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第1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关键词: 居住区 环境质量 建设规律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

1、 居住区建设程序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居住区建设要依据: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的“三前三后”程序。

l.l 先规划,后建设

(1)集中规划新居住区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均生活用地的增加,人口将随着市区功能的调整,逐步向城市扩散和疏散。规划布置住宅基地将主要集中于城市边缘城郊结合部之间,并沿城市的四周延伸扩展,为集中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园区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2)超前做好居住区阶段规划

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三个阶段的规划设计程序:第一个阶段制定远期(20年)居住基地发展布局规划;第二阶段制定中期(10年)居住地区结构规划;第三阶段制定近期(5年)居住区详细规划。根据居住区环境质量发展的需求,规划设计由面到点,由远而近,从粗到细地逐步深入。

(3)采用“无甲方”的规划设计形式

居住区需要采用“无甲方”规划设计形式,摆脱纯经济利益驱动的机制,由政府住宅建设管理部门在无委托单位(甲方)的情况下,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并提出市政设施、建设工期及投资总额、公交线路、小区设计等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核,规划设计确定后再批项目,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城市规划通过对所使用土地的审核、监督等,保证住宅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统一,使住房建设真正成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创造质量的居住环境的积极推动力。

(4)加快相关专业规划的制订,提高居住区配套计划地位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发展方向应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并应加快专业规划,确保在居住区开发实施前具有水、电、煤、雨污水、道路及公共交通配套条件,并将居住区配套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引导和保障居住区建设。

1.2 先地下,后地上

居住区建设应执行市政基础设施“先地下、后地上”,住宅建设相继进行的综合开发程序。征地后要先开发土地,即先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煤气等管线与道路建设,再进行地面住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只有遵循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学的开发程序,才能掌握居住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权,才能建设良好的住宅和居住环境。

l.3 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

新的居住区离市中心较远,人口规模大。如果住宅建成后再配备交通设施,必然造成需求与供应的脱节,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超前进行交通建设。

2、 建设管理原则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还要遵循住宅与公建设施同步建设,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的“三同步”原则。

2.l 住宅与公建设施建设同步

商业、文教等公共设施必须和住宅同步配套建设,以便在住宅交付使用时,这些设施能同步使用,及时为人住的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

2.2 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

在进行住宅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营造。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是为了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做好居住环境的硬件建设,要为住宅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优美的绿化系统,要对噪声、污水、垃圾等进行统筹规划和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落实管理环境的责任人。居住区建设要有能促进居民交流联谊的场所,以利密切邻里关系,又有安逸、私密的环境。从而为居住区内的全体居民,包括老人、成年人、少年儿童、青年人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休想的场所和设施。住宅绿化要有不同层次,与公共服务设施互相联系,使住宅区内做到绿化、美化。

2.3 建设与管理同步

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光建设还不够,还必须在建设的同时搞好管理。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的管理,保障公建配套比例达到规划标准,建设的住宅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另一方面,要搞好建成区的物业管理,确保居民居住安全、方便、居住环境整洁、文明,并使有效使用年限延长,住宅实现保值增值。

3、建设方针

要改变目前的居住环境现状,必须做到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建设与改革并重。

3.1 数量与质量并重

住宅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住宅和住宅区的功能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我国的住宅建设正从立足解困增加数量开始向注意居住环境质量转化。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改进规划及设计标准,提高房屋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满足居民的心理及生理需求。21世纪的住宅建设将从文化、技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3.2 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

在居住区建设中,不仅应注意居住区内部的功能开发,做到居住区各类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等,还要强调居住区的规模开发即居住区的布局要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利于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3 建设与改革并重

从目前居住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旧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的住宅,必须在住宅投资体制、供应体制上不断进行改革,实现住宅的商品化和住宅供应的社会化,建立住宅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确保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住宅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条件不断改善的要求。

4 结语

居住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以上是笔者对居住区建设的一些思路,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大家的不断创新、完善。希望我们的居住区环境可以达到一个更理想、更舒适、更优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旭光,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规划师》,2005年8期

第2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摘要: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就是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过程。本文分析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阐述了生态居住区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居住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is through the ecological design metho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artificial faciliti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conten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create condit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根据人们的择居动机,居住对象、规划设计现代的居住区,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有良好生境的居住区,是生态型的居住区。生态居住区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更是严格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对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1 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生态居住区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学和社会心理学两方面着手,创造一个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空间,具备优美环境、能诱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生态规划设计是以人与内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应用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这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去设计和调控生态居住区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综合空间、时问等要素,协调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问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自然和谐共生。

2 生态居住区基本特征

2.1 生态住宅

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住宅区与生态居住区是同义的。生态住宅应当是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能源的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减少废弃物,贯彻“节能、节水、节地、治理污染”的方针,强凋可持续发展原则。

2.2 生态居住区

生态居住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物。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尊熏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两大主题,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形态、空间的尺度内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区。

2.3 生态居住区的基本特征

生态居住区的特质主要表现在生态居住区的功能目标上,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可以概括成“舒适、健康、高效、和谐”。从整体上看生态居住区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整体性。生态居住区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一定时空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②多样性。生态居住区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宽泛的内容,这些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生态居住区生活民主化、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

③和谐性。生态居住区融人自然、文化、历史社会环境,营造出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生态居住区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的人居环境,而是富有生机与活力,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

