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传统文化宣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宣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宣传方案

第1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一、明确了民俗背景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传统佳节。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午。当天有很多传统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故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我中华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传统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假期为一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坚持了节前抓宣传

1、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各类会议,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动员,要求各班级做到节前有宣传、节日有活动、节后有总结。确保这次活动质量和效果,不走过场。

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专栏,网络等媒体宣传,通过制作并张贴宣传画营造节日气氛,提高同学们的认知水平,丰富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和民俗知识。

3、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三、坚持了节中搞活动

首先,为了确保活动开展,我校召开了行政会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活动方案、评分办法和奖励措施。落实了分工和职责。其次,公示方案。学校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张贴出来,使教师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再次,组织报名。全校教师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我们的端午节”主题诵读活动。截止月日上午,全校共有名师生报名参与活动,参与率达%。活动形式主要包括6种:

1、不少同学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仍然较少,因此学校在周一升旗仪式中安排学生演讲关于端午节日的有关讯息。2、学校宣传部作了以“欢乐端午”为主题的黑板报,为端午节到来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3、学校组织各班召开班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宣扬理国。4.、班级还召开了“传统节日之端午节”学习会,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也培养了大家的兴趣。5、开展了“我们的端午节”主题诵读活动,评选了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有力地促进和引导我校教师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6、学校特意策划了以“端午”为主题的演讲故事活动。师生人人上台讲体会,谈感受。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回顾历史,乐谈粽子,通过举办各种比赛,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第2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为迎接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特制定学院第七届"读书月"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悦读与梦想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1日—2015年6月10日

三、主办单位

图书馆、院团委、学生工作处、宣传统战部

四、协办单位

各院(系)团总支、读者协会

五、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

利用电子显示屏、校园网、微博、微信、黑板报、广播等方式,宣传"世界读书日"和学院第七届"读书月"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4—5月

活动组织:图书馆、宣传统战部、院团委、学生工作处

2.参加湖南省长沙市高职院校第六届"读者之星"演讲比赛

选派2名读者参加湖南省长沙市高职院校第六届"读者之星"演讲比赛,加强与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活动时间:4月28日

活动组织:图书馆

3."品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之《三国演义》知识竞赛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加强对民族文化经典作品的认识,感悟经典的魅力。

活动时间:4—5月

活动组织:院团委、图书馆、各院(系)团总支

4. "悦读与梦想"读书月主题班会

利用政团活动时间,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分享读书感悟,交流读书方法,共叙青想。

活动时间:4月21日

活动组织:院团委、图书馆

5. "悦读与梦想"读书倡议签名活动

宣传"世界读书日",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活动时间:4月23日

活动组织:图书馆

6. "唤醒沉睡的借阅证"—图书馆为您免超期款

活动期间对所有的过期图书免收超期款,唤回滞留在读者手中的图书,同时鼓励读者来馆借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借阅服务。

活动时间:4月22日—24日

活动组织:图书馆

7. "我身边的图书馆"学习参观活动

组织读者代表前往湖南图书馆参观学习,并参加湘图讲坛主题讲座。

活动时间:5月

活动组织:图书馆

8."分享·诚信·交流"图书漂流

为读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漂流知识和文明的同时传递诚信和友谊。

活动时间:4—5月

活动组织:图书馆

9."书海寻宝"搜书技能大比拼

通过竞赛的方式,促使读者熟练掌握查找图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活动时间:5月

活动组织:图书馆

10."十佳读者"、"悦读之星"评选活动

根据读者借阅图书数量、诚信借阅、爱护图书等情况,从全院师生读者中评选出10名优秀读者,授予"十佳读者"称号;对入馆次数最多的读者授予"悦读之星"称号。

活动时间:6月上旬

活动组织:图书馆

11.活动总结表彰

活动时间:6月上旬

第3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xx〕x号),为开展好xxx年壮族三月三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活跃节日气氛,打造xx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提高xx县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县各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制定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xx风采。

二、活动时间

xxx年4月1至30日。

三、重点活动安排

(一)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宣传活动。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县宣传部门要组织协调各级媒体、网站对我县壮族三月三活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在全县营造出喜庆、欢乐、祥和、幸福、团圆、红火的节日氛围。让各族群众共同分享节日盛宴,进一步提高xx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牵头协调部门:县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县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组织壮族三月三进校园活动。

