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理论的功能

第1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功能 “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10]江海.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8,(8).

第2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营养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0-03

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特殊的家庭结构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通过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突显出其重要价值。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心理问题的扩大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小化。当前幼儿园针对“心理问题”儿童,所采用的是一种医教模式,试图通过疏导、咨询和矫治使问题儿童摆脱问题行为,实施的是一种教育的补偿。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为了突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与效果,许多原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速度上、气质上、性格上的个别差异,被纳入了问题矫正的范围,把许多正常现象例如:任性、胆怯、进餐慢等误解为问题行为。在教师的心目中这些孩子成了“问题儿童”,随着针对问题儿童的相应言行的出现,由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自成人,这些儿童渐渐接受了问题儿童的帽子。

儿童心理发展中产生的有些问题原本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而自动消失的,但是当把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对待后,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例如:为了矫治幼儿的偏食现象以牺牲幼儿的情感为代价,而强迫幼儿进食,导致幼儿呕吐,结果带来心理上更大的压力。即使教师精心采用情境法、角色转换法、模拟法和榜样法等来促使幼儿矫治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其结果也是看重即时效应而忽视长远效应,严重强化了孩子的自我否定心理。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经过专门心理矫治训练的教师,以医教模式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为此,改医教模式为教育模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2.教育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教师所认为的一些幼儿心理问题,很少是真正的心理问题。有些与幼儿所处的生活、教育环境有关,可以用相应的教育加以矫正,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出现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的有关幼儿行为问题。有些可能与生理问题有关,需要医教结合来加以矫正,如先天性的脑功能障碍或生理失调导致的行为问题。有些是真正的与心理有关的问题,要用心理调节来加以矫正,如因恐惧、分离焦虑等产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行为可以由不同的诱因产生,但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行为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源。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只重视问题行为的诊断,不重视问题行为产生的诱因,或者只重视问题行为的矫正,不重视诱因的消除与矫正,结果出现了不少虚假的教育效果。如一幼儿不喜欢喝海带汤,但是在老师的奖励与威严下艰难地喝下一碗海带汤,老师认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是却导致这名幼儿以后见到海带汤就呕吐。有些幼儿特别好动,总是静不下来,而且喜欢“捣乱”,吃饭乱跑,排队加塞,活动不遵守纪律。教师采取的个别教育方法一是通知父母,家园合作解决问题,二是在一日常规中给予特殊的规则约束,强迫其安静下来。由于教师对他的好动行为的特殊关注,幼儿无形中接受了较多的否定性自我评价。教师不知道这种好动是由于幼儿的平衡分析器的障碍所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种医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主动性,教育应当对健康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而不是改造作用。不能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特殊教育。教育是否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其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本身是否健康。所以,做到健康的教育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其一,认识到教育的不当会影响、阻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或许由于认识失误所导致,也可能是功利思想所驱使,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结果是这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无形中伤害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幼儿的正常发展。其二,要营造自由、安全的教育心理氛围。科学合理的心理环境创设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作用。科学合理的氛围必须是宽松的与自由的。营造心理氛围是无形的,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轻松、自主、愉悦、宽松的环境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液

游戏在人的一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共始终,对于幼儿来说起着任何活动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是幼儿的生命体现,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率性与天真。

1.游戏是幼儿情感与认知冲突的解压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幼儿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解决原有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矛盾过程中进行的。幼儿教育的作用也正在于以超出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去挑战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使其发生矛盾,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矛盾得到解决,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认知冲突的过程通常也是情感冲突的过程,外在的认知要求是否符合幼儿内在的发展需求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当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时,当教师以权威强迫幼儿做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幼儿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心理问题。按照推理,幼儿会在这种被动无奈中不断地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感,从而阻碍到其心理健康。但是,事实是大多数幼儿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儿的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避免消极情绪的积累,因为幼儿只要游戏就可以消解其负面的情绪,游戏成为幼儿情感与认知矛盾的解压阀,因此幼儿的消极情绪是很短暂的。

游戏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原因是游戏是假的,是与现实对立的,是幼儿自己内心真正的世界,它使幼儿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需要获得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成人的规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两种功能。

其一是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功能。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补偿说和游戏宣泄说观点认为游戏是假想的,具有对现实的象征意味,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儿童避免现实的约束感与紧张感,使儿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意愿;另一方面游戏为儿童能够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允许的冲动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二是游戏的认知发展功能。认知发展理论的游戏练习说和游戏探究说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行为,以说明游戏中幼儿不断重复的行为,可以起到巩固原有经验的作用。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怎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当今社会的浮躁心态,使教育目的带有更多的功利化色彩,导致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失衡,教育教学过于注重预设而忽视幼儿的生成活动,教与学隔阂加深,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同步等,加上幼儿游戏的日益减少,使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加深,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幼儿呼唤游戏的回归,幼儿教育者更要为儿童呼唤游戏的回归。

游戏是幼儿精神世界的体现,是幼儿用来表现自己的,也是教师用来了解幼儿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自己,教师才可能了解幼儿,进而因材施教。为此,不要着眼于手段的功利性,而是让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得到有效教学的依据,这才是以健康的教育保证幼儿的健康。要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其一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健康的专业素养,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有相关的教育内容。其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与游戏观,给幼儿游戏创造宽松、愉悦、自由的游戏氛围。

参考文献:

[1]仲来福.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华爱华[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9:65.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09:29.

