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雪国出身范文

雪国出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雪国出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雪国出身范文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投资,以自己的事业、前程,甚至是家庭幸福为抵押的一种高风险投资。这就必须考虑回报,留学前就必须要考虑这个投资是否会有好的回报。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学习英语,

培养独立能力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黄女士几年前就把17岁的女儿送到纽西兰读书。当时她女儿的理科成绩不好,英语和语文学得还挺好,加上女儿从小胆子小、独立能力差,黄女士希望女儿出国好好学英语,也锻炼锻炼。

女儿出国时毕竟年龄小,缺乏自控意识,在国外受其他同学影响经常出去玩,耽误了学习。黄女士特地飞到纽西兰与女儿长谈了一次,女儿后来终于完成了学业。现在,她女儿已回国作了一名翻译,因为英语好,又能吃苦,单位领导对其很满意。

小结:

总的来看,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考虑到孩子的自控能力,最好在中国国内读完本科后再出国留学。

开阔视野,

希望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李华先生的女儿尽管才上高二,但他已决定不让女儿参加明年的高考,今年就送女儿到国外留学。他说女儿明年如果参加高考也能考上一般的高校,在他看来,中国国内除了北大、清华等少数一流高校外,其他高校的教学品质和教育水准在国际上排名一般都不是很好。女儿如果上不了国内一流大学,还不如送她到国外就读。

李先生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他女儿这一代人的成长目标。

小结:

孩子出国留学后能把外语学好,在国外接触到的多元文化确实可以使他们视野更开阔,当然这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家长攀比,

别人送我也送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就送去英国读书了。”市民张静说,“我打算送儿子到英国读高中,享受英式教育。”

她介绍,目前,儿子就读的私立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就开始张罗留学的事。张静说:“娃儿的同学差不多都要出国读书,娃儿不去,好像心里很过不去。”

小结:

留学有一定风险,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有专家就建议,留学作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到哪个国家、学什么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等,一定要做好计划,不要盲目跟风。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量体裁衣,设计一套适合孩子的留学方案。

怕孩子变坏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三,成绩在班里处于中游,属于“重点高中无望、普通高中又无忧”的那一类,所以与班里大部分埋头苦读的同学相比,他倒是很轻松,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听音乐就是打电玩,再这样下去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她认为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人生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是最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万一真走了歪道,再想扳回来就麻烦了。

于是刘女士和老公就动起了把他送到国外去读书的念头,觉得反正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在澳大利亚又有一位远房亲戚可以照顾他,不如索性到那儿去念高中,将来升大学也容易点。儿子对此也没有异议。

小结:

虽然有不少孩子是通过出国读书变得懂事起来的,但是孩子年龄小,到哪年龄也不会大一岁,自理能力不够,到国外难道就不怕学坏了吗?

出国留学是为了深造

张先生的儿子很聪明,成绩也特别好,奥林匹克竞赛次次拿奖,学校里奖状也不知道拿了多少。本来家长也没想到要让孩子出国留学,有一次开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特地跟张先生谈了一次,说孩子理科那么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让他出国念书,国外理科方面的教育在实验条件和理论研究上都比国内好,在国外深造过之后,将来会更有出息。而且要出国,就要中学的时候办,等到大学读了一半了,一个是签证难了,另一个也浪费了读书的时间。张先生和儿子交流后,发现他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打算,最终为了孩子能成才,决定送他出国去试试看。

小结:

像张先生孩子这样在中学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申请出国读大学的也挺多,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的只有考不上大学的人才会想出国混张文凭。这样的孩子到名牌大学里深造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孩子成绩太差了

