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第1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建议

1引言

依靠技术进步等非物质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则是具有新型农业的内延式增长特点,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进行生产,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等量的资源可以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亚力及污染程度远小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增长方式。在我国各个产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依靠技术进步的内延式增长成为必然选择,也农业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2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相关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战略[1],科技进步对各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天津、上海、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9%左右,科技进步的成果转化相对成熟;但是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却普遍偏低,在大部分集中在50%上下,少部分还达不到40%,农业科技的研发及成果的转化推广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可见,在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同时,如何对农业新技术进行推广转化也是重中之重。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普遍不均衡,地形地貌及观念问题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难度,例如农业种植的收割机只能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广泛应用,山地、丘陵地区并不能适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农业产业存在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地方政府往往更愿意将资金、设施建设等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农业产业的相关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善的科技服务平台,不能为农村农户提供有效的技术知识普及,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天灾、人祸、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在成的损失往往由农户自己承受,农业类商业保险等避免规避风险的措施没有得到广泛扶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专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在保障相关专利权益人的文件、条例的实施上,存在意识淡薄、力度不足的问题[2]。

3相关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总结后,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需要纠正重工轻农的思想,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发展不能中考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转化;在资金贷款方面,对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机构放开贷款条件,并减免他们的税收,有效的保障科技研发能够顺利进行,分担他们的创业风险;还可以对高校、研究机构、试验基地、推广转化平台进行整合,搭建一体化服务体系;此外,还需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切实保障科技研发人员、企业的专利权利,保证企业、机构保持充分的研发积极性;在农业生产风险机制上,大力推动银行开发农业贷款服务,以及推动相关农业项目保险业务的推广,有效地减轻农民、企业生产的压力,降低他们的生产风险[3]。2)需要加强对农业科研、推广人才的培养。大部分科研人才源于各大高校,所以应当对相关农业专业研发人才需要进行专业化培养,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常常需要实际实验操作,因此需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用、可用;在进行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问题上,企业及政府方面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采用专业人员对农村农民进行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3)对农业知识匮乏的农村农户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农村人员,他们普遍知识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时,需要政府进行引导,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讲解,并及时处理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莉侠,张睿,林建永.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104-109.

[2]周兵,冉启秀.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8):24-26.

第2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的推荐、评审、授予等有关活动。

第三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科学、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四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农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仅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组织不得作为获奖者。

第五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自然科学类

第七条《办法》第七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并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以及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

《办法》第七条(二)所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办法》第七条(三)所称"得到自然科学界认同",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引用或已应用。

第八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主要论著的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并指导研究工作。

(二)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或者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三)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

第九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在成果的研究过程中,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并提供技术、经费或设备等条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获奖单位必须是第一完成人所在的单位。自然科学类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第十条自然科学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前人尚未发现,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的发展,学术上为国内领先水,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价值,学术上为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促进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二节技术发明类

第十一条《办法》第八条所称的农业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各种技术、方法等;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技术发明类奖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二条《办法》第八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或者由发明专利的",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且经指定查新机构认定的。

《办法》第八条(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办法》第八条(三)所称"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效益或者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的技术发明成果,如农业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等,在未获得行政机关审批之前,不得推荐。

第十三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第十四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技术发明类奖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

第十五条技术发明类奖的评定标准为: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已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十六条《办法》第九条(一)所称"农业技术开发方面",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创新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并将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二)所称"社会公益方面",是指在标准、规划、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三)是指组装、集成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取得显著效益的。

《办法》第九条(四)所称"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包括重要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在项目实施中有协作、攻关内容,技术、组织、实施难度较大。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效益显著。

第十七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获奖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集成组装、应用推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第十八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项目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成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进步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等奖的不超过11人,二等奖的不超过9人,三等奖的不超过7人。

第十九条推荐为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成果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成果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十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技术开发方面:

在技术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或推广程度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新增利税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有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方面: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农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得到应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以及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完成了较大技术、组织、实施、管理难度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显著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显著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较突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管理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应用效果较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明显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推荐办法及评审

第二十一条凡符合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报奖人员和项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经所在单位审查、批准,统一向省农业科技奖奖励办公室(省农委科教处)提交省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及相关佐证材料。市(地)、县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由省农委组织鉴定或书面委托市(地)农委进行主持鉴定,也可以由市(地)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市(地)、县(市)农业科技奖申报项目统一由市(地)农业委员会上报。

第二十二条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经协商后,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申报、申请推荐。

第二十三条推荐项目必须统一采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的格式及软件系统,可到中国龙网进入省科技厅网址,或直接点击省科技厅网址

第二十四条推荐项目必需使用推荐管理系统录入有关内容,并制作软盘一同报送。

第二十五条凡已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市(地)级科学技术奖或者相当于本奖励级别奖励的成果,不得再次推荐。

第二十六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争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

第二十七条对落选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活动中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推荐。

第二十八条推荐的项目应当按有关规定交纳项目评审费。

第二十九条奖励办公室负责受理推荐项目,并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推荐时间、推荐书和软盘录入是否符合要求。推荐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还需审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情况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佐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能提交评审。

第三十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由奖励办公室按其相近学科进行分组,采取从专家库中聘请同行专家主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各学科评审组向奖励办公室提出拟授奖项目的奖励种类、奖励等级、奖励人员和单位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在听取奖励办公室的汇报的基础上,对授奖项目进行复审、审核和批准。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委员参加的会议表决结果有效。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学技术进步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第四章异议及处理

第三十一条经奖励委员会批准拟授奖的项目,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可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或在期限内提出异议的,经复议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即为授奖项目。

第三十二条对获奖项目提出异议者,必须以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以及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对所提出的异议,应包括有关证据。凡不按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获奖候选人所完成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评审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3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必要性;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1;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加强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的必要性

1.1 由我国国情和农村的现状决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十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的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5级行政体系,县、乡2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体系的主体[1]。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多都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自身及其转化过程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1.2 由农业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经验决定

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农业技术的采用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来提供农业科技成果,则会导致非政府部门农业科技成果的成本投入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提供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便会严重受挫。 因此,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部门也就必然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2]。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仅由个人或单个企业很难完成。

2 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因素

2.1 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力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3%。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不高、管理不科学、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队伍不稳定,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失明确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地位的法律。

2.2 推广方式简单,保障不力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组织框架仍然是按照从中央到省、(地区)市、县等封闭的农业行政条块分割体制,同一级别、不同学科的推广部门隶属于不同的厅局,相互之间自成体系。在同一系统内,县、乡2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体并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已残缺不全,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此种状况制约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3 科技信息服务不到位

农业科技推广从项目、技术上还不能适应农户生产需求,设计农业技术的信息分散于农、保、土肥、种子等不同的农技推广部门,不仅给政府内部获取和利用信息带来不便,也加大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难度。

2.4 推广人才及农民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环境及待遇较差,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很少,而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户往往又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的机会,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农民往往不会产生信服感。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事物比较难,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初衷。

3 对策

3.1 明确法律地位,建立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当前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已经开始逐步由政府单一支撑向“政府为主、多元发展”的方向转变。中央政府应该从法律上明确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化创业组织、多元化服务组织、公益性推广组织“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形成,以适应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农技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3.2 充分了解农民意愿,加强对其后期的保障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迫切地需要利用新途径、新技术来解决生产经营问题,以改善其经济状况。想要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树立起“以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因此,在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时,要选准推广项目,将成熟、效益好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带给农民,要充分与他们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群众增收和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

