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

第1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模块化 模块整合 自主学习 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39-02

近几年来,本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学院开展了模块化教学改革,据此数学与物理系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行了模块化改革工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学生只是具备和掌握专业的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类问题的能力成为数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要素之一,因此如何合理地设计计算机类课程并整合相关模块成为数学专业模块化改革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1 该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现状与背景分析

数学与物理系开展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同步于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已4年有余。在最初的改革中,通过具体的改革方案,建立健全了该系数学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针对该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性质,建立了《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I》和《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II》,并根据模块化改革的要求编写了相应模块教学大纲。在模块建立初,计算机类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模块,一个模块是专业基础模块――《程序设计》,一个是《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该模块属于专业拓展模块。模块实施后,发现学生对于拓展模块――《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通过多次追踪和分析发现,一方面,由于《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课程内容比较抽象,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课程开始时,学生还能掌握课程内容一二,随着内容的深入,大部分学生觉得很难学习下去,这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是拓展模块,拓展模块是对学生能力的补充和扩展,被学生潜在地当作了选修课。于是针对该课程的关注程度和喜欢程度大大降低,学生们并没有考虑到《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因而学生对该模块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

2 计算机类课程模块整合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数学专业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与算法》。通过分析,作为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通过计算机使用数学软件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课程,而《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单独的一模块,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显然不能充分完成知、情、能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分布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由于两个模块课程独立教学且分不同学期,对于学生来说无法充分理解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

因此,作为数学专业模块化改革的模块负责人,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模块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化的具体实施

3.1 《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I》模块

3.1.1 模块化后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计算机文化基础》模块课程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中具体为《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I》,该模块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模块教学由课程教学变成实训,如计算机基础实验,模K内容实施在计算机机房开展。按照培养方案该模块在第二学期完成。同时结合专业特性,模块内容增加了数学软件Matlab基础及应用。该模块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及数学软件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使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Matlab的使用等。并且通过相应上机实验引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合作的能力和方式方法;培养完成项目的能力和方式及正确撰写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方法,课时为48学时。该模块的主要内容为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Excel、数学软件Matlab。该模块课程的学量是84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24学时,自主学习36学时。

3.1.2 模块化后的考试方案

由于该模块课程在机房内完成,因此课程考核以实践考核为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考核方案如表1所示。

3.2 《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I》模块

3.2.1 模块化后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程序设计》模块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以C为语言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思维方式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渐掌握复杂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手段,为后续专业拓展模块――《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将《程序设计》模块和《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成为新的模块《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II》,模块课程教学主要教学内容为程序设计,在此基础上逐渐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内容融入到程序设计的教学中,为了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筛选和适当的删减。整合后的模块课程总学时为140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24学时,自主学习60学时。

3.2.2 模块化后的考试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模块化后课程考核依然采用该校特有的N+2考核方案,同时增加了自主学习任务,具体考核方案如表2所示。

4 结语

该文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计算机类课程入手,在学院模块化改革中,通过模块实践和应用,将模块进行了整合。在后续的教学研究中结合专业能力要素需求,将会适当地引入新兴模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夯实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技术能力,以便学生进一步取得更高、更强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潮流.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2] 柳青,沈明.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谭浩强.C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3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第4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一、 零距离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的实施

零距离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做到产学结合,是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如何做到零距离?把行业运行标准贯彻到教学内容中,把职业技能的鉴定作为学生实地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首先以课程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理论及技术为理论框架。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结合,让学生掌握适用的理论知识,不再被大量深奥、繁琐的理论知识消磨掉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 实训教学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相结合

计算机应用专业更加注重实践性,即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要适量多安排一些实践性活动,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独立完成实践项目,充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3、 培养目标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相结合

企业是锻炼学生实训能力最理想的地方,学校应多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尽量为学生多争取一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切身感受工作环境和将来工作需要面对的生产技术,感受工作岗位上的责任,能丰富学生的经验。课堂教育、实训锻炼和实地运用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了多重保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科学模式。

二、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而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适应如此快速度发展的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刚面努力:一方面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算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在课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呈现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导学生用超前的视角审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改变学习方法,要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后,要自觉进修,对待各种知识要学会兼容并包,不断学习,不断充实。

三、 抓住课程建设这条主线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中,课程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课程建设的内涵包含多个方面。首先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时注意要科学合理,要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规划,以此作为总得指导思想,可选则重点课程示范建设,再逐渐推广。第二,要重视教材建设,可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和周边的社会资源自主编制校本教材,配合使用具有权威性的国内外优秀教材,还可开发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多媒体教材。第三,课程建设中要选聘、培养一些学术科研能力较强、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随着课程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第四是教学内容的重组,这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所选的教学内容首先要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满足社会对相关技能的需求,安排的理论知识中还要适当添加一些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还应适应计算机知识的高速发展,及时更新,及时补充,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第五,课程建设中还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计算机应用专业强调实践性,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解决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导向法等都是能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蓝图必须要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需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具体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相一致的原则