第3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Vol.5No.4J己.,20__

康琳

[本文来源于文秘站 --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人类的和谐文明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谙发展,而且还包括物质丈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谙发展。礼仪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明礼仪是和谙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丈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请社会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礼仪文化;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6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__)04-0091-0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人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形成和繁荣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命题。礼仪教育使人们将行为规范约束在一定的礼仪范畴中,各就其位,各尽其职,以保持人类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礼仪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际功能、道德功能和管理功能上。因此,礼仪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而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公民道德素质教育。

[找文章到大-秘-书-/-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礼仪的德育功能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和谐社会

的主体,离开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就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而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良好

的社会秩序,既要靠法治,也要靠道德。正如总书记

指出的那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

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

礼仪应该说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

的一种行为规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中

若是不注重文明礼仪的公民比率过高,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提升,甚至会给这个民族的形象造

成很坏的影响。在一些人看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毛

病,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恶劣后果。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

哗、随意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和便后不冲厕所等等,这些看似

简单的坏习惯往往会损坏我们整个国民的形象。

反思我们的道德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概括

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要求得多,行为养成强调得少;空泛

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性

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使得一些人不知道该如何

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

为。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青年把无视文明礼仪、行为不羁、

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有个性;有的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

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合

作关系。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和

谐社会、礼仪之邦是格格不人的。把礼仪教育作为社会公民

德育的重要内容,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人手,引导人们在约

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

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

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知与行相统一,学与做相统一。

二、礼仪教育的和谐价值

古礼的社会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价值,就是大

同社会。二是现实价值,就是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应

探究它的现实价值。礼仪对社会的现实价值是以礼仪的各-

种实际标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基本特征与目标指向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包含了社会的

经济、民主政治与法制、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的和谐发展。

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应该说,

人类的和谐文明不仅包括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

还包括社会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

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只有发展好精神文明,搞好思想道德建

设,才能为政治文明提供思想道德保证和精神动力,为物质

文明提供智力支持、思想政治保证和精神力量。礼仪与道德

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教育总是与社会文

化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深厚的礼仪文化的营造实现道德之教

收稿日期二20__-03-15

作者简介/!/:康琳(1966-),女,湖南湘乡人,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讲师。

91

化,这便是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

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

途径。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秉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

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诚信”

的精神,使社会生活和谐有序、安定团结。这与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注重社会稳定和公正,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

好风尚,追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完全吻合的,

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礼仪教育的激励功能

1.礼仪其有维系功能

没有礼仪的社会是一盘散沙,乱哄哄地经常争斗,无法

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群体随时随地都可能崩溃。而当群体

认同了一定的行为规范—礼仪之后,社会生活就会逐渐走

人有序的轨道,人与人之间有了正常的交往和协作,也就有

可能使得群体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进一步保证社会的

稳定和健康发展,礼仪的维系功能也就发挥了出来。礼仪的

许多规范,都是教人怎样处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

系,其目的是维系家庭的稳定、和睦。维系家庭的稳定是维

系社会稳定的前提,《礼记·大传》云:“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

自人道始矣。”这就是说君主治理国家,首先是治人,要摆正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所以,要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必

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礼仪具有调节功能

礼仪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

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事情;同时,它通过对人

们行为的评价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纠正人们的行为

和活动,使之符合道德规范,以特有的感召力引导人们扬善

抑恶、趋美避丑。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

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

知识和规范: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

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

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礼”

引“德”,即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

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3.礼仪具有教育激励功能

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

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并转变为人们的人格素质。为了

使社会成员的素质符合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任何社会都会推

崇相应的理想人格,道德精神就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内涵,礼仪

形象就是理想人格的外部表现。即“德”成于中,“礼”形于外,

“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礼仪能够通过认知的方式,

帮助人们理解礼仪的价值及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从而

自觉地培养道德精神和礼仪素质;同时,它还能够通过评价的

方式,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引导人们坚持不懈地

追求良好的礼仪形象,塑造一种将内在的思想素质与外在的

仪表素质有机结合的完善的人格形象。人的道德素质是沉淀

在内心世界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所

以,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

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倾向和伦理精神,

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四、和谐社会中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

人。礼仪的推行过程,其本身也就是一个全民的教育过程。

礼仪的推行,也就是全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精神境界不

断提升的过程。

1.把礼仪教育作为提升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

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

和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

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礼仪教育不能仅仅

停留在外在形式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全体公民

通过“五讲四美”及“礼貌待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诚实守

信”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

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

养准则。

2.健全规章制度,发展健康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丰L仪的践行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

来监督的。礼仪具有“自律”的原则。礼仪的自律原则,要

求人们从内心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约束

自己的行为。但“自律”是通过自觉遵守社会各项规章制度,

并依靠舆论的监督而实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

个道理。所以,各机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并开展好宣

传教育工作,形成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引导青

年朋友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

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以使人人都自觉遵守礼仪规范,提

升个人和社会的精神品位,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

和谐发展。

OntheFunctionofEtiqueteEducation

KANGLin

(HunanWomen’:VocationalUnivers勿,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Abstract:Theharmoniouscivilizationofhumanbeingsincludesnotonly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people,so-

cietyandnature,butalsothatofmaterial,spiritualandpoliticalcivilization.Theetiquettehasitsactivesocialfunction.