马先生说,让孩子出国是万不得已的方案,要不是儿子的成绩不好,没希望考上好的大学,他才不会想到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出国。他儿子在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成绩中等,想和重点高中的学生竞争那几所重点大学,困难很大。而且马先生认为在国内一般大学读书的学生因为就业会有些问题,纷纷申请出国。他说如果辛辛苦苦参加了高考,考中一所并不理想的学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过了两年再出国,那不是耽搁时间吗?所以,他觉得让孩子早点出国是良策,不管他在那里考上什么大学,在现在人的眼里,出国总是能够镀一层金回来的。

小结:

我们只能希望马先生的儿子到时能有比较好的发展吧。但是镀金主要还是体现在孩子学习能力上,出国留学的高昂学费不可小觑,并不是每一个成绩差的孩子都有马先生儿子这样的爹。

学习国外的新理念

读高一的冷同学说,“我想出国,并不是看重那张‘洋文凭’,主要是想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学校和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长期交流学生的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做一道奥林匹克竞赛题目:一天中分针、时针共有几次处在平行位置。中国的学生马上就准备了草稿纸,列好方程式开始运算,可外国的学生却直接拨动手表的时针、分针。我很希望接受这样的教育。”

小结:

中国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国外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国外一些新的学习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模式,更适合那些语言基础不错,性格开朗,且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较强的学生。

家长个人意愿

为了让女儿逃避严峻的高考,周爸爸就动起了让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念头,他有个生意上的好朋友在那里定居,可以担当女儿的监护人。而且他觉得自己年轻时没机会出国留学,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送女儿去留学。周爸爸认为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学到,在那个环境里英语水平肯定会不同一般,况且还有人照顾。然而,女儿却觉得爸爸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从而决定让自己出国,这是逃避高考的一条迂回之路。而且女儿觉得出国要花很多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小结:

对于这样比较有信心考上国内大学的同学,原本在国内可能可以考所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前途也能够看得见的。但是突然将孩子送出国外,失去在国内挤独木桥的勇气和信心,反倒会让他们不知道以后是怎样了。

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

41岁的陈某是一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儿子出生,便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为儿子将来出国留学攒钱。儿子成绩也不错,2008年,刚考入一重点高中,班主任也说上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

一次在一留学中介机构听到消息,说当下金融危机,中国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更容易。于是陈某动摇了原先的计划,将儿子送到了澳洲,然而正是金融危机,一年后该学校倒闭了,陈某的儿子也失学了。

小结:

留学,这条看似繁花似锦的路上不乏陷阱。一些“黑中介”看准不少家长让孩子留学的迫切心理,早就挖好了坑。为了争生源拿回扣,不把孩子前途放眼里,而一些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国外教育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哪所学校学习更合适。

国外的教育方式

“我妈妈觉得中国的教育不太适合我,希望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15岁的徐小白言语中透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稳重。为了实现出国梦想,她从安徽的小城镇来到北京,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的高一新生。“高考实在太累,干脆送孩子读国际高中,以后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重庆余女士也这么说,孩子不用应付高考,能扎扎实实地学知识。“留学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回国后也许发展潜力更大。”

小结:

关于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看法各有不同。中国教育态度与国外教育态度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所以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是缺点。国外可能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格特质的培养,加上外国大学是“宽进严出”。

通过留学途径移民

家住深圳南山区的某位投资公司高管尤先生说,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我周围不少人都准备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方式移民。

