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

第1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第2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22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 “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难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一方面,为了应付各级评估检查,院系签订了一批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但签订的这些实践基地大多数如同虚设,浮于形式,学生到这些基地实践锻炼的却很少,有些实践基地甚至每次只能容纳一两个学生进行实践,不能满足大批学生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有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在校学生,拒之门外,再加上和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少之又少,总体上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5、考核方式单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多项选择题、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案例分析类的题目比较少见,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于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判断、分析的考察甚少。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锻炼,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预期效果。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2、注重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

一是要让微观经济学的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二是要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帮助实践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三是组织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能力;四是要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型教学队伍。

3、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为了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高校应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以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素质拓展法、幕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便微观经济学理论能够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和经济学原理相关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课堂讨论,剖析现实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隐含的本质内容,吸引学生认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剖析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禁毒还是教育能够减少与相关的犯罪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禁毒和教育对犯罪产生影响的案例,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教师通过讲解和点评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案例教学,理论联系了实际,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素质拓展法。素质拓展起源于国外风行了几十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经济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型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和理论指导,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与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素质拓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我实践,展开调研,收集资料,分析大众创业与创新对地方经济所作的贡献,通过素质拓展,理论联系了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3)慕课教学法。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共享到网络上,让学生自学,而教师要在每周组织开展经济学相关的研讨话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研讨问题,充分解决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疑问。如教师可以布置烟草垄断行业的讨论话题,让学生课下学习、思考,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有疑问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在现场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研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4、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大学生要进行实践教学,必须想方设法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是要签订和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不能光强调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二是要维护好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经常性地和基地的负责人沟通交流,尽量请基地负责人(企业的领导)来学校讲学,或带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三是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5、创新考核方式,确保成绩评价体系科学全面

第3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经济租”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角度出发,揭示了经济租的定义;接着通过分析经济租与垄断利润的异同,引入“经济租”的合理性问题;最后将经济租这一概念带入经济生活,从实际中探求需要规制的“经济租”和正在稀释、消逝的“经济租”。

关键词:经济租 垄断利润 稀缺资源

对于经济租的理解,一直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有些人把经济租和垄断利润混为一谈,或是将经济租视为一种不好的存在,把其与腐败问题混在一起。因此,笔者尝试将“经济租”这一经济学概念做一通俗化的阐释,以明确“经济租”的来龙去脉。

经济租概念的产生

租金(简称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它的外延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租金是专指地租而言,到近代,它泛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租金。如果认为地租来自于土地,而土地的最大特点是假定它不能被毁灭(即供给不为价格所左右),那么对于那些供给同样不会减少(不需要任何成本来维持恒定的供给)也不能增加,即不会随价格而变化的资源,从逻辑上说就必然也会带来租金收入。但这种租金显然不能简单地也称为“地租”,于是就在“租金”之前加上了“经济”两字,经济租就成为了一个用于经济分析的泛化理论概念。李嘉图从地租的产生原理中,发展性地提出资源的稀缺性将会产生经济租的结论;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租是通过垄断来实现的,从市场方面回应了租金的来源;而后熊彼特从创新的角度说明了经济租是可以通过创新创造的;随着对企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彭罗斯从企业内部的透视化,提出差异性能力也具有产生经济租的实质。

经济租概念的界定

在现今流行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平狄克将经济租金定义为厂商对某生产要素的支付超过该生产要素目前所得报酬的部分;迈克尔•帕金提出经济租是指在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取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范里安则将经济租金定义为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笔者认为经济租是为维持某种生产要素的当前供应所必需的最小收益之上的额外收益。当厂商占有某种稀缺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品牌、权力)时,就具有了寻租能力。因为这种资源能带给企业利润而其他企业却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也不拥有这种资源,其他企业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和拥有这种资源而愿意支付一笔报酬给它,其值超过获得资源时的价格。