Itpermeatesallaspectsofsociallifeandistheessentialethicalfactorqualityeducationofcitizens,furthermore,thecivilization

etiquetteistheimportantcontentof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Theimplementationofcivilizationetiquette

第4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功能翻译理论将需要翻译的文章以目的论为基础,将所有翻译行为的基本原则作为交际的目的。目前,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工作需要改革的形势来看,功能翻译理论为我国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提供了典型模式的翻译标准。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简介

功能翻译源于德国,是一类宏观的翻译理论,比较重视文本的类型和译文的功能,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考虑读者需要的具有很强目的性的交际行为。由于源语作者和译文作者在语言类型、文化交流和交际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翻译工作将更多的重点放在译语的文化和读者上,并根据这个角度决定翻译的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并且译文的读者决定了翻译的目的,即“目的决定了手段”。鉴于上述原因,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翻译的策略受到译文目的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能帮助译者不受传统翻译理论的限制,将翻译的重点放在行为理论上,可以更自由地进行翻译工作。

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都没有受到重视,翻译一直是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但是,随着翻译市场的需要,翻译教学逐渐受到翻译一线教师的特别关注。在传统的翻译观念里,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单纯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大多由教师提供文章,学生进行简单的翻译,然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讲解。翻译只是在完成词汇和短语的转化,这种观念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受到限制,学生过分关注词语翻译,忽视文章的整体思想,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同时,教师在讲解翻译技巧时只是以练习为主,基本不涉及翻译理论的讲解。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以学生练习、教师讲解为主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约束。学生在实际翻译练习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翻译理论的指导,导致无法成功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

(二)师资力量的欠缺,学生缺少翻译兴趣。

目前,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往往是本科或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留校担任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翻译理论知识,但是缺少翻译实践工作使得其翻译教学工作做得并不到位。

部分学生对翻译缺少一定的兴趣,无法克服对翻译存在的畏难心理,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足,又得不到教师专业方面的指导,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致使翻译学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弱点,翻译成绩得不到提高。

三、功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指导

(一)加强翻译理论的讲解。

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加强翻译实践的指导性进行,但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是依靠基本的翻译技巧的学习进行实际的翻译练习。教师往往因为翻译理论的难以理解而很少在课上传授。更有部分学者认为功能翻译理论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向,本科生不需要学习。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翻译时,无法熟练运用书本上所学到各种翻译技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翻译抱有焦虑情绪,学习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实际的翻译训练之外,还要加强学生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学习探究,增强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运用理论翻译方法,提高翻译水平。

(二)明确翻译的目的,突出功能性。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一种行为,译者可以通过任何翻译方式实现翻译目的。换句话说,就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服务,遵循译文目的论。翻译功能目的论要求学生可以领会翻译的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联系实际,争取达到预期的目的,得到令读者满意的文章,满足读者对译文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

功能翻译理论着重强调译者要明确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原文进行一定的文化分析才能很好地完成。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在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考虑翻译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辨别出译文中应重点翻译的部分,分析译文所处的文化背景等有关情况,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充分顾及到原文作者的城市背景、心理活动及社交需要等,确定翻译过程中的针对方向,并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接着,让学生列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完成翻译工作。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转变被动思考的模式,拓宽思路,提高翻译水平。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

翻译不是一字一句的语言转换,而是在充分考虑译文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载体的转换。这说明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异同更加重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能力,培养其跨文化的能力,使其从整体上考虑翻译的文章。

(五)改革译文评估标准和方法。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更注重翻译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因此学生的译文首先应着重于文章的语用功能的正确性,然后才是文化和语言的错误。因为只有在译文达到其翻译目的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文章的语用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译文,避免直接公布“参考答案”。

四、结语

随着国际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但是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还不够完善。将功能翻译理论引用到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是解决教学现状的一个有力措施,教师可以升级现有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王克非.功能翻译理论的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06).