所以尤先生儿子从中学开始便到了加拿大。尤先生还说,他准备让孩子在国外念完书,就直接在那边找工作,然后会在那边买房置地。等自己退休后也到那边养老。

第2篇:雪国出身范文

根据《护士条例》、《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精神,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自2011年起,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由原来的四个科目改变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考试涉及临床工作初期的是护士可能遇到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其中就包括了精神障碍这一类新增的疾病类型。但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中发现,精神障碍的相关考点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没有得分。这个现象不得不令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究竟哪些原因使得学生精神科护理学学习效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群体。有的学生是自主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希望能学习职业技术获得谋生技能。有的学生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来职院校学习,希望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尽早进入社会工作。而就社会的大形势而言,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问题就会涌现出来。护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要学习所有的医学基础课程,比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等。在初中课程中,学生们初步接触过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对于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若基础打不牢,那么建立在基础科目上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问题。而《精神科护理学》也是专业课中的一门,也需要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这些课程作为基础才能掌握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学生的基础虽然有差别,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帮助每一位学生理解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校教育,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屡见不鲜。通过多媒体PPT、影像资料的展示,可以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精确的讲述给学生,借此来向学生们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但是就目前实际来看仅仅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精神疾病护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像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护理学一样进行一定的实训和见习课程,通过实训和见习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精神疾病作为相对特殊的一类疾病,实训课程可以教授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避免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此类疾病不知所措。见习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精神类疾病,直观认识精神疾病,加深对于精神疾病的学习和掌握。此外,学生的想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们以短剧表演的形式来学习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还可以与时俱进的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学校的网站上上传教学课件或微课视频,将学习过程中得知识点展现出来方便所有人的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现在普遍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手段也应该不断的更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真正将职业教育的优势凸显出来。

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了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从而使我们对许多疾病的生物学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有识之士提出了医学模式应该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模式转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学中显得最恰当、最适用,也最需要。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病学不仅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也要(或者是更要)关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精神病学不仅要服务于精神病院之内,也要(或者是更要)着眼于全社会的心理健康。但我们课程体系下的精神疾病知识相对落后,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图书馆书目相对更新慢,甚至部分教师怠于继续深造学习均导致了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教师师资水平常年保持不变。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教授《精神科护理学》的老师本身就没有真正的接触过精神疾病,只能靠书本的知识来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实践技能。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如若知识结构不更新,教学方法不改进,就如一潭死水永远没有生气。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不思进取而逐渐的消磨殆尽。希望每一位教师不要停滞不前坐井观天,而要不断通过提高自我素质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校管理体制落后

第3篇:雪国出身范文

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2016年小升初招生时间安排

官网地址:http://bw.szlg.edu.cn

报名网站:http://218.57.146.218/wb_gdszwgyxx/Webregister/index.aspx

官网通知:2016年4月16日(周六)

报名时间:2016年5月21日(周六9:00)网上报名,报满截止

报名人数:3000人

交表审核:报名成功后,根据网上提示时间,到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提交报名表,资格证盖章。

第4篇:雪国出身范文

中小学生假期到底为什么要出国,出国的目的难道仅仅是“语言”吗?

突然想到去年和孩子们在从慕尼黑回北京的飞机上,一个中年男子问飞人:

“你们在德国都学德语了吗?会说什么?”

“你好,再见,谢谢。”飞人回答。

“啊?你们就学了这几个词啊?”中年人不屑地说。

“如果出国就是为了学语言,那费这么大劲干嘛,在北京就学了!”飞人若无其事地反驳,然后大声地说:“我们出国是为了看这个世界!”

十岁的飞人的回答让当时坐在他后面的我记忆犹新,也成了我每次和孩子们出国的精神支持!

假期出国,短则10天,多则20天。在国外的这些日子里,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了解世界

了解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身临其境无疑是最有效的。孩子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孩子们需要和当地的人接触,更重要的是要习惯当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们的交通工具,看他们经常去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在那里走马观花,而是停留在那里,认真地欣赏。我们需要生活在那里而不是被关在大巴车里去参观,去照相。在陌生地方的历史和现实的体验,打开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也打开了每个人的心,这就是了解世界。

其次,在真实社会中实践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我还记得在慕尼黑地铁站,孩子们看着地图却上错车;在柏林到科隆火车站转车的时候他们的忙中有序;在玛丽亚广场上写毛笔字引来老外们的围观;在超市购买烧烤用品然后大吃一场;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国小孩们踢球。只有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接触这个社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这些,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能够获得的。

最后,构建一个适应陌生环境的思考模式

第5篇:雪国出身范文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尽管在每次培训中,我都能认真参加,刻苦钻研,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

