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知识管理智能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管理智能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管理智能化

第1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智能化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提起智能化住宅,不少人会觉得这是高科技的产物,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实,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在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小区里,宽带人户、有线电视、保安监控、可视对讲等几乎已经成为了必备条件:

据美国市场统计,智能小区以其先进性和经济性,能够提高小区知名度和市民购买力,售房率和出租率一般比常规建筑约高出15%:智能小区意味着好的服务,能为住户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家居环境,众多的高技术更能吸引现代住户。

智能住宅应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现在很多社区都将宽带人户作为智能化住宅的首要标准。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着力宣传宽带人户将彻底改变住户的生活质量。它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上网速度、实现家庭办公、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和网上购物。这些好处都是不可否认的,但目前在国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去公司而在家里办公呢?有多少家长可以不让孩子上学而在家里接受远程教育呢?有多少家庭可以让生病的亲人不去住院而在家里接受远程医疗呢?其实,无论科技怎样发达,社会怎样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和交流都是无法取代的。

业内人士认为,衡量住宅智能化的真正标准应该是看它在功能上是否更贴近百姓的需要,在技术上是否更具有先进性,在价格上是否更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我国的人口密度较大,通常是群居型居住形式。加上人们对社会治安比较注重,因此我国现在的住宅智能化多体现在安防上,特别是社区的安防。从总体上来说,住宅智能化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呈两种趋势:一是技术上日渐成熟,二是更适应市场需求,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维护管理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

一些小区智能化系统投资低、选用设备质量差、运行故障不断、维修缺乏保证,最后只能停止使用:例如某小区的门禁系统安全性能很高,只有输入楼层号、房间号和密码才能从外部打开楼门;否则,就只能从楼内开锁。这种设计本来是为业主提供了安全保障,可是因为物业疏于维护,门禁系统的按键经常失灵,住户被锁在楼外的现象屡有发生。现在,门禁系统已经彻底停止使用,楼门终日敞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为此,业主和物业公司发生过多次矛盾,但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可见,系统的运行维护能力与费用急需落实,

智能住宅小区在建设初期,房地产开发商往往注重智能化系统功能配置的水平与相应的投资,十分重视这些智能化系统功能对于楼盘销售的直接影响,而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费用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很少考虑:但是一旦智能住宅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种问题就会随之显现。

首先是物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如小区内设有网站或信息中心,则需要计算机硬件软件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安防系统需要了解应用电视与控制的专业技术;管理操作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卡通、物业管理系统等需要控制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物业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维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则是困难的:一些住宅小区将智能化系统弃之不用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是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智能住宅小区由于设置了众多的智能化系统,设备日常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如安保监视电视系统需要不断更换录像带与打印纸,一卡通系统需补充IC卡片与打印纸等等。这些配件与易耗品虽然单价不高,但一年下来,其费用还是相当可观的。

另外,各类智能化系统的设备中还有大量的易损与易老化的器件,尤其是以低价竞标配置的系统在运行中往往频发故障,必须更换部分设备。

第2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智能化;大数据;创新

引言

在社会发展速度正处于不断加快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素质教育得到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对于人们知识的获取,以及自身修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良好风气,改进图书馆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笔者提出智能化图书馆具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希望能够为我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对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意义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每个人接受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就需要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和建设。对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是新时代的必然,只有加强管理,才能适应新时展的要求,增强人们的读书观念,实现智能化图书馆资源的共享[1]。

2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智能化的管理。为了能够对图书馆建设工作起到加强性的效果,相关人员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反差,智能化方法很难顺利融入其中,甚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还制约着智能化的发展。面对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对待,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接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传统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所具有的优点是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图书馆一天之内书籍借出的数量,也能够针对所借出的图书,进行人工的分类、记录,了解书籍借出后的质量问题等。②图书馆管理运营体系影响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很多的服务都需要在线上展开,这一模式的改变对于图书馆整体的运营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得整个服务管理体系不能满足智能化技术的线上发展要求,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电子版书籍补充不及时,数量和覆盖范围也存在问题,使得很多书籍无法在线上进行借阅和使用,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也影响了智能化程度的提升。③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会影响智能化的管理。在智能化图书馆的管理中,对相关的管理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人才才是关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好多都是缺乏计算机知识的,有的也是没有管理经验,而相关的领导者也没有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重视力度远远不够。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2]。