第5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伦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同步展开,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人社会化的内容,对人的道德也是一种养成过程,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

1、教育伦理功能的界定

所谓教育的伦理功能,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定义:第一,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所以是伦理性论题,是因为教育是与人的生命联结在一起的。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所谓价值生命包括人的精神生命和人的社会生命,任何人的生存,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存活,还是精神生命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我们认为教育是从人生命的本质上,体现了教育的伦理功能。因为无论就人类而言还是就个体的生存而言,教育最终是给人类生命以价值和意义,给人类生存的社会提供发展,所以这只能是一个伦理性的论题。换言之,“善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意味着,善乃是人或主体的一切活动或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满足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就一定是伦理性的功能。

第二,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求知求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而求真求实是人道德品格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道德教育对人的心灵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艺术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的事物和美的心灵,同样给予人道德品格塑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道德教育亦或是艺术教育都对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具有功效,弗洛姆说“一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人格”,教育能够形成人的品格无庸质疑。反之,人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提升人自身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仍然是对人自身利益的一种提高,因此,教育伦理功能的以上两个内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第三,我们认为教育还具有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传承发扬优良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教育提高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功能就是通过知识文化传承的方式而实现的,通过对以往文化知识和道德的传承,使人们得以习得优良传统的文化及知识。人们又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精神要求的新的社会文明。教育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造,使社会的优良文化传统和道德风尚得以发扬光大,起到规范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功用。由此,我们确定教育的伦理功能的第三个方面的内涵。

关于教育伦理功能的衡量标准我们采用了王海明先生的观点:增减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衡量一切社会行为之善恶和一切道德之优劣的终极标准,更确切些说,是道德终极总标准、功利总标准”。也就是说当教育给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带来利益的时候,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教育的功能才是伦理功能。因为人生存的有限性,使得这个世界上所存的一切,都必须以人的生命尊严、人的生命宝贵、人的生命发展为最高的伦理境界和最高的善的境界。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必须以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人的生存社会为前提,这也是社会存在的唯一的善的价值和美的价值,也是我们以王海明先生观点为衡量标准的理由。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利益不仅仅关系个人自身某种利益的获得,肉体生命的发育、精神生命的成长、社会生命造就,都应该是教育所关注的人的利益,至于教育给予社会的整体利益,既是整个社会的又是社会每个人的。

2、人的存在与人的社会化

2.1社会化概念

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先生认为“社会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活动”。所谓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人对社会适应改造和再改造的复杂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类‘吸收’周围环境文化、亚文化群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看法。”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主要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一个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

以上的观点尽管各有千秋,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指出了社会化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人的参与过程;第三,人的社会化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学习来实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客观的分析和经过实践检验的结果。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实际上是人通过学习逐步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各级各类的教育(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使其由一个 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其自然生命发展成为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这就是人社会化存在的伦理精神。反过来说,个人与社会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类整体,遗传因素和教育已经构成了他的生命,而人的社会化也是人现实性的社会化生存的追求。

2.2人的存在与人的社会化

我们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因为“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总体的人,人首先是存在才能思考存在,才能筹划如何存在,存在先于生活、先于生活的意义。因此人的存在具有绝对性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而人的社会化价值正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人要实现生存的社会价值,则必须接受个体社会化,这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而教育作为人社会化活动的重要过程,其伦理性的价值,就在于他追求的是人生命存在的价值。

人的存在除了具有绝对性之外,还具有文化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有人的外表,而且具有人的精神和行为,人的精神和行为是文化的产物,因此,人的社会化也是人作为文化存在性的一个过程,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是要认同社会的文化价值及其他精神文明。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然实现或者是帮助人实现其作为文化存在的人,从人的生存价值上看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善举,因此教育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实现其伦理功能也无庸置疑。

人作为一种绝对性的文化存在,还具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即人的存在是有限的,因而人的存在又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说“对死亡的意识不邀而至,而另一种知识,即对超越的了解却必须辛勤的构筑。”也就是说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一种短暂的存在,而且知道生命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们说人们是向死而生,就像先哲们所言,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在学会生存,而事实上我们是学会如何死亡。总之死亡是人生存的一个巨大阴影如影随形,伴人一生。而社会和文化就试图通过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稳固性,把现世的生命和不受时间影响的各种价值联结在一起,于是人的生命有了不同延续方式,一种是作为家族的存在,个体的生命有了延续性,也使社会发展有了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伦理基础;另一种是个体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融为一体,由此个体的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再有就是作为伟人、艺术家、思想家,因其创造而使生命永恒,正如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曹雪芹、马克思、萨特。他们个体的生命与他们的精神创造永存,因此作为个体存在的永恒为世人景仰,成为后来者学习追求的榜样。人的社会化实际上给人提供了作为个体与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的机会和必然,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存在,于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把自己有限生命的意识投人到社会和文化这个稳固的桥梁之上,从家族的和国家民族的意义上消解了个人独自面对死亡的悲哀和消极,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社会化的活动之一的教育,对人的生存境界是一种提升,因此也就不能不是一种伦理性的意义。

3、人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伦理功能

3.1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没有人的社会化,个人就无法获得社会性的生存权利,因为社会先于我们存在,我们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被抛到这个社会上,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独立的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地生存,而关系正是这个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教育正是实现人社会化的途径之一,尽管社会化还有其他途径,但是教育是我们不可逾越的过程。教育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为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就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所以教育伦理功能一方面是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成就其功绩的,一方面也与社会的发展不无关系。