一、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结语:

初中语文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而教学反思正是改进语文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几方面入手,不仅要找出问题,更应该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反思可以利用质疑、比较、换位思考等方法,使其得到深入化、本质化。 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

[1] 于蕾蕾.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学反思[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1)

[2] 赵雪. 教学反思浅谈[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3] 岳慧丽. 重视教学反思 促进专业成长[J]. 甘肃教育. 2010(11)

[4] 牟景升.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J]. 甘肃教育. 2011(21)

[5] 张季浩.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2)

[6] 邹浩中. 让课堂成为放飞思维的天空――谈语文活动课的教学[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1(07)

[7] 巩玲玲. 浅谈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培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9)

[8] 秦建忠. 中职语文教学中“活水”的引入[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第6篇:雪国出身范文

我们知道,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也不仅仅是视野拓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也有对孩子道德、诚信、责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有父母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对话式的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也是任何教育都无法解决的,一旦缺乏亲子教育,必将对孩子的人生、就业、婚姻、世界观和幸福感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我想,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需要的重要生命元素。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中、高考,也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是为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如果一个人生命中得到这样的教育太少或者几乎没有,即使有较高的学历、较好的工作,也难以找到真正的人生幸福,也感受不到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现在,政府和教育界都在讨论留守儿童教育,都在探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那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真正弊端和根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乏亲子教育。很多孩子,童年由于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没有得到父爱母爱的润泽,心灵深处会留下深深的印记。毕飞宇在小说《哺育期的女人》里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剖析。在小说里,他塑造了旺旺这个人物形象。一个7岁的小男孩,自小没有得到母爱的滋润,从小没有吃过母亲的奶,吃的仅仅是“无味”的各种各样的奶粉。于是,他渴望得到母爱的,渴望得到母爱那甜甜的乳汁的滋润。在这种渴望心理的支配下,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强烈的欲望,突然地咬了惠嫂的。在旺旺的眼里,是母爱;而在他人眼里,是性。当旺旺被小镇的人斥为流氓时,他无法理解这些人怎么这样对待自己而悲伤失望。其实,作者探讨的就是亲子教育,他通过旺旺这个人物形象的叙述来唤起人们那泯灭的良知,试图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我当班主任时,也遇到过关于亲子教育问题的案例。那是4月份的一天,我班上的一位家长非常伤心难过地来我办公室给我说一件事。她在孩子小学3年级的时候离开家到外面打工,4年多一直没有回老家。今天回老家,就到学校来看孩子。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孩子认得自己,而自己却不认得孩子了,而且,孩子并没有因为4年多没有看到母亲而感到特别地高兴,相反,却像陌生人一样,毫无感情。这个母亲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伤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对孩子的亏欠。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问题,更看到亲子教育缺失导致的后遗症。

很多富豪和权贵家庭,既不存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不存在亲子教育缺失问题,但是,一旦在孩子低龄的时候就送孩子出国留学,必然会导致另外一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亲子教育”缺失危机。也许,在国外,孩子能够接受相对比较先进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亲子教育、情感教育,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当前破解留守儿童问题最核心的问题。一旦能很好地破解这个问题,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相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控制,这个问题所导致的负面因素将会非常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个人成才很重要,但一个人的成长更重要。如果一个人仅仅只有成才而无成长教育,无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不可能带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外在的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则是要带给孩子在人性、母爱、父爱等方面的亲子教育和生命关怀,这才是每个父母需要做好的事情,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给予孩子和家庭提供的真正的民生保障。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来自生命的温暖和关怀,来自血缘关系方面的亲情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和树立起情感,才不会被塑造成“冷血”动物。