1.充分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引导、鼓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校园黑板报、宣传展板、宣传海报、宣传标语、电子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多种媒介和平台大力宣传壮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以其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感情,为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做出贡献。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主题教育。全县学校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以及利用主题班会课,强化民族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壮族的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及其在民族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同时也深入了解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牵头协调部门:县教育局

配合部门:县各相关部门、各中小学校

(三)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1.举行xx县xxx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召开一次全县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座谈会,做好沟通协调和联谊工作。

3.配合xx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

4.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宣扬我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跟踪报道各地、各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情况。

县民族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统一开展以下活动:

(1)制作悬挂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横幅。

(2)制作、更新一批民族团结宣传专栏板报。

(3)结合各部门实际,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一批好事实事。

牵头协调部门:县民族宗教局

配合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族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四)组织举办xxxxx市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体验节。

与xx市民宗委联合在xx县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融江河边及蚂拐洲上举办xxxxx市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体验节,通过开幕式文艺演出、民族体育体验,民俗文化抬阁巡游、传统美食展示、民族团结摄影展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营造各族群众民族团结、共享中国梦的热烈氛围,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各族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传统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

牵头协调部门:县民族宗教局

配合部门:县各有关部门、凤山镇人民政府

(五)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

组织举办巧手绘出三月三少儿绘画比赛及展示活动、龙舟赛、拔河赛及三人板鞋、背篓绣球、高杆绣球、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体验活动。

牵头协调部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配合部门:县各有关单位

(六)组织壮族三月三山歌会及农村文艺演出。

由各乡镇自行组织形式多样的壮族三月三壮欢赛、山歌会、歌圩节及农民文艺演出等民族文化活动。

牵头协调:各乡镇

配合部门:县各有关单位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的原则开展好各项活动,要加强对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策划,统筹安排,结合当地特点和群众需要,精心组织开展活动。

(二)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支持,加强协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牵头协调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围绕活动内容,研究制定有关活动实施方案(含活动项目表)。

(三)做好防范,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针对壮族三月三活动情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应急措施,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计划周密,工作细致,防患于未然,确保壮族三月三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

(四)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及我县有关规定精神,节俭办节,防止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

(五)及时总结,做好汇报。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各部门要从活动安排、实际情况、新闻宣传、社会效果、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于xxx年4月28日前报送县民族宗教局汇总后报县人民政府

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一、活动主题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动场所

三、活动时间: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动参与人员:学校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学习壮族习俗。

1、宣传三月三:利用每周例会、校园广播、班团队会等形式,宣讲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等民族文化。地点:校内。

2、①学生跳起壮族竹竿舞:竹竿对打千年响,和谐步伐万年光,大家团结手拉手,同学情谊百年长。②板鞋比赛。

时间: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点:xx三中校园运动场上

3.学习观摩壮族山歌:当年三姐把歌传,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万年。 建议学校的师生参加xx乡第四届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学习观摩壮族山歌。

时间:4月9日上午10:30 地点:xx乡民族文化体育广场

4. 糯香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有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建议学校的师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学习户蒸制五色糯米饭的方法。 时间:三月三假期当中 地点:在学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记忆三月三。通过专家研讨对话三月三和文字、图片、实物及绣球、壮锦、香包、五色糯米饭等传承人展现三月三的历史传统、风情习俗。

(三)参与三月三的活动:建议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壮族三月三有关的民俗活动,例如文艺汇演、舞群狮表演、农家体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动当中做活动的组织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动的要求

第4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江西;传统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46-01

一、调查方案

调查对象:江西省南昌市各阶层人群,包括老人、在岗工人、政府官员、个体经营者、学生等。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访调查,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抽样方法:总体分层抽样,层内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

二、调查内容

1.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活动参与程度及喜爱程度。

2.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及实施障碍。

3.复兴江西传统文化的意见建议。

三、相关结论

(一)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很深,当代青少年更是如此,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如今许多传统文化已被人们渐渐淡忘。

同时,人们对于江西文化的活动参与也不是很多,像红歌、戏曲等参与度还可以,但对于诗词歌赋的活动却很少参与,所以多鼓励人们参加江西传统文化活动很有必要。开展“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及实施障碍