经济租与垄断利润

租与垄断利润是非常不同的,笔者认为垄断利润必然是有租的存在,但经济租却不必然会是垄断所带来的。比如,一个做着电池生意的创业者“张三”,他拥有着一个比当时市场价更为便宜的进货渠道,于是就获得了一种经济租。但这种更加便宜的货源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即其在电池市场上只占一定份额,因此他由此所获得的只能称为经济租而不是垄断利润。具体地说,在竞争性电池市场中的X型号电池价格是每个100元,而张三找到了一个较好的进货渠道,进货成本只需要每个20元;这样,张三就可获得每个X型号电池80元的租。在此只能将张三所获得的利润看作是一种租,因为他的进货渠道是有限的,且不能将其扩大到足以供应整个电池市场的水准,该进货渠道的旧电池在一段时期内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张三之外的所有企业每卖一个X型电池都是100元,并且购买者也愿意支付100元,则购买者对张三的电池也会出价到最高100元。

与垄断利润不同,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无效率”或者“配置浪费”。应当明确的是,租在所有经济领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它既存在于竞争性行业,也存在于非竞争性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找到了一种效率更高的生产程序,或获得了异常便宜的供货来源,或购买了时价较低的机器,或拥有特别高效的经理人才――但却无法将其生产扩大到可以其较低成本的价格满足行业内的大部分需求的程度――可赚取一种经济租而不是垄断利润。阻止企业获得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将损害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在许多情况下,由通过才华或技能获得租的企业来享有租极为公平。

关于租是否合时宜、公平、合理就需要考虑到腐败的问题。腐败来源于权力,而权力是一种稀缺的公共物品,正是因为权力的这种特殊性和稀缺性,让它具有某种“经济租”。而一旦一个人拥有权力,他就拥有了这种“经济租”,可以利用其来寻租。他可以通过权钱交易,将这个权力让渡给需要的某企业,企业只要觉得贿赂的成本小于获得“经济租”所带来的收益,腐败问题由此而产生。这样的寻租是有社会成本的,带来的是极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这样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值得质疑,更可能会带来社会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

经济租的规制

除了上文说的权力产生的经济租需要控制以外,还有一些经济租的产生也值得关注,需要政府控制。比如,有些产品在某些突然发生的情形,需求剧增而供给不足时,相对少的生产者会获得巨大的经济租金,由于产品价格攀升会造成收入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而这对社会来说是不可取的,有可能不失效率却有失公平。因此,当某种对消费者具有极端重要性的产品的生产者突然获得了数量庞大的租,而他们自己对此却并没有采取任何主动措施(只是因为运气或者整体经济形势的改变)时,政府出台相关规制条款来控制租就成为必须和必然了。这种对租的规制,不在于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而在于更加公平地分配收入。因为首先,生产者所获得的额外利润并非理所当然;其次,这些利润所代表的从消费者向生产者或其股东的收入转移被认为是一种逆向的转移;再次,所涉及的数额是巨大的――如此巨大以至于政府应当进行干预,以保证由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来享有这种“意外之财”式的租所带来的利益。例如房地产,我国的房价上涨快,不是房地产商的努力工作的结果,也不是房子造得比以前更结实更抗震。而是因为,一方面国情导致土地的供给是非竞争性的,另一方面房子的需求却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畸形人口红利和当前的经济形势而不断上涨,这种不正常的经济租为房地产生产者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政府为了“经济公平”有必要出台相应的规制手段,通过税收以及其他方式的配合,将这种逆向转移的收入重新转移回消费者,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拉动消费和拉动内需。除了房价,还有许多社会上突然价格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也可能是短期“经济租”带来的结果,同样需要政府来规制。

经济租的演化

经济租的潜在吸引力使资源所有者和把资源用于生产的企业家产生了动力。企业家的行动必然推动市场向前发展,寻求利润的企业家始终力图找到新的机会赚取经济租和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机会,从而造成连续不断地进行资源再分配的充满生机的过程,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通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所有经济租势必会逐渐减少或者消灭。

经济租的消散主要靠两条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竞争。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租的存在必然吸引该要素由其他产业流入有租的产业,增加该产业的产出,压低产品价格。在规模经济效益不递增的前提下,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使要素在该产业中的收入和在其他产业中的收入一致起来,从而达到均衡。所以,按照经典的总体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不受阻碍,任何要素在任何产业中的经济租都不可能长久稳定的存在。第二种途径是社会再分配。自由竞争也不是万能的,尤其当经济租的分配在长期内保持不平衡时,采取适当的政府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行为对于市场的干预大大超出由最低限度的或保护性的状态所规定的限度(主要指政府保护个人权利、人身和财产及实施自愿签定的私人合同),逐渐干预市场调节过程,那么,租金下降或消失的趋势就会被抵消,并且有可能完全停止。

