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企业的信息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的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的信息化

第1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许多餐饮企业初始创业时只经营一两家店面,效益很好,但是一旦业务扩展,开到了十几、几十家店的时候,就管理不过来了。在单店信息化管理逐步取得完善的同时,“谭鱼头”开始注重集团的连锁管理。尤其在建立了集团的原料生产基地、食品研究所、烹饪学院、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之后,以及在竞争及成本压力下,加强集团内各个连锁店的资源整合和管理都成为“谭鱼头”信息化主要目标。每家谭鱼头店,不仅都使用同样的点菜、财务、OA等应用软件,力争在店面的管理、服务上做到“同质化”;同时,每家店都会各自采用ADSL(数据传输方式)、专线等方式连接至成都总部。公司要求每家店每天必须在固定时间向总部传送业务信息。因为目前下属各店的点菜、财务、OA等3个主要业务系统都还是各自独立的平台,并没有做到系统的整合,所以公司要求各店必须把三个系统每天的数据都发送至总部,在总部进行汇总、分析。为了增强对门店的远程控制和加强信息实时交流,“谭鱼头”耗资数十万元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总部与连锁店之间同步声像传递;并完成了EIP办公平台系统,保证了信息的畅通和时效性,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和公司交流并传输文件,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在建设好沟通路径之后,谭鱼头总部每个月都要开一次数据分析会,通过各店反馈的经营信息,分析各店当月的盈亏情况,任何一家店的营收哪怕与计划有了1%的误差,无论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都能通过数据分析出来,以便下个月的应用对策能做到胸有成竹。再不像以往,眼见着营业额减少,却找不出原因。

在客户管理方面,总部把所有的客户资料建成电子文档,通过授权,所有的连锁店都能共享,充分实现了客户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种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了“谭鱼头”单店的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发展,解决了其在扩张道路上的制约瓶颈,企业得以顺畅发展壮大。谭鱼头曾经创造了5天开一家店的记录。而且从香港旺角店、尖沙咀店到成都曼哈顿精品店,受惠于这种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都维持了营业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大规模单店。案例二:“小肥羊”的标准化生产成立于1999年的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从最初一家仅仅30张桌台、50多名员工、不足400平方米的小餐馆发展到了全国720家连锁店,年收入达到50多亿的大型餐饮公司。因为企业发展策略和方向不同,有别于“谭鱼头”企业重点关注前厅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小肥羊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视企业后勤及原料供应的支持系统。随着小肥羊火锅连锁店在全球遍地开花,小肥羊集团公司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扩张。从物流中心到羊肉生产基地和调味料厂,再到肉羊养殖基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组织机构的迅速膨胀和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对小肥羊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小肥羊从2002年就四处寻找软件,试图建立先进、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其物流公司业务发展之需,小肥羊从07年就陆续投资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设集成、统一的信息平台,进一步实现采购、仓储、销售、运输配送等信息化管理和控制。逐步改变由“单随人转”向“人随单转”的运行模式,实现一单到底的管理控制。同时通过与财务系统的无缝链接,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但经由考察后发现,市场上流行的餐饮管理软件没有一个能满足小肥羊集团“餐饮+物流+生产+养殖”的多业态经营模式,而各种ERP软件厂商的产品又都是针对单个企业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管理需要,不能提供餐饮连锁管理和集团化产业链管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小肥羊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成百上千个组织机构也成为众多软件供应商头痛的难题。尤其是当小肥羊打入北美市场以后,小肥羊管理层对于如何管理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众多连锁店颇伤脑筋。经朋友介绍,小肥羊董事长张钢认识了双汇软件总裁刘小兵。双汇软件完全基于互联网运行的特点一下子引起了张钢的兴趣,他当即决定海外连锁店全部采用双汇软件。这使得小肥羊高层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对全球任何门店的经营情况了如指掌。之后,经过进一步了解,小肥羊才发现原来餐饮连锁管理系统只是双汇软件整个产品的“冰山一角”,该信息化管理软件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支持多业态、多公司、多币种、多语言的产业链、产业集群管理软件,是集连锁零售、区域分销、物流配送、生产加工、集团财务、供应链协同于一体的庞大系统。