当被问及“您未来会为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做宣传吗”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会”,可见人们对此活动持支持态度,愿意为此活动尽一份力,这就为此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可行性。相信在人们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一定能取得很好的结果,人们也会对江西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当被问及“要实施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您觉得最先从以下哪个群体下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应最先从中小学生入手,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更好地了解江西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对于调查结果得知,部分人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未抱有特别乐观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受其它文化冲击、政府重视度不够等,说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活动的开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江西传统文化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其复兴大业指日可待。

四、意见建议

1.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市民的文化建设;

2.培养大家形成对江西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发动人们主动保护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光大;

3.通过各大媒体(如电视公益广告等)的宣传,使人们对江西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4.在各大企业、高校等多开展一些有关江西传统文化的活动、比赛,从而推进江西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宣传;

5.开展江西传统文化培训拓展中心,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江西传统文化;

6.在不改变江西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注入新鲜活力;

7.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

8.学校可以开设一门关于江西传统文化的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对江西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

9.父母和老师平时多加强孩子对于国家及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从小抓起,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五、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人们对于江西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对于江西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行性等,也从调查结果中得知了复兴江西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困难。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江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中受到一定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在保证传统文化灵魂不变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复兴江西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独立之灵魂。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让我们复兴江西传统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一点一滴,脚踏实地,为把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努力!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若将其乘以十三亿,那便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5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 包装设计;“RCPD”;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在《包装设计》课程里,要把传统文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试图通过“RCPD”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图案元素,并把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的设计素材进行整理与归纳,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消化与理解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同时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刚开始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至理性认识的层次,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语言表达相互沟通和互补,从而实现传承历史、服务于现代社会的设计目的。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各行各业对广告宣传的重视,平面设计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各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包装设计成为一门集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设计课程,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

(一)理论脱离实践,项目引领教学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中,包装设计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完成的设计方案与规划脱离实际市场的需求,而一些关键的环节如:调研工作、品牌与市场的定位、设计思路的沟通与交流等却被忽视。因此,包装设计教学要模拟项目引入课堂,以完整的设计课题方案为基准,注重包装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现代包装设计行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缺乏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创作的过程

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多注重于设计的技术与结果。忽略了整个设计教学中思维引导与启发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所看到的只是设计好的成品,完全看不到其设计本身的内涵,及设计思维的演变过程。因此学生学会的只是临摹,用别人的设计素材与形式来套用自己的设计课题,更多依赖于各种设计资料的抄袭与拼凑,并不是从设计本体出发进行研究。

(三)课题实践过程中欠缺合理的设计定位

《包装设计》作为高校视觉传达专业里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一般前后分两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包装设计》教学两个阶段

教学安排看似非常合理,结果却问题重重。如在课题实践中的设计定位,往往一开始就脱离市场、偏离产品自身定位。大部分学生在做包装设计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解、提炼和运用,喜欢盲目追随市场潮流,追求形式化表现,往往错误地诠释包装设计的本质理念,不挖掘商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底蕴。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最后的设计思路紊乱,设计构想无法实现,或者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误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包装设计中并不是找几个传统书法字或几个传统纹样作为元素集中展示就可称之为传统设计,设计最终还是要用艺术化的视觉语言进行综合表达,一味地注重形式,不深刻了解元素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就会陷入单纯的“拿来主义”的死板硬套的误区。

因此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决不可以生搬硬套,它需要经过不断提炼与语言转换的过程,最终呈现完善、和谐的表达。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更注重于技能性教授、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缺乏对人文元素的融合和创新。概括起来说就是“重技术、轻思维、缺人文”,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今后的发展与质量。

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引导学生了解包装设计与文化符号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某一个种族或民族在悠久历史及传统生活中所延续而成的。换言之,文化是由于人类长久的生活习俗中所培养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要让学生了解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浓郁的传统或民族的文化资产具有相当高度的吸引力。

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要体现包装整体的“意境”,追求的是像外之像,需要发掘真正的具有中国精神的内涵。最后通过学生设计能力的展现,将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以统合的方式呈现。

设计专业在传统文化中,传达人与传统文化所相关的认知,追求传统文化的凝聚与特色的表现形式。现代包装设计应该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的突破口,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并以包装作为最终呈现的载体,融入传统文化,在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商品的价值文化认同感。

(二)启发学生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设计作品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包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包装视觉设计里的色彩、造型、文字、线条、插画及装饰等因素及组合。更应透过精心设计的外观包装,以揉合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塑造出既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又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的时尚作品。