接下来,文章以大学生的“经济租”来讨论其演化过程。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接受教育就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必然应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得到一种“经济租”,就是大学四年毕业获得两个证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学历证。1999年扩招之前,能享有此证书不光是荣誉,更是得到了能带来未来收入的“经济租”凭证。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普遍的稀缺性,也因此拥有美好的未来和憧憬。但是1999年教育改革扩招之后,这个群体不再特殊,更加不稀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租,98级本科选择了考研,随着硕士和博士的扩招,他们的“经济租”稀释得更快(因为要考虑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反观现在体力劳动者获得的“经济租”,近日沿海的民工荒,建筑工人在广东某些地方月工资已经上涨到3000以上,但这个“经济租”是暂时的,不稳定的,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改变必然会消失。

参考文献:

1.平狄克等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加拿大]罗宾•巴德,迈克尔•帕金著.王秋石,李胜兰等译.微观经济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贺卫.寻租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Barney,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J]. Management Science,1986

第4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主线;教学手段;现实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我国高职财经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应用经济学科的基础课程。

1明确高职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学习目的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失业以及经济增长、经济危机等术语和决定我们思维框架的,无不来自经济学理论。因此,学习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经济思维方式,即学会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得到一套现成的答案。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做出个人决策,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更充分地理解置身其间的世界的运行和政府政策的优与劣,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经济学的思考和遵循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2从整体上把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主线

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无限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出发,提出通过选择来合理配置资源。围绕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运用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单个消费者及市场需求曲线。再运用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研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由此推导出单个生产者及市场的供给曲线。市场需求曲和供给曲线的结合决定了均衡价格,从而实现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1],因而进一步分析四类具体市场形式的价格、产量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果。进而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问题而造成价格机制失灵,因此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3有针对性地弱化数学分析克服畏难情绪

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他们很难理解表格、几何图形、数学公式的经济学含义。近年来,经济学界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强调其科学性的一面,却往往忽视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即管理中的艺术性。高职培养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去研究经济学本身,而是会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去思考,因为语言文字同样也是西方经济学的表达形式之一,数学方法并不是它的全部。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高职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同时受制于相对本科较短的学时,不应过分强调数学分析方法,特别是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对部分复杂的理论也应简化或不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三大能力”

第一,启发教学法。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为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讲授“供求理论”时,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给学生分析讲授需求的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按同样的思路自主学习供给的相关理论。第二,案例教学法。使西方经济学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变得具体、明确,提高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案例中的条件、具体事物与理论中的前提、变量一一对应起来,真正深刻领会理论的含义。如用经典的“和尚挑水”说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一定技术水平”就是指和尚只能靠自己用扁担、水桶挑水,没有自来水,“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就是和尚数量的可变,“一种或者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就是指扁担、水桶数量不变。第三,讨论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进行争论、磋商达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在讲到“价格歧视”时,让学生分析我国电力公司的电费定价策略,并对比美国的电费定价策略,思考同样是“价格歧视”,为什么“歧视”方式会有不同的?

5联系现实理解经济生活中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新的现象,热点问题,需要我们用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去分析、理解,否则,即使学生课堂上能够记住一些抽象的理论、模型、案例、图表和专业术语,但由于现实性不够,学生不仅不能将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更不能实际运用[2]。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关心时政,努力学习的兴趣,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例如,怎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近年来越发高企的房价?有学生认为是由于价格弹性理论的作用,作为生活必需的房屋具有需求的刚性;也有学生认为是通货膨胀中大众的心理预期和房产商的利润推动的作用;还有学生认为是由于当前股市不振,投资渠道狭窄,而房产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等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219.

