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力作风建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标任务
作风“五问”大学讨论活动,是根据作风建设大突破总体部署,结合县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作风建设突破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开展的专项活动,目标是深入剖析全体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当前普遍存在的作风问题。我局将结合去年市局党组巡察组巡察反馈存在的问题,结合即将开展的省局党组纪检组政治生态巡察工作要求,结合近年目标考核中业务质量、创优创新、防雷安全监管等领域暴露出的问题,找出重点病灶,深挖思想根源。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为主要目标,全面提振担当作为、克难争先、科学务实、创新争优的时代精神,全面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思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保持高度一致,为气象服务保障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筑牢坚强有力作风基础。
二、主要内容
活动主要内容分“大学习”和“大讨论”两部分。
(一)大学习内容
1.深入学习关于作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不断增强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具体办法、县委“十个必须”等制度文件,将作风建设相关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3.深入学习领悟李书记在全县作风建设大会上提出的五个方面问题和不足,以及“四个方面再发力”,提升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大讨论内容
1.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是宁愿随波逐流还是提振勇争一流的拼劲?(少数干部习惯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想争第一,不愿站排头。必须对标先进地区,坚决做到有第一必争、有红旗必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向“领跑”转变)
2.面对县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中心工作,是置身事外还是坚持“一声喊到底、执行不走样”的标准?(有的同志缺乏大局观念,在工作中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中心工作当负担、落实起来打折扣。必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坚决做到一声喊到底、执行不走样)
3.面对错综复杂难题,是习惯推诿扯皮还是鼓足迎难而上的勇气?(少数干部遇到矛盾就退缩,碰到困难就上交,该牵头的不敢牵头、该配合的不愿配合,贻误发展、贻害事业。必须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从而实现变中求机、赢得主动)
4.面对发展瓶颈制约,是畏缩不前还是形成主动担当、敢于创新的机制体制?(少数同志仍然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只说不能办,不想怎么办,对于份内工作不敢表态、不愿承担,凡事等领导拍板。必须大力探索实施“三项机制”,大力推进2020年全市气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优化重大气象服务流程”、“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提升”等工作,以先行先试的勇气冲破高质量发展的“天花板”,打开弯道超车的“新局面”)
5.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是只想敷衍了事还是端正“说了算、定了干”的落实态度?(有些同志贯彻上级部署敷衍应付,落实领导交办工作得过且过,缺少“定了快干”的执行力和“干就干好”的高标准。必须大力解决“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不作为”的问题,坚决做到承诺说一个算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以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从2020年3月17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结束,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学习讨论阶段(2020年3月17日-2020年4月30日)。围绕大学习内容以及本方案中明确的学习科目(详见附件),从本职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学习领会,撰写大学讨论心得体会,回答好作风“五问”。领导班子成员心得体会在单位组织生活会上进行交流研讨,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开公示,并于2020年4月30日前将心得体会报送至县作风办。
(二)检视问题阶段(2020年5月1日-2020年6月30日)。对照作风“五问”问题表现,深入剖析自身存在问题,主要负责人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自我反思和排查工作,找出自身存在问题。通过自我排查、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集意见建议,要按照“见人见事见思想”的要求,结合单位职能、个人分管或负责工作深入开展排查,如实填写作风“五问”大学讨论问题整改清单(详见附件)。
(三)整改销号阶段(2020年7月1日-2020年9月30日)。对照检视问题清单逐一进行整改,简单问题要立知立改,对复杂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间,限期落实整改。问题整改方案和整改进度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开公示,加强群众监督,对问题逐项进行“销号”,直至问题彻底整改到位,问题整改情况于9月30日前报送县作风办。
(四)提升完善阶段(2020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将大学讨论情况向分管县领导进行汇报,并根据县领导提出提升完善的意见建议,再行整改落实。及时总结提炼活动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成绩,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常态保持。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进。深刻领会此次大学讨论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大学讨论的主要目的和主体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工作需要,排定工作方案,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到位”,对标对表推进大学讨论工作,确保活动不虚不偏不走过场。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乡教育系统效能风暴行动动员会议,目的就是传达县教育局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组织开展好我乡教育系统效能风暴行动,号召全乡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加强教育系统效能建设,迅速掀起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的热潮,为推动我乡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就开展此项行动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乡群众对学校工作作风和效能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就是要求我们更好地顺应群众的意愿,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使全体教师能真正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通过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少费一分心、少担一分忧、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开展机关效能风暴行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开展“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活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乡机关在推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对照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我们在效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机关职能的履行和综合效能的发挥,损害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成为影响发展环境、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通过效能风暴行动,才能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锻造求真务实的硬作风,才能解决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制约发展的大难题,打开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机关效能风暴行动
(一)着力解决思想解放不够的问题,务求创新进取意识有新增强。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村、各站所要以这次效能风暴行动为契机,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认真反思和查找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破除目光短浅、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思想倾向,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只争朝夕,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敢于攻坚破难,敢于承担责任,以改革精神冲破发展束缚。通过解放思想,效能风暴,进一步树立奋力拼搏、勇争先锋的思想意识,形成敢试敢闯、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开拓创新取代循规蹈矩,以敢冒风险取代不思进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着力解决执行能力不强的问题,务求科学发展有新成效。近年来,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过程中,通过统一全乡上下的思想认识,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见到了实效。但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有些干部对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敏感,行动迟缓,许多工作不能有效落实,所以我们必须把打造过硬执行力作为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突破口。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力重点,对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不等不靠,高效完成,以更好的状态、更高的效率、更严的标准,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着力解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务求发展环境有新变化。我们要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促进党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推进社会事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特别是关注民生的事项,如:农村低保提标、危旧房改造、骆家沟道路硬化、乡集贸市场改造、乡“5.10”灾后重建、小城镇建设、蔡家坪村谈家沟人畜饮水工程、万亩党参种植和其他“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等民生工程必须要通过“四议两公开”法进行公开。