包装设计除了担任商品视觉传达任务外,更是兼具有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古迹、古物、自然景观、民族艺术、图腾纹样、民俗民风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与生活轨迹,也是在创造及设计上取之不尽的文化资产。然而,作为最具现代性的产品及其包装,却往往与文化的本质特征相悖,所以我们在承载和体现文化的发展链中,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度和表现点,使包装的现代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得到充分的体现。[1]

(三)积极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包装设计是一个特殊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是一个将抽象概念视觉具体化、符号化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课题设计中的思维应该根据包装形式的法则,对包装形态、平面排版、基本色调、纸盒结构等视觉要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关联、整合,形成可感可触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大胆思考,把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各种图示手段加以记录、表现出来。此时,虽然设计是围绕较具体的包装设计定位风格展开的,但创意的思维一开始也可以不必拘泥于具体的限制,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思绪,只要在课题设计的中后期进行评估挑选,选择与前面定义的概念方向符合的方案,就可以继续深入发展下去进行优化。总之,包装设计的过程总是理性和感错,无所谓何者为主、何者为辅,要鼓励广开思路,激发创造的热情。

三、《包装设计》课程“RCPD”方法应用

(一)“RCPD”教学原则与流程

进行传统包装设计时,学生应对相应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与认知,亦需对设计课题背景有所认识,使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间最为契合的点,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把元素进行概括和提炼,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又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为此,笔者提出应用“RCPD”法的教学改革方案。

表2 “RCPD”课程实践教学原则

R C

D P

“RCPD”课程教学是将设计的流程分为调查研究(R)、概念提炼(C)、计划方案(P)、设计执行(D)的四个阶段,并在各个阶段中,一边意识到传统文化表现到某一点上,一边着手前进中的课题设计。其流程如表3所示。

表3 运用传统文化特色融入包装教学设计流程图

(二)“RCPD”教学过程的三大核心板块

1、调研报告板块

“RCPD”教学方法的第一个板块是“调研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包装设计的调研专题策划文案。应该说来自传统元素、商品、社会、文化各方面的调研资料纷繁复杂,并非每条都对设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面对这些资料,如果不注重收集和整理并最后以文案形式呈现的话,学生往往会陷于资料而找不到设计的方向。

调研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准确定位,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同时结合设计营销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有突破性创意,又要把握课程作品符合市场的可行性,不可过于理想化而影响课题作业的实现。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设计项目流程,最终应以调研汇报形式模拟设计公司竞标现场进行提案汇报。并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小组进行审核。

2、设计思维风暴板块

面对一个具体课题,在这一板块中,要让学生对“传统”相关的关键词在短时间内展开头脑风暴,而不拘泥于现实所谓一些常态的规律。课程的活跃部分是要求每个学生将传统图形草图和创意设计导图贴在墙上,大家就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类比、筛选出独特的创意想法,在渐渐清晰的思路下再进行构思的延展和推理,进一步深化创意的推演。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相互促进,又使学生彼此间开拓了设计思路,在设计元素概念提炼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传统授课模式下学不到的东西。

这个过程不必着急定稿,也不需要在电脑上展示效果。学生尽量多的以图形草图去表现基本的构思,大胆地进行创意主题的推理和分析,挖掘生活现象当中的相关传统元素和细节,寻找多可能的旧元素新组合的契机,草图的表现可大胆,也可细致表达。[2]同时,也可以从概念上用文字去释义和联想其本质的内涵和外延。把关键的要素和核心概念确定下来后,学生可以将同类传统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3、课题设计手册板块

这一板块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设计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设计创造积极性。通过具体课题把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向市场,放眼于赋有时代感的设计大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升华与表现手段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最终要求学生完成整套包装设计之后,提交一份有关自己课题的设计手册。其中包含课题的来源、课题的意义、设计的过程及实物展示。设计手册其实就是一份全程记录学生在全部包装设计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的产生与演变的文本。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力思维的经验积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四、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作为一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传承文化视为己任,在“RCPD”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如何重树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包装设计的新形态,去赋予包装设计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内涵。通过课程中每一个阶段,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与老师交换意见和想法产生思维的导视概念,这才是真正学习进程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将激发学生对传统,对专业,对创意,对执行的热切关注和理解。这是开放式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有形化展现。这必将把《包装设计》课程置于多样性、综合性、高社会价值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朱和平,颜艳. 试论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及价值取向[J].民间文学(文化理论版),2006

[2]黄军. 激发与推演:广告图形创意课题训练[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郭彦延. 商品包装设计教科书[M].博硕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3.