第5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方法不恰当,不会灵活变通。有的学生学习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恨不得都记下来,做笔记也很仔细,布置的作业也认真做。如果按照上课讲的,这些学生都能够掌握,但如果稍微做一下变通或把几章的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有耐心,多讲讲其间的联系,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回顾以前的内容,使学生不至于顾此失彼,边学边忘。工科的学生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强一些的是遇到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不会像其他专业学生那样害怕甚至回避,而且相类似的问题一点就通,掌握得好的学生甚至不用讲自己就能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很多很杂,无论哪类高校,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很费力,对于民办院校的工科生来说也一样,因此有的学生就会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据笔者了解,这类学生无论学什么课程都有惰性,他们认为上大学混个文凭就行了,有毕业证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学位证压根就没想过要拿。因为他们的父母早已经把他们毕业以后的事安排好了,这样他们学习更没有动力。

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该课程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同时也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西方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常常会使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尤其是工科的学生。同时,西方经济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并且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乐趣。

西方经济学的逻辑体系是比较严密的,笔者认为在授课时首先应当介绍该课程的理论体系,使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另外应当注意对于工科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应当有所侧重,不用什么都讲。在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首先由供求定理引出其核心理论———价格理论,其次分别介绍决定价格的两大微观经济主体———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及企业供给行为的决策过程。企业的决策过程从两方面入手分为生产论和成本论,要注意使学生明白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否则学生很容易混淆。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根据几个标准可以把市场成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在此基础上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最后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这时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从而介绍微观经济政策。

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以国民收入为核心,首先从国民收入概念开始,介绍国民收入的界定及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其次,利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同时对均衡利率的决定进行分析;再次,从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两个方面,仍借用IS-LM模型,论证财政或货币政策的运用组合方式以及政策效果,落脚点同样在国民收入;剩下的部分不用介绍太详细,主要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学的部分内容即可。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雷诺兹就提出,要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欠发达经济分析。他指出:“人们把西方经济学的工具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经济时,很少会发现这些工具是完全适用的或完全无用的,一般是经过适当的改造有些用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讲授原理,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原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科的学生,他们接触经管类的课程有限,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经管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是每一位给工科学生讲授西方经济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针对民办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一般作为选修课或者考查课,(如笔者所在学校就作为考查课),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也不需要什么知识都讲,主要讲解最重要的知识,另外,这门课的课时通常也不会很多,经常是不够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重点,把重点讲解清楚、透彻。另一方面,既然该门课是考查课,学生会产生不重视的态度,学习起来自然也不“上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心”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如案例教学法、视频讲解结合法、画图法等。同时也要多介绍该课程的前沿理论,使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更感兴趣。

(二)采用适合的本土化案例教学

第6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16-02

1 研究的意义

管理学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了与时俱进的长足发展,工业革命催生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革命则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现代化,并使金融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使之与经济学、管理学相并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研究三者之间的融合,对于探索我国管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学、金融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和融合

2.1 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脉络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源远流长,经济、管理思想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后,如何分配剩余产品以及如何对氏族部落控制,这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想,金融学思想最早产生于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交换商品,取代了以前的物物交换后,对货币的本质认识、职能作用以及货币价值的认识都体现了金融学理论的最初思想,以下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理论融合的主要脉络:

第一阶段称为孕育阶段,时间是原始社会末期至18世纪工业革命。经济学方面,即政治经济学形成阶段,政治经济学诞生之前主要是跟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和《伦理学》多次提到高利贷和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流通,价值形式和信用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涉及原始的金融学理论。管理学理论进入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人类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第二阶段称为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是18世纪工业革命至二战。经济学方面,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后来出现边际三杰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统一。此时,管理学思想理论进入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管理理论方面已经进入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企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代表人物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同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劳动分工论,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思想。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货币和资本市场,研究的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代表理论是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和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方程式等。

第三阶段称为交叉融合阶段,时间是二战后至今。经济学方面主要是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学方面,由于出现滞涨,货币主义兴起,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以及金融全球化、国际游资和资本市场稳定性分析、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安全的分析等。管理学方面,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以战略管理为主,在动荡和急剧变化环境下研究企业组织效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不断变化的环境,代表理论是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拉普哈拉得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等。更加突出的特色是三者的融合特别紧密,比如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应用到货币金融、多因素引入分析丰富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储蓄和投资理论走向成熟、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2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融合的路径选择模式

2.3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理论思想融合的特征

(1)在研究对象方面相融合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而管理学则研究人的工作和组织运作的效率问题,金融学研究的是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了管理学和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来的,管理学和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子集,而且从时间上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更早出现。

