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

第1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经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4

1 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1.1 财经专业特点需要信息技术做支撑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高职财经类专业特点,要求技能技巧的实践性,信息技术恰好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逼真模拟,最终较快实现了受教育的学生向财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转变。

1.2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为课程的改革提供服务,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可以建构出一种超传统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获取信息,丰富多样的进行交互,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并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当今信息化世界,每个公民需要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等,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除遵循前述相关原则、实施相关策略、采取相应方式外,还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有效整合:

第一,教学内容项目化。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导入财经专业课程相关素材,由教师设计项目,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技术运用,并在项目中呈现出来,为学生课内外的探索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第二,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出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项目中的相关专业资料及信息技术学习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第三,教学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以及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和借助网络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财经专业课程学习的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将信息技术作为财经专业知识的记忆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财经专业知识的计算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财经专业课程教学的演示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财经专业课程教学的辅导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财经专业课程学习的交流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

4 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重难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软硬条件不同,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项目组将着重研究并实践以下模式:讲练式教学模式、自主发现―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互教互学式教学模式。

各教学模式如下页各图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变更,拟定了讲练式教学模式、自主发现―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互教互学式教学模式三种方式,为我们的教学创设了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薇.浅议信息技术与中职会计教学整合[J].教育学研究,2013(6).

[2]刘常鹏.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课程的整合[J].群文天地,2012(22).

[3]杨天勇,黄雪琴.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

[4]赵雪梅.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2(08).

作者简介:彭茂玲(1981.5-),女,汉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重庆渝北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育管理;唐东升(1969.10-),男,汉族,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财贸学院副院长,四川蓬安人,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会计与财务管理。

第2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提出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左右。在此背景下,存在巨大物流人才缺口,而且对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物流人才的培养者,如何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群的建设思路是一条有效途径。课程群是某专业或跨专业课程体系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按照一定规律对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群的目的是完善特定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不是机械的课程叠加,而是按照课程、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系统方法指导下,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学科来划分的,结合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对教学计划中具有一定的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性的课程集成模块的建设[2]。山东财经大学自2003年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从一体化、国际化和经济分析角度制定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的总体内容,然后共同制定了教学大纲,合理确定了三门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使得不同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得以凸显,同时又相互补充,多角度覆盖地渗透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团队,力求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为了保证三门课程之间的关联紧密性,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师资交叉,增强课程之间的粘合度。

2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都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了物流学导论课程之后,为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而设置的,从不同教学对物流管理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三门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掌握整体优化的思想是学好物流管理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旨在从一体化的角度来对物流及其他企业运作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培养学生整体优化的能力;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化视野也是当前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国际物流学侧重训练学生国际物流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知识;同时,无论物流的一体化还是国际化运作,都需要从经济效益分析角度来衡量其成功与否,物流经济学则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效益分析的能力。因此,物流经济学、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属性相同,关系紧密,非常有必要作为课程群来整体建设。

3课程群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3.1物流经济学

物流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其为解决物流运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物流经济学覆盖物流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科学核算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活动过程中如何最佳地配置资源、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是利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现代物流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时间效益的课程。掌握物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物流经济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在物流管理实践中,降低物流成本是首要任务。现代物流被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成本分析是物流经济学的核心。围绕此核心内容,课程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市场分析,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制度与政策分析。

3.2国际物流学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国际化战略,在全世界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和最好的生产基地,这样一来,企业必须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推行国际物流。目前,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国际物流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因此,进行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物流学是必修课程。国际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依据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思想和国际物流的运作特征,全面地介绍了国际物流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知识。内容包括: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国际采购相关知识,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进出易程序、国际物流中的检验检疫以及报关清关等内容。

3.3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课程始终紧跟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物流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管理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价值,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授供应链设计、运行和管理中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以及比较重要的新模型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运作模式的差异,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分析、设计、实施的方法,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最终能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供应链系统设计识别与方案设计,为毕业后从事供应链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程群建设对策

4.1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将重点集中于课程讲授内容的完善上,处理好单门课程和课程群的关系,课程组将认真整理和总结课程的相关知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前后衔接的几大部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和深入课程内容,加强相关课程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进一步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以成本分析为纽带,对各课程进一步分工,在物流经济学课程中侧重理论方法的训练,在国际物流学以及供应链管理课程中侧重成本分析的运用。在教学中,吸收部分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体现该学科的前沿性成果。