(四)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务求干部形象有新提升。推进效能风暴行动,要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树立高效、务实、清廉的新形象。要把思想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整个行动始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大整治力度。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机制障碍。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破坏发展环境、损害形象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树立诚信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确保机关效能风暴行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作好表率。乡上成立了全乡机关效能风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对全乡机关效能风暴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这次我们提出效能风暴从我做起,领导干部要自我加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带头查找问题、转变作风,带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机关作风大幅改进,带动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效能风暴”行动是一项全局性的、全民性的工作,抓好舆论宣传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大力宣传这项行动对机关风气和干部作风带来的新转变,公开曝光与效能风暴行动格格不入的人和事,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政工人才 培养仪征
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党员教育、加强队伍管理、密切党群关系的特殊使命。当前,如何形成“尊重知识,重视政工人才”的良好工作氛围,建成高素质政工人才队伍,是引领广大群众投身仪征“汽车名城建设”、推动仪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促进队伍建设和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认识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仪征“汽车名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仪征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今后的几年,仪征“汽车名城建设”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同时也对政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立足于仪征发展大局,又要兼具国际战略视野;既要能干大事、肯干大事,又要作风优良、务实清廉。政工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撑,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领全市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仪征的进程中,迫切地需要在政工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上优化升级,迫切地需要在树立新时期政工队伍形象上更加严格要求,以顺应社会的新期待,适应队伍的新变化。
2、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打造“奋进、创新、活泼、和谐”仪征政工队伍的迫切需要
政工队伍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遵循“奋进、创新、活泼、和谐”的工作理念,紧扣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开创性地做好新时期政工工作。奋进的工作目标,号召全市政工队伍进一步树立全局意识,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创新的工作思路,呼吁各级政工人员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在党政关注、社会关心、青年所需、政工组织所能的结合点上,设计适合的活动载体;活泼的工作方式,要求各级政工干部善于创造和运用丰富多彩、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整合全社会资源,开创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和谐的组织建设,要求政工队伍必须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切实增强政工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切实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为党群公认、作表率的政工队伍
1、强化政工干部能力建设
一是服务党政中心和群众,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巩固党执政的基础,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来谋划和推进工作,始终发扬“党有号召、政工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一方面要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政工干部要紧扣发展脉搏,善于把政工工作放到党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实施;要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勇当创业先锋,争做招商标兵。另一方面要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准确把握社会、群众需求,进一步丰富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打造一批深受社会欢迎的服务品牌,提高政工队伍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实效性。
二是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政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贯彻落实到政工工作和建设中。帮助群众提高认识,不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要着眼长远,要有整体的考虑、系统的规划、综合的安排,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在巩固工作优势的同时加强薄弱环节,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机制建设。着力转变政工干部思想观念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成分,着力解决政工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是坚持党建带政工建设的现实要求,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积极贯彻党建带政工建设的要求,把切实加强党的政工队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新时期政工队伍建设。从政工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自身建设的调查分析来看,要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必须增强各级政工干部开拓创新的能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政工工作方式应当适应青年特点、生动活泼,有朝气和活力,必须了解当代党建和人民群众的特点和需要。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要放宽眼界,广泛联系社会方方面面。要鼓励各级政工组织发动广大青年,在继承中创新,通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工作水平的提升;在竞争中创新,立足实际规划工作项目,争先创优打造工作品牌;在合作中创新,号召各级政工组织优化资源配置,倡导结对共建,探索社会合作,充分发挥优势,达到互惠双赢。
四是发挥政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沟通协调的能力。各级政工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深化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2、加强政工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紧扣党员、群体变化,大兴刻苦学习之风。各级政工队伍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增强学习能力。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习的组织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政工干部的培训力度,开拓视野。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学习的实践水平,通过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增加实践比重,加快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过程。
二是立足新仪征建设,大兴争先创优之风。要牢固树立干事业的理念,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多干工作、多出实绩、多作贡献,为政工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要把政工岗位当作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奉献的岗位,力戒浮躁情绪,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锤炼品格、砥砺成才,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先进位、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政工组织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要认真学习公安特警大队的创新精神。他们的守卡“三字经”、巡防“五链法”,凝结了民警的智慧和汗水。尤其110处警,从按秒出警到“招手停流动110”,打造了全国品牌,叫响了大江南北。我们要认真学习公安特警大队的爱岗敬业精神。11个春秋,寒来暑往,队员们或头顶骄阳或迎风露霜,巡逻在大街小巷。我们要学习公安特警大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1年来,他们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扶贫济困,有难必帮,快速处警,给了60多人第二次生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巡防工作的一面旗帜,他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创新发展的执著追求值得我们学习,亲民爱民的崇高情怀值得我们传承。我们将在去年获得市巡防系统综合考核第二名、连获网市“创业者最满意单位”三连冠的基础上,瞄准“争进位、全省争一流”的目标,以敢于向先进看齐,善于向高手学习,勇于与强者竞赛的姿态,在全大队迅速掀起“学、赶先进、创品牌”的热潮。