教育伦理功能通过人的社会化途径而实现。首先,人的社会化内容是人道德养成的过程。儿童最初接受的社会化活动是在家庭中,在家庭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家庭教育了解亲情关系、形成个人性别角色、掌握初步的道德观念,比如关于诚实的最初认识、关于什么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家庭教育让我们形成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也让我们产生远大抱负、树立未来的发展目标等等。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社会化的活动中,奠定了个人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因素。但是谁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最初的社会意识,是儿童自身无法选择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作为儿童的养育者担负着人社会化过程双重伦理责任,一方面是为人父母的伦理责任,一方面是作为社会成员为社会养育下一代的社会伦理责任,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作为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所体现的教育伦理功能吗。

从学校教育活动分析,学校教育活动是人社会化重要的机制,随着人们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加,学校社会化的作用对人的发展来说就越重要。学生在学校中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系统化掌握和了解社会方方面面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发展人的心志、给人以生存技能、形成人的组织观念和社会等级观念等,这些都是人通过教育所接受的社会化训练,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必由之路。

3.2社会化活动是教育伦理功能实现过程

从人成长的角度分析,社会化活动也是教育伦理功能具体体现过程。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是人需要教育,一方面是人可以教育。所谓生存方式,是指人在有限的时间内生命活动的过程,在空间内生命自由和灵性的展现。人由于不能完全依赖本能而生存,不得不向自然学习,而正是这种自主的学习精神,开启了人接受教育的可能,而教育也最大限度地开启了人的智慧,发展了人的灵性,培养了人的生存技能,这便是人的社会化活动与教育伦理功能最为直接和最为天然的联系,即人的社会化活动同样是人的生存方式。

比如人一生下来首先学会的是生存,就是通过自己对饥饿的感觉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正是人对自身生命需求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懂得了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冷了需要保暖,而快乐需要关爱,这种生命成长过程,由自然需要逐渐向人类需求转化,由一个自然生命逐渐成长为社会生命,而这种成长过程,实际上也是人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人的社会化,让一个蒙昧的自然生命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生命,不正是教育伦理性责任和职能吗。

事实上,人的社会化从本质上也是具有伦理内涵的。所谓本质上我们强调的是从人的生存角度,看社会化对人的功用性。当我们说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时候,是从人的生存角度讨论教育的意义,而从本质上说人的社会化也必然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没有社会化的生存方式,人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从教育学的视界分析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谓培养人的活动,是指教育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而培养一定规格的人才,离不开人的社会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必须是对社会认同的人,如果教育培养的人都是游离于社会或者是反对这个社会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必将受到责难而且将被革命。教育在实现人社会化的同时,改变了人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人个性化的发展与追求,所以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教育实现其伦理功能的过程。

3.3教育的伦理功能与教育社会化功能同步展开

第6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一、前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时刻关注的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带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水平,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建设得到保障。这些因素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对社会管理增强的重要性。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目前我国各方面的矛盾也明显增加,同时我国对社会管理进行的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所以为了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就要通过我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带动我国社会管理的发展,同时在进行社会管理工作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还需要我们对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和认识,通过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来使社会管理工作的意义发挥出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进行国家建设和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把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才能确保我国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是我国进行发展的核心工作。在我国进行具有中国社会意义社会管理的建设工作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它是我党解决民族问题和团结人民的主要方法,还是我国进行发展使国家强大的基础。自我党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趋势,动态的变化给我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带来了难度,从目前我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的深化程度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实践还是远远跟不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要求,这个问题严重的导致了我党对实践创新社会组织的产生的脱离原定方向的问题,所以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对我党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进行,就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实践引起重视,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实践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还要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

1.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在我党自成立以来多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我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不仅可以解决民族问题,还可以起到团结人民的作用,对解决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将党的各方面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确保人民对党的工作的支持,还可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伤害,同时使人民意识到我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我党的重要环节,如果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不到位,就会导致影响我党各项工作的建设。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协调各个工作的关系,促进各个民族团结解决民族矛盾的问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顺应民心,使人民积极的参加到我党思想政治的工作中去。

1.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的开展提供政治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着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社会各界共同追求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为我国进行社会管理提供了保证。我党在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引起主义,要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引导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人民通过自身价值观的转变,使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升华。

2.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的开展凝聚力量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这提高了我国进行社会管理任务的难度。为了社会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需要我国社会各级人民的团结和支持,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凝聚。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对解决社会各级的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我国继续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基础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深化。

第7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高职高专 英语 翻译教学

一、英语翻译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低

一方面,大量的高职院校英Z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他们其中的一些由于懒惰而不愿意钻研。另外,由于传统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自己缺乏信心;另一方面,有限的词汇、语法掌握不好从而导致英语表现能力糟糕。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很难理解整个英文句子。更重要的是,一定比例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在语言学习和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上的影响,是翻译教学在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障碍。

(二)缺乏全面务实的翻译课程的教材

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通用翻译教材包含的是一些务实的翻译教学,而不是务实的课程的教材。尽管一些书,如一些先进的翻译教材当中包含一些务实的翻译理论,但其并没有提供全面的教学而是面向测试的目的。事实上,缺乏全面务实的课程书籍使高职院校翻译教学困难。此外,目前的翻译课程的书对于学生学习太困难。它们中的大多数涉及大量的新单词,冗长而困难的句子,基本上这些教材都是为本科学生而准备的。因而高职高专的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在字典里查找新单词和努力应付理解复杂的句子,从而使他们在教材当中充满挫败感。