4.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面广等特点,课程组本着定位要准、内容要实、理论要精、操作要强且具有明显职业性的原则,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便于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程群以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实验室等为载体,通过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仿真等教学方法,建立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4.3强化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建设

4.3.1强化教学条件建设

为了课程有序、高效的进行,教学条件必须得到保障,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我们从实验环境和课程网站等方面强化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条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为开展国际物流学和供应链管理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设施保障,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开通课程群网站,把三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放在课程网站中,包括课程的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案例资料、部分视频资料、习题、试卷样题。及时更新网站,提高网站利用率。

4.3.2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三门课程在现有基础上,从自身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案例类型和素材,按照统一格式编写4-5个案例,形成系统的案例体系和案例库,互为补充,全面培养物流人才。进一步优化教学课件,调整优化三门课程的课件内容,形成课件的统一风格,增加动画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完善课件中的习题和案例。

4.4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第3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贸易经济专业 学科地位 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4.黄国雄.中国流通业: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2(2)

第4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27-04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目前关于如何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然而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进行追踪型实证数据分析的成果并不多见。本课题组成员,紧密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北省独立院校和高职院校为考察对象,立足湖北实际,在吸收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一、传统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以调查问卷、座谈会和走访等方式,对湖北省十几所应用型高校部分教师及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各专业大学生就西方经济学教与学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忽视思维方法训练

西方经济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而思维方法的训练至关重要。调查中,80%的教师反映由于教学学时有限,而思维方法训练费时费力,因此教学过程一般是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虽然教学进度表或教学日历中也安排了部分内容的思维方法训练环节,但往往因影响教学进度,无法进行拓展训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选取缺乏专业针对性的通病。调查表明,所有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经济学课程,但专科生一般只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西方经济学,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全面供述。有的学校只是针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教学总学时,但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设置有侧重点的教学大纲,导致每个专业在开设本课程时,都是从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按部就班的讲授,每个专业对于本课程的区别只在于由学时不同而导致的截止章节不同。有些专业的本科生如市场营销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只开设微观经济学,金融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只开设宏观经济学。事实上,作为经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的经济学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必须在全面了解经济学体系和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因此对能力要求、课时安排、开课学期等均有特殊要求。

(三)教材选用不当

在被调查的十几所院校中,大多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为教材,该教材经过五次调整和修改,相对比较成熟,内容也比较完善。但是,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这套教材内容较多、案例偏少,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不便于自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外有少数学校用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这类教材相对来说实用性较强,但往往会出现知识性错误,弱化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

(四)实践课时形同虚设

当被问及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如何进行时,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实践环节,教师也表示西方经济学实践环节缺乏指导规范、执行要求和考查标准,无法开展实践教学。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采用“单向”教学模式,与学生没有互动与交流,也很少提问和讨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忙于记笔记,没有时间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教师讲授的时候往往过分依赖多媒体,部分教师的多媒体制作不清晰,加重了学生听课难度。

(六)注重知识传授轻视作业训练

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大多数应用型高校普遍采用合班授课的方式,因人数过多,授课教师只能关注理论教学的进度,难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授课。而人数过多又直接加重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布置作业,但批改次数在2~4次不等,普遍偏少。由于不能全批全改,部分学生对作业不够重视,通过练习而消化理论知识的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七)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的考核都比较简单,最终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一般分别占30%和70%。其中期末考试通常采用标准试卷考试的方式,很多学生到期末考试时突击背书甚至背习题,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一)编写适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体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教材研讨会平台,形成了该教材的研究团队,并出版了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的适用教材。

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知识体系图等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前了解课程的知识架构及各章节的地位和作用[1]。如将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知识体系绘制成表格,打印后发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理解。

(二)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强专业针对性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进行差别化教学[2]。以国贸、金融、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具体见表1。

(三)采取四步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第一步,教师教学时由情景式案例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第二步,进入理论知识讲授环节,再结合案例分析讲解,推导出原理。第三步,结合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必要时推荐一些有趣的书中某些具体篇幅给学生课下阅读,如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第四步,课下利用网络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由现实案例到理论学习,再到实际生活,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四)丰富教学手段,活化教学方式