我们将创立新机制。按照打造专业警务、动态警务、合成警务的要求,创新机制:建立静动结合的信息导防机制。加强“大平台”深度研判应用,强化社会面动态信息的搜集研判,及时掌握治安形势走向和发案规律特点,科学指导巡防力量向重要场所、重点部位、案件高发地段、时段倾斜延伸,以情报信息引领,由机械巡防向精确巡防、动态巡防全面转变。建立一警多能的综合警务机制。改革勤务机制,提高见警率,强化管事率,有警处警,无警巡逻,既管治安,又管交通。同时全面推行巡防技巧“十字”诀和路面盘查“六字”法,加大路面、卡口查车辆、查违章、查疑人、查疑物的力度,努力从个案、小案、串并案件中捕捉线索,扩大案源,提升打防控效能。
我们将整合新资源。将大队巡防力量与社区物管、单位保安优化配置,联动联防;对900名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夫、环卫工、送奶工等“红袖标”群体实行信息化管理,遇有警情,通过短信平台预警,群策群力,服务实战;将40辆“爱心车队”作为治安防控协警车,充分发挥他们地势熟、情况明、信息准的优势,专群结合,为我所用,提升预知、预警、预防能力。与城区派出所巡防力量联手,每天由大队集中点评。在巡防时间上错位运作,弹性安排,优势互补,以动制动;在巡防力量上区域衔接,责任到岗,消除缝隙,消灭盲区;在巡防范围上向繁华地段延触,向城郊区域延伸,向工业园内延控。将34名民警、100名辅警混合编组,实行“四班三运转”全天候社会面武装亮灯巡逻,使巡逻车成为治安防控车、110处警车、便民服务车、法制宣传车、旅游导向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抓获率。同时,组建30人6组便衣侦控小分队,公秘结合,跟踪伏击,实施精确打击。
我们将打造新形象。以全市公安机关能力作风建设为主线,促规范,抓服务,树形象。全队民警的管理与大队领导联责,一岗双职,捆绑考核,既抓业务,又抓队伍;与民警家属联手,开展定期民警家访活动,建立24小时联系热线,互通情况,互监齐抓,共同加强民警们八小时外管理;与政法机关联动,组织民警参加庭审旁听,接受反贪局反腐倡廉和法治办、司法局法制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三大服务”
按照市局党组统一部署,20xx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宣洪副局长带领标准化科室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县局、**市局、****日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地区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市局高度重视标准化及条、代码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采取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基层,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全年共完成了120多家企业的商品条码的申办、续展工作,完成了10家企业的商品条码印制资格证书的申报工作,并通过了现场审核获得了证书,完成任务数在全省系统内的县级局当中名列前茅;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新办、换证1300余份,年审1200余份,并对81家违反该管理办法的单位实施了处罚,督促其办证换证到位,保证了代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组织指导制定企业标准及标准的备案、复审等工作,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共组织指导企业制定、复审企业标准85个,通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认可35家,并对企业产品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实行动态管理,巩固了消灭无标生产的成果。先后建立了“水禽(鸭)”、“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种植”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油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县局20xx年完成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换发证626份,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执行标准42家,起草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组织安徽缘酒集团申报“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获验收通过,**电力公司被列为安徽省首批100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
****日化落户迎江工业园起步区为易地改扩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48.9亩,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整个**日化将于今年上半年内全部搬入迎江工业园并实现全面投产。**日化也正在一边建设,一边抓紧生产,争取早日创造效益,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支撑服务平台有待完善,现有的标准信息资源和检测手段还不能完全覆盖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在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方面与日益发展的经济要求不适应;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渠道还不畅通,缺乏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
二是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对标准化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标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不协调,社会各方面对标准的研究投入不高。
三、关于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领导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我们一定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各项工作部署上,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千方百计,扎实工作,全力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规范和强化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
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作为质监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企业和群众。就是要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利益为本,要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权益为目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抓基础、调结构、强管理、保增长,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功方面,标准化工作更需要加强。为此,**市政府高瞻远瞩,年初出台了《关于**市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对我市标准化工作做出了长远规划,并对参与标准化活动单位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为促进我市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高效服务能力
标 准化工作要紧贴**工业经济和标准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把握社会、企业等所需所求,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职能作用。首先将各项服务的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办事时限、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进行政务公开。秉承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使办事程序透明化、公开化,诚信公正,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其次,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文明诚信形象,真正使代码办证窗口让社会欢迎、政府需要、企业满意。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来衡量和规范工作人员言行举止,抓好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抓好作风建设。主动热情,真诚、文明、规范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杜绝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三)围绕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性
产品质量决定经济质量,标准是行业的最高话语权。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其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市质监部门在加强企业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鼓励企业全面跟踪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各级标准化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技术标准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的标准化工作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建议下一步着重实施以下措施:
1. 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2.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申报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实质性参与各级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活动。
3. 切实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申报工作。
4. 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帮助企业完善标准体系。
4.
关键词: 包头市石拐区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发展对策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有利于教育系统转变管理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教育系统建立一套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业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