在这样的基础上,“小肥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以标准化为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案例三:“海底捞”创新服务管理近些年,“海底捞”已成为了广大火锅消费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讨论的热点。如今的“海底捞”在全国6个省市开了30多家店、四个大型配送中心、一个大型生产基地,有着6000多名员工,2008年营业额达6亿元。为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顾客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海底捞采购并部署了金蝶K3系统,建立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金蝶K3是基于C/S架构的应用系统,为了在全国范围内能让各分店及基地能够使用K3,海底捞己经采用了远程桌面使用服务器端K3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方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繁杂的采购备菜流程中解放出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关注更多的火锅经营及企业管理侧重点。在管理流程化、标准化的条件之上,打造出了一条超越标准化的智慧管理之路。通过本文所分析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餐饮信息化管理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各大中餐火锅企业都开始陆续引进信息化管理的概念。餐饮的信息化管理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它可以在规模化的连锁餐饮企业中实现人工管理所不能达到的精细化程度。另外,我们要认识到信息化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一切对餐饮企业信息化的预测和衡量,都应该从改善企业发展的实际角度出发。

作者:赵艳丰

第2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信息技术的概念比较广泛,不仅包含了计算机环境设施,还包括通讯、信息系统等各个部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策划和运行都是涉及多个部门的,不仅要考虑各部门的限制,还要考虑供应商安全、客户关系处理和企业市场拓展等因素。信息技术同样与数据有关,如数据流程的设计、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利用及价值分析、数据的可用性与安全性等。在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展,但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信息系统数据传输问题、数据共享问题、数据的特点和用途等方面的认识没有清晰的理解和责任感。企业在信息化项目投资之前需要搞清楚项目的重要性,项目实施所带来的高速而巨大的组织和管理的效益,以及管理企业IT部门的机构与IT部门在处理项目的技术结构和执行有关政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企业信息管理的建设与实施,不仅仅是在业务流程重组任务中的一个技术升级和系统更迭问题,而且还属于企业的整体经营范畴。企业的经营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所形成的一整套战略包含了企业的系统集群、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制造过程、信息需求和商业需求。

    二、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体系

    在企业信息化实施阶段,企业的IT部门所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商业目标相结合,制定一个计划过程结构模型是非常必要的。该模型决定着企业实施信息化运用的效果与程度,该模型是建立在两个级别尺度上的。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IS)方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设,设定各个部门的级别,分析企业现在的经营活动、实力、优势与劣势、企业的外部运作环境、企业文化、组织功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生命周期等因素。其次,在企业CIMS总体规划的指引下,理解企业组织目标,要求企业的执行部门将项目的目标与实施结果做明确的界定,避免对整个项目及其所有的待实施系统的模糊说明。第三,企业信息化项目预测定为1~2年较为实际,要求CIMS运行系统支持企业级别的管理范围。尽管有的部门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提供许多平行的方案(如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并行投入等),但在企业理想的环境中一个平行的项目实施活动必须考虑人事、市场化、财务等方面的作用。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体系有:产品管理系统、企业运作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开发系统、物流控制系统和制造控制系统等,如图1所示。

    三、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法

    企业在实施信息管理化过程中要符合并支持企业长期的经营目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信息管理的实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成本效用的良性循环,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长期平衡投资的基础,是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信息化的实施是企业的长期行为,但也允许短期的,这取代于系统的规模与技术层次。在实施信息系统过程中涉及三方面的因素:①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IM的组成部分实施目标与作用;②实施小组自身需要具备实施过程中所需的IM、IS及IT技能,这将使项目发起者的思想与最终计划的接受快速进入实施状态;③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随时强调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同时强调一个系统的实施与其他已经存在应用系统的投资相关的风险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分析信息技术的“离散”特性,如数据模型、数据流分析、数据挖掘等,它们可以提供CIMS规划的输入结构。因为数据模型在企业的产品发展范围和客户基础上的服务关系中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有用的理论观点,这将适合产品的高层次考虑和IT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第3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 会计 信息化 发展

    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资源来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水平,是企业始终追寻的目标。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采取了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以确保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因此,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在集中管理中凸显了出来。本文就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一)硬件因素

    硬件技术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平台,离开了硬件技术的支持,会计信息化将无法开展。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平台。通过网络,将企业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货款结算等项业务处理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软件因素