(三)急需提升教师翻译素质

在高职院校大多数老师的翻译课程缺乏理论和实践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专业翻译经验。因此,他们很难将理论付诸实践。此外,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障碍。到目前为止,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主导的,大多数时候教师只是站在前面,解释如何翻译单词和句子,语言点,语法,整个段落,而实践的因素被忽视,学生不积极参与。他们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教学表现不佳,学生没有翻译学习热情。我们知道,高职英语专业属于为特定的目的的英语专业,它密切与各种行业联系,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高职院校翻译应属于语用翻译,其翻译的特点是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必要讨论定义与语用翻译的特点。

二、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的重点在于其注重翻译的功能性以及实效性,其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行为,因而翻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一定要清晰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的作用,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而决定自己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从而产生较为理想的译文。因而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践当中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二)功能翻译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当中的指导作用

首先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当中可以将学生从枯燥的字词的机械翻译当中解脱出来,从而突破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字词翻译以及因课时或者教学任务的限制而进行的短语或者句子的翻译。使学生能够突破仅仅翻译字词或者语句的限制而进行的机械转换,从而适应高职高专的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其次,关注翻译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教材。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高职高专的翻译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要选取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目前高职高专的院校在进行翻译教学课程的时候,通常都会选取与本科院校相一致的教材,但是这其实忽略了高职高专课程的性质,因而,高职高专院校在选择翻译教材的时候应该选择与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相适应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根据自己院校以及学生的特点编纂自己的校本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当前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及时地调整教材的内容。

最后,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传统课堂上教师惯于采用宣讲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的优势与劣势都非常的明显,因而,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强调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对学生“授之以渔”,从而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观念能够与时俱进,从而缩小学生与社会所需人才之间的额差距,并让学生能够自己整体把握课程,提升翻译教学的课堂的有效性。

三、小结

第8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144-02

一、人工智能课程伦理考虑的基本内涵

人工智能课程中进行伦理考虑,是在人工智能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入道德教育的元素。在方式上,可以借用西方的“隐形教育”方式。在内容上,必须符合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更要受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课程,过度偏向于技术性。尤其是许多社会机构提供的课程,更是偏向于功利性,目的在于让学习课程的学习者快速获得工作。因此,必须从源头入手,对这些社会机构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进行整体的架构。

二、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中伦理考虑的必要性

(一)我国对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

首先,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一靠法治,二靠德治。中国正聚焦力量加强自主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基于当代中国语境下,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就至关重要。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责任应该有着充分的理解,在科研活动中既要着眼于为社会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新成果,同时也要强调在伦理道德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次,从长期看,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利于国家科技的发展,利于促进科技难题的解决。发展是连续和间断的同一,科技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在面临科技瓶颈问题时,就更要求科技工作者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角色中必不可少的特质。

最后,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奋进的不竭动力。一个科技工作者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奉献自我才能成就事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受西方“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科技工作者只有更加坚守自我、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具有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

(二)对解决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源头性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广泛化,以及应用群体的普及化,难以避免的带来一些伦理问题上的困境。例如伦理学中经典的“电车难题”,在当代科技发展中也出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无人车难题”。无人车产生事故的责任归属与分配就是目前很多学者在关注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当前的法律规制,还有现存的人伦规范都产生了挑战。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操作性上要避免技术鸿沟,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算法公开化、透明化,并且在出现数据漏洞时应尽快地进行自我修复。这对于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素质与知识能力过硬,而且要求科技工作者要严于律己,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科技工作者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保持理性的态度,坚持为国为民。许多科幻电影和小说中都体现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与机器产生的情感迷思。作为科技工作者,在设计与调整过程中都应保持情感中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工智能尚不能拥有自主意识,人工智能的行为责任必须要找到其背后的拥有自主意识的人。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未来,作为人工智能产品开发者与设计者的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十分必要的。科技工作者的知识层次与道德品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研发人工智能产品的起点。因此,对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中进行持续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对于解决许多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困境都具有源头性、基础性的作用。

三、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与伦理道德教育的结合方式探索

(一)高校人工智能课程资源的充分运用与更新

从资源形态上看,实物化资源与虚拟化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都应充分运用。随着智能校园的普及,有基础条件的地区与校园可以充分运用好身边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课程的内容也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除了对于学术资源的运用,也应当结合实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学习。但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还没有普及化,人工智能机器人也远没有达到触手可及的程度。因此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行结合是可以尝试的路径。VR技术在网络设备硬件教学中可以节约成本,便于人工智能课堂的普及化。在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与虚拟机器人的交互增强趣味性。VR技术有3个最突出的特点: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课程设置者可以充分借助VR的沉浸性设置相应的场景,让课程学习者通过对特定道德场景的判断引出思考。这种新媒体手段既可以更新原有课堂知识的教学教法,更适合作为伦理教育走入人工智能课堂的重要媒介。