一、教育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一)提高办事效率是增强信息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教育系统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提高教育部门以及各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教育电子政务以信息传递的方式上传下达,实现了公文、信息传输无纸化,免去了文稿的打印、装订、分发、归档等劳累之苦。用户在有计算机和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及时收发信息,处理公文,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推行教育电子政务,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学校各部门、学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在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教育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参与决策,更好地实现校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因此,推行教育电子政务是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校务公开、扩大政务参与、增强信息透明度的有效途径。
(二)推广现代技术是带动政务信息化发展的有力方式。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系统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水平对我国信息化全局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要搞好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就必须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以教育电子政务信息化带动科学现代化,以科学现代化促进政务信息化,做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表率。
(三)降低办学成本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迫切要求。
目前,随着各级学校尤其是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拥有多个校区,跨区办学给办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学校办学成本尤其是办公成本随之提高。加快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可以节省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无纸化办公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是衡量智能化办公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学校在办公经费中,购买纸张和打字、复印的经费居高不下,而校园网络利用率普遍不高。教育电子政务在信息网络的“高速公路”上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声像图文信息发送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减少了文件资料的打印、分发等诸多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办学成本,在办公经费和人手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是降低办公成本、提高网络应用率、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迫切需要。
二、促进包头市石拐区教育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教育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而且对教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行政部门,都面临全球范围的竞争。
1.加快石拐区经济建设
教育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教育电子政务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更新速度非常快,无论是购买硬件设备,建立信息资源库,还是进行人员培训,都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多时,它就有足够的财力来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条件。而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少时,在其自身运转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教育电子政务的建设。但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税源。当前石拐区发展教育电子政务首要的任务还应当是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建设搞好了,才有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
2.转变领导观念
在推进电子政务办公内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中,各级领导、各处室及直属单位部门负责同志的率先使用、对网络化办公的推动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如果认识不到位,就很难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建议教育部门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为先导,组织各级各类负责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进行多方面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强化我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教职工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二)完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
1.完善网络硬件基础条件体系
网络硬件基础条件平台是教育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基础。只有构建起高效、安全的硬件基础条件平台,才能为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首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的规划和建设,统一网络办公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以及安全措施,使部门间实现网络连接,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其次,启动建设教育政务信息数据中心(IDC),为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的现代化办公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支撑。
2.大力提升教育电子政务软件系统的水平
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硬件资源的有利条件,加强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其次,要建立高效的市区联动城市网格管理体系。建立市级城市网格化管理机构,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市级平台及功能,建立精干高效的扁平化、交互式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并通过市、区两级网格平台的联动,增强市区两级平台协同工作能力和教育行政部门服务能力。第三,要重点建设教育信息网站。教育电子政务网站需要从加大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教育教学人员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设与改造,以实现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三)重视教育电子的培训。
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中,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教育电子政务能否落实的关键,因此教育培训十分重要。在培训上采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不断完善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来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针对全区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实施“三四五”工程培训,即培训对象“三”层面:教育行政干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培训层次“四”要求:教育行政干部会指导,青年骨干教师会设计,专业教师要精通,一般教师会运用;培训目标“五”有利于: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步伐;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运用;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行政干部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上网的基本技能、教育行政办公等方面培训,以提高认识。同时,优化管理,结合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裁减冗员,提高效益。
(四)加强教育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教育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在石拐区教育电子政务的应用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其实施电子政务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是指为保证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体系。按照安全标准衡量,石拐区的网络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网络有相当一部分未达到安全保密要求。因此,必须强化教育电子政务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政策法规建设与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长效机制,从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方面构建教育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在安全法律法规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教育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法制管理,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宏仁,唐铁汉.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2]党秀云,张晓.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研究[M].CPA中国行政管理,2003,VOL1.