其实,中国基础教育并没有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人士所诋毁批判的那样恐怖,而是在以她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国教育倡导的课改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以及最近十年民办教育的崛起,在基础教育大放异彩,并引领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让教育不断鲜活起来。前不久,上海学生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再获第一,令世界震惊,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上海,有些国家急切地想来取经。再如,基础教育中,很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教育,以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润泽孩子们的生命,尽管自己仅仅是一个草根教师或者普通教师,但却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改变着教育的现状,谱写着教育的赞歌。再如,中国的应试教育被很多专家学者批判得一文不值,但目前应试教育却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中国教育想甩而甩不掉,外国教育想学却学不像”,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目前很多人士和专家学者对中国教育认识不足,以偏概全。因此,家长们完全没有必要见风就是雨,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产生害怕、恐惧、担忧,以及反叛的行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送孩子到国外留学。姑且不谈这种行为对一个家庭经济造成的负担,孩子是否能够在国外进入真正优质的学校,是否能够在国外真正得到人身安全,是否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单从这种“留守儿童”教育导致的亲子教育缺失这个层面上讲,家长就应该谨慎对待这个问题。

第7篇:雪国出身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科学精神 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并没有将中学生科学精神内涵与公众科学精神内涵作出区分,从而影响着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的视角来探析科学精神内涵及中学生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中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的特殊性。综合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讨论,笔者探讨了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分为五个方面:

一、中学生应具备探究的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及其本质。它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去寻求新的知识和真理。客观世界的本质总是深藏于内部的,因此应永远准备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勇于去探索新的奥秘。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Ⅱ’对中学生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对待一个问题,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衍生出若干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甚至不屑于回答的问题,可能更接近真理。正像“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上,而不往天上飞”,“太阳东升西落”这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现象,却帮助我们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的运动规律。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经常蕴含着大道理。

二、中学生应具备求实的精神

求实精神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认识的客观性。认识过程本身就有主观性介入,科学认识之所以成立,就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公开的,从程序到结论都可以重复。其次对待他人成果的客观性。客观地承认他^的劳动也是科学研究院的基本准则。最后就是不夸大科学的作用,对科学的价值和功能实事求是地评价、理解和使用。对中学生来说,对待学习,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重视实验、重视实践检验、重视得出知识的过程。当然,求实并不意味着不加分析地相信某种实践的表面结果,而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三、中学生应具备合理的怀疑批判精神

科学。是在不断地批判谬误和破除迷信中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科学的怀疑批判精神是有根据、有条理的怀疑批判,是对已有结果反思。怀疑批判精神是以求实精神为依托的,离开这个坚实的根基,怀疑批判也就失去了自己拥有的力量。正如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指出的“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无法反驳的真理,而在于他们采用无所顾忌的批判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对真理的追求。”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迷信地对待科学,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判断各种理论、观点的真伪。敢于与众不同、敢于违反常规地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成熟的解题方法挑战、甚至向书本的知识体系挑战。

四、中学生应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产生现实尚不存在的新认识的人类思维活动。科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的需要服务。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科学得以不断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来源。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是人们对现状、实践、知识背景的分析与思考,而产生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点和难点。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学生应善于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五、中学生应具备平等协作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科学工作者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分散的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相互尊重、平等的协作精神成为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为真理争的进取心,也要有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与探究的同时,要勇于与同学或师长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大家的质疑,也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1.

第8篇:雪国出身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患者的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的患者男性14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在35-78岁,平均为54.5±3.5岁;高血压病史2-20年,平均为10.5±3.5年;根据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轻度高血压患者12例,中度高血压患者21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例;出现了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18例;治疗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在35-78岁,平均为54.5±3.4岁;高血压病史2-20年,平均为10.5±3.6年;根据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轻度高血压患者13例,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1例;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17例。所有高血压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当中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晕眩等不适,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表现对比均无明显的差异性,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1.2护理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在入院期间进行高血压的护理,包括药物的服用,定时的血压测量,卫生宣教等,而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之后还继续对患者进行出院之后的延伸护理,包括定期的健康体检,血压的监测以及自我检测,饮食指导,不良生活习惯纠正等包括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特别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在10年以上的患者,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一般一周一次,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不适以及不清楚的问题。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定数统计方法为统计案例数及百分比,校验采用x2校验法,统计精度为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住院之后,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照组当中的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了约4mmHg,而舒张压下降了约3mmHg,治疗组当中的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了约3mmHg,而舒张压下降了约3mmHg,两组数据结果对比无明显的差异性,具体数据分析如下表一:

2.2两组患者出院后血压控制对比

在进行了延伸护理的治疗组患者在出院之后,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的患者21例,因高血压复发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3例。而对照组当中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12例,有6例患者因血压高再次入院治疗,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3]2.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虽然正常人的血压会随着外界的环境的变化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导致一过性的高血压的出现,但偶尔的一过性的高血压并不会对患者的健康形成明显的危害,但是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持续性的动脉高压状态,就会导致患者发生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损害,因此出现脑梗,中风,偏瘫等远期的并发症验证危害患者的健康。而就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说,高血压是无法完全治愈的,因此除了针对性的景象药物的降压治疗之外,在患者日常当中进行有效的血压的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9篇:雪国出身范文

从现代性视域看,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以市场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急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当代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难以分割的纠缠在一起。因此,从现代性视域出发,对中国当代美学加以理解和表述,不仅有助于回顾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更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沉淀中反思急速现代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层面上看,美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亦可概括为“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历经三十年的当代中国美学探索亦可以被表述为一种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诉求。回顾中国美学的当代历程,我们看到,美学问题与现代性问题之间的关系,伴随激剧的社会转型变革而交错缠绕在一起,时而互动共谋,时而相互分离,时而冲突紧张,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样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乃是一个现代性的文化事件。马克斯·韦伯将现代性指认为理性合理化的“祛魅”过程。理性的“祛魅”打破了前现代社会文化的整体自足性,导致宗教世界统一图景的瓦解,使现代社会文化处于分化状态,尤其是以计算化、制度化、官僚化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僭越并取代了价值理性,使现代步入到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工具理性的合理合法化并不能解决价值理性的问题,宗教统一图景被“祛魅”瓦解之后,道德信仰与生活幸福的问题出现了真空。工具理性的僭越表明寻求整一化的确当性已经没有可能,这就要求对分化的世界予以分别的确证。哈贝马斯将此概括为:“韦伯认为,文化现代性的特征就在于,原先在宗教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理性,被分离成三个自律的领域。它们是科学、道德和艺术。它们之所以会逐渐分化,是由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瓦解了。……它们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1) 由此可见,科学认知、道德规范与艺术审美三大自律领域的建立,不仅是现代性分化的结果,同时也是试图弥合现代世界分离瓦解的理论反思。从此意义上来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亦应该被理解和表述为现代性危机的理论表征。康德的“三大批判”正是这一“韦伯命题”的理论反思,纯粹理性批判回应的是科学认知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应的是道德规范问题,而判断力批判则回应的是艺术审美的问题。经由康德,现代性社会分化被分别表征为三个自律的理论领域。当然,康德的三大批判工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划分出清晰的理论界域,面对分崩离析的现代性,他抱着寻求整体化世界图景的理论梦想,试图弥合现代性分化所造成的巨大鸿沟,最后,康德寄望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批判,以解决现代世界的两难困境。至此,美学与现代性问题完成了理论形态的体系建构。然而,由于康德三大批判的形而上学性,导致其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一直处于隐而不显的遮蔽状态。这一状态不仅影响着西方美学的发展,同样也对中国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德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的起点。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提出“要康德,不要黑格尔”的口号,试图重新开辟一条“康德——席勒——马克思”的路线。李泽厚用主体性哲学阐释康德哲学和美学,高扬人的主体性,探寻人的心理结构,追求审美的自律性,建构了主体审美主义的美学。然而,李泽厚“回到康德”的努力,主要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展开,康德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依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之中。指出李泽厚美学的形而上学性对现代性问题的遮蔽或忽视,并不等于否定其当代思想史上的意义。在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李泽厚高扬主体性美学思想,冲击前专制政治的封闭理论禁区、激活启蒙现代性的时代精神,无疑具有重大的思想启蒙意义。然而,人性、人道主义等主体性精神的高扬,毕竟仅仅是思想层面上为实现现代化所作的理论前提准备。作为理论先导,主体审美主义满怀着现代化的憧憬呼唤现代的来临,正是在这充满憧憬的呼唤中,现代性危机及其后果等诸多问题被有意无意地遗忘或忽视了。或者说,作为需要审理质疑的现代性问题,并未真正纳入当代美学的议题中。由此可以理解,当现代化以其加速度步伐逐步实现,当现代真的如期来临,当现代性及其后果成为当下所必须应对的问题时,主体审美主义丧失了言说现实的能力,暴露出形而上学的缺陷,美学热因而开始进入退潮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度发展,现代性问题成为学术思想界的前沿课题,美学与现代性问题日益成为新一代学人关注的热点。随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题域的展开,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审美现代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审美现代性研究,从现代性视域出发,将美学的探索与现代性的社会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本质论的研究范式,打开了美学研究的当代视野。上世纪80年代曾经热衷于“诗化哲学”的刘小枫将关注的视野转移到现代性问题域。刘小枫从现代性社会理论视域出发重新审理美学问题,认为审美主义已成为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坚核,审美性与现代性所构成的“审美现代性”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另一位学人周宪,在对现代性问题持续不断地关注中,对审美现代性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反思,试图摆脱学院式的形而上学化的美学研究倾向。两位学人坚持美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认为将现代性问题引入美学研究的视野,将美学研究纳入现代性社会理论的问题域之中,是应对当代诸多现实问题的迫切议题。值得注意的是,刘小枫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在指向身体的文化政治学之后,转而向政治哲学的层面继续深入展开,似乎已无暇顾及或有意地抛却了美学问题的思考。对刘小枫而言,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的结合,并不意味着美学的当展获得了新的机遇,反而是美学进入其终结阶段的预告。或许,刘小枫想表明的就是,美学已经无力解决当下中国现代性的诸多复杂问题,新时期启蒙的审美主义话语已经耗尽了阐释当代问题的能力,当下中国问题应该纳入文化政治哲学的范畴来加以理解和表述。在此,中国当代美学再一次走入尴尬的困境。