3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1)管理系统分析。在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提高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是需要对其中的资源性内容进行管理。因为智能化图书馆内部资源的管理,需要使用RFID系统,该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等各个重要的内容所构成,可以为每一个光盘和文献都附上相应的识别码,这样不仅能够在图书的借阅过程中进行检索,也能够把典藏的书籍清楚地排列其中,让借阅人员利用这一程序,了解到图书当前的状况,也能够体现图书馆内部多样化的管理形式,利用这套系统就能实现图书馆内部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是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当前数字化发展是图书馆的大势所趋,图书馆逐渐向无纸化方向转变,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变革,这也是目前最难达到的超高技术要求。由于图书馆正在向着全智能的方向转变,所以业务是多样性的,需要经过计算机进行加工和处理,这也能够为智能化图书馆发展提供便捷,使图书馆向着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推进。

(2)创新图书馆管理机制。首先,智能图书馆应根据智能技术给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带来的变化,遵循智能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一套适应智慧化图书馆发展的管理机制。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为智慧图书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提高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服务效能。图书馆应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密切关注读者需求,深入研究了解读者的阅读喜好和习惯,建立个性化服务、精准化服务机制,为读者构建智能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同时,图书馆应建立智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评价机制,综合分析影响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能发挥的逐项要素,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评价标准。

(3)提升信息过滤技术的使用水平。图书馆运营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无效信息,因此,想要有效地促进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就必须着重提升信息过滤技术的使用水平。信息过滤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内容和质量分析,过滤掉一些无用的信息,进而保证了数据搜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它还可以极大地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管理。通过提升信息过滤技术的使用水平,用户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数据库支撑,他们在检索数据时所获得的无效信息会越来越少,进而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

(4)管理智能图书队伍建设。智能化图书馆建设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建设,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图书馆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出现的系统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将问题整理出来,通过反馈、讨论等方式整理出有效的应急方案。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提升专业水平管理书籍和材料的能力时,也应当熟悉对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学习外语,为以后的智能化发展打下基础[3]。

第3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设计思想;设计内容;施工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intelligent building has become a trend of the new era of building development, the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emphasize the design thinking, design content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he use of integrated methods system, construction into intelligent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dern build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2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但完善和发展,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要做好智能化建筑施工,一定要保证智能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内容达到标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智能建筑的施工管理。本文就以此为契机,从设计思想、设计内容以及管理措施三个大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思想

不同的人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思想有着不同的认识,业主、施工承包商以及设计者往往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这就会造成分歧的产生,不利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业主可能会因为自身对智能建筑的概念不理解忽略一些智能化的项目,施工承包商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采用较为昂贵的建筑材料,而设计者为了追求智能化的设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于智能建筑施工操作性的因素,三方各有不同的思想,为了避免设计矛盾的产生,在设计时,一定要统一思想,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建筑地客观环境以及建筑规模,综合考虑用户的性质和施工功能,制定出总体的设计方案,使其能够满足业主、施工承包商以及设计者三方的设计思想和共同的利益。其次,在设计中需要综合的考虑布线系统的设置,由于其是智能化建筑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在设计中需要对管线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和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尽量的实现与施工的同步。再次要注意,在设计的开始阶段,要明确各方的责任,还需要对综合布线的结构以及设备的传输进行识别,饱则很难过在验收阶段的分工明确。最后要注意的是,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满足业主的施工需要,要具备完善的使用功能,实现才做的灵活性,并且能够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作进一步的变动。

二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内容

智能化建筑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重点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智能设计,即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通信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了热力站的监控系统、空调的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以及照明监控系统等,在设计时,需要重点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设计,为业主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建筑智能化高度集中管理的目标。

办公自动化系统则主要包括文件处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以及物流管理系统等,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智能管理体系,能够为相关人员带来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减少建筑施工中的差错,提高建筑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由电话系统、电视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通信系统组合而成,通信自动化能够为业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能够实现数据和图像的快速保真传输,为业主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信息化通讯服务。

三 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管理措施

上文中从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思想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思想和内容是施工管理的基础,设计环节是智能化建筑的前提,施工环节是建筑智能化实施的关键,下面本文就从设计思想和设计内容的前提下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管理的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

建筑智能化施工队伍不仅包括施工者,项目经理以及技术总监对工程的施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要综合的考虑各方面人员,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考核,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细分。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要具备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的现场施工经验,这样能够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现场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恰当的管理和合理的调度,也能够协调业主以及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技术总监,需要具备弱电项目的设计的经验,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作为施工者来说,则需要熟知弱点系统工程的特点,并且能够熟知相关的验收标准,同时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对各人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是保证其素质和技能的关键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也是各人员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

(二)加强对智能建筑施工方案的管理力度

在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提升之后,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够确保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为此,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规划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完善的编制,要综合的对比各项设计方案,选出最符合实际情况且最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建筑设计的整个环节中,需要对房屋的设计、室内外装饰装修的设计进行慎重的考虑,避免在整体施工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这就需要设计者事先进行调查研究,管理者进行细致考虑分析,保证设计方案能够符合施工的具体情况。

