课的操作内容。开展以“班级+小组(寝室)+个人”形式分组的师徒“传帮带”活动,作为教师正常教学基础上切实可行的教学补充形式。

2.2.2师徒职责,明确到位

师父职责:(1)师父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对本组同学(徒弟)负有监护义务,在保证自身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必须保证教会徒弟。同时对徒弟进行示范操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徒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师父除规范地传授实际操作技能,还要作风扎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并且热心主动,负责指导和解答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错误,确保徒弟每次实验都能掌握操作技能。(3)师父从思想上关心、爱护和帮助徒弟,培养徒弟具备做不好不罢休的精神。发现徒弟思想或行为有异常情况,要积极帮教、说服,并及时向老师反映。(4)师徒“传帮带”期间,师父要与徒弟共同学习,并鼓励、支持徒弟的创新意识。徒弟职责:(1)遵守学习纪律,不无故迟到、早退。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与作业操作规程。(2)尊重师父,虚心学习,圆满完成师父另外安排的上机操作任务。(3)态度端正,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在师父指导下,尽快掌握操作技能,不断提高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严守师徒结对规则,听从师父指导,上机实验不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严禁敷衍了事、上机玩手机等现象。

3实践信息技术课程“传帮带”方法策略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传帮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传帮带”方法是既要调动每组师傅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要使“传帮带”方法作为教学有效必要的补充,教师还需要实施相关有效策略。

3.1导学软件的桥梁策略

学习需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师徒“传帮带”方法实际运行情况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材配备了导学软件,导学软件以动画形式录制了许多实验的操作步骤,导学软件的动感和可操控性,能明显降低实际操作入门的门槛。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已有的导学软件学习新知识,从而通过“导学软件在师徒“传帮带”方法中架起桥梁。在实际操作前,师傅根据教师预先布置的实验任务,有针对性播放导学软件,然后指导徒弟并让其动手操作,在徒弟实验内容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耐心辅导,直到完全学会操作任务。导学软件会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所膨胀,有了导学软件作为桥梁,引导师徒“传帮带”活动的开始也会更加自然和习惯,导学软件能激发学生参与师徒“传帮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2测试评分软件的兴趣策略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学习动力系统中,兴趣、动机、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学生内在的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要依靠外部的作用而起作用。课题组教师深入研讨共同研发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上机测试评分软件,如下图1所示。借助测试评分软件作为一种兴趣激发手段。该软件安装和使用方便,近20套题库中涵盖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所有内容。在限定时间内,学生每做完一套题,软件自动评分。并且,该软件还提供答案,学生可以点击“显示答案”按钮显示相关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师徒“传帮带”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还可借助上机测试评分软件采用抽查的方法,检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和改进。还可通过组内轮动,组间传动等激励措施,优者奖励学分等办法以进一步推动师徒“传帮带”活动有序进行。

3.3考前急训的合作学习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模式增进合作,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团结合作,在合作中感到获取新知的乐趣。课程组教师营造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省级统考之前合作急训氛围。急训前课程组教师共同商讨急训方案,精心备课,设计急训中师徒“传帮带”学习流程。在分组进行师徒“传帮带”活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辅导的同时,设计与学生前期知识相联系、富有实践性、有教学意义的合作学习课题。急训期间,学院中心机房每天免费开放两小时,学生运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上机测试评分软件自主开展师徒“传帮带”合作学习活动,练习等级考试课题内容。考前急训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积极倡导、鼓励学生想到教材之外,学到教材之外,练到教材之外,真正让学生在师徒“传帮带”合作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收获信心。