    随着会计准则的标准化,企业间会计系统的差异逐步缩小,会计软件也逐步从单纯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知识型软件方向发展。管理型、知识型会计软件除了注重本身的技术特征外,更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侧重于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会计信息的先进性带来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拉动或开拓用户的需求。如今,软件设计更成熟、更先进,性能更稳定,版本更新速度更快,功能扩充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质量更好。

    (三)人员因素

    将会计、财务、营销、管理等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融入到会计信息系统后,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需熟悉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

    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挂帅,由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现状,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调动社会各种培训机构的力量,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增强企业员工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精干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队伍。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

    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部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必须要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由于电子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电脑病毒入侵及水灾、火灾等因素影响,数据容易被破坏,因此必须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应包括: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会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机房环境保护、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另外针对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等,企业应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功能等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五)建立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信息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

    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信息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信息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为管理服务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虫蛀、防霉烂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采用磁性介质存贮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严格会计档案的借阅权限和借阅手续。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该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管理部门应在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满足企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自己,以此增强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进一步提升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第4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重要性 影响

一、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背景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和公司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等工具,通过对大量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借助以上活动用来提高企业和公司的综合效益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日趋走向成熟,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是被捆绑在一起的两个方面。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对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这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许多大型企业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要想与世界接轨,在全球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做到规范化的管理,只有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在企业不断扩张的同时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与传播的范围使得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企业不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那么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另外,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很多的公司都在运用信息化中的互联网技术等工具进行经营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跨国公司的盛行更说明了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与子公司的地理距离会越来越远,如果想要把自己的各个子企业与子公司做到更紧密的联系,就必须要采用信息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在使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和公司的竞争过程中不落下风。

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信息化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

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效的组织结构的辅助,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工具可以对企业和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ERP的管理思想是当今时代一个较为新颖的思想,我们可以拿来借鉴,为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管理变革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综合运用新的思维和方法技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形式,以使得调整后的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它们在整合之后的作用,利用信息化的经营管理努力达到“少投入、高收益”的终极目标,使企业组织结构更加优化。

2、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公司的运作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上行下效,从而提高其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之中传统的组织架构是“层级式”的,这就决定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是从下向上,然后领导的决策又从上向下逐级传递。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进行传递,由原来的“逐层传递”方式转变为“水平传递”,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就从所谓的“金字塔型”的结构向“扁平化”的结构方向逐步发展,自然而然,管理效率就会相应的提高,企业的命令执行力也会变得更加有序,执行力加强,企业的管理效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3、促进管理过程的公平化和透明化

有了信息化的工具,我们就可以创建更多的类似于信息化平台的工具,这个平台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企业的决策与企业的重大行动,从而可以让员工和其他人为企业的决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企业和公司的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当今社会,很多的企业和公司为了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都尽可能的创建更多的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公开本公司的部分决策与重大实践活动,比如:企业日常的开支,企业的长远规划和未来发展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讲,信息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利用好了信息化的工具,才可以完善这个项目,使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遍布于企业的每个角落,优化企业的管理,使管理过程更加的透明与公正。

4、革新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旧理念与思想会逐步被社会所遗弃,残酷的企业竞争就如同大自然食物链中弱肉强食的规律一样,没有“利刃”就无法存活,这种“利刃”就是新的经营管理思想,信息化的发展能从本质上变革企业的管理思想。信息化能广泛聚集大众意见,“集聚效应”有很大概率能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短时期内进行频繁的更新换代,过滤掉陈旧的观点,筛选出符合时展的思想,信息化的交流能进一步开阔企业的视野,使企业能更快的走向国际化,与整个世界接轨,获取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

5、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可以使企业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比较传统的理念中,大多数企业和公司在信息获取,工作交流等方面更多的是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去完成,这样企业将会相应的增加更多的开支,进而使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而现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企业可以选择用信息化的工具来代替原来需要花费劳动力才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约企业和公司的成本,又可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有效的运行,使企业的竞争力迅速的提高,比如“微信”等现代化信息工具的应用。由此可见,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5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 物流;现代化;信息化;标准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物流产业就已经开始发展。随着对物流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先进理论知识的引入,人们和公共企业对物流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物流行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流通不畅的造成物流体制不完整制约着企业的物流发展。技术层次低、操作不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开始思考一种现代的物流模式来适应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物流行业的要求。在我国不断反思与改进物流行业的同时,国际竞争问题也必不可免。外国发达成熟的物流企业慢慢涉及到我国物流的实际运行中,本土企业物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以,由公共机关发起,对物流业存在的明显问题进行改善,整合各个地方的物流资源,实行统一化的管理方案需要快速进行。