从资源时态上看,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必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现实角度来看,最初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时,其教学目标还是相对简单的——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知识能力。但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产生了许多人工智能语境下的道德困境。从指导思想来看,我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随着实力增强指导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会提出新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程内容的丰富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人工智能课程若要符合时代需要,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课程资源。人工智能这一学科是具有学科交叉性的,与之相关各个领域的最新前沿问题都需要结合相应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高校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合理架构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必须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教育规律。提出合理的教育目标,用不同群体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我国人工智能课程目前的课程架构中,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分年龄层次的研究。人工智能课程可以规划为专业性逐渐增强的、从边缘到中心的课程层级系统。对于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内容必须具有专业性。在上文的课程体系建构中添加了艺术、文学、哲学等内容,其中包含对于人工智能伦理学的思考与认识。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青年的社会价值观就代表了未来科技工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架构与实施,国家应加以引导和监督。一方面需要建立统一标准的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應对课程具体内容的落实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监督。

(三)在高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案例

首先应充分运用学术案例,例如度量学习,在其基础上的迁移学习,以及发表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使课堂具有含金量,可以说这也是国家发展与关注的重点。通过学术性经典案例的学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视角,通过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人工智能技术的演变与发展。其次应充分运用具体案例。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对于许多道德问题,不应抽象地去讨论,而应该具体地去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与AI系统进行直接的问答,如:我们能保证它们稳定可靠吗?我们应该如何去测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课堂中既要包容学生多元化的答案,不压抑创造性又要对于错误的思想进行思想转化,这就需要教育者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了。

第9篇: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快速公交;交通流;能耗

中图分类号: TP391.9 文献标志码:A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theory

CHEN Yong*, WANG Xiaoming, DANG Jianwu

(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has aroused high attention of the decisionmakers. In this case, an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s Rapid Transit (BRT)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 was designed, which was based on NaSch traffic model and Kinetic energy theorem. Taking Lanzhou city bus rapid transit traffic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s of BRT vehicle random slowness in the different traffic density,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 and drivers behavior under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was studied. And correspond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nclusion was ge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pid transit vehicle stops longer, the greater the range of congestion and the smaller the energy loss of the road traffic flow. Besides, the corresponding flow rate is also smaller, thus the system is plugged into congestion phase earlier.

Key words:

Cellular Automata (CA); Bus Rapid Transit (BRT); traffic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0 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性行业,尤其是一次性石油能源消耗大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交通能源消耗数据已经成为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重要信息。节能已成为现今世界发展的主方向, 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的一大行业, 节能潜力巨大[1]。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 BRT)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设施,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城市都采用建立快速公交系统的方式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准确、客观地分析评价现有交通系统的能耗问题可以更好地为规划和制订、实施交通方案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制订计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 许多学者围绕交通能耗进行了相关研究:龙瀛等[2]采用智能体建模的方法对城市形态和交通能耗从影响环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冯佳等[3]在分析行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灰色相关度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等进行了交通能耗分析;梁玉娟等[4-5]针对混合交通流采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对混合交通流能耗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交通能耗时,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采样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后,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居多,然而由于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试验结果往往受到样本空间的干扰较大,其复现性很难得到保证。由于快速公交系统涉及车辆行驶、进出站、车辆运维等诸多环节,依赖于试验统计的方法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采用微观交通流仿真的方法进行能耗分析,目前针对BRT能耗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不同路况及驾驶员行为差异下随机慢化减速行为对快速公交能耗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公交系统的元胞自动机能耗动力学仿真模型,主要研究快速公交系统的能耗与交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兰州BRT快速公交系统为例,应用本文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得到了兰州快速公交系统在不同行车密度、不同路况下的交通能耗定量数据分析的结论,为后期兰州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快速公交系统的能耗动力学模型来定量分析快速公交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度。

1 元胞自动机理论基础

元胞自动机是定义在一个具有离散、有限状态的元胞空间上,并按照一定局部规则、在离散的时间维度上演化的动力学系统。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不同,它并非由严格定义的物理方程或者函数来确定,而是由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集合来构成,散布在元胞空间上的每个元胞均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演化规则,根据确定的局部规则进行同步更新,大量的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动态系统的演化。元胞自动机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包括元胞、元胞空间、邻居及规则4个部分,其形式化定义[6-7]如下。

一个元胞自动机是一个四元组{Ld,S,N,R},其中:

Ld为元胞空间的维数;

S为元胞的有限状态集,S={s1,s2,…,sk};

N为离散空间Zn的矢量组成的v元组,即元胞的邻居,N={x1,x2,…,xv},xi是邻居元胞相对给定中心元胞的位置;

R为局部规则,其中R:SNS。

元胞自动机是一个描述非线性现象的强有力工具,由于元胞自动机自身的特点,在其被引入到交通领域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 BRT快速公交能耗模型建立

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 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 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8]。BRT快速公交能耗模型建立时应用元胞自动机理论,结合动能定理,建立了周期边界条件下BRT快速公交系统元胞自动机能耗模型。模型建立时首先将一条长度为L的道路划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元胞(格子),在每一时刻每个元胞为空或者被一辆车占据,然后设置每个时间步长,每辆车的状态都由它的速度vi(t)和位置xi(t)所表示。车辆i在t时刻的状态由车辆本身的行驶速度vi(t)表示,vi(t)∈[0,vmax],其中vmax为快速公交车辆最大限速。下面进行BRT车辆运行、停靠站、能耗规则确定。