4结束语

第4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分级教学;个体差异;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04-01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保持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大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这种现象是更是明显,虽然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能从本质上契合起来。不同的仅仅是借助了投影手段,而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未能将被动变为主动,仍旧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仍局限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自主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去自主地获取更多的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此外,由于个体差异,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样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我校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文科类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参加省(全国)计算机一级B的考试,工科和理科学生一般要学习后续程序设计课程,各个专业的学生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同的上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理论课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运用计算机很好地解决生活和以后工作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推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基础、普及技术为主,以构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为目的,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而不能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违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目的是改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的电脑知识主要侧重于适用性和实用性。而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理念都是基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整个教材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非常庞杂,难以集中。此外,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内容,而是一大堆晦涩难懂概念和术语,这使得原本非常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学习热情大大减少。

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而学习主体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间存在的差别,要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各群体都得以能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分级教学的目的。分级教学不能片面理解为教学歧视,其实质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表现,是合理的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分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个体的目标和要求,安排其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评估制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分级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在坚持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秉承公平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涉及教学,而且关乎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教学改革应细化到分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设置改革的实际目标。这篇文章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入手展开对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生入学伊始对其进行计算机技能测试,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动态分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在不同的群体间实施各异的教学方法。对于级别较低的学生,对其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详细讲解例子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对级别高一些的学生可适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分级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没有进入理想的学生类的分类可能会有自卑感,因此,分级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讲座等,让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模式,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分级教学使得原本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到各不同的教学班,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要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善授课环境,如分级教学班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以“边讲边实践”的形式授课,配合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这样有助加深印象,而且结合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教师机控制所有学生机,以防止小部分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游戏等。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分级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编写分级教材,在分类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感和实用性,另外还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互动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过程,实施分级教学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分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是关键。没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分级教学模式就形同虚设,分级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知识,以满足后续的专业需求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分级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湘萍,裘祖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汪靖,林植,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级竞争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学习,2009(6).

[3]陈俊斌.精选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J].职业,2009(3).

第5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流畅;学习指导;大学;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07-03

高效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需要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技术的不断变化和网络的广泛与深度普及,要求我们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信息学习的效果与获得的有用信息的质量和正确应用有关,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会学习的关键[1]。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因素[2]。当前,大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中问题诸多:对计算机知识缺乏系统思维;无视计算机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学习不得要领而丧失学习积极性[3]。大学计算机的课程教学核心是发展和培养计算思维[4],智力性思维的培养过程更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5]。要想在复杂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工作和生存,发展基本技能,深刻理解技术和吸收信息已成为必需[6]。

一、信息流畅的含义

信息流畅(influence)概念最早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提出[7]。计算机素养与技术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相互交织,构成了“信息流畅”的独特内涵[8]。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0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指出:在快速的技术变革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素养进行自我导向,承担和控制自己的学习[9]。学习中的个体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概念,理解和处理各种应用之间的差异,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流畅的表现和成就。它进一步指出了理想的计算机学习状态应该是学生与计算机的流畅,学生能随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新情况,充分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需要,并能超越特定的软件和硬件应用使用。

二、大学计算机学习指导的内涵

按照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提出的美国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指导方针,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个体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定义为智力性思维能力、基本概念和现代技术技能三个方面[10]。其中智力性能力(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是指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推理等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对计算机概念和思想、信息系统、网络等的理解,对问题的建模与抽象,算法的思考与编程,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常用软件如文字处理、图形创作、数据库系统等的基本操作,网络查找和搜索资源的能力,使用教学材料来学习新的应用和功能的能力等。根据这个能力要求,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探索基础的能力、概念和思维的能力。计算机学习指导的重心是培养学生推理和分析、抽象等智力性能力,而非刻意死记硬背和模仿技术的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特色应该是学习方法,适度指导的途径是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信息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最终帮助学生对学习方案进行规划和实施。良好的学习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分析,维持和延伸他们的终身学习可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思维培养的学习

计算机及其技术应用与计算普适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包括了计算机的思维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比如指导学生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的思维、理解有关程序、指令及执行的思维等。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技能有很大的进步,但学生的计算思维薄弱,观念淡薄,思维培养的学习内涵要求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动机,在计算机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和理论。