与刘小枫不同的是,周宪一直寄希望于通过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梳理,回应中国现代性的诸多问题,以使当代中国美学获得新的理论活力。应该肯定的是,周宪以审美现代性为基本题域,对美学、文艺学及文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理论梳理,拓展了当代美学研究的视界。但需要指出的是,周宪的审美现代性研究,基本上是在哈贝马斯的思路上来展开的。在周宪看来,虽然现代性充满着种种隐忧和危机,但作为现代性内部的矛盾张力,审美现代性可以担当起现代性自我调理和自我修复的功能,能够完成拯救现代性于危难之中的历史使命。这里的问题是,顺着哈贝马斯所展开的思路,是否就可以证明现代性自我批判足以克服其自身的种种缺陷与危机呢?作为现代性的积极辩护者,哈贝马斯面对现代性危机及其后果,提出了文化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的概念,试图通过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之间所构成的内在张力,寻求现代性的自我完善调节功能,以证明现代性依然有能力实现其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可以进行自我的反思批判,这便构成了现代性拯救方案的基本前提,因为只有进行自我的反思批判,现代才可能在不断地调整修改中前行,现代才可能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简言之,这种观点所试图表明的是,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对现代性及其后果进行审美现代性的补救或拯救,可以给出一个走出现代性危机的理想方案。这种研究思路的重心是寻找现代性可以自我修复的有力证据,试图缓解现代性后果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危机,使审美现代性批判成为现代性拯救的解决方案。说到底,所谓现代性批判、所谓现代性的审美拯救方案,不过是现代性自我辩护的一种叙事策略或修补方案。在这里,作为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危机意识的现代性问题,在审美现代性的学理性分析过程中,同样被逐渐地淡化和遮蔽了,审美现代性批判成了现代性辩护的一种理据。至此,当代中国美又一次将自己带入到尴尬的困境之中,审美主义话语成为现代性辩护的一种修辞美学。