[3]赵国俊.电子政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8.
[4]覃正,李艳红,黄骁嘉.中美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冯耀明.推动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选择[J].行政论坛,2007(6).
[6]关江.优化我国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J].公共行政,2006(10).
一、影响和制约地税干部职工队伍的主要问题
地税系统自组建以来,经过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巩固提高、求实发展等阶段,干部队伍逐渐由弱变强、由少变多,承担起历史使命,较好地完成了税收任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地税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地税工作面对的形势和环境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干部队伍素质状况不能满足税收工作现实要求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人力资源相对过剩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以昭苏局为例:截至20__年底,全局干部职工34名,具有本科学历的6人,占17.64%,大专学历27人,占79.4%,中专及以下学历1人,占3%,而专业技术职称则为零。整体队伍既有文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存在“根重杆粗梢子尖”现象,部分干部由于掌握信息技术、财会知识欠缺,在实施征、管、查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与税收工作急需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不相适应。这种情形如果不能尽快改变,势必影响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部分干部对自身要求不高。一方面,一些干部的思想上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悲观情绪,对工作“无所谓”,对事业“无作为”的想法,从而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表现在工作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不足,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心浮气躁,静不下心学习,更谈不上潜心学习和刻苦钻研业务,不求进步、满足于现状,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也不想“撞”的消极现象。另一方面,个别地税干部对税收征管改革、税务信息化建设以及依法治税、税收高科技文化诸项工作除了被动应付外,对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巨大变化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没有形成紧迫感、危机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潜心学习和刻苦钻研业务。
(三)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结构更新缓慢。由于受国语水平不高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干部在掌握和更新税收、财会、微机等诸多新知识方面欠缺,造成工作能力不够强,影响制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青年干部后备力量不足。近几年年轻干部补充的比较缓慢,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在县市局领导班子中,尚无30岁以下年轻干部,州直地税系统科所长中3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也寥寥无几。这种结构不合理,青年后备干部短缺的现状,势必影响地税事业发展的后劲。
(五)激励机制不够科学。目前,地税系统对干部工作业绩的评价办法,主要是采用倒扣分的方法,对过错行为进行评价,体现在对质量的考评上,而对工作数量这个基础内容考虑较少,造成评价体系的不完整。尤其是地税系统干部队伍的现状,在当前和今后一定的时期内,依然存在“鞭打快牛”、“能者多劳”的现象,而这种仅从质量上进行评价的方法,必然造成干的越多、差错越多、处罚也多的情况,从而损伤那些多干事的人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既有历史的客观因素,也有干部本人的主观因素。
(一)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地税系统分设时,为了适应工作需要,解决人员紧张的突出矛盾,在组建的过程中,选调了大量的30多岁骨干。然而,14年过去后,这些同志都到了40岁以上接近50岁,在加上后期新鲜血液补充较少,造成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橄榄球形状。例如,昭苏、特克斯两个局是近几年新进青年干部较多的单位,然而年龄35岁以上的人员分别占到了64.7%和50%,而其它局的比重还要大。在这些人数居多的干部中,既有功臣自居的骄傲感和经验老道的满足感,也有仕途已尽的悲观思想情绪,致使这部分干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把主要精力未放在工作中,而是转移到其它方面。解决这种不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要消除消极思想情绪,不能使消极人群形成大气候,这已成为当务之急。也为消除今后出现的年龄结构倒“金字塔”现象,引发更严重的思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地税系统教育培训的路子不新,方法过于老套。一方面,干部队伍中有业务尖子,有业务水平一般的,也有较差的,而在通常的教育培训中,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中大都是一样的内容,采取一刀切、上大课的做法,忽视了干部职工自身的特点和情况。这就导致了业务尖子觉得没有什么好学的;业务水平一般的觉得会的已经早就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业务水平较低的,就会觉得学也学不会,索性就不学了,从而使培训成了走形势、走过场,没有收到真正的培训效果。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措施。有些同志缺少传、帮、带的作用,基本上通过靠自身总结积累经验来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进程缓慢;而有些同志受岗位的制约,缺少实践的途径,无法拓展和提高其能力,造成“单打一”能力格局。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地税干部良好的心里素质、人文素质,拓宽和提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从而保证地税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引领疏导作用薄弱。由于地税系统发展的特殊性,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安排部署任务和组织协调开展工作上,而对如何开展形势教育,引领和疏导干部面向未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考虑不多,教育不够,使一些干部井底观天,缺少自我压力。对一些少数民族干部来说也是如此,由于对形势发展的趋势认识不到位,没有能在最佳时间加强国语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到自身素质向更高层次提高。重视引领疏导思想工作,聚焦干部的正确视线,树立干部的正确理念,不仅对地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作用很大,同时也对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可提供有力保障。