(二)素养性与知识性的学习

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敏感性,特别乐于学习新技术[11],但缺乏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与信息素养。一定的计算机素养与计算机知识是形成并建立“思维”的基础,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程序设计与算法的基本知识,文章编辑、信息搜索、与安全等的内容学习都是大学计算机学习的范畴,它们都非常重要。基于知识的思维传授,讲授可见的、可以实现的知识思维,将突出显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引导[12]。

(三)技能性与实用性的学习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用于辅助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能力[13]。应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工作,需要掌握一些软件和技术的使用,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ISAS)是基础,在进行IT技术学习的主题中,围绕具体应用利用Internet网、书籍等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学习的能力,是计算机技能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指导解读

第6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在2001年底正式提出的,随后在IEEE-CS/ACM CC2004中被确立,CC2004最终定稿为CC2005并于2006年3月。2003年秋季ACM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SIGITE)成立了IT课程规范起草小组负责信息技术专业和课程规范(Computing Curricul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ume,简称CCIT)的制订工作,并在CC2004和CC2005中给出了主要的框架体系,2005年10月了CCIT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8年11月形成了IT2008。计算领域教育界达成这样的共识:“信息技术”专业是当今发展很快、社会急需且需求很大、并已自成知识体系且具有独立教育学意义的一个专业方向。其基本目标是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能够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建设、应用、集成和运维管理,为社会各单位或个人提供支持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计算技术是构成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世界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开始启动了我国计算机专业规范的制订工作,并于2006年9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计算机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其中新增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的定位和内涵基本上与CC2005接轨。同时,《规范》鼓励各学校制定并执行和本规范相容且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特别是对新设立的“信息技术”方向,《规范》留出了更多的空间,需要大家在实践中补充和完善。

开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挑战性,存在较大的难度。其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需要建设课程体系、储备师资力量等,更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相比对传统计算机专业(包括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点。

首先,“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通用的信息技术,同时要学习并熟悉一种典型的应用领域或行业。按照IT2008的定位,相对于传统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IS)专业关注信息技术的“信息”方面,“信息技术”更加关注“技术”本身。但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直接面向社会信息化的应用需求,完全独立于应用进行培养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的基础是掌握构建各行各业信息系统都需要的通用性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入地了解某种行业或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否则就缺少了整体上对通用技术进行学习和实践的载体,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了人类涉足的所有领域,这就要求开设“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院校要找准恰当的行业应用背景,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人才。

其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计算领域全面的技术功底之外,同时需要具备很强的人际沟通等社会活动和协调能力。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的软肋。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更多地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强调个体的逻辑思维、抽象和编程能力,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需要与各种背景的同事和客户打交道,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常常涉及非技术因素,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高水准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并能建设性地评价其他人意见的能力。可以说具备优秀沟通能力是“信息技术”职业人士成功的基础。但是,沟通能力靠一两门课程是很难培养的,需要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活动中来培养,这就要求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第三,“信息技术”是由实际应用驱动的一个专业,非常注重知识与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在培养过程中,要提供学生充足且有效的实践环境和机会。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习机制尚未形成良好的态势,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后,实习生的社会成本没有了明确的承担实体。虽然,很多IT企业提供了实习生岗位,但总量不足,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实习机会,而且应用背景不够确定,不利于院校批量培养学生。这就要求院校要寻求行业的支持,能够把实习环境和实习生岗位的部分经费纳入企业的成本预算,构建切实可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支撑环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国内外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工作,例如,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中密歇根大学、英国Guildford学院、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韩国铁道大学等,但与CC2005和IT2008的符合性并不是十分好。而国内高校开设符合《规范》标准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也刚刚起步,尚没有公开报道的资料。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依托其长期参与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悠久历史和良好基础,针对铁路行业信息技术特色需求,于2006年初开始研讨铁路特色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立工作。我们与铁路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在充分调研后认为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培养铁路特色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必要和可行的。在《规范》的指导下,学院于2007年3月形成了《“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设计》报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开设“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开设了铁路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两年来每年有30名左右的学生自愿选择该方向。2008年修订完成了《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明确了与计算学科其他方向的关系。