不应将课程建设从教学系统工作中抽离出来,课程建设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应当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校通过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专业的建设过程和教学的改革过程又必然会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因此,课程建设要始终和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一致。

2、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专业更是应该将实践性放在首位,因此课程建设中必须保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建设课程时不过一味强调知识体系的完善,要将所学知识内化到实际操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任何知识都应坚持的原则。

3、鼓励创新原则

高职院校要想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健康发展,必须形成自己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具体体现在专业有特色、教学有、课程有特色等。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因循守旧,既要学习传统课程体系的优点,而要紧跟潮流,以敏锐的眼光感知专业的发展和前景,不断开拓创新。

4、 及时更新技术的原则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应用软件,务必要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防止他们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的需求。

第5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随着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必不可少的专业。计算机的普及虽然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模式,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社会对信息人才的要求之高,传统教学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一、对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于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强调能力培养,否则所教出的学生,第一没有一技之长,第二不能与社会接轨。如同有些毕业生抱怨“学校学的没有用,现在用的学校没有教”。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长此以住,学生被动接受,不积极思考,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我们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地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二、对教材的改革

长期以来,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均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采用统编教材,组织统一考试等,从而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方向。相信广大同行还记得《磁盘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组成原理》等课程,存在知识老化、注重理论等问题。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针对中职毕业生就业方向,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舍弃一些与时代脱节的课程,而多开设实用性更强的课程,比如,《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

三、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职计算机教学大都方式单调,师生间的互动不够。一本教材、一张嘴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唇焦口干;学生却听得无所适从,一无所知。要知道我们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1.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集视、听、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2.建立以计算机机房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计算机软件,特别是基于Windows的各类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究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机房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3.如果学校条件充分,可以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

模式

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等,均已经到必须改革创新的时候了。它们都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更新传统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真正让学生学得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静.中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2001(06).

第6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建设 问题 重点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档案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对传承人类文明,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是指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因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一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目前,许多部门在建设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发展先进通信设备和购置高档计算机系统,忽视档案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化建设,结果是有路无车,投入巨额资金建成的档案信息系统无法转化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催化剂。

具体表现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1.2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老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纸质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已熟门熟路,但不懂电子文件形成、信息的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而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却懂得不多,这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目前各单位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是普通的微机操作员,他们既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也没有通过系统培训,只是凭借着几年的微机操作经验来管理系统网络,出现问题有时只能坐等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整个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1.3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

许多档案馆虽然购置了硬件设备,但其软件应用水平和利用效率不高,大多以单机和简单的网上操作为主,局限于实现简单的查询和利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外,也没有考虑买到的新的信息化软件与原有软件之间能否兼容以及是否影响到以后的升级,

1.4数据保护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数据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设置复杂的密码和防火墙,但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只能被动地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长远、全面地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另外,从数据库系统本身的防范能力来讲,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下,改进数据库保护方案不可能与时俱进,技术的改进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犯罪的发生,这也是风险所在。

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2.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问题关系到档案工作数字化建设成败关键。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简言之,就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可谓一项档案技术工程。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

2.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1)坚定的政治信念。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严守机密,树立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

(2)热情的工作态度。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强的特点,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爱业、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不为名、不为利的价值观.在服务态度上,力争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力争把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成有用性、可用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烦琐的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要求我们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集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都要准确无误。

(4)较强的事业心。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耐得住寂寞,愿为档案事业奉献精力与时间,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钻研业务。

2.3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

第7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一、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进入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文化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课程设置上要予以考虑。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和掌握某种能力时,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的循序渐进规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年级应主要安排微机基础、中文输入、WINDOWS操作系统、FOXPRO及其应用与开发、WPS2000、计算机网络、发送电子文件、AUTOCAD、INTERNET、组装与维修、ACCESS等专业课;三年级主要安排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网页制作、3DMAX、毕业实习等专业课。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逐步提高。

二、在教材处理上合理取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材的内容总是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教材中的应用软件,往往与目前的流行版本有较大的差距。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的做法是:①在教材的选购上,尽量选购新的版本。及时订购职业教育部门出版的新书;对需要结合实际选择教材的课程,一般在开学前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赴正规的书市、书店采购,以求使教材质量有所保障。②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新内容。如“WINDOWSXP操作系统”这门课,可适当补充WIDOWS2007、WINDOWS2008的知识,并适时与WIN3X、WINDOS95的有关内容进行对比;在讲到IE7.0浏览器时,实际上以IE8.0的版本来讲述,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知识的时效性,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③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的最新知识进行教学。计算机教师应经常阅读最新的电脑报刊,如《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报刊杂志,使自己的知识内容能不断更新,并体现到教学中去。例如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时,就应该常向学生补充当前流行的主板芯片组,CPU的类型、频率,内存的种类,显示卡的种类、品牌,硬盘的转速、容量等内容,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与当前电脑发展状况大致保持“同步”。