(四)对精细化管理理念认识不够。一方面,基于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民族成分多样的状况,认为推行精细化管理容易激发矛盾,因而实现精细化管理进程较为迟缓;另一方面,由于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数量、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不好区分,容易使评价工作务虚,致使评价内容的设置单一。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目标,质量和数量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好评价工作数量这个难题,实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增强激励机制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三、对解决地税系统干部队伍问题方法、途径的建议
解决影响和制约地税系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特事特办的观念。地税系统干部队伍存在的现实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不及时解决也不行的地步。应当考虑到干部队伍在未来的五年内,有一个彻底的质的改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常规套路,做到特事特办。首先,应得到自治
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其次,应得到编委、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放宽编制限额和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换血工程”的顺利及时完成。再次,地税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博怀,为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勇于做出自我牺牲,为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甘当铺路石。 (二)按照快进快出的方法,近五年内__州地税系统每年新进青年干部不少于50名,五年内达到250名。而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干部的出口,使退休人员的数量达到约180—200名。从而使__州直地税系统750名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问题、后备干部问题、素质不高问题,包括改善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转变培训方式。一是建立必要的轮岗机制,拓宽干部实践的渠道,逐步使干部通过锻炼,成为多面手,成为复合性人才。二是在原有的培训基础上,根据征管查等系列和岗位需求,开展个性化素质教育培训。按照政治理论、税收业务、计算机操作、职业外语、领导科学、心理保健、公文写作与处理和创新能力等科目,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自行提报最迫切的培训需求。培训管理者在汇总分析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素质教育培训计划》,因需因岗因知实施个性培训,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建立传、帮、带机制。通过制定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措施,使干部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强化质效评估,提升教育成效。建立落实培训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制度,对干部职工学习进行监督考评,做好动力文章。五是适时组织“外出观摩学习”。分类分层次安排业务骨干,到外地州或外省专项工作突出的兄弟单位参观考察、观摩取经,增长见识,使各级税务干部充分开阔眼界,拓宽工作思路。六是寻求上级部门对高寒偏远地区或专项教育培训给予财力支持,每年拨付适当的教育经费用于干部的培训。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 行政人格 公务员
行政人员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力量,其行政人格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也相应的在发生着一场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的治理模式的革命,在这样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要求行政人格应有的特征就是本文要阐述的中心问题。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与行政人格
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过程中,西方一些国家首先提出并开始践行“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这一理念主张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日益突出建构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最小化的民主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服务、公共政策服务、公共产品和其他公共服务。
人格一词广泛应用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且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对人格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解。在《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中,对人格作了如下解释:“个性(personality),也可以称着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行政人格在字面上就是在人格前加上了行政二字,简单理解就是给了它一个范围,是人格体系当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公共行政及其主体的特殊性,作为党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等公共行政主体,在公共事务中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行政人员,行政人格就是其内在的规定性,它是行政人员道德意识的升华,是行政人员把法律、行政道德规范和监督机制积累、沉淀、内化而生成的一种优良素质。在广大公务员中形成普遍的、完美的行政人格是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塑造良好行政人格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力量,行政人员的良好行政人格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行政人格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道德支持。政府管理活动中所贯彻的以人为本原则,其“人”首先是公民群体,其“本”则是公民群体的根本利益。但是,这里的“人”也还应该包括行政人员。因为现实中,国家和政府职能的实现,必须由行政人员的具体行为来体现。行政人员作为政府管理活动中事实上的主体,如果其本身只得到片面发展,其人格出现扭曲和分裂,那么,政府活动实际上就异化为行政人员的一种单向度追求,其职能目标就会被私利追逐所替代,进而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因此,良好的行政人格能够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道德理论基石。
其次,良好行政人格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伦理约束。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社会制度还很不健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范现象,一些行政人员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方向,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在道德人格上失去平衡;另一些人却能够坚定信仰,坚守阵地,不断完善自我,彰显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得到百姓与社会的认可与尊敬。何况行政人格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因此,在当前我国各项制度还不很健全的现实情况下,良好的行政人格作为一种自我伦理约束,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意义极为重大。