2铁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背景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性产业。我国铁路行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了以6%的世界铁路营业里程完成世界铁路25%的运输工作量,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但“一票难求”、“一车难装”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使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预测到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需求将分别达40亿人、40亿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和4%。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我国铁路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2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为主干线的铁路路网,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50%。2008年10月,鉴于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做出了一些调整,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提高到了12万公里,电气化率上调为60%,客运专线里程增加到1.6万公里,并将城际高速铁路系统由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到长株潭、成渝、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

截至到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已达7.9万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4.5亿人、货运量33.1亿吨。在纵横7万多公里的铁路营业线上,驰骋着1.5万辆机车、50多万辆车辆。众多部门、工种相互间的有序联动共同完成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和邮政运输等任务。铁路运输组织和指挥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信息,信息化是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造铁路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铁路信息技术应用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近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单项的、部门级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初级应用,发展到今天涉及各业务领域的、覆盖全路的、实时处理的综合应用。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密集化发展趋势,对铁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1995年召开的铁道部科技大会上就提出了:铁路的发展取决于现代化,而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2002年,王麟书总工程师(时任铁道部总工程师)撰文表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适应新的形势,把握机遇,铁道部提出了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指导今后铁路工作的纲领。信息化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手段之一,铁路信息化面临新的巨大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为了推动铁路信息化,铁道部于2005年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结构、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总共要建设和完善3大信息化应用领域、5个基础平台、10个建设方面、38个具体应用系统,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其中,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3大应用领域。运输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涵盖运输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市场营销人员和旅客、货主,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运力资源、经营资源管理与运营决策支持的部门和相关人员,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提高铁路运输效益。铁路信息化公共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络基础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用基础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铁路门户平台,为业务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公用的基础环境。铁路信息化具体细分为10个主要建设方面和38个重要应用系统,运输组织领域包括运输调度指挥、运输生产组织、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安全监控4个方面共14个应用系统,客货营销领域包括客运营销和货运营销2个方面共6个应用系统,经营管理领域包括运力资源、经营资源、办公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4个方面共18个应用系统。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运输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有大量信息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有一批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能够胜任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铁路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9年1月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我国铁路技术创新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京津城际铁路集成创新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了数字化旅客服务系统、新建客运专线和部分重要干线广泛采用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CTC)、全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覆盖率达到95.7%、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和货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升级,铁路信息化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这些技术进步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同时也更加迫切地需要铁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2009年3月召开的全路信息技术系统工作会议上,铁道部何华武总工程师特别指出,要加强培训,重视人才,以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重点,深入研究铁路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健全完善人才资源库,为铁路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铁路信息化、特别是高速铁路信息化的建设,明显需要培养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其就业市场很大。

3加强铁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举措

铁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铁路主管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支持。铁路行业的传统主干专业是运输、信号、线桥隧、机车车辆、电气等五大专业,计算机专业作为通用辅专业尚未列入铁路紧缺专业。但是,随着铁路信息化需求的持续增加,铁道部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铁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并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2007年9月,铁道部人事司技术干部处组织召开了高校铁路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经北京交大、西南交大、铁道部运输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建议,人事司决定将原定“铁路信号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划分为“铁道信号与控制”和“铁路信息技术”两个独立的方向,新增并确立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作为铁路行业关注的专门人才培养方向的地位。随后成立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教材编写工作组,在铁道部信息办的指导下,开展现代铁路信息技术导论、铁路信息技术标准体系、铁路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铁路信息安全技术、铁路信息系统架构、铁路运营维护信息技术、铁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铁路信息系统应用技术、铁路信息系统工程、铁路信息资源与规划、铁路运营系统计算机仿真等11本教材的规划和编写工作。2008年3月铁道部人事司组织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教材编写大纲研讨会,认真研讨了对大纲的反馈修订意见,正式布置了教材编写实施工作,并扩大了参编院校和单位,包括铁道部信息办、铁道部信息中心、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兰州交大、大连交大等,计划于2009年底完成全部编写工作,铁道部人事司提供了立项建设经费等支持。