(2)从融合的模式来看,经济学和金融学至始至终都是相互融合的,但其融合的路径不同,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胚胎中孕育产生的,也就是经济学中一个领域的分离,经济学在工业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微观经济学,侧重对商品、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分析,而金融学侧重对货币需求和供应等要素的分析,形成宏观金融学的理论,但是二战后,经济学侧重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分析,形成宏观经济学理论,而金融学侧重企业内部的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等研究,形成微观金融学理论,也正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路径不同,更加丰富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及研究的范围;管理学理论的形成比较独立,直到19世纪初期开始,与经济学、金融学的融合更加密切,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至现代管理理论的转变,在研究的领域中,侧重外部市场的变化和反应,侧重效率分析,也与宏观经济学、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也为其相互融合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信息工具应用广泛的情况下,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更加紧密。

(3)从融合的内容来看,融合的领域交叉性强,研究的范围从企业单位到整个国家以及国际领域,同时研究的方法也不同,经济学和金融学侧重均衡分析,而管理学侧重实验分析。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各学科理论融合紧密,形成了理论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合了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特别是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数学理论的引入,使其更加科学化。

3 中国高等教育商学院管理专业改革的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和综合素质的降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这局面归根结底还是高校的培养模式问题。笔者根据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反馈,结合现代企业对经理人的要求,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市场发展和需要,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笔者根据国家学科分类将企业管理学科群现有分支学科以及待建分支学科相对地划分为六组:企业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企业形态管理学科、企业基类管理学科、企业运行环节管理学科、企业细部管理学科、边缘分支学科。

以上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有利于理顺管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个脉络,更好地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同时结合以下四种本科教育改革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两段式模式:“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两段式模式,一、二年级属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习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属专业训练阶段,接受较明确的专业训练。第二种模式是三段式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传统的单一专业教育之上叠加普通教育,最后再适当加强临床实践方面的教育。第三种模式是主辅修模式:学生以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以另一个专业为辅修专业,毕业时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的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第四种模式是本硕连读模式: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采用6-7年学制,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4 商学院管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基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和本科教育改革的模式,笔者提出几点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一点是关于课程改革的建议。在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力求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管理的各项能力素质,本文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在设置课程时增加经济学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学习,特别是宏观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和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的学科,比如管理经济学、公司金融学、管理金融学等学科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高等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学习,特别是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理论的出现,为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习,比如管理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改革。

第二点是关于教育模式的建议。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上述几种模式的综合选择,特别强调的是本科的第一、第二学年要完成管理学的基础学科和公共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加强跨学科的选课,文科和理科选课的综合,有利于扩充学科的视野和知识体系,第三学年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和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现代管理理论思想的学习,第四学年主要是管理学理论的实践阶段和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架构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13745-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58-60.

[3]王续琨.交叉学科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社,2003:209-210.

[4]陈清泰.加强企业管理研究与学科建设[J].经济与管理究,2002,(2):5-7.

[5]郭志文,熊会兵.基于职业生涯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总结报告[R],2004.

[6]顾宝炎,彭志刚.管理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

[7]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和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

第7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产权 福利 甄别成本

一、引言

1960年科斯(R.H.Coase)的《社会成本问题》的发表提出了通过产权理论研究外部性的问题。科斯第一定理知道,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从效率角度看,产权的最初分配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在绝大多数下都是存在的,进而的科斯第二定理又接着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那么产权的最初分配将会对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当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以使私人交易有效存在时,可以根据规范的霍布斯定理,构建法律以使私人之间的协商失败导致的损害最小。也就是说,为最小化上述损害,法律应将产权分配给对之评价最高的一方。从理论上讲,这些都有其道理,文章的意图不在于评价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的探讨,而是关注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将产权分配给对之评价最高的一方”之中“评价”的衡量标准问题,因为同样的思路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将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而,我认为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献综述

在通常的教科书或论文中,很多人喜欢用成本或效用去比较利益冲突的二人的福利得失,在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他举农夫与饲养者的例子时使用的是显性成本,即以具体的货币单位来衡量利益冲突方福利的得失。而在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教科书中又大多采用效用来衡量福利的得失。那么到底应该用哪种方法去评价这里的福利得失,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在具体情况下的采用标准,前人似乎都没有明确指出。本文基于此,希望通过论述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在具体情况下的选择标准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评价方法的评述