教师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特别是针对某些需要借助图形才能真正分析推导出结论的问题,如微观中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和宏观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等,带领学生一起作图,边讲边画图。积极开发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外出进行经济观察,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活动、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家庭理财方案的自我设计等。

(五)考核方式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动态全程跟踪,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提问和课后阅读、习题、网络交流等都计入平时成绩。另外,课题组随机选择6个班级施行新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讨论等表现)30%,课后阅读拓展(根据学生自愿提交的读后感或小论文)30%,期末卷面测试40%。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课题组从六所独立学院选取了24个班级共1056名学生作为样本,并将他们按班级分成两组,第一组12个班共计530人,坚持传统教学方法,第二组12个班共计526人,进行教改试验,其中第二组在考核方式上又有所区别,从中选取6个班(称之为革新组)采用新的考核方式。经过对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出有效问卷1010份。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比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高出17.9个百分点。

担任样本24个班教学任务的共计7名教师,且尽量地按照各自所任教班级对半开的方式进行分组请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同一教师所任教班级中,实验组评教得分普遍高于传统组,实验组评分的标准差也明显低于传统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且平均数的代表性强于传统组。

调查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实验组学生大部分能保持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课堂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组。而且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形势的关注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组,经常自觉地浏览重要的财经网站,且对经济学类书籍的阅读量和借阅频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从考试总评成绩看,实验组比传统组高分层次(80分以上)的学生比重高出8.8个百分点,不及格人数比重低3.8个百分点。

四、反思与建议

吸引学生参与是关键。教师要想办法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特别是要重视第一堂课教学,欣赏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肯定探索与创新[3]。

教师的学识与付出是保障。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课下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创新性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教学要求也更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已,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校方支持是动力。创新性教学对教学软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学校必须在教学设备和环境方面增加经费投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4]。另外,应加大对创新教学方式的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学探索。

方法多元化是手段。教师要经常性地变化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使学生消除倦怠情绪,保持持久热情。

网络平台是途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如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综合训练、模拟考试等,通过E-mail传送有共性的学习疑点、进行答疑等,通过QQ共享课件和笔记等。

参考文献:

[1]蒲应,郑春慧.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78-281.

[2]杨慧力,刘玉平,王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172- 174.

[3]蓝宝江,李培祥.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与西方经济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9):45-47.

[4]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64-69.

On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under the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XU Yan-lan, YAN Xiao-bing

(Wuhan Institute,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第5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的课程,笔者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部分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

类专业开始陆续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近十年来,定量分析经济问题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经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把计量经济学纳人了经济学类所有专业必修的(八门)核心课程旧J。此后全国各高校不仅经济学类各专业普遍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而且一些管理类专业也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经济研究》等国内的一些重要经济学期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报道范围更倾向于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及大量运用各种计量经济模型的内容旧J。因此高校经管类教师都意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也有力地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知识在经济管理专业的普及。现在,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国内高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充分肯定这门课程作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感到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这一改革将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增强HJ。

二、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问题。例如,教学层次不明确以及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通常被人们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经管类各专业来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有的以理论方法为主,有的以实际应用为主;且应用的领域、应用的程度、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种要求的格局。但是现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与这种要求还很不适应,这可能是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学专业学生是文理兼收的,许多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学。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多媒体教学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矩阵推导,授课时大型矩阵在黑板上书写困难,因此一般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多媒体方式授课的确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加快授课节奏,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减弱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另外,软件教学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是先讲理论和方法,最后留下几个学时来讲软件,或者根本就不讲软件,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结合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

(三)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理论与应用结合不紧密,方法与实例的结合不够。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脱离。我们曾指导多名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缺乏系统性。例如: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建模时,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可能不满足不相关的假定,但是他们最初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直接利用模型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实际上,这些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在理论上古典线性回归模型要满足“无自相关”的基本假定,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往往忽略了对模型基本假定的各种检验。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模型中变量选取、模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相脱离,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应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深化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的普通本科生,本课程是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这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

(二)制定适应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本课题试图解决依据《计量经济学》各教学层次中的通识性(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部分)与专门性(计量经济学的专门性部分)原则,明确刻画了不同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基本点,形成了能满足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需求且具有特色的《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框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超级秘书网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包括:改进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开展计量经济学网络课件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大胆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等等。针对国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教学对象划分不清晰;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总结提炼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

总之,随着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和探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必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宁向阳,刘延康.用认识范式新视角分析计量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J].统计与决策,2005,(S).