2008年4月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高函[2008]10号),2008年11月交通运输与工程教指委批准成立了轨道运输与工程分委员会,2009年2月分委员会决定下设6个教学指导组,其中有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指导、教材建设、专业规范制订等工作。2009年5月,铁路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指导组的工作计划以及专业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06年初,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着手开设铁路特色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工作,2007年启动了“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设置研究”学院教改项目,制订了初步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铁路行业信息化的了解,学院与铁路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主要业务单位,以及相关IT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2007年6月,我校与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07年7月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甲骨文铁路信息技术实验室”;2008年1月获批建设“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中心(筹)”;2008年7月成立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铁路专业分中心”;2008年10月学院建设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2009年1月启动了Intel―北京交通大学“云计算在铁路行业的研究应用及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以铁路信息技术作为特色之一,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

4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简介

按照《规范》精神和要求,参考CC2005信息技术方向的设置思路,我们在设立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时遵循了以下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方向定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类下的一个方向,其核心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相同,本科的第1~3学期以计算机专业大类公共课程为主,在第4~7学期中加入该专业方向的系列特色课程。

本专业方向设置主要为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同时考虑信息技术专业的通用性要求,使学生具备该专业的基本能力以便适应其他行业的信息技术工作。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本科毕业应用型人才为主,但同时考虑为本学科方向输送合格的硕士、博士生源,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基础。

设置铁路信息技术专业特色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教学做有机结合,必修内容精而少,教学内容设置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

将最新的铁路信息应用技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现场需求的结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必修、选修和实习的合理组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学生报告、小组项目等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鼓励学生通过一些相关IT企业的认证考试,如Linux认证考试、Oracle ERP认证考试等。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教务部门的要求,本科课程由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三个模块组成。学科门类基础模块是必须具备的数学、物理及其扩展类基础性课程;大类专业基础模块是为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必要的、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计算机专业以主干核心课程为主;专业模块主要有专业特色方向选修模块和专业拓展选修模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分设三个方向课程组,铁路信息技术方向是其中之一,需要修满8个学分,另外配置了为加强实践能力和研究素质而设置的专业拓展选修模块8个学分。铁路信息技术特色方向课程组主要由6门课程构成,包括“铁路信息技术导论”、“铁路运营维护支撑信息技术”、“铁路通信与控制技术基础”、“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专业拓展选修包括“铁路运营调度系统”、“铁路信息保障和安全”、“铁路信息系统测试”、“国外铁路信息技术”等课程。另外还安排了3学分的生产实习。

5结束语

“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兴计算学科方向,该专业方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挑战性。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也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依托多年参与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基础,在铁路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建设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方面能为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A cooperative project of ACM, AIS, and IEEE-CS[EB/OL].March 2006. /education/curric_vols/CC2005-March06Final.pdf.

[2]SIGITE Curriculum Committee-Writing Subcommittee and the Steering Committe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8 -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Nov. 2008. /education/curricula/IT2008%20Curriculum.pdf.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刘真,李红辉,刘峰. 铁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和建设的思考[C]//王永生、屈波. 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论文集(2008).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42-246.

[5] 刘峰,李红辉,刘真.“现代铁路信息技术”专业设计[R].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内部报告,2007,3.

[6]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Z].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内部资料,2008,12.

[7] 何华武.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J]. 中国铁路,2006(7):23-31.

[8] 王政,刘琪,何京玉,等.“中国铁路信息化”系列报道[N]. 中国信息化,2009-2-20:28-52.