一、现代物流特点总述

在发展物流现代化、信息化产业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物流性质和特征。首先,物流是工程线非常长的一个行业,处于一个环境十分复杂多变多样的环境之中。由于各国的法律、风俗、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不同,物流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干扰。即使是在国际物流标准化的今天,物流产业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物流空间的广阔性增加了物流的难度,在小区域内的物流也会由于交通、天气、人为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接受考验。

在国际化之路越来越顺利的今天,物流信息的国际化发展也成为物流现代化之中的重要课题,物流国际化必须等到国际物流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但由于水平不一,管理系统不完善,资金庞大,有的地区信息落后,是物流国际化的水平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各国,各地区的公共物理系统,运用海关的平台,及时传通物流信息,掌握各个航线,路程的实际状况,对制造企业,运输企业,物流等行业进行支持与联系。只有将这些沟通渠道都打通,经过各方的合作与配合,才能实现物流现代化与信息化。

二、推行物流标准化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建设的时间段,技术落后,但在不断完善的电子产业的带动下,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是企业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在物流设备方面实现标准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托盘标准化和集装箱标准化。物流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国家所拥有的托盘总数,发达国家的托盘可以达到人均八个左右,托盘的应用状况也十分乐观。而目前在我国,人均标准化托盘不足一个,在建设托盘标准化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很深的探索和反思。集装箱也是一个重要的物流设备,是世界主要运输形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效应,是全世界认可的物流运输之宝。李嘉诚在国内国外也分别加入了集装箱运输行业。

企业物流的运输过程主要包括包装、搬运。运输和储存。在每一个物流过程中,都是由这些既独立有相联系的活动组成的。要实行物流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就必须在这些基本步骤中保证每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在产品的加工与生产时期,需要专业人员及时将完整的产品分类有计划的装入集装箱内,在运输过程中也可以按照成品性质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在存储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入箱,再分配到下一运输线。这样在物流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极大的提供物流的运输效率。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水平处于较低的低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物流达不到统一的标准,生产与运输不能有效且不重复的衔接在一起,导致物流设施水平整体下降。

实际上,在企业物流的现代化进程中,物流信息的透明也起到很大作用。对于正在流行一站式物流服务来说,外包商成为在优化物流方案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物流企业内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外包商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完成核心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物流发展对策与道路

为了来加速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环境,首先做的应该是转变落后的物流观念,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实际经验。将企业物流的经济化转为市场化,由于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限制,物流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只有克服经济计划的制约,才能将企业物流成功转型,以市场为引导,产品为导向,发展市场化物流。我们还需要改变企业想要独自垄断物流产业的想法,实现物流一体化,这样可以成功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将生产运输储存变为一体,合作完成。要转变物流观念,不仅要从管理人员入手,还要在企业普通员工方向普及物流现代化的概念,对他们进行培训,从企业文化,管理方式,服务水平等方面改变他们对物流现代化的理解。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物流越来越由私人承包,国有企业渐渐退出物流行业的竞争之中,物流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方式不相同,实力强弱也有很大差距。在实行物流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要求企业能够遵循市场规律,整理自己的管理方式与运营制度。但是由于社会保证制度的不完善,小型物资企业还不能完全退出物流行业或者转行,我们需要一个平稳的过渡期,保证职工的收益,对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改制和重组。主要方式包括企业转型,车间重组,部分或整体的买断再生等多种方式,将企业模式改制为职工参股的形式,实现按劳分配,公平竞争的新局面。在经营上完全交由民营企业,发扬企业的主要优势,快速发展。

人才在迫切发展物流行业的时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优秀 人才的培养,在经济,设备,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很容易赶上发达物流产业的脚部,但是人的观念和素质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慢培养的。物流从业人员不能只学习先进的技术和不注重应用,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方面着手,加强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开展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培养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未来物流产业输送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葛雷生,企业物流管理计划,延边出版社,2009

[2]张济,物流现代化之路,物流发展,2010

[3]周泰,如何建立标准化物流,物流标准化,2010

作者简介:

第6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知识和信息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这也意味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企业实现生产经营及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第一,企业缺乏管理信息化意识。

在部分企业中仍旧存在对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的现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应用不够广泛,有些企业在部分管理中使用了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但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对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没有合理配置资源,这不仅阻碍了企业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增长。

第二,网络应用技术不够成熟。

虽然在一些大型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司局域网络,但是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服务的层次较低,应用网络资源的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竞争力低下,这不仅阻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也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三,信息化技术应用滞后。

信息技术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信息化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但我国信息技术与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信息化管理系统竞争力低下,尤其是在服务器和交换机等方面的竞争。其次我国高端技术人才匮乏,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后续维护和研发工作缺乏人才保障,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无法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对竞争力的影响

第一,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首先企业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改善企业的成本结构,有研究表明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减少企业产品设计的错误率,降低成本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记录一些需要大量人力记录的进出货数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企业管理成本降低。最后,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改善企业在交易过程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商务电子扩大交易空间,从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由此可知,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信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所谓的企业信息能力指的是企业收集和处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只有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才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企业信息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在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可以扩展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提高企业利用信息的效率,从而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信息化促进组织结构优化。

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为企业组织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渠道,从而提高企业组织办事效率,降低企业信息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信息化管理能够缩减企业管理层次,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的变形,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使得企业管理适应信息时代管理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发展。

第四,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管理的创新提供动力和借鉴,在企业中形成新的学习型组织,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实现企业部门之间交接的流畅性,提高了企业信息反应能力,增加了企业决策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上升,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第五,促进企业价值链的优化。

众所周知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会受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影响,所以必须保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完整运行。企业信息的流畅传输以及处理是价值链环节完整运作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现价值链机构的重组,减少信息延误造成的决策错误,从而帮助企业加强相应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策略

第一,制定信息化管理目标。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由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推陈出新速度加快决定的,所以企业必须制定一个长远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信息时代要求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合作又能随时分离组合的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所以企业应该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并逐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力的后盾。

第二,实现企业信息管理对核心业务的促进作用。

企业在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资金利用的科学性,资金应该用在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上,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根本保障,所以企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利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信息技术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科学的实现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投资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在建设信息化过程中根据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水平和管理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信息化决策中的风险,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少,尽可能的减少企业损失,建立符合企业发展且风险系数低的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四、结语

第7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保障措施;燃气企业;实践研究

1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信息化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燃气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现精细化管理运营。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现战略目标的清晰传导,在核心管理和运营领域引入先进的流程和技术,支持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运营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2 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建成集成、统一的综合性企业管理和决策平台,统一规范业务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层的分析和研究能力,提升企业决策与综合管理水平,使决策更加及时科学有效。

1.3 增强竞争实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快速获取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开拓新市场,降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1]。

2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2.1 指导方针。根据燃气企业的发展的特点,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管控模式与业务流程,建成高效、灵活、一体化的信息化体系,增强企业与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准确。准确性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指在企业内部运行传递的所有信息,要保证其从源头准确真实,传递过程不增加、不衰减、不流失。信息的准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失真会导致管理是否失控的关键。2)全面。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片面和隐匿事实,包括对存在的问题。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客观、全面、完整,对企业决策及战略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及时。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要及时,由于信息具有很强时效性,只有及时传递到管理者手中,才能实现信息的价值,保证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服务。4)共享。信息按照管理者要求,对信息使用具有一定的权限设置,在不同管理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5)安全。信息传递要注意保密,不能外泄,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2.2 基本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本着“统一、集中、集成、共享”的原则进行建设。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实施;集中:集中领导、集中资金、集中建设、集中服务;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共享: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设施。

3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主要任务

顺应燃气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燃气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协同、共享,必须要建成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

3.1 科学管理,集中控制。着力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的目的。开展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积极开展同行先进企业对标,建设和完善支撑主业发展、集成共享的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各种主营业务的信息系统,实现主营业务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从而节约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强化检查教育,认真排查隐患,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信息系统事故;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形成重特大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流程,提高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把日常管理、技术手段和应急机制结合起来,强化网络运行和场地安全,确保重要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3.3 积极稳定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逐步达到目标要求。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全公司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要借助信息技术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维护管理和网络资源的合理调度使用。提高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作好网络的防病毒、防攻击、防泄密工作,在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加强落实,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主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4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信息系统