农民采纳新技术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对原有传统农业有一定程度修正,这可能会给农民带来潜在风险。我国大部分农民属于风险规避型人群,采纳新技术是以模仿性为主,如果新技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推广,带来的收益若达不到农户的预期,往往会使其存在很大的抵御心理,而且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往往跟当地的生产要素、种植习惯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农民模仿并采纳了新科技出现“水土不服”,这会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失败,而农民一年的生活往往就会没有了保障。因此,政府可采取小范围示范推广的政策,并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新技术采纳保险预警机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险建设,为农民采纳新技术后的不确定性买单。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激发其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政府农业职能部门的外部形象。

3.3 提高科技人员素质,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加强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配备卫星接收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在乡镇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远程接收和传播站以及图书资料室,激发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机遇,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让农民把在培训班学到的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实践。农业局可选择农作水平高、群众认可、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头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和带动其他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4-9]。

4 参考文献

[1] 中关村管委会网站:统计信息[EB/OL].(2011-04-20)[2011-06-05].http:///tjxx/,2011-04-20.

[2] 沈月领,李延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7):3119-3122.

[3] 周波.浅谈政府农业科技推广职能的缺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8-31.

[4] 孟爱民,刘翠玲.粮食核心主产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对策[C]//中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7-230.

[5] 陈文静,林树文,吕姗,等.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分析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2(5):28-31.

[6] 白国庆,余立云.吴忠市利通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24-25.

[7] 王自宸,夏冠男.海南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促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J].现代农业装备,2012(8):34.

第4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产;信息化;现代化;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47-02

引言

改革开放给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无疑是信息化浪潮对各大产业的冲击。信息化带来的最为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经济效果使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如何提高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利用好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利用好信息产业发展中国传统农业,为中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中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对此,中国也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重大战略,总理也曾多次对农业信息化工作做过专门批示。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1.农业信息化的涵义。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其含义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其内在作用,即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咨询服务业逐渐成为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活动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二是其外在形式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表现为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2.农业信息化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2)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流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3)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的分工。

3.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2)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3)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4)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6)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农业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在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丰富即时有效的相关信息,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备资源。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可利用的农业资源相对贫乏,而物质资源消耗却很大;农业信息资源丰富,但信息的加工层次和水平较低;农业信息需求迫切而农村的信息交流闭塞;农业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滞后等方面,现阶段农业中信息交流闭塞这一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2.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1)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不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如何拓展,其本质内涵仍在于不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近年来,伴随着电子信息、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渗透和覆盖到所有支撑农业发展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中。当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力,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推动作用。(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通过与信息要素的相互作用,增强了科技含量和信息含量,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正常、有序、高效运行。信息对农业质能资源具有优化作用,知识型的信息农业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中的物资消耗、人力消耗、资本消耗,以较少的投入创造更多的财富。(3)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带来的影响。首先,信息资源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计算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及时进行决策模拟,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最后,通过因特网,及时了解市场和政策信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信息资源和技术的融入,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最终使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4)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信息化使得农业科研人员不受时空的限制,共享科研资源,加快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及相应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近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差,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而同时,中国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没有遍及整个农村层面,尤其是网络设施,这样,远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要求;中国的农业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不健全,农业数据库资源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时效性、共享性、开放性也较差。(2)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中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信息意识不足,主动学习相关信息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的能动性差,利用信息的自觉性不高,导致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低下。(3)部分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虽然农业信息化这一概念自信息技术出现农业中后就被提出,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引起全国各地区的足够重视,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不够,这就严重拖慢了农业信息化的步伐。(4)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国家已重点开发了一批农业科技信息数库、网络体系和信息产品等,但是普及应用程度仍不够,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中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人才培养的投入也相对较少,缺乏从科研院所到镇、乡、村的梯队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这些严重影响了信息服务的质量。(5)农业信息采集渠道不规范、采集方法欠科学:目前中国采集的信息准确性差,权威性不强,主要是因为信息采集渠道不合理、不规范,如在数据库建设中指标设计不统一。另外信息采集方法不可行、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等也影响着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面对这些严重制约因素,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首先要明确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行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定一系列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2)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示范等手段,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信息服务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3)加快适应农业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人才的相对缺乏直接制约着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4)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应标准和制度:出台现有农业数据库等资源中的信息采集标准,中国农业信息化监管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农业信息采集制度。对信息的存储、名词术语、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技术规范、数据质量等统一规定,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整合,提高信息的采集及使用率。

结束语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更是支柱性产业。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趋势。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资源的不断挖掘,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化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博.以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8).