(三)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对细节的管理

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施工的本领,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有操纵的本领,以便各施工者对于智能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进一步的全面了解,为其细节管理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不放过一个小细节,尤其是要注意对施工布线这一环节的管理。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布线的使用一定要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各器材的性能和参数标准,看其是够具有兼容性,是否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管理者注重对细节的管理,还需要对细节进行准确的掌握和协调,例如在智能建筑施工中,需要对施工多需要的管道以及管道的预留孔洞等细小的环节也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因此说在进行会施工管理中,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四)综合布线系统完成之后要进行综合检查

在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细致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用户之间的通讯系统是否顺畅;其次要在保证通讯系统顺畅的前提下,对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连通性进行检测,并以结果报告的形式在工程竣工之后交给业主进行审核,对于不达标的工程需要进行智能技术上的整改,使其能够满足智能化的需求。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智能化建筑能够为业主提供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化建筑在竣工之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所以加强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就是从这一方面出发,在论述智能化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于今后的智能建筑施工起到帮助作用,在今后的施工中更加注重对施工每个环节的管理,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欢荣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探讨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第02期

[2] 张鹏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探讨 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15期

[3] 郑岗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探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2期

第4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造价管理;可视化管理;造价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187-03

1前言

如何让房地产造价管理更加直观,实现可视化管理,如何让决策层更方便管理造价,造价管理人员该如何做,造价工程师该如何做?这些问题常困扰房地产业决策层及管理人员,而这些正是笔者要在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阐述的可视化管理主要是关于成本预测及进度款(现金流)管理。

房地产造价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等方面已有许多文章进行过讨论,但大多数文章都没有关于具体操作的描述,本文内容更侧重对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工程师职能管理做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论述。

2房地产造价管理及造价工程师的现状

纳帕地产是一家主要从事精装别墅项目开发的房地产公司,项目涉及北京、昆山、武汉等地。现以纳帕地产昆山项目为例简要描述一下房地产造价工程师的现状:纳帕地产昆山项目设一合同预算部,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下设土建造价员3名,安装造价员2名。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的成本预测、招标、合同、进度款支付、材料认价、签证核实、工程结算等。造价工程师的职能主要为编制工程概算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细化,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近期使用材料配合物资部进行询价及编制价格确认单、按工程部签认的月形象进度编制工程进度预算书提供月进度款支付依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变更进行签认,编制工程结算书。

3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年多的参与,由于进度款的支付、材料认价、工程签证贯穿了整个工程。这三方面历时长,涉及人员广,工作复杂繁琐不易管理,所以,本文从这三方面进行叙述,分析常见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进而实现房地产造价可视化管理及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

3.1进度款,计算繁琐,疲于应付,无暇其他

月进度款公司流程为:施工单位提出形象月进度表,工程部按照实际发生的内容审核,然后交与相关人员进行相关预算书的编制,完成月进度款审批表。但由于施工方的完成节点不是完整的段,预算人员无法利用以前编制的预算书,只能重新进行工程量计算,房地产涉及的施工单位很多,施工内容也非常多,这部分工作占用了预算员的大量工作时间与精力。另外,由于每月发生的工作量,财务部也不能事先有个预判,对资金的准备不能做到合理到位,不利于公司总部对现金流进行合理分配。

3.2 签证,归档简单,总量失控,无法预判

一般来讲,房地产项目的变更签证会比较多,原因多种多样。设计图纸不完善、市场的变更、客户群意见的反馈、现场施工情况的改变等等,其流程一般为施工单位提出签证表单,工程部与预算部现场认可,各部门签字归档,结算时计算汇总。这样的流程往往会造成施工现场不合理签证非常多,公司高层只有在结算时才知道签证到底花去了多少钱,常会出现严重超预算的情况,总部更无法对工程造价有个提前的预判,往往也就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了。

3.3 材料认价,重复认价,工作繁杂,效果甚微

材料认价流程一般为施工单位提出材料认价单,工程部确认品牌规格型号、物资部进行市场询价,预算部确认价格,相关部门审核签认。看上去很完善的流程为什么有麻烦?房地产项目一般有多家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相似项目施工,为尽可能少地承担了价格波动风险,施工单位并不是将合同中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价格一次性进行认价,而是随着施工过程逐步提出。当进行到该项工序,才对将要发生的材料提出材料认价单。而每家施工单位进场的时间不同,使用材料的时间也不同,市场价格又不断变化,所以每家提出材料单的单价不同,认价也不同。这对物资部的询价,预算部的核价都带来了大量重复劳动。2008年钢材等材料价格变动很大,房地产商更多地承担了价格波动的风险。