在衡量福利得失的问题时,主要有显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三种评价方法。为了方便与将这三种方法进行对比,我举一例以方便接下来的比较。假设一个企业家与一个农夫为邻,企业家的狗经常会跑到农夫的住宅范围之内戏耍,但是有可能会伤害到农夫,如果农夫被咬伤,企业家将要付给农夫一笔10万元的医药费。要避免农夫被咬伤的措施只需要在两家之间修一堵墙,使狗不能随便地进入到农夫家的范围之内。又假设谈判成本无穷大,即两者之间不能通过谈判来确定由谁来修筑这堵墙,因而需要外力来通过比较福利,将修筑墙的责任分配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1.显性成本法

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假设农夫修筑这堵墙的成本是4万元,而企业家修筑这堵墙的成本是3万元。那么根据显性成本法和效率原则,很明显在谈判成本过高使私人之间的谈判无效时,应该将修筑这堵墙的责任判给企业家,因为这样可以使得整个社会得到1万元的剩余。

这样的评判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便捷、成本低,利益冲突双方的成本容易衡量。然而,这样做是否真的科学,或者说是否符合经济学中的效率原则呢?

2.机会成本法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机会成本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一般地认为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以单位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这一例子中,如果我们将二者支付的货币看作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话,那么通过机会成本来衡量这一问题可能会获得不同的结论。假设企业家如果用3万元资本进行工业生产可以最终获得本利和6万元,而农夫将4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只能得到本利和5万元(由于两人的技能不同,所以不能将自己的要素跨行业进行生产)。所以,企业家和农夫修筑这堵墙的机会成本分别是6万元和5万元。这时如果再运用产权责任分配的法则,就会发现结果与运用显性成本法截然不同。这时如果将修筑责任分配给农夫,将会使社会得到1万元的剩余。

然而,这种方法与显性成本法相比难以测度,每个人为了逃避责任可能会谎报或者将自己伪装成能够给资本带来高收益的人,因而使用该方法成本较高。但是这种方法与显性成本法相比却更符合经济学的思想,更加有利于判断真实的社会福利得失。

3.效用法

效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效用是一种个人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于某一种物品的评价可能会不同,因而每个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二是效用的衡量要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假设农夫对货币的效用函数是uF(x),企业家对货币的效用函数是uE(x),其中x表示货币数量,且农夫按机会成本付出后的资产为a万元,企业家的资产比农夫的资产多b万元。那么两者按机会成本付出后。农夫的效用损失分别为,企业家的效用损失为,这时需要判别两个值的大小,根据min{UF,UE}来决定将修筑责任判给谁。这时,我们是假设两者的效用函数本身不同且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看出这种判断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将这两个式子简化,将假设农夫和企业家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但仍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么uF(x)=uE(x)=u(x),则农夫和企业家的效用损失分别为和,但这时UF和UE的大小仍然是难以判别的。由此可见,效用法的优点是最符合经济学的对福利的评价标准,因而许多经济学教材在分析产权问题时使用这一标准。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主观性强,实际操作困难,想要准确应用的实际成本高。

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产权相关利益方的得失进行衡量,是进行产权责任分配的基础。然而正如上文所述,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当三种可以都可以无成本地采用时,使用效用法无疑是最有效的,因为效用更能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福利的大小。然而无成本的假定在现实中显然是不存在。当我们想采用效用法比较冲突方利益的得失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将是获取个人效用函数的困难,甚至在实际中这个效用很可能是不可获得的,因为个人或许都不知道自己准确的效用函数,那么外人就更难以将其准确地获得了。如果我们想退而求其次,采用机会成本法核算其得失,那么困难也是显而易见。首先,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获知他们运用该要素的潜在最大获利可能。其次,如果人们是理性的,正如上文所说,利益相关方有激励伪装自己,发出错误的信息,这样产权分配者将会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如果想获取利益相关方真是的机会成本可能将要付出巨大的甄别成本,使得甄别之后的社会福利小于甄别之前的社会福利,因为这个甄别过程并不能增加社会福利,而是进行净消耗,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以上两点缺陷可能使得机会成本衡量法只能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而不能在分配产权的现实中得以运用。最后,让我们再来分析显性成本法,这是会计学所遵循的法则,而不是经济学所提倡的。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由于衡量过于简单,其衡量的结果很可能不能从经济学意义上反映出社会福利的变化。但是,显性成本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行性极强,显性成本的衡量虽然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无疑得到大大的简化。因而我们可以将上述三种方法从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成本总结如下:

按理论有效性排序:效用法>机会成本法>显性成本法

按实施成本来排序:效用法>机会成本法>显性成本法

四、具体问题下的方法选择

上文已叙述了评价福利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可见三种方法的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成本有着正相关关系,而在具体操作中应该综合考虑采用三种方法的收益与成本。可以采用甄别成本和资源误配时所造成福利损失来确定采用哪种评价方法。

假设|UF-UE|为资源误配时给社会造成的福利损失,U(c)为甄别成本,并且通过甄别后的产权分配能够完全避免资源误配损失。当产权给双方带来的效用损失的差额较小时,应该采用显性成本法,因为甄别成本可能高于两者之间的效用差额,即U(c)>|UF-UE|,可得到|UF-UE|-U(c)

|UF1-UE1|

上式中U(Co)和U(CU)分别表示采用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的甄别成本,可得自左向右依次采取显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效用法。

五、小结

上述论证表明在科斯定理、标准的霍布斯定理等关于产权分配理论思想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仅是福利的衡量标准不同也会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异。而在具体选用福利衡量方法的时候,也不能仅仅考虑该方法在理论上的有效性,还要考虑运用该方法的成本高低。因而告诉我们如果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单一的方法评价方法可能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化,从而影响产权分配理论的有效性。因而要使用成本―收益方法来衡量使用哪种标准是合适的。具体而言,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甄别成本与资源误配损失相比较来确定具体测度方法的使用。当然,这一方法应用的缺陷之一是上文所已提及的UF与UE无法准确确定,因而只能是估计量,在进行估计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UF-UE|的大小而不是UF与UE。因为我们若能确定UF与UE,就没有必要在进行比较,而ΔU=|UF-UE|-U(c)>0才是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方法确定的必要条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因而对这一问题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论述,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给予雅正。

参考文献

[1] R.H.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3 (Oct., 1960), pp. 1-44

[2] R.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4, No.16. (Nov.,1937), pp. 386-405

[3] 卢现祥、刘大洪:法经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

引言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早起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还是较为年轻的学科。由于与现实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在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很多经济学刊物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学者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从事区域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人数也在迅速攀升,很多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并设置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1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该学科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认同,但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学科自身发展上的不足

1.1.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教师资源紧张,导致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使得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一方面,还存在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等问题。

1.1.2学科的多重血统使得课程设置参差不齐

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学习角度。比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以区域经济规划为基础,而经济学系的设置则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公共管理特点。这种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突出地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就是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自成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立区域经济学的大厦,结果反而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1.1.3课程体系未和国际接轨

大多数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未和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采纳和使用,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偏差。依照国际惯例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于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1.2认识上的不足

1.2.1对学科性质认识不到位

历来经济学界都较为注重西方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研究,而对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运动规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等研究有所欠缺。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新兴学科的多视角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1.2.2学生对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到位,知识准备相对不足

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对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致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知识准备相对不足。因为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受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其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先修的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即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恰当的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经验分析的方法揭示区域经济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区域经济学只是而向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根据学科专业四年的培养计划,并没有涉及过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课程的开设,加之课时限制更是难以开展全体系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的精简和取舍。

1.3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1.3.1实践教学发展不足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1.3.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具有技术性、技能性和趣味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但现实是大多数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方法围绕一本既定教材进行课程的讲授,不但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影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教学方法的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能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探究性学习。

第9篇: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范文

关键词:农经专业;数据分析;教学改革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部署了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的发展战略,将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1]。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农业经营单位、面向农业农村的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随着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推进,给传统的农经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2]。在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的时展背景下,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课题[3]。

1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给农经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1对农经人才的数据思维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农村的行政管理中都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农产品产销数据、农产品溯源数据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大量的数据资源。经营者需要认识到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要调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属性,让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4]。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各级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智能,收集了大量省、市、区、县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社区网格化管理下收集了微观层面的农业经营单位数据、农村常住人口数据、医保数据、扶贫数据、农村小额信贷数据。这些数据资源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务服务质量的宝贵资源。

1.2对农经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数据生成,如何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让数据能发挥其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功能,与数据使用者的数据分析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农业经营单位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投入数据、农产品销售数据、电商平台的客户反馈评论、农产品库存的动态数据,如何整合分析这些数据,要求农业经营者系统掌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文本分析等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农业人口的迁移数据、农村常住人口网格管理数据、农村居民医保数据、扶贫数据等,数据类型丰富,数据量庞杂,如何实现数据库的整合,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掌握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技术。