今天,我们已置身于现代化的巨大浪潮之中,完成现代性的社会规划工程似乎已成为全球化的共识追求,现代性话语已成为强大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理论界过多地粘着于现代化实现和现代性确立的实际目标,形成了一种唯现代性的单一思维模式。在突飞猛进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现代性作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一直致力于自我的确证与建构,已丧失了自我反思批判的能力。从此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已丧失了自我反思批判的能力。不可否认,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捍卫现代性、确立现代性和实现现代性,使现代性成为合理化合法化的国家意识形态。但是,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抑或从未来看,当代中国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现代性问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制于单一现代性的思维模式,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检讨一直拒绝后现代维度的介入,使中国现代性问题成为一个缺少反思批判或未经反思批判的题域。因此,我认为寄望于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性种种危机的补救或拯救,是一种过于乐观的修残补缺的方案。热衷于修补性方案的设计,往往会导致现代性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模糊或遮蔽,从而消解掉审美现代性的批判意识,丧失对当下所面临的现代性种种症候的病理诊断能力。对于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关涉到一个批判理论所无法回避的理论难题,即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的批判何以可能?在理论只能进行自我指涉或自我参照、自我反思的前提下,如何展开批判?如果所谓的现代性自我反思只不过是其自我确证的另一种形式,那么,是否可以认定现代性的自我反思批判,只能是现代性确证自身的一种修辞策略。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不需要其它参照就能够进行自我规范和自我修整,这必然导致现代性对多重向度的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拒绝,使自身陷入自我的封闭与自足之中。对此,鲍曼认为:“没有一种来自外部的观察视角,可以提供理解现代性自身的参考构架。在某种意义上,在所有那些观点当中的现代性,都是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和自我确证(self-validating)。”(2)所谓自我指涉与自我确证最后只能成为自我认同与自我迷恋,沉溺于自我迷恋的现代性已耗尽了自我批判的功能,或者从根本上就不具备自我批判的功能。在此,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现代性作为问题,并不是从其内部自身所提出的,而是外部反观批判的结果。因此,真正的反思批判只可能从其外部发生。解构批判的后现代性理论话语的兴起,使“现代”真正成为一个可疑的问题,为现代性批判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3) 在后现代性语境中,现代性并不是一种自明性的历史证词,未经反思批判的现代性显然是一个未明的可疑之物。如此说来,现代性的反思必须建立在一个新的批判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才可能得以展开,这个新的批判理论范式就是后现代性的批判理论话语。后现代性即是对现代性的重写与诊断、批判与颠覆。后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代性的隐忧、危机与终结上,致力于解构现代性合理化合法化的自我叙述,甚至宣告现代性的巨大规划工程已告失败,现代性已进入其终结阶段。因此,应该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性的质疑与解构、颠覆与批判。当代中国美学应该从后现代性的视域出发,站在后现代的维度和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对审美现代性的问题给予重新的审理和描述,以发掘其中所蕴藏的后现代性的质疑批判精神。

回顾三十年的美学历程,我们看到,丧失解读当代问题的能力,耗尽批判当下现实的锋芒,是当代中国美学陷入困境的结症之所在。因此,坚持后现代性的解构批判精神,激活美学的政治文化关怀,应该是当代中国美学走出困境的一个面向。

注释: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对后现代性》,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