3 生态居住区环境规划

生态居住区环境规划要突出结合自然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自然设计是指结合建设基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在人类居住过程中与自然合作,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也包括限制条件),促进、适应自然过渡,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建筑及其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创造生态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绿化是分不开的。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巾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居住要把健康落在实处。

3.1 结合地彤规划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地形地貌影响着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和形态。结合土地设计主要有三方面,地形地貌、地表土层、表层土以下的岩土。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地影响居住区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如有依坡就势、层层叠落的布局形式,有爬坡建筑、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建筑或硬质景观设计遵从地形地貌,在生态敏感区尤其重要,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

建筑环境中地表土的保护和还原也显得很重要。土地作为绿色植物的“营养基”,除场地和软质铺地外,建筑间角落、岸顶、阳台、窗台甚至墙面等部位都可作为争取还原表土的建筑环境,硬化是对绿色植物的排斥。但建筑及其环境还是蕴含着广阔的绿化前景,其简单形式为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大力发展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仅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问。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3.2 结合当地气候设计

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不同气候条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不适。控制阳光辐射、空气流动是结合气候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敝廊、通透、架空等设计;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上,形成了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阳光、风还可转化为有用的能,则显示了其另一种价值。水可作循环资源。设计可因地制宜利用水,在建筑环境中引人亲水设施。增添人们可接触的水,可起到调节空气温度、降温的作用,创造理想的微气候:设计中可利用建筑岸顶、水池暂时蓄存雨水.然后缓释到地下或再利用,提高建筑室外环境的渗透能力,或采用透水性铺装等,顺应水循环过程,达到防洪、减少洪涝与侵蚀的作用。

3.3 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4 生态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是生态居住区发挥正常功效的基础。

⑴内外通畅、人车分流。在生态居住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中,应限制小汽车进人.小汽车和货车从居住区边缘进入,并在边缘处停车或存车,同时又保证消防、救护、废物收集等车辆的可达性,同时居住区出人口附近应设置公交车站,居民到公共交通站点不超过1O~l5分钟步行距离,使居住区能通过公共交通与外部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居住区内部建立完善的步行或自行车系统f包括无障碍系统),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居住区,消除车辆与行人的冲突,居住区中心应布嚣适当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在建筑平台或屋顶开辟屋顶花园、商店、咖啡馆等,并用连廊将这些公共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不仅可减少人们出行量,而且增加了使用可达性,还创造了一种新景观。

(2)满足内部管网布嚣的要求。生态居住区内部道路也是区内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各类管线的主要通道,因此,道路设计不能仅考虑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路面、结构、水平垂直定线等.要综合考虑上述要求。

(3)结合生态廊道规划。道路设计还应与绿线、蓝线也即生态支持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车道和自行车道,使之有更多的自然特性,展示自然环境之美,吸引人们同归步行道中。

5 信息与智能系统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居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与智能系统是生态居住区的神经系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枢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否通常、灵敏、反馈快速在生态居住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通信系统对生态居住区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还有建立安全、可靠、防止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防灾、减灾设施也是不可少的如现在普遍推广的智能化小区,其智能化系统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系统网络集成系统,为居民提供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内外的信息交流目的:安全防范系统,用于安全防卫;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物业管理。

6 结语

总之,生态居住区既是一种居住区的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之一,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意愿。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求人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需要设计者不断探索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生态居住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第3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社区理念;社区;棚户区

abstrac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planning design idea in new construction zone,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 area, the road network of small neighborhood, the combination of landmarks and community unity,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belonging sense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paper provides the idea and the pathway of community planning design with the example of Xinfeng community in Anshan city.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community idea;community;shanty town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1994年我国实行了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居住用地成为城市空间开发的热点,城市进入了大规模、快发展阶段。居住小区规模也走向大规模、高密度的模式,在新建小区中,许多小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品质高尚,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居住区仅仅是居住功能而非生活社区,这也引起了规划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不断转型的背景下,以往居住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居住生活要求,居住区规划应该增添新的规划设计方式,社区规划设计理念逐步被引入和借鉴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当中。

1.社区规划设计新理念

1.1社区空间整体上的混合与单片功能区的混合

作为综合性社区,包含中心区、商业区等各功能,各功能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使居住与工作配置相对平衡,居民可以就近上下班,避免长途奔波,而每一片功能区也可以混合使用,差别是各功能用地,比例不同,使得主体功能有所差异。如中心区有商业,文化娱乐同时也有少量住宅单元,以及居住区内配有少量商业、金融等服务业,及学校、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在住房配置上从商业住宅到安置住宅等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阶层人居住,因此社区规划设计理念可以体现居住、工作和生活混合型生活社区。

1.2采用小街坊路网,实现“人车分离”。

社区的空间构成框架是道路网,它一方面起到了交通功能,满足社区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活功能,满足人们步行的舒适性。

社区的街坊按100~200m的间距划分,这样的尺度可以使人们步行感到舒适,方便步行。街坊内部一般外人很少入内,空间相对属于半封闭状态,小街坊可以使得道路、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都向居民和外来人员开放,还不影响社区内部人们居住。

社区路网是城市路网的延伸,但不能等同于城市道路,否则可能造成交通混乱,给社区内居民造成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社区道路做到“人车分离”的基本要求,道路设计使驶入的车辆速度降低,人行道路设置障碍,机动车不能穿行,同时尽量减少人行出入口,避免人车混杂的交通环境。