[4]陆蕾.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发展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第6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弘扬特色文化,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知名度,繁荣群众文化,打造各镇(街道)特色文化品牌,现决定在全区开展“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经研究,现将创建方案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创建工作由区文广新局组织实施。局文艺科、区文化馆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负责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的协调和辅导工作。各镇(街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负责特色文化的创建工作。

二、实施步骤

1.组建班子,论证项目。8月份,由各镇(街道)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工作班子,对本镇(街道)特色文化项目进行专题研讨,提出具有本镇(街道)优势的特色文化品牌创建项目和创建方案。

2.成立队伍,开展活动。9月份至11月份,各镇(街道)按照特色文化项目创建方案,宣传发动,成立队伍,认真排练,并开展活动。

3.对照要求,组织验收。年底前,由区相关部门成立验收工作组,对每个镇(街道)的特色文化创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对符合标准的给予奖励,并举行授牌仪式。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各镇(街道)创建出一至两个特色文化品牌项目。

三、工作要求

1.思想重视。要充分认识创建特色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手段。全区文化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紧迫感来落实此项工作。

2.广泛发动。特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有效方式。各镇(街道)要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特色文化的创建工作。要做到镇镇有品牌,村村有队伍。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7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局,各有关报刊出版单位: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的通知》(x广出办函〔2017〕x号)要求,现将我省开展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要全面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阅读成就精彩人生报刊陪伴书香童年”为重点,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儿报刊阅读活动。

二、参加单位

全省少年儿童类报刊出版单位、奥秘画报社,应以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少儿报刊阅读活动。

三、时间安排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10月31日结束。各有关报刊出版单位要充分利用“4·23世界读书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系列专题宣传推广活动,营造有利于少儿阅读开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具体活动

各有关报刊出版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

(一)开展“中国梦·少年说”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征文、征画、演讲、讲座、论坛等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树立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从小学习创造新生活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准备。

(二)开展“我的悦读童年”报刊阅读推广活动。深入贯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少年儿童喜爱的报刊”评审推荐工作;开展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主题论坛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开展“我与报刊的童年故事”活动,寻找在报刊陪伴下成长的榜样人物,向少年儿童展示阅读的力量。各少儿报刊社、奥秘画报社要结合自身定位,组织作家、科学家、阅读推广人等开展报刊阅读推广活动,加强对少儿阅读规律的研究和运用,帮助广大少年儿童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

(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少儿报刊编辑出版发行、阅读推广全过程中,通过编读互动、经典诵读、主题推广等活动,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用中华文化遗产、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滋养少年儿童的精神,浸润他们的心灵。

(五)组织报刊捐赠公益活动。认真落实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省少年儿童类报刊出版单位、奥秘画报社等要踊跃参加向老少边贫地区儿童、农村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小学、中小城市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进行的捐赠。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捐赠,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阅读权益。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局、有关报刊主管主办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本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推动建立少儿报刊阅读推广的常态机制。

(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局、有关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及出版单位应围绕活动主题,精心策划宣传,综合运用报刊、广电、网络各种媒体手段,不断扩大“阅读季”活动影响,通过阅读,使青少年树立“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理念。

(三)带动各方力量参与。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局应加强与宣传、教育、文化、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和支持文化团体、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工作。

(四)有关材料报送。各州市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局、有关报刊出版单位须按时报送下列材料。

1.2017年4月30日前报送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活动实施方案。

第8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2-01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工作的基础构成部分,主要包括风景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后者包括了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俗、现代建筑、饮食、购物、文化艺术以及体育娱乐等。川北大木偶作为特别的川东北文化,在划分资源的时候,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旅游资源,才是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一、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与南方的旅游行业融合度不够。由于之前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化旅游资产,忽视了文化资源,川东北大木偶现阶段还没有融入到南充旅游行业中。第二,四川地区实施的木偶艺术投入的资金较少,演出经费较少。第三,没有后劲。现阶段,从事大木偶舞台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具有木偶制作技术和丰富舞台经验的青年人较少,各种技能都存在失传的危险。第四,创造能力没有提升。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木偶的更新速度受到的限制较多,新的素材和器材都在研究中,一个新剧本的编排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新元素的要求。第五,市场缺少地位。影视和演唱会的出现影响着南方市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受到影响。第六,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出现脱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创新,导致演出成本提升,演出效果降低[1]。