[2] 赵旭强.试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3] 汪冰.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

第5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一、新形势下,农民利用科技的新特点

1.依靠科技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强

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思想的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把农业新科技的应用视为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比如精制复合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农民十分欢迎,一些高经济效益的品种像果树、西甜瓜、食用菌等的技术培训更是受到农民的青睐。农民学习科技、依靠科技、应用科技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2.对新技术应用的要求越来越理智

目前,大多数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处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环境下,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生产经营规模小,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弱。他们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是否采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农业新技术,都要考虑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明显提高产量和效益。如果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绝大部分农民便不愿接受。为此,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增产与增收的问题,这样才能为农民所接受,才便于推广。

3.获取科学技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

农民获取农业科学技术及其科技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由过去单一依靠各级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扩展为通过多部门、多媒体和多种手段。他们获取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途径有技术培训、技术资料、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

二、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农民的培训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突出表现为:

1.政府统筹力度不够,培训资源分散

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有农业、教育、劳动、妇联、残联、财政等多家部门,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承担农民培训任务基本上以区、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为主。由于政出多门,未形成权威的规划和管理部门,造成培训资源分散,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费用增加,培训效果不佳。

2.农民培训面狭窄,针对性不强

农民培训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而且由技术部门制定培训内容,这一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随着农民向产、加、销综合生产经营方向的不断扩展,应拓展和延伸培训范围,朝二、三产业方向发展,拉长农业技术服务链。同时,应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这样的培训依靠一个部门往往难以胜任,需要多个部门联手实施,实行资源共享。

3.农民培训形式单调,培训效果不佳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较差,习惯以"三分看书,七分学样"的方法学习新技术,但目前除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开展的培训有入户指导、田头会诊、现场观摩外,其余由农广校、镇成校等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培训形式和内容单调且枯燥,致使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各培训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培训。

三、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措施

当前,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转变培训观念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从“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提高培训层次,扩大培训对象,拓展培训范围,实行“以需定培”,实现农民科技培训的“四个转变”:一是由常规的实用技术培训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转变;二是由过去主要培训骨干农民向骨干农民和一般农民并重转变;三是由单一培训农民向培训对象多元化转变;四是由传统的“以培代需”向“以需定培”转变。通过实现农民培训的“四个转变”,来达到强化农民培训的目的。

2.以培训“专业农民”为抓手

围绕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专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要依据本地区农业、农村实际和农民的现实需求,结合“专业农民”培训的计划和要求,以技术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周密制订培训规划,严格选定“专业农民”,精心挑选培训教师,并且培训的全过程要做到三个“实”,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1注重实用。培训的专业、内容一定要和当地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相一致,一定要和当地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种养习惯相一致,一定要和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农民的需求相一致。

2.2注重实际。要充分挖掘潜力,开动脑筋,勇于创新,结合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所乐意接受和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开展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指导两种方式。可以镇为单位采取实物演示、技能训练、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田头会诊、跟踪辅导、入户答疑等方法,以有利于农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快地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2.3注重“实效”。培训工作要做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管理、扎实推进。从领导小组到工作推进小组,从项目实施单位到专业培训单位,从教师到学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督查制度,并且做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相互协调,相互督促,以保证培训质量。

3.利用多种形式,实现农民培训的三大目标

3.1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农民。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据统计,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3%,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2.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6%。这种低素质劳动力不仅影响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吸纳,而且由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对生产要素的投入和配置水平不高,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农民。