1.3标志性建筑与社区统一性相结合

创造社区的认同感,避免社区一些简单的重复,充分利用地域的环境特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增强社区能住户的认知感与归属感。

住宅设计采用平面、跃层、阁楼、花园洋房的多种形式,以适合不同人居住,但同时也注意了社区内部的统一性,建筑单体设计采用统一的风格,鼓励多种材料使用,色彩采用统一色调,使社区总体上出现统一的建筑风格。

1.4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制定了环保计划,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环境的原则,提倡环保意识和节能理念,包括营造生态、绿色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交通,耐旱植物的种植,建筑节能,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多种措施。

1.5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社区建设不仅要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要为居民塑造共同的生活意识,共同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于自己的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居住与工作安排的功能不平衡,出现“卧城”。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住区的空间主体还是以住宅为主,配置相对比例的配套设施与公共设施,基本上没有考虑居住区内居民工作与就业问题,在过去,居住区规模小,这种影响还不明显,随着城市快速的扩张,居住区规模不断扩大时,居住与工作的不平衡就越发明显,一些地方的大型居住区就变成了“卧城”,居民上下班来回奔波,交通时间成本增加,对城市整体交通也造成影响,造成固定时间流量大、道路拥挤、生活舒适感降低。

2.2居住区的封闭管理造成居民的隔离,城市街道无生活功能。

近些年我国新建小区规模不论大小大致都是一种模式,道路通而不畅,小区中心为绿地,沿街有一些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小区边界用围墙围合,只在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保安,可以保证小区自身安全与安静,但却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使小区内居民与外界产生隔离,封闭管理使得城市街道只有交通功能二无生活功能,小区内部中心绿地,功能单一,缺少人气。这降低居民以此做为媒介的功能,降低了居民之间交往与沟通。这些最终造成空间资源差异,暗示城市空间居民阶级的差异。

2.3居住区街区尺度过大对城市结构造成破坏

在我国很多新建小区用地面积达到10万平以上,基本上都采用了封闭式开发模式,围合小区的城市道路网都达到400~500米,这种大尺度的空间造成市民出行只能靠机动车出行,行动非常不方便,对城市造成污染和交通不便,使得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4以景观代替生态,导致更多资源浪费

我过现阶段对生态节能的宣传很多,很广泛,但真正实施中却很少。在很多居住区建设中,为了实现短时效应,很多居住区的景观布置很好,草坪、水景等多种人工造景的地方,把这些人造景观就简单的等同于生态,把“绿色”称为生态,实际这些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生态的破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

2.5模式化建设造成居住区无归属感

目前,我国居住区存在大规模成片区建设,因为规模大,使得一些小区在单体设计上机械重复,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单体建筑都雷同,不同省市更有甚者规划设计都基本相同。在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上更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重现象的出现,导致居民无标识性,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得居住区与社会公共空间的脱离。

营造新都市生活为目标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新风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

3.1建设适应社区整体空间混合与单片功能区混合的使用

新风社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社区,包含居住区、中心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公共绿地(公园)等多种功能区,各功能区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商业、公共服务区位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居民能够就近上下班,免除到社区外长距离的奔波,同时也减少机动车的运行量。另外新风社区在每个功能区中各用地比例进行调节,使主体功能有所差异,新风社区除有大量住宅外,沿街设有商业,并在住宅群中布置配套服务设施,中心商业区内除商场位还有一部分商住混合、办公与住宅混合的综合楼,公共服务区内设有活动站、文化站外,还包括餐馆、银行等其他商业设施。在公园周边配有为其服务的餐饮、零售店等设施。学校和幼儿园都规划在安全

易接送阳光充足的地带,住宅配置采用包括商品房和回迁房等多类型,新风社区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

3.2社区以开放型道路为理念,以步行尺度为导向。

新风社区以开放型道路网为理念,采用快、慢速交通分离,社区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满足不同人通出行的要求。新风社区内组团级道路不与城市道路直接相交,采取两条组团路相互环通的办法,避免与城市道路相交,只有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这样可以使交叉口间距达300~500米左右,满足相对快速的交通要求。

为了减少城市道路对社区产生的影响,新风社区采用了小街坊的道路网格局,街坊按100~20米间距划分,以慢行交通系统位重点,使得每户只需步行3~5分钟即可到达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这样新风社区内的道路、绿地和社区公共场所都有居民来往,大大增加了亲切感与归属感。

3.3社区规划多样性景观与多样的公共空间

新风社区为了避免单调的街道空间景观,社区内不同街坊采取不同建筑色彩处理,使得街道景观丰富多彩。社区采用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组团的规划设计,将各级开放空间作为社区的一个整体,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在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公园,提供球场、游乐园、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和广场等活动场所。充分利用街角、建筑间等空旷地带,设置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交流、游乐、健身提供场所。使之也成为城市多样生活的载体。

3.4社区规划注重生态、可持续与绿色环保。

新风社区把生态、可持续和绿色环保做到实处,在交通方面提倡绿色交通,新风社区通过规划措施组织交通出行管理,为提供多种出行方式,以改善交通高峰期的拥堵问题,规划尽量使居民步行可达到公共绿地、商业等公共场所,减少机动车使用频率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在绿化方面,种植耐旱植物,收集雨水浇灌绿化,见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社区自然生态环境。在建筑节能方面,社区住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最大可能地节能。社区内垃圾采用分类、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尽可能的再利用废物。这些都为居民提供绿色、温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3.5营造社区归属感,建立高效灵活的物业管理。