第三,良好行政人格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去理解历史,他认为,人与历史是统一的,历史不过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现实的生成过程。实践论的观点认为,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单个个体的作用,毕竟群众是由无数的个体集合而成的。同样,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滚滚历史潮流中,需要发挥行政个体的功能,他们所具有得良好行政人格,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
三、行政人格缺陷的表现及原因
1.主动型人格缺陷与被动型人格缺陷
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迈进的今天,正是行政人格由旧人格模式向新人格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处于转型时期的行政人格具有一系列缺陷和不足,可划分为主动型人格缺陷与被动型人格缺陷两大类型:
主动型人格缺陷是基于内因方面考虑,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异化导致的等一系列行为。具有主动型人格缺陷的行政人员,严重丧失行政人员应有的高尚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经济人”幌子下,利欲熏心下,不顾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把追求权力作为自己行为的主要目的,对上级领导阿谀奉承,对百姓利益却置之不理,恣意扩张滥用自由裁量权,大兴行贿受贿之风,进行的不法行为。
被动型人格缺陷是基于外部因素的考虑,主要表现为负面的“皮哥马利翁效应”,即一个人出于公益精神的行为总是得到利己主义的解释时,他最终必然走向利己主义,从而出现所谓的公共悖论困境。这种负面的“皮哥马利翁效应”,也可以借用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来理解。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下,由于某些人持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作为行为,即使是有心去做公共服务的行政人员也会采取所谓的“低调”态度行事,出现了被动型的人格缺陷。
2.行政人格缺陷的原因
行政人格的缺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转型期造成我国行政人格缺陷的原因:
首先,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渗透到从古到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官本位思想认为,除了做官,其他一切职业都是低贱的职业,只有担任一官半职,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成就。虽然“官本位”是封建思想的残余,但时下盛行的、形式主义则也是官本位思想残余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官本位思想指引下,怎能期盼行政人员全心全意进行公共服务?在此种思想作怪下,行政人员的人格出现缺陷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行政人员的双重角色冲突。国家行政人员既扮演着公民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作为政府组织成员的角色。担任公民角色会促使他们努力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担任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又要求他们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这种双重角色的冲突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现实中经常发生。因为公务员代表国家拥有公共权力,有时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这种公共权力会蜕化为寻求私利的工具,角色冲突会导致权力的异化,会扭曲部分公务员的行政人格。
第三,公务员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各项制度还很不健全,尤其是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对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辞职辞退机制,不能实现公务员队伍的自动净化和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同时由于监督不力和惩戒不严,腐败成本降低,扩大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行政人格的嬗变;此外,目前行政人格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奖惩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作为理性效用最大化的行政人员容易产生“从众心理”,随波逐流,缺乏违背不道德的上级和组织的勇气,而不愿承受开除、报复、遭到冷落等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良好行政人格的若干特征
如果将人类行政的历史划分为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三个形态,相应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人格,那就是统治行政中依附型行政人格、管理行政中工具型行政人格和服务行政中的独立型行政人格。一般而言,可以将目前所处的阶段划为第二次转型时期,即从工具型行政人格转向独立型行政人格时期。这一阶段,行政人格将向公共行政本身的内在诉求回归,行政人员的人格更加突出公共行政自身特点,而不从属于其他领域的特性。这种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人格是适应当代的良好行政人格,它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公共性。按照契约论观点,政府合法性存在的理由在于公民权力的让渡使用,“公共”对于政府而言是指在民,那么实现普遍人权就是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作为国家权力执行者的公共行政人员,是代表公民的政府来履行公共利益的,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公共人格体现的是公共意志而不是个别意志。如果他也像经济人那样追逐个人利益,不仅不能自然地生成公共利益,反而必然对公共利益造成破坏,而且也会侵蚀私人领域的契约平等。行政人格的公共性符合行政机关和公共权力的本质,有利于“公共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服务性。学者Gavin Kelly等人认为,公共价值的三个维度包括服务性、结果导向性、信任/合法性。其中的服务性维度涉及到一系列因素,如顾客服务、信息服务、导向服务、服务途径等。以往的管制型政府,很多政府部门自视清高,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门难进,口难开,脸难看,事难办”的做法令人不齿。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其服务本性,公共服务型的行政需要服务型的行政人格,而服务型的行政人格来自于行政人员自觉的“公仆”定位[6]。因此,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更需要倡导行政人格的升华,需要有“公仆”意识的行政人员积极搭建好政府与企业、与社会沟通服务的平台。
3.责任性。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责任政府理念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要求并使之得到满足;政府必须积极地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矛盾凸显期”的今日,社会上的形象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屡见于报。近日山东烟台出现的“楼垮垮”事件背后,也暴露出工程问责机制的缺乏,才导致了该类似事件的频频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基层政府工作中,责任意识尤为关键,地方政府行政人员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牢记于心,避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要改变“干出政绩以引起上级领导重视”的地方行政逻辑,把责任意识高悬于镜。