第6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过渡转型社会位于传统型社会与现代型社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经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的基本根源,是农业要素价格与其农业生产率价值相比非常不平等,任何一个农业获得一种以上有利的非传统生产要素的国家或社会都属于这种过渡类型。从清末至民国是中国棉业转型时期,19世纪初,中国亚洲棉布出口欧美市场高达100多万匹/年,但到30年代,欧美棉业机纺出纱效率相当于手纺80倍,中国传统棉业受到欧美高新技术的强烈冲击。现代农业高生产率的主要源泉是再生产性的源泉。这些源泉是由特殊物质投入品和成功地使用这些投入品所要求的技能和其他能力组成。被自然固定的土地和人的成分一般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再生产性源泉显然包括现代物质投入品和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1882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官员郑观应,首次从美国引进大陆棉种以取代传统的亚洲棉种,但试种不成功。189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以2000两白银选购美大陆棉种34担,分发到湖北孝感等15个州县试种。但因播种偏迟和密度过大,收效甚微。翌年,再次引进试种初获成效。1905年,山东地方政府效法湖北,购进美棉种子600kg,翌年在东昌府等3县试种,每亩种本地棉7000棵,每株结20桃,产棉70斤/亩;而美国棉仅1000棵,每株结70桃,产棉200斤/亩,而且棉长光细便于机纺,试种成功。因此,清朝地方政府为改进棉花品质以适应机器纺织,率先引进新棉种适应这些地区的特殊农业环境,历经20余年的坎坷,美国大陆棉率先在湖北与山东试种成功,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棉花种植业的转型。现代物质投入品很少能够以其现有的形式被采用并引入到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的耕作中,应该以现有的科学与技术知识来认识在技术上适用于它所在社会环境的新农业要素。一般要求要有许多各类科学家和辅助人员以及各种用于实验工作的昂贵设备,以便达到最优规模。民国初年,农商部设立棉业处,在正定、南通、武昌三地开设部立棉业试验场,负责选育推广良种。山西省在临汾设立省属棉业试验场;湖北省实业厅分别在江陵和钟祥设立省属棉业试验场,选育美棉良种发给棉农种植。1919年,金陵大学棉作改良部,聘外国专家郭仁风(J.B.Griffing)为主任,系统选育在上海吴淞棉田发现的一棵铃大绒长的棉株,3年后育成可纺42支纱的“百万华棉”。可知,民国农业部设立棉业专门机构,策划分配新农业要素的方案,建立地方棉业试验场向农民分配棉花新品种。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指导,首次培育出中国新棉种“百万华棉”,成为中国近代棉业转型期的新生产要素。总之,棉业转型期,传统棉花种植文化体系受到欧美新技术的强烈冲击,手工棉织品难以跟欧美机制棉织品相竞争。清朝地方政府率先引进适于机器纺织的美大陆棉种,在湖北与山东地区试种成功。民国农业部聘请外国专家来华指导培育新棉种,建立棉业试验场向农民推广棉花新品种,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棉花种植业的转型。