4.1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管道生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系统的统一管理。系统实施掌控天然气供运销业务全过程的生产动态数据,有效支持了计划、调度、计量、运销、能耗、需求预测等业务管理。系统对天然气管存计算、需求预测及原油管网工艺参数分析计算等方面的储运专业计算模型,辅助优化管输方案。同时通过SCADA系统与管道生产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对长输管网的统一集中调控,保障对管道的安全,优化生产调度运行。

第8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我们知道,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以及伴随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基础首先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即通过和信息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评测和控制的自动化。为此企业采用了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整个企业计划、财务、人事、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Intranet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达到了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整合。为此企业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以及自动化办公系统(OA),还有近几年来比较推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这些都是力图通过全方位考虑企业的生产、管理,实现企业整体的自动化。同时企业又通过Internet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畅通,达到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比如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物流管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但不管这些怎样,会计信息系统(AIS)都不可避免地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二、ERP体现了会计的思想,是会计电算化的趋势。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但是ERP系统则是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中心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据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突破传统按职能领域划分的界线,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统一。而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ERP的核心,但会计信息系统不是专门作为一个系统开发的,而是与企业的生产、分销、人事、管理等子系统之间的紧密结合,系统之间是相互融合的,从而突破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同时会计系统又是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三者于一体,体现了计划、控制和预测、决策的思想,会计子系统向有关的信息使用者传递了需要的信息。

ERP通过数据结构的统一实现了各个不同模块的实时传递,从而将整个系统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统一,实时反映了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然而ERP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还反映非货币信息。并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因此它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三、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启示。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先行者,是拓荒者。企业信息化应该从它的成功与教训中受到启示。

1、企业信息化需要重构企业全局的数据库。通过对企业采购、设备、生产、库存、运输、财务、人事等需求作全面,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石和关键成功因素。系统集成不是模块的堆砌,也不能靠接口数据传递和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来实现。而应该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该以设计良好的全局共享数据库为基础。

2、企业信息化需要一个繁荣的企业管理软件咨询市场。

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立足国内,开发适合我国文化和习惯的ERP系统。我们不能否认,ERP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也基本上能满足我国企业的需要,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ERP系统不只是一个技术性产品,同时,它也是一个管理思想,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实施ERP前一定做好ERP的前期的咨询工作,为ERP系统的实施提供管理上的保证。这就需要我国近快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成熟的管理软件咨询市场,为企业实施ERP提供管理上、制度上、技术上以及培训上等方面的支持,以保证ERP的成功实施。所有的这些也正是会计电算化的成功之道。

3、要重视发展“一对一”的管理软件开发。

我们知道企业有千千万万,它们经营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是千差万别的,不级指望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设计适合不同企业模型的“一对一”服务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也不能例外。

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对人员展开了全面的培训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的60%——70%通过初级培训、10%——15%通过中级培训、5%通过高级培训,并且统一了培训大纲、教材和教学软件。ERP之类的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软件要复杂得多,而技术又总不断在和更新,因此不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系统维护、一线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信息化将是一名空话。

第9篇:企业的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关控制、决策、业务规划等实时、充足的信息,这有赖于会计信息系统拥有的相关职能和会计信息化的先进性,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及时、可靠,相关性更加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高效的途径。

(一)会计信息化的职能

会计信息化有各种各样的职能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预算管理职能、成本管理职能、绩效评估职能以及决策支持和长期规划职能。

1.预算管理的职能

预算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惯例之一,预算涉及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包括专门决策预算、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在企业运营中,用会计信息系统来实现预算管理可以让资金的流向更科学。会计信息化可以进行系统初始设置,预算方案管理、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控制、账表输出等处理。会计信息化支持企业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根据历年资金的使用状况来确定本年度资金使用的限额,然后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输出会计信息,制定出企业预算表,来引导资金流选择在增长性能好的部门中使用。最终通过预算方案的管理,企业选出最佳预算方案,指导企业运营从而保障企业的各个部门能有效使用资金流。

2.成本管理职能

借助会计信息化,企业可以更好地解决成本管理方法的问题,能及时进行生产控制,考核产品成本,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可以看到每个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链的流转情况,及时发现无价值、低效率的作业,及时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从产品研发、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工时计算等方面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逐步细化成本责任单元的考核,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3.绩效评估职能