[9] 马钧培.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展望[J]. 世界轨道交通,2005(6):22-23.

[10] 王麟书.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3,12(10):1-3.

第7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1 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不能友好衔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日后工作和学习的便利,因此获得分析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材理论仍然比较落后,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没有体现出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虽然多年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也在不断的更新调整,但是理论与实践还是不能很好地衔接,这与教材编制、审核、出版整个周期较长是有关系的,当前课本的内容多偏重于较大版面的书写知识背景、改革情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是照本宣科,整个课堂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课本内容对于当前一些全新的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少有陈述,一些实际操作的演示也篇幅较少,整体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还不尽科学,课本整体缺乏理论系统的整理,因此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是不利的,学生掌握也不够全面,学生偏离了学以致用的目标,就会直接影响日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实践的技能还亟需提高。

1.2 多媒体教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思维有较大改变,对于课堂讲课方式也有形式上的变化,很多教师开始广泛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讲授知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多种形式更加直观的让学生领会知识,便于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可以带动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当前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就是教学流于形式,学生难以与教师交流,整个课堂缺乏有效地互动,有的教师为了让课堂变得缤彩纷呈,用过多的视频、图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过多的教学精力放在如何制作课件上,忽视了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第二,由于多媒体教学采用的都是幻灯片播放的形式,内容的讲授比教师板书要快去多,因此可能带来一堂课的内容量过大,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可能出现满堂灌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的过程。

1.3 信息系统缺乏整合和优化。现阶段,各大高校的教师同仁都对信息化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运用Flas制作生动易懂的多媒体课件、CAI课件,制作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基于Web2.0教师教学博客、网络作业提交系统、知识自测系统等,但多为单一功能的信息化实现,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割裂、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将各媒体、平台的优势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发挥最大的功效。

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措施

2.1 采用实用型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运用,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如何掌握好知识为重,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教师除了要在授课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做到友好的衔接,将新技术、新思想融入到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来,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下,人们必须掌握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具有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还要掌握分析技术,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如何将其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与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因为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是工作开展的前提,缺少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工作都开展不好。教师要运用多种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或者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的学习热情。

2.2 延伸课堂,丰富教学内容。网络使课堂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克服了前文所提及的教材内容与客观实际存在滞后性问题,使课堂容量无法提及的内容得以延伸。特别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企业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人才培养目标,更应注重让学生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实际操作层面的技能。如在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多从事打字录入等基本工作,经常面临较长篇幅的书面文档转录成电子文档工作,枯燥而繁琐,但通过Microsoft Office组件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工具就可以实现将扫描成图片格式的文档快速转成电子文档,这是教材在讲授Microsoft Office所未提及的,这就需要通过网络扩展资料中进行超级链接来使学生温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教材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片段性的、具体化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搜搜等对所需技能进行关键字搜索,从而获得新知识学习与已有知识融合的能力。

2.3 师生通过新型交流工具沟通。针对于当前的情况,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的互动,还有课下学生能通过新兴的通讯工具与教师展开沟通。在过去,由于教学的压力和学习进度的要求,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为了检测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只能采取抽查或者提问的形式,但是如今随着QQ、微博、博客等更便捷的网络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学生更喜爱通过这样的方式与人交流,加上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与教师的沟通变得更加的容易。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通一个互动微博,让学生将不懂得问题或者课堂上没有提及的内容发到微博上,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互粉的全新方式相互关注,既能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又能维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能更加便利、细致。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教师们不断创新思想,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日常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去,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普及,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因此,大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体制应当不断完善,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正德.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7(08):3-5.

[2]金智.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讨[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8(02):65-67.

[3]杨彩云,王军华.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J].高教论坛,2012(02):73-75.

[4]普运伟,耿植林,陈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3(11):13-18.