2现代社会中棉花种植企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人工合成抗虫基因并成功地导入棉花,获得高抗植株。中棉所16号是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的特点。山西农业大学的亚洲棉与毕克棉人工合成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棉花核雄性不育陆地棉杂交种川杂四号育成,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因此,国家科研机构投资培育出杂交转基因、抗病套种等高产的新棉种,适应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西北内陆等三大棉区,棉花单产以年均18kg/hm2的速率递增,中国成为现代棉花种植大国。向农民的教育投资是现代棉花种植企业的重要特点:一是,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农闲期间的短期训练班、传授新耕作法和技术的家庭示范,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棉花学会开办棉花栽培生理学习班,特邀17位专家,向70名学员讲授有关棉花形态解剖、种子及根系生理、水分生理、呼吸代谢、抗性生理、蕾铃脱落生理和棉田灌溉等11门课程。二是,当农民有文化时,农业杂志和报纸是重要的信息工具。农业推广站也可以利用小册子和印刷品,这比以口述来与农民聚会更有效。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棉花学报》创刊,《中国棉花科技网》正式注册。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再版,系统阐述我国棉花生产概况、棉区耕作制度、棉田病虫防治及棉田机械化等重要内容。受过教育的农民创出植棉奇迹,山西省解县植棉模范曲耀离种植棉花达亩产籽棉456kg,创当年全国棉花单产最高纪录。翼城县植棉模范吴春安,第一个突破籽棉千斤关,获得亩产籽棉510kg的高产。由此可知,现代植棉企业投资棉农人力资源,开办农民培训学校来推广棉花种植技术,出版专业书籍和报刊对棉农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受过植棉专业教育的农民迅速接受新农业因素,接连创出棉花亩产新纪录。总之,现代棉业时期,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杂交转基因、抗病套种等高产棉种,适应中国棉区的自然环境;现代植棉企业投资棉农人力资源,开办农民培训学校来推广棉花种植技术,出版专业书籍和报刊对棉农进行技术教育,使受过教育的棉农创出棉花高产。所以,农业科学院进行技术指导,植棉企业投资科技与教育将成为现代棉花种植企业的经营新模式。

3结语

第7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设计电站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以及河流等多方面因素。设计电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本文只讨论常见的引水渠、拦河坝、机电设备及压力管道选择方法。引水渠是作为电站用来对农田输送水量的引水建筑,引用流量由电站的水头、容量确定,引水渠的断面又由地形、地质及流量而确定。如果是地势较为平稳、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则应选择修建明渠;如果地势陡峭、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则应选择修建隧洞。压力管道是作为电站集聚水头的引水建筑,管径由电站的引用流量、水头确定。材料则主要选择钢管,因为钢管安全性强、性价比高、较易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优点[2]。

二、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在农业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电力项目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对当地环境的保护,电力项目的优势具有成本低、建设期短特点,不过要注意一些存在于电力系统建设期间的问题。要先确定电力项目将采用的水轮机机型及装机数量。因为水轮机是水力发电的关键,水轮机的选择能影响到电站的成败,所以设计人员应根据水力参数对水轮机进行合理选择。

三、电力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

1.电力资源的利用使农业生产产量获得大幅度增长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和生产条件下,在生产期间农业生产者虽然能通过劳动力、种子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由于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数量,能够与其结合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降低了生产效率,当其余的生产要素投入超过某一个值时,提高产品产量的效果就会逐渐削弱[3]。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不但可以降低人力劳动强度,而且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2.电力资源的利用能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促进农业良性发展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得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所需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农业生产受到科学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增长效果不足20%,目前已经达到了60%~80%。国内外学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上世纪中期之后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爆发一场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农业生产的方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无一能离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做好电力供应,能够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供基础保障。3.依靠电力技术是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寻求更多的经济收入,农业生产的低收益和外出务工的高收益,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大量的机械化、自动化农业生产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从而把农业生产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电力技术和电力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第8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农业规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现代农业规划成果在指导各地农业生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挖掘生产潜力、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推广先进技术和增产经验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任务,当前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规模化农业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要做好现代农业规划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同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1.农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应用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基础,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最大限度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

3.实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了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进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和保障。

4.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现代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规划是为农业发展指出发展前景,并进行广阔发展蓝图的描绘,它将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使农业发展有序、科学和合理,能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建设,因此,现代农业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实施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农业进程。

1.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规划方案,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

2.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细节实施上做好农业科学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重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与现状。加快农业技术引进一应用一再创新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队伍,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3.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资源

整合种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强化育种能力、健全生产加工与技术环节、打通市场营销网络、充分体现各方面的农业服务综合能力,构建一体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正确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与推广。

4.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

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实施建设以科技创新与应用为主导的各项农业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并组建关键技术攻关队伍,以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与技术向产业和产品方向聚集,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与创新能力。