[2]李南成,张卫东.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统计教育,2003,(6).

[3]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第6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就经济学专业的特点而言,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经济学专业口径更宽,理论基础更厚。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相较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应具有更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更高的可塑性。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遵循经济科学的教学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比例。根据我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教育模块为主,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囊括了国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经济学专业特有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的设置是加强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在专业上继续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实施专业教育实践训练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同时不断为学生拓宽视野的课程建设思路,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着学科发展适时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并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教学目的。

二、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创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专业必修课程是经济学专业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包括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在专业必修课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反应,而削弱了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照本宣科或是学生被动式的学习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接受式教学中被抹杀。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加强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教育创新。

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教学过程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世界经济学课程在教学环节中不设置实践性环节,因此课程体系以学科的逻辑顺序进行设置,但目前学术界对世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世界经济学某些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重复。学生可能已修读了与其具有交叉内容的相关课程,如在教学过程中再重复讲授,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专业必修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做法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应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实施创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程体系的创新

首先,课程体系的设置对课程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高校教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世界经济学学科历史较短,课程体系不强,与国际贸易等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因此教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应针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及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世界经济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以及其他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基础上由国民经济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世界规模的有机体,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割裂的国别经济,而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整体。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建立该学科的体系,即以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为主线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这样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种设置形式既符合逻辑思维方式便于学生把握教学思路,又符合该课程是现实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的特点,可以将现实的热点问题穿插于课程中进行探讨。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具有较完整教学体系的课程在内容创新上相对较难。针对世界经济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特点,整理、归纳己有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共同点,探索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该反映当代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新变化,其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新事物和新现象不断出现,而世界经济学的教材更新速度难以紧跟实际情况的变化,所以在讲授该课程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无须按教材内容一一讲解,可以采用专题式的讲授。可以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专题,既可以介绍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相关原理,同时又联系经济实际,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出现与交叉学科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但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有意识地引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来深入分析问题,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具有理论深度。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既是热点又结合中国实际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选择不同问题通过课后的资料收集,撰写小论文,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学生可以对其发言进行提问,由发言者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常用2-3个课时的时间。通过这些讨论发言,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这种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既加深了对世界经济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对中国经济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也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信息,学生的某些观点推陈出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世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理论发展动态,以多媒体课件作辅助,适时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想学习的课外知识,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添加到多媒体课件中。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

第7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突出。西方经济学作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一直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理论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很强,是西方经济学界对其两百多年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与概括。其理论体系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和假设基础之上,往往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抽象的数学语言,通过数学公式和模型的推导和运用来阐述经济理论与现象。这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基于应试的目的仅满足于理解与记忆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主动学习和研究与课程相关的书籍与资料,更加无法独立形成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效率与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提高,往往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教育初衷和目的大相径庭。笔者认为,改革和创新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关键是基于能力本位观,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必需的能力为出发点,明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方法和过程,完善教学评估等内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育和提高其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素质。

二、能力本位观是教学创新的必然要求

1.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及内涵

能力本位观的理念与内涵。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经60至80年代的发展,于90年代盛行一时。其核心理念是指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的设置中,不仅要注重课程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做好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挖掘。能力既为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与反馈等四方面内容构成。具备以上四项内容才构成一种专项能力,由若干专项能力构成综合能力,再由若干综合能力最终构成一定的职业能力。

2.能力本位观是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核心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运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能力本位论的核心就在于是一种全面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价值观,不难看出两者目标的一致性。能力本位论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客观要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全面分析学生职业活动角色,以提高社会和实际就业岗位对就职岗位职责及其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西方经济学所学习的许多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因而基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初衷,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三方面的转变:一是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教师引导为主,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综合能力提高;三是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得到加强。