新风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营建一种和睦共处、健康平安、快乐平等的社区型新住区。通过规划设计希望居住在新风社区的居民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自己的社区有归属感。为了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规划设计时在公共绿地周边规划一些小商业、餐厅和咖啡馆,使居民在公共绿地活动的同时也能坐下来聊聊天,曾加沟通的地方与方式,形成亲切的氛围。

新风社区物业管理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对于组团采用封闭管理,对于小区采用半开放式管理,对于居住区采用开放式管理的方式。此外对于新风社区,市政府培育新的社区管委会,鼓励社区居民交往和社区自我管理。社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委员会的成立一方面是监督和管理物业公司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协助社区管委会开展多种社区文化和教育活动,发动各种集体性的社区节庆事件,鼓励社区多种社交活动,培育美好的社区感。

参考文献

1、曹凑贵 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文凯 张播 居住小区不因市场而失效――小区理论在市场机制下的理解与应用 城市规划 2010.9 61-66

第4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1.“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所谓“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组织住区的交通,配备居民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而是要从居民的需求出发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3]。所以住区环境设计不应盲目地追求景观的塑造,即重“景”而轻“人”。住区环境的重要意义在于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通常居民对环境的需求不外乎人的行为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

1.1 人的行为需求与居住区环境设计

这要求从居民的行为需要出发,掌握居民的生活规律,来设计空间环境。例如:居住区的宅间绿地,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影响最为直接,是邻里交往机会最多的场所。据调查,有72.8%的人更关心宅间绿地,希望在那里设一些儿童游戏设施和老人锻炼场地。其次,自行车在我国仍然比较普及,停放自行车是居民不可缺少的行为之一[4]。所以,应设置适当的自行车停放处,避免车辆摆放的混乱,甚至侵占绿地。

1.2人的心理需求与居住区环境设计

在今天的住区环境设计上,居民心理需求的比重逐渐增加。居住环境不同于其他方面的环境设计,首当其冲的设计要点是居民居住生活私密性的保证,包括一些室外交往空间的私密性。要求居住区环境设计不能过分强调开放性,而缺少围合,缺少领域的塑造。

2.人性化居住区设计强调的内容

2.1强调使用为本

居住区的绿化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5]。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在绿色土地中健身、博奕、陶冶情操;孩子能在成长中感受童年美好的环境;老人们散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与自然同在。因此从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新鲜空气、阳光雨露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2.2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6]。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线条、形貌、体量、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只是平面化,还应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2.3强调生态学原理

居住区设计应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前提。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处理,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3.人性化居住区规划设计具体措施

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7]。“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们接近自然、改善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重要场所。具体设计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引入自然要素

当人们游玩于自然山水中,在赏阅自然美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精神升华,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这一现象可以在周末开往郊区的车流,假期涌向风景区的人流中被每一个人亲身体会到。这反映了我们居住环境中自然风景的缺失。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地方,是人们接触自然的有效场所。因此,在居住区环境规划中要有意识地引入自然要素,而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常用的自然要素是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

3.1.1水体

“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有生命。居住区中水体的设计就应表现出人与水的感情。首先尺度上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相协调,比如位置关系恰到好处、空间大小关系适中;水体各要素的关系,水池、喷泉、瀑布以及小品、雕塑之间能做到主次分明;人与水体的亲近程度,比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和形式等。其次,形态上要动静结合,平静的水常给人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最后要根据不同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3.1.2绿化

首先绿化配置上,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同时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8]。其次,树木的种植方式上应随场地的规模和功能定。如以欣赏树木的姿态应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以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以利用树木围合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遮阳隔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最后,在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等等以达到模拟自然的意境,如屋顶花园绿化等。

3.2考虑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施旨在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因此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对人的关怀应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因为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和舒适使用的环境空间。比如说在台阶和坡道侧设置扶手;台阶设置应防止疲劳,每隔1.2米设休息平台;遮阳、避雨的设计,防滑设计,照明设计,电话亭设计等[9]。我们善待残疾人、老年人,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3.3发挥公众参与设计

公众参与设计是一种让群众参与决策,使群众真正成为公园建设的主人,公众参与的结果必然大大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而且对于自己参与的设计容易产生认同感,并且更愿使用和爱护它,也真正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

4.结语

居住区环境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现代居住区公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杨赉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56~72.

[2]马涛. 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5~9.

[4]白德懋.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14.

[5]江桂湘.谈现代园林植物造景艺术[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0,(1):154

[6]黄小鸾. 居住区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4~16.

[7]吴隽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1994,(3):84~86

[8]邓小飞.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8(2):127~129.

[9]艾定增. 景观园林新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6~8.