第8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 03-0111-02

《University Computer-Based》Classification Teaching

Searching and Analysis

Chen LiHua

(Yun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llege Kunming650221,China)

Abstrac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non-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each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is currently a new teaching model, but also the reform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a new direction.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Science article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teaching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Computer-based university;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随之有增无减,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而对象我们云南省这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计算机基础教育表现出教学管理和实施方面的不成熟。我们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育也存在上述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公共课教师我认为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切实提高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出新时代的理想人才。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像我们云南省属于我国的西部边疆地区和其它许多省份比起来各方面的发展都要晚一些,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相对差一些。比如我原来教过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财务会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同一个班上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程度好的学生反映吃不饱,希望教师多讲、讲深;而程度差的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都难以消化,师生双方都有怨言。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的加大了教学难度。此外,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会用或用过计算机的新生比例也越来越大,如果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向低龄教学发展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导思想,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该停留在原有基础上,而是应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起步。

(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象我们学校经管类的学生数据库运用方面的知识对他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更有帮助一些,而文法类的学生又希望多掌握一点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理工类的学生又偏重于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通常采取全校统一版本,教学内容繁多,课堂上用一个教学目标,这种现状越来越不适应各种专业的个性教学特点。如果不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难以实现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分级教学,符合学生的现状

由于地区差异,各地、各校的中小学在信息技术的普及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已开设了好多年,学生所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知识已不仅仅限于文化基础;而在一些经济较落后地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级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弄清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先决条件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的一些基础性的、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但计算机又是工具性学科,各个专业又对它的需求有所偏重,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体现此门课程的共性与差异。就比如我们学校文法类专业应侧重文字、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应用;理工类专业应侧重数据库、程序设计;经管类专业则应侧重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库应用。

(二)围绕“1+X”设置课程体系实施分层次教学

教指委于2004年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并指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包括的几门典型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这就为我们今后的课程建设和分级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指委建议各高校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高校不同情况和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灵活掌握。我们学校根据教指委的意见在认真分析讨论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拟定了分级教学的方案:我们学校具体做法是在第一学期当新生报到后就进行分级考试,分别从经管类、文法类和理工类学生中挑选出考试成绩在前20%的学生成立A班,各类别剩下的80%的学生成立B班,两类班级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第二学期按类别分别开设不同的“X”课程:经管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基础,文法类专业开设多媒体技术基础,理工类专业开设程序设计基础。每个学期还开设一些全校性选修课给对这些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选学。

(三)采用无纸化考试是实施分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以往考试、考查计算机基础时,总是以纯理论笔试的形式进行,这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水平,但这容易学生导致高分低能、动手能力不强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和传统做法,在实施分级教学时应采用无纸化考试,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需求自己开发考试系统或者买现成的考试系统,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我们学校买了深圳知行导师练习系统和考试系统及无忧考试系统两套软件从2005年就实行了计算机公共课的无纸化考试,这种教考分离的考试手段的改革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总之,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科学实施分级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也能使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它是一种承认学生个体差别而采用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我们学校不断探索和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来看,效果显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全国或全省的象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大赛、“挑战杯”、“安利杯”等计算机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洋,何婷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技资讯,2006,1

[2]邓利蓉.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

[4]龙纲要.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目前的不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5]蔡润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大理学院学报,2007,04

[6]陆志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实施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12

[7]高慧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4

[8]耿煜.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若干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第9篇: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计算机基础已经成为高校培养目标的必修课之一。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的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正是在对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以期充分发挥其实效。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学习方式,影响并不断提升社会对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便应运而生,并在社会需求的调整下逐步确立了它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自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6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后,计算机基础教育便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加之社会对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始终定位于“扫盲、打基础”的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便显得有些苍白,于是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呼声和实践活动便是成为大学的热点研究课题。

1.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

伴随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的不断普及,以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