2.1 BRT快速公交车辆运行规则

快速公交系统的公交车辆主要运行在专设的公共交通专用车道或道路上。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方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方式:中央公交专用道、单侧双向公交专用道、边侧公交专用道、逆向公交专用道、城市高架路下的公交专用道。本模型建立时采用元胞自动机NS交通流模型为基础[7-8],并进行停靠车规则改进。对于行驶的BRT专用车辆,采用下述规则表示BRT车辆的行驶规则,并进行并行计算仿真。在BRT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不同的路况因素影响,不同的路况因素由两类构成:一类是指由于路面本身结构如平整度、障碍物、坡度等道路客观物理结构对BRT车辆的影响;另外一类是由于驾驶员不同心态、不同出行时段、最高时速的限制等外在交通影响对BRT车辆运行产生的影响。在微观交通仿真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概率q来描述车辆的减速行驶行为,从而反映出路况的情况,如q的值越大,表明车辆减速的概率越大,从而也表明道路行驶状况越差。具体BRT快速公交车辆运行规则如下:

1)加速:vn(t+1)min(vn(t)+a,vmax),表示BRT车辆在限速范围内车辆加速行驶的特性,即BRT车辆在t+1时刻未达到最大速度,此时该车辆加速行驶。

2)减速:vn(t+1)min(vn(t+1),gapn(t)),其中gapn(t)=xn+1(t)-xn(t)表示t时刻第n辆车与前车n+1之间的行车间距。表示当前车辆的速度大于前车的净车距时,驾驶员为了避免和前车发生碰撞而采取的减速措施,车速降至前车的净车距。

3)以概率q随机减速过程:vn(t+1)max(vn(t+1)-b,0)。表示由于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如路面状况不好、驾驶员的不同心态等)造成的驾驶员的过度反应,概率q用来体现在驾驶员的行为差异下快速公交车辆以概率q减速的过程,随机慢化车速用来增强BRT车辆行车安全性。

4)位置更新:xn(t+1)xn(t)+vn(t+1)。表示BRT车辆在t+1时刻以新的车速进行位置更新。

2.2 BRT快速公交车辆停靠站规则

快速公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用d(i,t)表示t时刻第i辆BRT公交车与其前方停靠站之间的距离,如果d(i,t)

1)进站:如果d(i,t)

2)停靠站后乘客上车,等待发车:如果td

3)快速公交BRT发车,离开站台:如果td≥TimeInStation,则vn(t+1)min(vn(t)+a,vmax)。表示此时车辆达到规定停留时间后,车辆加速离开停靠站。

2.3 BRT快速公交车辆能耗规则

动能定理是物理学的重要规律,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因某种原因车辆减速行驶,其动能将减少,称减少的动能为能量的消耗,即能耗[5]。用动能定理分析问题时,只要考虑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与所做的功,而不考虑物体的加速度和时间。以BRT车辆为研究对象,车辆在减速或者制动过程中,减速或刹车产生的阻力对BRT车辆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知,汽车制动前的初速度越大,它的初动能越大,制动时阻力做的功也越多。在BRT快速公交系统中,车速降低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因为车流密度大、车辆之间的拥塞相互作用造成的;②因为路况、环境、气候、驾驶员驾驶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在模型建立时将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动能损失,称为减速能耗。BRT快速公交车辆能耗规则如下:

快速公交系统中每一辆BRT车辆在任意时刻因为车辆减速造成的动能减小,即能耗损失,式(2)可以计算得出在最大观测时间段内,整个交通流车辆的能耗合计,整个BRT快速公交系统能耗可由式(1)~(2)共同求解得到。

3 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BRT快速公交系统能耗模型的有效性,仿真时以兰州BRT快速公交系统为例进行验证。兰州属于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东西长南北窄,目前正在建设施工的兰州安宁BRT快速公交项目,根据河谷盆地型地理地形分路段建设施工,建设一条从仁寿山广场到客流集中的西站快速公交线路,整条线路总长12.3km,采用对开式及错位式站台设计方案沿途设置19个站点。初始化时,根据兰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方案,线路总长L=12.3km,车辆采用最大载客量150人的BRT专用公交车,车辆长度为18m,结合车辆刹车惯性影响,离散化道路空间将道路上每个元胞长度取22m,每个时间步长取值5s,假设线路最中央有一站台,站台规定等待发车时间为60s,采用周期型边界条件。根据兰州市BRT实际建设施工参数,本文模拟时车道由560个格点组成,对应的实际道路长度为12.3km,即兰州BRT快速公交线路的实际物理长度。车辆i在t时刻的状态由车辆本身的行驶速度vi(t)表示,vi(t)∈[0,vmax],其中vmax为快速公交车辆最大限速,例如vmax=1,对应的实际速度为15.84km/h,vmax=2,对应的实际速度为31.68km/h,vmax=3,对应的实际速度为47.5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