4.法治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政府的行政执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具体执法者的行政人员,其行政人格在法治化进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行政法律法规中涉及到自由裁量权的合理合法适用时,更需要广大的行政人员秉承依法行政理念。行政裁量是行政人格生成的现实基础,而解决行政裁量之任意的出路就在于行政人员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健康人格体的建构。
5.开放性。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关起门来自搞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只有开门迎客,共谋发展才能实现共赢的均衡状态。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民主行政亦是我国不断努力的方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面对全社会的,是应当向全社会公开的。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在行政管理朝向更加民主的前进道路上,也要求行政人员要端正过去那种官本位的官僚心态,以开放包容之心,塑造符合时展需要的行政人格。
6.务实性。行政人格应当建立在务实的平台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踏实为民办好事实事,才能贴近干群关系,才能树立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良好形象。今年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在加强对贯彻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相关内容上,亦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可见,当前海西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更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效务实行政人格的行政人员队伍。
五、良好行政人格的塑造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行政人格的塑造二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良好的行政人格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也需要有良好的行政人格与之相适应。对于塑造行政人格,学术界之间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有一点共识,即行政人格的产生有赖于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的内心自觉,也必须靠相关机制的引导。
1.自律。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自律走向自觉的过程,作为特殊人格的行政人格的塑造也不例外。公共服务不单单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特殊的使命呼唤,解决的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公共问题,包含着更高水平的伦理;而那些响应这种呼唤的人应有一种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动机。因此,广大行政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相互学习和借鉴,以保持行政活动的生命力;需要通过不断自省,修炼完善自我人格。
2.他律。行政人员,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对其所要求的内在道德素养是较高的,但这并不足以完全有效的达到行为的自我规范,一旦有机会,他们自利性的一面便会暴露,所以对于行政人员应当有着更为刚性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具体到我国的公务员相关制度与机制,首先需要选拔聘用那些具有良好行政人格的人员到行政部门任职,才能保证公共部门追求公共利益的终极目标;在公务员考核机制上,也可以大胆对公务员的人格评价机制实现创新,形成多向的、公众可参与的全面的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实现行政人员良好行政人格的塑造。
3.行政文化熏陶。行政文化是行政人格养成的土壤和催化剂,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人格,必须重视行政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努力构建行政组织内部的优秀行政文化,倡导诚信的行政文化,倡导行政参与性、责任性、服务性、合法性、高效性等价值理念,积极调动行政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在行政组织外部,即在社会大环境促进社会理性,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积极倡导公民人格的完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研究者Perry曾提出,要引入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到社会管理中来[14],突出公共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格氛围,明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美好愿景,让行政人员全方位地接受公共服务行政的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行政人格。
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人格也并非一朝一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与时俱进的时展潮流中,行政人格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它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也只有不断塑造完善行政人员的行政人格,才能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妍希.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J].才智,2009,(1):265-266.
[2]吴同.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34.
[3]曹芳.转型期我国行政人员的人格建构[J].行政论坛,2006,(4):34-36.
[4]陈建斌,谭望.行政人格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系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9.
[5] Gavin Kelly, Geoff Mulgan and Stephen Muers.Creating Public Value..
[6]李颖,赵有声.论公共行政精神与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2):69-72.
[7]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1371.
[8]杨艳.自由裁量权:行政人格生成的现实基础[J].行政学研究,2008(7):85.
[9]迟福林.危机后应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N].中国改革论坛,2006-3-15.
[10]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11] V.登哈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