第5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工程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它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交叉而生的复合性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属于管理类,但是,由于其管理对象是建设工程项目,其具有的特殊性需要具有相关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工程技术知识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199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后,工程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施工、工程投资策划、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其学科方向分为房地产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投资造价方向居多。总体来讲,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均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知识和能力:(1)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有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2)工程建设全过程所需的综合性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基础;(3)能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4)在管理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要求和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知识,初步具备各类用地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能力,为工程管理专业其他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置已由城市规划专业肩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任转变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职能。所以,基于其角色转变,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由于科技的发展,在教学手段上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特点引发的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对城市总体布局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较为熟悉。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平台课,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政策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点,由此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首先城市规划原理有关政策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城市规划学科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的空间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城市工程设施的布设、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等,与政策相关的叙述性、理解性的内容比较多,这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失去注意力。其次城市规划原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令学生困惑。课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地理、技术、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呈现出知识面广,体系复杂,内容跨度较大的特点,令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学科的框架、体系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置缺乏相关实践性让学生只会被动学习。课程中包括建筑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总规设计、城市详规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的知识,这些知识由于压缩为一章或一节,且没有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学生很难通过一门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整个城市规划的学科体系,对城市规划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更是不能理解、不感兴趣。

三、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

要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重在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的的确定

综合前述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多学科性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技术类知识体系为基础平台,而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原理又是这个基础的一门入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该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既要看到该学科的基础性特点,深入解析学科的知识点,又要重视工程管理专业的全过程性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理清该学科的脉络体系,从学科的特点和专业的要求两方面寻找平衡点。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消除城市规划的深奥感。使学生深刻理解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而做的规划和计划。其次,使学生能站在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角度,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大量多方面的信息,用长远规划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对待问题能以一定的深度去分析,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揪住细节不放。第三,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在意识深处,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和思维方法,如: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等,以指导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

2.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

对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是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着重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要求出发,合理调整与配置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构架的梳理与整合重构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方面进行:对内容的梳理,首先应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工程管理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着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监督、管理、咨询、施工、设计等工作,城市规划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住课程的知识框架,不至于在众多知识点中失去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课程按主题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及关系,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编制程序和城市发展战略,让学生从历史、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掌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二部分讲述组成城市空间各类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知识。城市用地构成、城市总体布局,这两章对各类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它们是该部分的核心,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它们和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详规设计等章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第三部分讲述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具有的行政职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对今后的微观建设行为具有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其次,对于具体的知识点,要在课程框架下紧抓脉络、逐层解析各种基本类型,在把握住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教学,从而做到以点、线带面、举一反三。此阶段可以将案例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设疑、理论讲述、分析讨论、解决方案比选、总结评析这一过程反复训练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众多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利于学生更迅速、更牢固地实现知识、能力和态度三者的迁移。以便今后能够灵活运用,能动性的解决所遇到的城市规划问题。另外,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在课程中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等,及时更新教材的有关章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总之,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工作要做到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精炼、衔接适合,使之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重点是在上述完整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除了及时补充教材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和最新的规划理念引入教学中,还要注意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互动。因此,在课程构架的梳理、重构的基础上和理清教学内容主次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突出规划理念的渗透式教学。如:反映宏观思维模式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的章节,以及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章节(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部分知识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讨论式教学为辅。即针对宏观知识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中间配以一些问题的思考来学习。具体可以通过结合讲课内容提出热点问题,增加个别课堂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采用课外调研的方式,有目的的启发学生,思考当代国际城市发展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把宏观综合的理论理解和消化。

(2)普及规划知识的发散教学,以案例讲述式教学和网络式教学并重,讨论式教学为辅;针对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部分,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借助大量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规划阶段的成果内容。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商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绿地规划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这部分规划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还应当选择学校所在的城市,鼓励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各个规划阶段成果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规划知识和身边社会关系的理解,达到对已经熟视无睹的城市问题能理解与思考的目的。

(3)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践对工程管理学生可以采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重在过程,而不仅是看结果。具体讲就是要在实践过程引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并积极开展规划实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如:用规划的眼光分析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可以选择校园、居住小区等,或者是所在城市的绿地、交通等,通过讨论,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或者,通过做一个简单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具体掌握规划中要考虑的几个常用要素。因为小区建设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建设的重点,也是工程管理毕业生接触较多的建设领域。教师先串讲之后,让学生用规划的眼光去参观不同层次的小区,然后进行交流,再通过一个小区或组团的规划设计课题来实践。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引、学、练、评”式的实践教学不但将重点知识点融会贯通,也会弥补很多在讨论中无法深入的知识点。

(4)了解规划编制和内容的拓宽教学。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以及不同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成果属于了解性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规划是如何从宏观向微观一步步控制并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应该尽量采用讨论式等容易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课前加强自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并重在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这部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相关章节还可以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客座授课,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效果会更好。

4.教学手段的完善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信息量大、图片多,而且多数知识点仅靠语言文字的描述难以理解透彻,配合图片甚至模型的直观展示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促进教学的互动与启发。首先它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其次它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易于识别与理解。特别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现场照片、播放城市建设的录像,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缺少现场参观所带来的不足。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网上教学,进行该课程网站主页建设,逐步完善网上教学互动。内容包括:网上的课程概况(包括课程历史沿革、课程简介、各方评价),师资队伍(包括课程负责人情况、教学队伍情况)和教学实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介绍;网上的教学热点问题讨论;网上的学生作业递交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宽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在师生交流中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构架以及基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获得学生广泛好评。