4解决方法浅探

造价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所以造价管理人员应将最主要精力放在成本预测、成本控制上而不应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下功夫。

4.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应包括项目成本测算及现金流预测,重点在现金流预测,所以不应简单地按图纸算出工程预算就算是成本预测了,那样的预测只能给决策人员提供一个项目投资比采用指标概算更准确的决策支持,不能让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有实际指导意义。现金流预测结果准确与否,决定企业决策层能否制定出更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

可如何做出准确的现金流计划?我个人认为还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做好施工图预算,即项目成本测算,翔实的预测成本数据能对现金流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变革,当然还需要各部门配合。制度变革体现在进度款支付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进度款支付方式一般是如上文所描述的按月形象进度进行支付,现要改成按工程节点进行进度款支付。按节点支付工程款,我们要求预算人员的成本测算按节点进行计算,只要施工单位完成到该节点,由工程部验收签认后,真接按节点的工程预算额约定比例支付,工程完工后再结算。

这样做及设置节点有几个好处,既不必担心施工单位故意拖延工程进度,他只有完成节点才能拿到工程款,他比我们更关心进度;同时造价工程师也不必再做这些繁琐而无意义的劳动,可以节省更多精力做造价管理工作;而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对工程款支付也会心中有数。设定节点原则,一是时间要求:原则是不能太长,施工单位太久拿不到工程款,会影响实施效果;也不能太短,这样工程款支付过于频繁,对房地产公司也不利,一般应设置成接近于月进度款支付时间点,这样开发商及施工方都能接受;二是内容要求:节点设置要求应清晰明了,便于确认。节点犹如里程碑,如采用基础结构完工,结构封顶等等,无论是谁,都能很直观地知道进度款将要支付的大致时间及进度款数量,很方便领导层进行现金流分配。

在设置好工程节点,并按节点完善施工图预算,改变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这些工作做好后,还不能开形成可视化的图表。对管理层而言也不能对现金流进行很好的预测,因为不知道每个节点大概什么时候完成,以及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工程完成节点,这需要配合。主要是要求工程部提供按节点制作的时标网络计划图,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与预算部做的节点施工图预算衔接上。只有将资金支付计划置于时标网络图上,决策层一目了然就能看到现金流的使用情况,这样才能算是可视化的造价管理。

4.2成本控制

这里讲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关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为这一部分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管理也比较复杂,管理不善对工程的影响也很大,如何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还应从两方面进行描述:一方面是讲对变更签证的管理,一方面是对材料认价的管理。

在上文中提到在纳帕地产预算部没能很完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显得有些被动。谈到对变更签证的管理,好多公司的预算部门都是对现场发生的情况只是做一个记录,因为变更不变更,需不需要签证都是工程部的事情,好像与预算部没太大关系,只要确认其确实存在并将发生的金额在竣工结算时汇总到结算书中就行了。预算部如想最终控制好施工成本,必须做好变更签证这一块。因此,当每份签证单发生后,由相关预算员做好签证金额计算并对同一项目进行累计。如累计额超过一数额,则预算部上报公司管理层,由管理层招集工程部,设计部、预算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看是否是设计上出了问题,是否要重新设计,还是工程部管理上出了问题,或是现场情况特殊。通过更改设计或改善现场管理使得签证费用可控,而不是让签证管理流于形式。

另一部分是关于材料认价的管理,事前控制要比事中及事后控制容易得多,所以对材料认价的管理应放到招投标环节中去。如何在招投标环节对合同中所涉及的主要材料进行管理,涉及到多部门配合及合同文本的重新设计,如它要求设计部门在图纸出来后同时列出工程主要材料规格、型号等技术要求,工程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品牌,并将之附入招标文件中让施工单位在同一技术要求及品牌下对各材料分别认价。同时,材料部进行询价,其结果用于与最终中标单位各种主要材料价格签认,这样主动权在业主方,如在施工过程中认价,价格如对施工单位不太有利他就会拖延或不签认,这样会造成认价难度有时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主动权在施工单位。

5造价工程师职能管理

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造价工程师最重要职能是配合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还是从进度款、材料认价、工程变更签证三方面进行描述。