二、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方案

(一)提升宣传工作,做好文化推广工作

文化的流传需要有效的宣传工作,南充对于川东北地区以往文化的宣传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要提升对川北大木偶等文化的宣传,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发挥媒体的重要性。提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川东北文化的传播,提升游客对于南充文化的接受率。第二,在不同行业中进行宣传,利用A级旅游区导游等人讲解南充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遗产等,以此为游客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南充文化。第三,提升在网络上的宣传。

(二)注重文化创新,促使文化和旅游的结合

依据地质文化、山水花草等构成完善的景观系统,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平台。其中就有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座谈会议,其主要是传播研究专家的观念、南充文化的特点、旅游建设的需求以及城市建设的要求等等,并且与当地的学校进行有效合作,注重青少年时期的文化培养工作,以此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2]。

眉县所在的区域属于周原,出土的青铜器非常多,对历史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物质和文化得到有效保存,需要依据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和人类智慧,更好地改善传统文化,以此为旅游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价值,创造额外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南充,结合川北大木偶、灯戏等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开发,并且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向旅客展现川东北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等,以此促使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有效结合。

(三)政府支持,企业唱戏

四川区域的大木偶剧团现阶段并没有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平台,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可以依据这一单位空出来的舞台,以川北大木偶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现阶段的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经典的戏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演出,促使其成为南充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府补贴,以此保住常年在外的表演团队,更为南充旅游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旅游工作的有效性,增加旅游经济收益,更好地进行地方宣传工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北大木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川北大木偶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融入生活中,真实地展现人们的生活形态。让其与旅游行业有效结合,以此更好地展现川北大木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实现有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蒲静,陈万洪.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Z4.

第9篇:传统文化宣传方案范文

关键词:海南;本土文化;文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62-02

2015年3月,海南省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要从落实关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的重要指示出发,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在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而在2009年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曾经指出,要形成个性化的旅游品牌,抓手之一就是开发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这就说明文化在旅游品牌中的重要性。有人说过“仅仅是‘阳光+海水+沙滩’的度假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竞争激烈,而‘阳光+海水+沙滩+独特海南岛文化的感受之旅’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这句话准确形象地说出了本地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内在规定性,是提升旅游品牌的自身品质、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海南的本土文化是海南旅游特区的“特色”之所在,是海南区别于东部沿海城市、区别于巴厘岛、马尔代夫等诸多岛屿旅游目的地的内在规定性,是在阳光、海水、沙滩之外,更能触碰到人的灵魂的东西。海南建设旅游特区,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独特优势,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打造提供新的着力点。因此,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且必须做好的一项工程。

海南省的本土文化资源有如下特点:一是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例如,以儋州调声和崖州民歌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黎绵为代表的手工技艺、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海瑞故居、东坡书院为代表的流放文化、以道教宗师白玉蟾的道场文笔峰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及以妈祖祭典、冼夫人信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等。至2014年底,海南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百项,另外还有物质文化数项。二是海南的本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经过口口相传保存到现在的,除了传承人的记忆之外,没有其他的记录形式,相关资料匮乏,研究的难度大;且很多项目的传承后继乏人,有失传之危险,亟须保护。三是海南本土文化有的曾经被开发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多以失败而告终。四是海南的本土文化资源过于分散,不成系统,未形成凝聚力。

一、本土文化的哲学界定

本文试图从两个角度分析本土文化的开发:分别是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所谓继承就是沿袭传统文化,承接和遵循当地的习俗,延续着本地独特的精神特质;发展则是继承基础上的发扬光大,他是以扩大本土文化影响为目的,在深入发掘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后,将本土文化项目当成产业来发展,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继承和发展对立统一,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是继承的目的。

本土文化完整说来是指本地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本地”还是“传统”,都是相对而言的。传统文化,相对于现在说是以往的文化,现在的文化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之后的文化,我们世世代代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生活,它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之中。但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复制粘贴式的继承。每项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与创始之初都会有着些许的变化,因为每代人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加入时代元素。所以每一代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根据时代背景发展着“传统文化”。但是不管怎么发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稳定的,其在不同的时代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有大有小,但其所起作用的领域是很少发生改变的。可以说,继承是传统文化在原有意义上的延伸,是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延续的过程。