第9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活动;综合能力;素质

当今农业的科技发展极为迅速,高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中职的农业科技教学担负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任,因此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中职生的农业科技素质理应成为中职涉农专业教学的紧迫任务。

当前,我国已提出“科技兴农”的口号,并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职业教育。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涉农专业的学生,将实现免费就读”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素质偏差,教学设施落后,实践教学手段匮乏,导致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面临素质差,就业难、招生难的困境。

一、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新的课程纲要提出中职涉农专业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001年以来,中职涉农专业的专业教材在叙述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作了很大的改进,这些新教材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应注意如下方面:

1.教学过程中应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具体要求

引导观察要有顺序,指导实验要有步骤,否则就有可能使观察和实验流于形式。教师提出的观察实验要求应具体明确,让学生明白先看什么,然后看什么,重点看什么,如何操作,并设计好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实验。

2.教学过程中精心选取观察和实验的实物材料,这也是备课阶段的重要工作

上好观察课的关键是精心准备实物材料。理想的观察材料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还要有内在的联系和典型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观察课的质量。如教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教师应在课前尽可能多地选取观察材料,如:保护色,可选用蝗虫、蝈蝈等;警戒色,可选择瓢虫、蜂类等一些周围常见的动物。同时,也准备一些不具备这些特征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从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去总结,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有目的的培养。

3.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深入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如《生态学》中“环境保护”一节通过调查当地的生物种类、环境污染,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参观环保单位的历史资料,总结人类、自然的相互关系,认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相互关系,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了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将每个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印成专辑,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

二、开展农业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未来的人才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造精神,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等”。结合涉农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特别是动手实验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农业科技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1.结合课堂教学,补充具有乡土特点的内容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一些实用技术

如针对本地的经济特点,给学生补充介绍“肉鸡的饲养”“甲鱼的增养技术”“烟叶的生产技术”“黄花梨的种植”“毛竹的高效抚育”等,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介绍部分当前农业的高效产业,龙头经济“花卉的集约经营”“插花的保鲜”“畜禽产品的深加工”等。

2.与当地经济体制相结合,面向广阔的社会,与种养专业户、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广泛开展共建活动,以便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请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讲解、示范,进行技术指导,向他们学习动物的饲养管理、植物的栽培技术以及具体的插花、嫁接、扦插等技术,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深入自然保护区,参观防护林带,捕捉昆虫;开展植被、土壤、母岩、水文、生态等因子的调查;参观访问当地环境监测站等。了解环境保护的检测仪器;调查农田或果园中所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种类、数量;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走访工厂对于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处理情况;走上街头观察记录噪声测定仪器所显示的噪音数值。结合教材内容,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的科技意识。

3.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技能

(1)建立“生物园”。根据各校的条件,建立“一校一地”或“一校多角”,上述活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既发挥生物园的教学功能,又具有科学实验的内容。可以种花、养草或饲养动物,并进行学名标注,种类应尽量丰富,切忌单一。其中的花、木、草等可以作为实验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分类、花草的栽培、修剪、病虫防治等,从中获取的知识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2)建立“桩景园”。我市山区、农村野外素材分布极为广泛,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植物种类分布进行统计调查,选择离村落较远的小山坡,或人少的溪谷边,挖掘那些怪异树桩,或经人采集、虫蛀、根茎外凸的素材,经过精心的培育、上盆、制作、造型,完成学生作品。完成作品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劳动实践的体验,同时赋予了学生极大的成就感。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寻找、挖掘树桩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等问题。

(3)建立“示范园”。根据学校自身的环境条件建立“生态示范园”,遵循生态循环规律,种养结合,选择成本低、投资少、适应能力强的物种,如“鸡粪—蚯蚓—养鸡—粪便—种植蔬菜—菜叶养殖蚯蚓”模式。示范园建设规模切忌庞大,能够做到示范作用就行。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并做好观察记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学生提出建设性方案,改进措施。

农业科技实践活动能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起到促进转变的作用。学校通过农业科技活动的教育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农业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