5.1进度款

进度款支付如要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这就要造价人员能按与工程部协调的各个施工节点并做好节点概算,不必要求精确。因在施工前的时间会很短,既要确定施工节点,又要将各结点的工程造价计算出来,工作量不小。为给造价人员合理的时间分配,不必将整个工程的施工节点预算造价计算出来。此间,工作重点是在节点的合理设定,并完成时标网络图,匹配好节点概算后,决策人员对现金流就有了感性的认识。随着招投标进行,在每项目合同签定后,造价人员只须根据中标单位投标文件中确认的进度计划重新规划节点时间点,并将合同中商定的每个节点的合同金额标注在时标网络图上,替换掉以前的节点概算内容,这样工程款的实际支付就显得更加明晰。如果施工单位的进度提前或推后,这时要求工程部在施工单位每完成一节点时就调整一次时标网络计划,使得后续的节点进度相对准确,决策层就能一目了然下一期的现金流计划。造价人员结合合同,按工程部节点核定单,直接填写进度款报审表就完成进度款审核的内容了,简单、易操作。

5.2签证

为保证与签证管理步调一致,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做好基础工作,不单单是现场确认签字就完事了。要求每一份变更签证下来后,即刻完成工程变理费用单,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累计,达到一限额时(由造价管理人员定,如假定为5 000元),做好分析表,上报上层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召开各相关部门碰头会,决定修改设计或重新组织现场管理等。

5.3材料认价

如要达到上文中描述的材料管理要求的话,造价人员要多做部门间联系纽带作用。材料认价的工作涉及多部门,如公司管理层将材料核价权交给造价部门,由造价人员敦促设计部门在图纸出来时,相应提出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的技术要求,规格型号,由工程部根据现场及公司相关要求提出材料的品质要求、品牌并放入到招标文件中,同时由物资部进行市场询价。造价人员要在这三部门间多穿插沟通,取得物资部门询价资料后,交由招投标负责人与投标单位进行主要材料价格谈判核定。

6结论与总结

第5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内容已不是简单弱电子系统的累加,而是一个具有相关联的、具有集成要求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复杂的项目目标要求项目管理采用一种具有统一协调界面、责任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像显示技术。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建筑智能化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工程配合相当重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首先是规划设计阶段: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第二是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第三是施工准备阶段: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第四是安装施工阶段: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第五是系统调试阶段: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调试计划进度控制;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第六是系统试运行阶段: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最后是系统验收阶段: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第6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政府同社会、同民众、同市场之间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原有的政府管理职能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就必须优化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也就是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基于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而提出的。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职能分为政府的较色定位、绩效评估、服务意识等方面。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首先应从政府职能定位入手,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服务,其介入社会的程度和深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运行和市场的运转,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制定统领性指导策略,对社会和市场进行指导,而不是具体的去管理和操作这些事务,让政府从此类事务中解放出来,做好自己的监管、调节、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余的事务完全交予市场和社会,这样不仅能妥善解决政府工作中的错位和越位问题,还能调整管理系统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其次,政府职能的优化,需要政府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着手。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运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把政府作为(市场)服务的主体,民众为政府(市场)管理的客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以民众这一客体为中心进行管理,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然而,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具有双重身份的政府很难履行好服务职能,往往忽视民众的需要,久而久之,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都将下降,进而影响到各项政策的执行,进一步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因而,政府应以人为本,为民众利益而管理,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更应体现民众利益。建立服务性政府,也就是让政府更重视民众,以民众的诉求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以民众的满意度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和评估标准,切实履行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再次,基于现代公共管理下的政府职能,要求打破传统的集权制或官僚制管理模式,应该建立节约型、责任型的政府职能体系。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法和成本注重法,在管理运行中应该重视政府的投入与“产出”,并对此进行量化管理,实行绩效评估策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还能节约资源,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以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政府管理,已是政府职能转变或优化的有效途径。最后,基于现代公共管理下的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通常情况下,政府管理职能被赋予了全能管理,所有公共性的服务都由政府负责。在此体制下,政府管理比较容易职责不分,监督不严,浪费较大。此外,又因政府的垄断性,也使得政府服务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民众的合理诉求不能得到维护。这就需要在政府职能管理中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服务的体制,形成公共服务竞争机制。

二、我国政府职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当前,我国政府管理职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在管理中存在越位和错位现象,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政府管理的过细过宽,难以实现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或者是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发展。也有一些职能管理中存在事权混乱相互扯皮的现象,政府在职能管理中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和社会发展,热衷与各种各样的招商引资,地产投资,圈地卖地等,这些都使得其社会管理职能更加弱化,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如果说政府越位和错位是政府过分干预经济市场造成管理职能弱化的话,那么政府的缺位则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严重失职。社会公共管理方面一旦缺失政府职能,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和激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上述现象都是政府管理缺少服务意识所致,政府管理者没有服务民众的意识,就很难从民众的利益出发进行管理,以人为本的治理策略就是空谈。当然,没有服务的意识,就很难有较高的服务水平。由于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视不够,投入过少,使得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质量很差,并且效率很低。此外,当前政府职能管理过分强调政绩,政绩观成为一切管理和发展的标准和目标,为了政绩,可以不顾民众利益,不顾法理,进行大量的“宏伟业绩”创造,殊不知却给民众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致使社会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