第6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用

引言

“以人为本”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在《管子・霸言》中有这样的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说要成就霸业必须以人民为根本,重视根本则国家稳固,根本不稳则国家危险。规划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理所当然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小区规划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完善的物质生活设施和满足其精神需求的生活空间,以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1]。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已由“住的下”提升到“住得好”。对于“住得好”,不同的设计人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这很正常,我们的社会正趋于多元化,不同的人对居住有不同的需求,“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各有所好。那么,如何通过“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以人为本”又如何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体现细节应用呢?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现阐述如下。

1 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分析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以人为核心,弄明白人的需求是规划设计的关键,那么现代人有哪些居住需求呢?下面进行一些分析。

1.1 交往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工作时间减少,全社会休闲时间显著增加(休闲时间比工作时间多550小时),同时高层住宅增多,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交往机会反而减少了,因而城市居民对交往有了更多需求[2]。

1.2 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家庭居住面积增加,家庭购物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少量多次向少次多量转变,同时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商业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购物方式受到冷落,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受到欢迎。

1.3 养老需求

随着生育率下降及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居民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以及老年人收入水平,养老院、托老所还难以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相当长时期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因而针对老龄人口的关怀应体现在小区规划设计中。

1.4 教育需求

随着经济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流离于固定单位以外的居民人数明显增加,客观上对基层社区的管理、服务以致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居民素质,保障社区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成为小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这方面发达国家开展的比较好,如美国政府资助的社区学院遍及其国内各地,可以为70%以上的公民提供再教育机会。

1.5 服务需求

社会在发展,生活方式也在转变。生活步入快节奏,居民对社区服务功能的期望值也会增加。城市化削弱了传统人际关系的纽带,社区归属感也随之降低,良好的社区服务可弥补和整合这种缺失,所以服务需求也是小区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

除了上述需求变化以外,传统的安全需求、健康需求等并未因此减弱,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今社会一大问题,缺乏个性和地域风格的住宅群也常为人诟病等,这些也是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2 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 和谐交往空间的构建

现代小区居民往往来自不同地区,所从事职业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也差别很大,居民之间缺少共同的属性,因而造成邻里关系疏远和冷淡,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求不会因此而减少。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精神归属就会更加强烈,人们渴望通过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舒缓压力。当前一些小区规划设计时只注重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但却忽视了交往空间的设计,例如户外活动场所功能不全,建筑小品设计不合理,甚至某些小区除了楼梯间、公共走廊等再无公共空间,造成人与人交往的困难,因此构建交往空间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合理布置交往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重视组团空间的构建与利用。居住区空间中除了公共空间、私有空间以外,还有半公共半私有空间,这个空间是组团内居民共同享有和使用的,如果借鉴四合院、里弄的形式,将住宅楼围合出这样一个空间,则有利于营造邻里交往的氛围。其实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例如广场可以规划成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当然也可以成为交往中心;再如廊道是居民交通空间,可以设计成兼具交往的空间。(2)利用好景观设计,营造富有情趣的交往空间。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巧妙利用雕塑、壁画、建筑小品、水景、绿化等元素,通过空间韵律、节奏的转换塑造美景,引起美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居民培养好心情,催化交往的热情。(3)丰富社区文化,促进居民交往。社区文化是改善居住环境的基础,尤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规划设计可以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意境。同时,小区利用公共空间组织各式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在健身欢娱之中心理获得放松,精神得到满足。

2.2 人性化公建设施的规划

前述现代人居住需求变化揭示了小区公建设施规划设计方面的一些潜在方向。公建设施合理与否关系到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也是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当认真考量。小区公建设施不仅要考虑居民对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还要关注公建对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说既要方便居民使用,又能发挥设施良好的经济效益[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1993/2002年版)给出了公建设施的类型与配建指标,为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但随着时展有些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小区居民的需要,例如私用轿车数量大幅增加,很多小区出现停车难的问题,公共停车场配置赶不上发展需要肯定是一个原因。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现有商业设施的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小区内综合性百货商店和食品店已经落伍,代之以综合超市和连锁型便利店,这些变化对商业设施的设计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教育设施除幼儿园、中小学以外社区教育设施不足是当前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士的关怀体现不多。针对上述问题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就应从人性化原则出发并考虑以下环节:(1)公建设施整体性原则。包括规划结构的一致性与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前者说明服务设施的配置应与规划结构一致,以形成相应的生活空间;后者说明服务设施与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在空间布局、形成时间上应协调一致。(2)公建设施的灵活性原则。也就是说小区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分级、项目配置和掌握配建指标。小区规模大小、所处城市位置等各有不同,所以需要灵活分级;时代在发展,配置项目亦有必要进行增减和调整规模;配建指标,例如服务半径机械执行效果并不好,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效果可能更好。(3)公建设施的归属性原则。居住小区应易于识别及具归属感,通过公建在功能、形式方面的多样性可提高其识别性,将功能集结再配合街道、绿化、广场等形成既有生活气息又具环境特征的场所可增强居民的归属感。(4)重视细节把握。诸如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尺度是否恰当、材质是否适宜等细节的把握也反映了人性化设计是否到位。无障碍设计是居住区公共环境中人文关怀的一个体现,应当为老年人、残疾人士、妇女儿童提供既安全又便利的活动空间,创造平等参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机会。