三、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主线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知识层面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如果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常识,从而脱离和实际操作的联系,会使学生面对计算机实际操作时感到束手无策。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例如教“WPS2000”这门课时,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图章,通过制作完成这枚图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插入图像、文字排列、字体调整、图形绘制等方面的一些技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一要尽量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幻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往往融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感官刺激强,便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在教学方式上,要掌握“精讲多练”的原则,对于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师少讲甚至不说,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抓住关键,讲解透彻,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三是要强化上机操作。

第8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计算机科学的很多分支,比如: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基本上都要依靠一定的数学功底。因此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推理、创新、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一、数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

1、三角学和代数

三角学和代数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基础的知识。高中时期所学的数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角学和代数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类似求几何图形边长等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方程中解答出一个或者多个的根。

2、线性代数

只要想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工作,扎实的线性代数基础是必需的。而线性方程组与矩阵是其基础与核心。图形学自始至终离不开矢量,我们常常抽象出的几何数值表示法,比如坐标X\Y\Z,就被称之为矢量。一般我们也可以用矢量来描述平移、缩放或者旋转。在图形学里矩阵的表述也相当流行,许多问题都要用到矩阵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线性代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计算机图形学中。

3、微积分学

数学中的基础分支。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求曲线的切线问题,求长度、面积、体积、重心问题等都需要用到微积分。它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是高级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成分。也有许多研究者用微积分学的术语来描述他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微积分学是一能为你打开计算机图形学与后继的数学学习之门的课程。

4、微分几何学

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微分学来研究空间中的曲线、曲面等图形性质的数学分支。以光滑曲线、曲面作为研究对象,由曲线的弧线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等概念展开。讨论的重点内容则是平面曲线在一点的曲率和空间的曲线在一点的曲率等。如果需要建模,也就是说用曲线和曲面来创造形体,则微分几何学是基础。

5、概率论与统计学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概率论与统计学则涉足到计算机图形学的许多领域。比如:计算机图形学涉及人类学科等的相关领域,例如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HCI),就需要统计学来分析数据。计算机描绘真实世界牵涉到各种未知事件的概率问题,就需要用到概率论进行分析。

二、数学在编程中的应用

第9篇: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转变

引言

为了激发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活力,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入到创新教学思路的工作中去,充分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真正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为例,对其教学思路的转变与更新进行几方面的研究。

1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我国高校学生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受到家庭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音响,一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很好,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也存在一些盲区,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依旧沿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

1.2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

计算机课程虽然被许多学生所喜欢,但在由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转变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积极的引导可以防止部分学生在积极的热情之中,由于目标不明确而迷失方向,更有部分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误入歧途,沉溺于网络之中而荒废了学业。

1.3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

计算机知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有很多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收发电子邮件、实时通行、网游、网上购物、网站维护等活动,而对这部分内容,现在的教材只是从技术上进行描述,而没能充分结合实际。教学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教学常被安排成基础教学就结束了,很少有专业注意到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己的专业技术相融合,如医学院校没有开始医学信息课,统计专业没有SAS课程。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

2转变教学思路,适应网络时代

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的转变需从实际出发,并以学生为主体,逐步适应网络时代。以下为具体的转变内容。

2.1课程体系的转变

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网络时代下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当中的问题,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资源,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转变时,可以依据网络时代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即让学生顺利完成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学习任务之后,以本专业特色为出发点,让教学内容更具弹性,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通过计算机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让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中更好的发展。另外,还要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例如:高校可以适当开设《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等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相关的课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弹性课程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可控”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2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入学之前,可以为新生开展一堂关于计算机的公开课,并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学习计算机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使学生能够不盲目的追求目标,而是切合实际地选择学习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好的学生也可以尽早参加国家二级考试,为其他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设“网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上教学平台以及弹性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2.3考试方法的转变

网络时代下的计算机考试方式需改变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将笔试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除了要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考察的重点。网络时代计算机实践考试的内容要符合教材标准,并以学生为本,实践操作测试题需能够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实践操274论述作能力。通过笔试考试结果及实践考试结果来为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打分,这样的考试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计算机实践应用当中。

3结束语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思路的转变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认识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哪些问题,以此为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对策,转变教学思路,以此推进我国高等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玉珍.浅谈网络环境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思路的改变[J].时代教育,2014(12).

[2]向茜,孔德相.网络环境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思路的改变[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8).

[3]王东生.新课改下中学计算机有效教学方法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