三、结语

第7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策略

在科技迅速发展以及各类高智能产品出现之后,为人类的经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建筑行业,建筑的建设与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的道路。由于建筑智能化的技术性以及在施工方面的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它是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我国目前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我国实际建设情况,这一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及出现了相关的问题。在实现建筑智能化的道路上,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

1.智能建筑的特点

1.1较大的设备投入

在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入数量以及规模是相当大的。据实际的施工统计,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资占到整个工程投资的20%-30%之间,成为了仅次于建筑工程材料费用投入的又一大规模的投入[3]。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工程的总投入也不过如此,可见智能建筑的设备投入比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1.2智能化功能的强大

智能建筑作为一种科技化的产物,它所体现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还体现出了控制技术。在强大的智能控制技术之下,建筑不仅具有了建筑美感,还体现出一种现代科技带来的与人的交流。强大的智能化功能是智能建筑的显著特色。其智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方面。全面、强大的建筑智能化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创举。

1.3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

在上述两点中说明了智能建筑的独特性,由上述两点自然的引发了智能建筑的第三个特性,即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不论是智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还是智能系统的建立与设置,这些都是具有技术性、繁琐性、规范性等诸多特性的施工工作。这些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土建施工,还有电气施工、安装、联网与调试等细节化的施工。面对这些工作,施工管理显得格外的重要。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第一,技术人员的素质不过关。产生这一点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智能化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培训机构。甚至在几所重点高校中,智能化建筑施工培训仅仅作为选修课进行。造成了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的缺陷[4]。

第二,对市场的定位没有大量的信息可供参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受益,也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出现受阻。从众多的信息中去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智能建筑的市场定位就受到面临了这样的困境。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相关项目进行投资往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的,但是,许多信息会干扰决策者的判断,这对智能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未能深入认识智能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开发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对智能化的深入认识才能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对于智能化的认识仍然不够。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建筑开发商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任用上所体现的不积极的特点。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第四,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管理工作实际上与建筑施工工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智能建筑施工中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具体体现在对管理人员的分配上,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上。这是目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

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相关对策

第一,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投入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管理需要合理的安排管理人员以及对应的管理工作。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强化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精良的队伍以及可靠的体系支持。从而促进智能建筑施工管理。

第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各个关卡。施工方案的建立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来进行。对材料的选购、设备的管理、施工工艺的选择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及最佳的选择。在施工方案设计成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审以及可行性分析。对施工方案中各个材料标准以及技术标准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

第三,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培训以及例会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以及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经验的交流。从而促进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相关素质的提高,技术人员经验的交流,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智能化功能的强大以及设备投资比例较大,安装任务繁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信息量不足、市场不明确、对智能化的知识以及相关特点的掌握不足、建设以及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等诸多问题,在进行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素质、正确处理信息与市场定位的关系、强化对智能化的认识,将建设施工与管理并重,从而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智能化在投入使用时,作用的顺利发挥。

【参考文献】

[1]郑冉曦.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06(30):126+138.

[2]陈建.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3,14(30):109+116.

第8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煤矿 人事档案管理 智能化

0 引言

现代化的煤矿人事档案智能化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事档案室实体的智能化,一部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两个部分各为不同又互为依靠、相辅相成。其中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又可以分为:①实体管理智能化;②信息管理智能化。核心是煤矿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主要体现是煤矿人事档案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因此前提必然是要建立煤矿人事档案的信息数据库,之后才能开展煤矿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输出等智能化操作,以及档案信息的完善和维护。

1 煤矿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智能化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用计算机来代替人进行煤矿人事档案智能化的管理也越来越普遍,之所以得到大量的应用主要归功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将实体的煤矿人事档案室和无形的人事档案信息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的便利性,从最初的设想到设计、施行、建立和维护无不体现了计算机的绝妙应用在煤矿人事档案的智能化管理方面,智能化的档案管理现已成为主流的档案管理。

1.1 智能化煤矿人事档案室的建设 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的第一步是智能化的煤矿人事档案室的建设,而其中的重点又是在实体的煤矿人事档案室中实现计算机的各方面融合,如计算机在其中的普及和应用以及计算机的网络建设、联接网络、区域网建设,这些都是建设智能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人事档案智能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煤矿的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科研人员付出大的努力。