2.3 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设计中,人始终是主体和核心,景观设计应将满足人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上,既要满足大众需求的“均好性”,又要体现个人喜好的“差异性”,因此在空间布局、时间安排、景观展现中讲求“天人合一”的意境效果。实际上,景观设计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材料是否高档、设备是否顶级、风格是否时尚,而在于是否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并且所提供的空间是否让居民满意。现代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得到满足、精神生活愈加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对环境的健康、亲和力要求更高,所以景观设计应在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方面寻求平衡。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长期活动所创造出的烙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印记。在小区空间布局、材料选择以及景观、植物、色彩配置等设计中渗入地域文化特征,这有助于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亲和力。空间布局应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以保持空间的可持续原则,再利用道路对空间进行分割和组织,并通过建筑布局达到减少道路长度和降低坡度的目的。景观设计中绿化和水体是表现地域特征重要元素,应围绕居民需求开展绿化设计,并以乡土植物作为景观的基调,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营造宜人的小气候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然后精心布置花坛、雕塑、坐凳等建筑小品,并将组团中心绿地延伸到院落空间之中,便于小区居民休憩、散步及儿童活动。水体设计应表现亲水情感,在位置、尺度上精心选择,以使人与水的关系达到适中调和的效果。

3 结语

小区规划设计的对象是人,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创建和谐小区的必然选择。由于社会需求多元化,人们的文化背景、经济收入、职业经历等不尽相同,因此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大众需求,也要考虑不同层次居民的差异性,唯有如此,才能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浩. 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住宅科技,2012(01):01-03.

第7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特点

前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一、住宅区用地规模的现状及其背景分析

住宅区的规模大小往往受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基本要素之一的城市路网是决定和制约住宅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我国的道路结构深受前苏联规划思想的影响,主要从城市交通的要求出发,规划出的现代城市道路的路网间距一般都在400米左右,由此形成了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一般均在十几公顷左右的规模模式。同时,现代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和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也对这一模式化的规模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和人均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为这一模式化的规模提供了技术规范的支持。

所谓住宅区用地单元规模是指由城市主次道路(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围合的,并一次性取得土地,一次性进行规划设计的住宅区用地规模。自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的住宅区用地规模经历了一个从几十公顷到几公顷的发展过程,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二次大战后大量的住房需求导致了政府行为的大规模住宅区建设,但随着基本居住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大规模住宅区建设带来的问题的反思,发达国家的住宅区建设逐步小规模化,主要原因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居住传统的怀念以及开发者对建设经济性的考虑,这种情况在我国也不例外。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已经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公顷缩小到了今天通常采用的十几公顷。

二、以港宏世家住宅规划为例探讨

1、住宅的环境与要求

用地位于佛山市南庄镇魁奇路西延线以南、紫洞路以西的地块。一条东西走向的25米规划路把总规划用地划分为南北两地块,北地块为东西长、南北窄的不规则形状用地;南地块相对于北地块较小,为近似三角形地块。南面为河涌,东南为南庄村委和南庄幼儿园,用地地势平坦,外部交通条件优越,周边环境条件良好。总规划用地南北长约435米,东西向长约519米。规划的性质是主要用途是住宅也可兼容商业,办公,文娱等方面(如图1)

2、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对社会、经济、人文、城市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以及对社区的功能定位,综合国内外居住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如下原则:

总体定位:打造一座最合适佛山人居住生活的社区,成为佛山人居的新样板;

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创造适于人工作、生活、休憩、交往的场所,使人心情愉悦,获得精神享受城市空间环境。

3、强化场所特征,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居住需求,提供多元的居住场所,注重不同场所的人性化。

4、强调“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则,使三者的对话与交流达到真正的和谐与自然之美。建筑的意义只是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媒体,担负着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使命。

充分佛山人文气氛,提升佛山居住品质

三、总平面规划构思与布局特点

1、规划结构

住宅小区用地被25米规划路划分为两部分,北地块建筑规划顺应用地特征情况布置2~3排高层住宅,争取最大的花园景观朝向,沿东侧、南侧规划路以及西侧设置商铺裙楼。南地块因应用地情况布置4排低层住宅。整个规划简洁明快,每栋建筑都获得良好的景观与朝向。小区内围合出多个园林空间。局部首层住宅架空处理,使园林面积最大化。组团之间园林相互渗透。沿地块中间规划路设置了小区的主入口广场。沿规划路中段设置通向两个地块的入口开放空间,使两个小区在空间上富有连续感,相对独立而又整体效果明显,风格统一。

2、功能分区

住宅小区被中间规划路自然分成两半,北地块主要安排高层住宅、商业、办公以及超市、肉菜市场、公厕、垃圾站、物业管理、文化活动站、居委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南地块布置低层住宅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团。

建筑设计

A、建筑布局与建筑层数

北地块建筑以多个花园为中心进行布局,在保证景观朝向的同时兼顾南北朝向,对每户都考究景观的最有利布置。

南地块充分利用南面的河涌作为景观优势,尽量多的布置沿水低层住宅。并通过特殊设计的户型去适应用地的形状,节约用地。

B、建筑退线与建筑间距在满足《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大园林的花园式设计,使小区达到优良的生活品质。(如图2)

城市鸟瞰效果图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

小结

第8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城镇居民的住房短缺十分严重,尤其是新兴工矿区的住房建设的紧迫性更加突出。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干扰,1949年~1978年,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前后相比并未得到提高。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1979~1998年的20年间,城镇住宅建设共建约35亿平方米,为建国前期30年间建设量的七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7.06平方米,到2008年已达到平均每人28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四倍多,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3%。