三、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知识传授与学习单向进行,教师按部就班讲授知识理论体系和数学分析方法,学生从头到尾一味记录老师所讲知识点,注重知识要点的识记而非理解;同时,教师与学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授课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上一知半解,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限。缺乏学习兴趣,很少会主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难以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无法独立分析并解决现实中经济现象与问题。

2.片面注重教学规模,忽视教学质量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必修的理论课程。授课专业涉及面广,学生人数众多。而在现今教育产业化的宏观背景之下,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相对师资配比不足,同时由于学校经营管理追求规模效益,鼓励大班上课。因而经济学教学以百人以上的大班居多,客观上进一步负面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方面,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学习素质良莠不齐且相互影响,上课过程中老师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大班教学互动、交流等教学环节设置存在一定难度,课堂上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受到限制。因此,片面追求课程教学的规模,只重数量忽视教学效果与质量,得不偿失。

3.注重应试教育,评估考核结果失真

长期应试教育培养模式,往往形成了学习的目的在于取得一个好分数的惯性思维与行为方式。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成绩评定方式的单一,仅根据期末一次性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加深理解,主动学习并关注经济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只是指望考前老师划定考试范围,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显然失去了成绩客观评定就具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基于能力本位观的教学模式创新

1.科学定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如前所述,高等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运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核心是基于能力本位观,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必需的能力为出发点,明确培养目标,从而才能在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方法和过程,完善教学评估等方面有所创新,达到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育和提高其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素质的目的。

2.优化考核方式,合理评定成绩

能力本位观的定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得到加强,教师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综合能力提高。因而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成绩评定应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的态度、主动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及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建议丰富考核形式,如增加课堂分组讨论、提交个人研究小论文的成绩评定环节,赋予其一定的权重,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的综合成绩。有利于通过日常考核环节的设置,督促学生加强日常学习的投入,并通过对实际经济问题的探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8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般认为,对于“创新”的研究始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1934,1942)。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英国学者弗里曼(1987)将创新概念扩大到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三重概念,将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突变式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经济范式。而最新的理论研究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要素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依据这一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的基础,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创新教育就应当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体地说,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分类培养,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强调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倡导自主发展,形成学术导向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发展目标模式,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二是学思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就会为书本所累,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为书本表象所迷惑而不得其解。知识是静态的,要提倡学生学会思考、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

三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即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实践(“行”),唯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方能称其为“善”。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理论经济学被讥讽为“黑板上的经济学”。要对此认真反思,反复探索,努力克服“知行分离”教育观,按照“理论有用、实践为重”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四是开放融合。所谓开放,指经济学教育要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所谓融合,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不同学科和知识体系的融合等。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层分类的教育体系下,地方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面临着来自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两方面的压力: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确立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在分层分类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作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财经类大学,既不能像综合性重点大学那样,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务操作型人才;而应当综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学科特色的发展道路,即按照“打好宽厚基础、全面增强素质,通过交叉复合、培养知识迁移与转换能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具体地说,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生入学后前两年按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以夯实基础;两年后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分别允许学生在院系专业组内、学科大类内、经济管理类之间以及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根据经济学的特点,形成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理论经济学学术人才培养方向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商务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向。对不同学生开出不同的“菜单”,因势利导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对渴望继续深造、准备考研出国的学生,安排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方法原理、学科发展的深入研究;对毕业后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安排的课程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中着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努力提高就业层次。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夯实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知识基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为此,南京财经大学的具体做法是,推行“2+2”培养模式,建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经济学大类基础教育平台,夯实学科基础;后两年分别建立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

1.按照“通、宽、厚、透”要求搭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推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贯彻“通、宽、厚、透”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方法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素养类基础知识。

2.按照“分类教学”要求搭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大学英语继续实施“1+1”教学改革,提升平台,优化模块,不断探索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第一学年完成四级英语和六级英语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第二学年停开原普通大学英语课程,代之以各种模块选修课。数学公共基础课坚持分层分类教学,根据不同要求,制定相应标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较高平台;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符合经济学类专业数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平台,分别编班组织教学。计算机公共课实行统一目标下的多维度考核,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学语文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3.按照“交叉融合”要求搭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专业基础课程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组成,由学生在一、二学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包括教育部第一届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确定经济学