1.2 煤矿人事档案存放位置索引智能化 煤矿人事档案存放位置能否通过智能化的系统便利快捷的进行索引是监测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与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它是对所有存放的实体人事档案进行虚拟分门别类的如同一种“金字塔”的形式来检索。智能化的煤矿人事档案的准确索引能够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快速准确的定位实体档案的定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查找的时间。

1.3 煤矿人事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随着计算机在煤矿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普遍,因此顺势出现了相应的煤矿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软件,软件应势变成了整个档案管理的核心,档案的智能化管理也就体现在了设计者能否根据实际设计便捷的软件和管理者能否很好的运用这些软件对人事档案进行智能化的检索和管理。智能化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简便、迅速、智能化、人性化。

2 煤矿人事档案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对于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的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管理能否智能化的因素。对于各种不同的档案管理以及不同的管理水平的智能化要求,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进行功能设计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基本思想:①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有多个管理的类别项目可供选择;②能够很方便和快捷的录入建立、维护、修改、增加删除人事档案;③能够很方便和很快捷的查询、定位以及完整的显示档案;④能够对错误操作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误操作而导致人事档案的消失;⑤能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从而保护档案的隐私性,能够保证设置密码的文件的安全性,以防信息被盗和恶意篡改以及流失和失真;⑥能够分别对内网和外网进行分等级显示和隐藏。

3 煤矿人事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

就目前常用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而言,其在功能设计方面已基本满足上叙功能设计方面的要求,基本符合设计思想,但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日益完善的人事档案智能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必将大大推进煤矿人事档案智能化的进步。下面就以目前煤矿人事档案管理常用的软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以看其普适性和实用性。

3.1 通用人事档案管理智能软件V4.3

软件大小:8.78M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行政管理

应用平台:Win2003/WinXP/Win2000/WinNT/Win9x

开 发 商:http://省略/

软件介绍:该系统是根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开发的,内容详细且全面,查询、搜索、统计及打印等比较完善,而且便于操作,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它对单位(公司)实施人事档案电脑化管理,有助于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该软件还便于安装,用户注册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使它成为适用于用户单位(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款软件的几个特点:

①具有多种操作方式可供用户进行浏览和查询:如根据身份证号码或姓名、编号等信息进行查询;单个记录以及全体记录浏览。②可按当前日期自动计算员工的年龄、工龄。③可设置十个以上的搜索条件,可设置员工的工龄段和年龄段来查询员工记录。④便于统计出各类职称、各类学历、各类户口、男女职工、已婚未婚以及正编、聘用、临时的员工人数。⑤可设置各种格式打印报表,如:员工一览表、个人档案表、自定义打印、输出到电子表格文件*.xls进行排版打印等。⑥提供“数据备份”、“导入备份数据”、“导入注册信息”等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消除了用户担心因系统故障而需要重新注册的忧虑。

3.2 求索人事档案智能管理系统8.3

软件大小:7.25M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行政管理

应用平台:Win7/Win2003/WinXP/Win2000/WinNT/

Win9x

开 发 商:http://省略/

软件介绍:本系统适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内容涵盖人事档案录入、查询、统计、报表、导出EXECL、打印输出等,操作简便、功能卓越。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①主界面采用树型分类结构,可切换列表、卡片、表格三种显示模式,操作方便、直观易用;②基于HR理念设计,集成基本资料、就职资料、学历信息等诸多方面的档案资料管理全面详尽;③灵活的基本信息设置,用户可以自定义部门、职务、职称等多种信息,实用性更强,支持多级部门划分,满足集团化企业需要;④强大的查询系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可按任意条件进行查询、排序,并可自定义打印项目输出报表,或导出为EXCEL或文本文档;⑤规范的人事调动管理,全程记录和管理员工的人动信息,包括员工调动、离职、复职,并可实时查询所有变动情况及其原始档案资料;求索人事档案管理系统;⑥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可按任意部门、工龄、职务、职称、性别、基本工资、文化程度、民族等多种方式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等,统计方式多达数十种,统计结果以三种图形方式一种表格形式直观显示并可保存或打印。⑦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可确定您的数据万无一失,并独用基本设置备份功能,在您重新安装本系统,可快速恢复至您的原始设置状态;软件还提供了EXCEL格式的导入与导出功能,可完成EXCEL格式原始档案的导入工作,可大量节省人工录入的麻烦,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轻松快捷的完成从手工到自动信息化管理的过渡。⑧多种辅助功能:日常记事、通讯录、会议记录、全国邮编区号速查等附加工具会给你的工作带来诸多的便利。

特色功能:

自定义字段项目功能,灵活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多条件查询功能,含自定义项查询;饼形图、柱形图、曲线图、表格四种统计方式;自定义档案卡,配合报表设计器可实现多种模板;支持从摄像头直接照片,证件扫描图管理;批量处理调动、离职、复职,可查看历史档案卡。

4 趋势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煤矿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需要广大的档案工作者和计算机科技工作者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研发更高级、更人性化的智能化系统来满足煤矿人事档案的需求。

总之,目前国内外大力倡导智能化的设备、建筑和管理的今天,智能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现今大力倡导建设高产高效高科技矿井的大背景下,煤矿人事档案管理必将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王秋霞.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原则研究[J].档案学研究,1998(2).