会计信息化的绩效评估职能主要体现在能对企业部门绩效和职工绩效进行考核管理,以此来实现企业对组织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绩效考核的方式,使得绩效考核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考核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了纷繁复杂的统计工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使得考核更加趋向于公平合理。会计信息系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平衡记分卡、KPI指标控制和360度评估等,这为企业拥有良好的奖惩机制打下了基础,有利于企业目标的落实和执行。

4.决策支持和长期规划职能

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管理的所有信息集成到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中,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作出及时有效的规划安排和企业决策。会计信息系统配置实用分析模块对各财务子系统进行查询,可以实现初始化设置,自定义报表与外接,部门、项目选择,分析数据,图形分析及添加文字,保存分析表与打印输出等功能。并且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能获取更多的财务报表,更清晰地呈现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系统拥有庞大的数据源,丰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与现在存在的问题,弄清企业的优势与弱点,从而调整决策及发展计划。

(二)会计信息化的先进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先进性具体又体现为:核算优化性,工作规范性,依据可溯性。

1.核算优化性

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都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如图1,关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的采购销售,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等业务都可以采用会计信息系统完成。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录入凭证,可以自动生成账簿和报表,由此优化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使在人工核算中需要多次用到原始凭证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避免了用人工核算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也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

图1 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内容

2.工作规范性

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更加规范,财务资料更加规范,让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具有一套标准的流程,会计人员只需要按照每个流程操作即可。会计人员根据手工会计的思路,在会计信息系统上建立账套、录入凭证、生成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形成报表。这一系列操作都比较规范,有固定的模式,并且呈现出来的财务资料也更加规范,美观。

3.数据可溯性

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追溯,让企业的财务资料更加可靠。其中报表联查就是指根据报表上计算出的数据联查到对应的总账、明细账等,可以清晰地对数据的来源进行追溯。在企业财务数据出现差错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快地将数据的来龙去脉理清楚,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这样能更直观地体现企业业务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运营的状况,以及经营成果。

二、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运营中也是存在两面性的,一方面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多种风险。

(一)内部控制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后,原本由多部门逐步完成的业务,能实现集中在一个部门完成甚至可以一个人集成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并且,由于会计信息化的存储无纸化作业是一种无痕迹操作,当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被浏览、拷贝、截取、删除、篡改或者泄露时,是很难发现或者追查的,事后的内部稽核与内部审计控制难以发现必要的线索,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了,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可能会导致职责分离执行不到位。在传统的会计操作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设置相互制约的会计岗位、实现相互稽核牵制;在授权批准程序中,授权环节都有相应人员的签名或印章。但企业会计信息化后,职责非常集中,使得执行人员的串通舞弊现象,使越权操作成为可能。并且企业权限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而口令是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的,容易被窃取,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二)信息存储风险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后期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赖于已经存储的数据。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是通过账簿、报表等纸质文件来保存企业的会计信息,严格按照保存要求来做的话,丢失的可能性较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之后,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存储在硬盘、计算机等移动设备中,这样使会计信息的保存更加便捷,容纳信息的能力也更大,但是一旦保存企业会计信息的设备出F了问题,比如出现硬盘故障,无法读取数据等问题,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网络安全风险

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与网络的交互非常紧密,企业会计信息化也是依托于网络的。而网络的大环境又是复杂的,在这个大环境里面,有许多不可控因素,不确定内容。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比如一些黑客可能会入侵电脑,盗取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各种各样的网络病毒,会毁坏或者篡改企业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是隐形的,一旦发生,对企业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议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影响,企业在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同时,应当避免其风险,发挥其长处,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企业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使会计信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良好的作用。企业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生成与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会计信息的交换与利用科学化、集成化。企业在开发财务软件的时候,可以增强财务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企业可以组织员工进行软件运用,信息保密等方面的培训。

(二)预防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

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应当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企业应运用并注重数据库的加密技术与日常维护工作,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和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技术以及远程访问安全策略等手段,建立系统数据的定期备份制度,明确数据备份的范围、频率、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和有效性检查等内容。另一方面,企业应明确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财务系统直接接触,建立起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职责以及注意事项,防止会计人员职权混乱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邵国春.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1(28):104-105.

[2]徐丽群.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9 (2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