1.1 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大,课时安排不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刚入校时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城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得比农村的好,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开展得比欠发达地区的好,相应地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然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却常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理论教材,统一上机实践指导,在理论课和上机实践的时间比例上也划分为1∶1。如此一来,个体需求的差异,接受程度的不同,上机实践时间不充分,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薄弱,最终给教学的组织与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于是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万有引力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枯燥、无聊、毫无实用,从而没有学习的动力;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会反映教学进度太快、内容零乱且艰涩难性。

1.2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现有教材内容滞后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第一个层次的计算机教育,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根本,而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当今这个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社会 的一门工具性学科。无论是从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都将作为专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失的基本工具。而在我国高校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仍不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相应的计算机课程,而是仍继续强调“三个层次”的教育,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用。而由于计算机发展、更新速度空前快,而教材受到从编写到出版这个必然的周期限制,导致教学所采用的教材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加之传统教学方式,理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环境较为简陋,教学模式较为单调

虽然现在各大高校都较重视对在校生的计算机能力教育,普遍采用了大屏幕投影,但由于高校资金仍相对较为紧张,而计算机教学环境改善的投入需求较大,教学环境仍相对较为简陋。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虽然可以突出教学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以形象生动和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取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按班级的“集中上课+上机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统一的集体化上课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1.4 学生面广人数多,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基础课,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多不完善,于是高校多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势必造成每次教学过程中,上课学生人数多且涉及专业较多,学生的学习背景相去甚远、计算机基础也是高低不平,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制定教学大纲、备课、实施教学、辅导实验的难度,还无形中加大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最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再加上每位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较多,无法过细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谈“因材施教”,最终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1.5 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目标错位

目前,大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仍以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评价与测量模式,使得分数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志,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大大消减了学习效果。加上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是只为了“考证”而学习,于是很多人为了拼足找工作的资本而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尤其是各种的计算机培训,错位的学习目标造就了一批批的“速成人才”,然而其实际的操作能力却相当有限,反过来又给社会的教育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虽然电脑已广泛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多数大学生们在入校之前就较多地接触过电脑,然而他们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多局限在网络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简单的office办公操作等,缺乏深入地认知与学习。而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探讨了目前中国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及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确立以下几个目标:

2.1 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取向方面,不能只限于学习一些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选取教材与参考资料、设置课时,改革并完善当前的课程设置,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2 调整教学目标

以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调整为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2.2.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由于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同期不断地缩短,不可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就让学生了解所有的现有知识,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2.2.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资源之一,每个人,特别是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利用计算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有:

①能够有效地、充分地获取信息。

②能够正确地、高效地筛选信息。

③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④独立学习,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⑤独立学习,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2.2.3 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所学的软件功能和操作技能,如能够熟练地应用搜索引擎快速在Internet中查询信息,应用Word等软件写作和编辑日常文稿、论文、书稿等电子文档,应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能够正确应用多媒体素材制作演示文稿。 转贴于

2.3 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应对当前计算机课程师生比过大、学生个体需求难以满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基本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与教学能力,及师资培训等方面。

2.4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如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但是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使得考试这个教学评价手段变成目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取得良好成绩或是取得相应的证书。而教学评价体系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监督与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建立灵活多样的、合理的教学体系也应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关系着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在保证适当的理论教学学时的同时,要尤其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突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3.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采用分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定的筛选方式先确定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数量,再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当变换授课方式,使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从而达到计算机基础开设的最终目标。

3.3 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如下:

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探究”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互动”教学形式,如组织小组的专题讨论、案例教学法、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基于网络的课堂内外结合”的能力实训教学形式。

3.4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设有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过硬、团结合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议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教学基础工程来建设,由专业教师组建成教研室,除了相应的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担负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学资源选取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还负责申报精品课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

3.5 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科学评价学生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监督和控制本课程的教学成效,需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要注意平时综合成绩的考核评价与绩效性评价相结合。

4.结语

未来的大学将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成为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阵地,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融的桥梁。而计算机基础教育正是实现这一蓝图的基石,它将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2006.

[2]黄福员.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32-34.

[3]刘艳君.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43-46.

[4]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