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外,增加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管理学类课程。

4.按照“一体化”要求搭建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包括课程型实验、专业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大类型。课程型实验是理论课程中的单项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专业型实验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技能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旨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践、文献综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寻求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进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实际培养和全面提升。

5.按照“主、精、特、复”要求建立专业课程模块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前两年搭建基础教育总平台,后两年分别建立经济理论与方法、经济应用与实务等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分别选择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门化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为了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强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理论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基础地位和作用,《资本论》导读、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等提高内容都应是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6.按照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体化

我校强调“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并举、“五能”(外语、计算机、沟通、写作、专业技能)并重、“四学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以“挑战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重点,以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体和高水平社团建设为主体,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

四、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

贯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从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成“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把传统固定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互动的选择性过程,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全面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引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落后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改造传统经济学学科专业,改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经济学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和经济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度和助教制度,使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专业指导和学术引导。例如,引入助教之后,师生可以就某一问题以讨论、角色扮演、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形成“边干边学”的有效学习路径,让学生在参与中形成创新思维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僵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把创新方法、创新精神融于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新。

第9篇: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问题 思考

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相关专业中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 并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充分肯定这门课程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也感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应加强与教学管理部门的积极沟通,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的设置,主要基于在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其他先修课程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对该课程设置合理的课时数。在普通高等院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都知道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有一系列的先修课程作为知识储备,如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经济统计、线性代数等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对必要的先修课程还未学习,或者将某些先修课程和计量经济学在同学期同时开设:如笔者所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同学期同时开设计量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进行;二是课时数安排不够合理: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许多课程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从而压缩了一些重要课程的学时数。例如,计量经济学理论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即软件使用的学习,总共安排48个学时,有的高校甚至只有32个学时,使得教师难以安排教学内容。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合理的课时安排应该是72学时。在授课学期上,一般来说,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好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对于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专业可以提前到大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先行知识。

二、注重应用,优化教学内容

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大多数教材都偏重于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介绍和推导, 整本书都是繁琐复杂的数学公式, 初学者往往是文科出身,本身数学功底不扎实,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很困难;同时,在教科书中,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内容太少, 不少学生感觉学完计量经济学不知怎么用, 也不知道用到哪?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针对本科生的教材的内容应该组织一批专家重新进行修订和整合,并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优化:1. 突出理论与实践兼顾,优化原先的知识结构体系,多引入实际问题中的经典案例, 教材要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2. 课程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引入当前有关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 教材要配备适当的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现在很多教材倒是有些练习题, 但有参考答案的却很少。

三、注重软件使用,组织课堂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除了要有充足的理论课时讲解之外,还必须通过上机实验,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 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系统的做好理论知识的回顾、基本操作的讲解、实验案例的设计分解、现场操作指导和巡视等各项工作。没有软件讲解的案例讨论,往往是学生对课程的性质产生误解, 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课、数学课, 继而产生害怕情绪, 对学习失去兴趣。笔者在实验课程的讲解指导过程中,通常先给学生讲解并演示了软件EVIEWS的具体操作,遵循讲练结合的原则,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案例, 由学生自由组队,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搜集资料、建立模型、书写报告, 然后课堂上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 最后老师点评。通过这种讲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运用软件和设计案例,逐步自发地对现实一些经济问题产生了兴趣, 他们经常会有意识地尝试用计量经济模型去分析这些问题。从笔者亲身实践看, 案例教学对于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当然, 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富挑战性的工作, 需要任课教师认真的组织、安排和实施。笔者相信, 案例教学只要组织的适当, 一定会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 建议大家广泛采用。

四、积极探索,改革评价制度

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许多学校往往采取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总体来讲弊大于利。导致了学生平时的学习不用功、考前搞突击,只注重死记硬背公式,不理解各种分析工具的适用范围,也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导致我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解决一些前人未解决过的问题,而光靠死记硬背公式,不知所以然,是无法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因此,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尤为重要。计量经济学的考核,应避免以期终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将卷面成绩、平时上机实验成绩、课程论文的成绩,以及各种开放性的研究报告的成绩结合起来,评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总评成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又能通过课程评价中的反馈信息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