1998年实施城镇住宅供应体制改革,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市场化供应的模式。房地产开发建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光在居住面积上达到小康居住水准,而且住房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GDP的支撑产业,拉动约10多个行业,30个产业的发展。住宅已经成为全民、全社会关心的切身大事。

1998年以来,十年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已经使中国的住房建设由“数量型”进入“质量型”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技术发展。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创造出大批功能齐全、时代特色、设备完善的居住小区,初步达到21世纪初叶现代居住品质的人居环境要求。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进步,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可以预期,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将进入一个“品质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的性能质量,居住的健康、休闲和安全;除了注重室外的宜居环境质量,更加注重室内的居住品质,也就是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路子。

因此,住区规划应立足居住实态和行为方式调查,深入研究人的潜在愿望和生活细节,充分考虑不同的家庭组合、文化职业、收入水平群体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从而建立符合未来生活水准的居住空间模式。

房地产开发应大力提倡资源的合理化,保护和恢复基地上的生态环境,减少排放,使住区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统,建立再生循环系统。环境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将在安全、信息交互、管理与服务、功能提升、环境保持、节能减排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住房品质。

住宅产业化是当前提高效益、解决住宅建设质量的根本出路,将给我国的住宅业及其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连续化、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集成化和机械化的“六化”模式将成为行业关注点。

我们的家・昨天、今天

邻里单元:解放初期居住区规划借鉴西方邻里单位的规划手法.采用“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类似庭院式建筑成组布置.比较灵活自由。

扩大街坊:1953年全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随着援华工业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以。街坊”为主体的工人生活区。

小区规划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居住小区规划理论。小区用地一般约为10公顷.以小学生不穿越城市道路小区内有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为基本原理。

成片建设:70年代后期.住宅建设由老城分片插建改由成片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建设、统一管理.成为主要的建设模式。

小区试点: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开展以济南、天津、无锡三个小区为主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

第9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景观设计;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随市民对自己居住生活环境的注重而乘风破浪、飞速向前。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过去居住区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林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专业化景观设计已成居住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质量已经成为楼盘开发的重点,也是消费者购房的重要决定因素。

1.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1.1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现代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设计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水体水是万物之源,生态环境的灵魂;有了水,环境才会显得空灵,才有生动的气韵。水体的各种造型,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水体设计分为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动态水体主要分为喷泉、涌水、瀑布等,可增添空间的活跃气氛。静态水体以不同深浅的水池形成平静的水面,增添空间的宁静气氛。水体与植物、园林小品一样,在改善环境小气候,丰富景观,增加视觉层次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作用。

1.4铺装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能使空间更富层次变化。

1.5园林建筑及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功能,在空间构图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林建筑小品功能简明、造型别致、体量小巧,是构成游园空间活跃的要素,起到丰富空间和点缀、强化景观的作用。常见的有凉亭、花架、雕塑、景墙、园桌、园凳、栏杆、园灯等。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2.1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为本原则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营造能够满足人舒适、亲切、愉悦、安全、轻松、自由及充满活力等体验和感觉的空间。在空间景观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最符合人们需求的,充满人情味的空间。对低耗、节能、高效原则认真把握,对环境景观服务的终极目标―――健康与舒适性进行全面把握。

2.2坚持生态学原理。

2.2.1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前提。

2.2.2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竞争、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进行空间艺术处理,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3努力提高居住区的绿地率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从而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

2.3.1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如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的情况下。设计时,合理分配园林诸要素,充分发挥植物造景对空间处理的作用。

2.3.2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建筑、广场、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

2.4努力提高社区性活动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会发生很多活动,每种活动都是在一定得场景中展开的,每个人对场景的质量、私密性以及社交的渴望程度等因素均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场景中,行为是否适当,何时有什么样的人参与等,这些均取决于不同人对文化及规则的认知程度。当文化规则变时,人的行为亦将改变。设计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环境行为学知识,使建成环境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需要。

3.居住区景观设计手法与实例分析

3.1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景观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该小区花园中,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在绿地中健身、博弈、陶冶情操;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户外游乐场上玩耍、嬉戏,在成长中感受童年美好的环境;老人们散步时能有个凉亭、花架等歇脚的地方,空闲时谈笑风生、回味往事当年、与自然同在。

从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进行了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花园中,为了削弱楼间距小而造成的压抑、生硬、楼与楼层次分不开的问题,削弱朝向不好的户型的缺陷,让住户天天回家走在楼间环境中感到放松、舒适。在此住区楼间区域,抛弃以硬质设施体现环境丰富性的手法,只设置少量满足最基本的必要活动的环境设施,如通行的步道、座椅、小尺度的活动铺装等,而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植物的空间塑造与精致上,通过精心搭配最常用的乡土植物,弱化密集的建筑群给人带来的压抑感。

3.2生态化设计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该花园以绿色生态作为小区景观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在这里,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线条、形貌、体量、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而且该住区的园林绿化不只是平面化,而是“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3.3个性化设计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求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该花园的园林景观设计以自然道路为主线,自然环线型主干道打破了整齐建筑群的僵化布置。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构筑物形体要素创造优美环境。水景设计在手法上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作用有机结合,使水体环绕主干道带壮分布,形成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使得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4.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密不可分。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个人资料

姓名:刘海龙

公司 长春桐林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会员

协会:长春市花卉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