2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之间连贯性不足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为农经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数据分析类课程,见表1。数据分析课程群包括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涵盖了数据库、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内容丰富。数据库应用由计算机学院开设,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授课时教师往往将其视为一门计算机类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没有针对农经专业学生的特质,将数据库的教学与其在农经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觉得该课程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

2.2学生学习的软件种类繁多,但不够深入

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XCEL、SPSS或者R语言的应用,在经济计量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views或STATA的应用,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课程中学生将学习Python语言的应用。在每一门课程中学习的软件都不同,对于软件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虽然学生接触的软件种类多,但是由于学时所限,每一种软件都只是入门级的介绍,无法进入到深度学习。

2.3与专业课学习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应用机会

学生缺乏在专业课学习中运用数据分析类课程所学知识的机会。数据分析类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的应用,但大部分都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学生在学习了数据分析方法后,缺少在专业学习领域里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例如学生若要完成产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学的专题研究、课程论文,需要用到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但在第2-4学期开设大量专业课的学期,数据分析类课程还没有开设。若能将数据分析类课程尽量靠前安排,学生可以在后续的专业学习、课题研究中运用所学的方法,一方面夯实数据分析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4排课不够科学

在大三阶段,学生可以选修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Python语言三门选修课。但到了大三,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任务重,选修课种类考虑繁多,学生选课可能出于兴趣、学分安排或者准备考研保研考虑,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会选修上述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能力不太强、对数学类课程感到困难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难度小的课程。

3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的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

3.1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意义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将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进而实现项目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4-5]。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更清晰明确,可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6]。在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创设数据分析情境,加深对所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围绕“三农”问题的数据分析项目,让学生从数据分析中加深对“三农”问题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农经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对农经专业的认同度。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对数据分析课程群的改革[7]。

3.2统筹规划教学内容,加强课程间的连贯和递进

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目前主要包括必修课数据库应用、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选修课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以及实践课R语言与统计应用、Python语言。统计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基础性的统计方法的运用,经济计量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计量分析的范式,如何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多元统计强调对复杂多维数据信息的提炼。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教学的重点在于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此外,针对于目前学生所学的软件门类过多,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建议在统计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中统一采用R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

3.3基于项目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统计学课程介绍了基础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后续课程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整理,为经济计量分析、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做好数据处理上的准备,让学生体会到关联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联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田野调查实践,围绕“三农”开展调研,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3.4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

结合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数据分析课程群“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在农经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的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专业性课程对大量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类课程中涉及的城乡差异问题、收入和消费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贸易等现实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基于现实数据的定量分析。因此,在农经专业的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研究项目中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4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优化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类课程在建设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是将教学停留在课堂上,引入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数据分析课程群的优化:第一,数据分析基础类必修课安排在大一学年。在第1学期,可以安排R入门、Python入门、数据可视化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当前主流的数据分析软件,激发学生对R或Python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我拓展学习空间。R入门、Python入门、或者数据可视化课程都属于数据分析的基础课程,无需其他先修课程。在这一时期,让学生开始接触数据分析软件,学习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数据意识和软件实操能力。第二,将与农经专业课有关的专业必修课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安排在第3-4学期学习。统计学课程需要学生先行修读高等数学和概率论课程,经济计量学需要学生先行修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因此可安排在第3-4学期。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后,可以更好地体会统计学、经济计量学方法论学科的应用价值。第三,将数据分析进阶类选修课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为高年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类选修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未来的发展规划学习更加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技术。鼓励学生能在专业论文习作、学科竞赛中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加学生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第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用项目式管理和评估的思路,由学生自主开展一个数据分析项目,从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到提炼研究结论,开展小组团队成员互评。教师跟踪学生的项目开展过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数据分析质量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结束语

将项目驱动教学引入到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的建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不再对数据分析类课程望而生畏。本文的研究对于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高阶能力,也能为同类课程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EB/OL].(2019-12-25)[2020-4-14].

[2]李虹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智慧农业导刊,2022,2(7):110-112.

[3]冯开文,陶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3):54-56+63.

[4]杜洪燕,陈俊红.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21,15(21):213-214.

[5]金娥.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学习框架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6]胡静,王昌凤.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9):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