与传统文化一样,“本土”文化是“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2],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的界线逐渐模糊,本土文化的外延也不再像该文化产生初期那样清晰和绝对。但是,与传统文化一样,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其精神内核是稳定的。

建设海南旅游特区,本土文化大有文章可作,因而对本土文化仅仅继承是绝对不够的,发展同样必不可少。本土文化是地域性的文化产品,要将其打造成旅游品牌或旅游内容,需要进行必要的世俗化的加工,从游客感兴趣、有共鸣的角度说明、阐释,这是在旅游开发中必要的过程。这种发展对本土文化来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本土文化原本意义上的延伸和外化;另一种就是对本土文化内涵的深化,甚至变更。

可以说,继承和发展是本土文化的矛盾的两面。如何在发展中既保持本土文化原有特色的同时,又能打造成旅游品牌吸引游客,这是本土文化开发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只重继承,只是保持原有味道,放弃旅游体验,忽视游客的感受,那将如一潭死水,其文化的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但是如果只是迎合游客的需要,肆意发展,则不利于本土文化保护,影响其存在和发展,因为该文化的独特性没有被保存下来,即使开发出了旅游产品,也会像过度加工的艺术品一样,失去生动性和鲜活性,那么这个产品也是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的。

二、本土文化的开发思路

开发本土文化,要先想后做,想好再做,用科学严谨的规划指导工作。根据工作顺序,本土文化的开发应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文化普查,摸清家底

我省的本土文化资源有哪些,哪些传承得好,哪些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哪些可开发,哪些不能被开发,政府部门先要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在文化开发过程中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我省的本土文化的种类、分布、现状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整理阶段:分类整理,逐项评估

在了解了本土文化的基本省情之后,由专业部门或机构,最好是多个行业共同组队,对所有的文化项目进行整理、分类以及可开发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建议采用等级评分,不可采用“是否”的判断性标准。整理的过程主要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该项文化的保存情况及传承情况。

2.该项文化的地位及学术研究价值。

3.该项文化的商业开发价值。

4.该项文化是否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开发程度如何。

整理之后,政府可根据我省的文化资源情况,统筹规划,制定我省文化发展规划,做好地区和项目间的统筹规划,集色项目、全力打造系列优势品牌,提高竞争力,同时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文化破坏。

(三)规则阶段:明确标准,统一认识

省委省政府根据实际,制定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法律规章,明确我省的本土文化开发的原则和底线,由谁负责,由谁监管,明确任务主体,通过法规来防止破坏性开发,如果对某项文化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明确制止和惩戒措施。对于不可开发的文化项目,坚决不允许开发,加强保护,待有条件完全满足时,再考虑是否要开发。法规的制定是为从规则上保证本土文化开发的可行性。

以此类法规的出台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强化民众对本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认识,尤其是本土文化的继承人或是当地民众,作为最熟知该项文化的人,一方面引导他们有主人意识,主动参与到本土文化的开发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应当保证他们在有相当程度的发言权和否决权。同时还要邀请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海南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四)开发阶段:企业负责,社会监管

制定规划后,政府将可开发的文化项目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投标,投标方对某项文化项目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及可行性报告,政府邀请相关人员(如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科研机构)对比方案,选择最优方案,最适合的企业对该文化进行开发,坚持最优,宁缺毋滥。

项目开发机构应用承担历史使命的魄力,负责任地做好、做细发展规划,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眼光传承并发展本土文化,不只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同时,有些本土文化是不可逆的,像村落、房屋等,一旦拆除,无法再恢复。这就要求项目开发的方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更改,开发之前,就要多方征集意见,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实施开发,坚决杜绝朝令夕改,对原有的文化实物造成伤害。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项目审批时,要将文化要素纳入考察体系之中,在审批过程中,不仅关注营利、就业、环保,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对本土文化的歪曲性的宣传或是破坏性开发,将文化要素作为可以一票否决的内容之一,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及时修改。

综上所述,本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的独特魅力的内在动力,是不可再生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本土文化的开发不能是某个人的意志,更不能是临时起意,需要政府牵头,详细规划,集全省之力共同努力完成。开发得好,会给本土文化带来新的生机,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是如果开发不好,不仅会对传统文化带来毁灭性打击,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延缓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好文化开发这项工具,做好本土文化的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