[2]邹吉辉.论档案信息检索智能化趋势[J].学术探讨,2006(4).

[3]郭艳.浅析档案信息检索的类型及检索工具现行趋势[J].黑龙江史志,2010(5).

[4]韩德志.智能存储及管理技术探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

第9篇:知识管理智能化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城市规划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给予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规划中的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新定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城市规划;职能定义

一、公共管理及城市规划职能

(一)公共管理

管理是促进人类协作劳动、维持和谐生活的重要手段。管理工作在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方面均有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构成。公共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承担着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并且遵循社会公共生活的制度和规则。

(二)城市规划职能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城市发展进行计划与控制,城市规划通过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从而制定实现规划目标的战略、途径、方法以及行动纲要,并通过引导社会实践以及干预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可操作手段,其需要在社会不同范畴以及层次实施。城市规划在经历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已经成为国家管理以及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工具。在城市化趋势不断加深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规划将具备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传统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规划的定义就是为了实现一段时间内城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性质、规划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明确,从而合理开发城市资源,科学划分城市空间并且实现各种公关基础社会的部署与建设。这一观念是对我国过去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目标进行总结归纳而得出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存在不完善、不科学、不主动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城市规划缺乏创新精神,城市规划既然是以城市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为目标,那么就应该有效掌握城市发展的潜在规律和特点,而在传统城市规划中,没有明确和预测城市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这就使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二是传统城市规划的内容以及手段比较单一,只考虑对城市土地以及空间的规划,行政手段使用的频率比较多,出现了“重规划,轻管理”的局面,三是传统城市规划中,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和安排后,没有强力的监督与管理部门,无法发挥保障作用,导致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过去长期实施计划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关系。在实施计划经济制度时期,国家财政是城市建设投资的唯一主体,既是创业者,又是投资者,能够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不断修正城市发展规则,但城市规划仅仅对城市各行业发展以及建设的需求进行空间布局。城市建设中没有对立的利益冲突,城市规划的作用以及矛盾被隐藏起来,城市规划职能定位的偏差所产生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显著。改革开放后,城市各项资源由市场进行调配,许多市场主体进入城市建设领域,导致各方面的利益冲突越发激烈,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传统城市规划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定位

(一)城市规划中的计划职能

城市规划的侧重点在于对城市土地以及空间的利用,计划职能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职能。因此,首先要确定规划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可细分为三方面,其一是基础目标,即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二是现实目标,即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其三是理想目标,即区域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发展方向、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城市发展规模、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城市近远期发展目标以及五年建设目标等。其次,要编制科学的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确定目标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规划单位需要按照相关规划纲要进行细节规划。最后要进行决策和审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审批主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二)城市规划中的组织职能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政府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政府的行政管理是其进行公共管理的主要表现。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基础,合理使用公共权力,从而实现公共利益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城市规划中的组织机构可细分为政府、人大常委会、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院等机构。为了加强城市规划中的民主与法制,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规划委员会以及城市规划艺术委员会成为各城市开展城市规划活动的正式结构。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越来越多市场主体进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因此,需要加强规划协调。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部分,既要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群众的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规划、确立方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城市发展原则,正确认识近期建设与远期利益、局部规划与整体统筹、现代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三)城市规划的领导职能

城市规划的领导职能是指通过合理行驶权力,协调和引导各方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需要依靠法律及上级组织赋予的权利,使用多样化手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土地使用以及各项工程的建设。在使用权利的过程中不能针对个体实施命令、指示等强制性方法,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普遍使用的规范体系,使得城市建设主体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和民主性。

作者:王锴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

参考文献:

[1]周世辉.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营造方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1-22.

[2]肖晖.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探析[J].大观周刊,2012(24):53-53.

[3]王维.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122-122.

[4]王晓川.论城市规划调控房地产的目标职能与作用机制[J].规划师,2008(4):5-8.

[5]石楠.试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兼析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J].城市规划,2005(8):9-18.

[6]张国新.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的转型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